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7

(4) 为巩固北正面计,在风阁梁、欢咀村、郭家窑、陈家窑、拦岗村、岗北村构筑内部防御线,以期达到持久战之目的。(5) 将太原城编成复廓要塞,以资作最后之战斗。(6) 敌如由正太及黄寨两面同时进攻时,应在主战斗线东西以配备少数部队掩护侧背,其战斗计划临时再按情况拟定之。3 战斗前敌我态势(略)4 兵团部署(1) 着第35军(第211旅、第218旅),独立第1旅,第213旅,新编第3、第8、第9各团,第73师之一旅,及炮23团刘团长(倚衡)指挥之炮21团、炮22团(欠第2营营部及第3、6连)、炮25团第1营、炮垒大队,并由忻口开拔中之第71师,独立第7、第8旅等部,统归傅总司令(作义)指挥,布置太原城防。(2) 以黄副司令长官指挥之各部,在北营、赵家坡、张河村、刘家河及孟家井、上庄一带占领既设阵地;以卫总司令(立煌)指挥之各部队,在菜水坞、青龙镇、天门关一带占领既设阵地,统归卫总司令指挥,在太原附近准备依城野战。(3) 以达到黎城东阳关之汤恩伯军向榆次附近推进,俟敌攻太原时,在太原附近部队夹击而歼灭之。(4) 太原近郊并城周重要工事,由新编第6旅、独立第1旅之步兵一部及骑兵连担任警戒。3日,阎锡山任命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司令。除第6集团军和第18集团军外,战区部队全归卫指挥。为作战指挥便利,阎锡山将第二战区各部队的隶属关系作了如下调整:“1 第3军编入第2集团军;“2 第27路(第14军团)、第15军、第17军、第94师编入第14集团军;“3 第22集团军所属仍旧;“4 新编第2师编入第18集团军;“5 晋绥军留太原之部队编入第7集团军;“6 其余晋军编入第6集团军;“7 骑兵军为一个单位;“8 炮兵除配属各部队者外,均归炮兵副司令刘振蘅统一指挥。”4日下午,阎锡山在太原召开军事会议,卫立煌、黄绍?、孙连仲等参加。阎锡山计划以忻口方面退下来的部队据守太原北郊既设工事,并派一部守汾河西岸高山的工事;以娘子关撤退的孙连仲部据守太原以东的高山既设工事;以傅作义部死守太原城,并任命傅作义为太原守备司令。第二战区长官部指挥所移驻交城。黄绍?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忻口和娘子关两方面的部队正在败退,恐怕在还没有占领阵地的时候就被敌人压迫到太原城边来。原有的国防工事并不可靠,万一那些部队站不住脚,被敌人压迫下来,前方、后方许多人马都混杂在像锅底的太原城区,其后果不堪设想。黄还认为,太原城固然不宜轻易放弃,但也不应以野战来支持守城,而应以守城来支持野战部队的休息整顿。即使守城部队都作了牺牲,以换取大多数野战部队休息整顿的时间,也是值得的。他主张将娘子关方面的部队(能掌握的只有孙连仲部和一些续到的川军)撤至寿阳县铁路以南和榆次县以东的山地收容整理,并与第18集团军联络,从敌人侧后予以袭击;日军如向南进攻,则沿同蒲路东侧山地逐步撤向太谷、平遥。忻口方面的部队,除派一小部守北郊既设工事警戒外(必要时撤到汾河以西),其余皆撤到汾河以西的高山地区整顿,并监视敌人,必要时侧击敌军。这样布置,从忻口、娘子关撤退下来的部队既可休整,也可牵制敌人攻击太原城,太原城内部队也可支援城外部队。卫立煌和孙连仲赞同黄绍?的意见。但阎锡山说,军队已经行动,无法改变。会议后,阎锡山即离开太原赴交城。6日,卫立煌下达了暂避决战、固守太原、主力南撤、待机回歼日军的作战计划。其主要内容如下:1 为暂避与敌决战,以一部固守太原城,主力即向太谷、交城之线整顿补充,待机回歼深入晋中之敌。2 各部队行动:(1) 北路军① 右兵团:第15军、第17军仍占领东城角村、吴家堡以东沿河之线,掩护主力通过后,再沿公路向交城以南转进。② 中央兵团:经古交镇向交城以北地区转移。③ 左兵团:除以第68师(即独立第8旅)、第71师、独立第7旅,由第71师郭宗汾师长区处,逐次进入太原城归傅总司令指挥外,其余部队即向交城转移,并在交城以东占领阵地,对东警戒。④ 炮兵团:即赴交城外,其余晋绥军炮兵,仍按原序列行动之。⑤ 总预备队:按第85师、独立第5旅、第177师之第529旅顺序,由第85师师长陈铁指挥,立即向交城以西地区转进。(2) 东路军① 第2集团军除以第27师在小店镇附近掩护北路军主力向西南转移后与第15军同时撤退外,其余即沿徐沟向太谷转移。② 第27路军(即第14军团)附第19军,即由傅总司令核定入太原守备,由现地折东北方向,伺隙绕向太谷、交城间转移,与第2集团军联络。③ 第22集团军,俟取得联络后,另行规定。这个作战计划的下达,实际上改变了阎锡山“依城野战”的作战方针,而使守卫太原城的部队成为孤军独战,极大地增加了守城的困难。日军“华北方面军”于11月3日命令第5师团归第1军司令官统一指挥攻占太原。4日,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命令第5师团继续攻占太原,并以一部向汾阳附近追击;命令第20师团在昔阳支队占领榆次后,以一部全力攻占榆次西北地区,师团主力进到榆次后向介休追击;命令第109师团循昔阳支队前进路线向榆次前进。(二) 作 战 经 过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兼任太原守备司令,指挥第35军的第211旅、第218旅、独立第1旅、第213旅、新编第3团、第8团、第9团、炮兵第23团并附炮兵第21团、炮兵第22团(欠第2营及第3、第6两连)、炮兵第25团第1营、炮垒大队(统由炮22团团长刘倚衡指挥)。由忻口后撤的第71师,独立第7旅、第8旅也拨归傅作义指挥,担任防守太原的任务。当即部署城防为三道防线。第一道在城外,属前进阵地性质,利用既设永久和半永久工事坚决固守;第二道以防守城墙为主,利用永久工事,筑成复廓阵地并注意侧方火力点,编成火网,使无死角为敌利用,要求歼敌于城外;第三道防线为市区内各要点,能形成的复廓的,加筑外壕,形成无数的纵横交错的阵地,相互联系、支援,以阻止、歼灭侵入市区之敌。傅作义原早已内定为太原城防指挥官,故城防计划多采用其意见,并由其监督实施。只是由于战况发展迅速,不少工事尚未完工;且原定防守太原的部队大都增援晋北,忻口地区放弃后,在日军追击下仓促各就部署。兵力既已残缺不整,部署亦未完全就绪。以第35军为主的太原守城部队先后于11月4日、5日进入城内。傅作义下令封闭城门、构筑与加强城防工事,并部署了守城兵力:以第35军第211、218旅和正太护路军1个团守备东、北两面城墙,以独立第1旅守备西城,以第213旅守备南城,将炮兵大部分配给守城各旅,将未分配守城任务的部队编为预备队;并以第35军副军长曾延毅为太原城戒严司令,负责维持城内秩序。进攻太原的日军,这时从东、北两个方向紧追撤退的中国军队。东线日军先头部队于11月4日已进至太原城东南约17公里的鸣谦镇,并占领了榆次,一部向介休方向追击。北线日军也于4日越过石岭关向南追击。5日,东、北两线追击的日军已逼近太原城郊,并开始对太原守军发动进攻。在北郊派出的守军警戒部队迅速退入城内。日军第5师团所部当即占领了城东北的厚堂村、黄国梁坟和兵工厂。从城南郊攻击的日军第20师团所部在鸣李村附近与正在奉令北上的中国第22集团军第41军后续部队遭遇,发生战斗。尔后日军攻占了小店镇,与位于吴家堡一带的守军第14集团军所部隔汾河对战。日军第20师团并以一部兵力由榆次经同蒲路南进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此时,由忻口前线撤退下来的划归守城部队的第71师和独立第7、第8旅到达彭村、西充地区,并准备入城。因日军攻击甚烈,通路被阻,仅独立第8旅的1个营渡过汾河进入城内,其余均沿汾河西岸南撤。7日晨,由晋东西进的日军第109师团第31旅团的先头部队进至太原城南约15公里的小店镇,一部进抵双塔寺,与城东的第20师团会合。此刻城西汾河各桥均被敌占领,太原城遂完全陷于被包围状态。同时,东、北两面敌以步、炮联合向城垣猛扑,日机不断向城内轰炸。守军城外部队受日军压迫,战斗至黄昏后撤入城内据守。城垣炮垒队的炮位多被日军炮火制压或轰毁。20时,日军炮击更烈,市民四逃,警察、守仓库士兵以及通信机关人员多放弃职守,逃散一空。电话随修随断,消息梗阻。形势至为险恶。傅作义巡视各地,一面鼓励士气,一面策划方略,人心始稍稳定。惟守军伤亡很大,此时所剩兵力仅第35军7个营、新编第3团4个连,战斗官兵共计2000余人。8日晨,担任攻城的日军第5师团将步、炮全集太原城下,在东、北两面猛烈攻击。日机13架轮流轰炸,北城楼被焚,城内东部和北部到处起火,电话逐段被毁,火焰弥漫全城。至9时,城垣东北角及西北角被炮火轰毁,东、北两面城墙亦被轰开缺口十余处,城墙各掩蔽部及弹药洞多被轰塌。日军步兵在其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城内猛冲。在城墙下埋伏的炮垒队亦被击散。预定歼敌计划概失效用。但守军东、北两城步兵奋勇截击,誓死不退,一面与入城日军拼杀,一面封锁城墙各口。双方伤亡殊重。至16时,城墙各口均被守军封锁,仅东北城角一处,千余日军入城,与守军激烈巷战。黄昏后,日军又向城内增加大量步兵,利用夜色隐蔽,夹杂混战,处处突袭。守军官兵伤亡甚多,西、南两处部队及预备队被日军击散。19时,日军攻至总司令部。此时因守军兵力不敷分配,除总司令部官佐及特务连勉力抵抗外,别无部队可资应援。傅作义感到局势无法挽回,乃于21时下令撤退。守城各部队由大南门突围,经汾河桥冲至汾河西岸,向古交镇方面撤退。太原城沦陷。正当日军第5师团向太原城攻击之际,由晋东向西进的日军第20师团在攻占太原以南榆次后,即沿同蒲路南下,于11月8日在太谷与第13军的1个营发生战斗;日军第5师团于8日夜攻占太原后,即以一部进出交城以北地区。8日,第13军汤恩伯部第89师第265旅第529团守备太谷的某营被日军攻陷。当日,日军一部从太谷南进,与第529团对峙,其主力沿同蒲路南下。9日,日军先头部队越过祁县。同时,从太原南进的日军攻占交城。