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导致了军国主义的巨大发展。在帝国主义时代,军备和战争达到了空前庞大的规模。陆军与空军和海军竞相发展。技术的饱和为军队的机械化和摩托化奠定了基础。对劳动群众进行大规模军事教育和在战时对他们进行动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可避免的衰落创造了条件,此时劳动人民将掉转刺刀对准剥削者,军国主义将在自身辨证发展作用下灭亡。 我们所称的现代战争以多样性著称。根据其社会政治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战争、民族解放战争、殖民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最后还有帝国主义反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这些战争经常互相交织。例如,我们看到了德国帝国主义和协约国直接参加我们的国内战争。在中国,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交织状况,那里的国内战争同时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战争、政治、经济与战略。在当今时代,进行战争已不再是一个统帅和战略家的事,而变成了政府掌握的大权。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同时战争又不意味着取消或代替政治。通过战役过程取得的战果可能对战争规模和样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占领新的领土——扩大战争基础——可能造成新的力量对比和扩大最初的政治目标,而相反,失掉领土,失掉维持战争的主要工业基础,或是武装力量被打败,经济衰退,阶级矛盾尖锐化,等等,则可能导致最初的政治目标缩小。 政治导致了战争,甚至“和约也是那一政治的继续,它记下了军事行动所造成的敌对力量之间的一些变化。”①进行战争的国家的政治影响着战争目的、阶级斗争、经济、对内和对外政策,而对无产阶级国家来说,政治会不可避免地“突破”武装战线,把无产者的国际主义阶级利益统一起来。政治会把全部经济和社会资源统一起来,以协同一致地达到战争目的;政治力图通过国家所需的中立或与某些国家结盟来保护国家。政治也会在考虑到所面临军事任务的同时发展本国的经济。 ①《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第22卷第157页。(此处译为“和约”的原词是MHp,可译作而且宜译作“和平”。)——译者注 政治在创造必要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及进行战争的条件时,会在最高一级解决武装力量组织和战区建设问题,解决拟制战役计划问题,而实施战役计划,如同随后实施战役,都是战略的职能,武装力量统帅部的职能。 战争计划。战争计划涵盖战争准备的一切要素,这些要素通过使用得到一切适当经济和政治措施加强的武装力量,保证战争目的的达成。根据战争目的和条件,战争计划可能是防御性的,也可能是征服性的,还可能带有部分征服性尔后转为防御性的,或先带有防御性尔后转为征服性的。在一切情况下,无论战争的真实性质如何,它都会被资产阶级国家宣布为防御性的。 拟定的战争计划应该首先得到相应国际协定的保障,这些协定保证有可能调遣尽可能多的联合力量去对付敌对国家,或者至少可保证分割敌对国家的大部分国土。同时,这种准备应该规定和保障战时维持经济联系或突破封锁的途径。 国家武装力量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行建设,并至少应与战争第一阶段提出的目标相适应。尔后要根据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动员情况,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对武装力量技术保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必要的改变。这种事实我们在帝国主义战争全期都能经常看到。 战时参军的受过军事训练的居民数量极大,这就明确提出了对居民实行军事化,亦即对和平时期未能参军的那些人员进行军事训练的任务。 由于现代战区的纵深明显增大,由于危害性大的破坏活动已发展到深远后方,而这种活动将使国家承受一系列额外的军事负担(防空中化学袭击、保卫重要目标、大规模军事卫生勤务等),民兵建设的原则是争取不仅在平时,而且在战时都要使其有用武之地。由军队去完成所有这些任务将是无法承受的重负,因此,要由军事化社会组织、各种协会,等等,来帮助国家,战争计划也要充分考虑到这点。 战争计划要使武装力量建设与战争目的,以及与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与工业动员相适应。这种关系还会继续发展,涵盖整个国民经济动员。这种互相适应还具有反向作用:当今所有国家都根据战争的需要发展本国的国民经济。 战争计划至少应对战争第一阶段作出极为具体的规定,它当然不可能不对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影响。解决工业(特别是能源经济、化学工业等)配置问题,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经济需求,而且要考虑未来的军事需求。 战争计划要妥善考虑到己方和敌方大工业配置问题和电气化系统,从而根据有关战区的地理和统计资料,根据敌军展开情况,为进行战役计算提供原始数据。在战区保障和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保障方面,战争计划要规定交通线(铁路、公路与汽车运输、河流、航空线)的相应发展、电报电话通信和无线电网的扩大、专用机场网的建设、防空(防空中化学袭击)的组织,其中最后一项要求建立专门的观察和联络网,并且拥有积极和消极的空中化学兵器。 战区的工程防御准备和筑城准备要在新的条件下进行。在陆地战区,要建立筑垒地域,取代主要对海战还有作用的要塞。 战争计划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使国家在思想上做好参战准备,就是宣传在资产阶级国家中掩饰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利益的那些思想。这种准备不可能不规定一系列能够缓和尖锐社会矛盾的经济和政治措施。战争计划的拟制将超越军事机构的权限范围。所有现代国家的政府都极其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 国家政治在总体上指导战争的同时,应该十分慎重地对待影响战局或战役进行过程的因素。战争经验表明,保持政治与国家武装力量作战活动之间正确的相互关系,是取得现代战争胜利的保证,而这些作战活动是在完成局部任务和实现战争目的过程中进行的。相反,对这些武装力量的作战活动干预过多,则经常导致失败。因此,铁的意志、坚忍不拔、善于为实现战争的基本目的而放弃次要的利益,是战略性战役的发展得到最可靠保障的条件。 联盟战争战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实力也会直接反映在战争的地理形式中。 例如,海上贸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力图扩大自己的市场,为夺取和固守殖民地,保护通往殖民地的海路而进行人数众多的海上战争。陆上资本主义国家则为了扩大领土和夺取出海口进行人数众多的陆上战争。 它们在到达海洋后,就在随后的发展中力图建立最强大的海军,觊觎海上霸权。德国帝国主义在1914年前就给我们提供了那样的例子。在沙皇俄国也能看到那样的趋势。美利坚合众国也正在走上这条道路,加紧准备在太平洋发动海上战争。 帝国主义战争有把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拉进战争的趋势。在1914—1918年战争期间,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经历了扩大敌对联盟的持久过程。扩大的结果对协约国有利而对同盟国不利。 在联盟战争中,不同战争阶段形成的力量对比差别很大。在1914—1918年,三国同盟丢掉了意大利,而法俄同盟“得到”了英国。