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强大之路-3

如果价值不排序,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通过与他人比较的基础上,就能。如果是,则不能。它的意义就是第一种:赚多少钱,创造出多少艺术......不是用来抬高身份,而是为了改善提升人的生活与意义......这就是它的意义。    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是哲学家,可以判断是要比现在进步的。尽管这一点目前未获证实,也未获证伪。    但是你看一下犹太人。自近代以来,哪一个民族像它那样贡献出那么多世界级的顶尖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有哪个民族更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学者?我们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犹太人的思想主宰的,姑且不要说他们的财富了。    就是我本人,改变自己的开始,都是因为看了那么几个犹太思想家的著作,然后再经过自己的思考......对此我受惠良多,一直心存感激。    三、心理生存是不是自我(真我或者是假我)赋予给人的呢?有没有实在得定义,它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答:心理生存是心理生活的第一公理,就像你在生理上要生一样。所以,无法追究“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因为人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他要寻求心理生存(回想一下上面讲的“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    你说的对,人的心理生存就是自我(真的和假的)支撑的,自我就是支撑人的心理生存的心理功能(注意,它不是实体。所以佛教在破“我执”上固然深刻无比,但方法论是错的)。只是,严格来讲,假自我维护的心理生存是虚幻的,因为它使人处于分裂之中,而这种分裂恰恰是心理难以生存的根源。它是饮鸩止渴。一个靠假自我在心理上生存的人必须不断地喝下去。    真的自我如果不强大,心理生存也会受到威胁,因为外界凶险强大。所以,心理强大的训练,一是让你意识到真我,二是增强它的力量。 一是高度抽象的本体论领域。    就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套通俗语言,根本无法捕捉、界定、描述它,因为这套语言对应于我们的经验,但本体论则远离这一经验,它属于另一个范畴。所以,通俗语言对于它来说是无力的。要理解它,你首先就得进入一套复杂的语言系统(比如哲学术语),并且调用你的想像和推理,因为恰是这一套语言系统更能理解它。    所以,在读哲学书时,不要怪哲学家玩“高深”和“晦涩”,因为人家讨论的是非常抽象和复杂的问题,那些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根本无力触及它。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有的科学家能够把科学原理阐述得通俗易懂?注意,这种“科普”往往用了类比比喻的话语手段。它是让你间接认知那些原理和事物。    但在本体论领域,没有什么“间接”。      另一个是人类感觉的领域。    按说这一感觉是最接近我们的经验了。但有三个原因让语言无能为力:    1、感觉往往具有私人性。而我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语言根本不是私人语言,它是公共的,用来交流传达的,因此必然要过滤具体微妙的个人经验,它们只能为个人感觉,而无法用语言表达;    2、语言乃是对世界的一种捕捉。但在一些感觉领域,思考已经不起作用,你是以你的整体感触世界。你所感觉到的那些东西,不是语言所表达的。在很大程度上语言失去了它的功能,无法把它表达出来;    3、我们人类的感觉经验是丰富的,语言却很有限,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抽象(它是符号,具有指代性)。所以,你的某些感觉经验,缺乏相应的语言表达。自我是心理功能,是一种人要在心理上生存的功能,不是心理机制,心理机制是起反应作用的维护一个人的心理生存的程序-装置。    其实你也明白了,一个人依赖于他的存在属性来确认他的存在,而这些存在属性常常变为他的自我,无论是不是他想要的自我,这就是他的烙印,无法抹去。换言之,他就寄生在这些存在属性里,也受这些存在属性所折磨。    想像一下你是中国人,假如有一个人毫无来头地骂了一句“中国人是XX”,你会不会生气?为什么?因为这是你的存在属性,它构成了你的自我的一部分,所以相当于是在骂你。地域攻击,种族主义,都是靠这个玩的。    但这不是说人一定就是这样。这种状态只是还人的没有反思性的状态。当你无法反思这些东西,你就要被他控制。    而当你能够反思这些存在属性,就是我前面讲的,把它们作为客体看待,它们就没有什么力量了,因为你在这样做的时候,就把他们驱逐出了你的心理结构,拉到了智力结构作为客体进行审视。这时候,它们就不是内在于你心里了,而是外在的东西。    我想你现在应该知道你的身高和外貌所给你引发的挫折感的原因在哪儿了。那就是,它们是你自我的一部分,尽管因为这个自我部分让你在社会价值排序上要受到贬斥,从而引发挫折感,但它是内在于你心里的,你再否认也无法驱逐它。因为你并没有学会把它们拉到智力结构里进行审视。    当然,假如你的身高、外貌不错,你一定很爽,道理同上。    我想请你注意的是,身高、外貌东西等东西的确都构成别人确认你的标记,甚至它也是确认你“自己”的标记。但它不一定就是你的自我。你完全可以做到让它不是你的自我,即不进入你的心理结构。    人是靠“自我”来生存和反应的。而我上面已经强调,自我是心理功能,不管你身上有多少东西,你认为爽的不爽的,只要它没有内化入你的心理结构,或你能够驱逐它,它在心理上就不起作用,即并不存你心理上存在。    所以,问题不是你所说的,一边要确认你的存在属性以维护心理生存,一边恰恰又是拒绝这些存在属性以维护心理生存。强大的自我不是靠这些东西来生存的,它恰恰是建立在看穿了这些东西,不让它操纵自己的基础上。换言之,心理强大对应的是存在,而不是存在属性。存在属性对应的是柏拉图的洞穴人,看见的只是表象,而不是真实,一生像做梦一样。    看穿和驱逐这些存在属性,其实就是佛教所讲的“破我执”。    在这里,我想说句题外话,其实像佛教、精神分析以及很多思想家讲的东西都差不多,不同的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或角度、抓的点和面不一样。    