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28

明白形势不妙后,李世民马上脱掉自己的朝服王冠,跪倒在地,请求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将这个事情调查清楚。这一幕对李渊来说相当熟悉,不久前,他的大儿子也这样叩首求饶过,那一回,李渊将李建成捆在了帐篷里吃粗粮,还差点废了太子。最后幸亏有人出言搭救。这一回怕是一时半会儿没人来替李世民求情了。怒气不消的李渊坐在上面,思考着怎么处理这个野心跟功劳同样大以致影响到千秋大业传承秩序的儿子。突然外面有人报告,有急件送到。李渊看完报告,脸上还是急色,却不是原先的急了,他站起来,快步走到李世民的面前,扶起儿子,叫儿子赶紧戴好帽子,系好腰带。咱们的家事以后好商量,现在国事才是紧要的。我们父子赶紧商量一个办法出来。突厥人大举进攻中原了。【狼烟再起】在中原战乱这些年,突厥的领导班子已经换了三四茬,搞得人头有点乱,有必要重新整理一下。从启民可汗开始吧。我们说过,启民可汗是隋文帝杨坚所立,杨坚将宗室之女义成公主嫁给了他,在隋文帝高超的外交政策下,突厥基本保持了以隋朝马首是瞻的睦邻友好关系。两国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期。但随着隋朝战乱,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启民死后,他的儿子即位成为始毕可汗,与时同时,义成公主改嫁给始毕可汗,又当上了可贺敦(后妃)。这位始毕可汗开始摆脱隋朝的统治,有一次还把杨广陛下围在了雁门,多亏义成公主暗中相助谎报军情才逃了出来。始毕可汗一战成名,从此走上了武林盟主的星光大道,趁着中原大乱,始毕可汗扶助了十余路包括太原李渊在内的反隋武装,从而一举奠定了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在完成这一壮举后,始毕可汗离开了人间。因为他的儿子还年轻,他的弟弟继承了大汗之位,是为处罗可汗。义成公主发挥余热,又干了一届可贺敦。这位处罗可汗接过始毕可汗的枪,继续在中原培育割据武装,这会儿,中原形势又发生了新变化,曾经臣服的唐朝开始横扫天下,显露出一统中原的实力。于是,处罗可汗不得不常常亲自上阵,跟唐军对抗。在一次准备大规模入侵中原时,处罗可汗突然得了怪病去世。突厥帝国的命运又走在了十字路口,这一次,前进的方向盘掌握到了义成公主的手上。义成公主已经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熟女。二十七年以前,刚成年的她被告知自己成为了公主,当然,高兴劲儿还没过去,她又得知自己将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嫁给一个陌生的人。并且有可能再也无法回到中原。爱情、亲情这些东西并不是她可以企及的东西,她身上的只有使命。她不过是杨坚手上的一枚棋子。坐着马车,义成公主踏上了自己的另一段人生旅途。这对于她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任何排练,她必须接受并适应一段完全陌生的生活。这就是她的全部,惜墨如金的史册没有重点介绍这位外嫁的公主,只在偶尔间,她才会露出姓名。在隋末唐初群雄争霸的峥嵘岁月,她实在是一个配角。隐藏在隋末唐初那些枭雄的身影之后,很难有人会关注她的命运,她的人生,她的欲望。可无论我们怎么忽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每个人也都有将欲望实现的冲动。这一次,义成公主决定掌控自己的命运,实践自己的欲望。她的欲望说来简单,选择自己的老公,按现在的话说,叫自主婚姻,但办起来不容易,因为她选老公的同义词是选突厥的新领袖。处罗可汗死后,按照惯例应该他的儿子奥射设继承汗位,这一次,处罗可汗之子年满十八,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出意外,他就是新一届的突厥大可汗。可意外还是出现了。这位奥射设竟然被废掉,义成公主做主,新立了始毕可汗的另一个弟弟莫贺咄设为可汗,号颉利可汗。奥射设被剥夺继承权的原因很无辜,史书记其外貌丑陋,身体虚弱。这不是他的错,要怪只能怪人家爹妈呀。义成公主大概是外貌协会的,同时也说明,义成公主多年的媳妇虽然没能熬成婆(还得接着当皇后),但总算能在突厥当家做主了。