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深战役理论-3

现在则必须按新方式解决防御和防御样式问题。为适应进攻方法,战役防御应具有大纵深性质,能够在敌坦克兵团突至防御纵深时坚守住。为达此目的,设想在集团军范围组织由两道防御地带构成的防御战术地幅,而这两道防御地带又由一条防坦克斜切地区相连接,在集团军防御地带掩护的集团军后方,要把每个居民地和每个地貌适宜的地段变成防坦克“要塞”。集团军防御地域纵深可达75—100公里。其主旨是:敌坦克集群突破防御战术地幅后,就在战役纵深落人布满防坦克地域(“要塞”)的“迷宫”,它会被打得落花流水。防御阵地的编成,要迫使敌人在纵深不是按照他们的预想,而是按照所构筑地区和防坦克“要塞”组成的整个体系预先规定的方式发展进攻。防御正是应该在这方面迫使敌人服从自己的意志,并在大纵深地区实施,显示完整的战役体系。  战役防御理论在学院出版的《防御战役原则》中作了阐述。学院还编写了大规模的图上想定,题为《集团军带反突击的防御》。创新性的防御战役研究无疑丰富了苏联军事理论,它对于防御样式的发展,如同大纵深战役对于进攻样式的发展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战争前夕  这样,在战前最后几年,战役问题的范围就显著扩大了。这对活跃我国军事理论思想有明显的影响。  1940年12月举行的最高军事委员会①会议,对于战争前夕苏联军事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次会议讨论了1939年及1940年夏季战事的总结,听取了关于现代战役特点的重要报告,并决定重新组建摩托机械化军。  ①正确名称为总军事委员会。1938年3月成立,隶属国防人民委员部,负责指导军事建设。1941年6月撤消。——译者注  30年代末,曾为编写新的守则、条令和教令做了大量工作。1939年编写的新野战条令草案在运用近期经验的基础上,对1936年条令进行了修改,明显扩大了对大纵深战斗的理解。例如,条令草案中增加了关于发展突破的新条(第294条),其中指出了发展突破梯队的部队通过被突破的防御时,诸兵种合成兵团承担的任务。1939年条令草案中还有“关于战斗中军队指挥原则”一章是新加的,该章叙述了定下战役决心及实施决心的原则问题。这一条令草案在鲜明地反映进攻思想的同时,对防御也给予了很大关注,并且特别指出必须采取纵深梯次配置防御。  1941年春进行了修改的1939年野战条令草案是战前的最后一个条令。它终结了宏伟的制订条令的工作,这一工作反映了我国军事理论思想的蓬勃发展。从1925年至1940年,先后颁发了四个野战条令(1925年、1929年、1936年和1939年野战条令)。这些条令越来越全面地阐述了大纵深战斗样式,对我国军事理论发展的某一阶段进行了总结,从而鲜明地反映了军事理论发展的全部特点。  编写战役实施教材  编写关于战役实施的教材要复杂得多。之所以必需编写过去没有的教材,是因为大纵深战役具有新的特点,这种战役,是在地面和空中保持集中、统一的协同情况下使用多种作战力量的复杂系统。1934年,A.B.费多托夫根据叶戈罗夫元帅的指示,编写了战役实施教材草案,但是该草案未被总参谋部采纳。1936年夏末,又根据叶戈罗夫的要求编写了新的教材草案。任务很艰巨,但这一任务的合理性遭到了质疑。大纵深战役理论还处于发展过程,它还没有完善到可以作出定论的程度。此外,战役实施教材要以一定的战略构想、至少是战争初期的战略构想,以及对战役尔后发展基本方向的预测为基础。但是,这种复杂的、高层次的战略领域我们研究得很少。因此,教材草案仅对进行战役的技巧、战役保障和战役指挥进行了阐述。于是,写好的草案在1936年整个冬季都压在叶戈罗夫那里,随后更由于1937年事件放进了他的保险柜。  编写教材的工作有助于再次思考大纵深战役的所有基本原则,并对其进行较清晰的阐述和细致的编辑。在教材草案中,这些原则得到了比较成熟、明确和有根据的表述。该草案给了总参谋部军事学院一册,它成为学院战役法教学的基础。印发了它的一些章节,用作非正式教材,题为《战役实施原则》。  此后再也没有尝试过在战前颁发战役实施教材。结果,我们在战前便没有什么战役教令或正式的战役法教材。任何一支欧洲军队,包括德军,也都没有那样的教材。人们普遍怀疑,在进行武装斗争的样式和方法发生巨变的时期,有关战役实施的正式通用教材能否起好的作用。比这重要得多的是继续对战役法在尔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使广大战役工作者具有大纵深作战的新思想。总参谋部军事学院也在执行这一任务,其学员直接受到大纵深战役精神的训练和教育,大纵深战役构想成为他们军事思维的基础。在伟大卫国战争中,许多卓越的统帅和成功的大纵深战役的组织者从这些学员中脱颖而出。  高级指挥人员还从上级指示及各军区举行的大型军事导演和大演习中了解了我军战役法的基本原则。因此,尽管没有正式的战役教令,高级指挥人员也熟悉战役法原则,这对苏军在度过艰苦的战争初期后转为实施坚决的进攻战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里,正是战前进行的创造性军事理论工作显示了巨大作用。不过,在战争初期,由于当时形成的条件,这一理论未能有效运用。  结论  为什么我们的军事理论对未来战役的特点进行了如此众多和正确的研究,却不能在战争初期形成的艰难情况中发挥积极作用?假如不提出和解释这个问题,那么对苏联军事理论思想发展史的研究就会是不完全的,也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应该从这里引出严肃的结论。  尽管我们对一系列战役战略问题,其中包括战争初期问题,没有进行研究,战争前夕我们仍然拥有就基本原则而言堪称先进的军事理论。这一理论的基础首先是对未来战争进行了正确的预测: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联盟对苏联的袭击,同它们进行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我国军事理论研究了这一斗争的顽强性和长期性,它要求高度集中国家全部精神和物质力量。图哈切夫斯基写道:“我们应该考虑到,我们将面临艰苦的长期战争,我们应该善于区别各战争阶段,善于逐次和各个消灭资本主义联盟。”①正是这样的出发点,要求我国军事理论妥善解决逐次进行带有最坚决目的(直至将敌人消灭在其国土上)的进攻战役的问题,并使我国军事学说具有鲜明的进攻性质。但是,由于考虑到战争的长期、紧张和千变万化的进程,我国军事理论研究了一系列具有多种战役战略特点和内容的、逐次展开的战争阶段和战局。  ①《图哈切夫斯基选集》,莫斯科军事出版社1964年版,第1卷第261页。——作者注  我们绝不认为可以通过一次闪电性突击结束战争。而正是这一切合实际的观点和其他许多观点,使我国军事理论不同于法西斯的总体闪击战冒险战略。伟大卫国战争的整个进程显示了我们观点的正确性,并且以其由开始到结束的具体发展,充分证明了这种正确性。  在战役法领域,我国军事理论认为实施战役要立足于大纵深杀伤敌人,其方法是协同使用各个兵种和各种武器,根据具体情况和现有兵器,每个兵种、每种武器都发挥大小不同的作用。可靠杀伤全战役纵深的敌人,反映了我军战役法理论的主要思想。  我军理论认为进攻战役是基本战役类型。但是,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在这一理论中也占有自己的地位,并在1939年野战条令草案中得到了完整的阐述。总的说来,军事理论研究为实施各种类型的战役——突破、机动、包围、合围、战役纵深内的行动、各种类型的防御、突围,提供了足够的依据。集团军和方面军首长为定下适当决心和在最复杂的条件下组织行动,能够在我军战役法理论中找到足够的依据。  另一个问题是:应该选择哪一类型的战役及哪种行动样式和方法。这要取决于具体情况,并要求正确了解情况和进行不带任何教条的灵活思考。不过,正是在这方面,我们的战役训练体系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  我们曾经被某些宣言性的论点所束缚,这些论点奢谈要以进攻手段进行战争:说我军将是最具有进攻性的军队,说我们要将军事行动转移到敌人国土,等等,等等。这些论点是作为不可违反的、涉及我国军事政策和战略的训令,自上而下传达的,它们是指挥人员全部军事思维的基础。在斯大林个人迷信时期,它们具有法律意义,在理论上不容讨论。结果,整个军事理论界都认为战争不是别的,战争就是立即转入进攻。战略情况的任何另类可能性都被排除,而且不能在理论上进行研究。  就连1939年在波兰、1940年在芬兰发生的战事,都没有改变和动摇这些占统治地位的官方观点。不过,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们心里明白,战争初期的情况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样子。在总参谋部和总参谋部军事学院的某些范围,人们甚至对此讲得十分具体,还掌握了相应的计算资料。但是,这些议论只能悄悄进行,不超出办公室范围。  因此,1941年6月伟大卫国战争爆发时的情况,是我军统帅部坚持的整个片面战略和军事理论方针没有预料到的,这就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惊慌失措,使指挥员不能判明和驾驭已经发生的事件,不能掌握主动权。多年来用以教育我军指挥人员的军事理论方针,依旧对军事观点产生影响,尽管这一方针早就与我国西部边境形成的战略现实相悖,至少与1940年秋季以后,即希特勒开始在波兰西部和东普鲁士集中兵力以后的战略现实相悖。  伟大卫国战争初期形成的情况要求采取完全不同的战略方针。但是,对于已经与进攻之敌进行殊死搏斗的军事指挥人员思想情绪的迅速变化,却没有以灵活的思想教育去解决——这种思想不受任何宣言的约束,允许自主定下他们认为在当时条件下应该定下的战役决心。这正是高级兵团指挥员在战争初期未能从我们的先进军事理论中得到好处的原因,而它本来是可以带来好处的。  