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忆过去的同时,她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未来。第九章 何去何从三、《亲历历史》(3)在希拉里·克林顿大肆宣传的最新回忆录《亲历历史》里有两个主旋律。一个和她不断改变的发型有关,那最少被详细讨论了六七次,她的发型变化的频率像麦当娜一样频繁,从长到短,从卷发到扎成马尾到精心地梳理。另外一个是关于克林顿夫人喜欢谴责敌人的倾向,为了他们夫妇的失误和痛苦而谴责政治敌手和一个“右派的巨大阴谋”。第一个主题突显了她和她丈夫总是共享的变色龙特质,就像克林顿曾经说过的,他相信性格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第二点显示了90年代高度党派性的政治气氛,克林顿夫妇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逃避责任。希拉里曾经一再地在她和她的家庭周围建立起一个“隐私区”,在这本书里,她谈起了他们1970年代早期在耶鲁法学院第一次相遇时,克林顿狭窄的手腕和细长的手指引起了她的注意;还有在克林顿向她承认和莱温斯基有“不正当的亲密关系”之后,她想“掐断克林顿的脖子”;以及接下来开始进行“常规的婚姻咨询,以便决定是否要拯救他们的婚姻”。除了类似这样的细节披露(其中大部分已经在上个星期泄露给了美联社,以及在星期天美国广播公司播放的希拉里和芭芭拉·沃尔特的访谈中谈及了),《亲历历史》只是一本对其政治方针尽责的陈词滥调,与作者的另一本书《全村协力》里的论调相似;她在华盛顿公务的机械旁白,同她那本玛莎·斯图尔特(美国商界女强人)式的著作《白宫的请柬》没有太多差别;还有就是已经耳熟能详的,关于希拉里从支持保守共和党人戈德华特参选,到成为一个自由主义学生活动分子,到一名有影响力的律师,到第一夫人,最后成为纽约的参议员。总体说,这本书有政治演说过分修饰的味道,是适用于电视清谈节目、经过仔细推敲的一连串闲闻轶事。希拉里喜欢用高尚的词汇把自己说成一个象征性的人物。“比尔谈论社会变革,而我则实现(这些变革)。”她的这本562页的书,在许多方面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喜欢窥探隐私的时代的产物:在这个时代,自白和“分享”成了公众人物的话题,丑闻会立刻创造一些名人;在这个时代,顽强有才能的女人可以爬到崇高的政府职位,但是常常在她们被看做没有那么具有危险性的受害人时,才会受到最广泛的欢迎。这本书极力要消除作者的许多自我矛盾的方面:一个研究公共政策的书呆子摆出时髦的姿态;一个自觉代表正义,提倡“有意义的政治”的改革者,却利用特权在期货市场迅速谋取了10万美元的利润;一个展现大蓝图的改革者,一度把自己看做是中间派,现在开始谈论成熟与调和。这本书宣称要讨论比尔·克林顿的竞选活动和总统任期中的许多争议和丑闻,大概是想摆脱这些争议,以便为希拉里自己进入白宫铺平道路。然而,这本书跳过了克林顿政府在执政初期的困难和遭遇弹劾的危机等许多问题,撇去了像白水事件和“旅游门”这样的事件中的细节,却花费令人吃惊的篇幅谈论她的海外旅行和个人形象。其中一些闲话可能挺有趣的,像回忆说她和助手如何设计“一套手语系统,就像棒球教练和棒球手之间那种,这样我就能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把头发抚平或者把牙齿上的唇膏抹去”。但是,很大部分更像是女性杂志里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希拉里在1974年烫发让克林顿不知所措,但是我们不知道独立检察官要求呈现的罗斯法律事务所的收费记录,为什么会在失踪了几个月后,又会神秘地重新回到白宫。我们知道希拉里和她的女儿切尔西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旅途中,穿着宽松的裤子外加长的束腰外衣,但是我们从未被告知克林顿总统颇具争议的临别特赦的任何实情。格尼弗·弗劳尔斯的绯闻也只是匆匆地带过。对于弗劳尔斯在报纸上宣称和克林顿有12年的私情,希拉里在书中说,她的丈夫“告诉我这不是事实”。后来在1998年8月的莱温斯基事件中,在克林顿告诉他太太与这个白宫见习生的关系之前,他们的顾问罗伯特·巴略特告诉希拉里“你要面对这个事实,其中的一些可能是真的”。她说她的回答是,“我的丈夫可能有过错,但是他从来没有向我撒谎”。尽管希拉里承认在医疗保健计划中犯了一些错误,这项计划的失败导致了共和党人1994年在40年间第一次同时控制了参众两院,她更多地把她和她丈夫在担任总统之前和任职期间所遇到的许多困难,归罪于“个人的政治攻击”。