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5

11月3日,普雷斯顿带领536名官兵、79名加拿大人和8名英国人自愿军全部放下武器,正规军着军装撤出城堡。  却说蒙哥马利乘势带领部队沿河北上,于8日占领了圣劳伦斯河中的圣保罗岛,随后几天跨过圣查尔斯角(Pointe Sainte-Charles,位于今天蒙特利尔岛西南区圣劳伦斯河与拉欣运河之间沿河一带),得到民众像对待解放者一般的欢迎。基本上没有发生任何大规模的战斗,蒙特利尔就在11月13日失守。  其实,圣约翰堡陷落的消息传来,蒙特利尔的守军大部就已潜逃,卡尔顿总督本来就认为蒙特利尔无法防守,现在也不得不下决心撤退。只差那么一点,卡尔顿本人就被美军逮住。当美军乘船向下游进攻市政区府时,一阵大风阻住了船队的前进速度,卡尔顿借机连忙奔逃而出。  好险出了虎口,卡尔顿又入狼窝。当卡尔顿逃跑的船队快到索雷尔(Sorel)时,一只挂有休战旗帜的船只向他靠近。船上人员要求卡尔顿投降,并声称,否则的话,下游的排炮将把卡尔顿炸为碎片。卡尔顿本来逃跑得如痴如醉,也不清楚那排炮是否当真,就干脆选择带人潜出船只,悄悄下令随从,如果要求投降的事果然当真,就倒掉装好的火药,把枪弹扔到一边。原来确实有些排炮摆在下游一个地方,但没有像船上的人炫耀的那么厉害。11月19日,卡尔顿逃跑时带来的的英军船队不得已宣布投降,但他本人化妆成普通士兵,只身向魁北克遁去。  却说美国舰只上的人来到卡尔顿抛弃的船只上,发现还装载着英军俘获的美军俘虏,其中就有摩西.哈曾(Moses Hazen)。这位马萨诸塞出生的外乡人,居住在圣约翰堡附近,他不满英军对待自己的暴行,武装起来抗击英军。哈曾有过法国-印第安战争的丰富经验,在整个战争期间带领过第二加拿大兵团,随后加入了蒙哥马利的军队。  蒙哥马利离开蒙特利尔,率队前往魁北克城之前,颁布了一项通告,告诉人们:美国的国会是要魁北克殖民地和他们一道并肩战斗,和魁北克殖民地同情美国人的人士一起讨论是否可以举办一次省范围内的大会,选出代表前往参加美国的国会。蒙哥马利还写信给斯凯勒将军,要求国会也派出使团展开外交活动。  攻占蒙特利尔后,蒙哥马利的人马大都过了服役期限而返回美国的殖民地。蒙哥马利只带着300多人用俘获的船只于11月28日前往魁北克城,给蒙特利尔只留下大卫.伍斯特(David Wooster)将军带领200多人驻防。一路上,蒙哥马利又带上詹姆斯.利文斯顿(James Livingston)招集成立的加拿大第一兵团的大约200来人。  正是:先软后硬人人会,霸王上弓非独谋。要知战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009-12-25 12:10:09  第四十四回  阿诺德远袭魁北克,美国兵围城遭大罪  却说本尼迪克特.阿诺德将军放下尚普兰一线远征军的统帅职位,来到马萨诸塞的剑桥(Cambridge),向乔治.华盛顿申述了支持东线入侵魁北克城的构想。华盛顿批准了这个计划,给阿诺德拨给了1100来人完成这次东线远征行动,其中就有丹尼尔.摩根(Daniel Morgan)的步枪兵阵。  阿诺德将军一路风雨兼程,远涉艰险,总算顺利来到魁北克城下。不过,他的远征军却在离开今天缅因州最后一个关键的前哨战之后处处遭遇困境。当部队沿肯内贝克河(Kennebec River)北上时,他们遇到了无止境的水陆运输困难,不堪长久使用的船只已经漏水,火药枪弾受到损坏,以及粮食供应出现短缺等。肯内贝克和邵迪艾尔河(Chaudiere River)之间的高地是布满了湖泊和水系的沼泽地带,加上天公不作美,行军非常艰难,四分之一的人马不堪忍受如此艰难而打道回府。邵迪尔一战打下来损失大增,没有经验的士兵几乎无法在激流中驾驭船只,损毁了许多船只和军需品。《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0节作者: 漫游国际  阿诺德指挥部队于11月及时到达圣劳伦斯河文明区外围,他的1100多人的部队只剩下饿得发昏的600多狼狈不堪的士兵。这支部队穿过了400多英里无人走过的蛮荒之地。11月14日,当阿诺德和他的人马抵达亚伯拉罕平原时,他立即就派出谈判代表扛着白旗要求魁北克投降,当然也是多此一举。你这么不客气,就凭那么些个看起来像残兵败将一样的军队就要求人家城坚炮利的魁北克投降,也太不把人家当回事了。再说,美军前无大炮,也无后援,你想把这个坚固的城池怎么样?当阿诺德听说了城墙有多坚固之后,乖乖地带着人马于19日撤到潘托.特朗布勒(Pointe aux Trembles)等待蒙哥马利,当时风头正胜的蒙哥马利攻陷了蒙特利尔,正顺风沿河而下。没想到,阿诺德的人马一撤离,从蒙特利尔败逃回来的卡尔顿总督一头钻了进去。  12月2日,蒙哥马利终于带着500人从蒙特利尔顺流而来,带来了缴获的英军战利品以及冬天御寒衣物等。两支军队合二为一,制定出了攻打魁北克城的计划。三天之后,美军再次来到亚伯拉罕平原,开始了对魁北克城的围攻。  在制定攻城作战计划的同时,居住在三河城附近的法国人克里斯托弗.佩里希尔(Christophe Pelissier)前来要见蒙哥马利一面。佩里希尔此人政治上支持美国人的独立事业,在圣毛利斯经营一家制铁厂。听了蒙哥马利打算要魁北克召开省大会选出代表参加国会的想法后,佩里希尔建议,除非拿下魁北克城,否则不要奢望举行大会。因为这里的居民除非感到安全有保障,否则就不会照蒙哥马利说的去做。阿诺德和蒙哥马利均同意让佩里希尔的制铁厂为攻城部队提供军火。一直到1776年5月美军撤退之前,佩里希尔始终不断地为美国军队提供所需的一切。美军撤退时,佩里希尔也一并逃跑,此人最后回到法国居住。  1775年12月31日的风雪夜,蒙哥马利、阿诺德和詹姆斯.利文斯顿合兵一处攻打魁北克城。由于人数太少,也缺乏任何像样的技战术优势,美军的进攻很快就被卡尔顿打败。蒙哥马利居然被击毙,阿诺德严重受伤,很多人还被守军抓进城里,包括那位丹尼尔.摩根。此战过后,美军已经无力组织继续进攻,阿诺德只得派遣摩西.哈曾和爱德华.安提尔(Edward Antill)向美国救援,回报战败消息,要求增兵蒙特利尔的伍斯特,并向正在费城召开的国会发去信使。  这边,卡尔顿总督并没有乘胜追击美军,选择囤积兵力加强防守,期望等到春季来临冰雪溶化后可能抵达的援军。因此,阿诺德仍然保持着对魁北克城的包围之势,但势力大减。直到1776年3月,阿诺德受命回到蒙特利尔,接替伍斯特。在这段时期,围城部队在严寒酷冷的冬季忍受着万般艰辛,天花病毒蔓延军营。此后,美军每个月都有一小股援军到达,多少减轻了原有部队的损失。  3月14日,生活在魁北克城下游的一位磨坊主让.巴普蒂斯特.沙色(Jean-Baptiste Chasseur)进入魁北克城,告诉卡尔顿总督有200多人在南岸已经做好了进攻美军的准备。这一支部队和更多前来参战的队伍比较灵活机动,但前锋部队在圣皮埃尔战役(Battle of Saint-Pierre)中遭到另一支军队的进攻而败退下来,后来发现打败他们的是驻扎在圣劳伦斯河南岸支持美军的地方武装。  3月底,魁北克城外围城部队的兵力已达3000多人,但因为天花病毒的肆虐,有四分之一的兵力并没有投入直接围城行动。另外,詹姆斯.利文斯顿和摩西.哈曾带领的500加拿大人部队因为长期效忠王室的宣传就是否忠于美军而心怀顾虑。  却说蒙哥马利将军离开蒙特利尔前去攻打魁北克城,蒙特利尔的管理一应事项全部交由康涅狄格陆军准将大卫.伍斯特接手。最初,伍斯特还与蒙特利尔社区维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他随后采取的一系列步骤,让当地人讨厌起美军的存在。在向群众宣告了美军的理想后,伍斯特开始逮捕那些忠于王室的人士,威胁要逮捕和惩罚那些胆敢反对美国独立事业的任何人。伍斯特还解除了几处社区的武装,逼迫地方军事武装放弃他们的王室任务。那些拒绝合作的人全部被抓起来关到尚布里堡(Fort Chambly)的监狱中。这些举动和其他一些引起反感的措施,再加上美国人对当地人民提供的物资供应和服务采用纸币的形式支付,而没有用地方群众喜欢的金币支付,直接导致地方群众从美国这个大老板的幻想中逐渐觉醒。3月20日,伍斯特离开蒙特利尔,到魁北克带队围城,留下摩西.哈曾一干人等。哈曾曾经组织过加拿大第二兵团,现在接过伍斯特的职位,一直到4月19日阿诺德的到来。  4月29日,由三名成员组成的“大陆会议”代表,协同天主教牧师和来自费城的法国印刷报业商人抵达了蒙特利尔。大会为这些代表指定的任务是要掌握魁北克形势,把公众舆论引导到美国独立事业上来。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内的代表团基本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因为当时美国人和当地群众的关系已经遭到破坏。美国代表并没有带来任何硬通货,没有减轻当地人日积月累的债务。把天主教牧师也进行洗脑的图谋没有得逞,当地牧师指出,英国议会制定的《魁北克法案》已经给予了他们所想要的一切。富乐利.梅斯普乐特(Fleury Mesplet)这位法国报业人士来蒙特利尔除了连忙设立自己的报业发行事务之外,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整个事件开始变味,对代表团不利起来。富兰克林和牧师于5月11日离开了蒙特利尔,随后的消息称,围困魁北克的美军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准备退回到费城去。另两位代表散缪尔.查斯(Samuel Chase)和查尔斯.卡罗尔(Charles Carroll)分析了蒙特利尔以南以东的军事形势,发现那里是设立防御的良好处所。5月27日,他们向国会写信把此地的形势做了报告,开始向南撤离。  蒙特利尔上游还存在着一连串的小规模英军布防部队,美军在占领蒙特利尔期间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些守备队的存在。随着春季来临,一波接一波的卡余加人、赛内卡人和米斯桑加人(Mississauga)战士齐聚守备队指挥大本营奥斯维伽池(Oswegatchie)。为首队长为乔治.福斯特(George Forster)。此人给美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在逃离蒙特利尔的皇室效忠派人士的建议下,福斯特召集这些守备队,形成一股较大的军事力量。另外,美国驻蒙特利尔的伍斯特将军也严重地引起了美国爱国者和英国效忠派两方商人的不满,他拒绝了同上游印第安人交易,担心运送到那一带的货物很可能会流入英军手里。当大陆会议的代表修正了他的决定之后,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从城里运往这些地区。  