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3

合撒尔是蒙古族有名的神箭手和大力士。他的力气大到什么程度,有一个蒙古族的故事可以说明问题。  据说一个汗国被成吉思汗打败了,这个国家的可汗决定割地求饶,他答应给成吉思汗一箭之地。成吉思汗边让合撒尔射箭。合撒尔拿起弓箭,从早上开始拉弓,一直到中午才把箭射出。只见拉开的箭一直往前飞,没有落下的迹象。这个国家有一个千里眼和神射手看见了,知道大事不好,真个国家都要划归成吉思汗了。于是,他也拿起箭,把合撒尔射出的箭射落在巴拉克湖。这样,成吉思汗的领土就伸展到巴拉克湖一带。  合撒尔既是成吉思汗的亲弟弟,又是蒙古族第一大力士。按道理任何人都不敢惹他,但是,阔阔出七兄弟却要欺负他。为什么要选合撒尔下手,因为合撒尔是仅次于成吉思汗的人。欺负合撒尔,就让全蒙古人知道自己才是最有权威的人。  你也许会奇怪,这个合撒尔怎么会这么老实被他们欺负呢?不会还手打他们吗?要论打架,再多的人的也不是合撒尔的对手啊。  但是,合撒尔却不敢还手,因为阔阔出是神的使者,要是打了神的使者,老天是要惩罚自己的。因此,合撒尔只能让他们猛打而不敢还手。  但是,平白无故被人欺负,合撒尔心里气愤不平,于是跑到成吉思汗那里,跪在他面前,求他做主。  那天,成吉思汗刚好有事,心中烦躁,看到合撒尔这个样子,没好气的对他说:“你不是力大无穷吗?为什么连他们都打不过?!”  合撒尔看到大哥这样对自己,非常委屈,于是含泪跑了出去。他心中有气,一连几天,不理成吉思汗。  阔阔出知道成吉思汗和合撒尔两兄弟怄气了,决定趁机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于是阔阔出前来对成吉思汗说:“天神向我预示长生天的旨意:一会儿说是铁木真坐天下,一会说是合撒尔坐天下。如果不及早除掉合撒尔,事情就难以预料了!”  听了这话,成吉思汗决心除掉合撒尔,于是连夜派兵前去捉拿合撒尔。  成吉思汗母亲诃额仑知道消息后,连夜驾车前往合撒尔的驻地。第二天清早,来到了合撒尔的大帐,这时,成吉思汗已将合撒尔捆住,脱掉他的衣服和帽子,正在审讯他。  成吉思大汗看到母亲来了,大为惊骇,赶快躲开了,因为残害亲弟弟这事确实不怎么光彩,不好向母亲交代。  诃额仑怒气冲冲从车上走下来,亲手解开了合撒尔身上的绳索,把衣服还给了合撒尔。盛怒中,诃额仑解开衣服,将一对乳房露出来,用双手托住,沉痛地对成吉思汗说:“你看到了吗?这就是你们一同吮过的奶子!合撒尔有什么罪过?小时候,你铁木真只能吸干我一个奶子,合赤温、帖木格两个人连我的一个奶子都吸不完,而合撒尔却能吸干我两个奶子,使我的胸乳感到舒畅。所以,你铁木真有心智,而合撒尔有力气。合撒尔用箭让敌人陆续来投降,合撒尔用箭让叛逃的人都回来了。如今,是不是灭尽了敌人,你就容不下合撒尔了?!”  听到母亲的怒骂,成吉思汗说:“惹母亲生气,我很对不起母亲,我这就离开!”  但是,成吉思汗对合撒尔还是有了戒心,后来,成吉思大汗瞒着母亲,夺走了分给合撒尔的一部分百姓,只给合撒尔留下一千四百人。这下,合撒尔没有本钱和大哥争雄了。母亲诃额仑知道这件事后,知道自己无法调解兄弟两的矛盾了,心中非常忧郁,得了一场大病,很快就死去了。  看到成吉思汗家族内部闹矛盾了,阔阔出更加得意了。老百姓也纷纷跑到阔阔出那里去了,阔阔出那里的百姓,比成吉思汗的拴马桩的数量还要多!连成吉思汗的幼弟帖木格手下的百姓,也投奔到阔阔出那里。  帖木格当然不甘心自己的百姓就这样归别人了,于是派遣使者到阔阔出那里去要回自己的百姓。  阔阔出将使者打了一顿,夺走了他的马,让他背着马鞍子,走路回去。并说:“看他还敢派第二个使者来吗?”  帖木格见自己派出的使者被打回来了,于是亲自到阔阔出那里去要回自己的百姓。帖木格对阔阔出说:“我派遣使臣前来索要我的百姓,你却把他打回去了。今天,我亲自前来要回我的百姓。”  话音刚落,阔阔出七兄弟一拥而上,围住帖木格,说:“你派遣使者前来向我们索要百姓,你认为自己做得对吗?!”  帖木格见势不妙,怕自己挨打吃亏,连忙说:“我不该派使臣前来,这是我的错。”阔阔出七兄弟说:“知道错了,还不跪下悔过!”  帖木格只好跪在阔阔出的身后,受他们凌辱。大汗的亲弟弟受到这样的侮辱,谁受得了呢?  第二天,帖木格一清早就到成吉思汗那里去讨说法,那时,成吉思汗还没有起床,帖木格就跪在哥哥的床头,哭诉了事情的经过。  成吉思汗还没开口说话,他的夫人孛儿帖看到跪在床边的帖木格,坐起来,流着眼泪说:“阔阔出那些兄弟们太狂妄了!前些时候把二弟合撒尔打了,如今又让你的幼弟跪在他的身后加以羞辱。现在,你还在位,阔阔出七兄弟就这么欺负你像松柏一样伟岸的弟弟们,今后还会让你弱小的儿子掌管国家吗?”  听了孛儿帖的话,成吉思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对帖木格说:“过一会通天巫要到我这里来,如何报仇,你看着办吧!”  听了哥哥的话,帖木格擦干眼泪,找来三个大力士做好了准备。  没多久,蒙力克老爹带着七个儿子,来到了成吉思汗的宫帐。在喝酒的时候,帖木格抓住阔阔出的衣领说:“昨天你不是让我跪下赔罪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试比试吧!”  说完,帖木格就揪着阔阔出的衣领,拖着他朝着门外走去,阔阔出也反手揪住帖木格的衣领,两人就在宫帐内厮打起来。  成吉思汗说:“你们要比试就到外面去比试!”  于是,帖木格就将阔阔出拖到帐外,事先在门外等待的三个大力士一拥而上,“咔嚓”一声,折断了他的脊骨,把他扔在车旁边。  帖木格走进宫帐,说:“阔阔出昨天让我下跪悔过,今天我要和他较量一番,他却躺在地上不起来,真是个狡猾的家伙!”  蒙力克听了帖木格的话,心中明白怎么一回事了,就流下眼泪对成吉思汗说:“从大地仅有土块那么大的时候,从大海仅有小溪那么宽的时候,我就来给你贤明的父亲也速该做伴了。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们?”  听了父亲的话,蒙力克的六个儿子一下子站起来了,把门堵住,站在火盘的周围,挽起袖子准备动手。  成吉思汗见势不妙,也连忙站起来,一声大吼:“躲开,我要出去!”  在成吉思汗的威势下,他们闪开了。成吉思汗走到门口,侍卫们立刻围上来,环绕在他的周围。  成吉思汗来到阔阔出的身边,命人将一顶毡房放在他身上,然后离开了住地。  成吉思汗命人将毡房的门、窗关了个严严实实,并命人严密把守。第三天,毡房的天窗忽然大开,阔阔出的身体不见了。  成吉思汗说:“阔阔出不仅向我弟弟们挑战,还用谗言离间我们兄弟,所以不被长生天所喜欢,被长生天收走了。”  之后,成吉思大汗责备蒙力克老爹说:“作为父亲,你不管束你的孩子们,使得他们妄自尊大,竟然想要和我平起平坐。早知道你们是这个样子,早就应该处理你们了,和札木合、阿勒坛、忽察儿等人一样!”  成吉思汗说完,又说:“我曾经答应过你犯九罪而不罚。言而无信,就会遭人耻笑。即然我曾经说过那样的话,就不追究你了!”  息怒后,成吉思汗又语重心长地对蒙力克说:“要是你们家人不这样闹腾,何人比得上你的家族啊!”  成吉思汗和阔阔出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宗教领袖想要染指世俗权力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在精神领袖和世俗领袖不是同一人的时候经常出现。最终的结果是两人之间只留一人,两权之间只剩一权。谁厉害,谁就胜出。阔阔出这样嫩的人,怎么斗得过大英雄成吉思汗呢?他的下场当然只有死路一条。从此之后,宗教势力再也不敢染指政治权利了。  看到阔阔出和成吉思汗的斗争,禁不住想起了性质一样的洪秀全和杨秀清之争。  洪秀全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时,为了加强自己的号召力,宣称自己是 “天父上帝次子”,是耶稣的弟弟。当然,这样的话非常不具有可信性。因为疯子也会这么说,谁也不会把这样的话当真。为了让别人相信他的身份,他必须找一个人来佐证他的话是真的。这个任务就落在杨秀清身上,杨秀清宣称他拥有为上帝传话的超能力,杨秀清借上帝之口宣布洪秀全真是上帝的次子。杨秀清也因此而掌握了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权力,他说的一切都是不可置疑的,连天王洪秀全本人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杨秀清也像阔阔出一样,想当上最高领袖。他威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想取而代之。有一天,杨秀清自称“天父下凡”,召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  “天父上身”的杨秀清对天王洪秀全说:“你与东王皆为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  洪秀全只好说:“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  “天父”又问:“东世子岂止千岁?”  洪也只好说:“东王既称万岁,世子亦当是万岁,且世代皆万岁。”  “天父”大喜,说:“我回天矣。”  洪秀全当然不甘心失去权力,于是召韦昌辉入京,剿灭杨秀清,造成了震惊中外的“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造成三万多人死亡,“太平天国”也从此走向分崩离析,可见洪秀全处理问题的拙劣。而对付阔阔出,成吉思汗只除掉了阔阔出一人,就使任何人不敢挑战自己的汗位。成吉思汗处理问题的手段,真是高明。        八、称雄北方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后,就要和南边以及西边的这些国家争雄了。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应该对岳飞抗金的故事有所了解。整个宋朝,从成立开始,一直被北边的辽、金以及西边的西夏欺负,宋朝只好每年给他们送钱送物才维持勉强的和平,但是,北宋后来还是被金兵给灭了,后来成立的南宋也靠岳飞他们苦苦支撑才维持下来。  蒙古崛起的时候,也就是岳飞抗金的时候,蒙古同样面临着金、西夏以及西辽这些王朝。但是,蒙古和南宋不同,他们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把这些王朝打得落花流水。    (蒙古国成立之后的周边国家版图)  俗话说,吃柿子专挑软的,这话用到对付敌人也适用。刚刚成立的蒙古国首先要敲打的就是那个实力最弱小的西夏了。  公元1209年,成立三年之后的蒙古国大规模发兵西夏。  夏襄宗派他的儿子为元帅,率兵5万迎战,结果是5万人被蒙古人一下子歼灭。蒙古军乘胜南进,进攻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夏朝派兵5万到城外的克夷门(今内蒙古乌海西南)防守。克夷门地势险峻,两山对峙,中间只有一条小路可通,两边都是悬崖绝壁,无法攀登。西夏军队凭险据守,蒙古人无法攻克,双方相持两月。  看到无法通过关隘,成吉思汗心生一计,于是假装撤退,把主力埋伏好,等待西夏军队上钩。果然,西夏军队以为成吉思汗看到不能取胜,真的打算撤退了。于是想趁势追赶一下,捞点油水。于是全军追赶蒙古人,结果跑入蒙古人的包围圈,全军覆没,蒙古军顺利经过克夷门,包围西夏都城中兴府。  请注意,从这时开始,蒙古人在作战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战术,就是先假装失败逃跑,引诱敌人来追,然后利用蒙古骑兵高度的机动性,趁敌人不备,杀一个回马枪,把敌人打得大败而逃。这种战术,成为蒙古人作战的标准战术,在以后的历次战争中,屡试不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夏襄宗亲自登城督战,蒙古兵屡攻不下。