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选载)》1、是非错对史书上的杨广,大概是集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有的缺点:弑父杀兄,荒淫好色,狡诈少德,只顾自己享受,哪管他人死活。总之,古代帝王该有的缺点他都有了,不该有的缺点他也有了。历史上唯一能跟他有一拼的,或许就只剩下商朝的纣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杨广的“光辉事迹”完全是由他的竞争对手撰写的。作为靠“劝退”隋炀帝、“踢走”隋恭帝而发家致富的李渊父子,他们能把杨广塑造的像施瓦辛格一样高大威猛吗?出于政治需要,义务为对手编点黑材料,搜集点花边新闻,再弄个“拉链门”、“水门”什么的,即便在今天也是件稀疏平常的小事。更何况,唐朝史官写书那阵儿,隋王朝早已宣告破产,也不用担心有人会起诉他们侵犯名誉权。所以,对于史书内容,万万不可尽信。但是,完全不信史书的观点也有问题。想一想,为什么隋王朝没亡在杨坚手上,却亡在杨广手上?为什么隋末英雄那么多,就只有李渊父子笑到了最后?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肯定有他的原因。或许,史书对杨广的记载有夸张的成分,有诋毁的成分,甚至有虚构的成分。但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李渊(指使下属)对杨广写了什么,而在于他获得了写的权利。这种权利,只有竞争中的最后胜利者才能获得。一旦你成为胜利者,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评价失败者,这就是中国历史亘古不衰的游戏规则。永远不要忘记:胜利在前,评价在后。读史之目的,在于从史书的记载中,去分析、推导、发现:成功者是如何成功的?他的经验有何可取之处?失败者是如何失败的?他的策略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只有这些关键问题搞清楚了,历史对于今天的读者才有价值。下面就回到正题,从声名狼藉的杨广开始说起。2、宠儿杨广又叫杨英,小名阿摐,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第二个儿子。史载,少年时代的杨广拥有三大优点:第一、在所有皇子中外貌最漂亮,天资最聪颖(上美姿仪,少敏慧)。第二、勤奋好学,尤其擅长写作(上好学,善属文)。第三、行事稳重,令人信赖(沉深严重,朝野属望)。如此优秀的一个“三好学生”,当然得到了父母最大的宠爱(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据说,隋文帝曾秘密请来一个据称是半仙的算命先生来和,给几个儿子看相。来和眯缝着小眼,逐一看了一圈众王爷后,说杨广的面相最好:“晋王眉上双骨隆起,不得了,贵不可言!”(杨广被封为晋王)这是什么意思?潜台词就是说杨广将来要当皇上!由于杨广大哥杨勇是现任皇太子,这话来和自然不敢明讲。半仙领完赏钱走了,文帝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杨坚虽然极富雄才大略,但其实却非常迷信(否则,也不至于花钱请人看相)。据说,他从小在佛院长大,自认为是佛家某某某某神转世。当他失意之时,可能为了寻求精神安慰,便经常找人给自己看相,其中就有上面这个来和。说来也怪,每次看相的结果都是他要当皇上。后来,他还真当了大隋朝的皇上!所以,你完全可以想象,杨广的面相对杨坚有怎样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杨坚对杨广的苦心栽培。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也就是杨坚称帝的第一年,十三岁的杨广被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在隋代,柱国、上柱国既是武官官名,又可像勋爵那样世袭,所以不太好跟今天的官职相对应。