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圣贤本色-13

董安于的意思,是担心扁鹊是个骗子,自己治不了就说这些话来骗人,到最后耽误了治疗。  “好。”扁鹊欣然同意,这样的病例难得一见,他也很愿意看到赵简子醒过来是什么样子。  转眼,两天半过去。  “哇。”赵简子大叫一声,睁开双眼,一挺身坐了起来。  董安于、扁鹊等人正在外间闲谈,听到里面赵简子大叫,急忙跑了进去。  “主公,你醒了?你终于醒了。”董安于一时又是高兴又是后怕,又想笑又想哭,眼泪含在眼眶中。  “安于,这是怎么回事?”赵简子见自己在床上,董安于又哭又笑的样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主公啊,你知道你睡了几天吗?七天半啊,把我们都给急死了,看见你醒过来,能不笑吗?能不哭吗?哈哈哈哈。”董安于大笑起来,泪水也被挤了出来。  “哈哈哈哈,原来这样。不过我告诉你这七天我去哪里了,我做了好长一个梦,梦到去了上帝那里。”赵简子尽管七天半没吃没喝,精神还不错:“上帝很热情地款待了我,还让众神陪我吃喝玩乐,听天上的音乐,那叫一个动听。上帝还带我打猎,有一只熊向我扑过来,被我一箭射死;又扑上来一头罴,又被我一箭射死。上帝很高兴,赏给我两个盒饭。我看见儿子无恤在上帝的旁边,上帝赏给我一头洋犬,说是等无恤长大了给他。上帝还告诉我说,晋国就快完蛋了,只剩下五世国君了,我们赢姓将要兴起了。”  赵简子一边说,董安于就在一旁记着。  “哎,这位是谁?”说了半天,赵简子才发现屋里有个生人。  “啊,这位是神医扁鹊,我们本来都要给主公安排后事了,多亏他来了,告诉我们说主公无碍,不过是做个长梦,真是神医啊。”董安于急忙把扁鹊介绍给了赵简子,把扁鹊的诊断详细说了一遍。  赵简子有些不敢相信,勉强说了感谢。  所以说,如果一个人连睡七天,他一定是去见上帝了。如果超过了九天,那就永远留在上帝那里了。  就在这个时候,家人端了饭菜上来,七天没吃饭,知道赵简子一定饿坏了。赵简子确实饿了,看见香喷喷的饭菜,忍不住要吃。  “慢着,把这些饭菜撤下去。”扁鹊说话了,大家都有点吃惊,不知道他要说什么。“赵元帅七天没有饮食,胃肠都已经粘连在一起,骤然吃得太多,胃肠都会破裂。现在只宜少量喝稀粥,一日可以五六餐,每次不过一小碗。一直到有大便之后,才可以慢慢加量,要恢复正常饮食,必须三天之后。”  扁鹊一番话,众人恍然大悟。  现在,赵简子不能不对扁鹊刮目相看了。  “先生,你医术如此高明,不如不走了,就留在晋国,我给你四万亩地。”赵简子要留下扁鹊,开价不低。  “哈哈,元帅,我要是爱财,也就不会出来行医了,随便留在哪里都吃用不尽了,那也就不会认识元帅了。元帅的好意我领了,不过我还要游走天下,为天下人治病。如果元帅需要,随时派人找我就行了。”扁鹊推辞了,他并不喜欢留在某一个地方享受财主的生活,他喜欢到处走走,挑战各种疑难病例。  说起来,扁鹊还是个驴友。  老中医  扁鹊的真名并不是扁鹊,他原本姓秦,名越人,是齐国渤海(今河北任丘)的郑国移民。扁鹊的身世看上去比较复杂,他祖上一定是秦国人,可能他母亲是越国人,所以名叫越人。他的父亲很显然是郑国人,他本人出生在郑国,可是后来移民到了齐国。  所以,扁鹊身上集中了东西南北中的特征。  年轻的时候,扁鹊从郑国到齐国打工,结果就在渤海这里一个客栈担任领班。有一个住客名叫长桑君,扁鹊就觉得这个人不一般,因此对他特别关照。长桑君经常来住店,转眼间过了十年,这一天长桑君约了扁鹊出来聊天。  “阿扁,我看你为人善良,又很聪明。我这里呢,有祖传医学秘方,我已经老了,无儿无女,因此就准备传给你,不要跟别人说啊。”长桑君果然是个有料的人,要把祖传秘方传给扁鹊。  “太好了,多谢多谢,我一定不跟别人说。”扁鹊喜出望外,当个医生当然比给人打工好得多。  长桑君于是把自己的秘方取出来,都给了扁鹊,然后又教给他诊脉的技术。等到扁鹊完全掌握了医术,长桑君走了,后来不知所终。  从那之后,扁鹊游走天下,诊治病人。扁鹊的医术不仅仅限于某个方面,而是非常全面。到邯郸,这里女人地位比较高,扁鹊就重点看妇科;到洛邑,这里老人受尊重,扁鹊就重点看五官,因为老人多半五官不灵;到秦国,秦国人看重小孩,扁鹊就重点看儿科。走到哪里,随当地的民俗转换自己的医疗重点。  既然说到了扁鹊,顺便说一说中国古代医学。  中国医学,从神农尝百草开始。神农是中药的始祖,而针灸由更早的伏羲发明。到扁鹊,又有了切脉。而中医的真正成系统,要到汉朝《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出现以后。  中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阴阳说:《黄帝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以生理病理来看,正常的生理活动,全依靠人体内的“阳气”和“阴精”保持协调的结果,如果阴阳失调,发生阴阳偏盛偏衰现象,就会生病。就诊断治疗来说,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  五行学: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这是生克变化规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等等广泛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理论体系,指导着医学与临床实践。如木克土,联系五脏,肝属木,脾属土,那么肝就可以抑制脾,治脾往往肝脾共治,因而有“扶土抑木”的原则。  经络:经络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功能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经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叫经脉,多循行于人体深部;络是经脉的分支,像网络一样联系人的周身,循行于人体浅部。经脉的组成有:正经、奇经八脉以及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筋经等。其中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是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六腑各司其职,对应不同的症状。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天人相应:人要保持健康不生疾病,就必须顺应自然,适应四时气候和昼夜规律,以保持人体内外协调。