那年九月,老天连降大雨,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命人筑堤,引黄河水灌银川城,城中进水,淹死了很多人。眼看撑不住了,西夏派人到金朝求援,金朝和西夏原来签订了和平条约,双方约定,如果一方遭到敌人攻击,另一方要来救援。但是,西夏的使者在金朝那里却吃了一个闭门羹,金朝拒绝派兵救援。嗨,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条约是靠不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点相似,就像《增广贤文》中说的那样: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不信,你向朋友借钱试试?  没有救兵,西夏只好自己苦苦支撑,到了十二月,银川的城墙即将崩溃,夏襄宗决定投降,于是登上城楼隔水与成吉思汗相见,对成吉思汗说:“闻你的大名,我们惧怕很久了。如今您由亲自前来,我们更加惊恐。今后,我们愿意做你的右手,为您效力。”这个右手,应该是西夏在蒙古的西边,右手边。  然后他对成吉思汗说:“我们住在泥巴和石头筑成的房子里,不善迁徙,无法替您征战。如果能够承蒙您的恩准,我们将把养育肥壮的骆驼送给您,我们将把织好的美丽的布匹送给您!”  成吉思汗答应了,西夏皇帝按约把无数的骆驼送给了成吉思汗,而且,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还把自己的女儿察合献给了成吉思汗,蒙古于是退兵。  打服西夏之后,成吉思汗把兵锋指向了金国。  蒙古族原来是金朝属下的游牧民族,为了防止蒙古人强大起来之后威胁自己的后院,金朝经常联合其他部落打击蒙古人,他们曾经联合塔塔儿人杀掉了成吉思汗的先祖奄巴汗,同时,他们还对蒙古人采取“灭丁”的政策,每三年发兵一次剿杀蒙古人的青壮年,让他们形不成战斗力。蒙古人对金朝的残忍的政策恨之入骨,但是迫于力量悬殊,他们只好忍受了,成吉思汗本人还接受了金朝册封的官职。现在,他们实力强大了,当然要报仇了。  1206年,成吉思汗成立蒙古国的时候,以向金朝朝贡为名,来到净州探听金朝虚实。(这个净州就是今天内蒙古四子王旗吉生太乡城卜子村,虽然现在这里是一片荒原,但在金朝时却是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金朝常常在这里接待蒙古使者,这里也是蒙古使臣纳贡之地。)金朝派出一个叫做允济的亲王来接受朝贡,成吉思汗见到允济之后,看不起他,于是不向他行臣子之礼,随即扬鞭而去。  1209年,就是那个在净州和成吉思汗见过面的允济当上了金朝的皇帝,于是派人到蒙古,要成吉思汗他们跪下接旨。成吉思汗听说就是那个他看不起的允济当了皇帝,于是鄙夷地说:“我以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的人做的,这个懦弱无能的家伙也配做皇帝吗?”于是不拜,把金朝使者羞辱一番赶回去了,金蒙关系正是破裂。  看到金朝这个样子,成吉思汗就定进攻金朝。1211年2月,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聚众誓师,出兵南方。  在誓师大会上,成吉思汗按照蒙古族的古老习俗,解下腰带挂在脖子上,虔诚地向上天祈祷:“长生天啊,金朝皇帝杀害了我的祖先,如果你允许我复仇,就请帮助我吧!”从此之后,成吉思汗出征的时候,总要祈求长生天的保佑。说来也怪,祈祷之后,他每次作战都取得了胜利,看样子长生天还是挺关照他的。后来,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在和匈牙利人决战的时候,也像成吉思汗一样,登上山顶向长生天祈祷,结果也把匈牙利人打得落花流水。  成吉思汗只留下2000名骑兵驻守草原,其他人马全部出征,从此开始了七年之久的大规模南侵。  蒙古军以“四狗”之一者别为先锋,南下阴山,领兵突袭金军要隘,一直打到了居庸关。居庸关是金国首都中都的门户,这个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居庸关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地势险要,是北京西北的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攻破居庸关,北京就危险了。  者别看到居庸关难以攻下,便心生一计,假装退却。他对手下说:“先引诱他们出来,消灭他们的力量,居庸关就不攻自破了!”于是下令撤退。  守关的金兵一见蒙古人撤退了,以为他们害怕自己,于是立马出关,漫山遍野的追了过来。当就金兵追到宣德府附近的时候,者别大军调转马头冲了上来,一下子就把金兵击溃了。  既然消灭了守军,居庸关也就没有了作用,者别的大军顺利经过居庸关,围攻金国的首都中都。  成吉思汗亲自指挥大军围困中都,派者别进攻北京周围的地区,扫除外围敌人。这个者别,可真是威猛,他挥师南下,竟然一直打到山东。  看到这种情况,金国的丞相对皇帝说:“看样子天意已经到了要换位的时候了。蒙古人来势凶猛,已经击败了我们数十万大军。现在要是再发兵抵抗,也会被他们击溃的。我看不如和蒙古人议和,等他们退去之后我们再作打算。据说,蒙古人的士兵和战马因为不适应我们这里的气候而烦躁不安,我们把美女送给他们的首领,把金银财宝送给他们的士兵,他们应该会撤军的。”  于是金朝皇帝从城里拿出了足以使蒙古士兵拿不完的金银财宝,派完颜丞相去和成吉思汗讲和。成吉思汗答应了,下令各路大军撤军。蒙古士兵满载而归,每个人都用大包袱把金银财宝打成一个大包,绑在马背上回去了。  据历史记载,蒙古人接受的礼物有:美女500人,丝绸衣服3000件,御马3000匹以及无数的金银珠宝。  蒙古人之所以退兵,是和他的作战目标相适应的。他们之所以发兵金朝,一是为了报仇,因为金朝杀了他们很多人,他们也要杀金朝很多人,这个目标实现了,仇报了。二是为了抢东西。蒙古是游牧民族,只能放马放羊,其他东西都很缺乏,打仗就能把他们需要的东西抢回来。这次搞了这么多东西,也就心满意足了。他们这个时候还没有消灭金朝,自己来统治金朝地区的雄心壮志,所以目的一旦实现,就得胜而回了。    公元1214年,蒙古派往南宋的使者被金朝的阿忽台扣留了,成吉思汗说:“既然我们讲和了,你们为什么还要扣留我派往宋国的使者!”于是以这件事为借口,又一次南下侵略金朝。  这一次,成吉思汗兵分两路。自己率领大军越过黄河,进入陕西,往东进攻潼关。一路任然由者别率领,再次按照老路线进攻居庸关,然后进攻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  这次,金朝把主力部队部署在潼关附近,决心和成吉思汗的主力决一雌雄。金朝皇帝下令:“死守潼关,决不能让他们越过山岭!”  成吉思汗和儿子、女婿率领大军和金朝的主力在潼关附近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成吉思汗亲率主力在中央作战,儿子和女婿率领大军从两翼包抄。金军根本不是凶猛的蒙古人的对手,这一战,金军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金兵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金朝失去了抵抗能力。  看到大势已去,金宣宗逃出北京城,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  这时,者别也攻破居庸关,和成吉思汗会师在北京城下。  防守北京的金军首领合答率军投降,成吉思汗便派义弟失吉忽突忽和另外两个将领汪古儿、阿儿孩三人进城清点财物。  听到失吉忽突忽他们来了,合答给他们送来大量的金银财宝。失吉忽突忽说:“以前,这城中的一切归你们的皇帝所有,现在,这一切都归成吉思汗所有。你怎么能拿成吉思汗的东西来送给别人呢?我不要这些东西!”但是,汪古儿、阿儿孩却接受了合答送的东西。  等到他们三个人回来之后,成吉思汗问他们:“合答给你们送了什么东西?”  这个成吉思汗确实厉害,知道别人送了东西。  失吉忽突忽说:“送了锦缎。我对他说,以前城里的东西属于你们的皇帝,现在都属于成吉思汗了,你怎么敢拿成吉思汗的东西送人?我没有接受,他们两个人接受了赠品。”  成吉思汗听了义弟的话,非常高兴,对失吉忽突忽大加赞赏,说:“你做的对!不愧是我的耳目!”同时,对私下接受赠品的汪古儿、阿儿孩进行了严厉的指责。  逃到南京(河南开封)的金朝皇帝看到自己无法抵御成吉思汗,于是请求投降,派自己的儿子腾格里带着一百人到成吉思汗那里做人质。看到金朝投降了,成吉思汗下令退兵,经居庸关撤回后方。  南方收服了,现在,成吉思汗要对付那个盘踞在新疆和中亚的西辽了。  要讲西辽,首先要讲辽国。辽国是由契丹贵族建立的国家,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它的地盘主要就在今天的辽宁省,后来扩展到整个中国北部。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 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称帝,定国号为“辽”。  后来,辽国被金国灭亡,辽国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残部,控制了新疆、阿富汗一带的地盘。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迷立(今新疆额敏)称帝,年号延庆,称菊儿汗,建立了西辽帝国。西辽后来势力膨胀,曾一度扩张到中亚,成为中亚强国。  我们又要回过头来讲成吉思汗和乃蛮的战争,乃蛮部在纳忽山崖被成吉思汗打垮,太阳汗被杀,但是,那个吹牛皮的太阳汗的儿子古出鲁克(我国历史书上给他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屈出律,为了与我国历史书接轨,从现在起,我们就叫他屈出律)逃脱。他们越过天山到达新疆的库车,他们在山里东游西荡,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日子实在难熬。  1208年冬,走投无路的屈出律只好去投奔西辽王朝,西辽皇帝直鲁古可怜他父死国亡,于是把他留下来,而且对他非常好。  屈出律投奔西辽时,还有一个花絮。屈出律不知道直鲁古如何对待他,因此他派一个手下假装成自己,而自己却化装成一个马夫站在门口不进去,好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立马逃跑。通过这件事,你就可以知道屈出律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  西辽皇后古儿别速出门一看,门口还有一个人在那里,于是责问手下说:“你们为什么不让他进去!”  看到皇帝和皇后对他很有善意,于是屈出律才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时,皇帝直鲁古的女儿浑忽一下子看上了这个穷困潦倒的王子。三天之后,他们就结婚了,屈出律一下子就成了皇上的驸马。  浑忽为什么对这个潦倒的屈出律一见钟情呢?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个浑忽是个这个不安分的公主,很可能有强烈的母爱情节,于是上演了一曲公主爱上落难王子的好戏。  你可以在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中看到这样的情节:富家少女露丝不爱与自己门当户对的未婚夫,偏偏爱上了落拓不羁的画家杰克,最终上演了一曲感人的故事。这个浑忽可能和露丝一样,喜欢冒险,于是和这个落魄王子结婚了。  女人在结婚之后,往往要改造丈夫,把丈夫塑造成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浑忽也是这样,浑忽首先呀改造的就是屈出律的宗教信仰。  乃蛮人原来信仰基督教,而西辽却信仰佛教,于是,浑忽要屈出律改变信仰,改信佛教。