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1

——齐桓公要封禅做什么事情都会上瘾,有的人洗脚上瘾,有的人打麻将上瘾。齐桓公对召集联合国大会上瘾了,他很享受联合国大会上那种众星捧月,众人拍马屁的感觉。夏天刚开完,秋天又要开了。文山会海的祖师爷就是齐桓公了。谁也没有想到加入了组织就这么麻烦,整天开会什么也干不了。大家都不想去,可是不去还不行。没办法只能去,去了都是应付。周襄王也挺烦,也没办法,派了宰孔去应景。这一次的盟会比较无聊,人人都提不起劲来,弄得齐桓公也有些没趣。怎么办呢?齐桓公还想弄出个什么热点来。猛然,他有主意了,他要干什么?他宣布他要上泰山封禅。从古到今,从黄帝到周成王,都在泰山封禅。因此,封禅历来是帝王的事情。封禅是怎么回事?封禅分为封和禅两个部分:封泰山,在泰山上筑坛祭天,歌颂上天的威力和恩德;禅梁父(泰山下面的小山),在梁父,扫清地面祭地,感谢大地的养育之恩。如今,齐桓公要封禅,什么意思?他有更大的野心了。每个人都反对,但是,每个人都不敢说。“管老,你怎么不劝劝?”宰孔悄悄问管仲。“人老了,爱面子,我私下劝他吧。”管仲担心当着许多人劝反而会让齐桓公上驴脾气,到时候不好收拾。第一部分 第12节:齐桓公有野心了(4)人老了就是这样,犯糊涂,还倔。吃完晚饭,管仲去找齐桓公,准备劝劝他,老了老了,别晚节不保。俗话说:晚节最容易不保。“仲父,咱们什么时候封禅?”管仲没说话,齐桓公说了,他还挺兴奋,觉得自己这个主意挺好,就急着去做。“主公,我来就是要说这个事情。”管仲早就想好了怎么说,对付齐桓公,他有的是办法,“从古到今,封禅泰山的据说有七十二家,不过我知道的只有十二家,他们是无怀氏、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和成王,不是帝就是王,都是受天之命举行封禅大典的。主公啊,我看,你就省省吧,别操这心了。”齐桓公一听,有些意外,没想到管仲会反对。不过,他有自己的理由。“仲父啊,你想想,咱们这些年来做了多少事业啊?北伐山戎,灭了令支和孤竹,最西到了大夏;南讨楚国,最南到了召陵,楚国臣服。三次组织联合国维和部队,六次召开联合国大会,这叫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哪个国家敢对抗我们?我们这样的功业,难道不是和夏、商、周一样受命于天吗?”齐桓公振振有词,歌词大意就是:老子天下最强,封个禅怎么啦?换了别人,被齐桓公这一通说,立马歇菜。可是,管仲是什么人?“主公啊,你的功业那是没得说,刚才你说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咱们帮助周王室维持稳定,帮助鲁国平定内乱,帮助宋国确定国君,帮助卫国和邢国恢复国家,等等等等,你的威望比周天子还高啊。”管仲先给一堆高帽子戴上,看见齐桓公挺高兴,于是接着说:“可是,你知不知道,帝王们封禅那可不是随便跟抽风一样想起来的,那是有征兆的。封禅当年,一定是黄土高原长出了嘉禾,江淮之间长出了三脊草,然后用嘉禾和三脊草进献上天。同时,西边进贡了比翼鸟,东边进贡了比目鱼。有了这些征兆,才敢封禅。可是你看看咱们,嘉禾不生,蒿草茂密,凤凰麒麟没看见,凶禽恶鸟到处跑。主公你说,咱们能封禅吗?”要说管仲,那真是没得说,一番话下来,说得齐桓公目瞪口呆,心服口服。“那,那算了,等等再说吧。”人老了,跟小孩一样,管仲瞎编一通故事,就能把齐桓公给吓回去。第一部分 第13节:神秘晋国客人(1)第四十四章神秘晋国客人虽然打消了封禅泰山的念头,齐桓公的野心却没有打消。他开始向管仲讨教当年周武王伐商纣的事情,管仲自然知道他要干什么。管仲知道这是很危险的事情,他必须要阻止齐桓公,他在等待时机。终于,齐桓公在做了一晚上齐王梦之后,第二天忍不住要向管仲摊牌了。“仲父,在你们的辅佐下,齐国成就了霸业,我现在觉得当联合国盟主不够劲了,我想称王了,您看怎么样?”齐桓公问。“这个,你要问鲍叔牙。”管仲把问题推给了鲍叔牙。于是,齐桓公派人请来了师父。“师父,我想称王了,您觉得怎样?”“这个,你该问宾须无。”鲍叔牙看了看管仲,把问题推给了宾须无。齐桓公一看,好嘛,这两位挺能摆谱。没办法,把宾须无给请来了。“宾大夫,我想称王了,仲父和师父都说应该听你的看法,那你就说说,别再推给隰朋了啊。”齐桓公先把话说了,省得宾须无再推。宾须无原本也想推,现在齐桓公都发话了,自己也没有倚老卖老的资格,没办法,只好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主公,想听实话还是想听假话?”