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晚,南部军区司令加维什将塔尔、约菲、沙龙三师长召到司令部,共同讨论下一步的作战指导问题。埃军已正式开始撤离西奈,如不立即转入追击,将很难在苏伊土运河以东捕捉到埃军。但是,在公路很少的西奈,容易陷入正面推进式的追击。为此,加维什司令命令塔尔师和约菲师猛突吉夫加法、吉迪山隘、米特拉山隘三条公路,不给埃军以构筑阵地封锁公路之机。沙龙师、塔尔师和约菲师余部展开在宽大正面上突进。作战会议结束后,三名师长乘直升飞机返回各自的师部。沙龙回到了纳赫勒;塔尔和约菲去利布尼,继续讨论7日以后的作战问题直至天明(各旅长也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塔尔师沿通往吉夫加法的北路突进,切断伊斯梅利亚公路;约菲师沿南路突进,封锁吉迪山隘和米特拉山隘。这个决定得到了司令的批准。128页照片 以军坦克部队(M-48)在吉夫加法(1967年6月7日)6月7日凌晨,塔尔师的前卫戈南旅开始向哈马突进。戈南旅攻击了后退中的埃军第3步兵师的后卫部队,占领了哈马。7日下午,阿维伦旅进至吉夫加法。旅长阿维伦命令AMX坦克营先出发,在吉夫加法西侧的高地上建立起防御态势,切断了伊斯梅利亚公路。另一方面,戈南旅于哈马战斗后,在阿维伦旅后面西进,并在进至吉夫加法附近后掉头向南,企图包围埃军第4装甲师。但是此时第4装甲师已经撤离完毕,戈南旅的包围扑了空。约菲师沿哈萨纳——萨马代——吉迪公路突进。7日凌晨4时沙德尼旅主力绕过哈萨纳西进,上午9时许到达萨马代。旅长沙德尼虽然向吉迪山隘和米特拉山隘方向各派出了1个营,但半数坦克因油料用尽而不能继续前进。7日下午6时许,旅长沙德尼随9辆坦克一起到达米特拉山隘东端入口。他的后面是数辆半履带式车辆和迫击炮部队。旅长沙德尼率领仅有的兵力在山隘东端附近以伏击方式对撤退的埃军进行了急袭。埃军的车辆集聚在山隘东端入口附近。恰在此时,以色列空军对埃军的车队使用火箭和凝固汽油弹反复进行了攻击。埃军的成百成千台车辆麇集在一起,无处机动,起火者颇多。沙德尼旅也不断发起急袭。但到7日晚8时,旅长沙德尼向师长约菲报告说,他的旅已完全陷入埃军的包围之中,机动困难。师长约菲立即下令赛拉旅援救沙德尼旅并向该旅补充油料。赛129页地图 西奈中部北部的追击作战(1967年6月6--8日)拉旅于8日晨到达米特拉山隘,对沙德尼旅进行了支援。沙龙师由于地形障碍和埃军敷设的地雷而未能于6月8日拂晓前到达纳赫勒。沙龙从曼德勒上校处得知孔蒂拉、萨马德的埃军第6装甲师正向纳赫勒方向撤退,于是便命令坦克旅向纳赫勒急进,切断该师的退路。8日上午10时许, 2个坦克营赶到纳赫勒后刚刚进入伏击态势,便同撤退下来的埃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4个半小时后,沙龙部队和曼德勒旅击毁了埃军坦克60辆、野战火炮100门、车辆300台,埃军死伤数百人,5,000名士兵溃散了。五、进军苏伊士运河地区以色列上校指挥的支队沿海岸公路西进,于7日晨到达坎塔腊附近的苏伊士运河。以色列上校向塔尔师长报告了情况。国防部长达扬收到塔尔师长关于部队到达运河的报告后,命令以色列支队自运河撤退20英里。这是达扬担心占领运河地区会遭到国际上谴责而采取的措施。在其他战线尚未达成作战目的的情况下,达扬想避免国际上施加的停战压力。以色列旅虽然撤到了鲁马纳,但8日晨又接到从鲁马纳向苏伊士运河前进的命令。以色列旅在坎塔腊以东10公里处和埃军坦克部队进行了战斗。埃军逐次撤退,9日晨以色列旅绕过坎塔腊,沿运河东岸南下。中午过后,该旅在伊斯梅利亚对岸附近和塔尔师的戈南旅会合,并归其统一指挥。在米特拉山隘方向,9日凌晨2时许,赛拉旅到达运河地区,夺取了9个完好的萨姆-2导弹基地。沙德尼旅也于9日拂晓到达运河地区。空降部队降落在苏德尔角,然后南下,在9日中午与自沙姆沙伊赫北上的伞兵部队在阿布扎尼马会合。这样,除富阿德港的沼泽地带外,西奈半岛都落入以军的控制之中。在4天的战斗中,埃军伤亡数为:士兵1万人,军官1,500人;被俘数为:士兵5,000人,军官500人;装备损失了80%,损失的700辆坦克中,有600辆被击毁,100辆被以军缴获;此外,埃军还损失了100门野战火炮,50门自行火炮,30门155毫米炮,1万台车辆、装甲车。以军的损失为:亡300人,负伤1,000人,被击毁的坦克61辆。131页照片 以军坦克部队(M-60“巴顿”)在向苏伊士运河前进第六节 约旦战线一、开战前的情况1967年6月开战前约军实力为:8个步兵旅、2个装甲旅、 4-5个独立机械化营和若干个炮兵营,兵员5.5万。约军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以守势行动为主,部署了8个旅;西岸地区分为北部的萨马里亚地区和南部的米迪亚地区、耶路撒冷地区。对约旦的作战主要是在撒马里亚复杂地形上的战斗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地战斗。以军在面临危机时采取的作战指导方针是在约旦和叙利亚方向保持防御态势。理由很简单:主要敌人是埃军,在对埃作战的胜负趋势没看清之前,应力避同约军和叙军交战。国防部长达扬一上任就强调,在约旦和叙利亚方向上采取守势,避免同时在几条战线上开战。总参谋长拉宾于6月4日下达了对埃军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的命令,而对中部军区司令却命令其坚持防御态势。但中部军区司舍纳尔基斯考虑到万一需要对耶路撒冷实施战术性进攻时的情况,要求给他增派2个旅。这2个旅是机械化旅和伞兵旅。此时由于侯赛因国王对开罗进行了访问(5月30日),阿拉伯军事同盟业已成立,埃军决定向约旦派遣3个突击营,埃及的里亚德将军也已抵达约旦。6月5日星期一8时30分,以色列政府通过联合国停火临督委员会主席奥德·布尔将军转给侯赛因国王一封信。信中说,只要约旦不首先发动进攻,以色列就不会进攻西岸地区。布尔将军说国王是在上午10时收到这封信的,可国王说他在上午11时之前没收到这封信。5日上午8时50分,侯赛因国王通过开罗电台的广播得知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进攻。10分钟后,埃及的里亚德将军收到了阿密尔将军发自开罗的电报——埃军击落了以色列的75%的入侵飞机,有效地阻止了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前进。阿密尔要求里亚德在萨马里亚和朱迪亚地区迅速开辟第二战场。里亚德将军立即与约旦陆军副司令纳赛尔将军和总参谋长阿密尔·贾马斯将军举行了会谈,并于9时向国王作了汇报。5日上午9时至9时30分、侯赛因国王和埃及里亚德将军举行了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发动进攻作战。但是,空中和地面的正式进攻推迟到了5日上午11时。11时30分许,2个美式155毫米榴炮营对特拉维夫附近的军事设施和杰宁西北的北部最大机场拉马特·达维德开始了零星的炮击,刚刚到达的埃及突击部队也同时开始向以色列的卢德机场方向渗透。这究竟是根据里亚德将军的命令,还是根据他与约军首脑的协商结果,人们不得而知。二、耶路撒冷的战斗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使耶路撒冷城分成了两部分。新城为以军所占领, 旧城由约军死守着,中间设立了无人区,拉上了铁丝网,成为彼此间的缓冲地带。在六天战争爆发前的18年里,双方从未进行过和平谈判,一直尖锐地对立着。旧城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圣地,主要居民是8万阿拉伯人。新城人口为10万人,主要是犹太人。以色列打进耶路撒冷的这个“楔子”一直受着三个方向的威胁。斯科普斯山一带是1948—49年战争中以色列保下来的制高地带。根据停战协定,120名以色列警察在联合国部队的监督下每两个星期一次向那里的居民供应生活物资。