为便于读者理解,可以勉强把柱国对应于今天的中央军委委员,把上柱国对应于今天的中央军委常委。而并州(以今天山西太原为中心)总管则是地区最高军事长官。因此,十三岁的杨广相当于是今天的中央军委委员兼山西军分区司令。杨广得到任命后,欢欢喜喜到并州上任。第二年,杨坚为了加强中央对地区的控制,在并州设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将地区的行政、军事权力都统一收归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尚书令管辖。在总管位置上还没坐热的杨广又被封为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相当于是今天的中央军委常委兼山西省省长、山西军分区司令。很难想象,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屁孩能够承担如此重任。他不过挂个名而已,该玩竹蜻蜓还玩竹蜻蜓去。至于地区军政要务,自是由一帮忠心耿耿的帝国大臣来操控。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十八岁的杨广平调到淮南道行台省任尚书令。相当于今安徽省省长兼军分区司令。同年,他又调任雍州牧、内史令。这两个职务都非同小可,雍州是紧靠首都京师(长安)的重要地区,后来改称京兆郡。雍州牧相当于清朝的直隶总督。而内史令则是宰相之职。此时的杨广,已经权重一时,又兼父母的宠爱,不免渐渐对皇太子之位产生了点想法。他有这种心思并不奇怪。其父杨坚原为后周宰相,靠着欺负孤儿寡母才建立隋朝。既然杨坚能抢夺后周皇子的继承权,他杨广为什么就不能抢夺杨勇的继承权呢?况且,比起大哥杨勇来,杨广还有以下优势:一、外貌比杨勇漂亮,更容易讨人喜欢。二、文章比杨勇写得好,才华更出众。三、性格比杨勇稳重,做事更叫人放心。四、面相比杨勇更好。需要讲明的是,这些因素可以使杨广比杨勇更得父母宠爱。但如果说,仅靠它们就能去竞争太子,那简直要叫人笑掉大牙。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竞争太子的难度大着呢:其一、太子是国家根本。既然已经确立,按理没有过失就不能随便更换。你是皇子,人家杨勇也是皇子。对皇上、皇后来讲,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能说撤就撤啊?其二、废长立幼乃天下之大不祥。鉴于前代袁绍、刘表同志的沉痛教训,皇上不到万一得已,不会轻易下这个决心。其三、皇太子在位时间很长,身边的朋党仿佛山间的野花一般,开的遍地都是。这些人一定会力保杨勇不倒。在杨勇的朋党中,最坚挺的人物当属高颎。此人有三大特点:第一、他是辅佐杨坚建立隋王朝的元老,深得皇上器重,权倾朝野。第二、此人门生故吏众多,宛如一棵参天大树,根基极为牢固。隋朝几大重臣如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都是在他的推荐下,才得以为朝廷所用。第三、高颎的儿子高表仁娶了杨勇的女儿为妻(以其子表仁取太子勇女)。也就是说,高颎这个政坛巨无霸跟皇太子其实是穿同一条连裆裤的。如果说,目标有如月球一般遥远,那么杨广的野心就好比嫦娥一号。尽管要经历三次同步变轨,尽管很可能会因捕捉不到月球而永远迷失在浩瀚的星空,但杨广也准备冒险一试。因为杨广的词典跟拿破仑的是同一版本,绝不会收录“不可能”三个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煞费苦心,一步步迈向权力巅峰的。3、步步为营(1)第一步、与皇上、皇后的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隋文帝有什么价值观?崇文、尚武、发扬节俭。他之所以形成这一价值观,倒非毫无原因。第一、崇文就是讲究管理。国家大了,没有管理不行。第二、尚武的背后是国家还没完全统一,需要军队出来做事。第三、中原刚刚经历战乱,国库空虚,提倡节俭的目的在于减小开支。如此价值观,恰好是隋文帝雄才大略的折射。比较而言,独孤皇后的价值观则显得极富女权主义色彩:她推崇专一爱情,痛恨男人纳妾,更痛恨男人跟妾室生下儿子。