想像一下世界主义者,他们是一些挣脱了民族-国家属性的人。民族国家这个属性对他们不起作用。换言之,他们看见的只是“人”,而不是“中国人”或“美国人”。    好像我在前面讲过,一个人被他的存在属性所捆缚,他就被规定死了,他永远无法超越他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时代、社会、文化、观念赋予他什么,他就只是什么。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人是残缺的,因为他很可能想像不到还有另外的存在,还有另外的生活方式,并且他还具有另外的潜能。一,弗洛伊德,他让你知道是哪些心理的力量在操纵我们;二,马克思,他让你知道这个社会的结构性暴力。这个社会为什么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暴力?因为一人的心理有它的规律,二是这个社会结构本身就具有暴力指向,比如你的老板,他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你施虐。    我想你们应该记住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尔的一句话:心理事件只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而社会事件不过是心理事件的社会层面。你要了解心理和社会,了解你的命运,并在心理上跳出这个局,必须了解弗洛伊德和马克思。    弗洛伊德没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光谱。但关于马克思,我要多说几句,很多人对他要么崇拜要么痛恨,这都是被官方教科书成功地进行了洗脑的结果。但是,你在官方教科书上所看到的马克思,根本不是真实的马克思。    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这样的一个人对于你的认知来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忽略的。当然,你要学会用我所教的心理强大的方法,排除情绪、情感对你的认知的干扰。因为意识形态首先就是一种情绪,它绕过了你的智力结构。  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和规律五:道德压力。    一、思想实验或例子:    A是我过去的一个朋友。一个文人。    A在单位里属于那种只知道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会来事,也不会去经营人际关系的人。可能也是如此,他经常受到别人的暗算,甚至很多人都在说他的坏话。而即使是别人造谣也要整他,A即使看到了别人的把柄,也不想学那帮人打一下小报告。    呆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对的都是小人,可想而知A的心情差到什么程度。到最后,他离开了那家单位。    A并不是特例。善良、老实的人总是容易受到伤害,这在中国是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善良的人是这个世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无论是在单位里,还是在市场上;无论是对于一个熟人还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善良的人所受到伤害的机率远高于没有多少道德的人。    而且,就像我前面讲过的,在这个世界,得了神经症的人多是不坏的人,而那些坏坏则极少得神经症,他们只可能出现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    “人本善良”,但如果一个善良的人容易受伤害,那么很多人便学会不再善良。这样的人缺乏基本的思考,即为什么善良了便容易受伤害,他们只是受社会本能驱动,什么能让他们不吃亏,他们便想变成什么。    我不主张这样。我在这里想讲的是,你可以照样保持你的善良,而同时在心理上变得强大,在认知上变得敏锐而不受伤害。二、原理、规律阐述:    1、一个人老实和善良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谨守着社会的伦理规范,并用它来约束自身;很可能,这一伦理规范还内化成了你的道德自我(即内化的超我);它也意味着,你对他人没有威胁,因为伤害人本身是就一种伦理上唾弃的恶。    遵守社会伦理对于我们的品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完善自己不可缺少的。但它也会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产生深远的后果,那就是让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一定程度解除了心理防御的武装。我们暴露在他人的火力之下。    比如信任。请想一下,当你信任一个人的时候,这对于你的心理状态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心理结构对于他是开放的,你的智力结构在此不起作用,你对他具有一种情感上、信念上的亲合。一句话,你此时对他于没有心理上的防御。 正因为你对一个人没有心理上的防御,并且因为你对他的信任,你向他开放了你的自我,你的自我暴露在他的面前,因此如果一个人要伤害你,就非常的容易。    而且,这种伤害还不轻,它会引起你的强烈情绪反应。你甚至有一种羞辱感。原因在于,你对他的信任等于是把你给交了出去。因为你的真诚信任,你已经脱离了社会表演,因此你的弱小自我全盘暴露在他面前,没有了心灵的保护层。你无意识地期待他不会让你失望甚至伤害你。然而不是。    2、一个善良的人之所以容易受伤害,不仅在于他在和他人相处时容易丧失心理防御,从而成为他人的靶子;而且还在于,他对外界缺少进攻性。    善良的人,由于道德自我的严厉,总是在问某件事是不是自己做错了,总是在找自己的原因,他的力是指向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部世界。这种“反诸自身”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但也会带来两个后果:A,力指向自己的内心,相应地丧失对外界的防御;B,道德自我的严厉,在险恶的现实下,容易导致一个人的内心冲突。它们都使人在心理上变得弱小。    而那些坏坏,因为道德在他们内心里并不存在,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对内心的审视。 