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中的历史-8

民众追随洪秀全,是为一个天国的美梦。  但是他们不可能得到天国,他们只能得到其腐化堕落的程度丝毫也不亚于大清政府的末路王朝。  太平时,王杀王。  正是这种腐化堕落生活的极度淫溺,才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的自相残杀。  而且是大屠杀!  曾国藩因平定太平天国而被誉为中兴之臣,但是,与其说是太平天国败于曾国藩之手,莫如说是他们败亡于奢侈淫乱的生活之手。  东王杨秀清是奢侈淫乱中的典型,他派部下分堵雨花台、天保城、秣陵关各要口,把自己的私宅围得像铜墙铁壁一样。而他在宫中的生活,其骄淫奢逸,几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部下每日出动,在城里城外强掳十五至十六岁的少女,供杨秀清一人淫乐,号为王娘,这些不幸的姑娘们若是稍有“不敬”,马上拖出去抽筋剥皮点天灯,残酷血腥之极。  有一个名叫碧娘的姑娘,落入了杨秀清之手,她最善于刺绣,就为杨秀清绣了一件衣饰,却遭人揭发说她的刺绣底衬不干净,于是杨秀清大怒,当即命人先将碧娘酷刑拷打,昏死过去之后,又将她拖出去,准备天明后点天灯。  所谓点天灯,是将人全身用火油浸透,倒悬在旗杆上,然后点燃,这岂是正常人所能想象出来的酷毒刑罚与邪恶心肠?谁要是再说这是农民起义那明摆着是在骂农民。碧娘醒来后咬舌自尽,避免了死前再承受非人的痛苦。杨秀清发现之后,暴跳如雷,竟将几个看管碧娘的士兵全部点了天灯。  杨秀清出门的时候,前后保安人员数千人,金鼓旌旄等类数十件,还有五色巨龙一大条,长约百丈。他出门的时候所有行人都得回避,如有冲撞者以大逆之罪论处,那就不是像点天灯那么便宜的事了。他一路上都有音乐大吹大打,然后是大轿,轿夫有五十六人,轿内左右,立着一对男女,右边是他的娈童,左边是他将要“宠幸”的玉女,娈童扶茗瓯,玉女执蝇拂。总之一句话,杨秀清就从来没有拿自己当过一个人。  他认为自己是神。  百官来到南京,必须要按次序先行叩见杨秀清,然后才可以去见洪天王。而洪秀全之所以放手任杨秀清胡来不管不问,是因为他比杨秀清搞得更甚。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杨秀清这么折腾下去,他已经没几天日子了。  但是东王却丝毫没有末日来临的感觉,他感觉自己非常的幸福,就向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求欢。  洪秀全早在起事的时候,就把妹妹嫁给了西王萧朝贵,但是萧朝贵胆子太大,以为自己已经起义了就不是农民了,就去招惹湖南巡抚骆秉章,结果被老骆“砰”地一火枪,打得一命呜呼,害得洪宣娇成了寡妇,跟洪秀全好不乐意。现在杨秀清有这个意思,洪宣娇就答应了他。  但是糟糕的是,杨秀清本来有许多美貌姬妾,但自从洪宣娇嫁过来,这些姬妾就成了活寡妇。于是就有一位叫陈宗扬的家伙跑了来,专门替杨秀清解决这个问题,却不小心被杨秀清逮到,杨秀清岂能容忍,当即将陈宗扬砍了个七零八碎。  但陈宗扬敢这么胡来,也是因为他有恃仗,他的姐姐嫁给了北王韦昌辉,是正宗的北王的小舅子。打狗还要看主人,你杨秀清杀人家小舅子,还能连个招呼也不打吗?  我杨秀清就是不跟你打招呼,看你能拿我怎么样?  杨秀清不仅不把北王韦昌辉放在眼里,连洪秀全也不放在眼里。忽有一日杨秀清眼睛一闭,上帝附身了,然后就叫洪秀全:乖儿子,你给你爹我过来。当时洪秀全那个气啊,这玩意儿是糊弄别人的,没想到杨秀清竟拿来玩他,可要是不答应,那就戳穿了西洋镜,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一声。  然后杨秀清问:儿子啊,你给你爹说,东王的功劳大不大?  洪秀全苦着脸回答:大。  杨秀清就不乐意了:坏儿子,既然东王的功劳这么大,怎么你反倒当了万岁呢,就你万岁东王不万岁,你也太不孝顺了吧?  洪秀全只好回答:好好好,儿子听爹的,东王也是万岁,也是万岁。  叫杨秀清这么一搞,洪秀全只能杀了他了。  于是洪秀全传密旨——还说是农民起义,哪家的农民闲着没事传密旨——召韦昌辉回南京。韦昌辉赶到,杨秀清不允许他进城,韦昌辉再三恳求,愿将部下留在城外,只带了几十名随从进来,杨秀清这才允许韦昌辉入城。  韦昌辉入城后来见洪秀全,洪秀全破口大骂:你他妈的,现在军政大权都在东王之手,东王不让你进来,你竟然敢擅自入城,不想活了是不是?你赶快去向东王请罪,东王要是饶了你,你就趁早滚出去!  韦昌辉知道洪秀全是想借他的力量杀掉杨秀清,但因为杨秀清竟然杀了他的小舅子,那也只能让洪秀全借一借他的势,但他是不会便宜洪秀全的。大家各自打着各自的鬼主意,韦昌辉就去见杨秀清。  杨秀清杀人太多,早忘了他把人家韦昌辉的小舅子宰了的事情,见到韦昌辉就问:现在人民群众一致强烈要求我升任万岁,你有什么看法?  韦昌辉敢有什么看法?当即跪下叩头,高呼万岁,杨秀清大喜,就设下酒宴,款待韦昌辉和其余人众,喝酒期间韦昌辉靠近杨秀清,大声道:天王有命,秀清谋逆不轨,立即宰了。杨秀清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韦昌辉的随从已经蜂拥而上,将杨秀清乱刃分尸。  东王被杀了,那还了得?东王的部属聚集起来,围攻韦昌辉的北王府。韦昌辉可是带着大队人马来的,怕你们这个?当即放大队人马入城,与东王的人马开杀起来。  这时候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也都接到洪秀全的密旨,入内靖乱,就来劝韦昌辉:你已经杀了东王,何必还非要灭他全族,现在你已经灭了他的全族,何必还要杀光他的部属?  韦昌辉一听就火了,你谁呀你,不就是石达开吗,好,你等着。当即也不吱声,等到了晚上,却偷偷地带了人,将石达开一门老小杀了个精光。燕王秦日纲也够倒霉的,北王兵围了府邸,秦日纲出门问是怎么一回事,回答他的是当头一刀。这帮患难老兄弟,彼此之间也不知哪来的这般深仇大恨。  石达开不知怎么事先得到了消息,独自一人缒城逃掉了。  接着韦昌辉包围了天王府,准备将洪秀全宰掉,洪秀全急忙派人求和,韦昌辉坚决不允许,一定要全部杀光光才成。