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秦晋恩怨-4

献公将祭祀的酒倒了一半在地上,然后举起碗,就要把剩下的喝掉。  “等等。”骊姬高声叫了起来,献公把端起的碗又放了下来,问:“怎么?”  “你看。”骊姬用手指着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地上看去。(镜头转到刚才献公倒酒的地方)只见地上的酒开始冒泡,冒烟,地板隆起。  好厉害的鸩毒,威力不亚于王水(盐酸和硝酸的混合物,比浓硫酸的毁容效果更好)。  献公吓出一身冷汗来:哎呀妈呀,幸亏没喝。  “你,去把剩下的酒喝了。”骊姬命令一个小内侍去喝献公手中的酒。  小内侍听了,真是五雷轰顶一般,这不是摆明了要自己去死吗?怎么自己这么倒霉呢?本来今天该休息的,一个同事拉肚子,自己临时顶一天,怎么就这么巧呢?  所以,没事的话,别给别人顶班。  小内侍去又不敢去,可是又不敢不去。  旁白:去,也是死;不去,更是死。为国君而死,死得其所;被处死,死得窝囊。何况,去喝了,不一定会死;不喝,一定会死。喝了死,有可能被追认为因公殉职;不喝而被处死,全家都要跟着遭殃。  骊姬见他犹豫,说道:“快喝,你敢违抗君命?如果喝死了,算你因公殉职。”  后世喝酒喝死而被定性为因公殉职的传统,难道就是来自晋国小内侍?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小内侍终于迈动了沉重的双腿。他拿起那碗酒,感慨万千,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他在心中倒数:三、二、一,然后闭着眼睛一口气喝了下去。  每个人心里都在计时:一、二、三。  数到三的时候,小内侍笑了。  “没事了?”骊姬惊诧。  然而,数到四的时候,小内侍咕咚一声倒在地上,口吐鲜血,脸上还带着诡异的笑容,死了。  “啊!”所有人大惊失色。  只有骊姬露出一点不易察觉的笑容。  酒里有毒,那么肉里呢?  “来人,把阿黄叫来。”骊姬下令。阿黄是谁?是宫里的一条狗,骊姬刚来的时候曾经被这条狗惊吓过,所以她一直在找机会收拾这条狗。  阿黄被牵过来了,一块肉扔给它,它高兴极了,一口咬住了肉。阿黄还没有把嘴里的肉咽下去,就倒在了地上。  要知道,乌头的威力比鸩毒厉害得多。  如果因吃肉吃死而被追认为因公殉职的话,那么,就要认这条名叫阿黄的狗做祖师爷了。  “申生,你好狠毒,竟敢暗算亲爹。”献公大怒,“嚓”的一声抽出刀来,他要亲自杀了申生。  第五十一章 杀人是一门艺术  谁也不是傻傻鸟。  从察觉到并非父亲让自己去祭祀母亲的时候,申生就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了。他提高了警惕性,随时准备应对不测。  酒倒到地上的时候,申生就隐约闻到一点什么烧焦的味道,他发现地面隆起了。等到骊姬命令小内侍喝酒,申生就猜到了随后会发生什么。  俗话说:蜂刺入怀,解衣去赶。蛇钻进裤子里的时候,谁还会在意脱个光屁股?这个时候,申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逃命。  当众人专心致志欣赏小内侍和阿黄因公殉职的过程时,申生已经转身出了后宫。所有人都认识他,所有人都不会阻拦他,因为他是太子。  出宫之后,马就在宫门外,申生一向喜欢骑马。他飞身上马,甚至不敢回太子府,快马加鞭,一个人逃往曲沃去了。  杀人的艺术  申生逃掉了,难道这一次骊姬疏忽了?百密一疏了?关键时刻掉链子了?  杀人是一门学问,在杀人之前,应该研究一下将要杀的是哪一种人。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必须快杀的,否则错过机会就会打草惊蛇,就很难杀他;另一种是不能快杀的,因为人的本能让他反抗,反而麻烦,但是,如果你给他时间让他自己去想,他会越想越觉得自己该死,最后自己把自己给杀了。有的人,你不能给他时间思考;有的人,你必须给他时间思考。而申生就是第二种人。  骊姬一直在用眼睛的余光看着申生,她不担心他跑,她担心他不跑。如果申生不跑,献公就会捉住他,出于求生的本能,申生一定会为自己辩解,那时候献公就知道申生是冤枉的。而大臣们也会很快知道,他们会来搭救申生,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自己的阴谋败露,而申生不会被处死。  所以,骊姬希望申生跑掉,他一旦跑掉,就等于他畏罪潜逃。而申生在逃命之后会冷静下来,然后他会选择替父亲遮丑,会选择承认自己放了毒药,那么自然,他会选择自杀。  当申生逃跑的时候,骊姬暗暗地笑。她知道,自己赢定了。  而这一切,都是优施事先教给骊姬的。  杀人,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而优施恰恰是个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他把角色的心理研究得很透。  所以,他杀人很艺术。或者说,他艺术地杀人。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那时候还没有和尚。所以我们改成:跑得了徒弟,跑不了师父。  申生跑了,可是师父杜原款被捉拿了。  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反过来,有什么样的徒弟,就有什么样的师父。  通常,春秋那时候国君杀人是比较仁慈的,能不动手就不动手。一般的做法是这样的,派人到要杀的人家里,对他说:“兄弟,国君要你死,你看,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被杀的人就说:“实在惭愧,还麻烦你跑一趟,怎么好意思再让你帮忙呢?”  于是,被杀的人自己去找绳子也好、找刀也好,自己解决了。一般来说,没有找毒药的,因为一般人家不备那个。  派去杀杜原款的人就这么办的,基本意思就是说太子谋杀亲爹,畏罪潜逃,当师父的罪责难逃,怎么个死法,你自己看着办吧。杜原款一听,就觉得这么大的罪,真是该死。他是个文人,动刀子的事情不会干,自己找了根绳子,套好了圈,把脖子比划比划,还挺合适。挂到房梁上,找来一个凳子,就准备投缳自尽。  “哎哎哎,老爷子,别急别急,不给你徒弟留个遗言什么的?”来人连忙问,态度还挺好。来之前,骊姬交代过。  “噢,就是,我怎么给忘了?多谢你了。”杜原款那就是一个书呆子,献公让他死,他就急着死,来人这么一提醒,他才想起来该给徒弟一个临终教诲什么的。  杜原款把一个叫圉的小书童给叫来了:“孩子,我有临终遗言转告申生,你记住了,我死之后,一定转达到人。”  杜原款的临终遗言是这样的,第一句是:“款也不才,寡智不敏。”  什么意思?大款没什么才华,寡妇的智力比较低下?错。  正确答案是这样的:我没什么才干,智谋少,又迟钝,不是个好老师,到死也没教给你什么有用的东西。我没能洞察国君的心思,没有及时让你流亡海外政治避难。主要是我胆子太小,敢想不敢干。因此落到了今天这个被人陷害的田地,吃了小人的苍蝇。我老杜老了,死了也无所谓了,遗憾的只是跟小人分担了罪恶的责任。我听说君子不改变自己的感情,面对谗言决不申辩。遭到陷害,死而无悔,还有好名声留存于世。至死不改变对国君的忠爱之情,是坚强的表现。坚持忠爱的感情让父君高兴,是孝顺的表现。抛弃生命却达到自己的志向,是仁德的表现。临死还想到维护国君,是恭敬的表现。孩子,去死吧!  杜老师真是一个伟人,如果生在印度,他一定是个圣人。他所说的,难道不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升级版——非暴力不抵抗吗?  杜老师说完自己的遗言,让圉背了一遍,基本上还能记住,把几个不准确的词纠正了一下。杜老师还不放心,又让圉背了第二遍,还有两个字背错了。于是,又背了一遍,还有一个字发音不清楚。  原本,杜老师还要让圉背第四遍,来人不耐烦了,见过磨叽的,没见过这么磨叽的,忍不住说:“老杜,别磨蹭了,再磨蹭,去那边赶不上中午饭了。”  杜老师就这样走了,书呆子的祖师爷非他莫属了。  徒弟等死  谁也不是傻傻鸟。  献公没有出兵讨伐申生,这一点优施和骊姬都预料到了。为什么?首先,国君出兵讨伐太子,这将是一个国际笑话;其次,晋国两军,上军在绛,下军在曲沃,真的对抗起来,谁胜谁负无法预料。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最重要的一点,献公也不是傻傻鸟。冷静下来之后,他也想到了这一切很可能都是骊姬设下的圈套。虽然他宠爱骊姬,喜欢奚齐,但是他不时会想起齐姜来。对于申生,从心里他恨不起来,自始至终,他希望申生流亡国外,把太子的位置让给奚齐,他并不是真的想杀死申生。  献公找各种借口来推诿拖延,甚至连派人去杀申生的尝试都懒得做。  骊姬很着急,但是在哭闹几次都没有效果之后,她知道,要杀申生,靠献公是不行的。靠谁?有困难,找导演。  优施早已经准备好了,他已经把这出戏的最后一幕设计好了。  这个时候,申生在干什么?  圉已经把杜老师的临终遗言转达到了申生这里,尽管在路上弄丢了几个字,基本大意还是完整的。  “老师,我答应你。”申生说。  “公子,不是你犯的罪过,为什么不离开晋国呢?”圉问申生,他虽然熟记了杜老师的那段话,却并不认同那段话。  “不行。我走了虽能解脱罪责,但这件事的责任一定会落在我爹身上,传出去,就是我在怨恨我爹了。假如罪名不能解脱,出走必然会使它更重。出走而加重罪名,这是不明智。逃避死亡并且怨恨国君,这是不仁德。有罪名而不敢去死,这是不勇敢。死亡既然不可逃避,我将留在这里等待命运的发落。”申生也来了这么一段,不愧是杜老师的徒弟。  圉没有再说话,有些事情他永远不会懂。  这段时间,申生就在等待命运的判决。  第七幕自杀  地点:曲沃  时间:白天  背景:申生办公室,申生坐在地上冥思苦想。  主题歌:去死吧。  申生的近镜头,双目无光,不知所以。  这个时候,骊姬走了进来。  “你,夫人,你怎么来了?”申生吃了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骊姬会来。  “哼,你爹派我来的。”骊姬厉声说道。她扫视四周,再看看申生那一脸的惊讶,放下心来,她原本还有些担心申生会杀了自己。  “我爹可好?”申生问。他知道骊姬在说谎,但是他不会揭穿她。  “好,好你个头啊,你爹快被你气死了。”  “啊,申生有罪。”  “有罪,你当然有罪,你对父亲都忍心谋害,还会爱国人吗?啊?”  “不,不会。”  “你忍心谋害父亲却还希望国人拥戴,谁能对你有好感呢?啊?”  “没,没人。”  “你说你想杀害父亲来为国人谋利,国人谁会相信这一套呢?”  “谁,谁也不会相信。”  “你坏事做绝,百姓恨你入骨,你这样的人怎能活着呢?”  “我,我该死。”  “你去死吧。”  “我,我去死。”  “那还磨蹭什么?快点去吧。”  “我这就去。”  (背景音乐“去死吧”开始播放,一个男低音反复唱:孩子,去死吧;孩子孩子去死吧。)  骊姬气哼哼地走了。申生犹豫了一下,从袖子里掏出一根绳子来,在自己的脖子上比划了一下,嗯,好像挺满意。  这一切,好像是心理暗示,又像是骊姬给申生灌了迷魂汤,还像是《档案》里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但是,历史就是这样。  晋国的祖庙在曲沃,申生觉得自己如果在祖庙上吊,可能会更有意义。于是,申生来到祖庙,找了一个看上去还算不错的横梁,搭上绳子,系结实了,又挽了个圈,准备上吊。  正在这个时候,猛足来了。  “公子,你要干什么?”猛足吃了一惊,连忙上前阻止申生。  “我要死。”  “为什么?”  “我爹让我死。”  “谁告诉你的?”  “骊姬夫人。”  “她一定在骗你。”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死?”  “因为我知道我爹一定希望我死,只要我活着,我爹就不会快活。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不死,我活着很烦闷,我爹也不快乐。我死了,我爹快乐了,我也不烦闷了。”  原来,申生早就下定了要死的决心。  猛足知道申生是个死心眼,劝他也没用,心说:“你倒好,一死百了,你爹快乐了,我们这帮跟你混的兄弟们不是就白瞎了?”虽然这么想,不能这么说。  “公子,你有什么临终遗言?”猛足问。  “对了,既然你来了,给狐突老爷子捎几句话吧。”  就这样,申生上吊之前给狐突留了遗言:我有罪,不听你的劝告,以致落到死的地步。