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那些事儿-1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秦国统一中国是一场漫长的接力赛,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上一代人领先了六国一定距离,然后传给下一代人,下一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将优势扩大,然后再传给下一代人,直至六国将六国逐一消灭。当然这个过程也不是一番风顺的,挫折、低潮是有发生,但秦国凭借制度和人才上的优势保持了至少退两步进三步的节奏。秦国事业的没一个阶段都有杰出代表,商鞅打下了秦国的制度基础;多极争霸阶段,张仪实施外连横而都诸侯的策略;秦国独大之后,范雎又适时转舵,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现在秦国虽然陷入一个小低潮,但对六国已经形成压倒性优势。是该再有一批精英将秦国的统一大业收官了。  范雎推出历史舞台之后,一批重要历史人物又会马上粉墨登场。历史的线索总是主次分明,交替有序,当秦昭王、范雎、白起这批风流人物正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时候,将要提及的这几个人物还扮演着不为众人说注意的小角色,在历史聚光灯照不到的角落里,默默耕耘,孜孜以求,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当然也会是在会竭尽全力得钻营。  历史叙述到这里,如果只是直线式的往下进行,势必显得有些唐突,因此我们要将时间往上回溯一截,从一名秦国王室子弟在赵国邯郸的平凡生活开始。  还得从秦国的“远交近攻”说起。那时秦国将矛头对准近边的韩魏,对远处的赵、楚、燕、齐进行怀柔。“近功”和“远交”所运用的人力与物力是不一样的,近功需要的是士兵和军用物资,远交需要的物是财货和奢侈品,需要的人是人质。“质子而交”是从我国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外交规则。如果一国主动想与另外一国建交,通常会送国君的一个儿子或孙子给对方作为人质。而且越是有求于对方,做人质的那个儿子或孙子就得越重要,直至送太子。上个世纪,楚怀王为了讨好秦国,曾把太子送到秦国当人质。  异人是秦昭王众多子孙中微不足道的一个,他的父亲安国君是秦昭王的次子。秦昭王在位的第40个年,太子得病身亡,安国君接替兄位顺利成章的当上了太子。由于秦昭王平时注意保养,虽然上了年纪,仍然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并且他还是一个工作狂。常年接位的安国君白天没鸟事,只好晚上鸟找事,数年来一直战斗在传宗接代的第一线,成果甚丰,大大小小的儿子纷纷落地。虽然这是宫闱私事,但对国家不无坏处,一来为秦国储备了大量接班人,二来如果外交需要,秦国不愁没有人质送人。坏处只有一个,安国君早早得就感觉体能衰减,腰部乏力,稍一动弹就觉头晕目眩。这些症状随着年龄得增长在不断地加重。但安国君久浸成隐,欲罢不能,到后来他的身体逐渐凸显为影响秦国国运的一个关键因素。  儿子的地位高低取决于生母的地位。很遗憾,异人的母亲很一般,与安国君的关系大概也就是一夜情,或者一夜性。所以,异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只能做秦国为接好他国的人质。后来秦出于战略需要,将异人送到了赵国的邯郸。  异人在邯郸过着不愁吃喝,没有前途的生活,他每天所能做得就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享乐事业中去,花街柳巷是他的欢乐之乡,吃喝嫖赌是他的拿手好戏。秦国像异人这样的王室子弟太多了,多到秦国都有点照顾不过来,加上长平之战前,秦赵关系时好时坏,因此秦国对异人的经济供应也不是太有保障,至少无法让异人随心所欲地高消费。异人门下养着一大帮随从人员,人吃马喂,开支不小,并且每天还要接待宾客,迎来送往的费用也不少,因此稍不留神就会有入不敷出的事情发生。缺钱的时候,异人免不了向生意圈里的人开口借钱。长期的借多还少,异人的信誉就会受到影响,造成的恶果是越借越困难。  连异人都想不到,在他失意的时候,有一双眼睛盯上了他。  吕不韦出身商业世家,是一名走南闯北的商人,在列国间做着倒买倒卖的生意,用现代话说他是一位国际倒爷。由于眼光独到、嗅觉敏锐,年纪不大吕不韦就赚下亿万家财,成为商业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如果当时有人搞个什么什么富人排行榜,吕不韦定能排在前三名。不过看似风光无限吕不韦内心世界里也有一丝不得意。这点极其隐秘的心思极不容易被人察觉,吕不韦有时吃饱了、喝足了、玩累了,会将酒盏放在一旁,美女推在一边,然后悻悻地说一句:“我最不缺的就是钱了。”言外之意,这个世界上总还有东西是他需要的。看来是马洛斯需求层次中的第五层——自我实现需求,在呼唤着跃跃欲试的吕不韦。比尔盖茨从财富的高山上转身投入到了慈善的大海中去,财富虽然减少,但自我的实现却在增长。慈善家比尔盖茨只能比企业家比尔盖茨富有,而不是相反。吕不韦可就没有比尔盖茨的幸运,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赶上新科技革命的潮流,而是说他在创造了大量财富之后,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笔财富。攒起来,——难道白赚了?消费了,——难度又太大,原因是太多。那时的吕不韦之所以无法像今日之比尔盖茨那么洒脱,主要受两种情况限制,一、那时的中国没有慈善事业,二、在那时商业价值观并不是一个中国人的最高追求。简单说吧,比尔盖茨见了美国总统可以挺起胸膛,平等相待,可吕不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恐怕见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都得低三下四。权比钱更值钱是那时的客观实际。吕不韦本人的传记就很能说明问题,司马公只用几句话就交代了他前半生打造巨额财富,而却用很长篇幅来叙述他后半生打造相国。而这两段人生经历中,说不好哪一段消耗了吕不韦更多的心血。  从政的想法萦绕在吕不韦的心头。他还像以前一样走南闯北的做生意,还像以前一样每到一地就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政权变化,只不过以前纯粹是为了做生意方便,以后就是为了从政做准备。不过令吕不韦郁闷的是虽然他收集了许多情报,有得甚至还是幕后情报,但始终是在政治圈周围打转转。当时还没有哪个政府想到聘请成功商人做政府高官。现在情况就好了,不但学而优则仕,商而忧同样可以仕,君不见商人出身的格林斯潘摇身一变就成了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吕不韦也没有想到,在他寻觅的时候,一个落魄的王室子弟能改变他的一生。  吕不韦与异人是在咸阳城中花红酒绿的交际场所认识的。这种场所总是纨绔子弟和商人的最爱。异人表情中时不时流露出的失意被吕不韦那双捕猎者般的眼睛敏锐地捕捉到了。吕不韦了解了异人的身世,然后将他的身世与自己掌握的秦国高层政治情报联系起来做了一下分析,突然一个商机闪现脑际。吕不韦兴奋得不能自已,这个商机太难得,简直千载难逢,与之相比他以前发现的所有商机都黯然无色。与之相比,前些年那个在国际倒爷搞得用服装装换飞机贸易也只能算作大巫面前的小小巫。这个机会将打开一扇门,里面是另一番广阔的天空。一旦能抓住这个机会,吕不韦将不再是金银堆里打滚的商人,而是成为能够宰割天下的政治家。  然而,要抓住这个机会也意味着吕不韦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吕不韦是生意圈里出来的,每搞一次投资,每做一个项目,他都要进行一番综合评估,投入是多少,产出是多少,风险有多少。这次也不例外,吕不韦回到家里,准备与他的父亲一起讨论。  吕不韦问道:“种地的收益是多少?”  老父道:“十倍。”  吕不韦道:“贩卖珠宝的收益是多少呢?”  老父道:“一百倍。”  吕不韦接着道:“拥立一国的君主收益是多少?”  老父吃惊地看着眼前的儿子,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但嘴里还是说出了实情,“无穷大。”  吕不韦道:“如今天下战乱,农民承受的税赋极高,他们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很难丰衣足食。然而只要扶立一国君主,不但自己声名显耀,连后代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地位也会随之彻底改观。我准备干他一票。”  锐敏和果决一向是吕不韦的性格。他一旦决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迅速的行动。数天时间内,吕不韦将所有动产不动产全部套现,变成了可以随时消费的货币。然后,吕不韦拉着这些货币,踏上了通向邯郸的道路。从此世界上少了个商界巨子而多了个政界掮客。  这也是战国的可爱之处,将相之位不但为吴起、商鞅、张仪、苏秦、范雎这样的文化人敞开,连商人也要来凑热闹来了。不过,吕不韦啊,你莫贪,须知做生意与搞政治虽然多有相通,但并不总是相同。  【2、投资】  吕不韦来到异人府上,对异人道:“贵府邸的门户太狭窄了,我能让它变大。”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大门的规格和主人的身份是相匹配的,主人的身份越高,宅邸的门户才能越大。  异人道:“你虽然有钱,但门户的尺寸却和金钱无关。你还是想办法先把自己的门户弄大吧。”  吕不韦道:“我当然有办法把自己的门户弄大,不过在将你的门户弄大之后,我的门户自然就会扩大。”说着,朝异人使了一个颜色。  异人马上明白了吕不韦话中深藏的含义,随后拱手将吕不韦请入密室。两人开始密谋一场惊天的交易。  吕不韦道:“咱们的秦王富于春秋,在位的日子屈指可数。乃父安国君为太子久矣。据我所知,安国君对华阳夫人宠幸有加,几乎达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华阳夫人膝下无子,但她的意见对将来的太子人选将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你的兄弟有20多个,而你既不年长,常年留在赵国做人质也没有机会接近核心决策圈。一旦秦王薨,安国君继任为秦王。你将没有任何优势与长子子奚争夺太子位,更不用说还有一大帮兄弟环视左右。”  异人被吕不韦说得一脸茫然,禁不住问了一句,“那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道:“你客居于赵,财用不足,无力结交四方宾客。不过我还有点小钱。我甘愿拿出千斤黄金为去秦国走动此事。”说完,吕不韦将话头打住,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异人,似乎在说:我入股了,该你谈谈怎么分红吧。  异人接着道:“如果事情能成,秦国将是我们的共同财产。”  