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8

孔子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怎么办?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然,那年头还没有和尚。不过,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孔子知道自己要当外来的和尚是不可能了,可是,出去留个洋镀镀金还是可以的,如果去伟大的首都学习学习,那回来之后身价立马就不同了,见识也增加了,不愁没人报名学习。  想法虽然是个好想法,可是要实施还有些困难。困难具体为两个方面:第一,经费问题,去一趟伟大首都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第二,就算凑齐路费去了伟大首都,可是人生地不熟的,谁搭理自己啊?  不过,这点困难是难不倒孔子的。  这一天,讲课结束,下课之后,孔子请南宫敬叔留下来说话。  "老师,什么事?"南宫敬叔恭恭敬敬地问。为什么他叫敬叔呢,因为他很恭敬。  "我听说吧,王室国家博物馆的老聃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诗书礼乐无所不通,不是小通是大通,还精通道德。你叔叔我呢,想去王室跟他请教学问。我想呢,这样的事情公室应该鼓励,不知道能不能赞助一些车马费什么的,方便的话,替我问问。"孔子的意思,请南宫敬叔去鲁昭公那里帮他申请些经费。  "好啊好啊,包在我身上了。"南宫敬叔一口应承下来,一来有把握;二来,即便鲁昭公不肯出钱,自己掏钱也要帮老师走一趟;三来,要讨老婆欢心。  第二天,南宫敬叔就去见鲁昭公了。  "主公,孔子您知道吗?"南宫敬叔问。  "嗯,听说过,说很有学问啊,怎么,你拜他为师了?他学问怎么样?"鲁昭公的消息还挺灵通,早就听说过孔子了,也听说南宫敬叔放下身份前去求学的事情了,他还觉得挺好奇。第31节:公款出国(3)  "主公,我老师是真有学问,怎么个有学问法呢?我觉得臧文仲、叔孙豹他们都没有我老师有学问。这么说吧,他说自己的学问是第二,鲁国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南宫敬叔一通忽悠,把孔子捧上了天。  "哇噻,这么厉害?咱们鲁国不愧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啊,真出人才。"  "有学问也就罢了,我老师还特别好学。昨天老师跟我说了,咱们鲁国是礼仪之邦,可是最近这些年在周礼方面还真做得不好,大家都不重视了。反而是我们丢弃的东西被外国人拣起来了,人家反而比我们正宗了,这不是太给我们丢脸了吗?这不是太给主公您丢脸了吗?所以,我老师想去王室学习周礼,回来之后好为国效力,让我们鲁国到哪里都有面子。"南宫敬叔开始把鲁昭公往自己的道上领。  "孔子说得对啊,当年你爹跟我出国访问,真是丢老了人了,唉,我们还真是落后了。去吧,我支持。"鲁昭公上道了。  "多谢主公的支持啊,不过我老师常说名正则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你想,我老师如果以民间教师的身份去伟大首都,谁理他啊?再者说了,我们堂堂鲁国竟然不派官方人士前往,而由民间人士自费前往,这跟咱们的地位太不相称了,这是丢主公您的人哪。所以我跟老师说了,我来找主公,主公肯定在人财物上全力帮助,并且给一个官派的名义。就这么着,我来找主公您了,您看这事怎么办?"  "好啊,你说得对啊,咱丢不起这个人啊。你去告诉你老师,所有费用我都包了,出车出人出钱还出介绍信。"鲁昭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忽悠成功,非常成功。  现在,事情已经由孔子自费留学变成了公派出国考察学习,这不仅是经费的问题,这也是规格的问题。公派,代表了官方认可的地位。鲁国这么多公立学校的老师鲁昭公不派,却单单派了一个私立学校的老师,这说明什么?别的不说,仅仅是鲁昭公资助孔子去王室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在鲁国引发轰动了。  参观学习  鲁昭公为孔子安排了一辆车,两匹马拉的车,一个御者,一个小童,此外,还有足够的路费以及一路通行的单位介绍信。南宫敬叔主动请缨,陪同老师前往伟大首都洛邑。  鲁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这一年孔子三十一岁。一行四人上路,一路上,无非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不则一日,来到了伟大首都洛邑。  考察学习,当然首先要考察。  孔子和南宫敬叔首先来到了周王室的明堂参观,这里,是周天子宣布政令的地方,也用来作为祭祀、选贤、纳谏、劝赏等重大国家事务的场所。平时,这里也对外开放,平民随便参观。  明堂门口的墙上画着尧、舜和桀、纣的画像,画像的下面罗列了他们的事迹或者罪行,还有相应的儆戒的评语。再旁边的墙上,则画着周公辅佐成王,抱着年幼的成王背对屏风,面向南接受诸侯朝拜的画像。  南宫敬叔也是第一次来伟大首都,看到周公的画像,不免好一阵激动,这就是自己的老祖宗了。  而孔子更加激动,他对周公的敬仰如江水滔滔,绵绵不绝。看见周公的画像,禁不住肃然起敬,来来回回地审视着。  "这就是周朝兴盛的原因了,明镜可以见己,学古可以知今。君主如果不能学习如何安身立命,忽略眼前的危险,就如向后跑却想追上前面的人一样,不是很荒唐吗?"孔子喃喃自语,又像在和南宫敬叔说话。第32节:公款出国(4)  在洛邑的第二个参观场所是太祖庙,也就是周朝始祖后稷的庙,庙堂右边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巴被封了三层,铜人的背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这是古代说话谨慎的人,小心啊,小心啊。不要多说话,说得越多,越容易坏事。不要多事,多事多祸患。必须要居安思危,才能避免做后悔的事情。不要说人和不好听的话,不要做任何不好的推测和判断,否则,就会招来祸患。不要以为自己说话没人听见,鬼神分分钟知道你在说什么。小火扑不灭,就会成为大火;小水拦不住,就会汇聚成河流;细线斩不断,就会织成罗网;树苗砍不断,就会长成大树。说话不谨慎,就是一切祸患的根源。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就是祸患的大门。  "强横的人不得好死,好胜的人一定会遇上对手;盗贼仇恨主人,群众厌恶官僚。君子知道自己不能面面俱到,因此保持谦恭谨慎,让人们喜欢自己,没有人与自己相争。人们都争着去那边,我就守在这边;人们都随大流,而我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所以我虽然比大家都高明,却没有人来仇恨我。