为了防止交易物资流入上游英军手里,并应对印第安人齐聚奥斯维伽池的传言,摩西.哈曾派遣了上校蒂莫西.贝德尔(Timothy Bedel)带领390多人来到蒙特利尔上游40多英里的杉树林(Les Cedres),在那里修建起了防御工事。上校福斯特通过印第安侦察兵和皇家效忠派人士的观察,非常清楚敌人的举动。5月15日,由土著印第安人、英军正规部队和游击队组成的250人马沿河顺流而下。在一系列奇特的事件发生之后,贝德尔的副将伊萨克.巴特菲尔德(Issac Butterfield)于18日没放一枪就率众投降,另有100多人的增援部队也在短暂的战斗过后也举起了双手。  接到巴特菲尔德被俘的消息之后,阿诺德将军立即组织力量营救,他带领一干人推进到蒙特利尔上游的拉欣位置,扎下营寨等待更多的援军到来。而英军的福斯特上校则离开杉树林的俘虏看守营地,带领着500多人的部队向蒙特利尔靠拢,直到5月24日,当他接到情报掌握了阿诺德的具体位置和敌人人数以后,觉得自己的兵力仍显不足,福斯特于是先用杉树林俘获的囚犯与美军在圣约翰堡俘获的战俘相交换。美军一开始没有讲和的意图,在昆士-舍内斯一带与福斯特的军队展开了对攻,经过简短的火力交换后,阿诺德明显占不到任何便宜,最后还是同意了交换战俘的建议,并于5月27日和30日分别交换了战俘。  正是:围城无力打援军,旷日持久犯禁忌。要知如何必败,且看下回分解。2009-12-27 12:33:56  第四十五回  援军到围城土崩瓦解,似贼寇美军安全撤退《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1节作者: 漫游国际  作为第一支美军后续支援部队,伍斯特将军早于4月初就来到了魁北克城外的营帐里。相当数量的援军陆续而来,最后约翰.托马斯(John Thomas)将军于4月底最后到达。这时,估计城外可以投入进攻的美军生力兵达到了2000多人,但攻城士兵们因为有天花病毒的侵袭,而且魁北克城外天气依旧十分冷酷,实际战斗能力大打折扣。这时,5月2日人们开始奔走相告,谣传四起,说英军舰队将沿江乘潮而来。托马斯决定于5日疏散三河城的病人,其余全军尽可能地块地撤退。当天晚些时候,他得到情报说有15艘美军船只在魁北克城下40里格开外,正在等待适当的时候开到城下接走美军。当第二天人们看到船桅时,撤退节奏顿时大乱,军士已经无法保持应有的队形,争相爬上船舱。军官屡禁不止,只得放弃努力,慌忙如丧家之犬,急迫如漏网之鱼,匆匆逃命。好不容易大家一阵忙乱,却发现原来接人的船只只有三只,剩下官兵只好怒目圆睁,揪心地等待下一波船队到来。  当莱克星顿和康科德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的消息传到伦敦以后,诺斯勋爵(Lord North)政府考虑到请求外国军队来镇压美国殖民地反叛的必要性,开始同欧洲结盟国家商讨派军北美的问题。俄罗斯的凯特琳大帝拒绝出兵,但日耳曼公国的成员国还是准备提供增援。1776年英国政府召集了50000人的兵力,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日耳曼公国(German Principalities),11000人的部队派到了魁北克战场。黑塞-汉诺公国(Hesse-Hanau)和不伦瑞克-吕纳堡(Brunswick-Luneburg)的军队于1776年2月驶向科克(Cork),与4月初起航运载英国军队的舰队汇合。  卡尔顿总督在得到美军军营里的活动情报后,迅速迎接抵达的援军下船登岸,并在中午时分派遣900多人的部队想试探一下美国人。结果立马就引起了美国军队的全面恐慌。如果卡尔顿利用优势兵力继续施压的话,恐怕美军无序的撤退可能会导致美国军队陷入一场大灾难。而卡尔顿希望的是用大度的心态让美军知难快退,他只派了些军舰在后面骚扰美军,只要把美国人尽快赶跑就万事大吉。即使这样温柔的反击,卡尔顿派出的骚扰部队还俘获了一部分疾病缠身或受伤的美军士兵,把圣劳伦斯河南岸单独行动的美军阻截隔离开来。美军急于逃跑,丢盔弃甲,留下了大量枪炮弹药。慌乱中四散撤退的美军于7日在魁北克城上游40英里开外的德尚博(Deschambault)重新集结。美军托马斯将军在这里举行了战事理事会,大多数将领都赞成立即撤退。托马斯留下了500人驻防德尚博,其余部队撤往索雷尔,并派信使前往蒙特利尔叫阿诺德将军做好防御准备,撤退中的美军上下仅剩御寒衣物和几天的干粮了。  驻留在蒙特利尔的大会代表们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确定坚守圣劳伦斯河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象征性地向德尚博派去了一小股部队以便稳定军心。托马斯等了六天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与登船上岸的英军打了几仗后,不得不向三河城撤退。托马斯的退军于5月15日达到三河城,把病伤员留下,由新泽西的军队负责防守外,余下的全部人马于18日退往索雷尔,和威廉.汤普森(William Thompson)的援军汇合。21日,战事理事会和大会代表共同举行了会议,一直决定暂且撤离魁北克。没过几天,即6月2日托马斯因感染天花病毒而亡,随后汤普森接替了托马斯的职务。  1776年5月6日,当美军撤退到索雷尔之时,一小股英国舰队在舰长查尔斯.道格拉斯(Charles Douglas)的率领下抵达魁北克城,带去了救济一应物资和3000多人的部队。卡尔顿总督在美军徐徐而退的情况下,并没有采取任何追击贼寇的举措,直到5月22日,卡尔顿总督才协同第47和第29兵团驶向三河城。这时,他们已经得到了福斯特上校在杉树林大败敌军的捷报,奇怪的是卡尔顿的军队不但没有乘势向前追击敌军反而掉头返回了魁北克城,留下艾伦.马克林(Allen Maclean)都督三河城军务。原来卡尔顿总督回魁北克是去见6月1日抵达的约翰.伯戈因(John Burgoyne)将军、爱尔兰大部队、黑塞雇佣军和一并运来的大笔战争基金。追击敌人多不划算啊,大家都是大英子民的后代,人家退了不是很好嘛,还是去见上司领导吧,还有大笔大笔的钱等着他去拿呢。  美军在索雷尔接到情报说三河城“仅仅300人”驻守,认为机会难得,应当从索雷尔派军夺回三河城。可要命的是,美军并不知道英国援军大部队已经到达,也忽略了三河城周围的地理情况。汤普森率领2000人的部队先期艰难趟过沼泽地带,接着遭遇装备齐全的英国大队人马严阵以待。美军这次出兵几乎全军覆没,汤普森和很多高级将领被俘,200多名士兵以及所有舰只被擒。英军的这次大捷预示着美国人梦想占领魁北克的结束。美军驻守索雷尔的残部在约翰.苏利文(John Sullivan)的带领下连忙整队后撤。卡尔顿再次犯了仁慈主义的错误,还是没有大军压上,甚至还在8月份把这次俘获的美军俘虏全部送回了纽约。  6月14日,卡尔顿终于派舰队逆流而上到达索雷尔。结果发现,就是在当天早晨,美军才放弃索雷尔逃跑的,现在已经撤退到了黎塞留河一线,正往尚布里和圣约翰堡前行。不像在魁北克溃退那样,美军从索雷尔撤退时井井有条,当然卡尔顿舰队抵达时仍然还有一些零散的部队与美军大队失散,英军到来时被迫退回蒙特利尔加入到阿诺德的军队。卡尔顿指挥伯戈因将军带着4000人的部队继续向南跟踪追击撤退中的美军,自己则向蒙特利尔进发。  却说阿诺德将军也不管下游魁北克的形势急转直下,他在蒙特利尔上游与福斯特上校率领的地方驻防部队刚刚打完了一次仗,交换了战俘,可是总觉得心神不宁。阿诺德于5月15日曾派人到下游索雷尔打探苏利文将军情况,派去的侦察兵看到了卡尔顿的舰队逆流而上,美军早已不知去向,侦察兵连忙弃船上岸,偷盗马匹逃回蒙特利尔报告了这一情况。阿诺德将军一听顿时傻眼,原来英军已经快逼近蒙特利尔,看来围攻魁北克的美军早就被英军收拾利索了。阿诺德急忙召集驻守蒙特利尔周围的美军,本来计划一旦撤离蒙特利尔就要放火烧毁这座城市,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如果不赶快撤退,卡尔顿大军一到,自己率领的这点美军岂不正好成了瓮中之鳖。阿诺德将军和当时的卡尔顿一样仓皇出逃。6月17日,卡尔顿率领大军到达蒙特利尔。  17日阿诺德的美军在圣约翰堡附近追上了美军大部队,而先期撤退的苏利文部显然已经无力抵抗追兵,经过简短商议,二人决定撤退到克朗波因特再说。据报道,美军刚刚从圣约翰堡撤离,伯戈因的先锋部队就已经赶了过来。  剩下的美军于7月初撤退到克朗波因特,结束了这场用伊萨克.桑特尔(Issac Senter)的话说“也许是任何民族的战争史上都难以找到的一连串最稀奇古怪又绝无仅有的对抗与遭遇”的战争。不幸的是,这场战争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英军还在行动。  美军在沿着黎塞留河和尚普兰湖撤退的时候,用尽心思想方设法不让英军得到进兵工具,烧毁或凿沉了不能带走的任何船只。这一招迫使英军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建造战船。卡尔顿于9月28日向伦敦报告说“如果美军配合的话,我早就派军南下取得成功了”。阿诺德将军在1775年同伊森艾伦将军攻占了提康德罗加堡之后,就已经未雨稠懋,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海军舰队,在美军北上进攻蒙特利尔和魁北克时一直在尚普兰湖上巡逻,现在正好派上用场,这支海军舰队阻止了英军沿黎塞留河的快速进军线路。  因为有美军舰队在尚普兰湖上,英军无法顺利追击南撤的美军,只好就地打造战船组建海军,与阿诺德将军的舰队处于相互抗衡的状态。这时,卡尔顿早已经着手处理蒙特利尔的战后事务。即使在美军从魁北克撤退之前,卡尔顿就已经盘算好了要组建一个委员会来专门处理那些当地同情美国爱国行动的人,要把他们遣送到乡下,尤其要逮捕那些在战争中积极配合美军的人和那些整治过效忠派的人。当卡尔顿到达蒙特利尔后,这个委员会立即投入运行。《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2节作者: 漫游国际  7月份,霍雷肖.盖茨(Horatio Gates)将军被任命为大陆军北方部队的总司令。他在克朗波因特只留下300多人驻军,把大批的部队撤回提康德罗加堡,加强了这个战略要塞的防御工事。而撤退而至的阿诺德将军负责在前方克朗波因特指挥美国舰队。当年整个夏天,美军都忙于增援提康德罗加堡的军事力量,驻防军队一度多达10000人。  10月7日,英军舰队已经打造停当,卡尔顿开始向前推进。9日英军舰队来到尚普兰湖上。10月10日到11日在瓦尔古岛和西岸之间进行的海军对决中,英军重创阿诺德的海军舰队,迫使阿诺德撤退到克朗波因特。