合作敲定之后,吕不韦马上甩给异人五百两黄金,“烧去吧,搞得动静越大越好”。之后,吕不韦又拉着另外五百斤黄金西向咸阳。异人果然没有让吕不韦失望,积压了许久的消费欲望如火山般的爆发出来。原先萧条冷清的异人府马上变成了上流社会的一个热闹的沙龙。每天门前车水马龙,府内丝竹管弦之声不绝,穿红挂绿的美人扭着妖冶的身姿穿行其中,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供应不绝,各国使节,达官贵人济济一堂,party连着party,吕不韦的黄金托起了异人府的盛况。  异人知道,如果他的府第只是一个社交中心,份量是不够的,它还应该是文化中心和慈善机构,如此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可见如何花钱也是一门学问。古罗马的裘里乌斯·恺撒深通其道,经常在选举活动中大烧其钱。  于是异人又邀情学术界大师来这里讲学,并资助贫困学子。一些需要金钱的求官者也都得到了异人的大力支持。渐渐地异人在邯郸声名雀起,异人府一日游成为当时邯郸的流行时尚。异人的慷慨和贤能名闻诸侯。  吕不韦拉着另外五百斤黄金在咸阳开始了曲折的钻营事业。首先他见到了秦昭王的弟弟阳泉君。开门见山,吕不韦就危言耸听道:“阁下的罪过难逃一死,你知道么?”在阳泉君发楞的时候,吕不韦继续说道:“阁下的府内都是达官贵人,太子的门下却是下等官员。阁下的府内珍珠宝玉不计其数,良马宝驹塞满马厩,后花园中尽是娇娘美色。这些东西足以让人垂涎三尺,而一旦吾王薨,太子即位,阁下不跌倒,新王从何吃饱。所以说新王登基之时,就是阁下就死之日。我有一法,可使阁下平稳地度过新旧政权交接的难关,永享安康富足。”  阳泉君如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急切地说道:“先生快讲。”  吕不韦道:“秦王年事已高,王后膝下无子,论资排辈,子奚将继承王位,朝廷重臣士苍又是他的帮手。大王死后,子奚登基,平日喧闹王后宫殿顿时就会成为鸟不拉屎的地方。在大王的众多儿子中,异人的才干和名声名列前茅,如今他在赵国做人质,无时无刻不想返回秦国。如果王后能够认他为子,并立为太子,异人无国变有国,王后无子变有子,阁下有危险变有恩德。如此一举三得,多方受益之事,何乐而不为?”  阳泉君痛快地答应了吕不韦的提议,当场表态要帮助他说服王后认异人为儿子。  吕不韦经商时之所以能无往而不利,是由于他既善于发现利益上的共赢点,也善于发现人性中的兴奋区。这不,他一开口,阳泉君就应召入伙。不用吕不韦请求,阳泉君自己就屁颠屁颠地跑到华阳夫人哪里展开游说。  阳泉君与华阳夫人同是王室成员,关系比较近乎,说起话来方便。阳泉君道:“我听说,以色事人者,总会受到色衰爱驰的困扰。现在夫人与安国君相好有日,然而始终膝下无子,不如早早从诸子中选择德才兼备者立以为适子。如此,夫在位,可尽享荣华,夫百年之后,子继位,可保富贵不失。夫人居安不可不思危,如不趁此风华正茂,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之际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旦人老珠黄、宠爱不再,谁将为夫人的老年负责?如今在安国君的二十多个儿子中,异人贤能,名声远播诸侯,然而他深知自己地位卑微,非长非嫡,其母又得不到宠幸,因此甘愿投靠夫人。如果夫人能够将异人定为适子,异人必将厚报夫人,夫人也能终生不失尊贵。”  阳泉君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又背着子奚劝说安国君立异人为适子。对安国君来说立谁为后都无所谓,既然能让心爱的人满意,为什么不立异人呢。于是安国君举行剖符仪式正式立异人为适子,并任命吕不韦为异人的师傅。名正言顺之后,异人的名声就更响了。  【3、女人问题】  革命和女人是男人的两大奋斗主题,上至英雄伟人,下至凡夫俗子,盖莫能免,连流氓无产阶级如阿Q者都念念不忘尼姑的脑袋如何摸得。我们的吕老板在与异人研究革命的同时,也免不了要设计一些关于红粉佳人、风化雪夜的问题。  在这方面,要说还是吕不韦见识广阔,实力雄厚。他在大发战争财期间结识一风尘女子。像她这行的人是没有正式的姓名的,顶多有个艺名,什么阿娇、阿凤之类的,但这种下三烂、会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名字与她以后的身份不相配,为圣人讳,所以赵姬就成了她的名字。赵姬的意思其实就是赵国美女,虽然赵国有很多美女,但没有哪个美女能够名垂青史,所以此赵姬专指与吕不韦相好的那个邯郸美女子。至于吕不韦当时身边是不是还有其他邯郸美女,那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一个女人如果只是长得漂亮也最多不过让吕不韦留恋一夕,大凡落入风尘的女子都略有几分姿色,否则就会挨饿。吕不韦有很多钱,风尘女子要得便是钱,因此吕不韦对女人的需求,就像现代人吃快餐一样,一向是想起来便找、享受完便扔,扔完便忘。后来有些商业圈里的朋友见了吕不韦,便这样跟他打招呼:“今天你换了没?”  可是,吕不韦一见赵姬,便抛弃了“只求曾经拥有”的习惯,转而追求“天长地久”。这真真是一件怪事。因为像他这样的男人,像不换女人都难,就算有时他实在懒得去换,女人们之间的争风吃醋也会迫使他换。可是吕不韦得到赵姬之后却再也没有在出现在休闲娱乐场所。莫非赵姬身上有种魔力?  魔力来自才艺。其实赵姬也明白一些生意上的道理,这并不是说他知道如何倒买倒卖、投机倒把。赵姬的大脑中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市场竞争意识,她懂得市场化竞争会带来产业的升级,她懂得只有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当然以上是吕不韦对赵姬的看法。赵姬想的是要像在众多风尘女子中出人头地,必须比别人都掌握一门技术。在瞎子的国都,独眼龙是国王。在早期的深圳、上海,会一门外语就很牛。于是赵姬开始追全面发展,她苦练歌唱、舞蹈、乐器连仪态,动作眼色都不放过,务求拿捏到位,比起现代企业对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训练有过之而不及。渐渐地,赵姬就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成为同类中的佼佼者。这也是吕不韦为什么阅遍万紫千红见了赵姬还鼻血直淌的原因。因为赵姬与其他风尘女相比不但能提供肉体上的愉悦,还能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你想,吕不韦一天生意忙活下来,身心疲惫,这时赵姬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用撩人的眼神朝吕不韦放电,吕不韦必会坠入云雾中去。为了这种感觉,吕不韦花重金将赵姬包养下来,金屋藏之。后人有诗“商人重利轻别离”,此话并不准确,那只是因为家里的那口子已经年老色衰,在真正的美色面前,无论你追求利润的心有多强,都会迈不开双腿。吕不韦与赵姬两情相悦,如鱼得水自然不在话下。如果不是异人看到赵姬,如果不是吕不韦的求宦欲望,赵姬和吕不韦自然会这么长久地相好下去,直至另一个燕姬或魏姬出现。  吕不韦偏偏还是个骚包,有如此可餐秀色不说关起门来独自享用,偏要将赵姬在亲朋好友面前展览。他喜欢从别人羡慕的眼神中获得心理的满足。这大概是商人们的共同爱好,时至今日大老板出门在外,总喜欢带着漂亮女秘书,而且还私下相互比较。其他人见了吕不韦手中的赵姬不过望色兴叹,因为吕不韦是强者,是社会上的成功人物,像赵姬这样的女人本应该为他所有。但有一个人见了赵姬却想据而有之。此人便是吕不韦新近结识的合作伙伴——异人。  俗语有言,“朋友妻,不可欺”,面对异人明目张胆地讨要,吕不韦如鲠在喉,理智和情欲在大脑中四下交战,最后还是理智占了上风,既然已经将全部家产押在异人身上,再多一个女人又有何妨。犹豫之后,吕不韦勉强答应了异人的附属条款。在一个缠绵悱恻的夜晚之后,吕不韦将赵姬献给了异人。  十面埋之中,楚霸王悲情的唱道:“虞兮虞兮耐若何”,现在的吕不韦比项羽更悲情。汉军包围重重,项羽爱莫能助,而吕不韦却是含泪的主动的放弃。  “亲爱的赵姬,你走吧,你走了就等于我走了,我的心和你永远在一起,难道你不知道么。亲爱的赵姬你走吧,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好了,有的时候一些事情必须靠单干,你在我身边既成全不了我,也辜负了你。亲爱的赵姬,你走吧,当你辗转在异人的身体之下时,不要忘记还有个人在一直为你默默祝福。亲爱的赵姬,你走吧,你走之后,我会更勇猛更强大,当我把世界踩在脚下,我还会用我这张珍藏多年的旧船票登上你的心灵的客船,重复我们昨天的故事。”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  据说,吕不韦在送出赵姬的时候,也偷偷地给异人加了一个附属条款:赵姬肚子里刚怀不久的胎儿归异人。但此说一向多有争议。本文在此处存疑。  异人跟赵姬没好多久,赵姬就怀有身孕。公元前265年的正月。赵姬产下一子,取名为政。异人想不到,吕不韦也想不到,此子以后的成就将远远超出他们的历史观。母因子贵,异人立赵姬为夫人。在随后的几年内,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紧接着又是邯郸之围。两国交恶,异人在赵国的生活苦不堪言。公元前257年,秦军兵临邯郸城下,日夜攻城,正是赵国最艰难的时刻。赵国想起了质子异人,准备把他杀掉,以报复秦国侵略赵国。吕不韦的黄金再次发挥了作用。安插在赵国朝廷中的耳目早就将消息报告给了吕不韦。吕不韦黄金开道,所有关卡、把守纷纷让路,在一共花出去六百斤黄金之后,吕不韦与异人成功地到达驻扎在邯郸城外的秦军。但是,由于行动上的不便,赵姬母子两人却被留在了邯郸。从此,异人将满怀豪情地进军咸阳,而赵姬母子却在烽火连天岁月里苟且讨活,这其中的酸楚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了生存上的方便,嬴政改随母姓,是为赵政。  异人回到秦国,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见华阳夫人。为了这次见面,异人下足了功夫。虽然华阳夫人在吕不韦的游说下认异人为儿子,但两人并没有见面。华阳夫人对异人的了解是间接通过吕不韦之口。如果见面之后华阳夫人发现异人不像吕不韦形容的那么贤孝,也完全有能力废除当初的约定,是以异人对这次见面丝毫不敢大意。功夫从穿戴开始,华阳夫人是楚国人。由于楚国后来才加入周朝的诸侯圈子,文化与中原文化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了显著的地方特色。楚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蔚为大观。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时至今日楚文化已成显学。当时的楚国人虽然对楚国朝廷比较失望,但对楚国文化却很有信心,快亡国的时候还发下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欧洲的法国人很像当时楚国人,法国人对占据主流的央格鲁-萨克森文化表现出强烈的抵制情绪。  