她抱怨负面的宣传,以及卡特政府在1980年失信,令她丈夫无法重新获得阿肯色州州长的位置。她轻蔑地把旅游门事件说成是“第一次显示了延续到下个千年的调查偏执”。而且她把白水事件称为“对我们生活无休止的调查”,其目的只是“为了损害总统及其政府的声誉从而延缓它的动力”。后来,希拉里对斯塔尔的愤怒盖过了莱温斯基事件带给她的对克林顿的愤怒。“越是了解到斯塔尔正在滥用权力,”她写道,“我就对比尔越加的同情,至少是政治上的同情。”在书的这些部分,希拉里指出是她而不是她丈夫,决定不把白水的文件交给新闻界,也是她奋力地反对指定一名独立检察官。这本书认同了在媒体中描述的克林顿夫妇间的互动关系:比尔·克林顿是两人中比较不果断,宽容的一个,而希拉里则是更加好斗和有组织性的。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她是一个忧心忡忡者。他是一个乐天派,孩子气的同时从事多样事务的人;她是一个高度集中的人,有她自己的行动计划。莱温斯基纠葛让她觉得更加孤立:“我也担忧,”她写道,“我获得的盔甲让我远离了我的情感,我可能会变成像一些批评家的讽刺画里指责我的那种脆弱的人物。”这本书中最少自我关注的部分是关于她的童年以及回忆她母亲,一个私下的民主党人,和她的父亲,一个“顽固的、自主自足的保守共和党人”,他会提醒希拉里浪费的危险。“到了今天,”她写道,“我还会把没吃完的橄榄放回罐子里,把吃剩的最小片的奶酪包起来。”在书开头的一章,她写到在芝加哥郊区长大,只有“特别的时刻”才能去麦当劳,邻居的小孩觉得在夏天的早晨的微光下,骑单车穿过喷洒滴滴涕的薄雾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她和她的兄弟则花了更多的时间玩棋盘游戏(例如大富翁和线索)和扑克牌游戏,而比较少看电视。这些部分有着《亲历历史》其他部分缺乏的家庭式的直接,这本书中那些过山车似的戏剧,所有那些政治丑闻、婚姻灾难以及书中人物让人吃惊的复原和重造,散发着轻微的陈腐气味(在这本书的声音版中尤其让人疲惫),是一个专业政客经过仔细排练删节的政治宣言,目的是要把一本书的巡回宣传转变成另一场政治运动的第一场表演。米其科·卡图坦尼(MichikoKakutani)一向被很多作者称为“最为吝啬的图书评论家”。第九章 何去何从四、民主党青睐希拉里(1)2004年是美国总统的大选之年,而自从希拉里的回忆录《亲历历史》于2003年6月在美国上市以来,希拉里就占据了美国几乎所有重要媒体的显著位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主党众多的总统竞选者们却连报纸末尾的一个“豆腐块儿”都没赚到。显然,此时,只要希拉里杀进民主党总统竞选人的圈子,她一定是党内的“全无敌”。民主党的领导层也认为,希拉里可能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冲刺2008年或2012年的总统竞选。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为此曾直接向希拉里求证,得到的回答是“我没有这个打算”。当九位民主党人为2004年总统竞选奋力拼搏之际,希拉里·克林顿———不在竞选之列,但是所得选票超过这九位———意味深长地出版了回忆录。对于这点,参议院内并非视而不见,甚至其中还有共和党参议员也以为希拉里是共和党总统竞选的强有力对手。俄克拉荷马共和党参议员詹姆士·因奥菲说:“她非常善于引起别人的注意,意志非常坚强,如果再考虑到她筹集资金的本事,我认为,在竞选下届美国总统时,她将是我们最强大的对手”;俄亥俄州共和党迈克·迪文说:“她非常关心孩子的健康,而且还平易近人,容易相处”;犹大州共和党参议员奥林·汉克则说:“她太聪明了,而且非常诚恳,非常大度”。连她过去视为政敌的共和党人都对她产生了如此良好的印象,更何况民主党呢?不少人认为,《亲历历史》的出版,打响了她竞选总统的第一枪,称其写得像竞选纲领,而跟随希拉里六年的警卫特鲁珀·帕特松也出版了书《希拉里·克林顿:计划竞选总统》和录音带《希拉里:扶摇直上》。该书称希拉里早在1993年随克林顿进入白宫之时,就已开始为自己的总统之路做准备。录音带则说希拉里深知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成不了总统的,所以她紧紧抓住了耶鲁大学的同班同学、具有超凡魅力和才干的克林顿。但是,希拉里和克林顿之间没有什么良好的感情,他们不过是“商业伙伴关系”,这也是克林顿后来被爆出性丑闻的隐因之一。