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做女人

读史做女人《读史做女人》第一部分一.息夫人:“生命之上,一无[人物小传]:息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出生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的妫姓世家,又名息妫。[君子心语]:在生死之间,气节、尊严显得如此虚妄,生命高于一切,而气节又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女性文化的意义归属,也许,这种选择的两难正是息夫人的价值所在吧。1.生命之上女性作家陈岚曾经抛出了石破天惊的“强奸不反抗论”,在网上引起了卫道士们跺足捶胸的痛骂,其实不管言词如何花样百出,针锋相对的焦点便是“生命意识”。在陈岚看来,生命大于一切更大于贞节,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枉然。而在卫道士们眼中,生命之上有一种无论如何也无法撼动的东西,这个东西叫做气节。从小就习惯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与“舍生取义”的中国人很难想象咱们老祖宗也有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的呐喊。春秋战国是诸侯国的混战,也是诸子百家学说的混战,最终上位的其实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只是到了汉代,因为统治的需要,儒家与帝王之术相结合,才奠定了独尊儒术的天下)。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孔孟惶惶不可终日地游走于列国,唾沫横飞地推销自己的学说,但是一直没有买家。原因很简单,诸侯都不是傻瓜。在那个乱世去实行“气节大于生命、理想大于现实”的原始儒家价值系统等于自杀。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生命才是一切。不过让孔孟在天之灵欣慰的是,在后来的几千年里,他们的谆谆教导被一代又一代儒家士子延续下去,并固化下来,成为几千年士子们文化价值的归属所在。生命之上,有一种东西叫做“气节”。因此,文天祥们的死才具有了一种意义。看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臣子们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捍不畏死地去守卫着一种东西,杀头抄家都在所不惜并以此为荣,而那种誓死守卫的或者是祖制,或者是礼仪,或者也许是说起来可笑的一件荒唐事儿(如嘉靖皇帝必须认自己的哥哥做爹),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儒家文化的价值传承——气节。他们成功地实践了古代臣子们最理想的死法“武死战,文死谏”。可是人就是人,比如清明节是纪念生命逝去者的节日,可能只有每年这个时候才会让活着的人记起死者。鲁迅曾经透彻地说过,再伟大的死者也只能在活着的人眼里留下淡漠的影子,生命在继续而记忆不足留恋。《笑傲江湖》最后,恒山之巅,英豪俱尽,金庸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自古帝皇将相,圣贤豪杰,奸雄大盗,元凶巨恶,莫不有死!”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是一切的终止。因此便陷入了这样一个矛盾,在生命之上,是气节,而生命本身则是终结一切的开始。如果生命本身消逝了,气节又算是什么?对死亡的个体而言,那种所谓的气节意义已经消失,意义是留给后人的,而他本身,已经终止。所以,息夫人的悲剧才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清?邓汉仪《题息夫人曲》)。2偶然必然息夫人原来是陈国二公主,嫁给了姬姓的息国侯做夫人(在春秋姬姓不是乱起的,只要这个王公姓姬,必是周天子的亲戚,周武王的后代,后代姬姓改成王姓)。据说息夫人长得倾国倾城,面若桃花,息侯越看越喜欢,为了取悦夫人就纵情玩乐。谁知这位息夫人不仅是位美女,而且是位长脑子的美女。大致说来,长得漂亮的女人都是很容易取悦的一种动物,哭哭啼啼之间你给她买朵玫瑰花或者送她条项链,她便会破涕为笑,你陪她玩,她更是求之不得。息夫人却是例外,读过书,很有思想,不是一般的小女人。她不仅不陪老公玩乐,还经常用强国的道理教训老公。结果息侯果然注重治国,使息国慢慢强大起来。一.息夫人:“生命之上,一无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偶然的事,虽然历史的趋势是任何偶然无法改变的——CCTV-10的《探索与发现》栏目,曾揭示二战时期德国一些军官其实准备在1944年7月25日谋杀希特勒的,结果就是因为其中一个军官把装有炸弹的行李包往桌子腿上挪了挪,炸弹爆炸,只死了四个人,希特勒仅仅受了点轻伤。战争又继续了一年,世界上又多死了1200万人。这是一个偶然,但是历史趋势却谁都无法改变。偶然只能决定历史趋势的快慢,却无法决定历史趋势的走向。春秋某年,从娘家回来的息夫人在半路上决定去探望一下嫁到蔡国的姐姐。这个决定让息国与蔡国的灭亡提前了很多年,虽然它们作为乱世的小国,命中注定要被强大的邻居楚国所灭。设宴招待期间,蔡侯没想到小姨子长得这么漂亮,跟自己家的那位简直不能比,情不自禁调戏起来。息夫人何等人物,大怒之下离开,向自己老公息侯告了状。自己亲爱的夫人受了侮辱,这口气无论如何也不能咽下去,但是国小力薄,息侯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坏主意。他知道自己的邻居楚国对它们两个小国一直虎视眈眈,所以自作聪明给楚国去了封信,大致说,你来###蔡国吧,我将协助你。楚王早就想灭了这两个小国,一直没有借口,一看它们内讧,真是求之不得。他假惺惺地说,我是想###,可惜没有借口。息侯给他出主意:你就说要来###我们息国,然后我跟蔡国求救,他自然来帮我,到时候你可以灭掉他。小时候看过一个成语故事,叫做“与虎谋皮”,息侯这次算是真正地扮演一回“与虎谋皮”的傻子。楚王于是出兵,息侯向蔡国求救。蔡侯果然来帮忙(从这方面看来,蔡侯虽然是个流氓,但也还是个实在人)。楚王顺便抓住了蔡侯,正要把他煮了,供到祖庙里去(春秋时期战利品祭奠祖先)。后来被一个手下的大臣劝住了,“大王要收复中原,如果把俘虏都煮了,那天下就都不敢归附你了”。楚王一听有道理,就决定把蔡侯放归蔡国。于是临别之前设宴款待,席间有一个歌女美丽多姿,也是出于偶然—— 一个对息夫人来说非常可怕的偶然。楚王基于男人的虚荣心,炫耀性地指着这个美女问蔡侯:“你看这美人如何?”蔡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3死而不死蔡侯心想自己遭到这等奇耻大辱,还差点被人煮了,还不都是息侯害的。这家伙既然为了老婆什么都干,那我偏偏要拿去他最心爱之物。他知道楚王是好色之徒,就大大夸耀起息夫人的美貌来,说是面若桃花,倾国倾城,沉鱼落雁,人间绝色。楚王色心大动,心想原来天下有这等美人,哪能让小小的息侯据为己有,自然应该归我楚王。于是送走蔡侯以后,楚王借机出游息国。大国之王驾临,息侯自然诚惶诚恐,热情款待。席间楚王装醉要让息夫人来敬酒。息侯知道不是好事,无奈只好答应。一会儿,幽香瑶佩,佳人徐徐而来,只见罗袖半掩,却掩不住人间绝色,楚王一时看呆了。息夫人素来知礼,虽然给楚王敬酒,但是却不直接捧给楚王,转给宫女,让宫女倒给楚王。即使如此也晚了,楚王一见,哪有放过之理。于是设计擒住息侯,派兵来宫中找息夫人。息夫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哭道:“我就知道会这样。”说着要投井自杀(她说的是“我就知道会这样”,意思里当见过楚王的那一刻,她已经知道自己逃不过命运的摆布,美貌给了她福气,同样带给她致命的灾难)。一.息夫人:“生命之上,一无就在美女投井自杀的那个时刻,历史开始分岔。《烈女传》里记载,说她得知自己丈夫被抓住后,为了免受侮辱,就投井自杀了。到此为止,她的生命终结了,她的故事也终结了,她算得从一而终,清清白白。民间传说里,息夫人被楚王收为己有,日夜哭泣,后来偷偷见到被囚禁的息侯,两人双双自杀殉情。楚人感念息夫人忠贞义烈,立桃花夫人庙来祭奠。《左传》里的息夫人却没有死,不仅没有死,还继续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也许就是因为息夫人没有死,才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悲剧美感。