杨广很清楚,自己既喜欢享受,又贪图女色。这些业余爱好,如果不加掩饰地张扬出去,一定会死的非常难看。尽管他个人觉得,父母的价值观比较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但目前的关键不在于价值观具体是什么,而在于持有价值观的人是谁。这点非常重要。为了夺取继承人之位,他只得当起两面派,搞起了形象包装。据说,有一次皇上、皇后驾临晋王府,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屋内家具全部是朴素的廉价次品,连蚊帐都素色的(屏帐改用缣素)。古筝、二胡等乐器虽然仍摆在案上,但不光琴弦断了,而且灰尘积起一寸来厚,明显很久没有用过(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接待的女佣全部又老又丑,服装也穿的很简单(唯留老丑者,衣以缦彩,给事左右)。目睹此景,皇上非常高兴,认为杨广既简朴又用功,跟自己价值观比较符合(上见之,以为不好声色)。皇后犹不放心,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道:“广广啊,你平时晚上都睡哪里啊?”杨广早有准备:“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你永远搞不清楚明晚该睡在哪张床。所以,孩儿只跟老婆萧妃睡在一起。”(唯与萧妃居处)独孤氏这才喜笑颜开,心想:不错,这孩子跟老娘的价值观也比较符合(后由是数称广贤)。如此一来,杨广自然得到了父母双方的高度认可。不过,令皇上、皇后没想到的是,他们所见的一切,全都是杨广精心安排过的:一、家具是刻意搞旧的。二、琴弦是故意剪断的,灰尘是故意留下的(绝乐器之弦,不令拂去尘埃)。三、丑女佣只是装点门面的工具,美女全藏起来了(广悉屏匿美姬于别室,唯留老丑者)。四、更离奇的是,对于小妾生的小孩,杨广从不养育(后庭有子皆不育)。可见此人心肠之毒!第二步:扩大人际关系网在通过弄虚作假搞定父母之后,杨广决定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夺权打好群众基础。对于掌权的大臣,杨广都全心全意地去和他们交往,搞好和他们的关系,让这些人在杨坚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对于皇上和皇后身边的人,只要他们到杨广府邸来,不管这些人高低贵贱如何,杨广和萧妃一定放下架子,恭敬地到大门口迎接,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临走还送一份厚礼。这些人被伺候的舒舒服服,想不讲好话都难(上及后每遣左右至广所,无贵贱,广必与萧妃迎门接引,为设美馔,申以厚礼;婢仆往来者,无不称其仁孝)。甚至是对普通的基层士兵,杨广也同样重视。有一次,他出门打猎,正好天不作美,飘起蒙蒙细雨。身边的随从拍马屁,给他送上一件雨衣。杨广却一把将雨衣推开,大义凛然地说道:“弟兄们都湿了,我怎么还好意思干着。”(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乃令持去。)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杨广几乎把上(皇上皇后)、中(权臣)、下(皇上皇后身边的下人、基层士兵)全搞定了,形势一片大好。第三步、勇于承担责任尽管前期运作比较成功,但杨广心里非常清楚:仅有良好的声誉还是不足以撼动太子地位的,要想成功,没有实实在在的成绩支撑是不行的。而要想干出成绩,就得勇于承担责任。机会很快就来了。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冬季,隋文帝杨坚决定了一件大事:集结全国军队,对偏安江南的陈朝发动灭国性攻击。二十岁的杨广参与竞聘成功,被委任为讨陈部队元帅,领军出征。不过,由于他嘴上毛太少,杨坚不放心,又安排高颎作为元帅长史(首席副官)一起出征。3、步步为营(2)从表面看,杨广是领导,高颎是下属。