为了博取美人的欢心,屈出律二话不说就从基督徒变成了佛教徒。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自己变成佛教徒,而且要求其他所有的人改变信仰,这就为后来他的失败打下了基础。  西辽接收了这个潦倒的王子,上演了一曲农夫和蛇的故事,最终把自己好好的江山送给了这个坏家伙。  屈出律见直鲁古年纪大了,不理朝政,于是就阴谋篡位。  这个时候,西辽帝国也是危机四伏,矛盾重重。  原来属于西辽属国的花刺子模国国王摩诃末起兵反对西辽,东方的属国、属部也起来造反,西辽处境困难。  屈出律见西辽统治动摇,又得知乃蛮部还有许多人躲在山中,便请求东归收集残众,他对耶律直鲁古说:“我离开自己的部落和人民已经很久了,听说部众和军队流散在东边一带,如果他们知道我还活着,都会聚集起来抗击敌人,请让我去召集他们。我只要是活着,就一定忠诚于你。”  直鲁古看到女婿要招兵买马支持自己,很高兴,接受了他的建议,赏赐他许多财宝,让他赶快去做,好让自己的女婿帮助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屈出律于是到新疆东边一带收集自己的族人,听到王子来了,那些被成吉思汗打得四散流落的乃蛮人又聚集到他身边,他的实力又强大起来了。  实力增强之后,屈出律就打算灭掉西辽,自己占领西辽的地盘。他向花刺子模沙派出使臣,约定夹攻西辽,瓜分西辽土地。  这个冬眠的蛇终于露出了他的毒牙。  花剌子模国在西边开始进攻西辽,西辽内部也开始混乱。屈出律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211年秋天趁直鲁古外出狩猎的时候,率领8000人将直鲁古擒获,夺取了皇位。据《辽史》记载,“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而据其位。”  屈出律攫取政权后,表面上对直鲁古很尊敬,“尊耶律直鲁吉为太上皇,皇后为皇太后,朝夕问起居”,实际上是利用他们来稳定自己的统治,就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耶律直鲁吉在郁抑悲意中生活了两年,于1213年死去。老皇帝死了之后,屈出律就不客气了,自己当上了西辽的皇帝。  屈出律毕竟事故和外来户,为了取得契丹贵族的支持,于是在全国大力推行佛教,打击伊斯兰教。我们知道,中亚这一带,大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屈出律却要伊斯兰教徒改信佛教,改穿契丹服装。为了防止当地居民的反抗,他在每一居民家中安置一名兵士住宿。这些措施,激起了广大伊斯兰教徒的激烈反抗。  一个名叫马合谋的教长看不下去了,他跑到屈出律那里,和屈出律进行宗教自由的辩论。最后,屈出律辩论输了,他恼羞成怒,把马合谋钉死在教堂门口的十字架上。对于那些不愿屈服的地方,屈出律就派兵焚烧老百姓的庄稼,使老百姓几年没有收成,最后只好屈服。屈出律的暴行激起了广大伊斯兰教徒的极大愤慨,他和伊斯兰教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了。  成吉思汗攻占金朝中都(今北京)之后,得知屈出律逃至西辽并篡位,篾儿乞部也附属于他,聚集兵力图反攻复国。为解除后顾之忧,成吉思汗回蒙古本土后,决定消灭屈出律。  1218年,成吉思汗派者别率2万骑兵西征屈出律,兵至垂河(今吉尔吉斯斯坦之楚河),屈出律闻风而逃。  为了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者别向西辽民众宣布宗教自由,老百姓可以自由信教。这下,蒙古军队获得了伊斯兰教徒的大力支持,广大伊斯兰教徒们纷纷杀掉西辽士兵,打开城门欢迎蒙古军队。  这样,者别军队势如破竹,攻占了西辽王国的都城和天山以北的诸城。第二年,者别进军新疆南部,屈出律企图与者别军在新疆喀什市决战,但西辽军士气已衰,伊斯兰教徒拒绝战斗。者别军还没到,屈出律就弃城而逃,跟从他的只有三个人,沿途居民没有一个人收留他。  1218年,屈出律逃到了和中国接壤的阿富汗瓦罕走廊东部的达拉兹山谷。这个瓦罕走廊是一条这是一条没有出口的死胡同,习惯于在平原上生活的蒙古人爬山不是好手,追也追不上拼命逃窜的屈出律,眼看屈出律又要逃脱了。这时,蒙古军队看到有一些当地的猎人在打猎,于是蒙古将领对猎人说:“这些人是屈出律和他的部下,如果你们抓住了他,我们就可以给你金银财宝!”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在金钱的刺激下,那些健步如飞的猎人很快就把屈出律和他的随从抓住了,并把他交给了蒙古士兵,蒙古人割下了屈出律的头回去领赏。蒙古人说话算数,给了那些猎人无数的财宝。  屈出律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结束了耶律大石创建的西辽帝国,从此整个中国的北部全部被蒙古占领。        第二部        第一次西征  ——进攻中亚,消灭花剌子模国      万能的主已经将日出之地和日落之地全部赐给了我们。  凡降顺者,本人及其妻子、儿女亲信都可以得到赦免,  凡是不投降抵抗着,将连同妻子、儿女、族人、近亲一块杀死。      ——成吉思汗     一、 西征导火索——讹答剌的罪恶  成吉思汗灭掉西辽之后,就与西亚强国花剌子模国领土接壤了。    (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花剌子模国,包括今天伊朗、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领土)  花剌子模,是一个位于今日中亚西部地区的古代国家,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其国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的土地上,还包括今天伊朗和阿富汗的一些地方,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还有一个花剌子模州,可以说是这个古老帝国的最后延续。  在这里,我们要说说这个花剌子模国的历史。  花剌子模在当时的中东地区相当强大,他们的国王摩诃末,号称世界征服者。他向西占领了伊朗和伊拉克东部,甚至一度打到了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往东占领了今天的中亚地区,和中国新疆交界;往南打到了的阿富汗,和印度接壤;往北打到了今天的俄罗斯南部。可以说,在当时,他的帝国的版图和蒙古帝国的版图差不了多少,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强国。中东地区和相邻的欧洲诸国都十分惧怕他,就连俄罗斯的不少公国,也常常被他们袭扰,每一次袭扰都会或多或少的抓到几个俘虏,于是他们就把这些俘虏来的人都拉到集市上拍卖,所以当时在花剌子模的集市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俄罗斯人被拍卖。  呵呵,在那个靠力气取胜的时代,相对文明的俄罗斯人经常被周围强悍的游牧民族欺负,老是处于挨打受气的境地。没有办法,冷兵器时代就是力气大的称王。后来,经常被周围游牧民族欺负的俄罗斯人也学会了靠拳头解决问题的传统,以致今日俄罗斯人在世界上以蛮力解决问题著称。  蒙古和花剌子模国相遇了,两强相遇,结果只有两个,一是相互忌惮,就像美国和苏联一样,谁也不敢动谁,最后和平相处。还有一个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两个强人一定要分出胜负,灭掉一个,只留下一个强人称霸世界。  成吉思汗,这个刚刚统一中国北部地区的老虎,对于花剌子模国这个像贵州的驴子一样的庞然大物还是有点忌惮的。如果花剌子模国只是虚有其表而没有军事实力的话,那么自己便可以出兵吞并它,如果它真的如传说中那么厉害的话,那么刚刚起步的自己和他发生战争,就等于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权衡了一番利弊得失,成吉思汗终于决定和这个西部邻国和谐相处一段,看看情况再说。  于是,成吉思汗派了以马合木为首的三个使者到了花剌子模国,表达了自己与邻居和平相处的愿望。他给国王摩诃末敬献了白花花的银子、珍贵的麝香、玉器,还有蒙古名贵白毛毡袍,还写了一封信,口气非常谦卑,信中说:“我知道你实力强大,国土辽阔,我深深希望能够和您建立良好的关系。我爱你,就像爱我儿子一样。你可能也知道我已经征服了中国,以及北方广大少数民族。您也许知道我们国家的战士多得像地上的蚂蚁,地下的财宝多得像星星,用也用不完,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眼红别人的领土。我所希望的,就是我们两个国家的老百姓能够相互通商,互通有无。”  摩诃末,这个西亚老大一直忙于在西边争霸,对东方的事情一直不大关心,虽然知道有蒙古这么一个国家,但是,蒙古到底有多大,有多强,他基本上是两眼一眨黑,什么都不知道。  今天看了成吉思汗的信后,看到成吉思汗把自己称作儿子,非常生气,他发怒说:“你既然知道我们也是一个大国,你还竟然敢称我为儿子,你们国家到底有多大,有多厉害?!”使者一看摩诃末发怒了,赶紧说好话,平息了摩诃末的怒气。  经过这么一折腾,摩诃末想详细了解蒙古的底细,毕竟要知道对方的底牌自己才好行动。于是他就想拉拢成吉思汗的使者马合木。于是,他把成吉思汗的使者马合木连夜召进宫殿,送给他宝石手镯,并请他喝酒。马合木都一一照单全收了。使者马合木看到摩诃末这么盛情的款待,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国家强大的另一种表现,心里很高兴,就接过酒来一饮而尽,旁边的婢女遵照摩诃末的吩咐一直给马合木倒酒,摩诃末自己也一直给他敬酒。摩诃末相信“酒后会说真话”这样古老的传言。看到马合木已经喝得有些醉意了,就对他说:“你可要说真话,成吉思汗真的征服了中国北部了吗?”马合木回答道:“这么大的事,还能够说假话么?不是我瞎吹牛,我们大汗那可是上天的骄子,是我们蒙古国的骄傲,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不过你放心,我们的大汗是真心和您交朋友的。”  听了马合木的话,摩诃末不敢轻举妄动,把不快忍在心里,好好招待了成吉思汗的使者团。  马合木他们在花剌子模国住了几天,摩诃末就打发了三个使者回去向成吉思汗复命。  使者走了,但是,摩诃末心里一直不好受,有两个原因,一是成吉思汗的信中说,他爱自己就像爱儿子一样。一想起这句话,心里就不舒服,这不是在拐着弯骂我是你儿子吗?这口气可咽不下去,当然,自己不能说出来,显得自己度量不大,奶奶的,就记在心里吧。  有历史学家在分析战争起因的时候说,摩诃末之所以对成吉思汗有意见,后来下令灭了成吉思汗450人的庞大的采购团,和成吉思汗在信中把摩诃末成为自己的“儿子”有关。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过,这并不是成吉思汗对摩诃末不尊重,而是风俗习惯不同造成的文明冲突。  在蒙古人看来,世界上最爱的人当然是儿子,所以要表达自己对另外一个人的热爱的时候,往往会说像爱儿子一样爱他,这不但不是侮辱对方,反而是对对方的亲密。不过,其他民族就不是这样了。我们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比如说,欧美人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往往会用祖先的名字来给自己的儿女命名。比如说,历史上一个家族中一个祖先叫约翰,这个约翰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是整个家族的骄傲,于是做父亲的往往会给自己的儿子取一个和祖先一模一样的名字“约翰”,这可不是对祖宗不尊敬,而是非常尊敬。但是在中国可不行,要是你曾国藩的后代中有一个人再次取名叫曾国藩,那可是对曾国藩的羞辱而不是尊敬了。  