其时,北路军及东路军之一部均集结于汾阳附近地区,其余部队均已取得联络。卫立煌乃于9日20时在汾阳下达命令,令所属各部队在平遥、汾阳之线以南附近地区集结,准备尔后的作战。规定各兵团的行动及任务为:1 第13军,应以一部确实占领子洪镇,主力速进至子洪镇以南附近集结,并截击沿同蒲路南下敌军之侧背;2 第2集团军,应即赴灵石以南仁义镇集结,其主力限于11日以前到达。3 第17军(欠第21师)附第177师之第529旅,应于明日暮前接任汾阳及其附近警戒事宜,尔后如受敌压迫,不得已时向吴城镇南北山地转移,发动游击战,充分袭扰敌侧。4 第14集团军附第94师,应于明日晚,由现地经汾阳、兑九峪、石口镇向汾西、霍县之线集结待命,其主力限于16日前到达,但移动时须通报邻接部队,并派有力之后卫。5 第19军附第71、第68师(欠已入太原城的1个营),独立第3、第7旅及第61军,应以整编之有力部队,限于12日前确实占领兑九峪附近,拒止敌之前进,其余在隰县附近整补。6 第27路军附第17师,应立即经汾阳、兑九峪、辛庄、峪口村,限于13日以前到达南关村附近集结,并限后尾部队于明日晚通过汾阳。7 第47师,应即由现地驰赴兑九峪,对东北正面构筑据点工事,俟第19军到达移交后,限于15日到达汾西、霍县间待命。8 第15军,应于明日黄昏前经孝义取捷径,向霍县西南区集结待命,限14日以前到达。9 新编第2师及第85师,除所余战斗官兵完全编成为作战部队归本部直接指挥外,其余即赴候马、曲沃整补。10 独立第5旅,应于明日将汾阳附近警备任务交由第17军接替后,即随第27路军(第14军团)经兑九峪、石口镇、隰县、蒲县,到达汾阳附近待命。11 第22集团军(在黎城、长治一带)及骑兵第1、第2两军,仍服行以前任务。12 炮兵第5团附第2师山炮营,应赴霍县,并先于韩侯岭选择阵地,但第2师火炮营已赴隰县待命,其余以前配属各兵团之炮兵,由原来各兵团妥为区处。13 战车防御炮营,着即移驻隰县待命,原配属第61军之连,着即归建。此时,第3军正沿白晋公路南撤,第22集团军的第41军正沿同蒲路向平遥撤退,第45军第127师大部已随北路军撤至赵城、洪洞一带收容,第27路军在大宁附近集结,第17军(欠第21师)及第177师第529旅由汾阳移至吴城镇,由太原城突围的第35军在中阳集结,第101师已于12日前到达东明谷附近,其余部队均于指定地区集结。第18集团军及骑兵第1、第2两军仍在敌后游击。日军攻占太原后,第5师团以摩托化部队向南追击至清徐后停止;第20师团向南追击,于10日占领平遥后停止;第109师团在太原东南榆次、昔阳地区集结;第108师团原在获鹿、井陉间集结,准备用于正太线(后改留平汉线方面)。11月12日,“华北方面军”令第20师团及第109师团驻屯山西,第5师团调至保定、石家庄一带休整(仍直属“华北方面军”),令关东军于15日归还建制。卫立煌根据敌情,决心以一部占领子洪镇、韩侯岭、兑九峪、吴城镇之线,阻敌南进,主力于汾阳以南地区整补,遂于15日在临汾下达如下命令:1 骑兵第1军,应以一部于文水附近及汾阳东北地区活动,妨害敌由太隰公路及汾阳至离石大道进攻,其主力仍在广武镇(雁门关外)、静乐(忻县西80公里)间服行前任务。2 第13军,应确占子洪镇及其以南地区,与第18集团军及第22集团军切取联络,阻敌由白晋公路南下,以掩护本军右侧,并极力在太谷、平遥间游击。3 第22集团军,应以一部扼堵三岔沟、平道头、马跑泉以南各隘口,阻敌南下,并极力在平遥、介休间游击。主力限于18日以前集结沁源东、西一带地区。如敌由白晋公路南下,应随时协同第13军夹击之。4 第2集团军(欠第3军之第12师)附第15军及第34军,应确占韩侯岭东、西之线,拒止沿同蒲路南进之敌。5 第19军附第61军、第68师、第71师、第73师,及独立第2、第3、第7各旅,集结(于)石口镇,一部确占兑九峪、大麦郊各隘口,并领有双池镇、石口镇以南地区,阻止沿汾河公路南进之敌,并极力向孝义、汾阳以东之线游击。6 第17军(欠第21师)附第177师之第529旅及第17师,应确占吴城镇要点及其南、北之线,阻止由汾阳、军渡大道西进之敌。7 第14军附第94师,集结汾西附近。8 第47师向赵城集结。以上各部队除第22集团军的第45军第125师系新到达战场外,其余多系由残部编并而成,番号虽多,实际兵力不过7个师而已。其他担任防守的部队,除第3军第12师唐淮源调往河南偃师及第35军留战场附近整补外,其余均赴临汾以南侯马、垣曲、永济、河津、平陆一带整补。到1938年2月,敌对双方仅有小部队互出游击,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斗。中国空军北正面支队在太原会战期间曾对大同、繁峙、平型关、阳明堡、崞县、原平及平汉路沿线日军进行轰炸,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据统计,连同太原会战开始前几天,共计进行了12次侦察、42次轰炸,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还击毁日军大批重型装备。据报,仅10月13日一天就在原平、崞县炸毁日军坦克24辆。附表3-5-2忻口作战日军指挥系统表(1937年10月)指挥官第5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步兵第21旅团第21联队第42联队三浦敏事步兵第9旅团第11联队第41联队国崎登骑兵第5联队野炮兵第5联队工兵第5联队辎重兵第5联队板垣征四郎混成第2旅团步兵第1联队步兵第3联队步兵第57联队第3大队骑兵1个中队、野炮兵1个大队、工兵1个中队本多政材混成第15旅团步兵第16联队步兵第30联队筱原诚一郎中国驻屯军步兵第2联队(10月22日加入)萱岛高独立混成第1旅团第1联队(10月29日加入)长谷川美代次第109师团第136联队(10月28日加入)松井节野战高射炮2个大队野战重炮兵2个大队野战炮兵1个大队山炮兵2个大队战车1个大队附表3-5-3正太路沿线作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1937年10月)附表3-5-4正太路沿线作战日军指挥系统表(1937年10月)第1军香月清司第20师团川岸文三郎步兵第40旅团山下奉文(第79、第80联队)步兵第39旅团高木义人(第77、第78联队)骑兵第28联队野炮兵第26联队工兵第20联队第109师团山冈重厚步兵第31旅团谷藤长英(第69、第107联队,即昔阳支队)骑兵第109联队炮兵第109联队工兵第109联队第108师团下元熊弥步兵第25旅团中野直三(第117、第132联队)步兵第104旅团苫米地四楼(第52、第105联队)骑兵、炮兵、工兵第108联队注: ①第108师团未参加战斗;② 第109师团的第118旅团在津浦线;③ 第109师团直属队,11月4日从元氏出发,9日至昔阳,16日进至榆林附近,亦未参加正太线战斗。附表3-5-5太原作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1937年11月上旬)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前敌总司令卫立煌第7集团军总司令兼太原守备司令傅作义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第211旅旅长孙兰峰第218旅旅长董其武第213旅旅长杨维垣独立第1旅旅长陈庆华新编第3、第8、第9团炮兵第23团炮兵第21团炮兵第22团(欠第2营第3、第6连)炮兵第25团第1营炮垒大队正太护路军1个团注:① 编入守城部队序列的第71师、独立第7旅、第8旅仅1个营进入城内,其余未入城参加战斗。② 第14集团军一部在汾河西岸参加了与小店镇日军的战斗。第22集团军第41军后续部队与日军第20师团一部在鸣李村附近作战。第13军1个营在太谷与日军战斗。这些部队未列入太原守备部队序列内。----------------------074第四部分:华北作战日军进攻绥远及归绥、包头失陷TOP----------------------在日军“华北方面军”主力沿同蒲线、正太线向太原进攻的同时,关东军一部和伪蒙军9个师向绥远发动进攻。为了侵占绥远,日军将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改编为第26师团。1937年10月20日,改编后的第26师团师团长后宫淳中将到达大同。关东军司令官命令后宫淳一并指挥独立混成第1、第2旅团和临时飞行团,在伪蒙军9个师的协同下向绥远省发动进攻,并担负“华北方面军”作战地区以北,特别是平绥铁路西段的守备任务。当时,中国第二战区部队大部调入山西作战,在绥远省境内仅有步兵新编第5旅、第6旅和骑兵第6师、第7师担任守备任务,兵力异常空虚。事实上阎锡山只顾在晋北、晋东对日军进攻抵抗,已顾不及绥远省的防务。因此,日军进入绥远以后如入无人之境,迅速将绥远省的大部占领。伪蒙军一部于9月26日占领绥北陶林,30日占领百灵庙。伪蒙军另一部沿平绥铁路西进。10月6日,晋绥军骑兵第6师在旗下营地区对伪军进行了坚强阻击。两军在此地形成对峙状态。这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从山西省朔县北进绥远,并于10日占领绥南凉城。10月12日,后宫淳下令攻占绥远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以平绥支队(以步兵第3联队第1大队为主编成)和铁道第3联队一部从大同乘火车西进。独立混成第1旅团由凉城向归绥攻击。该旅团先遣队第1大队于10月11日进到归绥南面的西沟门,掩护旅团主力向归绥前进。12日,该旅团进入归绥。日军平绥支队乘火车到达旗下营增援伪蒙军作战,将守军骑兵第6师击退,于14日也进入归绥。接着,日军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向西追击。在绥的第二战区部队曾在莎拉齐、沙尔沁一线和磴口地区阻击日军,但受到优势日军的打击而撤退。