况且,创立苏联军事理论并且能够以高超艺术贯彻这一理论的老一代经验丰富的军事首长已经消失,而在战争初期,受过战役训练的指挥员又明显不足。因此,1941年夏季发生的悲剧有深刻的、与个人迷信密切相关的政治和战略上的原因。其后果极其严重,造成了巨大牺牲和惨重损失。  但是,由伟大的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苏联人民能够消除战争第一阶段的严重后果。在消除这些后果后,苏军展开了一系列具有前所未见的战略规模的、光辉的大纵深战役。这些战役之所以能够出色地实施,除了有其他决定性因素外,还因为苏联先进军事理论早在战前就制定了这些战役的基本原则。这些战役丰富了军事理论,为它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建立了苏联军事学术的丰富宝库。  孔府藏书  发表时间: 2010-4-8 15:51:31  关于大纵深战役理论  M.B.扎哈罗夫  译者按:本文原载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70年第10期,是该杂志编者根据当时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M.B.扎哈罗夫所写《战前年代的总参谋部》一书手稿整理而成。  作者马特维•瓦西里耶维奇•扎哈罗夫(1898—1972),苏联元帅(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5、1971),教授(1948)。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毕业于莫斯科高级参谋学校。国内战争中任连长、营长等职。尔后曾任军区作战部长、团长。1928年、1933年两次进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7年毕业于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同年起先后任军区参谋长、总参谋长助理。卫国战争中历任集团军参谋长、方向总司令部参谋长、总后勤部副部长、方面军参谋长。战后在1945—1949年和1963—1964年两度出任总参谋部军事学院院长。1949年曾任副总参谋长,1952年出任总监察长,1953年起先后任军区司令员、驻德苏军总司令。1960—1963年和1964—1971年又两度出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  主要著作有:《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格》(1965年)、《论指挥军队的科学方法》(1967年)、《学者兼军人——论苏联元帅沙波什尼科夫》(1974年)等。  本文探讨了大纵深战役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作者认为,苏联军事科学最早制定了大纵深战役理论,这是当时苏联军事思想的最大成就。大纵深战役理论的萌芽在20年代后半期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等人进行的研究中就已初见端倪,在1929年野战条令中也有所反映,伏龙芝军事学院学者、工农红军司令部参谋人员和一些著名军事领导人对这一理论原则的创立和检验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认为1936年颁布新的野战条令是制定大纵深战斗和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最后步骤。  文章指出,大纵深战役包括几个阶段:突破战术防御阶段、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阶段、发展战役胜利(战役追击)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主要阶段。突破的要点是摈弃线式作战,对敌人实施大纵深打击,包括同时消灭、压制、牵制、合围和全歼敌主要集团。为使大纵深战役从第一阶段向后面各阶段发展,必须向敌防御战役纵深投入快速军队(坦克、摩托化步兵、机械化骑兵),伞降空降兵。为了顺利进攻,突击群的战役布势不管何时都应包括:突破梯队、发展突破梯队、航空兵群和空降兵群。大纵深进攻战役中的可能机动样式有:正面突击、向心突击、联合突击、迂回(一翼或两翼)和合围。取得大纵深战役胜利的其他最重要条件是:夺取制空权;使交战地区与敌人开进中的预备队隔绝;禁止敌人向其被冲击部队供应物质器材。  作者强调大纵深战役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去“寻找这一理论的具体作者是徒劳的”。此外,作者披露了30年代图哈切夫斯基与叶戈罗夫在坦克作用及使用坦克方法上的分歧。  在国家展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一刻也没有忘记国防和加强国家军事实力。对军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很大关注,这一理论以列宁的原则,首先是他对未来战争性质的论断为基石。  M.B.伏龙芝的实践活动和学术著作《统一的军事学说与红军》、《未来战争的前线和后方》,对苏联军事理论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这些著作发展了列宁关于未来战争性质的原理,从理论上论证了武装力量建设和使国家做好防御准备的许多最重要问题。  伏龙芝指出,未来战争将是阶级的战争,它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侵略苏维埃共和国的敌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激烈化。他没有排除闪电性突击的可能性,但同时认为,未来冲突可能引发持久战。①  ①见《伏龙芝选集》,莫斯科军事出版社1957年,第2卷第133、134页。——作者注  伏龙芝预言,军队在实施战役时将具有高度机动性,但他没有排除在个别地段也可能采用阵地战形式。他认为具有高度机动性是我军克服军事技术落后的途径之一。  伏龙芝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攻永远比防御有利;防御的任务是保障顺利转入进攻;应该教育红军具有进攻精神。  伏龙芝的这些观点得到了党中央和军事界的支持,对苏联军事理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正式文件中,例如在1925年野战条令中,在伏龙芝批准并在1924年颁发的《最高指挥机构》教令中,以及在同年颁发的步兵和其他兵种战斗条令中,都得到了反映。这些文件对统一许多战役战术问题上的观点具有重大意义。  军事理论思想的最大成就,是制定了当时的先进理论——大纵深进攻战役理论。  本文将研究这一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苏联军事技术和理论思想根据20年代国外军事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红军的装备前景,正确判断了新军事技术对军队体制和军事学术的影响,认为拥有人数众多的军队是适宜的,并由此出发,开始寻找苏联武装力量组织发展、进行技术装备和战斗训练的途径,力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和以往各次战争的实践为基础,科学确定未来战争、战役和战斗的性质。  战前几个五年计划使我们有可能为军队整编建立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对顺利解决这些迫切问题起了巨大作用。苏联武装力量的技术改装根本改变了有关战斗和战役的旧观念,对苏联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它在不久后制定了大纵深战役原则和大纵深战斗战术。  由于进行了五年计划规定的经济改革,由于工业不断发展,红军的技术装备程度也提高了。例如,在1930—1931年航空工业平均每年生产860架飞机,坦克工业平均每年生产740辆坦克;而在1932—1933年,其年产量分别为大约2600架飞机和3770辆坦克。在此期间,枪炮产量从1911门火炮和174000枝步枪分别增至3778门火炮和256000枝步枪。这些十分明显的指标使我军达到了先进的现代军队的水平。它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改变了面貌。组建了新的兵种,其比重在不断增大。开始大规模培养技术干部。共产党提出的“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在军队中也得到了生动体现。  到第二个五年计划临近结束时,红军已经具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已能生产一切就其质量而言不比资本主义国家逊色的现代技术兵器。装备红军和海军的武器和技术兵器的数量,特别是枪支、火炮和飞机的数量急剧增加。例如,在1938年,从工业部门运到军队的飞机达5469架,火炮达12687门,机枪约75000挺,步枪约120万枝。军队获得了新的枪炮、坦克和飞机,陆军在进行机械化和摩托化,成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部队的数量在增多。空降兵已经诞生并得到了顺利发展。  军队的人员发生了变化。全国各院校响应共产党关于“干部决定一切”的号召,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专业人员。经过技术培训的青年应征入伍,他们不仅来自城市,而且来自乡村。