由此可见,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一个民族认为是很好的行为,到了另外一个民族就可能变得十恶不赦了。  所以,很多的冲突往往是不同习俗引起的。美国著名的政治学者亨廷顿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观点,就是“文明冲突论”。他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  看样子,亨廷顿这个理论还是有道理的,摩诃末和成吉思汗的冲突就是一场“文明的冲突”。  另外,成吉思汗在信中夸耀自己国力强盛,也让摩诃末很不舒服,你不是说你很强大吗?你的士兵多得像地上的蚂蚁一样,口气这么狂妄,到时候看看谁的士兵多?看看到底谁是天下的老大?!  可见,当两个国家首次开始接触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冲突的种子,只是没有机会让这颗种子破土而出罢了。  不过,机会很快了来了。  且说成吉思汗统一中国北部以后,和花剌子模国有过一段和平相处。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过着游牧生活,除了放牧之外,不从事其他行业,他们绝大部分生活用品都要从其他地方购买。因此,蒙古人非常重视这些做生意的商人,并且颁布了一条保护商人的法律,这条法律是这么说的:凡是进入蒙古境内的商人,应一律发给证照,允许他们经商。  另外,草原民族的金钱意识不强,在买东西的时候,他们显得非常豪爽大气,给商人很高的价格,那些同他们做生意的人都发了大财。  发财的事情大家都想干,花剌子模国有三个胆大冒险之徒,分别叫做阿合马、巴勒乞黑,还有一个历史上没有说他的名字,只说是异密忽欣的儿子,(管他呢,他们的名字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引出的事情)决定到蒙古去赚一笔横财。于是,他们在本地购买了蒙古人需要的用金线刺绣的丝绸衣服(好卖给蒙古贵族,有钱人的钱好赚一些),还有普通人穿的棉织品(呵呵,老百姓的钱也要赚,不放过每一个赚钱的机会)。东西准备好之后,就翻越天山,到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地区来了。  到了蒙古边境,边防军要检查货物。成吉思汗规定,商人来给我们做生意,欢迎,发给你们通行证,同时要求边防军,看看商人们的东西好不好,如果不错的话,就连人带货物送到成吉思汗那里,好东西首长先选。不过,成吉思汗不是白要,是要给钱的。如果不是这么规定,好东西都会被其他人买走,成吉思汗就只好买别人挑剩下的东西,这堂堂一个国家的大汗,怎么能挑老百姓不要的东西呢,这叫成吉思汗的尊严往哪里放嘛——所以这规定还是有道理的。这边防军中很多将士都想讨好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兼大汗,所以每次一有好东西,就会立刻送到成吉思汗那里去。  这次也不例外。这三个人一到,边防军看中了巴勒乞黑的东西,哟西,金线织成的丝绸衣服,好东西,这东西只有成吉思汗他老人家才应该穿,其他人怎么能够穿这么好的衣服呢?于是,立马派人把他和他所带来的东西送到了成吉思汗那里。(当然,他两个伙伴也跟在后面,只不过没有他那么高的待遇,有人护送)。  看到好东西,成吉思汗自然也想要,于是就对巴勒乞黑说:“你的东西我全要了,你出个价吧。”巴勒乞黑这个家伙,同他的名字一样,是个“漆黑”的人,他一看成吉思汗全要了,激动得浑身发抖,心里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哈哈哈,我发财了,我发大财了。碰到皇帝还不敲他一棒棒?我一定要一次赚个够,下半辈子就不用出来受苦了。哈哈,真是连真主(因为他们信奉的是真主,就相当于我们说的老天爷的意思。)都在帮我啊,不过我还是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让成吉思汗看出来。”于是,他在自己的胸前划了个十字,做了个祷告,缓解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接着他告诉成吉思汗,他的东西货好,价格也高一点,要价不多,每件衣服就卖三个金币吧。三个金币是多少,现在我们算不出了,但是,让成吉思汗生气的价格,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肯定相当于人民币一两万。  成吉思汗是何等精明的人,就他这点小算盘还能不知道,他一听,恼了:“你把我当傻瓜看,这么些破东西,要这么高的价,你以为我没见过这些东西吗?”于是,马上派人把自己的库房打开,把自己收藏的所有的衣服布料给这个家伙看看。同时下令,把巴勒乞黑的东西全部没收,并把他关起来审讯。  老话说,做人不能太贪心,这话一点也不错。贪心的人不但赚不到钱,反而会把老本蚀掉。这个巴勒乞黑就是最好的例子。  听说巴勒乞黑还有两个同伙,成吉思汗把那两个人也叫进来,看了一下他们的货物,觉得也是好东西,就问他们的货物卖不卖,要多少钱?这两个人看到了巴勒乞黑狮子大开口的下场,就学乖了,怎么敢跟皇帝要价呢?于是就说:“我们早在花剌子模国就听说了大汗的威名,非常敬佩您老人家。所以才不远万里,来到您的国家,准备把这些货物献给大汗的,怎么能够要钱呢?!”成吉思汗一听,很高兴。没想到自己的威名早已经传扬到了花剌子模国啦,这两个家伙还不错,会说话会做人。于是对他们说:“你们辛辛苦苦运东西来也不容易,这样吧,每件金丝衣服我给你们一万块钱,可以吧?”这两个人高兴得连气都喘不过来了。因为这样的价格已经是他们那些货物本身价格的好几十倍了,就算他们自己狮子大开口也差不多喊这个价而已。高兴归高兴,他们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同伴巴勒乞黑还被关押着,所以他们请求成吉思汗可以看在他们两个衷心崇拜来献东西的份上,大人不计小人过,放了他们的同伴巴勒乞黑,毕竟他们是同乡人,一起来,自然想要一起回。成吉思汗看在这两个人的面子上,把那个“漆黑”也放出来了,他的东西也按照他两个同伴的价格购买了。  那个巴勒乞黑本来想着自己这下完蛋了,没想到想多敲点蒙古皇帝的竹杠,就把自己的性命陪进去了,太不值当了,心中万千个后悔啊。正当他心里觉得自己就要客死异乡的时候,成吉思汗释放他的命令就到了,成吉思汗不仅不杀他,还给了买他那些货物的钱,心里自然充满了感激之情。他发誓以后一定做一个公正的商人,再也不做奸商了,一定要好好报答成吉思汗的不杀之恩和他的两个老乡的救命之情。成吉思汗也是不计前嫌的,邀请他们三个人一起留下来,看看蒙古国的风土人情。  事情终于以喜剧方式收场。  三个花剌子模国的商人在成吉思汗那里吃香喝辣,很过瘾。这天,他们三个闲着无聊,就相约到外面的大草原去遛马。远远的就听见有歌声传来,听起来似乎是铿锵有力的节奏后面还隐藏着淡淡的哀愁。他们不禁听呆了。歌是这样唱的:  高高的军营城堡  笼罩着紫色的云烟  回过头来翘望  故乡遥远而又遥远    一队队大雁鸣叫着  飞过军营上的云天  我的耳朵叮叮鸣响  是妈妈在把我念叨  是妈妈在把我念叨  他们因为好奇所以循着歌声找到了唱歌的人,是一个战士模样的年轻人在河边放歌。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首战士思念家乡的歌曲,名字叫做《高高的博格图山》。他们三个人已经被这首歌曲感染了,想起了远在花剌子模国的亲人,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前面我们说过,他们三个人是冒险之徒,常年离开自己的家乡,在外面漂泊。现在他们思乡、想念亲人的情绪被这歌给激发出来了,并且是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他们三个商量了一下,准备回去了,毕竟自己现在做买卖也赚了一笔钱,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从草原上回到住的地方之后,他们就一起求见成吉思汗,向他告辞。成吉思汗想,花剌子模国确实还是有些好东西的,干脆趁这个机会,自己派人跟他们过去采购。于是,就下令让手下各位将军、各位大臣派人随他们三个到花剌子模国去买东西。皇上一动员,大家都争着去。不一会,就组成了一个由450个人、500匹骆驼组成的庞大的国家采购团,要把花剌子模国的好宝贝都采购回来,就好像现在中国的赴美国采购团一样,专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  成吉思汗还给花剌子模国的国王摩诃末写了一封亲笔信:“你们国家的商人已经到了我们国家,现在我把他们送了回来。具体情况他们会向你汇报的。同时,我们也派来了一队商旅,随他们到你们国家,来采购珍宝。从今以后,随着我们关系和友谊的发展,那仇怨的脓疮可以挤除,骚乱反侧的毒计可以清除。”这封外交信函写得很有文采,说明成吉思汗绝对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还是很有些文学才华的。  公元1217年,三个衣锦还乡的花剌子模国的商人带领450人的庞大采购团浩浩荡荡向西走去,经过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花剌子模国和蒙古接壤的大城市讹答剌。  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就要在这里发生了,这就是著名的“讹答剌的罪恶”。    讹答剌,位于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锡尔河交汇处,距离新疆大城市库车不到250公里,当时是花剌子模国的东方重镇。它东面是新疆天山,北面是俄罗斯的钦察大草原,这里是商人东到中国,北到伏尔加河,西到东罗马帝国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它是一个交通枢纽。  讹答剌城的将军叫做亦纳勒术,是国王摩诃末母亲的一个亲戚,这个人的名字和巴勒乞黑一样,人如其名,“也”爱“拿”并且“勒索”别人的财宝,所以他又有“也拿勒索”这样的一个外号。从古自今有背景的人往往就是这副德行,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就横行霸道,勒索百姓,要让谁死谁也活不成。  “也拿勒索”是摩诃末母亲的亲戚,也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外戚。在历史上,“外戚干政”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国也是一样。一般说来,皇帝对两个人的话最听,一个是母亲的话,因此,母亲家的亲戚肯定要重用;另外一个就是听老婆的,皇帝对自己宠爱的老婆的家人也一定会另眼相看。至于重用的那些人有没有水平,呵呵,你看看历史就知道了。  学过《长恨歌》的同志就知道,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把杨贵妃一家人全部提上来当大官。杨贵妃的父亲、叔父、两个堂兄都做了大官,杨贵妃的三个姐姐也被分别封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虢[guó]国夫人。唐玄宗甚至打破君臣之间的规矩,不叫她们们的名字,亲昵地称他们为“姨”。她们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在她们面前,连公主也不敢坐。  唐玄宗还重用杨贵妃的堂兄杨钊。这个杨钊,原先在四川当县尉(县令的助手)。有一年,杨钊受四川地方长官的委托,带了大量名贵特产,进京结交杨贵妃一家。杨氏姊妹把杨钊引荐给唐玄宗,唐玄宗便把杨钊留在皇宫里当差,不久就把他提升为禁军的参军(相当于现在的参谋)。  杨钊精通赌博,又很会迎合唐玄宗的心意。