阿诺德又觉得克朗波因特的防守不足以抵抗英军连续不断的进攻,很难保住这个城堡,于是不得不又撤退到提康德罗加堡,英军于10月17日占领克朗波因特。  卡尔顿的军队攻占了克朗波因特后,派遣小股部队推进到离提康德罗加三英里处,想引诱盖茨将军出马决战,可是盖茨将军依仗提康德罗加坚固的城堡和充足的兵力坚守城堡,不轻易出兵。11月2日,眼看冬季来临,美军踞城死守,无奈之下卡尔顿撤出克朗波因特,冬季到来之前已经退回到魁北克温暖的军营里。  入侵魁北克的美军完败逃回,给美军带来了巨大损失,但阿诺德从魁北克撤退的稳步行动和他在尚普兰湖上打造的美国海军有效地延迟了英军的快速反攻。事后,卡尔顿因为没有及时追击从魁北克撤退的美军而受到伯戈因的猛烈批评。大英帝国的朝堂之上就有人开始弹劾卡尔顿,加上英国殖民地主事国王乔治政府的战事国务卿乔治.日耳曼不喜欢卡尔顿,伯戈因取代卡尔顿成为了魁北克总督。  占领魁北克和其他英属殖民地一直是美国国会在独立战争期间要实现的目标。不过,曾经一度支持过这次入侵行动的乔治.华盛顿认为,任何进一步的远征行动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不利于十三个殖民地在自家门口与英国政府军的主要战争部署,所以美国企图再次派兵攻占魁北克的计划一直没有得到完全实施。  在巴黎和会讨论期间,美国使团想要把魁北克作为战利品而交由美国掌管的要求没有得逞。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来对1774年《魁北克法案》划归魁北克的俄亥俄地区感兴趣,在和平谈判中故意提出建议要把整个魁北克割让给美国,结果美国人心满意足地收下了他们梦籍以求的俄亥俄州。  “1812年战争”中,美国向英属北美殖民地发起了又一轮入侵行动,也是期望当地民众给予支持。那一次入侵行径也属徒劳无益,但在加拿大历史上却意义重大,被认为是现代加拿大人诞生之起因。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正是:统一北美求独立,脚跟不稳何所依。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009-12-30 09:19:27  第四十六回  堤内损失堤外补,铁杆忠义向北来  却说蒙特利尔被占领期间,本杰明.富兰克林带着游说团来到蒙特利尔,欲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加拿大人支持并加入美国人的独立事业,虽然游说不成,却也没有白跑一趟。他在蒙特利尔办起了美国“解放者”的喉舌报纸“大公报”(Gazette)。而那位美国的耶稣教会牧师约翰.卡罗尔也没有赢得加拿大传教士的支持,蒙特利尔人为美军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到头来人家美军竟然以毫无价值的“大陆会议”发行的纸币作为报酬,美军在蒙特利尔的存在尤其不受欢迎。  攻打魁北克的美军一撤离,蒙特利尔就成了不设防的城市,但魁北克总督卡尔顿并没有穷追不舍斩尽杀绝,却让美军逃了个舒服,逃了个干净。这下好了,入侵者美国人被赶跑了,从此殖民地在后来独立战争进行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受到美国人的惦记和侵扰。  可是,如果说魁北克政府和大英帝国政府精心制定的《魁北克法案》是为了赢得加拿大人忠从于大不列颠帝国的话,这个目的显然没有达到。从当时支持美军的人数就一目了然了,卡尔顿总督好不容易拉起不到2000人马效忠王室,可加入反叛的人也不小于这个数。主教布里安对不忠于天命所归的英国王室、加入反叛美军的加拿大人处以教堂最严厉的惩罚。但这些都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绝大多数加拿大人还是对这场战争表现出了无动于衷的态度。  对于海洋殖民地如新斯科舍、爱德华王子岛和纽芬兰的定居者来说,美国人搞独立战争对他们构成不了真正的威胁,也绝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况且,当美国人切断了面粉供应以后,纽芬兰的渔民还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沿海城镇,如爱德华王子岛的小小都城夏诺特敦(Charlottetown),在英军控制海洋的局面形成之前,经常受到美国海盗的袭击。  关键是富迪湾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自驱逐阿卡迪亚人以来,来自新英格兰殖民地成千上万的种植园主填补了阿卡迪亚人走后的农场空白,他们已经在安纳波利斯盆地、芝妮(Chignecto)半岛甚至西至圣约翰河(St. John River)一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生活了几代人。他们往往成群结队地仍然与家乡殖民地保持贸易活动,维护着与家乡殖民地割舍不下的纽带关系。  新斯科舍殖民地存在着这么一帮潜在的反叛人口,新英格兰的十三个殖民地怎会不加利用。1776年,缅因殖民地的反叛者和一些当地定居者围住了坎伯兰堡(Fort Cumberland,即以前的博赛留堡),好在哈利法克斯派来了英国援军驱散了这些企图进攻的反叛者。  “坎伯兰叛乱”是战争后期发生在新斯科舍殖民地的唯一反叛事件,也是美军给这一地带造成的最严重破坏。当皇家海军远离基地时,美军要么乘机袭击商船,要么煽动当地印第安人对抗英军。新斯科舍人得益于这场战争的最大好处是要到了大量的食品和物资,但他们对于是否参与战争的态度与当时阿卡迪亚人没什么区别,就想保持中立。如果“新斯科舍保持中立的美国佬”在战争中没有直接卷入对抗英国的行动,而是老老实实,心照不宣地保持着对宗主国王室的忠诚,那么,新斯科舍人继续呆在大英帝国的保护伞下还是有保障的。  1783年《凡尔赛条约》确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但也确保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继续存在。另外,在领土分割上,至少现在回想一下的话,还是不利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尽管英国政府的怀柔政策并不是军事上处于下风,而是出于和自己曾经的殖民地搞好关系,尤其是通过某些让步在经济上重新掌握北美贸易的优势地位。美国人对整个加拿大的领土要求自然遭到拒绝,但英国政府的代表团却愿意在边界问题上相互讨价还价。最后的决定是,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边界线从圣克诺伊河到圣劳伦斯和大西洋之间的高地向西以45度纬线到圣劳伦斯河为止,然后沿圣劳伦斯河和大湖区的中心线为界。大湖区西端再向西沿着毛皮交易线到伍兹湖一直到往西延伸。这样,这条国界线不是按照历史上固有的界线,也没有地理或军事上的因素,英属北美殖民地(未来的加拿大)通过这个条约丧失了大片本来属于自己的国土,特别是圣劳伦斯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及大湖区与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之间的疆土。  1783年的《凡尔赛条约》其实就是俗称《巴黎和约》的一部分。更准确地说,《凡尔赛条约》是指英国分别与法国和西班牙在巴黎凡尔赛宫签署的条约。真正同美国人签署并承认美国独立的《巴黎和约》则是在法国巴黎雅克路56号,殖民地代表有约翰.亚当(John Adams)、本杰明.富兰克林和约翰.杰伊(John Jay)签字,而英国代表有大卫.哈特莱(David Hartley)签字。哈特莱是英国议会议员,代表英国君主国王乔治三世。当时他选择了离雅克路44号英国大使馆(签字中立地)很近的一家宾馆里下榻,按下不表。《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3节作者: 漫游国际  却说强盛一时的大英帝国在美国十三个殖民地独立后变得支离破碎了,但还没有倒下。然而有意思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一结束,剩下的这些英属北美殖民地全是经过战争熔炉里锻炼出来的清一色效忠派定居地了。  据一些历史学家的估计,当时十三个殖民地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白人是忠于王室的人,差不多有50多万人口反对殖民地同宗主国打仗。  1782年年底,第一批30000多名效忠派阵营的人从纽约来到了新斯科舍殖民地。当这批人象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样在第二年终于安顿下来以后,新斯科舍的人口一下子番了三番。圣约翰岛(今天的爱德华王子岛)接收效忠派人士的数量很适合这个岛屿,正好600多人。不过在南方过惯了日子的效忠派人士没有人愿意去冰天雪地的纽芬兰。  新斯科舍两个最大的效忠派聚居地是谢尔本(Shelburne)和圣约翰城(Saint John),当时大西洋沿岸的港口一带出现了很多新村落,沿圣约翰河一带统统都是新来的效忠派人士在那里安营扎寨。  这些效忠派人士来自前十三个殖民地各个地方,整个一个美国社会的缩影。战争也给这些老英格兰殖民地造成了不小的创伤,很多职业人士也乘着这功夫离开较为繁杂的老英格兰殖民地社会。然而没受战争太大影响的海洋殖民地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风调雨顺,人们到了以后发现,他们还得找一个更加容易生存下去的安生地。因此,即使在海洋殖民地,人口的变化也同样频繁得很。特别是,新斯科舍南边地表多为岩石,就像谢尔本那里,用当时人们描述的那样就是一个“新石岗”,好多人到来以后无法忍受生活在寸草不长鸟不生蛋的地方,转眼就又离开了,不几年,谢尔本基本上变成了“鬼城”。  第二批大规模的效忠派北上浪潮不像第一次那样跨江过海声势浩大,而是悄无声息地从靠北边的前殖民地纽约和宾夕法尼亚内陆地带出发,穿越森林,长途跋涉,来到了魁北克省的避难所。这次来的效忠派本来在美国也是定居在偏远闭塞地区,一下子5000多人就进入了魁北克、索雷尔和尼亚加纳等几个城市里,变成了城镇居民。  英国政府为了防止美国人爱国主义和独立思潮渗透过来,想把蒙特利尔以南的地方变成无人区,于是就安排这些投奔而来的效忠派人士定居在圣劳伦斯河上游金士顿(Kingston)周围和尼亚加纳附近。至今,安省的人经常会谈到当时那些刚刚过来的效忠派人士艰难立足的生活。