拖拉机手、康拜因机手和汽车司机成为坦克兵和其他战斗车辆的驾驶员。由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①训练的兵员陆续进人航空兵。红军中已经没有文盲军人。  ①苏联在1927年为支援军队而建立的民间群众性志愿组织。1951年后改为全苏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译者注  所有这些,对军队的战斗训练和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进行广泛的军事理论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研究必须考虑国民经济和科学的成就,以及军队新的技术能力和全体人员的训练水平。  苏联军事思想认为,未来战争是规模巨大的军队进行的武装斗争,在这种斗争中,交战双方都力图达到坚决的目的——彻底消灭敌人。战争范围巨大,紧张程度极高。它不可能是闪电性的,即不可能以一次战役,哪怕是一次规模极大的战略性战役,而告结束。当时认为,武装斗争将由一系列突击构成,这些突击将形成连续实施的战略性战役体系。人数众多的军队展开后,能够建立依托天然地区、障碍物、筑垒地域或野战防御工事的绵亘防御正面。在此条件下,有必要借助现代兵器组织对防御的突破,以最快克服防御。  众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术突破通常不能发展为战役突破。战役始终是没有完成的,所以达不到预定目的。20年代那种连续实施、没有后劲的进攻战役理论规定以方面军的兵力实施两个或一个主要突击。为使敌人无法从次要方向往突破地段调遣预备队,还规定实施若干个辅助突击。在此情况下,冲击的总正面不应超过方面军整个进攻地带宽度的一半。当时认为,不停顿的战斗行动可以持续一个月,纵深可达150—250公里,此后军队应停止进攻2—4个星期,以便把后勤和补充兵员调上来。那样的进攻程序使敌人能够将军队撤至纵深并在新地区组织防御。这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为依据的理论已经陈旧,不符合未来战争的新要求。  因此,需要制定一种全新的进攻战役理论,找到那样一种武装斗争样式和方法,它们能使军队克服绵亘正面的强大火力,迅速消灭敌战役集团,夺取战略性胜利。  苏联军事理论思想认为,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对敌军防御战役布势全纵深实施具有巨大穿透力的突击。那样的突击,只有纵深梯次配置的大量互相协同的步兵、坦克和炮兵在航空兵支援下才有可能实施。这种作战方法被称为大纵深战役。  这一理论的萌芽,在20年代后半期M.H.图哈切夫斯基、H.E.瓦尔福洛梅耶夫、A.К.科连科夫斯基、И.Π.乌博列维奇、B.К.特里安达菲洛夫等人进行的研究中就已初见端倪①。他们的思想在1929年野战条令中有所反映。伏龙芝军事学院学者和工农红军司令部参谋人员对大纵深战役理论原则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在总参谋长A.И.叶戈罗夫和军事学院院长Б.M.沙波什尼科夫②领导下工作的Г.C.伊谢尔松、E.A.希洛夫斯基、C.H.阿莫索夫③、A.H.拉普钦斯基、A.И.谢佳金、К.Б.卡利诺夫斯基、C.M.别利茨基等。  ①见M.H.图哈切夫斯基、H.E.瓦尔福洛梅耶夫、E.A.希洛夫斯基:《集团军战役》,列宁格勒1926年版;  A.К.科连科夫斯基:《论方面军编成内的集团军进攻战役》,莫斯科1929年版;  B.К.特里安达菲洛夫:《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莫斯科1929年版。——作者注  ②C.H.沙波什尼科夫(1882—1945),苏军重要领导人,苏联元帅(1940)。1901年参加沙俄军队,曾任团长。1918年参加红军。国内战争中任红军野战司令部作战部长等职。战后任工农红军第一副参谋长、军区司令员、工农红军参谋长、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5月接替叶戈罗夫任总参谋长。卫国战争中曾再次任总参谋长,后历任副国防人民委员、总参谋部军事学院院长。有多部军事理论著作,其中以1927—1929年出版的《军队的大脑》最有影响。——译者注  ③C.H.阿莫索夫生平见《突破战役中的坦克》一文译者按。——译者注  1929年实行改建苏联武装力量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开始寻找尔后军事建设的新途径,着手制订军事理论和更有效的、适应时代要求的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武装斗争方法。根据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这些重要的刻不容缓的任务由工农红军司令部,首先是其所属作战部承担。临近1931年初时,此项工作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B.К.特里安达菲洛夫在1931年遇难前几个月曾向工农红军司令部呈送了《军队改建后战术和战役法基本问题》①,该报告以提纲形式阐述了关于大纵深战斗和战役特点的基本观点,并且,照他所写,试图“摸索‘战术和战役法发展’及新兵器发展的‘总路线’”。  ①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7977,卷宗类目3,卷宗368,第963—1021页。——作者注  按照特里安达菲洛夫的看法,“战术的最重要和决定性的问题,是在使用新式武器和技术装备情况下,有了在敌人战术配置全纵深同时对其实施冲击的可能”,②有了同时使用几个坦克梯队(远战坦克梯队、远距离支援步兵坦克梯队和直接支援步兵坦克梯队)的可能,这些坦克梯队与步兵协同,在炮兵和强击航空兵支援下,对配置在第一防御地带的敌人实施冲击。如此猛烈的突击使冲击获得了快速性和迅猛性。对敌军战斗队形的大纵深战术打击,也为战役法开辟了前景,为在广阔空间准备和实施现代战役创造了条件;在此情况下,同时开始交战的纵深不能小于交战正面的宽度。  ②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7977,卷宗类目3,卷宗368,第963、977页。——作者注  特里安达菲洛夫的报告在高级指挥人员范围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工农红军参谋长叶戈罗夫和由И.Π.奥贝索夫领导的作战部继续完成特里安达菲洛夫开始的事业。1932年4月20日和5月20日,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听取了题为《新阶段工农红军的战术和战役法》的提纲①。提纲中阐述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成为30年代初进行军事理论学术探讨的重要总结。不久,以报告提出的原则及来自部队的反映和意见为基础,撰写了《关于组织大纵深战斗的临时指示》②,经陆海军人民委员批准后作为正式守则,于1933年2月下发部队。  ①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7977,卷宗类目3,卷宗368,第845—887页。——作者注  (该提纲是叶戈罗夫的报告提纲,本书已选译。——译者)  ②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7977,卷宗类目3,卷宗366,第548页。——作者注  应该指出,这是一个转折时期,当时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经验为依据的军事学术,已经在许多方面不适应武装力量新的发展水平。  苏联军事理论思想迈出这一步,看到了武装斗争方法正确的发展前景,尽管在此之前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还没有大量使用装甲坦克、航空兵和炮兵的经验。  新生的理论并没有立即挣脱根深蒂固的旧观点的重压。和大胆的、有科学依据的结论同时提出的还有当时已经陈旧的错误的原则。还出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同志偏爱最时髦的兵种(装甲坦克机械化兵),醉心于旨在标新立异的最革命的言论。例如,军训部长A.И.谢佳金在他的《大纵深战斗暂行守则》中企图把进攻归结为一种行动类型——突破。  M.H.图哈切夫斯基一再建议,为了同时突破敌战术防御全纵深,要在步兵发起冲击前就逐次在不同时间将不同的坦克群投入战斗:首先投入远战坦克群,接着投入远距离支援步兵坦克群,最后投入直接支援步兵坦克群。①  ①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7977,卷宗类目3,卷宗365,第246页。——作者注  他在建议时力图使人相信,“进攻战斗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利用一切手段保障远战坦克和远距离支援步兵坦克的进攻,保障这些坦克压制由它们负责消灭的目标”,接着,“在步兵冲击前时节充分运用炮兵、航空兵……支援和保障坦克。”②  ②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7977,卷宗类目3,卷宗365,第246页。——作者注  用他在讨论会上经常使用的言语来说,这是“远离旧火炉跳舞”③,就是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束缚。主张在战斗中优先看重坦克的图哈切夫斯基的观点,在一段日寸间中占了上风。  ③此句原文为俄罗斯成语,有“从头开始”之意。