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往事-17

当时的国际形势:雅尔塔会议实际是英、美、苏三国的分赃大会,实际上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近乎直白的向罗斯福阐述了外蒙古对苏联的重要性以及苏联对外蒙古的极度野心。并且以苏联在欧洲对美、英的局部退让换取了美国支持外蒙古独立;而英国首相丘吉尔则希望美国与苏联陷入亚洲泥团而无暇顾及二战后极度虚弱的欧洲,为欧洲、英国换取重新崛起所需要的时间出发,大力支持外蒙古独立,甚至到了帮助斯大林游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地步。至于美国总统罗斯福由于受史迪威以及马歇尔的误导,把中国当作了无关紧要的游击区,为了换取苏联对日作战,也是为了美国利益考虑,违心的同意支持外蒙古独立。在这次分赃大会上真正的赢家应该是丘吉尔,后来几十年的国际形式发展证明了他当初的做法的正确性。美苏在以后几十年里也确实陷入了亚洲这个泥沼里。虽然英国没有能恢复到二战以前的国际地位,但是整个欧洲因为英国以及美国的努力得以保全。最大的输家当数中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居然被美、英、苏三国联合出卖。当然也可能三国首领潜意识里都不希望出现一个非白人的世界性大国,不希望亚洲出现一个可以影响三国战略利益的大国。这在心理学角度是说得通的。苏联为中国准备的连环计:我不得不佩服苏联人围绕外蒙古所做的战略布局。1944年苏联人策划了新疆维族恐怖分子的暴乱,恐怖分子装备之精良,连抗美援朝中后期换装了苏联步兵师标准装备的中国志愿军都有所不及。部队清一色的美制轻武器,火炮全部是苏联制式装备,大批苏联教官以及大量机动性强大的骑兵。甚至服装都是苏联军服!苏联人更是挑起民族矛盾,维族恐怖分子甚至杀光了整个伊犁的汉族军人以及平民,连婴儿也不放过。虽然这里有盛世才长期执行大汉族主义的因素,但是没有苏联的教唆,我无法相信维族人会如此残忍。说来好笑,当时驻守新疆的部队虽然基本上都是预备部队或者是二线部队,但是从上到下没有一个逃兵,都是准备与维族恐怖分子死战到底的。不是他们爱国(士兵大部分是抓壮丁而来,实在谈不上爱国)而是维族恐怖分子对汉族是不留活口的。手段残忍到日军可能都有所不及的程度。在抗日战场很难看见的全民一心的情况在新疆倒是出现了。汉族团结紧密程度足以让国民政府羡慕。苏联军队又出兵东北,如果没有苏联人的纵容与默许,很难相信解放军能在苏联军队眼皮底下发展壮大。至于苏联士兵在东北的暴行,这里就不用我多嘴了。大家也知道的够多了。如果说美军在中国不过是一匹淫狼的话,那么苏联士兵在东北绝对是成群的野狗,没有苏联士兵犯不了的罪行。这样新疆、东北、外蒙古,苏联给国民政府给蒋介石的连环计算是准备好了。国民政府的对应:事实上在苏联的连环计、国际列强的出卖下,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本人都没有什么可以讨价还价的本钱。就像斗地主,苏联一手的炸弹,而中国政府则是一手的“电话号码”。蒋介石本人以及国民政府最开始还是为外蒙古抗争过,宋子文最初到莫斯科也是谈判新疆问题的。无奈斯大林是铁了心要外蒙古的,而国民政府也是面临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题。这就是弱国的无奈啊。事实上在中苏关于外蒙古的谈判进行时,苏联政府为了给国民政府以压力,授意新疆的恐怖分子大张旗鼓的制造进攻乌鲁木齐的假象,在东北加大对解放军的援助程度。拒绝国民政府的军队利用旅顺运兵。加上外蒙古多年来早也是清一色的蒙族,没有汉族基础。实在是没有办法,到了最关键时期,斯大林甚至以“内蒙古也要加入外蒙古”来威胁国民政府。最后国民政府只能妥协。毕竟这样可以保住新疆、东北;不然不但外蒙国民政府奈何不得(苏联驻军)就连东北、新疆也不保。我不想为国民政府说好话,但是在谈论外蒙古问题时对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不着一字,那么这个只能是有意制造国民政府出卖外蒙古的认知,是政治宣传,而不是真正的历史探讨。作品相关 廖仲恺致蒋介石电文三通介石先生鉴;前途①要件寄到,鲍君②有事与商,学校⑧急待开办,无论如何,乞即买舟来沪,同伴南行④为荷。恺哿。(一九二三、十二、二十、电)介石我兄如握:惠柬敬悉。弟自送兄船回⑤,即以兄意函达先生⑥。今晨弟等复联电先生,乞速发表,并乞沧白(即杨庶堪,字沧白)勿辞。此事总可如兄之所言。惟望兄早日来沪。鲍先生⑦及弟等待商之事甚多,万不能以此一事,遂耽搁来沪之期也。鲍先生事,尤关重要,彼每见弟等,必问兄来未。弟等以为此事或较省长问题为尤重,兄不可因小失大也。余不一一,伫候相见。即请台安。弟廖仲恺、汪兆铭、胡汉民谨启(一九二三、十二、廿二、函)。沧白即杨庶堪.字沧白.介石兄鉴:二十三、四日函诵悉。……⑧军校教务长,当俟兄就职后定人。至于政治部长,虽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以鲍君当场介绍,决定委弟,然季陶允任,较弟任为佳。到粤后,当将此意报告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任季陶。弟本候兄来再行返省,但明正四日船,精卫、展堂诸兄,皆欲乘去,弟若同行,于汝为方面,虑有他种忖测,故决卅一日船行。请兄最迟明正四日船偕精卫、鲍君等同行,万不能再延,否则事近儿戏,党务改组后,而可乘此惰气乎?……⑨仲恺手启。(一九二三、十二、二十八)①指苏联.②即鲍罗廷。⑧指军官学校。④时廖仲恺正在上海,准备赴广州.⑤12月15日下午蒋介石乘船回宁波时,廖仲恺,汪兆铭,胡汉民等人曾郅船上相送。⑥先生,措孙中山。时蒋介石提出了要求,故廖仲恺函孙中山报告。⑦同②。⑧⑨《民国十五年前之蒋介石》一书删节。作品相关 蒋介石复廖仲恺书欲直告于兄者,即对俄党问题是也。对此问题,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别。吾人不能应其主义之可信,而乃置事实于不顾。以弟观察,俄党殊无诚意可言。即弟对兄言,俄入之言,只有三分可信者。亦以兄过信俄人,而不能尽扫兄之兴趣也。至其对孙先生个人致崇仰之意者,非俄国共产党,而乃国际共产党员也。至我国党员在俄国者,对于孙先生惟有诋毁与怀疑而已。俄党对中国之惟一方针,乃在造成中国共产党为其正统,决不信吾党可与之始终合作,以互策成功者也。至其对中国之政策,在满蒙回藏诸部,皆为其苏维埃之一,而对中国本部,未始无染指之意。凡事不能自立而专求于人而能有成者,决无此理。国人程度,卑贱自居,如此而欲他人替天行道,奉如神明,天下宁有是理?