这样,德国和奥地利一方加入了反对协约国(法国、英国、比利时、俄国和塞尔维亚)一方的斗争。后来在不同时间依附同盟国的有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依附协约国的有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当俄国停止参战后,美利坚合众国站在协约国一边积极参加了战争。 联盟扩大的特点给战争进程、给帝国主义战争的战略留下了特别的印记。这一战略不仅应该考虑到联盟武装力量编成中的变化,而且应该考虑到各个盟国经济的差异和国民经济动员特别是工业动员的条件。 从保持进行战争所必需的资源与保障深远后方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一方面是人力资源,一方面是工业资源、工业原料、燃料和粮食)协调的观点看,扩大联盟并非总是有利。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使战争物质资源的增长性质有明显差异。军事技术装备的迅速发展可能伴随着受过训练的人员和新编部队的同步增长,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军事技术装备的发展将伴随着兵源的枯竭,等等。 联盟某些成员国的地理位置如同它们的相互关系,可能促进或阻碍人力资源、工业资源和原料资源的适当联合。地理条件将使联盟具有大陆或海洋性质,也就是说,当联盟成员国之间甚至每个成员国内部的主要军事经济交通线从海上通过时,联盟可能是混合型的——既具有海洋性,也具有大陆性。最后,在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上,加入联盟的国家彼此间会有很大差别,这当然会对战争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联盟的力量在不同战争阶段大小不一。其战斗力的强弱可能相差极大,这最容易导致战争被拖延的可能。联盟每个成员国的作用在不同战争阶段也不一样。某个成员国败北在战争初期可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相反,在随后的某个阶段则可能不会产生大的后果,等等。加人联盟的某个国家在战争初期也许不会被武力打败,而相反,在随后的阶段则可能在一次成功的战局中就会被打得一败涂地。 从理论上预测联盟的所有可能局面既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只有根据具体形成的政治形势,才能多少准确一些地确定某个联盟的特点和组成。对战略而言,重要的是要了解盟国问题的本质,以根据情况计划自己的战役措施。上面谈到的1914—1918年联盟的扩大情况证明,这样做有多么困难。 战术和战役法样式。由于兵器的质量和数量发生变化,进行战争的条件和战争样式的多样性,当然不仅体现在政治形势、联盟内部的兵力对比上,而且体现在战术和战役法不同的样式上。在帝国主义战争全过程中,我们每一年都看到这些样式发生变化。先是不长的运动战阶段①被阵地战阶段所代替。到1918年,甚至在死气沉沉的法德战场,也重新出现了半机动行动;步兵散兵线战术变成了大纵深战术②、集群战术;炮兵转而采取无须试射的精确射击方法;榴弹正在取代榴霰弹;重炮口径明显超过了战前的相对值;化学战大显身手;航空兵使情况逐年发生变化;出现了坦克等新的进攻兵器,等等。 ①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西线进行运动战的最初三个多月(1914年8月初至11月中旬)。是年8月2日,德军出兵占领中立国卢森堡、比利时,尔后向法国发动进攻。德法两军互有攻守,并多次发生遭遇战,作战行动具有运动战性质。由于德军迅速打败法国并迫其退出战争的计划破产,交战双方(德军与英法联军)在10月20日至11月15日进行佛兰德交战后都转入防御,战线趋于稳定,运动战因而变成了阵地战。——译者注 ②此处所说大纵深战术应是针对散兵线战术而言,与苏军后来主张的大纵深战术有实质性的不同,但前者对后者应该起了一定的启示作用。——译者注 还应注意那样的事实:如果对技术兵器发展的特点研究得不够细致,就很可能引出错误的战术和战役结论。例如,有一个观点极为流行:在帝国主义战争期间,炮兵的发展超过了步兵的发展。所列图表不能再好地说明这一情况。 有些作者常常把那样的结论移用到战后时期。例如,他们根据法国军队的整编方案提请人们注意: 第一,步兵和骑兵的人数急剧减少——比战前这两个兵种的人数减少了40%以上。 第二,炮兵的人数也在减少,但幅度比前两个兵种小得多(只有26%),也就是说,炮兵的相对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根据炮兵现在在战场上的作用,这是必需的”。 其实,那样的结论不符合军队结构中发生的变化实际。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就火炮数量而言,几乎所有交战国的火炮数量都扩大了0.5—1倍(不计迫击炮)。正是这样的指标——火炮数量而不是火炮操作人员数量——是重要的。炮兵在火炮数量如此增长的同时,质量也发生了变化,能够说明这种变化的,除采用了精确射击新方法外,还可举出以下数据: 1.俄军1914—1917年的轻型火炮(76毫米以下)数量由7 112门增至7 265门,即几乎没有变化;重型火炮(76毫米以上)由797门增至2 550门,即增长了2倍多; 2.在1914年至1918年的炮兵射击中,榴弹与榴霰弹(76毫米)的比重发生了逆转,分别由30%和70%变为70%(榴弹)和30%(榴霰弹)。 3.化学炮弹的数量增大,爆破弹数量减少。 所有这些质的变化,说明炮兵已被用来对付防御工事,对付隐蔽到地下和围在铁丝网里的敌人。射程很小的迫击炮和火箭筒得到迅猛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状况。 但是,即便追击炮数量的增长也没有使炮兵火力对步兵的机枪火力占优势,这在后面就能看清楚。只是依靠了统帅部预备队炮兵才在某些正面地段占了上风。 让我们看看步兵的结构是如何变化的,并且把它的发展与炮兵的发展比较一下。 1.从1914年至1917年,俄军的•机枪数量由4152挺增至23800挺,即增加了4倍多;火炮数量则由7909门增至9815门,即增加了四分之一。这样,每增加一门火炮,在1914年等于增加0.5挺机枪,1917年则等于增加2.4挺机枪。 2.从1914年至1917年,德军的机枪(重型和轻型)数量由3000挺增至70000挺,即几乎增加23倍;火炮数量则由9300门增至20000门,即只增加了一倍。这样,每增加一门火炮,在1914年等于增加0.3挺机枪,1918年则等于增加3.5挺机枪。 3.从1914年至1918年,法军步兵师的重机枪数量由24挺增至72挺,即增加了2倍,但除此以外装备了441挺轻机枪,这样,步兵师的机枪武器总数(513挺)就增加了20倍;火炮数量由36门增至55门。每增加一门火炮,在1914年等于增加0.67挺机枪,1918年则等于增加9.3挺机枪。 上面列举的数据说明,步兵的机械化远远超过炮兵的发展。步兵成为经受完全的技术和战术革命并转而采取新战斗样式的兵种。尽管步兵人数相对减少,其战斗力和火力却明显增强。 军队装备的变化迫使战时交战各方每年都要颁发新的守则和教令,根据这些守则和教令对军队进行重新训练。军队组织和后方组织也因此发生变化。 战争在1914—1915年之所以进入阵地战时期,主要是因为双方火炮(炮弹)已经消耗殆尽。工业动员滞后。同时,比较容易生产的防御兵器(机枪和子弹)则发展迅速。在法德战场上,进攻兵器(火炮和炮弹、坦克)直到1918年因为双方要占据兵力优势才达到足够的数量。 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军事工业的动员准备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仍然不得不重视军事工业资源动员和充分发展的持久性。根据工业动员条件,未来也不能不考虑发生持久阵地战的可能性。无论进攻兵器,首先是坦克,怎样发展,机枪这种现代军队中主要的防御武器的大量增加,将促使军队采取阵地战形式。① ①后略与本书关系不大的“暴力在战争中的作用及革命与战争”节(中文约700字)。——译者注 国内战争的特点。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的特点(如同中国国内战争——1926—1927年北伐初期),是各集团军和方面军的行动具有极大的坚决性、机动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夺取大片国土,以和1914—1918年战争期间迥然不同的方式,显示了军事和政治因素的巨大意义。 