——译者注  К.E.伏罗希洛夫也发表过错误的观点。他说,他认为“大纵深战斗是战斗的许多类型之一,只适用于应当经常对敌防御正面实施突破的阵地战。”①  ①国防部档案。全宗112A,卷宗类目796,文件59,第402页。——作者注  但是,在广泛的探索和实验性演习过程中,终于找到了成为尔后发展苏联军事科学坚实基础的最正确的观点和原则。  在1934年12月举行的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委员会②扩大会议上确定,大纵深战斗不是作战类型,而是进行各种战斗行动的新样式、新方法。伏罗希洛夫在致闭幕词时放弃了原来的观点,承认“任何战斗都称为大纵深战斗……现代战斗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大纵深战斗……问题不在于如何理解大纵深战斗,问题在于如何适应大纵深战斗的多样性和各种表现形式去进行这种战斗……这是主要的任务,学会这些比进行经院式的争论要难……”③  ②1934年6月20日,苏联最高军事权力机关革命军事委员会撤消,同年11月,在国防人民委员部内设军事委员会,仅作为谘议机关,同时撤消了军区以下各级军事委员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1937年5月恢复了各级军事委员会。1938年3月和4月,相继成立了国防人民委员部红军总军事委员会和海军人民委员部海军总军事委员会。——译者注  ③国防部档案。全宗112A,卷宗类目796,文件65,第486页。——作者注  就在这次会议上,A.И.叶戈罗夫在对大纵深战斗理论研究进行总结的报告中认为,断言坦克是大纵深战斗中的核心是错误的。经验证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步兵,因此,必须使用一切技术兵器保障步兵的战斗行动。①报告人指出,大规模而又未经战斗验证的坦克三级编组是不适宜的。建立两个坦克群(远战坦克群和直接支援步兵坦克群)能使战斗队形比较简练和同时在全正面转入冲击,以突破敌人阵地。②  ①国防部档案。全宗112A,卷宗类目796,文件65,第14页。——作者注  ②国防部档案。全宗112A,卷宗类目796,文件59,第16页。——作者注  工农红军司令部根据国防人民委员部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同时考虑了各军区的意见,并在部队中对一系列原则进行了实际检验,最后拟定了《大纵深战斗守则》,于1935年3月9日由苏联国防人民委员批准颁发。  著名军事首长Π.A.别洛夫、H.Д.卡希林③、Π.E.德边科①、И.Φ.费季科、И.Π.乌博列维奇、И.Э.亚基尔、Д.A.库钦斯基、К.A.梅列茨科夫②、Б.M.沙波什尼科夫等,对在各种演习中检验大纵深战斗战术的理论原则,论证这一理论的总结性结论,起了巨大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  ③H.Д.卡希林(1888—1938),苏军著名指挥员,二级集团军级(相当于上将)(1935)。1909年毕业于沙俄军队士官学校,后升至上尉。1918年参加红军。国内战争中曾任布柳赫尔的助手、副师长、师长、骑兵军长。战后历任军长、军区司令员助理。1931—1937年任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1937年7月起任工农红军军训部部长。1938年6月14日在肃反运动中被杀害。——译者注  ①Π.E.德边科(1889—1938),苏军著名指挥员,二级集团军级(1935)。1911年起在沙俄波罗的海舰队服役,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几次被捕。十月革命前积极参加水兵起义的领导工作。十月革命后曾短期担任海军人民委员,参与创建苏维埃海军。1918年后历任集群司令员、师长、集团军司令员、克里木苏维埃共和国陆海军人民委员等职。1925年后先后任工农红军军械部长、供给部长。1928—1938年任军区司令员,并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8年7月29日在肃反运动中被杀害。——译者注  ②К.A.梅列茨科夫(1897—1968),苏军重要领导人,苏联元帅(1944),苏联英雄(19奶)。1918年参加红军。国内战争中任旅长、师副参谋长等职。1922年后历任师参谋长、军区副参谋长、军区参谋长。1937年任副总参谋长,1938年任军区司令员。1940年任总参谋长。1941年1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战争期间先后任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员等职。战后曾任军区司令员。1964年起任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译者注  可以认为,1936年颁布新的野战条令(《暂行野战条令—36》)是制定大纵深战斗和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最后步骤。条令充分反映了这一理论关于各种战斗行动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还完成了第一部战役教令草案。  苏联军事科学深刻分析了战略的要求、红军改装的前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突破坚固筑垒防御的经验,还考虑了国内战争中骑兵的机动性和所进行的大纵深袭击,对制定大纵深战役理论和大纵深战斗战术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而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这一理论给军队指明了目标明确的远景。  制定这一理论的基础,首先是威力强大的新斗争工具——火炮、坦克、航空兵和空降兵得到了发展,它们不仅能够压制和突破敌防御全战术纵深,打击敌浅近预备队,而且能够在快速行进并与航空兵协同的摩托机械化兵团和骑兵兵团的支援下,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还能够通过使用超远战火炮、航空兵和空降兵打击敌人由纵深调来的战役预备队,隔绝各突破地段与这些预备队的联系。  由此看来,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我们修改了对方面军战役和集团军战役的观点,从理论上研究了实施这些战役的新样式和新方法。  大纵深战役包括几个阶段:  突破战术防御由步兵、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共同实施;  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达成方法是:以大量坦克、摩托化步兵、机械化骑兵进入在防御中打开的缺口,出动远程航空兵和机降空降兵,以击溃敌预备队,摧毁敌战役防御;  发展战役胜利(战役追击)一直进行到彻底击溃选定为战役目标的敌军集团,为实施新战役占领有利的出发地位。  第一阶段是主要阶段,因为不突破战术防御,大纵深战役就完全可能无法进行,也就是会半途而废。互相协同的步兵、炮兵、坦克(数个梯队)和航空兵在实施突破时,在全纵深同时杀伤敌战斗队形,以一次突然的大纵深猛烈突击摧破敌防御,在防御中打开缺口,迅猛前出到战役地区。在此情况下,所有兵种都是为步兵作战。  突破的要点是摈弃线式作战,对敌人实施大纵深打击,包括同时消灭、压制、牵制、合围和全歼敌主要集团,而不是把敌人打跑。  为使大纵深战役从第一阶段向后面各阶段发展,必须向敌防御战役纵深投入快速军队(坦克、摩托化步兵、机械化骑兵),伞降空降兵。只有在此条件下,才能摧毁敌不移动的正面,使战役具有机动性。  为了顺利进攻,突击群的战役布势不管何时都应包括:突破梯队——步兵(若干加强步兵军);发展突破梯队——具有高度机动性和突击力的快速军队(坦克、摩托化步兵、机械化骑兵);航空兵群和空降兵群。在主要方向宜使用得到技术兵器、运输车辆和通信工具良好装备的突击集团军(军)。  取得大纵深战役胜利的其他最重要条件是:夺取制空权;使交战地区与敌人开进中的预备队隔绝;禁止敌人向其被冲击部队供应物质器材。  大纵深进攻战役理论提出了那样一种作战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时,在战术上互相没有联系的突击群、牵制群和其他群及突破梯队和发展突破梯队①,沿正面、向纵深、在地面和空中结合成一个有机突击整体,这一整体保障对敌人整个战役集团实施目标明确的打击,直至将其彻底消灭。在此情况下,进攻战役中的可能机动样式有:正面突击,向心突击(利用正面有利轮廓的双向突击),联合突击(在宽正面上组织数个猛烈程度不同的所谓分割突击),迂回(一翼或两翼),合围。  ①在伟大卫国战争中,发展突破梯队包括若干快速军队——坦克集团军、坦克机械化兵团和骑兵兵团。——作者注  研究进攻战役并没有阻碍战术和战役防御样式的发展,尽管对此关注略少,因为甚至在并不遥远的过去,防御也没有受到军事首长们的青睐。  而且,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未必有一支军队认为防御是必不可少的作战样式。例如,著名的军事活动家吕卡曾写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军队中,“‘防御’一词……令人如此厌恶,以致我们不敢在图上更不敢在现地把防御列为训练科目。”法国军事理论家格朗梅松更明确地宣称:“让那些提议实行防御行动的无能之辈见鬼去吧。”在俄军中,也曾长期流行有关“可恶的”防御的名言。德军中对防御的态度也大致如此。  苏联军事专家在偏重进攻、将其视为基本和决定性作战样式的同时,认为精通各类防御战斗和战役是无法避免和必不可少的事。