她被手下人劝住,“即使夫人不替自己着想,也要替息侯着想”。为了息侯,她不敢再死,被楚王抓到军营里,立为夫人。息国终于被灭了,息侯被软禁起来,三年后郁郁而终。这三年里,她是楚王后宫里的宠妃,生了两个儿子,只是“三年不言”。“不言”在这里有很多解释,很多人认为就是不说话,有人反对说,孩子都生了两个,夫妻之间是不可能不说话的;有人说,不愿意提起往事;有人说,不多说话。不管怎么解释,不论是不说话还是不爱说话,总表示一种不快乐的情绪。她无法反抗只能忍受,用那份可怜的“不言”维持着最后的尊严。最后楚王忍不住了:“自从你入宫来,我对你百般宠爱,你却总一副别人欠你钱的脸色,究竟怎么回事?”这时候息夫人说了实话:“我一个女人,嫁了两次,有什么好高兴的?”——这话如果孔夫子听了,一定点头称许“孺子可教也”。尽管春秋时期没有所谓“一臣不侍二主,一女不嫁二夫”的严规,但是息夫人这句话里,却暗含着儒家文化的这种价值标准:“一女不嫁二夫。”常常流连青楼的杜牧曾经写诗比较过息夫人这种行为,他说:“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意思是说息夫人最终还是选择苟活下来,比起跟她一样情形却选择跳楼自杀的绿珠差了好几个档次。其实杜牧不知道,息夫人的价值就在于“死而不死”。4.一无所有这个世界上有比死更艰难的事情,就是活着——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说法。而真正的现实是,这个世界没有比死更艰难的事情——“千古艰难唯一死”。在时代与历史面前,个体的死亡是渺茫的;对于本身,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对于时代,仅仅也就是个符号而已——于是,学贯中西的王国维于清亡之际投水自尽,终于不再是大师而化作了时代一个虚化了的符号。写“伤心岂独息夫人”的邓汉仪是明末清初的汉人,改朝换代受异族统治。前朝消亡的时候他仅仅28岁,没有吃过明王朝的皇粮所以没死(明亡尽节的士大夫很多),他选择了活着——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天祥的,如果死亡只是那么一点微茫的意义,那么这死亡带来的终结又代表着什么呢?这是息夫人考虑的问题,这是“邓汉仪们”考虑的问题。在历史与时代面前,儒家谆谆劝导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那超越生命之上的东西,如果不足以撑起生命的重负,那么个体的终结又有什么意义?答案是只能活着。息夫人活了下来,不管为了息侯还是为了自己,就像陈岚所倡导的,在强奸面前她选择活着,哪怕是屈辱。她活着,就有了一切的可能。她郁郁不乐,楚王为此###蔡国,囚禁蔡侯。她的儿子当了楚国的大王,她用计杀了热烈追求她的权臣子元,然后,平静地在楚国后宫里终老。她选择了活着,延续生命里的无限可能,哪怕背负屈辱。邓汉仪也活着,尽管在异族统治之下,背负着民族的耻辱和前朝的所谓气节,所以“伤心岂独息夫人”。所以,生命之上,一无所有二.晏蛾儿:“有一种价值叫做[人物小传]:晏蛾儿是春秋霸主齐桓公的小妾,在桓公病死时,碰头触柱,殉节而死。[君子心语]:世间总有些东西,我们常常问徘徊于值得不值得之间,值得?不值得?值得?不值得?——但你小心,如果过了那个时代价值的站口,就成了“愚忠”……1.贱 妾即使刻意搜集她的资料,也很难找到她的芳踪。有印象的只是在《东周列国志》里她的一段对话,她自称“贱妾”。她确实是“贱妾”,在庞大的齐国皇宫里,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佳丽中,她甚至连最低的品级都算不上。她只是一个与主子有过一夜情的“贱妾”。但她却是陪伴主人的最后一个人。她的夫君是位盖世英雄,是称雄一时的春秋霸主,是有名的贤君齐桓公——临老送终的却只有她一个。野史里这样记载她的故事:齐桓公病重,被小人易牙、竖刁单独围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突然听见“扑通”一声,有人跳墙而过,推窗爬了进来。桓公睁开眼睛一看,是个似曾相识的女子——只是不认得了。桓公内有宠姬如云,外有男色相随(易牙、竖刁都是他的同性恋床伴),哪里还认得她这个只有一夜情的小妾?桓公知道眼前不能得罪她,只好避开话题:“我腹中觉饿,正思粥饮,为我取之!”(《东周列国志?三十二回》)她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主子,一切都心知肚明。她知道,他不认得她了。“无处找粥。”她悲哀地回答。“那么给我点热水喝吧!”桓公热切地望着她。她慢慢摇了摇头:“没处找水。”桓公不解了。年老糊涂的人,病重时总生出一些固执来,自己是齐桓公,是春秋最著名的霸主,是九合诸侯号令天下莫敢不尊的天下之主,难道吃点粥、喝口水都不行吗?她知道他不晓得这一切,他还糊涂着呢。自从管仲大人死了以后,鲍叔牙大人被他气死,他越发糊涂了,整天跟那些小人鬼混。她轻轻叹了口气:“易牙与竖刁作乱,守禁宫门,筑起三丈高墙,隔绝内外,不许人通,还能吃什么粥喝什么水?”桓公终于明白,怪不得几天里近身侍卫一个不见,宫女太监也没了影子。他侧头看了看这个女人,问道:“你怎么进来的?”她微笑着看着他,自我介绍:“贱妾受君一夜之恩,所以不顾性命,跳墙进来,想看看你。”她停顿了一下,“我叫晏蛾儿。”可惜那个男人并不在意她是谁,他心里记挂的是江山:“太子昭在哪里?”她掩饰住失望,若无其事地望了望窗外:“被那些人挡在外面,不得入宫。”桓公终于叹气,想起了管仲临终说过的话,怅然道:“圣人的见解真是太对了,我不听你的话,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于是大声呼叫:“天啊天啊,我小白要这样死了啊!”气息奄奄间他终于记起她还站在这里,于是感慨:“我有宠妾六人,子十余人,无一人在目前者。单只你一人送终,深愧平日未曾厚待你。”她终于微笑,即使他不认得她,即使他从未把她放在眼里,有这句话就足够了——本是至情至性的人,又何必在乎:“主公你要保重,如果你有万一,我也相随于地下!”可惜那个男人没听见她的情誓,他已经在思考到地下以后的事情了:“我现在死了,如果真有灵魂的话,有何面目去见管仲?”说着,盖上自己的脸,叹息了几声就气绝了。这个男人连死都不跟她打声招呼,她想哭,但是谁也不会听到;她想走,墙太高了;她想送终,自己也是做不到了。她能做的,只是把自己的衣服解下来盖住他的尸体——刚才那几句话还萦萦在耳:“单只你一人送终,深愧平日未曾厚待你。”她突然撞柱而死。虽然这辈子没跟他说几句话,虽然她知道他从来没把她放在心上,但是终于以死相随—— 一夜之恩,一句之谢,她不负他。有种东西,叫做愚忠。2.愚 忠古来文人们便把君臣关系比喻为男女之情,即使在晏蛾儿与桓公之间,君臣之情亦多于男女之爱。因此蛾儿之死,不是死在殉情,而是死在尽忠——尽管那个主子未必值得她这样做。正如前面所言,在儒家文化系统里,生命之上有重重的“气节”二字,那么重于气节则须“尽忠”。只有尽忠,死亡才具有意义,但是——如果尽忠的对象不值得你这样做呢?三国阿斗,连刘备自己都知道这个儿子是扶不起来的主儿。孔明绝顶聪明之人,却依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到六出祁山,三上《出师表》,把自己累死为止。岳飞知道班师回朝万事休矣,直捣黄龙则南宋又是一番天下,可是依然回师解甲,以“莫须有”罪名死于风波亭。方孝孺,改朝换代乃天下定规,再说永乐未必不如建文,以后也证明乃是一代明主,可就是因为一个“忠”字,被诛杀十族,上千人陪葬,几代人世为贱民。晏蛾儿死了,那个男人不爱她也不在乎她,她爱他吗?也许爱,也许不爱,仅仅一夕欢情,谈爱是奢侈的。尽管她早就知道,那个人并不值得以死想报,就像屈原投河之前早知道那是个昏君一样——他们都早知道。孔子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事不可为而为之,就是气节。因为超越生命之上,所以祭奠了无数血腥,儒家的忠字前方,是死路一条。但历史并没有在此止步,中国文化如果只有儒家这愚忠一派,中国就不会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钱穆认为:“以忠为愚,乃愤时之言。沉晦仅求免身,乃老庄之道。”就连孔子本人,知道自己的学说无法济世,也没杀身成仁,而是坐下来整理古典书籍。他自己也屡次表达了洁身自好、保全生命的一面,如“乘桴浮于海”、“舍之则藏”、“可卷而怀之”。当事不可为时,当大势所趋时,当对象无法改变时,明哲保身总是一条归宿。老庄的出现,让中国文化为生命留了一条活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原来晏蛾儿可以不死。三.夏姬:“有本事你拆了重盖[人物小传]:夏姬,春秋时郑穆公之女。初嫁陈国大夫夏御叔,生子徵舒。