另一块“飞地”是联合国停火监督委员会驻守的非军事区。从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时起,联合国监督委员会总部就设在那里。担任旧城守备任务的是塔勒王指挥的第27步兵旅。该旅是国王的直属部队,不归西岸地区司令阿塔·阿里准将指挥。它下辖3个步兵营、1个炮兵团、1个工兵连。从大马士革门至弹药山构筑了最为坚固的阵地,由阿塔·阿里所最信任的第2营担任守卫。在旧城的城内,由西岸地区出身的人组成的1个营守卫着大马士革门至锡安山一带。由阿卜杜尔谷地至联合国监督委员会所在的山丘,由1个连守卫着,其余的2个连作为预备队集结在旅部附近。18门野战火炮部署在橄榄山东北部。旧城部署有2门120毫米迫击炮、吉普车载106毫米无后座力炮、40毫米防空火炮。旧城内没有坦克。阿塔·阿里指挥的兵力有5万。进攻耶路撒冷的最大目的是占领旧城。中部军区司令纳尔基斯的攻占耶路撒冷计划如下:本·阿里的机械化旅进攻耶路撒冷北部的制高地带,阻止腊马拉或杰里科方向增援;阿米泰上校指挥的步兵旅以一半兵力守卫新城的边界,以其余兵力占领阿卜杜尔和切断旧城与伯利恒之间的联系,威胁杰里科;古尔伞兵旅负责占领旧城——这是中心任务。本·阿里旅于6月5日日没后开始进攻,先是夺取了雷达山,接着于6日凌晨4时攻占了比迪地区,6时进抵腊马拉公路交叉点,排除了北侧威胁。阿米泰旅也按预定计划对阿卜杜尔发起了进攻,先后占领了制高地带——联合国部队驻守地区和萨巴尔。伞兵旅旅长古尔上校于6月5日上午10时收到了准备进攻耶路撒冷的命令,于下午2时又收到向耶路撒冷派遣1个营的命令,最后整个旅都投入了战斗。古尔上校从地形和防御阵地的部署情况充分地了解到攻占耶路撒冷决非易事,加之各级指挥人员对耶路撒冷的敌情、地形不熟.因此下令对耶路撒冷周围的敌情、地形进行侦察。进攻耶路撒冷的时间虽然已经改为6日凌晨2时,但总参谋部要求推迟到上午8时在空军支援下进行。中部军区司令纳尔基斯向总参谋部反映进攻目标距离耶路撒冷太近,不适宜实施航空火力支援,部队已经完成了进攻准备,要求进攻开始时间仍然定为凌晨2时,他的这个请求得到了批准。实际上在5日下午11时后,以军已经对耶路撒冷和斯科普斯山之间的谷地和新城北端的约军阵地开始了炮击。特别是对警察学校和弹药山进行了密集的压制射击。夜间射击是在新城和斯科普斯山的探照灯照射下进行的。约军似已觉察到以军将要发起进攻,因此以直升飞机对纳布卢斯公路附近的翼侧和弹药山进行了增援。6月6日凌晨2时20分,古尔旅主力突破了希律门和警察学校之间的非军事区,向美国村方向前进。古尔上校的2个连中,1个连在炮兵徐进弹幕的掩护下向警察学校和弹药山冲击,另1个连向沙伊赫查拉和洛克菲勒纪念馆方向冲击。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伤亡不断增加,配属的以军坦克也大半被毁。尤其是攻占弹药山成了进攻耶路撒冷的最大难关。以军的半个营非死既伤,约军全体阵亡。6日拂晓,以空军对耶路撒冷北侧炮兵阵地的攻击结束,古尔旅打通了纳布卢斯公路的抵抗阵地,进至大马士革门,对约旦一方的旧城的城墙开始了炮击。约军的防御虽然坚固,但以军仍然于7时至8时突破了美国村地区,并恢复了同斯科普斯山的直接联系。古尔旅到达了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山下面的谷地。6月6日日没后,古尔旅再次进攻旧城北侧,企图首先占领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山,但由于遭到约军的火炮和迫击炮的射击,部队陷入了混乱,古尔上校只好暂时停止进攻,重新组织部队。约军将集结在杰里科的1个步兵旅调来增援,前卫刚刚到达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山就被以空军发现,在空中和地面火力的打击下,这支徒步纵队遭到了毁灭性损失。约军在耶路撒冷的情况也是很惨的。旧城内有1个步兵营守卫,城外有1个步兵营守卫橄榄山和奥古斯塔山。6日夜,耶路撒冷守备司令阿塔·阿里准将判断形势不利,命令奥古斯塔·维多刊亚守军后撤。这一夜,在以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约军完成了后撤。其实这时阿塔·阿里准将已通过电台广播得知约旦河西岸的约军大部分已退至东岸。6日夜进攻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山失败的古尔上校,放弃了当夜继续进攻的打算,和参谋们一起制定次日昼间重新发起进攻的计划。7日晨,中部军区司令叫来了古尔上校,督促他在联合国通过停火决议之前攻占旧城。古尔上校当场汇报了进攻计划,并要求予以批准。计划的内容是:以第1营从斯科普斯山方向包围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第2营沿谷地前进占领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山,这2个营阻止约军从杰里科方向增援;在此期间,第3营从背后攻占旧城,突破口选在南面的狮子门和圣·斯蒂芬门两处。7日下午7时,以空军轰炸了约军已经撤离的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山阵地,同时还轰炸了橄榄山后方谷地的炮兵阵地,接着以军炮兵转入压制射击,第1营发起冲击,占领了奥古斯塔·维多利亚山和橄榄山,控制了杰里科公路。古尔上校乘坐半履带式车辆,指挥第3营和坦克营沿谷地进至狮子门附近。9时50分,古尔上校命令尖刀排向斯蒂芬门前进,主力跟进。古尔上校进入斯蒂芬门后会见了约旦政府有关人士和耶路撒冷市市长。他们告诉古尔,他们并不想坚守耶路撒冷。7日上午10时15分,纳尔基斯司令和巴列夫将军在“哭墙”前同古尔上校会合。第3营的士兵迎着偶而射来的枪弹占领了城内。这样,以军在军事上几乎未受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旧城。从感情上来说,这是犹太人自六天战争以来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古尔旅站在“哭墙”前的消息,随着无线电波迅速传到以色列人民中间。7日下午2时,阿米泰步兵旅攻占了马尔·埃利亚斯阵地,接着又未遇抵抗占领了伯利恒,7日黄昏占领了希布伦。在此之前,本·阿里上校于7日晨占领了腊马拉。在攻占耶路撒冷、腊马拉、希布伦的战斗中,以军亡200人,伤600人,约军死伤达1,000人。136页地图 三、萨马里亚地区的战斗约旦河西岸地区的作战任务由中部军区和北部军区负责。北部军区总兵力共7个旅,负责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三个方向。司令埃拉扎尔以1个旅部署在黎巴嫩方向上,2个旅部署在叙利亚方向上,1个旅部署在以约边境附近,佩莱德师(3个旅,每旅M-4坦克90辆、 M—48坦克10辆)作为预备队集结在中加利利附近。埃拉扎尔在受领进攻约旦萨马里亚地区、占领达米亚桥的任务以后,命令佩莱德师于6月5日下午3时突破杰宁西北侧的边界。科赫瓦旅首先向杰宁发起进攻,阿弗农旅追击退却的约军后,也从拿撒勒方向转向杰宁进攻。5日日没后,科赫瓦旅的1个纵队在杰宁西侧与敌1个得到155毫米榴炮支援的反坦克队遭遇。经小规模战斗后,纵队绕过这个反坦克阵地继续南下。约军对以军的突然进攻大吃一惊,拚命地进行了抵抗。佩莱德师的坦克部队到6月6日凌晨3时才到达杰宁西南。陆续到达的部队从杰宁城的西南发起了进攻。科赫瓦中校的装甲旅将3个坦克营(100辆坦克)集结在步兵营的后方,用以对付约军第40装甲旅的反击。约军判断以军进攻方向在杰宁南侧,因而在这个正面构筑了三道反坦克阵地。第一道阵地地形复杂,由得到反坦克武器支援的步兵部队守备,第二道阵地以有掩盖的反坦克武器为主,坦克可在阵地内机动。第三道阵地由得到30辆“巴顿”式坦克支援的步兵和反坦克武器编成。