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给刘邦做副手,没有大起大落,但过得十分辛苦。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安抚天下,用心之良苦,鲜有与之比肩者。他用尽一生心思,总算“找准了位置”,在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成为一个幸运者。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一部分 我为王莽抱不平(1)我为王莽抱不平刘新煌“皇帝可以昏庸,臣子不可篡权”,在这样的封建伦理道德前提下,篡权的臣子必然会被永生永世地钉在“耻辱柱”上。作为篡权者的代表人物王莽,也必然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坏人形象。然而,王莽的一生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客观地说,王莽除了偶尔手段有些过火外,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的思想,更是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评价王莽,我们最多也只能说他是个政治失败者……前期王莽:道德伦理下的光辉形象翻阅有关记载王莽事迹的历史书籍,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极为奇怪的问题,那就是所有人都把王莽当做一个城府极深、诡计多端,并且极度假仁假义的家伙。更让人难以理解的,他甚至从很小的时候就在为篡位做准备了,而所有用来证明的材料却是王莽从小就很孝顺母亲,并且无微不至地照顾寡嫂和侄子。同样,在王莽当官以后,他的节俭与廉正、关心贫苦百姓的事迹更是被当成为篡位所做的“假圣贤”准备,是在笼络人心……对王莽所做的一切,如果我们能够用今天的眼光稍加思考,很容易就会发现,历史的记载只是当时政治的需要,就算王莽有错,可他的功绩同样是不可否定的。孝顺的表率:王莽出生于公元前45年,父兄皆英年早逝。家中虽然有贵为皇后的姑母,但也未能够得到皇家的封赏,甚至可以说,王莽的童年生活比穷苦人家的孩子更为可怜。首先,家中的母亲需要照顾,而且寡嫂和侄子也需要照顾。其次,自己的堂兄弟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无疑在心理上有着巨大的落差。他还拜当时的名士陈参为师,虚心学习,手不释卷地苦读经书,广交朋友。因此,从小王莽就养成了尊卑有序、谦逊有礼而且勤奋节俭的好习惯。汉成帝阳朔三年,即公元前23年,王莽的伯父王凤病休在家,王莽前后几个月衣不解带地侍奉左右,为避免药液烫伤伯父,他甚至亲口为伯父尝药,孝顺程度超过了王凤的亲生儿女,也深深感动了这位独掌朝政的伯父。王凤临死前请求皇太后和成帝委任王莽官职,不久,王莽做上了黄门郎,随后又被提升为射声校尉(相当于地方的郡守)。此时,王莽年仅24岁。永始元年,即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请求成帝将自己的户邑分封给王莽,同时,很多名士也联名上书,盛赞王莽的人品和才德。汉成帝顺水推舟,封王莽为新都侯,晋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当时,王莽因为孝顺母亲,为人谦恭有礼,结交社会贤达俊杰,折节力行,宗族称孝,师友归仁而为一时人望之所寄。节俭的典范:王莽的官职虽然越来越大,俸禄越来越多,但在生活方面却依旧简朴。他家里从不留余财,将自己的俸禄全部拿来赡养、救济名士,甚至连自己的马匹衣服都拿来分给宾客。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朝廷中的公卿王侯多派夫人前往探视,这些人都穿着拖地的绫罗绸缎,浑身戴满了珠宝首饰。王莽的妻子听见有客人来,慌忙出门迎接,身上穿的却是仅仅盖过膝盖的粗布衣服,大家还以为是王家的仆人。王家招待客人虽然礼数周到,但仅仅只有一杯清茶而已。廉正的榜样:除了孝顺和节俭,在为官方面,王莽也非常廉正。曾有一段时间,王莽的表兄淳于长(王太后的外甥)胆大包天,竟敢调戏许皇后,还经常写*的信件。面对此事,王莽大义灭亲,举报淳于长的行为并导致淳于长在狱中被成帝杀死。还有一次,他的亲生儿子在家杀了一位奴婢,王莽痛斥后逼令其自杀。可以说,在为官方面,王莽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百姓的福音:王莽出生于贫困的家庭,当官以后,他一刻也没忘记贫苦百姓。公元2年,出现了波及全国的大旱情,而且蝗虫为祸,许多地方颗粒无收。王莽十分着急,一边派遣官吏了解民情,一边筹措救灾钱粮。同时,他还积极奏请太皇太后,裁减用度,为万民做榜样。在此期间,王莽自己不吃荤,以示与百姓同甘共苦。还有,他捐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救济贫民。王莽的这一做法让百官纷纷效仿,很快解决了百姓的危机。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一部分 我为王莽抱不平(2)篡位王莽:淹没在伦理道德下的千古奇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设使当日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曾以这样一首诗歌进行感叹,把王莽推上了大奸大恶的行列。然而,白居易的评价公正吗?从王莽篡位后的所作所为来说,我们就更难以理解。王莽既然是为了篡位,可他篡位已经成功,为什么还要进行“托古改制”,最终把自己推向绝境呢?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王莽是为了天下百姓,他想在自己做皇帝的时间内有所建树,实现“天下大同”。甚至,历史把篡位当做王莽的错误也是不公正的。西汉末年,连着出现四个昏君,就算王莽不篡位,其他人也必然会造反。或者说,如果王莽不进行“托古改制”,那他也绝对不会像今天一样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是像每一位开国皇帝那样,拥有说不完的丰功伟绩……初步执政:体恤百姓的创举。公元1年,由于太皇太后重新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王莽成为大司马执政,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革。改革采取了几项重要的措施,其中几条可称为前无古人的创举:一、凡上一年多收的赋税一律予以赔偿;二、天下吏民不必再自行置备服兵役所需物资;三、对孤寡老人遍济周恤。这几项措施的推出,得到了天下百姓的一致拥护。从其功绩方面来看,更是不可小觑。从维护统治方面来说,这一措施的出现,扭转了当时人心散乱的局面,平定了天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功绩更大,为人类文明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人性化生活环境。托古改制:超越封建的创举。从古到今,对于王莽改制的做法,大家都采取嘲笑的方式去面对。的确,王莽进行“托古改制”是以失败而告终,但其思想的前卫性以及对后世的启示,将以一个里程碑的方式出现。王莽进行“托古改制”并非完全按照古书来做,“托古”不过是王莽为了使自己的改革能够更容易地推行。在那个尊“圣贤”的时代,如果王莽没有“托古”的依据,改革将更加难以进行。实际上,王莽的“托古改制”想要建立的是一个接近天下大同的社会,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托古改制”的核心内容如下:一、王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禁止自由买卖。二、奴婢制: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三、实行“五均六莞”,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物价,征收商税,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四、改革币制。五、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地名。