但实际上,三军所有大事都由高颎一人独断,杨广只不过是个做做场面工作的甩手掌柜而已(晋王广大举伐陈,以颎为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取断于颎)。次年,在隋军锐不可当的攻击下,内忧外患的陈帝国很快土崩瓦解。入建康城(今江苏省南京市)后,杨广与高颎合作,将祸害陈朝的一干奸臣全部斩首,封上府库,不取一物,与民秋毫无犯,顿时天下称贤(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但是当处置到陈后主宠姬张丽华时,杨广却心软了。他想:如此一个娇滴滴的美人儿,就这么砍了,未免有点不解风情。别人都说红颜祸水,我偏不这么看。陈后主亡国灭种,是他咎由自取,跟女人有什么关系?一个人得了肥胖病,难道要怪饭太好吃不成?大家讲道理嘛。所以,杨广就动了收编张丽华的心思。不过,这事儿不能蛮干,万一高颎捅到独孤皇后那里,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怎么办?杨广想通过高颎的儿子高德弘去沟通。杨广确实非常“精明”:如果高颎同意,一切都没问题;如果高颎反对,就来个死不认账,反正也没证据。况且,此事涉及高颎儿子,也不怕他敢到独孤皇后那里去来“阴”的。当高德弘把意思通报后,高颎说道:“以前周武王灭殷,杀了妲己。现在我们灭陈,也不能留张丽华。”竟将美女宰了,颇不给杨广面子。(颎曰:“武王灭殷,戮妲己。今平陈国,不宜取丽华。”乃命斩之)高颎是个贤臣、能臣,但这种人往往也有共同的毛病:性格比较清高,说话做事,不大注意别人感受(下文便可看到,连独孤皇后他也敢说)。杨广碰了个大钉子,心中老大不快,却又不好发作,只得强咽一口气,到梦里去与美人相会。待大军班师回朝后,杨广因灭陈有功(当然,真正的主角是高颎),晋位太尉,成为全国的三军总司令。至此,他已经拥有了令人眩目的政绩。就在杨广意气风发之时,刚刚归附的江南(原陈朝地域)又起烽烟,一些地方豪族趁着改朝换代,隋势力还没站稳脚跟的机会,举旗造反,建立自治政府。为加强对江南的控制,杨坚命令才“指挥”过灭陈战役的杨广长期坐镇扬州,统一把握大局,每年回来汇报一次工作(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岁一朝)。实话实说,杨广是不愿去的。因为离开时间太久,肯定会与皇上、皇后疏远,容易导致朝中谗言滋生,不利于竞争皇太子之位。但皇命在上,他也别无选择,只能从好的方面来看问题:第一、皇上目前最担心江南局势,此行是为皇上分忧。要想竞争太子一位,他必须继续承担责任。第二、此行既可进一步锻炼自己军事方面的能力,又可多立军功。第三、此行也可把刚归附隋王朝的江南发展为自己的根据地。所以,杨广犹豫半天,最终还是出发了,开始一门心思经营江南。4、杨勇其人接下来,该说说杨广的竞争对手——杨勇了。杨勇这个人,史书评价是好学、会写诗词歌赋、性格宽和厚道。有什么说什么,“率意任情”,就是不刻意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拿今天的说法,就是一个性情中人。最开始,隋文帝还是让杨勇掌握了一些权力,也有意培养过他。杨勇自己还算努力,经常对军国大事发表发表自己意见。不过,这些意见可能多半出自其幕僚之手。因为从史书后来的记载看,杨勇实在是一个稀泥扶不上墙的人物。他的小脑瓜,不太可能生产出非常精辟的见解。这一点,相信杨坚心里还是有数的。史载,杨勇最开始惹杨坚不愉快,是因为他在蜀人所做的精美盔甲上又加上纹饰。杨坚素来节俭,很看不顺眼,就送了杨勇几件旧衣服、一把旧刀、一罐腌菜、一罐豆瓣,奉劝杨大公子要居安思危,忆苦思甜,不要瞎搞。另一件更严重的事则发生在某年冬至。当天,文武百官突然一窝蜂跑到杨勇官邸去朝贺。杨勇则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与下属同乐。杨坚听到此事后酸溜溜的,问左右道:“听说冬至那天,百官都到东宫(太子宫)去朝见太子,这是什么礼仪?”(高祖知之,问朝臣曰:“近闻至节,内外百官相率朝东宫,是何礼也?”)负责礼仪的官员答道:“回皇上,官员见太子只能叫‘贺’,见皇上才能称‘朝’。”(太常少卿辛亶对曰:“于东宫是贺,不得言朝。”)杨坚阴阳怪气地说道:“是吗?