陆丽娘不想在这方面再说下去:“这,这要打仗了,还把我一个人撂在家里。哼,有时我想想,我要是嫁给了别人,唉,谁会这么待我呀?” 王信作为一个洞悉世事的老人,他理解陆丽娘说的,但他又不能助长她的这种想法:“夫人,怎么能这么说?再怎么你们也是夫妻么!老爷这两天也要从周庄回来了。我今天来为你们调和调和,他这回来,也是不放心着你……” “不,他是不放心他的生意!他这人,我还能不了解?”陆丽娘一声冷笑。 “啊呀,我说你们不要老是针尖对麦芒了。”王信无奈地说着,“我这些日子,还得要忙着出海的事。我要是出了海,你们再闹起来,那就没人劝你们了!再说,下来这朱元璋和张士诚一番角斗,还不知是个什么结果。” 陆丽娘也感到必须收敛了,因此点了点头,说了声:“嗯!” 第十四章 吴歌桑田 落花流水(9) 5“天日照尔不照我!”张士诚徒唤奈何的话,使人想起项羽乌江边的“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朱元璋和张士诚的角斗,很明显的是,张士诚老是走一步步臭棋,一直处于下风,以致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朱元璋的军队已将苏州城围得个水泄不通了。其中徐达兵围葑门,常遇春围虎丘,郭兴围娄门,华云龙围胥门,汤和围阊门…… 苏州城布防坚固,更加之城内粮草充足,朱元璋军队的几次强攻都未能奏效。朱元璋被迫采取围困战术。 苏州被围已五个多月了。这天在城外的营帐内,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正在看着苏州城防图。一个校尉前来禀报:“报告大王,今日徐达将军指挥众将士从苏州八城门同时攻打,但均无建树。” 朱元璋烦躁地挥挥手,校尉走了下去。 朱元璋看着图,心情沉重起来:“这苏州城围了五个月了,每天攻打亦不得下!如此下去,只恐有变!” 刘伯温指着苏州地图:“这苏州城,春秋时伍子胥建造时就造成这个乌龟形状,城高池深,这乌龟一缩头,倒也是神仙难下手!更何况,伍子胥筑城时,就曾深谋远虑地在城中留有南北二园,这南北二园专门在城被围时种粮食菜蔬以自救。” 朱元璋忧虑地叹了口气。 刘伯温:“不过,伍子胥筑城时,城内实是不足五万人,这南北二园生产的粮食菜蔬倒是可解决这五万人的食用。可如今,这被围的苏州城内,已不止三十万人,这生产的粮食菜蔬,已远远不够了。” 朱元璋:“城内据说是沈万三这些苏州富绅在资助着张士诚。张士诚妇人之仁,徒有东吴沃野千里,兵多粮足,不能成大业,那个沈万三何苦要押宝似的将宝押在张士诚身上!” 刘伯温劝朱元璋:“据臣得知,沈万三等对张士诚的勒索亦是无可奈何,再说他们在张士诚治下,不得不小心行事!” “这些为富不仁的富户们,我从小给他们放牛时,就把他们都看穿了!”朱元璋幼时就萌生在心中的仇恨,此时又被激活了。 “大王,天下未定,不宜心胸狭窄地就事论事。况且,此等巨富,张士诚可利用之,我们大王何尝不可利用之?”刘伯温怕朱元璋因一时之忿,而走失着,故竭力劝之。 朱元璋也知道刘伯温说的是,只是从情感上说,他并不乐意,因而又点了点头。 朱元璋下书给张士诚,劝他投降,可张士诚不予回答。相反却在准备突围一拼。在盘门,他准备从常遇春的营地冲杀出去,但都遭到围城部队的抵挡。在狭窄而繁华的山塘街上,张士诚率他的皆银铠锦衣的勇胜军,号“十条龙”的精锐卫队出入阵中。这些卫队大部落水溺死。亲自殿后的张士诚也马惊堕水,几乎丧命。这才又缩回到苏州城中。 刘伯温叫来了降将李伯升——当初和张士诚一起在苏北起事的十八人之一——面授机宜。李伯升立即派他的门客去见张士诚。 李伯升的门客,本是张士诚的僚属,当然是熟悉的。这门客见了张士诚说:“大王当初以十八人入高邮。元兵在脱脱丞相的带领下,以百万围之。天不亡大王,遂有脱脱罢相、元兵溃乱之事。大王带领这支差点覆灭的孤军,入主三吴。有沃土千里,兵甲数十万,面南而称孤。如果大王于此时不忘高邮的困厄和教训,苦心劳志,收召豪杰,任用贤能,抚人民,练兵马,御将帅,有功者赏,无功者罚,从而使号令严明,百姓乐意归附,不但这三吴之地可保,而且平定天下也不是困难的。” “天日照尔不照我!”张士诚沮丧地低着头说,“唉,事已至此,再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门客看着张士诚,猛地想起《史记》里记载的项羽的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不肯渡江东时,更说过几句名言:“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此时,他看着无论是气势还是才能都远不能和西楚霸王相比的张士诚,心底里一阵冷笑。不过,他还是用一副热切的口吻说:“当时如果有人说这些,大王不见得会听得进。大王据守吴地以后,身边用的都是亲戚朋友,他们一个个锦衣玉食,歌童舞女,日夕酣宴。一个个更是收受贿赂,贪污腐化,带兵的都以为自己是韩信、白起式的将才;谋划者自以为是萧何、曹参的相才。一个个傲视天下,目中无人。可大王深居内殿,军队打了败仗不知,丢失了城池也不闻,即使是知道,也不加以过问,以致弄到了别人兵临城下这步田地。” 张士诚听到这里,泪流了下来:“对此,我也悔恨莫及,但我今天该怎么办哪?” 门客见火候已到,笑了一笑说:“我有一策,只怕大王不会相从!” 张士诚黯然伤神地叹了口气:“唉,大不了是死呗,我现在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不敢相从的呢!” “死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子孙,那死则应当死。”门客说,“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只是自找苦吃了。大王难道没听说陈友谅的事吗?他跨有荆楚,雄兵百万。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时,陈友谅放火烧朱元璋的船,可老天却将风向他的船刮去,烧得他兵败身丧。天命所在,人力莫可奈何。大王今天想靠苏州城来抵挡,只怕也是天命难违。一旦变难于内,只怕大王欲死不得,生无所归,那时就悔之晚矣。小生为大王作想,莫如顺天之命,遣一介使臣,到朱公营中,告以归义救命之意,开城待命。大王也不失为万户侯。” 第十四章 吴歌桑田 落花流水(10) 张士诚听了,想想与朱元璋同是起事之人,今降了他,世人面前又有什么颜面?再说,降了以后,天晓得会过些什么日子。与其到那时丢了颜面还逃不了一死,还不如就此挺到底,还不失一世英名。想到这里,他对劝降的门客说:“这事让我想一想。” 张士诚这一想,就再也没想出个下文来。事实是,他是宁可死,也不会降的。 又过了个把月,张士诚再次想从胥门寻机突围。适遇常遇春迎战。常遇春无法抵挡住张士诚的攻势。