结果还没被杀光的东王府人马又卷土重来,和天王府的人马会合,一起来攻打韦昌辉,韦昌辉只好单独一个人逃掉,结果全家老小也被杀得精光光。而他逃到半路上又遇到了东王府的人马,被活捉了回来,洪秀全把他给千刀万剐了。剐是剐了,可这个韦昌辉的脑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看他做事的风格,他这不是处心积虑地找死吗?  其实何止是他,这段历史实在让人无法卒读,事件中的所有人物,竟然没有一个神智稍微正常一点的,简直是一群疯子在胡闹,真是让人拿他们没有办法。  接下来的事情更麻烦,翼王石达开受到洪秀全的猜忌,被迫出走,大渡河全军覆没。而洪秀全则对李秀成说什么,朕的天兵多如水,尔不扶,自有人来扶。扶来扶去,扶到了兵困南京,城中给养不继,洪秀全舒服惯了,干脆服药自尽,图个痛快。  也许他早就应该痛快点才对。  太平天国就这样成为了过去,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自毁欲望是怎样毁灭了一次极有希望的机会。  其实,历朝历代也都是这样,不惟太平天国。第三十五象 英法联军直逼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预言  象三十五 戊戌 震下兑上 随  谶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这一象是我们最为伤心的血泪史,野蛮的英法联军兵犯北京,火烧圆明园。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这一脚踢得大家窝心啊,但这个窝心始自于乾隆爷时代。乾隆爷时,西方发现了人,我们却无缘无故地管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叫爷,英国工业革命了,这位爷却下令“片船不得出海”,其闭关锁国的政策,由来已久。  闭关锁国可以让国民愚昧,让清廷的日子过得舒服些,但面对世界竞争,单靠一群傻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但这个事儿清廷就顾不上了。  于是就有了叶名琛这样的官员。  追究圆明园被烧一案,可以上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但这位叶名琛却是这起具体事件的导火索。  叶名琛当时因为“公忠体国”,升任两广总督,适逢英政府更换领事,就向他递交国书,老叶不予理睬。英国人派来了一个巴夏礼,左一封国书,右一封国书,老叶只当没收到。搞得巴夏礼神智恍惚,以为自己染上了狂犬病。  这时候海上来了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洋船,清兵一瞧船上的水手都是中国人,当即不管不顾上前逮住,报到叶名琛这里,老叶吩咐全部当汉奸关起来——堂堂的中国人跑到洋人的船上去了,不是汉奸还能是什么动物?这就是老叶的理解能力了。  巴夏礼很闹心,来函质问叶名琛为什么不顾国际公法,乱来一气。老叶仍然是老战术,装听不见。巴夏礼气得火冒三丈,于是驱英舰进攻黄埔炮台。名琛接报,大诧:我靠,我老老实实的没招谁没惹谁,干吗要打我的炮台?就问手下人:洋人到底有多少?手下人答:有个一千来人吧。老叶闻言大笑:我靠,就这几个人也敢惹我,我广州城中军民几十万,就算我们几十万人一人吐一口唾沫,也淹死洋人了。遂不理会。  叶名琛这水平,别的人可想而知。城外的“爱国兵勇”就“愤怒了”,聚集起来把洋人的商馆及洋行统统烧毁。叶名琛闻言大悦,曰:好,好,爱国行动,驱逐洋人,就靠这些爱国青年了。  美利坚的会馆被烧掉,于是老美来函追问:干啥烧我的会馆?老叶不理。  法兰西的会馆被烧掉,于是老法来函追问:干啥烧我的会馆?老叶不理。  老叶的态度就是这样,不理不理就不理,活活气死你。  洋人继续来函。  老叶坚持不理。  洋人要求赔偿。  老叶装没听见。  于是跑来了六千英兵,攻占了海珠炮台。隔日英法组成联军,来找老叶算账,老叶还是那两个字:不理!  守城的军民经过连番苦战,到底搞不过洋人的洋枪炮弹,飞报叶名琛,答复是不理。合着这位老兄不光不理洋人,连非洋人也不理了。无可奈何,城中竖起白旗,洋人进城了,跑到总督府找到叶名琛,老叶还是一个不理,被洋人强扭住拖走了。  逮到了叶名琛,英法俄美就组成了四国舰队,自广东驶至上海,沿途欺负各家炮台,最后这四家舰队抵达天津白河口,又在大沽口一通乱轰,轰得大清兄弟们撒丫子飞逃。咸丰闻知大怒,申斥逃跑的官员,派了僧格林沁来解决这个问题。  僧王还是很有面子的,到达以后,俄国和美国热热闹闹地充当中间人调节,英法则要求一个说法。咸丰这才把一颗心放回到肚子里,就派了官员前去议和。议和的时候又节外生枝,原来以前的条约答应英人两年后入广州城,可这都过了四五年了,如果英国人不提着洋枪洋炮,地方官还是不让进,洋人为了这事好大的不乐意。于是英人提出五十六条,法人提出四十二条,内容是各派公使驻京,允许洋人持护照经商,增开商埠,诸如此类的条文。  这些条款到了朝堂,众臣一致坚决反对,痛哭陈词,强烈要求让别人去和英法联军拼命,自己在家里爱国就行了。咸丰看看这帮家伙的嘴脸,没奈何地叹息一声,就在条约上签了字。  这就是《天津条约》。  俄国和老美也趁火打劫,搞出了个条约让咸丰签。咸丰到了这个地步,是一头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干脆都给签了。  《天津条约》规定,至年互换——意思是提醒双方别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于是到了咸丰九年,各国的舰队又跑到天津来了,正好又是僧格林沁在天津,就命令洋人从北塘驶入。  大多数洋人还算乖,都听僧王他老人家的吩咐。但是英国舰长卜鲁士,这家伙缺德,公然驶入大沽口,把截住港口的铁链,拿洋炮炸裂,紧接着又有英法小轮船十三艘,耀武扬威地驶进来,升起红旗,摆出一副要与中国开战的架势。僧格林沁大怒,当即不跟他们客气,一通炮轰,打得英法破船七零八碎,死了有好几百人。  僧王大捷,朝廷欢庆。不想隔年英国人又来了,仍然是战于大沽,僧王一面派重兵守住大沽南岸,一面在北塘密埋地雷。没想到英国人狡猾狡猾的,竟然偷偷划了小破船上岸,到了北塘把地雷全都给挖了出来。  