如果是‘贺’,需要那么多官员吗?需要搞歌舞晚会吗?这不是‘朝’是什么?我看,比‘朝’还要气派!”隋文帝的皇位是从后周夺取的。他做了亏心事,难免疑神疑鬼,老担心人家要夺他的位子。所以,杨勇此举实在是大大犯了杨坚的忌讳,结果自然不会好(自此恩宠始衰,渐生疑阻)。父亲这边,杨勇渐受猜忌。那么在母亲那边,又如何呢?很不幸,杨勇生活作风不怎么正派,是个好色之徒,又不知检点,后宫佳丽多的不可胜数。他跟一个叫云昭训的女子尤其打的火热,对原配夫人却完全不理不问。可能闹得太过火,他的夫人元氏竟被气得心脏病发作而死。更糟糕的是,元氏是独孤皇后亲自帮他娶的。这个宝贝儿子的所作所为,把崇尚爱情专一的独孤皇后气得七窍生烟(她怀疑元氏是被杨勇害死的)。另外,独孤皇后最讨厌男人的妾室生儿子,她认为这是一个人荒淫的铁证。而杨勇的妾室们竟给他生了一大串的儿子,你可以想象独孤皇后心情该有多么糟糕。可见,杨勇这个人实在很不聪明,他根本没搞清楚父、母到底有怎样的价值观。硬要伸长脖子去碰高压线,能不被电的浑身冒烟吗?一比较,大哥与二哥的差距就出来了:第一、杨广为人“低调”,杨勇却极为张扬。第二、杨广“完全符合”父母的价值观,杨勇却总是反着干。第三、杨广在前方东征西讨,处处为杨坚分忧,杨勇却在后方想抢班夺权(至少杨坚这么认为)。再联系杨广的其他优点,别说杨坚,恐怕任何一个领导都想把杨勇换下来吧。实际上,文帝已经试探性地问过上仪同三司(不是三司,但参照三司待遇)韦鼎了:“在我的几个儿子中,哪一个能够继承帝位呢?”这话问的够绝!在皇太子已经确立的情况下,还问这样莫名其妙的问题,显然另有深意。韦鼎是个老江湖,哪里品味不出弦外之音?不过他也怕得罪太子党,回答的颇为油滑:“皇上和皇后最喜欢的儿子,可以继承帝位。但臣实在是不知道是谁。”话已经很明白了:该让谁当,全听您老人家作主。5、皇后的表态一年之后,杨广自江都(扬州治所,今江苏省扬州市)返回长安(大兴)汇报工作。为了包装自己,他特意把车马侍从搞得比较简单。他在接待大臣时,礼数也周到之极。再加上江南被治理的井井有条,杨广顿时受到了满朝文武的称赞(其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甚至连一向挑剔的杨坚,对杨广的表现也连连点头,认为他居功不傲,艰苦朴素,是个值得托付重任的人。一段时间之后,杨广将要返回扬州。临行前,他入宫去向母亲独孤氏辞行,说道:“在扬州之时,经常挂念母亲。好容易见了面,却又不得不离开。明早即将远行,只恐再会之日杳杳无期了。”(因进言曰:“臣镇守有限,方违颜色,臣子之恋,实结于心。一辞阶闼,无由侍奉,拜见之期,杳然未日。”)说完,他不由哽咽起来。独孤皇后也不禁潸然泪下:“你常年远在外地,我年纪也老了。今日一别,还不知我们娘俩能不能再见面?”(皇后亦曰:“汝在方镇,我又年老,今者之别,有切常离。”)母子俩相对而泣,歔欷不已。此为人之常情,不消细说。杨广哭了半天,又说道:“儿臣虽然愚笨,但一向看重兄弟之间的情谊。不知道什么事情得罪了太子,让他非常恨我,总想找茬陷害我。谎言重复千遍即会成为真理。我真是担心下次不能活着回来见母亲啊!”杨广此话中可能稍含矫情成分(所谓的看重兄弟情谊),但也并非毫无道理。其一、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杨广远在外地,又手握重兵。朝廷自然会对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其二、老爹杨坚性格向来多疑。他既能猜忌杨勇,又凭什么不能猜忌杨广?其三、晋王、太子明争暗斗多年,谁敢保证太子党不会趁杨广不在时向多疑的皇上进上谗言(杨广在扬州呆了一年,大概后方的谗言已经堆积了一箩筐)?以上三点,正是杨广所担心的。他之所以点明,可能也是想请独孤氏能够在必要时帮他澄清一下。比较起政治纠纷来,皇后似乎对太子的私生活更为关心:“这个杨勇,我辛辛苦苦帮他娶了媳妇元氏,哪知他根本不领情,反而和云昭训这个小姘头打的火热。元氏本来好好一个人,突然暴病而死,不是被人投了毒是什么?早知这样,我还不如把她嫁给猪狗。这事我没找杨勇算账也就罢了,想不到他又来整你了。我活着尚且如此,要是我死了,他还不把你们吃了?等他将来当上皇上,你们弟兄几个岂不还要去向云昭训叩头?这事我一想就痛苦!”