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30

进门时,李建成望向了正在值班的常何,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说明,这一天,风平浪静,天下太平。进了门,李建成们走向了会议地点:临湖殿。长期以来,唐初的这一场宫廷政变被称之为玄武门之变,事实上,这是李世民积极干涉史书编写的成果。这场政变最准确的名字应该叫临湖殿之变。因为秦王府的伏兵不在玄武门,政变的主战场同样不在玄武门,而在临湖殿。李世民在临湖殿等他的大哥已经好一会儿了。来到临湖殿前,李建成如被人当头一棒打在天灵盖上,再浑身一个激灵,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掉转马头,夹马就跑。李世民还是比较有幽默感的,看到大哥来了招呼不打一声就走,还策马上前,边走边招手,呼唤大哥四弟不要走,快回来开会。开会?开玩笑吧,这个样子是开会吗?在临湖殿前,不是长袖宽袍的李世民,而是全副武装的李世民,全副武装的李世民也不至吓得李建成招呼也不打就跑,他们兄弟经常携刀带剑出入宫中。让李建成吓得魂飞魄散的是临湖殿前有百余名全副武装的秦府将士。李世民领来了包括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张公谨等在内的所有秦府精兵强将。这么多秦府兵马出现在临湖殿,意味着很多东西。第一,李建成被常何背叛了。这位常何是名优秀的双面间谍,他投入东宫正是李世民的刻意安排,今天,这枚潜伏的棋子终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第二个,玄武门的驻军将领也被李世民收买了,唐朝皇宫城门的守军跟检查出入是分开的,常何只管检查,守卫玄武门的是云麾将军敬君弘。第三个,最重要的一点,秦王府的兵马操刀持戈站在临湖殿外,那临湖殿内的李渊只怕就不会是准备开家长会那么轻松了。大惊之下,李建成来不及想这么多,因为他依然跑向了玄武门。他也没有机会来想了,刚跑起来,一支四羽大箭破空而至,将他射落马下。秦王大箭,例无虚发。跟李建成掉头就跑的懦弱相比,李元吉还是比较勇猛的,一看不妙,马上取下弓箭,可曾经驰骋沙场的齐王也不禁惊慌失措,双手止不住地颤抖,连拉了数次,弓弦都没拉起来。在李建成倒地毙命之后,李元吉放弃了拉弓的打算,也转身跑起来。没过一会儿,李元吉同样翻下马来,这一次射中他的却不是李世民,而是尉迟敬德率领的伏兵。在射杀李建成后,尉迟敬德率领的七十名骑兵也加入战场。史书上用了继至这个词。这是一个奇怪的描述,作为李世民的第一号金牌保镖,他应该寸步不离地待在李世民的身边,怎么现在才继至?如果是继至,那在这之前,尉迟敬德干什么去了?如果心里有这个疑问,那应该再提醒一下自己,李世民的对手绝不仅仅是两个兄弟。被射下马后,李元吉从地上爬了起来,撒开腿就跑。看来,不是每个人的箭都有李世民那一箭毙命的杀伤力。李元吉跑往了树林,这说明小伙子还是比较聪明的,知道在大道上,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跑着跑着,李元吉突然停了下来,然后折了回来,朝地上一个身影扑了过去。去而复还是因为他发现一个天赐良机,李世民落马了!李世民打马紧随李元吉冲进了树林,不巧被树枝挂住,掉了下来,竟然还爬不起来。李建成慌不择路,李元吉吓得连弓都拉不满,而李世民何尝不是血压骤升,动作失常。毕竟弑兄诛弟这种事,大家都没经验。而箭伤带来的伤痛,喷薄而出的鲜血终于唤醒了李元吉的勇气。李元吉扑到李世民的身上,一把夺过李世民的大弓,准备用弓弦勒死这位二哥。李元吉的双眼已经血红,愤怒让他的面孔变得狰狞。一定要勒死他!充斥李元吉大脑的只有这么一个简单血腥的念头,直到他听到一声雷鸣般的暴喝。要是一般人喝住手,是没有效果的,动了杀心的李元吉已经接近于一头猛兽,可这个人不是一般人,他恰恰是李元吉的克星。李元吉熟悉这个声音,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当日三夺他马槊的人,这个人,是让他恨之入骨却无可奈何的尉迟敬德。患有尉迟恐惧症的李元吉仓皇从李世民身上爬将起来,撒开两腿,跑向了武德殿,那是他以前居住的地方。李元吉没有回到武德殿,他倒在了尉迟敬德的箭下。倒下的那一刻,他大概想:长安城内,能杀我的果然只有尉迟敬德一个啊。