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在披荆斩棘开荒垦地建设家园方面还是比较拿手的,比起新斯科舍那些同志来说情况已经好多了。  在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Plymouth)镇上居住着温斯劳(Winslow)这么一家人,他们在美国独立革命时期坚守忠于王室的立场,受不过“爱国党”人的骚扰,带着自己的小家、父亲和姐妹来到纽约,加入到了拥挤不堪的效忠派阵营,普利茅斯的家产全部被“爱国派”抄没,生活陷入极度困难之中。  用他姐姐萨拉(Sarah)写信给侄子的话说,就是“我们的命运似乎只能靠上帝保佑,我们只剩在艰难困苦中聊以打发时光。要么屈服于幸灾乐祸的敌人,甘于忍受他们的暴政,要么远走他乡。幸运的是,我被安排前往新斯科舍,管它是不是能住人,离开这里就好了。不过现在还走不了。我们将来会怎么样,只有上帝知道。虽然大不如前了,但还是希望过去经历过的艰苦时光仍能成为我们生存的支柱。”这就是当时效忠派们面对战时敌人的普遍写照。  1783年春,除了他父亲之外,一家人都迁移到新斯科舍。半年之后,老温斯劳觉得形势更加不能忍受,于是给儿子写信也想离开,信中说道“反叛政府对于忠于王室的人甚至已经到了采用暴力和迫害的程度,想在这个社会活下去已经不可能了”。看到这样水火不容的境况,老温斯劳只得于1783年秋季来到了新斯科舍。  然而任何事情往往都具有两面性。无论新斯科舍还是魁北克,效忠派移民的浪潮很快就带来了政治危机。  新斯科舍的效忠派觉得自己一腔热情忠于王室,放弃原有产业事业祖业,不远千山万水冲过重重险阻回到祖国的怀抱,祖国多少也得给予表示表示吧。问题是祖国事情太多了,涉及到具体家庭甚至个人来说,就有热脸贴在冷屁股上的滋味。于是大家开始纷纷抱怨起来,什么拨给的居住地环境太差啦,帕尔总督漠不关心啦,忠诚度有问题的老定居者充斥政治舞台啦等等不一而足。为了安慰这些不幸的人儿,帝国政府专门划出了两块地盘,即新不伦瑞克(New Brunswick)和凯普布雷顿(Cape Breton),把过去的新斯科舍殖民地减小到只剩下一角半岛(不过还好,凯普布雷顿和圣约翰岛的总督归新斯科舍总督管辖)。  而圣劳伦斯河上游的效忠派也不省心。这些人也是一肚子苦水,没有议会、没有普通法、《魁北克法案》没有规定永久业权期限,这些效忠派熟悉的社会规则没有了,对忠心耿耿的他们来说与其是奖赏还不如说是惩罚。革命实际上摧毁了《魁北克法案》的精神要领 ---- 看起来,魁北克将永远是完全法国特色的魁北克了。  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氛围里,残缺不全的大英帝国开始摸索一种新的政治模式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在新斯科舍,英国政府满足了效忠派人士的心愿,他们可以拥有自己单独的政治身份(就是说他们可以成立自己独立的政党)。政治上的问题似乎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始,但要把这几个殖民地拉上正常的经济发展轨道就不是那么容易办到的事了。要知道,曾经非常滋润的三角贸易形态,因为美国的独立和敌对心态,这个三角形已经少了一个角。  正是:才离南方尊王室,又遇困境鼓浪来。要知经济如何发展,且看下回分解。2010-01-01 11:07:32  第四十七回  海湾河流相较量,探险已至太平洋  美国独立战争没有把加拿大变成美利坚合众国的第十四个州,却把忠于英国王室的清一色效忠派送回了加拿大。  这还不算,美国人并不是白去了一趟加拿大,他们大开眼界,原来蒙特利尔真是一个做毛皮生意的好地方,本来毛皮裹身的印第安人一到蒙特利尔就全身脱光拿上硬通货或带上英国制造的日用品食品装饰品奢侈品拍屁股走人,感情全北美的毛皮货都跑这里来了,怪不得别处根本很难收到上好的毛皮,再说,南方殖民地的人哪见过这么多琳琅满目品种齐全价廉物美的商品。于是大批美国和英国商人一下子全涌入蒙特利尔。  毛皮交易商队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停止活动,反而出现了一些商业精英,开始向毛皮交易领域注入资本,以前的探险家和他们的探险经验已然成为了这些商业精英的工作人员和无形资产。  与马萨诸塞州的阿尔巴尼相比,蒙特利尔在地理位置上更加占据战略优势,加上价廉物美的英国商贸产品,都刺激着美国商人前来蒙特利尔做生意了。  那些单打独斗的毛皮交易商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喝到点残汤剩饭,纷纷进入更加靠西部的内陆地区。老亚历山大.亨利(Alexander Henry)和彼得.庞德(Peter Pond)这两位七年战争的老兵,更是把交易和探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772年,哈德逊湾公司意识到“那些来自魁北克的小商小贩们”(哈德逊湾公司对于一般小的毛皮交易商的贬损叫法)已经截留了大多数运往约克堡的毛皮货。这家公司习惯了印第安人把生皮货带到哈德逊湾交易站的传统做法,现在开始着意改变运营模式,派遣散缪尔.哈纳(Samuel Hearne)在靠近萨斯卡彻温河建起了他们第一座内陆工厂坎伯兰厂(Cumberland House)。《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4节作者: 漫游国际  从此,“海湾”和“河流”两个毛皮交易帝国开始在加拿大西部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毛皮资源争夺战,并最终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分别属于这两家毛皮交易帝国的探险家们向西越过落基山(Rockies)向北到达北极圈,开辟了大片资源。相互敌对的商栈从红河(Red River)到大奴湖(Great Slave Lake)直到落基山脚下的每一处有利地点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蒙特利尔的商人显然不受海湾公司特许授权的约束,在哈德逊湾公司的不动产鲁伯特地区建起了八处交易站。  要想在这样大范围的毛皮交易竞争局面中求生存,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需要不断扩大。这样,单打独斗的商人们就比较吃亏,这不是他们自己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于是,一些业绩好的商人们就组成了一家公司,取名为“西北公司”。  西北公司的运营规则是,公司股东或投资人每年单独投入一定量的资本或商贸产品,一年以后,当远在内陆的“越冬伙伴”在约定的威廉福特交付毛皮货以后,按投资比例分成所得利润。西北公司这种现金交易模式不需要为交易淡季或谋求扩大贸易而储备大量的资本,也不需要人员、政策或管理上的连续性。相反,哈德逊湾公司则是严重资本化了的公司,其管理中轴机构是控制在伦敦一些人的手里。当然哈德逊湾公司还拥有一条通往欧洲市场的便捷而成本较低的海运路线。在这样的反差之下,西北公司一直和哈德逊湾公司保持着相互抗衡的状态,直到1821年,海湾公司收购了西北公司,终于成为毛皮交易市场上名副其实的大哥大。  促成蒙特利尔毛皮帝国向西向北扩展也有《巴黎和约》的部分原因。该和约把大湖区以南的西部区,即老西北区,变成了美国领土,美国人梦籍以求的愿望实现了,向西扩展的道路畅通了,无论是商人寻找毛皮还是美国人向西定居,这片土地对于美国人来说已经是自留地了。  于是,一个叫约翰.雅克.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的人就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另一个敌对的美国毛皮帝国,即后来1808年演化而成的“美国皮货公司”。丢失老西北区造成的全面影响并没有立马显现出来,因为英国仍然占据着这些西部商栈,蒙特利尔的商人还能在这些地区的毛皮交易中获取微薄的利润。当然后来因为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于1794年签订了《杰伊条约》(Jay’s Treaty),英国人交出了老西北区的贸易商栈,蒙特利尔毛皮交易帝国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到了1817年的时候,美国人开始从他们的地盘上驱逐加拿大的毛皮商。  因为巨额利润的吸引,加上提供毛皮货的范围缩小,加拿大毛皮商开始赶尽杀绝般地向自己的西部地区开拓毛皮资源,这样再一次掀起了探险加拿大西部的浪潮。  早在1789年,西北公司的亚历山大.麦肯齐(Alexander Mackenzie)找到了一条河流,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麦肯齐河(Mackenzie River),然后沿河摸过去居然发现来到了北冰洋洋面上。四年以后,麦肯齐又顺着和平河(Peace River),翻过落基山,成为了横穿北美大陆到达太平洋沿岸的第一位白人。  另一个西北公司的探险家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在大陆西部区建立了多个商栈,到1808年,弗雷泽也是沿着危险丛生的弗雷泽河一直到达河口,他还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南美的哥伦比亚(Columbia)。  而哈德逊湾公司的制图师大卫.汤普森(David Thompson)则于1811年完成了对哥伦比亚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探险活动。当汤普森回到弗雷泽河口一看,人家阿斯特(Astor)的人早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建起了商栈,就像好逑君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结果发现人家早就名花有主了一样,而且还是冤家,汤普森的失望之情可想而知。后来由于1812年美国加拿大爆发了战争,这里商栈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最后阿斯特还是不得不卖给了咄咄逼人的西北公司。  