无论这种说法多么荒谬,共和党已经把希拉里看成了他们的假想敌,他们深知在白宫待了八年之久的前第一夫人和现在的纽约州参议员的政治资本是多么雄厚,她有很高的知名度,全国性的支持网络和筹集经费的非凡能力。多数观察家都认为,如果希拉里参加竞选,尽管起步稍晚,但在前总统克林顿的协助下,将是惟一可以筹措到与布什抗衡的经费的总统候选人。以至于共和党也把她当成了重点的防御对象,美国参议院共和党委员会主席乔治·艾伦说:“如果共和党再不采取积极措施抵制希拉里的话,一个新的‘希拉里·克林顿’时代将可能很快在美国政坛上来临。”他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2002年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希拉里紧追戈尔,成为民主党总统竞选第二号最佳人选。25%的注册的民主党人说他们最喜欢的总统候选人是戈尔,23%说是希拉里,10%的注册的民主党人支持最近在议会口头讨伐小布什总统、坚持要小布什向所有民主党人道歉的汤姆·达修(TomDaschle)。只有8%的民主党人偏爱现任参议员,前任戈尔竞选搭档乔·利伯曼。但是,《新闻周刊》所做的民意测验同时表明,不管戈尔还是希拉里都没法胜过小布什,在戈尔和小布什之间,58%的注册美国选民目前还是更倾向选小布什,36%选择戈尔。在小布什和希拉里·克林顿之间,小布什的支持率高达58%,希拉里的支持率只有38%。希拉里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做是总统宝座的有力竞争者,在她参加纽约州参议员竞选时,就不断有记者向她询问是否有意参加总统竞选,她的回答一直是“不”,表示自己打算在参议员位置上干满六年,不会参加2004年的总统竞选。但人们对她是否会永远置身于总统角逐之外,始终持怀疑态度。“9·11”事件后,希拉里作为纽约州参议员,尽心竭力地工作着。事件发生仅两天,她就同参议员查尔斯·舒默一起,向布什总统申请了200亿美元救援款,以支付救援工作的庞大开销。在哈得逊河畔的家庭中心内,她同丈夫克林顿一起看望了那些努力寻找失踪亲友的人们,为他们带去一片关怀。希拉里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媒体的交口称赞。《纽约邮报》在12月27日的社论中说:“我们对这位前第一夫人的表现感到惊喜万分。”希拉里的上佳表现似乎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她会在这个位置干下去,马里斯特大学民意调查学院于2002年2月4日组织的民意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85人中,25%的人相信希拉里会参加2004年的竞选,同去年3月份的36%相比,持这种观点的人数已呈下降趋势。27%的人相信她今后将参选,65%的人说她不会。这同去年3月的民调结果大致相同。希拉里的女发言人卡伦·邓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则是:“正像参议员本人说的那样,她不会去竞选总统。她正在参议院为纽约州人民努力工作。”如果从党派差别上观察调查结果,就像民意调查专家李·米林奥夫说的那样:“她(希拉里)仍然是一个能使国家呈现党派分化的人。”两党中,共和党人更倾向于相信希拉里会参加2004年的竞选。30%的共和党人这样认为,而民主党中只有19%的人同意这种说法。至于将来希拉里是否会竞选总统,民主党内持相反观点的两派人数几乎持平。44%的人相信她终将加入角逐,48%的人说“她永远不会”。共和党内分歧就要小得多,83%的人表示希拉里不会参选。米林奥夫说:“调查结果中最有利的是,民主党两派人数平分秋色。如果希拉里真想再谋高位,一定会有民主党人为其效力。”第九章 何去何从四、民主党青睐希拉里(2)2003年,美国《新闻周刊》9月份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希拉里能获得比其他民主党候选人更多的选票。的确,在美国,希拉里有众多的支持者。他们建立了“选举希拉里”网站,其负责人表示:“她有知名度,比目前的任何候选人都要强,最重要的是,她能打败布什。”该网站日前还公布了一封有数万人签名的支持信。虽然民主党方面已有九人登记参加党内初选,但迄今为止的民意测验却显示,不在名单上的希拉里最受欢迎。此外,希拉里的支持者们还打算从12月9日起,进续三天在美国部分地区的有线电视台为希拉里做竞选广告,呼吁当地的民主党人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推选活动中写下希拉里的名字。与此同时,希拉里也获得了克林顿的大力支持。