可这也不能怪人家挖你的雷,你自己的雷还不说派个人盯着点吗?  不说地雷了,总之是洋人登了陆。英法联军总计八千人,趁涨潮的时候,一股脑儿地涌将进来。  僧王大展神威,待洋人举枪列队之后,精锐骑兵“嗷”的一嗓子就疯扑了过去,但见人如猛虎马如龙,杀气弥天贯长虹,端的神威凛凛,无坚不摧。洋人却不慌不忙,火枪连发,砰砰砰,打得兄弟们满地都是。僧王的三千铁骑,只这一轮冲锋,就损失殆尽,只回来了七个囫囵人。  僧王正气得咬牙跺脚,那边北岸炮台再度告急,洋人心眼太坏,乱掷开花弹,只听“轰”的一声,犹如天崩地裂,好端端的大炮台竟然没了一半,连提督乐善都给炸得灰都一点不剩下。  这时候朝廷传令,命僧王速退,僧王又蹦又跳,曰:我守南岸炮台,管用不管用好歹有个活人在这儿,现在让我退,我退一步,洋人进一步,这却如何是好?  是啊,仗打成这样子,这却如何是好?  有办法!  议和。  朝廷派出中堂桂良前去找洋人打嘴架,议和。  洋人提出条件:通商,赔款,入京换约。  朝廷严词拒绝。  你什么都拒绝还议个屁啊!  于是洋人看议和不成,就继续北上,这一路行来,就遇到了胜保将军。  说起这位胜保将军,名人也。他刚刚把太平天国打得落花流水,正在走运的时候。听说朝中有人劝圣上“北狩”,胜保闻知大急,一边遣使赴京,告诉皇上别担心,别让一二奸小蒙蔽,有我胜保在,洋人到了我这块地盘上就算回他姥姥家了。  远远地看到洋人才不过几千人众,胜保将军连连摇头,这哪够打啊,没意思,太平天国数十万众都不在话下,洋人怎么才来这么几个人呢?没办法,少就少点吧,闲着也闲着,就陪这几个洋人玩玩吧。于是胜保将军一声令下,部将军士数万人潮水一般地向着洋人涌了过去。洋人来来去去的就那几招,举枪,开枪,砰砰砰,冲过来的清军兄弟们就躺了一地。  一地就一地,胜保不在乎,继续挥军而上,来往督战。却被英法联军的领队看到胜保将军头上的红顶子,发现这是一个射击的好目标,当即命令士兵举枪瞄准,预备,放!砰砰砰,几枪过去。乱枪轰在了胜保的脸颊上,轰得胜保四仰八叉,跌下马去。幸好从人拼死抢回,抱着胜保逃之夭夭,余众没有了指挥,谁还傻到用自己的身体去挨子弹?顿时一哄而散。  这仗是没法再打下去了,连僧格林沁都怯了。  议和,议和,打架不好。  英法联军还是那些条件,大清这边也还是不同意那些条件,那这个和怎么个议法呢?幸好这时候僧王赶到了,还是僧王有办法,当即将英国领事巴夏礼逮到,一条绳索捆将起来。你奶奶的,欺负人也没有这么欺负的,现在你再欺负我一个试试?接着就要去捉法国领事,幸亏桂良急忙赶来劝止:老僧你这是干什么?人家法国公使是个老实人,就不要欺负他了。僧王这才余怒未消,看在桂中堂的面子上,饶过了法国公使。但是巴夏礼却倒霉了,被僧王逮了去,少不得有苦头要吃。  听说巴夏礼被捉走了,英国公使气得要疯掉,这群中国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你们到底会不会玩啊。不就是个打吗?谁怕谁呀。于是继续逼近北京。咸丰皇帝闻奏,当即欣慰地对群臣说道:众位爱卿,现如今秋高气爽,国泰民安,朕欲北狩热河,诸位爱卿意下如何?群臣齐声道:陛下真他妈的圣明,老臣愿拼死护驾。  于是咸丰皇帝就带了群臣兴高采烈地去热河北狩去了。留下僧格林沁、胜保等见过洋人的几个文臣武将在京城,继续跟洋人交涉。  百姓听说皇帝逃了,也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地争先出城,四处乱逃。僧王和胜保手下的士兵们急忙趁了这个难得的好机会,脱了兵勇服,也一窝蜂似的逃之夭夭,剩下僧王和胜保这一对难兄难弟,你看看我,我瞧瞧你,谁也没有个准主意。  洋人来了,一路上鸣枪放炮,耀武扬威。  剩下的大臣们就商量还在关着的巴夏礼如何一个处理法。  继续关着?好像不大妥当,这洋人都打到门口了,你关着一个巴夏礼有什么用?放了他?更不妥当,逮一个洋人容易吗?这好不容易才逮住一个活的,你说放就放?放了你去给我逮几个来啊!  商量过来,商量过去,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这个破巴夏礼关着也没什么意思,放了他,让他通知英国公使额尔金,让他们派人来换约好了,不就是一个换约吗,至于弄这么大动静。  巴夏礼就这样被释放了。  巴夏礼刚刚被释放,洋人就进了内城。  接着有人传报,圆明园大火。  大家急忙跑到圆明园一看,就见那位刚刚被释放的巴夏礼正和一个洋装中国人愉快地交谈着,一边交谈一边放火。只见亭台水榭,小桥流水,琼楼玉宇,兰宫桂殿,尽数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现在这情形,巴夏礼是不能再招惹的了,洋兵就拎着枪在一边站着呢,不过站在巴夏礼身边替他引路的洋装中国人是谁?这事是一定要弄清楚的。于是大臣们就问他:你是谁,为什么投靠洋人来烧圆明园?  就见那人翻了一个白眼:我靠,连我龚半伦你们都不认识,快回家吃奶去吧,趁早别混了。  这个龚半伦又是何许人也?  他就是晚清文人龚自珍的孙子龚孝拱,此人是一个千年难逢的怪胎,自称硬是不知道天地君亲师五伦,只知道疼爱一个小老婆,小老婆稍微跟亲沾点边,故称半伦。遇到这样的怪物,该着这大清朝倒霉。  这时候巴夏礼又呵斥道:你们要是真心想议和,那就开放禁门,大家坐下来对等商谈,商谈是对等的,总是做着主子的美梦,拿别人当奴隶看待,这还怎么谈判?  大臣们长叹一声,转眼看那冲天的圆明园大火。  火势越来越旺,并一直烧到了今天。  烧在我们心里!第三十六象 慈禧弄权祸国的预言  象三十六 己亥 乾下巽上 小畜  谶曰:  纤纤女子,赤手御敌。  不分祸福,灯光蔽日。  颂曰:  双拳扭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  母子不分先后,西望长安入觐。  灯光居然能够蔽日,这世道要出怪事了。  赤手御敌——弄拳(权)而已。再下面有“双拳扭转乾坤”,天地乾坤,阴阳男女,这玩意儿等闲扭转不得的。如果谁给扭转过来,那乐子可就大了。  实际情况是:中华民族在这一象中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极其吊诡的历史!  早在努尔哈赤立国之初,在北方有一个叶赫那拉的部落——也称叶赫国,这个部落凶得很,但他凶努尔哈赤更凶,结果让努尔哈赤硬是给搞到灭绝,男人被杀光光,女人掳了去为奴。