御叔死,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后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战死,楚国大臣巫臣娶以奔晋。[君子心语]:每个女人在遇到那个男人之前,都是一只花骨朵,也许叛逆,也许疯狂、也许荒唐,但请记住,其实她们一直悄悄等待,绚烂绽放的那个时刻……1.身体招租读夏姬故事的时候,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场景——“振保靠在阑干上,先把一只脚去踢那阑干,渐渐有意无意地踢起她那藤椅来。椅子一震动,她手臂上的肉就微微一哆嗦,她的肉并不多,只因骨架子生得小,略微显胖一点。振保笑道:‘你喜欢忙人?’娇蕊把一只手按在眼睛上,笑道:‘其实也无所谓,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振保笑道:‘那,可有空的房间招租呢?’娇蕊却不答应了。振保道:‘可是我住不惯公寓房子。我要住单幢的。’娇蕊哼了一声道:‘看你有本事拆了重盖!’”同样的,那也是一位身体招租的女人——历史上还没有女人像她那样把“性魅力”发挥到极致,也没有哪个女人如此吸引男人们的历史眼光——先秦的典籍《左传》、《列女传》、《谷梁传》中都有关于夏姬的详尽记载。《诗经》、《国语》也有所补充,《史记》、《资治通鉴》更是言之凿凿。《列女传》里说她“老而复少者三,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一句话,简直是迷惑男人的妖精尤物,倾倒过三位国君、跟七个男人媾和。男人们一看到她,就神魂颠倒,丧失心智。而她不过是一名出身小国的公主(郑穆公女),长得如花似玉,性格开放早熟,幼年便开始与族兄子蛮私通。在这期间有史记载她得异人传授房中术,能采阳补阴使容颜永驻,学会了便专门找人尝试,最后把自己的族兄给折腾死了——这显然是写历史的男人们意淫臆断。春秋时期是礼乐崩坏、风气开放,但是一个国家的公主也不至于荒唐到要专门找男人练身手。可能天生性能力高超,子蛮被弄死了(被国君灭口也未可知)。为了让这个爱玩的女儿安分一点,穆公把她远嫁到陈国,做陈国大臣夏御叔的妻子。她从此从夫姓为夏姬。看来夫妻感情还不错,很快生了个儿子,起名夏征舒,略长便送国外留学。故事的精彩要从御叔去世开始。御叔的朋友孔宁看着寂寞守寡的美丽夏姬,偷偷跟她私通。夏姬的美艳与风情,特别是床笫之间的旖旎风情,使他欲死还生。欢情之余,孔宁藏不住独乐之心,忍不住向仪行父炫耀。仪行父不信,孔宁就把一件绣花裤头(绣裆)拿出来,说是夏姬送给他的,以夸示于仪行父。仪行父也不甘示弱,千方百计勾引夏姬。夏姬见仪行父身材高大,鼻准丰隆,风流倜傥,比孔宁有风度多了,相与之心已久,遂许与私会,交合甚欢。仪行父又知心疼女人,广求春药以媚夏姬,夏姬对他越发倾心,也就冷落了孔宁。孔宁吃醋之际,决定引入第三种力量陈灵公。他向陈灵公盛赞夏姬的美艳,极言天下绝无,以此报复仪行父——而正是这个男人的引入,把夏姬卷入了政治旋涡。很多史书都是从这里开始记载的,因为是一女三夫的身体游戏,尤其显得惊险刺激——“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左传?宣公九年》,陈灵公和孔宁、仪行父,还穿上夏姬的亵衣,在朝堂上互相夸耀。泄冶实在看不过,劝了几句,被二人杀了)。三.夏姬:“有本事你拆了重盖一个国君两个大臣,三个有身份有地位有教养的男人共同分享一个女人,而且各自穿着夏姬的内衣内裤公开炫耀,某些程度上有点匪夷所思。而夏姬,嫁人安分了几年后,却在守寡之时恢复了从前的开放,而且一开放起来令人咋舌,同时跟三个男人一起淫乐——女人做到这份上,都有些奇异了。其实总觉得里面有一些什么——我们不想再重复她那可怕的妖媚与淫荡,也不想用猎奇的眼光循着芸芸众生的眼睛指责这个女人——在她身上安装道德显然是可笑,可是,有一种东西似乎在妖媚、放荡、荒唐背后隐隐浮现——娇蕊说:“其实也无所谓,我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娇蕊说:“看你有本事拆了重盖!”2.性之为物如果说夏姬其实是个非常“纯”的女人,肯定会被人扔西红柿、鸡蛋。人们屡屡被她的放荡行为吓昏了头,这样一个无所不为的女人怎么能跟“纯”沾边?这是因为夏姬活得非常纯粹,纯粹得不沾一点世俗气息。有人曾这么说过,“征服一个男人,是通过他的胃,但是征服一个女人,是通过她的阴道”。很多所谓“女性写作”的作家们,高举女性视角的旗帜,而几乎毫无例外地在写“性”,写“身体”。这不是因为他们刻意取宠,而是由于女人天生更倾向于自然与身体,男人更属意于社会与世俗,最自然的女人是与性息息相关的。当查苔莱夫人在庄园里散步的时候,她守着已经失去性功能的丈夫,有着几个若即若离的情人,她的心情是苦闷的,甚至是自虐的。虽然她富有、尊贵,应该无忧无虑,但是她感到了窒息,直到她遇到了狩猎人梅乐士。两个人身份悬殊,但是性成为他们相爱的纽带,也成就了他们生命之爱的纯粹。查苔莱夫人为此甘愿放弃一切,并且生下了梅乐士的孩子。这是作者劳伦斯的一个预示,作为文明异化的对抗者,相对于所谓教养、文明、知识、礼教、文化,他认为性才是人类生命本能的东西,也是最自然最纯粹的,是人性的本质与本真。很多文明让人性扭曲,两性之间充满了世俗的计算、家族的较量、虚荣心的攀比,但是性才是最自然和美好的纽带与通道。一位著名的导演曾经这样说过,“性与暴力”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因为它们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在夏姬那惊世骇俗的放荡背后,是对性的执著与生命本能纯粹。在遇到那个人之前,她是个只追求简单快乐的女人,在性里,她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快感。她迷惑于这种快感,不管对方是谁,她只觉得好奇,只觉得充满女性的征服欲,她想征服所有的男人——通过性的方式。那个时候的她,像个迷惑于游戏的孩子,在本能的作用下,投入地玩了一次又一次。世俗也罢,社会也罢,舆论也罢,对于她来说,只是一笑了之的玩笑。甚至男人,对她来说,只不过是性的手段与工具——那个时候,她没遇到他。没有人,或者说没有男人教她长大,叫她学会爱。但是她不是没有头脑,她是郑国受过教养的公主,在生死之际,她对多管闲事的楚庄王应对自如。但是她或者并不屑于所谓的礼仪,也不屑于所谓的礼教道德,她活着,单纯而本能——相对于那个充满着虚伪、狡诈、阴谋与野心的时代,她宛如一朵罂粟花,悄悄绽放于纷繁乱世之间。三.夏姬:“有本事你拆了重盖3.不愿长大有人曾经这样说,每个女孩在遇到她的真命天子之前都是花骨朵,无论她们端庄贞静还是叛逆疯狂,她们都在悄悄等待着那个盛开的灿烂时刻。其实某种程度上,女人是一种更倾向于自然的生物种群——男人的风流是带着世俗和社会气的,也许未必就是为了性的快感,但是为了占有、为了吞并,他们喜欢征服各种各样的女人。但是风流的女人则不同,因为社会压力的紧迫,只要“敢”风流的,自是看破红尘的潇洒,“性”会成为她们单纯又快乐的追求目标——她们自愿用“性”把自己留在了童年。所有的女人都不愿长大。每个女人都试图用各种手段把自己留在童年。这是种不愿意长大的焦虑——害怕变成成人。夏姬和娇蕊其实也是一样的,她们也在拒绝成人——只不过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有的会选择回避,有的则会进取。“进取”的方式是非常偏激的,而且是非常近似“成人”化的,却是毫无遮掩而天真烂漫的,因为只不过是她们想留在童年的手段而已。她们活在快乐、单纯、毫无功利、毫无目的的童年世界里,管别人说什么去——但是,终究有一天,她们都要长大成熟——每个女孩都要变成女人——不仅是生理上,更是心灵上的,而这种成熟只有一个条件——遇到真爱。夏姬在遇到那个“拆了重盖”的男人之前,一直还是个贪玩性游戏的孩子,虽然她那个时候已为人母,但是心智并没有被开启——在没有遇到那个真正让她长大的那个男人之前,夏姬应该是一名有着成熟韵味的少妇躯体和天真无邪的少女神情的奇特组合。这对男人具有绝对的杀伤力。因为这种无穷而可怕的性魅力,三个名动一时的男人都抛弃了尊严,几年以来一直安心于这种互相分享的性游戏。但是他们忘记了夏姬还有一个儿子,并且已经长大回国。做夏姬的儿子是惨了点的,母亲在孩子的眼里是那样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他长大了,他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也要维护母亲的尊严——可是他回来却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和羞辱,一面是尽忠的国君,一面是父亲的好友,一面是自己淫荡的母亲,他只能忍受。但是这种忍耐并没有持续多久,却因为几句玩笑,突然爆发了毁灭性的力量。