2003年2月21日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克林顿最近接受电视台访问时,兴致勃勃地表示:“希拉里能成为出色的总统。”克林顿无论在当政期间,还是卸任之后,一直打心底里支持希拉里从政,早在2000年她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时,他便是她最好的顾问和最坚定的支持者。她何止获得了国内的支持,连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伯纳黛特·希拉克对希拉里竞选总统都表示支持,她说:“有许许多多的女性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并且取胜。”她说如果希拉里参加竞选,那么这肯定会激励“全世界的女性积极参与到政治中来”。希拉里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获得社会各界尤其是民主党的青睐?原因大概有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克林顿夫妇是民主党内公认的竞选集资冠军,在财政一贯拮据的民主党候选人群中可谓是一枝独秀。众所周知,竞选资金是竞选活动的血液,美国共和党一直以财力雄厚和保守而著称,共和党的支持者们多数为富裕的中上产阶级和大公司大财团,在竞选资金上很少发愁。而民主党支持者则多为贫穷的工薪阶层和少数民族,资金来源自然有限。民主党内盛传一个笑话,说2000年戈尔经过反复计票以几百票输给布什,主要原因是民主党支持者多为穷人,投票当天汽车抛锚在路上没钱修理,因此有很多人没有赶到投票站,结果造成戈尔少了关键的几百票。克林顿夫妇在许多公司、财团、妇女团体和各类组织的知名度极高。如果希拉里参选的话,克林顿夫妇将能够在短期内吸收大量竞选资金。希拉里的参选将会大大缩小民主党在竞选资金上与共和党的差距。其次,希拉里端庄大方、思维敏锐、充满爱心并且果敢自信,她的个人魅力几乎不亚于克林顿。美国达到投票年龄的公民参加投票的比例一直徘徊在50%或者以下,也就是说只有不到50%的人口会履行自己的投票权利,换句话说大选实质上是在不到50%的合法选民当中进行的,因此大多数议员和总统选举结果是由少部分对选举一贯比较感兴趣的人来决定的。如果希拉里参选的话,很可能有很多对投票不感兴趣的人,特别是女性很有可能会因这100年不遇的机会破例前去投希拉里一票,这一额外投票量可能会非常庞大。在美国竞选投票史上不乏一些对政治冷淡的选民由于某种原因决定前往投票从而对竞选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民主党目前似乎处于绝望境地。共和党内部已经统一一切力量全面支持现总统布什连任,布什在集资、准备时间、党内协调等方面均占绝对优势。而民主党内至今尚未推出正式总统候选人,目前舆论普遍评价民主党的九个候选人非常虚弱且缺乏魅力,党内竞争角逐候选人不但耗费精力财力,还不能够保证推出一个理想的重量级候选人。目前媒体纷纷猜测如果民主党不能够推出像希拉里一样有魅力的候选人的话,布什连任机率极高。对于财力一直逊色于共和党的民主党来说,2004年总统大选获胜显然不容乐观。如果希拉里决定参加总统角逐,民主党便可避免内耗并且利用克林顿夫妇的影响募集到更多资金,围绕着希拉里专心致志研究挑战布什的策略,力争在2004年夺回白宫总统宝座。但希拉里既然一直否认参加2004年的总统竞选,并确实没有投入这场角逐,也自然有她个人的原因:一是她在2000年竞选纽约州参议员时曾经向选民保证她将履行六年的任期,此任期为六年将于2006年终止,参选2004年总统大选势必打破这一承诺。二是作为前第一夫人,希拉里日理万机帮助克林顿上上下下打点事宜,可谓是白宫女管家。八年中风风雨雨,暮鼓晨钟,希拉里对白宫已无好奇心可言。三是当年克林顿因与白宫女实习生性丑闻遭国会弹劾,大小媒体在克林顿政治反对派的支持下对希拉里及克林顿的个人隐私过度侦测和曝光,希拉里对这些无形的压力已经是非常的厌倦。当2000年克林顿两届总统任期满时,希拉里曾下决心要将多年来的不美好的回忆连同白宫一起永远抛在脑后。但显而易见的是第二、三条原因并不是最根本的,对于一个像希拉里这样有抱负的愿意为美国的改变作出自己的努力的女政治家而言,私人的感情固然会对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感情最终会服从她从政的大局,因而她之所以放弃了2004年的总统选举一方面是她对于目前的参议员工作十分满意,二则应该是她还没有准备好,认为时机还没有来到。