这些人甚至从来听不到内心的声音。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反思自己,甚至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他们永远是在怪别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因此对世界总有进攻性。这种人永远活在心理变态之中,但却没有内心冲突。    我想请你们注意,没有丝毫道德意识的人,并不意味着道德不对他进行谴责。他非常害怕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只要听不到,他就可以用他那一套话语和行为规则否定道德,从而在意识的表层使自己免遭谴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外界始终具有进攻性。对外界进行进攻,是逃避自己的有效手段。  3、延伸来讲,道德压力之所以让你弱小,是因为它对于你的心灵来说是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量,但是,这种强大的力量在驱动你的时候,你面对的恰恰是一个险恶的世界,一个在博弈中遵守伦理规范者处于守势甚至要输掉的世界。    为什么会这样?    哲学家康德在他的伦理学理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就是一种伦理规范要真正成为伦理规范,它必须可普遍化,就是说,如果一种伦理规范你只希望自己这样,但不希望别人用来对付你,那么它就不能成为规范。比如说,你想说别人的坏话,但却不希望别人说你的坏话,那么“说别人的坏话”就不能成为伦理规范。康德说,当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要想到你这是在为所有人“立法”,所以,只要你不想要别人用你的规则来对付你,那件事情就不要去干。    我们反过来推导就是,一种伦理规范,必须是大家都遵守的,只有依赖于这一点,伦理规范才能给大家,特别是给遵守它的人带来好处。如果有的人遵守而有的人不遵守,那么不遵守的人就占了便宜了,势必要伤害遵守者。很不幸,现实就是这样。    我想你一定明白了,当你遵守伦理规范的时候,你玩的是一套和  现实不同的规则,你被这套规则排斥在外,这套规则恰恰是以伤害你这类人为目的的。你所遵守的伦理规范一让你利益损失,二让你没有心理防御,你自然感觉不到道德给你的强大。    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早已指出过,自我实际上是一个受气包,一方面要应付强大的外界,一方面又要承受超我(道德自我)的指手划脚,另一方面还不能无视本我(本能)的欲望,在三个鸡蛋上跳舞,自我的弱小可想而知。而那些坏坏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就是现实本身。    我并不主张你成为一个不讲道德的人,只是揭示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讲道德者总是输,而要让我们既不放弃道德也不输掉,我们该做什么。我想说的是,道德完全可以给你强大,你不需要放弃道德,只要改变心理结构,你不仅可以人格完善,在心理上也可以不可战胜。而唾弃道德者,人格必然畸形,事实上也活在自我憎恨和对世界的憎恨之中,并没有真正的安全感(关于自我憎恨,后面我还会详细讲到),无论他们所获多少,都不能挽救人生的失败。人本不应该这样存在的,但他们把弄成了这样。    我要指出,在你讲道德的时候,改变你的心理弱小,防止自己受伤害并不需要你做多少,你只要保持防御心理即可。其实这一点并不复杂。在看电视的的时候,你不是经常听人说“不要相信任何人”甚至“包括自己都不要相信”吗?所谓的不相信,就是不要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火力之下。当然,这些人可能不属于我所讲的有道德的人,但他们的话却是一种极端的心理防御。    怎么在讲道德的时候保持防御心理,也很简单:    A、你要想到,讲道德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你的人格完善,因此,它的价值在于你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后果。后果不一定是你能控制的,但你的行为你却可以控制。这是观念的转变。    B,同时,当你在心理上投入某种人际或道德情境时,在智力上一定要超脱它。因此,不是叫你不要去相信任何人,而是说,在你相信的时候,一定要假设一个坏的结果,就是你的相信会被利用,或会出现你不想看到的结果。当你的大脑这样工作的时候,你已经建立了心理防御。    这些方法可以扩展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中。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六:静观  一、原理    所谓静观就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摆脱情绪的雾障而变得异常警觉”。这不是指用眼睛看,也不仅仅是用头脑思考,而是用全身来“看”它,觉知它。一种情绪的产生在你的身体里,其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引起全身的变化。    静观是佛教徒及在喜马拉雅山的宗教隐修者常用的修炼技术,以致这几乎就是一个常识,灵性大师们、高僧们也非常推崇它。它也是我们用来训练心理强大的武器,其原理在哲学上极为深刻。    我在面前已经讲到,感觉和思考不能共存,当你在感觉的时候,你的思考即已中止,而当你思考某种东西,你就不再感觉到它。    与此类似,当你静观一种东西,你就会觉知到它;而当你觉知到它,你对它的感觉就会慢慢消失。    情绪是一种笼罩你的乌云。很多情绪都是携带得有观念的,比如有一个人骂了你,你很愤怒,这时候你的情绪就携带得有观念。情绪之所以能控制你,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笼罩你的乌云,还在于它携带着来自于社会的观念。    乌云为什么能够笼罩你?听起来很茅盾:是因为你没有在它里面。但被乌云包围和在乌云里面就心理学来讲,完全是两个概念。你被乌云包围,意味着你是被动地被它所笼罩,你只是感觉到乌云,却没有觉知它。而你在经里面,则是对它的一种觉知,见而可以洞穿它。所以当你在乌云里面的时候,你发现它实际上是虚的。里面是空。    为什么它是空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建立了心理的防御。你有了看穿它的能力。    