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7

七月里鹈■在歌唱,  八月里纺织忙得慌。  染成的织品分黑黄,  朱红的料子最漂亮,  得送给少爷做衣裳。  四月里远志秀穗了,  五月里知了吱吱叫。八月里开镰把庄稼割,  十月里霜打树叶儿落。  十一月里去捕野貉,  还要去猎取野狐狸,  得送给少爷做皮衣。  十二月里大伙来集合,  继续打猎练武比骑射。  打住小野兽可自己留,  大野兽上交归公爷有。  五月里蚂炸儿腿弹动,  六月里纺织娘振翅鸣。  七月里蟋蟀在野外,  八月里蟋蟀檐前来;  九月里从门口爬进屋,  十月里钻入我床下住。  收拾穷屋用烟熏老鼠,  堵住北窗柴门用泥涂。  可叹我老婆孩子,  快到新年改旧岁,  猫冬住进这贫窟。  六月里吃李子和葡萄,  七月里煮葵菜和豆角。  八月里打甜枣,  十月里割香稻。  甜枣香稻酿春酒,喝了保佑人长寿。  七月里瓜成熟,  八月里摘葫芦。  九月里收麻子,  采来苦菜砍来臭椿树,  权当吃烧养活俺农夫。  九月里修好打谷场,  十月里庄稼场内装。  黄米高粱早晚作物,  谷麻豆麦各种各样。  可叹呵我们庄稼汉,  田里的农活刚忙完,  还得到公家把活干。  白日里割茅草,  黑夜里搓绳条。  急忙上房修盖好,  开春播种要趁早。  腊月里刨冰冲冲响,  正月里冰块窖里藏。  二月里开冰来祭祖,  供献上韭菜和羔羊。  九月里天高气爽,  十月里浇净谷场。  携带上两壶酒,  杀一只小羔羊。  大家宴饮齐上公堂,  举起牛角杯同祝颂,  高呼一声万寿无疆!  《七月》属于十五国风中的《豳风》,豳在今陕西省彬县一带地方。这首诗篇幅较长,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奴隶生活的状况,可以看作是西周奴隶社会的缩影。主要内容是描写“农夫”也就是农业奴隶一家一年到头的牛马般的劳动。它的每一章叙事部分可分为两个部分,前部分是时序性事物,后部分才是劳务内容。  全诗可分八章。第一章从岁寒写到春耕开始,写奴隶们无衣无褐,艰难地渡过寒冬,一入春就要在奴隶主爪牙的监督下开始春耕生产。  第二章写女奴在春天忙碌地采桑养蚕。她们在从事繁重劳动的同时,还要时刻担心遭受公子的人身侮辱。  第三章写女奴割苇制箔,修剪桑枝以及绩麻染色,为奴隶主制作华美衣裳。  第四章写秋收后男奴隶猎取野兽,珍贵兽皮要献给奴隶主制作温暖的皮裘。  第五章写一年将尽,奴隶们为自己收拾房屋过冬,居住条件极为简陋,发出悲苦的叹息。  第六章写奴隶们还要为奴隶主采摘蔬菜水果、煮豆打枣、酿制春酒,而自己只能吃苦菜,烧劣柴,食用极坏的食物。  第七章写粮食归仓以后,奴隶们还要为奴隶主修宫室,从事杂役,然后才能修补自己的茅舍,昼夜劳碌,不得喘息。第八章写奴隶主年终祭祀宴饮,而奴隶们却要从事凿冰、扫场、杀羊等工作,并为奴隶主祝寿。这首诗有如画幅中的长卷,比较完整地展现出奴隶制社会的全景。“七月(豳风)”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深刻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爱憎,揭示了奴隶们沉重的劳动负担,受凌辱的地位,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男奴隶从年初便整治农具下田,一年农事完了,还要为奴隶主做家内劳务,奴隶主生活所需的一切,都由奴隶劳动承担。女奴隶呢?春天采桑养蚕,秋天纺绩织作,还随时有被强迫去糟蹋的危险。而奴隶主坐享其成,奢华异常,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主要是用朴实的语言叙写实际情事,靠事物本身的素朴的真实性打动读者。在此基础上能注意到描写的生动性、趣味性,并注意细节描写,如第四章中写斯螽的鸣叫,言“动股”,写莎鸡的鸣叫,言“振羽”,都是用其发声时的肢体特征加以表现,形象生动而不雷同。又如写蟋蟀随着气候趋冷而内移,由野而宇,由宇而户,由户而床,读来津津有味。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作者较好地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可以说整首诗都处于奴隶主和奴隶生活的对比中,有时也运用于具体章节里。如第六章前半部分叙述收获果品稻谷,酿成美酒,供奴隶主祈求长寿;后半部分说奴隶自己的生活是拾麻籽、吃苦菜、烧臭椿。两相对照,给人的感受更加鲜明强烈。  “七月(豳风)”以简朴的语言描写事物,以质朴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仅贯穿在《国风》的作品中,构成了其鲜明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  (二)《尚书》——散文的发展及形成的标志  萌芽状态的散文与史诗、周颂诗歌相伴发展,而其走向成熟却是在诗歌之后,成熟的标志便是《尚书》的产生。  1.《尚书》的基本情况  《尚书》最早只称《书》,自西汉始称《尚书》,因为《尚书》各篇,最早的是《尧典》,最迟的是《秦誓》,西汉初世,去春秋秦穆公时已远,故名此书为《尚书》。孔颖达《尚书正义》说:“尚者上也,言此为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书》”。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也说:“以其上古之书,故曰《尚书》。”多数学者认为所谓《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尚书》成为儒家经典之后,又叫做《书经》。  《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荀子?劝学篇》:“《书》者,政事之纪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由此可知,《尚书》的内容多和政事相关。其所记之事,上起尧舜,下止秦穆公。它是三代政治文献的总集,记录了君王和大臣门的言论和政令。  《尚书》的作者是上古的历代史官。  今存《尚书》共有五十八篇,分四部分,依次称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  《虞书》五篇,篇目为:《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漠》、《益稷》。  《虞书》的“虞”,相传是上古国名,国君为舜,舜生活的时代大约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末期。《虞书》中的《尧典》记叙唐尧的历史传说,其余记载虞舜和大臣禹、皋陶等人的对话。  《夏书》四篇,篇目为《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  《夏书》是夏代的政史资料。夏代(约公元前 21—16 世纪)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开国君王为启。  《商书》十七篇,篇目为《汤誓》、《仲虺之诰》、《汤诰》、《伊训》、《太甲》、(上、中、下三篇)、《咸有一德》、《盘庚》(上、中、下三篇)、《说命》(上、中、下三篇)、《高宗彤日》、《西伯勘黎》、《微子》。  《商书》是商代(约公元前 16—11 世纪)的政史资料。  《周书》三十二篇,篇目为《泰誓》(上、中、下三篇)、《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縢》、《大诰》、《微子之命》、《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多方》、《立政》、《周官》、《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君牙》、《冏命》、《费誓》、《吕刑》、《文侯之命》、《秦誓》。  《周书》是周代(约公元前 11 世纪—476 年)的政史资料。全书连同序言原为七十一篇,今存仅六十篇。其记事上起周初的文王、武王,下至春秋后期的灵王、景王。  《尚书》篇目名称有的取自篇目论述的中心内容;有的取自物名;有的取自人名;有的取自重大的历史事件。  《尚书》的体例历来其说不一,汉代孔安国分为六体,唐代孔颖达分为十体。元代董鼎说:“古之为书者,随时书事,因事成言,取辞之达意而已。岂如后之作文者,必求合乎体例。孔氏以六体言,大概以举,虽不以六体之名名篇,合其类,亦是正也,何用称摄?”此后,历代学者多以孔安国所定六体为宗。这六体是:  典。典字取义,本为常法。典的字形像简册端放在几案上。可见典是重要的政治文件。《尚书》中隶属“典”这一类体式的篇目主要记载上古的典章制度,可为后代常法,所以称为“典”。如《尧典》为虞史,追记唐尧之事。尚有《舜典》、《禹贡》、《洪范》、《吕刑》、《周官》等。  谟。谟义同谋,虞舜之世,君臣每交相勋勉。如记大禹、皋陶陈于帝舜之嘉言,称之为“谟”。  训。训为教诲之义。《尚书》中属于训体的有两类。一类为贤臣以恳挚之辞,教诲其君。如《伊训》、《太甲》。《无逸》为周公告诫成王之辞。另一类是忧国之士,追述祖训,以促人君反省。如《五子之歌》,因太康失国,其弟五人,悲愤作歌,而追述大禹之训,以资告诫。  诰。《说文》:“诰,告也。”蔡邕《独断》:“告,教也。”这一类篇目较多,是《尚书》的主体部分。《尚书》中的诰体,大体有下列几种:  晓谕百官民众之辞。即告众皆知,类似近世公文中的布告。如《盘庚》篇,为盘庚迁都告百官庶民之辞。  祭告宗庙神祇之辞。古人于宗庙神祇前有所祈祷或告白,必陈之以辞,如后世祝辞之类。如《武成》为武王伐殷告祭天地山川之辞。  人臣劝告君王之辞。一般为贤臣所进忠告之辞,而有关于国计民生者。如《召诏》为召公劝告武王之辞。  君王垂诫臣下之辞。似后世公文中的训令,如《康诏》等。  同官彼此相告之辞。同官之间相告之语仍不外乎国家大计。如《君奭》是召公告老时周公告谕之辞。  誓。誓为出师时告诫将士之辞。类似后世的誓师。《尚书》中属于“誓”这一种体式的有九篇,其中八篇是战争誓词,如《夏书》的《甘誓》、《胤征》,《商书》的《汤誓》,《周书》的《泰誓》、《牧誓》、《费誓》等。  《尚书》的末篇《秦誓》是秦穆公的悔过作誓。  命。命即命令。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者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中的命体,大致可分三种情况:  有所畀予之命。即畀予官职爵位之命。如《说命》三篇,《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陈》、《君牙》、《周命》等,其内容都含有奖许激劝之辞。  有所遣使之命:如《毕命》、《吕刑》。  有所托付之命:如《顾命》一篇,为成王将崩时,以康王托付于群臣之辞。  《尚书》的流传:  《尚书》作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中心的经学史中重要的一经,被历代学者所重视。为了疏通经文,历代学者们下了很大功夫,深入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蜂起,学术史上异常活跃,为了宣扬各自的学术观点,诸子纷纷研究《尚书》的思想内容,其著作也竞相称引《尚书》,先秦书籍引《书》具体提到篇名的约有四十多篇,为《尚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丞相李斯奏请“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尚书》经过秦始皇焚书和秦末的战火,散失不少。  西汉初年,先后出现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个版本。  今文《尚书》由伏生传授。《史记?儒林传》说伏生曾经担任秦的博士,秦始皇焚书时,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里,到了汉惠帝时,取消禁书令,伏生搜寻藏书,失掉了几十篇,只剩下二十五篇。