随后短短几年功夫,圣劳伦斯毛皮交易帝国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加拿大第一个横跨大陆的企业。  在两大敌对阵营,哈德逊湾公司和西北公司,通过内陆通道探险开发大陆西部的同时,从太平洋方向向内陆渗透的壮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皇家海军的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早在1778年就已经染指过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库克船长最早发现了太平洋,然后从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到阿拉斯加(Alaska)把这一带太平洋沿岸的处女地开垦了一个遍,并绘制了地图描写了感受。  当库克船长探险太平洋沿岸的详细情节一发表,英美两国的毛皮交易商便蜂拥而来,寻找价值同样不菲的海濑皮。  和海狸皮导致英法对决一样,海濑皮同样引起了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1789年,西班牙政府以入侵者的籍口扣留了几艘英国船只,并威胁要与英国开战,结果拳头更硬的英国人把北纬42度以北的全部土地囊入怀中。  为了确认西班牙人确实放弃了这片曾经声称过主权的领土,完成库克未尽的制图事业,英国政府派遣乔治.温哥华(George Vancouver)船长巡视这一带的情况。温哥华船长曾经参与过库克船长的第三次探险活动,于是轻车熟路来到了1778年库克登陆的诺特卡湾(Nootka Sound),结果发现西班牙密使寳德佳.卡得拉(Bodega y Quadra)还赖着没走。温哥华船长兴师动众上前问罪,迫使卡得拉签署了《诺特卡湾协约》,把北部太平洋沿岸割让给了英国。  温哥华船长花费了三年时间完成了版图的绘制,绕着温哥华岛转了一圈,结果把弗雷泽河口误认成一个入海口,耽误了行程,好不容易向南找到了另一条大河,结果比他早五个月的美国船长已经对这条河宣称了主权,还以自己的舰艇名号命名为“哥伦比亚”河。  其实,当弗雷泽和汤普森代表西北公司搜寻这条河的源头时,加拿大人就已经知道了这条河的存在。因此,西方人谁也没有客气,英国和美国都对太平洋沿岸的俄勒冈地区宣称了主权。后来一直到1848年这一领土主权的争议才得到解决。  西边的探险热潮领土争夺迭起,东边的毛皮交易战也纷纷扬扬。先是西北公司遇到了一个邻家恶少。一帮在蒙特利尔经营毛皮交易的散兵游勇于1798年竟然组成公司与西北公司分庭抗礼分汤喝。恶少处处争强好胜,在所有的商品上标注着“XY公司”的标记,人称“XY公司”,自号“新西北公司”。老地主与恶少残酷斗争了好几年,还是老姜厉害,终于在1804年,老西北公司吞下了新西北公司才算完事。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刚刚收拾完邻家恶少,老对手哈德逊湾公司又来找麻烦了。  五世赛尔库克(Selkirk)托马斯.道格拉斯(Thomas Douglas)是一位非常富有且仁宅宽厚的苏格兰伯爵,1803年以来一直尝试着要解除那些赖以苏格兰高地为生的佃农和爱尔兰被逐租户的苦难,在爱德华王子岛和圣克莱尔湖上的宝顿(Baldoon)给这些人找到了几块定居地。1809年,伯爵又大发善心,在红河一带开辟了一块定居地。乘着战时哈德逊湾公司生意不景气,伯爵卖下了哈德逊湾公司的控股权,得到了红河和温尼僻湖盆地的十一万平方英里的土地。  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群芳斗艳显神通。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010-01-02 10:20:54  第四十八回  干肉饼引发争夺战,七橡树酿制流血案  在加拿大最终晶化成一个国家之前,大批印第安妇女和欧洲男人生下了混血后代,即梅迪斯人。最初,这样的混血后代还只是个别性质的,渐渐地就出现了明显既不同于印第安文化和欧洲文化也不是定居地的梅迪斯人社区。随后,梅迪斯人社区内部的妇女和男人相互通婚,形成了一个新的土著人种群 ---- 梅迪斯族。《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5节作者: 漫游国际  伴随着毛皮交易向西拓展,经过十几几十年的探险、开发和交易毛皮货,欧洲人沿途一路在印第安妇女当中播下了他们的种子,一个特征鲜明的梅迪斯人社区就出现在安大略大湖区到西北地区的交通水道两旁,甚至远在麦肯齐河流域都有这样的特殊人群。梅迪斯人的分布及其生活社区的大小与高度机动的毛皮交易网络、交易的淡旺季节、男女双方的亲缘关系,以及涉及这种关系的人群特征(如共同的文化、语言、生活方式等)等因素密切相关。  梅迪斯人按照公认的国际法则,自古以来在全民集体意识中,他们主张自己属于土著民族。世世代代的梅迪斯人形成了一种共享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唱歌、跳舞、打扮和民族标志等)、独特的语言(夹杂着各种区域方言的法语克里语混合语言Michif)、广泛的血缘关系、鲜明的生活方式、传统的居住地和极强的集体意识。  由于梅迪斯人一直为他们的集体社会地位和权利而不懈地奋斗,从根本上影响了加拿大向西的拓展。从红河抵抗到巴托舍战斗(Battle of Batoche)以及在梅迪斯家园上发生的其他集体活动事件,梅迪斯人的历史和地位将永远成为加拿大历史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但是梅迪斯人至今还在继续为他们的土著权利在加拿大联邦内部得到应有的尊敬和认可而奋斗着。  今天,梅迪斯人依旧活力四射。2002年9月,梅迪斯人采用了“梅迪斯族范围以内的公民”这样一个定义。基于这个定义,加拿大现今应有35万到40万梅迪斯人。但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安大略以西的梅迪斯人为26万2785人,应该占土著人口总数的26%,而且这个民族的平均年龄结构非常年轻,三分之一的人年龄在十四岁以下,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城区。  1812年,赛尔库克的第一批定居者经过约克堡(York Fort)抵达了一个名叫“阿西尼博雅”(Assiniboia)的地方。这些人一到,当地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原来新的定居地正好卡在蒙特利尔通往西部地区的咽喉要道上,而且是在盛产当时探险家们所谓高能量食品的“干肉饼”区中心地带。  “干肉饼”是用干肉沫、动物油和果酱合制而成的远途干粮,是早期毛皮交易商出门做生意和探险时的必备食粮,也是当地混血人种梅迪斯人(Metis)和土著印第安人的典型食品。由于这种干粮容易保存和携带,被出远门的人奉为极具价值的必备品,因此成为毛皮交易商们不可或缺的装备之一。  另外,当地混血梅迪斯人认为,定居者一来,预示着这一片地区的水牛将会被消灭殆尽,而梅迪斯人正是依靠打猎水牛制作干肉饼赖以为生的。西北公司本来控制着这片地区,他们的毛皮交易商依靠红河谷地作为干肉饼供应地。那么,新的定居者就有可能威胁到这些商人们的生存。  一开始,只有三十五人来此定居,冬季一到,疾病流行,还死了一些人。最初的定居者只能依靠当地鄂吉布瓦人的帮助生存下来,后来从西北公司和梅迪斯人手里购买当地野牛过活。鉴于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也就没什么大的冲突。可是后来这些定居者把干肉饼留下来自己糊口,于是梅迪斯人和西北公司就想赶走这些定居者。  1814年,公开的冲突爆发了。西北公司不想屈服于财大气粗的赛尔库克伯爵,煽动当地梅迪斯人抵抗把这里变成定居地。1816年时,梅迪斯人对红河河谷一带定居地的袭击达到了高潮。  且说一伙梅迪斯人在库斯伯特.格兰特(Cuthbert Grant)的带领下,截获了运往哈德逊湾公司的干肉饼(据说也是从梅迪斯人那里偷来的)。梅迪斯人截获干肉饼后正准备前去接洽西北公司的商人,想把干肉饼卖给西北公司。不料,在梅迪斯人来到红河谷道格拉斯堡南边七棵橡树附近的时候,遇到了新建定居地总督赛普勒(Semple)、哈德逊湾公司的商人和一些定居者。当时,赛普勒与几名梅迪斯人发生争执,有人随后开枪打人。到底谁首先开的枪,有好多版本的记载说法不一。  早期的记载中说是梅迪斯人,但据合理推测应该是赛普勒的人首先动武。要知道,梅迪斯人个个身手不凡,枪枪搁到敌人,而且在人数上也是占着三比一的优势。可想而知,一旦挑起战斗,赛普勒他们哪有好果子吃,根本连任何机会都没有,就被梅迪斯人收拾利索了。这次梅迪斯人一共打死对方二十一人,包括定居地总督赛普勒,自己一方只有一人死亡。这件事情经过皇家专门调查组的调查,判定格兰特无罪。后来哈德逊湾公司与西北公司合并,格兰特成为一名非常关键的人物,暂且不表。  当“七株橡树惨案”发生的消息传来时,赛尔库克正好带着一队瑞士雇佣军从蒙特利尔向红河谷赶来。这些雇佣军是1812年战争结束后在加拿大就地解散的职业军人,赛尔库克好像未卜先知为这次惨案的发生做好了准备,把他们网罗收留了下来。  却说赛尔库克伯爵带着一杆子人马,掉转马头,直奔西北公司的大本营威廉福特(Fort William)并一举攻占了这座城堡,还把西北公司的合作伙伴西蒙.弗雷泽(Simon Fraser)和威廉.马克吉利弗莱(William McGillivray)等人逮了起来。赛尔库克本来打算用船把这些人押送到蒙特利尔交付有司审判问罪,不料其中九人却在途中经过枫叶岛(Maple Island)时遭遇风暴袭击而丧命。赛尔库克伯爵总算惹下了大麻烦。本来他擅自出兵问罪就已经超出了他的权限,因为威廉福特不在哈德逊湾公司的地盘,而是加拿大人的领地。这次赛尔库克还闹出人命关天的事来,为此惹上了一大堆官司还没打赢。可怜伯爵大人一气之下得了肺结核,两年之后返回了英格兰,从此名誉扫地经济破产一蹶不振,死于1820年。  但是,赛尔库克伯爵在红河谷地建立起来的小小殖民地后来却发展成了今天曼尼托巴省的核心区域。为了纪念这位曾经的殖民地建立者,后人用他的名号命名了赛尔库克城(City of Selkirk)和东赛尔库克村(Village of East Selkirk),以及波因特.道格拉斯(Point Douglas)郊区和温尼僻市的赛尔库克街(Selkirk Avenue)。赛尔库克伯爵校区管辖着赛尔库克城的赛尔库克伯爵区域综合中学。  其实,赛尔库克伯爵和红河殖民地发生的这些问题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实质则是当时蒙特利尔商贩们和哈德逊湾公司的直面对抗,以及西部大草原地带毛皮交易商和水牛猎杀者相对于定居农业生活的利益冲突。