那么,她会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吗?第九章 何去何从五、她会竞选2008年总统吗?早在2003年6月以来,希拉里在她的全国大城市巡回新书《亲历历史》签名活动中,便频频遇到支持者夹道欢迎并表示希望她能够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在众望所归频频压力之下,希拉里终于于2004年7月9日表示她仍然对竞选总统不感兴趣,但将不排除2008年参选的可能,她还表示她与大家一样很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美国出现一位女总统。此后,美国大小媒体纷纷抓住希拉里和2008年不放,竞相报道各种猜测与民意测验分析,仿佛希拉里参选2008年总统大选已经是既成事实,一些小道媒体为吸引读者,甚至声称得到内部消息希拉里将再次改口提前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她最终放弃了2004年的总统大选,但面对压力与猜测,希拉里是否真的会下定决心角逐2008年的总统宝座呢?一些迹象表明她似乎在为此做着自己的准备。2003年12月6日,希拉里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严厉指责布什上任以来采取强硬的极右路线,推行极端主义政策。希拉里猛烈抨击布什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缺乏计划性”,对战后伊拉克的局势发展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这番言论,比民主党九名总统候选人对布什的批评还猛烈。希拉里说,伊拉克战争打响时,没有人怀疑美国能取胜,但布什政府对战后形势却严重估计不足。现在应该是布什政府开始意识到错误的时候了。不仅如此,希拉里还对政府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开始寻求国际支持的真正动机提出了质疑。希拉里在接受采访时非常尖锐地指出:“布什领导的这届政府有可能在美国历史上‘创造’第一,即第一个使美国的状况比建国初期还糟糕的政府。”她还说,布什在2000年竞选总统时,多次标榜自己是“富有同情心的保守派”,但他入主白宫后一直到现在,实际执行的却是“极右”政策。“无论是按照民主党的标准,还是按照共和党的标准,布什的政策都显得非常极端和激进,这已成为不可辩驳的事实。”希拉里颇为肯定地“预言”说,在2004年美国的总统大选中,布什肯定可以被击败,因为他领导的政府“使美国不如以前自由、公平、强大和英明”。2003年11月,继布什在感恩节突访伊拉克后不到半天,希拉里与另一位参议员杰克·里德于28日来到了伊拉克,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访问。在巴格达时,希拉里也没忘公开批评布什的伊拉克政策。她指出,布什政府打算在伊拉克政局尚未稳定之前,将政权交还人民,这违背了先前的承诺,也是冒险的举动。而她则呼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使伊拉克问题国际化。2004年4月25日,希拉里参加了华盛顿的维护堕胎权的百万妇女游行示威活动,并发表讲话,再次公开批评布什的政策,称“维护堕胎关系到妇女能否获得完全的平等地位”。她还拒绝成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前北约盟军总司令克拉克曾于2003年12月9日发表了一项富有创意的声明,表示如果他赢得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不排除让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作为其竞选搭档,竞选下届美国副总统。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希拉里做竞选搭档时,克拉克说:“希拉里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完美人物,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是一位出色的领导人。”