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哈哈一笑道:“在下定不会让萧二少爷失望的!”说罢,他便从桌上拿起一支翠绿色的青竹笛,将手指放在笛孔上,开始吹了起来。他吹的是一首带有西北粗犷风格,铿锵有力的边塞曲。笛声高昂,旋律动听,让人听了皆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有几名也是来自关陇、西凉、河套等地的边塞军人,听了此曲之后,甚至不自觉地手无足蹈起来。而其他宾客亦是暗自心惊,没料到这不学无术的李家纨绔子弟,竟然在笛音方面有如此高的水准,倒是颇为出人意料。看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的确是至理名言。约莫一柱香功夫后,李元吉方吹奏完毕,他这时目光瞥向了萧岩,嘿嘿一笑道:“萧二少爷,不知道俺李四吹的这首边塞曲,与你那江南小调相比如何?”萧岩顿时有些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他如果要打肿脸充胖子,硬说自己的江南小曲好些,不免让人怡笑大方。而且这么多宾客,包括吟菲在内都听见了。别人可未必肯认同他。他早就耳闻抒梦钟情于自己那堂弟宇文明,而宇文明无论从自己的势力,还是自身的武功本事,都远强于他,所以他对抒梦的相亲会已不报任何希望。萧岩于是便只有将追求的目标,放在洛阳四大美女中的另一位佳人吟菲身上。可如果要让自承认输,在这晚宴上可是大大丢脸了。会失去追求吟菲的机会。就在萧岩犹豫之时,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李四公子,你吹奏的那边塞曲的确颇有气势,以高亢激昂的曲调为主,也算得上是首好曲。可萧二少爷的江南曲却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歌曲,以悠扬婉转的曲调为主。这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曲调,如何分得出高下来?”众人一听,也觉有理,以柔和婉转为主的江南小曲和以铿锵激昂为主的边塞曲的确大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硬要分出什么高下,的确有点强人所难。只不过,公平的说,单就这两首曲来说,李元吉的确还是比萧岩要略胜一筹。但萧家和李家现在同为天下四大势力之一,自然不会有人会主动渗合进来发表评论。李元吉这时却勃然大怒,经这人胡搅蛮缠说一通之后,吟菲就算对自己有所好感,也必然大打折扣。他立刻向声音来处一瞥,想看看是谁在这大放厥词。但一望之下,却是怒火中烧,原来此人正是害得自己三哥李玄霸身死,又掳了姐姐李秀宁而去的宇文明。李渊和李世民这时对望了一眼,亦是心中惊讶,他们显然也很奇怪,宇文明几时又跟萧铣搅到了一起?竟然会为萧岩出头。“哼!我道是谁在这胡言乱语呢。原来是堂堂周王啊!”李元吉冷哼了一声道:“周王既然对音曲如此有研究,却不知可否也下场为大家弹奏一曲呢?”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周王也能弹出如我之前那种慷慨激昂的战争之曲,元吉立刻扭头就走,绝不再踏进吟菲姑娘身边半步。”众人听闻之后,亦是心知肚明,李元吉必定是气愤到了极点,然后又觉得稳操胜券,才敢说出如此言语。宇文明其实只是想帮萧岩解下围,并没有更多的想法。但李元吉如此一说,倒将他也扯了进来。如果他就此退缩,只怕李元吉的气焰会更加嚣张,说出一些更难听的话了。吟菲这时也向宇文明望了过来,一双俏眸中露出企盼之色。宇文明读懂了她眼中的意思,那便是希望他能出手,惊退这李元吉,使这位贪花好色,行事狠辣的李家四少,不能再纠缠她。宇文明想起吟菲之前曾为自己通风报信的情谊,不禁心中一软,暗忖自己就好人做到底吧。他于是长身而立,意气风发地说道:“既然元吉兄如此有雅兴,那本王就下场为大家弹奏一曲吧!”说罢,他便向王世充问道:“郑王,不知道可否能为我准备一把琵琶和一些琴线、钉子、锤子等物?”“琵琶?”王世充一听,也是愣了,心忖难道宇文明要弹琵琶?听说这乐器是从西域胡人那边传进来的,很不好弹啊。这位周王竟然对琵琶有研究?可他又要琴线和钉子做什么呢?莫非要改装琵琶?“当然有!还请周王稍等片刻。”王世充现在身为洛阳之主,怎么可能连琵琶和琴线都没有?他立刻将两名侍女叫来,然后小声吩咐了几句。两名侍女点了点头,然后很快离去。片刻之后,她们又从屏风后钻了出来,走到了宇文明面前,一女手中拿着一把作工精致的琵琶,另一人则拿着一大捆琴弦和一个盒子。“周王,这便是您要的琵琶,盒子内有钉子和锤子。”两名侍女将东西放在宇文明面前,然后微笑着欠身行了一礼。暗忖这位周王还真年轻英俊,看上去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可竟然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了,的确是少年英雄啊。宇文明向她们回以笑容,随即便取出锤子和钉子,“乒乒乓乓”地敲打了起来。没过多久,他便将锤子和钉子放回盒子,再将琴线在新钉好的钉子上缠绕了起来。约莫一柱香功夫后,宇文明方将这琵琶改造完毕,然后长舒了一口气道:“好了!这件新的乐器算是完工了。本王弹得也不算好,合当给大家凑个乐了!”