前一个实质问题由于1821年海湾公司吞并了西北公司而得到解决,后者尽管也在此后半个世纪内暂时处于休眠状态,但以后爆发的战争将再次蹂躏阿西尼博雅这片土地的宁静与平和。  正是:天神打仗仙道捧场,毛皮竞争伯爵遭殃。要知后事如何,且看协会分解。2010-01-04 09:16:31  第四十九回  政治斗争渭泾分明,加东加西命运不同  话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和战后,大批大批的英裔新教徒涌入法裔天主教徒的魁北克殖民地。这在西方人传统政教合一的社会就出现了一个政治上和宗教上都很难解决的刺手问题。也就是说,这些效忠派新教教徒虽然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但还是黑户,没有一个明确的身份,他们需要的是政治地位。而法裔天主教徒则是长期盘踞于此地,根深蒂固,显然斜着眼睛看这帮新来者在闹腾什么。这时,英国政府对于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给魁北克殖民地专门制定一项新政策来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6节作者: 漫游国际  不管怎么说,这些效忠派也是大英帝国的嫡系子民,南方十三个殖民说独立就独立,发生的独立战争也是美国人主动攻击英国政府军,还想把英国殖民地一盘端,万一只要拿下魁北克殖民地,那么北美这块大陆就都变成美国的领土。好在英国人对如此贪婪的逆子并没有迁就到底,好不容易搞到了一些外国帮手,对付美国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还绰绰有余。当然,英国人在赶跑了美军对魁北克殖民地的占领之后也就默认了这个不孝之子另立门户的忤逆行径,何况那些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魁北克殖民地投入母亲怀抱的效忠派人士那就更加涕零不已,不容易呀,孩子!回来就好。说实话,这些效忠派在英国政府心里的地位无论如何也比被占领区法国人要高出不知多少。  效忠派人对《魁北克法案》一通抱怨,英国政府就赶紧于1791年通过了一项补充法案,即众所周知的《宪法法案》(Constitutional Act),规定把魁北克殖民地这个单一经济体在政治上一分为二,即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和下加拿大(Lower Canada)。这样,法国人和英国人就可以在各自的殖民地单独享有自己的政治地位。《宪法法案》还同意上下加拿大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当选议会(Elected Assemblies),从而颠覆了1774年的决定。另外,《宪法法案》还鼓励效忠派人同魁北克的一位国教主教一起创建英国国教(Anglicanism)作为殖民地宗教。现存王室领土的八分之一将奖励给新教神职人员及英国教堂。一开始,这一规定只适用于英国教堂,后来慢慢也包含了其他英国化教堂。  英国政府准许下加拿大殖民地也可以组成议会,对法裔加拿大人来说应该是恩宠有加。这次额外的宠幸对于形成下加拿大殖民地的未来政治特色迈出了一大步。一旦拥有了投票权,又有资格进入议会(1829年之前罗马天主教徒没有资格进入议会的),法裔加拿大人很快就学会了怎样把议会制度带来的好处和自身的利益挂钩,把他们的政治觉悟发挥得淋漓尽致,过去那种矮人一等的阴霾荡然无存,完全和占领者英国人平起平坐,真是拨去乌云见到了太阳,得到点阳光就灿烂。从一开始,法国人就控制了农村选区,他们的代表几乎均匀分布在律师和农民群体中,很快就占据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为数不多的少数席位则属于蒙特利尔商人阶层的英裔代表。  然而,议会中真正的权力分配并非表面现象那样可以用席位的多少来衡量,肯定是要有制衡的。英裔“党派”里一般都是社会工作者和经济领域的精英,显然与英国总督、占绝大多数的英裔司法执法人员以及民政管理人员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自然好处不会太少。  下加拿大政治派别的渭泾分明虽然有英法两种语言上的因素,但主要还是经济利益在作祟。英裔商人和他们的代表铁了心要发展殖民地的经济,特别是发展公共项目如修建运河铺设道路等。商人们盘算的是为蒙特利尔的商品打开上加拿大这个内陆市场。自然,商人们更愿意支持收取土地税来填补这些公共项目花费的提议。而占大多数席位的法裔代表则支持农民关于提高关税的呼吁,可想而知,提高关税意味着对商人利益的侵害。  1805年,议会的多数党(叫做“民众党”)推翻了用征收土地税来替代提高关税的议案,监禁了魁北克《信使报》(Mercury)的编辑。  原来《信使报》是英国人的喉舌,代表了英国商人阶层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自1805年开始发行以来,该报深陷保守人士的影响,主张同化法裔加拿大人,寻求殖民地“去法国化”。该报发行人认为法国中产阶级的形成和议会多数党的存在对于盎格鲁加拿大人的商业利益是一种威胁,经常发表文章批评议会多数党的所作所为。与之相对应的是1806年发行的《加拿大人报》(le Canadien),代表民众党的声音,教导法裔加拿大人如何利用政治权利。《加拿大人报》的创立者和赞助人叫皮埃尔.贝塔尔(Pierre Betard),也是议会民众党的党领。  其实,贝塔尔非常称羡英国宪制。1809年,贝塔尔提议殖民地宪法的运作取决于1791年国王对成立自治政府批文中暗含的部长负责制。这个观点已经非常接近于对责任政府理念的诠释。2010-01-04 12:50:16  (上接第四十九回)  其实,贝塔尔非常称羡英国宪制。1809年,贝塔尔提议殖民地宪法的运作取决于1791年国王对成立自治政府批文中暗含的部长负责制。这个观点已经非常接近于对责任政府理念的诠释。  这时候,下加拿大政府还没有总督,总督助理兼代理行政官罗伯特.米怜(Robert Milne)在这场政治漩涡里恰如其分地保持着中立态度。可是1807年,下加拿大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反法总督詹姆斯.克莱格(James Craig)。克莱格本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兵。战争期间,克莱格学会了针对法裔加拿大人是否忠于英国王室的怀疑论,从此不再信任法国人,成为极端仇视法裔加拿大人的先锋斗士。克莱格的政务总长李兰德(H. W. Ryland)也对法裔加拿大人及其宗教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  下加拿大终于陷入了宪政危机。如果说上面提到的这些个人偏见和政治派系斗争还不足以激发这场宪政危机的话,那么当时急转直下的国际形势则使得下加拿大的宪政雪上加霜。  这个时期,英国正处在拿破仑的严厉攻势之下,现在又面临着与美国开战的可能性。克莱格害怕法裔加拿大人关键时刻背叛王室下黑手,明显以己之私偏袒英裔党,借口《加拿大人报》攻击法官占有立法机关席位的文章,把该报老板的所有政府职位一应革除。1810年,支持并印刷《加拿大人报》的负责人也因为向克莱格写了一封忤逆信而投入监狱。  法裔加拿大人“民众党”的极端分子哪里能咽下由法官控制金融大权和盘踞政治岗位这口窝囊气,当克莱格同年举行大选的时候,选票明显不利于克莱格,极端分子甚至宣布要起义。克莱格着实吓了一跳,不过起义并没有发生。克莱格的铁腕政策对于法裔加拿大人来说无异于“白色恐怖”,可是指望“民众党”极端分子屈服也等于缘木求鱼。1811年终于来了一位“友好”的新任总督乔治.普雷沃斯特爵士(Sir George Prevost),下加拿大绷紧的政治神经总算松弛下来。  与下加拿大麻烦不断的情形相比,上加拿大殖民地的初期发展阶段却显得风平浪静。同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老兵,上加拿大的第一位总督助理约翰.格拉芙.西米柯(John Graves Simcoe)则更了解北美形势。虽然名义上隶属于魁北克总督,但在实际的政策制定上,西米柯总是与帝国政府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沟通。西米柯的梦想就是要在荒野之地建立一个兼有“老世界”社会阶层的浓缩型英格兰。为了增加上加拿大的人口,西米柯想到了一个挖美利坚合众国墙角的办法,他在美国广发告示,答应一旦移民上加拿大,都会得到免费的土地。西米柯依仗英国国教、优越的英国体制信念,想把美国人转化成为忠于英国王室的子民。正像西米柯告诉第一个立法机关的那样,上加拿大政府正是英国体制的“拷贝和脚本”。西米柯坚信英国国教学校能教育出优等阶层,他的教育计划将保证上加拿大的下一代人对于来自邻邦美国民主思潮的浸染具有免疫力。  然而不幸的是,在人口如此稀薄、处于边缘地带和平等主义泛滥的上加拿大社会,西米柯的贵族化宏伟蓝图注定是要落空的。不过,西米柯在构建司法、组成地方政府和促进道路及定居地建设方面的管理工作还是最值得肯定的。正像西米柯预期的那样,美国定居者蜂拥而来。可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英国国教教员,殖民地的宗教生活落在了美国卫理公会派(Methodist)牧师手里,让鄙视美国这些杂七杂八教派的西米柯感到十分郁闷。  效忠派之后有“后效忠派”(Late Loyalists),不过“后效忠派”的忠诚度有时值得怀疑,甚至到了后期,当美国定居者的人数较之于效忠派的人数大增以后,效忠问题一度成为更加头疼的难题。《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7节作者: 漫游国际  包括约瑟夫.布兰特(Joseph Brant)为首的莫霍克印第安人在内的效忠派惊恐地见证了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气势下,俄亥俄地区的印第安部落几乎在英国放弃西部商栈的同时也向美国人交出了自己的家园。  美国人对土地的贪婪、霸道和残忍,让很多印第安人明白了与其让美国人入侵还不如自己离开的道理。俄亥俄地区生活的印第安人被美国人驱赶得到处漂泊,无处安家,最后也来到上加拿大这片相对友好的白人控制区。  