六、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从以上改制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第五、第六条没有多大意义或者说有不可取之处,其他四条的出发点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而绝不是像有些史书上的记载,说王莽是为了搜刮钱财。王田制是为了贫苦大众有田耕,不许买卖是为了防止有人占据大量田地,这样的政策对缩小贫富差距是极为有利的,是全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前提。此举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制度的限制,没有成功。奴婢制与王田制的积极意义几乎相同,更重要的,那还是“*”的表现。当然,这一制度从现在的角度说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在当时却是前无古人的大胆改革行为。还有,在贷款、物价等方面,已经形成了现在的银行和物价局的雏形。后记:无奈的感慨王莽最终失败了,这一失败,让王莽失去了所有。同时,也让一位敢于挑战的“勇士”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王莽篡位后不进行改革,又或者,他改革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推行,稳步前进,史书上又将如何记载呢?可以说,他的功绩将超过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皇帝。自然,王莽的的确确已经死了。王莽的失败是因为他对封建势力的估计不足,是一次次的成功让他产生了激进的念头。又或者,有人会说,王莽在当官的时候为排除异己有过激的行为,可我们试想一下,当时的社会,当权者谁又没有这样的做法呢?与王莽进行比较,越王勾践、朱元璋等等人物可谓卑鄙千万倍。甚至有人说,王莽在失败后让民众对天哭泣,希望感动上苍,简直太无稽。可是,如果大家了解当时是个迷信的时代,了解王莽登上帝位是官员们通过迷信的手段实现的,我们难道还不能理解吗?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一部分 我为王莽抱不平(3)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了王莽的时代,了解了王莽的为人,试问,把王莽所做的一切都归结为为篡位做准备,这样的说法能够成立吗?我想,王莽的遭遇,留给我们的只有无奈的感慨。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一部分 司马懿谋略胜孔明司马懿谋略胜孔明李国文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不同之处,是他要对付的敌手和潜在的敌手更多一些。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睿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的评语。因此,诸葛亮只有一个敌人,即曹魏;只有一个念头,即北伐;也只有一个手段,即诉诸武力。司马懿知道,魏之患在蜀,而不在吴,防蜀甚于防吴,但从曹丕起,攻吴之心重于攻蜀。司马懿知道魏强蜀弱,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则蜀必败,但朝野上下,势骄焰盛,务求必克。他知道,功高不仅震主,也会引起同僚嫉妒,适度退让,以免锋芒过露,但又不能使人认为他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长远来看,不宜急于和诸葛亮决战,可以在耐心等待中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又不能不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战果。他也了解,一旦太辉煌,同僚嫉妒固非小事,主子猜疑则更加可怕;而无所作为的话,有可能被黜还乡,一败涂地。所以,他得把握住,赢不能大赢,输不能大输,攻不宜太攻,守不宜大守的分寸感,要比诸葛亮难多了。由此可见司马懿的心机和他处于荆棘丛中的谨慎,以及善处左右的韬略。在当时诸葛亮、陆逊与他这三个堪称棋逢对手的主帅之中,应该说他处境最难,所以,他在政治上,也包括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只能带一个多月的粮草,粮吃完了,仗也打完了,就得撤回去。所以,他是典型的追求速战速决的短期行为者。司马懿不仅要打败诸葛亮,打败蜀国,还要打败吴国,夺取魏国,变为一统的司马氏天下。他的目光,要比争夺几座城池远大得多。司马懿不但在军事上是诸葛亮难以对付的对手,在政治上也表现不俗。他知道,诸葛亮必取武都、阴平,遂派郭淮、孙礼袭蜀兵之后。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必有此举,亲率兵马,来袭郭淮、孙礼之后,前后夹攻,魏兵大败。在武都、阴平失守以后,司马懿料到诸葛亮不在营中,定去两城安抚百姓,派张郃、戴陵去夺蜀寨。诸葛亮却未离寨,并设下包围圈,以待偷袭。司马懿在这时以一种开阔的胸怀、大家的气度,承认“孔明智在吾先”。一个不怕承认失败的对手,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难怪孔明先生叹息:“彼深知我也。”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一部分 知遇之恩害了姜维(1)知遇之恩害了姜维谈歌姜维,字伯约。他本是魏国的将领,是被诸葛亮招降过来的。往明白里说,姜维是魏国的叛徒。为了收服姜维,诸葛亮的确付出了重大代价。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所讲述的,其实诸葛亮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攻进魏国。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司马懿被免职了,魏军也失了士气,不乘胜前进还愣着干什么呢?可是诸葛亮放弃了这一个破魏的大好时机。诸葛亮想什么呢?得了一个姜维便喜气洋洋地回师了?连逃跑的夏侯懋他也不缉拿了?用诸葛亮的话讲:“我放走了一只鸭子,却得到了一只凤凰(指姜维)。”可见姜维的倒戈,对诸葛亮的意义重大。有人读《三国演义》到此处,心里总有些疑问,为了一个人才,而放弃了整个攻魏的计划,至少是在天水关的战役中耽搁了太多的时间,失去了作战的最佳时机,值得吗?姜维是个什么人才呢?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看重姜维呢?这里边有诸葛亮的难言之隐,是关于接班人的问题。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了蜀国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刘禅,只是一个聋子的耳朵——摆设。蜀国的一切事务,采取了总经理负责制,董事长一边晒着,养尊处优了。诸葛亮在西蜀治理多少年,他有一个致命的失误:即没有注意培养后备干部。简单地说,他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即一个常务副总经理。我们可以分析,从诸葛亮出山之后,他身边的人才很多,他却一个也没有看中。为什么?这些人都不合他的心意。诸葛亮大概晚年的时候,也真是急眼了。不行啊,眼看着自己一天天上岁数了,三天两头闹毛病,总是吃药打针输液,动不动就得住院,我得赶快找一个接班儿的啊。谁合适呢?诸葛亮是一个认真的人,他不可能将就。诸葛亮要认真选择,这个人必须在思想上、策略上跟他保持一致,而且在性格脾气上,还必须达到诸葛亮的满意。众里寻觅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魏国处。好呀,这人就是姜维啊。好容易遇到了,诸葛亮不得急了眼啊。一定得把他收降过来。由此说,天水关一战,没有扩大战果,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一定是诸葛亮收了姜维之后,高兴蒙了,什么也顾不上了。