各道阵地配合密切。约军的防御坚固而巧妙,反坦克武器隐蔽得很好,目标的标定也极为迅速。因此,要攻占杰宁,不消灭阵地内的反坦克武器是不行的。以军步兵部队突入阵地后,约军坦克连立即从两翼实施反冲击。科赫瓦中校为阻止约军的反冲击部队,派2个坦克连加入了战斗。以军旧式“谢尔曼”坦克的105毫米火炮在1,200米的距离上同“巴顿”式坦克进行了对射。科赫瓦由于自己的步兵部队受到了压制,阵地上展开了激烈的坦克战斗,而又派出1个坦克营加入战斗,终于粉碎了约军的反冲击。约军的其余坦克溃退了。就这样,科赫瓦的步兵营突破了约军的三道阵地,接近了杰宁西南丘陵地带的约军主阵地。6月6日拂晓,从拿撒勒追击转来的阿弗农旅到达杰宁附近。该旅和从南部方向进攻杰宁的科赫瓦旅相配合,对约军采取了夹击态势。当科赫瓦的坦克部队接近杰宁时,约军的反坦克武器又一次开了火,但这次却未能象初战那样展开有组织的战斗。进攻杰宁北侧的警察派出所,以军也集结了2个旅的兵力。占领时,科赫瓦中校收到了侦察营发来的电报;约军60辆“巴顿”式坦克正从图巴斯北上。阿弗农旅在对杰宁地区的约军进行扫荡后已撤回,而约军还在顽强地抵抗。科赫瓦旅也自杰宁南端撤退,重新组织兵力南下卡巴提亚交叉点。但此时侦察营已遭到约军的毁灭性打击。科赫瓦旅在开战24小时后弹药、油料已感不足,士兵也已疲惫不堪。科赫瓦中校要求师长佩莱德给予航空火力支援。不久,以色列空军向约军发起了多批次攻击。利用这个时间,科赫瓦旅重新组织部队,并补充了油料和弹药。卡巴提亚的战斗持续了12个小时之久,直到6日日没前战斗才平息下来。5日、 6日、 7日三天实施的直接航空火力支援分别为15架次、16架次、97架次。6月6日晨, 罗姆上校指挥的装甲旅加入战斗。罗姆旅的任务是先占领扎巴比德,然后经图巴斯占领纳布卢斯。6日上午10时15分,罗姆旅的侦察连受到了扎巴比德方向约军炮火的集中射击。侦察连长侦察后报告;扎巴比德附近集结有30辆坦克。罗姆上校虽然到达了扎巴比德,但却未能发现荫蔽得很好的这些坦克,其实即使发现了,从远距离上进行射击也是很难命中的。这种不激烈的战斗持续到6日黄昏。罗姆上校要求师长佩莱德批准对扎巴比德的夜间进攻,佩莱德批准了他的请求。6月7日零时45分,罗姆旅在2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开始进攻扎巴比德阵地。经小规模战斗后,罗姆旅于7日凌晨3时占领扎巴比德。上午9时30分许,开始向最后的目标纳布卢斯前进。罗姆旅到达纳布卢斯时,阿拉伯人成群结队地集聚在公路上,他们听说伊拉克军队将从达米亚桥方向赶来增援,可是进入纳布卢斯的却是以色列军队。阿拉伯人当场被以军解除了武装。罗姆旅立即占领了纳布卢斯的中心,并向城市的西端派出了侦察队。罗姆上校得到的报告说,据判断在纳布卢斯西方有1个营的约军坦克部队在集结中,于是便向纳布卢斯北方派出了1个坦克连以掩护北翼,而向纳布卢斯西面派出了2个坦克营。纳布卢斯西面地域展开了一场坦克战,时间持续了约6个小时。罗姆上校极力限制坦克部队的机动,射击也限于近距离目标,以求节约油料和弹药。科赫瓦旅?日拂晓再次对卡巴提亚交叉点发起进攻。阿弗农旅的1个营也同时发起进攻,结果,约军开始向达米亚桥方向撤退。科赫瓦旅未朝这个方向而向纳布卢斯方向进行了追击。集结在纳布卢斯东南侧的约军第40装甲旅也向纳布卢斯增援,7日下午双方展开了激战。但第40装甲旅的一半坦克被击毁,约军早现了迅速崩溃的征兆。7日下午6时30分左右,纳布卢斯战火平息下来。科赫瓦旅的前卫部队在腊姆拉与本·阿里旅1个营会合。同时罗姆上校将侦察营派到达米亚桥,7日深夜占领了该地。这样,以军就将约旦河上的三座桥梁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7日下午7时30分,侯赛因国王号召人民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但到8时,约旦和以色列都同意了联合国的停战决议。在这次作战中,约军亡696人,伤421人,被俘530人,另外还有2,000人(含居民在内)失踪;以军亡550人,伤2,400人。约旦战线各战斗地区的兵员、坦克损失数估计如下:143页表格第七节 戈兰战线一、开战前两军情况1967年5月16日,叙利亚仿效埃及,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下达了陆军动员令。但是,以常备军为主的叙军,即使在下达动员令后,作战能力也没有较大的提高,仍然以13个旅的7万人兵力为骨干。13个旅中,8个旅部署在库奈特腊以南的戈兰高地,4个旅展开在库奈特腊——大马士革之间,1个旅展开在濒海的拉塔基亚附近。戈兰高地由3个相当师的旅群负责防御。第12旅群负责约旦河的亚科夫桥至库奈特腊公路以北,以南地区由第35旅群负责。第42旅群在库奈特腊——大马士革之间防守第二线阵地。以军北部军区司令戴维·埃拉扎尔少将(十月战争时任总参谋长)下辖8个旅(3个装甲旅和5个步兵旅),2个旅对峙在戈兰正面,1个旅指向黎巴嫩方向,其余5个旅自6月5日开战以来担任约旦河西岸北部萨马里亚地区的作战。叙利亚战线在战争的头4天内还是此较平静的。以军炮兵只是在叙军炮击时进行一下还击。6月6日,赫尔蒙山附近的叙军连级规模的侦察部队进攻了以色列境内的三个地方,这是叙军为试探进攻北加利利地区的可能性而进行的实力侦察。自大马士革向约旦河运输渡河器材的计划已经制定出来,但6月6日夜叙军统帅部判断进攻计划已不大可能实施,其主要军事上的原因是叙利亚空军已经覆灭;在开战后以色列空军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无论是运输渡河器材还是机动部队,都变得困难起来。加之7日以后又得到了埃军及约军已经崩溃的情报。这些都促使叙军首脑放弃进攻的意图,决定在戈兰高地转入防御,等待停战尽快到来。在以色列一方,北加利利地区的居民强烈要求政府对叙利亚发动进攻。在以、约间实现停战的6月7日下午,北部军区司令埃拉扎尔收到了总参谋部批准8日对叙利亚发动进攻的命令。但达扬紧接着又命令将时间推后24小时。 6月8日是叙利亚对联合国停战决议是同意还是反对必须明确表态的一天。8日下午5时20分,叙利亚宣布接受停战决议。停战的生效时间在1天半之后。146页图:装备在半履带车辆上的法式SS-11反坦克导弹 (1967年6月)二、急于占领戈兰当西奈战线、约旦战线的胜负已见分晓后,以色列便从这两个方向抽调兵力,于9日上午11时30分开始了对叙利亚的作战。以军使用的兵力共10个旅,其中4个旅从约旦方向抽来,1个旅从西奈方向抽来。 6月9日下午,戈兰高地的叙军开始全线退却。最先脱离阵地的是军官。以邑列为什么在开战后第5天才发动对叙利亚的作战呢?战争初期的出人意料的重大胜利使政府的许多部长纷纷要求尽快进攻戈兰,但达扬却迟迟未下定决心。他有两个理由:一是担心苏联介入;二是部队疲惫不堪,进攻戈兰高地的坚固的阵地会增加损失。可是到9日凌晨3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达扬收到报告,说埃及准备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安排停战,并已经要求约旦和叙利亚采取同一步调。达扬认为,埃及同意停战将使以色列能够将西奈战线的部队转到其他方向,而且以色列可以避免在三个方向上同时作战。在约旦战线上,战斗已于6月7日夜停息。达扬立即决定发起进攻。如果叙利亚同意停战,以色列国防军将失去解脱戈兰高地炮击威胁的机会。9日上午7时,达扬打电话给北部军区司令,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内阁会议事后批准了这个决定。进攻戈兰的计划如下;埃拉扎尔制定的进攻计划,主攻指向戈兰北部。首先击败提尔法尔--—扎奥拉——卡拉的主阵地的叙军,尔后进攻马萨达、曼斯拉的第二线阵地,从北部方向占领库奈特腊。助攻指向达巴西亚、达达拉、贾拉比纳。伞兵部队和装甲部队指向南部的陶菲克——艾尔阿尔。作战期间要求空军积极实施直接航空火力支援。约纳上校的戈兰尼旅和由西奈方向调来的曼德勒上校的装甲旅负责主攻。