传说叶赫族的首领临死前立下誓言:哪怕叶赫族只剩下一个女子,也要灭亡满清。  传说是靠不住的,靠得住还要历史干什么?  历史就是满清入关后闭关锁国,越来越腐败,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挑衅无计可施。无计可施的原因是,满清说什么也接受不了现实。  现实就是,西方人拥有比满清的长矛大刀更有效的火器,这是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则是洋人是殖民主义者,要掠夺,要做生意,要靠做生意的方式一边掠夺一边刺激本国的经济发展。但满清对于经济发展不发展不上心思,只想着继续奴役民众。奴役不是做生意,是永远也谈不上平等的,也永远无法接收平等的思想。  满清的思维是两极的,要么我是你的主子,要么你是我的主子。  从奴才到主子容易,但从主子到奴才,是有着很强大的心理冲击的。两极思维的人一般来说都是特别地固执,因为他们最怕心理冲击,一冲击脑子就乱了套了,说话做事就会颠三倒四,跟个弱智区别不大。  咸丰皇帝死前的心理就是这样。  他好端端地坐在龙椅上,处理着“国政”,今天抄这个家,明天灭那个门,为所欲为,一言九鼎,那种愉快的享受是无与伦比的。  忽然之间洋人来了。  洋人不只是带着火枪来了,还带给了咸丰皇帝强烈的刺激和冲击。  咸丰皇帝受不了这种刺激,于是北狩热河,让洋人在京里烧圆明园吧,坚决不跟他们玩。  刺激这东西不是好事,咸丰皇帝的龙体欠安。  然后就死掉了。  死前他留下了顾命大臣。  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上一象的“帝出不还,三台扶倾”说的就是这仨人。  但咸丰却把传国玉玺交给了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  他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后宫呢?  原因是,继承皇位的小皇帝才刚刚六岁,如果把玉玺交给小皇帝的话,说不定小皇帝会拿这玩意儿当石头扔老远,就算不扔,也少不了往玉玺上面撒泡尿拉泡屎什么的,到时候盖出来的印章臭烘烘的,有碍观瞻。  那么交给顾命大臣肃顺如何?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万一肃顺拿了玉玺动起了歪念头,那可如何是好。  这么说起来咸丰死的时候脑子清醒得很,谁要是敢说他受了刺激,那一定是受了刺激才得出的偏激结论!  这就是“冲击”的本意了。  咸丰的思维纯粹是权力式的,一切从权力考虑,从权力出发,狗屁国家民族,这些玩意儿只是权力的附属物,有了权力朕即国家,没有了权力连脑袋都没了,还扯什么国家?  权力的思维必然产生权力的动物。  比如说慈禧。  叶赫那拉氏。  传说中终将灭亡满清的叶赫族的最后一个女人。  真的假的就别管它了,总之,宫廷权力文化的浸淫栽培出如慈禧这般神奇的权力智慧。这个娘们儿要是玩别的绝对玩不过任何人,但要是玩权力却是任何人也玩不过她。  双拳扭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  她姗姗而来,每一步的足音都踏响了满清灭亡的韵律。  说到权力,咸丰顾命的几个大臣载垣、端华与肃顺也都是权力动物。同样是权力动物,但所拥有的权力智慧高低不同,所以这几个家伙,就注定要倒霉了。  权力这个东西是需要智慧的,那种认为坐到了一定的高位上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权力的想法,是非常猪头的,要不得的。  你说要不得有什么用?咸丰顾命的那几个老东西,载垣、端华和肃顺,他们偏偏就是这么猪头。  这究竟是慈禧的幸运,抑或是猪头们的不幸?  只能说是中华民族的不幸。  传统文化中的浓厚帝王思想积三千年之尘垢,早已是根深蒂固深植人心,这种文化的背景必然要为权谋动物的滋生提供富有营养的土壤和空气。  慈禧抱着玉玺在思考:我靠,这玩意儿真是太好玩了,我要好好地玩一玩。  顾命大臣们在弹冠相庆:爽啊,这大清以后就是咱哥几个的天下了。  这时候曾国藩正率湘军与太平军在两江鏖战。  这时候东印度公司的火轮船正逆流直上频频叩关。  洪秀全想再给后宫里多添几个美貌嫔妃,殖民者则需要更大的贸易市场,慈禧渴望着为所欲为一言九鼎,顾命大臣们则考虑着剪除妨碍他们手脚的政敌。  就算利益多元化好了,总之大家是各想各的。  这时候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也在想:我靠,皇帝蹬腿了,轮到肃顺、载垣和端华他们几个人玩了,没我什么事,凭什么啊?凭什么啊?这大清天下,别人都能玩,凭什么就不让我玩啊?  他正在生闷气,忽然有客来访,谁呢?  太监安德海。  按道理说安德海不应该跑出来,祖制上规定,如果像安德海这一类太监满世界乱跑的话,大臣可以先斩后奏。所以奕现在完全可以杀了安德海,但杀太监不是奕的强项,再者说了,他凭什么要杀安德海啊,给他一个理由先?  于是安德海幸福地与奕进行了会晤,宾主进行了神秘的会谈——没人知道他们聊了些什么。隔日奕上奏:我的皇上哥哥死了,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我身为死皇上的活弟弟,理应赴热河奔丧。  顾命老臣肃顺、端华和载垣哥仨一碰头:扯淡,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奕奔丧,意在皇权,坚决不允许。风遗尘。  你说不允许就不允许了?  但猪头们却真是以为自己说不允许就是不允许的。所以当恭亲王奕一张亲切而和蔼的笑脸突然出现在他们哥仨的眼前时,哥仨大大地吃了一惊。  吃惊之余,仨猪头就与奕展开了一次历史性的对话:  仨猪头:我靠,你怎么来了?  奕: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怎么就不能来?  仨猪头:你来干什么?  奕:我来哭皇上啊。  仨猪头:你来了北京城里的国事谁来管?  奕:现今国泰民安,长毛伏法,洋人远遁,京城中百官云集,难道还找不着个人负责国政吗?  仨猪头:你竟敢抗旨不遵。  