也有报道称希拉里正在摩拳擦掌,积极争取成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然而,2004年4月17日希拉里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称,她不准备接受担任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的邀请。她说:“我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发生。我已经很清楚地表明我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我的回答将是不。我还没有准备好。”这就无怪乎有政治评论家猜测,希拉里之所以对副总统不感兴趣,是因为她的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总统之位。自从克林顿离开政治舞台后,希拉里就成为了民主党最耀眼的明星。2004年4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推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100人”名单,克林顿和希拉里均为“民主党银河里最耀眼的明星”,双双入选“思想家”行列。曾几何时,希拉里的头衔只是“美国第一夫人”,而如今,“希拉里议员”、“希拉里女士”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与熟悉,“克林顿夫人”的印象似乎在慢慢淡化。她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家的身份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得克萨斯大学总统研究者伯鲁丝·布坎南说:“她的筹款本领如此之高,希拉里是最有可能成为未来美国总统的人选之一”。英国已经出过一位才干非凡、成就卓著的撒切尔夫人,谁说美国就不会出现第一位女总统呢?何况,在当今这个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从做妈妈到做总统,对于女人来说都是可以的。这是今天女人的生存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女人选择任何一种角色,只要她是甘心情愿,而不是被强迫的,就没有对错之分。毕竟,希拉里具有太多普通女人不具备的东西:政治洞察力、高智商、野心、公众影响力、信仰等等,既然有那么多支持者都认为她就是总统的料,谁能够保证她不会在2006年参议员任期满后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呢?她是第一位在白宫生活的职业母亲,这与芭芭拉·布什和劳拉·布什的相夫教子形象有很大的不同。也是第一位通过竞选赢得公职的总统伴侣,此外,她还是第一个被要求在大陪审团面前作证并在国会把自己的婚姻问题公之于众的第一夫人。那么,她还会不会再创造一个新的记录,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呢?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附录一、与劳拉·布什的趣味比较希拉里·克林顿(比尔·克林顿的夫人,1993—2001年)目前希拉里是纽约州的参议员。她永远不放弃追逐权力。趣闻:在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的暧昧关系被披露之前,希拉里是历史上最不受关注的第一夫人之一。着装风格:著名服装设计师卡罗琳娜·海莱拉对《旧金山纪事报》说,希拉里是穿着欠佳的第一夫人。居家风格:入住白宫时换掉了白宫的壁毯。喜欢红色、白色和蓝色。名言:第一夫人代表的不仅仅是衣装样板,也不是单纯的形象大使,她的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一名王妃。劳拉·布什(乔治·W·布什总统的夫人,2001年至今)美国现任第一夫人是一位传统朴素的女性。虽然劳拉谨慎地保持低调,但她却比她的总统丈夫更受美国人欢迎。着装风格:劳拉的服装设计师说,劳拉注重鞋子的保养和鞋子颜色与衣服的搭配,并且她也开始关注网上的服装照片。美貌程度:《人物》杂志将她评为2001年世界50大美人之一。名言:我的女儿需要完全的安宁。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只是想利用她们赚更多的钱而已。点评:风格迥异的两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更像是她婆婆芭芭拉·布什,相夫教子,治家有方;希拉里则像她所崇拜的埃利诺·罗斯福,投身公益,参与政治,巾帼不让须眉。