(皇后忿然曰:“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事已如是,我亦不能穷治,何因复于汝处发如此意?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之后,遣汝等兄弟向阿云兒前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邪!”此话鲜明地表达了独孤皇后的立场:第一、对杨勇极度不满。第二、由于跟云昭训已经闹翻,所以她担心将来云昭训一旦成为皇后,自己要受气(此话独孤氏虽没有明说,但一眼就能看出)。这已经涉及到她自身的利益。杨广虽知道母亲不喜杨勇,但没想到竟恨得如此之深。但是他颇有城府,并不表露出来,只是陪着痛哭而已。6、发展政治盟友(1)返回扬州之后,杨广倒没有得意忘形。皇后虽然已明确表态,但她毕竟不属于国家管理团队,最多侧面影响一下皇上,公开场合却不好指指点点。皇上高深莫测。他的态度如何,杨广不敢猜,也猜不透。杨广本人又远在扬州,鞭长莫及,更不好开展行动。想来想去,杨广认为,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朝中,一定要发展一个重量级的大臣帮自己说话。否则,事情就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但是,发展谁、派谁去发展却又成为一个新的难题。为此,他特地将心腹——时任安州(四川剑阁)总管的宇文述从大西南调到身边,一起商量对策。宇文述头脑活络,处世圆滑,跟朝中许多大臣都有往来。杨广把他调到身边,看中的就是他的关系网。当杨广把话挑明后,极善钻营的宇文述一眼便看出蕴含其中的巨大利益,遂痛快地说道:“从声望、功劳来看,杨勇跟王爷简直没法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现在,包括皇上、皇后在内的全国人民都支持您,形势很好。不过,废立太子毕竟是件非同小可的大事。这是要离间国家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一般人搞不好会弄砸。目前,朝中有两人权力最大,一个是高颎,一个是杨素。如果能得到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帮助,事情就好办多了。当然,高颎是太子党,咱没法指望。唯一可能发展的对象就是杨素。”杨广道:“杨素雄才大略,深得父皇器重。如能把他发展为盟友当然最好。只是,还不知他底牌如何?愿不愿意为我出力?”宇文述道:“杨素不属于太子党,我是知道的。要发展他,存在可行性。目前最急迫的,是要尽快寻找一条与他沟通的途径。我跟他的弟弟杨约关系很好。此人贪财好赌,容易搞定。咱们不妨就以他为突破口。只是,嘿嘿……”杨广当即心领神会,马上拿出一大笔资金,让宇文述赶快去办。到达长安后,宇文述便以赌博为由,经常到杨约家串门。当然,每次打牌,肯定都是宇文述输的多(每佯不胜,所赍金宝尽输之)。等杨约赢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宇文述才神秘地龇牙一笑,说道:“这些钱是晋王让我输给你的。”(述因曰:“此晋王之赐,令述与公为欢乐耳。”)杨约闻言后脸色煞白:“为什么?”(约大惊曰:“何为者?”)他心想:晋王可是权顷天下的人物,他的钱岂是随便敢拿的?宇文述准备再打击一下杨约,好让他有点危机感,便道:“你的哥哥杨素,虽然现在很威风,深得皇上信任。但听说他跟皇太子关系不好,颇受太子嫉恨。如果有朝一日,皇上突然仙去,皇太子上台,不知你哥哥会有何好处?”杨约沉默很久,方道:“那宇文兄有何见教呢?”宇文述道:“现在天下人都知道晋王比太子强。皇上、皇后早有废立之意。不过废立太子毕竟是件大事,皇上不好主动开口。如果下面有人主动提出,皇上就好办多了……”杨约有些犹豫:“这废长立幼可是有悖人伦呀,如果我们提……”宇文述摆手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道理固然应该遵守,但出来混,适当根据形势进行变通,方能永保富贵。如果你们能够让晋王成为太子,他难道会忘了你们?”