江河能够汇集山谷的流水,就在于它的卑下;上天不会偏私,可是常常帮助好人。谨慎啊,慎之又慎啊。"  孔子和南宫敬叔看完了这段话,都深有感触,对视一笑。  "那天你问的问题,我回答不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你呢?"孔子问。  "老师,我明白了。"南宫敬叔回答。  "记住啊,这上面的话虽然鄙俗,可是合乎事理啊。《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一个人立身处世像这个样子,难道还会因为说话遭遇灾祸吗?"孔子指着铜人,对南宫敬叔说。  以上原文见于《说苑·敬慎》。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此处省略若干字)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三缄其口,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带着满怀的感慨,师徒二人进到了庙里。所到之处,两人都保持着恭敬和小心。孔子按照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来认真地观察着,与自己的知识印证的地方,就会心一笑;恍然大悟的地方,就轻轻点头。一路下来,孔子的心情十分舒畅,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  突然,孔子看到一个奇怪的容器。他实在想不出这个容器的名称和用途,于是,他要发问了。  这是孔子的习惯,只要不懂的地方,他一定要问个清楚。  "请问,这是什么容器?"孔子小心翼翼地问守庙的人。  "啊,这个叫做右坐之器。"守庙人说,守这么多年庙,这个问题还是第一次被人问。  孔子愣了一下,右坐之器他是学过的。  "我听说,右坐之器有一个特点,盛满了水就会倒,水太少就会倾斜,只有水的高度恰当的时候,才会立得正,是不是这样?"孔子问。  南宫敬叔盯着孔子,老师连这个都知道,真是太有学问了。  "哦,你知道?"守庙的人有些惊奇,他以为没人知道这个容器的秘密呢。"你说得对,是这样的。"  "可以试试看吗?"孔子想要验证一下。  "当然,那边有水,你们去盛点过来吧。"守庙的人很高兴,欣然同意。第33节:公款出国(5)  南宫敬叔没有等老师发话,事实上老师还真不好意思发话,所以南宫敬叔主动地走过去,用一个罐子从水池里灌了水,拿了过来。  右坐之器原本装着水,立得很正。守庙的人接过水罐,向里面倒水,水越来越多,直到装满。这个时候,右坐之器猛地倒了下来,里面的水都倒了出来。  "哇,果然啊。"孔子很高兴,尽管倒出来的水溅了他一脚。  南宫敬叔把右坐之器扶起来,守庙的人再向里面倒了一点水。然后南宫敬叔的手松开,果然右坐之器就歪歪斜斜地立着。之后,守庙的人继续向里面倒水,右坐之器一点点正起来,水装到一半的时候,右坐之器完全立正了。  "嗯,哪有满了而不倒的东西呢?"啧啧称奇之余,孔子有了一番感慨和领悟。  "老师,那么,要让满的东西不倒,有什么办法?"南宫敬叔问道。  "有啊,就是把里面的东西弄出来一些,不要让它那么满。"  "那,对应到人呢?"  "地位高的,要谦恭;事事圆满的,要谦虚;富有的,要节俭;出身尊贵的,要平等待人;聪明的,要能吃亏;勇敢的,要保持畏惧;口才好的,要敢于认错;博学的,不要卖弄高深;能看透世相的,要让自己糊涂一些。这样的做法,就是减损自己,避免太满。能做到这一点的,都是最有德的人啊。所以,《周易》里说:将要满的时候不自己减损反而增加的,最终一定会受损;将要满的时候懂得自损的,结果一定会很好。"  以上原文见于《说苑·敬慎》。不过,随同孔子的不是南宫敬叔而是子路。但是子路并没有随孔子去过洛邑,因此事实上应该是南宫敬叔。  原文如下(节选):  孔子喟然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  孔子曰:"持满之道,挹而损之。"  子路曰:"损之有道乎?"  孔子曰:"高而能下,满而能虚,富而能俭,贵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辩而能讷,博而能浅,明而能闇;是谓损而不极,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易曰:'不损而益之,故损;自损而终,故益。'"  (按:《史记》中孔子三十岁之前去洛邑,明显有误,历来不被采用,本书也不采用。现流行说法是孔子在鲁昭公二十四年去洛邑,可是,此时正是王子朝之乱,老子被胁从。兵荒马乱之中,孔子怎么可能去?去了怎么能见到老子?又怎么能考察?因此,本书也不采用。  据《礼记·曾子问》: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日有食之。"据《史记》:鲁昭公二十一年,日食。  因此,可以确定地推断,孔子前往洛邑是在鲁昭公二十一年。  另,据《孔子家语》,孔子还曾经"访乐于苌弘",而其他典籍中没有这项记载。以当时苌弘的地位,孔子恐怕难有机会见到,即便见到,恐怕也没有时间探讨音乐了。)第34节:老子见孔子(1)  第二四八章 老子见孔子  孔子在伟大首都过得很充实,也很开心。他感觉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许多,境界也提升了很多,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意思。  在洛邑,孔子常常向人请教,于是常常有人说起老聃,说老聃才是伟大首都最有学问的人。孔子早就听说过老聃,现在则更渴望能够见到老聃。  南宫敬叔帮助老师去联系老聃,除了求见老聃之外,还希望能够浏览周朝的典籍。  终于,老聃同意见孔子。不过,由于最近身体不好,推迟了几日。这推迟的几天,正好安排孔子到国家图书馆学习周朝典籍。  孔子非常高兴,于是带着南宫敬叔去国家图书馆学习周朝典籍,抄录了大量的典籍。后来孔子研究周易、周礼、诗等等,多半是这个时候从伟大首都抄录回来的。  老子对孔子的教导  晴空万里,万里无云,云开雾散。  总之,天气不错,温度适中。阳光明媚,微风轻吹。  这是一个圣人见面的日子。  老子终于在家里接见了孔子,老子不算热情,但是很有礼貌,伟大首都的人接见外地来的朋友多半就是这样。而孔子很小心谦卑,毕竟土包子来到大城市,惴惴不安是必然的。  宾主双方进行了客气但是不算热情的会谈,分别介绍了周朝和鲁国的情况,之后,两人之间形成了共同的话题,理由很简单:两国都处于内部利益集团激烈斗争的阶段,周王和鲁国国君都成了摆设。  老子重点讲述了自己的道德理论和无为而治,而孔子还没有理论,他认为周礼是救世良方,古人的教训对于当今世界具有指导意义。  老子站在道的高度看孔子的想法,觉得实在单纯得可以,没办法,地方和中央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大家的高度确实有差距。不过对于孔子的好学,老子还是非常欣赏。  孔子激烈地批判了鲁国三桓专政,认为他们违背了周礼,直接导致了鲁国的衰败。  