反之,就会生病。所以,中医治病,既掌握病情发生与发展,还注意自然环境的外界因素对病人的影响。  扁鹊之前,秦国有名医医和医缓,如果加上扁鹊的秦国祖籍,基本上可以说,秦国在当时医学界是领先的。  讳疾忌医  扁鹊终于还是没有留在晋国,而是来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齐桓侯听说了扁鹊给赵简子看病的事情,于是派人请扁鹊进朝做客,算是认识认识。  在人家国家,当然这个面子是要给的。所以,扁鹊进朝去见齐桓侯。  两人落座,刚刚寒暄完,扁鹊突然脸色一变,说道:“您有小病在肌肤之间,如果不治,将会进入血脉。”  “哈哈哈哈,先生开玩笑,你看我,身体倍好,吃饭倍香,怎么会有病?”齐桓侯笑了,身体好着呢,谁没病找病啊?  两人聊了一阵,扁鹊走了。  “医生都这样,为了挣钱,把没病人也说成有病。”齐桓侯对身边的人说。  “就是就是,医生就恨不得人人都生病。”身边人附和道。  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齐桓侯。  “几天不见,您的病已侵入血脉了,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了。”扁鹊一见面就对齐桓侯说。  “别扯了,我没有病。”齐桓侯有点不高兴了。  扁鹊有些尴尬,搭讪了几句,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齐桓侯。  “哎哟,不太好,您的病已在肠胃间,不治将更深侵入体内。”扁鹊的表情有点夸张。  齐桓侯没搭理他,心说这还非要把我说出病来吗?  热脸贴上了冷屁股,扁鹊灰溜溜地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见齐桓侯。这一次,扁鹊看见齐桓侯之后脸色大变,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齐桓侯原本就等着扁鹊说自己有病,然后痛骂他一顿,驱逐出境。可是这次人家扁鹊没说话,你不说话,我还想听了呢。于是,齐桓侯派人追上扁鹊,问他为什么转身就走。  “既然你来问,我就实话实说了罢。最早呢,疾病在皮肉之间,汤剂、药熨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之后疾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再之后疾病在肠胃中,药酒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现在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我因此不再要求为他治病。”扁鹊对来人说。  又过了五天后,齐桓侯的病症开始发作,于是派人召请扁鹊,可是扁鹊早已经逃离齐国。不久,齐桓侯就病死了。  这段故事最早见于《韩非子》,不过其中不是齐桓侯,而是蔡桓公,在《史记》中则为齐桓侯。其实,历史上既没有蔡桓公也没有齐桓侯。所以,这段故事的真实性待考。  不过,这段故事贡献了一个成语:讳疾忌医。  起死回生  逃离了齐国,扁鹊决定去一趟秦国,一来回到祖先的国家看看,二来作些学术交流。  一路向东,就又来到了晋国,眼看到了虢地(今河南三门峡),离秦国已经不远了。  虢地大夫姓韩,是韩家宗族。扁鹊知道赵韩两家的关系非同一般,于是决定去虢地大夫府上拜会,顺便在府上休息几天。当时的晋国,各地大夫都称为侯,因此虢地大夫也称为虢侯,家中的嫡长子也叫太子。  来到虢侯家门口,就看见守门的人好像很不高兴。  “拜托通报,就说赵元帅的朋友扁鹊先生拜访。”扁鹊对守门人说。  “不好意思,主人不见客。”守门人冷冷地说。  “为什么?”  “因为太子死了。”  “死了?怎么死的?”出于医生的本能,扁鹊脱口问道。  “我听说是因为血气运行没有规律,阴阳交错而不能疏泄,突然抽搐,口吐白沫,造成内脏受伤,昏倒而死。”看门人说。  “他什么时候死的?”  “从鸡鸣到现在,不到半天。”  “收殓了吗?”  “还没有。”看门人回答得不耐烦,心说这人大概是卖棺材的。  “请禀告虢君,我是扁鹊,曾经给赵元帅看病。听说太子死了,我能使他复活。”  “吹罢?”看门人当然不相信,斜着眼睛看着扁鹊说:“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个叫俞跗的医生,治病不用汤剂、药酒,镵针、砭石、导引、按摩、药熨等办法,一解开衣服诊视就知道疾病的所在,顺着五脏的腧穴,然后割开皮肤剖开肌肉,疏通经脉,结扎筋腱,按治脑髓,触动膏肓,疏理横膈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炼精气,改变神情气色。先生的医术能如此,那么太子就能再生了;不能做到如此,却想要使他再生,那就是忽悠老百姓了。”  “唉。”扁鹊朝天叹了一口气,心说这哪里是治病的,分明是杀猪的。“您说的那些治疗方法,就像从竹管中看天,从缝隙中看花纹一样。我用的治疗方法,不一定要给病人切脉、察看脸色、听声音、观察病人的体态神情,才能说出病因在什么地方。知道疾病外在的表现就能推知内有的原因;知道疾病内在的原因就能推知外在的表现。人体内有病会从体表反映出来,据此就可诊断千里之外的病人,我决断的方法很多,不能只停留在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如果认为我说的不真实可靠,你试着进去看看太子,应该会听到他耳有鸣响、看到鼻翼翕动,顺着两腿摸到阴部,那里应该还是温热的。”  “啊,是吗?”看门人听完扁鹊的话,目瞪口呆,当时不敢再说,急忙进去通报。  虢君听守门人说完,急忙迎了出来,一来是扁鹊的大名早就听说过,二来是扁鹊是赵简子的座上客,三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看到了救活儿子的希望。  “扁鹊先生,久闻大名啊。先生能够救活我的儿子,我们全家都对您感激不尽啊。”看见扁鹊,虢君就像看见了救星,说着说着,流下眼泪来了。  “不用急,您的儿子得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尸蹶’。那是因为阳气陷入阴脉,脉气缠绕冲动了胃,经脉受损伤脉络被阻塞,分别下注入下焦、膀胱,因此阳脉下坠,阴气上升,阴阳两气会聚,互相团塞,不能通畅。阴气又逆而上行,阳气只好向内运行,阳气徒然在下在内鼓动却不能上升,在上在外被阻绝不能被阴气遣使,在上有隔绝了阳气的脉络,在下有破坏了阴气的筋纽,这样阴气破坏、阳气隔绝,使人的面色衰败血脉混乱,所以人会身体安静得像死去的样子。太子实际没有死。因为阳入袭阴而阻绝脏气的能治愈,阴入袭阳而阻绝脏气的必死。这些情况,都会在五脏厥逆时突然发作。