红军和白军的组建主要在前线直接进行。后方队伍取得的战果较小。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方面军组建过程中发挥的巨大能量,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宣传与鼓动,保障了组建数百万正规军的可能性。这支军队与帝国主义武装力量很少相似之处。 在敌人火力下仓促组建部队,在前线进行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中央军事机关经常表现出因循守旧思想,大部分指挥人员缺乏军事素养和理论知识,集中供应困难——这一切都为在红军组织体制中产生一系列缺点提供了条件。我们有几百万被动员参军的人,但在集团军和方面军编成中却很少能够积极作战的步兵、炮兵和其他人员。不过,红军尽管存在很多组织上的缺点,却在反对几乎得到所有帝国主义国家支持的白卫军的斗争中,夺取了最伟大的胜利。 取得这些胜利,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战争的革命口号具有无穷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土辽阔,红军在进行战役时发挥了非凡的毅力和顽强性,在前线组建和巩固武装力量时显示了极大的创造力,最后是因为积极作战的步兵虽然人数极少,技术装备的绝对数也很少,却能发挥它的相对威力。白军企图兜售自己的反革命口号,虽然拥有威力较大的技术装备,依靠俄国最富庶的地区和外国资产阶级的支持,仍然遭到了可悲的失败,因为他们没有在群众中得到支持,相反,群众纷纷奋起反对他们的叛乱。 正面宽、每公里正面武器和技术装备的比重极小,为大规模发展骑兵、并让其在一系列战役和战局中担任决定性角色提供了条件。 国内战争起源于夺取国家中央权力的斗争,它由当地工人直接进行的革命起义,以及扩展苏维埃政府革命政权的首都红色近卫部队在外面进行的战斗行动汇成,遍及整个国土。 从1918年春起,国内战争导致各主要经济区互相隔离。早在1918年1月8日,列宁同志就指出,国内战争尚未达到自己的顶点,他认为战争的继续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被帝国主义战争动摇的国家经济极其迅速地崩溃。国内战争除切断了国内经济联系外,还用火炮和爆破器材残酷地破坏了主要的工业资本和整个国民经济。 工业活动和铁路运输的削弱当然并不意味着军队要赤手空拳作战。使用帝国主义战争中遗留的储备品,将一切能够制造的东西交给军队,通过战略运输最大限度地使用运力,这一切都创造了条件,使国内战争仍然能够通过较有力的手段以相当高的水平进行下去。 国内战争的战线长,加上农民群众的政治情绪不止一次地发生动摇等条件,使战线的移动快得惊人。在这种变幻无常的情况下,看不到两国战争中进攻行动所特有的那种战略消耗,或者说,这种消耗完全具有新的样式。 在居民同情苏维埃政权的地区进行的进攻战役,通常会产生完全预料不到的效果。尽管军队会因死伤病而遭到损失,但它不仅没有被瓦解,而且相反,人员还不断增加。不过,冬季的斑疹伤寒和夏季的痢疾造成的减员达到了很大的规模。 胜利之师在所有战线——乌拉尔、西伯利亚、白俄罗斯等地——都在不断壮大,依靠的是从当地工人、贫农,甚至白卫军士兵中征召的补充兵员,其中主要是不再相信白卫分子政府的行为和看清了他们真实阶级本质的农民。在国内战争历史上,我们多次指出了兵源扩大的事实。 但是,也有过如1919—1920年西部战线出现过的那种情况,即整个社会政治形势迫使红军进行极度紧张的战斗,疲惫的迹象十分严重。不管怎样,总的说来可以断言,在国内战争中,工人阶级由于建立了革命的阶级政权机关,能够相对轻松地把大片国土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后方(除一些特别敌对的地区外)。这种后方在农民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虽然也经常处于动摇之中,却仍然得到了十分迅速的政治改造。1920年与白色波兰的战争使红军面临复杂得多困难得多的任务,其原因是要将战争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领土。 国内战争的国际主义目标和阶级目标,与波兰农民甚至部分追随社会变节政党的工人阶级的民族主义情绪发生了碰撞。波兰国家刚刚诞生的现实和沙皇制度的长期压迫——在波兰农民的意识里,这种压迫经常与所有“俄国人”联系在一起——造就了在很大程度上敌视红军及其口号的一个社会阶层。 不过,即使在这里,尽管存在一系列不利因素,也第一次显现了无产阶级国家革命战争的特别标志。这些标志我们在白俄罗斯,在西乌克兰,在波兰境内也看到了。在这次战争中,可以找到确定未来革命战争性质的特征。 征服战争和防御战争。根据战争目的和进程与国土的相互关系,战争可能是征服性的,也可能是防御性的,还可能将两种战争样式——征服与防御结合起来。帝国主义国家惯用的征服战争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必须击溃敌军,要对夺取的领土进行占领,消除占领区居民的民族仇恨,修复被破坏的交通线,使自己的武装力量保持必要的战斗力,在人员和物源大量减少、国内阶级斗争尖锐化的条件下,不顾所有这些困难,准备在敌国生命攸关的中心最后战胜敌人。 我们在过去和现实的很多战例中可以看到征服的条件有多么困难。1870年德军向巴黎胜利进军,还在巴黎城外就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1918年德军占领乌克兰,尽管有许多有利因素,仍然要求它调遣大量兵力去保障后方,从而对尔后战事产生了消极影响。1921年日军占领远东西伯利亚,则显得力不从心。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占领摩洛哥无论过去和现在都遇到了极大困难。 当遭到侵略的国家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或民族矛盾时,占领会变得相对容易,例如,世界大战①期间德国人对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占领,日本对满洲的占领,等等。 但是,帝国主义占领行动中的所有这些困难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帝国主义不对世界进行新的瓜分就不可能存在,因为正如列宁所说,现在资本家不仅要用战争来争夺东西,而且为了保存资本主义,他们非打仗不可,因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不用暴力手段来重新瓜分殖民地,就不能得到比较老的(又比较弱的)帝国主义列强现在享有的那些特权。② ①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本书分论中所选绝大多数著作、文章都写于20世纪20—30年代,所以文中所有“世界大战”都指第一次世界大战。——译者注 ②此段引文引自《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作者未加引号,也省略了几处着重号。参见《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第2卷第892页。——译者注 在此情况下,为了最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武装力量不可能不被坚决地投入作战,因为战争的花费使这样做成为必然。在许多情况下,当计划周密、占领组织良好时,被占领区社会各界的抵抗,武装力量的衰竭,可能因获取新的物源甚至兵源而得到弥补。 国家在本土进行防御战争,有时可以指望得到与敌方的进一步强盛没有利害关系的各中立国某种形式的支援。武装力量在采取积极行动时,甚至可以不遭遇与交通线隔绝或交通线过长的危险。供应和补充兵员的困难会大大减少。广大居民会比侵略他国时更自觉地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国土。如此等等。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防御的战争样式会导致进行战争的条件恶化。