这时,张士信正在楼上督战,正当张士诚率军向前追杀之际,张士信突然在城楼上大喊:“兵士们疲劳了,快停止!”接着又鸣金收兵。常遇春乘机回杀过来,反守为攻。从此,张士诚被紧围在苏州城内,再也未能出城一步。 一日,张士信正在城楼上与幕僚们一起用餐,刚刚端了一盆桃子上来,张士信还没尝一口,突然从城外打来一个飞炮,张士信的脑袋被击得粉碎,这一来,张士诚更加惊恐和沮丧了。 傍晚时分,张士诚一人在吴宫内走着。想着这《吴都赋》中所说的这“大吴之巨丽”,想着这“煮海为盐,采山铸钱,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锦”的富庶之地,如今却是离散狼藉。十一年了,在这块风流地温柔乡上,他和他的苏北弟兄们享过了多少常人没有享过的福,如今,这一切都要云散水流去,化为寂然天地空了。他当然知晓,苏州围困近十个月了,虽说是城内粮草丰富,但也经不起这十个月的围困啊!只是在深宫里的他,还不知道城内老百姓们的苦不堪言。 然而,当张士诚听说,城内粮草已尽、百姓饥苦,一只老鼠可卖价百钱,飞鸟一只卖到白银五钱,城内树皮草根人人掘而食之,满城已见不到一根野草时,却呜呜地哭了起来:“是我,是我害苦了全城百姓啊!” 他想到了张士德,想到了沈万三,也想到了苏州富户给他的支持。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可在天啊。当然他不知道,已悄然去了浏河的沈万三,这时正在望江楼上,和陆丽娘、大姑等为王信饯行。王信此番出海带去了晓云的妹妹素琴。更令张士诚不知晓的是,朱元璋攻打东吴,倒使他张士诚那些巡查海禁的卫士都作鸟兽散去了。 鹬蚌相争,沈万三这个老渔翁得利。他的海上贸易倒更无掣肘了。 就在沈万三在望江楼上住下时,朱元璋的大将徐达下令总攻。朱元璋军先攻破了葑门,常遇春也打开了阊门。张士诚的部将们死的死、降的降。 打着“朱”字旗号的朱元璋的士兵呐喊着冲进城内。 在万寿寺东街的路上,张士诚得知朱元璋军攻破了城池。他吩咐宫人,打道回宫。回到宫内后,在吴宫内的殿上,张士诚吩咐摆上酒宴,端坐着独自饮起酒来。一个宫人侍立在他身旁。张士诚放下酒盏,看了宫人一眼说:“将众嫔妃和教坊乐师们都给我叫来。” 宫人对着宫外大声地喊着:“请诸位嫔妃和教坊乐师觐见大王!” 未几,诸位嫔妃和教坊乐师们走进宫来。张士诚看了他们一眼,喝了杯酒说:“众嫔妃且歌且舞吧!” 宫人大声地:“动乐!”乐声起,嫔妃们翩翩起舞。张士诚看着且歌且舞着的美女们,面无表情。 一个妃子边舞边唱起曲子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日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张士诚身后的一位大臣指斥着乐师:“为什么要唱南唐李煜的《破阵子》?这可是亡国之音!” 张士诚挥手阻止那位大臣的指斥:“是我让她们唱的。国已经亡了,就让她们唱吧,跳吧!”说着,他站起,蹒跚着走到他的妻子刘氏面前,执住她的手说:“王后,我败了也将要死去,你们又将如何呀?” 刘氏也拉着张士诚的手,流着泪说:“大王且宽心,我不会有负于大王。”说着刘氏拿出几块金元宝,给了她幼子的奶妈,让她抱着两个幼子赶紧出宫。然后,她让人在沈万三当日为张士诚在宫内筑的高耸的齐云楼下,堆上柴草,然而让宫人将张士诚的嫔妃群妾和侍女们都赶上了楼。 楼下点上了火,霎时,齐云楼笼罩在一片烟火之中。 齐云楼下,张士诚看着楼上他的妻妾嫔妃们哭着喊着叫着,却反常地哈哈大笑起来:“你们等等我,我也要来了!” 张士诚回到殿上,在大殿的梁上套了一个绳套,张士诚踏上一椅,接着将头套在了绳套之中,双脚一蹬,整个身子便悬了起来。 正在这时,朱元璋军队在一位将军的指挥下冲进了宫内。 那位将军见自缢的张士诚悬空吊了起来,急忙大步上前挥剑斩断绳索,张士诚从空中又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这时,朱元璋在徐达、关帷等人的簇拥下,也走进宫来。 张士诚被几个朱元璋的士兵半扶着坐在地上,他看了看朱元璋和周围的士兵,叹了口气。 朱元璋坐到张士诚原先坐过的位子上,他看了张士诚一眼,语含讥讽地:“张九四,你宫内的宝物藏在什么地方,你还没告诉我,就这么急着要想走了?” 张士诚闭目不语。 朱元璋得意地一笑:“你,你说话呀!” 第十四章 吴歌桑田 落花流水(11) 张士诚睁开眼,一通怒骂:“你要我说些什么?你这个当过贼的小和尚,除了凤阳皇觉寺里的那只香炉,你这辈子没见过宝物还是怎么的?有本事,让有钱的富户们给你送啊!” “你!”朱元璋怒起拍案,接着他又悠然地坐了下来:“我知道你,他们富户会给你送,可是江山没有了,再有人送,这还有什么用啊?哈哈……” “江山得失,乃是天意。可我张士诚守这苏州,全城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坚而守之达十月之久,这种仁政的名声,只怕你不会有吧!” “呸!”朱元璋轻蔑地,“妇人之仁,何足道哉!” 张士诚站了起来,愤怒地指着朱元璋大骂:“你这个大麻子,除了点子多,你还有什么?” 朱元璋也大怒起来:“来人哪,将这个逆贼,给我拿下,杖杀于此!” 朱元璋的几个卫士,从殿内取下一根根廷杖,围了过来。张士诚闭目,等待受刑。 朱元璋朝身旁的关帷使了个眼色,已成为朱元璋手下重要幕僚的关帷会意地点点头。 关帷走到张士诚身边:“我说大王,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已兵败如此,还何必如此不识我们大王的抬举呢?” 张士诚睁开眼,嘿然一笑:“我上吊自缢,气已经断了,神游冥府,却又让我暂且回来,有一事相告,你要听吗?” 关帷十分惊奇:“什么事?” 张士诚哈哈大笑:“判官让我告诉你们,朱麻子生性多疑,可共患难而不可共享福。你们这些朱麻子身边的人,日后的下场抽筋剥皮、满门抄斩的有的是,说不准,比我还不如!” 朱元璋大怒,下令:“行刑!” 卫士们乱杖齐下,张士诚被杖杀于殿上。 朱元璋走到张士诚满身是血的尸体旁,用脚踢了踢:“给我将他拖至山坡暴尸,派卫兵守卫,任何人不得收殓。” 第四部分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1) 1沈万三不忍张士诚被暴尸,贿赂守尸的卫士,终将张士诚尸盗出、入土。为发泄对朱元璋的不满,富户们在张士诚墓前筹划着“狗屎香” 沈万三从浏河回到苏州,苏州已改朝换代了。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占苏州,张士诚的吴国灭亡。府治也从张士诚时的“隆平郡”改为“苏州府”了。 当沈万三听说张士诚被朱元璋杖杀,且被暴尸至今时,再也忍不住泪水滚滚而下。他不是认为张士诚对自己有什么大恩大德,然而自思和张士诚的种种关系,尤其是自己的发迹,几乎都是在张士诚治下的岁月里,如今此人逝去,却不能不令人唏嘘泪下了。 