17日,日军进占包头。进入绥远省境内的伪蒙军,除一部进入归绥外,一部占领乌兰花和武川,并于21日占领固阳。伪蒙军另一部沿平绥铁路以南地区追击,占领包头后,前出到五原以东地区。至此,绥远省的大部被日军占领。----------------------075第四部分:华北作战冀南地区作战TOP----------------------在平汉线上作战的第一战区部队撤退到漳河以南地区之后作了守备漳河的部署。以第20军团的第13军守备安阳附近地区,第52军位于水冶。第20集团军的第32军占领汲县及新乡既设阵地。第67军占领新乡以南既设阵地。第1集团军担任内黄、浚县、道口等地区的守备。骑兵第3军位于大名,向临漳、磁县方面的日军袭扰。10月25日,蒋介石电令第67军调上海方面作战;第1集团军以一部兵力活动于津浦路与平汉路之间牵制日军,主力向石家庄方向反攻,以配合晋东娘子关地区第二战区部队的防御作战。27日,蒋介石又电令第一战区部队迅速向石家庄及娘子关方向反攻,以解娘子关地区守军之危。10月29日,第一战区下达攻击命令,其要点如下:1 我军以策应第二战区之作战,决心攻击漳河附近残余之敌而歼灭之;尔后逐次北进,规复正定、石家庄。2 第1集团军为右翼军,威胁敌之侧背,内黄、楚旺、浚县均须确实守备。刘汝明兵团(第68军、骑兵第3军)应保持重点于左,限于11月1日进出临漳、成安之线,向邯郸、磁县侧击。3 第20集团军(第32军、独立骑兵第14旅)为中央军,向安阳推进,接替既设阵地的守备,并于平乐镇、汤阴酌派部队驻守;骑兵部队应使用于安阳以东,任漳河警戒。4 第20军团为左翼军。其主力部队由古城经彭城镇向武安附近进出,协同右翼军侧击邯郸以南之敌。5 第52军及第79师为预备队,在左翼军之后,向古城附近推进。这时,在冀南地区的日军有第1军第14师团的主力,位于邯郸。第108师团主力位于邯郸东北地区,该师团的第104旅团作为军直辖部队位于井陉附近,一部位于石家庄。蒋介石命令第一战区部队反攻石家庄的情报被日军获悉,因而日军于11月3日作了必要的作战部署,命令第14师团的第27旅团集结于临漳、磁县,准备向大名攻击。该师团的第28旅团于4日首先发动攻击,占领了安阳。在此集结、准备反攻的第一战区第32军向南撤退。11月2日,右翼军骑兵第3军向邯郸方面推进,是日晚抵肥乡附近,第77军第132师到达广平,第37师第11旅进抵曲周,第68军的143师到达广平以北的东、西贤店一带。6日,第77军以骑兵第21旅及步兵第28旅对成安攻击,骑兵第2旅和5个连队激战后攻入城内,与日军发生巷战。第28旅第682团第2营也进至城关,同骑兵第2旅协力作战。由于攻入城中的兵力与日军相差悬殊,全数牺牲。是日12时,日军千余人携炮10门,由大姑庙方面向成安方向前进,第682团在道东堡、范豆庄一线迎击。日军不支后退。11月7日,日军转入反击,与第一战区部队激战。当日,第77军为扫清成安日军,第37师第111旅进至旧魏县,策应第28旅作战。此时,日军第14师团之第27旅团由邯郸赶到,激战竟日,守军退至大堤西、西乡义、柏寺营一线。日军第27旅团一部占领临漳,守军第179师第28旅移至八里庄、棘针寨之线。9日,日军分3路向棘针寨、吴兴寨、刘家拐、德政集阵地猛攻。第37师第111旅被日军包围,经苦战后撤至西店集、王村集一线。是日晨,300余名日军袭击守军东、西孟同阵地,被击退。日军继以猛烈炮火向守军阵地轰击。守军伤亡惨重。午后,日军第27旅团由北渚向大名方向运动,第77军骑兵乘夜袭击其侧背,于西韩村附近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1月10日,日军逼近大名;第77军第37师第111旅占领城关西北阵地,第179师占领城关东南阵地,与日军对峙。入夜,日军集中炮火向大名城猛轰,城墙西北角被炸毁。敌对双方援军均至,苦战竟日,双方伤亡惨重。第179师在城郊与日军血战,终因伤亡过重,于11日夜撤出大名,转至卫河右岸。中央军方面:安阳于11月4日失守。5日,其第141师转到七里店、五家圪塔、桑窑一线与日军对峙;第139师推进到宝莲寺附近,第142师部及第6旅移驻大盖族、庞各庄一带,第5旅到达大赉店。左翼军第52军主力于11月5日到达张尔庄、青碗窑、五里河一带,一部到达九龙庙、新庄、马庄地区。旋接第一战区命令:以彭城镇附近为根据,攻击活动于邯郸、安阳间敌人的侧背。6日,第52军进抵彭城镇后连日向漳河桥、双庙、磁县、马头镇、邯郸等地的日军袭击。12日晚,第25师1个营夜袭邯郸以西日军飞机场,经4小时激战,焚毁日机6架,获汽油千余桶。13日夜,第2师所部又攻打磁县城北飞机场、先禄车站、漳河铁桥等处。17日,第一战区命令该军移至水冶镇,支援第20集团军作战,左翼军在安阳、大名附近的战斗结束。在这次作战中,第52军参战官兵14727人,伤亡2792人,失踪216人;日军参战部队第14师团损失1000余人。11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示第一战区新的战区范围:东界为兰封、郾城、泌阳,南界为光化、白河,西界为商南、渑池、沁源、太谷、阳曲。并指定以长治、陵川、晋城间之山地和南阳、南召、嵩县、内乡之山地为根据地,坚持持久作战。25日军事委员会又电令第一战区部队以新乡为轴心,集中力量,坚持抗战;又电令第1集团军主力集结于道口附近。28日,第一战区部队作了新的部署,将战区所属部队划分为左、右翼军及预备军。日军于12月10日也进行了新的部署,13日命令第108师团一部确保临清,主力守备高邑、邢台间地区;第14师团守备邯郸、安阳、大名间地区。至此,中、日两军暂时对峙在淇河两岸及道口地区。----------------------076第四部分:华北作战日军进攻山东及济南、青岛失陷TOP----------------------10月1日,军事委员会电令第3集团军与第六战区各抽调部队在黄河南岸布防并构筑工事,第3集团军在长清以东,第六战区在长清以西。第3集团军以2个师的兵力向德县集结,阻敌南进。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奉命后采取敷衍态度,仅派出少数部队,且迟迟行动,及至德县已陷于敌手,韩复榘始令利用黄河涯据点布防,与日军对峙。12日,日军进攻平原,韩以第20师一部固守平原,其余各部退至徒骇河南岸的禹城附近沿河设防。禹城是鲁北地区的交通要冲,位于徒骇河边,有舟楫之利,津浦线纵贯其中,有公路北至德县,西接高邑,东连临邑、商河,南到黄河北岸,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东北的临邑是鲁北公路交通中心。要阻敌南下,禹城、临邑是必须固守之地。10月14日,沿津浦路南进的日军第10师团攻陷平原、张庄站、黎济寨,直逼徒骇河。其第108师团的1个旅团在协助第10师团占领德县、平原之后,转至津浦路东,占领陵县及凤凰店、马腰务、鸡鸣店等地。此时,日军第16师团已准备转运上海战场。13日,中国军队的部署为:第55军第29师,集结于商河、临邑两县,任务是准备活动于张庄站以北、德县以南的中间地带,侧击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第74师(欠2个团)附第20师的第117团、第81师的第481团在禹城附近占领阵地,任务是阻止沿津浦路前进之敌。具体防御部署:第81师第481团为右地区,从二郎店至禹城东北的杨家庄,沿徒骇河南岸构筑阵地;第20师第117团为中央地区,从杨家庄以西至大于、张庄,沿徒骇河南岸构筑工事;第74师第443团为左地区,从大于、张庄以西至凹李庄,沿徒骇河南岸构筑阵地;第74师第438团为预备队,置于东、西金张庄及小石庄地区。鲁北各县保安队编为游击队,在平原以北的东、西地区活动。10月9日,军事委员会曾派徐祖诒到济南视察,并向韩复榘说明中央意图。徐返回后报告说:宋哲元、韩复榘等原西北军系将领对冯玉祥缺乏信任,韩复榘与庞炳勋之间成见很深,庞炳勋与宋哲元两军之间也不协调,第六战区亟待调整。16日,军事委员会令第67军改归第一战区指挥,第3集团军积极袭击德县、平原敌军之侧背。18日,由于日军主力已转至平汉线,又令第3集团军牵制当面之敌,各游击队在敌侧背积极活动,破坏禹城以北的铁路。将第59军第180师暂归韩复榘指挥,担任平阴至张秋镇的守备;10月20日,军事委员会决定津浦线作战均由第五战区负责指挥,第1集团军第59军归入第五战区,第49军调往上海,其余各部队归入第一战区序列。同日,蒋介石令第五战区应确保山东要地,以现在前方之部队担任守备东海县,青岛及胶东半岛海岸,并阻击津浦路南下日军,以后方部队集结于徐州、商丘一带地区,策应前方部队之作战。为顾及尔后状况之变化,应于鲁南一带山地构筑核心工事。根据上述命令,第3集团军令第29师、第74师及鲁北各游击队分别向陵县、德县、平原附近日军攻击。18日夜,徒骇河南岸禹城的守军第20师117团、第74师第439团各一部渡河北进,在19日拂晓前到达十二里庙、毛家园、北丘一带,与驻守日军战斗半日,即向铁路两侧转进;当晚,袭击了平原以南的日军据点,并破坏铁路多处。20日,日军以侵驻德县、平原的兵力前来增援,战斗激烈。中国空军在平原、张庄站、黎济寨等处实施轰炸,协助其步兵地面作战。至暮,守军撤回徒骇河南。24日7时30分,第29师向凤凰店及其南北地区日军发起进攻。日军在飞机大炮配合下,凭借墙垣、工事顽抗。第29师将士前仆后继,营长宋好义指挥冲击时不幸牺牲,其他官兵伤亡300余人。黄昏后战场沉寂。25日拂晓,第29师再度发起进攻,与日军激战竟日,将凤凰店街市东南角占领。此时,日援军1000余人赶到。第29师撤出战斗,向临邑方向转移。在第29师向凤凰店一带进攻时,禹城方面第74师奉命渡河北进,配合第29师的进攻。李文田师长率第443团于23日暮渡河,击退十二里庙、张庄站一带日军后,于24日克复吴家庙、鸡鸣店,尔后沿铁路袭击日军据点多处,破坏该段铁路,然后于当日晚返回徒骇河南岸。25日,黎济寨日军从大刘家庄偷渡,其已过河的百余名日军被围歼,未及渡河的退回黎济寨。各游击队也在盐山、南皮、宁津、吴桥、恩县、高唐、清平各县袭击敌军,破坏铁路。