在日常工作中,不注意培养后备干部,这似乎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犯的错误,纵观历史,一些大政治家和大企业家,临到自己身体快不行了的时候,才急急慌慌地找接班儿的。古往今来的政治家们和企业家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没有找过接班人,他们开始也有意识地培养一个半个的,可都不如意。接班人刚一上来时,看着都不错,可是干着干着,总得换掉。讲句闲话,未必都是候选的接班人都经不住考验吧,是不是领导人都审美疲劳了呢?中国的古代、近代、当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也培养过接班人,马谡算不算?应该算是一个。至少我们可以说,诸葛亮开始是十分器重马谡的,把他放在身边当贴身参谋,军情大事都跟他商量,够重视的了,够感情的了,甚至可以说,够哥们儿的了。可是这位马哥们儿理论上有一套,实践经验差得太多。他自己主动要求实践一回吧,还经不住实践考验,把街亭弄丢了,自己的脑袋也弄丢了。其实马谡太傻,你急着立什么功啊?这叫邀宠。或许马谡把请战当做了为国增光的事儿。这为国增光或许自古就有,什么叫增光,其实就那点虚荣心罢了。一个国家都有虚荣心,何况个人呢。说到底,马谡是想为自己争光。想压压姜维,结果把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这都是虚荣心惹的祸。好像有谁讲过:“虚荣心啊,你就是阿基米得想用来撬起地球的那根杠杆。”哦,莱蒙托夫讲的。可是你马谡撬得起来吗?你有那么大劲儿吗?你是吃几碗干饭的?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体重多少?这是闲话,打住。除了马谡,还有谁被诸葛亮培养过?似乎没有了。翻遍《三国演义》,诸葛亮似乎没有再对谁有过培养之心,动过培养的念头。看起来,姜维真是幸运儿哟。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一部分 知遇之恩害了姜维(2)有了姜维,诸葛亮就很放心地死了,也很放心地把班儿交给了姜维。姜维的确不负诸葛亮多年的栽培,诸葛亮身后,他又对魏国发动了几次大动作的进攻。当然,不管效果如何,反正姜维的意思到了。什么叫意思到了?就是说,你诸葛亮作为我姜维的前任领导,你留下的大政方针,我姜维可都是不折不扣地继续执行了。这是形象工程,我不干不行。至于执行得好不好?到位不到位?效果显著不显著?那就是我个人能力的问题了。说到这里,总感觉姜维对魏国采取的几次军事行动,都有点敷衍了事,往脸上擦粉儿的感觉。北伐中原是个脑子活,更是个力气活。蜀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如何,你姜维未必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地硬干呢?就因为诸葛亮对你有知遇之恩,你就拿一个国家的命运穷折腾。凡是诸葛亮交代的就要执行,凡是诸葛亮说过的话就不能更改。如此说,姜维是个守旧派、凡是派。古今中外历史上,凡是守旧派、凡是派,注定是没有什么作为的。现代的例子有的是,还用举吗?算了,否则有含沙射影之嫌了。罢了。由此说,姜维的失败是必然的了。还可以猜测一下,姜维从骨子里未必就完全同意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可是诸葛亮对他姜维有知遇之恩啊。姜维心里话:如果不是诸葛亮,我姜维现在是什么?大概屁也不是,顶多还是魏国里的一个普通将领,工资也不会太高,出息也不会太大。就算我当年投降过来,如果诸葛亮渐渐看不上我了,也不再重用我,我也不可能当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蜀国的大将军啊。这是中央常委一级的领导干部啊,这里边的情分多大啊。没有诸葛亮先生,就没有我姜维的今天啊。我姜维要是改变了诸葛亮留下的方针政策,那世人会怎么看我呢?算了吧,诸葛亮先生怎么说的,我姜维就怎么办吧。办好办不好的,反正我是严格执行了,效果显著不显著的,那就另说了。如果是这样,那么姜维就是把工作与个人情感掺杂在一起了。也别怪姜维,自古接班人这个角色,都不好演啊。你或者当改革派,或者当凡是派。可不管什么派,你都得被人指责。如果你是改革派,人家会说你是修正主义;如果你是凡是派,人家会说你没有创新,是保守主义。姜维应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铁杆儿凡是派,凡是诸葛亮先生既定的方针,他坚决执行。也不管形势变化不变化,也不管诸葛亮生前没有完成的尾巴工程是不是合理,也要继续把这尾巴工程搞完,劳民伤财,也在所不惜。他姜维倒是省事儿了,萧规曹随。可是整个蜀国真是费事儿了,诸葛亮死后,蜀国的物力财力都已经捉襟见肘,姜维还是一个劲儿地伐魏。这不是穷兵黩武吗?姜维伐魏,实在是有点儿“乏味”,真有点儿应付差事的味道了。姜维的命运还不济,他跟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打了多少年,后来还遇到了两个劲敌:邓艾与钟会。这二人出道儿虽然比姜维晚些,可名气却与姜维在伯仲之间。最终,这两个人不负司马昭的期望,攻破了蜀国。邓艾受降了刘禅,钟会困住了姜维。邓艾大概用枪顶着刘禅的后腰,让刘禅给姜维下命令:让姜维投降。刘禅就下命令了:姜维啊,我都投降了,你还撑着个什么劲儿啊?快投降吧,咱们打不过人家。邓艾大概想得很轻松,刘禅都下命令了,你姜维敢不听吗?敢不降吗?姜维降不降呢?这又成了一个问题。降,对不起当年诸葛亮一片刻意栽培之心;不降,就有了违抗命令的罪名。但这又不是问题,姜维肯定不降啊。我投降?笑话!我来蜀国是冲着诸葛亮先生的知遇之恩来的,我得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啊。说实话,我还真不大承认你刘禅呢,我是诸葛亮先生的人。我就这样贪生怕死地投降了,后人怎么议论我呢?不降!古人似乎比今天的人要脸,那时好像还没有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俗语流行。姜维偷偷地给刘禅写了封密信,意思是说:主子啊,您再忍忍,我这里再想想办法。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一部分 知遇之恩害了姜维(3)姜维能想什么办法呢?他先是口干舌燥地说服了钟会:哥们儿啊,你别傻了吧唧地再给司马昭卖命了。就算是你立了功,你也得不了什么好儿,司马昭也不会给你提高年薪。现在这天下的事儿,谁拳头硬就算谁的了。怎么样?咱哥俩儿合伙干吧。先把邓艾解决了,咱们再解决司马昭,这天下不就是咱哥们儿的了。按说,姜维这套话不应该说动钟会。钟会是个聪明人啊,书读得多,脑子像转轴。可是聪明人往往昏了头,比傻子还笨。无论古代或者当代,利令智昏多数是发生在聪明人身上。钟会真让姜维说动了:老姜啊,你的话我想了一夜,你说得有理啊。司马昭这个人靠不住。妈的,反。这天下又不是谁们家的,皇帝轮流做,今年或许就到我家了。干!可是姜维和钟会都忘记了他们的对手是司马昭,这人可不是个“雏儿”,钟会临出兵的时候,司马昭就料到了这一步。钟会的变化,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儿。他稍稍动了动心思,就让邓艾和钟会自相残杀起来,姜维也死于乱军之中。胆大妄为的姜维啊,真是尽心尽力了。由此说,诸葛亮算是找对了接班人。可如果我们联想一下,如果诸葛亮没有看上姜维,姜先生继续在魏国工作,保不准将来也能提拔起来,是金子总要发光嘛。你一个有本事的人,怕什么?急什么?你就在魏国先踏踏实实地工作着,就算当不到大将军这份上,也不至于最后惨死在乱军之中啊。如此说,是诸葛亮把姜维给害了。历史上这种知遇之恩,确乎害人不浅啊。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真假曹操(1)真假曹操易中天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好,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但鲁迅先生说他是英雄。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这就有了三种评价,也有了三个形象: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种评价最准确?其实早在晋代,对曹操的评价就开始出现分歧。王沈《魏书》和司马彪《续汉书》是比较肯定曹操的,甚至曲笔回护。