【最后的反击】在李世民的计划里,李建成、李元吉被射杀后,玄武门一路的战斗就该结束了,可事实的发展并非如此。李世民漏算了东宫将领的忠诚。率兵前来参战的是东宫的翊卫车骑将军冯立。擒贼先擒王被列为至理名言是有道理的。群龙无首之下,多是一盘散沙,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结局。而冯立已经料到了东宫的败局,可他依然要追求过程中的问心无愧。听到李建成死亡的消息,冯立仰天长叹:“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就算改变不了结局,我也应该做点什么,只有这样,我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冯立率领着两千东宫齐府精兵奔向玄武门,事后看来,他向这些精兵隐瞒了太子的死讯。来到玄武门时,冯立发现已经进不去了,大门被关上了,而且还是刚刚关上的,关闭大门的人是张公谨。史书上关于这一段的记载十分奇怪,这一句是: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这就不对了,论多力,我们程咬金虽然不一定真耍大斧,但力气绝对不输别人,论拼命,秦叔宝的血都流过一桶多,论声波功,尉迟敬德刚刚连齐王李元吉都收拾住了,论领导力,李世民就是总指挥。怎么就剩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了?李世民、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他们去哪里了?如果有这个疑惑,那应该再一次提醒一下,李世民的对手并不是只有李建成李元吉。这些刚还大杀四方的人突然从史书中消失,是因为他们进了史书黑洞,这个黑洞是李世民亲自制造的,他制造出这个黑洞,是为了让一些事情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那些事情正是很多年后,李世民坐立不安,非要找房玄龄看史书的原因。大家或许还记得,当时有人告诉李世民,曾经发生的事实,就算史官不记,也总有人会记住的。现在是时候来看看,有人是怎么记的。这个记录有些怪力乱神,具体来说,这是一个鬼故事。话说李世民一夜突然掉进地府,在阴司里碰到李建成李元吉正在喊冤,而阎王就派了一个判官来审案。按杀人罪,李世民是有可能长住地府。可李世民发现,审自己的这个判官竟然是自己大唐政府的官员。原来,因为天下冤情泛滥,地府积压案件过多,地府公务员明显不够用,阎王于是从阳间招聘了一些人充当临时判官。审李世民的就是来客串的,此人叫崔子玉,在阳间是滏阳县尉,也在阎王这里搞了兼职,上夜班当判官专审案。是自己人就好办事了,很快李世民跟这位崔判官达成了一个协议,崔判官将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定性为大义灭亲,送李世民回到了阳间,而崔县尉也就成了崔御史。故事就是这么一个故事,重点是崔县尉升官心切,自己搞了一句问话将李陛下问得如杵中心,不敢回答。问话是:“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于武德九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仰答。”翻译过来是,大唐天子,且问你,在武德九年那一年为什么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抬起头来答话!这个故事叫《唐太宗入冥记》,据考证是武则天时期的人写的,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还不是个人的臆想,而是取材于民间的一个传说。现在大家知道了,李世民跟他的秦府干将们突然消失于玄武门外,极有可能是办另一件大事去了,那件事就是囚慈父于后宫!真正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不是射杀李建成李元吉,而是控制李渊。在李世民消失的这段时间,“多力”的张公谨正在苦苦对抗东宫车骑将军冯立率领的两千精锐。这是整个玄武门之变最危险的时刻,一旦让东宫士兵进入门内,必定影响最后的结局,要知道虽然李建成已经死了,但李渊还在。