10月26日,军事委员会对第3集团军指示:津浦、平汉两路之敌转用于晋东、晋北后,残余仅数千人,我为在九国公约开会以前一新国际视听,并牵制敌人再转用兵力于晋省,该集团军应以主力击破当面之敌,进出沧县,以与平汉路进出石家庄之第1集团军互相策应。韩复榘收到上述命令后反复申诉困难,要求中央增调3个师(至少1个师)的兵力接替胶东海岸或津浦路南段防务,以使他能抽出力量进击当面日军,完成进出沧县、策应友军作战的任务。军事委员会立即命令韩先解决陵县方面的日军。第29师于28日到达临邑,占领沿城郊西部、北部两面阵地。11月4日,军事委员会再电告韩复榘:第1集团军先头部队已进至南宫,主力已过鸡泽,即于日内向石家庄进出,盼贵部按预定计划从速策应。韩复榘对此令仍迟疑,至7日复电申诉4条意见:“其一,盐山、乐陵边境敌军一部与我游击第1路、第5路等部对峙。其二,运河西侧武城附近及清河县境积水未消。其三,职部第74师、第81师在济南整补,第20师第58旅任津浦铁路济南至临城段警备。其四,除已派由济南向武城前进外,拟请令李司令长官派队接替津浦路济南以南防务,并莅济坐镇,职愿亲率所部3师或4师兵力,经武城、郑家口进出河间,与第1集团军协同前进。”11月8日,军事委员会电复韩复榘:桂(广西)军原在徐州部队已经他调,其后续部队集中前线尚需时日,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南京尚有重要任务,一时难来前方,津浦方面尚非决战之时,望先派有力部队实行游击,与第1集团军行动互相呼应,并努力破坏铁路,牵制敌人。若能恢复德县,则于我国在国际上之活动,更为有利。当晚,韩复榘决定先驱逐临邑、陵县附近之敌,再向德县推进。其部署要点如下:令在临邑战斗的第29师竭力阻止当面之敌南进,以待后方部队增援;令守禹城附近的第20师第60旅以一部渡徒骇河北进,袭击平原以南各据点之敌,协助第29师战斗;令守备黄河南岸的第20师第59旅以第118团掩护配属的炮兵团第1营由青城渡河,其余由济阳渡河,向商河集结;令第12军军长孙桐萱率第20师直属预备队,从泺口渡河,到商河指挥;令部队限15日到达指定地点。8日,凤凰店、马腰务之日军开始向临邑警戒阵地进攻。守军与日军苦战竟日,守军伤亡很大。入夜,撤至主阵地。9日拂晓,日军继续向临邑主阵地进攻。自5时30分开始,日炮兵向守军主阵地全线轰击达1小时之久,尔后日步兵在3架飞机掩护下向临邑猛攻。13时,第29师师长曹福林到临邑以北的李庄督战。激战至暮,双方形成对峙。10日晨,日军继续向守军主阵地进攻,守军官兵坚决抵抗。至13时,日军由陵县方向增来千余援兵,向守军右翼后樊家阵地以北地区包抄。守军第85旅第169团作延伸战线抵抗,陷于日军炮火包围之中,营长周继先壮烈殉国。15时,守军预备队第87旅1个团到达王巧地,对日军反包围,混战至夜,形成对峙。日军第2军第109师团的第118旅团于9日从盐山附近开始行动,第10师团也从平原沿津浦铁路两侧向黄河急进。11日5时30分,临邑正面的日军又发动攻击。守军第29师英勇抵抗,营长马寿轩率部队数次出击,重伤不退。至夜,第85旅奉命退守临邑北郊,第86旅固守临邑城,第87旅移至临邑的东南郊。12日,进入临邑地区的日军已达5000余人。其一部向临邑以南地区活动,主力向临邑城郊逼进,至17时,已接近城垣。11月13日,由商河退守临邑北郊的第29师第85旅及临邑东南的第87旅乘拂晓薄雾向临邑以北地区反击,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展开白刃格斗,10时许退至城东掩护守城部队。13时,临邑城墙多处被日军炮火轰塌。日军坦克在前冲击,步兵紧随其后,由缺口突入城中。双方展开巷战。守军因伤亡过重,从东关撤出。黄昏时分,第29师接到韩复榘命令:“第29师即刻设法与敌脱离,经邢家渡向黄河南岸转进,渡河后乘火车输送至兖州集结整顿。”该师两个旅即南撤,临邑落入敌手。日军第10师团一部于10日占领无棣、阳信,11日又陷惠民。12日,高唐、夏津失陷。奉命北进的第20师第59旅于11日进抵商河。13日晨,第81师也北进至钟店子附近。7时30分,两部与日军接触。第488团在清凉店与日军激战。16时,济阳城、夏口镇失陷。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命令第29、第81师向黄河南岸撤退。禹城方面,日军于13日起集中炮火向守军阵地轰击,并以主力向桥头堡、堤李桥进攻。至下午,日军的4次进攻均被守军第60旅第120团第2营击退,但守军已伤亡过半,连长张金蛟等壮烈殉国,班长傅千三带十余战士仍拼死抵抗。14日,堤李桥被占领,日军渡过徒骇河,与第120团在安仁街发生激战,营长刘支书以下牺牲者200余人。午后,第60旅奉命南撤,禹城陷落。15日,守军破坏泺口黄河大桥,徒骇河附近战斗结束。这一阶段战斗20余日,守军伤亡5400余人。第3集团军所部退到黄河南岸后,日军第2军在津浦铁路以东地区集结。其第10师团主力集结在临邑及其东南;第118旅团主力集结在商河附近,并向黄河沿岸派出侦察分队,准备渡河进攻济南。12月18日,日军参谋本部下令第2军攻击济南。第2军的第108师团已于10月间转入平汉线作战,已归第1军指挥,第16师团也于10月间决定调往上海方面作战,这时第2军仅有第10师团。因此,日“华北方面军”给第2军增加“中国驻屯旅团”一部,并令第5师团一部在德州集结。日军第2军以第10师团在曲堤以东地区、第118旅团在王判镇以东或以南地区分别渡河。23日20时,日军顺利渡过黄河,并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25日,第10师团进占龙山,第118旅团进占周村。从1938年1月1日起,日第2军其余部队通过临时架设的军用桥梁渡过黄河。接着,第2军所属各部向济宁、蒙阴一线追击。韩复榘所部不战而退,致使日军迅速前进。日第10师团于1937年12月26日占领济南,1938年1月1日占肥城、泰安,4日占兖州、曲阜,6日占邹县,11日占济宁。第118旅团1937年12月30日进入博山,1938年1月4日占蒙阴,5日占历山。配属第2军的“中国驻屯旅团”第2联队于1938年1月1日进入济南,担任警备任务。第5师团一部(鲤城支队)于1月10日到达潍县,准备向青岛进攻。1月4日,日“华北方面军”命令正在保定附近休整的第5师团配属给第2军,第118旅团和“中国驻屯旅团”第2联队调离山东地区归建,第10师团停止在济宁、邹县、凤凰山、历山、蒙阴一线。日本海军于1月7日命令“中国方面舰队”占领青岛。10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未受任何抵抗即占领了青岛。日军第5师团一部于19日进入青岛,担任青岛警备任务。第5师团于20日前完成了胶济路沿线的警备部署,并有一部集结于青岛。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于1月6日致电韩复榘:“查运河为鲁省最后堡垒,汶上、济宁又为运河前方最要点,汶、济不支,运河不守,则非仅鲁省全陷,且陇海被断,徐、郑均危,北方大局将更不易收拾,务请于运河之线竭力支持,固守汶、济两点,以为运河屏障。”韩接到上述电令,仍命其第20师、第22师陆续向成武、曹县转移。由于韩复榘不遵守命令,屡次擅自撤退,贻误战机,军事委员会下令免去他各项职务。后经军事法庭会审,于1月24日处决,改派于学忠为第3集团军总司令。四、 作 战 简 析归绥、包头、安阳、济南、青岛等城市失陷以后,华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已大多被日军占领。中国军队撤退到了日军占领地的正面、翼侧和后方,继续抗击日军的进攻。在绥远省境内的少数中国军队曾在归绥以东的旗下营地区阻击伪蒙军数日,有效地掩护了省军、政机关撤退,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包头以东集中的在绥军队对西进的日军也进行过阻击、抵抗,说明守军的作战还是积极的。但绥远地区被日军迅速占领有其必然性。当时第二战区部队绝大部分集中在山西作战,绥远境内只有少数部队,不可能有效地阻止日军进攻。将主要兵力集中在作战的主要方面,从这一通常的作战原则来看,当时第二战区部队也只能如此部署。冀南地区中国第一战区部队对日军的反攻失利,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为时已晚。1937年10月26日娘子关已失,守军正在后撤。第一战区部队于29日下达反攻命令,11月2日才开始实施反攻。这时正太线上的守军已经溃退,因此反攻已失掉配合正太线守军作战的意义。第二,从保定、石家庄、沧县等地败退下来的部队精疲力竭,用这样的部队对乘胜南进的精锐日军举行反攻,事实上也很难取胜,——虽然第77军、第52军积极作战,并付出了重大伤亡。鲁北地区中国军队作战的失败和济南、青岛的迅速失守,主要是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屡不遵命所造成的结果。10月1日,军事委员会令韩抽调部队在黄河南岸布防,韩却采取敷衍态度。26日,军事委员会再次指示韩以主力进出沧县,策应第1集团军反攻石家庄,而韩仍拒不执行。1938年1月6日,李宗仁电令韩坚守汶上、济宁,韩仍令其所部撤退。因此,日军未经大的战斗即渡过黄河占领济南和青岛。后来韩复榘被处决,罪有应得。另外一些原因是:参战部队派系复杂,一些非中央嫡系部队为保存实力而失掉战机。各部队素质不齐、通信条件落后,也影响作战的胜利。由于通信手段落后,在交战时常有命令、报告不能及时传递,甚至联络中断的事故发生。----------------------077第五部分:华东战局淞沪会战TOP----------------------上海位于长江下游黄浦江与吴淞江汇合处,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东方的金融贸易中心,又是溯长江进入中国腹地的枢纽和首都南京的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日本垄断集团的首领人物池田成彬、小仓正恒等早就提出了所谓“长江观点”,认为只要控制了长江三角地区,就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就可以统治全中国。