情绪恰恰就是依赖于你的不觉知才发生作用的。这个时候,你全身都丧失了防御,任由外界刺激激起你的心理能量。在外界刺激下,情绪在你的心理结构生长,并冲撞着你的整个身体。    我们的欲望、追求、志向等都是一种心理能量,它们一定要投注到某一点。同样,情绪也是一种心理能量。所以,只要你的心理能量不被它激起,它就会消失,因为它是依赖于心理能量的被激起才产生作用的。    还记得我上面讲的当你在思考时,你就感觉不到某种东西吗?它有两个原理:一是意识本身在同一时间不可能既感觉又思考;二是当你思考时,你的感觉的心理能量转化到了思考上,因此感觉消失。    所以,当你觉知到一种观念,一种情绪的时候,它就洞穿了它们的空。它们不再吓人,而是自行消散。    这是因为,你的觉知把用来生发、增强情绪的心理能量夺了过来。  二、步骤    1、前奏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有一个“洞穴隐喻”,指没有哲学智慧的世人都是“洞穴人”,把幻像当成真实。    笛卡尔更绝,他甚至想:我所看到的这一切,是不是在做梦呢?或者有一个魔鬼在操纵我?    除非你害怕思考,否则你必须承认,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在做梦,而且一些人一辈子都没有醒过来,它们也非常害怕醒来。我们对自身和社会其实都非常缺乏觉知。我们大多数人基本上就是受两种本能(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驱动。离开了经验,我们将手足无措。既定的秩序崩溃,我们将找不着北。    有一个比喻是人的眼睛向外,永远看不到自己。不错,正因为我们的心理反应已经遵循着生物和社会本能所赋予我们的模式,所以我们成了一架心理机器。我们只是活在这种心理模式(及认知模式、感知模式)之中,而并没有真的觉知到自己的整个存在。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前奏    正因为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机制一无所知。弗洛伊德说过,我们在自我的家里,都不能自为主宰。    我们的心理能量,由此盲目地驱动我们这架心理机器。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中学物理学上有一个“能量守恒定律”?我上面已经说过,我们的欲望、追求、志向等在我们的心理结构的体现都是一种心理能量,它投注入外部世界。而能量只要被激起,就不会消失。但它可以转移。所以,精神分析有一个术语叫“升华”,指的就是能量转移,比如一个人失恋了,就发狂地把能量用在学习上,结果取得好的成绩。    “愤怒出诗人”也是这个意思。这意味着把愤怒的能量投注到了对某件事的感性把握上。    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会给困扰我们、把我们置于弱小和痛苦的情绪寻找一个通道,或者把它转移,或者在转移之后倾注出去。    这就需要通过静观这一技术来训练。    A、在遇到危险时,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冷静,别害怕!”事实上,你害怕了就无法冷静,而冷静,达到你对害怕这一情绪的觉知,你就不再害怕,因为它消失了。    所以,作为我们训练的一个选择项,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这种情绪:    当一种情绪刚刚涌上来的时候,马上就静观它,不要压抑;    B、不要去想引起你情绪的原因,也不要推想情绪的后果,在这个时候,要斩断你的观念联想之链;    C;一开始你必然是无法“静”下来的,你会感觉到头脑混乱,情绪繁杂,而你生起的那个情绪在你的心里到处冲撞。没关系,这是你打破心理模式的第一步,它必然要引起一些混沌;    D、一直坚持,你会慢慢感觉到,情绪消退甚至消失了,因为通过你对它的静观,它已经转移到了你的觉知上,你会感觉非常清醒。因为你不再是一架盲目的心理机器。    E、至少训练十五次。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和规律六:自我憎恨。    这个原理严格来说不一定控制善良的你,所以和我前面讲的原理的性质不一样。但它的确控制太多的人,特别是心理上有某种畸形,但却被社会认为正常的人。    你总要面对这样的人,所以你必须了解。    我在这里要先说一下,我们平常所说的“正常人”是就社会学意义上而言的,指一个人能够履行他的社会角色,行为不太偏离“社会常轨”,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他和大多数人具有一样的行为模式、观念模式和认知模式。    但我要告诉你,这种“正常”在心理学上不一定就是正常,甚至根本就是不正常。一个人变态了也许是变态,但一亿人变态,从来不可能把变态变为正常。但社会学意义上的正常,就可以因为人多,而把变态看成正常。    所以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过一句激愤的话:这个世界太疯狂了,以致于一个根本不疯的人,不得不以装疯的形式来证明自己并没有发疯。也就说是,你要想和一帮疯狂但视为正常的人区别开来,不得不真正装疯。    这是一个颠倒的世界。    最关键的是,你要洞悉人们的心理模式和一些“正常行为”的心理动机。这对于你保护自己非常重要,因为,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知道原因,你就受到了伤害。他读书的时候学的是理工科,不是哲学专业。但他非常热爱哲学,也喜欢思考,在他人面前有时不加掩饰。两年前,他应聘去了一家国有公司。在和同事的聊天中,他有时暴露了他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的自我。不久,他就发现,本来欣赏他的老总在碰到他时脸上总是一副不屑的样子,并有语言上的攻击性,比如嘲笑他“哲学家”。发展到后来,老总甚至故意刁难他。    我朋友很不理解,他工作上无可挑剔,而且他也没有得罪过老总,为什么老总要对他这样?而且,可能是听到了他和同事聊天的一些话后(他记得自己只是说了哲学如何如何的,并说了一句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为何对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我问他,他老总当年是学什么的,他说是学哲学的。    我告诉他,只要这个老总还在这个公司,他的发展就死定了。这一切不为什么,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哲学爱好者”。