附录二、相关笑话、幽默第一则克林顿当选总统之后,他们夫妇有一次外出,在加油站加油时,他们遇到过去希拉里的一个追求者,此刻他正是加油站的老板。走出加油站之后,克林顿笑着说:“幸亏你嫁给了我,否则,现在你只是一个加油站的老板娘”。希拉里回答道:“那可不一定,如果我嫁的是他,没准儿今天的美国总统就是他而不是你了。”第二则《纽约日报》记者采访当上纽约州参议员的希拉里,问:“您最爱看的电影是哪一部?”希拉里说:“《杀死比尔》。”第三则有一天,希拉里到天堂有点事,在天使带她经过一个地方时,她看到那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钟,而且每个钟的指针所指的时刻都各不相同。希拉里很奇怪,于是问天使说这是怎么回事。天使解释说,这些钟,一个钟代表一个男人,如果这个男人外遇多,那么,他的钟就走得快。希拉里一听急忙到处看。天使说:“别找了,我知道你在找克林顿的钟,他的不在这儿,他的钟早给上帝拿去做电风扇了。”附录三、希拉里经典语录集锦我向来认为,要判断人,必须以行动及后果为基础,不能只根据他们所说及宣称代表的东西。自嘲是项基本的求生工具,而且比起另一种可选的办法,即爬回碉堡里躲起来,要略胜一筹。妇女沦为牺牲品之际,家庭、社会及国家的安定都会遭到侵蚀,从而危及全球民主与繁荣的前景。不论你喜不喜欢,女性如果公开表现太多感情,总是会受到批评。大伙一起来吧,人生短暂,别管头发淋湿这等小事了。教育与女性福利攸关国家的繁荣兴盛。为了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奋勇向前。除了在经济学家的抽象理论中,不会存在完美的市场;除了在政治领袖的梦中,不会有完美的政府。也没有完美的社会。我们只能在人类现有的基础上努力。如果把没薪水的操持家务和有薪水的工作加在一起,女人撑起的不只是半边天。未来就像过去和现在,不会完美也不可能完美。我们的女儿和孙女将面对现在我们想像不到的新挑战,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未来尽一份心力,我们可以为正义、平等、妇女权利和人权大声疾呼,更可以站在历史上正确的一边,不论风险,不计代价。一般人即使在面临家庭危机的时刻,也照样能振作起精神,继续每天的工作。人生某个时期总会经历这样的事情,不论是第一夫人或是自卸货车驾驶员,调适的技巧并无二致,只不过我得时时面对公众的注视。我相信,当我们悲伤时,往往会变得很脆弱,但也更能敞开心胸去接受新观念。我的疾病让我了解到,这个社会所失去的,也正是我所失去的,是一颗谦卑的心和许多的手足情谊。我在白宫八年,收到数千件礼物,最希望及渴求的,莫过于这样12种无形的礼物:辨识力、和平、同情、信仰、友情、远见、宽恕、美德、智慧、爱、快乐与勇气。下决心不屈服于自私心理、愤世嫉俗或仇恨情绪。坚持你一直受其影响的永恒的价值观,特别是坚持人人都能接受而且是以人人平等为前提的价值观。附录四、希拉里年表1947年10月26日,希拉里出生于芝加哥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休·E·罗德姆,商人;母亲多萝西·豪厄尔·罗德姆,家庭主妇。1965年秋天,希拉里入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攻读政治学。1968年4月4日,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对希拉里一生造成重大影响。1969年5月31日,在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成为第一位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学生代表。秋,入耶鲁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专业。1970年结识比尔·克林顿,从此开始了他们的浪漫爱情。1972年与克林顿一起去得克萨斯州。克林顿去那里为乔治·麦戈文竞选总统,希拉里则在圣安东尼奥为民主党做西班牙语裔选民的登记工作。6月17日,水门事件曝光。1974年1月,前往弹劾调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法律小组工作。8月8日,尼克松辞职。希拉里在法律小组中的工作结束。希拉里去往阿肯色州,并在费耶特维尔的阿肯色大学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