历史是这样记载的: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在夏家饮酒,灵公对仪行父说:“征舒像你的儿子。”仪行父说:“他像国君您啊。”(《左传?宣公十年》)——当着征舒的面,在夏府里饮酒作乐本已不该,喝多了还互相调侃,说人家儿子是自己的——这不仅是在侮辱征舒的母亲,而且在侮辱征舒和他尊敬的父亲——没有男人能忍受这种侮辱。征舒终于无法忍受,耻辱已经让他再也顾不了所谓“忠君”,他一箭射死了自己的国君,但却跑了孔宁和仪行父。这两个人的逃走,让陈国灭亡,让征舒被车裂,但却让夏姬遇到了那个男人。4.倾国倾城楚庄王是当时的春秋霸主,楚国又和陈国临近,陈国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当然要管。在古代,弑君是灭族的大罪,再加上孔宁、仪行父的谗言,很快楚军兵临城下。那个时候,夏姬在想什么呢?祸是儿子闯的,但却是她引出来的,史书对这个过程并没有太多详细记载。只是《东周列国传?五十三回》记载,征舒要逃,但是没有带着母亲,只告诉了母亲一声,但是没来得及出去就被楚军抓住了,囚在后车里。那么夏姬呢?三.夏姬:“有本事你拆了重盖庄王问:“何以不见夏姬?”使将士搜其家,于园中得之。荷华逃去,不知所适。这是“于园中”搜出来的。其实夏姬根本就没有打算躲避。她向庄王再拜说:“不幸国乱家亡,贱妾妇人,命悬大王之手。如果您饶了我的性命,我愿做你的婢女!”生死存亡之刻,没有匆忙逃避,也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落落大方地让庄王饶了她的性命——这来源于她对男人十分的把握和对自己十足的自信。庄王不知道这段淫乱丑事才怪。孔宁他们不敢说,但是他出兵之前怎么会不打听明白?他之所以还是听了这两个奸臣的谗言,是因为早有灭陈之心,开拓疆土是好事,何况还能以正义的名义!因此目的达到了以后,庄王开始搜罗夏姬。男人没有不好色的,他对这位倾国倾城的妖精自是充满了好奇与艳羡——也就因此,夏姬能悄悄微笑。那时的她必是盛装以待,楚楚可怜,盈盈跪拜,艳动四座。男人们看到她之后的神态让人想起了金庸对陈圆圆的描写:“忽听得丝竹声响,几名军官拥着一个女子走上殿来。那女子向李自成盈盈拜倒,拜毕站起,烛光映到她脸上,众人都不约而同的‘哦’了一声。袁承志自练了混元功后,精神极是把持得定,虽与阿九同衾共枕,亦无非礼之行,但此刻一见这女子,不由得心中一动:‘天下竟有这等美貌的女子!’那女子目光流转,从众人脸上掠过,每个人和她眼波一触,都如全身浸在暖洋洋的温水中一般,说不出的舒服受用。只听她莺声呖呖地说道:‘贱妾陈圆圆拜见大王,愿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极殿上一时寂静无声,忽然间当啷一声,有人手中酒杯落地,接着又是当啷、当啷两响,又有人酒杯落地。适才袁承志的酒杯掉在地下,李自成甚是恼怒,此刻人人瞧着陈圆圆的丽容媚态,竟是谁也没留神到别的。忽然间坐在下首的一名小将口中发出呵呵低声,爬在地下,便去抱陈圆圆的腿。陈圆圆一声尖叫,避了开去。那边一名将军叫道:‘好热,好热!’嗤的一声,撕开了自己衣衫。又有一名将官叫道:‘美人儿,你喝了我手里这杯酒,我就死也甘心!’举着酒杯,凑到陈圆圆唇边。一时人心浮动,满殿身经百战的悍将都为陈圆圆的美色所迷。”(《碧血剑?十九回》)同样的,在夏府的大堂上,众多男人演绎出了相似的一幕——楚庄王见到夏姬后,立刻魂魄俱失,要纳为妃。身旁申公巫臣突然站了出来,说贤君不可好色,庄王只能放手。看着君王不要,将军公子子反动了念头,正要向庄王索要夏姬。巫臣跳了出来,说这个女人曾害死丈夫、情人,害死儿子,害得陈国灭亡——总之是红颜祸水无疑,你要命还是要色?一顿话说得子反哑口无言。最后庄王只好把这个妖精赐给了鳏居年老的尹襄老。大家都抢,这在夏姬的意料之中,多年游走于两性之间,她对男人的品性再熟悉不过——虽然她心性上还是个顽童,但是同样具有着精确的分析能力与高等的诱惑智慧。男人在她眼里是有趣的玩具,她喜欢看着他们争来争去,并且十分享受这种被争夺的乐趣——但是,她也注意到了,在这一连串的好戏里,有一个玩具居然没有被她倾倒。她暗暗侧视那个当面斥她为“妖物”的男人——真没想到,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不被她迷惑的男人。三.夏姬:“有本事你拆了重盖如果一个习惯迷惑别人的女人,一旦迷惑不了某个人,就注定被这个人迷惑。5撞到爱情大堂之内,咫尺之间,夏姬用眼光飘向那个男人。他如怒目金刚,一脸正气,侃侃而谈“此妇乃天地间不祥之物……”——夏姬偷偷环视了周围,那些充满欲望的眼睛正盯在她的身上,眼珠“滴溜溜”打转,他们在挣扎、在犹豫,美色当前,但不祥之物危及于己。夏姬冷笑。只听有人质问:“既然如此,主公娶不了,我娶不了,难道你能娶?”——夏姬猛然抬头,望着那个男人,可是她失望了,那个男人连声说了两句:“不敢。”——他也不敢,夏姬骄傲地抬起胸,俯视着,微笑着,真好玩,她想。只听座上庄王支吾搪塞:“既然大家都不敢,就赐给尹襄老吧。”——这倒霉老头正在后队,没有听见屈巫那番“不祥”的高论,所以大着胆子接纳了。夏姬看着白发苍苍的第二任老公,撇了撇嘴——显然这个玩具太老了,不好玩。在叩谢退出的时候,在下意识的余光里,她突然看见那个男人正在看她——那是种从来没有过的眼神——是痛恨?是怜惜?是爱?是什么?……说不清楚,她早已看惯了男人充满欲望的嘴脸,看惯了色迷迷的打量和迷恋,可是从来没有这样一种眼神。她呆了一下,突然调皮地冲他一笑。过了不久,屈巫那番“不祥”的理论又一次得到了证明,尹襄老很快死在了战场。夏姬并不难过,她又得到了一个新的玩具,尹襄老的儿子黑要爬上了她的床。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游戏失去了从前的快乐,即使是年轻力壮的黑要,也不能让她快活起来,反而让她感到了一种别扭。她不是不知道外面在传什么,老子死了,儿子贪恋继母不肯去领尸——从前她根本就不在乎,要在乎她也不是夏姬了,可是现在她居然害怕了。她不是害怕别人的鄙视,她害怕这个传闻传到了那个男人的耳朵里。她开始辗转反侧,开始睡不着觉,开始排斥黑要的亲热……真不知道是怎么了,从来没有心的一个人,其实一直只要身体快活的,可是现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烦躁汹涌而来——正在此时,接到了侍女传来的一张纸条:“归!吾聘女。”她茫然抬起头,清清楚楚听见侍女告诉她“是屈巫先生给的”,突然,她落下泪来。她生平第一次,想回家。于是哭哭啼啼告诉了庄王,声称想迎尹襄老的尸体归郑。庄王看着梨花带雨的美人,自己又只能看不能到手,还不如远远打发了,于是“怜而许之”(《东周列国志?五十三回》)。回去的时候,她就得到了消息,家人已经接到了那个男人的婚聘——他果不负她。因为那个男人是名动一时的楚国忠臣,家人慨然答应了。她名声不好,她知道,她也不在乎,可是那个男人想娶她!这一次,真的想嫁人了——做一个男人的女人。“娇蕊并不生气,侧过头去想了一想,道:‘是的,年纪轻,长得好看的时候,大约无论到社会上去做什么事,碰到的总是男人。可是到后来,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总还有别的……’”(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6.灿烂绽放一等就是几年,史书这样记载:晋国###齐国,齐国向楚国求救,恰好楚庄王去世所以没有立刻发兵,后来齐国大败,与晋国盟约。后来继位的楚共王认为齐国服从晋国,是因为楚国没有及时救助的缘故,不是齐国本身愿意的,于是想为齐国###卫国、鲁国来雪耻,但这个意思需要有人传达给齐国国君。屈巫应声而答:“微臣愿往!”历史没有记载她等待他的确定时间,只是确定成公二年她便回到了郑国,到楚共王继位,到齐晋结盟,至少要四年以上,她居然耐心等了这么多年。她的名声早已不好,写史的男人们既然不惜笔墨写她的放荡不羁,这些岁月里如果再有风流自然不会放过,可是没有。她那些荒唐、那些玩乐、那些疯狂自从遇到那个男人以后,突然戛然而止——我们很难解释爱情这种奇妙,可是在屈巫与夏姬之间,是有爱情的。也许她跟无数男人上过床,但屈巫来郑国之前他们并没有发生关系。当初在楚国,屈巫都是“使道焉”(《左传?成公二年》)。连善于演义的《东周列国志》都说“使传语于夏姬”,可见两个人并没有紧密接触,然后这个男人就要娶她,然后她为这个男人一等就是几年——在她的岁月里,几乎是干净得难以相信的几年!可能连夏姬自己都说不清,在那充满玩乐的一生里,她突然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像娇蕊一样,某些时候,“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几年以后,那个男人来了,名义上是出使齐国,其实是转道到郑国来娶她。一夜欢娱之后,她问他怎么办。她知道,他回不去了——当初他信誓旦旦不肯让楚君纳了她,不肯让别的大臣纳了她,现在自己却娶了她,他回不去了。