说罢,他便手指拨动音弦,一阵仰扬顿挫的乐声便从那改造后的琵琶上响了起来,其声音动听之极。这时,宇文明也同时吟唱了起来:“空灵雨夜,寒彻一世轮回。心灵琴弦拨乱,世间红尘滚滚。回忆往昔残殇,身负半生哀怨,奏响半生阑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狼烟四起,诸候割据天下。枥兵秣马、笙旗翻滚、飞沙走石,金铃鸣动苍穹,厮杀振动天下,满城烟沙,血泪落下,残骑裂甲。”“桃花盛开,落英缤纷,铺红天涯。锦瑟无涯,容颜倾国倾城,曲意风华绝代。”“皑皑白雪,樱花纷扬,舞陌流沙,残殇几世,轻捻花颜手遗余香。”“半盏青灯,古佛相伴,月夕成珏,风屏楼阁,年华一卷轻歌一曲,烟暖初妆。”“多少英雄浴血弑杀,多少忠魂烈骨埋死他乡,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白发送走了黑发。”“残垣断壁、兵临池下、满城烟沙,苦涩了谁等候的痴心!不畏满目沧桑,只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宇文明一边用慷慨激昂的音调唱着,一边用手指在那改造后的琵琶琴弦上拨动。众人这时都沉醉于这美妙的歌声之中了。这歌词的蕴意更是相当深刻,简直就是千古绝唱了。宇文明唯一会的乐器便是吉他。所以,他便将这时代外型与吉他最象的乐器琵琶改造了一番,按照吉他的琴弦进行调置。再用上了后世的一首名句,然后唱了出来,果然震惊全场。吟菲这时亦是苦笑道:“我原本以为自己在音乐歌赋方面,已是天下难有敌手了。但现在才知道,周王竟然是此中高手,吟菲哪及得上周王项背!只不知周王为何要将琵琶重新改装呢?”宇文明听闻之后,只得厚颜无耻地说道:“这是我新设想的乐器吉他。因为只在头脑中有一个大概的轮廓,还没有成形,所以并未制造。此把由琵琶改造的吉他,或许就是世上第一把了。”吟菲精致的脸上亦是露出动容之色,片刻之后,她方柔声说道:“刚才周王所唱的歌词的确非常精彩,不知周王可否再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吟菲愿意为之伴奏!”吟菲话音一落,众人的目光全都聚集到了宇文明的身上,想看他如何回答。不少诸侯都非常震惊,没想到宇文明不光武功高强,打仗厉害,在音乐方面也有这样的高深造诣,的确让人惊叹不已。第469章再度惊人宇文明唱到一半时,李元吉便知道自己是彻彻底底失败了。此时又见吟菲主动邀请宇文明弹奏,更知自己毫无机会了。他亦是只能恨恨地瞪了宇文明一眼,然后气呼呼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宇文明听吟菲如此一说,亦是只有硬着头皮去回想前世记得的诗词,看有没有适合吟菲要求的。片刻之后,他才终于想起了一首,随即正色道:“既然吟菲姑娘有此要求,宇文明也就只有勉为其难,硬着头皮试上一试了。”说罢,他便高声吟唱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雁门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宇文明无奈,只得把南宋武将岳飞作的那首《满江红》搬了出来,然后将其中的“靖康耻”改为了“雁门耻”,以暗示杨广在雁门关被突厥大军围困的耻辱。这首诗念出来之后,让在座众人更是惊叹不已。吟菲甚至忘了用曲乐伴奏了。“周王,这首诗当真可称得上是气壮山河,传诵千古了。”吟菲不禁又惊又喜,随即追问道:“却不知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可是您所作?”“这首诗叫《满江红怒发冲冠》,是我率军去雁门关援救岳父,班师回辽东的路上所做。”宇文明不得不又当了一回剽窃者。“岳父?”吟菲听闻之后愣了一下,不过旋即便想起,杨广的小女儿杨洛琪现在已是宇文明的夫人,听说最近还为其产下了麟儿。宇文明称杨广为岳父倒也说得过去。这时,她轻移莲步,走到了宇文明身前,然后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说道:“待此间晚宴结束,不知周王可否赏脸,到吟菲的住处坐坐,吟菲想与宇文明叙叙往事……”宇文明脑海中立刻想起了当初在听香水榭的事情,那时如果他一个把持不住,就会和这位绝代佳人发生关系了。不过还好,当时他总算抵御住了诱惑,才没有陷入进去。但没料到五年过去了,现在又出现了类似的情景。如今两人的身份和地位,都和当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宇文明也早娶妻生子。吟菲虽然脱离了听香水榭,却是依旧单身。如果他同意了吟菲的要求,恐怕家中的夫人就要多一位了。要说他对吟菲这样的绝世美女完全没有感觉,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从思想上还是现实的景况,都不适合在这种关键时刻和吟菲发生什么男女之情。所以,虽然宇文明有些心动,但他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吟菲姑娘,感谢你的盛情邀请,待此间事了,宇文明一定会到府上拜访的!不过如今却不太适合,只有请吟菲大家原谅了!”宇文明满怀歉意地说道,然后转身离去。其他人虽然不知道宇文明和吟菲之间说了些什么,但看宇文明一脸歉意地离开,而吟菲却是露出不舍的神情,只要不是白痴,多半也猜得到八成是宇文明拒绝了吟菲的邀请。