如果各主要经济中心离边界近,那么,尽管交通线上的工作因其缩短而相对便利,但这些工作可能在源头就被现代战争工具破坏或完全瘫痪,亦即军事经济和军事工业成分被破坏,从而导致保持防御能力的基本条件丧失。德军在签订凡尔赛和约后组织的莱茵河防御可能造成难以避免的灾难,但是无论如何不能被认为是对德国最好和最强有力的战争样式。 政治形势的复杂性和两面性、工业区工业发展和地理状况的特殊性,以及一系列其他条件,不允许确立适合一切情况的、最好和最强有力的战争样式。实际上,历史告诉我们,战争是由许多复杂的进攻性和防御性战役组成的。七年战争①对普鲁士而言似乎是防御战的经典战例,其实它是作为征服战争开始的,后来普鲁士人是在已经夺取的资源较丰富的基地进行防御。德国在1914—1918年发动了极具进攻性的战争,并建立了广泛的战争基础。它随后转人防御,假如没有占领比利时、法国工业区、波兰、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未必能够坚持三年。 ①七年战争是1756—1763年奥地利、法国、俄国、西班牙、萨克森、瑞典为一方,普鲁士、英国、葡萄牙为另一方,为争夺北美洲和东印度殖民地及欧洲霸权进行的战争。这场进行了七年的混战以普鲁士入侵萨克森开始,参战俄军曾先后攻克东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柏林,迫使普鲁士转入防御。但随后俄于1762年退出战争,并与普鲁士结盟,使普转危为安。英法在海上和殖民地进行了激战,以英国胜利告终。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普、奥、萨签订《胡贝图斯堡和约》。英国获得了法属加拿大和法属印度,从此成为海上霸主。此次战争暴露了以切断交通线为主的“机动”战略和线式战术的弊端。——译者注 进攻和防御战争样式有一定的前提,并根据形成的情况辨证地发展。上面所谈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特点、它的联盟性质及各阶段双方兵力兵器对比的变化,进一步证明以下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战争的不同阶段,某个国家的防御目的可能转化为进攻目的,进攻目的也可能转化为防御目的。最符合战争的政治目的和最能保障战争经济基础的战争样式;是最适当、最强有力的样式。 未来战争样式与生产力的现代发展。为了了解未来战争样式变化的概率,必须首先深入研究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帝国主义战争大大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战争在破坏国民经济的同时,也因大量需要金属、燃料和各种原料而推动了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力生产及化学工业各部门的发展。战后时期,尽管伴随着生产萎缩出现了长时间的停顿,但为战争服务的生产最后仍然赶上并超过了战前水平。 不过,在这方面,数量上的发展没有质量上的发展显著。能够稳定局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经受了合理化和改造的艰难过程。按照最新技术要求进行改建并采取了最合理的劳动组织方法的工厂,即使其设备没有全部开工,也能大量增产。如果说和平时期它们的产品不能完全找到销路,那么战时经过合理改造的工业在百分之百开工的情况下,能够为前线提供多很多倍的供应品。 但是,不仅是重工业的增长能够说明新的进步。技术发展更加深刻地影响着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最合理的能源生产组织,能够改善军工生产条件,而且即使不是在现在,也会在最近的未来,甚至在正在进行的战争过程中,根本改变工业防护的军事地理条件。电气化包括建设大功率的发电站,后者要求拥有最廉价的燃料和能够开发水力资源的河流。电气化通过高压输电线路把众多发电站连接起来,这样,它就使能源生产既集中又分散,使国家经济遭受破坏的问题具有崭新的特点。 在许多国家中,电力生产与其说是保障内需,不如说是产生了向其他国家出口能源的新方法。不言而喻,这种状况不能不对各国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产生影响,因而也不能不对进行战争的特点产生影响。现在,保卫海上、江河交通线和铁路的斗争又加上了保卫电力供应线路的内容。 在欧洲、美国甚至一系列亚洲国家,通过超强功率的输电设备将各发电站连接起来的做法,已取得长足进步。德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强功率的电力网。我们在意大利和法国也看到了非常令人感兴趣的电气化发展方式。南北意大利不同的水资源和不同的水利制度,提出了将意大利阿尔卑斯山和南部山区的河流通过超强功率电力网连接起来的问题。十分清楚,将要构成意大利统一的大功率水电站网的那几个输电系统,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作用。国家的防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几个系统。 法国的电气化造就了与德国进行战争的崭新条件。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法国都全面提出了能源生产合理化、最经济地消耗煤炭及最大限度地使用水力的问题。利用阿尔卑斯山和南部地区的河流,符合法国正确建设电气化的要求,使它少依赖煤炭的进口,同时使电力来源远离那些可能遭到德国陆军、空军及其境外各种行动威胁的地区。当然,更毋需说发达的电力生产将保障为数众多的冶金业的发展,而后者是维持战争必不可少的。 应该认为化学工业的发展及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化学化”,是现代发展生产力的又一个伟大的经济成就。在施利芬①战役计划破产和法国未在1914年战争头几个月被击溃之后,进行持久战的必要性使德国陷入绝境。德国的原料和粮食储备严重不足。得不到制造火药所必需的智利硝石,应会在最短时间内给德国带来灭顶之灾。 ①施利芬•阿尔弗雷德(1833—1913),德国陆军元帅(1911)。以总参谋部参谋职务参加过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普法战争。1891—1905年任德军总参谋长。1906年退役。崇拜克劳塞维茨和老毛奇,坚持速决战及以战略合围和大决战歼敌的思想,否定正面突破的可能性。著有多部军事理论著作和历史著作。其理论观点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军事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译者注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正是因为德国是拥有最发达化学工业的国家。新的发明(合成氮)及通过工业把发明变成产品的能力,创造了崭新的条件,使德国在被完全封锁的条件下减轻了原料的困难。德国虽然劳动力不足,但由于早在战前就依靠化学工业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所以能够忍受连续四年的严重饥饿封锁,尽管当时各化学工厂还收到了生产炸药的补充任务。 现在,德国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在最近几年将农作物产量提高到能够完全保障国家内需的水平——化学工业又要再次完成这一任务。正是化学工业在战时一再找到摆脱某种原料不足困境的出路,其方法是制造这些原料(金属、橡胶、火药、炸药、织物和粮食等)的代用品。 对国民经济化学化问题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促使所有国家在战后最大限度地发展化学工业。现在,这不仅是发展化学工业的问题,而且是借助于化学以最现代化、最适当的原则组织一切生产的问题。“新化学制造了大量不久前还不为人知的产品,如人造纤维、人造石油、人造皮革、人造橡胶、塑料、鞣质材料、轻合金,等等,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将引起工业经济的革命,根本改变相应天然原料在国际市场的行情。更多的经济成就将使利用一切废料,即尚未受到重视和暂时没有派上用场的原料成为可能。”(引自《化学家们致苏联人民委员会①主席的信》) ①即苏联政府,1946年后改为苏联部长会议。