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箭已离玄,仍然继续向前推进,每前进十二三米就向英军发射一次排枪,而英军始终没有任何反应。原来沃尔夫将军在战斗打响之时,已经明确号令,告诫下面的各级指挥官“必须等到法军进入十八米的射程之内才可以下令射击,违者军法处置!”此时,法军形成了三个几近平行的纵队,一路喊杀着冲向英军,其中两个纵队攻向英军的左翼,另一个则趋向右翼。万分紧急时刻,英军仍旧顽强地严阵以待,既不后退也不射击。甚至当法军已近三十六米,英军个个沉着刚毅,不少方阵此时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但是英军就是不动。 当法军在离三十米时发射了又一次的排枪后,沃尔夫命令英军开始向前冲击,而此时的法军正在重新装弹。在到了18米距离时,英国军官们抽出战刀,猛力一挥,“开火!”历史上把这次扭转乾坤的时刻记载为:1759年9月13日上午10点55分。2009-12-12 13:13:48 (接续第三十六回) 英军全线出击,第一次排枪射出,宛如震耳欲聋的炮响。法军将领蒙卡尔姆当时心里盘算着:“如此厉害的枪炮,此生从未在战场上见过。想来也是自有火器以来,遇到最为恐怖的排枪了!”英军双管枪齐射,威力无比巨大,法军战士成片中弹倒地。英国步兵井然有序,依次装弹射击。法国人尚未醒过神来,正在回味首次遭击的惊恐滋味,英军的枪弹已然装好,法军再次遭到猛烈齐射。《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1节作者: 漫游国际 法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十分钟之内,英军已经连续打出三计组合拳,法军冒着枪林弹雨,根本不知道做出任何反应,任凭敌人射击、装弹、再射击。三次排枪射击之后,这场战争的命运就已然确定无疑了。法军在英军第一次排枪射击时被击中倒下的人数就有530人之多,后两次中又被击倒了700到800多人。法军阵地开始崩溃,陷入一片混乱。此时,“苏格兰高地兵团”的风笛嘹亮,英军开始冲锋,掷弹兵开始刺刀上膛,勇往直前,法军已无斗志,在亚伯拉罕平原上狼狈逃窜。 这位在欧洲战场上战功卓著的沃尔夫将军这次未能躲过生死劫,他身中三弾,肩膀、胳臂和最后胸膛致命一弹,摔落马下。手下招呼军医急救,沃尔夫将军挥手制止说:“战斗要紧,无需管我。”随从官兵再次催问治疗伤情,将军摇头说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接着失去知觉闭上了眼睛。 “看,他们是怎样逃跑的。”一位军官喊道,只见法国人在刺刀面前惶恐不安,不知怎么逃脱。 “谁在逃跑?”沃尔夫问道,他睁开了眼睛,似乎刚才是在梦境中。 “是敌人,长官。”军士回答道,“他们到处乱逃。” “那。。。”垂死的将军说,“告诉利弗上校,切断敌人后退的桥梁。现在,上帝欢悦,我死不足惜。”他口中喃喃念叨着,翻转了身子,平静地停止了呼吸。 沃尔夫将军虽然没有攻下魁北克,却打乱了魁北克城的防御体系,而他的对手蒙特卡姆元帅也在这次战斗中为国捐躯。德蒙卡尔姆和沃尔夫的命运惊人的相似,当他随同溃逃的法军拥入魁北克时,一颗子弹击穿了他的身体,当晚不治殒命,临死前他还喃喃道:"法国的命运结束了"。五天以后,魁北克宣布有条件投降。 在魁北克沦陷以后,英军并没有占领全部加拿大。蒙特利尔依然如故,丝毫未损。 13日法军撤退到蒙特利尔,在莱维斯将军的领导下重整旗鼓。同时,英军舰队不堪忍受饥饿、败血病和劳累,也于10月底离开魁北克回国。 1760年4月,莱维斯带着7000多人的军队,包括加拿大军事武装和土著战士,回到魁北克。莱维斯希望围困魁北克,等待法军舰队的到来,迫使驻魁北克英军投降。 英军将领穆雷认为自己的武装力量太小,不足以防御魁北克早已毁坏了的城墙,带着3800多名驻军,架起20多门大炮,在蒙特卡姆曾经占据的位置列阵以待。 本来这样的阵势即使莱维斯强攻也不至于即刻瓦解,偏偏穆雷将军(Murray)也犯了一个与蒙特卡姆同样的错误,没把手下败将看在眼里,他带领军队冒险离开防御工事,在圣福瓦(Ste. Foy)一片开阔地带与法军展开了激战。 一开始英军占据上风,但是向前冲得太猛了,结果先头部队没有带上大炮,无法立即就地解决战斗,赶紧传令炮兵营增援。当步兵陷入春季溶化了冰雪泥泞之中后,战斗变成了短兵相接的激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法军支援,英军侧翼受到攻击。穆雷猛然醒悟,立刻率军回撤魁北克城,竟弃刚刚赶到的炮兵营和大炮而逃。莱维斯扭转大炮炮口,瞄准了魁北克城。 这次英军没有获胜,逃回城里。十一天之后,正当莱维斯的法军围攻魁北克城的时候,英国海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抛锚魁北克港口。随后法军节节败退,直到9月8日,英军舰队逆流圣劳伦斯河而上,三千四百名军士沿黎塞留河目标直指蒙特利尔。另外有九千七百多名英军从奥斯威戈也向蒙特利尔靠近。新法兰西总督瓦德利尔面对三路大军压境,终于率众投降,新法兰西统治下的最后一块地盘也归于英国米字旗下。 正是:千里收复故旧地,无奈风吹米字旗。要知英雄谁人标史册,且看下回分解。2009-12-15 12:01:52 第三十八回 战争乱世出英雄,各为其主标史册 北美的七年战争把多位关键人物推向了历史前沿,他们是: 小瓦德内尔 第一位是皮埃尔.里高德.瓦德利尔(Pierre de Rigaud de Vaudreil)。他是前任总督的儿子,借着父亲以前创造的人气和内举不避亲的推荐,小瓦德利尔于1755年当上了新法兰西总督。 但是,小瓦德利尔并不是纨绔子弟,他6岁时就在海军担任少尉旗官一职,13岁当上中尉,15岁成为指挥官。后来于1728年受命镇压福克斯部落,被举荐为上尉副官,1730年被授予了长久期盼的圣路易斯勋章。1733年被任命为三河城总督,9年以后任路易斯安那总督。虽然小瓦德利尔的一路晋升主要依赖于父亲的影响,但他仍然证明了自己是一位有能力的将领和管理者。 小瓦德利尔出生在加拿大,接受了新法兰西一个世纪形成的战争传统教育,他很了解殖民地同土著印第安人结盟共同战斗的必要性。在路易斯安那担任总督期间,小瓦德利尔把那里的印第安人发展成为法国的盟友,瓦解了英国人企图利用印第安人侵犯路易斯安那的威胁,对这个殖民地的经济发展有过卓越的贡献。在他被召回魁北克担任新法兰西总督之前,路易斯安那是一个安定繁荣的殖民地。 自从马奎斯.蒙特卡姆代替被俘的迪耶斯考(Dieskau)当上了总指挥后,小瓦德利尔的霉运就开始了。他是负责战事的总督,而战场上的指挥权却在蒙特卡姆手里。这两人很快就对掐起来。与此同时,潜伏在新法兰西内部的蛀虫弗朗索瓦.比高特(Francois Bigot)一直侵蚀着殖民地财富,向国王贿赂了上百万里尔的金钱,殖民地无人敢动比高特一根毫毛。 小瓦德利尔的战略是要利用非常规部队和印第安人盟友骚扰英国殖民地边境线,迫使敌人被动防御。但是,蒙特卡姆则想搞得向欧洲战场那样兵团作战。尽管蒙特卡姆反对他的斗争思路,事态的发展越来越超出他个人能力所能控制的范畴,小瓦德利尔的战略战术还是取得了一些辉煌的胜利,英军也确实被边境上的一些袭击事件所困扰,无法快速推进。当然魁北克被围纯粹是英军投入了强大的海军步军兵力,这是国力与国力之间的较量,非比具体战场的指挥和战略战术。 詹姆斯.沃尔夫在魁北克眼皮底下登陆,以奇特战术战胜了法军,蒙特卡姆仓促应战,结果战败身亡。小瓦德利尔重新集结法军撤退到蒙特利尔。9月8日,小瓦德利尔不得不向杰弗里.阿姆士德投降。此后,小瓦德利尔带着自己的随从和军队回到法国。和比高特及其他几名官员一道受到贪污渎职的起诉,被赦免。 小瓦德利尔为王室服务的生涯从此结束了,他退休住在法国的老家,一直平静地度过晚年。 蒙特卡姆 马奎斯.蒙特卡姆出身于法国贵族家庭,很小从军打仗,参加过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他的杰出才能使他当上了陆军准将。1756年国王路易十五派遣蒙特卡姆来到新法兰西,参加了七年战争中对英国军队的战斗。蒙特卡姆取得过1756年和1757年两次漂亮的战役,但由于英军后续部队的增援,蒙特卡姆不得不战略撤退,直到在魁北克攻坚战中战死。 蒙特卡姆在海狸战争期间担任法军指挥。自信于自己的军事才能,对不同的军事意见发表讽刺性的批评,最初蒙特卡姆觉得很难听从总督小瓦德利尔的指示,尤其是军事上的指手画脚更加不能容忍。随着专业军事知识在殖民地战斗中的演练,他意识到有必要让自己的军队原地待命,顶住了瓦德利尔要大范围出兵分散保护前线各处要塞的要求。