李元吉和萧岩见状,又有些心中活动起来。但未料到的是,吟菲却是突然轻叹了一口气,向众人躬身行了一礼道:“吟菲身体略有不适,今晚的宴会就先告辞离去了。希望能在诸位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洛阳大会的结果圆圆满满。让天下早日回归和平与安宁!”说罢,吟菲便转过身,在两名侍女的陪伴下离去了。众人虽然不舍,但也不敢造次。王世充又安排了一些歌舞表演,但都无法与吟菲的歌舞相提并论。宾客们都看得索然无味,不久便纷纷告辞了。宇文明在与萧铣、萧岩父子寒暄了一阵后,也告辞离去。上了马车之后,红袖方才笑眯眯地挽住他的袖子问道:“夫君,吟菲找你说些什么啊?该不会是邀请你做她的入幕之宾吧?”“这……”宇文明暗忖该来的还是来了。他只得老老实实地答道:“她或许是有此意,但结果你也看到了,我是拒绝了她!”“呵呵,夫君你放心好了!妾身并没有吃醋,而是希望你要记得,对我们姐妹们的承诺!”红袖笑靥如花地说道。宇文明自然知道,家中的众夫人其实并不反对他纳妾,只是要求必须经过她们一致同意。象抒梦便是她们都同意接纳的人选。可吟菲却不一样了,家中的夫人们与她都没有什么交情,虽然她是才艺双绝,可毕竟是出身青楼,不光夫人们未必同意,那些保守的大臣们恐怕也会阻止自己和吟菲的结合。于是,他便只好苦笑道:“红袖姐,你想得太远了,此事八字还没一撇呢。我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此应对明天的治国之策辩论。哪有时间考虑这些男女之情啊?”“好了!既然你自己清楚,那妾身就不多说了!”红袖微微一笑道:“今夜也的确很晚了,夫君回去之后便早点休息吧!明天才有精神应对激烈的辩论。”宇文明点了点头,他的确也觉得有些困了。回到驿站之后,宇文明便很快上床睡觉,和红袖相拥入眠,夫妻两人倒是没有发生什么事,只是这样温柔地抱着入睡。……第二天一大早,张仲坚便来敲门,称王玄恕已经派来了马车,在驿站门口等候多时了。宇文明和红袖夫妇连忙起床,梳洗完毕后,便盛装打扮,走出了驿站。此刻,他们才发现,门口已经停了十余辆马车。王玄恕见宇文明和红袖出来,忙上前见礼,同时带着一脸敬佩的神色说道:“周王,您可让末将大吃一惊啊!昨晚的宴会上,周王不光武功盖世,一刀便斩了有朔方第一高手之称的陆季览,更在尔后与李元吉的乐器较量中震惊全场。实在让所有人都佩服不已。今天一大早,洛阳大街小巷皆在传闻,称周王是天上的文曲星和武曲星同时附体,是未来的真命天子呢。”“哪有这么夸张?我只是运气较好而已。关键还是看这三天洛阳大会的情形。”宇文明淡笑道。他可没有被宴会上的胜利而冲昏头脑。拿到传国玉玺、取得洛阳城的归属权,以及将抒梦娶回家,这才是最重要的事。这时,早已恭候在一旁的车夫,忙拉开了马车车门。宇文明与红袖一起,上了马车。随即车轮便隆隆转动,向太学府奔去了。……马车行进了半个时辰后,便抵达了一所宏伟壮观的府弟前,这里便是闻名天下的太学府了。太学府是前隋最大的一所学府,它不但云集了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年轻才子和文人,同时还是隋朝举行科举考试笔试的场所。太学府的学子,有不少都在科举考试中成绩优秀,后来成为了一方官员。而将自己的子弟送入太学府学习,也是一条走上仕途的捷径。在隋朝时期,一般只有关陇门阀、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的世家子弟才有资格入学读书。虽然太学府也收寒门子弟入学,但却所占比例极少。直到后来天下大乱,隋朝灭亡,不少太学府的士族子弟都回家帮助家族起事之后,府内的寒门弟子比例才高了起来。而连绵不断的战争,让这些太学府学子也是十分关注,他们平时议论的焦点,也多是哪方诸侯有望取得天下,哪方诸侯是最适合的明君。所以,孙思邈将太学府作为纵论治国之策的场所,也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门口早有穿着青布长衫,戴着白色书生巾的太学府学子恭候。在他们的指引下,宇文明和红袖两人便在王玄恕的陪同下,走到了府内的论道殿内。这论道殿是一所直径五十余丈的圆形大殿,殿内铺着青色的地毯。在地毯上还放着一个个圆形的蒲团。看来学子们以前论道,便是坐在这蒲团上进行的。宇文明走进论道殿,却见萧铣、李渊、杜伏威、李轨、梁师都等人带着自己的随从早已到了。这些诸侯见这时有人进来,都不禁转过头瞥了一眼。萧铣和萧岩父子自是露出了感激之色。而李渊和梁师都等人,却是眼中闪过一丝怨毒之色。宇文明也不在乎,他向萧铣和萧岩回以一个微笑后,便找了一个靠中间的蒲团坐下,红袖和张仲坚分坐在他两旁。然后众人便全都闭上双目,开始养起神来。没过多久,在李子通、沈法兴等人也走进论道殿坐好后,一位满头白发,穿着青布长衫,却红光满面,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模样的老者便在王世充的陪同下,走到了正中央的蒲团上坐了下来。而随着他们的入场,数百名身着青色长衫,头戴白色书生巾的太学府学子们,也一个个鱼贯而入,在诸侯们周围的蒲团上坐了下来,神色肃穆。看来他们便是要通过即将开始的国策论道会,来确定自己支持哪一方诸侯。第470章官制之争众诸侯大多不识这老者,但都猜到,此人十有八九应该便是药王孙思邈了。此次论道治国之策,以决定传国玉玺的归属,他不可能不出场。