如果要说他有什么错,那就是他被老总看出了是一个有时用哲学的逻辑,而不是现实的逻辑来思考世界的人。    我告诉他,他老总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也热衷于那种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哲学的“价值判断”,但最后为了利益,扼杀了“哲学的自己”。因此,当他以“哲学爱好者”的身份出现时,无异于当年的老总的复活。老总在他身上认出了已被扼杀的当年的自己,这让老总在心理上陷入恐惧和负罪感,因为扼杀自我是“有罪”的,一个扼杀自我的人,对当初的自己实际上非常害怕。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老总的自我已经对应于现在的利益结构,它们已经捆绑在一起,因此,任何一个当初自我的魂归人间,在心理上都会威胁到他现在的利益结构。    基于心理防御,老总对于过去的自我存在着巨大的憎恨,但他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会把憎恨转移到任何一个会唤起他过去自我的人。    因此,朋友的存在对老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为了心理上的生存,为了证明自己当年扼杀自我的正确,老总必须仇恨作为自己过去的“替身”的他,即使不能让他消失,也要在语言上攻击他,而攻击就是否定。    除了怪自己不能隐藏自己,或者怪自己倒霉外,我朋友还能怪什么呢?    但如果遇到的是另一个人,我朋友的发展前景就一片看好了。    我们假设还是这位当年学过哲学的老总。为了生存,为了利益,他的确也屈服了,但他只是假装屈服,他只是掩饰那个哲学的自己,而并没有杀死它。这样,老总就不会存在对过去的自己有恐惧的问题。他有不算强烈的负罪感,因为他表面上还是屈服了,但这种负罪感,恰恰需要补偿,也就是暗自给自己安慰,或寻找“替身”,通过对“替身”表达好感或给予好处来达到。这样,我朋友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的出现恰恰给了老总的“坚持自我”以心理上的支持,让他引为同类,并且作为一个对自己的负罪感进行补偿的“替身”。    这样,越是肯定我的朋友,老总也就越是在肯定自己。而我的朋友越是有发展,老总为了生存、利益假装屈服的选择就越被证明是正确的。下面再把“自我憎恨”讲完,再接着讲其它的。    我在前面一直没有明确地说明我为什么要讲“自我憎恨”,这看起来与心理强大的训练无多大关系。但这是一个错觉。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史上最疯狂的粉丝杨丽娟?在当时,通过分析我就断定,她对刘德华并没有“爱”。当她的“爱”受挫后,她就会“恨”刘德华。但这种“恨”实际也是没有的。她恨的是自己,是自我憎恨。    换言之,无论“爱”还是“恨”,刘德华仅仅是她逃避对自己责任的一个投射对象。    她不允许自己意识到自我憎恨。她内心里有一种声音,告诉她这样做是对自己的存在不负责任,但她害怕,把这个声音扼杀了。因此,对外界的所谓爱或恨成了一个人成功地逃避对自己对自己的谴责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你会碰到大量这样的人,这些人都有可能攻击你。要想在心理上强大,你就要看穿他们的心理机制。    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一个人之所以有自我憎恨,是因为他为了利益或别的东西,出卖了自我。一开始他会压抑,认同于现实,认为自己应该这样。久而久之,当他的心理结构已经和利益结构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必须仇视当初的自我,以及唤起这一自我的人或事。因为,任何一个唤起他的自我谴责的符号,都不仅会威胁到他的利益,也会严重地威胁到他的心理生存。    这类人是典型的所谓“现实主义者”,他们的口头禅是“如果你不能改变现实,你就要适应它”。这是一些顺应者。    我相信,你在现实生活中肯定遇到喜欢说别人坏话的人、打小报告的人、疯狂追逐权力的人、有一小点权力就喜欢整人的人、看着别人倒霉心里就很高兴的人……他们都是顺应者,充满了自我憎恨。    如果你想保持健全的人格,你极有可能成为这类人发泄自我憎恨的对象。即他们把自我憎恨变成恨你。  支配我们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原理和规律七:移情和投射。     一、思想实验或例子    移情和投射是精神分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是破译很多心理现象的密码。它们是两种普遍存在于人身上的心理防御机制。即使是在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中,它们也可能混合出现,因此我不分开讲,而是一起分析。    这两种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强大也有很大的关系:当你以自己对移情和投射的了解而看穿别人对你的攻击时,这种攻击在你的心理上将不再有效。而同时,如果你在你的移情和投射刚一冒出就能反思到时,你就超越了心理奴隶的档次。    在用例子来说明什么叫移情和投射前,我想先请你思考一下:你是不是莫明其妙地对某一个人或物有好感或有恨意?你是不是经常发现有些人喜欢指责别人?    进而,我还想请你思考这样的问题:同性恋是怎样产生的?他们(或她们)有怎样的心理世界?为什么在国家、民族、正义、真理的号召下,一群最怯懦的人也可能在瞬间变得英勇无比,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慷慨赴死?  下面开始写怎样克服死亡恐惧。边讲述我个人的体会边讲述理论。    我想请有志于改变自己的朋友们注意,我现在就开始讲怎样克服死亡恐惧,是违反心理强大的训练步骤的,它纯粹就是应好吃的面包圈等极少数人的要求。所以,你先只可做知识性的了解,并有一个心态上的接受。如果自己真的的想改变,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这方面我摸索了几年时间,而解决我的死亡恐惧,用了十几年。我的教训是:只有你在理性能力上,也就是你的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上达到一定程度,你的心理已经强悍,你才可能真的看穿死亡恐惧的虚弱,否则,你只是在暗示自己或强迫自己而已,它并不是一个心理常态。所以,一旦受挫(这是难免的),你甚至会怀疑你是否可以在心理上强悍,你的修炼也有可能化为乌有。    所以,我在讲这个部分时,要留一手,以后再讲。我想先强调,真要战胜死亡恐惧,绝不那么简单。