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日军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驻有军队,并有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巡弋。1937年7月,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并占领平、津后,继续向察哈尔省进攻,并决定向上海增派军队,“使其成为作战基地”,以作好为下一步向华中地区进攻的准备。中国政府既已决定“全部动员整个抗战”,当然不能允许日军以上海作为进攻华东的作战基地。为防患未然和配合华北地区的作战,牵制、分散日军的兵力,争取战争主动权,以利于长期抗战,决定开辟华东战场,派军扫荡上海日军及其在长江内河的舰艇,因而引起了淞沪会战。开始时双方兵力均不多,但为了达到各自的战略目的,双方都一再增加兵力,日军先后投入20余万人,中国军队投入70余万人,作战规模不断扩大,发展为一场历时3个月、空前激烈的大会战。此役对中日战争的发展影响甚巨。一、 平津失守后的华东形势(一) 日本的战略决策及战争准备早在1936年8月,日本参谋本部拟定的1937年《对华作战计划?用兵纲要》中对华东方面的作战就作出了相当详细的计划。主要有关内容为:“以第4军(3个师团)占领上海附近。但是这方面的中国军队增加了兵力,构筑了坚固的阵地网,因此考虑到作战规模将会扩大时,限定在这一狭小地区,对我战略态势显然不利。因此,计划调新编第10军(2个师团)从杭州湾登陆,从太湖南面前进,两军策应向南京作战,以实现占领和确保上海、杭州、南京三角地带。”但由于考虑到“对苏关系紧张时,这样用兵难以将兵力向北方转用”,所以非到不得已时,不向华中方面派遣陆军,将战场局限于华北地区,仅以海军确保上海,作为用兵时的作战基地。“七七”事变后,日本政府基本上本着上述用兵纲领,在1937年7月1日的首、外、陆、海、藏五相会议上决定向华北增派陆军,而令海军“作全面战争准备”。当日下午,日本首相、陆相、参谋总长及军令部总长分别向日本天皇报告了“向华北派兵事宜”和“关于海军用兵事宜”,经天皇批准后执行。12日,“军令部向各部队首席参谋传达了中央对华作战计划的秘密方案”。其中“用兵方针”中关于华中方面的内容主要为:“海军除运送和护卫陆军并在天津方面协助陆军外,要准备全力对华作战”;“要确保上海及青岛,使其成为作战基地。同时在现地保护侨民,其他各区的侨民迁至上述两地。华中作战要调遣确保上海所必要的海军、陆军部队,并主要以海军航空兵扫荡华中敌空军力量”;“封锁扬子江下游、浙江沿岸及其他我兵力所在附近”;“初期,第3舰队担任对中国的作战,第2舰队专门担任运输和护卫陆军”,“第3舰队司令部要为专心从事华中作战进行编组”等。“七七”事变时,驻上海的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正率其第1战队、第5水雷战队在台湾与陆军联合演习,事变次日停止演习,奉命率舰队返回上海。同时接到协助日大使馆、领事馆撤退在华侨民的命令。长谷川清了解了日本对华作战计划的秘密方案内容后,对用兵方针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华中作战,应以必要兵力确保上海和攻占南京”,为此,“华中作战应派遣陆军5个师团”。当时因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华北方面的作战,所以对他的要求未作出最后决定。7月28日,在华日侨奉日本政府的命令,开始向上海、青岛两地集中。在此之前,日本驻长沙代理领事高井向南京日本大使馆代行大使职务的日高信六郎参事官报告:“湖南省主席何键的参谋对高井说,南京给何主席密令,如果在上海日华两军发生冲突,在长沙要用大炮轰击日本军舰。因此,在问题没发生前,我恳切请求你把停泊在长沙的日本军舰撤走。”因而,此时长江沿岸日本侨民分别集中于汉口、上海。特别是在7月28日通县“冀东自治政府”保安队反正时杀死一批日本在乡军人等事件发生后,原在长江内的日海军第3舰队的第11战队加速了撤侨行动。至8月9日,长江沿岸的2923名日本侨民和原驻汉口日租界的日海军特别陆战队〔5〕300余人,在第11战队舰艇掩护下全部撤至上海。为利于在上海作战,将现在上海的老弱妇孺全部撤回日本,但将适战青壮年及在乡军人约10000人留沪,准备必要时让他们参加上海作战。(居住于华南各地的日侨约11650人也于8月间撤回日本,原在南京的日本大使馆外交人员及少数有关日本人于8月16日乘火车撤至青岛。)(二) 中国的战争准备及作战计划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为防止日军再度由上海入侵,自1933年开始,国民政府即筹划在宁、沪、杭地区修建国防工事,由参谋本部派参谋勘察地形,并组织陆军大学第10期学员在嘉兴、乍浦一带实施战术演习,以研究、拟订设防计划。当时判断日军可能仍如“一?二八”时那样以主力在吴淞口一带登陆,另以一部兵力由杭州湾北侧登陆,包围上海;尔后分两路由太湖南北西进,攻击南京。因而将这一地区划分为京沪、沪杭和南京3个防御分区,以京沪分区为主要防御方向。在军事委员会内秘密设置警卫执行部,总揽全国国防工事的设计和构筑。训练总监唐生智主持此项工作,同时兼负警卫京沪杭地区之责。京沪分区防御阵地以吴福线(苏州至福山)和锡澄线(无锡至江阴)为主阵地带;沪杭分区防御阵地以乍嘉线(乍浦经嘉善至苏州)和海嘉线(海盐经嘉兴至吴江)为主阵地带。为便于军队机动,还修筑了由苏州经吴江至嘉兴的苏嘉铁路(后为日军拆除)。南京分区防御阵地以外围阵地(大胜关经淳化镇至乌龙山)为主阵地带,另以城垣为核心构筑复廓阵地。1936年2月,国民政府为准备对日作战,在京沪区成立了作战秘密指挥部。张治中为军事长官,负责京沪地区的准备工作。由于战备工作须秘密进行,张治中以中央军官学校教育长为公开身份,该指挥部对外称“中央军官学校高级教官室”。为指挥方便,指挥部当年秋从南京移驻苏州,改称“中央军官学校野营办事处”,负责制订这一地区的作战计划和主持构筑国防工事。更重要的任务是在上海一旦发生战争时,能快速反应,指挥分区的部队有计划地投入战斗。当年底,参谋本部草拟了《民国26年(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1937年1月完成了甲、乙两份稿本,3月修订完毕,经参谋总长程潜等审定后送庐山,再由陈诚转送蒋介石审阅批准。抗战初期的作战部署和指导思想基本上是依照甲案进行的。计划中有关华东方面作战的主要内容为:敌情判断:“长江下游太湖附近之地区,为我国最重要之经济、工业中心及首都所在地。敌今在上海已构成相当根据地,将以有力之部队,在本方面登陆,协同海军而进攻,期挫折我国抵抗之意志。”作战方针:“国军以捍卫国土确保民族独立自由,并收复失地之目的,在山东半岛经海州—长江下游亘杭州湾迤南沿海岸,应根本扑灭敌军登陆之企图。”作战指导要领:“长江下游地区之国军,于开战之初应先用全力占领上海,无论如何必须扑灭在上海之敌军,以为全部作战之核心。尔后直接沿江、海岸阻止敌之上陆,并对登陆成功之敌,决行攻击而歼之。不得已时,逐次后退占领预设阵地。最后须确保乍浦—嘉兴—无锡—江阴之线,以巩卫首都。对杭州湾、江阴之江面,实行封锁,阻绝敌舰之侵入。”“空军于作战之先,以主力扑灭长江内之敌舰,及沪、汉两地之根据地。”“海军以全力于战争初期迅速集中于长江,协力陆、空军扫荡敌舰。”各兵团的任务及行动: 第4方面军(辖第8、第9两个集团军及1个军)担任华东(江浙)地区的作战任务,预定两集团军。(1) “在开战初期,以主力进出上海附近,扫荡该地陆上之敌人,破灭其根据地”,尔后第8集团军“于吴淞—宝山—浏河—白茆口—福山—江阴沿岸”,第9集团军“于澉浦—乍浦—奉贤—川沙—黄浦江东岸之沿海岸”“直接拒止敌之登陆”。(2) “对登陆成功之敌,应乘机断行攻击而扑灭之”。(3) “不得已时,逐次占领要点,拒止敌之前进”,第8集团军“最后务固守无锡—江阴之线,以巩卫首都”,第9集团军“最后务固守乍浦—嘉兴—平望之线”。(4) 第8集团军“应以一部住于南通附近,警戒长江北岸,阻绝其上陆之企图,并协助南岸部队之作战”;第9集团军“应以一部配备于镇海附近警戒杭州湾之南岸,阻绝敌军上陆之企图;控置一部于杭州附近,保持机动,使随时能应援镇海及沪杭方面之作战”。另外“控置一军于南京—浦口附近,对江正面,警备敌不意之袭击,并使能策应京沪、京杭两方面之作战”。空军“第1集团以南京、广德、杭州等地为根据,协同海军轰炸芜湖迤东(芜湖在内)长江下游之敌舰及上海敌之根据地而破灭之。第2集团以南昌、武昌等地为根据,轰炸芜湖以西以迄武汉长江江面之敌舰,及汉口敌之根据地而破灭之。以上行动,务宜于开战之前,以决断机敏之手段,出敌不意,以空军主力实施之。预期两日内完成”。“海军应避免与敌海军在沿海各地决战,保持我之实力,全部集中长江,协力陆、空军之作战。第1、2舰队,于宣战时借机敏之行动,迅速集中长江。在宣战同时,与我空军及要塞协力,扫荡江内之敌舰,尔后与要塞担任长江下游之警备,协力陆军之作战。第3舰队平时应警备山东半岛沿海岸,务于开战之先迅速集中长江,担任下游之警备,并协力陆军之作战。”“南通、江阴、江宁各区要塞,受各该区野战军之指挥,于宣战同时出敌不意,与我海、空军协力,断然袭击敌舰而扑灭之,尔后对敌舰封锁江面,并为野战军阵地之依托,而支援野战军之作战。”“七七”事变后,上海形势日趋紧张,军事委员会任命张治中为京沪警备司令,司令部仍在苏州。张治中预定的作战方案,是以战术上“先发制人”为指导方针,与参谋本部拟制的国防作战计划基本相同。