每逢玄宗玩赌博游戏的时候,他就在一旁计算输赢,管理筹码,做得分毫不差。唐玄宗越来越喜欢他,打算提拔他。杨钊乘机讨好说,自己的名字“钊”字,是由“金”“刀”二字组成的,这“刀”字有些冒犯皇上,请求改个名字。玄宗一听满心欢喜,更认为杨钊对自己一片忠心,就让他改名叫杨国忠。杨国忠到长安的第三年,玄宗提升他当了京兆尹、御史大夫(中央最高监察官)。宰相李林甫一死,玄宗立即提升杨国忠当了宰相,还兼任四十多个其他的职务。  唉,历史就是这样,有关系的人,无论又没有本事,都可以青云直上;而那些没关系的人,就只能埋没在民间了。你看,一个杨贵妃,她们全家都飞黄腾达了。  杨家成了“唐朝第一家族”,凡是杨氏兄弟姊妹要办的事情,官员们不敢说半个不字。那些吹牛拍马想向上爬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到杨家送贿赂,杨氏各家的门口像市场一样热闹。  对此,当时的老百姓全部希望自己生个女儿,好一步登天。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就是当时这种情况的真实记载。  唐玄宗重用杨氏兄妹,把好好的一个盛唐给活活糟蹋了,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唐代进入了垂死挣扎的衰落期。  所以说,历史上的外戚基本上就是杨国忠这样的德行,花剌子模国的亦纳勒术就是唐代的杨国忠。杨国忠结束了盛唐,而亦纳勒术则敲响了花剌子模国的丧钟。  重用外戚,任人唯亲,结果只能是这样。  当蒙古采购团来到讹答剌的时候,“也拿勒索”接见了这个官方使团。使团中有一个印度人,以前和“也拿勒索”认识。一般来讲,认识的朋友好说话好办事,成吉思汗也把他安排在使团中,可能本意是想让他充分发挥自己和“也拿勒索”的朋友关系,尽快和平友好的把此行的任务完成。可是这个印度人实在不会办事,也不理解成吉思汗的一片苦心。他依仗自己是成吉思汗的使者,便在老熟人面前装大哥。  首先这个印度人不喊亦纳勒术的官职,而是直呼其名,这让亦纳勒术心里很不爽。虽然以前这个印度人和亦纳勒术是朋友,但是,现在人家做了一个市的市长,你还当着大家的面直呼人家的名字,让人家的脸往哪里放?要是你今天直接喊一个市长的名字,看看有什么后果!  当年地位低微的人一旦发达了,很忌讳别人看不起自己。 “人一阔脸就变”是所有人的心态。想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当王之后,他们的那一队穷伙伴到了陈胜的王宫,就像到自己家里一样随便,就让陈胜很不爽。还有明太祖朱元璋当了个皇帝之后,他的一帮小时候的穷朋友为了沾沾光,谋得一官半职的,就都跑到皇宫说要见朱元璋。有一个人从乡下赶来皇宫,一见面,他就直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的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梗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嫌他太不顾全体面了,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  相反,朱元璋另外一个小时候的伙伴就痕顾忌朱元璋的面子,把话说得很中听,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的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他做了御林军总管。  可见,对于原来卑微过的人,发达之后,面子观念比一般人要重得多,所以,这个印度人直呼亦纳勒术的名字,极大的冒犯了亦纳勒术的尊严。  这个印度人不但直呼亦纳勒术的名字,在交往中,还处处装大,不大把亦纳勒术放在眼里,亦纳勒术心里就更气愤了。  要说这个印度人还真不会办事,连起码的和人打交道的礼节都不懂。你虽然是成吉思汗派出的使者,虽然蒙古国现在实力强大,你也用不着在别人那里装大啊。我想,这实在是这个印度人虚荣心太强。因为他和亦纳勒术以前是熟人,现在亦纳勒术是市长了,他也要在熟人面前表现自己也混得不错,于是自然要装大。你是市长,我也是蒙古国的使者,不比你混的差!  哎,多是虚荣心惹的祸,不论是是这个印度人还是这个亦纳勒术,都是虚荣心一流的人,这样的人肯定是要惹事的。  这个印度人又在亦纳勒术面前夸耀自己这些年在成吉思汗那里很受重用,这次奉成吉思汗的命令,带了大批金银珠宝来花剌子模国来采购,这次采购回国,又要大赚一笔了。看样子,这辈子不发财也难了。 “也拿勒索”顺着他指的地方看了一下,吓了一大跳,箱子都排成长龙了,“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金银财宝呢”他心里这样想着。该怎么做呢?这小子居然那么看不起我,再说他还有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他!!“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干脆把这450个人一块宰了,把这些人的金银财宝都收归自己,发个大财!!你发财,不如我发财!  杀人找理由那是最简单的事情,我们看过狼和小羊的故事,狼在上游喝水,竟然说在下游喝水的山羊弄脏了自己喝的水,于是就把小羊给吃了。“也拿勒索”也向那只狼学习,弄了一顶“间谍”的帽子给整个使团带上,好把他们一锅端。  不过,这批人毕竟是成吉思汗派来的官方使者,弄得不好,会造成两国争端,说不定会引发战争。再说,一下子杀对方450个人,规模也太大了。(当然,比起日本人在南京一口气杀了30万中国人,规模还是小得多。)于是“也拿勒索”决定向国王摩诃末请示一下,这样一来,就算有人要追究,也是国王的命令,和我“也拿勒索”,没什么直接联系,我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摩诃末接到报告的时候,正在进攻伊拉克,把伊拉克打得落花流水,心里很是得意。接到“也拿勒索”先生关于请求处决蒙古“间谍”的报告,摩诃末一下子想起成吉思汗上次派使者来的时候的情形,怒火就燃起来了,你不是领土很宽,士兵很多吗?现在居然还敢派“间谍”来到我的领土上撒野,看来不给点颜色瞧瞧,你们是不会知道我们花剌子模国的厉害。今天就来试一试。于是立马回复:“把他们全部杀了,把他们的金银财宝全部没收!充当国库!”  一场血雨腥风就这样开始了!  摩诃末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成了成吉思汗西征的导火线,引发了无数战争,让世界的面貌就此改变,成千上万的人头颅落地,多少家庭流离失所,痛不欲生。  可巧的是,关在监狱的450个人,有一个骆驼夫竟然逃脱了(劳动人民还是身手敏捷些),而且躲过了层层检查,回到了蒙古,把消息报告给了成吉思汗。  首先是被害者的家属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悲痛万分,哭着喊着到成吉思汗那里,请求他们英雄的首领成吉思汗给他们报仇雪恨。  一听说自己的使团全部被杀,成吉思汗犹如万箭穿心,看着眼前这么多死者的家属,听者这如此绝望、哀伤的哭声,这个血性的汉子一个人跑到了山顶上,脱掉帽子,把脸贴在冰冷的大地上,祈求长生天给他复仇的力量,他祈祷道:“伟大的主啊,我不是这场这场灾祸的挑起者,请帮助我,赐给我复仇的力量吧!”他在山顶上祈祷了三天三夜,终于下定了复仇的决心。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成吉思汗仍然决定复仇之前先谈判。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事情,俗话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会随便发动战争的。能够用外交手段获得的东西,就没有必要进行战争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花剌子模国当时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强国,如果贸然开战,说不定吃亏的是自己。只要他们交出凶手,赔款请罪,也是可以接受的。  于是成吉思汗找了一个名叫伊本哈副剌兹的花剌子模国的人和另外两个塔塔族人,作为自己的使者去和摩诃末交涉。成吉思汗的要求是交出“也拿勒索”,否则就要让战争说话。  信是这样写的:“你以前和我签订过条约,保证不虐待我国任何商人,你今天为什么要违约,你枉为一国之主。如果讹答刺虐杀商人之事情,不是你的命令,请把守将交给我,听凭我惩罚,否则请做好战争准备。”  成吉思汗的好意并没有得到摩诃末的响应,其实,就在他下令杀掉庞大的蒙古使团的时候,他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他早就等着成吉思汗来打仗呢!他在位的时候,从中亚打起,向西打到现在的伊拉克,向南打到现在的阿富汗,向北打到俄罗斯,一直没找到对手,正在独孤求败呢!你成吉思汗主动提出打仗,正求之不得,说不定可以向东打到蒙古,成为天下的霸主呢!于是,摩诃末毫不客气,把那个是自己国家的人却给蒙古人当使者的伊本哈副剌兹一刀给宰了,另外,给那个塔塔族人剃掉他们的胡须,(穆斯林从来不剃胡须,并把留着胡须当作一种圣行。)羞辱他们,然后把他们放回去给成吉思汗一点颜色看看。  说到穆斯林从来不剃胡须这个宗教习俗还是有点来历的。这穆斯林不剃胡须和我们大家都所熟知的不吃猪肉其实是同样的道理的,也许大家都以为穆斯林不吃猪肉是信奉猪是他们的祖先,但是事实恰好相反,穆斯林不吃猪肉,其实源于他们的圣经《古兰经》。《古兰经》中记载:伊斯兰教是一个注重卫生、讲究卫生,并有一定饮食禁忌的宗教,其规定,死动物(包括因打、摔、杀、触、勒、电等原因而自动死的动物)、流出的血、猪肉和非诵安拉之名而宰的动物以及酒。伊斯兰教之所以禁止信徒吃用这些东西,是出于“重视人的性灵纯洁和身体安全”,动物不宰自死或因疾病,或为衰老,或为中毒;血液乃输送身体需要的各种养分的渠道,往往存在有害物质;猪形态丑陋,不择饮食,性情懒惰。此三类列为不洁,故不可吃。  那时候的宗教习俗是男子留胡须是一项重要的圣行,也是历代列圣的一贯传统,古代所有真主的使者都留胡须。而且先知穆圣告诉我们说:“留起你们的胡子,修整你们的唇须。”根据这个可靠的圣训,古代的学者们都主张,(穆斯林)男子留胡须是必须的行为。  成吉思汗的“好意”得到的是这样一个结果,他就没有选择了。其实这样的结果,成吉思汗也早就料到了,只是心里还是存在那么最后一丝和平的希望,毕竟生灵涂炭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现在,他必须选择战争,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有仇必报是做人的底线,如果对这样的奇耻大辱可以忍耐的话,他就会失去在老百姓中的崇高威望。可以说,不是成吉思汗选择了战争,而是战争选择了成吉思汗。不管胜败如何,就算是死也要在马背上,一定要誓死为他们报仇,让450个人可以含笑九泉,对他们的家人一个应有的交代。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摩诃末,给你和平你不要,那么咱们就只好兵戎相见了。我要让你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我要用你们花剌子模国人的血来祭奠我们那些死去的亡灵……  另外,在历史上,有人认为“讹答剌事件”只是成吉思汗西征的借口,其实成吉思汗早就对花剌子模国肥沃的土地垂涎三尺了,有没有“讹答剌”事件,成吉思汗迟早会对花剌子模国下手的,就好像当年日本人找借口侵略中国一样。  瑞典有名的汉学家多桑说:“此繁荣邻国富庶,不免启鞑靼地域诸游牧部落之贪心,未久此蒙古侵略者得藉词而开边衅。”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花剌子模国这块大肥肉,引起了这些游牧民族的贪心,蒙古人于是找借口开始了侵略战争。  