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庙 在汤泉东北 观音堂 在东关外。尼僧 二圣庙 在东关。 三官大帝庙 在县西南一里。 地当县龙左转。东北望马、罗诸山,竞奇献秀,如帐如屏,几于山阴道上。每逢三元诞日,道士焚章设醮,邑人追荐先亡,络绎竟日。七月十五日则放河灯。 普照寺 在城西南隅。金始置县治敕建,元至正三年敕建,明洪武十三年敕建,万历三十五年僧成性重修,国朝顺治十四年庠生阎珍、僧宗秀重修。 四月八日,男妇焚香楮礼佛,谓之浴释迦。旧志普照晨钟,为八景之一,声闻四十里。父老云自海潮得之,盖神物也。今钟亡久矣。 迎仙观 在城西,地名西观,以观名也。 左观音堂,右关帝庙。相传武庙时流寇犯城,辄反走。城上人怪之,询谍者,始知贼每薄城,常见面赤者往来雉堞间,以故不敢近。后申公出战累捷,神之力居多。邑人事之尤谨,岁率数人或数十人各约为会,月储钱以赛神诞。五月十三日,届期刑豕一、羊一、面,供香楮祀神竟日,暮则颁胙饮福,巷有醉人云。又观音昔有乔松抱槐,亦奇观也,今尚存。 遥参亭 在县西北隅。 真武庙 在北关外。 清凉寺 在城北。尼僧。 太平寺 在城东十里。 阳华寺 在城东三十里,元至正四年建。 兴国寺 在城东南五十里。 仙姑殿 在城东十五里。 为王仙姑建,详见仙释,地有仙人迹,亦奇观。 齐山院 在城南三十里。 赵家庵 在城西南三里。庠生谢钟英重修。 圣水庵 在城西二十里。 庵中双泉出石罅,原名涌泉寺,后改今名。其庵依山麓叠石为之,四望多奇观,时——登临,尘襟顿涤。邑士子常肄业其中。 灵山寺 在城西五十里,有南北两寺。 确山庙 在城西五十里。 雾云寺 在城西北十五里。 朱仙观 在城西北二十里。 张画庵 在城北十五里。尼僧。 大里院 在城北二十里。 炼阳观 在城北三十里。 世传马丹阳炼丹于此,后人即其处建观。 黄山庵 在城北三十里。 长山庵 在城北十五里。 竹林寺 在城北三十里。 环寺皆山也。山多洞穴,玲珑嵌空,或如数间屋,或如曲迳幽房。好事者乘烛探奇,终不能尽。 莱山庙 在城东北十五里。 石佛泊 在城东北七里。 父老相传云,先是其地下有声,后石佛见,因建为寺。余尝读《左氏传》: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凭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按此,则‘石佛见’是石也。其地下有声,是石言也。子野所谓‘或凭焉’者,非邪?不则当日莅兹土者或政令有以致之也。建为寺以厌之,弭灾尔!如谓释迦威神,因是以著灵异,诞矣。 下祥光观 在城东北二十里。 仙灵遗址也,邑士子多肄业其中。 上祥光观 在城东北二十五里。 仙灵遗址也,祥光烟月为八景之一,详见疆域。 万里沙 附按《史记》,武帝元封二年,幸缑氏城,遂至东莱。时岁旱,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应劭注曰:‘万里沙神词也,在东莱曲成’,夫以武帝雄主,巡游遍五岳。其幸天下也,非甘泉不词,非天柱不登,非泰山、少室不封。而万里沙至为天子所亲祷,其光景赫奕,灵异表者,在当日为何如耶?惜今不可考矣! 参山八神 《汉纪》:孝宣皇帝神爵元年春正月,上始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上颇修武帝故事,谨斋祀之礼。以方土言,增置神祠注时。以方土言,为随俟、剑宝、玉宝璧、周康宝鼎立四祠于未央宫中。又祠大室山于即黑,户山于下蜜,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又立岁星、辰星、太白、荧惑、南斗祠于长安城旁,又祠参山八神于曲成,蓬山石社石鼓于临朐,之罘山于腄,成山于不夜,莱山于黄。成山祠日,莱山祠月。又祠四时于琅邪,蚩尤于寿良。京师二县,鄠则有劳谷、五怵山、日月、五帝、仙人、玉女祠。云阳有径路神祠。又立五龙仙人祠及黄帝、天神、帝原水,凡四祠于肤施。《史记·封禅书》八神将自古而有之。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盖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皆在齐北,并渤海。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最居齐东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琅邪在齐东方。按此则八神固八神将也,而蓬莱、方丈、瀛洲,为上三神山,所谓参山,意者其即此与,独是之罘诸祠,各县既有分祠,而曲成复有合祭,虽巫祝所损益,今不可考,然其牢具圭币,在当日必有说。 论曰:伽蓝之记,法苑之编,《郡志》有焉。故古迹后列以寺观。然则邑寺观果悉录乎?曰:愚夫愚妇饰土木尸而祝之,所在然矣。悉录之南山竹且罄,况韩昌黎攘斥二氏,至欲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狄梁公巡抚江南,焚吴楚淫祠一千七百余所,余又何敢悉录邪!择其尤章章耳目者登记焉,间附以轶事为輶轩使者告。至若仿古者乃命重黎绝地天通遗意,以正名制典,则责在抚有民社者,非杀青所得预矣。 ●招远县志卷之四 邑后学张凤羽仲威氏编辑 ○风 俗 季札闻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左传》)。 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尚有功,故至今其士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与行谬,虚诈不情。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汉志》)。 大抵齐之数郡,风俗与古不殊。男子多务农桑,崇尚学业。