精良的医生能治愈这种病,拙劣的医生会因困惑使病人危险。”扁鹊讲了一通医学理论,虢君不住地点头,其实根本没听懂,心里说“别说了,赶快下手吧”。  扁鹊进到虢太子的房间,虢太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扁鹊观察了一阵,又切了脉,点点头,确认了自己的诊断。  随后,扁鹊叫他的学生子阳磨砺针石,在百会穴下针。  过了一会儿,虢太子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  虢君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惊喜交加。  之后,扁鹊又让学生子豹准备能入体五分的药熨,再加上八减方的药剂混合煎煮,交替在两胁下熨敷。  过了一阵,太子能够坐起来了。  “不碍事了,再养一阵,不出一个月,将一切如常。”扁鹊说。  “扑通。”虢君跪在了地上,给扁鹊磕了三个头,就差说“感谢你祖宗八辈”了。  扁鹊就留在了虢地,进一步给虢太子调和阴阳,内外兼治。二十天过去,虢太子的身体就已经恢复得和从前一样了。  从那之后,扁鹊的名声更响亮了,到处都在传说他能够起死回生。  “我不是能使死人复活啊,这是他本来就没有死啊,我能做的只是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扁鹊说,随后总结说:“如果能预先知道没有显露的病症,及早诊治,那么疾病就能治好,性命就能保住。有六种患病的情形不能医治:为人傲慢放纵不讲道理,是一不治;轻视身体看重钱财,是二不治;衣着饮食不能调节适当,是三不治;阴阳错乱,五脏功能不正常,是四不治;形体非常羸弱,不能服药的,是五不治;迷信巫术不相信医术的,是六不治。”  《史记》: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扁鹊死了  离开了虢地,扁鹊终于来到了秦国。  在秦国,扁鹊依然四处行医,同时找秦国同行交流医术。这个时候的秦国太医名叫李醯,扁鹊登门拜访。两人进行了一番交流之后,李醯就知道自己肚子里这点货色跟扁鹊相比那是太小儿科了,心情非常不爽。  “那什么,恰好我家主公最近这段时间身体有点不舒服,我还要准备汤药,就不多陪了。” 李醯的意思,就要请扁鹊走人了。  “什么?我能不能去看看?”扁鹊没有察觉到李醯的意思,反而对秦国国君的病产生了兴趣,想去看看。  原本,扁鹊也就是想给秦国国君治病,也算是帮李醯一个忙,没有别的意思。可是李醯这时候正妒火中烧,他所想的就是扁鹊想来抢自己的饭碗了。  想当初扁鹊连赵简子的封地都不要,又怎么会来抢你这个太医的职位呢?  “不必了,一点小病,不劳先生了,到我实在搞不定的时候,再去请先生吧。”李醯拒绝了,不过说话还算客气。  扁鹊没有坚持,告辞了出来。从那之后还在秦国行医,再没有去想秦国国君的病。  没有多长时间,扁鹊在秦国名声大噪,连秦国国君也听说了。  到这个时候,李醯就更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了。  怎么办?李醯想了三个办法。  办法一,利用自己的关系,诬告扁鹊非法经营,予以逮捕;办法二,花银子收买扁鹊,请他知趣地离开;办法三,聘请黑社会杀手出马,暗杀扁鹊。  李醯权衡了三个办法,办法一操作性强,但是扁鹊名声太好,担心引发秦国百姓的谴责,事情闹大了反而不好;办法二没有把握,如果扁鹊不接受收买,自己反而更没面子。想来想去,还就是办法三一劳永逸。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扁鹊接到一个急诊,说是小孩子突然晕厥,请先生救命。扁鹊立马上路,结果中了诡计,在路上被李醯聘请的黑社会分子杀害。  就这样,一代神医扁鹊被人害死了。  据传,虢太子听说扁鹊被害,特地派人将扁鹊的头颅从秦国找回,葬在今河北邢台内丘的蓬山,并立庙祭祀。如今,这里有扁鹊墓和扁鹊庙。也有说法是赵简子派人安葬了扁鹊的头颅。此外,在陕西、河南、山东、山西也都有扁鹊墓,莫辨真伪。  扁鹊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他为神医。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基础。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  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  第二三九章 王良和伯乐  扁鹊被害,赵简子十分悲愤。安葬了扁鹊的头颅之后,赵简子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什么事?率兵攻打中行寅和范吉射。  赵简子统率下的晋国军队节节获胜,将中行和范家包围在朝歌。此后,郑国军队护送粮草支援范家和中行家,于是,晋国军队与郑国军队在戚地交锋,晋国军队大获全胜。(事见第五部第241页)  战斗结束之后的庆功宴上,大家喝得高兴,于是开始论功。  王良  “我今天被郑国人打了一戟,满口吐血,趴在弓箭袋上。可是就是这样,我依然坚持擂鼓,怎么样,我的功劳最大吧?哈哈哈哈。”赵简子很得意,他觉得自己的表现不错。  大家都笑起来,大家知道,真正论功行赏的时候,赵简子是绝对不会跟大家争功的。  “元帅,要说功劳,当时您被击中之后,我奋不顾身击退郑国人,在车右里,我功劳最大。”蒯聩也喝得不少,也来邀功。蒯聩并不是晋国人,而是卫国的太子,因为被驱逐,投靠了赵简子,这次战斗,他是赵简子的车右。  没有人跟蒯聩争功,他救了主帅,当然功劳最大。  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大声说话了。  “拜托就别吹了,冲锋之前你吓得掉下车的事情忘了?要不是我拉你上来,你都被后面的车给碾成肉酱了。”说话的是谁?赵简子的御者王良。王良并没有冤枉蒯聩,蒯聩确实被吓得掉下了战车,多亏王良急中生智,甩了一根带子给蒯聩,把他拉上了车。  “那是那是,改天我单独请你。”蒯聩急忙表示感谢,他不仅感谢王良的救命之恩,还要感谢他激励了自己,在自己被王良拉上车之后,王良曾经大骂他“你他娘的就像个娘们”,结果,蒯聩深受刺激,后面的战斗才勇猛无敌。  这下,大家的注意力都到了王良的身上。  该轮到王良得意了。  “各位,说到功劳,御者里我是第一名。”王良拍着桌子说,他也喝得二五二五了。  “吹罢,哈哈哈哈。”大家起哄。  “吹?告诉你们,我的骖马的肚带早就要断了,可是这种情况下我还能控制好我的马,你们谁行?”王良说,扫视大家。骖马的肚带要是断了,战车失去平衡,一定会翻,所以,这个功劳还真是不小。  “口说无凭啊,拉出来看看啊。”大家又起哄,不是不服气,而是想看看王良到底有多大能耐。  “看看就看看,来人,把我的车套上。”