这2个旅归副司令丹·兰纳准将统一指挥。由约旦方向调来科赫瓦中校指挥的装甲旅担任预备队。这个作战计划是运用空中的和地面的侦察手段长期对敌情和地形进行侦察后制定出来的。从军区司令到第一线的排长,没有不熟悉接敌路线和敌情的。三、9日的突破作战(一)2个旅首先突破曼德勒旅得到戈兰尼旅步兵连的加强以后,于9日11时30分突破边界。工兵连的8辆推土机在部队前面开路,行进到溶岩的坡路时被叙军的坦克炮击毁3辆。步兵部队以迂回的方式击毁了叙军坦克。后续的坦克营占领纳姆什阵地后本应继续向扎奥拉方向进攻,但坦克营营长却搞错了方向,向萨阿提布——卡拉方向发起了进攻。搞错进攻方向的原因是他们刚从西奈方向调来就作为第一线旅参加了战斗。曼德勒旅长发现这个情况后,命令先头的坦克营继续进攻卡拉,后续的坦克营进攻扎奥拉。扎奥拉于下午4时得手,卡拉却因其阵地十分坚固虽经再三冲击而未获成功,以致最后只剩2辆坦克。9日黄昏,占领扎奥拉的坦克营转来支援后,卡拉的叙军防守部队才开始撤退。戈兰尼旅以配属的坦克营为先头部队突破了边界。主力纵队沿巴尼亚斯公路向提尔法尔阵地方向前进,因受到该阵地炮火的猛烈射击,进攻一时受挫。叙军提尔法尔阵地构筑有数道堑壕,以反坦克武器、机枪、火炮、迫击炮编成火网,还有地雷场和铁丝网等障碍。以军约纳旅长要求空军实施航空火力支援。9日,步兵在空军飞机119架次的直接火力支援下进行了3个小时的战斗,终于占领了提尔法尔。叙军在这次战斗中损失兵员1,500名,坦克10辆,以军损失兵员150名坦克5辆。(二) 9日夜的助攻在亚科夫桥南、北的助攻正面上,乌里·罗姆上校的装甲旅于9日日没后从达巴西亚北侧地区实施突破。这时伊曼纽尔旅和加维什旅正在太巴列(加利利)湖南方地区集结中。罗姆旅正面的叙军未进行任何抵抗就撤退了。叙军于9日午后受领撤退命令,并被赋予防守大马士革前方的任务。防守戈兰的部队于9日下午黄昏时分同时开始后撤。四、10日占领库奈特腊6月10日晨,戈兰尼旅及后续的科赫瓦旅向巴尼亚斯前进。这两个旅以主力扫荡了黎巴嫩边境和马萨达的残敌。同一时间,曼德勒旅和罗姆旅向库奈特腊前进。12时30分,曼德勒旅到达库奈特腊,13时许占领该地。在戈兰南部,阿弗农旅于下午3时许占领了空无一人的陶菲克阵地,然后向拉菲德方向进攻,以1个营机降夺取了艾尔阿尔。加维什旅扫荡了太巴列(加利利)湖东岸地区,伊曼纽尔旅也在占领亚科夫桥后参加了这个方向的扫荡战。在戈兰战线,两天内以军亡127人,伤625人;坦克虽然有160辆被击毁,但其中大半又立即修复回到了前线。估计叙军亡600人,伤700人,被俘、失踪570人;坦克损失73辆,其中40辆被以军缴获。在戈兰战线,苏军5名军官被俘。据报道,苏军军官是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和指挥战斗的。150页地图:戈兰北部的突破作战(1967年6月9日)151页图:以军直升机在攻击南戈兰高地的艾尔阿尔(1967年6月10日)五、达扬注视着华盛顿和莫斯科战争的末期指导是困难的。如何进攻戈兰高地而又不致引起苏联介入呢?达扬下达的第一道命令是:在空军的强大支援下,“向整个高地进军”。战斗发起后,下达的第二道命令是:不得越过非军事区。从9日晨至10日下午,内阁就“进入戈兰高地的限度”讨论了四次。这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呼吁停战有密切的关系。10日11时30分,达扬召见北部军区司令,指示以库奈特腊为前进的最终界限,尔后立即转入防御态势。10日下午1时,以军全面占领库奈特腊。就这样,以色列通过末期指导驾御着它的军队,一面约束北部军区的行动,声明它无意占领大马士革,一面将戈兰高地抓到了手中。6月9日以军在戈兰发动进攻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了紧急会议。对以色列来说,战场有两个;一个在联合国;一个在戈兰高地。以色列外交部长埃班玩弄“需了解本国政府意图”的手法,企图使安全理事会迟迟作不出停战决议。而总参谋长拉宾在占领库奈特腊和完成已占领的戈兰地区的防御态势之前是不想使部队停止进攻的。10日中午刚过,总参谋长拉宾收到了“即将占领库奈特腊”的报告,这个报告被立即发给华盛顿的外交部长埃班。安全理事会于纽约时间10日拂晓(以色列时间10日12时30分)通过了停战决议。停战决议于10日下午6时30分生效,但这时以色列已夺取了全部进攻目标,并完成了防御态势。第八节 六天战争的战果和军事上的影响一,战果概况六天战争以以色列空军的孤注一掷的突然袭击为开端,3小时后胜败即见分晓。国防部长达扬战前曾判断这次战争要打2—3个星期。世界各国的军事专家判断交战双方将落个两败俱伤。苏联判断装备了最新武器的阿拉伯国家军队将占优势;而美国期待以军击败阿军,即使是阿军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在六天战争中以色列得到的是四倍的领土、耶路撒冷旧城、以军不可战胜的信心。同时,这次战争造成了410,248名阿拉伯难民,苏伊士运河也被关闭了。遭到毁灭性打击的阿拉伯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国际舆论站到了阿拉伯国家一方。在这次战争中,双方的损失如下:第152页表格以色列所以会在六天战争中取胜,历史地看,是它的国防军20年建设的总成果;从军事上看,归功于它的军队的作战能力的优越,具体地说可归纳为三点:1.实施了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2.初期即获得了制空权;3.主动地运用装甲部队。这三个原因多有赖于它的军队的高度的作战效率和军事首脑机关的统率能力。以军指挥官灵活、主动,进攻精神旺盛。这些特点是从连长到总参谋长各级指挥官所共有的。特别是高级指挥官,与阿拉伯国家的相比,无论是制定计划能力还是应付不测事态的快速反应能力,都要高出一筹。而且武器的改进和综合运用能力也很强。总参谋部统一了以陆军为主导的陆、海、空三军,成为联合作战的基础。而阿方特别是叙利亚军队之所以失败,可举出统帅部缺乏统率能力,部队训练不足,没有一套完整的作战原则等原因。二、对战后军事的影响以色列自建国以来,国防上一直存在的弱点是受到北部的戈兰高地、东部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南部的西奈半岛、加沙地区的威胁。通过六天战争,以色列新占领了这些地区共81,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它原来的领士20,622平方公里的四倍。在这次战争之前,戈兰高地的火炮不断地轰击约旦河谷;卡勒基利亚的约旦炮兵甚至将地中海都收在射程之内,完全控制了以色列这个只有11英里宽的狭窄的“颈部”;埃及空军从阿里什机场起飞,用不了6分钟就可以轰炸特拉维夫,以色列民族2,000年来梦寐以求的耶路撒冷为约旦所分割。在1948年的巴勒斯坦战争中,以色列人谁都体验到了边界的这种情况所造成的不利,因此对国防上的弱点就特别地敏感。现在,以色列开始面临新的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保卫六天战争的140个小时战斗所得到的四倍领土,制定什么样的占领政策。如果说巴勒斯坦战争及其后来发生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属于“创业之难”,那末六天战争后的问题则具有可以说是“守成之难”的性质。国际舆论不必去说,这已由1967年11月22日的联合国242号决议——决定以色列从占领地区撤退的决议所代表;事态还严重到阿拉伯一方已下定不收回领土誓不罢休的决心,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力量日盆壮大,苏联和捷克等六国宣布同以色列断交。在国际上,舆论是严峻的,警告以色列不要重蹈苏伊士运河战争时不得不从西奈半岛撤退的复辙;在国内,人民的意识向追求舒适的方向变化,68年经济有了好转,国内掀起了一股旅游风。