南宫敬叔就在一旁,脸色非常尴尬。  老子看出来,孔子还是太年轻,有激情却又容易激动,对当权者非常不满,是典型的愤青。再看看南宫敬叔的表情,老子知道自己应该提醒孔子了。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  简单翻译:你所说的太腐朽了,说话的人都已经变成土了,只有他们的话还留着。君子如果得到时机就发挥,否则就隐居起来。我听说,高明的商人不暴露自己的底牌,高尚的君子不显露自己的贤能。我建议你少一些骄傲,少一些欲望,你亢奋的神色和不切实际的目标,对于你都没有好处。我能忠告你的,就是这些了。  "是、是。"孔子心悦诚服,老子的话让他想起那个三缄其口的铜人。  第一次会面就这样结束了,谈不上特别愉快,但是还算融洽。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老子对孔子也很喜欢,尽管他觉得这个年轻人还很不成熟。  基于大家的高度有差距,老子对于再见孔子兴趣不大。不过,孔子在接受了老子的教训之后,实际上也不愿意再谈论天下事。所以,孔子再次请求见面的时候,提出想要专门请教关于丧葬礼仪方面的问题。  鉴于孔子的诚意,老子决定再见他一次。  这一天,恰好老子主持一个葬礼,于是老子邀请孔子前来,代替自己主持,自己则在旁进行指导。孔子的主持中规中矩,完全按照周礼进行。在灵柩运往目的地的途中,突然天色暗了下来,抬头看,太阳被月亮一点点挡住,发生日食了。  孔子有些傻眼,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第35节:老子见孔子(2)  "孔丘,把灵柩停在路的右边,大家停止哭泣,等待自然的变化。"老子给孔子下了指令,于是孔子急忙照办。不久,日食结束,于是继续行进。  "老师,为什么这样?"孔子问。  "因为这是合乎礼的。"老子回答。  等到葬礼结束,回到老聃的家中,大家坐定了,孔子还有问题要问。  "我知道,灵柩已经出殡就不能返回,而谁也不知道日食会持续多长时间,既然这样,当时为什么要停下来呢?与其等待着耽误时间,继续走不是很好?"孔子问。一路上他就在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是我们可以推理。诸侯朝见天子,早上太阳出来就出发,太阳落山就歇息。大夫出使,也是这样。下葬的时候,不能天不亮就出发,也不能天黑以后才歇息。披星戴月行走的人,不是江洋大盗,就是奔父母丧的。今天发生了日食,跟夜晚有什么区别呢?再说了,如果发生日食继续走,就等于诅咒大家的父母,这是不可以的。"老子的一番分析,见情见理,孔子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老师,你太高明了,这就是传说中的举一反三吧?"孔子对老子的敬佩,是越来越强烈。  "老师,我还有个问题。"孔子是带着问题来的,自然还有问题。  "你说。"  "从前,八到十一岁的孩子死了,就在园子里埋葬,因此就用活动的床把尸体抬到墓坑旁,然后入殓下葬。后来下葬不在园子里了,地方远了,该怎么办?"孔子的问题很刁钻,不刁钻的问题也不用请教老子了。  "是这样的,当初史佚的孩子死了,墓地很远,召公就建议他先把孩子入殓了,然后再抬去墓地。史佚就说他不敢,于是召公去找周公,周公说有什么不敢,就这样做了。于是,史佚就把孩子装殓了,这才送去墓地埋葬。所以说,这个规矩早在史佚那里就改过来了。"老子讲了一个典故,解决了这个问题。  "哦,原来这样,我真是孤陋寡闻了。"孔子很高兴,困惑他很久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可是,我还有个问题。"  "还有?说吧。"  "父母死后,到了卒哭(约在死后一百日)之后,这个时候受征召打仗,是不是合乎周礼的?还是有什么先例的?"孔子问。这年头战争多,这个问题倒很有现实意义。  "嗯,夏朝和商朝的规定呢,就是守孝三年期间不用应征。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亲也'。这事情到了周朝原本也是这么规定,不过呢,"老子看了看孔子,又看看南宫敬叔,接着说,"贵国的开国君主伯禽破了一次例,他在卒哭之后立即出兵攻打了徐国。当然,当时的情况也是迫不得已。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也说不清楚了。"  孔子笑了笑,他知道老子的意思,就是说当今没人讲究这个了。  "那,我还有个问题。"孔子还要问。  "说吧。"  ……  孔子问了很多问题,老子耐心地一一解答。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  老子将孔子师徒送到了门口,对孔子说:"年轻人,我听说有钱人送人钱财,仁义者送人忠言。我没什么钱,还好有点仁义的名誉,所以我送你几句忠告吧:'聪明睿智但是却很危险的人,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博闻善辩但是陷入麻烦的人,是因为他总是揭别人的短。所以,做子女的要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问题,做臣下的要站在君主的立场发表看法。"第36节:老子见孔子(3)  老子原话见于《史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有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感谢老师的金玉之言,孔丘牢记在心。"孔子再三表示感谢之后,与南宫敬叔拜辞而去了。  "孔丘,唉……"望着孔子远去的背影,老子摇摇头,叹了口气,他知道以孔子的性格,恐怕很难按照自己的忠告去做,所以,即便他很执著很好学,恐怕在政治上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首都效应  从伟大首都回到鲁国,孔子变了。  孔子更有学问了,也更有涵养了,即便说话,都有了一些伟大首都的范儿了。在鲁国,真正有机会去伟大首都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是大夫,要去趟伟大首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人们都用羡慕和敬佩的眼光来看孔子。  "老师,伟大首都是什么样?"学生们亲戚朋友们和邻居们都这么问。说起伟大首都,就像我们现在唱"北京的金山上"或者"我爱北京天安门"一样带着向往和仰慕。  每次这个时候,孔子就会绘声绘色地将自己在伟大首都的见闻和感受说给大家,大家则毕恭毕敬地听着,时而发出赞叹声。  每次的最后,孔子都会专门说到老子。  "哇噻,你们知道全世界最有学问的人是谁么?就是老聃啊。鸟,我知道能飞;鱼,我知道能游;兽,我知道能跑。野兽,可以用网捉住它;鱼,可以用鱼钩钓住它;鸟,可以用箭射它。可是,龙是我所不知道的,龙乘风上天,我们根本无法企及。我跟老子见面之后,发现他就是龙。"孔子开始赞叹。