宾须无问。“照实说,仲父和师父都在这里,为什么要说假话?”齐桓公就觉得今天的事情有些古怪。宾须无看看管仲,再看看鲍叔牙,这才开口:“主公啊,古代能够称王的,都是君主的德能比臣下高的。恕我直言,我们现在是臣下的德能比主公高。”话音未落,齐桓公腾地站了起来,倒退几步,眼光在眼前的三个人身上扫视。管仲三人见齐桓公站起来了,谁还能坐?也都站了起来。“唉,”齐桓公叹了一口气,说道:“想当年,周太公德能高,周王季德能高,周文王德能高,周武王德能高,周公旦德能高,凭他们,大周也不过仅仅能控制四海之内。如今我的儿子们都不如我,而我不如你们三位,看来,上天注定我是不能成就王业了。”人,固有自知之明。从此之后,齐桓公再也没有想过要称王了。也就是春秋,当臣下的敢说国君不如臣下,到了后世,谁敢这么说?国君永远是英明正确的。——人老珠黄野心往往是人前进的动力。封禅没戏了,称王没指望了。齐桓公革命工作的劲头一下子就下来了,联合国大会也没兴趣开了,联合国维和部队也没兴趣组建了。总之,革命热情没了。当然,这跟岁数大了也有关系。从那以后,齐桓公再也没有召开联合国大会,他开始更加注重享受起来,盖新楼,进口新车,让易牙采买最好的山珍海味做最好的菜,偶尔还跟公子开方去国家大妓院转转,不过,人老了,战斗力明显不行了。齐桓公没有野心了,但是,有野心的人还有大把。两年之后,也就是齐桓公三十七年(前649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勾结北面的北戎,要里应外合,驱逐周襄王,自己登基。北戎军队如期而至,攻打洛邑。周襄王一看不妙,立即派人四处求救。秦国、晋国就近发兵,驰援洛邑。北戎一看,心里又有点发虚。而城里王子带没有想到秦国和晋国来得这样快,也没有胆量接应北戎。结果,北戎军自己撤了。等管仲率领齐军来到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既然来了,也不能就这么回去,管仲派人前往北戎,谴责他们的侵略行径并且发出战争威胁。北戎很害怕,于是派出使者前来认错并要求签署和平条约,同时出卖了王子带,“都是王子带出的坏主意。”管仲进城觐见周襄王,襄王要以周朝上卿的规格接待,管仲再三谦让,最后以下卿规格接待。管仲顺便把北戎的事情汇报了一遍,襄王当即同意接受和平建议,同时要处死王子带。“大王,王子带虽然有错,但毕竟也是大王的弟弟,不妨将他赶到齐国悔过。”管仲建议。于是,管仲将王子带带回了齐国。这是管仲最后一次率军出国,也是齐桓公最后一次派兵出征。人,总会老的。——管仲走了四年之后,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这个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军事家也没有能够逃过时间的追杀。管仲临终之前,齐桓公亲自来到家中探望,看见病得瘦骨嶙峋的管仲,齐桓公潸然泪下。他握着管仲的手问:“仲父,如果您不幸而不起的话,谁可以接任总理?”“可惜啊,宁戚死得早,他原本是最合适的。”除了宁戚,宾须无和王子成父也都已经去世。“那么?鲍叔牙怎么样?”“鲍叔牙是个坦荡君子,正直诚实,但是太正直了,善恶太过分明,见到人的过失,一辈子都不会忘。水至清则无鱼啊,没有人愿意在他手下干活。”“那么,隰朋呢?”“隰朋可以吧,他这个人很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在家里也在考虑国家的事情。”对于隰朋,管仲勉强认可,没有办法,他以自己为标准,确实很难找到接班人,“不过,隰朋天生就是我的喉舌,我死了,喉舌还能存在很久吗?只怕他也快了。”说来说去,隰朋不过是个过渡人选。“那么?仲父认为易牙怎样?”齐桓公很喜欢易牙,想要破格提拔他。所以,自古以来,在君主身边做事是很容易飞黄腾达的,就像今天给领导当秘书或者给领导开车一样,一个御用厨师竟然被当做总理人选提出来。“主公,你不问,我也要说呢。易牙、竖貂和公子开方这三个人不是好人,离他们远一点。”管仲说。这三个人能够哄齐桓公开心,管仲没有动他们是因为自己可以控制他们。如今自己要死了,不能再让这三个人在齐桓公的身边了。第一部分 第14节:神秘晋国客人(2)“可是,易牙很爱我啊,他把他儿子都蒸来给我吃了呀。”“人之常情是最爱自己的儿子的,他连儿子都忍心杀掉,对别人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可是,竖貂为了留在我身边,自己把自己给阉了啊。”