不但外国人这么认为,中国也有人支持这种看法的,历史学家朱耀廷先生说:“花刺子模杀死蒙古商队和使者,不过是成吉思汗西征的直接导火线,更主要的或终极原因却是成吉思汗企图占领更多的领土,以便为自己的后代经营更辽阔、更理想的地盘,同时把内部矛盾引向国外,以使大家共同对敌。花刺子模等地经济发达,财丰物阜,花刺子模杀死商队和使者又使成吉思汗师出有名,因此蒙古与花刺子模的战争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依我的看法,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蒙古人想不想打花剌子模国,当然想,但是,如果没有“讹答剌事件”,这场战争不会马上爆发,说不定之后蒙古人又有其他事情要忙了,说不定西征永远不会开始了。但是,历史没有假设,战争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启动了。      二、出征  公元1219年春天,成吉思汗做好出征的准备。这一年,他57岁了。  在准备出征的时候,他的塔塔儿族的夫人也遂对他说:“你这一去,山高水远,应当对江山有所安排。人在世上不能长生不老,如果你那伟岸的身躯如高山一样倒下,你把这国家交给谁呢?”  听了也遂的话,成吉思汗说:“虽然是妇道人家,也遂的话说得很对。我的弟弟们、儿子们、博尔术、木华黎谁也没有向我提起这件事。由于我不是继承祖先的汗位,竟然没有想到确定接班人的问题。如果遭遇不测死了,我怎么安得下心!”  是的,西征,这一路山高路远,胜败未卜,必须先安排好自己的后事。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竟然没有考虑到,还是心细的也遂夫人想到了,成吉思汗不禁对这个美丽而考虑问题周到的夫人另眼相看了。  我们常说女人是头发长见识短,这种观念古今中外根深蒂固,因此,重大场合的决策基本上没有女人的份。其实,女人在考虑问题上有男人不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心思细腻,能够考虑到男人忽视的问题。比如说西征这样的大事,像成吉思汗以及手下的将军,考虑到的是如何组织军队,如何进行军事部署,如何搞好后勤保障。至于继承人之类的问题,根本不会出现在脑海中。而这件事情恰恰是非常重要的,要是万一成吉思汗在西征过程中有个三长两短,身后的问题就复杂了。说不定为了汗位,成吉思汗的儿子们会四分五裂,来个窝里斗,那么,蒙古部落又要回到四分五裂的地步了。因此,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让女性参与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她们能够从另外的角度进行考虑,而且考虑问题比较琐碎细致,这样做出的决策就会比较周全,不会留下漏洞和后遗症了。  成吉思汗听了也遂夫人的话后,便想把继承人这件事情确定下来,于是就去找自己的正妻孛儿帖商量一下这件事情。因为在古代,只有正妻生的儿子才有资格继承家产和汗位,所以,他首先要征询孛儿帖的意见。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四儿子拖雷。据历史记载,当时,窝阔台三十三岁,兄弟们都是壮年。  孛儿帖夫人听说了大汉想要确定继承人之后,也是很赞成的,毕竟人总是祸福难料的,就像是天上的太阳有升有落,月亮有缺有圆,大自然的万物都有自己生存的法则,人难免会有死的那一天。确定了继承人之后,就算大汗真的在战争中出事,像大山一样顷刻之间倒下了,也还有另一座大山可以支撑我们的国家。只是要立哪一个儿子为汗位的继承人,倒是不好办。要是事情办不好,搞不好会引起他们兄弟中的互相残杀。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孛儿帖夫人就对大汗说:“大汗考虑得很周到,就像大自然中太阳有升就会有落,月亮有圆也有缺,而大汗也是人,难免有百年老去的时候,只是要立谁为大汗的继承人呢?我们的四个孩儿都是英勇无比的男子汉,个个都很出色,大汗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成吉思汗回答道:“我的心里现在还没有很明确的决定,就是想先问问夫人你的看法,再听听儿子们和大臣的说法。这不是一件小事。我们的汗国是我好不容易打下来的,一定要为我们的国家挑选一个英明的继承人,这样我们国家才能走得长远,繁荣和富强。所以这件事,得慎重啊。”  孛儿帖夫人对这四个儿子都很满意,他们都很孝顺,从小个个都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而且都继承了成吉思汗那英勇剽悍的男子汉气概,真的是万里挑一,没得话说的。现在要从他们中间挑选一个领导者,真的是很难挑选的。孛儿帖夫人说:“他们兄弟四个都是英勇的战士,都很出色,要不就按长幼有序这样的方式来挑选继承人吧。术赤是长子,年龄最大,人生阅历也比较丰富,我相信他有能力治理好大汗您打下来的汗国的。”  成吉思汗听了之后,没有做声,孛儿帖一下子就知道了成吉思汗的心思,她也沉默了。术赤的出生问题,是他们两个人心中永远的疙瘩和心头的痛。  过了好一会,孛儿帖对成吉思汗说:“你去听听儿子们的看法吧。”  成吉思汗从孛儿帖夫人那里出来,吩咐手下的人去把他的那四个儿子召集到他那里来。  成吉思汗首先问大儿子术赤:“术赤,你是长子,你有什么想法?”  没等术赤回答,二儿子察合台就粗鲁地说:“汗父您先让术赤说话,莫不是想传位给他?大家不要忘了他是蔑儿乞人的野种,我们怎么能够受他的管制!我察合台第一个不服!”  一听这话,面红耳赤的术赤一把抓住察合台的衣领,两人扭打在一起。术赤说:“汗父都没有这样说我,你怎么可以把我当外人?!你凭什么这样说我?你哪一点比我强?你只不过脾气比我暴躁而已。射箭,要是我输给你,我就剁掉自己的大拇指;摔跤,要是我输给你,我就在地上不起来!请汗父圣断!”  察合台说:“我凭什么这样说你?这还要什么凭证吗?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整个蒙古汗国的人都知道,还要什么证据!”  察合台说出了一个难堪的事实。这是成吉思汗心中永远不愿意提起的耻辱但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  还是在成吉思汗困难的时候,和成吉思汗有仇的篾儿乞人追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逃脱,但是,他的妻子孛儿帖却被篾儿乞人抢走,后来,成吉思汗联合王汗灭掉篾儿乞人之后,才把妻子孛儿帖找回来,这时,孛儿帖已经怀孕了。因此,术赤的血统就很成问题。  成吉思汗,这个重情义的汉子,仍然把孛儿帖作为自己的妻子。孛儿帖回来后不久,就生下了术赤。因此,术赤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所有人都有疑虑。谁知道孛儿帖夫人是在被俘虏之前怀孕的还是去了之后才怀孕的呢?虽然孛儿帖夫人坚定的说术赤是成吉思汗的亲生骨肉,但这只是孛儿帖夫人自己一个人的说法,谁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因此,术赤的身份,就成了成吉思汗的一块心病,大家一直以来都不做声。  而这次二儿子察合台的话,又把这块伤疤挑开了。这让成吉思汗的心真的很痛苦,作为一个男人,却无法保护好自己的妻子,这是一个男人最大的耻辱,这也是他这辈子最伤心的地方。  术赤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成吉思汗心里也没有什么数,虽然孛儿帖说术赤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只有天知道是谁的儿子。成吉思汗看到扭打在一起的两个儿子,无言以对。  这时,一个名叫阔阔溯斯的亲随看不过眼了,语重心长地对察合台说:“察合台,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在你出生之前,你贤明的母亲不幸被篾耳乞人虏获,你讲这样的话,岂不伤你母亲的心!你父亲初立国时,和你母亲一样辛苦,把你们兄弟们养大,望你们成人,你们兄弟应该团结友爱一起为你们的父汗排忧解难,现如今你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  成吉思汗终于开口了:“察合台,你怎么可以那样讲术赤,他就是我的大儿子,你的哥哥!今后你不可以那样讲他了!”  关于术赤的身份问题,成吉思汗终于在公开场合第一次做出了自己的声明,这说明成吉思汗还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英雄。  察合台为什么要出面反对术赤继承大汗的位置呢?我想,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察合台是个火爆脾气,心中有话藏不住,是个典型的炮筒子。不像三弟窝阔台憨厚和四弟托雷不管闲事。让身份不明的术赤当大汗,他心里却是是不舒服的。  另外,察合台这样做,应该还有自己的小算盘。你想,大哥术赤当不成大汗,论资排辈,就应该轮到我老二了。呵呵,反对术赤当大汗,就是为自己当大汗扫除了障碍。  看到父亲承认了哥哥术赤的身份,察合台不好再以术赤的身份问题来反对术赤当大汗了,但是他还是不愿意术赤继承父亲的汗位,于是他又找了一个理由,说:“儿子们中,我和术赤年纪最大,应当给父亲出力。窝阔台为人敦厚,我们可以服他管!他可以继承大汗!”  反正在察合台心里有一个念头,只要不是术赤当大汗,就算自己不当,也没有关系。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能好了术赤。  成吉思汗又问术赤:“术赤,说说你的想法。”术赤虽然一万个不愿意,但是由于自己的出身问题,看样子想当大汗也不可能了,好在察合台提出由窝阔台当大汗,他当然赞成。他说:“我赞成察合台的话,愿意和察合台一起效力,推举窝阔台做大汗!”  成吉思汗安慰术赤说:“没有必要争吵。天地广阔,河海无边,你们可以不断去扩展自己的领土,自去镇守。希望你们两个言而有信,不要闹出让人耻笑的事情来。”  成吉思汗又问窝阔台:“窝阔台,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想,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砸在窝阔台头上,这样的好事,他还有什么想法呢?窝阔台回答说:“汉父要我说话,儿子怎么能够说个‘不’呢?还是尽力而为吧!只是担心,今后我的后代中会出现‘用饲料包裹但是牛不吃,用油脂包裹单狗不吃的’不肖子孙。”  呵呵,窝阔台的表态符合我们大多数人的心态,好事落到头上的时候,虽然心里非常想要,但是嘴上还是要谦虚一下的。他的意思很明显,我当大汗没问题,但是,我怕我今后的子孙不争气。用窝阔台的话来说,我怕我的后代中有“狗不理”包子式的人物。  呵呵,这个窝阔台,不仅考虑到自己当大汗,也考虑到要自己的子孙当大汗了,真是看得远啊。  听了窝阔台的话,成吉思汗说:“窝阔台这样说了,那就可以了,看看托雷还有什么话说?”  呵呵,这个成吉思汗,有点像我们今天的一些领导,事情已经决定了,还是要象征性的询问一下下属的意见。  托雷虽然年轻,但是还知道套路,老爸已经决定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要是反对,除了激怒老爸和得罪三哥之外,自己什么都得不到。反正这事于自己无关,不如趁机说几句好话,送个人情。  于是托雷表态了:“我愿意帮助三哥,提醒他忘记的事情,叫醒酣睡中的他,听从他的命令,替他出征,替他征战厮杀!”  你看看,托雷虽然年轻,但是表态学还是很精通的,这样说,老爸高兴,三哥更高兴。  成吉思汗听了托雷的表态,非常高兴,便又说:“我的三个弟弟家,你们其他三兄弟家,都报一个候选人上来,要是万一窝阔台家出了一个不肖子孙,你们这么多人难道没有一个是英雄豪杰可以继承大汗位置的吗?”  