听的人则瞪大了眼睛,拼命去想老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原话见于《史记》。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从伟大首都回来,增长了这么多见识,提高了如此大的境界,接受了世界第一学问家老子的教诲并且跟老子成为朋友,如此一层层的光环套在了孔子的身上,孔子一时间迅速成为广受尊重的学问家。  于是,很多人前来求学,包括此前不愿意屈尊前来的卿大夫的子弟们。  据《史记》:"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为什么太史公特意提到了这一句?《史记》的学问高深啊。  不管怎么说,如今留洋镀金的人,你们的祖师爷就是孔子了。  报名的学生多了,收入大大增加了,孔子的经济条件迅速好转。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  学生增加了,特别是住校的学生增加了,管理上就有些困难了。生活上要管理,吃喝要管;学习和宿舍管理也需要人。怎么办?  吃饭的问题上,孔子开始让老婆帮厨。老婆尽管一百个不愿意,最终还是接受了。  学习的问题上,孔子的想法,要找一个班长或者助教一类的人。一开始,孔子觉得南宫敬叔很合适,可是南宫敬叔委婉地拒绝了,一来他不住校;二来最近的家族事务比较多,缺课的时候越来越多;三来,他觉得这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终于有一天,孔子找到了班长的人选。  子路求学  这一天正在讲课,就听到院子门口一阵吵闹声,吵得声音巨大,连课也没法继续上下去。孔子有些恼火,让学生们继续背诵《诗》,自己则来到了院子外面。第37节:老子见孔子(4)  只见院子门口两个人正在争吵,一个是守门人,另一个是一条大汉,十分魁梧,身高略低于孔子,但是宽大厚实,十分强壮,脸上是黑压压的胡子。  "好一条汉子。"孔子暗暗称奇,来到近前。  "怎么回事?为什么争吵?"孔子问。  "主人,这个伙计真不讲理,来到这里二话不说,就要闯进去,我急忙拦住他,结果他就跟我争吵。幸亏你来了,否则我拦不住他。"守院门的急忙解释。他要拦住这条大汉,确实不大可能。  孔子转过头来,问大汉:"请问这位好汉,你来找谁?"  "找谁?找孔子。"大汉气哼哼地说,好像自己受了委屈。  "哪,我就是孔子,你找我什么事?"  "啊,你就是孔子?"大汉上下左右瞧了孔子一个遍,看得孔子浑身发毛。  "啊,我就是。"孔子不由自主地说。  "我听说你是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是吗?"大汉问,尽管声音很粗,但是看得出来没有恶意。  "那也不是,也就鲁国第一,世界第二吧。"孔子舒了一口气,谦虚了一下。  "那我问你,学问有什么鸟用?"大汉问,话很粗俗。  孔子心说这小子怎么说话这么粗?算了,他是个粗人。不过,孔子决心要教训他。  "那我先问问你,你,有什么才能?"孔子反问。当了这么长时间的老师,孔子有很多办法对付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混蛋。  "我?"大汉没想到孔子会反问,愣了一下之后说:"我会舞剑,到现在没碰上过对手。"  大汉说着,从腰里抽出剑来,就要开始舞起来。  "别、别、别。"孔子急忙制止他,大汉迟疑了一下,把剑收起来。于是,孔子接着说:"我不是问你会什么,我是想问你,你固然会舞剑,可是你知不知道除了会舞剑之外,你如果再学会了知识,谁还能比得上你?"  "别扯了,我就不信学问有什么鸟用处。"大汉笑了,笑得很憨。  "话不能这么说,国君如果没有有学问的人给他提意见,国家就没法管理了;士人如果没有有学问的朋友提醒,人品就会糟糕。马要用鞭子驾驭,弓要用手来掌控。木头用绳墨才能削平,人接受规劝才能进步。接受知识注重学问,人就能够成功;远离知识,毁弃仁义,那就要犯罪。所以,君子不能不学习知识。"孔子讲了一堆,都是他常说的。  "嘿嘿,南山有竹子,本来就长得很直,砍下来做箭,就可以射穿犀牛皮,又哪里需要学习呢?"大汉反驳。  "那我问你,如果在箭尾装上羽毛,箭头上装上铜头并且磨尖,不是能射得更远射得更深吗?"孔子反驳。  "哎,是哦。"大汉想了想,觉得孔子说得对。  三言两语说服了大汉,孔子很得意。  "那,你说得这么有道理,我要跟你学。"大汉提出要求,想要入学。  孔子犹豫了一下,他看看大汉身上,除了那把宝剑之外,什么也没有。  "这个,好汉,你要来学习,我无任欢迎。不过,我要收学费。"孔子说。  "学费?啊,还要收学费?"大汉很吃惊,从来没上过学,也没听说过学费。不过在吃惊之后,他还是接受了现实。"那,学费是什么?"  "十块腊肉。"  "十块腊肉?俺一块腊肉也没有啊。"大汉有点发愁,他是个穷汉,哪里有十块腊肉?"那这样吧,我从我自己身上割肉下来行不?"第38节:老子见孔子(5)  大汉说着,撩开了衣服,露出了粗壮的大腿,操起剑来就要割自己的肉。  "慢、慢、慢着。"孔子急忙叫停他,从前听说过介子推割肉,没想到眼前就有一个割肉的。"身体都是父母给的,怎么能说割就割呢?再者说了,你那肉,我们敢吃吗?"  大汉停住了手,看着孔子,意思是:你不让我割肉,我割什么?  孔子也看着大汉,猛然,他眼前一亮:这个人不就是班长的材料吗?憨直,勇猛,哪个同学敢不听他的?  "算了,看在你好学上进的份上,你的学费我就免了。不过,你要给我做些家务学务充当学费。"孔子决定收第一个免费生。  "谢谢老师。"大汉高兴得抓耳挠腮,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你叫什么?做什么的?"孔子问。  "我,我是个野人,居无定所,整天在路上。"大汉说。所谓野人,就是士农工商之外的人,多半是从外国流落过来的奴隶或者奴隶的后人。看上去,大汉似乎是被抓来的胡人奴隶的后人。"我,我没有名字,他们都叫我由。"  "那我问你,你排行第几?"  "我,我有个哥哥,早死了。"  "那你就是老二,从今天起,你就叫仲由。因为你整天在路上,字就叫子路。"孔子好人做到底,给大汉取了名字。  仲由,字子路。子路记不得自己的岁数,大约小孔子十岁。第39节:离婚(1)  第二四九章 离婚  子路成了孔子的学生,说起来,这也是孔子的第一个野人学生。从前的弟子,多数是庶人,也就是农工商之类,现在多了个野人,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子路是孔子学生中基础最差的一个,一二三四五都不认识,需要孔子从头教起。别人已经在解应用题的时候,子路还在背一加一等于二;别人在开始学习《诗》的时候,子路还在学习认字。  好在,子路是个有恒心的人,认准了什么就一条道走到底的人。所以,尽管天生资质一般,并且基础极差,可是学习刻苦认真,进步也很大。  "嗯,我宣布,子路担任班长,大家的生活作息,由子路管理。"没有多久,孔子就任命子路为班长了。  没人反对,理由有两条。首先,子路做事认真,卖力而且公平,大家乐得看他多干活;其次,子路高大威猛,性格火爆,没人敢惹他。  就这样,子路当了班长。  说起来,班长的祖师爷就是子路了。  