义成公主终于掌控住自己的命运,与此同时,她无意中成为了规则破坏者,从而在东突厥帝国里埋下分裂的种子。第一个分裂分子自然是奥射设,这位仅因长得有点对不住草原就被剥夺继承权的人此时正用怨恨的目光眺望着突厥汗廷。奥射设跟他的部落居住在河套地区,那里是突厥最便利的南下通道。从这一天开始,突厥的大军要想从这里进军中原就要交过桥过路费了。第二个分裂的人叫突利可汗(小可汗),算起来,他曾经也是大可汗的继承人选。突利可汗名阿史那什钵苾,始毕可汗的儿子,当年因为年少,没赶上接始毕可汗的班。这位突利可汗走上分裂的道路比较绕,他本来是颉利可汗拉拢来对抗奥射设的。造成后面分裂的原因就始于这一次南征。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的八月,颉利可汗跟突利可汗这两位叔侄组织了一次进攻。进攻的规模很大,两位都拉出了自己的主力,举国入侵。数年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的安置房里想起那次进攻,总觉得不该叫突利大侄子一起来的。在今天的陕西彬县境内,离长安不到四百里地的一个叫五陇坂的地方,颉利可汗停下了南进的步伐。前面,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严阵以待。颉利可汗早就听过李世民那些英勇的传说,但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位名震中原的秦王除了作战勇敢之外,还是一个善于搞阴谋的人。【香火之情跟离间计】这是李世民最后一次以主帅兼秦王的身份出征。李世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知道,这次突厥入侵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而他必须要战胜对方。击败唐朝的敌人,建立无人企及的战功,是李世民敢于挑战皇位传承的基石。而李世民也没有算到,这个惯例要在这里终结。在两军之间,是一条河沟。李世民望了望对面一万多突厥骑兵,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找到了经常跟他搭档的李元吉。“现在突厥大军大举进逼,我们不能示弱,我决定与他们大战一场,你能跟我一同进击吗?”让李世民有些意外,一向敢打敢杀的李元吉直接拒绝了李世民的建议:“突厥大军太强,干吗要轻易出击?万一有个闪失,可没有后悔药吃。”望着李元吉躲闪的眼神,李世民马上明白了,这位四弟不是怕死,而是怕自己不死。在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配合姿态后,李元吉准备看自己这个无敌的二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事情同样让他有些意外。“你不敢出,我就一个人去,你在这里好好看着吧。”李世民率领一百骑向突厥大军直奔而去,在他的身后,李元吉脸上浮现出一丝怪异的笑容。“我国与可汗和亲,为何大汗负约,深入我地!”“我是秦王,可汗如果能斗阵,请独出与我相斗,如果率众前来,我以此百骑当之!”五陇坂上,李世民的叫阵声掠过突厥军阵的上空。颉利可汗能成功被义成公主挑上,帅不帅不知道,至少身体还是比较强壮的,但想了想李世民横扫中原的故事以及传说中他那百发百中的大羽箭,颉利可汗还是决定拒绝对方单挑的要求。可显然,率众渡河,以多欺少也不是正确的应对,因为这位秦王除了箭术高明之外,打仗设伏也是常干的事。单挑也不行,群殴也不好,无奈之下,颉利可汗只好笑笑。看到对方没有反应之后,李世民放下心来,这一次轻骑叫阵,本就没有打算来动武。李世民是来瓦解对方的。在出阵之前,李世民已经打听到颉利可汗不是一个人来的,跟他一起来的,还有突利可汗。李世民要策反的对象就是这位突利河汗。这像是天方夜谭,突利可汗刚升了职加了薪,又被颉利可汗视为心腹,铁杆跟班,而跟李世民八杆子打不着,哪能说策反就策反的?一匹快马从李世民的百人骑中脱队而去,直奔向了突利可汗部落所在的一边。然后,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将突厥阵营搅得人心惶惶。此人只是替李世民向突利可汗传了一句话:“当年你跟我结盟,约定有急互救,今天却引兵相攻,这还有香火之情吗?”所谓香火之情,就是在神前焚香起誓,结为同盟,大意跟梁山好汉拜把子差不远。而李世民不去找颉利可汗论香火之情,而去跟突利可汗论香火之情是有原因的。