其归于俭约,则颇变旧风,东莱人尤朴鲁,故特少文义(《隋书》)。 青州古齐,号称强国。凭员山海,擅利盐铁,太公用之而富强,管仲资之以兴霸。人情变诈,好行机术,岂因轻重而为弊乎!固知导人之方,先务推诚。逮乎汉氏,封立近戚,武帝临极,儒雅盛兴。今古风俗颇革,亦有文学(《通典》)。 英雄豪杰之士甲于京东,文物彬彬,而毫悍之习自若(《舆地士己》)。 登、莱负海之地,民性愎戾而好讼斗。大抵东人皆朴鲁淳直,甚者失之滞固,然专经之士为多(《宋史》)。 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凡所施为,质多文少(《元志》)。冠礼。绅士家行之。遵文公家礼节略繁,文不失古初遗意。 婚礼 《婚义》曰;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招邑之俗,颇为近古。初用女媒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请亲友有秩位者四人或二人,为两姓冰人,谓之大媒人,诣女家议亲。主人具席款之,谓之吃喜面。既成言,始择吉行纳采礼,不计轻重,用币帛、盘果、羊、酒,鼓吹前导,女媒披红押送。女家会亲族,具席俟。男家亦会亲族,率婿诣女家,婿之父谢亲礼四拜,女之父答拜,奠爵即席如常仪,谓之会亲酒。是后,遇端阳,馈币帛或女服、彩线、角黍酒礼,谓之送端午。女家以角黍、酒礼之半答。七夕,馈瓜果、麦面、油面、油蜜、酒礼为女氏乞巧费,女家以巧饼答,谓之送巧。将娶,先具席请女氏主人,以冰人陪,议婚期。又数日,男家主妇会女亲族诣女家行加笄礼,盘果羊红之外,加钗钏金帛、表里布绸等物,为女氏嫁装。女家主妇会女亲族俟,相见交拜即席如前仪。以女见,姑为亲理妆,为之“上头”。娶之前一日,女家使人张陈其婿之室,有衣物、首饰、床帐、器用、仆御等项,谓之陪送,任其丰约。是日,男家具酒礼,用米实小瓶系以采线将礼,谓之送换口瓶。女家受瓶,郑重藏之。娶日昧爽,婿乘马亲迎,以灯烛鼓乐导之,请亲知男、妇伴迎,谓之将路客,至女家候开门。女主纳婿,遍礼亲族尊长毕,乃饮晏。晏少刻,女主亦请亲知男、妇伴送,谓之送路客,两妇扶女氏乘舆以归,婿乘马先妇舆至其家,俟于大门外,导妇以入,陈香烛于庭,男、妇同礼拜毕,乃就房行合亶礼。男、妇分左右坐床上,谓之坐帐。少刻,女家遣使送面,谓之下马面。饭毕,婿乃出礼宾而罢。次日,女家日送饮馔,亲知各以酒礼馈,谓之管饭。至三日侵晨,婿乃同妇行谢亲礼,谓之回门。女家会女眷亲族送女归,男家亦会女眷、亲族具席会饮,谓之三日喜酒。是日,男、妇同拜翁姑及亲族,照尊卑为序。女主各进鞋枕,男亲族各有花簪采币之赐。此后九日归省,谓之住对九。一月回母家,谓之住对月。妇家礼婿俱有常仪。 丧礼 初终,告讣,主人披发跣足,着白布袍,哭甚哀。大殓,则设奠成服,挂门纸,受亲识吊,斩衰,稽颡哀恸,谢。自初终至三日暮,必行哭诣土地祠,亲识素冠陪,谓之报庙。至三日五鼓时,男、妇孝眷俱诣土地祠哭奠,谓之送冥资。又计死者之日,每七日五鼓,焚楮锭,旦夕哭临,谓之烧七日纸,七七乃罢,亲识或牲醴奠。大祭则羊豕攒盘、主人出次,谢于别室,奉茶送腰帛,俱有常仪。是后,百日、周年俱五鼓焚楮锭,旦夕哭临,亲识奠祭,如七日礼,多作佛事以忏亡。将葬,治丧具,称家有无,先五日或七日开丧,亲识奠祭如前礼,皆有赙仪。葬之日,至亲设路祭,友人皆缟素送墓所。点主谢后土,皆文武任官或乡先生为之。葬毕而返,奉神主于灵座,哭奠如文公家礼,皆有亲识陪迎。次三日,主人同有服亲属诣墓所奠拜,哭尽哀,周围捧土益之,谓之园坟。随往拜吊送者之门,谓之谢孝服阕。主人先一日号哭尽哀,至日祭告从吉。其亲友往拜与答亲友拜,俱有常仪。 士相见礼 凡遇有庆贺,先遣从者投刺,主人候于中门外,宾主揖让而进,致恭如常仪。及升堂,再让不过恭。宾居左,主居右,宾以往意致词向主人一长揖,主人答谢亦一长揖。若谒官长则揖毕禀拜,主人辞,各一长揖,随奉礼币贴。远客则下程贴暨请启,亦各一长揖,看坐致恭,奉茶三换。送时,中堂各一长揖,凡及门,揖让如初,至大门外,仍各一长揖,大宾则看乘侯转,三让而别。 燕会礼 前三日具柬,至日侵晨下速贴,或全或单,午后遣从者请赴席。宾至则奏鼓吹,主人出候于大门外,致恭揖让而进。登堂一长揖,再揖为谢。看坐奉茶,有众宾则以齿序,大宾则行奠礼,奠毕,主人向宾三揖,行酒安坐。宾酬主人亦如之。每进肴上汤饭,以鼓吹为节,主人出位奉,宾辞,宾答奉,主人亦辞。大饭毕,主人撤馔犒从宾,则颁赏。乃各出位更衣,留小坐,宾主致恭如前仪。礼终则宾退,主人固留,宾固辞,各一长揖,阶下奏鼓吹,主人出送于大门外,看乘候转,三让而别。次日宾具柬谢,谓之谢酒。 立春 《孝经·纬》曰: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先春一日,以演武亭为春场,故事知县迎春,旗帜鼓吹前导,次农人牵耕牛荷田家器,各行结彩楼,楼额以牌曰某行、市、井,小儿衣、女子衣,人执悬彩小布繖,谓之毛女,次乐人、女伎,次耆老,又次执事、人役,骑者赞礼。正次贡左贰学师,肩舆者县令也,皆簪春花,官则朱衣,吏胥群从,以迎春于东郊。亭设榼樽,官生侍尹,坐各行次第,唱名过亭下,杂以鸣金伐鼓,声填填然,邑之人,少长咸集,于是日观春,若天气暄妍,则相庆为丰年兆。复自场入于县,如前仪,尹因同各官生,戴花饮酒,谓之吃春晏,其卜春之寒燠,则以芒神罨耳之提且戴,又以其鞋之悬著卜雨水,越次日昧爽,自尹以下,至厮役,各采仗,鞭牛者三,既则徒隶碎之,即月令所谓磔土牛以送寒气也,随以鼓吹导小春牛及芒神,分送各缙绅,谓之送春牛。 元旦 夜分辄起,少长盥沐毕,设燎陈盘案,祭赛天地,礼百神,祀先祖,蜡炬香楮、烟光相杂,火炮声轰轰聒耳,达旦不少止。祀讫,以水饺为迓岁饭,年幼者,各拜尊长为寿。诘旦,交贺为礼,相遇必长揖,绅衿则具姓名,诣门通谒,如是者三日,复以水面献诸神位,放火炮,焚挂门五色纸,撤各案礼神具,过此则亲知辈,杯酌交会,谓之年茶,虽市井田家,所不废也。 