伏生以其在齐、鲁间讲授,他的学生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书写下来,所以叫做今文《尚书》。  《汉书?艺文志》载,汉武帝末年,在孔子故居的墙壁中得到一部《尚书》,计四十五篇,后来孔子的后裔孔安国献给朝廷。这部《尚书》不是用隶书而用古文字写成,因此,叫做古文《尚书》。  今文和古文《尚书》,除篇数多少和字体的差异,并无多大分别。  西汉研究《尚书》,主要是围绕《尚书》今古文之争而进行的章句训诂。  魏晋至隋唐,《尚书》的研究已不限于训释文字,兴起“义疏”之学,开始阐释经文内涵。唐代贞观年间,孔颖达主持编撰的《尚书正义》可视为“义疏”之学的总结性著作。这部书以《孔传古文尚书》为底本,把《孔传》作为正注,博采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书》说作“疏”,是唐代以前《尚书》研究的总成果。  宋代是《尚书》研究的发展时代。其原因一是由于当时学术民主,百家争鸣,各种观点层出不穷,二是由于印刷术已相当成熟,为学术发展提供了基础。《尚书》的研究著作有二百多部。南宋蔡沈著《书集传》,废除前代烦琐考据,力求简明易读,有独到之见。《书集传》是宋代《尚书》注释的代表作。蔡沈是朱熹的得意门生,他的研究是在理学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提高了《尚书》研究的思想性,建立了《尚书》研究的“义理”之学。  元、明、清三代将《尚书》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读本,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清代,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鼎盛时代,今天能见到清代《尚书》研究著述多达 190 种,清代学者开始多角度研究《尚书》,从章句训诂,字文音义,到考证辨伪、校勘辑佚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学术成就。各派学者均有重要著作。此外,在研究方法、研究理论上也有突破性进展。  近代,学者们除继承前代研究成果外,注意采用西方的新方法研究《尚书》,王国维的《观堂集林》,于省吾的《双剑誃尚书新证》都运用金文、甲文、地下考古资料和文献材料互证,多有创见。现代学者郭沫若、竺可桢、顾颉刚等人从历史地理、天文历法等各个领域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研究《尚书》,也新见颇多。  2.《尚书》的要旨  《尚书》相传为孔子整理、选编成一百篇,后经秦代焚书,损失很大。该书要旨:  其一,在明仁君治民之道。  春秋之世,圣王不作,暴君迭起,人民困于虐政,备受痛苦。为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史官作《书经》一书,希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使天下享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因此,阐明仁君治民之道是《尚书》的第一要旨。  其二,在明贤臣事君之道。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  3.《尚书》的内容  《尚书》上自原始社会末期,下至封建社会初期,横跨整个奴隶社会,记载了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传说和历史事件,比如尧舜禅让、鲧禹治水、太康失国、盘庚迁殷、周公摄政、成康之治,等等,涉及到政治、军事、天文、地理、官制、礼仪、刑法等广泛领域,反映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宗法思想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  《尚书》中的虞、夏之书,是后世儒家的政治理想,不能看作真正的虞,夏史料;其中的《商书》是殷商史官所记的誓、命、训、诰。《周书》包括周初到春秋前期的散文,多数为西周初期的文献。属于西周的作品可靠的有十多篇,主要是周武王至穆王时王朝史官所记的文告和策书,即所谓“诰”、“命”等,重要的如《牧誓》,是武王伐纣至牧野誓师之辞;《大诰》是周公将讨武庚,大告庶邦之辞;《洛诰》是周公营成周,遣使告卜及与成王答问之辞;《多士》是周公以王命告殷遗民之辞;《无逸》是周公诫成王之辞。  下面,我们以《牧誓》和《无逸》两篇为例,看一下《周书》的具体内容及特色。  《周书?牧誓》原文: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释文】  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刻,周武王率领军队来到商国都城郊外的牧野,举行誓师。武王左手拿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旄牛尾指挥军队说:“真远啊!从西方来的人们!”武王说:“哦!我们友邦的国君和办事的大臣,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把你们的矛竖起来,我要宣布打仗的纪律了。”  武王说:“古人有话说:‘母鸡没有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这个人家就会倾家荡产。’现在商纣王听信妇人的话,轻蔑地废弃了对祖宗的祭祀,不闻不问;舍弃了先王的后裔、同姓的长辈和兄弟,不管不用,反而只对从四方诸侯国逃亡到商国的罪人备加推崇、备加尊敬、备加信任、备加使用,让他们做大夫、卿士一类的官,使他们残暴地对待老百姓,在商国内外作乱。现在,我姬发执行老天的惩罚。今天的战事,行军时,不超过六七步,就要等待队伍整齐。将士们,要努力啊!刺击时,不超过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就要等待队伍整齐。努力吧,将士们!希望你们威武雄壮,像虎、貔、熊、羆一样,前往商都的郊外。不要禁止商国军队中能够前来投降、帮助我们周国的人。努力吧,将士们!你们如果不努力,那就会对你们本身施行杀戮!”  《牧誓》记叙了商、周两军在牧野决战前,周武王部署军队,庄严宣誓,宣布纣王的罪行和作战时的纪律的情景。此文不仅是记录牧野之战的重要史料,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鲜明的文学色彩。  商、周《牧野之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战使统治黄河流域六百多年的商王朝彻底覆灭,建立了西周王朝。  牧野之战发生于公元前 1027 年,周武王率领三千名精锐的王室御林军,四万五千名甲士,动用三百辆战车,联合一些部落联盟,兵发牧野,商纣王也调集了大量军队仓皇应战,但因其暴虐无道,不得人心,商军与纣王离心离德,纷纷起义,周武王乘胜追击,商王连连败退,直至孤家寡人,无奈放火自焚。  《牧誓》是“牧野之战”最早的文献记载。誓词篇幅短小,内容却十分丰富。全文以誓诰为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记叙誓师前的军队部署,场面宏大,战争气势庄严、昂扬,明确交待了誓师的时间、地点。特别成功的是描绘了誓师的主角周武王的英武形象——威风凛凛,指挥若定。“称尔戈,比尔干,张尔矛”,使人们仿佛目睹了一个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誓师场面。  第二部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周武王宣布商纣王的罪行和战时纪律。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信妲己,废弃祭祀,任用坏人。他还建造酒池肉林,剜比干的心,刮孕妇的腹,残害忠良,涂炭百姓。作品中周武王引用了古谣“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形象地揭示了殷商即将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振奋了周军的士气。“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多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多焉,勖哉夫子!”这里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行军和战斗时必须步调一致,保持整齐的阵容。  《牧誓》从写作手法到文采都体现了《尚书》中“誓”的风格。“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词断。”(刘勰《文心雕龙?檄移》)。誓词首先阐明原因,其次揭露罪行,再次宣布纪律;原因说得明确,罪行揭露得透彻,纪律讲得严明。文势如高山悬瀑,读来令人赞美不绝,其文体风格同牧野之誓所要达到的作用十分相称。  《周书?无逸》是周公告诫成王的篇章。无,不要;逸,逸乐。  周公还政成王之后,害怕成王贪图享乐,荒废政事,经常告诫成王不要逸乐,作品记录了周公的诰词。  【《周书?无逸》原文】:(节选)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祇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年有九年。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  【释文】:  周公说:“唉!君子做官不可贪图安逸享乐。首先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然后再逸乐,就会知道老百姓的痛苦。看那些百姓,他们的父母勤劳地耕种收获,他们的儿子却不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贪图安逸享乐。时间已经久了,于是就轻视侮慢他们的父母说:‘老人没有知识’”。周公说:“唉,我听说过去殷王中宗神态庄正,心怀敬畏,自己谋求天命,治理百姓,恭敬谨慎,不敢荒废政事、贪图安逸,所以中宗在位长达七十五年。  “高宗在做太子时,长期在外劳役,于是他爱护百姓,等到他即位,有时沉默,三年不轻易说话。或许因为他不轻易说话,话一说出来就和顺合理。他不敢荒废政事,贪图安逸,致使殷国美好和睦,从老百姓到群臣,没有怨恨他的,所以高宗在位五十九年。  “在祖甲时,他以为代替兄长称王不合理,逃亡民间,做了很久的平民百姓。于是等到他即位后,就知道百姓的痛苦,能够安定爱护人民,对于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人也不敢轻慢,所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  《无逸》这篇作品告诉我们一条非常重要的历史经验,那就是“无逸”,周公提出“君子所,真无逸。”即君子做官不可贪图安逸享乐。作品引用了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诫人们强调“无逸”必须先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和老百姓的痛苦。历史上凡是勤政爱民的君主,其政必兴;凡贪图逸乐的帝王,其政必败。从理论和实践上强调了“无逸”的重要性。告诉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无逸》叙述颇有条理,富于层次,从记叙文的结构上看有显著进步。  4.《尚书》的文学成就及其语言特点  《尚书》作为最早的历史文献,经历了多灾多难复杂曲折的流传过程,才侥幸得以保存下来。然而,不论发生什么变故,《尚书》始终随着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历史发展,以其丰富的史料、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技巧,雄踞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宝座上,作为儒家之经典、历代帝王和封建士大夫必读必遵的政治与道德教科书,倍受尊崇。