在这种情况下,“守成难”的问题产生了。而这种内外条件下产生的“守成难”又作用于国防战略,昔日的攻势战略被防势战略所取代。以色列要保住占领的地区,而阿拉伯国家企图夺回被占领的地区,双方互不相让,尖锐对立,这又成为中东战争再次爆发的——大原因。当然不可忽视美苏争霸中东的背景——这个缓和政策掩饰下的世界战略的存在。三、阿拉伯国家的败北和战后汲取的教训反过来看,阿拉伯国家为什么会在六天战争中打了败仗呢?由于这个问题影响着第四次中东战争,所以是很值得研究一番的。对于阿方的失败原因,现在人们正在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从战略上看,主要是阿方过高地估计了它的军队,执行了“允许以色列首先进攻尔后自己转入反攻”的后发制人的战略,军队士气不高,训练不足。更重要的是对战争缺乏准备,据说直到开战前夕还没想到打仗。纳赛尔总统在开战前两个星期的1967年5月22日视察了西奈半岛的基地吉夫加法,宣布封锁蒂朗海峡。这个重大的决定,“是苏联基于其中东扩张政策,进行唆使和煽动的结果”。用乔恩·金奇[①美国研究中东问题的专家。同戴维·金奇合著《命运的冲突:阿拉伯人同犹太人的战争与以色列国的成立》等书。—译者]的话说,六天战争的失败,原因不单在阿拉伯国家,还在于克里姆林宫对形势的错误判断——他们对埃及、以色列以及美国的政策全都判断错了。苏联人的一个重大的错误是他们判断无论在战争能力上还是国内情况上以色列都不可能决定开战。这个痛苦的教训促使他们对埃及进行了空前规模的援助,到6月5日事件五周年纪念日时,他们对埃及的援助总额据说已达80亿美元。关于军事上的直接败因,也有人将六天战争的失败归结为是苏联的作战原则、战术教程以及装备本身不好,利奥·海曼就曾在1968年11月的《军事评论》上表示过这种观点。但是,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证明,不用说作战原则和战术,就连武器也都应该与本国的居民、地形、气候、资源、社会经济因素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潜力相适应。埃军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以后摈弃了德国式作战方法转而采取苏联式作战方法。在西奈半岛垮掉的2个装甲师和5个坦克旅,大自坦克小至鞋带等,全都是照搬苏联编制装备表上的一套。这样一来,明明是在沙漠使用,坦克却具有两栖能力;明明是在炎热地区,却装备有除雪设备;明明是在见不到一颗树木的沙漠作战,却装备有带有动力的伐木锯,沙漠上没有什么河流,坦克却携载着浮桥。反之,沙漠作战所必不可少的推土机以及坦克运输车辆等却全然没有装备,为此,坦克不得不先以火车运到阿里什和坎塔腊,然后再依靠自己的动力横越数百英里的沙漠。在这个过程中坦克事故频出,到达战场时各营的战斗力已减到编制表上规定的坦克数的1/2至1/4。而以色列军队却不同,他们将坦克运输车辆作为必不可少的装备,4个装甲旅从约旦方向机动到戈兰方向才只用了一夜。但是,以军坦克在战斗行动中的行驶时间不长,规定维护良好情况下的标准是100个小时,实际在西奈半岛只达到60个小时,在约旦战线50个小时,在叙利亚战场40个小时。其次是战术原则上的缺欠。正如我们在埃军吹嘘为坚不可摧的阿布奥格拉的苏联式三线堑壕阵地上所见到的那样,阵地的翼侧防护不严,以致后来为沙龙将军的部队所包围,阵地首先从翼侧崩溃。在这次战斗中当了俘虏的一个埃军营长抗议说:“以军太狡猾了,为什么不堂而皇之地从正面进攻呢?”这使人感到埃军的教条和民族的耿直。据说苏军在进攻行动中习惯于在接敌前将部队成一字队形展开进入战斗。这种倾向在埃军中也见得到。总之,埃军不象以军那样采取360°全方位的战斗态势,而是容易采取限于某一正面的战斗态势。在坦克的运用上也存在问题。通常把坦克配置在掩体中或者筑城阵地后方的障碍中和反斜面上,这样就夺去了装甲部队的最大长处——机动性。这种运用方法同德苏战争中库尔斯克会战的坦克运用方法如出一辙。另一个缺欠是将坦克分为三群,分别使用于突破、支援及扩张战果,这就要求具有相当的训练水平才能协调,而埃军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在炮兵运用上,埃军恪守苏联式的集中运用原则,射击任务由上一级司令部赋予,经常使用的是标准的射击——不动拦阻射击、徐进弹幕射击或指向同一目标的集中射击。但在中东沙漠,同重视速度和奇袭的以色列装甲部队作战,这个原则是行不通的。实际上,阿布奥格拉的要塞阵地后方的70门火炮群,于开战第一天午夜12时许就遭到了以军伞兵部队的夜袭而溃散了。厌恶夜间战斗,这也是阿军的一个特点。但到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阿军的夜间战斗能力却以崭新的面貌表现出来。157页表格 埃及各时期所拥有的武器数量(1967-1973)四、以军的原则以军的地面作战依据的是“HRSH原则”。HBSH是突破、追击、坦克战斗、歼灭几个希伯莱词的缩略语。它主张在战斗的各个中间阶段不是分散地使用部队去完成各个任务,而是集中地使用部队倾全力去完成上述四项任务。机动作战是这个原则的核心。具体的实施方法是:装甲部队既要在敌火下修复坦克、后送伤员,又要在前进中补充油料、弹药,还要不失时机地变换前进方向和调动部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攻方向之容易变换,是因为以军炮兵实现了自行化,而且炮兵的连长、营长与装甲部队的指挥官同乘一辆车,他们还有权下令射击,这就使火力和机动有机地结为一体,能够随时根据第一线需要迅速使用火力。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时,以军的牵引火炮未能跟随装甲部队在西奈半岛的前进,这个痛苦的教训促进了其装甲部队和炮兵一体化运用的实现。看来,战争总是把军队的强点和弱点不偏不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上面,我们简要叙述了六天战争的战果和阿方的失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原因并不等于以色列的获胜原因。以色列六天战争取胜的原因,我们可以到以军战斗力的三根支柱(卓越的空军、优势的装甲部队、迅速的动员体制)的周密的准备和主动的运用上去找(当然还有情报工作的密切配合)。在六天战争爆发之前,距开战还有20天的5月16日,以色列就祭起了它的“传家之宝”,下达了预备役动员令。这时,它的部队的编组已经完成,最后的一次演习也已结束,以色列决心开战了。自古以来,完成兵力展开的一方所发起的进攻,总是将进攻一方所希望的作战形式强加给对方,在很多情况下,这也就决定了战争的结局。以色列完全理解毛奇的这个原则。因此,事前完成动员后发动的六天战争,就好象弦上的箭,在瞅准时机之前,渡过了20天的紧张的战前准备时间。这同第四次中东战争相比,是很大的一个不同点,从中似乎就可以寻到深刻的经验教训。萨达特总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曾对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中东调查团说过,六天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蒙受的屈辱性失败,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从六天战争到第四次中东战争的6年零4个月的时间,埃军走的是重建和企图收复失地的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埃军确立了以“量”对“质”的目标,即以基于阿拉伯民族人海战术之“量”,对付以色列军事力量的基本要素——空军、装甲部队、动员体制及情报活动之“质”。