人七日 董勋问礼俗曰: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俗谓之小人七日。是日也,夜不篝灯。 上元 余按刘同文景物略,张灯之始也,汉祀太乙,自昏至明,《僧史》谓西域腊月晦日,名大神变,烧灯表佛,汉明因之。然腊月也,梁简文有《列灯赋》,陈后主有《山灯》诗,亦复未知岁灯何时,月灯何夕也,张灯之始,上元,初唐也,睿宗景云二年正月望日,胡人婆陀请燃千灯,帝御安福门纵观上元三夜,灯之始盛唐也。元宗正月十五前后二夜,金吾施禁,升市燃灯,永为式。上元五夜灯之始北宋也,乾德五年太祖诏曰:‘朝廷无事,年谷屡登,上元可增十七、十八两夜。’上元六夜灯之始南宋也,理宗淳佑三年请予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而上元十夜灯,则始明太祖。初建南都,盛为采楼,招来天下富商,放灯十日,是上元灯节,历代有加,竞以繁华为观美,而耗蠹物力,浸成汰俗,不无太甚。招邑僻处负海,放灯三日,街市相对,挂采绳缀繁灯其下,谓之过街灯。庭中设宴,放筒花、饼花,大小不一,杂以火炮、起火,谓之放散花。市肆巷口,则居民敛钱架烟火放之,谓之放大架花。又有好事者,陈百戏,鸣锣鼓为节,嬉游竞夜。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是日也,具祭物祀先祖。十六日残灯,皆游玩不禁夜,妇女相伴为秋千戏,又群游郭外及庙宇,谓之走百病,亦曰走桥。尝以三夜风色候早晚田丰歉,又作面灯十二,各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颇验。 十七日 俗谓之大人七日,夜亦不篝灯。 二月二日 俗谓之小龙抬头,以蛰虫始振也。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蜜拌豆炒食之,又曰炒虫儿。 寒食 《荆楚岁时记》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又陆刿《邺中记》云:并州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邻邑栖霞火禁甚严,招邑不甚禁。士民以是日扫墓,担提尊榼、挂楮锭,野祭祖宗墓,除草添土,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归则合族长幼陈祭余享焉,谓之房食。 清明 男女簪柳枝,士人携榼尊,招饮野外寻乐,为之踏青,女子即上元节秋千,习轻趫为戏,有立秋千、转秋千二者。 三月三日 《荆楚岁时记》曰:‘三月三日,土人并出水渚,为流杯曲水之饮,招邑但瞽者赴三皇庙为会,乐饮竟日。详见寺观。 四月八日 浴佛日。士女多游普照寺瞻佛,详见寺观。 十八日 阖邑士女赴滚泉山庙,庆碧霞元君生辰,详见寺观。 五月五日 按端午为天中节,遗风颇多:以菰叶裹黏米.煮熟,谓之角黍见《风土记》;以五彩丝系臂者,避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见《风俗通》;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见《续汉礼仪志》;五月五日,取蟾蜍可合恶疽疮见《崔实四民月令》;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见《荆楚岁时记》又南方以屈原是日死,斗龙舟或飞凫,谓之竞渡,北方作五色新盘相问遗等风。招邑则昧爽采艾,蓄以备用,家饷角黍汛雄黄菖蒲酒饮之。儿女辈以雄黄末涂耳鼻,彩索缠臂,簪艾叶,榴花,佩朱符以避邪及虫毒,士民群向山野抚景为乐,或竟日始归云。 六月六日 晒书筒及衣裳,按崔实《四民月令》,七月七日曝衣书。而今以六月六日,古今不同也。 立秋 戴楸叶。 七月七日 《续齐谐记》曰:‘桂阳城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又《西京杂记》曰:‘汉采女尝以七月七日穿铖鍼于开襟楼,今则妇女悬牛女图,设盘案,列豆麦诸芽,谓之巧芽。瓶注时花,陈瓜果,罗拜。夜则注水浮针测其景,以占巧拙,谓之乞巧。或七夕前后雨,则谓之织女泪,又云:织女渡河,使鹊为桥,故是日人间无鹊至。八日则鹊毛皆秃,俗言是土袋亦所也。 中元 祭祖先、荐时食,谓之鬼节。按《盂兰盆经》,是日连饭母日也,故邑以是日放河灯,或作佛事,忏先亡。 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庭院设果瓜,赏月聚饮,士人间赋诗为乐,其馈遗则以月饼及酒礼。 九月九日 按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始于费长房,桓景而龙山落帽,白衣送酒,骚人额士,往往以是日为令节,今登高者闻有之,多具榼尊招同人,篱边赏菊,欢饮竟日,若佩茱萸囊、则招邑不尔也。 十月朔 拜扫先墓,如清明节。自朔日始,无专日,田家祀先穑以报成。是日散农作。 冬至 士女各宴饮为乐,不称贺,至夜报天地,祭先祖,如常仪。 腊月八日 作腊八粥,豆果杂米为之,以供朝食。 二十三日 暮祀灶神,先市灶马二,一贴壁为神位,一火焚之,供品用糖制饼、黍糕、枣栗,焚香楮、放火炮,为之辞灶,土人卜灶者,以是夜听人语为休咎。 除日 《初学记》谓之岁除。晨起洒扫庭除,造桃板著门左右枨,谓之桃符。换新春联及郁垒、钟馗像,又制金银纸如钱状,贴门上楣,谓之过门钱,其五色纸为之者亦如钱。折松枝悬檐下,布谷秸于庭中及墙下,谓之种谷。设天地、户灶、祖宗诸神位,焫萧妥神讫,乃于灶前具香灯焚楮锭,放火炮,谓之接灶,以街鼓动为节,于是家长集群子弟为守岁宴,稚子则饼饵啖之,人予以守岁钱,自幼而长,婢仆皆然云。 士学 绅士子弟及农民之秀者,七岁入小学,蒙师教之,长则延馆宾受业,礼仪丰约。视其家,亦有从学于教授生徒者,元旦,端午、中秋、冬至、馈节仪,期于成礼。昔尚古文,词兼经者颇多,近稍浸浸乎以八股为捷径矣。 稼穑 耕耘收获,北地皆同,但节气较西府稍晚。