王良来了劲,一边让人去套车,一边站起来,向大帐外走去。  赵简子跟着众人呼啦啦都出了大帐,他也想看看。  不一阵,有人套好了王良的战车,驾了过来。  王良飞身上了车,站到了御者的位置,左手执缰,右手执鞭,对大家说:“看好了啊。”  说完,王良一松缰绳,鞭子挥了出去,喊一声“驾”。  四匹战马同时启动,奋蹄而出。这时候,就听到“啪”的一声,什么声音?骖马的肚带断了。  王良拉住了缰绳,战车戛然而止。  “哇噻。”惊叹声,随后是欢呼声。  赵简子又是惊喜,又是后怕。也就是王良了,要是别人为自己驾车,恐怕就死在郑国人的手下了。  “王良,人才啊。”赵简子慨叹。  王良,确实是个人才。  如果知道王良的另一个名字,就更知道他是个人才了。  王良即伯乐  王良,晋国大夫。  王良的父亲是周王室的王子,王子朝事件之后,跟随父亲到晋国避难。因此,王良本是王孙。王良父亲在晋国的封邑在邮,因此又以邮为姓。因为是王孙,王良又叫孙阳。因为封邑在邮,又有个名字叫邮无恤,在《国语》中,又叫邮无正。王良的字叫伯乐。  王良就是伯乐。  自古以来,伯乐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秦穆公时人,名叫孙阳;另一种说法就是王良。按照《国语》、《韩非子》的记载,伯乐就是王良,按照《列子》、《淮南子》的说法,伯乐则是秦穆公时期的孙阳。如何判断呢?  从古人的判断来说,多半认为伯乐就是王良。抛开古人的判断,我们来进行分析。  古人的著作,特别是诸子百家的著作,重逻辑而轻考据,因此人名多有错讹。相比较,《国语》和《韩非子》比《列子》、《淮南子》要准确得多。为什么这样说?《国语》被认为取材于晋国典籍,公认的严谨。而《韩非子》出于韩非之手,韩非是韩国公子,可以轻易看到韩国的典籍。由于晋国被瓜分之后,晋国典籍归于韩国,因此韩非可以看到晋国典籍。也就是说,关于晋国的人物事件,韩非有第一手材料,具有权威性。  我们再从人名上进行简单分析,由于文化的不同,各国的人名有显著区别,伯乐这个名字是典型的晋国人名,而秦国人基本没有类似的名字。  所以可以推断,王良就是伯乐。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两个伯乐,两个伯乐都存在。但是,这种可能不大,不采用。  王良的驾车技术炉火纯青,战国时期的大量著作中,王良和造父往往并提,是驾车技术最高超的两个人。《韩非子》里就举了个例子,说是王良和造父的驾驶技术出类拔萃,但是如果让他们两人同驾一辆车,那肯定跑不快。  因为王良的驾车技术高超,后来将天上的星星命名为王良。《史记·天官书》写道: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给领导当司机  跟随父亲从洛邑逃奔晋国的时候,王良的岁数还小,不过他已经明白了很多事情。长大之后,王良投奔了赵家,他看得出来赵简子一定能够成就大事。  那时候,王良的驾车技术就已经很高超了。  “你说你的驾车技术很好?”赵简子喜欢人才,不过他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的自吹自擂。  “是的。”王良说,他很自信,因为他很懂得马性,知道怎样驾驭他们。  “那好,我派个人跟你去打猎,考验你的技术。”赵简子给了王良一个机会。  赵简子派了自己的宠臣嬖奚去面试王良,由王良驾车,嬖奚射箭,前去打猎。  整个一天下来,嬖奚连个野鸡毛都没射到。  “面试结果怎样?”赵简子问嬖奚。  “什么驾车技术啊,简直就是垃圾。”嬖奚很恼火,他的射术很高,辛苦一天没有任何斩获,也觉得很没面子,对王良当然没有一句好话。  “小骗子,哼。”赵简子摇摇头,觉得王良看上去就是个骗子。  过了两天,王良一大早来打探面试结果。  “你还敢来?跑了一天一根鸡毛都没打回来,你还有脸来?”赵简子有些恼火,要不是看王良长得挺帅,早就乱棍打出去了。  “元帅,再给次机会。这次如果还是空手而归,那我就再也不来烦您了。”王良坚决请求。  赵简子想了想,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于是,嬖奚又上了王良的车,一脸的不愿意。  早上出发,到了中午,王良驾着车回来了。再看嬖奚,满脸笑容,看看车上,十多只野鸡野兔,收获颇丰。  “这么早回来了?怎么样啊?”赵简子看见嬖奚,问他,估摸着又是一无所获。  “哎,这小兔崽子技术真好,晋国真找不到第二个了。”嬖奚赞不绝口,把自己的战利品也都拿了上来。  “噢,那以后他就做你的御者吧。”赵简子将信将疑,索性把王良派给了嬖奚。  第二天,王良来见赵简子,赵简子告诉他被录用了,今后做嬖奚的御者。  “不行不行,我不干。”出乎赵简子的意料,王良拒绝了。想想也是,给领导开车和给领导的马仔开车,那是绝对不一样的。  “为什么?”赵简子有点不高兴,心说给你个工作就不错了,还挑肥拣瘦。  “元帅,你知道为什么第一次一无所获,第二次满载而归吗?我告诉你。第一次,我按照规范来驾车,结果他什么也射不到;第二次,我完全就着他来驾车,他就屡射屡中了。如果打起仗来我不按规矩驾车,整个队伍就被冲乱了。所以,第一次一无所获是他不懂规矩。《诗经》说得好啊:‘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按照规矩驾车,就能射中目标。嬖奚是个不懂规矩的小人,我怎么能给他驾车呢?算了,我不干行吗?我到魏家和韩家去应聘算了。”王良说完,抬屁股就走人。  赵简子一看,这小子岁数不大,车驾得好,还能运用《诗经》,还这么有胆量,这是人才啊。既然是人才,不能留给别人啊。  “慢着,我上你的车,亲自面试你。”赵简子要看看王良的驾驶技术到底有多高。  一圈下来,赵简子就作出了决定:“小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御者了。”  王良驾车的技术令赵简子感到惊诧,车速快而稳,而且马跑得很轻松。赵简子知道,自己碰上了一个天才。  “王良,我也想跟你学学驾驶技术,你看我行不?”赵简子本身也会驾车,不过还想提高一下。  “好啊。”王良答应了。  从那之后,赵简子拜王良为师,学习驾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王良宣布自己把所有的技术都教给了赵简子,赵简子可以毕业了。  “嘿嘿,咱们比赛一把怎么样?”赵简子感觉自己已经学得不错,能够跟王良一较高低了。  于是,王良和赵简子进行了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赛车。比赛的结果是王良轻松获胜,一点不给赵简子面子。  “小子,好啊,留了一手是不是?”赵简子很生气,有被忽悠的感觉。他不仅输了比赛,还差点翻车。  “该教的我都教了,你之所以输,那是你自己的比赛态度有问题。”王良一点也不害怕,反过来批评赵简子。  “我比赛态度有什么问题?”  “比赛中,我的注意力全都在马的身上,根据路况和马的情况来确定马的速度和步法。所以,马跑起来不累而且战车很平稳。可是领导您呢,您的注意力不在您自己的马身上,而在我的马身上,领先的时候怕我追上,落后的时候想着超过我,那你的马怎么能跑好?你的战车怎么能平稳?”  赵简子恍然大悟,服气了。  “王良,你说得对啊,我不能光盯着中行家和范家,重要的是建好自己的基地啊。”赵简子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够及时反省并且举一反三。  恩怨分明  反思之后赵简子决定经营晋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于是派董安于在晋阳筑大城。(事见第五部第232页)  事实证明赵简子的反思是非常及时的,后来中行寅和范吉射两家联合攻打赵家,赵家就凭借晋阳城死守。(事见第五部第235页)  战胜范家和中行家之后,赵简子决定继续经营晋阳。由于董安于已死,赵简子派尹铎前往晋阳,主持晋阳的工作。  “主公,去之前我要问问,主公是要把晋阳当做财源,还是当做根据地?”尹铎临行前问。  “根据地。”赵简子说,他没弄明白尹铎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好,还有什么吩咐?”  “晋阳城外的军营堡垒都要拆掉,我看见那些东西就像看见了范吉射和中行寅,恶心死了。”赵简子下令,那些堡垒是当年范家和中行家攻打赵家时修建的。  “好。”尹铎应承了,然后走了。  很快,赵简子就知道尹铎临走前问那个问题的原因了。  尹铎到了晋阳,立即进行了减税,还利于民,收买人心。  “哇,尹铎真是个能人啊,做得好。”赵简子非常高兴,没多久,他决定去一趟晋阳,当面表扬尹铎。  赵简子带着一帮手下,兴高采烈来到了晋阳。可是到了晋阳,还没有进城,赵简子的脸色突然变得很难看。  “尹铎,你个阳奉阴违的东西,我非杀了你不可。来人,进城去杀了尹铎,然后我再进去。”赵简子竟然要杀尹铎,大家一听,都有些傻眼,不过仔细一看,都回过神来。  原来,晋阳城外,范家和中行家修建的军营不仅没有拆除,反而又进行了整修加固。  赵简子的家臣们纷纷为尹铎求情,可是,赵简子就是不干:“王八蛋,这不是替中行家和范家向我示威吗?”  别人劝不管用,王良说话了:“尹铎说过,人要居安思危。如今尹铎加固营垒,是为了防备万一,到时候可以抵御强敌,完全是为了主公您啊。这样的人你如果反而要杀,谁还会跟随你呢?”  赵简子一听,这话有道理。  “嗯,你说得对啊,差点杀了好人。”赵简子的火气消了,带着人进了晋阳,不仅没有杀尹铎,还重重地奖赏了他。  尹铎得了赏赐,之后才知道这都是王良帮自己说话的结果,他非常感动,非常非常感动。为什么非常非常感动?因为他跟王良一直有矛盾,两人平时见面都不说话的。  于是,尹铎带着赵简子的赏赐去找王良。  “老弟,多谢你的救命之恩啊,这些赏赐我不敢要,都给你啊,千万别说不要。”尹铎真的很感激。  “别,我帮你说话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主公,咱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我还是瞧不起你,你快走吧。”王良不要,并且拒绝和解。  王良,真是高风亮节啊。  说来奇怪,晋国遍地腐败分子,可是王良这样公私分明的人也很多。  伯乐相马  王良的驾驶技术高超,人又很正直很有才干。不过,自从韩愈写了《马说》之后,后世的人对他的了解就基本上局限在他相马的本领上了。  王良驾驶技术高超,很大一个原因是他对马的认识十分高深,什么马有多大能耐,怎样使用最合适,他心里清清楚楚。  由于相马属于一个技术活,而王良在这个行当鹤立鸡群,因此但凡说到相马的时候,人们就不敢直呼其名,而用他的字来尊称他。所以,说到相马,王良就要改称伯乐了。  伯乐相马,历来有些传说。  有一次,伯乐驾车从邯郸到晋阳,翻越太行山。上山的时候,恰好前面有一个商队用马车拉着货,其中的一匹马喘着粗气,迈步艰难。  “主公,那是一匹千里马。”伯乐指给赵简子看。  “怎么会,那么瘦,而且气喘吁吁,都快走不动了。”  “千里马步伐有力,速度快,但是耐力不是它的长处。所以,千里马在疆场驰骋,出类拔萃,但用来拉车,还不如驽马。主公要是不信,咱们不妨换了他这匹马,回去看看。”伯乐解释,并且提出建议。  赵简子同意了,他想看看伯乐的眼光到底怎样。  伯乐停了车,来到那匹马的身边,轻轻地抚摸它的鬃毛,那匹马突然像遇到了主人一样精神大振,昂起头来大声嘶鸣。  现在,伯乐更加相信这就是一匹千里马。赵简子这边有多余的马,伯乐就挑了一匹很健硕的马与商人交换这匹千里马。商人非常高兴,以为自己无缘无故赚了一笔。不过,对于商人来说,这样的交换确实是合算的。  到了晋阳,伯乐开始精心喂养这匹马,一个月之后,当他套上这匹马为赵简子驾车的时候,赵简子吃惊得合不拢嘴。  千里马,启动有力,速度快而且跑起来非常平稳。  “伯乐,牛。”赵简子又服了。  从那之后,伯乐相马的名声传遍了天下。  伯乐相马的名声之大,以至于战国时代的名士们常常借用伯乐或者编造伯乐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道理,这里略说一二。  《战国策》中,苏秦的弟弟苏代要请淳于髡(音昆,古时剃去男子的头发,为一种刑罚)把自己引荐给燕王,于是讲了一个伯乐的故事。  一个人有一匹好马要卖,可是在市场上站了三天,竟然无人问津。于是,这个人就来找伯乐。  “伯乐先生,帮个忙吧,我有一匹好马在市场要卖,可是没人识货。您看您能不能明天去一趟,不用您说一句话,只要您围着我的马转三圈,走的时候再回头看一眼,就行了。不白帮忙,我把明天上午卖别的马的收入都给您。”卖马的人说。  伯乐这时候已经退居二线了,整天没事干也闲着,这走走秀就能挣钱的事情,不干白不干,于是答应下来。  第二天上午,伯乐来到了马市,立即引起轰动,谁不认识伯乐啊?  伯乐看见那个卖马的人和他的好马,那确实是一匹好马。伯乐来到了马的身边,上上下下转着圈看,整整转了三圈,然后笑了笑,这笑一笑,算是送的。  之后,伯乐走开了,走不远,再回头来看那匹马,又点了点头,这点头也是送的。  伯乐一走,那匹好马立即就被人们围上了。  “好马,真是好马啊。”大家不住口地夸奖,伯乐看好的马,怎么可能不是好马?  卖马人在一旁偷偷地笑,看来这个商业策划是成功的。  “多少钱?我买了。”有人出价。  “我买。”有人竞价。  卖马人最后以原本心理价位十倍的价格卖掉了这匹马。  现在的明星代言产品,祖师爷就是伯乐了。  在《韩非子》里,韩非也讲了伯乐的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有两个人来拜伯乐为师,都交了很多学费,而且都有熟人引荐。伯乐喜欢其中的一个,讨厌另一个。  “你的天分高,教你相千里马,怎样?”伯乐问他讨厌的人。  “好啊好啊,顶尖技术啊。”讨厌的人很高兴。  “你家境一般,学学怎样相驽马就行了。”伯乐对他喜欢的人说。什么是驽马?就是耐力好,但是速度不快的马。  “那,好吧。”喜欢的人有点不愿意,可是也只能这样了。  学业完成之后,学相千里马的人生意冷清。原因很简单,千里马固然好,可是用途不大而且费用昂贵。就算偶尔有个把主顾,可是要找千里马又谈何容易?相反,学相驽马的人生意红火,做生意的人都来找他看马。  所以,学些实实在在的本事比学那些看上去高深,实际上很少能用到的知识更实惠。  相传,伯乐还有专业书籍留下来,主要是相马和马医方面。传说有《伯乐相马经》、《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传世,不过如今都已经失传。  按图索骥,这个成语就是说有人拿着伯乐的《伯乐相马经》去相马,结果相出来的却是劣马。这个成语比喻死读书本,不得其要。  第二四〇章 中国首富  齐景公五十八年(前490年),齐景公终于薨了。五十八年实在太长了,长到把太子都给熬死了。  公子荼被国家和高家立为新的国君,原来,在晏婴的关照下,国高两家都渐渐恢复了元气,成了对抗田家的力量。  田乞和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阳生关系好,于是,田乞发动政变,驱逐了高家和国家,杀了公子荼,立公子阳生为国君,就是齐悼公。  后来,田乞去世,儿子田常继承了田家。后来齐悼公被人暗杀,齐悼公的儿子公子壬为国君,就是齐简公。又过了几年,田常把齐简公给杀了,立了齐简公的弟弟公子骜为国君,就是齐平公。  田常的MPO之路  田常大权独揽,呼风唤雨。但是,要想夺取齐国还没有这么简单。田常暗中策划,决定再采取两项措施。  首先,田常来找齐平公,提出一个治国方略。  “主公,治理国家要恩威并施,这样吧,有关赏赐的提拔的口头表扬的追认烈士等等这些好事,主公您来做;惩罚犯罪处治违法的这类得罪人的事情,我来做。”田常提出一个建议,听上去很动听。  齐平公想了想,觉得这样做对自己挺合适。于是,齐平公同意了。  其实,这是田常的一个诡计。  多年的经营,田家在齐国早已经是大得人心,但是田常知道,田家对齐国人是有恩无威,齐国人都说田家好,但是却未必肯为田家卖命。要树立威望,还要靠铁腕,也就是要掌握生杀大权。  所以,看上去田常是替国君挨骂,实际上他是要树立威严,让齐国人对田家不仅要感激,更要敬畏。  事情的进展正如田常所料,田家威信大增,而齐平公能够进行的赏赐提拔非常有限,人们并没有因此感激他,反而瞧不起他。  第一条计策空前成功。  有了人心就够了吗?人心只是外部的因素,什么是内部的因素?人,自己人。  田家是外来户,人丁一直不算太旺,而齐国公族人数众多,要夺取齐国,田家的人口就显得太单薄了。怎么办?  造人,紧急造人,造田家的人。  怎样造人呢?多娶老婆是一种办法。可是,靠田常一个人播种是远远不够的。就像种地,地大了,可是种地的人太少,多余的地也都荒废了,粮食产量还是上不去。要增加产量怎么办?多找些人来种地。  田常想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办法,借腹怀胎。  借腹怀胎是不够的,还要借精下种。  仅仅借腹怀胎和借精下种也是不够的,还要下好种,怀壮胎。  田常首先给自己娶了一百多个老婆,个个高大强壮。俗话说:娘矮矮一窝。所以,这首先保证了她们的孩子是高大强壮的。  那么,怎样保证她们的孩子既强壮又聪明呢?  田常家中有很多门客,这些人的智商都很高。田常也经常会请些名人前来做客,这些人自然也都是高智商的人。  人有了,下一步怎么办?直接让他们配对?那显然不行,那样生出来的孩子都是别人的。  田常把门客的宿舍跟后宫修在一起,中间有小门从来不关,老婆们可以到门客这边来请教学问,门客们也可以去老婆那边缝衣纳鞋,日夜不禁。  正是:妻妾如花丛,门客似蜜蜂;你得采花乐,我得你播种。  时间长了,就看见田常的老婆们一个个的肚子都鼓了起来,田常看得眉开眼笑,看来,造人计划也成功了。  田常最终收获了八十多个儿子,个个强壮聪明,再加上八十多个女儿,平均每个老婆给他生了一个半儿女。  这样,田家迅速成为一个大家族,人口激增而且都是好品种。当然,田常不会把自己的位置传给杂交后代们,他只会传给自己的嫡子。  鸱夷子皮  一切都在按照预想进行,田常感到非常高兴。不过,他总是在想,要是自己能够再找到一个类似姜太公这样的人才来辅佐,就更有把握了。  到齐平公十年(前471年)的时候,田常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人。  说有一个越国人,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带着妻儿老小来到了齐国。之后,这家人开荒种地,出海打鱼,还兼做生意,结果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了当地首富。沿海一带的人都在谈论这家人,说这家人怎样怎样勤劳聪明,善于经营。  “人才,绝对的人才。”田常知道之后,亲自去拜访这家人。  田常来到,越国人有些惊讶。  “请问先生贵姓?”田常很客气。  “啊,我们越国人没什么文化,没名没姓的,就叫我鸱夷子皮吧。”越国人说,很镇定,看上去像见过大世面的人。  “啊,子皮先生,失敬失敬。”田常隐隐然感到这个人不寻常,一定是个大号人才。“子皮先生,据说您经商种地打鱼,干什么像什么,真是了不起,我想请您出来担任齐国的相国,帮助我治理齐国,怎样?”  “不敢不敢,我一越国小蛮子,也没什么修养,不行不行。”鸱夷子皮一口回绝,这倒让田常有些惊讶,谁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呢?  田常更加确定这个人不简单,所以,一定要让他出山。  “在这个国家,没有什么不行,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田常索性来硬的了,也不等鸱夷子皮表态,接着就问:“子皮先生,我想问问你,做齐国的相国,你有什么原则?”  鸱夷子皮一看,这相国不当还不行了,无奈地笑了笑。  “国君死,我不死;国君出亡,我不出亡。”鸱夷子皮想了想说。  田常一愣,这怎么好像晏婴在说话啊。  “嗯,那你说说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田常问。  “其实很简单啊,在国君有死的危险之前把危险排除掉,在国君被迫出亡之前把威胁他的力量解决掉,国君就不用死也不用出亡了。”  “说得好啊,就是你了,明天就上班吧。”田常很高兴,又下了命令。  “好吧。”鸱夷子皮苦笑一下,还是很不情愿的样子。  “子皮先生,当今天下,吴国被灭,楚国衰落,晋国内讧,大概除了越国,就数齐国强大了。