他决心在发生战争时“先以充分兵力进驻淞沪,向敌猛攻,予以重创”,争取“一举破敌”。〔7〕为贯彻其指导方针、确保战场主动权,张治中于7月30日致电军事委员会,要求自行掌握发动进攻的时机。电文为:“我在北方作战,固不宜破坏上海,自损资源。然若敌方有左(下)列征候之一,如: (1) 敌决派陆军师团来沪,已开始登轮输送时;(2) 敌派航空母舰来沪时;(3) 敌在长江舰队来沪集合时;(4) 敌在沪提出无理要求,甚至限期答复时,即可断定敌必发动无疑。则因我主力军还在苏、常以西,输送展开,在在需时,且上海保安团抵抗力薄弱,诸种关系,似宜立于主动地位,首先发动,较为有利。曾迭电具申意见,未蒙核示。兹预拟本军行动标准,谨电呈核,是否有当,敬祈示遵。”〔8〕军事委员会认为先发制人原则与国防作战计划有关华东方面作战的方针相同,完全正确;但上海作战对中日战争全局关系巨大,发动的时机不能由战场指挥官掌握,所以回电说:“卅电悉,应由我先发制敌,但时机应待命令。”〔9〕由于发现“汉口以上日侨均已集中汉口,九江以下日侨集中上海”,杭州方面日侨也均已撤走,仅余2人,且日舰在长江及杭州湾方面活动频繁,因此在7月30日军事委员会各有关部门长官汇报会议上,根据国防作战计划的方针,“各长官商定(1) 对上海陆战队之应付计划,(2) 对汉口日租界之扫荡计划,(3) 长江上下游各要塞之阻塞及对日舰之扫荡计划”,〔10〕并责成有关单位迅速拟出具体计划。海军部部长陈绍宽中断了在英、德等国的考察回到南京,制订海军作战计划,并下令海军部指挥下的第1舰队、第2舰队、练习舰队、海军测量队及巡防队所属“宁海”、“平海”等49艘舰艇集中长江,分泊南京下关和湖口江面,准备扫荡敌舰及封锁长江。8月1日,张治中发布了《告淞沪将士书》和《告淞沪区民众书》,宣告已至“最后关头”,号召军民奋起抗战,同时进行准备。8月7日,国民政府召开国防会议,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作了“七七”事变以来中央军事准备的报告,说明现在“准备全部动员,整个抗战”,“将一切军事准备,均由平时状态转移为战时状态”。准备工作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项:“(1) 战斗序列草案之规定。将全国军队列入抗战序列者,第一线约100个师,预备军约80个师……依照序列,使用于河北者共约50个师,正源源向沧州、保定、石家庄一带集中。(2) 弹药之整备。将军政部年来存储之弹药(约可供全军作战6个月之需),拟定计划,依作战之要求,分设弹药总库若干及分库若干,约计在长江及黄河以北囤积三分之二,江南囤积三分之一。现已按计划搬运完毕……”此外有粮秣购办、防空及新兵器分配、总动员筹划、交通通信整备、兵员补充、民众组织训练等,并报告了向华北派军增援等问题。〔11〕同时在会上批准了海军部的作战计划,决定扩大后勤机构,以适应战争的需要。8月10日,行政院第324次会议通过了军事委员会为“保国防物资而作长期抗战军需供给之准备”而提出的《上海各工厂迁移内地工作案》,由军政部、资源委员会等有关单位派人组成监督委员会,于当夜由南京至上海召集有关工厂代表,组成上海工厂迁移联合委员会,开始着手向汉口迁移。〔12〕(三) 虹桥事件及会战开始前的态势军事委员会的国防作战计划和京沪警备司令部的作战指导方针虽然都确定“先发制敌”,企图一举攻歼上海日军,但在京沪警备司令部公开成立时,驻在警备区的中国军队仅有第87师、第88师及刚刚调至苏州的第2师补充旅(7月26日改为独立第2旅)。上海市区内则仅有上海保安总团(2个团)及警察总队(约1个团)。为加强上海警备力量和实施扫荡上海日军的作战,张治中将第87、第88两个师分别集结于常熟、苏州、江阴及无锡的公路、铁路附近,并作好了汽车、火车运输的计划和准备,可随时迅速将军队前送上海,投入战斗;同时令独立第2旅的1个团化装为上海保安团,进驻虹口、龙华两机场,令另1个团化装为宪兵开驻松江。另外,又调江苏保安第2团接替浏河方面江防警戒,将原保安第4团集结至太仓附近,担任岳王市、梅李两区的防务。此时,上海四郊的第一期据点工事已经完成,军事委员会命令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借设立特别市10周年纪念筑牌楼之便,掩护施工,在市中心区各要地构筑据点工事(主要为机枪、小炮掩体)。1937年7月下旬时,日军驻上海的海军第3舰队所属特别陆战队共4个大队分驻于江湾、杨树浦等地: 虹口老靶子路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约800余人,江湾、天通庵日军营房约1000余人,沪东杨树浦公大纱厂约100人,沪西小沙渡中田纱厂约100人,戈登路分驻所约100人,北四川路日本小学、白保罗路日侨住宅区以及窦乐路日军医院等地共约500余人,以上连同日舰上陆战队,总计在沪兵力约4000余人。另有组织健全的在乡军人约3600人、由日本青壮年侨民组成的义勇队约3500人。配属有轻装甲车和坦克各20余辆、高射炮4门、各种口径的火炮32门。虹桥司令部、杨树浦纱厂、小沙渡纱厂及军营等处均筑有防御工事。特别是司令部,筑有钢筋水泥的永久工事,极为坚固。当时日军在日租界各要点又增设工事,在楼顶架设高射炮,对市中心区及南翔方面预设炮位,并日夜进行演习,还向各重要街道派出岗哨及巡逻兵,积极备战。当日军通过上海租界英捕房军事探长潘连璧、于一星等侦知上海警察总队正加紧构筑市中心区据点工事和保安总团兵力有所加强时,日本海军驻华武官本田辅向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提出抗议,认为在上海构筑工事是“敌对行为”,有违“一?二八”淞沪停战协定。7月28日,日海军驻华武官冲野亦男及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季正分别至上海保安总团和上海市政府会见吉章简总团长及俞鸿钧市长,询问保安团增加兵力和构筑工事情况,并要求查看。均被中方拒绝。俞鸿钧以“保安队既非正规军队,停战协定内亦无限制我国建筑防御工事之条文”为理由,婉转答复,并指出:“姑无论我国建筑国防工事非他国所能过问,即使我国明告以在该地区域内有国防设备,亦不能认为‘敌对行为’;反之,日本之武装侵入我区域(如八字桥等停战协定规定日军应撤退之地段),实是‘敌对行为’之明证。”〔13〕8月8日,日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按照其中央的指示,为确保上海这一作战基地做好一切战斗准备,进行了新的兵力部署,将分散的兵力相对集中于日租界和军营,以及有防御设施的东、西纱厂中。为制造侵略借口,日军制造了虹桥机场事件。8月9日18时左右,日海军特别陆战队驻沪西的第1中队中队长大山勇夫中尉和斋藤与藏一等兵驾驶汽车至虹桥机场,竟要强行越过警戒线至机场内侦察,门卫制止不听,仍向机场内冲闯。守卫机场的航空委员会特务团第8连哨兵为保卫机场安全,当即开枪将二人打死。当晚20时前后,俞鸿钧通知冈本季正总领事时,日海军特别陆战队不承认有人外出。但长谷川清于21时30分即电令早就集结于佐世保待机的第8战队、第1水雷队、第1航空战队及佐世保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吴港镇守府第2特别陆战队等做好出发的准备,同时向海军部报告了上海的情况及自己的决定。10日晨,中日双方派员去虹桥机场进行了现地调查,确认是大山勇夫二人后,13时25分,长谷川清电令佐世保除第1航空战队外的其余部队立即向上海前进。11日到达上海,当日登陆完毕。12日夜,日海军军令部又将原配属于“华北派遣军”的第2航空战队转隶第3舰队司令官指挥,长谷川清当即下令命第1航空战队及第2航空战队立即开赴马鞍群岛前进基地(在上海东南乘泗列岛之的泗礁山)。日海军军令部考虑到上海中国军队已有作战准备,必须有陆军部队参加才能发动进攻,因此在12日2时致电第3舰队:“陆军……已决定出兵,派遣2个师团。但陆军攻击开始时间须在动员后的20天,因此希考虑尽量于此期间不扩大海军陆战队的战斗正面,等待陆军派兵。”〔14〕为了拖延时间、等待陆军部队到达,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冈本和武官冲野于11日分别会见了俞鸿钧和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提出在正式交涉之前,为避免再度发生类似冲突事件,要求中国方面立即撤退保安团和拆除所有保安团的防御工事,并解释从佐世保增兵上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日侨。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可能为中国方面所接受,即以“上海系中国之地,无所谓撤退”等理由予以拒绝。冈本见威胁无效,当日下午又要求由中、英、美、法、德、意、日各国委员组成的淞沪停战共同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以所谓“中国保安团及正式军队进行战争准备、妨碍租界安全及违反停战协定”为理由,提请各国代表采取有效方法制裁中国。中方代表当即“依法据理驳复谓:‘(1) 停战协定早为日方破坏。因日方军队时常侵入八字桥一带区域,该处地段按照协定,日方军队悉应撤退。(2) 日方既破坏停战协定,则根本无依据该协定作任何提议之权。(3) 日方每利用共同委员会为实施该国侵略政策之工具,于己有利时则提及之,于己不利时则漠视之,应请各国注意。(4) 日方对于虹桥事件,一方(面)同意以外交方式解决,一方(面)军舰云集、军队增加、军用品大量补充,此种举动影响各国侨民生命财产之安全,且对于我国威胁与危害。根据上项理由,应请大会对日方请求驳斥,并对日方之威胁行为报告各国。’……后中立国代表问:‘双方军队能否隔开以免冲突危险?’(中方代表)当即驳称:‘我方队伍在本国领土,采取自卫行动,并无不合。