彼之所谓国际主义与世界革命者,皆不外凯撤之帝国主义,不过改易名称,使入迷惑于其间而已。所谓饿与英法美日者,以弟视之,其利于本国而损害他国之心,则五十步与百步之分耳。至兄言中国代表总是倒霉,以张某作比者,乃离事实太远,未免拟不于伦,其故在于中国人只崇拜外人,而抹杀本国人之人格。如中国共产党员之在俄者,但骂他人为美奴、英奴与日奴,而不知其本身已完全成为一俄奴矣。吾兄如仍以弟言为不足信,而毫不省察,则将来恐亦不免堕落耳。党中特派一人赴俄,费时半年,费金万余,不可为不郑重其事,而子弟之见闻报告,毫无省察之价值。此弟当自愧信用全失,人格扫地,亦应引咎自辞也。一九二四年三月十二日(蒋介石:《自反录》1931年6月版)备注:原文文字过长,本文仅节选其主要部分。作品相关 追忆林徽因 百年见幽兰林徽因其人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林徽因与建筑林徽因16岁随赴欧考察的父亲游历欧洲,卜居伦敦一年,受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志将来一定要学建筑。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都选择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筑系,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入该校美术学院,但主修的还是建筑。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介绍,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而学建筑的。建筑学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也是情感沟通的基础。从1930年到1945年,他们夫妻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有一幅图片两人一同倚坐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屋顶上,1936年的林自豪地相信自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她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林徽因与文学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在当时,知识分子是社会少数、精神贵族,像林徽因这样受过良好教育才貌出众的女子,更是凤毛麟角。她承认自己是受双文化教育长大的,英语对于她是一种内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一种灵感、一个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个“文化林徽因”。她是诗人,一生写过几十首诗,在诗歌创作上受徐志摩影响很明显,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激昂林徽因我要藉这一时的豪放和从容,灵魂清醒的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来挥动思想的利剑,舞它那一瞥最敏锐的锋芒,象皑皑塞野的雪在月的寒光下闪映,喷吐冷激的辉艳;——斩,斩断这时间的缠绵,和猥琐网布的纠纷,剖取一个无瑕的透明,看一次你,纯美,你的裸露的庄严。…………然后踩登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在一穹匀静的澄蓝里,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5月,香山)展缓林徽因当所有的情感都并入一股哀怨如小河,大河,汇向着无边的大海,——不论怎么冲急,怎样盘旋,——那河上劲风,大小石卵,所做成的几处逆流,小小港湾,就如同那生命中,无意的宁静避开了主流;情绪的平波越出了悲愁。停吧,这奔驰的血液;它们不必全然都去造成眼泪。不妨多几次辗转,溯洄流水,任凭眼前这一切缭乱,这所有,去建筑逻辑。把绝望的结论,稍稍迟缓;拖延时间,——拖延理智的判断,——会再给纯情感一种希望!一首桃花林徽因桃花,那一树的嫣红,象是春说的一句话:朵朵露凝的娇艳,是一些玲魂的字眼,一瓣瓣的光致,又是些柔的匀的吐息;含着笑,在有意无意间生姿的顾盼。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她又留下,淡淡的,在三月的薄唇边一瞥,一瞥多情的痕迹!八月的忧愁林徽因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无题林徽因什么时候再能有那一片静;溶溶在春风中立着,面对着山,面对着小河流?什么时候还能那样满掬着希望;披拂新绿,耳语似的诗思,登上城楼,更听那一声钟响?什么时候,又什么时候,心才真能懂得这时间的距离;山河的年岁;昨天的静,钟声昨天的人怎样又在今天里划下一道影!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林徽因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简单的,你给了。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沉默的光荣是你。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那是——你自己也明瞭——因为你走得太早,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算是诗来追悼你,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9
正序
倒序
民国往事
民国往事-2
民国往事-3
民国往事-4
民国往事-5
民国往事-6
民国往事-7
民国往事-8
民国往事-9
民国往事-10
民国往事-11
民国往事-12
民国往事-13
民国往事-14
民国往事-15
民国往事-16
民国往事-17
民国往事-18
民国往事-1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民国往事
民国往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