孙盛《异同杂语》和吴人《曹瞒传》就不太客气,对曹操的酷虐奸诈多有披露。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更是首创“篡逆”之说。由此而至南北朝和隋唐,史家都是褒贬不一,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一书有很详尽的描述。可见对于曹操,不但“时代意见”不同,“历史意见”就很分歧。再加上每个人的“个人意见”,曹操的“真面目”就更难弄清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挨骂。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曹操遭人骂,自然有他的原因。什么原因呢?也很多。但说得最多的,是“奸”。比方说,篡汉,在古人看来就是奸。狡诈,在古人看来也是奸。不过,最让一般民众痛恨的,还是曹操说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一个人,宁肯自己对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自己,这个人就太坏了。不过即便如此,毛批仍说:“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换了别人,一定反过来,说宁肯天下人都对不起我,不可以我对不起天下人。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呢?实际上都是像曹操那样做的(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然而“谁复能开此口”呢?大家都装作正人君子,只有曹操一个人坦率地说出了这话。至少,曹操敢把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子”。所以毛批说,这是曹操超过其他人的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伪君子实在太多。毛宗岗父子是不喜欢曹操的。他们都说这是曹操的过人之处,那就应该是过人之处了。曹操如此奸诈,有没有真实的一面?有。公元220年,征战了一生的曹操一病不起。这时他已六十六岁,按照“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他也算活够了岁数。曹操是个豁达的人,对于生死一类的事看得很开,对自己的功过得失似乎也无所萦怀。他留下了一份写得断断续续的《遗令》,算是最后的一个交代。然而,这个天才的杰出的政治家,却出人意料地不谈政治。对自己一生的功过得失也只说了一句话:我在军中执法,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发的小脾气,犯的大错误,不值得效法。余下的篇幅,就是一些琐事的安排。比如婢妾和艺伎们平时都很勤劳辛苦,我死了以后让她们住铜雀台,不要亏待她们(“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余下的熏香分掉,不要用来祭祀,免得浪费。各房的女人闲着也是闲着,可以学着编丝带草鞋卖,等等等等,颇有些絮絮叨叨、婆婆妈妈。这就很让后世的一些人看不起。陆机是晋人,说得还算委婉。他在《吊魏武帝文》里文绉绉地说:“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惜内顾之缠绵,恨末命之微详”。苏东坡就不那么客气了。他说不管什么人,只有“临难不惧,谈笑就死”,才称得上是英雄。像曹操这样,临死之前,哭哭蹄啼,“留连妾妇,分香卖屦”,算什么事呢?因此他撇了撇嘴说:“平生奸伪,死见真性。”意思也很明显:别看曹操平时人模狗样的,装得一副英雄豪杰气派,地地道道的一个奸雄,事到临头,还是露了马脚。但我以为这正是真实的曹操。他本来就是一个人,不是神。他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也不想做)什么超凡脱俗的“圣人”。而且,以他的身份地位,居然敢于把“凡夫俗子”的一面公开暴露出来,并不遮遮掩掩,装腔作势,正是曹操的过人之处和英雄本色:我就是个俗人,你们又能怎么着?我就是想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又能怎么样?因此我以为,曹操这份《遗令》,实在比那些充满了政治口号、写满了官腔套话的“遗嘱”强多了,反倒是了不起的苏东坡,多少露出了点庸人的尾巴。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真假曹操(2)曹操确实是儿女情长的人。曹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享受天伦的时间不多,因此对家人的感情特别珍惜。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临终前还说过这样的话:我一生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唯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子修就是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曹昂的生母刘夫人早逝,便由没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抚育,丁夫人也将他视为己出。后来曹昂阵亡,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又常常哭着骂着数落曹操:把我儿子杀了,你也不管。曹操一烦,便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因此去世前有这样的说法。但曹操也会翻脸不认人,比如许攸就有点自己找死。他既恃旧,又恃功,一直对曹操不那么恭敬客气,常常当着众人和曹操开玩笑,甚至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阿瞒呀,没有我,你就得不到冀州了。曹操表面上笑着说:是呀是呀,你说得对呀。心里却恨得咬牙切齿。后来曹操攻下邺城,许攸又指着邺城城门对曹操身边的人说:这家伙要不是有了我,就进不了这个门啦!曹操便再也不能容忍。当年在官渡,曹操危在旦夕,对许攸的放肆只好忍了又忍,这会儿可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于是曹操便毫不犹豫地要了他的性命。其实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许攸是他的恩人,却被他杀了,而一些“恶毒攻击”他的人却又被他放了。官渡之战时,陈琳在袁绍手下当差,为袁绍起草檄文,对曹操破口大骂,骂得狗血淋头。这篇檄文已被裴松之注在《袁绍传》,大家不妨去看看,的确很是不堪。后来袁绍战败,陈琳被俘,曹操也只是说:骂人骂我一个就行了,怎么骂我祖宗三代呢?陈琳谢罪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也就算了,仍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这事记载在《三国志·陈琳传》正文,不是野史,应该可信。还有背叛他的人,也放了。魏种,原本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张邈反叛时,许多人倒戈跟随了张邈,曹操却十分自信地说:只有魏种是不会背叛我的。谁知魏种也跟着张邈跑了,气得曹操咬牙切齿:好你个魏种!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得你!但当魏种果然被俘时,曹操却叹了一口气说:魏种是个人才啊!又任命他去当河内太守。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被张邈扣押,曹操便对他说:令堂大人在张邈那里,你还是到他那里去吧!毕谌跪下磕头,说自己没有异心,感动得曹操流下眼泪。谁知毕谌一转身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背叛曹操投奔了张邈。后来,毕谌被俘,大家都认为他这回必死无疑。谁知曹操却说:尽孝的人能不尽忠吗?这正是我到处要找的人啊!不仅不治毕谌的罪,还让他到孔夫子的老家曲阜去做了鲁国相。这两件事,都记载在《三国志·武帝纪》正文,也应该可信。