它不仅给汉以后全部封建时代的政治和思想以巨大影响,而且,其诗书并称,对后代学术、文学影响也颇为深广。  《尚书》的崇高地位,与其表现手法不无关系,虽然《尚书》的作者未必有意为文,但其文章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综观《尚书》中的文章,其结构渐趋完整,议论已有中心,叙事也有层次,部分篇章颇具文采。例如其中的《盘庚》三篇,中心突出,夹叙夹议,用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比喻,可视为早期较完整的论说文。”又如《周书》中的《顾命》写周成王之死和周康王继位的经过,记叙具体而有层次,可视为早期较完整的记叙文的代表。再如《尧典》,记述尧舜布政繁而不乱,以致曾被西方学者称作“古代散文的光辉典范。”  《尚书》中的《禹贡》讲的是禹治洪水,叙写山水田土贡赋草木金茶物产,虽说内容繁杂,然而叙写十分简洁。宋罗璧《识遗》于此云:“《尚书?禹贡》叙九州地理之分,画山川之离合,物产之参差,贡赋之高下,功力之作止,铺叙随之而异,更不淆杂。”《伯子论文》亦云:“凝叔论《禹贡》谓通篇皆记治水,而治水本为敷土,故首句曰:‘禹敷土’,言治水之本意;次句‘随山刊术’,言治水之功用;三句‘奠高山大川’,言治水之成效。一节只三句,包终通篇,而语简意明,又并不出一水字。”应当说,古人的评价是公允的。  《尚书》不仅是文诰、会议记录等应用文体的源头,而且开辟了古代散文创作的先河。清杨绳武云:“《尚书》千古文字之祖也。典谟,纪传之祖;《禹贡》,志乘之祖;誓诰,诏令之祖;《伊训》、《说命》,章疏之祖。他类可推”(《钟山书院规约?论古文源流》)。《尚书》特别是《周书》各篇大多讲究章法结构,写作条理非常清晰,表现生动,形象,历代散文家十分重视,为后世散文创作奠定了基础。  《尚书》的语言也有其独特性,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其文章以记言为主,虽是书面语,却是口语化的书面语。语言特点首先表现为文辞生僻、语词古奥。其中保存了很多商、周时代的古老词汇和古老词义,颇为难读。唐代的著名文学家韩愈曾经指出:“周诰、殷盘,诘屈聱牙”(《进学解》)。《尚书》文辞之所以古奥,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文章是照当时的口语直记下来的。《汉志》曰:“《书》者,古之号令;其言不立具,则听受施行者弗晓”。“立具”,就是立刻写成,不加文饰。随着历史的变迁,口语会发生变化,而已成文字的书面语却不会改变,后代人看古代人依口语写成的“古代白话文”便觉得很难懂了,加之整理《尚书》的人,以为文章越古越好,于是竭力模仿其文章语句,也是造成其古奥难读的原因。以其代词而言,代词在词汇系统本是比较稳定的语辞,但《尚书》中的有些代词在秦代以后的用法就与其有很大不同,或消失了,或词义语法作用发生了变化。如“朕”,《尚书》中的“朕”共出现 81 次,有的表示天子自称,有的表示大臣自称,但秦以后的文献典籍中基本只作帝王的自称。又如台(,yí移)可译作“我”,“我的”,卯(áng,昂)可译作“我”,这些代词即使在《尚书》中也是使用极少的,可见其古奥。此外,厥,可译为“他的”、他们的”;畴(chóu,筹)可译为“谁”;咨,可译为“喂”;俞,可译为“嗯”;“猷”,可译作“喂”,这些语同都很古僻。许多语词在现代汉语中是常用词,但在《尚书》中却是最古老最生僻的词义,如《召诰》:“其惟王位在德元”,在,意为“慰问”;《周书?康诰》:“不废在王命”,在,意为“完成”;《尧典》:“平在朔易”,在,意为“观察”,这些词义只是在《尚书》中有所出现。  其次,《尚书》文字歧异现象严重,如“七”“来”“采”、“在”四字因形近音近而误;“治”、“始”、“政”因音近义近而误;“忽”、“滑”、“华”、“训”、“咏”因音近而误。这些文字歧异现象产生可能是由于上古的传授方法和历代传抄传刻所致,如《尚书》最初口耳相传,当然容易出现差错,传抄的手抄本笔误当然难免。《尚书》流传至今天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无数人讲授、传抄,文字歧异现象也会日益增多。  再次,《尚书》中的通假字数量多,容易产生歧异和误解。通假是古书上音同义近字的互相通用和假借现象。例如“反”可以写成“返”,“逝”借来代替“誓”。现代汉语中不允许有通假字,而隋唐之前的文献典籍中通假字比较普通,通假字造成了形同义异的矛盾,容易产生误解。  最后,《尚书》中的词序倒置和句子成分省略比较特殊。  《尚书》中有规律的词序倒置主要是提宾句,即宾语前置。如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叙述句中名同或代词作宾语,用“是”、“之”成为宾语前置等等。《尚书》中的词序倒置特别多,而且比较特殊,这可能主要是由于《尚书》以记言为主,反映了商周时代的口语,口语词序容易颠倒。  此外,《尚书》中语言的省略现象,比较特殊。省略方式多数是古汉语常见的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对话省略。还有一些连接成分,修饰成分的省略,如省略连词、语气词等。《尚书》中句子的省略部分,可以通过我们的阅读,即上下文意所提供的语境信息补充出来。  (三)《周易》——卜辞至《诗经》的桥梁  1.关于《周易》  (1)《周易》的产生  《周易》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学者多推崇它为“群经之首”、“万道之源”;致以无上的敬意。相反,也有人认为《周易》仅是古代一部卜筮之书,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之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  无可否认,《周易》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著述,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使它由纯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而自东周以来,《周易》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  《周易》这部神秘的占筮记录,运用了“卦”的基本图式,取象譬喻,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万物之情,蕴藏着丰富深奥的哲理。它是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等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渊源和中华民族医学及中医气功理论的发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其内容之博大精深,甚至来自古印度的佛教文化,以及西方的近现代科学也无不与之相融相通。正因为这样,《周易》被称为一部神圣的、内容无所不包的万世经典,是藏往知来的卜筮书,又是一部哲学、历史著作。其内容包括了上古社会的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商旅、管理、军事、法律、天文、医学、文化艺术、教育等等,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自觉象征”,反映了上古人类抽象思维的水平。  下面,我们对《周易》的产生做一些具体探讨。  大家知道,在遥远的洪荒时代,依赖自然生存的远古先民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走出穴居的窟洞,首先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填饱饥肠。今天的日子该怎么过?会不会遇到什么灾祸?到什么地方去打猎或采集果实才能得到较多的收益?这些考虑,尽管可能有种种不同的具体内容,却已包含着对未来的探求和推测,人们迫切希望在事先就预知自己所为的某种事情的后果,由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然而,怎样才能在事先顶知后果呢?经过漫长的实践,古人总结出一系列预测未来的法术,有些法术,甚或包含着一定的科学因素。如出门先看天象,由太阳和云气的变化预测阴晴风雨,由此产生了最早的天文学、气象学。有些法术则相当神秘,如占卜龟甲兽骨,按照的炙甲骨而产生的裂纹特征来预测行事的吉凶。到春秋战国时代,各种预测术已初步形成独特的方式和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有占筮术,占龟术,占梦术,占星术,占云气术,相地术,相人术等等。这种种占卜相术,原先都是由部落中负责沟通人神关系的巫师主持的,到战国秦汉时代,已成为一些氏族世家的专职,甚至一些儒生也涉足其间,以其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总结了占相经验,上升为理论,纷纷著书立说,到西汉末年,皇家图书馆已收藏了大量这方面的著作。当时,编写的图书目录把这类作品独列为一类,名“数术部”,此后,这些预测术连同有关的理论被总称为“数术”。  科学与迷信原本是一对双胞胎,同时降生于原始社会的母体之中。在上古时代,科学的发展往往伴生着迷信。反之,迷信的发展也往往孕育着科学。以数术而言,不仅原始的天文学孕育出不断精密的古代历法,就连纯粹以预测人事为目的的星占术,事实上也大大加速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并为现代天文学收集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自然科学史料。同样的道理,占云气术孕育出气象学;相地术发展了地理学;相人术则分化出脉诊、舌诊、望诊等中国独特的疾病诊断术以及对现代警探破案都有帮助的指纹鉴定等等。至于占梦术和占筮术,不仅涉及了古代数学、心理学,而且与古代哲学思想有着交互影响的错综关系。记录在占卜用的龟甲上的卜辞,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最古老的语言文字资料,而且保存了最丰富的殷商史料。  在各种数术中,占筮术最为神秘玄奥。占筮术古代只单独称为“筮”,近人俗称为“算卦”、“问卦”。其法是通过演算蓄草茎或小竹片而产生的八卦排列来预测吉凶祸福。为着获知被认为是寄寓在八卦变化中的种种象征意义,周人创作了《周易》一书,作为解卦占筮的重要依据。据史书载,孔子晚年很喜欢《周易》,由于经常翻阅而致“韦编三绝”,孔子说自己“五十而学《易》”,因此“五十而知天命”。  以某些方法询问神意,这是所有原始民族的共通现象。不懂科学的原始人只能以顺从神意来获得行动的勇气和自信,以此统一部族成员的意志,而能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或将人的意志转达给神的人,则是拥有特殊使命的灵媒。在人民中间,这些人具有绝大的权威,古代的巫祝,便扮演这样的角色。他们主要是以龟卜和蓍筮为媒介传达神意。  龟卜是盛行于公元前 13 世纪、支配黄河中游流域的殷商占法。商朝是神政色彩极为浓厚的国家,不仅国家大事,就连商王的日常生活均以龟卜讬问神意。对当时人而言,龟与水牛为圣兽,所以认为神意会寄存在龟甲与牛骨上。因此,他们常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或牛骨上保存下来,即为卜辞。卜字本身是甲骨兆裂的象形文字,卜的发音是仿龟裂时的声音,而占字是以口表示卜意的会意文字。  一般认为蓍筮的起源相当古老,占法是使用蓍的草茎,蓍为多年生草,据说至一千年时,一株根可生三百株茎,含长寿及神圣之意,因取其作占具,有如在决定重大事件时,先仰赖经验丰富的长老作判断一样。后因草茎使用不便,方以竹策取而代之,即筮竹。