田多沙石,除完官税外,大率不足糊口。士人则分耕或佃租,所得益微矣。 织衽 农作外,间治茧丝织本邑绢,又有山茧绸,然亦不多,惟纺织木棉以自衣被,自绅士家及农人,无问男妇皆为之。 工作 有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又有土工、瓦工、石工,与他邑略同。 商贾 昔富厚者家多牧羊,至千百为群,或贩榆树皮于京师。又有收买防风、黄岑等药材者。今则物产萧条,一切生理大抵仅存什一而已。亦有赴集鬻杂货者,然非士著,亦无大商。 渔猎 四民之外,渔者为多,以船及筏载网,网至数百丈,渔滩至四五里,每下网计约费数十金,举重网者,获利无算。若鱼不赴滩则伤本。清明试水,小满止。秋成后,则用拔网,谓之打小海,亦有微利。又农隙,乡民暇,或张罗猎狐、貉、貛、狼之类,取其皮制裘帽,亦不多有。 采樵 邑多山阜,秋雨足则草丰,冬春间农人鬻之为生计。又东北山多植松,谓之松岚,取材析薪,较之蓬、黄价颇贱。 生理 民之贫者,无以自给,多旋市菽麦,熟而售之,资以糊口,以至酤者、餔者、侩者、脚者皆然。医、巫、星卜则与各邑略同。 论曰:《记·王制》有言: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十五国之风,其不同也,由来渐矣。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来聘,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当是时,莱灭已二十余年,兹地固青、齐东鄙也,然观其四民有常业,六礼有常仪,岁时伏腊有常节,宁朴毋华,宁俭毋侈,犹有古先生遗风焉,史乃称其足智好议论,怯于众斗,勇于持刺,班孟坚又谓:‘夸奢朋党,言与行谬,虚诈不情。’此在临淄、海岱之间,诚有然者,以是为东莱实录,非其质矣! ●招远县志卷之五 邑后学张风羽仲威氏编辑 ○物 产 谷 属 粟 即粟穇,其类凡数十,大约分黄、白、乌、晚四种,俗名谷。 黍 赤黍曰糜,曰糜,白黍曰芑,黑黍曰秬。 稷 即穄粢,其色有赤、白、黄、黑数种。《礼记·稷》曰:明粢。《尔雅》云:粢,稷也。古人祀事用之,今不甚珍,俗名穄子。 大麦 即牟麦; 小麦 即来麦,诗所谓来是也。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与江南冬种夏收者异,有红、白二种,大率于百谷居什之四云。 荞麦 即荍麦,一名乌麦,又名花荞,农家居冬谷也。 蜀黍 即芦穄,《广雅》谓之木稷,又名荻粱,俗名高粱,有米蜀黍,膏蜀黍二种。 玉蜀黍 即玉膏粱,有五色,田畔、园圃间艺之。 稻 即稌,《诗》丰年多黍多稌是也。一名秔,又名秫。汜胜之云:“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今有桃红、白生二种,粘者为糯稻。” 大豆 有黑、青、黄、白、绿、班数色,而黄者为多,煮食、作腐,造酱,间亦以之榨油。 赤小豆 《广雅》为之答。 绿豆 以色名也,作菉者非,有明绿、黑绿、东北风之类,豆以风名,遇东北风则易坏,故名之。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磨而为面可以取粉,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 碗豆 《尔雅》谓之戎菽,一名毕豆,又名回鹘豆,农人间种之,可嫩食。 豇豆 有红、白、花三种。 胡麻 即巨胜,一名方茎,又名狗蝨,《衍义》谓之脂麻,以其多脂油也,俗作芝麻。 大麻 即火麻,《诗》疏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名苴麻,缉皮为线,子可榨油。 黍谷子 黍属,亦可酿酒。 穇子 生水田中及下湿地。邑南乡宜之。 薏苡 《图经》名薏珠子,马援在交趾饵之载还为种。今则所在有之,俗名米珠子。 菜 属 韭 陈藏器曰:俗谓韭、是草种,乳言其温补也,服之信然。 葱 生熟皆可食,其小者俗谓之小葱、异类而同种也,又有山葱,即《尔雅》所云茖山葱也,居人不以为蔬。 蒜 有大小二种,小蒜古有之。孙愐《唐韵》云: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种归,故一名葫。又一种山蒜,《尔雅》谓之蒿,即今之泽蒜也。《别录》谓之薤。 白菜 《别录》谓之菘,有二种,一种茎园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其叶皆淡青,白色在菜中最为常食。 芥 味辣,可生食及作韭菜,茹之美者也。 芜菁 又名蔓菁。 莱菔 一名萝葡。 同蒿 一名蓬蒿。 胡荽 一名香荽。 胡萝葡 有黄、赤二种。 芹 其性冷滑如葵,故《尔雅》谓之楚葵。水生者,一名水英,旱芹谓之董。《吕氏春秋》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恐此不及也。 苇菜 (音甜) 又名莙荙菜,可蒸食。 荠 野菜也。 马齿见 一名五行草,苏颂曰: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所在有之。野人八月采,以之御冬。 苦菜 一名莴苣菜。 生菜 即莴苣。 黄花菜 山谷有之,家生者佳。 松伞 松露所生。 豆角 又一种名刀豆。 菠菜 春夏采食,冬亦有之。 瓜 属 茄 陈藏器云:一名落苏,又名昆仑瓜。苏颂曰茄子,处处有之,其类有数种:紫茄,黄茄,南北通有;白茄、青茄、各色水茄,惟北土有之。 壶芦 《说文》谓之瓠瓜。李时珍曰:壶匏之属,既可烹晒,又可谓器。大者可为瓮盎,小者可为瓢樽。为要舟可以浮水,为笙可以奏乐,肤瓤可以养豕、犀,瓣可以浇烛,其利溥矣。今居人亦多莳之,苦者不可食。 冬瓜 一名白瓜。 南瓜 种出南番,故名。 越瓜 俗名稍瓜。 胡瓜 今名黄瓜。