他说不要紧,我们去晋国,晋国实力强大,足可以保护我们。“我们不怕”——他说“不怕”的时候,脸上带着决然和沧桑——她习惯了自私与自我,所以并没有看懂,这其实是一场赌注了整个家族的私奔,很多人会因为他们而流血。但这一切都不足以去顾虑的,单单可以因为爱,亦是满足和欣慰。他们逃到了晋国,她的传说从此戛然而止,历史上再也见不到那个放荡的身影和妖媚的身姿。如果说还有后来,也只是旁人牵连的传说——那个男人的家族因此被灭,她的丈夫终生要与自己的故国为敌,楚国大乱从此开始——而这些都与她无关了。也许很多年以后,已经成为贤妻良母的她,坐在晋国臣府的花园里,眯起眼睛,看着徐徐落幕的夕阳,兴许还能记起一点从前的荒唐——“振保沉默了一会,并不朝她看,向空中问道:‘怎么样?你好么?’娇蕊也沉默了一会,方道:‘很好。’还是刚才那两句话,可是意思全两样了。振保道:‘那姓朱的,你爱他么?’娇蕊点点头,回答他的时候,却是每隔两个字就顿一顿,道:‘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认真的……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四.南子:那朵有毒的曼陀罗(1[人物小传]:南子,春秋时卫国国君夫人,行为淫乱,曾经慕名召见过圣人孔子,为历史上著名的“子见南子”。[君子心语]:一个在堕落中的女人,一个道德模范的圣人。她需要他光明的救赎(秩序、道德),可惜他只是个世俗的男人而已,在世俗的冷眼下,他逃之夭夭,剩下她,无奈堕落于黑暗之中。1.荡妇的执著她是一名真正的荡妇。作为宋国美丽的公主,未出阁前便艳名远播,与著名的美男子公子朝——自己同族的弟弟乱伦私通,后来嫁给卫灵公,又跟灵公内宠大臣弥子瑕通奸。灵公为了取悦她,竟把公子朝从宋国接了过来玩四人游戏。她安之若素游离于丈夫与各个帅哥情人之间。你很难想象灵公作为一个男人的心态,也很难想象灵公与南子之间的夫妻关系。某种程度上也许要龌龊地揣测两个人某些方面的“不和谐”,使得灵公作为一个男人的本性越发衰落下去,最后连同男人的尊严都不要了,头顶着几只绿油油的大帽子把自己的情敌接到家里来。但也有可能灵公属于心胸过度开阔的异类,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举个例子,如果在大宴群臣的时候,你的内宠大臣弥子瑕把桃子吃了一半,然后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把另一半塞到你嘴里,你会怎么做?如果是秦始皇可能拖出去砍了,齐桓公可能面露不悦,但是我们家的灵公却非常高兴对大家炫耀:“你看子瑕多爱我啊,吃桃子都分给我一半。”——某种程度上,“很傻很天真”真的是需要境界的。连渐渐懂事的儿子蒯瞆也无法忍受亲人给予的羞辱,派自己的家臣去刺杀淫荡的母亲。失败以后,灵公把自己的儿子逐出卫国,让其流亡天涯。遇到这样一位想得开的老公,放荡的南子是很自由的。她正当盛年,美貌如花,有帅哥情人相伴,有天真的老公纵容,除了外面的流言蜚语稍微有点心烦以外,她应该是很快乐的。如果没有孔子,如果没有著名的“子见南子”之谜,南子在历史上仅仅是一名水性杨花、乱伦私通的荡妇而已,可是她见到了孔子。圣人自然不会主动去见一名艳名在外的荡妇,虽然她当时贵为卫国夫人。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见孔子。她自然知道孔子是什么人,最讲礼教道德的圣人。一个生性放荡、视礼法为无物的荡妇(乱伦、通奸),为什么要见一个道德声名远播的圣人呢?南子私通的可都是大帅哥,证明这位美女挑眼得很,而孔子那个时候已经是50多岁的老头子,并且圣人长得像阳虎。阳虎是谁呢?是欺负宋国匡人的恶人,也就是说,圣人可不是面如冠玉,长须飘飘,而是像“恶人”。南子不仅要见,更要在自己的内堂见,不仅在自己的内堂见,而且要他跟自己一起乘车出游。一个是道德败坏的荡妇,一个是礼教楷模的圣人,一个是喜欢帅哥美貌如花的少妇,一个是五六十岁的糟老头,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女人。2.圣人的暧昧想要分析南子见孔子的原因,我们不妨看看《天龙八部》里,马夫人对萧峰说的话:“你难道没生眼珠子么?恁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汉,都要从头至脚向我细细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视,乘旁人不觉,总还是向我偷偷地瞧上几眼。只有你,只有你……哼,百花会中一千多个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终没瞧我。你是丐帮的大头脑,天下闻名的英雄好汉。洛阳百花会中,男子汉以你居首,女子自然以我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瞧上几眼,我再自负美貌,又有什么用?那一千多人便再为我神魂颠倒,我心里又怎能舒服?”四.南子:那朵有毒的曼陀罗(2既然南子自负天下美貌,倾倒众生。孔子人称“圣者”,那么基于女人的好胜心和征服欲,倒想看看他是否能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这是一种姑且称为爱情的东西。美貌的女人总有这份征服欲。也就因此,历史上著名的“子见南子”充满了暧昧的挑逗意味。太史公这样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天下的人都愿意跟我丈夫卫灵公做兄弟,他们见了我丈夫,也会见我南子夫人的——由此可见南子身份地位之高)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技术工匠的掳掠占有和铁工具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各种手工业交流提高。贵族们皆足饰珠玑,腰金佩玉,且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南子见孔子,“环佩玉声璆然”,自是盛装以待。出于尊者讳,太史公没有提及两个人的对话,只是说夫人在帷帐里,孔子一进门就向北行礼,然后夫人再在帷帐里回拜,然后就回来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南子费了那么大精力见到了圣人,不可能只看一个老头子朝她行礼,他们必有所交谈。那么谈的是什么呢?没人说过,只是在孔子对子路的赌咒里,略微看到一些影子——孔子见完南子回去,弟子子路不愿意了:“师傅,你是圣人,怎能见一个名声败坏的女人,然后……”下面的话,子路估计说了,但是没有记录。子路性格粗暴,着急的时候自是口不择言,但孔子是天下第一圣人——谁也不敢写。老实人孔子气急败坏地发誓:“如果我真像你说的那样做,连老天爷都会厌弃我的!”从这里我们反向推论,他们之间虽然没有严重到像子路意淫的“然后”,但是交谈肯定是交谈过了,而且是很亲密而深入的交谈。既然出于征服欲,南子必让孔子看到她的脸,交谈的过程中,她一定揭开了帷帐,一张芙蓉秀脸,风情万种。可以想象,孔子坐在南子的内阁里,面对着美丽多情的南子夫人,听着帷帐里“叮叮当当”的环佩声响,闻着对面散发出来的女人的幽香,圣人会说什么呢?4.有毒的曼陀罗历史上有些有趣的东西需要我们倒着推论。史书再没有记载这次荡妇与圣人之间的交谈内容,却记录了这次交谈的结果——孔子答应跟南子和她的丈夫一起乘车出游。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信息。大家都知道,从前南子见孔子,多次拜托而孔子固辞,谁知道见了面交谈以后,圣人居然答应跟他们一起出游。老头子是个圣人,读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礼仪,不是卫灵公那种“很傻很天真”的傻瓜,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去了。他去了,跟着声名狼藉的南子夫妇一起,但却没有架住世人们的讥讽(市人歌曰:同车者色耶?从车者德耶?孔子叹曰:“君之好德不如好色!”乃去卫适宋。《东周列国志?七十九回》),叹息了一声“君子好德不如好色”,逃之夭夭。然后,逃离了卫国,同时,逃离了南子。史书的结论是,圣人是厌恶了这些淫人——可是他入卫国之前就应该知道,早干吗去了?所以最后的结点,还是在那次交谈。我们不否认,一开始南子固执地要见孔子,是好胜心与征服欲,她倒要看看这位圣人能不能架住她的无穷魅力。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南子是单纯引诱,孔子最后是不会答应跟南子一起乘车的(我们要对圣人的道德水平有些信心)——南子一定还说了别的。那么会是什么呢?