蒙特卡姆从来就不同意孤注一掷不惜一切代价地挽救新法兰西,他把加拿大看成很多法国战场之一,推断国王会同意新法兰西的沦丧。他和瓦德利尔注定是撞击出火花的一对。 蒙特卡姆本来可以坚守魁北克,无奈英国海军十分强大,援军主帅又是著名战将詹姆斯.沃尔夫。正如沃尔夫在围城期间所写,“蒙特卡姆是一大群下等士兵的将领,而我是一小股优势兵力的主帅”。《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2节作者: 漫游国际 值得一提的是,蒙特卡姆作为一名赫赫有名的战将,还拥有个人极高的道德品质和战术素养。在1757年他赢得的几次漂亮战役中,由于印第安盟友在已经协商好投降协议之后,冲出城堡滥杀英军士兵,成为蒙特卡姆一生中的一个诟病。尤其是在美国作家詹姆斯.库佩(James Fenimore Cooper)的小说《最后的莫西干人》中,蒙特卡姆(电影中应该叫“蒙卡罗”)与马瓜谈及报复英军行动时,只是说法军若参与这样的屠杀“将会使法国蒙羞”,似乎蒙特卡姆所做的只是没有让法军参与其中。这部电影对蒙特卡姆刻画得象小丑一样挥舞着帽子,低声下气,根本不像一位叱咤风云的高级将领,极尽丑化之能事,显然极端鄙视这位法国将领。其实,真相是蒙特卡姆个人想干预阻止这种滥杀行为,甚至一度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那些被俘英军的性命,无奈战争就这样残酷,蒙特卡姆最终没有能阻止印第安人的暴行(按该电影的情景,一报还一报倒也说的过去)。 蒙特卡姆标志性的战役要数1758年的钟琴炮台之战,他带领不足4000人马打败了16000英军。这场战役应该是蒙特卡姆一生中最伟大的胜利,当然也是由于英军指挥官水平太次,居然在战略战术上犯了一大堆低级错误。从整个战役来看,蒙特卡姆都展现了极高的军事领导才能,高超的驾驭水准。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是人们对蒙特卡姆评头论足的另一个焦点。先不论强大的英国海军和围城形势,也不说同样杰出的英军将领詹姆斯.沃尔夫如何如何,即使在英军几次强行登陆魁北克城下时,蒙特卡姆也是成功打退了沃尔夫的每一次进攻。至于英军出其不意地在上游登陆,蒙特卡姆置坚固防御工事于不顾,出兵选择与敌人展开激战,也是为了减轻魁北克被围的压力,和他自己十分自信的体现。无奈遇上沃尔夫将军技高一筹,蒙特卡姆将军死无足惜。 最后他被滑膛枪弹击中腹部,在圣查尔斯河岸上的战地医院里,当医生告诉蒙特卡姆已无挽救希望时,蒙特卡姆平静地说,“将士战死在沙场者,幸也!” 威廉.皮特 第三位高人是1756年出现的威廉.皮特。 这是一位英国政治家,硬是把乔治二世从反对他扭转成赞同他,最后成为大不列颠帝国的首相。 皮特坚定地支持在殖民地与法国战斗,不赞成打欧洲战争,而国王担心的是英军和盟友会在德国的土地上吃败仗。经过一系列外交努力,国王最后还是让皮特腾出手来在北美大展拳脚。除非皮特被排挤在外,否则英国的对外政策就一定要同法兰西帝国决一雌雄。在皮特看来,英军不仅要击败法军,还要占领北美大陆上的新法兰西殖民地。 虽然北美大陆上英属殖民地的整体军事力量已经比法属殖民地的更加强大,不过在战争组织能力上法军表现得更加出色,因此一旦战争开始,法军首先会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优势。可是,渐渐强大的英国海军对海洋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战争后期,英军的后勤供应得到保障,军队补给和军用物资源源不断从英国运送过大西洋,而法国只有依靠殖民地的那几号人同永远也打不完的英军作战,从法国得到的补给几乎没有。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十四万英军中有两万英军在北美打仗,这与强大的皇家海军给予了有利支持是分不开的。而这一切都是这位战争首相一直努力并最终达到的效果。 在纽芬兰问题上,皮特力排众议,寸步不让,坚决不能与法国共享这块土地,也曾经成为英法战后和平协议的破坏者。但皮特宣称宁愿失去右臂也不能与法国平分纽芬兰,甚至后来声称宁愿放弃伦敦塔也不能割舍纽芬兰的一寸土地。纽芬兰在战时被认为拥有巨大经济和战略价值,是北美战争的粮草大后方,那里盛产的鱼类产品可供军队给养。 1760年英军占领蒙特利尔后,北美大陆上的战争几近结束,皮特的权力也达到了巅峰时期。可是随着乔治二世去世和乔治三世的继任,皮特的政治生涯急转直下。乔治三世本来把皮特看做自己的政治伙伴,可是无法接受皮特与纽卡斯尔的结盟。乔治三世还反对英军在德国的干预政策。受人挑唆,詹姆斯三世相信,“皮特拥有一颗最黑的心”。俗云:主疑臣危。尽管皮特兢兢业业为大英帝国在全球范围的霸业日夜操劳,但在西班牙问题上与内阁同僚意见相左,不得不退出政坛。皮特非凡杰出的才能就连身边的同事也乐意看到这个出类拔萃的人赶紧离开岗位。 1766年《伦敦杂志》献给皮特三个词作为他在七年战争中为英国所做的杰出贡献:壮观的人生、普鲁士精神和深谋远虑。后人们更多地从他的战略战术思想的执行者身上看到皮特独特的天赋与才能:詹姆斯.沃尔夫的英雄气概曾经一度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克里佛(Clive)证明了自己就是“天生的将军”,以及弗雷德里克(Frederick)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写入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战略家名录。 皮特与这三人维系着一种既象父子又象师生的密切关系,人们很难把他们取得的辉光战果与皮特的强力支持分割开来,也就是说,没有皮特的坚强后盾,这些披坚执锐的将士将威力大减。皮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皮特在“那些男孩子们”的心目中犹如一位长者,如柯贝尔(Keppel)和捕快戈里(Goree)当时都三十来岁,都是听着皮特的明确号令闯天下的。也正是皮特这位伯乐才相中了沃尔夫率军攻陷魁北克,当然也成就了沃尔夫在亚伯拉罕平原创造他临终的胜利辉煌。 皮特突出的成就就是在整个战争期间为英军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和财政支持,拖垮了法国人和他们的资源,使英国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关键的战场: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 正是:将相命运各不同,芸芸众生堪何从。要知新法兰西人的命运,且看下回分解。2009-12-16 12:55:40 第三十九回 新法兰西儿女齐上阵,百合花旗麾下玉石焚 “战争丰富了加拿大”当一位战事军官在看到宗主国法国为当初新法兰西的军事建设投入巨大的物力人力时不禁这样说道。但他也一定看到,战争摧毁了和平时期建立起来的所有经济细胞,正是这些构成新法兰西社会的经济细胞才让新法兰西看起来比一个世纪前更像个与当时时代相符的人类社会。而七年战争打下来,这里的一切又恢复到以前艰苦的初建状态。好歹英国人成了战胜方,怎么说都不足以掩饰他们的光辉,这里不提也罢,而法国人在战争中的生活可就惨了。 特别要提的是,七年战争后期,加拿大新法兰西殖民地的男人们从十六岁到六十岁都从军征战,殖民地若按教区划分的话,各个教区到处都是招兵买马的军营。基本上四分之一的人口每年夏季都要投入到各类服役中去。民兵们不仅要参加防守前线的战斗,大多时候都是同正规的英军较量,而且还要为连绵遍野的军营提供后勤服务,搬运物资,保持储备,修桥补路,修建城堡要塞。这个时期,殖民地的人民活着者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一切都以战争为重,而战争带给人类的后果只有死亡和破坏。新法兰西殖民地的死亡人数持续增多,工农业生产几乎荒废。 由于物资紧缺,价格大涨,金属零币消失,纸币贬值。采用定量供应后,皇家军官还跑到农村地区寻找秘藏的食物和谷物充公没收。居民的家畜,先是牛、猪和羊,后是马,什么道义仁慈的全然不顾,统统都切碎下到煮饭锅里。在1757年到1758年的冬季,出现了更加严重的物资食品短缺现象,定量供应也大幅缩水。 由于政府无力控制基本食品的价格飙升,蒙特利尔和魁北克的市民一度走上街头举行了抗议活动。