1973年4月21--22日,阿拉伯国家军队参谋长于开罗召开会议。伊斯梅尔将军在会上举出的以军的四个强点是;掌握空中优势,技术熟练,训练素质好,有美国的及时支援;弱点是:后勤补给线长,兵力分散,人员损失造成的影响大,不适于打持久战。会上研究了如何在避实就虚的前提下对以色列作战的问题。六天战争的教训给第四次中东战争提供了借鉴。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埃及军队战斗序列以色列军队战斗序列国防部长 摩西·达扬总参谋长 伊扎克·拉宾中将南部军区司令 耶沙亚胡·加维什准将装甲师 以色列·塔尔准将第7装甲旅 什穆埃·戈南上校装甲旅 梅纳海姆·阿维伦上校空降旅 拉斐尔·艾坦上校侦察装甲团 乌里·巴龙上校格兰尼特支队 格兰尼特·以色列上校装甲师 阿弗拉罕·约菲准将装甲旅 伊斯卡·沙德尼上校装甲旅 埃尔哈南·塞拉上校装甲师 阿里尔·沙龙准将装甲旅 莫代海·图波利上校步兵旅 库提·阿丹上校空降旅 丹尼·马特上校独立装甲旅 艾伯特·曼德勒上校独立步兵旅 耶胡达·雷谢夫上校(加沙地区)独立空降支队 阿哈隆·戴维上校(沙姆沙伊赫)中部军区司令 乌济·纳尔基斯准将步兵旅 埃利泽尔·阿米泰上校(耶路撒冷)空降旅 莫代海·吉尔上校机械化旅 乌里·本·阿里上校步兵旅 泽夫·谢海姆上校(卡勒基利亚地区)步兵旅 摩西·约特瓦特上校(拉特伦地区)北部军区司令 戴维·埃拉扎尔准将约旦方向装甲师 埃拉特·佩莱德准将步兵旅 阿哈隆·阿弗农上校装甲旅 摩西·巴尔·科赫瓦中校装甲旅 乌里·罗姆上校独立步兵旅 耶胡达·加维什上校(贝桑地区)叙利亚方向混成师 丹·兰纳准将装甲旅 艾伯特·曼德勒上校步兵旅 约纳·埃弗拉特上校独立步兵旅 伊曼纽·谢赫德上校埃及军队的战斗序列副总统兼总司令 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哈基姆·阿密尔元帅阿拉伯联军司令 阿里·阿密尔上将总参谋长 安瓦尔·阿勒·卡哈迪中将野战军总司令 阿卜杜勒·莫桑·穆尔塔吉上将野战军参谋长 艾哈迈德·伊斯梅尔·阿里少将野战军陆军司令 萨拉丁·莫桑中将第2步兵师 萨迪·纳吉布少将第3步兵师 奥斯曼·纳赛尔少将第4装甲师 西德基·古尔少将装甲支队 萨阿德·埃勒·沙兹利少将第6机械化师 阿卜杜勒·卡德尔·哈桑少将第7步兵师 阿卜杜勒·阿济兹·苏里曼少将第20巴勒斯坦师 穆罕默德·蒙奈姆·哈斯尼少将独立步兵旅 穆罕默德·蒙奈姆·哈利尔准将空军司令 穆罕默德·西德基·马哈茂德上将海军司令 苏里曼·伊扎特上将约旦军队的战斗序列约旦战线联军司令 阿卜杜勒·蒙奈姆·里亚德上将(埃及)总司令 哈比斯·埃勒·马贾利元帅副司令 舍里夫·纳赛尔·本·贾米尔上将总参谋长 阿迈尔·哈马什少将西部军区司令 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萨利姆少将阿里步兵旅 艾哈迈德·希哈代准将希钦步兵旅 巴杰特·穆海欣准将(希布伦)第25步兵旅 穆罕默德·哈利迪中校(杰宁)第40装甲旅 伊纳德·埃勒·贾济准将(达米亚)第60装甲旅 扎伊德·本·沙凯尔准将(杰里科)第27步兵旅 阿塔·阿里准将(耶路撒冷)加德什步兵旅 卡希姆·埃勒·马泰准将(谷地地区)阿里亚步兵旅 图尔基·巴拉准将(纳布卢靳)哈希米步兵旅 贾马尔·埃勒·塔海尔上校(腊马拉)亚穆克步兵旅 穆法迪·阿卜杜勒·穆斯莱上校(北部)空军司令 萨莱·库尔迪上将叙利亚军队的战斗序列国防部长 哈非兹·阿勒·阿萨德中将总参谋长 艾哈迈德·斯韦达尼少将第12旅群 艾哈迈德·阿密尔上校第11步兵旅第132预备役步兵旅第89预备役步兵旅第44装甲旅第35旅群 塞伊德·塔扬准将第8步兵旅第19步兵旅第32步兵旅第17机械化旅第42旅群 阿卜杜勒·拉扎克·达达利准将第14装甲旅第25步兵旅第50预备役步兵旅第60预备役步兵旅第23步兵旅(拉塔基亚)空军司令 哈菲兹·阿勒·阿萨德海军司令 穆斯塔法·舒曼准将第五章 消 耗 战 争以军把六天战争以后由埃军发动的消耗战争看成是一次正式的战争,称之为第四次中东战争。这样,1973年的十月战争就可以说是第五次中东战争。从1967年6月的六天战争到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经历了六年零四个月的时间。纵观这段时间,大体可分为两个三年:六天战争的“余震”与埃及重整军队的纳赛尔时代的三年;70年8月停战以后准备下次战争的萨达特时代的三年。如主要以苏伊士运河正面的军事形势为基准划分,则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67年6月--1969年3月):运河地区的冲突和埃及重整军队。第二阶段(1969年3月--1969年7月);埃及发动消耗战争。第三阶段(1969年7月--1970年8月):以色列军队反攻和同苏联空军直接对抗。第四阶段(1970年8月--1972年7月):在停战情况下加强军备和以色列采取遏制战略。第五阶段(1972年7月--1973年9月):埃及驱逐苏联人员后正式进行战争准备。如果从对苏关系角度对这六年作大胆的表述,可以说纳赛尔时代的三年是收拾败局和同苏联合作的时期,而后三年则是阿拉伯国家同苏联之间发生裂痕互不信任的时期,同时,这六年还是苏伊士运河两岸的军事力量分别以美苏两国的一方为后盾,象玩跷跷板游戏一样,不断进行较量的六年。第一节 运河地区的冲突和埃及重整军队(1967年6月--1969年3月)这一年零九个月,在军事上可以说是六天战争的“余震”阶段,即埃、以隔着苏伊士运河不断发生冲突和海战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防御准备进行破坏,而以色列则实施报复。这一阶段,在战略方面,对以色列来说,是面临急需解决对占领地区采取什么政策和如何进行防御等问题的第一阶段;对阿拉伯国家来说,是面临如何尽快从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恢复过来,稳定国内局势,收复失地等问题的初期阶段。苏伊士运河正面的偶发事件,大概只是为了牵制国内舆论或者是期待它起到烟幕的效果而发生的。另外,这一阶段,对阿以双方来说,还是适应战后新形势的第一步。在这个问题上,阿方进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六天战争停战10天后的6月20日,苏军总参谋部一行飞抵开罗。 2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波德戈尔内飞抵开罗。 4天后回国。7月末,估计有作战飞机110架、坦克200—250辆等苏式武器运抵埃及。据称到10月份,埃军的飞机数量已达战前水平,坦克也增至700辆,埃军的重建迅速进行着。7月1日,埃军同以军在六天战争后第一次交火。在苏伊士运河北端三角形沼泽地区,埃军和以军的巡逻部队发生了冲突。战斗从黄昏持续到深夜,埃军留下许多尸体后撤退。7月2日,埃军开始炮击东岸的坎塔腊,到6日,以军死伤30人,以色列终于出动空军轰炸了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埃军炮兵阵地。7月11日夜,在苏伊士运河以东35公里的鲁马纳附近海域,以海军痛击了埃海军。两个月后的10月21日黄昏,以海军埃拉特号[①以色列最大的军舰(驱逐舰)。译者注]在海上被埃海军舰舰导弹击沉。以空军为进行报复,轰炸了苏伊士城的炼油厂,使该炼油厂连续燃烧了三天三夜。最初,埃军的攻击仅限于从西岸向东岸实施炮击,以后逐渐转为向东岸派出袭击部队。以军也向西岸派出了袭击部队。1968年春,埃军已装备了比战前更先进的飞机、坦克、火炮,恢复了军事力量,并把其中的3/4共7个师10万人的兵力部署在苏伊士运河西岸。埃军的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完全暴露的以军阵地实施炮击,使以军受到很大损失。在10月26日的炮击中,以军亡14人,伤34人。