华阳夫人虽然不是文学艺术中人,但楚文化还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平时一见着楚国特色的东西,她总是会一种莫名的激动。异人投其所好,那天见面的时候穿得正是楚服。这一身服装,胜过千言万语。这一身服装,包藏着千言万语。很快,华阳夫人就认异人做她的儿子,还帮他改名叫子楚。一个来自异邦的人摇身一变成了楚国妇女的儿子。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逝世,安国君继承王位,是为秦孝文王。但秦昭王在位时间太长,安国君接位的时候已经接近老年,加之他长期沉迷酒色,身体很是虚弱,在位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按照当初的协议,吕不韦被任命为相国。看起来吕不韦又做成一次生意,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4、东方战事】  在吕不韦营求权位的时候,秦国的外战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没有因国君的更新换代而停顿,而六国之间的内战也一刻没有停止,反而在这来日不多的时间内乱得更凶。  秦军在邯郸城外与三家联军展开一系列对战,虽然胜少败多,土地也多有失落,但总算将大部队完整地带回关内。公元前256年,吕不韦刚与异人刚在咸阳安定下来。秦军再次开拔,沿着豫西走廊向韩国攻去。秦军统帅是摎。韩国不敌秦军,丢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负黍(今登封西南)两座城池,同时有四万军队被斩首。  秦军的再次出兵在山东六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年前秦军被赵、魏、楚三国联军打得狼狈逃窜的那段事实他们记忆犹新。合纵抗秦的呼声很高,各国约定同时出兵伊阙,截断阳城秦军与大后方的联系。山东诸侯近年来的胜利刺激了西周老迈的周赧王,他见合纵运动声势浩大,不顾与秦军近在咫尺的客观事实也加入了合纵的行列,派出仅有的一点军队去赞助合纵运动。秦国很不满意西周的做法,长期以来西周呆在秦国的巨翼之下一直安心做一只小小鸟,此一反常态立刻引来的秦军的报复。秦将摎立刻率领大军来教训西周。周赧王一看不好,连忙把仅有的六个城池和三万人口全部献给了秦国。周赧王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过了一段时间,周赧王觉得活着没劲,干脆两腿一蹬,撒手西去。西周既没有土地也没有国君,只好亡国,剩下为数不多的周朝移民前往东周。西周的九鼎宝器等象征贵重物品自然入了秦国的国库。虽然西周的灭亡微不足道,但它更加使秦国人相信他们统一天下的事业是一种历史使命,所以没过多久,秦国就正式将统一定为发展目标。  随后一段时间内秦军的战事喜忧参半。诸侯的合纵攻秦虽然没有组织起来,但却分头与秦国展开对攻,赵将乐乘、庆舍率军打败了秦军留在从长平战场附近没有来得及撤回关内的信梁军。秦将摎对韩、魏的取得小胜,夺得边城数座。秦军受兵不足的困扰,只得从低级公务员中选拔壮丁入伍。国运长期不振的魏国在魏安釐王统治时期颇有起色。魏安釐王趁秦国受挫之时,打起了秦国孤悬在外的陶君的主意。这块土地的形成本就是穰候犯的一个错误。穰候当时凭借秦国势大,而忘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边境线越长所需要守备的力量就越大。一旦秦国势力衰退,防守的难度就会加大,所以当魏国进攻陶郡时,秦国只得放弃。魏国不但占领了陶郡还顺手把附近的卫国也给灭了。魏安釐王是魏惠王之后最有进取心的国君。从他对信陵君的控制和利用,可以看出此君颇有几分政治手腕,可是魏国国运积弱,外有强敌压境,魏安釐王虽有雄心壮志却也无力回天。魏安釐王在如此恶劣的国内外环境下不但保持祖业不失,还多多少少却得一些战果,却也难能可贵。  公元前251年,国际焦点在东北方。没有秦难的燕国身在福中不知福,反倒向站在抗秦第一线的赵国下了黑手。燕王喜早就在打赵国的主意,他先派栗腹出使赵国,名义上是促进两国的友好关系,实则是打探赵国的虚实。栗腹回来后向燕王报告道:“赵国的壮年男子都在长平之战,邯郸之围中战死,赵国面临严重的兵荒,如果此时攻打赵国,必定能大获全胜。”燕王又召来昌国君乐闲问计。乐闲回答道:“赵国连年作战,全民皆兵,人人能战,燕国不可妄动。”燕王又道:“那我以五打一呢?”乐闲道:“仍无胜算。”燕王大怒,将乐闲扔在一边,在群臣的赞同声中做出了进攻赵国的决定。  燕王事先已通过栗腹了解了赵国的兵力情况,赵国此时能够用于野战的军队加起来总共不过十五万。燕王起倾国之兵,得六十五万,兵分两路浩浩荡荡杀向赵国。  赵国面对燕国背信弃义,采取了迅速地应对措施。燕军不比秦军,对付秦国需要借助城池来防守,对付燕军只需要迎头痛击即可。于是赵国也兵分两路,与燕国的两路来犯之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攻。结果,如乐闲所言,赵军的军事素质远远超出燕王的意料,两路燕军纷纷败北,一路被廉颇在部(今河北高邑东南)击破,统帅栗腹被杀,另一路在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被乐乘击破,统帅卿秦被俘虏。廉颇率军乘胜追击,一路上势如破竹,最后包围了燕国的首都。一直围了一年多,后来秦军攻赵甚急,赵军才同意与燕国媾合。  公元前249年,吕不韦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秦国的相国。秦国的对外政策从范雎以来已经定型,无须再做大的调整。吕不韦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迈进。这一年,秦军继续东进,非常轻松地就将建都于巩的东周小国灭掉。然后秦将蒙骜率军攻打吕不韦的老家韩国,夺取了成皋、荥阳。于是吕不韦将这块新得土地连同原来占领的西周、东周土地合并而成三川郡。这算是吕不韦交上的第一份答卷,稳稳当当,不能算是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吕不韦交出的第二份答卷却是因人成事的结果。说有一个叫井忌的将军为了求得发展,凭借自己对燕赵一带地势的了解,率领秦军越过赵国去攻打燕国,夺得燕城两座。燕国见形似不妙,连忙派一个叫蔡鸟的使者带着公文秘密潜入秦国。蔡鸟同志对秦国的政治决策内幕颇为了解,趁下班时间摸进了相国府,见到了吕不韦。蔡鸟转达了燕王的慰问,并向吕不韦献出河间地区的大片土地和十座城池。这么丰厚的礼品连吕不韦这样的国际倒爷都口水直趟。吕不韦有心效纳,但却心存顾虑。严格说来一个臣下接受他国的私人馈赠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吕不韦只得咽下口水,说道:“我对秦无功,不敢接受你这么大的馈赠。”蔡鸟只得返回,第二天吕不韦刚下班,蔡鸟又来找。吕不韦命蔡鸟入见。只见今天的蔡鸟还是昨天的那只蔡鸟,只是身上多了一把长剑。蔡鸟说话的时候语气也不象昨天那么平和,带着七分杀气,透着三分杀气,道:“阁下昨天说无功于秦。既然无功于秦,阁下为什么不把相印给了蒙骜,王龁。秦王赏识你的才干,才把你提拔到两人之上。我们燕国拿出自己的土地献给你,而你却不接受,分明是对不起秦王对你的信任。”吕不韦见蔡鸟如此说,只好收下。第二天,吕不韦又向秦王汇报了此事,秦王也乐得做顺水人情,正式将河间十城赏赐给吕不韦做为封地。这样吕不韦也像当初的壤候一样拥有了一块远离本土的封地。燕国的礼不会白送。在蔡鸟的提议下,秦国停止了对燕国的进攻,两国握手言和,倒霉的就该是夹在中间的赵国了。  随后,秦将蒙骜就率领军队展开了对赵国的大举进攻。一路上,秦军势如破竹,一连攻占了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同年秦军又攻占了魏国的高都,和汲。次年,秦军再次全部占领韩国的上党郡,夺取了晋阳,又重新建立了太原郡。秦军的这一连串猛烈的进攻使各诸侯的神经再次紧张起来。虽然他们联合起来尚能与秦军抗衡,但秦军是一个政府领导下的军队,动员迅速、行动敏捷,而诸侯盟军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组织动员耗时费力,每次出动都大费周折,出动频率与秦军相差甚远。秦军出动三次,诸侯盟军才能召集一次,是以秦国的对外战争得多失少,对六国渐成蚕食之势。  秦国新成立的三川郡、太原郡,严重地威胁了魏国的安全。公元前247年,是个多事之秋。魏安釐王苦于国内没有良将,想来想去想起了驻留在赵国的信陵君。此时,信陵君已经在赵国呆了接近十年。信陵君似乎对当初魏安釐王不同意自己领兵救赵耿耿于怀,眼看魏国有难,信陵君反倒传下命令:“有敢与魏王接触者,死!”门客们一时噤若寒蝉。毛公、薛公见事情不对头,信陵君这么坚持下去,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两人私下一合计,突然想起了当年毛遂去楚国搬救兵的故事。于是两人来到信陵君面前说道:“公子所以名震天下,得到赵国的优待,是由于背后有魏国做支撑。如今秦国攻打魏国甚急,然而公子见死不救。秦国一向喜欢灭人先庙,如果大梁被攻破,魏国先庙被毁,公子将有何脸面立于太阳之下。”毛公、薛公的话还没有说完,信陵君脸色大变,二话没有起身召集门客赶往魏国。  信陵君来到魏国之后,遍告除齐国之外的所有诸侯。各国听说是十年前的抗秦英雄再次举起了抗秦的大旗,纷纷派军赞助,一时间大梁城内大军云集。将各国军队凝聚在一起的不再是利益,而是信陵君的人格魅力,所以接下来的这一仗必定很精彩。  秦军兵分两路来犯,一路由蒙骜率领进攻郏州,另一路由王龁率领进攻华州。面对敌人的分兵,拿破仑会毫不含糊地进行集中兵力,个个击破,信陵君的想法也一样,但是先攻击哪支部队呢?蒙骜兵力强悍,不易攻取,王龁比较好打一点。“集中兵力,个个击破”是个大原则,真正的精妙的之处在于兵力的合理分配和攻击点的选取,真正的困难是行军的速度,没有这两点支撑,一切免谈。拿破仑集中兵力,个个击破的战术之下是法国兵的跟时间赛跑。  信陵君派一小部分军队牵制蒙骜,率大部队奔赴华州战场,到达战场,为了调动敌人,又袭击秦军在渭河上的运粮船,粮草出现危险,王龁自然去救,不想却中了信陵君事先布置的埋伏。蒙骜马上挥师来救,没等到达战场,王龁的部队已经被解决掉,蒙骜只好独自对抗因刚打胜仗而士气高涨的四国联军,力不能敌,只好败退到函谷关以内闭关不出。  信陵君与秦国主力部队交战已是不可能,但函谷关外的一个叫管的地方却必须攻下,因为此城正处于荥泽水的咽喉,秦军据有此城就可以拦坝蓄水,一旦闸门一开,大梁城顿时就会变城汪洋之地。事关魏国社稷,信陵君决心不择一切手段攻下管城。  信陵君率领军队将管城团团围住,展开攻击,但管城军队在太守的领导下,使出十八搬武器全力防守,信陵君的攻势被一次次打退。后来信陵君听说管守是安陵人缩高的儿子。安陵国形成于魏襄王之时,大约是某个大臣的封地,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后来逐渐演化城是魏国的附庸国。于是信陵君派人告诉安陵君道:“你把缩高给我派来,我要封他为军官,让他代表我出使一趟管城。”言外之意,就是要老父亲劝说儿子放弃抵抗。安陵君选择了消极抗命,道:“我们安陵国是个小国,无力驱使其民。”使者只好自己跑到缩高的住处,传达了信陵君的意思。信陵君原以为缩高也就是个无知无识的老百姓,给点甜头就愿效犬马之劳。没想到这个缩高却很有见识。他道:“承蒙信陵君看得起在下,但是却不能遵命。