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杜宝《拾遗录》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有春、秋二种。 丝瓜 《事类合璧》谓之天罗。 甜瓜 《唐本草》名甘瓜。 西瓜 一名寒瓜。吴瑞曰:“契丹破回纥始得此种。”以牛粪覆而种之,结实如斗,大而圆,色如青玉,亦有红、黑、黄三种。 瓠子 味如瓠。 番瓜 野人所食,非佳品也。 果 属 李 一名嘉庆子,马志曰:李有绿李、黄李、紫李、水李,并甘美堪食。王祯《农书》云:北方一种御黄李,形大而肉厚,核小甘香而美。今所珍皆此类。 杏 苏颂曰:有数种,黄而圆者名金杏。相传,种出自济南郡之分流山,彼人谓之汉帝杏,言汉武帝上苑种也。其扁而青黄者,名木杏,味酢不及之。招邑多佳杏,即金杏也,以别木接者味美而不伤人。 桃 有冻桃、落丝桃、扁桃、粘桃,皆他木接者胜。 李梅 非梅,乃杏李中别一种。 栗 山野多有之,可作面,亦可取油,俱极佳。 枣 按苏颂近北州郡皆出枣,惟青州之种特佳,招邑不及也。里人有“加”枣法:于元旦夜分,以小刀断其干之皮,水气上注,则实繁而味美。山中棘木结枣,小而圆,味酢,不堪入果。 梨 一名快果,又名玉乳,其品甚多,必须棠梨、桑枝接过者,则结实早而佳,有青、黄、红、紫四色。名香水者为上品,铁梨次之。 棠梨 《尔雅》云:杜甘棠也。赤者杜,白者棠,野梨也,山林有之。 木瓜 一名楙。《尔雅》云:楙,木瓜。郭璞注:木实如小瓜,酢而可实,过熟则香气袭人。 奈 一名楸子,《西京杂记》言:上林苑紫奈,大如升核,紫花青,其汁如漆,著衣不可浣,名脂衣奈,此异种也。招邑所产者,味酢,人不甚珍。 柿 霜后采,又有烘柿,人力所制也,食之损人。 安石榴 《齐民要术》云:“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今有甘、酢二种。 樱桃 《月令》谓之含桃。《礼记·仲春》:天子以含桃荐寝庙,即此。今名水晶者佳,毛者次之。 胡桃 即核桃,皮薄多肌者佳,大而皮肥者次之。 榛 形如橡子,味亦如栗,《诗》所谓树之,榛栗即此。 葡萄 今作蒲桃,一名草龙珠。李时珍曰:“汉书张骞使西域还,始得此种。”而神农本草已有葡萄,则汉前陇西旧有,但未入关耳。今所在有之,紫、白二种,善蓄者,冬月不坏。 羊枣 实小、黑而圆,俗名软枣。 莲藕 白花者佳,子亦如之。 白果 树,有雌有雄,雄者不实,然数里内无雄,则雌亦不实矣,尝闻之里人云。 文官果 初实时柔脆可食。 频婆 《谢在杭五杂俎》曰:荔枝如仙子;杨梅如名姬;频婆如佳妇。招邑之产颇胜,十月始熟,每悬一枚于卧榻,香闻一室。 芋 即《货殖传》所谓蹲鸱也,食之不饥。 松花 四月收之,炼蜜作果,清香可餐。 木 属 柏 魏子才《六书精蕴》云: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阴木,而有贞德者。今寺观冢墓多植之,亦其性之所宜也。 松 邑山陇皆宜之。折薪取材,居人赖以利用,惜迩来盗,多焚毁以向之,当事者无厉禁也。 桧 松之别种,园圃多植之,盆景尤宜。 椿樗 香者名椿,《夏书》作杶,《左传》作橁,今叶香可瞰噉,谓之香椿者是也。臭者名樗,《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拳曲而不中规矩,然今匠人用之,颇称佳料,未敢以蒙庄之言为然。又山樗名栲,《尔雅》云:“栲,山樗”。 楸 唐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邑俗亦然,但戴叶不剪花。 桐 李时珍曰:“其材轻虚色白而有绮文,故俗谓之白桐。”先花后叶,故《尔雅》谓之荣桐,今名梧桐从陆机也。 槐 周礼外朝之法,面三槐,三公位焉。今官署中多植之,亦其遗也。李时珍曰:“槐之生也,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规,二旬而叶成,初生嫩芽可煠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其木材坚重,其花炒过煎水染黄甚鲜,又有矮槐宜园圃。 皂荚 生山中,五六月开白花,结荚长三四寸,煮熟捣烂可作丸,去垢,仲春芽可食,谓之柘芽菜。 柳 苏颂曰:其类非一,蒲柳即水杨也,枝劲韧可为箭苛;杞柳生水旁,叶粗而白,木理微赤可为车毂。今人取其细条,火逼令柔屈作箱箧。按《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柽河柳也。观此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通谓之杨柳。又有垂杨名,金线者园圃中多植之。 榆 白者名枌先生叶后著荚,皮白色,二月剥皮刮去粗皵,中极滑白,即《尔雅》所谓榆白枌是也。荒岁农人取皮为粉食当粮。三月结实,形圆而薄,名榆钱。 榔榆 陈藏器曰:榔榆生山中.状如榆,其皮有滑汁,秋生荚如大榆。今东山接壤栖霞处多有之,可研末作香,招邑地产者颇粘,旧贩京师或以致富,今则其利微矣。 桑 招邑多条桑,其利甚溥,叶可饲蚕,皮可作纸,条可为筐筥之属。树桑,亦间有之。子名椹,可食。 柘 山中有之,宗奭曰:其叶可饲蚕。招邑不用也。 郁李 俗名杜李,陶宏景曰:子熟赤色,亦可啖。 柞木 一名凿子木,其材坚忍可为凿柄,故俗名凿子木。 部落 山中多成林,霜后红叶可观。 竹 地不甚宜,有凤尾、毛竹二种,植之园亭,以为清玩,不堪取材也。 花 属 梅 蜡、白二种,然仲春始华,非北土所宜。 芍药 《尔雅》翼言:制食之毒,莫良于芍,故得药名。《韩诗外传》云:“芍药,离草也,一名将离”。《诗·郑风》曰:“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有红、白、紫三色,双瓣者可观。 牡丹 唐人谓之木芍药,一名花王,其色颇繁,惟珠红、深碧者罕见。裁时根下着白敛末,避虫穴,中点硫黄杀蠹,以乌贼骨针其树必枯,养花者不可不知。 木槿 《尔雅》嘏椴木槿,榇木槿,一名日及,以其朝开暮落也,曰槿,曰瞬,犹仅,荣一瞬之义也。