成吉思汗这样做,是给窝阔台一个提醒,好好干,干得不好的话,我随时可以替换你。  只有这样,才能给窝阔台压力,让他好好干革命。  继承人的问题就这样结束了。  这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急性子察合台和术赤争斗,好处归了老实憨厚的窝阔台。这世界有时就是这样,你拼命争的,往往争不到,你不想争的,好处倒归你了。俗话说:傻人有傻福,还是有道理的。    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就是征战花剌子模国的事情了。本来就已经开始准备征战的事情,但是中途又遇见继承人的事情,耽搁下来几天了。现在继承人的问题已经没有什么顾虑了,那么就该专心的准备战事了。  征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召集军队,要准备作战计划,还要有充足的粮草等等一些事情。整个蒙古人都忙起来了,平民百姓都团结一致的把自家的干粮之类的奉献出来,以表示对这次报仇雪恨的征战的支持,大臣们都围在一起商谈此次出战的周详计划。将领们到处去召集军队人马,因为蒙古许多人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所以分布比较分散。成吉思汗一方面召集本汗国的战士,另一方面也都派遣使者到别的部落去请求支援,因为这些地方的首领在归附蒙古的时候都曾经发誓要为成吉思汗效命的。蒙古人部队不多,成吉思汗命令派遣使者到归附蒙古的西夏、维吾尔、以及哈拉鲁、阿里麻里等今天大家不熟悉的民族派出部队随队西征。  其他地方的人还是很听话的,使者到了西夏,传达成吉思汗的话说:“你曾经答应做我的右手,现在我要征讨花剌子模国,即将出征,和我一同出发,做我的右手吧!”西夏国王没有做声,他手下的一个臣子,叫做阿沙敢不,对使者说:“既然你们的能力不够,又何必称汗呢?”不仅不派兵,而且奚落了使者一番。  这可奇也怪了,手下败将竟然敢这样对待蒙古使者?  要说西夏这样做,也是他国内的形式决定的,自从西夏投降蒙古以来,国内分成了投降派和抵抗派。当然国王是投降派,但是以大将阿沙敢不为代表的抵抗派可就不乐意了,他们在朝廷中赢得了声望,慢慢架空了国王,阿沙敢不成了西夏事实上的实权派,所以才敢不顾国王在朝廷上羞辱蒙古使者。  阿沙敢不之所以敢反抗蒙古人,也是分析了当时的形式,他考虑到成吉思汗出兵花剌子模国一定是凶多吉少,没有必要去给一个注定要失败的人当炮灰。现在就是得罪你,反正你也会被花剌子模打败的,到时候你也奈何不了我。  使者回来之后,把事情一五一十的禀报了成吉思汗,蒙古内部立马就形成了两个派别,一派坚持要先出兵攻打这个目中无人的西夏国,再去攻打花剌子模国,另一派呢,则相反,认为当前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花剌子模国,西夏只是一个小国家,不是最大的威胁,而花剌子模国却是很如狼似虎的,必须先解决这个强大的敌人才是关键,不能因小失大。  成吉思汗也非常愤怒,但是,英雄人物往往让理智战胜愤怒,他说:“就是先去征讨他们,又有何难?但是,我们现在要出征讨伐他人,暂时不理他。如果老天爷保佑,等我灭了回回(花剌子模国)之后,一定要和他做个了断!”  当然,有骨气的只有西夏一家,其他人还是乖乖听话,要人给人,要物给物,执行成吉思汗他老人家的命令一点都不含糊,蒙古西征大军还是很快凑齐了。  西征联军由蒙古军(8~9万)、汉军、钦察军、维吾尔军、契丹女真军、西辽军、哈剌鲁军等多民族组成,约计15万众,号称60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开去。  1219年6月,成吉思汗和大臣耶律楚材来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上游,西征军在此举行了盛大的出征誓师。  成吉思汗还赞扬了他精锐的手下战士:  率领年轻的突厥武士,  他们的猛袭使雷电失声失色。  倘若他们匆匆经过哈仑(哈仑是旧约中的可喇,以他的巨富而知名。)的宫室,  那末到傍晚时  他将因为极端贫困而无一餐之资。  他们都是神射手,发矢能击落太空之鹰,黑夜掷矛能抛出海底之鱼;他们视战斗之日为新婚之夜,把枪刺看成是美女的亲吻。  这本来是赞颂突厥武士英勇善战的一首著名的歌曲,成吉思汗在这里引用,是有其深层的用意的。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战士应该像我们所赞扬的突厥武士一样,英勇善战,朝气蓬勃,让雷电都失声失色,所到之处都是天下无敌的,而这些英勇的战士应该把战斗的日子当作自己的新婚之夜,把枪刺当成是美女的亲吻一,一样富有战斗力和激情。    (额尔齐斯河上游,成吉思汗西征的出发地)  成吉思汗的手下的重臣耶律楚材也记载了这样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车帐如云,将士如雨,牛马被野,兵甲辉天,远望烟火,连营万里。”  耶律楚材还写了一首诗来赞叹气势的雄伟:  天兵饮马西河上,  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  壮士如虹气千丈。  秦皇汉武称兵穷,  拍手一笑儿戏同。    在耶律楚材看来,同成吉思汗的西征相比,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军事规模就好像小孩子玩家家一样幼稚。  你会说,这个耶律楚材是谁啊,他的身世还真是复杂。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但是到他这一代的时候,辽国已经被金国给灭了,他们一家人生活在金朝。他爸爸耶律履在金朝做过尚书右丞,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他也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他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三教九流无不精通的通。  他老爸在金朝做过官,他自己做过金朝的官,担任过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等职位。  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攻下金朝的首都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听说耶律楚材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呵呵,成吉思汗还是很重视人才的,他重用的内地人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耶律楚材,一个是后面我们要说的丘处机。   耶律楚材早已对腐朽的大金王朝失去信心,看到成吉思汗这样看重自己,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以自己的才华辅助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得到耶律楚材后,也非常高兴,就像刘备得到诸葛亮一样,时刻带在身边,西征这样的大事,耶律楚材当然是重要的谋士。  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之后,又随成吉思汗征讨西夏,他劝成吉思汗不要过多杀戮,成吉思汗也部分采纳了他的意见,蒙古军队后来的屠杀行为就减少了很多。  成吉思汗死后,三儿子窝阔台汗即位,耶律楚材倡导应该建立君臣礼节。原来的草原民族民主风气很较浓,兄弟之间就是兄弟,才不管你是不是大汗。耶律楚材认为这样不成体统,君和臣还是要讲礼节的,于是就设立了君主到了礼节,然后让二哥察合台按照臣子的礼节拜见了弟弟窝阔台。  人都有显摆的心理,耶律楚材搞的这一套君臣礼节让窝阔台心里很受用,觉得这个大汗当得还有很有成就感的,于是非差那个感谢耶律楚材,尊称他为“社稷之臣”,你看,这马屁拍得多爽。  我觉得耶律楚材这个花招搞得很不好,汉族森严的上下尊卑的礼节就是这些人搞的,所以现在当官的在老百姓面前一个个颐指气使,老百姓一个个在当官的面前卑躬屈膝就是这种传统造成的。你看,没有这种礼节的外国,老百姓才不管你当官不当官,不高兴了就向你扔鸡蛋和西红柿。要是耶律楚材看到了,一定会气得不行,这成何体统啊?!  当然,耶律楚材也不是一个吹牛拍马的人,他还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比如说,蒙古人占领中国北部后,把好好的田地变成牧场,不准老百姓种庄稼,老百姓没地可种,就没有吃的,饿死了一大批。耶律楚材据理力争,让蒙古人放弃了这个可怕的做法。  窝阔台汗三年(1231),耶律楚材担任中书令,成了宰相,于是他大刀阔斧实行“儒学治国”的政治理念。  “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他的这些政策全是孔夫子的政治主张。他的这种做法,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功劳不小吧!  耶律楚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多才多艺,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的人。他是我国提出经度概念的第一人,编有《西征庚午元历》,还主持修订了《大明历》。他酷爱诗歌,写过不少诗作,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30年,后来因为政治斗争被排挤。公元1244年5月14日,耶律楚材悲愤而死。“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汉族的士大夫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不但汉人伤心,许多蒙古人也哭了。这说明,只要你是一个好人,喜欢你的人是不分民族的。  公元1261年.忽必烈遵耶律楚材的遗愿,将他的遗骸移葬于故乡玉泉以东的瓮山,即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出征花剌子模国,要翻越险峻的天山,经伊犁河谷进入中亚。而天山中的果子沟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隘。  这个关隘有多险峻,看了丘处机的诗就知道了。1222年丘处机去西域见成吉思汗时也通过该隘口,看到险峻的地势,禁不住赋诗道:  金山东畔阴山西,  千岩万壑横深溪。  溪边乱石当道卧,  古今不许通轮蹄。  成吉思汗命令察合台在险峻的峡谷中开辟一条可供大军通行的道路,察合台劈开巨石,在悬崖上开出道路,并且砍木修桥,共修筑48座桥梁,桥的宽度,可容两辆车并行。    (西征路上的最险关隘——果子沟)  即使是现在,果子沟也是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咽喉,312国道经过这里。沟内峰峦耸峙、峡谷回转、松桦繁茂、果树丛生、野花竞放、飞瀑涌泉、风光秀丽,被清人祁韵士称为“奇绝仙境”。  通过果子沟后,渡过伊犁河,成吉思汗的大军向花剌子模挺进。  在成吉思汗的军队前进到花剌子模国的路途时,有一些小国家听到成吉思汗的大名就主动来归顺,历史上记载的有几个。首先是一个叫做阿儿思兰的首领,听说在蒙古人到来之前,就已经纳款臣服了,据《世界征服者史》中说,他“用谦顺、屈己、轻财等法使自己免受成吉思汗的酷刑”。由此可见,只要你主动投降,成吉思汗一般会很友好的对待对方的,甚至还会让他原样管理国家。但是,如果你要抵抗,那就对不起了,一律杀掉。这就是草原民族爱憎分明的特点。  当然,你可以不赞同这种观点,但是,你不能用今天的理念来要求古人。