可能没有发生过真正的饥荒,但天花病毒的肆虐,缺乏营养,加上非比寻常的严寒,殖民地人民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3节作者: 漫游国际 不过,殖民地人民的精神面貌却令人感动,就连处处与瓦德利尔比高低的蒙特卡姆也被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蒙特卡姆更加容易面对战败的可能性。1757年他写道,如果法国能够控制渔业资源的话,新法兰西就不会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失。在那年饥饿来临时,他的副将弗朗索瓦.加斯顿.莱维斯(Francois-Gaston de Levis)赞扬了殖民地人民表现出的坚毅决心,被新法兰西人民在艰苦条件下为求生存所迸发出来的各种智慧所感染。“如果英国人在欧洲战场取得的成功没有在北美多的话”他写道,“他们就不会坚持多久,也无法支撑这场战争所需要的巨额花费”。确实,如果新法兰西的小股防御部队和机动队伍能够继续拖住英军,新法兰西殖民地就会因为比英国纳税人更有耐力而幸免于英国军队的占领。 瓦德利尔在蒙特利尔率众投降了,对于法军武装力量来说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他们随后又组织起了多次的反攻,然而已经势单力薄,无济于新法兰西的最终灭亡。可是对于继续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加拿大人来说,亚伯拉罕平原上的战斗似乎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1759年,魁北克城的军人人数超出了所有可能的估算:下至十三岁的男孩,上至八十岁的老翁都自愿前来参战。若说当时的男人们没有摸过枪几乎是十分离奇的一件事。他们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故土的眷念之情,因为将要被敌人占领而更加难以割舍。1760年撤退期间,一些个别法军仍然控制着房舍和工事,不愿舍弃离开,要与土地共存亡。莱维斯被迫釜底抽薪,干脆放火烧毁房舍,才带领着残余部队退守蒙特利尔。五年来,四分之一的加拿大人都变成了新法兰西的武装力量,在自己的家乡经受了战火的洗礼。每一个社区都未能幸免,但是毁灭性的打击却以魁北克城和周围村镇为最大。在这片最古老人口最稠密的殖民地,城市沦陷以后,当幸存下来的军人回到家里,寻找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等待收割的庄稼和活蹦乱跳的牛羊时,已经完全是满目沧桑、一片废墟。 到底有多少加拿大人死于这次战争一直是个未知数。在各个战场上都是伤亡惨重,人员损耗持续增多。像城镇和农村,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饥饿和感染。敌人入侵和经济恐慌只留给殖民地人民对未来的巨大迷茫。在这次战争中,可能有六千到七千加拿大人死于战火,相当于当时加拿大人口的十分之一。战败意味着要面临阿卡迪亚人和皇家岛居民的境遇,但也意味着社会复苏迎来了机会。到1759年底的时候,殖民地人民可能渴望的是更加有效控制的社会秩序,毕竟世世代代的居住民、商人、探险家、艺术家和其他各色人等在一个世纪和更长时间里朝夕相处的家园就这样遭到了毁灭。他们返回到家园,勉强度过接下来的冬季,等待在外国人统治下社会得以发展。 战争后记:随着英军占领加拿大,法国人在北美大陆上建立殖民地这个唯一严肃的目标终于画上了句号。虽然法国人对加拿大这片领土的统治延续了一百五十年之久,也只有过去一百年的定居才算得上是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与北美英属殖民地相比,法国人所占据的这片可以称为加拿大的领土,无论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还是技术进步来看,是远远滞后的。 新法兰西的命运受制于以下几种因素:毛皮交易,虽然支撑殖民地的经济来源,但战线拉得过分狭长;缺乏技术劳动力和资本投资;以及专心致力于开疆拓土和欧洲战场的败局。但是,如果说法国的百合花旗从圣劳伦斯地带消失了的话,法国人这个民族并没有沉沦下去。世世代代的加拿大人民已经深深扎根于北美这片热土,他们的语言、宗教、习俗和社会结构,在到了1760年的时候,已经根深蒂固,完全可以在任何政权变更和社会动荡中幸存下来。 截至到现在,我们将要看看这个象中国的饺子一样被包裹着的法国人和罗马天主教文化是如何在讲英语并占绝对多数的新教帝国内部腾挪移步行云流水般生存下去。 正是:功力不足欲称霸,不事经营毁民生。要知福祸端详,且看下回分解。2009-12-18 12:36:34 第四十回 穆雷仁政子民归心,英法反差土著反叛 至少在北美大陆来说,还从来没有人想过,七年战争的结果竟是新法兰西的灭亡,大不列颠王国彻底占领了北美这片新大陆。 以往情况下,英属十四个殖民地以北以西完全是法国人的势力,其活动范围仅仅限制在大西洋沿岸,还动不动受到法国人的威胁,离新法兰西比较近的几个殖民地人民没少遭受法国人及其盟友印第安人的侵扰。如果法国人多少塌下心来经营已有的殖民地发展的话,那么英属殖民地也就只好乖乖地呆在东海岸一隅,看法国人脸色过日子了。可是,大英帝国偏偏就出现了象威廉.皮特这样眼光长远目标远大的领导人。他们厚积薄发,早就打造了一支当时世界上威力强大的海军力量,把大西洋两岸严密的封锁起来。 当时机成熟以后,英国人终于把战争的矛头指向了北美的新法兰西,反正这次英国人铁了心要永远改变在北美被法国人包围的这种固有状态,荡除过去一直笼罩在英国人头上的阴霾。没有想到的是,脆弱的新法兰西是覆灭了,这些远在大洋彼岸的北美殖民地也开始不怎么把宗主国大英帝国放在眼里了。为了对抗和最后消灭新法兰西,英属殖民地早就拥有了隶属于自己指挥的武装部队,各个殖民地开始坐大,已经对宗主国大不列颠发起了挑战。内战的苗头已然出现,其中十三个殖民地欲谋求摆脱宗主国的束缚,自立门户闹独立。 可是法裔加拿大人的未来是什么?在说着英语信奉新教的英帝国内部,罗马天主教将何去何从?《巴黎和约》结束了波及世界的这场战争,其中自然会有专门决定新法兰西命运的条款。 《巴黎和约》在战胜国英国的大笔挥动下,加拿大人成为了大英帝国的子民。他们的宗教信仰自由确实得到了保证,可是在大不列颠没有政治权利,罗马天主教到底算什么?英国国王的新子民如何来遵守英国国法,如《普通法》,习惯于总督和参事会统治的法裔群体如何适应“议会制度”?在活力四射、蓬勃发展和幅员辽阔的大英帝国,这个刚刚被占领的小小殖民地将发挥什么样的经济作用?既然加拿大已经成为了大不列颠多样化体制和商业系统的一员,曾经在新法兰西至关重要的毛皮交易和加拿大毛皮商将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难道在英国人的统治下,加拿大也将沦落为在法国统治下那样娘不疼舅不爱的地步,或者会得到他们长此以往渴望得到但被迫滞后的发展?总而言之,新法兰西的覆灭将给加拿大法国人及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到底是毁灭还是意味着新的开始? 1759年9月18日,英国国王的助理让.巴普蒂斯特.尼古拉.罗氏.拉梅扎伊(Ramezay)、海军上将查尔斯.桑德斯(Charles Saunders)、将军乔治.唐舍得(George Townshend)代表法国和英国国王达成了《魁北克投降议定书》并签字生效。 拉梅扎伊的所有十一项要求全部得到英国军队的首肯:战争的性质、保护人民和财产、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自由等。此后不久,法军重新夺回魁北克的图谋失败。一年以后,新法兰西政府在蒙特利尔投降。 魁北克投降议定书中与英国国策相关的条款只有“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自由”这一条,而蒙特利尔投降协议中就法国人的未来则规定得比较详细而明确。这次,法国人的要求是,未来主教要由法国国王任命。这显然是太奢侈了,都成了人家英国王室的子民,法王怎么会有权利任命主教。这一条遭到英军的拒绝,但宗教自由和教堂财产依然也在保护之列。蒙特利尔的投降条件还有,六万五千多法国人中任何人都可以带着财物离开殖民地。