事实上我都没有完全做到。我的头脑和心理结构中的一部分做到了,但另一部分仍然没有做到。    引言:    当一个人偶然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只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那就是死亡。他必死无疑。    我们的存在终将消逝。一切将化归虚无。死亡是绝对的虚无和空虚。它是不可穿透的黑暗。    我们想一下,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物,只有人类有死亡恐惧?也许你会说,动物也怕死。的确,我们看见过一些动物对死亡的逃避,以及当人宰杀它们时,那种凄惨的哀嚎。但是,这并不是死亡恐惧,而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动物没有人类的这种意识,它们对死的害怕完全是本能运作的结果。    但人类则不一样,人类知道他必死的命运。即使他没有面对死亡,他也对死感到害怕。事实上,折磨他的,更多地是对死的想像。    支配我们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原理八:死亡恐惧          一、思想实验或例子          1、绝大多数人都怕死,害怕我们的生命在不可预知的哪一天消失。当我们看到死人,恐惧感总会猛烈地袭来。不仅是死人,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各种象征性的实物、符号也会让我们产生恐惧感或阴森感,它们是棺材、坟墓、花圈......      死人或这些象征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最终的命运,但我们在心理上拒绝接受它。      这是就本原层面的死亡恐惧而言。          2、2005年10月19日,巴格达当地时间中午刚过,位于绿区的前复兴党国家指挥总部戒备森严,被称为“世纪审判”的萨达姆审讯在这里拉开帷幕。在法庭上,萨达姆睥睨一切,毫不理会法官的指令,坚称自己仍是伊拉克现职总统。          也许你会得出萨达姆心理很强大的印象。但这是一个幻觉。他和米洛舍维奇不同,后者可以反戈一击把审判自己的法庭变成“审判”北约的场所,但萨达姆却只是被自己的死亡恐惧所操纵。米洛舍维奇是心理上的真正强者,而萨达姆只是心理的奴隶:多年的独裁统治的“自我定位”在心理上的固化已让他必须在心理上告诉自己他永远是“伊拉克现职总统”,否则他的存在就彻底虚无化,他在心理上就会彻底崩溃。          害怕虚无化,这是死亡恐惧的精神折射。              二、原理及规则阐述          死是一个生物学规律。生命本身就逻辑地意味着必死。人与人之间或许在社会上千差万别,但在这一点上,国家主席与下岗工人、亿万富翁与乞丐没有任何区别。在这一点上,大家是平等,谁都没有凌驾于死亡之上的特权。死亡是绝对的平等主义律令。          仅仅是死亡本身并不会产生问题,比如它在动物那儿就不会产生问题,因为死亡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和出生一样是自然链条中的一环。由于只能以本能对外界作出反应,只有死亡的过程让动物产生肉体痛苦。它们没有死亡恐惧。          但对于有思维和精神的人来说,死亡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死亡的过程让人恐惧,人们害怕的是死亡本身。它代表了绝对的虚无和沉寂。它是对一切可能性的终结,是不可穿透的黑暗。          人们并不是死亡真正来临时才害怕死亡。死亡本身的不确定性让人随时都可以想像它的来临。正因为如此,死亡恐惧像幽灵一样在我们的精神结构中挥之不去,它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猎手,我们只是待宰的猎物。          我们既害怕死亡过程的痛苦,更害怕死后绝对的虚无。这是虚无是对存在的根本否定。因此,死亡恐惧实际上扩散到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中,比如,一个人拥有可以确证他的价值的权力和金钱,便非常害怕它们的失去,因为这意味着以权力和金钱来确认的他的存在的沦亡。我们也害怕在一群人中被忽略。无视我们的存在在心理上等于我们并不存在。          三、死亡恐惧的影响          任何一种宗教、一种文化都是防御死亡恐惧侵袭共同体精神结构的保护装置。          因为害怕死亡后的绝对虚无,宗教设定了一个天堂,那是人死亡后的居所。在这个天堂的观念里,死亡不再可怕,它甚至是人获得根本性救赎,告别世间苦难命运的一座桥梁。在这里,死本身或许不幸福,但死后肯定是幸福的。          因为害怕死亡,文化设定了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那是一个让人活得有意义、有心灵关怀的符号-精神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个体克服了孤弱无助,他的存在融入一个共同体的保护中,不再随时感觉遭受死亡,也即虚无化的威胁。          因为害怕死亡,人类发展出了巫术、戏剧、表演。我们倾向于把很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物进行“加魅”,予以神秘化、神圣化、崇高化。借助于各种仪式,我们得到了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在精神上,我们也就超越了纯粹的生物状态,而对生物状态的超越也即是对死亡的超越。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不仅是宣传大师和教育高手有高超的技巧,更重要的在于,它让我们变成了一个个勇敢的人,勇敢到足以藐视死亡。因为国家、民族作为一个抽象的共同体具有无穷的力量,在这个共同体里,我们分沾了它的属性,成为它的一部分。为它而死即意味着不死,因为死不过是绝对的虚无,而国家和民族则会一直延续下去。          因为害怕死亡,一些文化体系发掘出了死亡之美。比如日本人,对死亡一方面能正确看待,另一方面又有一种近乎病态的迷恋。而迷恋死亡,在心理上恰恰就是企图否认死亡,进而超越死亡。    四、死亡恐惧的日常生活表现    1、轻度死亡恐惧。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一种回复到死亡状态的破坏性冲动,一种死亡本能,由此可以解释人类的很多行为,比如战争、屠杀和自杀。这一理论显然是想当然的结果,弗洛姆已经正确地指出,人类的这些破坏性冲动(无论是指向自己还是指向他人)是生命受阻的结果。