这下好了,先有效忠派,后有美国人,接着是无处安身的印第安土著,人口是增长了许多,拿什么来养活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加拿大殖民地的最大财富是拥有大片无人居住的肥沃土地,可是真要指望这些土地给予回报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上加拿大殖民地严重地依赖上了英国政府的救助和征收来自下加拿大的商品的税收。  1796年西米柯离任,继任者虽然诚恳老实,但由于缺乏想象力,上加拿大居然沦落到举步维艰靠人养活的地步。由于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应付这些无关紧要的人们的琐碎杂事已经捉襟见肘,政治生活就更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了。除了区区几百人的都城约克镇(York,即后来的多伦多)之外,其他地方的社会生活单调得简直无以复加。若说有点经济活动的话,也不过把当地少得可怜的谷物卖给英国换回一些日用品,还有就是把开荒垦地时砍伐的方木材料供以出口。  上加拿大的人口越来越多样化: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苏格兰高地人建成了格伦加里(Glengarry)郡;法国效忠派(别弄错啊,是效忠法国皇室的那部分)难民聚居在约克镇以北的杨格街(Yonge Street)上;来自宾夕法尼亚和纽约的一大群德裔门诺教徒(Mennonites)、顿克教徒(Dunkards)、教友派信徒(Quakers)、路德教徒(Lutherans)和其他“靠天吃饭者”们在约克镇周围及大峡谷上游地区形成了农业社区。截止到1812年,上加拿大已经拥有了10万多人的人口,可是只有两万人能够得上“联合王国效忠派”的标准。奇怪的是,这时的上加拿大殖民地行政上由英国政府管辖,但从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上看更像是美国的边区。  1812年的战争似乎是命运设计好的试金石,专门来检验这些定居在上加拿大殖民地的美国人是否真正同化到英国殖民地,或者经过这么多磨难以后,他们是否还能保持得了美国殖民地反叛战争时期而萌生的始终不渝忠于英国皇室的信念。  正是:不尽艰辛方安定,又见战火连云天。要知战争如何发生,且看下回分解。2010-01-07 12:25:44  第五十回  美国西扩土著反,北邻接济受牵连  1796年英国政府根据卖国性质的《杰伊条约》交出了老西北区的贸易商栈以后,大英帝国殖民地政策的重心转移到了新殖民地“新布伦瑞克”和“上加拿大”的建设上来,可是,西北地区的紧张局势并没有缓和。先是美国的毛皮交易商后是蜂拥而来的美国定居者,美国人开始大举进入了东部印第安部落的这块最后的避难所。  却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印第安人各部落内部也都分裂成“爱国者”和“效忠派”两大阵营。对于美国反叛者来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两条战线上的战争:东部推翻英国统治,西部同印第安人作战。  刚刚宣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美国人一心要同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印第安人拉拢过来。美国人在西部的利益所在也是引起1812年战争的因素之一。英国政府的政策是极力维护和平,而美国一方则正好相反。大多数土著印第安人支持英国,希望通过战胜美国来阻止殖民扩张到他们仅有的印第安家园。  这时,著名的易诺魁联盟内部有六个部落,其中四个部落支持英国政府,反对新英格兰殖民地独立。1779年苏利文(Sullivan)带领美军闯入易诺魁人家园,摧毁了40多座村庄,想让印第安人老实点,至少在美国完成伟大的独立战争期间保持中立。可是征服行动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目的,反而让所有印第安人更加众志成城。  易诺魁人虽然已经分裂,但他们还是不愿意自相残杀。然而一旦卷入战争以后,易诺魁人就由不得自己了。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岂容他们的儿女情长。相互的立场不同导致他们受制于人,最后兵戎相见,结果支持英国政府的一方战败,丧失了美国境内所有的土地。战败的易诺魁人只有来到加拿大,英国王室把安大略格兰德河(Grand River)一带划分给易诺魁人作为他们的保留地。很多其他印第安部落也是相似的命运。而西部偏远地区的战斗则更加惨烈,双方暴行不断,村庄和庄稼毁于行军打仗,普通老百姓陷入了无穷的灾难之中。  而让印第安人感到震惊而愤怒的是,独立战争结束,英国人同美国人于1783年签订了《巴黎和约》,在没有通知他们这个英国盟友的情况下,就把美国境内大片印第安人土地割让给美国人。美国人也是当仁不让,把土地真正的主人不当人,想要按照占领区人民的待遇对待印第安人,所有本来属于印第安人的土地权归美国人所有,等于英国政府一松手,美国人就白捡了大片印第安人的土地。  当然这是和约中的规定,实际要取得土地权,还需要同印第安人打交道。可想而知,世界上任何土地的易手没有战争是实现不了的。后来美国人发现一纸和约是无法拿到印第安人土地的,印第安人是不会那么容易将自己的土地拱手相让,除了武力夺取别无他法。这时的美国联邦政府心高志满,急于向西扩张,而地方政府有苦难言,美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来高傲无礼的态度,于是想了个折中的办法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土地。可是还是有些州政府和定居者并不认真执行政策,最终导致战乱不断。  美国政府以金钱为诱饵,以武力迫协为手段大肆驱赶印第安人,占领了无数印第安土地,引起了印第安社会的惶恐不安。1800年,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成为印第安纳州的州长以后,在总统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的授意下,穷凶极恶地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双方对立情绪空前高涨。肖尼部落的兄弟俩特库姆赛(Tecumseh)和腾思科瓦塔瓦(Tenskwatawa)组织了一个“泛印第安部落抵抗运动”,号召土著印第安首领停止向美国出售土地。  当时,为了应对逐渐升温的紧张关系和出现战争的可能性,美国民兵武装和正规部队准备向“泛印第安联盟”的总部发动一次先发制人的打击。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后来成为美国第九任总统)一心想在老西北区建立自己的州,用重金收购印第安人的土地,疯狂驱赶印第安人。  这次哈里森带着从印第安纳州招募的民兵武装和美军正规部队来到蒂皮卡诺河和瓦巴士(Wabash)河的交汇处先知镇(Prophetstown)郊外,企图首先召见印第安首领然后实施突然打击。不料印第安首领腾思科瓦塔瓦(Tenskwatawa)早有准备,派遣500多名印第安战士袭击美军营地。1811年11月6日黄昏之前,印第安人发起攻击,美军拼死守住了阵地。印第安人在打死打伤不少美军以后撤离居住地。美国人虽然在战术战略上赢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样的结果让美国人恼羞成怒,在印第安人撤离后,美军放火焚毁了先知镇。  哈里森回去以后宣称此战给予印第安联盟以沉重打击。时人盛称哈里森为“蒂皮卡诺”,哈里森最终成为美国第九任总统也与吹捧这次战役的战果不无关系。  12月开始,美国各大报纸开始登载美国在这次战斗中取得的辉煌战果,同时把矛头一转,严厉抨击英国政府向印第安人提供军火,教唆印第安部落向美国政府采取暴力行动。《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8节作者: 漫游国际  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首次号召美国要向英国政府发动战争,指责“英国政府派出密使活动在印第安人当中”,其他西部各州的州长也呼吁采取军事措施。田纳西州的威廉.布朗特(William Blount)要求政府“立即采取行动肃清印第安人中的每一个英国人......”。一时间群情激奋,国会通过了一项谴责英国政府干涉美国国内事务的议案。“蒂皮卡诺”也为恶化的英美关系火上浇油,最终导致几个月后美国向英国政府宣战。  事实上,英国人对于美国人大肆驱赶印第安人的行径还是始终坚守中立政策的,只是1807年后,加拿大政府负责印第安事务的部门看不过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只有在印第安人同美国人打仗的时候,偶尔向印第安人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  1811年,蒂皮卡诺(Tippecanoe)战役结束后,印第安人全线战败,在老西北区抵制美国人定居的希望从此化为泡影。与此同时,美国人同英国政府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从怀疑英国政府支持印第安人发展到公开指责直至宣战。  不单北美本土摩拳擦掌,欧洲爆发的拿破仑战争也给北美的战争局势推波助澜。无论英国发出的“枢密令”(Orders in Council)和还是拿破仑的“柏林裁定”(Berlin Decree)都禁止美国人同欧洲交战国进行贸易,这对急红了眼的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冒犯。  1809年,迫于“鹰派”(War Hawks,一般是指来自美国南方和中西部,利用美国人对英国政府根深蒂固的仇恨心理煽动战争的政客)人物的压力,美国政府出台了一个向交战国双方禁运美国商贸产品的禁令作为报复措施。  搞笑的是,从一开始就喜欢“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美国人竟然损害自己的商贸基础,断绝与欧洲的经济联系,把自己与世隔绝。自吞苦果的美国人还要忍受皇家海军为追查逃兵在公海上肆意搜查号称中立的美国船只。即使船员声明了自己的美国身份(有时确实如此,有时也有冒充),也免不了被皇家海军强行征用为军队服役。