——译者注 现代化学工业的实力基础在于煤炭加工、固氮技术和纸浆加工。战前由煤炭中提炼苯胺染料的技术现在已发展为生产多种多样的产品。由煤炭中可提炼出石油、汽油等。通过人工合成可得到橡胶。 这样,没有石油储备的国家就不会陷于绝境,它的汽车和航空实力不会被破坏。氮工业由于生产人工肥料解决了很多粮食困难,同时直接为生产火药服务,从而排斥了智利硝。用树木和废棉花制造纸浆并将纸浆进行化学处理,现在已经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赛璐珞、甘油、人造丝等的生产与此密切相关。这一工业部门由于利润高,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并且在战时将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因为平时的生产可以轻而易举地转为火药生产。 除化学工业的发展外,还应指出其他工业部门一些生产过程的化学化,这将改变生产的技术性质和经济结构。这种根本改变可能遍及冶金、机器制造、采矿工业、运输等各个生产领域。 以下状况使化学工业动员变得更加容易:由于利润高,投入该工业的资本极其迅速地集中,并在这方面超过了所有其他工业部门。从军事观点看,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情况,是化学生产中的劳动力大部分不需要特别高的专业技能。 帝国主义战争后出现的经济发展,为未来战争奠定了广泛的技术工业基础。每个大国,特别是不同国家组成的联盟,在原料上不受制于人的程度将会比过去高得多。未来战争与1914—1918年战争相比,规模会更大,斗争的紧张性会更高。 资源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使未来战争增加了汽车运输、航空和军事化学的重要工具,更不用说还处于保密状态、至今尚未使用的新兵器,这些兵器在未来战争中即便不充分亮相,也无论如何会被首次使用。技术的进步不仅将导致战斗队形纵深加大,而且将导致战区纵深加大,它将以电气化和化学化新经济方式对抗新的空中化学武器,这种方式将在全境大纵深分散配置能源和生产。① ①后略与本书关系不大的“新的革命战争”一节(中文约900字)。——译者注 现代战争中使用的作战兵器和辅助兵器的发展,急剧改变了进行战争的条件。现在我们不能期望那样的交战,它们能够导致以一次突击就消灭敌人全部作战军队的结果。正面的宽度、铁路网的高效率和战区的大纵深不允许达到那样的结局。战争是由一系列连续战役构成的,这些战役最后会导致彻底消灭或击溃敌军,夺取其支撑战争的经济目标和领土。 坚决的行动可能被阵地防御中断,这种防御使战争的一个阶段不同于另一个阶段。使一切经济和社会力量处于紧张状态及伴随着阶级矛盾尖锐化的长期斗争,是现代大规模战争的写照,在这样的战争中,双方都力图使用大量兵力兵器,坚决消灭敌人的武装力量。 孔府藏书 发表时间: 2010-4-8 23:44:06 评1929年野战条令 M.H.图哈切夫斯基 译者按:本文原载于苏联1929年7月18日《红星报》。译自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70年出版的《苏联军事著作中的战术问题(1917—1940)》。原编者删去了后面部分内容。 此文虽然主要谈政治工作、指挥和协同问题,但其中已体现了某些大纵深战斗的成分。 经人民委员①批准的工农红军1929年野战条令已经颁发。它是最近几年我军战术工作的汇总,并以1927年步兵战斗条令和1927年炮兵战斗条令阐述的原则,以及我军诸兵种合同训练经验和人民委员的相应命令为依据。 ①即陆海军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译者注 条令的整个结构和内容都反映了红军的阶级属性。我军部队的战术,是在高度精神政治素质、灵活机动、英勇顽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我党进行的阶级教育的力量,是强大的力量,也是红军才具有的力量:“保持自己部队的战斗团结和政治坚定性,破坏(瓦解)敌人的战斗力,使敌军中的工农群众和战区的劳动人民站到无产阶级革命一边,是战胜敌人的最重要条件。” 红军的精神力量是组织现代战斗的决定性因素。战斗的复杂性、浓厚的技术成分和紧张性,要求最小的部队和单兵具有必需和最大的主动精神,表现出英雄气概。没有这些条件,即便是经过最好训练的冲击也会失败。这对防御也是一样。集团战斗队形要求步兵每个班都发扬主动精神。在突破敌人防御地带时节,这特别显而易见。只有善于在进攻炮兵打击下残存或暂时被打哑的敌火力点之间独立穿插,才能顺利突破其整个战斗队形。这对于在遭遇战斗中冲击敌人、对敌防御翼侧实施突击和迂回,等等,也同样适用。现代战斗的特点要求具有明显的分割能力,而这种状况又要求军队具有高度精神素质。在这方面,我们与资产阶级军队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无产阶级国家的阶级选择、军队教育的阶级原则和战争的阶级目标,使红军在精神政治方面拥有无比的力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资产阶级敌人尽管在这一道路上面临许多障碍,仍然能够不仅向我们宣战,而且能够派出有战斗力的人数众多的军队,并为此使用其国家机构的全部力量及社会变节政党、改良主义工会的报刊和虚假宣传,等等。 在战争进程中,资产阶级军队的态势将会恶化。帝国主义战争将会变成国内战争。虽然谁都无法预言这种发展曲线的曲率,但是那样的曲线是不可避免的,红军可以使它更加弯曲,所采取的方法是:第一,使敌人遭到惨重失败;第二,我们党通过军队进行系统的鼓动和宣传。必须同时记住,军队取得胜利之日,就是其战斗能力和精神政治素质最高之时。战术可以使打败敌人更加容易,可以保障自己军队的战士具有高度战斗能力和英勇顽强精神。 必须指出,坚决瓦解敌人和在敌官兵中进行最有效的阶级宣传的时机,通常是在敌人遭到一连串惨重失败之后。 为什么需要稳定的指挥?对它的需要,亦即对稳定的、有条理的、计划性强的指挥的需要,随着技术兵器的增长而增长。技术兵器的增长,一方面急剧提高了现代军队的防御能力,另一方面无论对各级部队或各兵种的协同都提出了多很多倍的要求。如果我们看看过去的条令,那就会看到,那时主要关注与友邻的协同。各兵种的协同被提到了,但是没有得到编组战斗队形的完整体系和理论的保障。那场帝国主义战争已经使多支军队为这个“没有做完的事”付出了代价。现在,如同上面所说,对各兵种战术协同的要求已经提高,而且提高了很多倍。情况变成这样:军队防御能力的提高,要求进攻一方使自己的军事技术发挥它能够发挥的最大效能。任何降低效能的举动都可能产生防御对进攻占优势的威胁。效能的发挥,除了要求最优的火力效果外,还要求各兵种进行不间断的协同,要求他们在恰恰需要的地点和时间互相进行战斗支援。此时,节省弹药具有首要意义(这在后面还要谈到)。不言而喻,只有计划性、条理性和稳定的指挥能够保证达到这些条件。 现代机动和协同的困难增大,还因为战斗过程在时间上大大延长,在空间上加大了纵深。如果说,1914年的冲击基本上归结为突破敌人防线,那么,现在的冲击是要突破纵深不少于3公里、由于有机枪而坚固10—20倍的防御地带。这一方面说明,在这样大的纵深组织协同,要求进行最认真的训练,另一方面说明,战斗发展的纵深、紧张性和机动的不平衡性,极大地增加了有计划的协同和战斗指挥的困难。 上面已经谈到,这种矛盾要求最小的部队和单兵具有积极性、顽强性和进行大胆独立行动的能力。但是,问题不能片面地解决。在战斗发展过程中,两个要求实际上是互相联系的。这完全无可争议,因为即便是最有能力、最英勇的步兵,也不可能完全成功地突破、啃开敌防御地带,只要这个防御地带的机枪骨干基本上没有被炮兵或坦克摧毁。而这需要组织、计划性和指挥。 在此必须理解,不仅须要压制敌人,而且须要在最有效地使用弹药的情况下压制敌人。当然,战斗要求在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不吝啬炮弹,但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去使用。如果脱离战役发展的纵深去看待战斗,那么可以作出“倾泻敌阵的炮弹可不计数量,但要打赢战斗”的结论。如果从战役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待战斗的意义,那么即便不考虑战争经济利益,也要想到我们还会碰到前送的巨大困难,想到战斗可能在经常决定战役结局的战役纵深失利。实施战斗时无限制地消耗弹药,无疑能够在战术上解决战斗的问题,但是,这样做有时、甚至通常会在大纵深和决定性战役的整个范围产生无法克服的困难。