当年,李世民跟他爹李渊在太原起兵。刘文静受命前往突厥汗廷找始毕可汗搬救兵,现在看来,这位刘文静在出色完成李渊交付的任务之余,还干了私活,帮助李世民跟始毕可汗最心爱的儿子,也就是现在的突利可汗搭上了线。在某个史书未记的时刻,李世民还跟这位突利兄弟一起烧了香许了愿。这是一个秘密,不但在唐朝没多少人知道,就是在突厥,知道的也是极少数。显然,颉利可汗属于最后知道真相的那个人。突利可汗愣住了,他的表情很尴尬。当年焚香结盟的事情属于高度机密,大家你知我知,私底下相互照应就是了,现在不沟通一下就突然一嗓子喊出来,实在没有心理准备。回应吧,现在两军对峙,不是论香火之情的时候,拒绝吧,不知道李世民这位香火兄弟又要爆出什么料来。于是,突利只好保持沉默。在跟突利可汗叙过旧后,李世民下了最后一个击溃颉利可汗信心的命令。大队前进,渡过河沟,逼近突厥大军!本来这次准备充分,准备领着大侄子大干一票,没想到竟听到这样一个秘密。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在听到李世民开始渡河之时,颉利可汗冷汗冒了出来。李世民敢百骑渡河逼营,不会是跟突利有什么约定吧?狐疑中,颉利可汗马上做出一个决定。一匹突厥快马脱阵而去,给正准备渡河的百匹唐骑带去了和平的消息:“秦王不用渡河了,我没有别的意思,这次前来只是跟贵国巩固一下盟约罢了。”为了表示诚意,颉利可汗主动向后撤退。李世民也是讲道理的,在颉利可汗撤退后,选择了见好就收。领着一百多骑重新回到了大营。第一次的交锋就这样结束了,虽然一箭未发,一器未挥,但双方已经过招数次。李世民显然是胜利者。他已经成功在突厥内部播下分裂的种子,这颗种子将在五年之后发芽破土而出。在那时,强盛的突厥帝国将面临土崩瓦解。当然,那还是五年之后的事情,远景是值得期待的,但近愁还是要解决的,而今眼目下,怎么让这支突厥大军真正退回老家才是重要的事。从目前来看,依然不是跟突厥决战的时刻,实现不战而退人之兵才是上策,而让敌人不战而退要依靠谈判,而谈判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谈判之前,先展现实力。回到大营之后,李世民仰望天空,喜悦涌上了面孔。灰蒙蒙的天空突然降下细雨来。这不是春雨,但同样是贵如油。纵观草原民族的征战史,很容易发现他们出征的时间一般会选在秋天,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除了秋高马肥,天气凉爽之外,还因为秋天之后,中原才会变得干燥起来,而天气的干燥性直接影响到其主要武器弓箭的杀伤力。“突厥人所仗恃的正是弓箭,现在积雨已久,他们的弓箭筋胶俱解,已经无法发挥作用,正如飞鸟折断了翅膀,而我们居瓦屋吃熟食,刀槊犀利,正可以以逸制劳!”“不趁此时出击,更待何时?!”火塘的火苗跳跃着,映红了李世民兴奋的脸,那双深邃的眼睛里正闪动着胜利的光芒。这些天,突厥正在搞自纠自查。颉利可汗心情很不好,他的脑子里转来转去都是香火两个字,自己的大侄子还有多少事是自己不知道的?紧接着便是连绵的细雨,这倒真应了一句老话: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潮湿的空气里,颉利可汗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不好的感觉很快得到了证实,在一个深夜,前面斥候报告,唐军趁夜色倾营而出,正冒雨向营地扑来。惊慌之下,颉利可汗连忙叫来突利,下令马上列阵应战。关键时刻,突利却突然站出来,表示现在出战胜算不大,不如大家以和为贵,跟唐朝谈判。颉利可汗惊讶地望着自己的这个大侄子,幡然醒悟,这是香火之情在发挥作用。早在唐军出击前,李世民已经悄悄派人联络上了这位突利,双方回顾了过往的友情,并就以后继续发展双边关系达成了意向。颉利可汗并不知道这次私自沟通,但他依然明白,自己的队伍已经无法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于是,他马上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停战。突利作为代表前往唐营,跟李世民聊了聊天叙了叙旧,李世民同意了停战的请求,并正式跟突利结为兄弟。缔结盟约后,突厥人从中原撤走,而李世民再一次出色完成任务,解救了新兴的大唐朝。得胜归来的李世民跟往常一样受到了李渊的大力表扬。