美国因此激烈抗议自己的权利遭到了野蛮的践踏。  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似乎已经剑拔弓张一触即发,尽管战争危机有所延后,但双方都把战争的爆发看作是不可避免的。  1812年英美战争的另一根导火索应该是美国人自身的扩张主义心态。美国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这才是“鹰派”政客们发动同印第安人打仗的真正原因,也是反英宣传的目的。在这些政客们看来,富有但欠发展的英属北美殖民地似乎是在邀请美国人来占领,而英国轻而易举地拿下新法兰西的先例更让美国人觉得,占领英属北美殖民地将会不费吹灰之力且百利而无一害。  1812年夏天,面对“鹰派”政客扇乎起来的必战氛围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第四任总统麦迪逊(Madison)众愿难违,勉强向英国政府宣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也才是刚刚取消了令美国人恼羞成怒的“枢密令”,印第安人问题也已经淡化了不少。就在宣战的那一刻起,美国政府就开始寻求与英国政府媾和的可能性。俗话说,射出的箭泼出的水是收不回来的,由鹰派宣传机器渲染起来的国民情绪已经到了非战不可的地步,既然出手了,也就没有再缩回的道理。  英国皇家海军在大西洋上和海洋殖民地周围极大地限制了美军的大规模活动,但加拿大内陆边境线上的防守却非常薄弱。尤其对于上加拿大殖民地,一旦战争来临,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作为上加拿大的交通枢纽,圣劳伦斯河道直接暴露在美国人的枪口之下,而且易攻难守,魁北克和蒙特利尔等城市动不动就直接陷入敌人围攻的境地。  然而,情况显然比上加拿大人担心的要好一些,愚蠢的美军指挥官把几乎所有的攻击目标锁定在攻击西部地区从尼亚加纳到温德萨(Windsor)一带的城堡要塞上。  上加拿大人获悉美军的攻击目标后,提着的心吊着的胆还没放下,与敌人入侵威力相当的另一种危险陡然袭来。原来,上加拿大的一些人认为这个殖民地迟早要被毁灭,因此对战争的到来麻木不仁;还有一些极少数的人(好玄,幸亏是极少数)公然表示不忠于英国王室。  要知道此前上加拿大殖民地为了增加人口,从美国挖来了好几千人,却没有能力给这些美国人洗脑。如果美国军队打过来,这些未经洗脑的美国人就成了深埋在上加拿大的定时炸弹。  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脆弱防线临大敌。毕竟战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010-01-08 13:29:14  第五十一回  兵分三路美军入侵,两线作战将军御敌  美国领导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次的加拿大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前总统杰佛逊乐观地展望加拿大战事将是“一次行军过程而已”。美国独立期间和之后确实有很多效忠派移居上加拿大,因此美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人显然应当为老东家卖力。可是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仅凭自己一厢情愿的想当然往往是要事与愿违的。效忠派这次让美国人失望了,他们不但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反而为了保家卫国,让加拿大这个逆来顺受的殖民地第一次感到了作为祖国母亲的骄傲。  战前的上加拿大,殖民地一把手普雷沃斯特感到自己的角色很玄妙,他一直致力于从美国购买大量的军需品。说来也怪,即使在开战之后美国政府一度下了禁令,这种特殊的贸易行为还是畅通无阻,真是战争无碍商业路,风口浪尖载沉浮。  下加拿大显然人口众多,英裔精英自然出于对大英帝国的耿耿忠心而支持英军;而法裔精英表现出来的高度支持则是害怕美军占领以后会打破已有的秩序,引进新教,进而弱化天主教、本土化思潮、民主共和体制和商业资本主义等渐入佳境的社会形态。法裔居民还担心他们正在缩小的人间天堂将会因为被美国人占领而挤满了美国移民。  说点题外话,魁北克人恐怕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认为自己活在天堂里,连美国人都想削尖了脑袋往里硬挤,何况世界其他地方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了,因此不少人认为这些“魁瓜”(魁北克法裔人口用法语翻译之后的缩略语)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不但不了解外部世界也有多么精彩,也不管地球村如今已经变得如此之小,只顾夜郎自大地把这片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的土地看做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人间天堂。  战争初期,英军的军事经验绝对远胜于独立之后第一次上战场的美军指挥官。1812年夏,美国人计划兵分三路进攻加拿大:东路由亨利.迪尔本(Henry Dearborn)将军率领,取道尚普兰湖直插蒙特利尔,中路由斯蒂芬.范. 伦斯勒(Stephen Van Rensselaer)将军率领沿尼亚加纳河发功攻击,西路由威廉.赫尔(William Hull)负责通过底特律进攻上加拿大。  美国人很直接,尽管可以通过攻占蒙特利尔和魁北克来切断圣劳伦斯大动脉,让英军无法自救,美国决策层还是先要惩罚那些支持土著印第安人抵抗向西定居的上加拿大人,因此,一开始所有的进攻线路都是瞄准了上加拿大。  (本回未完待续)2010-01-09 09:39:08  第五十一回  兵分三路美军入侵,两线作战将军御敌  美国领导人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次的加拿大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前总统杰佛逊乐观地展望加拿大战事将是“一次行军过程而已”。美国独立期间和之后确实有很多效忠派移居上加拿大,因此美国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人显然应当为老东家卖力。可是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仅凭自己一厢情愿的想当然往往是要事与愿违的。效忠派这次让美国人失望了,他们不但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反而为了保家卫国,让加拿大这个逆来顺受的殖民地第一次感到了作为祖国母亲的骄傲。《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49节作者: 漫游国际  战前的上加拿大,殖民地一把手普雷沃斯特感到自己的角色很玄妙,他一直致力于从美国购买大量的军需品。说来也怪,即使在开战之后美国政府一度下了禁令,这种特殊的贸易行为还是畅通无阻,真是战争无碍商业路,风口浪尖载沉浮。  下加拿大显然人口众多,英裔精英自然出于对大英帝国的耿耿忠心而支持英军;而法裔精英表现出来的高度支持则是害怕美军占领以后会打破已有的秩序,引进新教,进而弱化天主教、本土化思潮、民主共和体制和商业资本主义等渐入佳境的社会形态。法裔居民还担心他们正在缩小的人间天堂将会因为被美国人占领而挤满了美国移民。  说点题外话,魁北克人恐怕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就是认为自己活在天堂里,连美国人都想削尖了脑袋往里硬挤,何况世界其他地方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了,因此不少人认为这些“魁瓜”(魁北克法裔人口用法语翻译之后的缩略语)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不但不了解外部世界也有多么精彩,也不管地球村如今已经变得如此之小,只顾夜郎自大地把这片天寒地冻人烟稀少的土地看做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人间天堂。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5
正序
倒序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2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3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4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5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6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7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8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9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10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11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12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13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14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漫游国际-1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