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虽然这样,我爹年纪大了,国家又多难,你不出来辅佐他,我爹怎么办?你假使肯出来帮助我爹,我申生就算是受到你的恩赐才死的,就是死而无悔。  申生上吊了。  申生自杀这一年,正好是齐桓公讨伐楚国这一年。  猛足为申生收了尸,然后去找狐突,把申生的临终遗言转达了过去,老狐突泪流满面,痛哭失声。他很感动,也很激动,但是,他不冲动。所以,他没有说“公子,我答应你”。  狐突对猛足说:“孩子,干革命要跟对人啊。”  原话不是如此,但是是这么个意思。  现在我们来简略总结申生这个人。  申生,三好学生,优秀三好学生。就是因为太优秀了,被杜老师给害了。  从任何角度来说,申生都应该逃命。献公多次暗示他,意思就是让他跑,可是他不肯跑。表面上,他是忠实于父亲,实际上,他是让父亲陷入困境和痛苦。申生不想让父亲背负恶名,但是这样的结果恰恰让献公背负了杀死自己亲儿子的恶名。什么是迂腐?这就是迂腐。申生如果逃走,大家都高兴,大家都活得不错,大家的名声也都比现在这样好得多。  申生的死,直接导致了后来晋国的动乱。  干革命,一定不能跟申生这样的人。  历史剧《杀生》落幕了,伟大的导演优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亲痛仇快。  申生的死只能用亲痛仇快来形容,尽管这个成语在将近一千年之后才被发明出来。  骊姬、优施和二五都很高兴,以至于骊姬和优施又上演了一场床戏。  “现在,我们高枕无忧了。”哼哧完之后,骊姬很得意地说。  “夫人,不能高兴太早啊。太子虽然死了,可是二五说重耳和夷吾更难对付。我看,趁这机会,把这两个也给对付了,那才万无一失啊。”优施的优势在于他可以沟通内外,因此信息比较对称,看事物就比较全面。  骊姬一听,对啊。跟优施一商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到献公面前把重耳和夷吾也说成申生同党,一并铲除。  恰好,重耳和夷吾这两天来朝拜献公,目前就在绛。  骊姬把自己拾掇干净了,立即去找献公。三言两语之间,就要献公把重耳和夷吾一并给办了。  献公不傻,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三兄弟要合谋害亲爹,本来申生就是冤枉的,重耳和夷吾那就更冤了。尽管知道是怎么回事,献公耐不住骊姬没完没了地嚼舌头,只好点点头,“既然这样,都给我抓起来杀了”。  骊姬高兴啊,立即派人招二五进宫,率领甲士去捉拿重耳和夷吾。  奇怪的是,这一次竟然走漏了风声。重耳和夷吾在二五赶到之前双双逃走,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蒲城和屈城。除了重耳和夷吾,献公把其他几个儿子全部驱逐出境,只留下奚齐,奚齐正式成了世子。  前面说过,晋献公堪称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的第一牛人,现在来说说理由。  献公偷了父亲的老婆,至少从国外抢了三个老婆,又抢了儿子的老婆。三代通吃之外,老婆中还有两对姐妹。除此之外,他把自己的叔爷、叔伯、兄弟、子侄们,杀的杀、驱逐的驱逐,除了小儿子,等于是灭了自己家族。  还有谁比他牛?牛吧?可是,牛人怕老婆。  现在,内部问题告一段落。  《国语》记载:“尽逐群公子,乃立奚齐焉。始为令,国无公族焉。”  从那以后,晋国就没有公族了。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大逆不道。整个春秋,唯一没有公族的国家就是晋国。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历史都会有说明。  晋献公的心事  对付完了亲人,该对付敌人了。  谁是敌人?前面说过,虢国。  晋献公早就想讨伐虢国,第一次被士跡劝住了。不过在两年前,晋献公已经讨伐过虢国一次了。那么,两年前那一次是怎样的呢?  “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那一天,献公把大夫们召集来,先来了一段《最近比较烦》,然后开始猜谜游戏。“各位,我晚上睡觉总是睡不好,也不知道是有什么心事,你们帮我说说,给我想想办法。”  大家一听,差点没笑出来。你说你的心事,你不知道,来问我们;你睡不着觉,该你老婆想辙,我们有什么办法?  不过,谁也不是傻傻鸟,既然老大问这个问题,那一定是有目的的。越是莫名其妙的问题,学问就越大。所以,轻易不要开口,开口一定要说无关痛痒的屁话,以免被抓住把柄。  “难道,是侍卫们晚上走路的声音太大?”一个大夫先发言。这个回答很稳妥,别的大夫们都用赞赏的眼光看他。  “不是。”献公否认。  “莫非,最近天气转凉,又有些潮湿,让主公辗转反侧?”又一个大夫说。这样回答也挺好。  “不是,是心事。”献公有些恼火,这两个傻帽的方向都错了。  “噢,一定是久不下雨,主公担心百姓的收成。”又一个大夫说。这个回答还兼有拍马屁的功效,大家都觉得好。  “不是。”  “那一定是操劳过度,夜不能寐。”又一个拍马屁的。  马屁一个接着一个,献公有些不耐烦了。其实大家大概能猜出来,献公的心事无非就是废申生立奚齐。但是右派是绝对不会提出来的,中间派更不会说,大家都在看着左派,最后一定是左派来解题的。  左派人数不多,前面几个发言的也都没有提到这个方面。  现在,该荀息发言了。大家知道,他是个左派。  “我想,主公是不是总在想南面的那两个国家?”荀息发言。大家一听,切,这个回答估计也没沾边。  “荀大夫留下,其他人回家。”献公宣布会议结束,也就等于宣布荀息获得了最佳答案,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看来,左派中标了。  第五十二章 假途伐虢  难道左派就是比右派聪明吗?不是。  荀息原本也不知道正确答案的,他一开始跟大家一样以为是太子的事情。可是他又隐隐感觉不太像,突然他想起来几天前东关五曾经跟他说过献公想要讨伐虢国的事情,他觉得可能这件事才是正确答案。  事实证明,荀息的判断是正确的。  荀息被献公请进了自己的书房,对面而坐,桌上放了两碗茶。  荀息有些吃惊,这样的礼遇似乎太高了一点,那年头茶叶在晋国还是很稀有的东西,听说过但是没喝过,能在这里跟献公一起喝茶,当然很荣幸。  “老荀,这么多人,只有你跟我想到一块了,来来,喝茶。”献公很高兴,他之所以没有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一来是他知道多数人会反对,二来也是担心走漏了风声。  荀息心说这不过是自己有内线,但是不敢说出来,没话可说,喝了口茶,说:“好茶好茶。”  “老荀,既然你想到了,那你一定有什么好办法。我现在想打虢国,又怕虞国帮他们;想打虞国,又怕虢国帮他们。你出个主意,怎么才能灭了他们?”献公也不多客套,直接把问题端了出来。  “主公,我还真有一个好办法。”  “什么办法?”  一个伟大的办法,至少是名垂青史的办法。  荀息的妙计  “我的办法,先取虢国,再取虞国。”这就是荀息的办法。  “然则奈何?”献公问了这么一句,意思是怎么实施啊?其实献公心里在想:“你这不扯吗?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你飞过去啊?”  虞国在今山西平陆,虢国在今河南陕县。  “主公,你一定会想:你这不扯吗?打虢国必须经过虞国,你飞过去啊?”荀息说。这话一出,吓献公一跳,怎么这话跟自己想的一样?  “没错。”  “主公,若是虢虞两国之间铁了心联手对付我们,那真是没办法。可是,我们为什么非要逼着他们联手呢?我们主动去和其中一个国家联手不就行了?这两个国家,虢大虞小,而且虢国一向跟我们作对,联虢灭虞并不现实。但是,联合虞国讨伐虢国是可以的啊。”荀息这番话说得有道理,献公这才发觉自己原来是钻了牛角尖,从来没想过各个击破。  “你说,怎么联结虞国?”  “如果无缘无故就去跟虞国套近乎,那就太显得别有用心了。我们不妨以讨伐虢国为借口,向虞国借道。当然,借道不是白借,主公你不是有一乘屈地产的宝马吗?给他们。还有垂棘的白璧,送他们十双。”办法越来越具体了。  原来,屈地产好马,晋国占领屈地之后,从那里精选了四匹宝马给献公平日出行之用,打仗就用来装备战车。这四匹马,献公喜欢得像对待亲儿子一样。说句夸张点的话,宁可杀了自己儿子,也不杀这四匹马。至于垂棘的白璧,更是天下闻名的宝物。  献公摸摸脑袋,还真有点舍不得。  “主公,其实,马也好白璧也好,说是送给他们,实际上不就是放在他们那里保管一段时间吗?到时候还是物归原主。”荀息看出来了,所以接着说。  “老荀,白璧算不了什么,送就送了。马呢,我有点舍不得,但是为了国家利益,我也咬咬牙送掉了。不过,我现在担心的是,虞公会不会干。”  “主公,你问得好。但凡不贪的人,不会上当;智力超过中等的人,不会上当。可是虞国国君不仅贪婪,而且智力在中等以下。上回有人考他脑筋急转弯,考一个不会,再考一个还不会,一本书考完了,一个也没答对。举个例子,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总共几个猴?他非说八个猴,你说他这智力。”别说,荀息了解得挺详细,说得还挺具体。  献公听得发愣,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应该是八个猴啊,不是八个猴是几个猴?有困惑,但是还不敢问,怕一问就显得自己跟虞公一个水平了。  其实他不知道,脑筋急转弯这些东西,都是荀息编的。不管怎样,现在献公只好同意虞公智力低下这个结论了。  “可是,虞国还有宫之奇呢?你这招数,怕是瞒不了他。”献公又提出新的忧虑,宫之奇是虞国上卿,出了名的聪明。  “宫之奇这个人,聪明是聪明,但是不够强硬,虞公根本不会听他的。”该想的,荀息似乎都想到了。  献公还是有些舍不得那四匹马,想了想,又说:“这年头,好像都不守什么信义,万一虞国收了我们的礼物,却耍赖不借路,怎么办?”  荀息当时就笑了,献公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晋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献公本人也没少干这样的事。问题是,人家虞国不一样,人家是周礼教育普及得比较好的国家,没这么无赖。事情虽然是这样,可是不能这么说。  “主公,这就是小国和大国打交道的规矩了,小国收了大国的礼物,那是一定要办事的。”荀息反应快,拿大国小国说事。  献公也笑了,因为晋国是大国,荀息这番话,等于说晋国是经常拿人家钱不给人家办事的,想想也是,所以献公笑了。  第一次借路  谁出主意谁干活。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如果干活就有好处,那么人们就愿意出主意。如果干活的还不如说风凉话的,那就没有人愿意出主意了。而晋国之所以强大,在于干活就有好处。前面说过,士跡提建议了,干活了,于是发财了。  荀息的建议,自然由荀息来执行。  荀息送礼物来到虞国,由于事先就故意泄漏了消息,因此受到热烈欢迎,虞公第一时间亲切接见。  荀息献完马,又献了璧,把虞公高兴得如猴子上树一般。  接见的过程基本上还是那个段子,荀息首先代表献公问候了虞公和他老婆,随后,开始回顾两国长期以来业已存在的友好关系,以及两个国家血浓于水、一衣带水的兄弟感情。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宾主共进晚餐。  吃完晚餐,闲坐的时候,进入正题。  套近乎、互相拍马屁、大吃大喝之后,最后谈一点正事。自古以来,这就是外事活动的标准程序。  “想当年冀国侵犯虞国,为了虞国的安全,我们偷袭了冀国,使得冀国不得不撤军,这证明我们与虞国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如今,虢国亡我之心不死,在下阳加强了战备,随时准备进攻我国,同时也威胁着贵国的安全。因此,我们准备讨伐虢国,希望向贵国借道。”荀息这段话说出来,自己心里都在打鼓,为什么?下阳在虢国和虞国的交界处,根本没有挨着晋国。  “哎,老荀,你说得对,我们借路,不仅借路,为了我们两国的友谊,我们和你们一起出兵,并肩作战。”虞公眼皮子都没眨一下,智力水平确实在中等以下。  事情就这么定了,虞公甚至根本就没有跟宫之奇商量。事后,宫之奇表示反对,虞公笑道:“反对无效。”  现在,晋虞联军进攻虢国,第一站:下阳。  在开打之前,简单介绍虞国的由来。  周文王有两个伯父太伯和仲雍,为了给文王父亲让位,两人逃去了吴国,后来先后担任吴国国君。