子路当班长  虽然当上了班长,子路身上的那种野人气质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变的。大家虽然嘴上不说,背地里免不得还是有些瞧不起他,对他的一些做法也有意见。孔子知道,子路这个人,用好了是自己的好帮手,用不好则会成为一个累赘。所以,孔子决定要改造他。  第一个改造的项目是最迫切的项目,那就是子路对大家造成的那种不安全感。  子路总是带着剑,上课的时候也带着。而他脾气暴躁,有时候发怒起来,恨不得拔出剑来砍人,因此同学们个个都怕他,上课的时候都离他远远的。  "由,你总是带着剑干什么?"这天上课,孔子问子路。  "嗯,如果别人对我友善,我就对别人友善;如果别人欺负我,我就用剑来自卫。"子路毫不犹豫地回答,流浪的日子里,常常有人欺负他,他就用剑自卫。  "由啊,从前你是野人,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要把你培养成君子,知道不?君子以忠诚为立身之本,以仁义来自卫。君子不需要走出家门,千里之外的人都知道他。遇到恶人,就用忠诚来感化他,用仁义来震慑他,哪里用得着剑呢?"孔子一本正经地说。  "真的?"  "老师还会骗你?你想当君子还是想当野人?"循循善诱。  "那,老师,我把剑收起来还不行吗?"从那之后,子路再也没有带剑上课了。  按《说苑》。子路持剑,孔子问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古者固以善之;不善,古者固以自卫。"孔子曰:"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不出环堵之内,而闻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围,何必持剑乎?"子路曰:"由也请摄齐以事先生矣。"  子路的基础很差,可是自尊心很强,决不允许别人笑话他。尽管不带剑上课了,可是脾气还是那么大,大家还是很怕他。  有的时候孔子提问,子路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争着回答问题,可是往往回答错,错了也不肯认错,别人还不敢再回答了。孔子说过他几次,可是成效不大。所以孔子决定给他来点狠的。  这一天,又是上课提问。  "同学们,上堂课我给大家讲了学习的方法,上半句是'学而不思,则罔',下半句是什么?"孔子提问。  "我知道。"子路抢着回答,他要回答,别人就不回答了,一来不敢跟他抢,二来,要看他出糗。"下半句是:吃而不拉,则滞。"  哄堂大笑。  "错了,应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只学习而不思考,就学不到知识;只思考不学习,就不会有长进。"孔子板着脸说,忍住了笑。  "老师,我也没错啊。只吃饭不拉屎,肚子就会涨啊。"子路受不了大家的嘲笑,强词夺理起来。  "子路,告诉你学习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态度才能学到知识。"孔子看上去有些生气,严肃地说。  按《论语》。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路低下了头,喃喃地说:"老师,我知道了。"  大家依然在笑,有人重复着子路刚才的那句话,让子路非常难堪。  看着子路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孔子知道,这时候必须要给他个台阶。  "你们都不要笑话子路了,我告诉你们,你们没有人能比子路更自信的。"孔子大声说。大家收了声,子路则抬起头来看着孔子。  孔子知道,子路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所以总要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极度自尊。所以,他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穿着破袍,跟你们这些穿着好衣服的人在一起,却能够不感到羞愧的,也就是子路一个人了。不嫉妒,不贪得,还有谁比他快乐吗?"孔子说着,扫视大家。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子路的身上,他的破衣服已经破得可以了。  子路回扫了大家一眼,很自信的样子,挤出一丝微笑,算是配合老师所说的快乐。  可是,子路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笑容还没有收回去,就遭到了老师的一盆冷水。  "子路,你也不要得意。如果你一辈子就安于这样,你就不过是个造粪机。"孔子提高了声音,呵斥子路。  子路愣住了,大家都愣住了,不知道孔子到底是表扬子路,还是批评子路。  "不嫉妒不贪得是你的美德,但是,你要去争取,要去奋斗,要告诉自己今后比他们都要穿得好。怎样才能做到呢?好好学习,不要不懂装懂。子路,我对你有信心。说,你自己有没有信心?"孔子盯着子路的眼睛说。第40节:离婚(2)  "我有信心。"子路脱口而出。  "有什么信心?"  "比他们都穿得好。"  "好。"孔子大声叫好。  同学们愣了一阵,也都跟着叫好起来。  打击与激励相结合的教育,被称为冰火两重天教育方法。孔子用在子路身上,大获成功。  按《论语》。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从那之后,子路像变了一个人,学习更加努力,而且人变得谦恭起来,不再不懂装懂。子路的进步很快,这一点让大家都很佩服他。  很快,子路开始学习周礼了。  周礼的学习让子路感到痛苦,书、数的学习虽然也不容易,但是那些知识与子路本身的习惯并不冲突,而周礼的内容与子路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一个野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周礼的含义和用途的。  孔子发觉了这个问题,不过他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依然向子路灌输周礼的知识。因为他知道,子路自己会提出来的。  果然,子路实在忍不住了。  "老师,我能不能只学周礼,但是按照我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人啊?"子路终于还是向孔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不行。"孔子说得不容辩驳。"当年一个东夷女子仰慕周朝的文化,老公死了之后,决定终身不再嫁。可是,她找了个性伴侣。不嫁虽然不嫁了,可是却违背了中原文化守贞节的原意。苍梧有个人,也是仰慕中原文化,他娶了个老婆很漂亮,于是就跟哥哥交换了老婆。虽然这样体现了兄弟之情,可是这违背了人的伦理啊。你说你按照自己的习惯做人,怎么知道是不是做对了呢?