嘿嘿,能当齐国的相国,难道不是一种荣幸?”田常说,然后走了。  看着田常的背影,鸱夷子皮叹了一口气:“唉,越国的相国我都不想当,你以为我稀罕你齐国的相国吗?”  鸱夷子皮是谁?范蠡。  考验  范蠡当初之所以离开越国,就是想远离政治,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而齐国是所有国家中最安定最自由也最富裕的国家,范蠡因此就来到了齐国。在齐国,范蠡亲自开荒种地,又买了船出海打鱼,还应用计然的经商法做些生意,结果做什么什么成功,两年时间就发了大财。  原本以为就在这里安度余年,谁知道田常又找上门来。没办法,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范蠡只得当了齐国的相国,名义上跟田常平起平坐,实际上范蠡知道自己只能是田常的跟班。  对于范蠡来说,治理国家不是问题。但是,他了解齐国的现状,田家如此强势,他必须非常小心,既不要得罪田家,也没有必要被认为是田家的死党。  所以,范蠡少有作为,基本上就在混日子。  田常是相信自己的眼力的,范蠡的无所作为反而让田常感觉此人深不可测。到后来田常反而有些担心起来,担心这个越国人会不会背着自己勾结齐国公族,合起伙来对付自己。  “不行,我要考验他一下。”田常想了一个办法,如果这个越国人忠于自己,还可以继续用,否则,就灭了他。  这一天,范蠡退朝出来,刚出门,就被田常一把揪住衣服,不由分说,拉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巷。  “这要干什么?杀人灭口?”范蠡暗想。他有些吃惊,不知道田常这是什么意思。  田常一副很紧张的样子,看看左右无人,这才说话。  “子皮先生,大事不妙了,国君已经下令要收拾我,我怎么能对抗国君呢?所以我只好流亡到燕国去了,你跟我走吗?”田常说,盯着范蠡的眼。  范蠡是什么人?这点小把戏怎么能蒙得了范蠡?  “当然跟你走,你才是我的主公啊。咱们赶紧走吧。”说着,范蠡就要走。  “那什么,别急,要不要通知你的家属?”  “什么家属,这个时候还管什么家属,主公您的安危最重要啊。”  两人各演各的戏,都装出一副很紧张的样子来。  “那好吧,不过,估计现在路上都已经布置好要抓我了,所以我们不能乘车,就步行吧。我这里准备了两套衣服,先换上,还有一个口袋,里面有盘缠和通关文牒,你背着,就假扮成我的马仔。”田常都准备好了,旁边就放着一个包裹。  两人换好了衣服,田常在前面大摇大摆那么走,范蠡背着个重重的包袱跟在后面。两人出了城门,一路向北而去。路上,总有人用不怀好意的眼光看着他们。  走了一程,两人坐下来歇歇。  “主公,有个蛇搬家的故事听说过没有?”范蠡喝了口水,问田常。  “没有,你说说。”  “有一个湖干涸了,湖边住的两条蛇要搬家到另一个湖,路上就很危险。小蛇对大蛇说,如果咱们就这么走,你走前面我跟着,那路人看见我们,一定会把我们打死的。可是如果咱们嘴接着嘴,你背着我这么走,那人们就会以为我们是神灵。大蛇听了小蛇的话,果然路上的人都说这是神蛇,没人敢碰它们。如今呢,咱们俩步行逃命,路上常常有人窥视我们,似乎要对我们不利,怎么办?现在您英俊潇洒有气质,看上去就是个贵人,我一看上去就是个一般人。我给您拎包呢,大家就会认为我们是个富家人或者混得不错的公族。但是呢,如果我当主人,您当拎包的,大家一看拎包的都这么富贵,那主人的势力岂不是深不可测,谁还敢惹我们?所以,我建议从现在开始,我走前面,您跟在后面背着包裹。”范蠡这一段故事讲下来,目的就是想把自己的包袱卸下来。  “嗯,有道理。好像老鼠搬家也是这样,排成队形走没人打它们,慌慌张张逃命反而人人喊打。”田常自己想想,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于是,包袱从范蠡的肩头就转移到了田常的肩膀上。这一路,累得田常哼哧哼哧。好不容易到了晚上,两人住店,店老板看见跟班的气宇轩昂,主人深藏不露,知道这两人不是国家重臣就是江洋大盗,惹不起,于是免费热情招待。  “牛,越国人牛。”田常到这个时候更加佩服范蠡,不过自己累得半死,实在不想走了。  当晚,田常的人来接他,装模作样说是情报错了,国君并没有要对付田家的意思。  第二天,田常和范蠡坐着车回首都了。  考验是通过了,可是田常更加担心了。  田常认为,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不能用。第一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这种人没有大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第二种是看多少眼都看不透,深不可测,这种人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用起来很危险。而这个越国人就是第二种人,自己看不透他,而他似乎对自己看得清清楚楚。  “怎么办?”田常有点苦恼,怎么对付鸱夷子皮呢?是留还是用?  还好,范蠡没有让田常困惑太长时间。  “我要辞职,我能力不高,血压高,胆固醇高;我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这么说吧,我不适合这个位置,这么重要的位置应该给更有能力的人来坐。”范蠡主动提出辞职了,他知道这是一个好时机。  果然,田常很爽快地同意了,从此他不用再去费事揣摩这个越国人了。  陶朱公  范蠡走了,带着全家。不过,没有回到海边,因为那里的财产都已经分给了当地人。  范蠡带着全家人一路向东,来到了齐国的陶(今山东定陶),再往北走,就是卫国,再往南走,就是鲁国,再往东走,就是宋国。原来,这里是齐鲁卫宋四国交界的所在。  “就在这里了。”范蠡决定。  按《史记》: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这么说吧,陶地就是当时世界的自由贸易区。  范蠡住了下来,当然是住在齐国境内,因为齐国有最好的政策。在这里,范蠡又变了个名字,自称姓朱,名叫朱公,人称陶朱公。  凭借范蠡的能力,运用计然的经商策略,再加上绝佳的地理条件,范蠡“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很快富甲一方,成为名闻天下的巨商大贾,人人尽知陶朱公。  到后世,陶朱公被尊为商人的祖师爷,同时也是财神中的一位。到现代,陶朱公又是官员下海经商的祖师爷。  陶朱公很快就发了财,但是他并不聚财,他不希望自己登上富豪榜的前列,因为那很危险。十九年期间他三次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亲戚朋友和乡亲,然后重新开始。  所以说,当今世界的富豪们说起自己的慈善事业的时候,却不知道他们的祖师爷就是陶朱公。  