依其组合判断吉凶,将判断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即为筮辞,这就是《周易》的素材。  虽然龟卜和蓍筮,都产生于原始的咒术信仰,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龟卜大幅度地依存巫祝的灵性,有浓厚的神秘性,蓍筮则是以数理为基础,有向理性、知性、理论性方向发展的倾向。由蓍筮转而使用筮竹,已明显反映出占术已脱离依存圣草灵性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更确信自身的力量,不再完全屈服于大自然的暴威。与农耕生活有重大关系的季节、气候、天文、历数等知识飞跃进步的结果,使人们逐渐了解自然现象中有一定的法则,只要顺应这些法则,就能开拓命运,因而自信心也逐渐增强。以此为契机,《周易》在咒术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包含自然哲学与实践道德的独特性格。  当然,这种独特性格的形成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根据推测,原始形态的八卦是由龟卜演变而来,不久扩大为六十四卦,并加上占断的言词(系辞),最后完成包含有《十翼》解经内容在内的现在的《周易》,这中间无疑要经过漫长的发展岁月。  由于八卦和占筮的神秘玄奥,自汉代以来两千多年,有关《周易》和八卦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历代人们研究《周易》的现存著述,仅见于《中国丛书综录》著录的就多达近九百种。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随着考古领域的新发现,关于《周易》的种种疑难问题开始得到答案。  (2)《周易》与三《易》  《周易》又称《易经》,不过《易经》也可指《周易》的卦爻辞,不包括《易传》即《十翼》。因此,称《周易》就可把经和传都包括进去。《周易》的名称来源较早,历来有关《周易》的著作也大都称《周易》。中国文化,自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再加上《春秋》、《周易》二书,统称六经。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人生的大通道,称《周易》等书为经,说明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者对于《周易》一书命名的内涵问题,又有“三易”之说:  “三易”,据《周礼?春官?大卜篇》记载,易有三种,即:夏代之易,曰《连山》。据传,夏易以艮卦为首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故称作《连山》。商代之易曰《归藏》。据传,商易的首卦是坤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即万物都以大地为根源,始发端于大地,终又归藏于大地,故称作《归藏》。周代之易曰《周易》,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首先以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由此得知三易即是夏易(《连山》)、商易(《归藏》)、周易(《周易》)的总称。三易之中夏易和商易早已失传,惟周易传承至今。  (3)《周易》释名  《周易》一名,有几种不同解释。  “周”字的含义,有两种说法:  其一周普,即周全、完备。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其二周代。(周易正义?序》曰: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之)号,则《周易》称“周”取歧阳地名,题周以别其他朝代。朱熹《周易本义?周易上经》注:“周,代名也。”学界一般多采后说。  “易”的含义:  关于“易”的含义,综合起来有五说:  其一,易从动物蜥蜴得名,此说始于许慎。蜥蜴是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细小鳞片,有四肢,尾细长,容易断,肤色能随十二时的变化而变化,故假借为变易之易。《易经》是说明天地间事物的必然变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为象征,犹如经书中的龙、象等一样。但总不能叫它是“蜴经”,故而取名为“易”。  其二,变易,即变化。唐代孔颖达曰:“《易》者变易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相续,莫非姿变化之力,换代之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  其三,认为从《易经》内容所举例的动物,如龙、马、象、鹿来看,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飞鸟的观念。  其四,日月为易说。道家易学者的传统,经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所示,认为“日月之谓易”。“易”字,便是上日下月的象形。《易经》学术思想的内涵,也便是说明这个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大法则。近世甲骨文的研究有象形上日下月的“易”字,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之说“日月之谓易”定义之准确。  其五,一字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郑康成曰:“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上述诸家释“易”虽有不同,但一般说来多以为易有变化的含义。易字之为书名,本义就是变易即变化。这个名称符合“易”的内容。  西方人研究《易经》,多将其视为一部预测学著作,书名多取意译,曰《变化的书》,从中也可看出西方学者对易的理解(《易经》一书西方译为《TheBookofChanges》)。  (4)《周易》的作者和时代  关于《周易》的作者与编纂时代历来众说纷纭,也是比较难于确定的问题。  李镜池在《周易》的作者问题上说:“传统的说法,《周易》的作者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这个观点,两千多年来未变,所谓“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指的是远古的伏羲氏(传说中的部落酋长)画八卦,周文王又将八卦演变为六十四卦。目前存世的将近两千多种研究易经的著作,基本上都是以三圣所著的《易经》为底本。  今人周振甫先生认为:“关于作者,我们以为《系辞传》所说的比司马迁的肯定较为合理,所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只就它的时代背景说,至作者姓名则不能确指。这是根据卦爻辞得出来的论断,而所谓伏羲,也并非实指其人……他们的名字只代表时代。”此外,卦爻辞中所载的某些故事,是出于文王之后的,文王不可能见到这些事迹,这就有力地反证传统说法的错误。  总括上述意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易经》卦爻辞系编纂而成,虽有编者,但姓名失传,编纂者可能是周王室的太卜或筮人,编纂时间约在西周中后期。  (5)《周易》的基本符号系统  《周易》具有自己的独创的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其中最基本的图形是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并从中衍生出六十四卦,构成《周易》图解宇宙的基本模式。  太极:  这是《易经系辞传》首先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又称太一、大一。大即太,太,至高至上的意思。“极”引伸为至高的东西。  《易经?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段话就是说明宇宙万物生成原理。从宇宙万物生成论的意义上说,太极指天地万物的本原,这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是从太极产生出来的。太极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太极是一种阴阳未分的原始的混沌状态,这里所说的“太极”就是整体,指世界的本原,宇宙的整体。这个宇宙整体,是世界的开始,万物的根基,物质世界的一切生成变化都以此为源头。  太极的符号:  (原PDF无图)  两仪:  太极生两仪,关于两仪,有七种说法:  1.阴阳,2.天地,3.奇偶,4.刚柔,5.玄黄,6.乾坤,7.春秋  这几种说法的实质都是指具有两种对立性质并能化生出其他东西的事物或事物的品格。即阴阳变化转换,这个基本概念是理解《周易》的关键。  太极是一团浑然之气,在不断地运动,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继续运动的结果产生万事万物,这是古代人解释宇宙天地万物生成原理的一个基本说法。阴阳是万事万物内部同时存在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属性,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阴阳对立与统一贯穿于事物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两仪的符号为爻:  阳爻——  阴爻— —  关于这两个符号的象形意义有各种说法。如:  A:  ——象征男根  ——象征女阴  这是古代生殖器崇拜观念的遗存。  B:  ——象征一节之竹  — —象征两节之竹  爻分阳爻(——),阴爻(— —)。阳爻,根据所处的环境不同,可以意味着是加、上或坚定、积极、进取,是天和男性的象征。阳爻用奇数一、三、五、七、九中最大的九代表,又称作“九”。阴爻则可表示减、下或温和、消极、退守,是地和女性的象征。阴爻用偶数二、四、六、八、十的中间数六代表,又称作“六”。  四象:    两仪生四象,在卦形上的体现,就是两仪的一极阳爻上分别再生一阳或一阴,这样就形成“  ”即老阳,“  ”即少阴,两仪的另一极阴爻上再分别生出一阳一阴,从而形成“  ”即少阳,“  ”即老阴。  按照同样的道理,四象生八卦,也就是四象的进一步再生阴阳,发生变化,从而生成八卦。  所谓“四象”,或说象征着春夏秋冬,或金木水火,或东西南北,或阴阳刚柔,实际上是在阴阳基础上生出的新的阴阳,象征阴阳的进一步变化。  八卦:    八卦由阳爻、阴爻配合而成,是《易经》中象征宇宙中八种最基本现象的符号。关于“八卦”的来由,《周易?系辞下》说:  “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大意是说在远古时代伏羲氏作各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近的参照人体自身,远的参照自然万物,创造了八卦,用来通达天地的德性,模拟万物的情状。  朱熹说,伏羲氏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在阴阳对立的诸事物中,有奇数同偶数的对立,即为两仪。伏羲氏还发现万物不仅分阴阳,而且已分属阴或阳的事物内部自然还包含着阴阳,具有多层次的变化,即两仪生四象。于是,由下而上,重迭三次代表阴阳的符号,成为八种卦画符号。  阳的性质刚而健,在成形的阳性事物中,天最大,所以用三条单划模拟天的性质,把它叫做乾。(古人认为天有刚健的性质,而乾和健古音相近,音相近的词意义上也往往相通。)  同样的道理,三条双划模拟地的性质,把它叫做坤。(古人认为大地有柔顺的性质,而坤和顺古音相近。)  卦画为什么取“三”呢?  朱熹说,如果万物只分阴阳,那么只要用阴爻阳爻两种符号就可以概括万物的性质了。