“人都是把自己的身体看得最重,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在乎,他会在乎别人吗?”“公子开方呢?他放弃了世子的宝座来跟随我,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他难道不是真爱我吗?”“连父母都可以抛弃,还有什么人不能抛弃?”什么是哲学?这就是哲学。哲学是不能无视人性的。父亲死了,儿子还在台上含笑演出,我们现在说这是敬业,看看管仲怎么说吧?“既然这样,仲父怎么从来没有说过?”齐桓公有些失望,他觉得管仲的城府太深。“我从前不说,是因为他们可以让主公开心。就像大坝一样,我在的时候可以阻止洪水泛滥,我要走了,洪水随时要泛滥了,所以我提醒主公离他们远一点。”齐桓公半天没有说话,对于管仲对这三个人的评价,他并不赞成。半天之后齐桓公终于想起来还有话没有问,急忙问:“那隰朋之后?隰朋之后谁能接班?”管仲没有说话,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当晚,管仲与世长辞。——天下的管仲管仲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生。管仲,一生致力于齐国的繁荣强大,为祖国的安定团结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尊崇周王室,和睦诸侯是他的原则,他为春秋诸侯建立了一个楷模国家,开创了国家发展的新模式,使得齐国成为各个诸侯国纷纷学习效仿的对象。诸子百家,管子应当是第一家。而随后的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等,都是脱胎于管仲的思想。可以说,管仲对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人会说,既然管仲如此伟大、如此无所不能,为什么不帮助齐桓公称王,取代周朝而成为历史上的齐朝?因为管仲的屁股实际上没有坐在齐国,而是坐在周朝王室那一边。管仲本人是王族,骨子里,他希望看见周朝王室重新建立权威,而不是被推翻。而辅佐齐桓公,帮助齐国强大起来的最终目的,是要尊崇王室。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可以解释管仲处理国际事务的种种立场了。管仲对于姬姓国家非常关照,帮助燕国消灭山戎,把侵犯的地盘归还鲁国,帮助卫国和邢国重建家园等等。他希望这些周朝的同姓国家能够团结在王室周围,帮助王室重新建立权威。为了防范齐国因为强大而对周朝王室构成威胁,管仲一方面让齐桓公和王室联姻,以裙带关系加强两方的关系;另一方面,管仲在遏制齐国的扩张,虽然齐国不断强大,但是地盘没有什么扩大。其实,齐国有充分的机会和理由吞并燕国、卫国和邢国,甚至有吞并鲁国的可能。但是,都被管仲或明或暗地阻止了。如果齐国有取代周朝的野心,那么周王室的混乱将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正是看到这一点,管仲以超乎想象的强势手段来维护王室的安定,这就是他为什么如此殚精竭虑帮助王子郑的缘故。当他发现齐桓公野心膨胀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劝阻齐桓公。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荀彧,荀彧实际上与管仲的思想境界是相同的。所以,管仲不仅仅是齐国的管仲,他是天下的管仲。——鲍叔牙也走了管仲去世了,整个齐国都感到悲哀。从周王室到包括楚国在内的诸侯各国都纷纷派遣特使前来吊唁。齐桓公十分悲痛,他命令世袭上卿的高虎负责治丧委员会,高规格安葬管仲,管仲的儿子世袭齐国大夫。隰朋接任了总理职务。易牙对管仲恨之入骨,他决定来挑拨鲍叔牙和管仲之间的关系。“鲍叔啊,管仲能做上齐国的总理,都是您老人家的推荐。可是,他临死的时候推荐总理竟然没有你的分,我都为您老人家抱不平啊。”易牙找了个机会,来找鲍叔牙说是非。第一部分 第15节:神秘晋国客人(3)|www.fval.cn福哇txt小说下载|鲍叔牙一听,笑了:“易牙,就是因为管仲凡事为国家考虑,我当初才推荐他。你现在来说他的坏话,真是不知好歹,像你们这一类货色,还亏管仲大人大量让你们混着。