在李世民看来,他在获得父亲信任,挑战大哥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事实上,这一步迈得有点大,没看清前路,一下就掉进了坑里,这个坑是李建成亲手为他挖的。李建成已经成功找到了李世民的命门。在李世民出征不久前,李渊组织了一次会议,就迁都征求大家的意见,而之所以迁都,不是嫌隋朝时修建的大兴宫太破旧,而是因为长安离边境太近,突厥人经常一冲就到了长安的外围。在这次会议上,李世民坚决反对,并认为突厥人不足为患,假以时日,一定能平定边疆。李建成力主迁都。最后迁都之事不了了之,而李建成却趁机告了李世民一状。“突厥虽屡为边患,得赂即退。秦王外托御寇之名,内欲总兵权,成其篡夺之谋耳!”前半句意指突厥人是纯打劫的,给点钱就打发了。而后半句直指李世民,这也不能说李建成完全是告黑状,毕竟李世民的确跟突厥可汗拜了把子。但这又是一个十分不厚道的揭发,因为自此之后,李世民进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打不赢突厥人,说明统帅无能,打赢了,就证实了自己的确跟突厥人有关联。这一句话后,李世民借战功以图天下的道路彻底被堵死,以后,就算李世民扫平银河系,天下也不会是他的。李渊扶起身披金甲的二儿子,脸上依然是笑容,可眼睛的后面,却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疑惑。这个儿子,自己是真的看不懂了。无论如何,自己应该做一些事情了。【危机逼近】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的年初,李渊做了一个决定,恢复关中十二军。进入长安的第二年,李渊将自己的二十万兵马置为十二军,并将关内诸府划为十二道,每一道安置一军。这十二军的士兵分配有田地,平时农耕,战时出征。这种兵民结合的兵制称为府兵制。因为同时兼并了农业生产跟军队召集,这种兵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成为唐朝横扫天下的保障。在擒获刘黑闼后,李渊以为天下太平,留着府兵是一种浪费,于是废除了十二军。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太仓促了些。恢复十二军后,李渊告诉他的秘书们,以后给突厥通信,不要用书,改用敕。很多年前,为了争取突厥的支持,李渊亲笔将书改成了启,承认自己的附属地位。数年前,李渊终于将启改成了书,现在,他将正式将书改成敕。所谓敕,是由上而下发布指令。恢复十二军,改书为敕。李渊终于发出了他积蓄已久的怒吼:从今往后,对于突厥,服之则为吾臣,不服,朕将伐之!接下来,李渊一反常态向突厥发起了主动进攻,并取得不少胜利。李渊的突厥政策从屈从到平衡再到反攻,用了整整八年,而反攻突厥并不只是一洗当年的屈辱。在进攻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安排,屡战屡胜,唐军头牌李世民再也没有领军出战过。这意味着,李渊要削弱这个儿子在军中的地位,以及大唐对他的依赖性。唐朝总有一天需要接受没有秦王的日子。李渊的这个暗示被李建成领会到了,这位仁兄为了使这一天早点到来,下了一点猛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虽然心里早有预感,但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渊心里还是吃了一惊。他收到消息,自己的二儿子在夜里突然发病,症状为心病,吐血。最后,被人扶了回来。发病时,李世民在东宫跟李建成喝酒。很显然这不是普通的吃坏肚子,倒像中了毒。听到消息后,李渊亲自跑到李世民的住所,看望了躺在床上,大难不死的儿子,询问了当时的情况,然后,转头告诉随从,给东宫发个敕令,告诉太子,秦王素来不能喝酒,以后不准再夜饮!完了?这个事情这样就算处理完了?李世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差点被毒死,而李渊竟然表现得像一个宿舍管理员,只是禁止吃宵夜。怎么着,也该给一个交代吧。李渊长叹了一口气,他觉得是该给一个交代了。他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不久前,有人举报秦府车骑将军张亮在洛阳阴结山东豪杰,收买人心,意图不轨。当然,这个举报人是东宫的人。审问时,这位张亮很有点骨气,打死也不说,在套不出口供之后,张亮又被放出来。虽然查无实证,但谁都知道,李世民你是在洛阳搞基地组织吧。