但阴阳之中又分阴阳,这样,事物的性质就有阳阳、阳阴、  阴阳、阴阴四种,于是阴爻和阳爻相重迭,就有号。  四种符  但实际上阴阳的分化对立是多层次的,古人以三为多,所以阴交阳交重  迭三次,就有了八卦的外形、卦名和象征:  八种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个爻构成。  卦字的本义,《周易正义》说:“卦者,挂也。言悬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许慎说:“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大意是老天通过悬垂在天上的日月星辰的变化来显示吉凶,好让人类预知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见,卦是一种古代占筮用的最原始的表义符号。  八卦是占筮者演算蓍草之后为了记录演算结果而画出来的符号。  八卦都有一定的卦形、卦名、象征物和特定的象征意义。如下表:    八卦方位:  古人为了通过八卦显示结果的属性,不仅爻分阴阳,卦也分阴阳,并根据阴爻与阳爻的互相反对的现象,把八卦分为两两相对的四对:  乾    艮    坎    震  坤    兑    离    巽  八卦是包罗无穷的整体,八卦的排列是不能首尾中断的,它不是数轴上的一段,而必须是首尾相接的代表了全部的一个圆圈。(下图据宋代人依据《说卦传》第三章绘出。)  优羲八卦图与文王八卦图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不矛盾。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是:都使用了八个各不相同的符号,以显示出八种不同的卦象。不同的地方是:伏羲八卦图立足于自然,着眼于阴阳变化,在于认识宇宙这一本体。文王八卦图立足于人事,着眼于提供阴阳变化的消息,带有某些直观的性质。  伏羲八卦图是文王八卦图赖以建立的基础,文王八卦图是伏羲八卦图的具体应用。  为了便于记忆,宋代人编了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乾卦的三个爻画是连接的)  坤六断(坤卦的三个爻画断裂成六部分)  震仰盂(震卦的形状似口朝上的盂)  巽下断(巽卦的下边是爻画断开)  坎中满(坎卦的中爻是实线)  离中虚(离卦的中爻是虚线)  艮复碗(艮卦似倒放的碗)  兑上缺(兑卦上面的爻画有断缺)  六十四卦:  八卦只有八个符号,变化比较简单,难以适应《周易》解释天下万物的需要,因此,又将八卦两两相重,重新组合演化成了 64 种卦形符号,并由此产生了 64 卦。64 卦卦形由两个八卦符号组成,下三爻称“下卦”,上三爻称“上卦”,“下卦”象征事物发展的开始阶段,“上卦”象征事物发展的完成阶段。每卦由卦象(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组成。  卦象指卦的图象,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卦中六画的顺序从上到下,用“初”、“二”、“三”、“四”、“五”、“上”标明爻的位次;用“九”、“六”标明爻的性质,“九”为阳爻,“六”为阴爻。标明爻位的一个字与标明爻性的一个字相结合,作为每一爻的爻题。如“初九”、“初六”、“九二”、“六二”、“九三”、“六三”、“九四”、“六四”、“九五”、“六五”、“上九”、“上六”都是爻题。  每卦有卦名和卦辞,每爻存爻题和爻辞,卦辞、爻辞即是经文,卦辞系于卦象之下,是解说卦象的辞句,爻辞是解说爻象的辞句,卦辞共 64 条,爻辞共 384 条。  卦辞、爻辞总称为筮辞,分为记事、取象、说事、断占四类。记事:是记载古代故事以指示吉凶、祸福的文辞。取象:采取一种事物作为人事象征,而指示吉凶祸福;说事:直说人的所作所为以指示吉凶祸福;断占:论断吉凶、祸福的文辞。多用吉、利、凶、厉、咎、悔、吝等字。  卦的内含有三重意义:一是卦象;二是卦意;三是卦爻辞,即通过语言文字说明卦象,卦意。在象、意、言三者关系中,意是主要的,象与言是表意的手段。可以说,《易经》的理性思维,都是由卦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它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事物表达抽象的概念。通过观察客观现象,用形象思维的方式概括出用以分析事物的一个概念,每一卦象一经产生,即不再是具体物象,而是用以象征各种思维,进行抽象思维的象征。  64 卦象又呈现出三十二对立形态,从卦名的义理上说明前卦和后卦具有因果的联系。  六爻位置的象征意义:  每一卦分为上下两个三爻卦,共六爻,其位自下而上,应事物发展的顺序,象征事物由低到高,由微至著的发展变化趋势。  由于六爻在卦中分别处于不同的等次,所以其象征意蕴亦各不相同:  初位之爻: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潜藏勿用。  二位之爻: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适当进取。  三位之爻: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慎行防凶。  四位之爻: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警惧审时。  五位之爻: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处盛诫盈。  上位之爻: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穷极必反。  除此而外,在《周易》中尚有两爻只有交辞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卦象或爻位,古代易学家称之为有象无位之爻。这两爻是乾卦的六个阳爻之后,另有“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中的“用九”;坤卦的六个阴爻之后,另有“用六,永利贞”中的“用六”。  (6)《周易》的基本结构  《周易》分两大部分,本体部分称为经,内容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分上下两篇,自乾卦至离卦三十卦,称“上经”;咸卦至未济卦三十四卦,称“下经”。  《周易》中的解释部分称为《易传》,或《易大传》。相传是春秋时孔子为易所作的注释。《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彖、说卦、文言。”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各上下二篇,连同《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十篇,又叫《十翼》,翼,助也,辅助阐明“经”意。  《彖》是卦辞解释,根据六爻的全体形象,说明卦的意义。  《象传》分大象、小象。大象着眼卦的全体,以八卦象征事物来说明全卦。小象与彖近似,根据爻位的变化说明爻辞的意义。  《系辞传》为《周易》经文之外的全书原理通论,是《周易》的高度哲学理论概括和发挥,因其辞系属于卦辞、爻辞之下,称为系辞。  《文言传》专门阐述乾、坤两卦。所谓“文言”,就是刻意修饰的文词。  《说卦传》前部分概论《易》的全体,后部分说明八卦象征的现象。  《序卦传》说明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与意义。  《杂卦传》杂糅众卦,根据六十四卦每一卦的性格特色,将性格相反的两卦组成一对,用一句话扼要说明其卦义和相互关系。  (7)《周易》的基本思想及学术价值  《周易》的思想,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到秦汉逐一完成的,因此,颇具该时代的浓厚色彩。  千百年来,有关《周易》的研究纷繁复杂,对《周易》思想的阐述也见仁见智。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建立了“三易”之说,大致包括有“理、象、数”三个要点。“理”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变与不变之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数”是由现象界中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此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概言之,“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完整的易学,必须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  易学“理、象、数”为内涵,无非教人知变与适变,知变是“理”智的结晶,适变是“象数”的明辨。正如前人提到易学的宗旨时说:“絜静精微,《易》之教也。”“絜静”的意义,是指高度的理智修养,即易学的精神。所谓“精微”,是指“絜静”的内涵,具有科学性明辨的作用。  然而,探讨《周易》的具体思想还需分别从“卦爻辞”和“易传”两部分谈起。  卦爻辞的思想:  任继愈先生在其《易经和洪范的思想》中,曾把《易经》的哲学思想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观物取象的唯物主义观念。  《周易》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即八卦。可见八卦的取像是由于仰观天,俯察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实践上观察种种自然现象所得来的东西,所谓“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也就是说取象的过程先从其形态得其感性上的认识,再进到理性上的认识,深入其本质(物宜)得来实象。《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见乃谓之象”。《系辞下》说:“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疏》说:“言象此物之形状也。”由此可见,象属可以见的东西,是客观实在的自然现象,而非什么超乎现象的存在。八卦取象由实践上观察具体的自然现象得来,其具体的象又属天地水火山泽风雷等八种自然现象。在这八种自然物中,天地又是总根源,天地为父母,产生雷、火、风、泽、水、山六个子女。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主义观念。  分析上述八种自然现象,我们会发现,它们全是对立的存在,如天上地下,山高泽低,水火不容,雷风相搏。这种对立,渐使初民感到自然现象间有两种不同的因素支配其间,于是在这种直观上渐孕育着阴阳二因素的见解。《周易》认为自然界也与人和动物一样是由两性(阴阳)产生的,因而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它对后来的哲学、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等特征和事物。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等特征和事物。阴阳组合决定事物的变化,阴盛阳(阴上阳下)则动,则吉,则有发展;阳盛阴(阳上阴下)则静,则凶,则无前途。“阴上阳下”则属于最佳配合。  其二:万物交感的观念,亦即“动”的观念。  《周易》认为万物在阴阳两势力的推动、矛盾中产生变化,变化的过程是通过交感。就是说万物的运动变化,不是由于外力,而是由于阴阳自身的内在的相推相摩,这种相推相摩永久继续,永不停止,即所谓“为道屡迁,变动不居,上下无常,刚柔相易。”  这一观念的生成,可能是从男女交感产生子女的现象得来。