周武王时,将仲雍的后代封在虞,公爵。因为吴国也是仲雍之后,因此虞、吴是一家。  说起来,虞国出于姬姓,与晋国是亲戚。  晋国由里克为主帅,荀息为副帅,虞国宫之奇领军。两国军队先后抵达下阳,各自攻一个城门。宫之奇虽然没办法劝止虞公,但是如今自己领军,自然多长一个心眼,十分之一的部队假装攻城,其余的部队随时提防着晋国军队。而里克和荀息一面攻城,一面还要防着宫之奇的队伍。你说这样的联军是不是很搞笑?  幸好晋军实力强劲,没几天工夫,愣是把下阳给拿下来了。拿下下阳,前面就是一片坦途,可以直接灭了虢国。可是这个时候,里克坚决要求撤军了。为什么?  首先,宫之奇派人过来通报,说是自己拉肚子拉得天昏地暗,下不了床,因此再往南打就不奉陪了,你们自己去干吧。  其次,虢国派出大将舟之侨在前面等着呢。舟之侨是什么人物?就是虢国的宫之奇,那也不是善类。前有舟之侨,后有宫之奇,里克一看,我们再打下去,万一你们两面夹击,我们不是被包饺子了?  再次,虢国与周王室那是真正的传统友谊,听说虢国被攻,王室已经派了特派专员前来调停,这个面子别人不给,晋国是一定要给的。所以,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  荀息虽然还有打下去的意思,但是主帅要撤,也没有办法。  “我们已经教训了虢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撤军。”里克派人向宫之奇转达了这个意思,似乎是自己放了虢国一马。  就这样,晋国撤军了。临走,把下阳城一把火烧了,人民、牲畜和能搬走的全部搬回了晋国。那年头,地大人少,人民就是财富啊。  尽管没有灭掉虢国,但是荀息的计策证明是行得通的,而且攻破了下阳,也算是出了一口气。因此,献公很高兴,嘉奖了荀息。  高兴虽然高兴,献公也看出来了,有宫之奇和舟之侨在,要对付虢国和虞国绝不是那么容易。怎么办?等等看吧。  只等了三个月,好消息来了。什么好消息?舟之侨来投奔了。  原来,晋国拿下下阳之后主动撤军,虢公毫不在意,大概以为晋国也就这么回事。于是虢公起兵攻打桑地的戎,结果大胜,抢了不少美女回来,还给舟之侨分了两个。  得了美女的舟之侨一点也不高兴,他反而很担忧:丢了下阳要塞,一点也不害怕;战胜了戎,就得意洋洋。就凭这警惕性,这个国家离完蛋不会超过五年。  预料到国家要完蛋,两条路摆在舟之侨的面前:与国家共存亡,或者保全自己,早早逃命。  识时务者为俊杰,舟之侨选择了后者。既然选择了后者,逃跑的方向就很容易确定,那就是晋国。  舟之侨带领整个家族来到晋国,荀息高兴坏了。什么叫此消彼长?这就是。荀息当即提出再次讨伐虢国,献公没有同意,因为国内的斗争正在白热化,顾不过来了。  基本上,前面的事情就是这样。  这一次下手,献公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讨教了。  “里克,准备攻城器械,整顿兵甲。”  “荀息,活动活动舌头,准备去借路。”  “舟之侨,带路。”  献公用了半年时间做准备工作,到了次年的夏天,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荀息首先出动,带着十对白璧又来到了虞国。  程序跟上次完全一样,吃饱了喝足了,荀息又要借路。虞公刚要答应,宫之奇早盯着呢,急忙上来插话。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上来就这么一段,他急了。这段话什么意思?这个意思: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要完蛋了,虞国也跑不了。晋国这样的国家,最好从一开始就拒绝跟他们玩。上次借路给他们就很过分了,怎么能再借呢?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就是指虢国和虞国之间这种关系啊。  “唇亡齿寒”、“唇齿相依”这两个成语,就是宫之奇这次发明的。  虞公一看,有些不高兴,这太没礼貌了。  “你这说的什么话?人家晋国是大国,讲信用的,上次借道,有什么问题吗?何况大家都是姬姓国家,同宗啊,他们怎么会害我们?”虞公说话的嗓门还挺大,好像挺有道理。  “主公啊,虢国也姓姬啊,跟晋国比我们的关系还近呢!再说,晋侯这些年灭的国家有几个不是姓姬的。别说远亲,自己家四代都被他灭了。”宫之奇这时候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本来还想接着说“你以为你谁啊?你以为你长得漂亮啊”,忍住了没说。  虞公很不高兴了,当着客人的面子,宫之奇给自己下不了台,这怎么行?  “老宫,你是不是看我高兴了你就不舒服啊?你是不是觉得就自己聪明,别人都是傻瓜啊?人家晋国是大国,主动跟我们友好,这是看得起我们,有什么不好?你没事回家蹲着去吧,啊。”虞公说话也不客气,直接赶人。  宫之奇没办法,只好出来,在外面碰上了大夫百里奚,又叫百里井伯。当初百里奚当上大夫,就是宫之奇推荐的,说起来,两人是好朋友。  “老宫,你怎么要走啊?”百里奚这是上厕所回来,看见宫之奇一脸的不高兴,忙问。  “被赶出来了。”宫之奇气哼哼地说,之后把事情说了一遍,“兄弟,你也去劝劝主公啊。”  百里奚摇了摇头,叹一口气:“老宫啊,我知道你说得有理,但是,你劝都被赶出来了,我是个什么材料啊?我要是去劝,立马就会被炒鱿鱼啊。算了,该死活不了,我还是扎扎实实把这顿国宴给吃完吧。”  见百里奚不肯,宫之奇想想也是,叹口气,回家去了。百里奚回到宴会厅,一顿海吃,撑得个半死。他知道,这是最后一顿国宴了,下一次国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吃到。  第二次借路  现在,宫之奇面临舟之侨同样的选择:与国家共存亡,或者保全自己,早早逃命。  宫之奇没有犹豫,他选择了后者。  连夜,宫之奇收拾好了家当,第二天一早就登程前往宋国。老娘问了:“孩子,怎么这么急?”  “娘啊,晋国打虢国,回程就会把咱祖国顺手灭了,那时候再走可就晚了。”  宫之奇就这么走了,据说去了宋国。  宫之奇,虞国公族,宫姓的祖先。  为什么舟之侨和宫之奇这样的良臣到了国家存亡的危难关头,都选择了逃命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挽救不了这个国家,既然如此,那就只好挽救自己。  