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你必须强迫自己按照周礼来为人处世。"  "老师,我明白了。"子路明白了学习周礼的重要性了,对周礼热爱起来。  按《说苑》。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  离婚  按照约定,子路的学费由做家务来抵。子路很自觉地遵守了这一条,每天下课之后的第一件事,以及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都是做家务,孔子家里的重体力活都由子路包办了。  在孔子看来,子路这人除了鲁莽一些、愚钝一些,其余的都是优点,诚实、直爽、勤奋、好学、忠诚等等,让孔子对他非常放心。  可以说,子路来了之后,孔子感觉轻松了很多。  于是,孔子决定给子路做套衣服,作为对他的奖励。  "老婆,明天去买点布料回来,给子路做件袍子。"孔子叮嘱丌官氏。  "什么?"出乎孔子的意料,丌官氏的反应出奇的激烈。"给他做衣服?他白吃白喝白上学,还给他做衣服?你脑子进水了?你怎么不说给我买点布料做件衣服呢?"  孔子愣住了,半天没说话。  孔子和丌官氏的关系一直不算太好,等到孔子开始办学校的时候,两人的关系就更加糟糕。丌官氏一直抱怨孔子不会挣钱,不能给她体面的生活。那时候,孔子已经不太愿意理睬丌官氏。第41节:离婚(3)  开办学校之后,由于招生情况不理想,孔子的心情也很不好,丌官氏唠唠叨叨,夫妻两个吵过几架,冷战过几次。  等到孔子从伟大首都回来,一门心思忙于招生教学,完全没有时间去管丌官氏,丌官氏认为自己受到冷落,整天阴沉着脸,对谁都没有好话,有时还让孔子在学生面前没有面子。为此,孔子非常生气,索性与丌官氏分居。  "我再问你一次,去不去买?"半天没说话,孔子尽量压住气,问道。  "不去。"丌官氏也不害怕。  "去不去?"  "不去。"  "那好,你回宋国吧,咱们离婚。"  "什么?"  "离婚。"  "你这个没良心的男人,千刀杀的男人,呜呜呜呜……"  丌官氏哭了,她没有想到孔子竟然要休了她。  孔子冷冷地看着,什么也没有说。  孔子不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但是他是一个一旦决定了,就决不改变的人。他忍的时间太长了,他认为自己无法再忍受下去。他认为,如果让丌官氏再待下去,自己的事业将会毁在她的手里。  丌官氏还是被送回了宋国的娘家,送他回去的就是子路。孔子让子路带了许多腊肉和布料,即便是休了老婆,孔子也想做得仁至义尽一些。  关于孔子休妻,在《大戴礼记》中有记载。  至于孔子为什么休妻,答案在《论语》中。  按《论语》。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孔子说,唯有女人和小人难养,亲近他们就放肆,疏远他们就怨恨。  作为一个学问家,孔子说这样的话不会是心血来潮,更不会是道听途说,一定是他自己的感受。  孔子养过的女人有几个?他母亲没有被他养过,他养过的只有老婆丌官氏和女儿孔雀。而能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就只能是丌官氏了。  所以,孔子所说的"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女子就是指的丌官氏。而丌官氏被休,也就是因为她的"不孙"和"怨"。  近年有所谓的专家认为孔子所说的"女子"应该是汝子,以此证明孔子对女子没有偏见。这样的说法荒谬可笑缺乏常识,当面骂自己的学生,这是孔子吗?再说,汝与子可以放在一起用吗?汝近乎于蔑称,子则是尊称,汝子的意思大致就是"尊敬的王八蛋们"。  传统上,后世以为孔子瞧不起妇女,其实不然。  在《论语》中能够找到的孔子关于妇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两条,"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第一条。不过,这句话只是孔子对自己家庭生活失败的一句感慨而已。  《论语·泰伯第八》有如下一段: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周武王说自己有十个贤臣,其中一个是自己的夫人武姜。孔子在这里偏偏说"其中一个是女人,实际上只有九个贤臣"。  历史上,不管是赞成孔子的还是反对孔子的,都把这句话看成是孔子歧视妇女的证据,其实不然。按照周礼,夫妇一体,因此武姜并不是周武王的臣,甚至武姜的父亲姜太公都因此不算周武王的臣。所以,孔子的意思是,武王并没有十个贤臣,而是武王和武姜有九个贤臣。第42节:离婚(4)  所以,这句话非但不是歧视妇女,反而是替妇女正名。其实,孔子不歧视妇女,也未必就很喜欢妇女,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源于他喜欢咬文嚼字,一定要把这句话的关系表达清楚。  可以说孔子对妇女有一定程度的偏见,但是他绝对没有想法要改变妇女的地位。  准备站队  孔子休妻的当年,伟大首都发生了王子朝之乱。孔子一方面为老子的安危担心,一方面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  孔子发现,王室已经没有实力,基本上名存实亡,财富和权力都到了卿大夫的家族那里,反而王室的子弟两手空空,于是,利益和权力之争必然爆发。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于周礼被破坏了,如果大家始终遵守周礼,那么周王就不会被架空,王子王孙们就总是吃香的喝辣的,卿大夫的家族也就没有机会把持国政,把国家掏空。而国家的权力集中在周王手中的时候,国家就有力量。  想到了中央,自然也就要想到地方。  回头看看鲁国,似乎情况与王室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三桓瓜分了这个国家,因此这个国家就分成了三股势力,本来国家就不强大,现在则变得更加弱小。国家要强大,要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三桓把权力和土地交出来,恢复国君的统治。  而鲁国的情况与王室的情况还是有一个明显的区别,王室是大宗小宗之间的斗争,鲁国则应该直接是国君和三桓之间的对立。如果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自己会站在哪一边?  宁可杀错人,不能站错队。  遗憾的是,孔子并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他完全不知道站队的重要性,更没有想到站错队的危险性。  "我要站在国君的一边。"孔子理所当然地这样认为,这不仅合乎周礼,也符合孔子对于三桓家族那些飞扬跋扈的家臣们的厌恶心理。  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站队的,譬如孔子,现在他只能说是站队准备中。