关键时刻,总掌宿卫兵的云麾将军敬君弘开始召集玄武门的屯营兵。玄武门在大大小小的城门里,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里可以说是唐朝宫廷政变的圣地,前后一共发生了四起政变。之所以成为造反热点,这是因为守卫宫廷的主力禁军就驻扎在玄武门外。史书上没有明记敬君弘是否是李世民布下的棋子,但从其热心参与政变的行动来看,他大概不光是为了凑热闹。敬君弘断然拒绝了左右劝其围观的善意提醒,也没有等自己的营兵集结完毕,就操起家伙大喊着冲到了最前面。很快,敬君弘就发现自己太冲动了,苦攻城门不下的东宫士兵正有力无处使,突然发现有个大将冲到了他们中间,嗓门还特别大。于是,他们马上掉转刀头朝向了这位半路杀出来的云麾将军。乱刀之下,敬君弘倒地身亡。而东宫的将士也明白过来了,攻城门很难,但要砍翻城门之外的人很容易。于是,东宫人掉转了枪头,开始大声招呼攻打秦王府去。据记载,现在的秦王府除了烧火做饭的丫头们,也就是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些不能动刀动枪的学士了。眼见老窝要被端掉,玄武门外突然挑出了两颗人头。在消失良久之后,尉迟敬德又重新出现在玄武门上,而且一出现就扭转了战局,他拿出了李建成李元吉的首级。谁都知道击败一支军队莫过于击败他们的支柱,而东宫齐府的支柱自然是李建成李元吉,他们的头颅是绝佳的退兵利器,奇怪的是到现在才搬出来,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两位的脑袋被调到另一个地方走穴演出去了。看来,人虽然死了,头还是很忙的。两位头颅一出,立刻发挥作用,东宫齐府士兵一哄而散,而冯立告诉他的亲信:“杀了敬君弘,总算多少报答了太子的恩惠,现在我们可以解兵了。”离开玄武门,冯立逃向了山野,顺便提一句,冯立后来成为了唐朝名臣,这说明,内心有坚持的人才会有所作为。玄武门外的劲敌已经瓦解,整个兵变只剩下最后一步,却也是最艰难的一步,艰难的原因不是需要浴血拼杀,而是面对最后的亲情。父亲,你我的结局该如何书写,写书的笔握在我的手里,但同样,也握在你的手里。大家都猜得到,接下来该请李渊让位了,一般来说,这是嘴皮活,找个能说会道的给李渊摆摆事实就可以了,秦王府有不烂之舌的人很多,比如长孙无忌就是一位。可李世民却转向了尉迟敬德,用无比冷酷的声音发出了他的指令:“你去!”于是,身着铁甲,手握长矛的尉迟敬德径直走向了临湖殿,这位仁兄的身上可能还沾有鲜血。李渊本来准备今天在临湖殿开家庭会,为了彻底解决这件事情,他还召来了朝中的重臣,可显然,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囚徒,因为手拿兵器的尉迟敬德直接走到了他的面前。大家应该还记得前两天李世民怎么让尉迟敬德去请房玄龄的,长孙无忌办不到的事,有时候就需要尉迟敬德去办。因为尉迟敬德具有跟今天的核讹诈同样的作用。看到杀气腾腾的尉迟敬德,李渊马上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很快,他听到李建成李元吉的死讯,他望向了裴寂。裴寂没有说话。李渊又望向了其他大臣,他听到了自己唯一的出路。“现在立秦王为太子,将国家政务交付于他,就没有事情了。”好,好,你要的全给你。在殿外的李世民松了一口气,李渊的最终让步终于让他避免背上弑父的名声。这一天的血已经流得够多,李世民再也不愿意手上再沾上父亲的血。他步向了殿内,禁不住扑在李渊的身上,号啕大哭起来。这一天,没有胜利者。李渊亲笔令李世民处置诸军的敕令传遍了长安宫城,玄武门之变终于画上了句号。零星的战斗结束,一切都将恢复平静,有人开始打扫玄武门前的血迹,用不了多久,这些血迹就会被洗刷一空,但有些东西是扫不掉的。血腥已经渗进唐朝皇室的骨髓。三天以后,李世民终于成为了太子。两个月后的八月九日,李渊退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登基。沙场的浴血奋战,秦王府的彻夜密谋,玄武门的冷血杀戮,无论怎样,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背负着道德的镣铐前行吧,去证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去让唐朝成为耀眼千古的盛世,去让自己的名字成为后世帝王景仰的目标。