老子攻打儿子,会让人笑掉大牙。如果儿子因为老子而投降,便是背叛他的君主。当父亲的教唆儿子背弃君主,也有背于为臣之道。无论从哪方面讲,公子的忙我也不能去帮,请公子海涵。”  信陵君听后大怒,对安陵君道:“安陵的土地,也是魏国的土地。如今我无法攻下管城,一旦秦军反扑,魏国的社稷就会陷入危机。希望你把缩高给我捉来,否则我将率领十万大军,踏平管地。”安陵君道:“想当初,我的祖先蒙受襄王的委派守卫此地。授权公文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以城投敌的降将、抛弃父亲的儿子无权享受国家的大赦。缩高的做法正是在诠释父子之情的真谛,如果我按照公子的做法将缩高活捉来,岂不违背了襄王当初的教导,这是我无论如何也不敢做的。”  缩高听说后自言自语道:“信陵君一向作风强悍又自以为是。今天我违背他的命令,必然会给安陵带来灾祸。既然我已经保全了为臣之义,父子之道,又怎么忍心给地方带来灾祸呢。”说完,缩高自刎身亡。  缩高的死终于让信陵君醒悟过来,他连忙穿上孝远离住所,做了深刻的反省,并派使者向安陵君承认了错误。最后,管城还是在信陵君的大军围攻下告破。  秦国见军事上不是信陵君的对手,便求诸政治瓦解。在秦国黄金的刺激下,晋鄙先前的门客活动起来,他们不断提醒魏王:信陵君流亡在外十年,现在又因军事成就而名声高涨,以致于外面提起魏国只知道有信陵君而不知道有魏王。秦王又派人不断劝信陵君对外称王。秦国上下其手地这么一搞,魏王神经很是紧张,最后派人接管了信陵君的军权。信陵君诚知见疑,万念俱灰,从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贪美酒和佳色,四年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离开个这个纷乱的世界。  这一年的夏天,子楚逝世,嬴政登基。这一王位更替给吕不韦带来了双重惊喜,一方面他被新即位的嬴政称为“仲父”(大概是干爹的意思)以示敬重。另一方面,子楚在床上的空位又向吕不韦显示出某种机会。  吕不韦你能拒绝么?  【5、心结】  时下有种说法:“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在告诉为官为宦着趁着权力在手的大好时期,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儿子的将来,儿子的儿子的将来储备下大笔钱财。这句话用在吕不韦身上却是另外一层含义。吕不韦辛苦求索,深知权力之伟大,人生之短暂,但他却无意收罗钱财。如果只是为了钱,吕不韦本可以稳稳当当地做他的商人。吕不韦凭借商人的本能在秦国政坛迅速蹿红,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摸到了所有布衣之士梦想的天花板。也许从前吕不韦过多地接触了流动性很强的金钱,现在的他正在刻意地追求永恒与不朽。不过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无论吕不韦如何掩饰,他的商人本色并没有改变。  美国GE公司是许多截然不同领域内的领导者,她既能做出最优秀的航天航空发动机,也能做出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还能够打造出一流的电视节目。GE公司的多才多艺令世人惊奇不已。当其他公司追求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GE公司却能够将多件事情做好。面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关于GE公司是怎么做到的提问。GE公司现任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告诉大家,成功的秘诀是:按照某一行业的规律做此行业。打个不雅的比方,卖鲜花要求热情大方,顾客走的时候要说:谢谢光临,欢迎下次再来。如果用同样的态度去卖寿衣八成是要挨打。然而我们的吕老板却不知道这个道理。交易的概念在他的思想里根深蒂固,无数的成功案例支撑起吕不韦的强烈信心。早先,他非常善于将物换成钱,再将钱换成物,从而获得暴利;后来,他又用钱成功地兑换称权力。现在,他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还可以将权力顺利地兑换成他想要地东西,比如说声名。  吕不韦有权之后的表现非常像山西煤老板有钱之后的表现。子楚死后,秦王年少,由太后代执政。赵姬有心揽权,但不习军国大事,大权实际上一多半在吕不韦手中。坐拥如此丰富的权力资源,吕不韦当然可以全力追求他想要的。遍观六国,名声最著者不是六国的王侯将相,而是善于养客的诸公子。战国中后期,诸侯间先后有四大公子获得普遍赞誉,他们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孟尝40年前就已经死去,平原君也在不久前去世,此时魏国的信陵君与楚国的春申君在国际上并驾齐驱。吕不韦对这些政治明星心想往之。他想,秦国国力远强于六国,六国尚能出产名震天下的公子,堂堂大秦有何不能。吕不韦于是大修房舍、招徕役人,继而广延宾客,也有模有样地养起客来。凭借吕不韦的权势和秦国的实力,门客数量剧增,不久就收得门客三千多人,其中不乏智谋舌辩之士,名师高人之徒。每次聚会济济一堂、颇为壮观。吕不韦在无数门客的簇拥下顿感风光无限。吕不韦还知道著书立说可以名垂青史,便让门客各尽所学,辑之成册,名为《吕氏春秋》。该书内容涵盖当时社会上主要学术流派的思想,是一部以儒家学说的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馀万言。在这项工程完成之后,吕不韦一如既往的发挥商人的推销才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发行仪式。那天被誊写到大型竹简的《吕氏春秋》挂在了秦国的城墙之上,并在城门上悬下一千两金子,旁有说明: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脑力劳动的报酬高于体力劳动,自古已然,想当初商鞅愿出50两黄金求人为他搬一根木棒,这次吕不韦愿意悬赏1000两求人赐教。结果呢,天下士人天天仰着脖子在城墙下琢磨文字,不少人的得了颈椎病,但是没有人能提出修改意见,因为有这种水平的人都已经被吕不韦揽入门下参与书籍的编写。吕不韦没有说一句和推销有关的话,但是《吕氏春秋》已经轰动天下。其营销手法已臻于出神入化。这样吕不韦通过提供物资基础取得了《吕氏春秋》的冠名权,终于也在祖国的文化事业上留下一笔。  可是啊,吕不韦,须知造名与造钱是两个不同的行业,各有各的特点,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你可以花钱请了门客,但买不来好客爱才的名声。你可以在书的封面写上你的名字,但不能在书的内容写下你的思想。务虚者必求虚。以做实业之理念求虚业之成功,可得之乎?冯援的焚符买义即不是为钱,也是为钱;平原君因客杀妾是投资也不是投资;候赢与信陵君之间即是生意又不是生意。这之间可悟而不可言的细微差别估计是习惯于锱铢计较的吕不韦力所不能及的。  如果说吕不韦养士、出书还能算得上是投资,那么他干得另外一件事情却纯属投机。子楚去世的时候,赵姬还不到40岁,正是一个女人如狼似虎的年龄,晚上独自守空床无异于煎熬。  赵姬没有忘记吕不韦曾经洒在她身上的一腔热爱,吕不韦也没有忘记与赵姬在床塌上给他带来的兴奋与激情,今日的赵姬浑身透射出一股成熟女人的魅力,不同于往昔而胜似往昔,赵姬的自然属性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社会属性却变了,赵姬不再是一个受吕不韦保护的柔弱女子,而是一个能与吕不韦平起平坐的权力女性。  子楚已经不在,嬴政年纪还小此时的两人不用多想,只要回忆一过去,便会心照不宣地在如何共度良辰美景地问题上达成共识。护城河地水再深也难以浇灭两人欲火,王宫的城墙再高也阻挡不了两人的春心。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又重新回到了眼前。  赵姬也没有忘记吕不韦将他拱手送给另外一个男人时的绝情。像似有意报复,赵姬毫不关心吕不韦的承受能力昼砍夜伐,对房事求之无度。不复当年之勇的吕不韦被日渐掏空。对他而言,陪太后睡觉已经不是乐趣,而是成了一项重责,而且吕不韦只能自己独自扛起。可以想见吕不韦在强装英勇时的无奈,在因表现不佳被赵姬奚落时的苦楚。  吕不韦不禁为自己的身体担忧,然而更令他担忧的是嬴政在一天天的长大,离行冠礼亲自掌政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如果不赶快从赵姬这里抽身,万一事泻,后果将不堪设想,秦国法律之严酷,身在相位的吕不韦比谁都清楚。但赵姬对性的要求让他不敢拒绝,拒绝赵姬,就等于政治上失去一个靠山,而增添一个对手,同样是凶多吉少,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年轻力壮功夫好的替身。偷梁换柱的事情,吕不韦干过很多次,这一次他要故伎重演。  一个合格的专职陪睡替身应该具有怎样的条件?  一、性功能足够强大;  二、年纪足够年轻;  三、没有从政意识。  第一条和第二条容易辨别,第三条却需要长时期的观察。吕不韦利用他发达的关系网迅速从民间找到了一个能满足第一条和第二条的人,他的名字叫嫪毐(lao'ai),有关这个人的性能力,司马迁留下了这么一行文字:“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嫪毐的家伙强大到可以挂着桐木车轮子走路,据考证,秦时两个桐木车轮的宽度为一尺(约合33厘米),重20斤。由此可见,嫪毐的话儿长度应该有30厘米,并且能挂上20斤重的东西走路。这足以让每一个男人自卑,很难想象丧失功能得司马迁同志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这几个字的。考虑到各位男同胞的尊严,这里就不批漏过多的细节了。  救床如救火,吕不韦现在度日如年,已经没有功夫来考察嫪毐是否政治合格,只要军事过硬就得送上战场。  这一天,吕不韦在太后那里例行完公事,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向太后讲述了嫪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的英勇壮举,太后闻之,性趣大起,想开一下眼界,不害羞地说一句,更想切身感受一下巨阴的力道。市场是有了,但销售渠道如何打开却是个大难题,王宫后院是秦王夫人们生活的地方,只有秦王这样的男性才能出入,除此之外就只剩下没有性功能的宦官。吕不韦终究是生意场上的老手,一个OEM(贴标生产)的方案马上形成在他的大脑中。  于是有人告嫪毐调戏妇女,在吕不韦的授意下罪名成立,按照秦国法律当判宫刑,然后吕不韦告诉太后:“可以让嫪毐假装被执行宫刑,然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宫了”,说完这些话,吕不韦就什么也不用管了,饥渴的太后自会打理好剩下的事情。  过不了多久,太后身边多了一个眉清目秀,没有胡子的“宦官”,只不过这位宦官从来白天不上班,只在晚上活动。