当时确实有一些法国人选择了离开,但在新法兰西的一半法国军人却选择就地定居,不愿再回法国。因此,除了英国人做了一些必要调整外,加拿大这块土地上的人口保持没变,人民生活还是按照占领前的方式进行。 占领新法兰西造成的战争损失局限于魁北克城和沃尔夫将军烧毁的邻近农场。但是,占领期间,英国人组成的军事政府还是比较高效而仁慈的。仁政的实施很快把新法兰西居民教化为英国国王的新子民,战争的创伤慢慢愈合。《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4节作者: 漫游国际 1759年到1760年的冬季,英国驻魁北克首席长官詹姆斯.穆雷将军严肃军纪,下令军人要帮助居民收割庄稼,每名军人每月奉献出一天时间义务为居民服务。所有这些深得人心的举措使殖民地在英国人的占领下维护了一个良好的口碑。 被占领者的情感和习俗得到了占领者诚惶诚恐的尊敬。作为大不列颠王国的新子民,加拿大人以极大的热情回报英军政府的仁政。 按照欧洲的标准,英国人占领新法兰西搞得出奇的温柔,而随后实施的仁政预示着未来加拿大法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欢愉关系。 在英国驻魁北克总督詹姆斯.穆雷将军于1762年6月5日给英王提交的70多页报告中,这样写道: “我的主人 应您的要求,在总司令阿美士德的派遣下,我于去年十二月十二日负责您在魁北克的统治,现将魁北克政府及您的属从等事项报告给您,肯定里面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过您放心,那也是我最真诚渴望得以改进的方面,我们将做长期研究,最后将实现您的愿望。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也为了进一步明晰阐述本报告的几件重要事项,本报告全部内容分为以下标题: 第一.您的军队回归魁北克政府及属从 第二.防御工作 第三.法国统治下的政府结构 第四.岁收及花销 第五.教堂事务 第六.印第安人 第七.自然地理及出产 第八.人口 第九.贸易 第十.属民的特点 我将指出旧有体制下的政策失误,依据我的观察和尽我最大的努力,一定做到对这些错误政策加以改变和修正。” 云云。 “在此报告结束之前,请允许我想向国王陛下顺便提一下,要想准确探查清楚法国人一度在北美横行过的加拿大领土到底是那些部分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现成的地图落在我们的手里,也没有任何公开的记录能说明他们理解的加拿大领土是什么。 不过,我还是希望,我们给您报告的领土范围,是我们能够尽最大可能所做的最小疆域,至少这次确定的界限不需要做进一步探查,也争取不留下任何争议。 若有相关这些方面的进一步资料,或者涉及本报告中其他事项的最新动态,我们将肯定转达给您。我希望我的工作能让您高兴,或者对我们的国家有益。 我荣幸地向国王陛下表达我最真诚的问候 ------ 您最顺从最虔诚的奴仆, 穆雷 魁北克 1762年6月6日” 与和平接管魁北克不同的是,英国人和印第安人的关系越走越远,甚至在内陆地区引发了一次危机。 英国人战胜法国人,夺取了新法兰西地盘,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向西扩展,这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也是印第安人曾经帮助法国人与英国人作战的原因所在。现在法国人打输了,法国人的政府也没有了,这一现实在印第安人心里产生了恐惧感。印第安人担心,随着英国人的胜利,大批大批的人将会来到西部定居,他们将丢失所有的打猎场,尤其是对英国人在毛皮交易方面的政策越来越不满。 原来,英国驻北美总指挥阿美士德将军总揽北美印第安人政策,包括军务事项和毛皮交易补贴问题。阿美士德认为,既然法国人已经失去了他们的权力,那么印第安人别无选择只有接受英国人的统治。他认为英军已经所向披靡,摧枯拉朽,任何大的抵抗已经不存在了,于是他把北美的8000多英军消减到500人。阿美士德和他的下属官员们毫不掩饰他们对土著印第安人的轻蔑。印第安人的反抗此起彼伏,不断控诉在英国人的统治下猪狗不如的待遇。 另外,让土著印第安人感到愤怒的是,1761年阿美士德出台一项决定,把给予印第安人的礼品数量给消减了。赠送礼品是法国人和印第安部落之间维持盟友关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法国人为了尊重印第安文化采用的印第安人习俗,因为这一习俗在印第安人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当法国人把礼品(一般是枪弹武器、刀具、烟草和服饰等物)赠送给村落酋长之后,酋长会把这些礼品分发给部落的人,尤其在后来的七年战争中,法国人为了让印第安人坚决跟从自己,把印第安人看做是自己人的一部分,还向印第安盟友提供一定数量的食品供应。通过这个过程,酋长就在印第安人中维护了自己高大的形象,因此这个部落与法国的同盟关系长久地保持下来。 英国对印第安人的政策构想,完全出自总司令杰弗里.阿美士德(Jeffrey Amherst)手笔,他决定消减往常从各个城堡向印第安人供应的食品数量。在阿美士德眼里,这种做法相当于是在贿赂印第安人,在消减战后军费开支的压力下,阿美士德更加觉得没有必要再向印第安人行贿了。但是,在印第安人眼里,这种政策上的改变无异于是一种侮辱,简直不把印第安人当盟友看待。 法国人当时在北美已经研发出了火药和枪弹,本来印第安人用这些北美制造的武器猎杀动物以供家人糊口和获取毛皮货,但阿美士德不信任他以前的印第安敌人,禁止这些火药和枪弹的散播。 旁蒂克(Pontiac)和其他印第安首领对于新主人英国的政策早怀愤懑。利用这一不满情绪,以及印第安宗教振兴精神,旁蒂克联合渥太华人、鄂吉布瓦人(Ojibwas)、珀塔瓦通米人(Potawatomis)和休伦人,制定出了一个打击英国人的计划,希望驱逐英国人,恢复以往与法国人的同盟状态。 原来在旁蒂克组织印第安人奋起反抗英国“暴政”之前,印第安人部落中有一个叫“内奥林”(Neolin)的特拉华(Lenape)先知,在印第安人当中宣讲“回归传统生活方式,远离威士忌和白人奢侈品”的教义,煽动仇恨白人情绪,相当于从宗教上灌输印第安人反英思想。 1763年4月27日,旁蒂克在底特律堡下游十英里处(今天美国密歇根州林肯公园内)举办了一个大型理事会,策动所有与会者和他一起向底特律堡发起突然袭击。5月1日,旁蒂克同五十名渥太华人(Ottawas)来到底特律堡踩点,摸清了防守力量的虚实。 旁蒂克回来举行了第二次理事会,向大家说道:“最重要的时刻到来了,兄弟们,这个民族的人把我们赶出家园,一心想消灭我们。你们大家都看到了,我们已经不能再象我们的兄弟法国人在时那样养活自己了。因此,我的兄弟们,我们大家发誓,齐心协力干掉他们,不要再等待。没有任何事可以阻止我们,他们人很少,我们完全可以拿下。” 5月7日,旁蒂克带领300多名印第安战士,用毡子裹着武器混进底特律堡,准备发起突然袭击。谁知英国守将亨利.格拉德文(Henry Gladwin)早知旁蒂克的一切行踪,约120人的卫戍部队正严阵以待。 旁蒂克情知不妙,没敢做出任何行动,突袭不成只好带着大家离开了。旁蒂克两天以后率众包围底特律堡,抓获或打死不少城堡外围的守军和居民。大湖区印第安人的文化中特有的一样,就是活吃战俘。有一名英军被旁蒂克的人大卸八件活活吃掉。这些印第安人在城堡外围展开的暴力活动,其目标受害者是清一色的英国人,而法国人则无人招若。此后,又有六七个部落的900多名印第安战士加入围城行动。 5月28日,副将亚伯拉罕.崔勒(Abraham Cuyler)带领的一支补给队伍在向底特律堡的途中受阻,由于不知正在进行中的围城形势,崔勒下令扎营,却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约200来名印第安战士突然到来,对营地发起猛攻,96名英军中有61被打死或俘获。逃脱的军士前往桑杜斯基(Sandusky),却早已被毁,不得不返回到尼亚加纳堡。 印第安人把抓获的军士押解到底特律城堡下,肆意折磨,最后肢解致死。俘虏尸体被抛如城防河中,城堡中守军士气顿时瓦解。《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5节作者: 漫游国际 7月下旬,队长詹姆斯.戴利埃尔(James Dalyell)带着260名英军加强连赶到底特律堡,准备对旁蒂克的军营发起突袭,不料旁蒂克早有准备,400多名印第安战士等个正着,很快击退了英军援兵,而城堡攻守仍处于胶着状态。 