当时深入研究苏军战役防御和战术防御理论的主要理论家有:H.Я.卡普斯京、Д.M.卡尔贝舍夫、A.E.古托尔①、A.И.戈托夫采夫、B.Д.格连达利②、Φ.Π.苏达科夫等。③  ①A.E.古托尔(1868—1938),沙俄中将(1914),曾任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十月革命后转向苏维埃政权。曾任总司令助理等职。1922年起在军事学院教授战略,1931年退役。——译者注  ②B.Д.格连达利(1884—1940),苏军炮兵上将(1940),教授(1939)。曾任沙俄军队上校。1918年参加红军。先后任方面军炮兵监、工农红军炮兵监等职。1935—1937年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任教。后历任总军械部副部长、集团军司令员等职。有多部关于炮兵的著作。——译者注  ③H.Я.卡普斯京:《阵地战战役法》,莫斯科1927年版;  戽.M.卡尔贝舍夫:《防御战役中的工程保障》,莫斯科1938年版;  Д.E.古托尔:《军的宽正面防御》,莫斯科1939年版;  A.И.戈托夫采夫:《步兵师防御行动》,莫斯科1926年版;  B.Д.格连达利:《基本战斗类型中的炮兵》,莫斯科1940年版;  Φ.Π.苏达科夫:《集团军防御战役》,莫斯科1940年版。——作者注  《大纵深战斗守则》写道:“现代条件下,防御者应该准备迎击与大量坦克一起向防御全纵深冲击的进攻之敌。”1936—1939年间各《野战条令》强调,防御应该首先是防坦克和大纵深的。总体上说,防御被看成为了赢得时间、节省兵力、扼守特别重要地区和改变不利兵力对比而采用的一种行动方法。防御不是目的,而只是实施战役保障和准备进攻的手段。  设想过两种防御:阵地防御和机动防御。组织阵地防御的理论经过最周密的考虑和研究。这种防御要成功对抗进攻者坦克和航空兵的密集冲击(攻击)及其炮兵火力,保证在敌人一旦突破时增强抵抗。集团军防御地区应由四个地幅组成:前方地幅、战术地幅、战役地幅和后方地幅,每个地幅包括1—2个地带。集团军防御地带的总纵深达100—150公里。  苏联军事思想在30年代末制定的大纵深战役理论,或者换句话说,大纵深武装斗争样式理论,其大致内容就是这些。苏联迅速发展的工业所建立的物质技术基础,保障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  军队的技术改装取得了很大成绩。国防人民委员在1939年苏联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所作的报告中列举的下列数字证明了这点:从1930年起,坦克的数量增加了42倍,飞机增长了5倍半,重、中、轻型火炮增长了6倍,反坦克火炮和坦克火炮增长了69倍,机枪增长了4倍半。如果说,1930年一个战士平均拥有3.7马力,那么到1939年已经达到13马力,尽管这一期间军队总员额已增长了2.5倍。  同时重新考虑了武装力量建设问题。从混合制过渡到了统一的基于兵制。1936年基于军员额达130万人,到1939年1月1日前,更增至190万人①。大量应征公民是受过普通教育和熟悉民用技术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  ①国防部档案。全宗15A,卷宗类目1842,文件1,第24—32、113页;卷宗类目2154,文件4,第27页——作者注。  因此,苏联军事理论反映了武装力量建设实践,是装备了最新技术兵器的人数众多的军队的理论。  大纵深武装斗争样式理论在指挥干部训练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随后是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和军训部,在各种规模的演习中对这一理论的主要原则进行了系统化和检验。演习是检验理论原则的最有效形式,而这些原则也丰富了武装力量中部队和初级指挥人员的建设和训练实践。  例如,所有兵种的部队和1000多辆坦克参加了基辅军区大演习。在演习中演练了以下问题:步兵军加强若干坦克营和统帅部预备队炮兵突破敌筑垒防御地带;骑兵军发展突破;实施大规模空降;机动机械化军和骑兵师围歼溃逃敌军集团。  1936年秋,在白俄罗斯军区演习中检验了军队夏季战斗训练情况。参加演习的有机械化兵和航空兵大兵团,炮兵,步兵和骑兵兵团及伞降部队。  随后,对军队在演习中的行动作出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结论,这些结论对我国武装力量的尔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关于这点,总参谋长、苏联元帅A.И.叶戈罗夫在自己的讲评中指出,“可以演习总结和结果为基础作出一系列宝贵的战术和战役结论,特别是使用机械化兵团和骑兵方面的结论”。①  ①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3987,卷宗类目3,卷宗838,第152页。——作者注  总参谋部在各次战役和战略级首长司令部导演中找到了军事理论和实践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与未来战争初期有关的问题)的答案。虽然在这些导演中采用的方案和我们对军队可能行动的设想被战争初期的复杂情况所推翻,但是它们毕竟起过积极的作用。  战争初期问题一直是总参谋部关注的中心。从理论和实践角度看,整个战争中的战略计划、动员展开、武装力量训练和有效使用,都取决于这些问题的顺利和正确解决。因此,总参谋部从建立之时起②,就经常(尽管还不够)在30年代后半期举行的军事战略导演和高级首长司令部演习中检验这些问题。  ②总参谋部的前身是工农红军司令部(1921年2月起),1935年9月改为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作者在这里应是指1935年9月以后。——译者注  在这方面,1936年4月19日至25日总参谋部根据各边境军区司令员战役集训计划举行的军事战略导演具有示范性。③这次导演的目的,是检验我们根据西部边境形成的战略形势而进行的战役想定是否正确。  ③中央国家苏军档案馆档案。全宗37977,卷宗类目4,文件2、3、10。——作者注  正如文件所证明,总参谋部对这次十分重要的导演进行了长时间和特别仔细的研究。导演过程中进行的某些设想,特别是对抗击敌人袭击的可能样式和方法及交战双方兵力兵器计算的设想,基本上被1941年的战事所证明。但是,导演中研究确定的一系列原则依据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过时的经验。双方兵力兵器对比设想成均势;“红军”的主力已经处于在边境上展开态势;没有考虑到敌人可能先机展开军队和实施军事行动。导演把双方引到了没有决定性结局的正面遭遇性冲突(形式上类似1914年的边境交战)。突然性因素(众所周知,德国人非常重视这一因素)在导演中没有得到必要的反映。因此,这次导演未能全面检验我军的作战能力,未能制订出与法西斯德军作战的最佳方案。但是,导演对各军区和总参谋部领导人员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他们重新思考许多过时的原则。  1937年在总参谋部军事学院进行的题为《战争初期集团军进攻战役》的例行导演(我参加了导演课题的研究),考虑了1936年未能按应该采取的方式解决的许多问题。  因此,互相丰富内容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一直处于总参谋部的视野之中,并且成为它进行战役计算和想定、为使国家免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犯而对武装力量进行训练的基础。  30年代中期制订、并在我军条令中确立的苏联大纵深战斗和大纵深战役理论,不断增加了以科学技术成就为背景的新原则。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能像我国武装力量那样,有如此深厚、经过如此精心研究的军事理论。  战后年代,常可看到有人在报刊上说某人是这一武装斗争样式理论的创始人或先行者。我认为,寻找这一理论的具体作者是徒劳的。大纵深战役和大纵深战斗理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及国内战争和其他战争的丰富经验为墓础,以社会主义国家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源于共产党政策的军事学说为依据,它是生活本身提出来的。大批学者、军事实践家和红军领导人员,其中包括工农红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①的上述人员,参加了这一理论的科学论证和各种原则的检验。  ①译者在前面已经说明,总参谋部的前身是工农红军司令部。其沿革是:全俄总司令部(1918年5月起)一工农红军司令部(1921年2月起)—工农红军总参谋部(1935年9月起)—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1946年6月起)一苏军总参谋部(1950年起,同时成立海军总参谋部)一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1955年9月起)。由此看来,20世纪30年代先后存在过工农红军司令部和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因此作者要同时说到两个名称。——译者注  苏联军事科学最早制定这一理论是毫无疑问的。在1936年以前德军和其他军队的著作和正式教材中,连战役和大纵深战斗战术都没有提到过(只有艾曼斯贝格尔②的《坦克战》一书曾建议实施闪电式的坦克突击)。减然,1935年德国杂志《军事周刊》在其发表的《当代成吉思汗》一文中指出,Г.C.