南子应该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有引诱圣人的俏皮,同时还会具有一种常识,那就是引诱的结果是很难成功的,别忘记那是个口口声声道德礼教的圣人,而且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那么,她还想什么呢?我们可以推测,南子的心态——一个堕落中需要救赎的女人,一个希望看到太阳的女人。所以在极端的不道德里要见极端的道德,在圣人的交流甚至是呵斥里,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在声名狼藉的压力下,南子更想晒一下太阳。因此,才会有这次著名的“子见南子”之谜,才能解释通为什么圣人还会跟南子乘车,是怜悯,是拯救,是理解……或者,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但是这次圣人让她失望了,他在半途中逃之夭夭了,他根本无法跟她一起承担起世人的讥笑与指责,她只能永久沉寂于黑夜了。——曾经见过黑夜里盛开的花,在黑夜映衬下却很像一朵百合,花香清淡幽雅,但是剧毒在身,人们叫它致命的曼陀罗。《读史做女人》第二部分五.吕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物小传]:吕后(前241~前180) 名雉,字娥姁,汉高祖刘邦之妻。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刘邦去世后,被封为太后。[君子心语]:那个男人辜负了她,所以权力才是世间最值得依赖的东西,但也正是权力,让她逼死了亲生儿子,杀死了很多人,走进了象征人性迷失的“挪威森林”……1.狠毒的背后她太有名了,在那充满男性话语的历史舞台上,她那“人猪”式的狠毒与历经坎坷的一生,成为父系社会一个令人畏惧的标签。她的名字叫吕雉。在中国的政治角斗场上,参与男人厮杀游戏的并不多,而她是正式出场的第一个,说句良心话,干得不错(我们以后就会发现,历史上的那几个都干得不错)。可是人们总记得她的狠毒——平定天下,功臣们用不到了,是君王算总账的时候,可是刘邦曾经跟韩信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于是她设计用竹签杀死了老公一直下不了手的韩信;彭越谋反流放,半路跟她求情,她回去让老公夷了人家三族;一直嫉恨的狐狸精戚夫人,在老公死后,把她四肢剁了,挖了眼睛放在厕所里;几次杀戮刘姓子孙,光赵王就换了三次,灭了三次;培植吕氏势力,让自己的本家兄弟封王……史官们都讨厌她,甚至男人们都讨厌她,当然也包括很多女人。在民间,在历史,在言传里,她是一个狠毒的坏女人。但是,政治不是道德宣判场,在权力的角逐里是没有好坏的。衡量一个政治家唯一的标准,是张艺谋《英雄》里那两个重重的字眼——“天下”。不喜欢她的太史公,这样评价:“孝惠皇帝和吕后在位的时候,百姓得以脱离战国时期的苦难,君臣都想通过无为而治来休养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安闲无为,吕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起来了。”作为一名政治家,她是合格的。大乱之后,拱手而治,休养生息,终成“文景之治”,她做到了;在时机不到国力不是很强大的时候,有礼有节处理外交冲突,她做到了;安定的天下为她证言作为统治者的合格——虽然,她的人品那样可怕。而政治无人品。权力的斗争,只有利益,没有品格,在一个充满男性的权力角逐场里,一个女人要想出位只能比男性更狠毒、更决绝、更刚毅。前有吕后,后有武则天,她们杀人不计代价是因为她们是女人。她们有先天的弱势,想活着,就要六亲不认。但戚夫人呢?如果说###,她是必死的牺牲品,何至于要做成“人彘”?那是因为吕后是政治家,但更是个女人。一切都是戚夫人的错。2.女人的自尊史称戚夫人年轻美貌,气质高华,且与刘邦情投意合,刘邦走哪儿都带着她。相比之下,两军阵前项羽威胁刘邦要煮了吕后和刘邦的父亲,刘邦笑嘻嘻地对项羽说:“好啊,你把他们都煮了,到时候也分我一杯羹。”她为他受了那么多苦,他根本不在乎她。当年她以县长小姐之身,嫁给了这个整天不着家的无赖丈夫,为他下地种田、照顾老人、生养儿女,为他坐监牢、受惊吓、忍屈辱,最后,他说“分我一杯羹”。吕后应该知道这是策略,项羽向来拿刘邦没办法,但是没有女人能容忍这样的薄情——在感情上,男人看重的是实际,女人却更注重言词的抚慰。她不介意你每天说一万遍“我爱你”,但是她不能容忍你开玩笑说“我不爱你”。五.吕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吕后在想什么?千头万绪,太多的折磨与惊吓,她只能面无表情。她是刘邦的妻子,或许刘邦不再把她看做女人。她是他的伙伴,所以,只能比男人更坚强。一分别就是几年,历尽劫难,回来却发现“只闻新人笑,不听旧人哭”,这个狐狸精抢走了自己的男人,并抢走了这个男人的心。她只能面无表情。这还罢了,女人命苦,男人三妻四妾,是规定,是风俗,是制度,没办法的事。所以他娶了一个又一个,她不能说什么,他宠爱戚夫人,她也不能说什么。这是她的命。可是错就错在戚夫人。她太贪婪了,她撞破了吕后的底线。她想做皇太后,她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她不仅要夺走这个男人,而且要这江山,要这正位,不仅想拥有现在的一切,而且要夺走以后的未来。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倒也还罢了,只是狐狸精用的是狐狸精的手段,哭哭啼啼地吹枕边风,而那个男人竟摇摆不定,要改变心意。一起打下的江山,那么多兄弟的血汗,那个妖精什么都没做,就要把这一切夺走!而且,用了女人最忌讳的手段。女人之间的斗争,通过让男人做事情,坐下来四平八稳讲道理,可以;用计谋,可以。但是撒娇哭闹,却深受鄙视。可是她居然成功了。戚夫人用的就是这招普通小女人都用的方法,却是吕后最为嫉恨的方法。她伤了一个女人的尊严,也证明了吕后作为一个女人的失败——根本无法影响自己的男人。所以,戚夫人下场这么惨,是因为这关乎一个女人的自尊。吕后积累起所有的怒火,等待发泄和复仇的那一天。她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3.必输的战争这场夺储之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戚夫人的灭亡。因为她没看清刘邦身边的势力分布。她天真地夸张了一个男人感情的力量,以为自己可以是妲己。可惜,刘邦不是纣王。与几十年浴血奋战打下来的江山相比,感情对于那个男人来说,仅仅是附属品而已。他可以不在乎吕后,同样,他也可以不在乎戚夫人。他想动吕后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戚夫人的撒娇争宠。吕后是他的政治伙伴,这个女人很可能百年之后独揽大权,与其让这样的局面出现,不如让不懂政治的小女人戚夫人做太后,即使胡作非为,亦成不了大事。这是刘邦最主要的考虑。但是,废长立幼毕竟于礼不合,何况她是他几十年生死与共的伙伴,他下不了手。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第三种力量是决定性的。老家伙们不同意。在刘邦的兄弟们眼里,吕后是主公的正牌夫人,平时也对他们多有提携,跟他们一起同生死,共患难。戚夫人算什么?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面,只是一个狐媚的女人,想做他们的主子?不行,万万不行!更重要的是,在帝王周围有两大势力范围——吕氏跟旧臣,如果再冒出第三种势力,那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蛋糕只有一个,瓜分的人自然越少越好。周昌首先跳了出来,对刘邦说了一番立长不立幼的劝谏。然后张良设计,请来刘邦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做太子的师父。当刘邦看见四个白发飘飘的老家伙站在太子背后时,他知道太子羽翼已丰,大势已去,吕后他动得,但是兄弟们他动不得,天下民心他动不得。他回去跟戚夫人说了,戚夫人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她本来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失去宠爱的黄脸婆罢了,没想到这个黄脸婆背后,站着兄弟们和万里江山。想到这里,她不禁悲切难忍,哭泣起来。五.吕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见美人哭泣,刘邦也于心不忍,但是他也没办法,于是颇为阿Q地跟美人说:“我给你唱首歌吧。”