然而,印第安人打仗是没有耐心的,英军也不断宣传自己的民族政策,给予印第安人很多空头支票的允诺。随着时间一点点地过去,旁蒂克的印第安战士开始气馁了。几支印第安人队伍放弃包围,有些印第安人还在撤离前与守军握手言和。 1763年7月31日,当最后得知伊利诺斯的法国人无法前来增援后,旁蒂克也率众撤离,拉着队伍来到了茂米河(Maumee River)一带,继续领导印第安人进攻英国驻地。 在旁蒂克的带领下,印第安人各部落迅速向俄亥俄地区英国城堡和北美盎格鲁人(法国人除外)的定居地发起攻击。 后来,有位肖尼部落的首领,名叫沙罗特.卡斯恺(Charlot Kaske),成为了印第安人当中的抗英英雄,势头和影响均超过旁蒂克。卡斯恺甚至远行至新奥尔良,前去寻求法国人的支持。 1765年,英国政府决定,只能用外交手段来占领伊利诺斯,于是,英国人想到了旁蒂克。因为印第安人虽然英勇,但攻城拔寨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一旦打不下来,印第安人就会变得气馁而毫无章法,加上英国人也采取怀柔政策瓦解印第安部落之间的联盟,随后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与印第安人达成休战协议。英国人在俄亥俄就是通过这种刚柔并济的办法与印第安人达成谅解,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旁蒂克起义在印第安人当中掀起的反英热潮。 此时,旁蒂克的斗争高潮已过。英国人乔治.克罗甘(George Croghan)来到伊利诺斯,设法找到旁蒂克,并与旁蒂克进行了协商。卡斯恺主张烧死克罗甘,而旁蒂克则想采用更为妥当的办法解决问题。于是旁蒂克同意前往纽约一遭。最后,终于在1766年7月25日在安大略堡同威廉.约翰逊(William Johnson)达成了最后协议,旁蒂克起义在印第安人当中形成的抗英浪潮逐渐平息。旁蒂克的协议不能说完全是投降协议,没有割让土地,没有遣返战俘,也没有扣留任何人质。只有卡斯恺不愿接受英国人对伊利诺斯的主权要求,伙同一些法国人和印第安难民穿过密西西比河而去。 至于旁蒂克除了谋划围攻底特律堡之外,他对印第安人普遍起来抗击英国人的行动到底有多大影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版本。比较老的版本认为,旁蒂克是一个凶残之人,为人阴险狡猾。今天的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旁蒂克在底特律的行动就是印第安人大规模起义反抗英国统治的导火索,正是旁蒂克派出了密使,敦促其他印第安部落加入反抗英国人的斗争中来。但是,旁蒂克并没有全面指挥过这些起义活动。比如领导围攻皮特堡和尼亚加纳堡的印第安首领就不受旁蒂克的节制。按照历史学家约翰.苏哥登(John Sugden)的说法,旁蒂克“既不是反抗斗争的发起人,也不是谋略家,但是旁蒂克勇敢的行动、早期的成功、他的雄心和决心就像熊熊烈火在印第安人中燃烧起来,在印第安人心目中树立了一面旗帜,成为公认的领导人,但并不是任何印第安首领都欣赏他。” 这里需要着重强调一下,世界战争史上首次使用生物武器的战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七年战争之后,英国人与北美印第安人敌对局势越来越紧迫,1763年旁蒂克率众起义。为了对付土著印第安人,亨利.鲍奎特(Henry Bouquet)上校向指挥官阿美士德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英军向印第安人投放感染了天花病毒的毛毯。阿美士德批准了这项计划,并强调自己的愿望,要“不惜一切代价对付印第安人,并最终消灭他们”。实际上,驻防皮特堡的指挥官已经于1763年6月份就采用过这一卑鄙的手段。而在所有的官方记录中,只提到过英国士兵向土著印第安人投放染有天花病毒毛毯的事例。 正是:自古仁政得民心,信义难布土著人。要知怎生结局,且看下回分解。2009-12-19 12:41:39 第四十一回 稳大局谨慎施新政,闹独立南方初反叛 1763年,英国政府针对新近并入版图的加拿大领土上如何解决土著民问题终于制定出了详细的政策,以《皇家宣言》的形式出台。 魁北克殖民地将以其他北美英属殖民地为样板,采用英国法律和议会制度,鼓励殖民地定居者向南方迁移。 魁北克殖民地的版图限定在圣劳伦斯河从圣劳伦斯湾起,沿河两岸的相对狭小的矩形区域,从安大略湖以南向东延伸的一条线作为魁北克殖民地与南方十三个殖民地的界线。 在旁蒂克起义之前,英国政府已经预见到印第安人会有麻烦,早就制定出了一项政策专门应对这种可能性。现在到认真执行的时候了,正好《皇家宣言》可以作为依据: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东部和大湖区低地划拨为印第安保护区,英国人不得前往定居,无照商人不得入内经商。 可是,1763年宣言的真正目的从来没有完全实践过。加拿大人当然应该是罗马天主教信徒,若按照英国法律,他们是没有资格占有议会席位,也没有权利参加投票选举。即使有一些加拿大人会讲英语,他们也对英国的普通法一无所知,因此也无法积极参与到司法和执法事务中。这等于是把原来的法裔加拿大人划定为二等公民,作为政策制定者自己都心虚,这一政策一出台就没有想过要认真执行下去。 定居地的划分也同样形同虚设,因为对这样一大片地方并没有具体规定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措施。一些从美国来的定居者很容易进入魁北克殖民地定居,使得定居政策的相关规定更加毫无用处。 更要命的是,向西迁移的禁令引起了美国殖民地的抗争风暴。难道美国人这些年打仗不就是为了向西扩展定居地和消除法国人的威胁么? 官方的政策如此地似是而非,这就给第一任英国总督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的绝佳机会,他如何执行宗主国的政策直接决定了魁北克殖民地的未来发展方向。 穆雷将军,这位殖民地第一任英国总督,他以非常职业的敏锐性,实施了严格的纪律和创造了和谐的社会,得到了军民的一致拥戴。 穆雷将军反对政府套用样板的规定,用他的话说,政府的政策仅仅为了满足一小撮英国商人的利益而破坏和谐安宁的殖民地社会。他说政府的计划“几乎很难满足魁北克殖民地的新子民,也对放任盲目的商贸于事无补。”他向贸易委员会报告说,“除非让加拿大人出任陪审,允许他们用他们的语言担任法官和律师,否则国王陛下将大失民心。” 罗马天主教堂是这次改天换地中唯一没有被占领者染指的地方,但在被占领后的这段时期,它也面临着两大主要难题。 首先,主教死了,群龙无首。那还是在蒙特利尔投降之前,主教庞特布里安(Bishop Pontbriand)不堪忍受家败国亡的现实,含恨离开人士,天主教的影响大打折扣。没有了主教,教堂里那些圣典礼仪的华丽生活失去了意义,自然无法继续下去。 穆雷早有先见之明,他认为如果没有教堂发挥作用,新殖民地将丧失压倒性的稳定因素。可是,英国国王无论在宪政上还是具体政策上都不允许法国国王或大主教任命任何一位主教。《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6节作者: 漫游国际 说来,这也是整个欧洲的宗教问题。当初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英国国王在以势力强大的新教为主的英国呆不下去,逃亡到天主教为国教的法国,现在北美魁北克殖民地的法裔又都是天主教教徒,按说主教死了,应该由法国国王再任命就是了,可是现在殖民地是英国的殖民地,这个问题就摆在殖民地政府的面前,如何利用宗教问题稳定以法裔人口占多数的魁北克殖民地政局,还是满足少数英裔人口的要求大力推广新教势力,让信仰天主教的法裔人口成为刚刚回到大英帝国怀抱的殖民地的不稳定因素,让殖民地随时都面临着宗教冲突的危险。 穆雷毕竟是穆雷,这位首任总督巧妙地运用了词汇外交手段,于1765年把布里安(Briand)安排成“魁北克天主教堂的主管”,并没有就地剥夺他的权利。这样,教堂工作得以延续下来,帝国政府做出了妥协但没有丢失面子,重要的是加拿大人也乐意接受了“国王慈父般的善良”。 在宗教上强迫加拿大人改信新教的去法国化计划现在终于画上了句号。 真是好事多磨。就在1766年主教布里安到达魁北克的当天,穆雷总督,这位主教的朋友加老板,却离开魁北克回伦敦处理自己一屁股麻烦事去了。 