伊谢尔松在《战役法的演变》一书中阐述的思想具有创新性。伊谢尔松在书中阐述了大纵深战役的诸多问题。只是到1936年后,才能在德国将军们发表的著作中看到,德国军事思想歪曲性地接受了苏军关于武装斗争新样式的思想。在这方面,法西斯德军装甲兵监察员古德里安将军在1938年出版的书《注意!坦克!》很能说明问题。这位在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年代不止一次遭到痛击的理论家认为,坦克是能够突破防御和发展突破的惟一兵器。他把步兵看成“只能巩固胜利”的辅助兵种。古德里安否定坦克与步兵密切协同的必要,把这样做轻蔑地称为“自杀”。他认为炮兵和其他地面兵种也起着同样微不足道的作用,它们仅仅应该为坦克采取行动。他只承认航空兵是能够从空中掩护坦克和消灭敌人预备队的兵器。古德里安建议在进攻中将坦克编为四个梯队,其编成大致类似苏联军事专家早在1933—1934年就已研究过的编成。古德里安和德军所有将领对这种远非完善、早就被我们否定的方案深信不疑,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没有想出任何其他方案。因此,曼施泰因①将军说苏军指挥机构在上次战争中从德国人那里搬用了适当的坦克组织(组建坦克军和机械化军),模仿了他们的深远突击方法,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②艾曼斯贝格尔(1878—1945),奥地利炮兵上将(1930)。曾任奥军炮兵监和陆军监。1930年起从事坦克战问题研究,认为坦克是战争的决定力量。1940年退役。其观点在德国闪击战理论中也有反映。——译者注  ①曼施泰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1942),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犯。1906年开始服兵役。191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5—1938年任陆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等职。1939年后历任集团军群参谋氏、军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先后参加侵略捷克、波兰、法国、苏联战争。1944年因被苏军打败而被撤职。1950年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但1953年即获释。——译者注  伟大卫国战争证明了大纵深战役理论基本原则(首先是在使用发展胜利的梯队方面)的正确性,从1942年起更是如此——那时苏军进攻一般从突破敌人防御开始,随后再将快速军队(坦克集团军、坦克军和机械化军)投入这种战役,以将战役胜利发展为战略性胜利。  大纵深战役理论到现在也没有丧失其意义。它可以成为指挥干部在解决现实中多方面和复杂的问题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的基础,减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态度来考察斗争形式问题。脱离历史的具体环境来提这个问题,就等于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要求。”①  ①《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第11卷第197页。——译者注  孔府藏书  发表时间: 2010-4-8 15:51:59  大纵深战役(战斗)  H.B.奥加尔科夫  译者按:本文译自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第2卷第574—578页(该书共8卷,1980年出齐),由当时担任苏联武装力量副总参谋长的H.B.奥加尔科夫大将撰写。  作者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奥加尔科夫(1917—?),苏联元帅(1977),苏联英雄(1977)。1938年参加苏军。工程技术人员出身。1941年毕业于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卫国战争期间先后任团工程兵主任、方面军高级筑城工程师、师工程兵主任等职。战后初期仍在集团军或军区工程兵机关担任领导职务。1947年毕业于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作战工程系。1948年起开始担任指挥职务,任远东军区总司令部作战部处长。1955年任军区副参谋长。1959年毕业于总参谋部军事学院。1961年起历任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军区司令员。1968年起任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1977年出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并接替去世的国防部长格列奇科担任《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主任委员。  本文作为《苏联军事百科全书》的重要条目,综合了一系列著名军事领导人和军事理论家的主要观点,代表了官方立场,其论述具有权威性和结论性。  条目开宗明义地指出,大纵深战役(战斗)是战役军团(兵团、部队)的作战样式。其实质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防御全纵深,在选定方向突破其战术地幅,尔后将发展胜利梯队(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为尽快达成预定目的机降空降兵,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大纵深战役理论是军事学术发展中一次质的飞跃。  作者回顾了大纵深战斗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指出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末就对大纵深战斗理论的原则作了论述,1936年工农红军暂行野战条令阐明了大纵深战斗的基本原则,后来大纵深战斗的概念被确定为“诸兵种合同战斗”。大纵深战斗理论促进了大纵深战役理论研究。苏军领导人和高级将领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乌博列维奇、亚基尔、阿尔克斯尼斯等对这一理论的创立和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作出了贡献。到30年代中期,大纵深战役理论已基本制定,这种战役当时被视为在主要突击方向作战的突击集团军进行的战役。大纵深战役理论基本原则的生命力,已在卫国战争明显表现出来,这一理论也在战争进程中不断得到完善。战后,则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继续发展。  条目分别对大纵深战役(战斗)实施原则,特别是战斗队形或战役布势编成、突破样式、坦克和炮兵的使用、航空兵支援和进攻规模等进行了扼要而系统的阐述,对大纵深战役理论在卫国战争的应用和发展作了概括和总结。作者最后强调,虽然“大纵深战役(战斗)”术语自60年代起在正式文件中已不再使用,但是这一理论的一般原则没有失去意义。  大纵深战役(战斗),是战役军团(兵团、部队)的作战样式。大纵深战役理论是苏联军事科学在30年代制定的。其实质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防御全纵深,在选定方向突破其战术地幅,尔后将发展胜利梯队(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为尽快达成预定目的机降空降兵,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大纵深战役理论为突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学术中形成的阵地战框框指明了出路。它是以装备技术兵器的人数众多的军队实施进攻行动的崭新理论,是军事学术发展中一次质的飞跃。它鲜明地揭示了作战样式和方法对兵器的依赖。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苏联军事科学的先进性、苏军的技术装备更新和编制改革,以及战斗经验的积累,为制定这一理论提供了条件。  大纵深战役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大纵深战斗理论的制定有密切联系,对于大纵深战斗理论的原则,苏联军事理论家M.H.图哈切夫斯基、B.К.特里安达菲洛夫、A.И.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末的著作中就已作了论述。而当时在外军条令中,甚至还没有探讨过为突破防御同时打击敌防御全纵深的可能性。  苏联制定大纵深战斗理论,以军队获得新的物质技术装备(远战火炮、坦克、装甲车、作战飞机)为基础,也由于出现了新的兵种(坦克兵、机械化兵、空降兵),使军队有可能摈弃原来那种实质上是缓慢和逐次克服敌人一道道防御阵地的作战方法,转而采取更有效的机动作战样式。突破防御被认为是大纵深战斗最复杂的阶段。为完成突破,军队宜编成大纵深战斗队形。30年代初期制定的大纵深战斗理沦原则,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基辅军区、白俄罗斯军区和其他军区组织的多次实验性演习、实兵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中经过严密的检验。