他打听到了张士诚暴尸的地方,来到了这个荒坡。 荒坡上的一块空地上,张士诚被一领芦席盖着。由于时日已久,尸体已严重腐烂,发出阵阵臭味。不远处,一老一少两个士兵掩鼻守卫着。 年轻的士兵牢骚满腹:“我俩真倒霉透了,天天守着这个臭气熏天的死人。” 那个老兵油子显然倒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嘿,还是守着死人好哩!这总比到前方去卖命强。” “你看哪,这上面都爬满了蛆,恶心不恶心哪?”那个小兵还是一百个不乐意。正在这时,他看见沈万三和两个家人走来,不由得大喊起来:“喂,喂,吴王有令,任何人不许靠近,否则以同党论处!” 沈万三停下来,接着从家人手中的汗袋里取出几瓶酒和一些熟食,向那两个士兵招着手。 老兵油子见了酒,来劲了,连忙拖那个小兵一道走了过来:“你这,你这是给我们喝的?” 沈万三席地坐了下来:“我来陪二位喝几杯!” 老兵和小兵也赶紧坐了下来,接着拿起酒瓶,对着瓶口就喝了起来。 老兵喝了几口酒,抹了抹嘴,看着沈万三:“这位老爷,你有什么事吧?” 沈万三从身上取出两锭金灿灿的金元宝:“我想让二位发个财,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老兵和小兵都愣住了,眼光直直地盯看着金元宝:“老爷,你,你要干什么?” 沈万三指指不远处芦席下的张士诚的尸体:“这是我的一个朋友,死了都这么些日子了,还没入土为安!我想请二位高抬一下贵手……” 小兵闻说,有些胆怯起来:“这,这不行,要是大王知道,我们就没命了!” 沈万三看着他们嘿然一笑:“我怎么会让二位为难呢?再说这尸体,早已烂得面目全非了,我在山下准备了另一具尸体,只是想换一换!” 小兵不知就里地偷偷抬眼看着老兵,老兵却依然在看着那元宝,接着他从沈万三手里拿过金元宝,把玩起来。 沈万三小声地说着:“只要二位只当没看见,那这元宝就是二位的了!” 老兵看着手中的元宝,接着莫测高深地嘿嘿一笑,又把元宝还给了沈万三。小兵在一旁踌躇地不知说什么,接着他又看着不言语的老兵,小声地怂恿着:“我俩当一辈子兵,也弄不到这么多钱哪!我看就让他换吧!我们有了这钱,干脆回老家去,不当这个兵了。” 老兵看着这个稚嫩的小兵,世故而又老到地说:“他这钱,也给得太少了,咱俩可是拿命在换哪!” 沈万三闻说,又从身上拿出两锭金元宝。在他取出元宝的当儿,那个老兵、小兵都在偷偷地用眼角看着。 沈万三将元宝拿在手里:“如果二位觉得为难,实在不想要这元宝的话,那……” 沈万三的话还没说完,老兵和小兵就各抢了两锭元宝在手里,喜滋滋地看着。沈万三见状,悄悄地对身后的家人使了个眼色。 家人拿起酒杯等向荒坡后的山上走去。沈万三也跟着向山上走去,接着他回过头,招呼那两个士兵:“你们快来呀!” 老兵和小兵也跟着向山上走去。就在沈万三和那两个士兵又在喝酒的当儿,山下一行人抬着一具尸体向山上张士诚暴尸处走来。 四个金元宝的代价,沈万三换下了张士诚的尸体。他又偷偷地将张士诚葬在了斜塘乡的盛墩村(今属苏州工业园区)的农田中,并在坟墓前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张吴王墓”几个大字。 下葬那天,沈万三和陈泰等几个苏州的富绅,各人手持一炷香在张士诚墓前祈祷着。朱元璋入主吴郡后,首先用重赋税来报复苏州人对张士诚的支持。其次,他将当时张士信所任用的黄敬夫、蔡文彦、叶德新这三个弄权舞弊的心腹抓来,绑在树上,剖开他们的肚子,把他们风成了人干,以印证那“丞相作事业,专凭黄蔡叶,一朝西风起,干瘪!”的民谣。对支持张士诚的那些富户们,他一时还没想出个罚治的法子。但仅这些已引起苏州那些富户们的惴惴不安了。 此时,在吴郡故主张士诚的墓前,沈万三抬起头,看着其他的富绅:“朱元璋打下苏州课以重赋税,他是在报复苏州富绅当时对张九四的支持呢!” “其实,我们那时也是没办法呀!”陈泰委屈地说着,“朱元璋怎么能这样子待我们?我们那时哪里会那么死心塌地地跟着张九四啊!” 另一个瘦瘦的富绅看了陈泰一眼:“据说朱元璋是放牛的出身,唉,不管我们当时支不支持张士诚,这个姓朱的他见了有钱人,总怀着一份恨意呢!”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2) 瘦子的话引起了富绅们的一阵议论: “是啊,不比不知道啊,如今和张九四时相比,那时的赋税,的确是轻呢!” “早知这个朱元璋这么辣手辣脚,当时倒是应该全力支持张九四守城!” “张九四当时怎么会投顺了元朝廷,唉……否则哪里会到这地步!” “他在世的时候,倒没感到他的好,倒是他死了,这才感到还是在他治下时,我们多少还自在些!” 沈万三默默地听着众人的议论,接着又换上一支香点燃:“我们烧的这个香,就叫九四香吧!” “九四,你是说为张士诚烧香?”陈泰瞪着浮肿的眼:“你这不是把大家都往朱元璋的刀下拖么?” 那个瘦瘦的富绅也点着头持重地说:“是啊!这不妥,这样正是给朱元璋剿杀我们提供了口实!依我看,不如改一下,苏州话中‘九四’和‘狗屎’谐音,我看就叫狗屎香更好些!” “好!”沈万三点头道:“这改得好!” 2《小放牛》终于《大登殿》,只是家乡灾民的呼喊,越发使朱元璋对苏州的富户难抑愤恨,更何况他知晓了那为张士诚张目的“狗屎香” 在围剿张士诚的同时,朱元璋已在为开国定都、登基称帝做准备了。 在围着姑苏城的同时,应天新城拓筑工程基本告竣。登基的大殿也即将破土动工。 对那个有皇帝之号的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派人去接他,孰料在渡江时,这位皇帝却在江中淹死了。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刻意的谋杀,这也许只有朱元璋知道了。 张士诚灭亡之日,正是朱元璋登基的宫殿落成之时。 《明史》载: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春正月壬申朔,四月乙亥,上祀天地於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正如两个折子戏的戏名所说,《小放牛》终于《大登殿》了。 明皇宫乾清宫内,朱元璋端坐着,群臣朝拜,鼓乐齐鸣。 朱元璋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看着他的左丞相李善长、右丞相徐达、御史中丞刘伯温,得意地笑了。 然而当登基大典后,朱元璋乘着打着黄伞的马车从皇宫内出来,在宫外却遇到一群要饭的农民跪在皇宫的台阶前。跟随着皇辇的宫人和卫士们要将农民们赶走,朱元璋摇摇手。 农民们看见皇上的马车过来,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朱元璋高兴地停下马车,正想站起来说几句话,可不料农民们一个个却大声地喊了起来:“求皇上给我们饭吃!” 