“感谢各位诸侯来到太学府,老夫便是孙思邈。前些时候,老夫无意之中得到了前隋的传国玉玺。便一直想将此印交给一位明君。希望他能尽快一统天下,平定如今天下的乱局,为黎民百姓开创一个安定祥和的局面。”孙思邈这时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缓缓说道。“不过,谁是明君?谁是暴君?谁是昏君?谁是庸君。这便甚难判断了!没有一位君主会认为自己是夏桀商纣,都认为自己是秦皇汉武。就如隋炀帝杨广一般,他开科举、建东都、修长城、凿运河、攻突厥、征高丽,都认为是开创大隋的千古基业,功在千秋,但却因为滥用民力,导致天下怨声载道。群雄揭竿而起,最后招致了大隋的灭亡。”“所以,老夫便认为,传国玉玺应该交给一位能采取最正确治国之策的诸侯……而何为最正确的治国之策呢?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认为的最好,这是很难统一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是从许多治国良策中选出一些多数人都赞同的。因此,老夫便将选择权交给了坐在几位诸侯周围的太学府学子们。他们都是对治国安邦的国策,有着相当研究的才子。”孙思邈这时正色道:“一会老夫会抛砖引玉,将几个治国问题向大家提出来,请大家一一回答。诸位可以向学子们叙述,自己如果成为天下之主后,采取的治国之策,看能不能打动他们的心绪。待几个问题都问完,所有诸侯都陈述完自己的治国主张之后,便由太学府的四百三十五名学子投票,确定一位他们最满意的诸侯。票数最多者将得到传国玉玺!”孙思邈话音一落,众诸侯都不禁窃窃私语起来,虽然之前王世充就已经宣布了规则,但他们总还有些将信将疑,但如今从孙思邈口中说出来,就可说是铁板钉钉了。如今所虑的,便是由谁先开始讲述了。按理说,先回答的人要吃一些亏。因为后来回答的人,会根据先前讲述者,在发表演说之后,众学子的反应上,确定自己应该讲哪些,不能讲哪些。以投其所好。但诸侯们仔细一思索,却发现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治国理论都大同小异,不外呼便是减赋税,不滥用民力,不乱发动战争之类的。如果有人先说了,自己再跟着说同样的国策,岂不是让学子们以为是拾人牙慧?反倒不妙。因此,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李子通便抢先问道:“药王,不知这回答问题是如何一个先后顺序?总不可能大家一起答吧?”孙思邈显然早已料到有人会如此发问,他轻抚了一下自己颌下长须,然后不慌不忙道:“如今到场的诸侯共有八位,即李渊、宇文明、萧铣、杜伏威、李子通、沈法兴、李轨和梁师都。而老夫提出的问题也是八个。每位诸侯都有一次抢先发言的机会,也有一次最后发言的机会。所以李使君可以放心,老夫对每位诸侯都是公平的。”李子通点了点头,然后便坐下了。他深知自己不可能在争霸天下之战中胜出。故已经在着手选择投靠一位可能胜出的诸侯。现在他已经在和李渊派的使者接洽,如果不出大的意外,洛阳大会后,他便将宣布投降李渊了。这次争夺传国玉玺的论战,他认为自己虽然不可能胜出,但却想以此证明自己的政务能力,好为将来投靠李渊后,谋个好职位。孙思邈这时微微一笑道:“如果大家没有什么疑问,那这次纵论治国之策的论战便开始了!我们都知道,在隋朝以前,是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丞相为百官之首。而隋文帝杨坚,却是废了丞相,将官制改为了三省六部制。尚书令虽然是官阶最高的官职,却是有名无实,没有实权。第一个问题便是:如果您取得了天下,那将会采取何种官制?”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众诸侯都是一阵沉默,他们没想到第一个问题竟然便如此刁钻。之前他们准备的大多都是叙述自己将如何勤政爱民的言语,根本没有想到孙思邈会提出这样深刻的问题。一时之间众诸侯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孙思邈目光扫视了一圈,然后便望着李子通道:“李使君,这第一个问题便由您先来回答吧。”李子通听闻之后,不禁张口结舌,他只是对自己如何爱护百姓,惩处贪官作了一些准备。关于朝廷体制的问题,他哪回答得上来。“这个……尊敬的药王,李某在这方面没多少研究,还是请另外几位诸侯回答吧。”李子通知道,自己如果胡搅蛮缠说一通,恐怕别人的映象会更差,还不如干脆不发表意见。孙思邈眼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随即便望向杜伏威道:“不知杜王爷可有看法?”杜伏威亦是挠了挠头道:“俺只对带兵打仗有研究,这朝廷官制方面,只有回去和几位军师商量之后,才能作定夺……”而沈法兴、李轨、梁师都等人也都和杜伏威的回答大同小异。直到孙思邈问到了萧铣,这位荆襄之主方才正色道:“回药王,萧某以为,还是三公九卿的官制较好。隋文帝杨坚创立三省六部制,目的是想巩固皇权,避免南北朝时期,掌握实权的大臣频繁篡位。于是便将百官之首的丞相一职废除,虽然客观上起到了避免大臣专权的情况发生。但结果却是君权无人制约,皇帝可以随心所欲行事。如果皇帝如隋文帝杨坚那样,是个明君还好……”“可如果是杨广那样的暴君,便是天下百姓的灾难。而且实行三省六部制,只是避免了外戚和大臣专权,却无法避免地方官员和农民起来造反。