甚至对于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曹操也很看重当年的情谊。陈宫和曹操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曹操出任兖州牧,就是陈宫的功劳。后来陈宫死心塌地地帮吕布打曹操,被俘以后,也死不肯投降。曹操便叫着他的字说:公台,你死了不要紧,你的老母亲可怎么办呀?陈宫长叹一声说:陈某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是死是活,全在明公您了。曹操又问: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呢?陈宫又说: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后,老婆孩子是死是活,也由明公看着办了。说完,头也不回,昂首就刑。曹操流着眼泪,为他送行。陈宫死后,曹操赡养了他的老母,还为他女儿出了聘,对他们家比当初是朋友时还要好。《三国志》里面,没有陈宫的传,这事是记载在《吕布传》里的。裴松之注引《典略》,则说得更详细。看来,曹操是宽宏大量的。但是,这个宽宏大量的人却又心胸狭窄,斤斤计较,而且有仇必报,不择手段。没有什么他不敢杀的人,也没有什么他杀不了的人。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当年在兖州时,他就杀了鼎鼎大名的边让。边让,陈留人,博学有辩才,所著《章华台赋》传诵一时。大将军何进曾特予征召,蔡邕、孔融、王朗等名士也都极为推崇,他本人也做过九江太守,后来辞官在家。边让自己是名士,自然不大看得起曹操这个宦官养子的儿子,可能很说了些侮辱不恭的话,自以为曹操不敢把他这个大名人怎么样。谁知此时曹操还不是宰相,肚子里也还撑不了船,便悍然地把他杀了,而且还杀了他一家。沛相袁忠和沛人桓邵也看不起曹操,边让被杀后,两人逃到交州,家人却落入虎口。后来桓邵自首,跪在曹操面前求饶,曹操却恶狠狠地说:下跪就可以免死吗?当然不能,结果桓邵也被推出去斩首。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真假曹操(3)曹操干的这件事,影响极坏,当时就引发了一场叛乱,事后也一直被人们议论。前面提到的陈宫,也是因为边让之死而离开曹操投奔了吕布。有了这次教训,加上官也大了,野心也大了,慢慢学得“将军额上跑马,宰相肚里撑船”,报复起来,也就不那么直截了当。这就是曹操。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大英雄又是很奸诈的,因此也可以叫做“奸雄”,即“奸诈的英雄”。事实上,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英雄、奸雄、奸贼),总离不开“奸”和“雄”两个字。有强调奸的,有强调雄的,也有认为他既奸又雄的。所以我认为曹操是“奸雄”,不过前面要加上“可爱的”三个字。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宛转蛾眉马前死(1)宛转蛾眉马前死杨闻宇甄妃如果要在美女群落中找出一个最是语焉不详的女人,人们很可能会选中甄妃。曹操与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三人俱是如雷贯耳式的人物。父子三人同追甄妃,足见甄妃在那个*时世里是个很了不起的女人了。《世说新语》中载:大祖(曹操)下邺,文帝(曹丕)先入袁尚府,有妇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之,刘答:“是熙妻。”使人揽发,以巾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甄曰:“不复死矣!”遂见纳。从曹丕在袁尚府内“使人揽发,以巾拭面”的一连串行动可以看出,他很有可能就是直奔着甄妃而来的,找到了甄妃,目的既达,他也就不再胡乱杀人了。据传,就在甄妃被曹丕带走之后,随后赶到袁尚府第的曹操叹息了一声:“我就是为这个女人才打这场仗的啊!”他的这句话令后人揣摸不透,文韬武略的曹操,究竟是为了讨个儿媳还是为给自己纳一宠妾,这才大动干戈的呢?甄妃小曹操29岁,可比曹丕还大3岁哩。做父亲的爱此小妾,为子的又不嫌其长,可见这个女人是极具魅力的。好在曹操非等闲辈,他襟怀云水,没有像董卓与义子吕布那样,为夺一个女人而彼此翻脸,掷戟相拼。再者,吕布只是个临时认下的政治干儿,曹丕可是个真材实料的亲儿子。甄妃之美丽,连小曹丕5岁的弟弟曹植也极欲染指。对于到手的*,曹丕可没有其父那么大度。他又很清楚,兄弟之间,谁能将父亲的王位最后弄到手里,甄妃最后就是谁的(曹操有一度曾想立曹植为太子)。兄弟二人斗法斗智,最后是曹丕夺得了继承人的地位。王位到了兄长手里,弟弟还敢觊觎这个“嫂嫂”吗?“美的事物是永恒的喜悦”(英人济慈语),爱情的力量(包括单相思)可使人将生死置之度外,曹植其人,更是如此。帝王们都是暴殄天物的高手。在皇室内,他们能将女性之腰玩细,谓之柳腰;将其双足玩小,称曰金莲。宫内从无“离婚”一说,却又常见一个“废”字,不高兴了就让女报废,幽囚、赐死,仅是不同的报废方式。曹丕将甄妃用了数年之后,“遣使赐死”(《三国志》),“赐死”的因由,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美是灼目而短暂的,越是美丽的女人,越易于招致残忍、悲惨的结局。在这个女人香销玉殒之后,曹丕却别出心裁,将其用过的枕套赐予悒郁终日的曹植。那个生时为曹丕所拥有的女人,曹丕竟用她死亡之后留于枕上的余温、奁间的香泽去“慰藉”曹植那颗破碎、落寞的灵魂,这不是恩赐,而是残酷地向一个尚在流血的伤口上撒盐。由此可以推知,曹植对甄妃日日夜夜的希冀与追慕,曹丕是了然于胸的(甄妃之死,也可能从这里埋下了伏线)。香魂已灭而赠其枕奁,从精神领地上,等于是赠与了一杯用甄妃血泪拌和着的毒酒,这远不限于是一种无情而剧烈的精神侮弄……甄妃,这曹植美学冥想之唯一对象。绝望地向往着、思念着甄妃的曹植是太痛苦了,美在向往她的人的心里,比在那拥有她的人的眼里,会闪动更加动人的光芒。曹植很可能是面对着斯枕斯奁,才写下了一篇《洛神赋》。此赋流传一千七百余年,在中国文坛上属于久传不衰的名篇。赋中的洛神是神还是人?若是人,会是甄妃其人吗?后世之人论说纷纭。张丽华一千四百年前,江南陈朝的张丽华是名满天下的美女。她发长七尺,漆黑泛亮,坐在楼上的窗口梳妆时,宫中的人们远远望见,像是看见了出没于云天之上的仙女一般。隋文帝杨坚当政时,他的儿子晋王杨广,率领贺若弼、韩擒虎的部队打进了南京城,扫平了陈朝。陈朝的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企图躲过这一劫,藏进了鸡鸣寺下的一眼枯井里。躲难之际,什么也没带,只领了两个美丽的女人——孔贵妃和张贵妃。在陈后主心目中,江山可以丢,什么都可以不要,但这两个美女不能不要,如能侥幸躲过这一劫,自己还有艳福可享。在帝王眼里,不要江山要美人,因为人间艳福是所有欢娱中顶级的享受。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宛转蛾眉马前死(2)晋王杨广作为*太子,此时是攻打南京的前线军事总指挥。从枯井里抓到了这三个人,杨广极为兴奋,尤其兴奋的是这三个俘虏中有个丽压江南的张丽华,此时此地,他有足够的权力将这个女人据为己有。可杨广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忙于军务而暂且疏忽的当儿,他麾下的大将高悄悄地带一彪人马将张丽华押到青溪河边,一刀砍下了她那颗美丽的头颅。正是:月夜悄然刀与兵,密领军符心地明。蛩吟青溪河畔水,揉碎梨花不闻声。杨广大怒,质问高,高却拿出了杨坚预先下给自己的密旨,平静地回答:圣上有旨,命我对张丽华斩立决,臣不敢有违圣命。看到高手里所捧的圣旨,杨广差点给气昏了。知子莫如父,杨坚早就知道儿子*成性,也知道杨广攻取南京,必将张丽华据为己有。殷商亡于妲己,周朝毁于褒姒,吴国陷于西施,他岂能让大隋王朝葬送在这个张丽华手底?女色祸水,在那时已成定论。让高以神出鬼没的突然袭击方式,收拾了这股未来的祸水,正显示出杨坚深谋远虑、防患于未然的缜密韬略。杨坚不具备曹操的襟怀和气度。曹操也喜爱甄妃,儿子捷足先登之后,就大度地让儿子占有了这个女人。因为在“祸水”二字上认识有别,曹与杨便襟度有异。从枯井里提上来的三个俘虏,按说陈叔宝是头号战犯,为什么不杀这个陈叔宝呢?因为陈叔宝已构不成对隋王朝的丝毫威胁。为什么也不杀同是贵妃的孔贵妃呢?显然是孔贵妃没有张丽华生长得美丽,谁让她张丽华发长七尺、誉压江南呢?她的被杀,纯粹因为她是个绝代佳人的缘故。历史上的绝代佳人,是可以优先获取最奢华的生活享受的。