人还是希望发挥其生命潜能的,只有受阻了(无论是在小时还是在成年时,无论因何原因受阻)才走向破坏。换言之,人是怕死的。很多人不敢看死人,特别是死得很惨的人,这并不仅仅是害怕晚上做恶梦,而是怕看到自己终会死亡的命运。他从死人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个影子让他害怕。很多人也害怕黑暗和黑暗中的事物,害怕坟墓,原因就在于它们的那种氛围都与“鬼”,与死亡相联系,人在这种氛围里容易产生被吞没、被攫住的恐惧。    2、神经症死亡恐惧。有的人不仅仅是害怕尸体、害怕坟墓、害怕黑暗和恐怖的任何东西,而且害怕任何一种关于这些事物的符号化表达。比如,他们一看到“尸体”、“死人”、“棺材”、“坟墓”这样的字眼就害怕。还有的人,在表达他们的死亡恐惧时,一直不敢说是“死亡恐惧”,而说成是“不存在的恐惧”。在这种时候,他们往往不仅仅是存在死亡恐惧,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安全感。心理强大训练方法八:直面死亡恐惧    一、原理    在生物学上人原本赤身裸体,文明和社会生活给他穿了一件衣服。因此,就理论而言人可以与他的社会属性对抗,他可以抹掉某种身份,蔑视某种价值观,换言之,褪去他穿的任何“衣服”,因为这些“衣服”既不具有终极性,也不具有确定的不变性,它们永远是相对的、易变的。    但是,人却无法与他的生物属性对抗,他是必死的,无法改变,这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残酷的真理。他注定要遭受生物属性的主宰,在恐惧之下,他只能改变对生物属性的表达方式和态度。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人只有五种方法:找到平衡、蔑视它、接受它、把死亡宗教化、把死亡哲学化(理性化)。   1、找到平衡。    找到平衡的本质基于一种死前占有多少的社会比较,它是心理竞争在死亡问题上的延续。人们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占有物上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身份、地位、优越感、价值感的竞争,竞争的目的是把别人比下去,让自己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在死亡的威胁之下,人要克服死亡恐惧,也可以用这一招,既然在死亡上人人都是平等的,那么,如果一个人在生前占有得很多,把别人比了下去,以致别人在生前与他相比根本没有什么价值,那么,即使是死亡,他也赚了,在这个占有更多的心理背景之下,他似乎获得了不惧死亡的勇气。这一方法运用到极致,就是战争场面或街头痞子的斗殴中有人狂吼的那样“老子够本了!”。他们杀死一个人,死就获得了平衡,而他们杀死两个人,在他们看来已经赚了。    我想指出,就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找到平衡这一心理动机是非常隐秘的,只有在砍砍杀杀的场面才显现。在日常生活中它常常化为一个人对于社会稀缺资源的疯狂占有。他们能够意识到,人生苦短,人总要死的,只有占有很多才能显得人生有价值,在死亡面前才不留下“遗憾”。很多贪官和对金钱崇拜的人就是这样。    这一方法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是有限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既不上战士也不是歹徒。而且,采用这一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变态。它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也极为有限,因为就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恰恰是产生问题的根源:占有更多是为了克服死亡恐惧,但占有本身恰恰会激化关于死亡的焦虑。  2、蔑视。    蔑视的本质其实就是虚弱。人蔑视死亡,深层心理动机恰恰是死亡恐惧威胁到了他的心理生存,因此他必须表现出在死亡面前的勇气、意志和主体性地位,从而否认自己有恐惧,不让恐惧威胁到自己。在表现出蔑视的时候,人可以单打独斗,即暗示自己并让自己产生出愤怒之类的情绪,借助这种情绪产生的力量战胜死亡恐惧。同时,人也可以借助于一套仪式化的社会符号体系来战胜死亡,在这种仪式化体系中,人的面对死亡不再是一个人孤独的行为,他变成了在他人注视之下的英雄。那些在战争中迎着枪林弹雨冲锋的人就是这样。战斗场面成了一个他可以在其中扮演英雄人物的剧场,他可以慷慨赴死。    蔑视尽管是基于虚弱,但对于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是成功的(人本来在死这一确定的永恒力量面前就是虚弱的)。只不过,它有一个缺陷,即情境化、短时化,无法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仅仅是蔑视死亡,一个人还是不能躲过死亡恐惧的的追杀。    3、接受。    接受的本质是屈服,是对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承认。在接受之中,人不再借助于一套仪式化的符号体系,不再依赖于他穿的“衣服”来否认死亡,而是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和动物一样的生物体,承认自己的大限。他不再认为自己是英雄,不再企图通过疯狂地占有社会稀缺资源来避免自己的虚无化,事实上,对于很多曾经让人醉心不已的感官欲望他已经看穿,而不再盲目投身其中。死亡否认任何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意义,否认任何生存构架的意义,否认任何挣扎和对抗。一个人要能够做到对死亡的接受,必须在心理上已经历了太多,或触摸到了死亡。因此,真正运用接受这方法来战胜死亡恐惧的,要么是有太多生活经历的老年人,要么是亲眼目睹至亲至爱的人死亡,产生的心理巨痛无异于自己死亡一次的人。    接受其实是一种把死亡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之所以说它是心理防御机制,是因为对于死亡,人既没有赋予它以神圣色彩,而且也没有对它进行理性的反思。  4、把死亡宗教化。    一个把自己全部交给自己信仰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他可以忍受世界上任何的威胁、打击、酷刑的摧残,只要他不是一个人孤军作战。这是一群已经超越世俗的人,他活在他的信仰世界。