《周易》所谓“吉”的一些卦,一般是上下两卦具有交感的性质;所谓“凶”的一些卦,一般是上下两卦不具交感的性质,这里包含了当时人们对世界一般事物最原始的哲学见解。因此,《周易》善于从交感的观点观察万物的动静变化,并认为凡有动象,有交感之象的卦是吉的,有前途的,因为它符合了事物发展的原则。  如《泰》(  )卦的象是地在上,天在下,而实际上是天在上,地在下。天气属阳,地气属阴,阴气上升,阳气下降,就象征着天和地的交感变化。与此相反,如《否》(  )卦的象,是天在上地在下,天本来就在上,地本来就在下,这种情况不会引起上下交感易位的变化。不交感,没有变动,事物就没有发展前途,所以《否》卦就不如《泰》卦吉。《泰》卦和《否》卦是一个对立面,一吉一凶。吉和凶的根据是变和不变,交感和不交感。其三:发展变化的观念。  《周易》的根本思想是以阴阳的运动与变化作为它宇宙观的基础,而且这种运动与变化永不停止。所以,变化发展的观念是贯穿在《周易》中的一个基本思想。  如《系辞下》八:“《易》之为书也不可远(远离),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上》九:“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又“以动者尚其变。”又“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自然造化)之所为乎。”  《系辞上》十:“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系辞上》十一:“是故阖(闭)户谓之坤,辟(开)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综上所引,可见《周易》的宇宙观的根本看法,是抓住变与动的两个要点,来说明宇宙间一切现象没有永久固定不变的,都是处在流转变化新陈代谢的状态之中,也就是说一切现象,没有常固不变的可能,上也可变为下,刚也可变为柔,总是不断变化不断革新,决没有固定不变的典则。同时这种变动没有穷尽,人只有观察体会这种客观存在的阴阳变化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特征,才可以正确地认识世界。  《周易》认为,变化着的事物有它发展的阶段,即由细小不显著的变化,进到显露的根本的变化。《周易》每一卦分上下两个三爻卦,共六爻,其位自下而上,应事物发展的顺序,象征事物由低到高,由微至著的发展变化轨迹:刚开始时变化的迹象还不显著,只是发端萌芽,继续发展便崭露头角,继而功业小成,直到圆满成功。但发展到最后,超过了它最适宜发展的阶段,就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叫做发展终尽,穷极必反。如《泰卦?九三》的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这就是说:“平的东西总要转化为不平的东西,已经去掉的东西,总还要转回来。所以遇见困难的事情,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可以得到胜利。”  再如《坤卦?初六》爻辞:“履霜坚冰至”,《象辞》释为“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所谓顺系指由微而显,由来已渐的顺序。也即是说霜之变由露,露之变由水,由水而露,由露而霜以至坚冰。原由渐变以至实变,也即是量变以至质变,结果遂至由液体变为固体,推之人事,也无不然。  易传的思想:  关于易传的思想,张岱年先生在《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中,从其包含的辩证思想和人生理想与政治观点等方面作过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其一,《易大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易传》对于辩证思想发展的贡献,在于它比较明确地认识到辩证法的普遍性和一般性,提出了一些比较精湛的辩证观点。《易传》的辩证思想在先秦哲学中可以说是最丰富深刻的,对于后来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易传》的辩证法思想的首要观点,是它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动之中的。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等,(《系辞上》),所有这些命题肯定了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肯定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最根本的规律,并深刻地说明了变化的根源就在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一阴一阳之谓道”可以说是中国哲学史中关于对立统一原理的最早的表述。  《易传》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其对事物自身包含有矛盾着的对立面的认识。一个事物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相反的东西总是在一起,而且互相需要。所以《系辞》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照此看法,卑高、贵贱、动静、刚柔都是相反的东西,可是必需在一起。又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寒暑是相反的,但是必须“一寒一暑”才能成岁。《易传》中包含的矛盾的东西“相反相成”缺一不可的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的自发的认识。  同时,《易传》也初步揭示了在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中,有一个是居于主要的地位,起决定作用的;一个是居于次要的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刚的,健的,后者是柔的,顺的。此外,《易传》还揭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  《易传》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这就是说事物发展到一定极限,就要变为它的反面,变了以后就通了,通也是穷的反面。这就是所谓“物极则反”。《易传》认为这是事物变化所遵循的一个一般规律。  《易传》的深刻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正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因为社会不平的存在,所以要求改变当时的现状,于是重视变化、重视对立的转化。  《易传》运用对立转化的观点说明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系辞下》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安危、存亡、治乱,都是相互转化的,必须提高警惕,才能保持其安、其存、其治。其二,《易大传》中的人生理想与政治观点。  《易传》宣传刚健有为的人生观,以天人协调为最高理想,把扩充知识(“精义”)改进物质生活(“利用安身”)与提高品德(“崇德”)三个方面结合起来,这是很有道理的。《易传》认为天的本性是健,人应该效法天的健。健是刚强不屈的意思,人应该自强不息,永远努力前进。  《易传》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的命题,就是对自然加以适当的调整,使自然更符合人类的要求。  《文言》说:“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所谓先天指引导自然,所谓后天指适应自然。在自然变化尚未发生之前先加以引导、开发,在自然变化发生之后又注意适应,这是一种天人协调论。一方面要适应自然,一方面又要加强开发引导,使人类与自然界互相协调起来,这种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易传》中的政治思想:  一是强调上下分别,主张“损上益下”,二是重视“变通”,赞扬“汤武革命”。  《易传》肯定汤武革命,顺乎天时,合乎人心。所谓“损上益下”不过是在上者将对于在下者的剥削压迫略加节制而已。不伤财,不害民,即是损上益下了。而其强调“变通”,则是指出在变动中求发展。  《易传》对于后来哲学思想的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后世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与唯心主义思想家都从《易传》中吸取思想营养。因此,《易传》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易》的学术价值:  《周易》曾经被称为一部神圣的、内容无所不包的万世经典,是藏往知来的卜筮书,又是一部哲学、历史著作,历代学者都很重视。在科学倡明的今天,人们同样重视对《周易》的研究,将其视为研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史料。《周易》不仅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而且与现代的医学、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周易》又被称为我国古代一部科学著作。就其科学内涵而言,西方的近现代科学也无不与之相融相通,足见《周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周易》在整个中国文化演进的过程中,起了一种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在中华文化的众多领域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原因可能与《周易》的符号系统和逻辑构造有关。这种系统和构造的整体性与灵活转换性及其与这种灵活转换性相关的可操作性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因而能够给中国各门古典学术以具体的指导,并能够继续给当代各门科学理论和操作化系统的新建构以莫大的启示。这套符号系统对研究现代科学有重大价值,它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自觉象征”。  《周易》的逻辑构造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国最早的逻辑推演之书,卦爻符号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一种对象语言,它的语法语言的特征也十分明显。《周易》的每一卦体都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推论式,而卦爻辞则可以看作是对各个推论式的具体例说。卦爻辞对例说的筛选按照“比类”的方法得出,因而具有典型性。《周易》的卦爻符号蕴含着各类事物情况的一般道理,卦爻辞则是处理各类事物情况的典型例说,人们根据这些一般性的道理和具有示范性的典型例说,类推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或所研究、处理的新问题,便可以得到一个解疑释难的最优化方案。换言之,人们从《周易》了解卦象所象征的意义与卦爻辞所包含思想的内在联系,可以启示自己认识自己眼前的事物,找到解决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即是《周易》的基本学术价值。