朱元璋听着那些农民操着他熟悉的乡音,不由得探出身子,问那些农民:“你们是哪里人哪?怎么都不在家里种田,却到这里来讨饭呀?” 农民们一个个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我们是皇上的同乡,从安徽凤阳来的呀!” “家乡十年九灾,我们在家里活不下去了……” 朱元璋神情黯然,过了一会,他对骑马跟在身后的关帷说:“你去,给这些农民们施舍些吃的!” 新当了皇帝,朱元璋本想到外面去兜兜风,过一过帝王瘾,但却被家乡出来逃荒的农民们败了兴,哪里也不想去了,径自回了宫。 宫内,朱元璋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可耳朵内老响起那些农民们的呼喊声。他那从淮西时就一直跟着他的老伴马皇后走了过来:“皇上,请及早安寝吧!” 朱元璋看了马皇后一眼:“皇后,不知怎么我一静下来,就听见家乡那些灾民们的呼喊。” “你也别去想了,下面的人,已给他们施舍了粥饭!”马皇后看着他说。 “施舍了这一顿,可明天呢?后天呢?”朱元璋叹了一口气,“天下还有多少忍饥受寒的百姓啊。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我饿过,也造过反当了皇帝,因此我深知孔子这句话的深刻之意。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不拉平这个不均,嘿,难免有人还会要揭竿而起,更难免有人称王称帝!” 马皇后点首。 朱元璋抖了抖身上的龙袍:“你别看我穿上了这个。唉,这事要处理得不好,我们还得下台去当草寇!” “难得皇上一片爱民之心……”马皇后说。 “不!这不是爱民。”朱元璋打断马皇后的话,“这是我爱我自己!关心着我这皇位的稳固!你没听说,在马上能得天下,可在马上却不能治天下呢!” “说到治天下,孔子他也说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百姓不能安定,这国家就不能安定呢!” 朱元璋:“是啊!要让老百姓安居而乐业,否则,不安居,不乐业,这非但穷民难治,就是有些富民也难治呢!” 马皇后不知他怎么又说到了这个上,不由试探道:“皇上这是指……” “我是说苏州那些当初给张士诚出钱的富户们,听说他们对寡人颇有怨言呢!过几日我想去苏州私访私访,看看那些当初舔张士诚屁股的富户们,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又到底想干什么?” “皇上,天下初平,尚不安定,皇上去私访,这太不妥!”马皇后显然并不放心。 朱元璋一笑:“没事!我和关帷一起去,他过去可在苏州呆过呢!” “那我也去!”马皇后说。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3) 几天以后,在苏州巍峨的阊门城楼下,身着微服的朱元璋和关帷走着,几个宫廷的卫士,也穿了便服在朱元璋的前前后后走着。 当他们走到阊门酒楼前,正看见陈泰醉醺醺地被他的两个侍妾扶着,从酒楼内痴笑着走出店堂,接着就大口大口地在路边呕吐起来。 闻着飘过来的酒臭气,朱元璋停住脚,厌恶地看着正呕着的陈泰,接着他问关帷:“这个胖子是何人?” 关帷见了陈泰本想避开,怕陈泰认出他来,毕竟当初自己只是他的一个管家,但转而一想,此时自己已是皇上的人,犯不着怕他了。见朱元璋问他,他颇为轻蔑地看了一眼陈泰:“此人这是苏州另一有名的富户,姓陈,名泰,绰号叫陈肥商。” 朱元璋看着被人扶上轿子的陈泰,忿忿地说:“嘿,他可是脑满肠肥啊!这种人,看那样子,就不像是个好人!” 关帷也附和着说道:“是啊,这些为富不仁的家伙们,都不是好东西。” 他们离开了阊门,从中市走入了一条水巷。在水巷深处的一间老房子的墙角处,几个老者每人手持一香在祈祷着什么。 朱元璋和关帷走过去看着他们烧香。朱元璋因不知吴地风俗,于是问关帷:“他们在烧什么香?这是苏州的什么习俗?” 关帷摇摇头:“不知道!” “你过去问问他们!” 关帷过去操着吴语问一老者:“老伯,你们这是在烧什么香哪?” “狗屎香!”老者莞尔一笑,似乎在笑着关帷这个苏州人的孤陋寡闻。 关帷还是没听懂:“什么狗屎香哪?” 老者看着关帷:“狗屎香么,就是九四香!现在家家人家都在烧呢!” 当朱元璋和关帷走到水巷河边时,朱元璋还是困惑地看着关帷:“九四香?什么九四香哪?” 关帷其实早已知道吴地百姓对张士诚的那层怀念,尽管他们并非是要再回到张士诚的治下去,但他们却是巧妙地借此以表达对朱元璋的不满。全城家家人家都在烧这个香,这背后岂止是风俗,更多的是民情。他觉得应当将这一情况禀告皇上:“皇上总知道张士诚的小名吧?” “他叫张九四!”猛然,朱元璋醒悟过来:“哦,是这么个狗屎香!”说着他愤怒起来:“你去传旨苏州知府,要他下令,禁止老百姓为张士诚张目,禁止烧这个狗屎香!” 3对朱元璋的不满,又借灯谜的形式发泄了出来。不过,这次是借攻击大脚马皇后为由头的。昔日窃饼焦胸的往事,使朱元璋难抑愤怒 苏州官府晓谕各家禁烧狗屎香的布告贴在了各个城门口。 这布告反而使老百姓的反朱情绪更加炽烈了。有人公然不买账,有人甚至在大街上骂起朱元璋来。官府抓了一些人,绑在衙门前示众。许多人怕了,但更多的却是变换了方式。 这天在建于宋代的道家圣地玄妙观内,占卜的、算卦的、耍猴的以及各种各样的小贩摆的摊前,人来人往,人声嘈杂。 朱元璋和关帷也在人群中。 玄妙观的两边廊下,挂着一盏盏纸灯或绢灯,上面写着谜面并标明谜格和“射××”等字样。谜灯下,站着一个个仰着脖子看热闹的人。 沈贵和几个士子也一起在看着。 一个士子喊沈贵:“沈贵兄,你看这条谜。‘官场如戏’,射《四书》一句。” 沈贵思索片刻,说:“‘仕而优’!” 那人钦佩地:“沈贵兄,你真是才思敏捷!” 朱元璋和关帷也过来看那条谜。朱元朝沈贵看了一眼,心想这个读书人倒是有点学问。关帷也在盯住沈贵看,他觉得这张脸似乎像一个人。但是像谁,他一时想不起来。 朱元璋挤在人群中看花灯上的另一谜。花灯上的谜为一画谜。谜面为一怀抱西瓜的大脚夫人。要求打当今一名人,中者可得一走马花灯。 灯谜下人们看着、猜着,有的在摇头晃脑自鸣得意地说猜着了,有的在怂恿着别人上前揭谜。但都无人真正上前揭谜。 沈贵走了过来,笑了笑,走上前揭下谜,说:“此画上的大脚女人,怀抱西瓜,这可是大脚淮(怀)西名妇人,定是指当今马皇后。” 众人哄笑起来,那种哄笑将对朱元璋的所有不满都发泄了出来。 一人高喊起来:“马皇后乃当今贤后,她那双大脚能帮老头子坐稳江山。” “皇后那双大脚,可是八寸大金莲呢!”另一人,也轻薄地笑着说。 站在人群中的朱元璋面色变了,他看了看汹汹的人群,拂袖离去。关帷看着沈贵,随即和一身后的随从耳语了几声,嘱他务必盯住这个沈贵。 随从点了点头,接着挤到沈贵身边。关帷看了随从和沈贵一眼,挤出人群,走到朱元璋身边。 