日方军队如能撤退,自无冲突危险。’至此,会议陷于僵局。厥后我方表示:中国军队当恪遵中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一贯政策,如日方不向我攻击,当决不向其攻击。”〔15〕会议遂在未得任何结果的情况下散会。随着日军侵华战争局势的发展,上海战事已不可避免。虹桥事件只不过是一条点燃的导火索而已,中日双方在以外交手段进行交涉、应付的同时,实际上在紧张地进行着反侵略和侵略作战的动员与准备。日本方面: 海相米内在10日的内阁会议上说明上海情况后,要求动员陆军部队。陆相杉山答应派遣陆军。12日,参谋本部“根据陆军省、部的协议,制定了派遣兵力方案。其构想是:(1) 上海方面派遣部队,是以第11师团(欠一部)和第3师团为基干,编成1个军,8月15日为动员第一日。(2) 青岛方面派遣部队,预定是第11师团的一部和第14师团,其派遣时间伺机而定。(3) 运送: 继续使用现在担任运送第二次动员部队的船只(预定16日完了)。(4) 动员规模: 兵员约80万,马匹约87000。”〔16〕当夜召开了首、陆、海、外四相会议,一致同意向上海派遣陆军。就在日本中央规划出兵上海的同时,上海日军也正进行紧急战备。根据日海军部及第3舰队司令官的命令,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少将于12日17时下达了第2号非常警戒配备命令,命所属各部队立即进入阵地,准备战斗。其兵力区分及主要部署为:(1) 八字桥警备部队: 特别陆战队第3大队,附150毫米迫击炮4门、步兵炮2门,另配属轻坦克1辆、装甲车1辆、重机枪车3辆,防守八字桥至天通庵一线(主要防御地段的正面约1600米)。(2) 北部警备部队: 特别陆战队第1大队(欠第1中队),附速射炮2门,配属轻坦克2辆、装甲车2辆、重机枪车3辆,防守沙泾港经持志大学、爱国女校至八字桥一线(主要防御地段的正面约2400米)。(3) 东部警备部队: 特别陆战队第5大队(原佐世保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附山炮4门,配属轻坦克1辆、装甲车2辆、重机枪车3辆,防守公大纱厂及沪江大学经胡宅至天宝路一线。(4) 西部警备部队: 特别陆战队第1大队之第1中队,防守丰田纱厂。(5) 中部警备部队: 特别陆战队第6大队(原吴港镇守府第2特别陆战队)、特别陆战队第2大队,附150毫米迫击炮4门、速射炮2门、步兵炮2门,防守日军防区内陆海军武官室等各重要据点,并随时准备支援第一线部队。(6) 虹口警备部队: 第3陆战队(“出云”号舰上陆战队),主要防守日本俱乐部;汉口特别陆战中队(由汉口撤沪),附山炮4门,主要防守女子中学及欧阳路一带。(7) 兵营地区警备部队: 特别陆战队司令部大队,防守陆战队兵营及其附近。(8) 预备队: 特别陆战队第4大队(炮兵)、第1陆战队(第11舰队舰船陆战队),控置于海军司令部;第4大队(第7中队150毫米榴弹炮4门,第8中队120毫米榴弹炮4门,第9中队山炮4门、高射炮中队高射炮4门)分别在新公园(日义勇队靶场)、第1海军用地、陆战队兵营占领阵地,完成对预定各目标的射击准备。〔17〕中国方面:军事委员会于11日“决心围攻上海”。当晚处置如下:(1) 令张司令官治中率领第87、第88两师于今晚向预定之围攻线挺进,准备对淞沪围攻。(2) 令蚌埠的第56师星夜开苏州,归张治中指挥。(3) 令嘉兴炮2旅即开炮兵1个团赴苏州归张治中指挥。(4) 令炮10团(新15榴弹炮)在京的1个营开赴苏州,归张治中指挥。〔18〕炮10团之1个营及炮8团原已在苏州、无锡一带。同时命令海军部按预定计划,立即撤除长江灯塔、航标及封锁江阴长江。原本计划扫荡日军在长江内的舰艇,由于情报早已泄漏和日军第3舰队战备需要等原因,长江内的日海军第11战队已于8月9日前集中于上海附近,故未实现。〔19〕张治中接到命令后,于11日晚“以已准备之火车、汽车输送现有军队至上海,置重点于江湾、彭浦附近,准备对敌猛施攻击,进占敌军根据地而歼灭之。对各部之处置如下: (1) 现在上海地方部队,主力固守真茹、闸北、江湾市中心区、吴淞各要点,一部警戒沪西、沪南,掩护军队前进。(2) 87师推进有力一部,确占吴淞,主力输送到达,前进展开于大场、江湾以北地区后,再推进至江湾市中心区,准备攻击;另以有力之一部控制罗店、浏河。(3) 88师(欠1团)输送到达,前进展开于真茹、大场(不含)之线后,再推进至闸北、江湾(不含)准备反击。(4) 炮10团1营及8团进至真茹、大场占领阵地。(5) 钟旅(独立第2旅)在松江之1团,转苏嘉路至南翔待命。(6) 56师输送到昆山后,进至太仓、支塘待命。(7) 88师527团至南翔,为总预备队。(8) 职拟12日上午进至南翔。”〔20〕12日晚,各部队均按命令到达指定位置,展开并占领了进攻出发地位的阵地。张治中从战术要求出发,企图掌握先制之利,在日军尚未准备充分之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当日中午致电蒋介石、何应钦,说:“本军各部队在本日黄昏前可输送、展开完毕,可否于明(元)日(即13日)拂晓前开始攻击? 我空军明晨能否同时行动?……乞示知。”〔21〕蒋介石从政略需要出发,认为有英、美、法、德、意各国代表参加的停战共同委员会当时正在开会,为避免在宣传上造成不利的国际影响,复电张治中:“希等候命令,并须避免小部队之冲突为要。”陈绍宽奉命于11日夜令“甘露”、“?日”、“青天”号测量船和“绥宁”、“威宁”号炮艇驶赴江阴以下江面,将各航路标志彻底破坏。陈绍宽乘“宁海”号巡洋舰率领第1舰队主力“平海”、“海容”、“海筹”、“应瑞”、“逸仙”号等舰艇驶赴江阴,于12日将征用的招商局等各轮船公司的20艘商船和海军老式舰艇“通济”、“大同”等8艘〔23〕拆下舰炮等武器装备,沉于江底,封锁长江航道。后又将日本趸船8艘和新征用的“公平”、“万军”、“永吉”3艘商船沉于江阴封锁线;复从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征用大量石子及185艘民船、盐船,用以填补缝隙。日海军航空兵飞机轰炸江阴封锁线后,9月25日,守军再将当时最大的巡洋舰“海圻”、“海琛”、“海容”、“海筹”沉于封锁线后,构成一道辅助阻塞线。(四) 会战前夕双方兵力及军队概况淞沪会战开始时参加作战的日本军队是日本海军第3舰队(1932年“一?二八”沪战时编成),司令官为长谷川清中将,旗舰为“出云”号。当时长谷川清指挥的部队有:第10战队: 司令官下村正助少将,主要作战舰艇有“天龙”号等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第11战队: 司令官谷本马太郎少将,该舰队为侵华需要而建立的,均为适应于长江作战的浅水舰艇,编有“八重山”号等1艘驱逐舰、1艘敷设舰、7艘炮艇。第5水雷战队: 司令官大熊正吉少将,主要作战舰艇有“夕张”号等1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第8战队: 司令官南云忠一少将,主要作战舰艇有“比良”号等1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第1水雷战队: 司令官吉田庸光少将,主要作战舰艇有“川内”号等1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上海特别陆战队: 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少将,下辖5个大队(包括司令部大队),并配属有佐世保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和吴港镇守府第2特别陆战队。陆战队每大队540人,编制有步兵中队及工兵、通信、机枪小队,还配属有小型坦克、轻装甲车、山炮、野炮及高射炮等。第3舰队司令官指挥下的海军航空兵有:第1联合航空队: 下辖木更津航空队和鹿屋航空队。各编有陆基攻击机和舰载战斗机。木更津航空队有“96”式陆基攻击机20架。鹿屋航空队有“98”式陆基攻击机18架、“95”式舰载战斗机14架。该联合航空队于1937年8月6日奉日本海军军令部的紧急命令,为参加上海作战进驻济州岛和台北。8月8日,鹿屋航空队由鹿儿岛基地转场至台北;木更津航空队因济州岛航空基地尚未完工,由千叶县木更津基地暂时转至九州大村机场。第1航空战队: 编有“凤翔”号、“龙骧”号和第12战队的“神威”号水上飞机母舰,共有战斗机21架、轰炸机12架、攻击机9架。第2航空战队: 编有“加贺”号等第22驱逐队,共有战斗机12架、轰炸机12架、攻击机18架。两战队各舰均泊马鞍群岛。驻沪日军在会战开始时的兵力共有特别海军陆战队约5000人、在乡军人3600人。另有由日侨组成的义勇队约3000人,可担任后勤工作,必要时亦可参加战斗。有作战军舰约30艘、各种作战飞机100余架,其中主要机种为“96”式陆基攻击机、“96”式和“95”式舰载战斗机、轰炸机。陆基攻击机1936年造,为单翼,最大时速188海里,载5名乘员,装备机枪3挺,可携带800公斤炸弹,续航力为2365海里,主要用于进行战略性作战。深入至南京、杭州等地区进行轰炸的就是这种飞机。舰载轰炸机为双翼,最大时速167海里,载2名乘员,装备机枪3挺,可携带250公斤炸弹,续航力约600海里,主要用于战术性作战。舰载战斗机主要用于空战。〔24〕会战开始时,中国军队参加作战的陆军部队主要是第9集团军(京沪警备司令部于8月12日撤销,所属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仍由张治中任总司令)。所属部队有:第87师: 师长王敬久,下辖第259旅(旅长刘安祺)、第261旅(旅长沈发藻);第88师: 师长孙元良,下辖第262旅(旅长彭巩英)、第264旅(旅长黄梅兴);第56师: 师长刘和鼎(第39军军长兼);独立第2旅: 旅长钟松;第57师第169旅;上海保安总团: 总团长吉章简;上海警察总队: 警察局长蔡劲军;炮兵第3团、第8团、第10团。