可耻吗?一点也不可耻。  十天之后,晋国出兵了,这次是晋献公亲自领军,目标明确:灭了虢国。  前面说过:鬼子进村,汉奸带路,这是黄金组合。晋国大军此次有了舟之侨作为向导,上下两军齐进,基本上是一路小跑就占领了虢国全境。虢公率领全家逃命,一直逃到了洛邑,还好,原本虢公就是中央领导,在伟大首都有房有地有二奶,这下就不用再来回折腾了,可以全心全意为中央服务了。  那时候正好是周惠王在位期间,惠王看见虢公带着全家来了,还以为是旅游呢,一问,原来是国家没了。再问,是晋国干的。惠王很生气,当时就火了:“奶奶的,晋国太不像话了,虢国他们也敢灭,满共四个公爵国家,他们也敢灭?叔啊,你们先安心住着,我这几天就替你谴责晋国,发动齐国等国家为你讨回公道。”  “多谢大王,多谢大王。”虢公高兴坏了,一家人安心住了下来。  这一等,可就没有尽头了。转眼间过了十天,没看见周王有任何动作,虢公急了,这天就去问去了。  “大王,我那事儿怎样了?”虢公问。  “叔啊,你那事吧,木已成舟,没办法了。你就安心在中央工作吧,你祖先的牌位过几天晋国就给你送过来了。”周惠王这么说,见虢公很失望,安慰道,“知足吧,你知道虞公怎么样了吗?也被灭了。比你还惨,你还能接着当中央领导人,虞公现在只能当小地主了。”  “啊,虞国也被灭了?”虢公大吃一惊,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该死的虞公,想不到你也有这一天,哈哈哈哈。”  现在想起来,舟之侨逃命是对的。想想看,地方没搞好,虢公拍拍屁股,带着全家去中央了,舞照跳,马照跑,可是虢国的卿大夫们怎么办?自己不想办法,谁管你?  那么,虞国怎么被灭的?周惠王又为什么不肯帮虢公了?  第五十三章 秦故事一:两个大馍  晋国灭了虢国,回家的路上顺手灭掉了虞国。事情太简单,基本上相当于顺手踩死一个蚂蚱,不用浪费笔墨。  虞公可没有虢公的运气好,被晋军生擒活捉,献公将他带回绛,对他还算不错,祖宗的牌位给他自己保管,又给了一小块地,当了个小地主。  春秋时候这点好,灭了你的国家,不灭你全家,还让你当小地主。  不过,一口气灭了两个公国,晋献公还是有点害怕。不管怎么说,人家爵位比你高啊,你凭什么灭人家?再说,虢公和王室的关系那是大家都知道的,怎么说人家也是中央领导人。如果周王发布命令,再说动齐桓公率领联合国军队来讨伐,那还真是一件麻烦事。  怎么办?灭人家之前献公没有想到这么多,现在两个国家都灭了,问题来了。  忽悠周王室  “老荀,你看看,这怎么处理?”献公把荀息给叫来了,荀息一听,也有点头大,什么都想到了,没想到这个。  荀息傻眼了,献公召开卿大夫大会讨论这个问题,可是没人有办法。  怎么办?这个时候,献公想起老丈人来了。谁?狐突。  “狐突一定有办法。”献公派人去把狐突给请来了,他知道,别看这个老狐狸整天在家里装病,其实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  献公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又说些除了老爷子没人有办法的屁话,请老爷子出主意。  “荀息不是挺能干吗?让他想办法啊。”狐突特别讨厌荀息这个人,所以先说两句风凉话。  “他有办法,就不用惊动您老人家了。”  别说,老狐狸还真有办法。  “主公,其实这个事情不难。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现在就派人去洛邑,把虞国祖庙里的宝贝都带去,再告诉周王,说今后虞国虽然归了晋国,但是虞国的税收全归王室。至于虢公的祖先的牌位,咱们过几天也给送到首都去。现在王室穷得一塌糊涂,平白无故得了虞国的税收,还不高兴死?”老狐突可不是老糊涂啊,看问题很透彻。  献公一听,好主意啊,立马派人前往洛邑,该送的送,该承诺的承诺。周王一看,又省事又实惠,傻瓜才不干。因此,周王决定不管虢公的事情了。  中央最高领导人都这样,也就怪不得春秋大家都这样了。  有人问:献公真的把虞国的税收给了周王室吗?献公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我傻啊,辛辛苦苦打下来,凭什么给他们?  说来说去,最高领导人被忽悠了。  假途伐虢,就是这段故事。  接下来就要开庆功宴了。  献公大宴群臣,发奖的发奖,表扬的表扬。  荀息功劳最大,奖励最多,喝得也最多。喝多了之后,荀息要炫耀一下了。  “来、来人,把那四、四、四匹宝马给牵上来。”荀息下令。立即有人出去,不多时,宝马牵了进来。荀息端着酒就来找献公了:“主、主公,把马、马还给你,还是那四、四匹马吧?”  献公也高兴,笑道:“马则吾马,齿亦老矣。”啥意思?马还是我的马,不过已经老了。  众人大笑,正在高兴,门前侍卫进来禀告:“主公,秦国有使者来到。”  “秦国。”晋献公愣了一愣,其实,每个人都愣了一愣。  晋国从来没有跟秦国打过交道,他们来干什么?  土包子求婚  既然说到了秦国,还是按照惯例,先说说秦国的由来。  《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有两个部下是父子,姓嬴,父亲叫蜚廉,儿子叫恶来。父亲跑得快,儿子力量大,活到今天的话,就是刘翔和张湘祥了。不过他们的年头不好,没赶上北京奥运会,赶上周武王伐商了,结果恶来为国壮烈牺牲,蜚廉自杀身亡。  恶来的后代叫非子,因为给周孝王养马养得好,被封在秦。作为一个附庸,非子就叫秦嬴。秦嬴传了三代,到了秦仲,秦仲被犬戎所杀。秦仲的五个儿子率领七千周兵击败了犬戎,于是大儿子庄公继位,并且占有了犬丘和大骆,地盘扩大。  庄公的儿子襄公因为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伯爵,秦正式成为诸侯。之后,又经过文公、宁公、武公、德公、宣公、成公和穆公。历代秦国国君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蚕食周边小国。因此,到穆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已经是一个中等以上的国家。  有人会问:为什么短短一百一十年的时间里,秦国竟然经历了八任国君?