要是我的话,早把你们给炒了,滚吧。”易牙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走了。他不得不佩服管仲,也不得不佩服鲍叔牙。隰朋继任仅仅一个月,也追随管仲去了。谁还能当总理?齐桓公不知道。从历史的角度来说,管仲没有能够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或者说缺憾。没办法,齐桓公只能请老师出马了。“师父,还是您来吧。”齐桓公亲自上门请。“主公,管仲说得对,我的性格好恶过于分明,不适合。”鲍叔牙推辞。可是,齐桓公再三邀请,鲍叔牙最后只得接受,但是有一个条件:炒掉易牙、竖貂和开方。鲍叔牙果然是眼睛里不揉沙子。齐桓公答应了,于是,易牙三人被扫地出门。很快,鲍叔牙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他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大家很快开始烦他。齐桓公也很不舒服,从前吃喝嫖赌都没问题,管仲从来不管,因为管仲的理论是:“人生就是来享受的,当了国君不享受,谁还当国君?”管仲不仅不管,有时候还陪齐桓公玩,有时候还出主意。可是,鲍叔牙看不惯,看不惯就说。齐桓公越来越痛苦,越来越郁闷,没了易牙,饭菜不香了;没了竖貂,起居不畅了;没了开方,没人说黄段子了。“主公啊,你看你这样多难受,把易牙他们召回来吧,不就做个饭、锤个背、讲个黄段子吗,还能祸国殃民去了?”大老婆大卫姬建议,除了心疼齐桓公之外,她还有自己的目的。什么目的?原来,齐桓公六个如夫人生了六个儿子,分别是:大卫姬的儿子公子无亏、小卫姬的儿子公子元、郑姬的儿子公子昭、葛赢的儿子公子潘、密姬的儿子公子商人和宋华子的儿子公子雍。六个公子中,只有公子雍出身卑微些,安分守己。虽说公子昭被宣布为世子,但是五大公子各有各的拥趸,实力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这种现象被称为结党。公子昭的人马被称为世子党,其余四大公子都属于公子党。易牙和竖貂都是公子无亏的死党,奇怪的是,公子开方竟然没有跟自己的姑姑大小卫姬合作,反而与公子潘混在一起,据说是在国家大妓院一起嫖娼结下的友谊。为了自己的儿子,大卫姬当然极力怂恿齐桓公把那三个人弄回来。齐桓公终于还是把易牙、竖貂和公子开方给弄回来了,但是没有官复原职,按现在的说法,叫做返聘。鲍叔牙一看,不干了,去找齐桓公,齐桓公跟他解释:“这是返聘而已,没官没权,小泥鳅掀不起大浪。”鲍叔牙还劝,劝也没用,齐桓公是下了决心非要把这三个兄弟给弄回来。“那好,我辞职。”鲍叔牙要辞职。“别介,师父要是辞职,那不是摆明了让我挨骂吗?您还当着总理吧,平时没事,早点来晚点来都没关系。您岁数也大了,注意点休息。”鲍叔牙辞职也没辞成。从那之后,鲍叔牙干脆不上朝了,反正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没多久,齐桓公将易牙等三人全部官复原职,宠信程度比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管仲去世的第二年,鲍叔牙也去世了,忧郁而终。——神秘西方客短短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管仲、鲍叔牙和隰朋都走了,齐桓公的心情十分糟糕。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虚弱了很多。齐桓公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了,唯一还能让他稍微有点心情的就是接见外国客人,从客人的恭维中回味过去的光辉岁月。又有一批客人到了,齐桓公支撑着身体会见了他们。这批客人来自晋国,约有二十多人,为首的是晋国公子重耳。“公子来到齐国,是游玩还是出仕?”齐桓公问,关于公子重耳他是知道的,重耳一直在翟避难,因此,来齐国并不是国事访问。第一部分 第16节:神秘晋国客人(4)“逃难而已。”重耳倒很实在,也不怕丢面子。“那么,就在齐国出仕吧,屈任下卿怎样?”齐桓公发出邀请,他是认真的,他对外国客人一向都非常大方,而公子重耳的名声配得上这个位置。这里需要追加交待的是,自从管仲出任内阁总理以后,齐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三分之二用于外交,其中就包括招待外国客人。