原来这位亲法国人的总督受到英国商人的集体起诉,控告他“最臭名昭著的偏袒”、“简直让新教教徒丢脸”和“剥夺公平贸易的权利”的行为。 穆雷的接任者也是一位职业军人,名叫“盖.卡尔顿”(Guy Carleton)。这位继任总督比穆雷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甚至高度赞美新法兰西的内政和精神,对1763年《皇家宣言》的目的提出了批评。卡尔顿想安抚加拿大人,基于对他们的良好愿望来保证未来的殖民地不再发生战争。 正按照预期的那样,英国来的移民并没有前往魁北克,魁北克殖民地的人口基本上保持在95%以上是法裔居民。 这时,殖民地上下一致认为,对法裔加拿大人采取现实主义的政策和维持基本的公正,必须要有一项新的法案作为保证,并且有必要让法裔加拿大人在司法中占有一席之地,维护土地领主的权利,和采用法国的传统法律。 宗主国政府这时也很清楚消化这一帮外国人口、把外国宗教和法律柔和到帝国既有模式下会遇到的困难,因此对所有涉及魁北克的问题采取了代表听证会的办法来解决。 为了亲自表达自己的意见,卡尔顿总督于1770年来到老家伦敦。其实此前,保证土地领主的权利和法裔加拿大人参与司法的建议已经得到了英国政府的批准。 解决魁北克问题的方案到了1774年已经取得了新进展,政府正在拟定一项替代法案,但是这个法案一出台就直接引起了南方十三个老殖民地的反叛,虽然在此后该法案成为了加拿大这块土地上所起的作用如同一个国家的宪法一样,但此时此刻,法案能否执行、如何执行和执行结果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这个法案就是加拿大历史上著名的《魁北克法案》。《魁北克法案》恢复了类似于以往新法兰西的旧有体制,总督通过一个委员会管理一切,放弃了1763年出台的当选议会。罗马天主教徒有资格担任公职,这样的开恩在帝国范围以内是绝无仅有的。 经过十多年的折腾,罗马天主教教堂现在可以合法征取十分之一的教区税,土地领主也取得了占领前的地位,民事诉讼依据“加拿大法律”来判决。一切政体朝着法裔加拿大人的意愿转变,可是只有一条例外,就是英国刑法必须得遵守,因为英国政府认为英国刑法更加人性化。 最后一条关于魁北克疆域的问题十分关键,《魁北克法案》把整个大湖区和圣劳伦斯河谷以及俄亥俄和密西西比河之间的所有土地都纳入了魁北克殖民地的范围之内。这样划分的目的就是要把公民政府引进到这些地区,把毛皮交易置于中央政府的管制之下。 《魁北克法案》合了总督卡尔顿、罗马天主教徒和土地领主的心意,但普通老百姓普遍的反应还不太确定。但十分肯定的是,《魁北克法案》惹恼了南方十三个英属殖民地,激起了这些殖民地代表的激烈反抗,大英帝国的议会会议立马就炸开了锅。 闹了半天,结果牧师、土地领主和总督结成了同盟,代理政府中竟然没有替英国人争取权利的代表,还把俄亥俄这块英属殖民地人民梦之以求的土地划拨给魁北克,总而言之,把这个新来后到的英属新殖民地弄得太像他们的老对手新法兰西一样了,不服气的南方十三个殖民地干脆宣告了“独立宣言”,控告英国国王乔治是 “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政…… 在一个邻省废除英国的自由法制,在那里建立专制政府,并扩大该省的疆界,企图把该省变成既是一个样板又是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以便进而向这里的各殖民地推行同样的极权统治”。 正是:本是海盗同根生,相煎何须提道义。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009-12-21 10:46:24 第四十二回 加拿大正名来龙去脉,美国人北侵兵分两路 “加拿大”一词的来龙去脉 话说1535年,雅克斯.卡地亚(Jacques Cartier)率领200多人进行他的第二次航行,在经过圣劳伦斯河时,曾问及此地名称,两个土著的年轻人用当地语告诉他“卡纳大”(Kanada),即“村庄”或“定居”的意思。并向他指出了通往村庄斯塔达科纳(Stadacona)的路线,即今天加拿大东海岸的魁北克市(印第安语,意思是大河变窄的地方)。雅克斯.卡地亚(Jacques Cartier)便用Canada 这个词来表示当时斯塔达科纳和多拿科纳(Donnacona)周围的土地,从此无论正式或非正式的记录或资料里都或多或少地使用加拿大一词来表示大湖区圣劳伦斯河谷南北地带。 实际上,1547年的地图就把圣劳伦斯河以北的地方都标为“加拿大”,1600年前圣劳伦斯河就叫加拿大河。甚至在1616年,当时的人们还把加拿大河以北及圣劳伦斯湾一带叫做加拿大,不过后来建立了新法兰西殖民地之后,这一带以北的所有领土就都叫新法兰西。随着探险家们和毛皮交易商们向西向南标注地图,“加拿大”就变大了。《魁北克法案》甚至把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也划入加拿大版图。 后来,人们把旧的新法兰西或新的魁北克殖民地叫做加拿大,还得归功于美国人入侵加拿大时,把他们入侵的对象就叫加拿大。而魁北克殖民地的人民,不管是法裔英裔,也是通过这次美国人的入侵才认识到自己原来属于加拿大这个既没有独立又被美国人象一个国家那样侵略攻占的地方,殖民地的人民才对他们并肩战斗誓死保卫的神圣领土产生了“祖国啊母亲”的感觉。 这次美国的军事目标就是要拿下英属魁北克殖民地 – 在1775年的时候,已经经常使用“加拿大”这个词了。例如,“第二次大陆会议”给飞利浦.斯凯勒(Philip Schuyler)将军的军事授权书中就有这样的话语,如果“加拿大人不愿意”就“立即攻占圣约翰、蒙特利尔和这个国家的任何其他领土”,“要在加拿大采取任何其他措施”,“来保证我们殖民地的和平与安全”。 即使当代的历史书籍中有关这次战役的内容都采用“加拿大”作为标题。在1763年“法国印第安战争”(即“北美七年战争”)结束时的《巴黎条约》中,法国把加拿大省割让给英国,当时英国人所称的魁北克领土是法属加拿大省的一部分。本文在前几回已经采用了“加拿大”叫法,指的是1763年“皇家宣言”定义的英属魁北克殖民地范围,大体和今天魁省安省的面积雷同。此后“加拿大”一词的演变将和这个国家的演变一同讲述。 却说南方殖民地爆发的反叛行动,直接成了《魁北克法案》是否可行的试金石。 卡尔顿总督于1774年返回魁北克,坚信自己会募集6000多加拿大人投入到那场“想想都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灾难”中,在他心里已经为不要发生这场灾难而祈祷了许多年。《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7节作者: 漫游国际 1775年时,美国人邀请加拿大人为了英国人的权利向英国政府开战的宣传充斥着加拿大殖民地(有点绕口啊,但确实是这样子的,既然已经闹独立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南方殖民地的人从这里开始就叫美国人;加拿大的英国人这时正为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而愤愤不平;无论美国还是加拿大的英国人都对英国政府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感觉),但是美国人还是显得天真了点,加拿大人对美国反政府宣传的响应者寥寥无几,只在蒙特利尔有几个商人和一小撮居民有点举动。 显然,加拿大人不愿意为美国人打仗,但是当卡尔顿发觉他的加拿大殖民地也同样没有做好为英国政府打仗的准备时,卡尔顿立刻傻眼了,要是美国人一举北上,加拿大殖民地将非英国王室所有。在他周围,也只有土地领主们和教堂管事们等一干子老朋友能算说些安慰话,多少给了点鼓励。 1775年11月,美国人果然成功突破尚普兰-黎塞留防线入侵而来,卡尔顿面对这样的形势也连忙出逃蒙特利尔。第二支美军在本尼迪克特.阿诺德(Benedict Arnold)的率领下围攻魁北克城,但在圣诞夜的一次无效攻击之后,美国敌人被迫在魁北克城外度过了一个悲惨的冬季,眼看着来年英国援军接踵而来,美军只好灰溜溜地撤退了。 且说1775年春,美国独立战争在莱克星顿(Lexington)和康科德(Concord)战役打响了第一枪后,把马萨诸塞殖民地米德尔科斯县的这些小镇凉在一边,重点转移到了波士顿,原来英国政府军被殖民地军队包围在波士顿城里。