没有什么能够让他畏惧,因为他已经克服了死亡恐惧。    上面已经说过,人类需要设置一道保护装置来应对死亡恐惧的威胁。大多数宗教和文化是借助于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如果人类看到自己同类的死,结局就像看到蚂蚁之类生灵的死那样悲哀,那样渺小,那么打击是相当大的。但在一套把死亡庄严化的仪式中,人的死有别于动物的死,死是一件庄严的事情。当然,仅仅是这一点并没有消除人类的死亡恐惧,因此,很多宗教无一例外地要继续对死亡进行“加魅”,把死亡设置成得救的手段、超越苦难的途径、进入天堂的大门。在这里,死并不可怕,死恰恰是幸福的。  宗教极端分子之所以敢于充当人体炸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宗教给死亡赋予了神圣的色彩。死是他最好的归宿,是他尽了信仰者的义务而受到上帝眷顾、恩宠的表达。很多意识形态上的信仰者,比如革命者不怕死,同样是因为这种意识形态具有类宗教色彩,死成是他为信仰而献身。他终会被人们记住,神圣的事业因他的死而更显神圣。   5、把死亡哲学化(理性化)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死亡恐惧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但它为什么那么强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它的反应,更多地是一种心理反映,换言之我们被我们的本能、我们的情绪所主宰。我们藐视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是借助于愤怒之类的情绪,这终究不能持久,难以变成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我们可以在精神上变成一个狂热的宗教徒或意识形态分子,从而藐视死亡,但可惜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我们认为自己可以接受死亡,但这更多是暗示或强迫自己这样认为,这只是头脑在告诉我们这样,从内心里,我们实际上仍是怕死的,这只是一个自己欺骗自己的骗局。在死亡面前,心理结构的力量非常之弱。    但有一种力量却可以战胜死亡恐惧,这就是理性的力量。几千年来,人类借助于理性的思维,创造出文明,发展出科学,把地球折腾得天翻地覆,理性的力量一次次地得到显现。体现在人类的精神和心理结构上,就是只有“说理”才能真正让人信服,这种“说理”体现为严谨的理性论证、逻辑推理、质疑和辩驳,它们既符合自然界的规律,也符合人心的“普遍法则”。理性不是心理的暗示,不是头脑在心理的影响下想当然的认为,更不是强行的灌输,它让人口服心服。真理是借助于理性的思考和论证、检验得出的。坚持真理的人之所以不畏强权,不畏惧死亡,是因为在真理面前,强权和死亡都没多少力量。理性具有恒久性、严谨性、程序性,是一个不可破坏的链条。在当今世界上,即使是一个最独裁的政府,也不敢公开说“我就独裁,怎么了?”,而是会把自己打扮成是民主的,其因就在于对政治合法性的理性追问在理论上可以颠覆任何一个不符合它的内在逻辑要求的政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找些理由来让自己坚持什么或放弃什么,也是在于只有理性的力量才让我们心安理得,尽管我们常常只是在对事情进行理性化,我们用的只是理性化这一理性的赝品来安慰我们。  正是如此,对于哲学家来说,死亡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这有两层含义,一是死亡问题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如此生死悠关,因此它必须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甚至说它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一是对死亡进行哲学思考,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死亡恐惧。那么死亡意味着什么?生与死之间是什么关系?死后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几千年来哲学家们一直绕不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    在这里,从对死亡恐惧的克服来说,我们最关注的是:把死亡哲学化是如何让对它的恐惧消散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格拉底。公远前399年,他被控不敬神和毒害青年而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死刑。他为自己作了辩护,但只是“无罪”的辩护,而不是对不想死的开脱。事实上,他对死亡的认知让他足以藐视死亡。柏拉图的《申辩篇》精彩地记载了他的看法。    苏格拉底:我以为我碰上的这件事是一种福气,而我们极为错误地认为死亡是一种恶。我这样想有很好的理由,因为我所做的事情若非肯定有好结果,那么我习惯了的灵异不会不来阻止我。    死亡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之一。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或者如有人所说,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如果人死时毫无知觉,而只是进入无梦的睡眠,那么死亡就真是一种奇妙的收获。我想,如果要某人把他一生中夜晚睡得十分香甜,连梦都不做的一个夜晚挑出来,然后拿来与死亡相比,那么让他们经过考虑后说说看,死亡是否比他今生已经度过的日日夜夜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好吧,我想哪怕是国王本人,更不要说其他任何人了,也会发现能香甜熟睡的日子和夜晚与其他日子相比是屈指可数的。    如果死亡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你们按这种方式看待死亡,那么我要再次说,死后的绵绵岁月只不过是一夜而已。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心理强大之路
心理强大之路-2
心理强大之路-3
心理强大之路-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心理强大之路
心理强大之路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