原因很简单:秦国的习俗是兄终弟及,武公和德公是兄弟,宣公、成公和穆公也是兄弟。  现在,秦穆公为秦国国君。  秦穆公任好,是秦姓和缪姓的祖先。  与他的历届前任一样,秦穆公登基之后继续扩张,登基第一年就吞并了茅津。  周边的小国一个个被消灭,穆公却有些烦躁起来。为什么烦躁?就像一个发了财的土老帽一样,单单有钱已经不能满足,要混进上流社会啊。  这么多年了,秦国就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国家,一个被扔进狼群里的孩子,中原国家几乎都忘记还有这么一个国家了。  “怎么办?咱们有地盘了,有人马了,有女人了,可是,咱们没文化啊,说来说去,还是一帮土包子。我想跟中原正统混一混,长长见识,扮扮斯文。兄弟,你还去过中原,也算咱们秦国的文化人了,你有什么办法?”这一天,秦穆公把公子絷(音执)给请来了。公子絷是谁?秦穆公的异母弟弟,秦国的庶长。庶长是个什么东西?  原来,秦国长期与中原国家隔绝,也没个什么正规的官制,除了国君之外,最大的官就叫庶长,直译就是“老百姓的头儿”。庶长什么都干,和平时期当总理,战争时期当将军,反正就是他了。至于什么上卿啊、太傅啊、司空啊这些职位,秦国人听都没听说过。  “我看,咱们不妨先从婚姻开始,不是离着晋国近吗,就向晋国求婚吧。”公子絷出了这么个主意,其他的也想不到。  “好啊好啊,这活就派给你了。”秦穆公觉得这个主意好,当时就拍板了,“除了求婚,有那素质高的人才,捡大号的弄几个回来。”  就这么着,公子絷带着一车狼皮就去了晋国。  秦国国君来求婚了,晋国卿大夫们都觉得好笑,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  也没等献公提问,卿大夫们你一言我一语就讨论开了,基本上没有一个人支持。  “好吧,你回去告诉你们国君,我愿意让他做我的女婿,秋收之后来迎亲,我把大女儿嫁给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出乎公子絷的意料,献公很爽快地答应了。  献公派人送公子絷去国宾馆休息,卿大夫们唧唧喳喳,对献公的决定表示不理解。  “你们知道什么?你们看见那一车狼皮了吗?那得多少头狼?这充分说明秦国国君很有诚意。既然这么有诚意,我女儿去了一定会很受宠。你们知道吗?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被男人宠。”献公高声说。其实,他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出来,那就是自己的大女儿伯姬,也就是申生的同母妹妹,那时候已经二十一岁了,再不嫁出去,就砸手里了。这么大岁数,要嫁给中原诸侯是不大可能的,也只有秦国这样没什么讲究的国家还能接受。  不管怎样,献公觉得挺好,至少把女儿嫁掉了。  人才难觅  公子絷非常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把婚事搞定了,这个功劳可不小。  除了求婚,公子絷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挖几个人才回去。公子絷心想,晋侯的女儿都到手了,高薪诚聘几个人才应该也很简单吧。  公子絷没想到的是,人才还真不好找。  人才太少?不是。找不到人才?也不是。  公子絷在晋国住了三天,第一天还打听打听哪个大夫是人才,然后上门拜访,盛情邀请前往秦国,条件都开得很好,封邑面积至少是晋国的两倍,高额安家费,十二个美女,此外,只要干得好,半年之后就可以担任庶长。  “庶长?庶长是什么东西?”晋国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就凭这个滑稽的名字,谁也不肯去。  没办法,第二天,公子絷把目标放在了士的身上,成功人士不愿意去,士总会愿意吧?谁知道,士也不愿意,说起秦国,大家都说那里遍地野狼,老百姓都吃人肉。尽管公子絷再三解释,谁听他的?  第三天,公子絷没办法了,在大街上看见谁就问谁去不去秦国。谁去?还是没人去。到晚上,公子絷甚至动员国宾馆烧开水的大爷去,也被断然拒绝了:“我老了,还想多活几年,秦国的狼太多了。”  公子絷感到自己很失败,很没有面子。  第四天,公子絷失望地上路回家了。出了绛城,一路向西。走不多远,看见前面有一个流浪汉。只见这个流浪汉长得高大魁梧,一脸的胡子,一身衣服破破烂烂,遮不住浑身的肌肉。流浪汉的手里拿着一个破碗,抖抖索索等着施舍。  俗话说:乡下人心肠好。公子絷看见这个人可怜,心说干脆在晋国做个好人吧,也显示秦国人没有传说中那么差劲。  “喂,过来,给你一个馍。”停了车,公子絷对流浪汉喊。  流浪汉瞪了他一眼,一动不动。  公子絷一看,这人还挺有骨气。语气温和一点,说:“请过来,我这里有馍吃。”  流浪汉又瞪他一眼,还是不过来。  公子絷心说,我这已经够客气了,他还不肯过来?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再想想,猛然想起来,别看这流浪汉是个流浪汉,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个士。为什么呢?因为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类别中,后面三者都是有恒产恒业的,都是有正当职业的,如果放弃正当职业来流浪,那是属于犯法的。只有士没有正当职业,才有流浪的权利。你再看这个人的长相,尽管可怜兮兮,眼睛里却还有一股傲气。  “先生,我有馍,赏个脸吃一个吧。”公子絷更客气了,倒好像他在求流浪汉。  流浪汉这才走了过来,公子絷亲自取了一个馍,双手递给他,流浪汉双手接过去,行了个礼,走到一边,蹲下去吃馍。  公子絷一看,这人要了一个馍,竟然也是这么有礼貌。等流浪汉把馍吃完,公子絷看他像是没有吃饱,又送了一个给他。  两个馍下肚,流浪汉明显有一种满足感。他把碗放在一旁,走到公子絷的面前,又躬身施了个礼,朗声说道:“公子,我公孙枝虽然流落街头,好歹也是个士,我不能无缘无故受别人的恩惠。你赐给我两个馍,我一定要有所报答,说吧,我怎样才能报答你?”  原来,这个流浪汉叫公孙枝,字子桑,从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晋国公族,不过不是曲沃那边过来的公族,而是被推翻的晋侯缗这边的公族,所以才混得这么落魄。