他唱着歌,美人跳着舞,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夺储之争以戚夫人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现实告诉刘邦,吕后跟大臣们的联盟是牢不可破的,他们不可能也不允许再出现戚夫人这第三种势力——很多事情,虽然贵为帝王,亦无法随心所欲。不过他还留了一手,临终之前,吕后问及天下,“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聪明的他已经知道以后的结果,即使吕后专权,这样的安排也可以制约吕氏的权力。这样,在他死后,留下了两大互相制约的权力集团。两大集团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但吕后还是按照刘邦的遗愿安排了臣子的顺序——这证明治理天下做事情的愿望都是一致的,吕后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家族的人称王。4.挪威森林任何民族的神话都有隐喻的作用,《魔戒》里谁捡到魔戒,就拥有了征服世界的力量,人性就会被它控制。魔戒就是权力。从某种程度上,《笑傲江湖》也是一部隐喻,当令狐冲站在山脚下,听见震山的“文成武德,统一江湖”时,阳光之下,是东方不败还是任我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成了权力的一个符号,而东方不败和住都只是一个附庸,一个迷失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看吕后,当她拥有了至高的权力的时候,也是她迷失的开始。一个人如果迷失,就很容易心理变态,做出一些让本心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她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孝惠帝要保护自己的兄弟赵王如意,她偏偏找个机会把他毒死了,并且拿扔在厕所里做“人彘”的戚夫人吓唬儿子。儿子从此不好好干活,也不好好活了,深为这样一个狠毒的母亲惭愧。这还不够,为了巩固吕氏的势力,她硬是把女儿的女儿嫁给儿子。外甥女嫁给舅舅——非常典型的乱伦,儿子是个正常人,看着从小长大的外甥女突然变成了自己的床伴,那种感觉一定非常怪异。亲情的错乱,让儿子跟外甥女没有孩子——也生不出来。事实证明孝惠帝性功能正常,他跟几个宫女生了六个儿子,就是跟自己的外甥女生不出来,这是他正常的表现。就这样,好好一个儿子,让吕后折磨死了。吕后是故意的。孝惠帝代表的是皇权,是刘氏天下,他的存在只能是个威胁,想要完全大权在握,只能让他消失。这个时候的吕后,已不再是一个母亲。她戴上了那枚魔戒,权力已成了她唯一追逐的对象,为了这个,她不择手段,甚至人性磨灭都在所不惜。人性的迷失是很可悲的事情。它可以让一个正常人做很多错的事情,让一个好人做很多恶事。权力让吕后丧失了人性。她变本加厉地扶植吕氏的力量,临终那一刻却清醒过来。她知道,这样的扭曲并不会长久,老家伙们还在,这天下还是刘氏的。如果九泉有知,吕后见儿子于地下,会说什么呢?江山功名都烟消云散,爱恨情仇都如过眼烟云,只留下人类最本质最纯粹的东西,那个东西,叫人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挪威森林。六.陈阿娇:沉重的爱情(1)[人物小传]:孝武陈皇后,小名阿娇(世人称其为陈阿娇或陈娇)。母为武帝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武帝为太子时,为太子妃。汉武帝登基,进封为皇后,无子。后因巫盅被废,迁居长门宫。[君子心语]:爱情里面,附加的越多越沉重,越不自然越容易失去,所以盈盈对令狐冲说:“我不要你的感激”。1.沉重的爱情她出身高贵,拥有所有女人的一切。可惜,她这辈子最想要的,得不到。他们的爱情一开始便染上阴谋的色彩,虽然不是政治的牺牲品,却是政治的附属品,虽然是那么高调的浪漫。历史上至今还流传着“金屋藏娇”的传说,与文学上的《长门赋》交相辉映,成就着历史上著名失败爱情的经典。爱经不起太多的沉重。当初令狐冲对小师妹一往情深,不能自已,可惜小师妹移情别恋。盈盈舍身就难,却不让令狐冲领情,因为盈盈要的爱情太金贵,她不要感激。男女之情,纯属自然,加了任何东西,都显得太过沉重。那是个真正懂爱情的女人,最后也得到了爱情。阿娇对武帝的情,太过沉重。从小青梅竹马,幼时“金屋藏娇”的戏言,让长公主帮助刘彻登上了皇位。在王权的阴谋下,两个人结成秦晋之好,而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对的时刻遇到了两个错的人。武帝自己都说,三天不吃饭可以,但是不能一日无妇人。这样一个花心大萝卜,又是封建社会有着后宫三千的帝王,幼稚单纯的阿娇哪里看得住他?更何况,这样一个刚愎自用、霸气十足的男人,是绝对不会受命于任何人的。看看李夫人就知道了,他需要和喜欢的女人绝对不是骄横任性的阿娇。新婚的新鲜劲一过,武帝便对这个女人开始感到厌烦。某种程度上除非心理发生萎缩,没有一个正常男人会长期受得了骄纵任性的女人,何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这位十几岁的少年天子开始寻找其他的突破口,结果被精明的王太后阻挡了。皇太后对他说:“你刚刚即位,大臣未服,先为明堂,太皇太后已怒。现在又得罪长公主(阿娇的母亲),必然会获罪,女人都好哄,你应该仔细对待才是。”很简单,自己登上王位,是因为长公主长期在景帝面前说前太子母亲栗姬的坏话,加之栗姬不会做人,先是怒长公主经常给皇帝拉皮条而拒绝了长公主的提亲,后来又在景帝托付其照看他的孩子之时,不肯答应还言出不逊。最后,景帝终于在长公主的挑拨与王夫人的唆使下,废了太子,栗姬也幽怨而死。简而言之,这皇位是人家阿娇她母亲用无数唾沫换回来的。更重要的是,窦太后还在,长公主是她的掌上明珠,这个势力这时无论如何是动不得的。如果说当初许诺金屋藏娇的时候,是年少无知的戏言,后来娶得美人归是心愿所往,但是这次的“复稍加恩礼”则带了强迫的味道。这个时候在这位少年天子心中,爱情即使有,也已经变质——更糟糕的是,阿娇没有看出来。长期养尊处优、颐指气使的生活让阿娇变得愚蠢,她是真心爱武帝的,可是她以自己最愚蠢的方式挟恩邀宠,强迫武帝爱她。这样的模式不仅把武帝越推越远,并且也注定了最后的悲惨结局。没有人能强迫一个人爱另外一个人,如果有,肯定不会长久,尤其是男人。2.错位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阿娇是个愚蠢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可悲的女人。六.陈阿娇:沉重的爱情(2)“你欠我的,欠我们家的,所以你应该宠我爱我”——这是阿娇的情感逻辑。可是,对方是汉武帝。武帝这辈子有过无数女人,宠而有名的有她、卫子夫、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但她们都没有好下场,除了李夫人自然死亡以外,都被武帝弄死了——这样一个男人,自小青梅竹马,阿娇居然没看透。阿娇这辈子最失败的,在于没看透。她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去夺回那个男人的心,为了夺回卫子夫的专宠,一哭二闹三上吊;为了生下子息,花了9000万去搜罗各种偏方,差不多占当时全国税收收入的一半!为了拴住老公,专门去学习什么媚惑巫术之道——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尽了所有的力气。结果相反,这个男人离她越来越远。最终,被废长门宫,抑郁而亡。这是一个错误的开始,如果不是汉武帝,而是普通的大臣或者平民,或许,她会幸福一生。我们看着这个错误的爱情,看着她一次又一次拙劣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希望的渺茫。她是一个真心去爱的女人——她的拙劣反衬了她的真心与幼稚无知,她还是个孩子。她还是个孩子,却没有遇到一个可以让她成为女人的男人。汉武帝需要的是女人。相比刁蛮任性的她来说,卫子夫、李夫人都是可以跟武帝构成两性关系的对面的一个,而她不是。我们幼年的时候,常拿自己的爱当做悲壮的审美对象(其实是自恋)。可这个男人不爱她,或许爱,但是不能把她当做一个女人来爱。她无法站在他的两性世界里,而只能站在他心理世界的一个角落,成为被他呵护和珍藏的观赏品,成为他需要照顾的孩子。所以她在他面前不能成为女人,也无法成为女人,尽管那是个风流得出名的男人,尽管他拥有过无数女人,他们之间,纯情得没有一丝瑕疵。每个女人都曾经是女孩儿,每个女孩儿都曾经有一个憧憬,每个憧憬都充满着幼稚的激情与幻想,虽然当时看着灿烂炫目,但在未来的不远处,有她命中注定让她成为女人的那个男人。那个时候,她才会真正成熟,而这个时候,真正的男人是放手。