这是你实现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未完的结局】最后交代一下李渊的退休生活吧。太上皇的日子是不好过的,虽然李渊曾经憧憬过太上皇的生活。还是当皇帝那年,裴寂表示天下已定,自己要告老还乡。李渊流着泪挽留这位老朋友,表示你不要走,我们一起慢慢变老,到时候,你当宗臣,我当太上皇,岂不逍遥。看来,李渊对太上皇的生活没有太多研究啊,虽然数十年前,北齐出过一个极品太上皇,当时的北齐后主高纬嫌当皇帝还要上班开会太麻烦,干脆自己的帝位让给儿子,自己一心一意扑在吃喝玩乐事业上。事实将告诉李渊,自己主动提早退休跟被迫下岗还是有区别的。贞观二年九月碰上了旱灾,很久没有下雨,在古代人眼里,老天爷下不下雨跟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没有什么关系,跟帝王的道德水平有很大关系。一天,中书舍人李百药上书表示他听说太上皇内以及掖庭的宫女很多,这些人没有什么用处,白白浪费粮食衣物,而且还在宫里堆积阴气,所以造成了干旱。这就见鬼了,人家宫女有没有用处,李渊自己知道,关你什么事,再说要是妇女同胞们聚集能够导致干旱,那还要大禹干什么。这个莫名其妙的上书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大力表扬,并马上大力精简宫女,前后清退了三千余人。望着越来越空荡的皇宫,李渊第一次感觉到了寂寞孤独冷。宫女一个个离开了宫殿,李渊晚年也就这点爱好了,而没过多久,他连最知心的朋友也留不住了。在清退宫女之后,李世民将目标对准了他早就想对付的人。在这一年的秋天,李世民到京城南边的圜丘祭天,回来的时候,李世民朝长孙无忌跟裴寂招了招手,让两人上自己的车一起回去。长孙无忌没有客气,呼哧呼哧爬上了李世民的大车,而裴寂想了一下,表示自己不好跟帝王同车。李世民笑了,然后,说了一句话:“以公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谁?”意思就是裴公你有佐助帝王创业的功劳,无忌也曾经替我出过大力,现在有资格同我乘车的,除了你还有谁。裴寂老老实实爬上车,不用迈腿,可以节省体力,可裴寂却出了一身冷汗。李世民刚才轻描淡写地就掀了裴寂的老底,那句话换过来翻译其实是这样的。裴寂,你虽然有佐命的功劳,可你是那位太上皇的人,而长孙无忌才是我的人。不是自己人,那就等着挨批吧。第二年的第一个月,李世民就出手了,裴寂被免去职务,勒令遣送回老家。其原因是有一个和尚妖言惑众,而裴寂听过他的演讲。裴寂今年六十了,他已经位极人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保住性命回到老家已经是烧高香了,但裴寂向李世民求情,希望留在长安城。裴寂要留在长安城,不是迷恋长安的繁华,而是他知道,在长安的大兴宫里,他的老朋友李渊正孤独地生活着,没有大臣去拜见他,没有亲朋去探望他,自己再离开长安,李渊就更孤独了。李世民断然拒绝了裴寂的请求,他大概猜测到了裴寂的心思,恼羞成怒之下,他也不说人家是有佐命之勋了。“以你的功劳,你怎么坐得这个位子?你不过是靠恩泽才当上了第一大臣,武德年间,贿赂公行,纪纲紊乱,这全都是你造成的,我看你是开国元老才没有追究,现在让你回老家已经是开恩!”李世民的脸涨得绛紫,一口气说完这些,他猛然发现,自己说着说着,竟然说到了自己的父亲身上。武德年间是他父亲李渊当皇帝的时候,说那时候贿赂公行,纪纲紊乱,这不是指责裴寂,这是指责李渊。积压在内心的委屈与愤怒在这一刻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年,自己还是没办法原谅父亲啊,要不是父亲执意不立我为太子,我怎么会在玄武门外弑兄诛弟,在历史上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劣迹。裴寂被勒令马上离开长安,在回到老家没多久,裴寂又莫名其妙牵扯上了一宗案件,被判流放静州。静州在今天的广西梧州,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裴寂也比较倒霉,刚到梧州,连当地方言都没来得及学会,当地就爆发了山羌族叛乱。