而自隋炀帝三征高丽以来,王薄、翟让、杨玄感、李密、窦建德等纷纷起兵造反。最后看似强大的大隋一样被推翻。所以,萧某认为,还是应该实行三公九卿制才对!”萧铣的话音一落,当即便有不少诸侯赞同。因为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仅二世便亡,这让许多诸侯都认为,这项官制并不合适宜。尤其是萧铣出身江南士族,南方人对于属于北方人的关陇门阀,制定的三省六部制度,一直便有排斥心理。不过,同属关陇门阀的李渊,却是显然听不下去了。因为这三省六部制可非杨坚一人推行的,而是当时整个关陇门阀都参予了制定。当然,关陇门阀当年会一致同意废除丞相,实行三省六部制,也是由于各大家族对于权力的分配争执不下之故。独孤氏、元氏、李氏、窦氏、宇文氏皆盯着丞相之位。而彼此之间的实力又相差不大,任谁也压制不了谁。最后才只能商量出这样一个妥协方案,大家各自掌握部分权力,实现了相互制衡。客观点说,那时的隋朝,更象是一个公司,杨坚是董事长,关陇门阀的各大家族是股东,然后所有家族都在公司董事会中派驻了一名执行董事担任要职。而杨广在继任皇位后,便一心想摆脱关陇门阀的束缚。于是,他便实行科举制度,招揽出身寒门的人才。同时还扶持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也加入董事会,想方设法削弱关陇门阀的权力。结果最后由于政策失误,不但逼反了关陇门阀,也让天下大乱,最后自己也成了亡国之君。而如今关陇门阀之所以一致决定支持李渊,便是因为他同意恢复杨坚建隋之初的制度,让各大门阀均能分享朝廷权力。不然李渊哪能这么快就平定关中,打败薜举,饮马陇西、进占巴蜀。“梁王如此批驳三省六部制,是否因为他是前隋所制定的,所以就不加考虑地予以否定呢?”李渊立刻反唇相讥道。他这时侃侃而谈道:“丞相一职,太过位高权重,如果皇帝能力强,威信高,可以压制住丞相,倒还好说。可如果皇帝年纪尚幼,或能力稍差,便会被丞相架空,导致臣强君弱的情况发生。如果这时丞相起了篡位之心,那皇帝便毫无抵抗之力,改朝换代便在眼前了。如西汉末年的王莽、东汉末年的曹操,曹魏末年的司马懿等皆是如此。至于在南北朝时期,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等朝,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四朝,皆是因为臣强君弱,而导致频繁的改朝换代,政局也一直处于动荡之中。”“正因为三公九卿制度有如此大的弊端。隋帝杨坚才会实行三省六部制,而从隋朝运转的情形看,的确避免了大臣篡位的情况发生。而隋朝之所以灭亡,并非三省六部制不好,而是杨广个人的能力不行,横征暴敛,频繁对外用兵,激起了天下百姓的反对,才导致隋朝灭亡。”李渊摸了摸自己胡子道:“所以,李某认为,三省六部制或许有不好的地方,但却是目前最好的制度,将来统一天下的新朝,理应继续采用三省六部制!”第471章君主立宪制这下李渊和萧铣便有些针锋相对的意味了。而随后发言的诸侯,或赞成李渊的主张,或赞成萧铣的主张,但都了无新意,更多的是在重复李渊和萧铣的话。到了最后,孙思邈方将目光转向了宇文明,微笑着说道:“下面,便该请我们最年轻的诸侯周王宇文明发言了。不知周王对于新朝官制有何见解?”宇文明早在李渊和萧铣辩论时,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他脑海中其实有很多比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更好的政治制度。但他也得考虑这个时代的人,能不能接受的问题。比如说提出什么共和制、人民民主专政制度,那光是向别人解释一个没有君主的制度就得费好长时间,而且别人也未必能接受共和制。所以,他思考了半天,还是决定将十九世纪,德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搬了出来。此项政治体制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人,可以接受的极限了。“其实,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各有优缺点。前一种体制有丞相,能够制约君权,但却容易发生丞相独揽大权,篡位自立的情况。而后一种体制分散了丞相的权力,使得篡位不是那么容易,但却将国家的命运完全交给了君主。这种情况下,君主是一个明君还好说,是杨广那样的暴君就成了天下****的根源!”宇文明环顾了四周的诸侯和学子,侃侃而谈道。“所以,我便设计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可以集合三省六部制和三公九卿制两者的优点,同时又可以避免它们的缺点。”宇文明这时正色道。“哦?周王竟然设计了一种新的政治官制?”这下,不光是在座的诸侯和学子们,就连孙思邈也瞪大了眼睛问道。要知道,一种政治体制可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搏弈,并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推行的。而且设计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太多了。