张丽华之美,在南朝政坛上也为自己带来过巨大的享受与欢愉。陈后主原有沈皇后,娴静端庄,聪敏而有才华,只因后入宫的张丽华受到宠爱,沈皇后渐被冷落,在陈后主打算废掉沈皇后而立张丽华时,沈皇后只好去天静寺出家为尼。张丽华正要当上皇后,杨广的大军攻占了南京,这位未来的皇后只好躲进枯井,从枯井里提上来,就掉了脑袋。张丽华所得到的超乎寻常的欢愉,仿佛是用她生命中所有幸福一层层地折叠起来而进行了一次性消耗,消耗得剧烈而短暂,欢愉过后,其生命也就到了尽头。女性固然是应当长得好的,但又不宜在容貌上太过出类拔萃。兰含香而遭焚,蚌怀珠而致剖。绝代、绝色、绝美,越是美丽,越易于人头落地,绝对的美丽只能迅速地将自己送上绝路与绝境。对于进入封建政坛而人见人爱的美女,用雨后彩虹来比喻她们炫目而短暂的生命,概括她们的一生,也还是恰切的。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天下谁人识君?天下谁人识君?米奇诺娃命运最是神奇,最是奈何不得。早年,杨忠帮助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政权,立下赫赫战功,儿子杨坚却夺了宇文氏的帝位,做了隋文帝。若干年后,杨坚的儿子杨广又在第三次巡游江南时被宇文氏活活勒死。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谁也不欠谁的了。细细想来,隋炀帝杨广不是一般的冤屈。他只下了三次江南,就被后世多少代多少人说成骄奢淫逸,祸国殃民;而七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却是*倜傥的楷模,留下无数逸闻故事娱乐民间,更是两岸四地影视作品的大热门,且屡演屡赢,屡赢屡演。当初,秦始皇和杨广都担着骂名,不惜一切地给后人留下了一样举世闻名的礼物。秦始皇留下了万里长城,杨广留下了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至今只有观赏作用,用来骄傲人们脆弱的中国心;京杭大运河却一直在纵贯南北漕运,一刻也没停止过它繁忙的运输功能。人们上得岸来却口无遮拦、不遗余力地痛骂杨广,似乎不骂几句,就忠奸不辨。对于失败的皇帝,世人没有给予应有的理性认知,历史的公正常常是被道德或伪道德的标准埋葬了。杨广开凿运河,是在修建洛阳的同一年。他先后开凿疏浚了四条主要河渠,南北连通,蜿蜒五千多里,成为水运大动脉,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上好的棉丝和稻粟能够顺利地到达洛阳和长安,南北文化也得到很好的交流。不仅如此,大运河还对以后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后的元朝、明朝和清朝之所以建都北京,从经济上来看,不能不说和大运河的物质供应有关系。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杨广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是千古功臣。在杨广的众多罪状当中,最严重的一条要数他的杀父弑兄。他本是二皇子,与宝座无关,可是他心狠手辣地把病中的父亲和哥哥杀死,踏着血腥之路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其实这并不比李世民更过分,他们的事迹大同小异,只是人们给了李世民太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他是成功的皇帝。李世民与杨广相同的罪状被人轻描淡写一笔略过,杨广与李世民相同的盖世武功也被神经兮兮的史学家有意遮掩。原因是他虽有过人的文武才能,但是太纨绔,太喜欢虚荣和寻欢作乐,连父亲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也敢调戏,摸了两把屁股,又香了一下,可谓胆大妄为。这也怨不得杨广,隋朝毕竟在宋朝之前,没有经过朱熹的严规肃矩,孔子的纲常之道也鞭长莫及,怎会有那么多的拘束?也因此才有了后来李治宠幸父皇的武才人、李隆基抢来儿媳杨玉环受用。唐朝这两位皇帝可不仅仅是调戏,都是真刀真枪玩了命了,直到送了江山,下了宝座。这在当时不足为奇。相比之下,杨广的罪是很轻的,却被数罪并罚判了死刑,想缓期执行都不成,而且剥夺政治权利和荣誉终身。回头再说杨广的奢靡。杨广虽然三下江南,也只是把当时只有六七米宽的瘦西湖作为自己的专用水道。到了唐朝,扬州人把瘦西湖开凿成护城河,为扬州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显足气派。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扬州的阿谀盐商给皇帝献上了一份大礼,把护城河扩展成几十米宽的瘦西湖。“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奢靡到了极限。于是清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作为一个失败皇帝,杨广不仅不得好死,死后还被人折腾了好几次,先是埋在宫内,后改殡于扬州吴公台下。620年,唐高祖李渊以帝王礼遇把杨广葬在扬州西北7公里处的雷塘,墓地年久荒芜。1983年后才陆续修葺,周围林木葱郁,游人方纷至沓来。李渊是隋文帝杨坚的外甥,和隋炀帝杨广是两姨表兄弟,并在杨广称帝时做过刺史、太守和大将军。隋炀帝征伐高丽时,李渊负责督运粮草。隋末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共有200多支队伍。李渊领兵一一击败起义军,实力大增,索性推翻隋朝,自己坐了天下。从公从私,他都不得不厚葬表哥杨广。从公说,他抢了人家的江山,还不得给人家几亩葬身之地?从私说,血毕竟浓于水吧。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最是无趣王安石最是无趣王安石王一苇就像通常悼词中常说的,王安石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兴趣好像只在施展政治抱负,可惜了他作为诗人的才气和灵性。他很清廉,家里过得清贫,对女色也兴趣缺乏。这两条就非常阻碍了他精神境界的提高,不会享受不会爱的人能做出什么*韵事?读王安石的诗歌,要注意创作年代,以及此前他所经历的政治事件和政治抱负落空时的心情,千万别在他的诗里找爱情的影子。王安石的改革是比较典型的书生革命,考虑问题不全面,利想得多,弊想得少,缺乏实践经验,还不肯在实践中及时纠正错误。光看反对他的那些人的名单就知道他捅了多大的娄子:司马光、欧阳修、程颐、吕公著、富弼、文彦博、范仲淹、苏轼、苏辙、范祖禹、晁补之、黄庭坚、秦观、王安国……我喜欢的诗人基本都在这份名单里。王安石选择的改革合作者就很差劲,不死的几乎全成了日后的奸臣。有次王安石在家里和小人吕惠卿等密谈时,他的弟弟王安国竟然在窗外吹箫,吵得王安石没法说话。王安石对着弟弟说:“停此郑声如何?”王安国回答:“远此佞人如何?”王安石的改革方案推广之前,没有进行广泛的可行性研究,推广后也没有及时修正缺陷。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归纳的王安石变法是我看到的论述中最搞笑的:“王安石变法有九项制度,其中三项国营企业、三种新税和三项管制人民的登记制度。”经历过大跃进和“*”的人随便想想,也会知道王安石改革的结局。他的改革措施中的商业计划是把皇家的东西摆出来卖,让皇帝觉得没面子给否决了。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错误是利用皇权推行新政,而缺少法律手段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尤其是中国文化历来轻商,使中国商业不发达,缺少有效的贸易管理模式和资金流通渠道,也没有经济法,根本不可能确保交易双方的利益。这样一来,改革的结果就是培养出大量官商垄断市场、物资,并控制资金流向。平民百姓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王安石政策水平低可以原谅,可他不应该*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司马光这么温和的人,在反对新政无效后还找王安石沟通数次无望,才宣布和他决裂。王安石的言行成了儿子的好榜样。儿子听说有人反对改革,轻描淡写地比划出“杀”字!此时他没有管教儿子,却在儿子重病后强令儿子和儿媳分居。儿子思念妻子,又不敢违抗老子的决定,只好写诗遣怀。