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山羌族对流放来的前司空大人很感兴趣,准备推选他为头目。裴寂大吃一惊,连忙组织家丁打败叛军。这一主动表白的行为获得了李世民的原谅,李世民甚至召他入朝。又可以见到老朋友了,裴寂兴奋地打包行李,准备回长安。大概是过于兴奋吧,竟然病逝了。李渊最亲近的朋友不在了。裴寂离开长安城后,另一个人则需要重新回到他本来的位置。李世民下旨恢复刘文静的官爵,这一年,离刘文静冤死之日已经过去了十年。这是一个迟来的平反。李渊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没有了宫女,没有了朋友,最后,他连自己的房子都保不住。当日李世民是在东宫登的基,当了皇帝后,也一直在东宫办公,而李渊还住在正殿太极殿里。李世民还是比较客气,给李渊留了三年的缓冲期。现在是时候让真正的一国之主回到长安的中央了。李渊搬到了皇宫西边的弘义宫,据李渊自己说,那里有山有水,风光秀丽,正适合做养老院。自己早就想搬到那里去住了。弘义宫是数年前李渊为儿子李世民修的。早知道自己有一天会住到这里来,当初应该修得更豪华一些。当然,李渊的退休生活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快乐,在搬到改名为大安宫的弘义宫的第二年,李渊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唐朝军队大破突厥,斩杀义成公主,擒获颉利可汗。多年的耻辱终于可以一雪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渊突然叹了一口气:“当年汉高祖被困白登城,此仇一直未报,现在我儿能灭突厥,我所托得人,何忧哉!”这一天,李渊跟李世民以及大臣们在凌烟阁摆宴庆祝,喝到兴处,李渊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亲自跳舞,大家在一起玩了一个通宵。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大事,而在琵琶声里,谁能听得出李渊的忧愁。如果是我亲自一雪当日的耻辱,该有多好!三年以后,李渊竟然意外获得了这样的机会,贞观七年的十二月,李渊突然接到邀请,李世民要在未央宫置宴。这些年,李渊小酒经常喝,大酒已经很少喝过,接到邀请后,李渊空着肚子就去了。去了以后才发现,突厥的颉利可汗也在座。好嘛,当年你们攻我的地,夺我的民,要我的钱,现在也该付出点什么了。喝了两杯小酒,李渊又忘了自己退休干部的身份,下令颉利可汗起来跳个舞。这里介绍一下,我们现在吃饭流行唱K,唐朝吃饭流行跳舞,还是边吃边跳,还有主人领头跳,客人跟着跳的习俗,所以,也不能指责李渊不讲民族政策,调戏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表演完舞蹈之后,南方的某位酋长也跑出来吟诗助兴。在音乐当中,李渊终于看到了他当年立志要达成四海一家的目标,于是,他大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李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甚至开心得有点过,忘了这里的老大是谁。紧接着,李世民上前劝酒,突然来了一句:“四海一家,都是陛下教诲,不是我一个人办得到的。”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好,但要是认为李世民是个厚道人,那就太善良了。李世民还有下半句:“当年汉高祖也跟太上皇在这里喝过酒,汉高祖妄自尊大,我不会跟他一样。”李渊这才明白这个儿子为什么请他来这里喝酒。要搞清楚这个原因,得回到八百年前,同样在这里举行过一次宴会,那时的主角是刘邦跟他的父亲。在那场宴会上,刘邦在席上跟他的父亲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早年您常说我不学无术,不能做好家业,比不上大哥,现在您老看看,谁的产业大?”根据史书记载,刘邦以前是混社会的,经常不干活,常常被父亲骂不如他的二哥刘仲。也不知道刘邦被骂了多少次,当了皇帝都不忘了出这口气。知道了这个故事,大家自然明白了,李世民自比刘邦,而李渊就成了不会看人的刘太公。