朱元璋停住脚步,气冲冲地对关帷说:“你,去把苏州知府给我叫到行宫!” 关帷拱了拱手:“臣领旨!” 行宫内,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苏州知府,不禁大骂:“你身为知府,这苏州可是你的治下,在你辖治之下,大庭广众之中,有人竟敢辱骂皇后……” 朱元璋当皇帝时,身边早已是嫔妃成群了,但是,他对任何一个他所宠幸的妃子都告诫说,皇后母仪天下,谁要是对皇后无礼,他朱元璋可不管她是不是有理,一律杀无赦。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4) 朱元璋对马皇后的情感,始于他当时投奔滁州郭子兴之时。 那年,在三岔口,他和沈富分手以后,投军来到滁州白莲教的堂主郭子兴家中。 郭子兴正在准备起事,到处搜罗人才,见了面有异相的朱元璋,忙把他迎到厅中。没多少日子,郭子兴就把朱元璋引为心腹了。 郭子兴因事常外出联络,家中就他的妻子张氏在家主事。这个张氏夫人生有三子。长子已死,身边只有两个儿子,另还有一个义女马秀英。这张氏夫人本是心胸狭窄之人,且凶悍异常。她见郭子兴喜欢上了朱元璋,生怕郭子兴将教中的权力给了朱元璋,而夺了她的两个儿子的利益,因此,想方设法要逼这个小和尚自己走掉。她采用的办法倒也简单实用——饿他。让他受不了了,自己逃掉。 每天只喝些薄如清水的粥,没几天,朱元璋这个精壮汉子就给饿得头昏眼花、浑身无力了。张氏这种刻薄的做法,引起了郭子兴的义女马秀英的不满。她在张氏手下,也是备受这个女人的虐待,此时惺惺惜惺惺地心中暗暗对这个小和尚同情起来。 这天,在郭家的庭院内,不知为了什么,张氏又将一个丫环吊起鞭打起来。丫环满身是血,正大声地讨饶着。 饿得昏昏沉沉的朱元璋在他的房中,听着那丫环的叫声,感到这个张氏实在难以容人,看来要好好考虑是不是离开这里了。正在这时门开了,马秀英走了进来。 朱元璋一惊:“小姐,你怎么来啦?” 马秀英不言语地从身上取出两只馒头递给朱元璋。朱元璋迟疑地接过,也许是饿急了,他很快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吃完了一个,抬起头:“你养娘要是知道了,会惩罚你的!” “你快吃吧!”马秀英怜爱地说着,“你这么个汉子,她每顿只给你喝点粥,这怎么行啊?” “我想离开这里,可老爷又不在家,等老爷回来,我这儿不想呆了!我看你在这儿也过的不是人的日子,到时,你和我一起走吧!” “再说吧!”马秀英低下了头。 几天以后,朱元璋早上喝了碗粥到山上去打柴,可到中午,张氏也不让人去送饭。郭家吃饭的时分,马秀英念挂着山上的朱元璋,偷偷进了厨房,在灶上烙了块饼。马秀英烙好一张饼,连忙双手呵着拿着,向外走去。马秀英走到廊下,突然看见张氏正从远处走来,不由得急转过身,情急中将那张刚烙好的饼揣进怀中,又转过了身,向张氏走去。 直到张氏走了过去,马秀英看着她消失了的背影,这才从怀中拿出饼,急急忙忙地向山上走去。 山间,饿得头昏眼花的朱元璋见马秀英来了,高兴得迎了上来。他接过马秀英拿出的饼,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饼吃完了。显然并没吃饱的朱元璋看着马秀英:“你就只带一块来?” 马秀英苦笑笑:“嗯!” 朱元璋抹了抹嘴:“马小姐,这些日子真亏得你照顾我,否则我要么饿死了,要么饿跑了。”说着,他走到马秀英身边,双手搂抱住马秀英。 马秀英被饼烫伤的前胸碰着了朱元璋,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啊唷”,接着身子瘫倒了下去。 朱元璋大惊:“马小姐,你,你怎么啦?” 马秀英睁开眼,看着朱元璋,只是哭着。 朱元璋发急地:“你,你哪里疼?” 马秀英摇摇头:“没,没哪里疼!” 朱元璋:“不!你一定要告诉我,谁怎么你了?” 马秀英在地上坐起,只是低头哭着。 朱元璋:“秀英,你说,你说啊!” 马秀英看着朱元璋:“我知道你在山上饿着,偷偷给你烙了这块饼,路上碰着养娘,我怕她发觉,就,就……” 朱元璋:“就,就怎么啦?” 马秀英低下头:“就,就把那滚烫的饼揣在了怀里!” “啊!”朱元璋大惊,“那么烫的饼,怎么能放在怀里?你,你烫着了哪里?” 马秀英头低得更低了:“没,没烫着哪里……” 朱元璋不信地:“不!你让我看看,烫着了哪里?”说着他掀起了马秀英的衣衫。 “你别乱动,我,我告诉你!”马秀英情急地抓住朱元璋的手。 “那,烫着哪儿了?”朱元璋停下了手,但仍在追问。 马秀英低下头,她怕朱元璋再造次,无奈地说出了实情:“烫,烫着了奶子,可能起浆泡了。” 朱元璋愣愣地看着马秀英,一行泪从脸上流下:“姑娘为了我,吃这份苦,我朱元璋如若将来得志,决不忘了姑娘的恩德。假若日后负心,天地不容!”说着,他双腿弯下,跪了下来。 马秀英见状,连忙来扶朱元璋。朱元璋不肯起身,马秀英一拉,二人都立足不稳地歪身倒在了地上,马秀英压在朱元璋身上。马秀英抬起头看着朱元璋,朱元璋也看着马秀英。马秀英一行泪流了出来,接着俯身倒在了朱元璋怀里,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 朱元璋看着马秀英:“我们不要只管哭了,你那灼伤的地方,到底怎么样了,待会我去找些烫伤药来给你敷!”说着,他怜爱地伸手要替马秀英解开胸前的钮扣。马秀英看着他一片至诚的样子,不再拒绝。 朱元璋解开马秀英的衣衫,接着又将她贴胸着的粉红色的肚兜也掀了起来。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5) 马秀英的奶子上,已是四五个透明的浆泡。朱元璋看着,真是怜爱和悔恨交加:“我真该死,还嫌你饼拿得少呢!唉,你怎么不早说呢?”说着,他深情地把自己的脸靠在马秀英的乳沟上。 显然,朱元璋的脸碰着了马秀英奶子上的浆泡,马秀英脸上露出痛楚的表情,她竭力隐忍,只是禁不住用自己的双手抱着朱元璋的头,随即又急促地发出了一声:“啊唷!” 朱元璋赶紧抬起头:“你怎么啦?我弄痛你了吗?” 马秀英低头笑笑:“没有!”说着,她不好意思地放下肚兜,接着慢慢地扣起衣襟上钮扣儿,一双眼睛愣愣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动情地抓住马秀英的手:“我一定要娶你!要是有一天我做了皇帝,你就是皇后。” 马秀英抬起头:“我是个大脚!” 朱元璋:“大脚,大脚怎么啦,那是天足!天生的!” 这段窃饼焦胸的故事,在朱元璋心中藏得太深太深,深得无人可以摇撼。此时,在苏州这个地方,居然有人敢对皇后这么无礼,朱元璋当然是震怒异常了。 那个跪在地上的苏州知府此时也嗫嚅着:“皇上息怒,卑职这就令部将去捉人!” 马皇后走了过来,劝着朱元璋:“皇上,当年陛下怀远兵败负伤,后有追兵,走投无路,我这双大脚背着陛下逃匿深山,时人皆称我为大脚娘子。我以此为荣,陛下当日亦并不生气。还说我是天足,天生的呢!可今日为何生气了呢?