这一情况要求部队具有高度技术和战术素养、最完美的协同艺术。实际上,兵种协同要达到的目的,是步兵向炮兵(坦克)指示当时或间隔一段时间后影响其推进的那些目标(但不是一般的敌人),以使炮兵与步兵的协同(联络、观察)有利于立即实现步兵的要求,使炮兵即时消耗的炮弹和耗去的时间,恰恰符合动摇敌抵抗目标的要求和步兵为实施机动允许的消耗数量,而这种机动的目的是使步兵沿着炮火压制的“热痕”主动、无畏和迅猛地用刺刀和手榴弹杀伤敌人,迅速发展尔后突击和追击。 军队的行动越接近实现这些要求,对敌人造成的损失就越大,自己的人员损失和弹药消耗就越小,战斗就结束得越快。从大纵深歼灭性战役发展的观点看,所有这些要求都具有决定性意义。持续作战和实现战役企图的可能性,取决于战斗的一连串复杂环节的发展速度和敌人被击溃的程度。上面已经说过在取得杀敌必需效能条件下节省弹药的意义。在此还应谈到战役全过程中为部队补充人员时遇到的那些困难。且不说无谓的损失造成的精神政治影响,但应该考虑在“行进间”进行补充的最大问题。 1929年野战条令考虑到了所有这些原则,并为在相应组织中和实施战斗时解决战斗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寻找途径。计划性强的组织和领导应当依靠整个军队机制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孔府藏书 发表时间: 2010-4-8 23:44:47 战争的新问题 M.H.图哈切夫斯基 译者按:《战争的新问题》是图哈切夫斯基从1931年开始撰写的著作,计划写三卷。第一卷研究现代技术兵器对战斗与战役实施样式和方法的影响,共有11章;第二卷研究苏联及各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联盟的战争基础;第三卷研究现代战争原则和反对帝国主义联盟的战争。第一卷于1932年完成,后两卷没有完成,写完的一卷在1936年进行过修改,但修改稿1937年被抄走后已经遗失。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图哈切夫斯基选集》和1965年出版的《苏联军事著作中的战略和战役法问题(1917—1940)》根据手稿分别选编了第一卷的若干章,在个别章节中,原编者省略了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或不适于1964年前后政治环境的内容 图哈切夫斯基在第一卷序言中指出:“许多人极可能认为,我在本书的观点过于超前,但却是错误的。人们不易脱离传统观念,但是以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依据的理论工作,要勇敢地提出新样式。”这本未完成的书中反映了图哈切夫斯基在这段时间的思考和重要观点,这些观点有的已体现在他的报告、讲话之中,有的已在苏军建设实践中得到贯彻。下面选译《装备》、《交战》、《战役牵制》、《战役》、《后勤的组织》等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作者大纵深战役观点的五章。 《装备》从战略高度阐述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作者称为航空摩托机械化系统的武器装备对未来战斗和战役样式的重大影响,强调空降兵和坦克在大纵深战斗和战役中的作用。《交战》通过研究历史上发生的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探讨了交战与战役的关系,认为只有大纵深交战样式“能够保证对敌人实施决定性和他们无法补救的打击”。《战役牵制》探讨了在宽正面对敌人进行战役牵制的新样式及其特点,强调:要把在宽正面实施的战役牵制转移到敌人后方,使敌人纵深梯次配置的一切都失去行动能力;实施空降是牵制敌人的有效途径;新的牵制样式包括袭击敌人军事经济目标,最有效方法是破坏某些生产和经营过程。《战役》结合战例探讨了各种新的战役样式,强调全正面实施牵制,认为只有出现威力强大的坦克兵和航空兵以后,才有可能对敌作战正面配置的全纵深组织同时交战;采取新的机动样式,必须集中并在宽正面出敌不意地展开重兵,同时向敌人后方派遣空降兵和摩托机械化兵,夺占其部分地区。《后勤的组织》认为,在向大纵深实施连续战役条件下,组织不间断的前送成为战役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前送过程中,汽车运输起决定性的作用,空中运输起特殊作用,必须加紧建设运输航空兵。 第一章装备 以广泛工业动员为基础的上次帝国主义战争产生了新的战斗类型,这种战斗类型比1914年以前估计的更加复杂、更加完善。但是,新的战斗体系直到临近战争结束,也没有得到各兵种按所要求比例的充分保障(军队未完成物质装备的程度因国家不同而不同)。因此,军事理论思想力图首先研究1918年的战术和战役法体系,直到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是理所当然的。大部分军事理论家,特别是法国学派的军事理论家,正是给自己提出了那样的任务,甚至认为现代军事发展的任务仅在于此。问题实际上归结于如何解决战斗中机枪与火炮的矛盾,亦即防御兵器与压制兵器的矛盾。早在帝国主义战争过程中就出现了能够改变这一基本战斗样式的新的技术成分,但是在1917—1918年各次战斗中,这些新成分尚未最后成型。它们被表述为机枪与炮兵竞赛基本体系的附属成分。例如,刚刚诞生的坦克由于还处于极不完善的初级状态,数量又不多,便只能被当成在敌人防御地带推动步兵前进的工具使用。由于作用有限,坦克没有给原先的战斗性质增添任何全新的东西。战斗仍然像得到炮火支援时那样发展,但是坦克往往去支援炮兵。1918年还没有更广泛使用坦克的必要条件。航空兵也一样,绝大多数为步炮集团军服务,仅仅在组织战役时和进行步炮战斗过程中为此种集团军效劳。无论是侦察、炮兵校射、执行步兵飞机勤务还是其他,这一切都具有同样的性质,就是准备和实施按原先样式进行、但炮兵火力更加猛烈的交战。诚然,为了轰炸敌人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或工业区,也使用飞机和飞艇大队,但是这些攻击除轰炸铁路枢纽外,与进行战役和交战没有直接联系。甚至在帝国主义战争快结束时,航空兵也只能被当作步炮战斗的辅助兵器使用,这种状况恰恰更明显地证明了上述观点。 化学和无线电也一样没有超出步炮交战的范围。 现在,军事航空力量和坦克兵的发展条件与它们在帝国主义战争末期的发展条件根本不同了。民航的发展,以汽车和拖拉机为基础生产坦克,等等,为这些最新的兵种在数量和质量上拥有完全不同的编成创造了条件,从而能够完全按新方法对军队整个装备系统发展、组织编制、战术和训练进行计划。如果说,在帝国主义战争爆发前对炮兵问题估计不足。是几乎所有参战国前线发生激烈动荡的原因,那么,对军队装备飞机、坦克、化学武器、无线电器材等新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可能是未来战争中产生更大动荡和遭到失败的原因。 因此,从使用主要装备种类的观点来研究帝国主义战争经验,是对未来冲突做好适当准备的必需和首要的条件。不过,仅仅研究这一经验是不够的。必须善于观察战斗和战役中新出现的兵器会怎样改变原先的战斗、战役样式,探讨应该怎样发展自己的装备,以最有效地利用国家发展中的技术和工业能够为战争提供的军事技术资源。未来的战斗和战役样式决不应该是以往样式的翻版,哪怕这些样式在逻辑上已被发展到完善形态。应该善于为新的技术兵器找到合适的位置,保障它们被装备到必要的规模,并且找到最适当、最有效的战斗和战役样式。 航空摩托机械化系统 新生并且还在发展的武器系统包括航空兵、坦克兵、无线电和化学,似乎可以统称为航空摩托机械化系统。这样的名称涵盖了使以往的组织形式和作战、技术领域发生变革的所有特点和所有新东西。暂且不涉及上述每一种武器给军事带来的新气象(对于这点,后面在单独介绍每一种武器时会更详细地讲),我们只想指出,这些兵器有它们共有的某种特性。航空兵、摩托坦克兵、军用无线电、军用化学与国家的民用航空、民用摩托装备、民用无线电、民用化学几乎完全是同一标准。这种状况使人们可以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品种的直接储备情况,在进行尽量少损害整个经济的工业动员条件下,确定投入战争的新军事技术装备数量。从经济观点看,航空摩托机械化系统作为新的武器系统,并不像“炮兵”军那样是一种寄生物。相反,由于它是标准化的,与平时使用同种机器一样,所以它为在战争中真正大规模地使用这些机器创造了条件。于是出现了以下情形:大量技术上最完美的武器正蕴藏在国民经济之中。