今其花日中犹可观,夕即萎矣,始知《诗》颜如舜华、惜之非美之也。 木芙蓉 李时珍曰:“秋半始着花、花类牡丹、芍药。”招地不然,其花类铺绒色,红叶亦可观,昼开夜合,故一名夜合。 莲 《尔雅》荷,芙蕖,其根藕,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中菂,菂中薏。邑无湖泊,小潴间有之,多凿池或盆中蓄水植之,红、白二色,又有四明、千叶二种,花并蒂则以为瑞。 菊 陆佃《埤雅》云:“菊、本作蘜,蘜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蘜。一名节华,亦取其应节候也。其品凡百有余种,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大率以黄为正,而朱红者罕见。甘菊花则入药用之耳。 紫荆 一名紫珠,人多种于庭院,深紫可爱。 萱草 《诗》所谓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者也,栽盆中,或阶砌,冬月不凋。 鸡冠 有红、白、黄三色,又一种矮而冠大者,俗名寿星鸡冠。 山丹 红、黄、白三色,日华子谓之红百合,一名红花菜。 蜀葵 《尔雅》云:“菺盾,戎葵”也,郭璞注云:叶似葵花,如木槿花,戎蜀其所自来因以名,有五色,小者名锦葵。 迎春 先春而开,如瑞香花。 剪秋罗 深红可爱,八月始开。 凤仙花 一名金凤,其色数十。又有名十样锦者,尤为烂漫。女人采其花及叶包染指甲,俗名夹指桃。 玉簪 一名白鹤仙。 石榴 有开石榴,结石榴,火石榴,又有千叶结,月记石榴之类,大红、粉红、黄、白四色。 蔷薇 一名蔷蘼,其花有百叶,八出、六出,多依墙而生,不则以木架之。 月季 一名月月红,又名斗雪,红多,盆中植之,粉红,大红二种。夜落金钱,其花似钱,朝开夜落,晨起观之,鲜红可爱。 夹竹桃 一名柳叶桃,以叶似柳也。性畏寒,必植盆中始可藏。 海棠 有垂丝、铁茎、西府三种,色红,亦分深浅。 紫薇 唐时省中树,故省名紫薇。邑有朱、紫二种。 木瓜 红、白二种,白者多结实。 秋海棠 招邑昔甚珍之,今虽庭院繁多,自属佳品。 丁香 紫、白、小三种,四时开者,名四季丁香。 小桃红 条生,花最繁密,粉生色。 茶蘼 大红、粉红二种,盛开时香闻一院。 探春 红、白二种,先春而华,植盆中,室内藏之,腊月即开。 蒂唐 色黄,花亦奇观。 素馨 李时珍曰:自西域移宋,谓耶悉茗花,即《酉阳杂俎》所载:野悉蜜花也。黄、白二色,采花压油泽头,甚香滑。 药 属 沙参 《别录》名文希。 桔梗 《别录》曰:“生嵩高山谷及冤句”。陶宏景曰,“近道处有,近邑产通用。” 黄精 陶宏景谓之仙人余粮。陈嘉谟曰:“九蒸九曝。可以代粮。”又名米脯。 苍术 李时珍曰山蓟也。邑产者良,南中人多收买之。 远志 生太山及冤句川谷。近邑产通用。 元参 生河间、川谷及冤句。近通用邑产。 丹参 生桐柏川谷及太山。近邑产亦可用。 白头翁 一名野丈人。 黄芩 邑产良,南中多收买之。 茈胡 苏恭曰:“茈,古柴字。”《上林赋》云:“茈菖即此。”生宏农,川谷及冤句,近邑产通用。 防风 一名回芸,邑产者良,南中人多收买之。 独活 《别录》曰:“生雍州川谷或陇西南要。”邑产亦可用。 前胡 陶宏景曰:“出吴兴者为胜。”邑产亦可用。 苦参 《别录》曰:“生汝南山谷及田野,近邑产通用。 龙胆草 生齐朐山谷及冤句,近邑产通用。 荆芥 《本草》呼为假苏,邑产通用。 薄荷 杨雄《甘泉赋》作苃葀。苏恭曰:“处处有之。”邑产通用。 紫苏 《尔雅》谓之桂荏,以二、三月下种,野苏不堪用。 艾 五月五日采。 茺蔚 《尔雅》荏蓷注:“今茺蔚也,即益母草。” 夏枯草 生蜀郡川谷,近通用邑产。 刘寄奴 出江南,邑产亦可用。 旋覆花 出江南,邑产亦可用。 葈耳 即苍耳。 稀莶草 苏恭曰:田野皆食之,九蒸九曝用。 芦 根、笋、茎、叶四用。 麻黄 黄山馆后者胜。招邑近馆者功同。 瞿麦 《尔雅》作蘧。《日华本草》云:一名燕麦,又名石竹。 王不留行 日华子,名剪金花。 车前子 《尔雅》云:“芣苡马舄,马舄车前。”邑产通用。 连翘 生泰山山谷,近邑产通用。 萹蓄 《别录》曰:生东莱山谷,五月五日采,故邑产者胜。 紫花地丁 一名草角子。 蓖麻子 蓖音毕,家中多种之,云避蛇。 半夏 《别录》曰:“生槐里川谷。”陶宏景曰;“第一出青州。”故邑产最胜。 射千 生南阳山谷田野,今邑产通用。 芫花 《别录》:生淮源川谷。近邑产通用。 菟丝子 《尔雅》云:唐也,蒙也,女萝也,兔丝也,一物四名。 五味子 辽五味胜。李时珍曰:“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必用北产者乃良。” 牵牛 即黑丑,有黑、白二种。 栝楼仁 《别录》:生宏农、川谷及山阴地,根入土,深者良,今通用邑产。 土茯苓 陈藏器曰:生海畔山谷。 威灵仙 马志曰: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以不闻水声者良,邑产亦可用。 金银花 《别录》名忍冬,以凌冬不凋也。 五加皮 生汉中及冤句,今邑产通用。 地骨皮 《尔雅》谓之枸杞,生常山者胜,近邑产通用。 羽 属 鹳 陆机《诗疏》谓之皂君,以其翅尾黑色也。《禽经》云:鹳生三子,一为鹤,巽极成震,阴变阳也,震为鹤,巽为鹳也,招未之见。 雁 即鸿寇,宗奭曰,雁,热则即北,寒则即南,以就和气,所以为礼币者,一取其信,一取其和也。 鹄 即天鹅,师旷《禽经》曰:“鹊鸣咭咭,故谓之鹊语”云。鹄不浴而白,今人多取其皮,谓之天鹅绒。 鸨 纯雌无雄,与他鸟合,野人或食之。 秃鹫 出南方有大湖泊处,今所在有之。《诗》云:“有鹫在梁”即此。 鸳鸯 崔豹《古今注》云:鸳鸯雌雄不相离,人获其一,则一相思而死,故谓之匹鸟。《涅盘经》谓之婆罗迦邻提。 凫 一名野鸭,俗名水鸭。《尔雅》云,鸭,沉凫也。凫性好没,故也。 鸥 鸥者,浮水上轻漾如沤也,海中一种随潮往来,谓之信凫。 鹅 一名家雁,李时珍曰:善斗,其夜鸣应更,在诸肉中为上品。 鸭 即鹜。