对待百姓决不可不教而诛,而应从教化入手,使百姓能知礼仪,才可以正民风。” 朱元璋看了马皇后一眼,对知府说:“皇后发话了,你别派人去抓什么人了,这人山人海的,又到哪儿去抓?” “是!只是那些刁民,卑职派人去查查!”知府恭敬地说。 关帷站在一旁接话:“启禀皇上,小臣已着人去跟着了那个刁民!” 朱元璋一喜:“哦!” 对他来说,抓不着那当然是给皇后一个面子,可如果能抓着的话,那当然是要抓的。 4被追捕的沈贵,无意中演绎了一个“福倒了”的民俗,只是为避官府揖拿,他和沈万三躲进了太湖中的小岛,王信和素琴从南洋归来 晚,沈贵正在深巷中走着,那个奉关帷之命的随从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他想知道沈贵住哪儿。沈贵起先并无知觉,可当他从吴趋坊拐向另一条巷口时,在转弯口,他发现了后面跟着的人。他赶紧绕到了黄牛坊桥,回眼看看,那个随从依然跟在身后。 沈贵蓦地急出一身冷汗,情急中,他又转入汤家巷,想起苏州一位士子住在这里,他看了看身后,急忙拐入一所大宅子中。 那个随从走到大宅子前,他朝前朝后,又朝里朝外地看了看,断定沈贵是进了这大宅子中。苏州的大宅子,门面都是较小,且式样都差不多。这个从应天来的随从,对着门口看了看,怕过后再来时记不起,就从这大宅子对过的一家民宅门上贴着的一副对联“竹报三多;梅开五福”中,撕下那下联上的一个“福”字,沾了沾口水,倒贴在沈贵走进的那所大宅子的门上。 夜半时分,沈贵想那个家伙肯定找不着他了,于是从那所大宅里出来,两个书生模样的朋友也跟着送了出来。 书生们拱拱手:“沈贵兄,夜深了不远送,请多小心!” 沈贵也拱着手,眼睛却四下里看着,一下子他注意上了门上那个倒贴着的“福”字。 沈贵指着那字:“你们这门上过去可贴过这倒着的‘福’字?” 年长的书生惊异地看着那字:“没有啊!过去从来没这样贴过呀!” “福倒了谐福到了!这可是个好口彩呢!”另一个年少的书生笑着说。 年长的书生看了看对过门上那副残缺的对联,接着又从自家门上伸手揭下这“福”字:“这是从对面门上撕下,用口水粘上的。你看,这还没干呢!” 沈贵想了想:“走,我们再进去!” 年长年少的书生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沈贵已回到他们的书房,他裁开一条红纸,接着在上面写起一个个“福”字来。他们很快就明白沈贵的用意了。 连夜,他们将这一小块一小块的“福”字倒贴在这条巷中的一家家宅子的门上。 第二天天亮,当那位随从带着一官府的差役们来到这条巷子时,被这整条巷内每一户人家门上都倒贴着的“福”字弄糊涂了。差役们问那个皇家随从:“这家家门上都有这倒贴着的‘福’字,我们抓哪一家的人哪?” 皇家随从恼怒了,他恨恨地骂了声:“好个刁民!”接着下令将整条巷子的男人都抓起来,严刑拷打,追问昨晚来过的沈贵的下落。 那个年少的书生,吃打不住,供出了沈贵,并说他的哥哥就是苏州的大富豪沈万三。 沈万三也很快知道官府正在追捕沈贵的事。 这天在沈万三的家中,沈万三、沈佑和沈贵在商量着如何应对。紧张的气氛中,沈佑痛斥起沈贵来:“朱元璋对当初苏州富户支持张士诚,本来就想动手,你这不是给他口实么!再说读书应知礼,你这个读书人如何做这种下三烂的事儿?猜什么谜哪?” “爹,再埋怨也没有用!”沈万三看着神情沮丧,低着头的沈贵说,“事已至此,还是想个躲避的办法吧!”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6) “沈贵,你给我到太湖别院中去住些日子,不准随便离开那个岛子。”沈佑对着沈贵说。接着他回头对沈万三说:“这个朱皇帝,一直看着你们这些大富人不顺眼,我看你也去那里住一些日子吧!” 太湖别院是沈家前几年在太湖中购置的一处地产。小岛上也只是些茅屋,不显山、不露水的目的,就是为特别情况下躲避追捕而准备的。 沈万三他们在太湖别院住下没几天,一个家人就从苏州来到这岛上。他见了沈万三禀报说:“老爷,王管家和素琴小姐他们从南洋回来,想明天赶来太湖中见你,又怕不太方便,特遣小人来讨个见示!” 听说南洋船队平安归来,沈万三略感慰藉。只是听说素琴又回来了,他倒感到惊诧起来:“素琴,她怎么没留在她姐姐那儿?” 第二天,王信和素琴来到了湖中的岛上。在岛上的湖畔水榭中,沈万三和王信、素琴边品茗边聊着天。 沈万三看着王信和素琴:“苏里哈和晓云他们好吗?” “他们一切都好,只是他们听了苏州这里的情况后说,很为老爷担心,说老爷如在这里日子不好过,就到他们南洋去。为此,我从这次生意中支了笔钱给晓云,让她为老爷在南洋置了些产业。现在这些产业,都聘了当地人在管着。” 沈万三心中一阵感动:“王管家,真难为你们了!”说着他转过脸,看着素琴:“素琴,你怎么也回来了?” 素琴看着沈万三,心里却一下子想到在南洋姐姐那儿时的情况。 颠了几多风浪到了南洋姐姐的家中,当和姐姐见面时,她们俩都哭了。 当问起沈万三的近况时,晓云泪流得更多了。许久,她抹了把泪看着素琴:“真没想到,沈老爷内心是这么清苦!”说着她感慨地:“唉,一个人呀,没个贴心的人,有那么多的钱又有何用?我在这里,苏里哈离不开我,否则我真想回去照顾他!” 听了姐姐的话,素琴倒有些诧异了。她一直以为姐姐也一定恨这个奸商:“姐,他为了赚钱,把你送到南洋来,你竟一点也不恨他?” “不恨!”晓云点点头说,“他其实也是舍不得我离开他的!” 素琴也说起了那天的事:“他那天喝醉了酒,说他对这件事一直很后悔!我也知道,他对我好,实际上是为了还对姐姐的一桩心债!” 晓云看着素琴,许久后说:“妹妹,你还是跟王管家一道回去吧!” 素琴吃惊地问:“姐姐,为什么?” “那个陆家的大小姐,一直和他疙疙瘩瘩,我担心,说不准哪天她会离开他。如果那样的话,你代姐姐我照顾他吧!” 素琴摇摇头:“不!”她毕竟是个大姑娘,她不想做他的不知道是第几房的小老婆。 看见素琴这副决绝的态度,晓云近乎是哀求了:“妹妹,我分身无术,只好求求你了!” 素琴一下子心烦意乱地起来,推托道:“这,让我想想!” 想的结果是,她回来了,尽管她内心并不承认是为了沈万三回来的。可此时,当沈万三问起为什么回来时,她不便直言,只好托辞说:“南洋那儿,天太热,我过不惯!” 沈万三也知道由素琴做主已把那“近水楼台”戏园子卖了:“你们把那戏园子卖了,你这回来又去哪儿?” “我再回草台班去,浪迹江湖!” “不!今后你就是我的妹妹,住在我家里!”沈万三不容置疑地说。 5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朱元璋下令海禁——片版不得入海;为限制富民,打击豪强,朱元璋准备迁徙苏州富户。关帷禀报说猜灯谜者系沈万三弟 应天明乾清宫内,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奉命北上的徐达飞传捷报说,他率部已攻入元京城大都,元顺帝率宫妃已于几日前出居庸关北遁,又回到他们祖先呆的大漠以北的黄沙地里去了。