奕:我抗啥旨了?  仨猪头:已经传旨让你守护京师,你为何不遵?  奕:旨在哪里呢?我没见到啊?  仨猪头:圣旨已于十日前发送京师。  奕:我靠,那你们应该早点发才对啊,你看这事整的,正好错过了,没收到你们的旨,不好意思了。  仨猪头:你到底来干什么?  奕:还能干什么?就是哭哭皇上,觐见两宫太后……  仨猪头:刚才你说你要见谁?  奕:两宫太后啊。  仨猪头:那不行。  奕:为什么不行?  仨猪头:你想想两宫太后是你啥人?  奕:是我啥人?  仨猪头:那是你嫂子。  奕:嫂子又怎么了?  仨猪头:好你个奕,你这个花心大色狼,你皇上哥哥刚死,你就要打你嫂子的主意了,我靠,大家快来看色狼啊。  奕:……好,算你哥仨狠,我服了你们了。  奕怒气冲冲地出来,感觉自己脑袋大了一圈。猪头就是这样,谁跟猪头较劲很快也会变成猪头,现在奕被仨猪头这么一搅和,他感觉自己比他们仨更猪头。  猪头就猪头吧,可是见不到两宫太后,自己还是白来一趟。正在郁闷之间,安德海飘然而至:哈哈,猪头好。  奕:我靠,你怎么知道我是猪头?  安德海:遇到仨猪头,你想你能不猪头吗?说着话,安德海对奕打开一个锦囊:太后已经知道恭亲王猪头了,所以特派我来指点你一条妙计。恭亲王强打精神,向锦囊中看去,忍不住精神一振,脱口叫了一声:哇塞!  有分教:双拳扭转乾坤,海内无端不靖——这个《推背图》好灵光哦。  隔日,一顶小轿里装着一个满脸褶子的老宫女,施施然进宫了,早晨进去晚上出来。一连几天,这个丑得不能再丑的老宫女天天往宫里边跑,如果她不是那么丑的话,说不定肃顺三人会偷偷瞄上两眼,只要他们一瞄,就会发现这个宫女不是别人,赫赫然乃恭亲王奕是也。  奕把自己搞成了宫女,仨猪头却毫无察觉。  又隔了几日,慈禧太后突然提出来回京,肃顺三人立即回绝,回绝也没什么理由,只是不想让慈禧这个女人说了算数。但慈禧岂是那么听话的?她是一定要说话算数的,既然已经说出了回京,当即命令收拾东西准备出发,肃顺你不走是不是?你不走也没关系,我们带着皇上走先,你们老哥仨就在热河玩吧。  这下子可把肃顺三人气坏了,三人商量一下,觉得这个女人太难对付了,有她在,大家别想好,于是端华献出一条妙计:  遣刺客杀掉慈禧。  这条计策是蛮好,可临到动手的时候才发现不对头。  慈禧出发的时候命令荣禄替她护卫,荣禄那是何许人也?放眼整个中国,荣禄的才与智,只有李鸿章能够和他相提并论,后来的袁世凯谁也不服谁也不忿,就是害怕见到荣禄。荣禄此人,堪称大清国的中流砥柱。有这样一个人替慈禧做保镖,谁想暗杀慈禧,那是做梦都办不到的事情。  没办法,肃顺三人只好耷拉着脑袋,灰溜溜地跟在慈禧的轿子后面回京了。  刚刚到达京师,就见奕带着一伙人来见端华和载垣:圣上有旨,载垣、端华接旨。  载垣和端华大吃一惊:圣旨都是我们拟的,你这是哪来的什么圣旨?  叫你们看清楚,奕拿出圣旨,让载垣和端华看清楚:这个圣旨上面可是有玉玺的,不会是假的吧?  载垣和端华大叫起来:我靠,皇帝是个六岁小屁孩,哪来的什么圣旨,这是慈禧那个女人玩的花样。  玩的花样又怎么样?奕冷笑:这上面的玉玺如假包换,你们要是敢抗命的话,那可是灭族的麻烦,到底认命不认命?  端华和载垣认了命。  然后是肃顺,这家伙稍微棘手了一点点,但再棘手,也棘手不过盖着玉玺的圣旨。  就这样轻松拿下,儿戏一般让人难以置信。  顾命老臣如此轻易地被人拿下,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要不怎么说这三个人猪头呢。  北京政变!辛酉政变!祺祥政变!  随你怎么称呼,反正以后是慈禧太后说了算。  慈禧太后端坐于金殿之上,欣慰地笑了起来:  大清帝国,我来了,以后你就别想再有好日子过了!  谁敢让我一时不舒服,我要让他一辈子不舒服!  她这样说,也的确这样做了。  她以自己那绝顶的权力智慧,留下一部晦涩难言的屈辱史给我们。  直到今天。第三十七象 三千年帝制被推翻的预言  象三十七 庚子 震下巽上 益  谶曰: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共济。  颂曰: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主,半凶还半吉。  金圣叹老先生瞎猜曰:这一象虽然有元首出现,而一时难以平治,又是一个乱世啊。  这老先生猜得有点门道。  现在我们则知道,这一象预示着三千年帝制被推翻,共和时代来临。  推翻帝制,这四个字写着简单,说着容易,做起来却难如登天。孙中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前前后后共发起十次武装起义,结果是屡败屡战,十举不成。  孙中山本名孙文,在日本曾化名中山樵,又曾化名高野长雄,化名陈文,化名吴仲,化名高达生,化名杜嘉诺……总之是化名很多,还有一些载之、公武等临时称呼,大家实在是记他不住,干脆就叫孙中山,这就是这个名字的来历了。  中山年轻时,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四人因为提出“勿敬朝廷”的口号,惹得朝廷很不高兴,故时人名之曰“四大寇”。  四大寇长大了,轮到清廷闹心了。1895年2月,孙中山决定发动起义——那时候他可不知道这活以后他要反反复复地折腾十次,他琢磨的只是“毕其功于一役”,但这一役之功是特别难毕的,刚一开始,就冒出一位老兄跟孙中山扯淡。  这位仁兄叫杨衢云,正主持革命机关的香港工作,正当孙中山为了起义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杨衢云老兄忽然建议道:我有一个好主意,你看这个总统让我来当怎么样?  这个要求当时有点让孙中山晕菜,但人家孙中山办事就是痛快,当即爽快地答应道:那好,现在你就是总统了。  于是杨总统就紧锣密鼓地忙着起义。忙乎了几天,拍一个电报给孙中山:“货不能来,延迟几日。”  孙中山这边急得跳脚,这是起义啊,又不是你自己家里娶媳妇,就是你家娶媳妇也得两家人商量着来,怎么可以你说不能来就不能来?但急也没有用,杨总统那边硬是不能来,结果这次起义就马马虎虎地泡汤了,集合起来的起义军一人分到一笔钱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起义虽然泡了汤,却因此搭进去一位志士陆皓东。