直到后来陶朱公老了,生意都交给了儿子们,儿子们再没有把财产分出去,陶朱公最终还是成了富豪榜的第一位。  陶朱公在陶地娶了个小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加上此前的两个儿子,一共是三个儿子。西施大概是丧失了生育能力,没有为范蠡留下种来,否则有这么优秀的基因,也应该是个人才。  等到小儿子成人之后,家里发生了一件事。  原来,二儿子去楚国做生意,与人争执,结果一怒之下杀了人,被楚国政府给抓起来了。按着法律,将要处死。  “唉,杀人偿命,理所应当。不过我听说,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咱们家有的是钱,应该能把儿子给救了。”陶朱公得到消息之后,急忙准备救人。  陶朱公准备了黄金千镒(一镒合二十两),用牛车装着,派小儿子去楚国。去楚国找谁?原来,楚国有一个庄生跟陶朱公有些交情,而庄生在楚王面前很受宠,陶朱公就准备让儿子去找庄生,把这些金子给庄生,请他帮忙。  小儿子还没出发,大儿子不干了。  “爹,这么大的事情,应该是大儿子去办啊。如今小弟刚刚成人,你派他不派我,那肯定是认为我不成器啊。既然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我自杀算了。”大儿子的老娘是越国人,又是在越国出生长大,性格中有越国人的犟劲和狠劲,说要自杀,那绝对不是开玩笑。  陶朱公一看,还真有点没办法。  “老头子,你看大儿子这样子,你要不让他去,他真抹脖子了。别到时候老二还没救回来。先把老大给送了,你就让他去吧。”陶朱公的老婆来劝,心说你派乳臭未干的老三去,本来就不对。  陶朱公虽然能力超群,但是很怕老婆。自古以来,英雄怕老婆就是个规律。既然老婆开口了,没办法,陶朱公把任务改派了老大。  老大按着父亲的指示,一路急行来到了楚国。要说到救老二,老大绝对比老三更急,因为他们是同母兄弟。为了救弟弟,老大又悄悄地从自己私房钱里取了一些黄金,拿去做贿赂。  来到楚国,老大找到了庄生。原来,庄生并不富裕,因为他很清廉,现在还住在平民区。但是楚王很尊重他,经常请他过去聊天。  陶朱公大儿子把父亲的信件给了庄生,然后又送上黄金。庄生原本不想收下,可是又怕不收下的话陶朱公的儿子不放心,因此勉强收下。等到陶朱公儿子离开,庄生吩咐自己的老婆把黄金都收到里屋,用被子盖起来。等到帮陶朱公的事情办好了,再还给陶朱公的儿子。  陶朱公的儿子看见庄生家庭条件并不好,担心他是个大忽悠,为了稳妥起见,悄悄地又托人把自己带的私房钱去贿赂楚王的宠臣。  庄生决定帮助陶朱公,没几天之后恰好去见楚王。  “大王,我夜观天象,发现岁星运行紊乱,将对楚国不利啊。”庄生故弄玄虚。通常,忽悠人都是这样。  “啊,那怎么办?”楚王做梦也没想到庄生在忽悠自己,急忙问。  “那就行善积德。”  “先生的意思是?大赦?好,大赦。”楚王很轻易地掉进了庄生的圈套,于是下令准备大赦。  楚王将要大赦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宫里。楚王的宠臣派人悄悄去见陶朱公的大儿子,告诉他即将大赦的消息,让他放心。  大儿子喜上眉梢,心里高兴。可是高兴之后,又觉得有些郁闷。  “楚王大赦,我弟弟就没事了。庄生一点忙没帮上,还白白得了那么多金子,太无耻了。”陶朱公的大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楚王大赦实际上就是庄生在帮自己,他想到的只是那一车金子几乎是自己家一半的财产了,来之不易啊,就这么打了水漂,能不心疼吗?  “不行,我要去要回来。”想来想去,彻夜难眠,陶朱公的大儿子决定去把钱要回来。  第二天,陶朱公的大儿子就去找庄生了。  “庄先生,我听说楚王要大赦了,我弟弟的事情就不麻烦先生了,嘿嘿。”陶朱公的大儿子说,言下之意,钱还给我吧。  “那好啊,钱都在里屋床上呢,你自己点点,拿回去吧。”庄生当然明白陶朱公大儿子的意思,让他把钱拿走。  陶朱公的大儿子拿走了钱,庄生有些郁闷了。  本来,庄生也不想要陶家的钱,可是,自己送去和别人讨回去是两码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明明是自己帮了他们的忙,现在看来,不仅对方认为自己没有帮忙,还认为自己是个受贿的人。而且,陶朱公的大儿子这么快得到消息,毫无疑问又去找了别人,这不是不信任我吗?不信任我找我干什么?这不是耍我吗?  庄生翻来覆去,也想了一个晚上,越想越窝火,越想越气愤。清廉了一辈子,聪明了一辈子,这下被人坏了名声,吃了人家的苍蝇。  “是可忍孰不可忍?”到天亮的时候他终于作出了决定,他要让陶朱公的大儿子付出代价。  洗了一把脸,草草吃了点东西,庄生去找楚王了。  “庄先生,今天来这么早,一定有什么事吧?”楚王问,他有些惊讶。  “是啊,我昨天回去才知道,原来陶朱公的儿子在楚国杀人被抓了,据说陶朱公也派了人来贿赂大王的左右。现在已经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议论说大王是迫于陶朱公的压力才大赦的,这不是因人废法吗?所以,我赶紧来向大王汇报。”庄生说,很焦虑的样子。  “什么?陶朱公的压力?来人,先把陶朱公的儿子砍了,然后大赦。”楚王很愤怒,他要让楚国人看看陶朱公厉害还是我楚王厉害。  陶朱公的二儿子就这样死在了大赦前。  陶朱公的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和那一车黄金回到了家乡,他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  陶朱公的老婆以及二儿媳一家哭得死去活来,其他家人们也都跟着垂泪。  “唉,算了,一切都合情合理,也不必太悲伤了。”只有陶朱公没有多少悲意,特地来劝老婆。  “什么合情合理?难道儿子该死?你老糊涂了?”老婆有些不满意了,对陶朱公吼起来。  “没错,自从你让我派老大去,我就做好了老二死的心理准备。”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4
正序
倒序
第六部 圣贤本色
第六部 圣贤本色-2
第六部 圣贤本色-3
第六部 圣贤本色-4
第六部 圣贤本色-5
第六部 圣贤本色-6
第六部 圣贤本色-7
第六部 圣贤本色-8
第六部 圣贤本色-9
第六部 圣贤本色-10
第六部 圣贤本色-11
第六部 圣贤本色-12
第六部 圣贤本色-13
第六部 圣贤本色-1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贾志刚说春秋之六 圣贤本色
贾志刚说春秋之六 圣贤本色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