虽然这早已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朱元璋仍然兴奋不已。元朝廷终于灭亡了。 他刚刚高兴了会儿,南方一个官员呈上来的一封奏章又把他拽入到沉思之中。那封奏章说,张士诚、陈友谅的余部,现在都到了江浙沿海一带的海上进行反对大明皇上的活动。据说,江浙海上私人贸易的船队常常给他们经济和物质上的接济,他们这些军事力量也就成了那些私人海上贸易的保护伞。那封奏章最后请求皇上为了打击那些反对大明的海匪而加强海禁。 朱元璋知道,元代时就一直有禁止出海的海禁了,可元朝廷上下矛盾重重,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因此海禁一直成为一句空话。可如今,这茫茫的大海成了反对皇上的庇护所,在这种情况下,如不严加海禁,那势必会引发种种事端。因此,他拿起笔来,在那封奏章上写上:“准奏,严加海禁,片版不得入海!”另外,他还给兵部写了诏书,要求在长江等入海口处,加强水师巡逻,不放过任何一只出海的商船。朱元璋写累了,伸伸腰后又拿起另一份奏章。 这份奏章说的是如何限制富民,打击豪强。朱元璋看着看着,不禁陷入了沉思。 打败张士诚后,对苏州几乎是铁板一块支持张士诚的富户们,朱元璋一直想要报复。他从自己切身的体验中感到,这些富户多豪强,欺凌小民,武断乡曲,上足以持公府之柄,下足以钳小民之财。公家有散于小民,小民未必得;有取于富家者,小民则已代之输矣。富者益富,贫者益贫,非祥之兆。本来,治民之道,民不能太贫,贫则生乱;但民也不能太富,富也要生乱。因此这益富益贫,二者皆乱之本也。他翻看着古书,想看看老祖宗们是如何来处理此事的。他从《史记》中看到,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曾将东方齐、楚、燕、赵、魏、韩六国的强宗大族十余万口强行迁离本土,填实关中,既加强了京城重地的经济基础,又削弱了这些六国贵族在地方上的盘踞势力,这“强本弱末”之术,收到极好的效果。他决定效仿这个办法,在适当的时候,将苏州的富户们大规模地迁徙。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7) 正在这时,宫人报关帷有要事请见皇上。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吩咐传关帷上殿。关帷上殿后,禀报说:“皇上,上次我们在苏州玄妙观遇到的那个猜谜的人,卑职已得知,此人乃是富商沈万三的弟弟沈贵。” 朱元璋猛然抬起头,看着关帷:“沈万三?就是那个当初要救张士德,后来又资助张士诚守城的商人?” 关帷:“正是此人,小人也打听着了,此人原名叫沈富!” “沈富?!”朱元璋在皇座上一下站了起来。随即他发现了自己的失态,遂又缓缓地坐了下去。 是他?朱元璋一下子又想起了当初在淮西土地祠前的情景。草棚前那个老妈妈说我有福,说他有财。如今我成了皇上,他成了富商,嘿嘿,这倒真是天意啊! 关帷看了朱元璋一眼,他不知道这位皇上在想些什么,因此接着说道:“那个猜谜者乃其弟沈贵,此人系读书人,并非是皇后所说的不知教化之徒。” 朱元璋面现怒容:“你,你给我去苏州,捉拿沈贵,另外,把那个沈,沈……” “沈万三!”关帷提醒说。 “对,就这个沈万三,也带来应天见朕!” “是!”关帷眼里放出高兴的神采,他终于可以凭借皇家的力量来打击他的夙敌沈万三了。 在太湖中的小岛太湖别院中,沈万三呆了一段日子,牵挂着苏州和各地分号的生意,他愈来愈住不下去了。还有,素琴要回戏班子,沈万三坚决要她留下,现在她也住在苏州。沈万三怕她和陆丽娘之间又有些什么事。昨天,陆丽娘也让人捎话来说,她带着两个孩子在苏州,很是寂寞劳顿,也想来太湖别院。沈万三一听就心中了然了。他让人回话叫她别来,他自己也准备要回苏州了。早饭过后,沈万三就对沈佑说着:“父亲,我离开苏州这么些日子了,那里那么个大摊子,我在这太湖岛中实在放心不下。” 沈佑看着沈万三:“王信管家不是回去料理了么?” 沈万三摇摇头:“王管家从南洋刚回来没多久,有些事情,他一时也不清楚。” 沈佑无奈地叹一口气:“那你的意思是要回苏州去?” 沈万三点点头:“让沈贵在这儿住着,官府找的是他。我下午就回苏州。” 当晚,沈万三就回到了苏州家中。 素琴正在厅内弹着琴,见沈万三进来,她站了起来。一位家人给他们端上茶水,正欲离开,沈万三叫住他,指着素琴说:“这位姑娘,是我沈万三的一个妹子,你们今后要听她的吩咐!” 家人低头说:“老爷,王管家早已和小的们说了,小人知道了!” “你去把夫人请来!”沈万三吩咐那个家人。 不一会儿,陆丽娘走进厅内。她看见沈万三和素琴在一起,心中泛起一丝苦涩。她活得也太累了。当素琴去南洋时,她对王信说,一定要让她回来。可当素琴真的回来了,她又断定,这个小女人一定是割舍不下沈万三才回来的。她想现开销发作,可一想又觉得无趣。别说沈万三不在边上,就是在边上,发作一通后,又能有什么用? 沈万三看着陆丽娘:“我给你介绍一下……” 陆丽娘冷漠地打断:“不用了,她就是那个唱戏的素琴,她住的地方,我早给她安排好了。”说着,她吩咐家人:“你领老爷去素琴小姐的房里!” 陆丽娘此话,不独沈万三感到意外,就是素琴也给她说得无地自容了——她是个处子呀。 沈万三站起阻止地:“不!素琴姑娘一人独住,我回夫人房里去!” 陆丽娘心头倒是一阵感动,老爷毕竟还是把她当做夫人的。可她嘴上却依然说着:“老爷,你这又何必?我上次就说过,今后你的事,我不会再多管!” 沈万三看着陆丽娘,指着素琴说:“她,她只是我的一个小妹妹呀!” 素琴实在站不下去,转身回自己房内去了。正在这时,关帷领了几个军校不让通报地走了进来。 关帷看着沈万三、陆丽娘,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沈万三站起:“哦,是关大人!” 关帷恢复常态:“沈贵呢?” 沈万三:“他不在家中!” 关帷:“那他在什么地方?” 沈万三摇摇头:“不知道!” “不知道?嘿,只怕知道了也不说吧!”关帷冷笑了一声,“我们皇上可要见见他呢!”说着他看了看陆丽娘,转过身对着沈万三:“城门失火,那也只好殃及你这条大池鱼了!” 沈万三:“你,这是为什么?” 关帷:“为什么?只为我恨你!过去,三番五次都让你滑掉了,这次,嘿,我看你……” 沈万三无言,他太了解关帷了。陆丽娘在边上欲向关帷求情,被沈万三用手阻止:“别求他!” 关帷喝令军校:“钦犯沈贵不在,那将他的兄长沈万三带走,押往应天!” 军校执住沈万三,向门外推去。 陆丽娘看着关帷:“关大人,你……” 关帷回过脸,他不敢再看陆丽娘,只是一拱手:“夫人,关某皇命在身,恕不相陪了!” “你等等,你过去说的话还算不算数?”陆丽娘喊住了他。 关帷停住脚步,回过头:“夫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8) 陆丽娘:“你上次说……” 关帷打断她:“上次,嗨,关帷可是一直在等你,关帷也是信守诺言,到第二天日头升起时才去告发沈万三的。