《尔雅》云:“野凫鹜,而本草鹜肪,乃家鸭也。” 鸡 一名烛夜。《广志》云:大者曰蜀,小者曰荆。《庄子》所谓蜀鸡即大者也。招邑无大者,莱阳有之,名莱鸡。 雉 即野鸡。汉吕太后名雉,高祖改雉为野鸡。 鹑 李时珍曰:鹑性醇,窜伏浅草,随地而安。庄子所谓“圣人鹑居”是矣。其行遇小草即旋避之,亦可谓醇矣。今野人取之,谓之按鹌鹑。 鸽 通名鹁鸽,张九龄目为飞奴。今人多家畜之,有青、白、皂、绿、鹊斑数色。 雀 一名瓦雀,又名宾雀,栖宿檐瓦之间,驯近阶除之际,如宾客然,故曰瓦雀、宾雀。 蒿雀 陈藏器曰:“青黑色食之,美于诸雀。” 燕 《礼记》谓之元鸟,庄子谓之堃鸸、有家燕、山燕二种。 伏翼 即蝙蝠。 斑鸠 一名锦鸠。 鸤鸠 《列子》谓之布谷,农人俟其鸣以锄谷。 鸎 陆机云:“齐人谓之搏黍,周人谓之楚雀,幽州谓之黄鹂,秦人谓之黄鹂鹠。淮人谓之黄伯劳。唐元宗呼为金衣公子。”招邑称黄鹂,而搏黍之名无闻。 啄木鸟 《禽经》云:鴷志在木、鹈志在水。 慈乌 《说文》谓之孝乌,北人谓之寒鸦,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者是。 乌鸦 即老鸦,一名长咀乌,一名拉老鸦,俗有鸦经,以占吉凶。语云:北人喜鸦,恶鹊,南人喜鹊,恶鸦。今人皆以鸦为不祥鸟,则南北皆恶之也。 鹊 俗名鸦鹊、灵能报喜,故禽经谓之喜鹊。 鹰 即《左传》所谓鷞鸠是也。土人九月间多于马罗诸山最高峰以媒取之,有大小之别。 雕 《山海经》谓之鹫。土人以媒取之用其翎为箭花,价少亚于鹰。 鸮鸮 即枭也,一名鹏,贾谊有《鹏鸟赋》,不常见鸣,则人以为不祥。 蜡嘴 其嘴黄,故以蜡名,善哨可听。 黄雀 小而色黄故名,听其鸣可以忘倦。 毛 属 豕 杨雄《方言》云:燕、朝鲜之间,谓豬为豭,关东谓之彘、或曰豕,南楚曰豨,吴扬曰豬,其实一种也。礼记谓之刚鬣。崔豹《古今注》谓之参军,今通名猪。 狗 李时珍曰:“狗类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长喙善猎;吠犬,短喙善守;食犬体肥供馔。”邑多吠犬,食犬、田犬间有之。小者俗名巴狗。 羊 董子曰:羊,祥也,故吉礼用之,今俗犹然。有山羊、绵羊二种,色分黑、白。 牛 有黄黑、乌、白、犁数色。去势曰犍,牝者曰饽,子曰犊。 马 牡马曰儿,牝马曰课,去势曰骟,昔皆汉产,今贩自京师,则西域者多矣。 驴 有褐、黑、白、乌数色,黑者有力,邑产不及中州者大而力能负重,京师人谓之石驴。 骡 李时珍曰:牡驴交马而生者,骡也;牡马交驴而生者,为华駃騠。今通名骡。 猫 有黄、黑、白、驳数色,以避鼠者为良,食鼠者次之。 狐 猎以冬月,取其皮制裘,多霜毫者佳。 貉 价亚于狐,然其毛耐久不坏,品反居上。 獾 蜀人呼为天狗,以其皮作褥可御湿。 狼 陈藏器曰:“狼大如狗,苍色,鸣声则诸孔皆沸”。今制服御寒,狼裘为最。 兔 苏颂曰“处处有之”,为食品之上味。 鼠 其寿最长,故俗名老鼠。 猬 俗作蝟,《淮南子》云:“猬使虎申,蛇令,豹止,物性之相制也。”今食物中佳品。 狍 似鹿而小,无角,不斑。 鳞 属 鲤鱼 诸鱼之长,食品上味。今又以金鳞、红、黑为优劣。 鲻鱼 腹有黄脂,味美,或腌为鲞,腊更佳。 梭鱼 河口入海处有之,八九月肥美如鲻鱼。 鲫鱼 陆佃《埤雅》云:“鲫鱼,旅行以相即也,故谓之。”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能补胃。冬月肉厚子多,其味尤美。 黄鲴鱼 李时珍曰:“鱼肠肥曰鲴。”此鱼肠腹多脂,北人讹为黄骨鱼。然海中黄骨鱼在鱼中为下品,又有白者名白骨鱼。 鳝鱼 韩保升曰:“似鳗鲡而细长”,南人鬻鳝肆中,以缸贮水畜数百头,以灯照之,其蛇化者,必项下有白点,通身浮水上,即弃之。 鮧鱼 一名鯷鱼,古曰鰋,今日曰鲇。 挺鲅 南方曰河豚,北方曰挺鲅。去肝、子及血,洗净作羹,味极美。不得其法,食之毒人。 比目鱼 俗名偏口,《尔雅》“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谍。”郭璞注:“状似牛脾”,鳞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今水中所在有之,江东呼为 王余鱼。又《段氏北户录》谓之鰜,《吴都赋》谓之魪,《上林赋》谓之魼,《临海志》名婢徙鱼,《临海风土记》名奴屩鱼,《南越志》名版鱼,《南方异物志》 名箬叶鱼,则常鱼也。然《山海经》:东海有鲽鱼者,即比目鱼也。古之王者,将行封禅东海,进贡此鱼,《管子》亦以为封禅之瑞,又所不解。 鲅鱼 传记无考,在海鱼中为上品。腌制亦佳,鲅鱼子可远贾。 鲐鱼 似鲅鱼而小,味微酸。 鰶鱼 麦黄时始肥,八月尤美。 加吉鱼 俗作家鸡鱼,传记无考,以肉洁白似鸡,谷雨后,一网可获数万,其利甚厚,亦时多时少不可为常,小满鱼回则网止,子可作酱,土人谓之鱼酱。 河罗鱼 味美而多刺,腌作鲭可远贾。 金鱼 初出黑色,久乃变红,又或变白者,名银鱼,亦有红、白、黑、斑相间者,管长四尾者佳。《物类相感志》云:金鱼食橄榄渣、肥皂水即死,得杨皮不生虱,养鱼者不可不知。 介 属 龟 《尔雅》龟有十种,今土人以绿毛金线者为灵龟,余大概水龟也。 鳖 陆佃云:“鱼满三千六百则蛟龙引之而飞,纳鳖守之则免,故名神守。”今所在有之。 蟹 所在水中有之,然肌瘦黄,亦不满壳,不及姑河者佳。 虫 属 蛱蝶 通名蝴蝶,《尔雅·翼》谓“菜虫化蝶”;《酉阳杂俎》谓百合花化蝶;《北户录》谓树叶化蝶,皆各据所见而言。 蜻蛉 一名蜻虰,《古今注》曰:大而色青者曰蜻蜓,小而黄者,江东名胡黎,淮南名螗蛜,鄱阳名江鸡,小而赤者名赤卒,曰绛绉,曰赤衣使者,曰赤弁丈人,大而元绀者,辽海名绀攀,亦曰天鸡。 蜘蛛 有草蜘蛛、土蜘蛛、蟰蛸、壁钱,皆蜘蛛类也。 蝎 许慎云:蝎虿尾虫也,长尾为虿,短尾为蝎。 蚁 李时珍曰:“蚁有君臣之义,故字从义”,亦作螘,大者为蜉,亦曰马蚁,赤者名蠬飞者名螱。 蝇 京师暑月以冰驱蝇,无冰者,《五杂俎》云:以醋洒竹枝悬之,则蝇皆聚,亦一法也。 蝉 其类数种。 蜣蜋 大者名铁甲将军,小者名推丸。 