很容易大量制造的机枪和小口径火炮,几乎就是航空摩托机械化系统要求旧武器系统提供的全部武器。由于具有十分强大的压制威力和非同寻常的机动性,航空摩托机械化系统能够确立压制兵器与防御兵器之间的全新对比,使其有利于压制。在人数众多的军队中,通过炮兵难以实现的目标,如通过航空摩托机械化系统去实现便要容易得多。 下面我将对最新武器系统的一些品种进行评述。 近期航空领域设计的最明显特点是努力提高飞机升限,同时增大水平速度和作战半径。 第一项任务遇到的问题是要使发动机的高空性达到在同温层飞行的程度。这样还能使速度提高1—2倍。 人们在研究柴油机型发动机,这样能使机器更可靠地运转,淘汰磁电机,消除地面对它的作用,以及消除飞机的易燃性,使飞机在大大节省油料消耗的情况下便于进行远距离飞行。容克①研制的航空柴油发动机是这一领域的重大成就。 ①容克(Junkers,1859—1935),德国航空设计师和企业家。研制过许多“容克”序列飞机,其中包括1915年研制的第一架全金属飞机(“容一1”)。1919年创立“容克”飞机制造公司,生产了“容—87”、“容—88”轰炸机和“容—13”、“容—52”、“容—90”军用运输机等著名机型。——译者注 此外,正在设计航空涡轮机(既有燃气涡轮,又有蒸汽涡轮)方面进行紧张工作。 最后,在研制喷气发动机方面正在进行绝密而紧张的工作。 在同温层进行轰炸飞行,将意味着技术和军事上的巨大转折。转场飞行达到很高速度(例如从列宁格勒到巴黎为2—3小时),能够带来突然性,并使高射炮无法击中。 尽管同温层飞行还处于初始试验阶段,解决这一问题指日可待则没有任何疑问。 近来,在增大飞行安全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首先涉及飞机自动化设备的稳定,这种稳定不仅能减轻飞行员的工作,而且能解决云中飞行的问题。而云中飞行又使人们能够按新思维提出一系列战术和战役问题,这点将在后面谈。 拉席尔瓦①发明的旋翼机在安全飞行方面开辟了光明前景。直升机的试验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大和最小水平速度的比率通常不超过3.5。进一步增大这一比率首先要求有适于高空飞行的发动机。设计师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这一比率增大至7。 ①拉席尔瓦(又译德拉席尔瓦——译者注)是西班牙工程师,他在1919年推出了被称为旋翼机的独特飞机。这种飞机的优点是几乎可以垂直降落。——作者注 机载武器最近已取得很大进步。还在不久以前,机载武器只有机枪和炸弹。空战距离不超过600米。如今,机载武器在两个方面得到发展:一是增大火炮口径,二是增大决定性空战的距离,另外还可对投弹和投雷进行改进。 轰炸航空兵的发展不仅提出了飞机自身武器的问题,而且提出了集团武器,即全中队和全大队实施射击和投弹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武器系统,而且要求确定新的火力指挥方法。 飞机之间的炮战迅速增大了空战的距离。在最近的将来,这种战斗将会在几公里距离上展开。 如何击落金属制造的重型轰炸机现在成了极其复杂的问题。它不怕弹片。必须直接命中。于是就出现了火炮口径和射击自动化的程度问题。反过来说,飞机制造也开始面临这样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飞机强度和经受直接打击的能力。那些制造出更坚固飞机的国家将获得很大优势。 现在空军已经成长为如此强大的战斗要素,致使未来它与陆军或海军的联合行动将只是辅助性的,而在帝国主义战争中,这些联合行动曾是主要的作战类型。与陆军或海军在更大范围的协同下实施的所谓空军独立行动,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些独立行动既可能是轰炸战役,也可能是空降战役。空降兵既可借助于降落伞实施空降,也可在若干最合适的场地实施机降。大负荷航空兵通过机降摩托化空降兵并继续与其保持战斗联系,可建立新型航空摩托机械化兵团。这是个全新的问题,人们还不习惯,很多人还不相信这个新军事要素的重要性和现实性,认为摩托化空降兵的行动只可偶然采取。但是,应该密切注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这方面的工作,他们在这一领域已做出很大成绩。问题在于,这是新的事业,国家对这一事业准备到什么程度就能在战争中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一个国家所做的准备只是把使用摩托化空降兵作为一种偶然情况,那么它可能输掉很多。如果一个国家大力建设摩托化空降兵,使其能够在决定性方向夺取敌人铁路和阻止其运行,破坏敌军展开和动员,等等,那么这样的国家就能明显改变原先的战役行动方法,使战争结局具有大大增强的坚决性。拥有最强大的民用航空和航空工业的国家,将是未来战争中最强有力的国家。 坦克 在对坦克进行战术技术评述前,要先回答一系列标志性问题。国家汽车拖拉机工业的发展程度,基本上能够决定在战场上投人大量坦克的能力。而坦克兵力的大小,又决定着军队组织的性质(从其机械化角度看)。机械化部队即坦克部队与步兵或骑兵部队的比例,以及这些步兵或骑兵部队装备的坦克数量,取决于所拥有的坦克资源。 其次,十分重要的是要确定可能的敌军机械化水平。以自己的坦克与敌人的步兵和骑兵作战是一回事,与敌人的坦克作战完全是另一回事。和步兵加强的坦克战斗,与对付独立坦克兵团或所谓机械化兵团的战斗,也同样会呈现迥然不同的景象。 在最近几年,最大的可能是任何一支军队都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因此,研究坦克的任务和对坦克的战术技术要求,要以上面谈到的综合条件为出发点。 大量使用坦克,特别是军队各兵团实现机械化,首先会对坦克的构造提出增强作战自行力的要求,即坦克能够不依靠铁路或重型载重汽车运输而迅速进行远距离转移。在这方面,看来轮式—履带式坦克①和水陆两用坦克应能提供最好的解决办法。克里斯蒂②正为研制飞行坦克而紧张工作,看来这一任务很快就会完成。不过,履带式坦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例如,维克斯③生产的坦克时速超过40公里,足以在野战道路上行驶;这种坦克还有很大的安全系数,使其不需修理即可行驶很远的距离。 ①苏联于1939年曾研制A—20轮式—履带式中型坦克,但由于轮式—履带式推进装置结构十分复杂,所以又研制了T—32履带式坦克,经对比试验,证明履带式更优越,于是决定发展T—32履带式坦克,并加强装甲防护力,取名为T—34坦克。这种坦克后来成为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战坦克。——译者注 ②美国设计师,从事研制新型坦克工作。——作者注 ③英国军事工业康采恩,创建于1828年。——作者注 克里斯蒂的飞行坦克思想正与用重型飞机运输坦克的思想竞赛。在这方面,使用航空发动机比较有效。 下面转入坦克与步兵兵团战斗的探讨。与1918年进行的坦克战斗方法相比,大量高质量现代坦克为战场带来了新气象,即坦克兵器的战斗将立即在敌人防御配置大纵深内展开(我指的是对防御者实施进攻)。我将从得到坦克加强的步兵兵团进攻开始论述,然后再谈机械化兵团进攻。 以坦克护送和推动步兵,将只是大纵深战斗新类型整个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我暂且把专门的坦克搭载支队向敌人深远后方突进的问题放在一旁,这些问题带有战役性质。我想尝试谈谈敌人警戒地带被摧毁后坦克对其防御地带进行的战斗体系。使用大量坦克并不排斥猛烈的炮火准备。相反,坦克在防御地带的出现,要使在炮火压制下躲在掩体内的敌人猝不及防。 组织大纵深战斗,即在战斗队形全纵深杀伤敌人,要求坦克一方面要推动或护送步兵,另一方面要及时突人敌人后方,既造成其后方混乱,又切断敌主力与其现有预备队的联系。坦克的这种大纵深突破,应在敌人后方形成障碍,挡住敌人主力,并在那里将其消灭。同时,这一突破应消灭敌人炮兵,破坏通信系统和夺取敌司令部。 这样,从战术上说,坦克与步兵兵团共同战斗时要遂行两个基本任务: 第一,夺取后方; 第二,护送步兵。 当需要完成一系列局部任务时,这两个基本任务也会摆在面前。下面将要研究这些任务。 远战坦克群,即夺取后方的坦克群,除天然障碍物外,还会在途中遇到许多人工障碍,其中主要是壕沟、反坦克地雷、反坦克炮,最后是敌野战炮兵。敌人的其他兵器对坦克没有多大危险。克服这些障碍,以及在敌人后方实施空降的任务,也对远战坦克的构造提出了一些战术技术要求。 显然,首先需要能够与敌人炮兵斗争的快速坦克,也就是说,坦克自身要安装火炮。