太后从嫪毐身上得到了无上的满足感,与之相比吕不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也算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一段时间内天下太平,吕不韦摆脱了一项繁重的差事,太后和嫪毐正日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只研究床上功夫,不久研究成果就面世了,太后接连为嫪毐生了两个儿子,此时重大,由于担心在咸阳走漏风声,太后想办法搬到了离咸阳二百里远的长信宫居住。  但吕不韦在选拔替身时所忽略的第三个条件马上结来了恶果,这个嫪毐不但有强大的性功能,更有强烈的从政欲望。有的色徒一望便知。眼光迷离,面容憔悴,对除色之外的一切事情毫无兴趣,白天无精打采,晚上精力充沛是这些人的共同特征,《红楼梦》中的贾瑞便是这类色徒的代表。有的色徒却是男人中的战斗机,不但性欲旺盛,做起其他事情来也是精力充沛,生龙活虎,例如美国总统克林顿。很不幸嫪毐就属于后者。  一个有强烈权力欲的人,周围又是丰富的权力资源,想不飞黄腾达都很难,不久吕不韦便意识到自己是放松了小头劳累了大头。嫪毐借助太后的支持,迅速地成为朝中的权贵,各路大臣纷纷出入嫪毐门下以求上升,嫪毐也学着吕不韦的样子广徕门客,俨然要与吕不韦分庭抗衡。后来由于表现优异,嫪毐头上的光环不断增加,长信候的封号,河西,太原两地的封地等这些原本只能靠功劳赚取的荣誉和赏赐都归到嫪毐的名下。两人的明争暗斗持续升级,以至秦国境内从执法的大法官到一直到驾驶车马的小吏都在说:“与嫪氏乎?与吕氏乎?”  更让吕不韦担心的是,嫪毐不但插手秦国内政,甚至将手伸到了他一窍不通的外政。  【6、清算】  公元前244年,秦国经过休整之后,在吕不韦的策划下又重新发动对外战争。此时的六国已经衰败不堪,是以秦军东出如入无人之境。秦国一路猛攻,夺取韩国十三座城池,继而又攻占了魏国的肠(地名)和有诡(地名)。两年之后,秦军兵分两路压向魏国,在蒙骜的带领下,秦军攻取了魏国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燕(今延津东北)、虚(今延津东)、桃人(今河南长垣西北)、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和雍丘(今河南杞县)、长平(今河南西华东北)等二十城,继而又攻取了魏国前此所兼并的卫地,把所得成皋以东酸枣、燕、虚、桃人等地,连同卫的旧都濮阳建置为东郡。自此秦国与齐国接壤,山东六国被拦腰斩断,韩魏两国便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  魏王从秦军凌厉的攻势中似乎闻到了灭亡的气息,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有人给魏王提出了续命的办法。该方法正是着眼与从内部瓦解秦军的攻势。发动对外战争的是吕不韦,而吕不韦在秦国的政治对手是太后面前的宠臣嫪毐。于是魏王向嫪毐赠送了大量土地与财富。嫪毐得到魏国的礼物之后便处处与吕不韦为难,搅和秦国的对外战争。嫪毐的因私废公使魏国顺利地是实现了两权相害取其轻。  公元前241年,山东诸侯发起了最后一次救亡图存运动。赵、楚、魏、燕、韩五国对这次合纵运功做了精细的安排。为了防止秦国的报复,离秦国最远的楚国国君楚考烈王被推为盟主,而实际的指挥者是当时颇富盛名的老将军庞煖。庞煖并没有沿着豫西走廊的老路西向攻打函谷关,而是另辟蹊径,从蒲阪渡过黄河向秦国的腹地推进。联军的进击路线出乎秦国的预料之外,一开始秦军猝不及防使得联军能够顺利深入,但当联军推进到蕞城(临潼)时受到了秦军的顽强抵抗。两军陷入僵持。  秦军将领挨个给五国军队号了下脉,大家一致认为楚军由于长期偏安东南一隅,是五国联军中的薄弱环节。秦军对症下药,将军队主力集中到楚军阵前,准备从这里发起攻击。楚军不用秦军动手,卷起铺盖就往家跑。其余四国见楚军逃跑,军心浮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顿时也如鸟兽散。最后一次合纵运动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楚国担心秦国的报复,第三次进行搬家,一举搬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赵国合纵失败,迁怒于奉行亲秦政策的齐国,庞煖回头去教训齐国。秦国不久也得知上次合纵的主力是赵国,于公元前240年趁赵军主力攻齐之时出兵报复,蒙骜统帅率军北出太行,攻取了赵国的龙(今河北行唐)、孤(今河北行唐北)、庆都(今河北行唐附近)。  随着秦国战争机器的滚滚向前。深宫中的秦王在一天天长大,公元前239年嬴政已经21岁了,明年就到了行加冠礼亲自掌权的法定年龄,到时候赵太后就得将朝政大权交给嬴政,嬴政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指点江山、抒写历史。此秦王将已怎样的面貌面对世界,没有人能知道。这个被人们谣传为吕不韦儿子的秦王政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什么也没有展现。  嬴政虽然生而为王,但他却没能享受到王子养尊处优的生活。他的童年时代生活在一个与王位无关的世界里,那个世界里唯一的亲人是他的单身母亲。他不会忘记烽火连天的邯郸处处充满了体现着赵国国家意志的敌意,更不会忘记他的母亲为他含辛茹苦地乞食,凭借女人的优势和男人的气概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和身衣口食,那时的母亲在他心目中无疑是伟大的。十五岁的花季、十六岁的雨季本应该是做梦的年龄,然而嬴政的梦早已经醒了,在他的周围尽是沉重的、残酷的现实——战争、死亡、权力、阴谋、国家,这是少年王者的不幸还是大幸?二十左右岁的青年正式渴求知识的年龄,2000年后的青年在这个年龄读的是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不那么颓废点的可能还会读些励志书。很幸运,我们的嬴政同学还有一本青春读物,那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带来的一本著作《韩非子》。与其说这是嬴政的青春读书,不如说是他的终结青春读物。在读这本书前,嬴政还可能青春,读完这本书后就绝对不会青春。在这本书里,韩非子以他那犀利的思维、冷峻的口吻,赤裸裸的点破了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并以此为根基构造出一套富国强兵和驾驭臣下的理论。虽然近水楼台有仲父大人组织编纂的《吕氏春秋》,但嬴政不会再上面浪费太多时间。与《韩非子》相比,《吕氏春秋》过于保守,过于面面俱到,嬴政需要的是一把宰割天下的刀,能输出此功能者,非《韩非子》莫属。嬴政爱屋及乌,对韩非本人也深有好感,用现代话讲嬴政是韩非的粉丝。嬴政很想一睹偶像的风采,当面聆听教诲。而此时的韩非仍然健在,就在邻国韩国。嬴政将有强大的秦国做后盾,他们的见面也是为之不久的事情。  年纪轻轻的嬴政已经深得韬光养晦之道。在吕不韦和嫪毐当政的这几年,嬴政只是以冰冷的眼神打量着朝野上的一举一动。即便如此,吕不韦也心里发麻。21岁的秦王有着八尺有余的身高,清癯有力的身材,细长突出的眼睛,如狼嚎般的笑声,花岗岩般的面部表情以及慑人魂魄的眼神。而今,他要亲政了,潘多拉的盒子打开后会放出什么,谁也不知道。人们只知道,在这之前谁攫取的权力越大,以后谁才会越安全。是以吕不韦、嫪毐两人不遗余力地想要搞垮对方。  与成熟老道的吕不韦相比,嫪毐显得既野心勃勃又不可把握,太后的性欲是难以满足的,比太后的欲望更难以满足的是嫪毐的权力欲。他需要钱,于是便有了钱,车载斗量;他需要位,于是便有了位,名曰长信候;他需要名,于是数千门客出入其门皆称赞主人的慷慨和贤能;他需要权,于是朝中事务,无论大小皆出于嫪毐;他还需要权,太后双手一摊,我帮不了你了,你自己来吧。于是嫪毐暗中厚养死士,图谋不轨。  这一年注定是纷争的一年。朝中两大派在为将来的地位做最后的争斗,吕不韦宾客三千人,家僮好几万,是一直可观的力量。嫪毐也有宾客一千人,家僮三千多,府内力量不及吕不韦,所以嫪毐又向太后讨要了河西和太原作为根据地,连同太后的支撑,实力倒也不差。秦国朝廷山雨未来而风已满楼。  冬去春又来,转眼到了第二年,请记住这一年,公元前238年。此年,秦王嬴政二十二岁,按照秦国的政治传统,该是行加冠礼的时候了。加冠礼是古代的成人仪式,标志着男子脱离需要他人监护的状态,从而具备了独立法人资格成为成年人。对于君王而言,他还意味着可以从辅政者手中接过国家大权亲自执掌。因此行完加官礼后,赵太后就必须把权力交给嬴政,这对嫪毐是极其不利。一直以来赵太后是嫪毐的大树,一旦这棵大树失去遮蔽功能,嫪毐根本无力在秦国立足,一来是他在政治斗争上的无能,二来是他劣迹斑斑的发迹之路。所以秦王行加官礼的那一天就是嫪毐的最后期限。死亡,还是生存?必须来一次最后的解决。嫪毐面前似乎没有其他选择,铤而走险是最后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在君王家里,行加冠礼是一件非常隆重也非常神圣的仪式。当事人必须在列祖列宗面前履行一系列繁琐的手续。会场的布置、出席人物的穿戴、当事人的念词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有些读者不禁要问,不就是戴个帽子么,何至于那么麻烦?要知道在政治运作中仪式就是实质的一部分,只有文人和专门家才会只讲实质不求形式。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在加冕仪式上用自己的双手将皇冠戴到了头上,这一显露的自我表达吓坏了一直以来承担给君王加冕任务的教皇。秦国的故都在“雍”,秦国就是从那里一步步走出,最后成了天底下无可匹敌的超级强国。“雍”大概位于咸阳以西二百公里。虎离深山是一网打尽的好机会,嫪毐政治智商虽然不高,但也深知这是个千载难逢的下手机会。可惜嬴政也是这么想的,但嫪毐并不知道嬴政的想法。加冠礼的日子早就定下,嫪毐有充分的时间可以进行准备工作。他利用权力将雍地的地方武装拉拢到自己一边,以为凭借这些人马完全能够在嬴政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他解决掉。可是嫪毐在为发难作准备的时候,秦王已经做好了应对嫪毐的发难准备。  吕不韦和嫪毐争斗的结果是吕不韦眼中只有嫪毐,嫪毐的眼中只有吕不韦,而嬴政的力量却被忽视了,这也怪秦王把自己隐蔽得太好,同样被忽视得还有两人手中都没有太多兵权,而秦王已经通过暗中运作把军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一个吃软饭地男人门下自然只会有吃软饭的宾客,嫪毐由几千家童和门客外带雍地方部队组成的造反势力怎么是秦国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身经百战的正规军的对手呢?两下交手,成败立见。当时的场面颇具戏剧化,一方面是秦王站在祭坛上庄严的祭拜天地,另一方面是嫪毐的部下在秦军的刀下鬼哭狼老,秦王依旧是面无表情,巍然不动。他不用动,一切都已在掌控中!  祭坛下的文武大臣,毕恭毕敬地履行着程序,等待着政坛上新王的诞生,嫪毐被灭的消息传来,文武大臣无不惊悚变色,马上跪倒在地宣誓效忠,这一次的跪倒已经超出礼仪程序的范围,敬佩和畏惧之情溢于言表,每个人的心里都明白,吕不韦和嫪毐混乱之治的时代已过去,一王独断乾纲的时代要来临!  