李渊坐了下来,望向还躺着的李世民,说出了他最后的解决方案。“首建大谋,削平海内,都是你的功劳,我要立你为嗣,你又坚决推辞,而且建成年纪比你大,居东宫的时间又长,我不忍心夺去他的位子。现在你们兄弟水火不相容,还一起住在长安,一定会有纷争。我让你返回行台,留居洛阳,陕州以东由你主持,你还可以建天子的旌旗。”因为李世民有篡改史书的不良记录,以上这段话通常被认为不是原话,这其中经过了相当的润色。而后面这一句,被改动的可能性极小。听到父亲让他去洛阳后,李世民表示自己不愿意离开父亲,并当场流下了眼泪。李渊挥了挥手:“天下都是一家,东都跟西都又很近,我要是想念你,随时都可以去看你,你就放心去吧。”说完,李渊起身离开。这一年李渊六十岁,从这几年他连续生二十个儿子的事迹来看,李渊并不服老,身体也倍儿棒,眼不花,耳不聋,骨质未疏松,腰未垮。但在转身离开的这一刻。李渊突然感到莫名的疲惫,将一切掌控于手心的他第一次觉得力不从心。这便是老去的感觉吧。在长安城里,李建成感觉自己最无辜,自己明明是老大,一切按套路来不就行了吗,偏偏跑出来一个咄咄逼人的二弟。李世民觉得自己最冤,明明这天下是自己拼了老命打下来的,为什么最后让那个坐在长安城享福的人接班?李元吉也恨上天不公,不给自己早投胎的机会,也不给自己统率兵马的能力。他们都不知道,长安城里,最苦恼最无奈的人是他们的父亲。这位隋末群雄逐鹿的胜出者战胜了许多强劲的对手,这个名单里包括狂放的杨广,凶悍的薛举,骁勇的刘武周,聪慧的李密,狡诈的王世充,豪迈的窦建德,等等。可在自己的家事上,他善于成名创业的谋略第一次失去了作用。这大概不仅仅是靠智力就可以解决的难题,这个难题曾经困扰过秦王汉祖,曹武隋文。现在,李渊给出了他的答案。李渊用骨肉分离,兄弟分处来解决这一难题。这不算是一个高明的方案。但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方案。李渊的处置方案传到东宫,李建成彻底慌了。现在李世民在长安都有点搞不定,要是让他到洛阳搞割据,不亚于放虎归山,到时,谁能制得住他?谁能保证这位二弟以后不兴兵杀回长安?于是,李建成赶紧叫来了自己的死党四弟李元吉商议对策。最后,这哥俩得出结论,绝不能让李世民到洛阳去。商定之后,李元吉拔腿就走,准备联络后宫嫔妃,刮一次枕边风,让李渊改变主意。但李建成拦住了他。“你要用什么理由来阻止李世民去洛阳?”李元吉倒没想到这一点,但事情紧急,只好路上再想,好的理由想不出来,莫须有的总可以编一些吧。李建成笑了,然后告诉李元吉,只有一个理由可以阻止父亲让李世民去洛阳。“告诉父皇,秦王府的人听说要去洛阳,无不欢喜雀跃。”这句话传到李渊耳里,李渊彻底愤怒了,自己骨肉分离,你们秦王府的人还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这实在太过分了。当年为了让二儿子打天下,李渊将精兵强将、智囊谋臣调给了李世民,可他没想到,这些人开始怂恿着自己的二儿子将战斗延续到了长安城。是的,就是秦王府那帮人教坏了自己的儿子。在李渊把注意力转移到秦王府的那群人时,东宫早已经关注他们很久了。准确地说,李建成李元吉早已经在打秦王府人才的主意。【挖墙脚是不厚道的】秦王府之所以敢以一府之力单挑东宫齐王府,全靠秦王府的那一群幕僚府将,只要将他们拉拢过来,李世民变成光杆司令,就算闹到天上去,也就封一个齐天大圣看果园去。这种挖墙脚的办法是不错的,如果成功实施,确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可有一个问题,秦王府人才太多,著名学士有十八位,悍将可以组成一个合唱团,要挖墙脚,这第一锄从哪里下手?想了一会儿,李元吉提供了一个目标:秦王府左二护军尉迟敬德。据记载,李元吉本人也是一员猛将,身体素质过硬,从后面的事情来看,论单挑李世民也未必是他的对手,而李元吉第一个就挑上了尉迟敬德那是因为他相信,如果长安城内有人比他更能打,那这个人一定是尉迟敬德。这不是猜测,这是教训。是二哥李世民给他的血淋淋的教训。数年前,洛阳城外,唐军大营。某天,身为唐军副帅的李元吉找到李世民,表示要跟尉迟敬德比试一下马槊。我们介绍过,尉迟敬德有一项绝招,就是避槊术,巧得很,李元吉也有绝招,就是马槊术。尉迟敬德的绝招因为颇具传奇性,在军中广泛传播,李元吉相当不服气,要求现场比一下,到底尉迟敬德能不能避开自己的槊。堂堂副统帅竟然要跟一员军将比武,这个举动太危险,常识告诉我们,领导要避免跟下属在业务水平上竞争。李世民想了一下,欣然同意了这个请求。校场上,李世民叫来双方,并下令大家先去掉槊刃,用槊杆较量,免得造成人员伤亡。