考虑到坦克在行进间射击的效能比野战炮兵和反坦克炮兵小,应该在坦克上安装口径不小于76毫米的加农炮。这样,对带防盾的野战火炮可通过弹片造成伤害,而要毁伤坦克却必须直接命中(弹片效果差)。 再次,为了克服人工障碍物,必须装备执行工兵勤务的快速坦克,这些坦克能够在人员不出坦克的情况下迅速清除遇到的障碍物。 最后,需要装备快速的步兵坦克—输送车。 最好拥有部分能够对付反坦克炮的火炮型坦克——遥控坦克。其原因是这些反坦克炮对快速移动目标的射击具有极高的速度和精度。遥控坦克即使被大量炮弹直接命中也不会失去战斗力。而在普通坦克中,乘员组一旦受伤,坦克失去战斗力的时间要早得多。 现在我们再看看机械化兵团在与同样的机械化兵团进行战斗时,需要什么类型的坦克。十分清楚,如果不考虑机械化兵团可能得到乘坐汽车的步兵部队的配属,那么与乘坐输送车的步兵搭载兵的战斗将具有偶然性,或者准确点说,具有辅助性。在战斗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应该是装备较多能够消灭敌坦克的火炮型坦克的那个机械化兵团。 这样,我机械化兵团在与拥有机械化兵团的军队作战时,除装备步兵输送车、工兵坦克和其他专业坦克外,还应装备火炮型坦克,尽管这在与敌人步兵进行战斗时会显得过于奢华。①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实践表明,纯粹的机枪型坦克并未得到使用。各国军队都认为火炮型坦克和自行火炮才能作为支援坦克。——原编者注 在对上述坦克种类的评述进行总结之前,必须再次强调设计和生产坦克的几个总的前提。这些前提是: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轮式—履带式坦克优于履带式坦克。②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实践没有证实作者的结论。——原编者注 两栖坦克对非两栖坦克也占有同样的优势。 坦克的外型尺寸应与重型轰炸机机身尺寸匹配。 储备油足以供坦克行驶120—200公里。 坦克的主体应以国家标准的汽车拖拉机为基础。反之,新型汽车和拖拉机也要在它们可能成为坦克的机械基础的情况下,才能投产。 无线电和遥控设备 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只将无线电用作通信工具。未来战争中,无线电将被当成直接的兵器,用于远距离爆破和坦克、飞机控制,等等。 这样使用无线电和其他遥控设备,将为进一步增大战斗行动地域的纵深,从而保障未来战场具有特殊的纵深创造条件。 海军 自从出现潜艇以后,装甲舰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作用。现在,与战列舰斗争的手段已经明显增多。 如果绝大多数雷击舰的航速低于40节(每小时70公里),如果巡洋舰的大多数舰炮正是用于打击雷击舰,那么,在军舰上的高射炮比海炮少、而飞机却比雷击舰多的情况下,速度达150节的鱼雷飞机有多大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飞机可以从超低空和高空投放鱼雷。而且投放鱼雷还可与投掷具有巨大穿透力和破坏力的穿甲炸弹相结合。可以没有错误地说,现代军舰还没有做好与强大的空中敌人作斗争的准备。而这个空中敌人则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航空领域都正在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此外,大量使用的鱼雷艇也是战列舰很危险的敌人。这些鱼雷艇速度达50节以上,本身目标极小,却拥有大威力鱼雷装备,又可大量制造,还可用于和平目的,用于运动、疗养运输等。鱼雷艇的航海性能较低,这使它成为内海防御特别强大的武器。 这样看来,海上武装力量正在进行与我们在陆上看到的改革同样坚决、或许还要坚决的改革。老的、习见的兵器比重正发生根本的变化。现在,脱离旧传统的伟大的创造性思想要求海军军人跟上技术的现代发展,利用国家工业化提供的无穷资源,而且不是简单的利用,而是极其有效和坚决地利用。 海军还有一个特点,即前所未有的海军后备兵器——飞机、鱼雷艇和民用武装船舶在国内已越来越多。 第六章交战① ①在苏军著作十经常出现“交战”、“战役”两个军事术语交替使用的情况,不搞清交战的含义将大大影响对本章甚至全书的理解。在苏军术语中,交战指为达到战役目的或为完成战役的局部任务而实施的突击和战斗的总称。战役中可能实施一次交战,也可能在全线或某个方向上同时或连续实施多次交战。由此看来,可以把交战理解为介于战役与战斗之间的作战类型。但是,在战役概念出现以前,交战是基本作战类型。在20世纪前,交战分为局部交战和总交战(也译总决战,译者以为不妥,在本书中就又得到证明)。总交战对战局(高于战役的概念)甚至战争结局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文献中,交战有时又被当成战役的同义词使用,这种情况在本书的一些文章中也能看到。因此,其具体含义往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译者注 拿破仑进行的许多最出色的战役都体现了“分进合击”原则,其中乌尔姆战役②体现得特别淋漓尽致。拿破仑军队在向乌尔姆③推进时,其正面从9月20日的200公里不断缩小,到10月3日已不超过100公里,到合围麦克①前夕,只剩下70公里。为了进行乌尔姆交战,拿破仑集中了全部主力。这种运动样式也体现为“分进合击”。换句话说,拿破仑在实施战役过程中力图把各种运动类型结合起来,通过总交战结束战役。交战的胜利决定了战役的胜利。 ②乌尔姆战役是拿破仑的法国军队1805年10月17日在乌尔姆城对奥军进行的一次战役,法军取得了胜利。——原编者注 ③乌尔姆在今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境内。——译者注 ①麦克(元帅)是奥军多瑙河军团实际上的统帅,兵败后于10月20日向法军投降。——译者注 毛奇②的战略发展了上述原则。 ②毛奇•赫尔穆特.卡尔(老毛奇)(1800—1891),普鲁士陆军元帅(1871)。1819年在丹麦军队服役,1822年到普鲁士军队任职。1848年起先后任总参谋部处长、军参谋长。1858—1888年任普鲁士总参谋长。在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任野战司令部参谋长(实为总司令)。著有许多军事著作。认为战争具有“文明”作用,进行战争要动员国家一切力量,先敌动员和展开,突然采取军事行动,分进合击,并从翼侧包围敌人,速战速决。其观点对德国军事思想有很大影响。——译者注 毛奇以后情况又如何呢?几十万人的军队变成了几百万人的大军。没有要塞掩护的国界已经限制了这些军队的展开和机动。于是施利芬就为其突击集团军通过中立国家寻找通道。参加交战的各个集团军已经不是在压缩正面。相反,在德国与法国之间进行的边境交战已波及比利时全境。这里哪里看得见“分进合击”这个老公式?在现代条件下,如果还提这个公式,那么只能这样理解:分进,就是沿国家整个铁路网成多路大纵深梯队前进。不过,公式的具体内容已经不一样,也就是说,在这个公式里,将不可能争取夺取总交战的有利翼侧,因为正面与国界一样宽,中间地带已不复存在。换言之,边境交战已采取正面冲突样式。夺取翼侧只能是偶然情况。对在战争不同阶段某一正面地段进行的局部战役来说,夺取暴露翼侧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让我们再看看战役与交战相互关系的另一种情况。 拿破仑进行的战役大部分发生在歼灭性的总交战之前,战役以交战为终结。施利芬进行的战役就其实质而言,则只以边境总交战为起点。由此就出现了以下结果:在拿破仑和毛奇时代,总交战是消灭敌武装力量的基本手段;而在施利芬的企图中,总交战不是那样,而是相反,只起中间和辅助的作用。 无论是边境交战还是实际上随之进行的交战,都没有给自己提出消灭敌人的坚决目的,不但在实战时如此,而且在企图中也如此。预定消灭法军的时机是在将其逼至瑞士边界之后。因此,从企图和使命来看,一系列总交战只力图完成击退而不是消灭敌人的任务。 军队的装备和组织编制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如此断然地将拿破仑的能力与施利芬的能力进行比较?其原因就在于生产力和军事技术得到了发展。数百万人的军队导致绵延上万公里的战线出现,这些军队装备的机枪使他们充满活力、善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