《眼儿媚》的诗句写得如此哀怨: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纤秀柔弱如女子的男子满怀思恋写下的《眼儿媚》,没能打动亲生父亲,含恨而逝。他死后,妻子改嫁。可见王安石的心多冷漠,多缺乏人味儿。直至儿子死了,他才后悔辞官。王安石晚年回首往事时,他也许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或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和人斗。”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荒淫腐朽的皇帝宋徽宗(1)荒淫腐朽的皇帝宋徽宗游彪青楼天子:*君王的纨绔生活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浪荡的性格。但徽宗自幼爱好笔墨、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赵佶身边有一名*兰的侍女,花容月貌,又精通文墨,是向太后特意送给他的,后来变成了他的玩物。但赵佶并不满足,他以亲王之尊,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当上皇帝以后,徽宗禀性难移,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生活。徽宗17岁成婚,娶德州刺史王藻之女,即位后,册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虽为正宫,但并不得宠。此时,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徽宗为藩王时,每到慈德宫请安,向太后总是命郑、王二人陪侍。二人小心谨慎,又善于奉承,颇得徽宗好感。时间一长,向太后有所觉察,等到徽宗即位,便把二人赐给他。徽宗如愿以偿,甚为欢喜。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刘贵妃、乔贵妃、韦贵妃等人。刘贵妃出身寒微,却花容月貌,入宫即得到赵佶宠幸,由才人连升七级而至贵妃。然而,好景不长,刘贵妃不久后去世了。正当徽宗为此伤感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位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当即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否则竟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便微服出宫,寻找刺激。李师师,汴京人,本姓王,工匠之女,4岁丧父,遂入娼籍李家,后来成了名噪一时的京城名妓。李师师既名冠汴京,徽宗自然不会放过她。自政和以后,徽宗经常乘坐小轿子,带领数名侍从,微服出宫,到李师师家过夜。为了寻欢作乐,徽宗特设立行幸局专门负责出行事宜。荒唐的是,行幸局的官员还帮助徽宗撒谎,如当日不上朝,就说徽宗有排档(宫中宴饮);次日未归,就传旨称有疮痍(染病)。天子不惜九五之尊,游幸于青楼妓馆,并非光彩之事,所以徽宗总是小心翼翼,生怕被他人发现。其实多数朝臣对此都心知肚明,但却不敢过问,致使徽宗更加*。秘书省正字曹辅曾经挺身而出,上疏规谏徽宗应爱惜龙体,以免贻笑后人。徽宗听后,勃然大怒,立即命王黼等人处理此事。这些人自然领会徽宗的意思,以曹辅诬蔑天子之罪论处,徽宗当即将曹辅发配郴州。“光复”燕云:长久的梦想与短暂的辉煌自宋朝建立后,收复燕云一直是历代帝王的梦想。徽宗好大喜功,更想完成祖宗未竟之业,以建立“不朽功勋”。早在政和元年(1111年)九月,徽宗派童贯出使辽国以窥探虚实,返程途经燕京时,结识了燕人马植。此人品行恶劣,但他声称有灭辽的良策,深得童贯器重。童贯将他带回,改其姓名为李良嗣。在童贯的举荐下,李良嗣向徽宗全面介绍了辽国危机和金国的崛起,建议宋金联合灭辽。在李良嗣看来,辽朝肯定会灭亡,宋朝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出兵收复中原王朝以前丧失的疆土。徽宗大喜,当即赐李良嗣国姓赵,授以官职。从此,宋朝开始了联金灭辽、光复燕云之举。重和元年(1118年)春天,徽宗派遣马政等人自登州渡海至金,策划灭辽之事。随后金也派使者到宋,研究攻辽之事。在几经往返之后,双方就共同出兵攻辽基本达成一致,金国攻取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北宋负责攻取辽国的燕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灭辽后,燕云之地归宋,宋把过去每年给辽的岁币如数转给金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金“海上之盟”。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荒淫腐朽的皇帝宋徽宗(2)其后不久,徽宗得知辽朝已经获悉宋金盟约之事,非常后悔,担心遭到辽的报复,便下令扣留金朝使者,迟迟不履行协议出兵攻辽,为后来金国毁约败盟留下了把柄。在此期间,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接连攻下辽朝的中京、西京,辽末帝天祚帝也逃入山中,辽朝的败亡已成定局。在这种形势下。徽宗才匆忙命童贯带领15万大军以巡边为名向燕京进发,打算坐收渔翁之利。但这批人马一到燕京便遭到辽将耶律大石所部的袭击,大败而归。宣和四年(1122年)六月,辽燕王耶律淳死,徽宗见有机可乘,再命童贯、蔡攸出兵。此时,辽涿州知州郭药师相继归降宋朝,打开了通向燕京之路。虽然宋军一度攻入燕京城,与辽军展开肉搏战,但因后援未至,被迫撤退。徽宗亲自部署的第二次攻燕之役又以惨败告终。北宋朝廷的*和军事上的弱点给金人以可乘之机。宣和五年(1123年)春,金太祖对徽宗派来的使者态度强硬傲慢,并责问当初宋金两国联合攻辽,为什么“到燕京城下,并不见(宋军)一人一骑”。谈到土地问题时,金太祖背弃前约,坚持只将当初议定的后晋石敬瑭割给辽朝的燕京地区归宋,不同意将营州、平州、滦州还给宋朝。金人态度强硬,宋方毫无办法。几经交涉,金国最终才答应将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京及其附近六州之地归还宋朝,条件是宋朝除每年把给辽的岁币如数转给金外,另添每年一百万贯的“代税钱”。收复燕云后,宋徽宗分外得意,自以为建立了不世之功,宣布大赦天下,命王安中作“复燕云碑”竖立在延寿寺,以纪念这一功业,并对参与此次战争的一帮宠臣加官晋爵。朝廷上下都沉浸于胜利喜悦之中,殊不知末日即将降临。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在俘虏了辽天祚帝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汴京。赵佶吓得慌忙传位于钦宗,让儿子出来收拾残局。靖康二年(1127年),坐了25年皇位的徽宗赵佶和儿子钦宗一同被金人俘虏北去,被封为“昏德公”。赵佶受尽屈辱折磨,最后死于五国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徽宗的梓宫(棺材)从金国运回临安。徽宗在北行途中,曾赋《宴山亭》一阙。这首词哀情哽咽,令人不忍卒读。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徽宗和李煜在艺术上都颇有成就,擅长书法、绘画、诗词,在政治上都是昏聩之君、亡国之君,连最后结局也大致一样,李煜被宋太宗毒死于开封,徽宗在囚禁中病死五国城。徽宗与李后主两人的个性、经历,可谓相似至极,也令后人生出无限感慨。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1)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李亚平一在公元1127年上演的巨型历史悲剧中,有一个介乎喜剧与悲剧之间的角色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童贯。半年前,他已经被皇帝下令处死。当时和后来的人们普遍认为,他是公元1127年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即便死上一百次,也不足以赎回他的罪恶。