当年三省六部制也不是杨坚一个人想的,也是经过了满朝文武,乃至关陇门阀的各大世家群策群力才设计出来的。而宇文明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他就能设计出一种崭新的制度?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是的!我设计的政治体制,叫做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结合了极西域的罗马帝国元老院制度,以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的法家思想,既能做到制约君权,防止皇帝胡作非为,又能避免大臣专权,谋朝篡位。”宇文明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道。“老夫愿闻其详!”孙思邈亦是一脸郑重地说道。他也听说过在大食国的西边,还有一个更强大的罗马帝国。只不过好象据西域来的商人称,这个国家后来又分裂成了东西两个国家,西边的那个国家被蛮族所灭。东边的那个罗马帝国还尚存。宇文明这时方侃侃而谈道:“这君主立宪制,乃是实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体制。君主作为皇帝,掌握军权,同时对立法、行政、司法三项事务都有最高决定权。这需要专门制定一部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进行规定。任何人,包括君主在内,都不能违反宪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立法权由议会行使,负责制订国家法律,讨论国家重要决策,同时行使监察官吏的权力。议会的议员则由各郡按人口比例,派出代表人员组成。”“在行政权方面,个人认为,国家应设立军部、外交部、教育人事部、内政部、财政部、情报部、科技部、国防部、监察部等九部。其中,军部由君主直接控制,监察部由议会指导工作。其他七部的部长则由议会讨论,报经君主同意后任命,君主可指定其中一名部长为首相,代表君主行使行政权力。”“而至于司法方面,则在中央和地方专门设立法院机构,负责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这一方面,我已在自己的辖区进行了试点,在我大周的郡县里,单独设有通判一职,他们便是专门审理案件的。”宇文明的这一番话如同石破天惊一般,让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禁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周王竟然提出了这样惊天动地的政治体制。他们一时之间还不能完全消化完宇文明的官制新方案。人人都皱着眉头反复思考着。王世充便率先忍不住问道:“周王,您说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岂不是将君主和皇室成员皆包括了进去?可自古以来,便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是不是对君主和皇室、大臣贵族们约束太大了?”“郑王,这是肯定的!我一直认为,对君权应该加以约束,不能让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别的不多说,单从杨广三征高丽来说,当时在朝中讨论时,几乎人人都反对,赞同的几个人也不是真心赞成,只是迫于皇帝的淫威,违心赞面而已。郑王当时正好任兵部尚书,想必对个中情况更是清楚万分!”宇文明这时正色道:“如果当时有对皇帝的约束机制,在大部分大臣都反对出兵的情况下,即使皇帝本人态度再坚决,朝廷也不会通过远征决定。那大家回想一下,这样一来,大隋还会这么快灭亡吗?”众诸侯此刻都是一阵凛然,他们自然知道,如果大隋没有三征高丽,那天下的矛盾就不会如此激化,就算有人起来造反,也得不到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而且隋军没有在高丽折损那么多兵马的话,镇压各地叛乱也必然非常轻松。也许到现在杨广仍在好好的当他的皇帝呢。萧铣点了点头道:“周王你说的要约束君权之事,萧某也赞成,可难道你不怕如此一来,却让首相坐大吗?听你的意思,这首相跟原来的丞相,岂不是差不多了?”“梁王多虑了!其实首相和丞相不光是一字之差,在权力上更有很大的不同!”宇文明对于萧铣还是比较尊重的。他耐心解释道:“丞相是百官之首,可以有罢免、提拔其他官吏,甚至代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权力。可首相只是朝廷九部中的一名部长,他只有管理自己所在部门的权力。被称为首相,其实只是有召集并主持会议的权力。他无权任命其他部的官员,更无权干涉其他部门,以及议会、法院的权力。”众人听宇文明这样一解释,方才明白过来,感情这首相说穿了只是相当于原来大隋的六部尚书中的一位而已。“而且,为了避免官员专权,我还打算在官员中实行任期制,不管是议会的议员代表,行政各部的部长,以及法院的院长,都只有五年的任期,到期后便需要走一次重新任免的过程,最多只能连任一届,以避免某人在一个位置上干得太长了,形成小团队,拉帮结派,导致腐败。”