这个阿儿思兰还是挺乖的,当成吉思汗的军队到达海押立时,他亲自率领大军来见成吉思汗,并加入西征队伍,成吉思汗非常高兴,这个阿儿思兰由此得到成吉思汗的宠信。  此外,还有维吾尔大军也赶来会合,因为有这些人马的加入,西征大军的声势就更大了。  就这样,成吉思汗的大军浩浩荡荡向花剌子模国挺进,首当其冲的就是罪恶之地讹答剌。    三、进攻罪恶之地讹答剌    在叙述这场世纪之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开战双方的各方面情况的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两位统治者之间的对比。  成吉思汗从白手起家,统一蒙古各部,并进而臣服金朝、西夏、消灭西辽,在征服四海的艰苦历程中,他形成了精明、顽强,遇事冷静的性格,是一个杰出的统治者,更是一个罕见的军事天才。  一般说来,开国皇帝总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比如汉代开国皇帝刘邦,唐代开国皇帝唐太宗,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清代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等,他们都是从一个普通人打打杀杀,一路血雨腥风走过来,没有过人的本领,早就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消灭了。因此,凡是在群雄竞逐中剩下来的,都是厉害角色。  花剌子模国的国王摩诃末,他是一个继承他祖辈王位的国王,他的祖先已经给他创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他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不过,他这个“富二代”也不是一个等闲的角色,他在父辈的基业上,继续开拓疆土,往东,乘蒙古人进攻西辽的时候,占领了中亚两河流域最富裕的地盘,往西,一直打到了伊拉克,往北,打到了高加索山脉的阿塞拜疆。西欧哪个这个意义上讲,他相当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可以说,他也是一个厉害人物。  总而言之,成吉思汗和摩诃末之间的PK,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的。  其次我们来看两大帝国之间的对比。  西征之前的蒙古帝国,东起辽东半岛,西到新疆,南抵黄河中下游,北至西伯利亚,疆土辽阔,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而花剌子模国,也是一个巨人,它的领土东到新疆,西到伊拉克,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南部。地盘一点也不比蒙古帝国少。  看样子,这两个国家,都是巨人级的,相当于当年的美国和苏联,双方实力都差不多。  第三我们来看两国军队之间的对比。  首先我们来看两国军队的数量,成吉思汗西征的部队大约是十五万到二十万人,全部是骑兵;花剌子模国的军队也是骑兵,数量大约是四十万。从人数来看,成吉思汗处于劣势。  另外,从士兵的质量来看,成吉思汗的士兵是蒙古人,而花剌子模国的士兵大多数是突厥人,从人种来看,他们都是一个种族的,是近亲关系,不过突厥人长得比蒙古人还要高大一些,单兵作战,突厥人在身高和体力方面还是占上风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次大战,就像拳击比赛一样,双方都是处于同一个重量级的,他们应该都算是拳击比赛的最高级别——91公斤以上级别了。双方实力基本接近,谁胜谁负,那就看临场发挥了。  听到成吉思汗前来进攻的消息,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征集了40多万军队准备迎战,部队比成吉思汗还多出一半。但是,为了避免伤亡,摩诃末不愿两军对垒来一场痛快的野外集团战。摩诃末的作战策略是:据城守卫,坚壁清野,你远来作战,打不破我的坚城,我在城里吃香喝辣,以逸待劳。让你蒙古几十万人马在野外游荡,喝西北风。到时你人马疲惫,后勤断绝,还不是被我打得落花流水。  花剌子模国的国家也是繁华地方在东边,他的主要城市在今天的中亚两河地区,就是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俗称河中地区。这里是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城市林立。西边的伊朗高原有点类似我国的西部,虽然地域很广,但基本上是不发达地区。花剌子模国新首都撒马尔罕和旧首都玉龙杰赤以及经济文化中心不花剌都在这里。这三个城市有点像我们的北京、上海和广州,是全国最重要的城市了。不同的是,花剌子模国这三个主要城市不是南北分布,而是东西分布,首都撒马尔罕在东边,大城市不花剌在中间,旧都玉龙杰赤在西边。  摩诃末的具体战略部署是:将军队主力(十一万人)配置在都城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和旧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库尼亚乌尔根奇)两地;将战略预备队配置在两地中间的战略重镇不花剌城待命机动,随时增援。   摩诃末的打算当然有他合理的一面,远来的敌人一般总是来势汹汹,急于决战。对待远来寻战的敌人,当然是开始不要理他,自己安营扎寨,休息休息,养精蓄锐再说,等他疲倦了,心散了,再战就能以逸待劳,取得胜利。这一招,中国的老祖宗曹刿早就用了,而且效果不错。《曹刿论战》在中国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一鼓作气的成语也是流传千古。摩诃末不知是不是看了《曹刿论战》,反正就把曹刿的老方法用上了,希望趁蒙古人疲倦的时候把他们打败。   曹刿的方法当然没有错,但是,要看对象。蒙古人从来就在草原上生活,到处游牧,可以说,凡是有草场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根本就不要什么后勤供应,牛马吃的是草,人吃的是牛羊肉和牛羊奶。而且花剌子模国中心所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是最好的草原,那草原比起蒙古本地来说还好得多,蒙古人到了这地方比在家里还好得多,摩诃末的如意算盘一开始就彻底打错了。还是我们的老祖宗孙子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摩诃末不了解蒙古人,怎么能够打胜仗呢?   摩诃末的据城防守正符合成吉思汗他老人家的心意。你把全国的部队分散在几个城市,刚好让我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一个个瓮中捉鳖,你要是集中兵力和我决战,我还不一定打得赢呢!毕竟自己才20万人马,对方有40万人马,双方都是骑兵,而且中亚的民族在身体素质方面比起蒙古人还要强壮一些。不信,你看看今天阿塞拜疆那些壮汉就知道了。   摩诃末为什么要来据城守,而不是和蒙古人来一场野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曾经和蒙古人交过一次手,知道了蒙古人的厉害,所以不敢再野外和蒙古人作战了。  蒙古军在进攻西辽时,西辽末代皇帝屈出律率残部逃走,于是一支蒙古军队奉命追剿屈出律。  据多桑《蒙古史》记载,此时,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也准备攻打屈出律。对于这个即将灭亡的王朝,谁都想占一点地盘,捞一点好处。  当摩诃末赶到战场的时候,蒙古人刚刚打了一场打胜仗,打败了西辽军队和他们的同盟军蔑儿乞人。这时,战争刚刚结束,战场上硝烟还没有散尽,摩诃末带人四处搜寻,最后发现了一个重伤未死的蔑儿乞人,摩诃末询问得知,蔑儿乞人已经被蒙古人打败,蒙古人带着大批战利品刚刚离开。  看到好处都被蒙古人占去了,摩诃末率领军队向蒙古人追去。多桑《蒙古史》中没有说明摩诃末追击蒙古人的原因,我估计,摩诃末可能是认为蒙古军剿灭了屈出律和蔑儿乞人残部,收获了很多金银财宝和俘虏,于是想要分一杯羹,毕竟金银财宝大家都想要啊!  摩诃末沿着蒙古人留下的痕迹,追了一天一夜,终于追上了蒙古军队。  正在摩诃末准备向蒙古人进攻的时候,蒙古军主帅(《札兰丁传》以及其他一些史书认为此主帅就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派来使者,说蒙古帝国和花剌子模国是友好邻邦,双方应该和平共处。并说自己曾经得到过成吉思汗的旨令,说是如果遇到花剌子模国的军队,应该友好相待。现在既然遇到了贵军,请求把自己所俘获的蔑儿乞人和得到的财物分一些给贵军。  蒙古军队在这里为什么这么谦卑呢?我想还是双方实力差距的原因,并非术赤所说的双方是友好邻国。蒙古军队刚刚和西辽人以及蔑儿乞人打了一仗,消耗了不少兵马,大家也很疲惫了。现在碰上兵强马壮的花剌子模人,肯定打不过他们,不如主动示好,把一部分战利品送给他们,好让自己安全撤退。  按道理来说,术赤这样做真的是仁至义尽了,我辛辛苦苦缴获的战利品白白送给你,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但是高傲的摩诃末却自恃自己的军队比蒙古军队多,对蒙古人送的这么一点东西看不上眼,他需要的是消灭蒙古人,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抢过来。于是他对术赤说,成吉思汗虽然命令你们不要攻击我,但是上天却命令我来攻击你们。我将要消灭你们这些异教徒,以报答伟大的真主(真的是狂傲得可以)。  蒙古人求和不能,不得已只好应战。  摩诃末率领军队分为左、中、右三路向蒙古人进攻,蒙古军队同仇敌忾,也勇猛的向花剌子模国人冲杀过来,结果是蒙古人反而杀进了花剌子模的阵地。  呵呵,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摩诃末这下见识了蒙古人的厉害,切身感受了“强中更有强中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2
正序
倒序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2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3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4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5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6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7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8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9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10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11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1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蒙古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