因此,在后来的世代里,一提起他的名字,常常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舞台上的大花脸,或者鼻梁上涂抹着一大块白粉的角色们。事实上,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肯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迄今无人能够打破的记录,并且可能会永远保持下去。这几项纪录是: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史书记载,此人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这可能和他年近20岁才净身有关。据说,童贯为人有度量,能疏财,出手相当慷慨大方,很像《水浒传》上同时代那些仗义疏财的好汉。只是,他仗义与疏财的对象具有极强的选择性,后宫妃嫔、宦官、宫女、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时不时可以从他那儿得到不少好处。因此,皇帝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他的好话,好评如潮。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阳刚外形的人,却性情乖巧,心细如发,对皇帝的心理极具洞察力,每每能够事先预知皇帝的兴趣意图,于是说话做事很少荒腔野板,从而大得欢心。童贯净身入宫时,是拜在同乡、前辈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这位李宪是神宗朝的著名宦官,在西北边境上担任监军多年,颇有些战功。童贯读过4年私塾,有些经文根底,跟随李宪出入前线,又打下了军事上的根基,很有点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经十次深入西北,对当地的山川形势相当了解。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寻常。不过,看起来李宪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提拔照顾,致使童贯进宫20余年,始终没有出人头地。如果不是赵佶这种性情的人做了皇帝,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20年的话,他说不定会默默无闻地老死在皇宫里。从时间上推算,徽宗入继大宝时,童贯已经48岁。这个年龄,正是人生经验、阅历、精力臻于巅峰之际。徽宗以内廷供奉官的名义,派他到杭州设明金局收罗文玩字画,第一次为他打开了上升的通道。一般说来,内廷供奉官大体相当于皇宫的采购供应处长,并不是一个多高的职位,却是一个很有油水的肥差。童贯没有满足于捞取好处,他对这次机会的利用,称得上老谋深算,意味深长。在杭州,童贯与贬居此地的蔡京交往密切,朝夕相处。据说蔡京很巴结,将自己珍藏的王右军的字,给了童贯,又帮助他把杭州民间收藏的几件珍品字画器玩弄到了手。这些工作成绩,令皇帝十分惊喜,从而开始对童贯另眼相看。而且,更关键的是,蔡京与童贯结下了彼此援引的深厚友谊。此次杭州之行,童贯特别热心地按照自己对皇帝的理解,指点蔡京创作了一批深受喜爱的书画作品,经过童贯源源不断地送到皇帝手中。回京后,他又出手极为豪爽地向宫中妃嫔、曾经预言赵佶能够当皇帝的道士、皇帝身边的近臣和另外深得皇帝信任的宦官梁师成之属馈赠厚礼,为蔡京回京打通了关节。二当时,据说童贯的几个心腹徒弟十分困惑,不明白师傅为何如此热心地帮助一个贬居外地的倒霉蛋儿。童贯告诉他们:“现任的宰相没有人拿我们放在眼里,巴结起来即便不是没有可能,也会极其费劲。如果看准了,通过我们自己的力量,扶起来一个宰相,那就完全不同了。”事实证明,童贯烧冷灶的眼力与功力全部超一流。不到一年,蔡京便三级跳似的坐到宰相的位子上了。这一点对于童贯具有深远的意义。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2)蔡京主持国政之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推荐童贯监军西北,意在收复青海甘肃地区的四州之地。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颇能看出童贯的性情。童贯担任监军后,随大军进发到湟川。他们在此地杀牲祭旗,召开誓师大会,然后,正在行将开战之际,突然接到皇帝手诏。原来皇宫失火,皇帝认为是不宜征战之兆,急令止兵。童贯看过手诏后,若无其事的折起来塞进靴筒。军中主将问他,皇帝写了些什么?童贯回答说:皇帝希望我们早日成功。在这次战争中,童贯表现低调,他支持、配合领军将领,打了一连串漂亮仗,平息了西北部族的叛乱。在收复四个州的庆功大会上,将领们兴高采烈地领功受赏,童贯则做了两件极为露脸的事儿。第一件事是在庆功宴会上,他慢悠悠地拿出皇帝的那份手诏,传示军中将领观看。大家一看之下,无不大吃一惊。领军主将惶恐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童贯回答说:“那时士气正盛,这样子止了兵,今后还怎么打?”主将问:“那要是打败了可怎么办?”童贯说:“这正是我当时不给你们看的原因。打败了,当然由我一人去领罪。”据说,当时众将领“呼啦”一下子跪了一地,大家无不感激佩服。与此同时,童贯还做了另外一件相当打动人心的事情。开战后,阵亡了一位奋不顾身的将领。当时,这位将领的妻子已经去世,他战死后,他的独生儿子流落街头,成了乞儿。童贯下令将他找回来,当众认这孩子为义子。令在生死场上搏杀的将领们十分感动,认定童贯是一位值得为之卖命的上司。这次胜仗,对于大宋帝国极其重要。帝国已经许久没有军事上的光荣与辉煌了,这令帝国君臣民众相当郁闷。是故,童贯成为我们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明星,英雄般受到京城朝野上下的热烈欢迎,并且长久地照耀在帝国黑沉沉的西北部上空。嗣后,童贯常年出没西北,主持该地区军事。并率兵连打几次胜仗,相继收复了积石军(今天的甘肃贵德)和洮州(今天的甘肃临洮)。从此,童贯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国柱石,撑住了西北方曾经多次险些垮下来的天空。当此时,大观二年即公元1108年,童贯与蔡京之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龃龉。起因是皇帝下令授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时人称这一官职为“使相”,一般是在宰相外放为节度使时加官所用,极为尊贵,其含义是待遇、地位、荣耀已经相当于甚至于超过了宰相。过去,这一官职从来没有授给过宦官。蔡京说:“童贯以一个宦官之身受封节度使已然过分,使相尊位哪里是他所应该得到的?”蔡京作为宰相拒绝奉诏委任,皇帝也就此不了了之。实际上,蔡京对童贯的不满已经很长时间了。他认为童贯侵犯了自己作为宰相的尊严与权力。原因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童贯在选拔西北地区将校官吏时,已经不通过政府程序,而是直接从皇帝那里取旨任命。有的干脆就是他自作主张,先任命了再说。这使政府首脑蔡京宰相的自尊心大受伤害,因此,决定报之以颜色。童贯当然也很恼火。不过,他不动声色,相当冷静地观察着情势。第二年,大观三年,即公元1109年,童贯三管齐下,一举将蔡京拉下相位。这一次,他策动了三个方面的力量:宫中是内廷总管包括自己的徒弟为一路,工夫下在妃嫔和皇帝身上,将蔡京干的坏事在他们耳边不停地吹风;朝中是寻找与蔡京素有怨隙的官员为一路,工夫下在台谏官的身上,最后由中丞和殿中侍御史出面弹劾蔡京;第三路最是剑走偏锋,却也杀伤力最大——由皇帝最为宠信的道士出面,密奏皇帝,说是太阳中出现黑子,主在斥退大臣,否则不祥。徽宗相当惊恐,蔡京屡次求见均被拒之门外。于是,蔡京上表求退,皇帝立即下旨,同意他以太师致仕,贬为太一宫使,并进而将其贬居杭州。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童贯晋升为检校太尉,获得武官最高职位。也是这一年的同一个时刻,童贯在皇帝的支持下,做了一件迄今为止前无古人的大事,他以副大使的身份,代表皇帝与国家出使辽国。据说,这件事情是童贯策划的。原因是此阶段西线无战事,童贯静极思动,想到东北方的辽国去看看是否有什么机会。追寻历史的真相 第二部分 童贯:阉割过的王爷不孤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