宇文明又抛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制度。李世民这时忍不住问道:“周王,实行任期制,的确可以避免官员专权的情况发生。可如果是那些才德皆备的官员,到了十年之后,却也不得不离职,这岂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吗?”宇文明听闻之后,却是微微一笑道:“这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啊!比如说世民兄才德皆备,在内政部长的位置上干了十年,不能再继续担任了。但你可以去当财政部长,或者教育部长啊。而且就算行政官员做不成,还可以去法院、议会担任官员啊。怎么会没有用武之地呢?何况你当不成内政部长,并非就对内政部完全没有影响力啊。新一任的内政部长,对于有些问题拿捏不稳,也可以找你商议,并非就完全撒手不管啊!反正大家的目的都是让国家强大,民众安居乐业,不受外敌欺侮!”宇文明的这一番话,让李世民也不禁深思起来,宇文明虽然是他的生平大敌。但这些见解却也让他佩服万分。片刻之后,李世民也不禁拱手作揖道:“宇文兄果然高瞻远瞩,世民自叹不如!”孙思邈见再无人就此问题发表意见,方又说道:“第一个问题就暂且讨论到这里吧,周王的独特见解,尤其是那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制度,让我们都大开眼界。下面老夫便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诸位有幸统一天下,将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对于这个问题,各诸侯的看法倒是普遍一致,认为分封制又会造成象周朝那样,变成群雄割据,天下混战的局面。所以自秦以后的历代朝廷,都实行的郡县制。只有汉高祖刘邦实行了分封制。但他却是只封他的子孙为王,认为就算有封国造反,不管谁胜出,都是他的后代,是刘氏坐稳了天下。而后来,果然在汉景帝时期发生了七王之乱,在叛乱被镇压下去之后,汉朝皇帝便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削弱各地封王权力的措施,让这些藩王有名无实,再也无法对中央朝廷构成威胁。第472章超越时代的见解但宇文明在这个问题上,看法又有所不同。他虽然偏向郡县制,但却不完全否定分封制。他认为,可以在朝廷打下的,离首都较远的新领土,实行分封制,封一些皇室成员去那里建立自己的王国。同时,允许他们建立军队,向外扩张,凡是打下的领土便是这个王国自己的。当然,这样做有可能会出现边疆的王国实力强过了中央朝廷,最后发兵夺取皇位的情况发生。但宇文明却认为,如果真的出现这种事,那说明中央王朝已经衰落了。就算边疆的王爷不打进来,北方草原的异族,或者南方的蛮族、中原内部的叛乱者也会推翻中央王朝。与其让天下落入皇室之外的人手中,不如落入皇室的其他成员手里。这一论调又吸引了众学子的注意,虽然有不少诸侯不以为然,但孙思邈却是目光闪烁,显然为之所动。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宇文明和其他诸侯倒都没有太多表现,在财政、税收、内政等方面的回答,都算是中规中矩。相形之下,李渊由于出身关陇门阀,且又正式称帝,在这方面倒还表现突出,赢得了不少学子的认可。很快便到了最后一个问题。孙思邈喝了一口茶后,方正色道:“现在也到了论道会快结束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中原王朝自秦统一天下以来,便外患不断。先有匈奴南侵,后有五胡乱华,在隋朝时又有高丽、突厥之患。如今高丽已灭,可西面的吐蕃,南面的南诏,北方的突厥,依旧对我中原虎视眈眈,意图南下。不知各位诸侯可有何良策对付这些异族?”这个问题是由萧铣先回答,他的答复没有什么新意,延续了当年裴矩就突厥的威胁问题,向杨坚的献策:无非就是送其礼物,安抚其首领为主,然后挑拨其内部纷争,好由中原王朝坐收渔利。而李渊的回答则要强硬一些,认为可仿效汉朝,在初期天下刚统一时,不妨暂时委屈求全,待兵力强大之后,便组织大军反攻草原,消灭突厥的有生力量,同时修建长城,以防止突厥军南下。其他的诸侯回答都跟萧铣和李渊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毕竟漠北的边患由来已久,草原各族都是全民皆兵,且全是来去如风的骑兵。中原王朝即使派大军前去追剿,也往往是疲于奔命,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即使是在汉武帝时期,也没能灭了匈奴。而当轮到宇文明发表意见时,他却郑重提出,不管是修长城防御,还是派出军队进攻草原,都是制标不制本的方法。“修长城其实是一种被动防守的措施。我国北方边境长达数千里,敌人从草原上调集大军攻其一点,我守军便往往因寡不敌众而被敌人突破,使长城防守形同虚设。而当我军调集大军前来支援时,敌军便早已抢掠完毕,回到草原去了。”“而象汉武帝时期那样,主动派军队深入草原腹地,打击敌人,虽然进了一步,但却仍然是制标不制本的方法。因为汉军当时攻克了匈奴牙帐之后,便军队撤回中原,将草原重新让给了匈奴人。