这一长期和细致工作取得的成果,起先反映在《大纵深战斗守则》中,随后又在战斗条令和野战条令中得到更完整的表述。1936年颁发的工农红军暂行野战条令阐明了大纵深战斗的基本原则,规定在兵团和部队的战斗队形中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和火力群(炮兵群)(见图1)。突击群用于在主要突击方向实施进攻。其编成宜占部队或兵团全部兵力兵器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拥有较大的兵力兵器优势,情况又有利于合围敌军,则可建立两个突击群沿向心方向进攻。牵制群用于在辅助突击方向作战,其任务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进攻。预备队(约占兵力兵器的九分之一)用以完成战斗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军队前出纵深达10—12公里后,就算突破了敌防御的战术地幅。为了深远楔人敌防御和提高进攻速度,特别重视坦克的作用,并将其编成三个群:直接支援步兵坦克群,远距离支援步兵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对于这个问题,B.К.特里安达菲洛夫在著作中作了阐述,К.Б.卡利诺夫斯基则著文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了对炮兵进行更有效的战斗使用,改进炮兵与步兵、坦克的协同及对炮兵的指挥,在师编成内建立了支援步兵的炮兵群(每个步兵团一个),在军编成内建立了远战炮兵群(第一梯队师每师一个),个别情况下还建立若干个破坏炮兵群。在遂行总任务时,兵团的建制和配属高射炮兵统一由上级首长指挥。        在1940—1941年的苏军条令中,大纵深战斗的概念被确定为“诸兵种合同战斗”,其胜利取决于:军队行动的突然性和坚决性,运动、各种火力和机动的巧妙运用,参加战斗或遂行战斗保障任务的各兵种和专业兵保持周密和不间断的协同。在此之前,对大纵深战斗的某些理论原则及战术指标进行了修改和进一步明确。师的战斗队形,除建立一个突击群和一个牵制群外,应编成两个梯队;团的战斗队形可编成三个梯队。1941年野战条令草案规定,进攻战斗中诸兵种合成兵团和部队的战斗队形由各战斗梯队、炮兵群、坦克支援群和预备队(总预备队、坦克预备队和反坦克预备队)编成。炮兵除原来建立的几个群(支援步兵炮兵群、远战炮兵群、破坏炮兵群)外,宜再建立反坦克炮兵群和高射炮兵群。这种战斗队形便于军队协同和指挥。  大纵深战斗理论已触及苏军战役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促进了大纵深战役理论研究。早在3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大纵深战役理论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并且变得越来越迫切。苏联一些著名军事首长,如M.H.图哈切夫斯基、A.И.叶戈罗夫、H.Π.乌博列维奇、И.Э.亚基尔、Я.H.阿尔克斯尼斯①等,对于进一步研究这一理论和通过军事导演、军事演习和实兵大演习对其各项原则进行全面的实际检验,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到30年代中期,大纵深战役理论已基本制定。在当时的苏联军事著作中,大纵深战役被视为在主要突击方向作战的突击集团军进行的战役(见图2)。为了对敌人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和迅速发展胜利,军队应采用纵深梯次战役布势,其中包括一个冲击梯队、一个发展突破梯队、各种预备队、航空兵和空降兵。冲击梯队由数个加强坦克和炮兵的步兵军编成,用以突破战术防御。发展突破梯队(亦称快速集群)由数个机械化军或骑兵军编成,用以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通常认为在突破敌防御战术纵深之后投入发展突破梯队最为适宜。在敌防御不够完善又缺少强大预备队时,以及在突破筑有永备工事(永备发射点、土木发射点)的筑垒地带时,也不排除将发展突破梯队用于和冲击梯队一起完成突破防御战术地幅的任务。但通常认为这一方案不宜采取。对发展突破梯队在敌战役纵深坚决实施兵力兵器机动的行动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研究。所有这些,增大了顺利突破敌防御、高速向大纵深发展进攻的可能性,使大纵深战役理论原则能够运用于方面军进攻战役。因此,对方面军军团和集团军军团作用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①Я.H.阿尔克斯尼斯(1897—1938),苏军著名指挥员,二级集团军级(1935)。1917年参军,在士兵中宣传布尔什维克观点。十月革命后从事党和苏维埃工作。1919年参加红军,先后任省军事委员、师政委。1926年任工农红军空军部副部长。1929年掌握飞机驾驶技术,获飞行员称号。1931年任工农红军空军主任(相当于后来的司令员)、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任主管空军的副国防人民委员。1938年7月29日在肃反运动中被杀害。——译者注  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前不久(40年代)曾得出结论:大纵深战役不仅可由一个方面军实施,而且可由数个相互协同的方面军军团实施,此时参加战役的还有空军大量兵力,在濒海方向还有海军兵力。在此情况下,方面军被视为战役战略军团。集团军军团则主要在方面军编成内行动。只是在个别战役方向或在特种条件下(山地、沙漠地等),集团军才有可能单独实施大纵深战役。为实施大纵深战役,一般认为方面军编成内应包括3—4个突击集团军,1—2个普通集团军,1—2机械化军、坦克军或骑兵军和15—30个航空兵师。当时估计,这种编成的方面军能够在宽约300—400公里的地带进攻,纵深约达200—300公里,其主要突击地段宽约60—100公里,在该地段形成的兵力兵器密度为:每2—2.5公里正面有1个师,每公里正面有50—100门火炮和50—100辆坦克(见图3)。按当时的观点,在步兵每昼夜平均进攻速度为10—15公里,快速军队为40公里时,战役持续时间可达15—20昼夜。方面军应建立强大的战役第一梯队(由多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编成)、一个快速集群(由坦克兵团、机械化兵团和骑兵兵团编成),还应建立航空兵群和各种预备队。在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进攻的集团军(突击集团军)可由4—5个步兵军、1—2个机械化军、1个骑兵军、7—9个炮兵团和7—8个高射炮兵营编成,其行动得到2—3个航空兵师的支援。当时认为,这种编成的集团军能够在宽达20—30公里的地段突破敌人防御,在宽达50—80公里的地带实施进攻,纵深可达70—100公里。集团军快速集群用来完成对敌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或在敌第二防御地带被突破后进人交战,用以发展胜利。同时,大纵深战役理论对组织歼击航空兵和高射兵器实施对空防御也很重视。        苏联军事科学制定的大纵深战役(战斗)理论在苏联各军事学院、部队和司令部得到了迅速承认和推广。基辅军区(1935)、白俄罗斯军区、莫斯科军区、敖德萨军区(1936)和其他军区进行的大演习,以及哈桑湖战斗(1938)①、哈拉哈河战斗(1939)②和苏芬军事冲突(1939—1940),都肯定了这一理论基本原则的正确性。在决定性方向大量集中使用兵力兵器的必要性,建立发展胜利梯队的合理性,各兵种进行密切协同的重要性,以及炮兵、坦克和航空兵日益增大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证明。  ①我国称为张鼓峰事件。——译者注。  ②我国称为诺门罕事件。——译者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制定出大纵深战役(战斗)理论,对苏军极为有益,必不可少。其基本原则的生命力,在伟大卫国战争的进攻战役和进攻战斗中已明显表现出来。在战争进程中,这一理论随着苏军装备日益精良的技术兵器和武器,随着苏军组织编制和敌军防御性质改变而不断完善。突破敌坚固的纵深梯次配置防御的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其方法是方面军在一个或几个地段实施突破,尔后向纵深或两翼发展突破,也可沿向心方向发展突破,以达到合围和消灭敌重兵集团的目的。突破的速度急剧提高。许多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等)的突破速度达每昼夜20—35公里甚至更多。到战争临结束时,进攻战役的纵深已明显增大,集团军进攻战役达100—180公里,方面军进攻战役达400—600公里。而且,在仅占方面军和集团军进攻地带宽度7—12%的狭窄突破地段上,常常集中70—80%的火炮、100%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军队的战役布势和战斗队形则根据条件而变化。例如,在1942年,当敌人尚未实行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时,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第306号命令曾规定从步兵排到步兵师各级都采用一个梯队的战斗队形。