优秀的电影在真实性上绝不输于历史,然而更具艺术冲击感,因为导演完全有空间将简短的故事以细节的方式拉长,并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突出。  金壁辉煌的教堂传出庄严的歌声,洛克克式的顶尖至刺苍穹,昭示着神的威力无边,教堂内济济一堂,但十分安静,人们眼光的焦点落在了一个书生气质的年轻人身上,他就是新接班的教父——迈克柯里昂,此刻他正在为他的教子施洗,与这一幕向对比的是教堂外的枪声和流血。外部的敌人已经布置好阴谋要在迈克柯里昂施洗时将其消灭,但迈克柯里昂将计就计,他的部下正将一颗颗子弹钉入准备起事的敌人体内。一切都很平静,一切都控制于掌,歌声结束预示着一个新的教子的产生,更是预示着一个新的教父的降临,故事在人们敬畏地亲吻迈克柯里昂的手的过程中结束。  嫪毐已经完蛋,与嫪毐有关的人物同样要完蛋,完蛋的速度超出所有人的想象,除了秦王。嫪毐的靠山赵太后被关了长期禁闭。他的两个儿子被装在口袋里摔死,他的门客和拥护者被发配到了偏远地区,不少人掉了脑袋。秦王嬴政的第一次出手就一举端掉了盘踞在秦国朝廷的一大势力集团,而另一势力集团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亦不远矣,只能用隐忍如龟、出手如电、气势如虹来形容秦王,古龙笔下的超级武士也不过如此。嫪毐的鲜血祭奠了嬴政的权势,为嬴政打出了亲政的开门红。  一年之后,嬴政的地位更加稳固,突然就有人举报说,嫪毐淫乱后宫的事情与相国吕不韦有染。依据秦律,当斩。但吕不韦不比嫪毐,他对秦国确实作出了实质性的巨大贡献,念及此,嬴政赦免了吕不韦的死罪,只是罢免了他的相国之位,让令其去河南的封地就食。嬴政的意思非常明了,你吕不韦的肉体生命可以延续,但是政治生命必须终结。  吕不韦打点行装,上路。  咸阳古道又一次要承担起遣送失意人的任务,这条路是一条名利之路,路的那一头连接着咸阳,那是鲜花盛开和聚光灯汇聚的地方,路的另一头是广阔的关外,是天下游子的出处也是他们的归宿。百十年来,无数名利客从这里满怀豪情地进入咸阳成为西漂一族,其中有多少人取得了成功,有多少人默默无闻,有多少人失意返到家乡,又有多少人把性命丢在了咸阳。这不但是一条名利之路,更是一条血泪之路。  曾经,商鞅从这里昂然地进入咸阳,二十年后,又从这里仓皇地逃走,身后还跟着数千由他的变法武装起来的追兵。  曾经,张仪欣喜地从这里进入咸阳,没过多久就开始呼风唤雨,在他地授意下大批车队频繁的从这里行走。  曾经,身体到严重伤害的范雎从这里进入咸阳,过了一把瘾之后又匆匆地离开,在他离开之前不久经过这里的是燕人蔡泽,蔡泽瞪着一双投机的眼神来秦,没有几天,就被秦王打发到了燕国。  曾经,李斯怀着做仓鼠的美好梦想从这里进入咸阳,现在他已经成功的成为一只锦衣玉食的苍鼠。  今天吕不韦带领着门客行走在去河南封地的路上,夕阳西下,微风扑面,他会想些什么呢?  他会为自己当初的弃商从政而悔恨么?他会为把太多的儿女私情卷入政治漩涡而悔恨么?他会为无意之中把嫪毐培养成敌人而悔恨么?他会为长期以来低估了默默无闻的秦王而悔恨么?也许还有更多让他悔恨的事情,一阵凉风吹过,天空雁叫几声,西风还是那个西风,古道还是那条古道,而人已不是当初的人。  仍有一些东西能给吕不韦受伤的心灵带来些许安慰。他把一个将要被历史遗忘的王室后裔扶上了天下最强国家的王座。他成功地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政治理想在相位上一坐就是近十年。他组织门客编写了一本足以流放百世《吕氏春秋》。正是他对秦国秦王的功劳犯了死罪从轻发落。更何况自己身边还跟着一大帮门客,与关外那些树倒猢狲散的君子相比,他完全可以会心一笑。  在这之前,吕不韦从成功走向成功,成功者的心态,他太熟悉不过,而今失事了,失败者的心态他还不太适应。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本应该韬光养晦,闭门谢客,在家养鱼斗鸟,陪妻教子,活着写点回忆录什么的,就像下台后的俾斯麦那样。但离开了舞台的吕不韦却不太适应台下的生活。于是继续与四方宾客和各国使节继续来往,仍想往着过去的鲜花和掌声,但他忘了如今人为刀俎,己为鱼肉,更何况这把刀是经过韩非法家学说的精心磨砺。  秦王嬴政的精神导师韩非子告诉他:“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枯燥的理论对应的是鲜活的现实,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坐大之后,都把原来的自己的国君摆在一边在国际上呼风唤雨,甚至有独立的封地。  有感与此,对于那些不受控制的势力,秦王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秦王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其言:“君有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有和亲于秦?号为仲父!其与家属徒处蜀!”  这封信太有杀伤力了。秦王嬴政不但否认了吕不韦对秦国的功劳,也否认了对秦王父子的功劳,同时还暗里警告吕不韦你在河南的作为已经为我所看不惯,只好让你到偏远的蜀地去凉快。  秦王的下手,吕不韦已经领教过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吕不韦担心秦王哪一天对他下狠手,于是便喝毒药死了。一个钓奇者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清算工作已经完成,但还有一项重建工作必须完成。赵太后一直还处于幽禁状态,由于她与嬴政之间的母子关系,这种状态迟早要改变,否则嬴政便会一直处于伦理道德上的劣势,况且赵太后虽然有淫乱、弄权的一面,但毕竟是嬴政的亲生母亲,是她一个人在邯郸将嬴政含辛茹苦地抚养打大。以前是母亲塑造儿子,此刻儿子嬴政要反过头来帮助母亲重塑母亲形象,那些淫乱的、专权的因素必须去除。和淫乱有关的吕不韦、嫪毐不是失势、就是亡身,剩下的工作就是要彻底清除太后染指政权的潜在因素了。  太后久居重位,麾下党羽甚众,有明着的,也有暗藏的,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为了防止太后党羽在太后出来之后阴谋复辟,秦王必须对那些残余的、隐藏的太后死党进行肃清。做完这些之后,秦王与太后的重归于好就仅仅是母子间的感情事件,而与政治无关了。赵太后也就只能扮演母亲的角色、而不是情人或权力女性。  人们只知道秦王很厉害,但不知道秦王厉害到什么地步。年纪轻轻的秦王便具有深不可测的心机,是天纵奇才?还是环境造就?秦王嬴政双袖一舞便布下了一道摹耶之幕,只等那些愚蠢的人碰壁,那些聪明的人开启。  于是秦王向大臣宣布:“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断其四支,积之阙下”。秦王的威胁确实够猛,但秦王的威胁越是严酷,在太后的党羽看来进谏成功的报酬也越是丰厚。从一开始就有人不断的进谏,秦王有令必行,来一个砍一个,来两个砍一双。  一些胆小的,不太顽固的党徒被吓回去了,但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他们知道太后的感激必定随着事态的严重而增加,一些报侥幸心理的大臣仍然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心态跃跃欲试,哪曾想正好落入套中,最后的结果是阙下的人的尸体徒然的增加,竟又二十七具之多,共计135块。  随着死者的增多,太后党在数量和心理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但秦王也被摆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不释放太后终究不是个事,释放又找不到合适的台阶顺坡下驴。君主的心理永远是“有需求就有供给”,总有聪明人能看透秦王威严的外表之下也在等待着他人的帮助,能替秦王解围的人的回报自然不菲,但同时也要求这个人既不能与太后的过去有任何瓜葛,又能从国家大义,人间伦理出发进行劝说。这样一来,秦国官员中的绝大多数都不称职,不是太笨,就是太胆小,要不就是和太后有过瓜葛。  于是在秦王最需要的时候,齐国客人茅焦来了,他有备而来。既然这是秦王心机的一个迷结,当然不足为外人道也,所谓“泄天机者不祥,泄机人亡”。一切要以演戏开始,以演戏结束。在表演中你明白的心,我清楚你的痛;你知道我不会伤害你嫪毐,我知道你要的就是我。于是一幕没有经过排练的惊险剧开始在秦国的朝堂上默契地上演。  秦王提醒茅焦注意阙下的死者,茅焦当然明白秦王的意思,装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说道:“天上有28颗星宿,到现在为止已经死了27人,我是来凑数的。”——巧妙的废话!如果死的是6个,就说天上北斗7星,现在差我一个。如果死的是48个,就说还差我一个就七七四十九功德圆满了,等等诸如此类。  茅焦被带到秦王座前,同行的人早就跑的没影了。秦王的心思只是一层纸,在外人看来里面是刀山火海油锅,在茅焦看了,只要轻轻一捅,高官厚禄便可垂手而得。满朝大臣无不为茅焦的性命捏了一把汗,只有茅焦在心里得意的笑。胆大并不是由于肾上腺激素分泌量大,而是大脑中的神经元比较发达。  秦国故意装作大发雷霆。一方面要在大臣面前保持对此事的一贯立场,同时也警告茅焦休要站在个人立场上劝我。一切尽在茅焦意料之中。  进入正题之前的引导词照例是范雎说秦王的那一套:我所知道的一定对王对国有利,我不怕死,只怕大王不知道等等。  秦王一看,行啊茅焦,Continue please!  戏继续往下演。  茅焦指出秦王由于在对付吕不韦,太后行动上的矫枉过正已经被划入不人道帝王的行列,而且更严重的是会直接影响到秦国的人才政策,使天下贤人不敢再西入大秦为秦国效命。  秦王无可反驳,大臣们心服口服。  Perfect!  整场戏君臣两人配合的严丝合缝,一切都预先设计,一切又浑然天成,秦王顺利的下了台阶,肃清太后党一事完满结束,茅焦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房子、车子、票子、位子。“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秦国太后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答:沽名钓誉精神。  第二十章 最后一批来客  【1、郑国】  在嫪毐被诛,吕不韦遭削的时候,一股政治思潮在秦国的朝廷涌动,所有的外籍大臣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曾经具有海纳百川胸怀的秦国突然变得不受欢迎,各种流言蜚语在明里暗里地流传着,传达着同一个消息:是该驱逐客籍大臣的时候了。宗室力量和本土大臣是这种思潮的主要推动者。秦王嬴政年纪虽轻,但是颇有主见,可是他时间不长的从政经历告诉他宗室力量和本土大臣的意见或许是对的。他的仲父——秦国的大相国——来自韩国的吕不韦,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秦国求发展,结果又给王室家族和秦国带来了无上的耻辱,这段经历使每一个宗室成员和本土大臣感到由心往外的厌恶。  