他是被一位清朝举人秘密举报的,这位举人的弟弟恰好是革命党,举人害怕事发后连累自己,就用弟弟的名义报了官,结果陆皓东被捕,英勇就义。  以后没人再提杨总统了,但起义这事还得接着来,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惠州三合会起事。  因为这次起义用的全都是三合会的兄弟们,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  但这次起义搞得更闹心,六百名壮士聚集在三洲田的一家粮油小店里,拎着三百支枪,九千发子弹,整装待命一待就是两个月。两个月的日子可不好熬啊,兄弟们饿得到处乱跑,又担心风声外泄,凡是见到进山砍柴的乡民全部逮起来。不想弄巧成拙,附近的老百姓发现凡是进山的人悉数失踪,顿时流言飞语满天飞,说是有数万大军正于山中密谋起事。  这就砸锅了。  没办法再拖下去了,于是三合会的兄弟们分两路下山,向着广州杀了过去,但这时候接到孙中山指示,让大家先杀奔厦门。  何以要先奔厦门呢?这是因为日本人忽悠孙中山说他们愿意在厦门给革命党人武器支援,还有厦门的日本洋行中的钱可以用做革命经费。其实日本人坏透了,他们这样忽悠孙中山的目的是想挑起厦门事件,以便找借口出兵占领厦门。但是这个坏主意也是几个日本人乱打,不承想日本内阁换届,新任内阁首相伊藤博文严禁武器运往中国,结果事情发展下去就花样百出了。  六百义士一路杀向厦门,沿途招兵买马,人马迅速地扩充到两万多人。然后大家一起给孙中山拍电报:武器武器,快快运来。孙中山无奈答复:武器没有,兄弟们自己看着办吧(政情忽变,外援难至,即至厦门,亦无所得,军中之事,请司令自决进止)。  这下子兄弟们傻眼了,只好一拍两散,大部分革命党人流亡海外。  还在广州苦苦等待的革命党人史坚如死活等不到兄弟们到来,一生气就把两广总督府给炸了,把总督从床上震落于地面,但史坚如也因此遇害。  第二次起义之后,第三次起义又来了,这次是在广西,三合会的首领王和顺还被任命为中华革命军南军都督,大商人许秋雪跑来,也弄个中华革命军东军都督。但这次起义还是很不理想,都督尚未上任,那边就打了起来。  因为清军搜捕过甚,革命党人被逼得提前行动,占领潮州黄冈,发布檄文,与清军激战,双方你进我退打得好不热闹,打了五天之后革命党军弹尽粮绝,于是大家立即解散,不陪着清军玩了。  第四次起义等于是配合着第三次起义发动的,革命党只知道广西那边的兄弟已经起来了,但不知道成败如何,就在惠州归善县七女湖起事响应。但这一次的结果与广西兄弟们的情形一样,都是打到最后没有子弹了,于是就地解散,保存火种以图后续。区别是这一仗打了有十几天,比广西那边热闹。  第五次起义发生在钦州,领导人是大家都熟悉的:广西三合会会首王和顺。老王到底有办法,只不过五天就拿下了县城,逮到了县令宋鼎元,然后转战钦州府城及灵山,和闻讯赶来弹压的清军展开了枪炮对射,打得不亦乐乎热闹非凡。  兄弟们正打得开心,却遇到了清军的新军统领郭人漳,这哥们儿忽悠王和顺说他是支持革命主张的,同情革命党人的,一面忽悠一面抽冷子动手,搞得王和顺叫苦不迭,率众撤入了大山之中。再后来王和顺也去了河内与革命党人会合,不跟郭人漳那家伙生闲气了。  然后是第六次起义。这一次起义的规模比较大,在历史上也较为有名,史称镇南关起义。  这次起义胜利后孙中山亲临战场,对兄弟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有文章说孙中山先生亲自用大炮把想夺回炮台的清军轰了个哭爹喊娘,但这就是被革命热情激发出的想当然了,实际情况是炮台上的大炮是绝无可能轰到清军的。  理由很简单,炮台上的炮口方向是冲着越南方向的,不可能冲着国内。谁家建个炮台把炮口冲着自己的国境,那这个建炮台的家伙的脑袋还不得让大家打到神经短路啊。  而且当时的原始火炮又大又笨重,为了提高发射时的精度,修建的时候是直接和炮台建为一体的。  所以,较具权威的史料披露,当时孙中山想尽了办法想把这缺德的大炮转过来,可是怎么也做不到,孙中山一生气,当即命令大家冲着越南轰了几炮,把正殖民着越南的法国佬们轰得半个月醒不过神来。  但较不具权威的资料还是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孙中山亲自指挥开炮把清军轰了个稀巴烂的热闹场面,大家爱信哪个就信哪个吧。  临到第七次起义,革命党人中大佬级别的人物黄兴亲自出马。  黄兴在越南组织了一支两百人的队伍,半挂长枪,半挂短枪,由黄兴亲率向钦州出发,钦州那边的守军也是熟人,就是忽悠革命党南军都督王和顺的郭人漳。这一次郭人漳吃了个瘪,三营六百人被击溃,而革命党军的人数却增加到六百人,并缴获长短枪支和大量弹药。但是郭人漳也不是吃素的,他派了千人追尾,打算要全歼革命军,黄兴采用了夜袭战术修理郭人漳,这招如同踩到了郭人漳脚上的鸡眼,让郭人漳说不出来的难受。但这一招也搞得革命军没办法再扩充人马,很有点拿我脚上的鸡眼去踩你脚上的鸡眼的意思,大家都难受得想哭。结果打来打去,革命军弹尽粮绝,于是黄兴就率领大军胜利回师——又回越南去了。  前方的兄弟流血玩命,后方的兄弟也不轻松,前方流血打仗,打的都是钱,这些钱从哪儿来?只能从后方的兄弟那里讨弄,可后方的兄弟也不是神仙,经常因为被前方的兄弟追钱给追得要发神经。  然后就是第八次起义的情形了,开始的时候特别的爽,由黄明堂、王和顺率从镇南关撤出的两百名革命军人,在越南边界渡河,一过去就遭遇了一营清军,共五百人,这五百清军一见革命党人就扑了过来,抱着革命党人又哭又啃:兄弟们,我可找到你们了,我靠我们天天惦记着起义,以后我们就跟你们一块玩了。于是革命队伍迅速膨胀,眨眼工夫就有了三千号人马,声威大振。  三千号人马一天得吃掉多少粮食?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数目把坐镇河内的胡汉民逼到跳脚,汪精卫——当时这位老兄还没投靠日本人,也是革命党中的精英——被撵到印度,声言借不到钱不许回来,回不回来汪精卫倒是不计较,可是三千人的开销数目实在不小,把汪精卫愁得直哭。估计后来汪精卫说什么也不干后方筹款的活儿了,哭着喊着要去搞刺杀,就是被这个活儿给刺激的,太难搞了,真不是人干的啊。  没有钱,事情就难办了,三千人的队伍很快缩水,许多投诚过来的士兵又跑到清军那边去了,那边再怎么说还有个发饷的希望啊。