在此之前,以军在防御中尚未构筑阵地体系,等于暴露在沙漠中进行防御。这样,以军在对付埃及大规模炮击的防御战略上就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把部队后撤至埃军炮火射程外的安全地区,当受到攻击时实施机动性反击,甚至深入到运河西岸去粉碎埃军进攻,二是仍驻守在运河东岸,构筑坚固的要塞式阵地,在埃军猛烈的炮火下坚守。对选择哪个方案作出决断并予以实行的,是巴列夫将军。1967年末,当时43岁的巴列夫中将,继拉宾总参谋长之后就任以军总参谋长。他带着上述难题视察了苏伊士战线,也还有某些政治上的原因,结果选定了第二方案。这种选择的背景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以军曾有过从西奈半岛撤退的痛苦教训;还有另外的原因是国内出现了绝不从占领地区撤出——寸土地的强烈舆论。对巴列夫的方案,由于它采取静止的防御态势,军队很不习惯,而且造价又高,所以国内有许多人提出了批评意见。实际上,西奈半岛防御的基本设想是以第二方案为基础,采取空地协同的机动防御方式。就是说,巴列夫防线主要在于宣扬国威,在作战上它只能起到前进观察所及绊索的作用,而粉碎敌之大规模进攻则要由运河以东吉夫加法周围的装甲部队实施反击来完成。因此,实际上采用的运河防御设想,具有上述两种方案的折衷方案的特点,既能满足不丢掉——寸土地的社会舆论的要求,又能实施传统的机动作战。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可使防线得以用最小的兵力来维持。六天战争以后,由于占领地区防御的负担很大,以色列已决定延长服役期限。“用最小的兵力取得最大的防御效果”已不再是什么空想,它作为一个关系到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摆在以色列人民面前。168页图:巴列夫防线的支撑点(1971年)巴列夫防线的设想虽已确定下来,但是到实际施工阶段,如何在埃军炮击的情况下,在160公里的正面上构筑坚固支撑点,就成了问题。以色列任命阿弗拉罕·阿丹准将为筑城指挥官,并动员包括工程学专家在内的2,000名地方人员,昼夜不停地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施工任务。但当时这条防线不象十月战争爆发前夕那样完备,40个支撑点是1970年进行加固,1971年春最后完成的。这条防线由沙特(苏伊士城对面)经坎塔腊至鲁马纳,绵亘约160公里,由40个深入地下的坚固支撑点及后方纵深的20个辅助支撑点组成,它们可以相互支援。支撑点不是等间隔地配置,而是为控制通向渡河地段的四条主要通道,有重点地配置的。各支撑点之间既可以实施相互间的火力支援,又可以派出部队给予支援。在支撑点里,储备有弹药、食物、水,通信器材等,配备有小型推土机,由驻守部队自己对道路和支撑点进行维护。另外支撑点内经常驻有1名前进航空引导员,以色列空军在接到请求后,8分钟内飞机即可到达巴列夫防线上空。169页地图: 苏伊士战线略图北面戈兰高地的防御准备情况如何呢?以色列自从1967年六天战争中控制戈兰高地后反过来变为俯视叙利亚了。以色列如何防御这视界开阔的70公里正面高地呢?它们的想法与在苏伊士正面相同,即采取阻止敌人进攻和予以反击的方法。而与巴列夫防线不同之处是构筑了由三道防线组成的相当坚固的反坦克体系。第一道防线构筑了防坦克壕(6米×3米×4米),并敷设了地雷。第二道防线是由40-50个坚固工事组成的防御地带,配置有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在十月战争中发挥出威力的法式SS—10、SS—11反坦克导弹配置于第一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为纵向构筑的,用混凝土加固的地下坦克伏击壕,以封锁敌坦克可能经过的通道。适于反攻的通道有两条:约旦河上的亚科夫桥——库奈特腊---大马士革公路北侧,沿太巴列湖南面的亚尔木克河北侧通向拉菲德的通道。其他地区因为是隘路或者多岩石,部队机动受到很大限制。这个反坦克防御体系虽然是逐渐完善和加强起来的,但它却成为说明十月战争中叙军前进迟缓原因的一个关键。170页地图:戈兰阵地略图第二节 埃及发动消耗战争(1969年3月--7月)第二阶段是埃军主动发起消耗战争的时期,表明埃及已公开抛弃联合国的第242号停火决议。其直接目的在于防止以色列把苏伊士运河作为国境,最终目的在于使以色列受到巨大损失后被迫从苏伊士运河撤退,或者不得不根据阿方的要求,用政治方式解决问题。埃及认为,从运河东岸以军防御的脆弱性看,如果以自己优势的野战火炮、重迫击炮实施大规模炮击或袭击,是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但又作出这样的判断:由于以色列空军占优势,要达到这个目的会遇到困难。这一消耗战争战略是由《金字塔报》主编海卡尔,在1969年3—4月发表的文章中披露的。其主要内容是:“以色列虽然占领了广阔的土地,但它的后方供应线延长了,而且,它要负责维持占领地区的治安,经济负担也此以前加重,因此,它确已达到了战略上的极限。我们必须趁此时机,击败以军前线部队之一部,迫使他们撤出支撑点。”埃军在苏伊士运河西岸部署了大量的火炮,不断进行炮战。到1969年底,炮战达4,500次以上。以色列称这一新的战斗为“苏伊士战役”。面对埃军大量而突然的急袭射击,以色列极需加强运河东岸的防御阵地,并进一步使之体系化。以色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付这种消耗战争。巴列夫将军在1969年4月18日的巴列夫防线竣工报告会上明确地说:“我们的损失将减少到最低限度,我军掌握了主动权。”但他同时又认识到防线的作用是有限的,指出:“我们的防线不可能完全封锁住运河西岸,埃军可能偷越运河,出没于东岸各地,或者进行伏击,或者埋没地雷,或者捕捉我方官兵。”在这个阶段的五个月里,以军亡61人,伤168人。据称,从六天战争以后到1970年5月这段时间,埃方亡1,700余人,以方亡215人,伤565人。对以色列来说,摆脱这种最不利的消耗战争是燃眉之急。1969年7月20日午夜,国防部长达扬决心向埃及的消耗战争挑战,开始同埃及争夺苏伊士运河地区制空权的战斗。一夜之间,以军越出一年前埃军开始攻击后一直保持的防线,转入了攻势。第三节 以色列军队反攻和同苏联空军直接对抗(1969年7月--1970年8月)这一阶段是以军摆脱消耗战争的被动局面并实施反攻的阶段,也是以军完成苏伊士运河防御的基本态势,自六天战争以来第一次对运河西岸地面目标实施空中攻击的阶段。以色列空军于7月20日集中力量轰炸了埃及防御阵地和导弹基地,并同埃及空军进行了空战。171页地图:袭击格林岛情况图(1969年7月19日)海军袭击部队于7月19日夜,袭击了埃及苏伊士市南4公里格林岛上的岩石城堡,撤退时破坏了岛上的设施。 172页表格:埃及国内的苏联军事设施估算(1970年)172页图:以军突击队袭击在苏伊士湾南端沙德万岛上的埃军雷达基地以色列空军的攻击目标,还选择了驻有苏联军事顾问的地方、苏联舰船停泊的要地塞得港附近。对此,苏联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华盛顿也无“不赞成”的表示。超级大国这种动向,使这次反攻作战的余波扩大了。从这里,人们可以发现和了解有限战争的性质及指导上的特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有限战争的特点随处可见。无论是军队前进的界限,还是作战方向,都有交战当事国所不能独自决定的方面。以军反攻的目的,在于摧毁埃军的火力配系,使其消耗战争不能得逞。为此,以军掌握了制空权,并派出袭击部队偷袭敌人的后方目标。轰炸范围也扩大至开罗周围,作战地域由线转为面,从运河西岸扩大到开罗周围。到1969年末,埃军炮兵的威力已经衰减,以军反攻的目的似乎已经达成。