“落难之人,哪里还有什么奢求?如果能够在贵国有立足之地,有几亩田地能够让弟兄们不挨饿,重耳就已经很满足了。”出乎意料,重耳委婉地谢绝了。听他的意思,就是来混吃混喝而已。“咳咳,人各有志,既然这样,我也就不勉强了。”齐桓公觉得很累,没有与客人们说太多的话就匆匆回宫休息了。齐桓公的出手是很大方的,重耳得到了一个庄园,二十辆车,同时还得到了一个齐国公族的姑娘做老婆。当然,还有一大笔金银作为“安家费”。晋国人就这样住了下来。他们真是来逃难的?为什么在翟住得好好的,要到齐国来逃难?“各位,从现在开始,听舅犯的统一安排。”搬进新居当天,大宴开始之前,重耳宣布。舅犯是谁?是叫舅的犯人吗?于是,所有人都只好一边咽口水,一边听舅犯说话。“大家听好了,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必须完成,而且必须保密。”舅犯说话了,六十多岁一个老头,怎么看怎么像黑帮军师。他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开始分配工作:“毛,你和公子镇守此地,负责后勤;臣,你负责和齐国的公卿打交道,齐侯的情况随时汇报;衰,齐国的各种制度你要搜集,并且做出具体分析;推,你带四个人四处游走,探听民间的消息;轸(音轸)、犨(音抽),你两个想办法探看齐军的装备、战法……”你听这些人的名字,听上去就不像什么好人。晋国人的组织很严密,每三天一次小结,每九天一次总结,总结之后就是集体去国家大妓院考察。这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看上去,有点像传销。但是,绝对不是传销那么简单。他们是晋国的间谍?还是翟人的卧底?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现在,东方齐国和南方楚国的事情告一段落,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向回转,去看看西北方向晋国人和秦国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第一部分 第17节:桐叶封唐(1)第四十五章桐叶封唐现在,坐在周朝的伟大首都洛邑的芙蓉楼上,向西北方向看。西北方向,狼烟滚滚,黄尘滚滚,有两个绝对值得我们记住的国家——晋国和秦国。不是因为他们后来的强大,而是因为他们的对外扩张为中国的开疆拓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叫做“秦晋之好”,其来源就是秦晋两国之间互相婚嫁。到后来,泛指两家联姻。现在我们的婚礼上常说“永结秦晋之好”,就等于祝福新人白头偕老、永不变心。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秦晋之好”真的很好吗?应该说是真的很搞笑。真实的“秦晋之好”绝对是国家之间尔虞我诈,互相利用又互相倾轧的真实写照。秦晋之好能够告诉我们的真理是: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感情是靠不住的。以德报怨也是靠不住的,什么靠得住?利益和实力。这一切,与当今世界何其相似。晋国,春秋第一强国。让我们先从晋国开始。——桐叶封唐故事要从春秋之前的五百年前开始说起了,那时周朝刚刚建立不久。姜太公除了是周武王的老师之外,还是什么?还是尚父,相当于后来所说的教父。还是什么?还是岳父。姜太公的女儿邑姜嫁给了武王,做了王后。武王年纪轻轻就去世了,邑姜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姬诵,就是成王,小儿子名叫姬虞,字子于。小儿子为什么叫姬虞?因为生下来的时候,小儿子的手上有一个虞字。因为是成王的弟弟,又称为叔虞。成王和叔虞兄弟两个十分友爱,哥哥成王尤其喜欢弟弟的乖巧聪明。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天,但是这一天是不寻常的一天。这一天,阳光明媚。成王与弟弟游戏,大致是过家家那一种,成王捡了一块桐树叶,用刀切巴切巴,切得方方正正,算是一块圭玉,递给弟弟:“老弟,我就把这个封给你了。”叔虞嘻嘻哈哈接过来,拱一拱手,说:“谢谢大哥。”两兄弟正开着玩笑,旁边史官走过来了。史官是干什么的?