第43节:仇恨和阴谋(1)  第二五○章 仇恨和阴谋  鲁国虽然名义上是被三桓瓜分,实际上真正控制鲁国的是季孙家。自从季孙意如接掌季孙家,更加飞扬跋扈,甚至到了无恶不作的地步。  很快,季家成了全民公敌。甚至,季家的疏族也对季家充满仇恨。  下面,就来介绍季孙意如是怎样得罪人的。  偷情引发的仇恨  季公鸟和季公若是两兄弟,他们是季家的疏族。两年前,季公鸟脑膜炎发作死了,留下了老婆季姒和孩子季甲,而家里的事情由季公若、族人公思展以及家臣申夜姑来照管。季姒年纪轻轻,死了老公,自然耐不住寂寞,结果没有多久就跟厨师檀勾搭上了,两人白天进食,晚上进补,过得很滋润。  可是好日子总是不长,你这里偷腥,难免被别人闻到味,渐渐的季姒和厨师偷情的事情就被人察觉了,两人感觉到了危险,怎么办?  对这段得来不易的爱情,两人自然割舍不得。如果不想从此金盆洗手,那么就只有两个办法了。第一,私奔;第二,铲除潜在的威胁。可是私奔是很危险的,何况私奔之后去哪里过这样衣食无忧的生活呢?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先下手为强。  谁是潜在的威胁呢?季公若、公思展和申夜姑。  季姒先让自己的丫环把自己打了一顿,专拣要害的地方打,譬如乳房抓破了一道,屁股拧青了一块,小肚子还留了一个手印。之后,季姒让这个丫环把自己的小姑子秦姬给请来了,哭哭啼啼脱个精光给她看。  "大妹子,自从你大哥不在了,我就成了孤儿寡母,原指望你二哥能帮着我拉扯孩子,管好这个家,谁知道你二哥竟然人面兽心,对我起了歹意。昨天晚上你二哥窜进我的房间,说怕我睡觉冷,非要陪我睡觉。当时我已经脱了衣服准备睡觉,我不从,可是你二哥就霸王硬上弓。我反抗,他就打我,你看看这奶上,再看看屁股上,再看看肚子上。唉,要不是看在还要拉扯孩子的份上,我死的心都有了。妹子,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这样的事情我又不能对外人说,就只能对你说了。妹子,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呜呜呜呜……"季姒表演得不错,如果拍成电影,够三级片了。  "啊。"秦姬万分惊讶,她万万没有想到季公若竟然是这么个人面兽心的人。  秦姬答应嫂子要帮她,却万万没有想到实际上嫂子才是个人面兽心的人。  当年公鸟活着的时候,跟季孙意如的叔叔公甫的关系最好,两人是堂兄弟。季姒这个时候又派人去公甫那里哭诉,说是季公若要诱奸自己,被自己拒绝之后,公思展和申夜姑两个狗腿子就来威胁利诱自己,逼迫自己跟季公若好。  公甫很愤怒,恰好这时候弟弟公之来找他,说是秦姬向他反映情况,说季公若对季姒图谋不轨,动手动脚。  于是,公甫和公之两人就来找季孙意如,向侄子汇报季公鸟家的情况。  "什么?这不是败坏我们季家的名声吗?"季孙意如是个出了名的不动脑子,听风就是雨,当时大怒。  按着季孙意如的想法,把季公若三人都抓来砍了,不过公甫和公之劝他,说季公若怎么说也是你叔叔辈的,这点事也不能就杀了他,再说了,家丑还是不要外传,不如把公思展撤职,把申夜姑给杀了算了。  后世有城市大火,把临时工当替罪羊,就是从这里学的。  季孙意如办事的效率挺高,立即派人拘留了公思展,捉拿了申夜姑,把申夜姑送去了士师那里审判。  季公若听到了风声,一打听,知道是被人陷害了。  "这不等于是我连累他们吗?要是他们罪名成立了,不就等于我真的做过那种事了吗?"季公若急了,去找季孙意如评理。  季孙意如根本不见他,直接命令人把申夜姑给杀了。  从那之后,季公若对季孙意如恨之入骨。  斗鸡引发的仇恨  郈家也是鲁国的公族,在鲁国也混得不错。  那时候鲁国很流行斗鸡,这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平头老百姓斗鸡,卿大夫也斗鸡。季孙家斗鸡,郈家也斗鸡。  这么说吧,那时候的斗鸡,就是现在的奥运会。  季孙家和郈家住在隔壁,两家经常斗鸡,并且下赌注。  那一年两家斗鸡斗得厉害,赌注也下得大,季孙意如对这件事情非常关注,下令只准胜不准败,说是事关家族荣誉。  季家的斗鸡士们有些坐立不安了,因为他们知道郈家的鸡非常生猛,恐怕自家的鸡不是对手,怎么办?斗鸡士们大眼瞪小眼,瞪成了斗鸡眼的时候,终于想出了办法。  第二天,斗鸡大赛开始了,郈家的鸡率先出场,雄赳赳气昂昂,好不威风。之后季家的鸡也出场了,立即引起全场哗然,为什么?季家的鸡的头上竟然戴着皮甲。  两只鸡斗起来,胜负立判,郈家的光头鸡自然不是季家盔甲鸡的对手。  郈家很气愤,但是又不敢指责季家,只好输钱认倒霉。第44节:仇恨和阴谋(2)  又过几天,两家又约好了再战一场。  季家的鸡依然戴着盔甲出场,再看郈家的鸡,也戴了盔甲,不仅戴了盔甲,鸡爪子上都安装了金属爪,锋利而且坚硬。这一回,吃亏的就是季家的鸡了,被郈家的鸡一顿蹂躏,抓得奄奄一息。  季家斗鸡斗输了,按理,既然你们先装备了鸡,就不能指责别人装备了鸡。可是,季孙意如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季家的鸡就代表了季家,只能赢不能输,如今不仅输了,而且基本被抓死了,这不是太丢人了?  季孙意如首先把鸡追认了烈士,之后强占了郈家的宅基地,还派人活捉了郈家的金爪鸡,以违背斗鸡规则的罪名杀掉,并且为自己的鸡陪葬。  郈家惹不起季家,只能忍了这口气,不过,郈家全家恨死了季孙意如。  阴谋引发的仇恨  臧家也是鲁国的公族,而且是世袭的司寇,当初臧文仲还是鲁国的执政,臧家的实力在鲁国仅次于三桓。  臧家和季孙家很早以前就结下了梁子。  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孟孝伯诬告臧纥(臧武仲)想要造反,季武子信以为真,于是出兵进攻臧家,臧纥逃到了齐国,他的弟弟臧为接掌臧家。从那之后,臧家和季家就算记下了一笔账。  后来臧为死了,儿子臧昭伯(臧赐)继位,与季家的关系还是非常冷淡。  那一年臧昭伯去晋国出差,他的堂弟臧会趁机偷了臧昭伯名叫偻句的龟壳,这可不是一般的龟壳,而是著名的龟壳,据说用来占卜百发百中。臧会拿来占了一卜,占卜的问题是诚实好还是虚伪好,占卜的结果是虚伪比诚实好。  "太好了,我这人就比较虚伪。"臧会很高兴,平时就喜欢坑蒙拐骗,这下有理论支持了。  恰好臧家准备派人到晋国去探望臧昭伯,臧会主动请缨,于是代表臧家去了晋国。臧昭伯看见家里来人,非常高兴,询问家里的情况,臧会回答得一五一十。可是等到臧昭伯问起自己的老婆和自己的亲弟弟的情况,臧会就不回答了,还作出一副有难言之隐的样子。  "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问题?你说,我能挺得住。"臧昭伯看臧会的样子,猜想大概是老婆跟弟弟上床了。  "没什么,真没什么,真的。"臧会继续装。  "兄弟,你就别瞒着我了。"  "大哥,没有的事,我怎么说呢?再说了,那些流言蜚语,不能相信的。"臧会装得挺像,越这么说,臧昭伯就越是怀疑。  最终,臧会还是没说,此后臧昭伯在晋国过得非常压抑。  终于,臧昭伯出差的任务完成了,急匆匆赶回国。刚进入鲁国,臧会就来迎接了。原来,臧会早就算好了臧昭伯这个时候会回来。  "那什么,兄弟,我老婆和我弟弟没什么吧?"