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使以空军吃了苦头的防空导弹,恰恰是在1969年7月20日到1969年末,以军反击成功之后,埃及引进并部署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这简直可以说是历史的讽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以军反攻获得显著战果的1970年1月,纳赛尔总统访问了莫斯科。这时苏联决定向埃及提供大量的萨姆-3低空防空导弹。1970年3月中旬,苏联第一批1,500名军事人员,随40部萨姆-3导弹发射架、100架米格-21型喷气式飞机,同时到达埃及。到3月末,苏联军人、技术人员据说已达1.6万余人。4月,苏联又运来了高空防空导弹萨姆-2,并派来了飞行员。从此,以色列空军的优势受到了挑战。萨姆-2、萨姆-3导弹部署在苏伊土运河以西25—30公里的以军炮兵射程之外,其展开宽度为70公里,约为苏伊士运河全长160公里的一半。以色列空军的行动,在4月后半月以后开始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军陷入了军事危机,在对付埃军的攻击上,几乎丧失了信心。其原因仍然是萨姆导弹与203毫米加榴炮性能良好和苏联不断的支援。4月14日,国防部长达扬说:“埃及部署萨姆-3导弹,不过是大规模支援的序曲。这次战争的时间将拖长。其主要原因是苏联对阿拉伯各国的支援。我们在战场上所取得的任何战果,都将因一个强国的介入而被抵销。对阿方的坦克、飞机、导弹甚至政治上的所有损失,俄国都立即给予补充。”1970年7月,苏联飞行员驾驶的4架米格—21J式飞机,被以空军的“鬼怪”式F—4与“幻影”式—3C飞机击落,苏联空军司令库塔霍夫为此立即访问了开罗,决定给埃及提供、配置最新式武器。苏联人的这个举动,开始改变埃以之间的力量对比。据1971年4月19日出版的《航空周刊》报道,苏联这时提供的武器包括米格-23型飞机1个中队、萨姆-4“小偷”地空导弹、“沼泽”式地空显示式电传系统。还提供了100艘登陆舟艇,在这个前提下,埃及于1970年7月末开始正式进行渡河准备。据说,埃及如果没有渡河器材,第四次中东战争大概不会发生。同样,反坦克导弹也是1970年向埃及、叙利亚提供的。这样,到1970年8月,在苏联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埃及完成了萨姆-2、萨姆-3、23毫米四联装高炮(4门)组成的防空体系。1970年9月,苏联又同时向埃及和叙利亚提供了在十月战争中发挥出技术性奇袭效果的萨姆—6防空导弹(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称,向埃及提供萨姆—6是在1972年)。至此,埃及完成了联动式综合防空体系的部署。总之,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方起决定性作用的武器装备,如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和渡河器材等,大部分是1970年7-8月陆续装备起来的。在解决了武器装备的问题后,随之而来的是如何避免重蹈覆辙,不再象六天战争那样因部队训练不足而招致失败的问题。为此,埃军对各部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渡河训练,要塞攻击训练,坚守桥头阵地的步兵反坦克战斗训练,以及夜间战斗训练等。据英国出版的《1973年战略调查》称,埃及在几年前就已开始进行渡河训练,在国内其他江河上实施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模拟渡河作战训练。另外,以色列军官说,苏联军人甚至帮助埃军制造了营一级的作战计划。当然,埃及人强烈地否定了这个说法。随着苏联深深地插手埃及军队,以及埃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埃及军人要赶走苏联军人的情绪也逐渐高涨起来。埃军总司令沙兹利将军觉察到这种情绪,并成功地改善了埃军内部官兵之间多年来存在的不和关系。因此,埃军的士气迅速得到了提高。在苏联大力和不断的武器援助下,阿以之间的力量对比,在1970年7-8月间发生了逆转,以色列陷入了困境。据说,在这种形势下,以色列向美国提出了提供125架“鬼怪”式战斗机的要求,同时,以军统帅部开始考虑利用阿拉伯国家战争部署尚未完成之机,向阿拉伯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并认为这样做可能是上策。法国一位军事记者认为,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转折点——以军渡河进攻作战计划,实际上是在1970年7-8月危机严重时制定的。在苏伊士战线上,阿以全面战争一触即发之际,1970年8月7日,埃及和以色列达成了停火90天的协定。在莫斯科的斡旋下,纳赛尔总统于7月23日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关于中东和平的方案,以色列也在8月4日表示接受这个方案。双方同意停战的重要原因是在运河正面发生了美苏武力对抗的危机。7月30日,以空军伏击12架米格飞机,击落了其中的5架。31日,苏联空军司令库塔霍夫飞往开罗,调查空战失利的原因,并下令苏联飞行员撤出运河地区。在此期间,莫斯科作出了避免同美国发生直接军事对抗的决定。第四节 在停战情况下加强军备和以色列采取遏制战略(1970年8月-1972年7月)这两年,从停战到埃及发表驱逐苏联军事人员的声明,的确是动荡不定的时期。南面苏伊士战线的炮声静下来了,相反,东面的约旦与北面的戈兰高地却风狂浪急——接连不断地发生事端。1970年9月,“黑九月”所代表的阿拉伯游击队接二连三地劫持民航飞机;叙军直接插手约旦内战;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总统突然死去,11月13日,叙利亚发生军事政变,1971年5月13日,埃及发生政变;等等,中东完全陷入了台风的旋涡之中。在埃及发生的政变中,萨达特总统驱逐和逮捕了亲苏派的内阁成员与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的骨干,组成了新内阁。5月2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率代表团访问开罗。27日,两国签订了为期15年的友好合作条约。70年8月停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它表明两国在以色列接受从1967年占领的阿拉伯地区撤出的原则、埃及承认以色列国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可是,据英国的《1973年战略调查》称,由于埃及在9月违反停战协定,将萨姆防空导弹阵地向战线冻结区(运河西50公里内)推进,因此,连华盛顿也出现了重新研究中东政策的气氛。美国提出了埃以军队都从苏伊士运河后撤20公里的提案。萨达特总统在第二年2月4日表示同意把该提案作为履行1967年11月联合国第242号决议的第一阶段。但是,以色列政府表示拒绝,它提出,在和平条约的具体方案明确以前,不可能作任何撤退。在苏伊士运河正面,停战时,埃军有16个导弹阵地在运河以西30公里地域展开,到10月14日,有50个导弹阵地违反协定,部署到距运河50公里以内的地域,而且其中60%以上在距运河30公里以内地区展开。由于萨姆-3导弹的射程为40-48公里,所以,运河以东30公里的范围进入了导弹防空网的射程以内。使以色列感到棘手的另一种武器是203毫米加榴炮。包括这种武器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