更缺德的是法国也跟着起哄,因为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他们在沿线设卡,不允许起义人员、武器及粮食增援国内,最后搞得革命军只剩下六百人,仓皇撤入越南,一入境就被法国佬全部逮住,解除武装后把人给卖到新加坡去了。  第八次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却是越干越觉得好玩,他打算继续玩下去,不玩死腐朽的满清决不罢手。  于是第九次起义又来了。  这次起义是在广州的新军营里发动的。  说老实话,都玩到这份儿上了,清室一家子还非要窝在皇帝的龙椅上不肯挪窝,还要说这无限江山是他们一家的,那就实在有点脸皮太厚了。但清室的脸皮就是出人意料地厚,如果不是孙中山这样意志坚忍的人锲而不舍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撕他们这张厚脸皮,这脸皮还真不容易撕下来。  广州新军中加入同盟会者已经有三千余人了,这再不起义兄弟们也不干。情况还真是这样,这边起义的时间刚刚拟定,那边上街的兄弟就跟警察打起来了,为啥要跟警察打架呢?看这话问的,三千多号兄弟都憋得嗷嗷乱叫,为啥不和警察打架呢?一听说打架,新军的兄弟们拎着枪就往外冲,急得起义指挥者又蹦又跳。事情就是这样的两面性,正因为这些兄弟们急于改变现状,才会加入同盟会共襄义举,跟小绵羊一样听话的兄弟才不乐意跟你胡闹呢。再加上三千多号人马,人多嘴杂,这边尚未发动,清军那边早闻风声,于是清军统领就将两标的兄弟武器全部收缴了,连裤腰带都收了,结果,等到剩下的那一标兄弟们起事的时候,这两标兄弟们只能揪住裤头躺在床上,默默地为外边的兄弟祝福。  三标同举,却只有一标起义,结果那一标兄弟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的两千来号人马打得落花流水,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连革命党领袖倪映典也中弹牺牲了,死难的兄弟多达三百多人,余者溃散。  第九次也失败了,那就来第十次。  第十次准备的时间最长,所以意外也最多——夜长梦多,就是这个道理了。  先是南洋游侠温生才自海外归来,刺杀清提督李准未果,结果刺杀了广州将军孚琦,他跑到码头上被一个巡捕追上按倒,然后就义。  接着起义的具体日期全广州人都知道了,满街都在说,老百姓都知道了清军还能不知道吗?按说这个时候就应该放弃了,可是革命党人喻培伦和林时佺找到黄兴,表明革命有进无退,不畏牺牲,不怕流血,于是在仓促之中革命党人举行起义,进攻总督府,最终经过激烈的战斗,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战死及被俘就义的烈士达到八十六人,有七十二具遗体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已经失败后,又有三百人的队伍在胡汉民及赵声的带领下赶到广州,可是大势已经无可挽回,胡汉民大哭而回,赵声不久因忧郁而谢世。  十次起义,十次失败,但共和的思想,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流血之中,渐入人心,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  水清终有竭,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主,半凶还半吉。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背图》为我们所展示的这一场景,终于在武昌爆发。  武昌起义在没有周密组织与部署却奇迹般的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共和思想已经为军队中的广大士兵所接受,甚至连清室中的许多人都转化到支持革命或是同情革命的阵营中来。在汪精卫行刺摄政王失败入狱后,负责审讯他的户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就当面对他说:如果我不是出生于王族,我早就加入革命反叛了。  革命共和,天下归心。  在这种情况下,保守派瑞澂却仍然在大肆搜捕并屠杀革命党人,并查获了革命党人的名册,正按着名册一个一个抓人,这实在是有点活得不耐烦了。所以革命党人被逼背水一战,由熊秉坤所率领的工兵营首先发难,喊出:老子就是要造反,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这一枪就彻底葬送了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  汉水茫茫,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和衷共济。  从此中国进入了另一个更为艰难的时代。第三十八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预言  象三十八 辛丑 震下离上 噬嗑  谶曰: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  劫及鸢鱼,水深火热。  颂曰:  火运开时祸蔓延,万人后死万人先。  海波能使江河浊,境外何殊在目前。  这是一个荒谬时代的荒谬噩梦,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的生命最后旅程。  门外一鹿,群雄争逐。  斐迪南大公不知道中国有个叫唐朝的鼎盛时代,不知道有个叫李淳风的司监官,不知道《推背图》。  也许李淳风并不存在,《推背图》只不过是虚言妄语,又或者,这一切只不过是后人的伪造——我们喜欢这种文字游戏,因为我们总是无法把握现实,于是寄希望于虚妄。  但是,虚妄的只是思想,荒谬的却是现实。  现实的荒谬在于,奥匈帝国刚刚在波斯尼亚举行了一场军事演习。