不爱,放她一条生路,让她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真爱。有时候,残忍是另一种慈悲。汉武帝需要利用阿娇登上王位,何况那个时候武帝还不懂爱情。那么历史如果能够假设,如果汉武帝早知道了不合适,会放手吗?答案是不会。在政治的角逐场上,为了权力什么都能做,何况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所以,阿娇的悲剧,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在对的时间里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悲哀。3.千古的怨妇《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这一定不是真的。男女之间分手,如果一方感到如释重负,复合的可能性就没有了。武帝身为帝王,因为皇位的关系总在阿娇面前抬不起头来,有血性的男人很难跟这种女人进入恋爱关系,因为觉得备受压抑没有自尊——如果男人有征服你的欲望,你就很难进入他内心的恋爱领地。相对于这份寄托着沉重恩情的感情,武帝采取的是远远逃避的态度,让这烦人的娘儿能滚多远就滚多远。他把阿娇打发到长门宫,虽然许诺长公主自己会时常看望阿娇——鬼才相信,没事干吗自找不痛快?只要见了阿娇,武帝就会想起自己欠人家的,就会看到她恃恩要挟的嘴脸,那种恩情不能回报的愧疚感折磨着一个男人的自尊和自信——没人想把债主当老婆。爱情要的很纯粹,在最接近于生命这个层次上,它要“自然”得一尘不染,妄加之于其他任何情感都是一种亵渎,也是一种负担。而只要成了负担,人性就会跟爱情自然分离——所以盈盈跟令狐冲说:“我不要你的感激。”因此有长门怨,孤零零守着偌大的宫殿,回想当年盛宠一时,荣华富贵如烟而去,镜中依然如花似玉,可是那个男人永远不愿意再见她。因为心胸和心智不够档次,阿娇终于从武帝的债主变成所有人的债主——欠过债的人都知道,这个星球上最不愿意见的人就是债主——无论她长的多漂亮。她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千金纵买相如赋”,结果依然是被冷落,因此得宠的是一个男人——她连他都不如。她成了怨妇。“被男人冷落了的,心存不满的,整天摆着脸色给别人看的,为怨妇”,简而言之,就是认为全世界都欠了她钱的女人。一篇名为《宁为悍妇不为怨妇》的文章里这样形容怨妇:“怨妇很少是美的。就是眉目如画,神色间也常常有一股邪火。没有什么事情会让她发自内心地欣喜。她看世界,永远看糟糕的一面,神色怨怼,表情阴郁,仿佛全世界都欠她八百吊。”“怨妇最缺乏的,可能是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而温柔宽和沉静——那几乎是女性美的必备要素。”“做女人,若是做得好,福星高照,事事顺遂,没什么可说的。不巧碰上沟坎,哪怕是做丑妇悍妇,都不打紧,只是千万别做怨妇。真是控制不住地想怨,也一定要走幽怨一路,愁思轻浅,哀戚淡淡,看上去像一首闺怨体诗词,惹人心痛。绝不可怨气冲霄汉,满腔恚怒不平。怨妇性格一旦生根发芽,会死得很难看。不要说爱,连同情都一并失去。”其言是也!也许不是阿娇的错,只是命运太过捉弄,从小一切都对她太好,她已经不懂什么叫感恩,成为怨妇也许就是一个弱者歇斯底里的反抗——只是那样那样喜欢《氓》的女主角,面对着始乱终弃,“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男人不爱就算了吧,即使无法潇洒也不要抱怨,至少坚忍,生活也会变得尊重。做女人,莫做陈阿娇。七.班婕妤:楷模的悲剧(1)[人物小传]:班婕妤,西汉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相传为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初为少使,立为婕妤。[君子心语]:这个世界有这样一种类型的女人,她们的人生目标就是“楷模”,她们以为只要做到“完美”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班婕妤想要施展通过“楷模”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她不知道在一个男权中心的社会里,掌握这个男人才能拥有一切可能……1.楷模的悲剧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横溢的才华,贞静的美德,出色的容貌,几乎是一个理想女性的楷模。她出身贵族,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之女。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汗马功劳。德容兼工,端庄贤淑,成帝为她的美丽而倾倒。为了跟这位美丽的妃子在一起,她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她的拒绝:“看古代的图画,贤圣的君王都有名臣在旁,三代的末代皇帝才有宠妃在侧,现在陛下跟我一起乘车,不跟那些昏君一样了吗?”(《汉书?外戚传》)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驱散成帝内心的积郁。又擅长音律,使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成帝而言,她不只是侍妾,亦是知己。平时还在德、容、才、工方面加强修养,希望对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连后代钟嵘《诗品》都这样评价她:“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几百年,女人只有一个,就是班婕妤。整个是一个薛宝钗的化身。而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贾政就悲叹过宝钗的命运:“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宝钗的命运是“更觉不详”。那个隐喻是更香,那是寂寞夜晚点燃的一缕青烟,是如花岁月掩埋在寂寞的空守——宝玉出家,她在无爱的寂寞中度过余生。同样的,婕妤的宠爱到赵飞燕姐妹进宫就画上了休止符。她被卷入宫廷斗争里,在赵氏姐妹的诬陷下,那个男人居然不顾旧情,把她处死。多亏平日的机智救了她,她对成帝说了一番情理并重的话:“我听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修正还没能蒙福,做这种坏事有什么用?鬼神如果有知,不会受理这种不正当的申诉,如果无知,申诉有什么用?所以我不屑于那么做。”结果成帝感念她应对得好,怜悯她,奖给她黄金百斤。可是她的心死了,那个男人已经移情别恋,只要赵氏姐妹在,她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她自请去长信宫侍奉太后,在寂寞的岁月里,消磨花季的生命。深宫幽幽,听着远处的歌声笑语,想起往日恩爱荣华,自伤《团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恩情中道绝,到底谁错了?终身所追求的,是幼年所接受的那些标准和训诫,是众人眼里完美的期许。小的时候就被大人谆谆教导“应该”怎么做女人,并且坚信这样做就会得到幸福。因此那样做了,也习惯那样做了,像所有人期望的那样做了,却得到了无比凄凉的结局。七.班婕妤:楷模的悲剧(2)被骗了。2.自我觉醒的迷失班婕妤几乎是一个完美女人的典型,但是为什么这么才德兼备的女人成帝不要,却偏偏去喜欢一对歌妓?某种程度上,赵飞燕简直是坏女人的典型,狐媚妄上,残害忠良,不学无术,最后还与人私通。难道真的是“男人偏爱坏女人”?在班婕妤的《自悼赋》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登薄躯于宫阙兮,充下陈于后庭。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成。既过幸于非位兮,窃庶向乎嘉时。每寤寝而累息兮,申佩离以自思。陈女图以镜监兮,顾女史而问诗。悲晨妇之作戒兮,哀褒阎之为邮。美皇英之女虞兮,荣任姒之母周。虽愚陋其靡及兮,敢舍心而忘兹。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读史做女人
读史做女人-2
读史做女人-3
读史做女人-4
读史做女人-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读史做女人
读史做女人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