父亲大人,您看看,现在大唐朝四夷称臣,海内归一,要是李建成,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吗?父亲大人,您不为当年的坚持而感到羞愧吗?李渊还以大笑,还能怎样?皇帝都太上了,就只有大笑吧。史官捕捉到了李渊的大笑,然后在史书上写下上皇大悦四个字。读书人啊,笑离大悦的距离有时候比哭离大悦的距离还要远哪。宴会结束后,李渊又回到了冷清的大安宫。他已经六十七了,他早就没有了雄心壮志,也看淡了荣辱起落。他只想做一个平凡快活的老头。他有过辉煌,有过没落,有过得意,有过无奈,有过快乐,尝过痛苦……这就是平凡的人生吧,就算帝王也逃不过这些词语的禁锢,而如果在离开人世之前,李渊还有什么意愿的话,应该就是得到李世民的谅解吧。他已经到了可以原谅一切的年纪,他已将玄武门前的那场惨案从记忆里抹去,可他知道,自己的二儿子还在气盛的年纪。李世民的一次次羞辱,正说明他的内心还没有得到平静,他依然在怪自己当年没有把太子之位传给他。他要过多久,才会明白自己的无奈?事情似乎有了转机。贞观八年的夏天,李世民邀请太上皇跟他一起到九成宫避暑,这可是破天荒,以前每年夏天,李世民都要到九成宫避暑,但从来不领老父亲一起去。这一次难道是良心发现?李渊马上拒绝了儿子的好意,不是他不怕热,是他宁愿热死也不去九成宫。九成宫是杨坚死去的地方,现在,他已经成了杨坚第二,可他还不想跟杨坚死在同一个地方。但这一次李世民倒不像随口说说,从九成宫回来后,李世民就开始在长安东北边的龙首原修建永安宫,用来给李渊避暑。这个宫殿群成为比大兴宫更宏伟的宫殿,大家多记得它后来的名字,它叫大明宫。这是李世民孝敬他爹的,我相信,当李渊站到永安宫那辉煌的宫殿前时,一定能体会到儿子的和解之意。可惜,他没有机会搬进去了,这座永安宫本是李世民用来孝敬老爹的,但最终只会便宜了儿媳妇。在永安宫开建的同时,李渊得病了。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的四月,李渊将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大安宫的垂拱殿内,李渊静静地躺在榻上。他可以听得到外面的哭声,他听得出来那是他儿子李世民的哭声。那个让他爱让他恨让他骄傲也让他羞愤的儿子啊。这是无比英勇无比英明的儿子,没有他,我未必能扫平天下吧,但这又是一个给自己带来无尽痛苦的儿子。这个儿子亲手杀掉了兄弟,囚禁了我,当然,我还知道,他正在修改史书,那些向突厥称臣的耻辱是我的过错,那些金戈铁马的生涯,那些老谋深算的隐忍,那些合纵连横的权谋都成了他的功劳,也许用不了多久,世人便会忘记我的奋斗,只会知道我是一个酒色懦弱之徒。可是,儿子啊儿子,你还是太年轻。你不明白史书可以篡改,但历史却无法改变。属于你的,一定是你的,但属于我的,你永远也夺不走。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我的功绩。想到这里,李渊闭上了疲惫的双眼,他的灵魂仿佛出窍,向上升起,然后盘旋在大梁之上。在那里,他仿佛听到一些东西。是皇家乐坊里的国音,是东西两市的喧哗,是长安坊间儿童的嬉闹,是河上艄公响亮绵长的号子,是作坊里熔兵造具的锻打声,是田野麦子抽穗的噼啪声,是丝路清脆的驼铃,是春雨滋润大地的声音。朗朗乾坤,巍巍盛世。一个空前绝后的黄金时代正展现在世界的东方。四月初六,李渊崩于垂拱殿。(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0
正序
倒序
隋唐不演义
隋唐不演义-2
隋唐不演义-3
隋唐不演义-4
隋唐不演义-5
隋唐不演义-6
隋唐不演义-7
隋唐不演义-8
隋唐不演义-9
隋唐不演义-10
隋唐不演义-11
隋唐不演义-12
隋唐不演义-13
隋唐不演义-14
隋唐不演义-15
隋唐不演义-16
隋唐不演义-17
隋唐不演义-18
隋唐不演义-19
隋唐不演义-20
隋唐不演义-21
隋唐不演义-22
隋唐不演义-23
隋唐不演义-24
隋唐不演义-25
隋唐不演义-26
隋唐不演义-27
隋唐不演义-28
隋唐不演义-29
隋唐不演义-3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隋唐不演义
隋唐不演义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