臧昭伯就关心这个问题,一见面就问。  "啊,那,什么?没,没什么吧。"臧会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你怎么这么磨叽?你说啊。"  "我,我真不知道。"  臧会就是不说,可是看表情,绝对是知道什么隐私。  臧昭伯很愤怒,看来弟弟和老婆确实有奸情。怎么办?家法处置。  臧昭伯让臧会先回去,嘱咐他不要透露自己已经回来了,自己要突然袭击,直接将老婆和弟弟处死。  臧会得意洋洋地回去了,他就希望看到这样的效果,只有等臧家乱了,自己才有机会接掌臧家。第45节:仇恨和阴谋(3)  然而,臧昭伯在愤怒之后渐渐冷静下来,左思右想,想来想去觉得自己的老婆不是这样的人,弟弟也不是这样的人。于是,臧昭伯悄悄地来到了曲阜的城郊住下来,然后派人潜回自己家中进行观察。一连三天过去,潜伏的人的报告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情况发生。  "奶奶个腿的,太阴险了。"到这个时候,臧昭伯算是识破了臧会的诡计,心中还是一阵的后怕。  臧昭伯随后回到家中,立即派人捉拿了臧会。  "狗日的挑拨离间,杀了他。"臧昭伯下令杀了臧会。  可是,臧会设法逃跑了,逃去了郈家的封地郈,郈家任命他为贾正,掌管价格,相当于今天的地方物价局的局长。  人都逃了,臧昭伯也不好去捉,就这样算是放过臧会一条小命。不过臧昭伯说了:"你最好就躲在郈,你要是敢回曲阜,最好不要让我知道,否则一定宰了你。"  在郈地躲了一段时间,臧会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应该没事了,恰好郈家要去曲阜给季孙家送账簿,臧会就回了曲阜。  臧会回曲阜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被臧昭伯知道了,立即派了五个人去捉拿他。恰好臧会从季孙家出来,看见有人捉他,转身就跑,结果还是没跑掉,就在季孙家的家门口被捉住了。  本来,臧会这下就算交待了。可是这小子运气真好,正好碰上季孙意如出门,亲眼看见臧会被捉。  按理说,季孙意如跟臧会也没有什么交情,要是在大街上遇上这事情,根本就不会管。可是今天这事情就发生在季孙家的家门口,而且,臧会是来给季孙家送账簿的,要这样被捉了,季孙家不是很没有面子?  "胆肥了,在我们家家门口捉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呢,再怎么人家臧会是来给我们家送账簿的,好歹算是个客人。啊,你们是不是不把我们家放在眼里啊?"季孙意如当时就火了,下令立即将捉拿臧会的五个人全部捉拿。  这下热闹了,捉人的反而被捉了,臧会受到了季家的保护。后来,季家和臧家两家协商,臧家向季家道歉,季家放人,同时要求臧家承诺不再追究臧会。  从那以后,臧家和季家的仇恨更深了。  求亲引发的仇恨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叔孙婼前往宋国聘问,宋元公亲自宴请他,两人谈得投机,喝得大醉,竟然双双泪流满面,就差热烈拥抱了。宋国大夫乐祁也参加了宴会,回到家里对老婆说:"我看国君和叔孙婼恐怕都活不长了,该高兴的时候却悲哀,该悲哀的时候却高兴,这都是神经有毛病的。"(《左传》原文: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  除了聘问之外,叔孙婼还捎带着要给季孙意如办一件事情,为他迎亲。原来,季孙意如元配早死,因此又求娶了宋元公的女儿。按理,国君娶亲才是卿去迎亲,季孙意如娶亲竟然委托叔孙婼给迎亲,固然很低碳,可是在礼节上有问题。叔孙诺没好意思拒绝,不过季孙意如自己也觉得有点过分,于是另外派了季公若随行,就算是季公若来为自己迎娶夫人,这样就说得过去了。  季孙意如为什么派季公若呢?说起来也有道理。  原来,季公若的亲姐姐是小邾夫人,宋元公的夫人是小邾夫人的女儿,也就是说,季公若是宋元公夫人的舅舅。可是,宋元公夫人的女儿这下就成了季孙意如的远房外甥女。还好那时候论辈分只论男方,这样就没有人说季孙意如娶了外甥女了。第46节:仇恨和阴谋(4)  问题是,季公若对季孙意如恨之入骨,当初季孙意如派自己来,就打定主意要破坏这门亲事。  "外甥女啊,我看你别把自己女儿往火坑里推了,这季孙意如可不是个东西了,人品很差,而且我听说国君要驱逐他。"季公若对宋元公夫人说季孙意如的坏话,少不得添油加醋海阔天空。  宋元公夫人一听,原来宝贝女儿要嫁的竟然是这么个东西,当时就不愿意了。于是,宋元公夫人去找老公,要求悔婚。  宋元公一听,也没主意了。可是,悔婚可不是件小事,何况这是国际婚姻。于是,宋元公请乐祁来出个主意。  "主公,这婚不能悔。如果鲁国国君要驱逐季孙,其结果只能是鲁国国君自己被驱逐。鲁国的政权已经在季孙家族三辈了,近四代的鲁国国君都是个摆设。鲁国国君已经丧失了百姓,拿什么去驱逐季孙?"乐祁看问题看得透彻,一针见血。  宋元公这才放下心来,依然把女儿嫁给了季孙意如,把季公若搞得很失落。  回到鲁国,季公若把宋元公的女儿送给了季孙意如,表面上很高兴,心里面在打鼓。季公若知道,一旦宋元公的女儿成了季孙意如的老婆,人家就是一家人了,当初自己在宋元公夫人面前说的坏话迟早会被宋元公女儿在床头说给季孙意如,那时候,自己恐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季公若很害怕,一边后悔,一边想着怎么样才能摆脱危险。想着想着,想起嫂子来了。想起嫂子什么来了?想起嫂子当年恶人先告状,先下手为强来了。  "干脆老子也先下手为强,赶走季孙意如那个孙子,老子来当季家的主人。"季公若这样想。  季公若也是这样做的。  大阴谋  季公若从宋国带回来一把弓,找了个机会把弓献给了鲁昭公的儿子公为,顺便约了他一同出外去打猎。公为是鲁昭公的嫡长子,被立为太子。  "公子,你觉得季孙意如这人怎么样?"打猎的当口,季公若假装不经意地问公为。  "好啊,好人哪。为了国家日夜操劳,大公无私,运筹帷幄,这么说吧,这个国家就靠他了。"公为不知道季公若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心说你们都是季家的,我就闭着眼睛拣好听的说就行了。  季公若没说话,盯着公为看,还带着笑容。公为不知道季公若什么意思,被看得心里发毛。  "我说伙计,你不说话盯着我看,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我要看看说瞎话的人是什么样的。"  "我,我没说瞎话,我说的是真话,没有季孙意如,哪有我们今天的日子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79
正序
倒序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8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说春秋
说春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