爱屋及乌,当然恨屋也及乌,吕不韦犯下的错拖累了所有客籍大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天纵奇才如秦王嬴政者包围在这种气场之下也很难对事情进行客观地分析,陷入选择性失明。而正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的案件又使这种情势变本加厉了。  话得从公元前246年说起,那一年秦王嬴政刚登上王位,不过事情的起因倒与秦王无关,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当时秦国的当政者是吕不韦。自从范雎提出“远交近攻”以来,秦国就将主要矛头集中在心腹之患的韩、魏身上,就连著名的长平之战都是由韩国直接引起的。从范雎到吕不韦,秦国几乎不间断地派军对问候韩魏的边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不在话下。韩国君臣眼瞅着就要亡国,不知道哪位高明之士想出了个饮鸩止渴的招数,派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工程师入秦游说当局,使秦国将越过越好人力物力用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比如挖个渠,堆个堰什么的。当然想出这个办法的家伙也不乏历史知识和奇思妙想。在500年之内的历史中与此类似的事情曾经出现过两次,勾践在对他的宿敌吴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颠覆的手段中有一招就是派人向吴王夫差灌输享乐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后来楚国灭越国的时候也是派一名大臣派到越王王无疆那里,败坏了越国的政治,使越国的财富无止境地消耗在享乐和公共建筑上。(写到此,突然发现越国的兴起和衰亡都是由于同一种把戏。偶然乎?报应乎?)韩国君臣不无理由认为秦国也会走上吴国、越国的老路。  于是咱们的郑总工程师带着与他的抱负极不相称的政治任务来到秦国。来到秦国后,接待他的是他的老乡吕不韦。郑国展开地图用他那特有的科学口气平铺直叙,没有雄辩术和修辞学,数据的魅力却强过一切雄辩术和修辞学。郑国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同时口中念念有词:秦国的核心地区是一块四塞之地,泾河与渭河中间经过,关中平原沃野千里,美中不足的是两条河流时常泛滥成灾,冲毁房屋,淹死百姓,而关中平原又时不时地遭遇天旱。如果能将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和利用,关中平原的土地潜能可望进一步挖掘,要做到一点说起来并不难,只要开一条大渠将泾河水引入关中平原即可,但实际上这条渠道的修建却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最典型的要数途中的清峪河、蚀峪河。我研究水利多年,也算有点心得,有一项还没有申请专利的“横绝”技术可以将二水堵住,这样,泾河水就能保质保量地流入关中地区。根据初步估算,此渠长约300里,需耗钱数万金,人工数十万,十年可成。渠成之后,关中4万多顷盐卤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60万野战军的军粮也有了着落。在郑国平淡的叙述中,吕不韦看出了这项水利工程的巨大价值,既是对秦国,也是对他自己。秦国将得到的好处自不待言,而吕不韦也可以凭借推动这一工程载入史册,成为不朽,正如他后来组织撰写《吕氏春秋》一样。  然而庭议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条水渠的花费吓到了绝大多数的大臣,但吕不韦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便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决策权将这条渠由构思变成实际行动。有了吕不韦的支持,郑国便一头扎进这项让他身体疲劳,心理兴奋的伟大事业。这一年,水渠正式破土动工。  很显然,韩国在将郑国派出之前,没有对他进行政治审核,也许在韩国看来,根本无需对郑国进行政治审核,因为科学家郑国在政治上毫无疑问是可靠的。其实郑国对任何一国都是可靠的,在他的眼里,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无论韩国还是秦国,可是一个间谍或者破坏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在水渠的工地上,我们看不到破坏者的心机,只能看到建设者的热情。秦国破坏者,秦国建设者?这个问题根本无须去考察当事人的出身,所有的证明材料全部写水渠工程上。一个地下破坏者施工理念与建设者的施工理念决不相同,前者要做的是弄出不合理的设计、有意的留下安全隐患、大量浪费物资、残暴地对待民工,后者要做的是设计上讲究科学性、施工中追求多快好省、爱护民工、财务清晰,确保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秦国幸运的是,郑国不是前者;对韩国不幸的是他是后者。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家的追求彻底战胜了间谍的使命。  然而,到了第九个年头,眼看大功就要告成,郑国的来历突然被人揭发出来,原来秦国的首席水利工程经理竟然是韩国的间谍。这一间谍门事件惊动了秦国朝野,这个时候秦国正在对外客过敏,吕不韦带给秦国的伤害还没有消解,这里又突然跑出了郑国。秦王对外籍大臣的厌恶再也无法遏制了。秦王的气质具有爆发性,他的原则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于是一条命令从天而降——逐一切外客!  所有的外籍大臣都震惊啦,但是他们知道秦王的命令不可违背,如果以前他们还对这一观点抱有怀疑的话,经过嫪毐、吕不韦事件之后,没有人再敢怀疑。于是所有外客,无论他们在这之前是前程似锦还是前途渺茫,是在奋力拼搏还是在暗待时机,对不起,请就此打住,因为秦王让你们走。客籍官员只要收拾起行囊,依依不舍地踏上东去之路,咸阳城外摆起了长龙。  海纳百川的秦国精神就此消失了么?各国人才的大熔炉从此熄火了么?欲知详情,请看下节——李斯。  【2、李斯】  面对厄运的突然降临,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逃避,可秦国的法制严格而精细,没有人能躲得过户籍审查。人们的第二反应是抗争,可是这种行为的风险系数更大,秦王的显露的几手铁腕依然让他们心有余悸,因抗命而倒毙阙下的二十七名大臣便是明证,最后他们只好选择认命。  当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时候,正是英雄好汉大显身手的时机,只有口袋瘫瘪下去的时候,放在里面的锥子才能脱颖而出;只有人气低迷,交易萎缩的时候,才是炒股高手大显伸手的时候。在被驱逐的官员当中,无论从那方面讲李斯都能算得上是精英,他的出身、他的学识、他的才干、他的志向、他目前的地位都是同行人中的佼佼者。因此李斯认为自己有必要改变秦王的想法,为自己,也为了与他同命相连的人。  李斯的奋斗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据说他从政的灵感来源于两只老鼠。从这方面讲他与迪兹尼的经历倒有几分相似,不过迪兹尼从老鼠身上得到的是艺术形象,而李斯从老鼠身上看到的是“心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人生哲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李斯在楚国的上蔡当一名小小的公务员,他娶了媳妇,生了儿子,有稳定的收入和工作,日复一日过着单调而重复的生活。这样的生存环境对庸人而言胜似天堂,他们经常用“平平淡淡就是真”进行自我安慰。可是李斯是一匹还不为外人所知的千里马、而且是黑色的。他从生活中享受不到幸福,这里只有漫漫的无聊抽丝剥茧般消磨着青春,只有无尽的空虚无时无刻腐蚀着生命。想起外面的战天斗地的世界,李斯内心就泛起一阵狂热,但所能做的不过是急匆匆地原地绕圈,手足无措地四处抓狂,没有人的时候大概也会学两声狼叫。可是周围的环境无声地提醒他,喂,老兄,这里是上蔡!顿时,李斯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有一天,李斯去厕所大便,当他蹲在茅坑上发呆的时候,忽然听见茅坑下面瑟瑟作响。李斯低头一看,只见茅坑里面有两只肮脏的老鼠在搞活动,它们的神情既紧张又兴奋,兴奋是由于天上掉“馅饼”,紧张是担心馅饼砸到身上。两只老鼠的滑稽形象刺激了正在发呆的李斯,他想起了它们在公家仓库里的同类,那里的老鼠从不为食物发愁,居住的环境也非常卫生。  李斯同学想来喜欢思考一些人生哲理。仓库里的老鼠食人之所食,而厕所里的老鼠却食人之所泻,同在一个种族为什么处于食物链的上下两层呢?这个生物学上的特殊现象引起了李斯的好奇心。细想之下,李斯明白了这一切都是环境惹得祸。进而李斯又将这一生物学现象推广到社会学领域,环境能影响老鼠的价值取向,当然也能够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得出这个结论后,李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茅坑里的两只小老鼠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永久性地成为鞭笞他努力向前的反面教材。在以后无数的艰难时刻,李斯一想到当年茅坑中的两只小老鼠,便不敢松懈。  而眼下李斯要做的是辞职。在亲朋好友,同事族人异样的目光下,李斯坚决地推掉了工作,而后打点盘缠,走上了周游之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斯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深信不疑,但他也知道自己目前也还只是一块未经打磨的宝玉。因而李斯没有直接去游说诸侯,而是先去拜访名师,准备进行系统、正规地学习。  无须远行,在楚国的兰陵郡就有一位名师,荀子是也。说起荀子,他可是大有来头。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在文化圣地“稷下”之宫混得很是不错,曾经三次担任“祭酒”一职,相当于现在的学会主席。后来又四处游走,到过赵国和秦国,在秦国荀子还见到了秦昭王,并给予秦国高度评价。在赵国,荀子曾经于楚国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谈论军事思想。春申君在楚国当政之后,荀子又在春申君的支持下在兰陵为令。春申君失势之后,荀子退出政坛,专心教学,教学基地就设在兰陵,就是李斯想要去的地方。在思想上,荀子既属于儒家又属于法家,他强调礼教的作用,但又认为人性本恶。现今流传最广的是他的教育思想,一篇脍炙人口的《劝学篇》不知教育了多少中国人。