专门跟在天子身边记录天子言行的,每天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天子在干什么,力争把天子的每一言每一行都记录下来。如今的狗仔队,祖师爷就是周朝的史官。“大王,您准备把叔虞封在哪里?”史官问,完全不像开玩笑的样子。史官永远一本正经,从来就不开玩笑。想想看,白岩松的表情就很像周朝史官。“这,”成王愣了,这不是开个玩笑吗?“别那么认真,开玩笑而已嘛。”“天子无戏言。您可以保持沉默,但是,您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被记录下来,作为历史文献。如今您说了要封叔虞,那就要封,要举行册封仪式。”史官才不管这些,《史记》上原话是这样的: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有没有搞错?”成王有些火了。他不是舍不得封地,而是舍不得弟弟,他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叔虞才十二岁啊,你就要让他去管理一个国家,你还有没有人性?啊,你是天子还是我是天子啊?你敢不听我的?”“史官史官,唯史不唯官。你是天子怎么样?你要再这么说,我把你这些话也记录下来。”史官向前一步,面无惧色。在周朝,史官都是家族世袭的,即便天子也不能撤换或者惩罚他们。所以,到今天,我们才能看到一部真实的周朝历史。成王没有办法了,他知道他惹不起史官。就这样,成王把叔虞封在了唐,侯爵。桐叶封唐,这就是桐叶封唐。因为一片桐叶,叔虞被封在了唐。唐叔虞,一个伟大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看到这里,请杨、韩、贾、温、胥、童、先、席、阎、侯、祁、晋、解、羊、何、栾、简、郤(音细)、曲、步、籍、蔺等姓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程、唐、柳、鄂、孙、冀等姓的一部分保持恭敬,唐叔虞就是这些姓的祖先。——晋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79
正序
倒序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1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2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3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4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5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4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6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0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1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2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3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5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6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7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8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79
贾志刚说春秋 七部全-80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说春秋
说春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