不过话说回来,也幸亏是晋侯缗这边的公族,否则早给灭了。  看公孙枝的举止,再听他说话,公子絷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猛然,他有了一个想法。  “既然你这样说,那好,你跟我回秦国。告诉你,我是秦国庶长公子絷,你跟我回去,就算是我秦国人才引进计划中的第一人。”公子絷决定把公孙枝带回秦国,人才啊。  “啊,去秦国?”公孙枝的眼里充满了沮丧和绝望。  “去了秦国,你就是大夫,吃香的喝辣的,娶六个老婆,不比在这里当流浪汉强?”  “唉,”公孙枝叹了一口气,“谁让我吃了你那两个馍呢?”  秦国的第一个外教:公孙枝  回到秦国,公子絷安排公孙枝住下,换了一身好衣服,洗个澡,然后带他去见秦穆公。  公子絷首先汇报了此行的情况,说晋献公爽快答应亲事,迎亲时间都已经定好。然后说到人才引进,这个时候把公孙枝介绍给了穆公。  穆公非常高兴,一来跟晋国要成亲戚了,二来还请来了公孙枝这样的人才,看上去就是人才。  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了起来,主要是秦穆公和公子絷向公孙枝请教。公孙枝虽说是个破落贵族,但是义务教育没落下,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下甩开腮帮子,一边吃一边说,主要介绍中原的礼仪、制度、人文,等等,听得穆公目瞪口呆,大长见识。  “看见没有,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啊。子桑先生,从今以后,你就负责秦国的教育工作,从野蛮人变成文明人,就靠你了。”穆公太高兴了,就像地下党见到了组织上派来的人。  公子絷一看,这公孙枝还真有两把刷子,当时一激动,然后一冲动,对穆公说:“主公,干脆,我这庶长也别当了,子桑先生来就行了。”  “好啊。”穆公同意。  公孙枝很激动,也很感动,人家秦国人真是太厚道了,太好骗了,太什么了。可是,公孙枝不冲动,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材料,在秦国他算人才,在晋国他什么也不算。要管理秦国这样的国家,他知道自己不行。  “不行,在下实在没有这样的能力,做个大夫辅佐公子絷,我就很满足了。”公孙枝一再推辞,打死也不当庶长。  没办法,穆公任命公孙枝为大夫,主要职责就是编制制度,教化人民。  秋收之后,到了冬天,迎亲的日子到了。  按规矩,秦国依旧派出公子絷前去晋国迎亲。晋献公也挺高兴,把大女儿送出了门,总算给嫁出去了。  公子絷一路上唱着秦腔,高高兴兴把伯姬给带回了雍城。雍城在哪里?当时的秦国都城,在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  秦穆公高兴啊,终于娶到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老婆了。高兴到什么程度?穆公决定把晋国陪嫁过来的东西都当庭打开,给大家开开眼界。  “哇。”第一件陪嫁打开的时候,大家都惊奇地叫了出来。什么东西?史书上没记载。随着一声声的“哇”“哇”,陪嫁品都被打开了,大家都说好。  东西看完了,看看人吧。于是,除了新夫人之外,其余晋国随从人员都到朝廷点名,顺便给每人发纪念品。  “张三。”“李四。”“王老五。”一边点名,大家一边看,觉得晋国人看上去就有文化。  可是点着点着名,出问题了。  “百里奚。”  没人答应。  “百里奚,百里奚来了没有?来了举个手。”  还是没人答应。  百里奚没来,百里奚为什么没来?晋国的陪同官员说话了:“百里奚这个老头在半路上跑了。”  “跑了,为什么要跑?”穆公有点不高兴了。  “这个,他不是晋国人,可能跑回家了吧。”  “不是晋国人?”穆公又不高兴了,怎么弄个外国人来冒充晋国人?  穆公正在不高兴,公孙枝说话了。  “主公,这个百里奚我知道,他是虞国的贤臣,晋国灭了虞国,把他也捉到了晋国,这次把他当成陪嫁的奴仆,他当然要跑了。”公孙枝知道百里奚,连忙解释。  “贤臣?既然是贤臣,我们求贤若渴啊,把他弄来啊。”穆公听了,反而高兴了。说到这里,穆公去看公子絷,公子絷几乎哭出来,“唉,我怎么这么笨?有眼不识贤臣啊,那个老头我在路上见过好几次啊。”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你苦苦寻求却寻不到的,也许就在你身边。只有当你失去之后,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  穆公很迫切,公子絷很懊恼,秦国人很倔强。  所以,穆公和公子絷决定,一定要把百里奚找回来。  公子絷亲自率人沿途去找,首先确定了百里奚逃走的地点,之后向南搜寻,一路上打探,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百里奚的下落打听到了——他逃到了楚国的宛(在今天的河南南阳境内),被楚国人捉走,去放羊了。  公子絷回到雍城,把上述情报向穆公作了汇报。穆公紧急召见公孙枝,和公子絷一起,讨论如何把百里奚给弄回来。基本上,我们把这项行动命名为“拯救老头百里奚”。  第五十四章 秦故事二:五张羊皮  秦穆公、公子絷和公孙枝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最后提出了三个行动计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4
正序
倒序
第二部 秦晋恩怨
第二部 秦晋恩怨-2
第二部 秦晋恩怨-3
第二部 秦晋恩怨-4
第二部 秦晋恩怨-5
第二部 秦晋恩怨-6
第二部 秦晋恩怨-7
第二部 秦晋恩怨-8
第二部 秦晋恩怨-9
第二部 秦晋恩怨-10
第二部 秦晋恩怨-11
第二部 秦晋恩怨-12
第二部 秦晋恩怨-13
第二部 秦晋恩怨-1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贾志刚说春秋之二 秦晋恩怨
贾志刚说春秋之二 秦晋恩怨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