其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名句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  李斯在荀子门下刻苦地学习,一直持续了七年,但严格说在这七年李斯并没有学尽荀老师的所有知识,其中原因不是李斯接受能力差,也不是荀子不乐意教,而是由于李斯骨子里就是一个出世主义者,因此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帝王术上,在天理人心等方面只是进行了泛泛地涉猎。帝王术更多地体现了法家思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儒法兼修的老师却教出了彻头彻尾的法家弟子。好在荀子一代宗师,胸怀广阔,只求弟子成才,不求弟子在学路上与自己一致,并不像后世的学者经常因门派而争吵,而不是真理。无独有偶,在李斯求学期间,另外一名更实际的弟子也加入到求学者的行列,此人便是韩国的王室贵族韩非。韩非来目的更直接,他不像李斯还没有自己的舞台,他的舞台是现成的,韩国就是他的天空,他要学的是富国强兵之术。不用问,韩非也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法家。共同的志趣将李斯和韩非两人拉在一起,两人关系非常亲密。韩非口吃,但善于写文章,他的文章经常受在同学们中间争相传阅。  七年之后,李斯自度学成,来向荀子辞行。师徒告别之时,徒弟一般要谈谈自己今后的发展计划,还要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李斯的辞行表白别具特色,闪耀着强烈的入世光辉,数千年后读来仍然让人心血澎湃,他说:“我听说人应该抓住机会一炮走红,现在各大国正在激烈争斗,游走四方的雇佣兵主导着时代的潮流。秦国企图吞并六国,一统河山,这正是布衣人才大显身手之际。处在低贱位置而无动于衷的那些人,好比绵羊看见鲜肉,恰似长着人脸而行尸走肉。人世间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卑贱,最耻辱的莫过于穷苦。比这更其不幸的是长久地生存在卑贱、穷苦地环境中不思进取,张口世界太黑暗,闭口人性很肮脏,而自诩清高无为,这决不是爷们儿的作派。”  李斯说完这些话后,告别老师,踏上了西行之路。李斯考虑到六国皆弱,舞台太小,只有秦国才是他梦想起飞的地方。李斯到咸阳的时候正是吕不韦炙手可热的时候。士人中经常流传一句话:想当官,找伟哥。后来这句话传来传去传到现在变了味,就成了“想快活,找伟哥”。李斯也加入了吕不韦的门客队伍。在为吕不韦服务期间,李斯的才干被吕不韦发现。于是吕不韦将李斯推荐为郎官,这个职位大概是秦王的随从,和四品带刀护卫展昭一个职业,不过李斯带的不是刀,而是帝王术。在给秦王当跟班的时候,李斯这块金子发光了。他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年轻的秦王的心房。李斯旗帜鲜明地提出秦王嬴政应该负起统一中国的重任,并提出了新形势下的新策略,即:组建特务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六国展开间谍战,具体方法是黄金在前、利刃在后,六国中的当权派能收买则收买,不能收买就刺杀。  李斯的主张深得秦王的赞赏,秦王虽然还没有当政,但还是利用自己的影响拜李斯为长史,并授权李斯组建特务机关,全面主抓间谍战。到此为止,李斯摆脱了吕不韦的控制,直接受秦王的领导。在长史这个位置上,李斯干得风生水起,间谍战效果显著,深受秦王好评,李斯的前途也一片光明,不久就被提拔为客卿,相当于现在的外国顾问。秦国的客卿在百官中有着特殊的含意,传统上,相国经常出自客卿。张仪、范雎都是从这个位置上升为相国的。  就在李斯春风得意的时候,逐客的灾难降临了。这场灾难和个人表现无关,李斯也未能身免。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斯的才能注定使他成为关键人物。这次李斯没有发挥他的套套雄辩,而是运用了能够妙笔生花的手,于是一篇光耀百世的《谏逐客书》便新鲜出炉了。  其文曰: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这篇文字是各种经典古文选编的必选篇目。但当今的人更多是欣赏李斯的文采,至于李斯的思想,我们感受并不强烈。李斯的文采好不?好,非常好,相当好,绝对好。但仅凭文采是无法打动讲求实效的秦王,文采的背后必须蕴含着深刻有力的道理才行,要不然苏轼早就当上宰相了,在此多说一句,苏轼的文采确实不一般,但有些政论文章中所持观点也确实有失偏颇,与同辈的几个政治家仍有一些差距。  我们现在之所以没有强烈感受到李斯文章中的思想是由于李斯之后有过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在印证着李斯的说法。由于这些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李斯的这篇文字中的思想力量反倒被淡化了。比如,古代有五胡乱华后中华民族的浴火重生,以及后来李世民开放的民族政策和人才观念,到了近代,美国这个民族大熔炉更是将李斯当初的说法演绎到了极致。如果排除后见之明,在那个历史时代条件下李斯提出的思想是崭新而有力的,一下就点醒了梦中的嬴政。  嬴政何其英明,一眼就看出李斯的文字与秦国前途的关系,马上改变了主意。于是李斯留下来了,其他外客也留下来了。逐客事件不但没有影响李斯的前途,反而增加了他的政治资本。李斯在客卿这个位置上还要干很多中重要的事。不过现在得接待另外一名来客了。  进入下一节。谁呢?  【3、尉缭】  秦王嬴政亲政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肃清了政权上的羁袢,将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紧接着又将目光转向国外。此时的嬴政继承了自从秦孝公以来六世国君的政治遗产,再经过李斯的有意渲染,所面临的政治任务能且只能是吞并天下、统一六国。此时的秦王才二十出头,来日方长,前途无量。他有雄心,有决心、有谋略、有手段,对自己身上的历史使命信心百倍。嬴政经过韩非和李斯的熏陶已经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法家主义者,他所拥有的政治地位使他成为一名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嬴政对法家的推崇源于两方面:一,秦国今日的成就得益于法家商鞅所推行的变法,事实证明法家给秦国带来的制度是先进的。二,法家思想与秦王本人的性格几乎完全匹配,凡是秦王所追求的,法家必定用逻辑、道理、规则将其推广到极限。比方说,嬴政需要绝对的权力,法家则主张强化君权,并提供了切实的解决办法。韩非子所著的《孤愤》、《五蠹》深深地打动了嬴政,所以嬴政平定天下的思想武器非法家莫属,但遗憾地是以前的法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内政建设方面,在对外战争方面留意的不是很多。相比起来,比较不适合战争的儒家在战争方面仍然有“天下定于一”“仁者无敌”等论述,实用不实用姑且不论,但至少如儒家对战争还是有指导意见的。  秦国以往的对外战争虽然成绩显著,但并没有统一、连贯的指导方针。白起好杀,所以白起时代的战争血腥味最重。吕不韦推崇儒家,所以对外战争杀戮较少,但无论白起、还是吕不韦所推行的战争政策都是个人意愿,并不是最优化的有意设计。现在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秦国统一六国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秦国并不缺少能够领军打仗的将材,白起后时代虽然有过范雎时期的将慌,但吕不韦又使秦国将坛重现勃勃生机,蒙骜及子蒙武、蒙毅、王翦及其子王贲、李信等都是冠绝一时的人物。嬴政需要的是一种多快好省的战争政策。  魏国命中注定要做秦国的最大赞助商,每当秦国需要制定或改变政策的时候,魏国总能送来相关的专业化人才。秦国需要基本制度的时候,魏国送来了商鞅;秦国需要大国外交的时候,魏国送来了张仪;秦国需要军事吞并的时候,魏国送来了范雎;秦国需要战略收官的时候,他们送来的是尉缭。  尉缭,男,魏国大梁人,写过一本书叫《尉缭子》。史籍中关于尉缭见秦王之前的介绍就这么可怜的一点,其余的都是猜测。有人说他年轻时候曾经和魏惠王有过交往。此说甚不足取,魏惠王的年代与秦王嬴政的年代差80多年,如果尉缭能横跨这两个年代,那他至少已经100多岁,在这样的年龄还有精力西入游说秦王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现在的人们即便生活水平高了,医疗条件好了,能吃上脑白金了,也没有谁能在100多岁的年龄还能够坐车或骑马从开封到咸阳,更何况随后还要指挥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更不足信的说法是:尉缭是鬼谷子的高足。后世的人们好像有种习惯,只要是出身不祥的奇才,便是出自鬼谷子的门下。看来这鬼谷子也够累的,几百年间里时不时地就就得给人世间培养出一些高徒。我们不妨采取古龙经常在小说中的处理方法,在做大事之前尉缭只是一个小人物,不是出自名门,也没有奇异的历险。我们所能够推测出尉缭只是一名纯粹的军事理论家,就像后世德国的克劳塞维茨一样。这是由于:其一,尉缭应该没有指挥过大型战役,因为中国古代的史官宁肯放过一种伟大的思想,也不肯放弃一场伟大的战役。其二、尉缭有一本讲述军事思想的《尉缭子》传于后世。  同样是兵书《尉缭子》不同于《孙子兵法》,前者主要讲述抽象的原则,偏向于理论和军队建设;后者讲述具体的操作,偏向于实践和临阵应敌。中国人重视实际,因此《孙子兵法》更为流行,但窃以为《尉缭子》更有可取之处。《尉缭子》打造出来的是残酷高效的罗马军团,谁做统帅都无所谓,只要按照原则办事就能打胜仗,无论是加图,凯撒还是庞培。而《孙子兵法》铸就的是诡计多端的将军,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受将领素质的影响。后世学者虽然曾经一度怀疑《尉缭子》的真实性,其中不乏名师大儒,但是近年来考古学家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了《尉缭子》的战国竹简,一切怀疑便不攻自破,所以其人也不假,其书也真实。  尉缭在见秦王之前,他的思想已经臻于至善,他的那本《尉缭子》已经成书,或者其中的重点章节已经写完。《尉缭子》是一本讲些什么的兵书呢?尉缭在书中说了一些怎样动听的话语呢?且听我择其要而道来。  现存本的《尉缭子》有二十四篇。这二十四篇讲述了军队建设的个个方面,为取得战争胜利进行了最优化的设计,法家思想从头到尾贯穿始终。尉缭对战争的定义和提出的取胜之道全新而系统,源于当世的思想而远超出于当世的思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2
正序
倒序
战国那些事儿
战国那些事儿-2
战国那些事儿-3
战国那些事儿-4
战国那些事儿-5
战国那些事儿-6
战国那些事儿-7
战国那些事儿-8
战国那些事儿-9
战国那些事儿-10
战国那些事儿-11
战国那些事儿-1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铿锵战国
铿锵战国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