杨约觉得宇文述说得有理,自己又收人这么多钱,再加上事情对自己似乎也无坏处,就答应去找哥哥杨素商量。杨素这个人,除了军事能力出众之外,察言观色、投机取巧的本领也非常高明。他如何不知道皇上、皇后喜爱杨广、讨厌杨勇的态度?所以杨约一把主意告诉杨素,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能在其中捞到如何的好处。杨约最后提醒到:“听宇文述讲,此事独孤皇后已经表态……大哥不妨先去见见皇后。”杨素微微一笑,他自然清楚,杨坚这个人是最怕老婆的。想到这里,杨素不禁回忆起一桩往事:由于独孤皇后喜欢感情专一的人,要约束的第一对象当然是老公杨坚。约束到什么程度?后宫佳丽竟没一个敢去亲热皇上!有一次,杨坚偶然看到一个妃子很有姿色,就忍不住偷了回腥,悄悄宠幸了她。皇后知道此事后,顿时妒火中烧,乘杨坚上朝的机会,竟派人把这个妃子给做了。等杨坚兴冲冲地下班回家,才惊恐地发现小蜜早已香消玉殒。估计杨坚也是一时气昏了头,又不敢去找老婆闹,一番垂足顿胸之后,居然选择了离家出走。史载他“单骑从苑中而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余里。”可以看出,他骑马离家,完全是在山里面慌不择路地乱跑。史书没有记载他当时想跑去哪里,不过,从杨坚在佛院长大的经历看,说不定想出家当和尚也是有的。本准备大闹一场的独孤皇后万万没料到老公居然选择了不辞而别,登时傻了眼,匆匆找来高颎、杨素,让他们两人去追。二人赶了半天路,才在一个山谷发现杨坚。他们连忙抓住皇上的马缰绳,说什么也不放他走。杨坚拼命反抗,无奈始终摆脱不了二人纠缠,只得仰天长叹道:“想不到我贵为天子,居然也没有恋爱的自由!”高颎流泪道:“皇上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妇人(一般认为是指独孤皇后)而不要天下呢?”三人就这样在山谷间僵持了很久。冷静下来的杨坚可能也觉得自己闹得过了,才调转马头,慢慢地开始回宫。独孤皇后哪里睡得着?她一直在房间中守候,等老公一到,马上哭拜在地。高颎、杨素也在一旁不停说好话,打了不少圆场。不知为什么,一看到独孤皇后,杨坚就涌出满腔柔情,想生气也生不起来,也乐得找个台阶下。当晚,居然又喝酒作乐起来。数日后,杨素利用一次进宫赴宴的机会,见到了独孤皇后。三杯下肚,杨素漫不经心地夸赞了晋王几句,说晋王最像皇上,借此来试探皇后的态度。这话算是说到皇后心坎上了。独孤氏当下就表态说太子如何如何不好,晋王如何如何好。杨素也不含糊,马上就攻击了太子很多不是,申明了自己立场。皇后见杨素亮出了底牌,也乐的增加了一个如此强力同盟,便密令他回去多加准备,帮助皇上完成废立太子的大业。7、废黜高颎(1)尽管受到皇后、杨素的双重怂恿,尽管杨坚本人也早就对杨勇不满,但废立太子之事过于重大,行事老辣的隋文帝仍没敢轻举妄动。他需要评估:一旦废立之事公之于众,会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需要提前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将风险控制到最小?这些问题不搞清楚,杨坚心中就没有底。此时,最让文帝头痛的还不是杨勇,而是高颎。因为在杨坚王朝,高颎的地位实在太特殊了。当杨坚还是宰相时,高颎就追随着他,是帮助他完成以隋代周的最大功臣。隋王朝建立后,高颎不光为杨坚推荐了杨素、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等股肱重臣,而且还对内搞管理,对外掌征伐,鞍前马后忙个不停。甚至连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平陈战役,都是由他来亲自指挥的。以上事实,既可看出高颎的能力,也可看出杨坚对高颎的器重与信任。为了褒奖高颎的丰功伟绩,也为了拉近君臣距离,杨坚特意让高颎的儿子娶了杨勇的女儿。这本是一件好事,但隋文帝万万没想到,一旦要涉及废立太子,此事反成了障碍。考虑良久,文帝决定还是先跟高颎沟通一下。毕竟高颎身为当朝宰相,绕是绕不过去的。至于措辞,文帝采用了第三人称,以表明并非自己的观点:“晋王妃子梦见神仙对她说,晋王必得天下。