蝼蛄 月令蝼蝈鸣,又名蟪蛄。 萤火 寇宗奭曰:萤常在大暑前后飞,是得大火之气而化者,故明照如此。 鼠妇 一名蛜蝛,《诗》伊威在室。 蚱蜢 即土螽,《诗》趯趯土螽,俗蚂蚱。 蚊 烧鳖甲烟薰之,即死。 虾蟆 《尔雅》作蟼蟆,俗名虾蟆,子蝌斗。 鼃 即田鸡。 蚯蚓 俗名曲蟮。 促织 一名蛩,又名蟋蟀。 蜜蜂 一名范,《礼记》云,范则冠而蝉,有緌人多家养之。一种在山岩高峻处作房,即石蜜也,其蜂黑色。 蜂 有土蜂、长脚蜂之类,凡数种。 螳螂 通名刀螂。 蚕 李时珍曰:“自卵出而为苗、自苗蜕而为蚕,蚕而茧,茧而蛹,蛹而娥,娥而卵,卵而复妙,盖神出也。” 货 属 金 岗崖、水底间有之。《宋史》:天圣中,登、莱采金,岁益数千两。仁宗命奖劝官吏,宰相王曾曰:“采金多,则背本趋末者众,不宜诱之”。景祐中,登莱叽,诏弛金禁,听民采取,俟岁丰复故。此制今革。 银 东山洞中旧有矿砂,今奉文封闭已久。 色 属 蓝 月令仲夏,令民无刈蓝以染。今有大蓝、小蓝、槐蓝三种。 红花 即红蓝花,《博物志》张骞得种于西域,今处处有之。 紫草 《尔雅》:藐茈草,郭璞注:“可以染紫,一名茈类”,昔掘之山谷中,近多园圃种之。 茜草 《尔雅》茹芦芽,搜注今之茜也,可以染绛。 油绿子 可染绿。 橡壳 《尔雅》欔乌阶注:“即乌杷也”,可以染皂。 槐花 可染黄,详见木属。 丝枲之属 茧 有黄、白二色。 山茧 《禹贡》“厥篚檿丝”,注:檿,山桑也。山桑之丝,其韧中琴瑟之弦。苏氏曰:“惟东莱为有此丝,以之为缯,其坚韧异常,莱人谓之山茧。茧生山桑,不浴不饲,居民取之制为绸,久而不敝,招邑又多春茧,名春绸。 绵花 色白,亦有紫者。李时珍曰:木绵有草、木二种,交广木绵树,大如抱,自淮以北,大抵草绵也。 论曰:太史公《货殖传》称: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柟、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然老子有言:“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抑又何也?余按《周礼·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如职方氏所载胪而列焉,不必贸迁化居,亦既足以奉生送死矣。老氏所称云云,不亦宜乎,至若兵燹之余,物产凋敝,土之所生,不能什一,则抚有民社者,往往为之蒿矢,倘必援山经、埤雅以求之,其不为百姓病者几希。 ●招远县志卷之六 邑后学张凤羽仲威氏编辑 ○赋 役 原额,万历年间清审过九则,人丁,二万二百八十三丁。崇祯年间四则,人丁八千四百二十二丁。顺治年间二则,人丁一万四千六百七十八丁。十四年清审过,见在人丁一万七百九十五丁,下中户二百三十一丁,每丁派银八钱一分四厘。下下户一万五百六十四丁,每丁派银四钱七厘。今改作一例,每丁派银四钱一分六厘三毫九丝五忽。新增人丁六百五丁,见在并新增人丁一万一千四百丁,遵照一例派银,共征银四千七百四十六两九钱三厘,内除乡绅,举、贡、生员,优免人丁七百八十八丁,免银三百二十八两一钱一分九厘二毫六丝,实在当差人丁一万六百一十二丁,共征银四千四百一十八两七钱八分三厘七毫四丝。 原额,万历年间清丈过,四等共地五千六百四十一顷九十九亩二分六厘三毫二忽。崇祯年间折成一例,实在地三千九百三十顷五十二亩五分七厘。拨还西由场灶地一十九顷九十九亩九分九厘九毫。又奉除屯院项下荒田地六十二顷三十三亩五厘,见在成熟并有主荒共地三千八百四十八顷一十九亩五分二厘一毫,每亩应征正供杂办九厘,胖农等项银三分五厘六毫五丝八忽四纤八沙七尘七渺。地亩共征银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一两九钱一分三厘二毫四丝四忽七微六纤四沙。内除乡绅、举、贡、生、员、优、免卒办银三百一十五两二钱,实征地银一万三千四百六两七钱一分三厘二毫四丝四忽七微六纤四沙。内除乡绅举、贡、生员优免杂办银三百一十五两二钱,实征地银一万三干四百六两七钱一分三厘二毫四丝四忽七微六纤四沙。 起运登州府丰、广二库阔白绵布一千三百八十一匹一丈三尺二寸八分,每匹折银三钱,法马银二两四钱八分六厘五毫四丝六忽四微,脚价银三两三钱一分五厘三毫九丝五忽二微,共银四百二十两二钱二分六厘三毫四丝一忽六微。 广宁前屯库钞一万五千锭,每锭折银一分五厘,耗银九两,法马银一两四钱四厘,脚价银一两八钱七分二厘,共银二百三十七两二钱七分六厘。 丝绵折绢一百五十四匹二丈五尺五寸二分九厘六毫八丝八忽六微,每匹折银七钱,法马银六钱五分一毫五丝四忽,脚价银八钱六分六厘八毫七丝二忽,共银一百九两八钱七分六厘二丝六忽。 农桑折绢一百一十六匹二丈五尺四寸,每匹折银七钱,法马银四钱九分五毫二丝六忽,脚价银六钱五分四厘四丝八忽,共银八十二两玖钱五毫八丝四忽。 御马仓绿豆八十石,每石折银一两二钱,脚价银七钱六分八厘,共银九十六两七钱六分八厘。 四海治堡仓粟米一百七十七石,每石折银一两二钱,法马银一两二钱七分四厘四毫,脚价银一两六钱九分九厘二毫,共银二百一十五两三钱七分三厘六毫。 渤海所仓粟米六百三十三石,每石折银一两、法马银三两七钱九分八厘,脚价银五两六分四厘,共银六百四十一两八钱六二厘。 登州府库绵花绒七千五百斛。每斛折银五钱,法马银二两二钱五分、脚价银三两,共银三百八十两二钱五分。 保定府广盈左右二仓粟米二百八十石,每石折银八钱,法马银一两三钱四分上厘,脚价银一两七钱九分二厘,共银二百二十七两一钱三分六厘。 山海仓粟米一千一百石,每石折银八钱,法马银五两二钱八分,脚价银七两四分,共银八百九十二两三钱二分。 登州府库阔白绵布一千九百八十匹,每匹折银三钱,法马银三两五钱六分四厘,脚价银四两七钱五分二厘,共银六百二两三钱一分六厘。 御马仓内场草二干四百八十八束四斛四两五钱七分,每束折银六分五厘,脚价银一两二钱九分三厘九毫八忽五微六纤,共钱一百六十三两三分二厘四毫七丝八忽五微六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