1775年5月,阿诺德将军了解到英军囤积武库的提康德罗加(Ticonderoga, 即前面提到过的卡迪龙)堡防守薄弱,就和伊森.艾伦(Ithan Allen)带领一支殖民地军队攻占了提康德罗加堡和克朗波因特堡,并对蒙特利尔的门户圣约翰堡(St. John’s,也叫St. Jean)发起攻击。当时,前两个靠南边的两个要塞只是做了微弱的抵抗就被美军攻克了。6月份,1000多名康涅狄格军队在本杰明.辛曼(Benjamin Hinman)的指挥下驻守提康德罗加堡和克朗波因特堡。 1774年举行的美国“第一次大陆会议”已经通过一封公开信邀请过法裔加拿大人参加1775年5月举行的“国会”,“第二次大陆会议”开会当日也发出了同一信函,但南方十三个殖民地的两份信均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攻克提康德罗加堡之后,阿诺德和艾伦一致同意有必要加强提康德罗加堡的驻军,防止英军首先反攻这个军事要塞,在军事上直接瓦解殖民地的同心合力。另外他们还了解到魁北克的防御十分薄弱。因此他们各自率领一支远征军向魁北克开拔,提议只要1200到1500人的兵力足以把英军赶出魁北克省。美国的国会先是下令放弃攻占的提康德罗加城堡,一旦这一带有英军来犯,需要防御的话,纽约州和康涅狄格州将出人出物资顶上。可是,来自新英格兰和纽约的公共舆论普遍认为国会不应该放弃已经到手的城堡要塞,而是要保持住从蒙特利尔南面向加拿大进军的威胁。 与此同时,魁北克总督盖.卡尔顿正在加强圣约翰堡的防守力量,想方设法拉易诺魁人进来同英军并肩战斗,因此,美国的国会决定需要采取主动进攻的军事行动。这样,1775年6月27日,国会授权飞利浦.斯凯勒将军完成侦查,如果战局有利,开始入侵加拿大。阿诺德将军放下指挥权,亲自跑去波士顿,请求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将军派遣一支归他指挥的援军到魁北克。 美国人对圣约翰堡的攻击让卡尔顿总督敏锐地意识到,如果敌人直接从魁北克南边小径入侵,那危险可就大了去了。卡尔顿请求波士顿英国政府军的托马斯.盖格(Thomas Gage)将军前来加强防守,但得到的答复是美军不会轻易远征魁北克的,叫卡尔顿不必过于担心魁北克的防御。于是,卡尔顿只得自己组织起一杆子当地武装加入到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城的防守队伍之中,这么一帮临时攒凑起来的人马要抵御美国人蓄谋已久的侵略,任务显然非常艰巨。就算这样,卡尔顿总督也不能让美国人感到就这样轻而易举地侵占加拿大的地盘,为了回应美国人对提康德罗加堡的攻占和对圣约翰堡的袭击,卡尔顿派遣700多人的部队进驻蒙特利尔以南黎塞留河上的一个要塞,下令建造船只,招募了100多名莫霍克印第安人前来助战,随时准备在尚普兰湖面上和敌人展开战斗。卡尔顿总督本人只留下150人负责蒙特利尔的防御,把蒙特利尔的防守重点放在南岸不远的圣约翰堡上。卡尔顿这样布局是不得已而安排的一个冒险计划,这意味着一旦圣约翰堡失手,蒙特利尔将不攻自破。而魁北克的防守任务则交给副总督克拉马赫(Cramahe)负责。 正是:求独立先灭政府军,搞扩张入侵加拿大。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2009-12-21 12:09:44 历史学家佛朗西斯.帕克曼(Francis Parkman)在他的《占领加拿大后旁蒂克的阴谋和印第安战争》一书中[波士顿:小布朗,1886]提到了阿莫斯特和鲍奎特之间早期信函中的那些附笔内容,这两人甚至也不知道当时是否能把天花病毒扩散给印第安人: “难道不能想个办法把天花病毒散布到那些还未感染的印第安部落吗?现在情况下,我们必须力所能及地采用一切办法减少他们的数量”。[第六版第二卷第39页]。 这些信并没有全部看到,但在1763年7月23日,也就是讨论投送毛毯三周前,由鲍奎特写给阿莫斯特的信中(和前面我提到的应该是同一封信)说到皮特堡的上尉艾库耶(鲍奎特是前来支援的军事长官)已经报告过在城堡里有病毒感染的情况。这说明至少写信者知道这一计划可以执行。 奇怪的是,散播天花病毒的具体计划却都出现在附笔内容中,这事只能留给读者去琢磨了。 1763年美军将领之间通信的其他函件内容也表明散播天花病毒的注意并不是偶然的。这些信中的评语足以说明种族灭绝的意图昭然若揭。 “佛明已经伪造好了有关人权的所有主张”(6月25日鲍奎特给阿莫斯特的信); “我宁愿选择自由党来杀掉所有这些野人”(6月25日鲍奎特给阿莫斯特的信); “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根除这些印第安种族”(7月9日阿莫斯特给北方印第安部门助理威廉.约翰逊的信); “即使让他们完全断根绝后也不足以赎回他们的罪过”(8月7日阿莫斯特给印第安事务局副局长乔治.克罗甘的信); “以最有效的办法杜绝他们生存下去”(8月27日阿莫斯特给约翰逊的信)。 阿莫斯特在这段时间的很多信函包括了有关由他处理过的日常事务内容,比如官员们谁生病了或者谁要请假;手头账务,军需品费用;防守人数的多少等等。不过,这些信函内容没有一封表现出有头脑发疯的征兆或者迷恋于残忍的迹象。可以说,阿莫斯特对印第安人就没安好心。2009-12-22 15:29:06 第四十三回 叛军遣使谋同盟,蒙哥马利初进兵 却说盖.约翰逊(Guy Johnson),乃英国王室的效忠者,代表英国政府出使纽约殖民地莫霍克峡谷的印第安人部落。 此人一直谨小慎微地与纽约殖民地的易诺魁人保持着友好关系。当纽约殖民地上空爱国氛围遽然浓厚的时候,他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感到担忧起来。当约翰逊确认他已经无法安全地行使皇室事务的时候,带着约200名效忠派人士和莫霍克印第安支持者离开了纽约的家园。《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8节作者: 漫游国际 约翰逊首先来到安大略堡(Fort Ontario),于6月17日挑选了一些印第安人首领(大多数是易诺魁人和休伦人),让他们允诺一旦战事来临时要向英政府军提供后勤和通讯联络,帮助英国对付那些“令人讨厌的敌人”。接着,约翰逊离开安大略堡前往蒙特利尔,会见了总督卡尔顿和1500多名印第安战士,达成了类似的协议,交换了战争腰带,相互约定“要做好服务准备”。只是参加这次大会的易诺魁人中大部分是莫霍克族人,其他易诺魁联盟部落大都避免参加这样的会议,免得被美国人怀疑保持中立的诚意。 这次大会之后,很多莫霍克人留在蒙特利尔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但后来似乎不太确定美国人是否会真的于1775年入侵而来,于是大多数印第安人于8月中旬选择返回家园。 美国人的“大陆会议”不想把六个印第安部落卷入战争中。1775年7月,作为一位对奥内达人深具影响的传教士,散缪尔.库克兰(Samuel Kirkland)带着奥内达人参加了大陆会议,在大会上美国人对这些印第安人声明“我们希望你们呆在家里,不要加入任何一方,把你们的战斧深深埋掉”。当奥内达人和土司卡罗拉斯(Tuscaroras)人正式表态要保持中立状态时,一些个别的奥内达人还是表示他们愿意支持美国人的反叛行动。 约翰逊在蒙特利尔举行大会的消息传来以后,美国将领斯凯勒深受刺激,虽然不奢望让印第安人也加入反叛阵营,但也不能让印第安人有样学样地支持政府军。斯凯勒也在阿尔巴尼召集了一次土著人大会。斯凯勒久驻边疆,对奥内达人具有颇深的影响力,在400多印第安人参加的大会上(主要是奥内达人、土司卡罗拉斯人和少数莫霍克人),斯凯勒和其他印第安区的传教士向印第安人解释了脱离英国暴政的原因,强调了美国殖民地人民发起战争是为了保护印第安人的权利,而不是想占领他们的土地。与会首领同意保持中立,其中一位莫霍克人这样说道,“这是一场家务事”,他们将“保持安定,看你们如何打仗”。不过,这边的印第安人还是给美国人给了点面子,答应对白人定居者经过他们的领土时不予阻挠。 美国人主要的进攻线路是在斯凯勒将军的率领下,经过尚普兰湖向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城进攻。这一支远征部队由纽约、康涅狄格和新汗布什尔等州的美军以及塞特.瓦尔内尔(Seth Warner)领导的“绿林山男孩”组成,纽约州提供后勤粮草供应。 原来“绿林山男孩”是当时60年代英属殖民地纽约和新汗布什尔之间的领土上首次建立的一个军事组织,被称为“新汗布什尔接管者”,由伊森.