只是夫人把我当猴耍了一次!” “我是说,你过去在周庄澄虚道观里对我说,你愿为我效犬马之劳!这犬马之劳,竟是这么个效法?” 关帷冷冷地一笑:“周庄?哼!哪辈子的皇历了。岂不闻此一时,彼一时也!” “可你要害沈万三、要害我们一家的心却从没有此一时彼一时。我真搞不懂,我爹当初对你那样,可你为什么要跟我这么过不去?” 关帷又是一声冷笑:“为什么?我的陆小姐,难道你真的不知道?” “作为你过去的主子,我求你了。你刚刚说,皇上让你捉的是沈贵,你何必为泄私怨而把他兄长抓走呢?” 关帷连声地冷笑:“夫人,皇上命我捉拿沈贵,不错,可皇上还命我……喔,不说了!那沈贵既是抓不住,我关帷作为皇家的人,那当然抓他的兄长回去以复皇命了。我要的其实就是这个沈万三。上次,你背弃诺言,让他跑了。这次我将他解到应天,让皇上处置了他,那他的这些财产也难免被抄没,哈哈,我得不到,他也别想得到。他沈万三在商场上充其量只是和我打了个平手。至于在官场上,哼!他押宝押在张士诚身上,这已经输了。到如今,嘿嘿……” 陆丽娘看着关帷,心上在打颤:“你,你的心为什么这么狠毒?你过去说,你和沈万三斗的目的是为了我,如果我现在愿意跟你去,你可不可以放掉他?” 关帷看着陆丽娘,一阵狂笑:“嘿,夫人现在愿意跟我了,哈哈,就此一句话,足以使关帷满足矣!他沈万三在情场上居然也没笑到最后。”说着他看着陆丽娘:“可惜啊,夫人!说句夫人不要不高兴的话,从上次你耍了我,现实中的你,就从我心中死去了!再说,小姐你毕竟也不是当初在汾湖的那位千金小姐了,陆家的祖产已被你挥霍殆尽,你现在说你愿意跟我了,我难道还会相信么?再说,即使夫人如今愿意跟了我,我关帷亦不敢要你了。” 陆丽娘意外地:“你……” 关帷看着陆丽娘:“这么些年,关某无意亲近女色,实是心中有着汾湖的那位单纯的小姐。”说着,他一阵神经质地大笑,“如今这位小姐已没有了!死了!”说着,他指指自己心口:“她只永远活在这里!” 陆丽娘脸色一变:“关帷,你竟这么污辱我!” “污辱?污辱你的,正是你自己。你现在只是朝廷钦犯的亲属!关某供职于朝廷,又怎能携带个钦犯的亲属,去做什么夫人?”说着,他一阵反常地哈哈大笑:“陆丽娘现在愿意跟我了!愿意跟我了!”他停住笑,拱了拱手:“夫人,恕关帷无礼,不要你了!”说着,他转身离去。 沈万三星夜被押解到应天。 宫中,朱元璋端坐着,他要见见这个阔别了十二年的故人。 关帷押着沈万三进宫后,先来禀报:“禀皇上,卑职奉命去苏州,罪犯沈贵已逃逸,只是将其兄沈万三带回,请皇上发落。” 朱元璋大喝了一声:“带沈万三!” 未几,沈万三就跪在了朱元璋的皇座前。朱元璋看着正跪于地的沈万三,心内一阵冲动:“沈万三,你抬起头,让朕看看你!” 沈万三抬起头。这时,他才发现,那个坐了龙廷的皇上朱元璋竟是当年在淮西古道上相识的朱重八。他一时忘了这是在皇宫内,只是愣愣地看着那个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的朱重八。 朱元璋被沈万三愣愣地看着,有些不自在。这些年来,已没人敢这么无礼地看他。沈万三的面貌变化大了些,昔日那张黄巴拉几的脸,如今白里透红,整个脸也圆了起来。朱元璋看着沈万三,直有些与昔日那个小叫饭花子对不上号的感觉:“你就是沈富?” 沈万三猛然意识到了这是在哪里:“是,小人原名正是沈富……” 是他!朱元璋从沈万三说话的神态和声音中辨了出来,不由得猛然站起,匆匆要离开皇座,想与这个故人叙旧。 站在一旁的刘伯温不知道皇上为何如此,只是急得连忙摆着手:“皇上,不可乱了礼数!” 朱元璋停住步子,接着又回到座上,缓缓地坐下。 朱元璋看着正跪于地的沈万三:“沈富,你抬起头,看看朕,你还认得朕么?” 沈万三缓缓抬起头,看着朱元璋。他早已认出了朱重八。 朱元璋看着沈万三,等着他说认识,也等着他说不胜荣幸之类的话。 可此时沈万三被这皇家的气势吓得有些发昏,他结结巴巴地说:“认,认得!那时皇上从皇觉寺出来,身上背了个包袱!” 朱元璋猛地觉得被扒去了这身龙袍,露出了当初一个无赖贼和尚的本相,不由得一拍桌子:“大胆!” 沈万三一吓,赶紧低下头。他不知道他说错了什么。也许不该说认得,他现在可是皇上了呀。于是他赶紧磕着头:“小人刚刚胡说,小人不是沈富,小人是沈万三,实在是不认得皇上的!” 朱元璋当然知道沈万三这是说着假话,想到他也是为了给自己掩饰,不由得手捋着胡须微微一笑:“哼!你就是沈万三!朕问你,你知罪吗?” 第十五章 新皇登基 旧人下囚(9) 沈万三摇摇头。 朱元璋:“不知?!哼,你当初投靠张士诚,今日又纵弟侮辱皇后,真是罪不容赦!” “皇上,小人只是个布衣商人,从未在张士诚那儿谋一官半职。兄弟的事,小人亦实是不知,更与小人无关!” 朱元璋一声冷笑:“那你知道些什么?哼,十几年里,从一个叫饭花子变成一个巨商富豪,你可是生财有道着哪!”说着,他对着卫士大声地:“来人哪!将他先打入牢中!” 两个卫士要押沈万三走出宫去。此时,沈万三倒镇静下来,他回过头大声地说着:“皇上,小人经商有何罪哪?” 何罪?哼!你罪就罪在不该当初认识我,更不该知道我的老底。朱元璋看着沈万三的背影一声冷笑。 关帷看着沈万三的背影,脸上也掠过一丝笑。 第十六章 江雨霏霏 六朝如梦(1) 1朱元璋释放沈万三前,在勤政殿单独召见了沈万三。沈万三的感觉是一会儿被放到冰水中,一会儿又下到了油锅里,搞不清有几次了 沈万三被囚应天,消息传到苏州,陆丽娘焦急万分,匆匆和王信上了一只小船。次日,小船抵达应天。陆丽娘来到沈字商号在应天的分号。接着,陆丽娘找着了现在皇宫里当教坊主儿的刘玉,正声泪俱下地和刘玉说起了关帷和沈万三的往事。说到动情处,难免泣不成声。 王信在一旁一直叫她镇静些。陆丽娘抹了下泪,对刘玉说:“大姐,救救他吧!” 刘玉看着陆丽娘,宽慰道:“丽娘,你莫着急!我这就进宫,找马皇后,她人厚道,沈老爷会获救的。” 当天下午,当教坊乐队在坤宁宫为马皇后演出后,刘玉就留下和马皇后说起了关帷和沈万三的事。 马皇后听了惊异极了:“什么?关帷做过沈万三的娘子陆丽娘家的管家?” 刘玉点点头:“正是!” “他还要和沈万三的娘子做陶朱公和西施?”马皇后有些气愤了:“此人倒是个不仁不义的霄小之徒!” 刘玉看着慈祥的马皇后:“沈万三他也是小女子当初的救命恩人,刘玉知恩图报,求皇后救他则个!” 马皇后点点头说:“我现在就去见皇上!” 当马皇后准备见驾之时,在乾清宫中,刘伯温也正在和朱元璋说着沈万三的事。 “皇上,沈万三这人不可关,不可杀!”刘伯温开门见山地说。 “为什么?”朱元璋问。 刘伯温看着皇上:“据臣所知,这个沈万三一直和南洋做着生意。如果能通过他,将国内的丝织瓷器输往国外,那对百姓休养生息,恢复民力,都是功莫大焉!” 朱元璋心中了然起来:“怪不得他会成为巨富。哼,这种巨富当初资助过张士诚,今后还不知会再资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