你怎么看?”(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很明显,无论于公于私,高颎都不可能赞成此事,遂长跪着说道:“长幼有序,万万不可废!”(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皇上闻言后沉默不语,就此结束了沟通(上默然而止)。如果说,“长幼有序”这个理由还算冠冕堂皇,不足以断定高颎是太子党的话。那么,下面一件事就更明显了。不久后,文帝选拔了一帮高官子弟,想全部充作禁宫侍卫。高颎跑过来说,如果皇上把强壮的人都选走了,东宫(太子宫)那边恐怕就没人可选了(高颎奏称,若尽取强者,恐东宫宿卫太劣)。杨坚很不高兴:“我经常走动,侍卫不强壮不行。太子要那么多强壮的人干嘛?况且,父子都是一家人,分什么皇宫,东宫?”高颎真是多事!皇上自家的保镖安排关你屁事?你倒是一心为太子着想,但你要牺牲皇上利益,杨坚他能高兴吗?能不怀疑你是太子党吗(盖疑高颎男尚勇女,形于此言,以防之也)?高大人的所作所为,独孤皇后了解的清清楚楚。她明白:此人不可能被言语说服,要废掉太子,必须要先废掉他(独孤皇后知颎不可夺,阴欲去之)。由于担心杨坚不忍下手,皇后便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向皇上吹枕边风,以离间其君臣关系。当她听说高颎夫人去世的消息时,立即心生一计,对皇上道:“高颎年纪大了,不能没有夫人,皇上为何不替他再娶一个?”皇后的心思,当然是想以续弦为名,在高颎身边安个耳目。皇上不明就里,以为皇后一片好意,立即就找来高颎商量。不料高颎却痛哭流涕地说道:“臣年纪大了,退朝以后,唯有斋居念佛聊以度日。至于续弦一事,感谢陛下关心,但实在对不起,臣现在没这个心思。”(颎流涕谢曰:“臣今已老,退朝之后,唯斋居读佛经而已。虽陛下垂哀之深,至于纳室,非臣所愿。”)杨坚看高颍不乐意,也就不好再说什么。过了一段时间,高颎的爱妾生了一个男孩。皇上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皇后却非常不悦(至是,颎爱妾产男,上闻之极欢,后甚不悦)。皇上觉得奇怪,就问皇后原因。皇后答道:“上次皇上想为高颎续弦时,他不是说终日在斋居念佛吗?既然斋居念佛,又怎会生下儿子?我看,他是因为喜欢小妾,当面对皇上撒了谎。您还能相信他吗?”(后曰:“陛下当复信高颎邪?始陛下欲为颎娶,颎心存爱妾,面欺陛下。今其诈已见,陛下安得信之!”)“哎呀,可不是嘛!皇后不说,我差点忘了!”皇上立即由喜转怒。杨坚虽然雄才大略,但却有两个明显缺点:一是偏信夫人之言,二是生性多疑猜忌。皇后的高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上由是疏颎)。又有一次,志在四方的隋文帝准备讨伐高丽国。高颎认为时机不成熟而力谏不可。但皇上不仅没听从,还命他作为元帅长史,辅佐汉王杨谅(杨坚第五子)出征。7、废黜高颎(2)这次安排跟上次伐陈时如出一辙,三军名义的主帅是杨谅,但实际发号施令的却是高颎(上以汉王年少,专委军于颎)。很遗憾,由于天气恶劣和疫病流行,大军最终无功而返。更糟糕的是,高颎因为心怀至公,办事不避嫌,对杨谅的很多建议都没有采纳(大概高颎觉得杨谅的观点比较幼稚),把这位名义上的主帅搞的很恼火(颎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谅所言多不用,甚衔之)。回来后,杨谅便对独孤皇后哭诉道:“孩儿差点就被高颎杀了。”(及还,谅泣言于后曰:“儿幸免高颎所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6
正序
倒序
唐朝那些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2
唐朝那些事儿-3
唐朝那些事儿-4
唐朝那些事儿-5
唐朝那些事儿-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唐朝那些事儿
唐朝那些事儿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