艾伦领导,主要成员是和他的家庭有关联的族人。这支军队的最初目标是阻止纽约殖民地吞并他们与新汗布什尔有主权争议的家园。当这一领土争议最终导致1777年佛蒙特共和国成立以后,男孩们成为了新共和国的军队。在此期间,有些绿林山男孩参加了美国独立战争,包括最著名的1775年占领提康德罗加堡的战役和后来入侵魁北克的军事行动。 却说斯凯勒正在寻思如何进军,但是,由于过于小心谨慎,迟迟没有行动。到8月中旬时,得到报告说卡尔顿将军已经在蒙特利尔外围加强了防守,已有许多印第安人加入了英政府军的阵营。 8月25日,当斯凯勒正在参加印第安人大会时,蒙哥马利(Montgomery)接到消息称圣约翰堡建造的战船已近尾声。在斯凯勒不在前沿,也没有正式下达命令的情况下,蒙哥马利带领驻扎在提康德罗加堡的1200人部队于9月4日抵达黎塞留河中的黑岛(Ile aux Noix),而后斯凯勒带病赶上了部队。斯凯勒向詹姆斯.利文斯顿(James Livingston)发去了一封信要求积极配合这次进攻。 利文斯顿者,其实是加拿大人,此人准备带领当地军事力量支持美国人把魁北克变成美国第十四个殖民地的事业,伺机控制蒙特利尔以南的土地。 第二天,美军沿河而下,前锋已达圣约翰堡。美军遭到了防守部队的抵抗,双方发生一场小规模的战斗,互有死伤,随后美军撤退至黑岛。这次战斗主要是英政府军一方印第安盟友参加的战斗,提康德罗加城堡内的美军没有向自己的军队派出援军,目的是想让印第安人知难而退,撤出这场冲突。 接着是美方奥内达人及时出现在这一地带,切断了莫霍克战士从考福纳瓦格(Caughnawaga)增援圣约翰堡的线路,英政府军失去了印第安盟友从这一线给予的支持。奥内达人敦促莫霍克人回到家园,正好那时有英政府派来的盖.约翰逊、丹尼尔.克劳斯(Daniel Claus)和约瑟夫.布朗特(Joseph Brant)也在那里寻求莫霍克族人的协助。奥内达人拒绝了约翰逊和克劳斯的约见,但向布朗特和莫霍克族人解释了阿尔巴尼协议中已经答应保持中立的精神。布朗特和英政府的代理人因此离开,并未得到印第安人的任何支持承诺。在英国政府的正式谴责声明中,把这件事说成是,由盖.约翰逊交给易诺魁人的战争腰带被转交给了在印第安人中间活动的美国传教士,易诺魁人被看做是有背叛行为。 这次战斗之后,斯凯勒将军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无法继续指挥部队了。因此,斯凯勒把兵权交给了蒙哥马利,随后几天自己撤退到提康德罗加堡。接着,又有800到1000多名部队从康涅狄格州、新汗布什尔州和纽约州以及某些“绿林山男孩”陆续赶来助战,经过再一次的试探,蒙哥马利终于下决心围攻圣约翰堡,切断了与蒙特利尔的联系,截获了来自魁北克城的后勤供应。这时伊森.艾伦越权起兵,试图想以略少的兵力首先拿下蒙特利尔。 1775年9月24日,艾伦带着为数不多的加拿大投诚军人和美军百来十人渡过圣劳伦斯河,在郎垓.波因特(Longue Pointe,今天Pix-IX街最南端一带)登陆。当地居民还算友好,没有为难这么一支小小的美军部队。艾伦登陆后就封锁了通往蒙特利尔城区的交通要道,封锁消息,希望等到布朗的美军一道,给蒙特利尔来个突然袭击。没想到,有一人逃脱艾伦军的控制,跑到城里把美军如此这般一支军队已经登陆蒙特利尔的消息告诉了卡尔顿总督。而这时,本来说好一同登陆的布朗军却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过河。这样,艾伦好不容易来回三趟用仅有的船只运送过来的这支先遣队孤立无援,陷入了随时都会被吃掉的境地。 艾伦也及时知道了消息已经走漏,蒙特利尔守军马上就会到来,若再把这帮人渡回南岸已经不太可能。艾伦无奈在附近郎垓.波因特和蒙特利尔之间的一片森林里躲了起来。艾伦又派人给托马斯.瓦尔科尔(Thomas Walker)捎信寻求援助。瓦尔科尔乃英国商人,居住在蒙特利尔岛下游北岸,是美国独立派爱国党人的同情者。瓦尔科尔确实紧急召集了一些援军,可是没等这支援军到来,艾伦早就落入英军之手。 卡尔顿接到消息称臭名昭著的伊森.艾伦就在蒙特利尔的大门口,立刻拉响警报。警报声四散开来,全城军队全部惊动起来。最后约翰.坎贝尔(John Campbell)带领第26步兵团(驻守蒙特利尔的整个部队)的34名正规军、120名加拿大本地人、80名英国人和20名印第安人扑向了艾伦的美军。 看看坎贝尔已经压了上来,艾伦连忙指令手下10多名加拿大人顶住左翼,另外50余名加拿大人顶住右翼。派去上前顶住的这些加拿大人一看形势逆转,立刻乘势逃跑了,把艾伦和其余的美军扔在了一边。坎贝尔军立刻压上,密集火力直接朝美军一齐打过去,战斗进行了90多分钟。艾伦的残军败将已经不能支撑下去了,干脆也率众投降。《加拿大的那些事儿》 第39节作者: 漫游国际 经过紧张激烈的郎垓.波因特(Battle of Longue Pointe)战役,伊森.艾伦本人战败被俘。这次盲目的出兵导致英政府军大举增加援军,蒙特利尔外围农村地区大约有1200多人前来救援。可是卡尔顿并没有很好利用效忠派支持者的高涨热情,他对这千数人马没有布置任何军事任务,对圣约翰堡的被围丝毫没有派军前去缓解压力,结果几周以后,无所事事的农村义务兵逐渐散去,回家收割庄稼去了。卡尔顿甚至都没有下令逮捕公开支持美国人并向美国人通风报信的蒙特利尔商人托马斯.瓦尔科尔。 包围圣约翰堡的美军也不轻松。城堡外地面泥泞不堪,好不容易挖成的战壕里很快渗满了水。蒙哥马利描述他的士兵就像“沼泽地里的老鼠”一样。更加糟糕的是,粮草和弹药也近告罄。在美军日夜轰击下,英军丝毫没有放弃这座城堡的迹象,而美军士兵逐渐面带菜色。到10月中旬,由于疾病困扰,大约有900多人送回了提康德罗加堡养病。围城初期,城堡守军利用周围地形优势,美军连大炮都支不起来。少校普雷斯顿(Preston)在他的日记(9月23日)写道,“敌人的逃兵告诉了他们架设大炮的方位,我们一股脑儿地把炮弹全部倾泻到那里”。在提康德罗加城堡的更大型火炮运来之前,城堡守军在火力上占有非常大的优势。 10月6日,美军从提康德罗加堡运来了一门名叫“老母猪”的大炮,第二天开始向城堡内倾泻一连串的炮弹。蒙哥马利一看形势对头,赶紧考虑到安置第二门大炮,两门大炮不停地轰击城堡。第二天,英奸詹姆斯.利文斯顿向蒙哥马利出主意,叫美军首先拿下尚布里堡(Fort Chambly)。蒙哥马利采用了利文斯顿的建议,仅用两天时间,顺利攻克尚布里堡,缴获了大量物资。蒙哥马利正愁补给不足,闻听尚布里堡军用物资仓满充盈,顿时喜出望外。 尚布里堡的落陷,给圣约翰堡守军打击很大。一些民兵开始动摇,也想一并投降了事,可是普雷斯顿拒不纳降。蒙哥马利顺利攻陷尚布里堡以后,调用全部大炮,在圣约翰堡的西北角布成炮阵一齐向城堡内发炮。 在蒙特利尔,卡尔顿终于坐不住了。迟迟不动和对民兵的不信任引来了无数批评,卡尔顿迫不得已制定了一项进攻计划。卡尔顿先向魁北克守军阿兰.麦克林(Allan Maclean)发号司令,要求麦克林带领皇家苏格兰高地军团和一些民兵向索雷尔靠拢,从索雷尔沿黎塞留河南下增援圣约翰堡。卡尔顿本人率领一军从朗格耶(Longeuill)渡过圣劳伦斯河赶往圣约翰堡。 麦克林调集了180多名苏格兰高地军人,不惜采用威胁手段征集了400多名民兵,于10月14日抵达索雷尔。卡尔顿带领的1000多人在朗格耶登陆时遭到美军大炮的轰击,除了少数船只靠岸被俘之外,大部分军队因无法登陆而退回蒙特利尔。原来美军从尚布里堡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些大炮正好用来抵御卡尔顿和麦克林部队的登陆行动。麦克林也从索雷尔向前压上,但沿途民兵大批逃亡,人数已经远远不足以和美军对抗,不得不退回索雷尔,随后直接撤退到魁北克城。 10月底,美军部队不断得到加强,纽约和康涅狄格也增派了500名军人前来助战。这时,圣约翰堡外美军越聚越多,新的炮营对着城堡训练炮阵,而英军两路救援队伍无功而返,后勤辎重又全部落入敌人之手,圣约翰堡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 11月1日,蒙哥马利派遣俘获的卡尔顿军人打着休战旗进入城堡,向城堡内守军递送了蒙哥马利的一封信,明确告知城内守军,外援不至,不如投降。普雷斯顿不相信美军遣使的一派胡言,派自己的亲信去见蒙哥马利交涉停战事宜。蒙哥马利拒绝了普雷斯顿的停战条件,但答应可以休战四天,如果援军还不到,英军应当投降。蒙哥马利引见了其他被俘英军,证实两路援军已被击败而退。此时,蒙哥马利要求英军马上投降,普雷斯顿亲信答应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