至于《周易》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后面将会专章论及。  (8)《周易》的传承及研究成果  《周易》被儒家尊为六经之首,作为卜筮书又幸免于秦始皇的焚书之劫。从先秦至近代的不少学者均尊崇《周易》,并撰写了三千多部注释《周易》的著作,浩瀚的易林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易学史。两千多年来,易学大致可分为象数和义理两大流派,象数派主要以八卦所象征的各种物象去解释卦、爻辞。义理派则多从卦意去解释卦、爻辞,旨在阐述《周易》的哲学意义。  《周易》早在春秋时期就被看作经典,人们不仅从占筮角度利用《易经》,而且开始从哲理角度来解释《易经》了。战国时代,人们力图从哲学的高度对《周易》加以概括,从而形成了以《易传》为代表的释易著作。  汉代是《周易》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汉代易学多以象数解《易》,重本源,以注释为主,不多发挥,开创了象数派的先河。在我国易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其主要著作有孟喜的《周易章句》;焦赣的《焦氏易林》;京房的《京氏易传》;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以及东汉郑玄所注的《易纬》八种等。  魏晋注重义理研究,形成义理学派,以王弼《周易注》最受推崇。《周易注》是一部义理派的成名之作。相传王弼之注独冠古今,晋韩康伯有系辞注三卷,均重义理。  唐代比较重要的易学著作是孔颖达作疏的《周易正义》,采用了王弼的注。此外还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将汉以来 35 家象数派的学说汇于一书,保存了珍贵的资料。唐易在学术上表现为易学与儒释道三教相融合的特点。  宋代是易学研究的第二个高峰。宋易特点是以理说易,又袭汉易义。这期间出现了大批重要的易学著作,如朱熹《周易本义》,程颐《易传》,司马光《温公易说》,苏轼《东坡易传》等等。其中,朱熹《周易本义》融象数派与义理派于一书,是易学的集大成之作,影响很大。程颐的《易传》是宋代义理派的代表作,内有很多精辟的见解。  此外,邵雍的《皇极经世》,以献“先天图”(即“六十四卦方位图”)而出名,此图对海外影响很大,著名的《河图》、《洛书》图也源于邵雍。邵雍之后,形成图解《易》之流派。  元明之际易学研究继续发展,出现了研究著作,如吴澄《易纂言》、胡震《周易衍义》、胡广《周易大全》、蔡清《易经蒙引》等。明中叶以后,出现了以禅解《易》之风,如智旭所著的《周易禅解》等,以佛家思想解《易》,成为明代《周易》研究的一个特点。  清代是《周易》研究的第三个高峰。特点是对汉、宋易学兼采并取,使易学集大成。这期间象数派、义理派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成果,著述颇丰,且不乏独到之见,其代表作有惠栋《易汉学》、朱骏声的《六十四卦经解》、王夫之的《周易内传》、吴汝纶的《易说》等。  近代学者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研究《周易》,使《周易》的象数之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如尚秉和的《焦氏易诂》、《焦氏易林注》、《周易尚氏学》等,同时对《周易》的作者、起源、创作年代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较突出的有杭辛斋的《易数偶得》、《学易笔谈初集》、《学易笔谈二集》等著作。  易学研究直至当代绵延不绝,并且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特别是进入 80年代以来,出现了易学研究的新高潮。这一方面得力于近年来考古学上的一系列新发现,一方面也因研究者解放思想、自觉地运用当代科学的新视角和思维方式,对《易经》及历代易著的阐发,不受既成概念和原理的限制,突破经文既成的框架和“经学”狭隘的视界,非唯经典是从,因而其研究也多有创新。  当今易学研究的新特点是将《周易》这部古老的经典直接与当代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联系起来,相互沟通,互为发展,从而使易学研究在当代世界的学术之林中占踞着一个独特的位置。其表现为举凡相对论、信息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宇宙学、符号学、人类学、民俗学诸多现代学科,乃至音乐、美术、诗歌创作,无不援而入易,恢宏其学;或引易为援,盛大其业。  除此而外,当代易学研究的范围比传统易学要宽广得多,研究的重点集中于易学的演变、文化思想内涵、性质,及其与当代哲学和科学发展的关系等等,概括起来大致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易学史研究(如易学的发生学研究;易学与中国文化史关系的研究;易学演变的通史、断代史以及历史上易学专人和专著的研究。);  《易经》的哲学体系及其各种相关的哲学问题(如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的研究;  《易经》的科学内涵及其与古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相关性研究;  易学的应用性研究。目前这种研究主要在人体科学(气功、养生、卫生保健、医学等方面)和管理、决策等领域展开。  (9)《周易》与世界  《周易》从 17 世纪 20 年代传入西方,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7 世纪末,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在他的二进制算术论文中就发现数学的二进制可以用《周易》的六十四卦来表示。  近些年来,国外的心相学家和未来学家们又掀起一股《周易》热。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的许多科学成果与《周易》的八卦奇妙地吻合。今天,易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电子学、心理学、计算机学、地质学、天文学、物理学、管理学、数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美国高能物理学家 F?卡普拉认为太阳图的运动变化原理与动力学模型一致,而且八卦也同强子的八重态对应。刘子华先生于 1939 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用天文学观点从八卦图中推论出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蔡福商先生于 1956 年写成《八卦与原子》一书,对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全面改造之后,发现宇宙间存在着大量新元素的线索。  “易学热”在西方由来已久。西方人不仅把这部古老的经书当作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一个具体的范例,同时更将其作为具有新的思想活力和文化潜能的经典来研究,从中得到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启示。  当前国际上的“易学热”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哲学家对《周易》热诚关注,新一代思想家几乎对《周易》都有所染指。越来越多的人力图将现代科学领域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用“易理”来加以说明。由此可以看出,整部易学史,不仅包括了易学在中国文化系统内连续的发展过程,还包括了它在东亚“中国文化圈”(朝鲜、日本、越南)和欧美各国的传播史。从中西文明史演进的背景上看,《周易》在西方的传播和影响,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中国文化和思想世界化、现代化最早的一些具体而又意味深长的实例来考察。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传播和影响并非是单向的,世界其他民族对《周易》的理解方式和诠释方法,同样也影响着我们自己对《周易》的研究。  ①  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2.《周易》的内容  《周易》虽然是一部筮书,但它的卦爻辞里包含了上古社会的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商旅、管理、军事、法律、天文、医学、文学艺术、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郭沫若曾将《周易》这部书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分为三大类:其一是生活的基础,包括渔猎、牧畜、商旅(交通)、耕种、工艺(器用)等。其二是社会的结构,包括家族关系、政治组织、行政事项、阶级等。其三是精神的生产,包括宗教、艺术、思想等①。  下面,我们以文学色彩较为鲜明的卦爻辞为例对其做一些具体阐述。  (1)《周易》反映生活基础方面的卦爻辞  《周易》反映这方面内容的卦爻辞最多。比如《坤》卦主要叙述子商人做生意的情况,商人做买卖就是为了赚钱,到哪里去能达到目的呢?古人对此问题回答不了,只有占问上帝、鬼神。又如《大有》卦具体叙述了农业生产及农业获得丰收以后的情况。卦辞说,农业丰收以后,举行了大的祭祀。爻辞叙述了农业生产的过程及喜获丰收后的景象,天子设宴招待公侯,以示慰劳。可是亲自种田的农民,却不能享受这种宴请招待。爻辞还讲了在丰收之年也有坏人破坏,只有与坏人作斗争,才能保住丰收成果。再如《解》卦叙述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商旅,二是狩猎。关于商旅,卦辞说,做生意往西南方向走可以赚钱。关于狩猎,爻辞说打猎获得了三只狐狸,获得了一只鹰。以上两方面,打猎有获无失,经商凶多吉少,尤其小人更为遭殃。这体现了经商过程中的两个阶级的对立,透露了一点产生《易经》时的时代情况。诸如此类反映生活基础方面内容的卦爻辞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几卦,以见一斑。  贲卦  贲:亨。小利有攸往。初九:  贲其趾,舍车而徒。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六五:贲子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贲》卦叙述的是一个对偶婚迎亲的故事。写的结婚送礼和迎亲情况。六五爻辞是写在纳征这天,男方向女方送了礼物一束帛。上九爻辞是写男方又向女方送了白质带花的礼物。初九、九三爻辞是写男方的家庭公社向女方居住附近地方迁徙。六四爻辞是写结婚那天新郎及陪同人员一起到女方家去迎亲。这里讲了订婚后的送礼,结婚前的迁徙,以及结婚时迎亲的情形,从中我们看到了原始社会结婚的概貌,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卦象所象征和爻辞所谈的装饰中,体会到古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  《贲》卦卦象是下离( )上艮(  ),离为火,艮为山。这样《贲》卦卦象是山下有火。山间草木花叶被火光映照有文饰之象。它象征迎亲喜庆之日,人们对仪表、环境的装饰。初九爻辞“贲其趾”,就是说的新郎去迎新娘时,对鞋进行了装饰。六五爻辞“贲于丘园”,说的是女家把住的地方装饰起来。上九爻辞“白贲”,说的是对白色的素质加以装饰。这些装饰,在古人看来是美的事物。