尉迟敬德马上表示,自己遵命去掉槊刃,但齐王的槊刃就不用去掉了,因为就算加上槊刃也伤不到我,没必要费这个力气。这就是狂到没边了。李元吉也不客气,拍马上场,挺槊就刺。事实证明,尉迟敬德的狂是有高超技术保障的,在槊术高手李元吉的奋勇刺杀下,竟然毫发无伤。事情到了这一步,胜负已经分出,尉迟敬德无槊能伤的传奇也得到了验证,该打完收工了。可李世民不太讲究,突然把尉迟敬德叫了过来:“夺槊、避槊,哪个难?”“夺槊。”“那好,你去夺齐王的槊!”尉迟敬德马上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拍马回到校场。李元吉似乎没料到他那位二哥已经下了另一道命令,依照执槊冲了上来。然后,李元吉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自己的槊就到了尉迟敬德的手上。尉迟敬德微笑着把槊还给他,然后退后三步,又用不怀好意的笑容看着他,李元吉马上明白了这个意思,涨红着脸冲了上去。一阵眼花缭乱之后,李元吉又被缴了械。尉迟敬德再一次把槊递了回来。如此,反复三次!这是李世民给李元吉的下马威,这个事件给李元吉留下了不小的心理创伤,这个创伤大概可以叫恐敬德症。如果可以,一定要拉拢此人,跟这样的人做敌人太可怕了。这便是李元吉从那一战中得到的教训。要拉拢尉迟敬德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办法,只有相信金钱的力量吧。这一天,尉迟敬德在家里接见一个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是东宫李建成派来的。虽然东宫秦王府暗自较劲,但表面上大家都在唐朝政府上班,平时有个往来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来人不是空手来的。此人拉了一车的金银器,随礼还有太子李建成的请帖。里面写了一句比较肉麻的话:“愿迂长者之眷,以敦布衣之交。”翻译过来就是希望您老人家屈驾眷顾,我们加深一下布衣之交的感情。尉迟敬德笑了,他告诉来人把礼拿回去,并转告太子,自己是秦王府的军将,是不可能效忠东宫的。为了让对方死心,尉迟敬德表示如果自己是随便叛变的人,就是投靠太子李建成也没什么用。拒绝李建成后,尉迟敬德到秦王府向李世民汇报了这一事件。李世民笑了,自己的这位大哥挖墙脚的手段也太拙劣了一点,选点也太离谱了一点。自己对尉迟敬德有救命之恩,再造之情,又曾经同生共死过,岂是区区一车金银器就可以收买的。想了一会儿,李世民突然说道:“要是对方再送东西过来,你但收无妨!”“为什么?”“我绝对相信你的忠诚,而你收了他东西,可以顺便侦知一下他们的阴谋,有何不可。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句话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李世民颇具间谍意识,事实上,正是成功安排了一个双面间谍,李世民才顺利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假投靠,尉迟敬德是懂的,可听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时,他又迷惑了,于是,他又问了一个为什么。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说出了他的担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0
正序
倒序
隋唐不演义
隋唐不演义-2
隋唐不演义-3
隋唐不演义-4
隋唐不演义-5
隋唐不演义-6
隋唐不演义-7
隋唐不演义-8
隋唐不演义-9
隋唐不演义-10
隋唐不演义-11
隋唐不演义-12
隋唐不演义-13
隋唐不演义-14
隋唐不演义-15
隋唐不演义-16
隋唐不演义-17
隋唐不演义-18
隋唐不演义-19
隋唐不演义-20
隋唐不演义-21
隋唐不演义-22
隋唐不演义-23
隋唐不演义-24
隋唐不演义-25
隋唐不演义-26
隋唐不演义-27
隋唐不演义-28
隋唐不演义-29
隋唐不演义-3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隋唐不演义
隋唐不演义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