这种战斗队形可以保障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也适宜在突破敌纵深不大的防御时采用。当1943年敌人转而采用纵深梯次配置的阵地防御后,苏军决定步兵军、步兵师、步兵团也转而采用纵深较大的战斗队形。在炮兵中最终确定建立团炮兵群、师炮兵群、军炮兵群,集团军则建立集团军炮兵群。在突破敌防御时,炮兵的行动包括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冲击的炮火支援和纵深战斗中的炮火护送。火炮密度不断增大,从1943年起,在个别战役的突破地段每公里正面的火炮和迫击炮达200—250门,有时甚至达到320门。在1944—1945年的进攻战役中,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密度为每公里正面70—85辆或更多。航空兵的战斗使用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就有可能杀伤更大纵深内的敌人和对进攻军队实施不间断的火力支援。为了发展胜利,各方面军和集团军建立了第二梯队、强大的快速集群及由各兵种编成的预备队。快速集群用来向深远纵深高速发展进攻战役。方面军快速集群由1—2个坦克集团军编成,集团军快速集群则由1—2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编成。为达到上述目的,还使用统一指挥的骑兵机械化兵集群和骑兵坦克集群,它们通常由1个机械化军(坦克军)和1个骑兵军编成。如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不足,有时也使用快速集群(特别是集团军快速集群)去完成对敌人战术防御的突破。在战役实施过程中,苏军在使用一个方面军或几个相互协同的方面军合围敌人重兵集团的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果。还在合围过程中就将被合围的敌军集团分割成几部分,尔后予以消灭的作战艺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进攻战役、博布鲁伊斯克进攻战役、东普鲁上进攻战役等)。  战后时期,大纵深战役(战斗)理论的基本原则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继续发展。研制了具有很大破坏力的新型技术兵器和武器。苏联武装力量在装备核武器的同时,还装备了更加先进的常规杀伤兵器。陆军兵团和军团已实现完全的机械化和摩托化,其快速性、突击力和火力都已大大增强。各军种的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所有这一切,明显提高了苏军同时打击敌人配置全纵深、高速突破敌人防御和迅猛发展胜利的能力。同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相比,苏军组织和实施战役和战斗的方法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自60年代起,“大纵深战役(战斗)”这一术语在正式文件中已不再使用,但是这一理论的一般原则到现在也未失去意义。[  该内容由孔府藏书在 2010-4-8 15:54:47编辑过  孔府藏书  发表时间: 2010-4-8 23:43:31  战争——武装战争的一个问题  M.H.图哈切夫斯基  译者按:本文是M.H.图哈切夫斯基为1928年版《苏联大百科全书》写的条目,原载于该书第12卷第576—598页。译自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图哈切夫斯基选集》第2卷第3—23页。  作者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图哈切夫斯基(1893—1937),苏联著名统帅和军事理论家,1935年被首次授予苏联元帅军衔的五位军事领导人之一。1914年毕业于亚历山大军事学校,被授予中尉军衔,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被俘,1917年逃回俄国。1918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国内战争时期先后任集团军司令员、方面军司令员等职。战后历任军事学院院长、西方面军司令员、工农红军参谋长助理、副参谋长。1925年11月—1928年5月任工农红军参谋长。后调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员。1931年任副陆海军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工农红军装备部长。1934年任副国防人民委员。1936年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兼军训部长。1937年5月被免去上述职务,调任军区司令员,随即被逮捕。6月11日和乌博列维奇、亚基尔等另外七位高级将领以“组织法西斯反革命军事叛国集团”罪名受到起诉,移送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审判,同日被处决。1957年1月,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撤消了1937年6月11日的判决,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于同年2月恢复了图哈切夫斯基和同案其他受害者的党籍。1988年3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宣布为被处决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八人彻底恢复名誉。  图哈切夫斯基的学术著作涉及战略、战役法和战术各个领域,对苏联军事思想的发展和武装力量建设实践有重大影响。其重要论著已收进苏联国防部军事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图哈切夫斯基选集》。  大纵深战斗和大纵深战役理论是苏军战役法和战术领域的重大发展,而战役法和战术理论的最主要原则是根据军事战略的要求制定的,其内容本身也包含着一定的战略成分。苏军后来的实践表明,大纵深战役不能脱离总的战略情况,必须将其作为完成一定战略任务的手段来看待,即为了将大纵深战役理论变成实际,需要给它设置某种战略背景,使其具有战略内容。这就需要首先对战争进行深入的辩证研究。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理论家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酝酿大纵深战斗理论和实践,与他们对战争的新认识有密切关系。  本文作为《苏联大百科全书》的重要条目,反映了当时苏军对战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图哈切夫斯基在研究以往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国内战争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对战争性质和进行战争一般问题的看法,为进而探讨未来战争、战役和战斗的性质提供了前提。  作者认为,战争样式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经济发展,为未来战争奠定了广泛的技术工业基础。现代战争中使用的作战兵器和辅助兵器的发展,急剧改变了进行战争的条件。未来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规模会更大,斗争的紧张性会更高。技术的进步不仅将导致战斗队形纵深加大,而且将导致战区纵深加大。正面的宽度、铁路网的高效率和战区的大纵深使人们不能期望以一次突击消灭敌人全部作战军队。  战争样式的演化。“没有什么东西比陆军和海军更依赖于经济前提”①,而陆军和海军是基本的战争工具。战争样式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206页。——译者注  “新的生产力也必定是作战方法上每次新的改进的前提。”(恩格斯)②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7卷第562页。——译者注  “更好的武器的发明和士兵成分的改变”,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战争样式。技术和社会要素发展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影响,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军种以及战争特点和本质、战争补给,等等。  战争从“武装村社”时期、不开化时期,经过军事组织特别繁复多样的封建时期,再经过雇佣军时期,过渡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资产阶级和小农在社会和政治上的解放,造就了人数众多的军队,或者所谓“武装的人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8
正序
倒序
大纵深战役理论
大纵深战役理论-2
大纵深战役理论-3
大纵深战役理论-4
大纵深战役理论-5
大纵深战役理论-6
大纵深战役理论-7
大纵深战役理论-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大纵深战役理论
大纵深战役理论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