在这些美的事物中,凝聚着古人的劳动和创造,体现了古人的智慧、灵巧和力量,因此它能在纳征和结婚的大喜日子里唤起人们的喜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表明在殷商时期,人们不但能以有意识的实用观点来看待事物,而且还能以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六四爻辞表现了古人对语言的修饰。此爻辞是韵文,很有诗意,用诗的格式可写成:  贲如皤如:  白马翰如:  匪寇,  婚媾。  它既抒情又叙事,以恰当的词汇,简短洗练的语句,描绘了花马、白马昂头飞驰的姿势及人群熙熙攘攘的热闹场面,同时又以诗的节奏、韵律抒发了在新婚之际人们欢乐、喜悦的情感。这不能不说是诗的艺术。而这种艺术,在本卦里不是用来装饰迷信的符箓,因为本爻辞没有吉凶之类的断占辞,它主要是新婚现实生活的写照。  震卦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九四:震遂泥。六五: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震》卦卦象是下震( )上震( )。震为雷。这样《震》卦卦象是二雷相重,即一雷将尽而一雷又至,雷声相继,震动不止。本卦卦爻辞以艺术的手法,绘声绘影地刻画了人在震雷之下各种不同情态及其对雷电的认识,卦辞是说,在举行祭祀时,一声巨雷,有人被吓得哆哆嗦嗦,有的却笑声咯咯,有的对神仍然肃然起敬,对雷声毫不在乎。这种对雷过于害怕或过于麻痹,都表现了古人对雷还无所认识。初九爻辞,说明了古人对雷电有一定认识,认识到雷声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开始害怕,后来就镇静地笑了。六二爻辞是说,人们对雷电的到来由镇静又走向麻痹,商人为了赚钱,对雷劈电闪不予理睬。六三爻辞是说,人们根据雷声来判断它的高低,徐徐作响的雷打得高,对人不会有伤害。这是古人对雷更深入的认识,也是经验的积累。九四爻辞是说,电光是竖的,即从天上好似直坠到了地面,这种闪电往往很低,经常击伤人畜树木,危险很大。但爻辞只说了这种雷击现象,没有谈吉凶,这说明古人对它的危险性还没有明确认识。尽管对“震遂泥”危害之大认识不明确,但已认识到了雷电能伤害人和物,故一出现雷电天气,总是忧虑重重,这就是六五爻辞所谈的“无丧、有事”。人们所忧虑的事还确实发生了,这就是上六爻辞所说的雷电击伤了邻近的亲戚,这是人们非常注意观察的记录。古人把雷击伤人的现象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认为近邻亲戚有罪,故挨了雷劈。这是天能降祸福于人的迷信。  上述卦爻辞,是编者对雷电自然现象及人在这一自然现象面前的思想、感情、行动表现以及社会意识所作的观察、分析和描绘。其对自然现象及雷电的描写,是由高到低,即由“苏苏”到“遂泥”;由慢到快,即由“苏苏”到“索索”;有来有往,即“往来”。由于有了这些描写,使我们读起来仿佛时而听到高空雷声轰隆,时而听到“嘎巴”一声霹雳在耳边炸响;时而看到电光在云中闪烁;时而看到万道银蛇在空中飞舞;时而又看到一团火光好似掉到了眼前。这种变幻多端、绘声绘色地摹状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置身于雷电交作的氛围之中。对人的描写,首先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卦辞以对比的方式,写出了三种对雷电的心理情绪和行动表现。“虩虩”和“笑声哑哑”,是直接描写了惊慌恐怖和谈笑自如的两种人的情态。“不丧匕■”是以象征的手法描写了第三种神态。它是说,人正在用勺子舀酒时,忽然一声震惊百里的巨雷到来,可他勺里的酒却一点也没有洒出来,以此象征人对雷电到来镇定安然的态度。此外,并用细节描写了人对雷电态度的变化。初九爻辞的“后”字,说明了有人开始对雷很害怕,后来一点也不怕了。这标志着人对雷的认识有了发展变化。开始不知雷是何物,因此惊恐不堪,后来知道了雷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就泰然处之了。爻辞还不自觉地通过对自然景物描绘衬托人物形象,用心理刻画,突出人物性格。六二爻辞“震来厉”,“九陵”,是写雷电狂作,山高路险。在此情况下,商人考虑的却是如何不亏本,如何赚钱,即使已精疲力尽,也想不出七日一定能把钱赚到手的办法,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一个不顾雷电的危害,不顾路途的艰险,拼命追求财富的商人的内心世界。六五爻辞“意‘无丧、有事’”,也是心理描写,它描写了人在雷电到来后忧心忡忡的心理状态。上六爻辞“婚媾有言”,是说亲戚被雷击后,社会上认为亲戚是犯了天打雷劈的大罪,这是写的社会心理。由此表明了人们怕雷,不仅是怕死,还怕死后被人认为有罪,这比死还可怕。总之,对人物的刻画是由表及里、由言及行、由个人心理到社会心理,与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语言上,词汇丰富,语句简短而洗练。  从上可以看出,《易经》编者通过对自然与人和物的描写,创造出了一种艺术的境界。这种艺术境界,使读者通过联想、想象,深有置身其中之感,从而在思想上与卦爻辞中所描写的人物发生共鸣,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具有使读者思索吟味的意蕴。这种意境的塑造,凝炼、集中,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和时代特征。同时卦辞告诉人们对雷电害怕是愚蠢的;毫不在乎也是狂妄无知的;正确的态度应是增加知识,对它深入了解,以镇静的态度对待它。这表明编者不仅有艺术才能,还有科学分析的头脑。  归妹卦  归妹:征凶,无攸利。初九:  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归妹》卦卦象是下兑(  )上震(  )。兑为悦,为少女;震为动,为长男。这样《归妹》卦象是悦以动,也就是男女相悦而结婚。据此卦象所象征的意义,本卦卦爻辞主要叙述了贵族女子出嫁的情况,反映了先秦婚俗。初九爻辞“归妹以娣”,就是说一夫同时娶姐与妹为妻,姐姐居正室,妹妹为偏房,处于妾的地位。六三爻辞说让姐姐陪嫁不吉利,这说明先秦婚俗只能以嫁者的妹妹陪嫁,不能以嫁者的姐姐陪嫁。九四爻辞“归妹愆期”,反映了先秦婚俗可以延期。六五爻辞:“帝乙归妹”,写的是殷周联婚。六五爻辞还说陪嫁妹妹的嫁妆比姐姐的还漂亮。这似乎也是先秦婚俗。上六爻辞也反映了先秦婚俗,即结婚以后三个月要祭宗庙。  上述的陪嫁、延期,陪嫁妹的嫁妆要好于姐的嫁妆及婚后祭宗庙之礼这些婚俗,都是贵族婚俗,它是研究古代婚姻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2)《周易》反映社会的结构方面的卦爻辞  《周易》反映这方面内容的卦爻辞也比较多。如《姤》卦,卦爻辞主要叙述了婚姻及家庭生活情况。卦辞是讲娶女不利。爻辞反映了庶民家庭生活状况。《易经》编者对于勤奋治家的人有所赞扬;对于玩乐游荡的人有所谴责,又如《师》卦主要叙述了军事管理及战争情况,师就是意味着兴师动众去出征。而帅要带好兵,必须搞好军队的管理,即掌握军情,作到知己。再如《比》卦主要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比关系。卦辞是讲诸侯与国王之间,诸侯应亲比臣服国王,否则“凶”。爻辞叙述了对从敌方获得的俘虏作到亲比,就能得到好处。又说对内对外都做到亲比,就能丰衣足食、友好往来。《易经》编者反对好人对坏人亲比。《易经》的作者强调亲比,也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这种为解决人间问题所主张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殷周之际的社会现实。据经史所记,成康之时战争确是少见。  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分析几卦《周易》反映社会结构方面的卦爻辞:  离  卦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六二:黄离,元吉。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离》卦叙述了在军事上防御敌人,敌人入侵和反击敌人的情况。卦辞讲到了“畜牝牛”,因为牛除供给军队食品之外,牛皮是重要的战备物资。初九爻辞是讲对敌人的警戒。六二爻辞是讲在当时劫夺庄稼的事不断发生,所以在田地里设上防劫设备,因为这样做可以防止敌人掠夺,故说“元吉”。九三爻辞是讲太阳已偏西,组织并耕的农人守御田园,可负责防御的年轻人不击缶防御,反而游戏唱歌。老年人看到他们麻痹大意的情况而叹息。如此防御,必会给敌人以入侵之机,给人民带来凶患。以上是写防御情况。接下来是写敌人的入侵及对敌人的反击。九四爻辞是讲在人们忽于防御的情况下,劫夺庄稼的敌人突然来了,庄稼、房屋被敌人烧毁,防御的人被敌人杀死,一切东西都被敌人抛弃了。六五爻辞是讲在敌人烧杀破坏之后,人们哭泣而流泪,忧悲而叹息。但人们从这次灾难中吸取了教训,加强了防范,而且积累力量准备对敌人进行反击,一定还能转祸为福,逢凶化吉。上九爻辞就是写王带兵讨伐了这些入侵之敌,并取得了胜利,从此以后,可以安定无咎了。  本卦所叙述的侵略反侵略的战争情况,是奴隶社会大小国家互相掠夺的反映,正如九四爻所写:“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这种互相掠夺已“成为经常的职业了”。九三爻辞谈到了组织并耕农人防御,由此还似乎看到了这种农兵之制的一点影子。  明夷卦  明夷:利艰贞。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0
正序
倒序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2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3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4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5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6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7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8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9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0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1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2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3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4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5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6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7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8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19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2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
中国全史分卷《远古暨三代史》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