他们虽然损失惨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便会恢复元气,再度南下。所以从汉武帝之后一直到晋末,匈奴都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最后五胡乱华之时,这些匈奴人还是其中的主力之一。”宇文明详细叙述道。李元吉听到这里,却是冷哼了一声道:“宇文明,你光是否定别人的作法,自己却又提不出解决北面边患的方法,又有何意义?你既然能提出什么君主立宪制,想必也有解决突厥人的方法吧?”宇文明听闻之后,却是哈哈一笑道:“李元吉,本王当然有办法了。只不过,在座的诸侯中,便有人与突厥人暗自私通,甚至想作突厥人南下的马前卒。如果我在这里说出来,只怕那人立刻便会向突厥的颉利可汗通风报信……”之前红袖便向他提醒过,称梁师都和李渊都可能和突厥人暗中有来往,在这种场合,最好不要谈及对付突厥人的具体策略。梁师都听到这里,立刻便反唇相讥道:“宇文明,你别血口喷人!谁跟突厥勾结了?你有种就拿证据出来,别挑拨离间!”红袖此刻故作惊讶道:“唉哟,梁使君是怎么了?我家夫君只说有人与突厥人勾结,又没说这人便是梁使君。怎么梁使君那么激动呢?”梁师都顿时张口结舌,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中了宇文明的计。李轨和梁师都素有间隙,这时趁机落井下石道:“红袖夫人不知:这梁师都的母亲便是突厥人,他有一半突厥血统,自然是向着突厥了。”梁师都冷哼了一声道:“我母亲是突厥人不假,可我父亲却是汉人!所以我自然算是汉人了。五胡乱华时,北方各族皆在通婚,在座的北方人有几个没有胡族血统?”他这一说,倒让不少人皆住了口。如今北方胡汉通婚极广,李渊、王世充、宇文明、李轨等人的祖上皆有胡族人,虽然现在他们都是说汉话,习俗也和汉族一般无二,但要严格说起来,却也不能算是纯种的汉人。宇文明这时方沉声说道:“对于纯粹的血统论,我是一贯反对的。北魏孝文帝虽然是鲜卑族,但却号召北魏皇族拓拔氏改姓元,并下令鲜卑人说汉话,学汉文,改汉俗,大家说他象胡人一些,还是象汉人一些?”“而有的汉人,在异族入侵中原之后,却是当上了异族的帮凶,帮着那些凶残的胡族残杀汉人。五胡乱华时,匈奴人刘渊,羯族的石勒手下,都有不少这种汉人。对于如此汉奸,岂能将他们视为同种?”宇文明的这一番话,倒让在座的学子们不禁陷入了深思之中。一个有胡人血统,但却说汉话,写汉字,思维也如汉人一般的所谓胡人,能称为异族吗?孙思邈这时也不禁露出赞许之色道:“周王的话言之有理。前隋文帝杨坚是汉人,但独孤皇后却是鲜卑人,可独孤皇后却是公认的德才兼备,母仪天下,勤俭节约,温柔贤淑的好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关键还是看这个人本身如何。”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今天对国策的论道,各位诸侯都发表了精彩的论述。下面,便该是评定谁将胜出的时候了。请诸位再多品半个时辰清茶,老夫很快便会公布结果了!”孙思邈的话,算是为今天的辩论画上了句话,接下来,便该是由四百三十五名太学府学子投票了。这时,从屏风后鱼贯走出数十名身着白色轻纱的侍女,她们每人手中皆端有一个托盘。在托盘上放着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而四百三十五名学子则一个个站起身,排好队走到侍女面前,从她手中取过纸笔,然后蘸了墨水开始写起来。他们写的自然是自己觉得最心仪的诸侯。而从之前各位诸侯的陈述看,宇文明明显胜出一筹,他提出的朝廷体制、官位设置、在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对抗草原异族等方面,都有很多独特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李轨、梁师都、李子通、沈法兴、杜伏威等人本就没想过能在论述治国之策时胜出,倒也无所谓。萧铣则一心想拉拢宇文明,又身处李渊和杜伏威的两面威胁之中,对于传国玉玺也没有那么渴求的需要。但对于李渊来说就不同了。他和宇文明是现在公认的,最有希望赢得天下之争的两位诸侯之一。而且他得到了关陇门阀的全力支持,有着深厚的世家底蕴。宇文明虽然出身关陇门阀,但宇文世家现在早已衰落,没剩几个人了。且他上任之后,施行的各项措施都是削弱世家影响力的,所以他与关陇门阀各大家族的关系并不好。关陇门阀不可能再支持他。山东士族就更不用说了,刚刚才在宇文明的地盘上掀起一场叛乱,虽然被镇压下去了,却也让大周内部处于严重的混乱之中,实力有所削弱。让原本看好宇文明的不少寒门小族又处于犹豫之中。如果李渊在这次洛阳大会上,能赢得传国玉玺,将极大地提高他的声望,吸引大批小家族的子弟投靠。在争霸天下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李渊对于传国玉玺是志在必得,不容有失。“世民,你估计这些太学府的学子们会做何选择呢?爹胜出的希望大不?”李渊悄声向李世民问道。李世民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道:“很难!宇文明先前提出的几项主张,都极有新意,且他岁数年轻,和这些学子们差不多,较容易得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