波斯尼亚,这个地名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不存在的,也是无法理解的,那个时候中国刚刚从三千年之久的皇权专制之下走出来,但是阴影仍然笼罩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心里,他们甚至一度渴望重新拥有一个皇帝,只要让他们能够免除思考的痛苦。此后将会有相当长的时间,这个民族不适应这种变化。  正如同萨拉热窝的不适应一样。  萨拉热窝不适应弗兰兹·斐迪南大公的到来,不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  对于他们来说这同样是一个痛苦的时代,如同当时的中国人一样的痛苦。  中国人痛苦于列强的步步紧逼与永远也无法忘记的甲午中日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大清国失去了它的一切。而萨拉热窝,五百年前的这一天,塞尔维亚于科索沃惨败于土耳其之手,这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专制与独裁,他们比中国人更早地走出了这一步,所以他们也才会更加的痛苦。  痛苦!  痛苦就意味着拒绝!  萨拉热窝拒绝斐迪南大公,同样拒绝他那美丽的妻子——索菲克勒斯。  但正是因为他们的拒绝,所以斐迪南大公才要一定出现在那里。  他必须向人们证明这一点。  证明就意味着接受。  这就是他要告诉萨拉热窝的。  而且必须要选择在这一天。  这一天是什么日子?  是五百年前塞尔维亚失去科索沃,直到巴尔干战争结束才又重新得到它的日子。  这是萨拉热窝的节日与庆典。  他们自己的。  不是斐迪南大公说的。  这是萨拉热窝想说的。  但斐迪南大公的到来将会如一盆冷水浇在萨拉热窝的民族主义者的头上。他以他冷傲的眼神环视着这个美丽的城市,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我在这里。  是的,他的确在那里,由陆军元帅、参谋长弗兰兹·康拉德陪同,带着他的妻子。  这个行动只是一个承诺,而这个承诺将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对于斐迪南大公来说。  所以萨拉热窝感受到锥心之痛苦,他们注定了无法接受,他们必然的会采取行动表示他们的拒绝态度与意见。  达尼洛·伊利克这样认为。  他有权力这样认为。  因为他领导着波斯尼亚——塞尔维亚的极端主义小组。  这个小组有两名成员。  十九岁的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波。  二十一岁的印刷工查卜林诺维奇。  他们将向斐迪南大公表明他们的态度,以此来证明这位大公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准备了很久。  这是1914年6月28日,公元纪年,这是中国大唐时代的李淳风所无法理解的一种纪年方式,同样也不为当时的中国人所接受,如果他们接受了,那个叫袁世凯的就不会获得那么多的支持者。  当然还有更多的反对者。  两个时代在这里相互印证。  来自远古的神秘谶语在这里悄然地起着作用,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那么的离奇。  这时候斐迪南大公的车队正在穿过人群,行走在萨拉热窝的街道上,他清楚地听到有人在热烈地欢呼,更多的人则是好奇地看着他,那好奇的眼神集中在他那华美的服饰上:  白色的军装,帽子上插一支绿色的羽毛。  拥护的人群将查卜林诺维奇挤到了后面,他已经无法看清楚斐迪南大公,但这并不妨碍他将手中的炸弹抛出去。  那只绿色的羽毛就是最明显的目标。  斐迪南大公比任何人更早地看到了那枚炸弹,因为他坐在车上,位置比任何人更高。  他看到那枚炸弹犹如一只折了翅膀的鸟,无力地掠过他的头顶,落入到后面的汽车轮胎之下。  爆炸声音远不像查卜林诺维奇所期望的那样大,但也不像斐迪南大公所希望的那样小。  更大的声音是人们惊慌的喊叫声。  欢呼声!  这正是斐迪南大公所无法容忍的。  随从的车辆被掀翻,失去控制的人们发出了刺耳的尖叫声,惊恐地四下逃窜,将闻讯赶来的宪兵撞倒在地。  斐迪南大公站了起来。  他还在这里。  他要让人们看到这一切。  继续前进!  他用冷淡的声调下达了命令,并用一只手紧紧地搂住了他妻子的肩膀,告诉她他们仍然是安全的。  这里是萨拉热窝。  而且他在这里。  他眼角的余光看到成群的宪兵正在追逐一个人影。  那人跳入了米尔卡河。  而大公,他和他的妻子已经到达了镇大厅,并在那里接受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  大公的心情有些不是太好,因为周围的气氛太过于紧张了。  宪兵赶来报告:那名投弹者是一个名叫查卜林诺维奇的印刷工,他显然是宁死也不愿意被捕,不仅是跳下了米尔卡河,他甚至在身上携带了氰化药片。  但是他显然没有服下氰化药片。  因为他还活着。  这只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罢了。  但是他们显然错了。  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  而是两个。  十九岁的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波。  他始终在这里。  他始终没有离开过。  现在是他告诉他们这一切的时候了。  枪声响起的时候,他站在一座桥上。  弗兰兹·斐迪南的车子正向着医院的方向行进,他准备去看望那些受伤的人。  他走对了路。  他必将到达那里。  并且再也不会离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0
正序
倒序
推背图中的历史
推背图中的历史-2
推背图中的历史-3
推背图中的历史-4
推背图中的历史-5
推背图中的历史-6
推背图中的历史-7
推背图中的历史-8
推背图中的历史-9
推背图中的历史-1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推背图中的历史
推背图中的历史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