第87、第88师原为德国顾问训练的教导第1、第2师,1936年改编为调整师,武器装备齐全,官兵素质较好。师辖步兵2个旅,每旅2个步兵团,直属分队有骑兵连、炮兵营、工兵营、通信兵营、辎重兵营、卫生队、特务连等。全师人员10923人,有步骑枪3800余枝、轻重机枪328梃、各式火炮与迫击炮46门、掷弹筒243具。第88师还装备有战车防御炮兵1个连(有37式苏罗通炮6门)。第56师为整理师,编制单位与调整师基本相同,但人员装备稍少,全师人员8170人,系由原安徽马祥斌部及北洋军吴新田部改编,战斗力较差。炮兵团各辖2营6连,每连装备有山炮或野炮4门。总计陆军兵力约5万人。〔25〕8月13日,军事委员会下令将苏浙边区公署改编为第8集团军,下辖第61师、第55师、第57师、第62师、独立第45旅、炮兵第2旅(欠第3团)。并划定第8、第9两集团军的作战地境以苏州河至南站之线为界,以北为第9集团军,以南为第8集团军。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部队共有4个舰队,另有练习舰队和电雷学校。名义上均属国民政府海军部领导,但由于历史原因,实际上只有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归海军部指挥,第3舰队(原东北海军,驻山东)、第4舰队(原广东海军,后改称“广东江防司令部”)及电雷学校(隶属军政部,驻江阴)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参加淞沪会战的部队是海军部指挥的各舰队(第1舰队、第2舰队、练习舰队、巡防队、测量队)和军政部领导的电雷学校以及“海琛”、“海圻”两舰。〔26〕其中以第1舰队实力最强。此外还有第1独立陆战旅。旅长林秉周,辖第1、第2两个团,共4800人,随同第1、第2舰队。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国海军舰艇总计70余艘,排水量总共不过4万吨。而日本海军仅第3舰队就达70140吨,且中国海军的舰艇质量、装备、火力都不及日本舰艇。真正能与日本海军正式进行海战的,不过是“平海”、“宁海”、“应瑞”、“逸仙”4艘巡洋舰,合计才9088吨,尚不如日本1艘“出云”号的排水量,更不要说日本海军本身还有大量飞机协同作战。中国海军原来只有十几架水上飞机,抗战一开始,这十几架飞机又被军事委员会归并于航空委员会。所以在战斗力对比上,投入淞沪会战的中国海军远远劣于日本。中国空军的情况:“七七”事变后蒋介石以空军主力25个中队支援华北方面的作战,以迟滞日军南下,仅以一部分担京、沪、杭沿海沿江的侦察与警戒及华中之防空。当时空军的部署为: 以轰炸中队6个、驱逐中队4个编成天津、南苑两个支队,分别进驻华北各基地(以许昌、周家口、临沂为主),并以驱逐、轰炸、侦察等15个中队支援之。蒋介石曾计划在华北作战中以空军主力空袭天津、丰台等地日军,于8月8日发表《告空军将士书》,要求空军将士“及时奋发,以死报国”,但当淞沪会战开始时,军事委员会“不得不放弃华北正面作战计划,将空军全部兵力移用于京沪地区”。〔27〕淞沪会战开始时直接参加作战的共4个大队,飞机100余架,以南京、广德为基地,以曹娥、杭州、嘉兴、扬州、苏州、长兴等地为前进机场。会战之初,中国参战空军与日本参战的海军航空兵兵力大致相当。由于基地较近,补给容易,中国空军略占优势;但指挥不统一,协同不密切,在充分发挥战斗力方面不如日本海军航空队。----------------------078第五部分:华东战局会战经过TOP----------------------1937年8月13日16时50分,侵占八字桥一带的日海军特别陆战队第3大队向刚刚推进至附近的中国第88师的部队进行火力急袭,第88师当即还击。淞沪会战的战幕由此揭开。整个会战至11月12日方结束。根据作战的性质和形式,就中国军队方面而言,会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8月13日至9月11日为第一阶段,即攻势作战阶段;9月12日至11月4日为第二阶段,即守势作战阶段;11月5日至12日为第三阶段,即撤离淞沪阶段。(一) 会战初期双方的作战指导1 第三战区拟制作战指导计划8月11日,英、法、美、意国驻华大使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不要使战争波及上海;13日,在上海的英、美、法3国总领事又向中日双方表示愿意从中进行斡旋,并提出了具体调停方案。所以大本营虽然于13日晚下达了向上海日军进攻的命令,但中国最高当局的决策者们对在上海作战仍存有疑虑,特别是基于双方军队战斗力的实际情况,对战争的必需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并未考虑成熟,因而当最精锐的第87师、88师于14日发动总攻而进展甚微时,迅速扫荡上海日军的决心又有所动摇。15日,蒋介石先令侍从室主任钱大钧,后又亲自打电话给在庐山的陈诚,命其迅速去南京商讨上海战事。陈诚于18日到京后,蒋介石任命其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19日陈诚与熊式辉共同至上海视察。20日返京后,蒋介石询问视察情形,熊说“不能打”,陈诚说“非能打不能打之问题,而是打不打的问题”。蒋介石征求他的看法,陈诚说:“敌对南口,在所必攻,同时亦为我所必守,是则华北战事扩大已无可避免。敌如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路南下,直赴武汉,于我不利。不如扩大淞沪战事以牵制之。”蒋介石从政略或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在思想上本来就侧重于在上海进行战争,以争取在华东地区有密切利益关系的西方国家的同情及支持,听了陈诚从军事战略角度提出的意见后立即表示“一定打”,同时接受了陈诚“若打,须向上海增兵”的建议,〔28〕重新部署了兵力,连夜制订出《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以大本营“令字第4号”训令颁发。原文如下:〔29〕一、 指导方针该战区应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二、 敌情判断该区当面之敌,其企图可分为消极与积极两种行动。敌取消极行动时,在上海方面,暂取守势,用海军输送有力一部,由浏河、杨林口、七丫各口,强行登陆;俟登陆成功,再由正面移转攻势,而进于浏河、太仓、昆山之线。敌取积极行动时,其海军之行动将益扩大,除由前述各口登陆外,更将取大包围之态势,分由浒浦、浏海沙方面强行登陆,向我既设阵地(吴山—福山之线)侧背攻击,一面积极增派陆军,以期摧破我正面,威胁我首都。三、 军队区分甲、 淞沪围攻区指挥官张总司令治中隶属部队:第36师第56师第87师第88师第98师教导总队之一部第20旅军政部学兵队淞沪警备部重炮兵第10团炮兵第3团炮兵第8团炮兵第16团(在围攻期内暂归其指挥)重迫击炮两营战车防御炮2连战车1营太湖联防部队乙、江南岸守备区指挥官第54军军长霍揆彰隶属部队:第11师(在围攻期内暂归甲区)第14师第67师(暂控置于南京附近)炮兵第16团(在围攻期内暂归甲区)丙、江北岸守备区指挥官第111师师长常恩多第111师江苏保安队第1团、第8团丁、杭州湾北岸守备区指挥官张总司令发奎隶属部队:第62师第61师第55师第57师独立第45旅炮兵第2团戊、浙东守备区指挥官刘总司令建绪隶属部队:第16师第63师第19师第52师新编第34师独立第37旅暂编第11旅暂编第12旅暂编第13旅四、 作战地区江南岸守备区浮桥镇、太仓县、夏驾桥相连之线,线上属围攻区淞沪围攻区黄浦江左岸闵行、松江南侧相连之线,线上属围攻区杭州湾北岸守备区杭州钱塘江至杭州湾王盘山相连之线,线上属浙东守备区浙东守备区宁波、绍兴、温州、台州沿海江北岸守备区靖江、南通、海门、启东沿岸甲、淞沪围攻区就目前占领之要点,改修工事,并加强而确保之。尔后,本此要旨,逐步攻击,以缩小敌之防守范围,使其增援部队无法展布,以达扫数歼灭之目的。同时,加固真茹、大场、庙行、蕴藻浜至吴淞等处工事,以巩固围攻基础。乙、江南岸守备区以积极行动彻底歼灭敌军之登陆部队,为作战之主要任务。第14师主力位置于常熟附近,以一部在鹿苑镇、福山镇、白茆口,向沿江警戒,并与浏河之56师取连络。第67师暂控置于南京附近。第11师位置于吴县、昆山附近,并派一部在江阴县,向江边警戒。第14师、第11师对于国防工事阵地,务必认真查察,妥为考虑战术、战斗上之运用,并修补增强之。丙、江北岸守备区主力位置于南通附近,于靖江、海门、启东沿岸,各派一小部警戒之。遇敌舰企图由江南岸强行登陆,或通过江面,如为射程所许,则制压之。丁、杭州湾北岸守备区以积极行动彻底歼灭敌登陆部队,为其作战之主要任务。主力位置于嘉兴、乍浦附近,以一部在沿海要点警戒。并派步、炮兵各一部,在浦东沿江向敌侧背射击,以策应淞沪区之作战。戊、浙东守备区主力位置于杭州、萧山、宁波附近,除以一部直接警戒浙东沿海外,如敌军由杭州湾北岸地区登陆时,有援助该地区歼灭敌军之任务。六、预备队之控置与运用各地区指挥官应各控置适当兵力为预备队,俾随时得应邻近地区及其他需要而调遣之。七、部队配置与工事构筑各地区指挥官,无论施行攻击或防御任务,使各部队取纵深、横广之疏散、遮蔽配置。凡部队所到之处,即须注意构筑工事,以达步步为营之要求,而增加国军作战之韧强性。八、 空军行动除续行其前任务外,对于企图登陆之敌,应尽力轰炸,尤以对敌之航空母舰,应不顾一切牺牲,强行炸沉之。九、 海军行动敌舰进入长江下游,企图强行登陆,或转用兵力时,应尽全力攻击之,以协同陆军作战,纵有牺牲,亦在所不辞。十、 后方勤务部之任务适应各地区作战之要求,完成通信、交通、卫生诸设备,充实弹药、器材诸补充。其集积运输,务必分散配置,顾虑对空遮蔽,以免敌空军及炮兵之轰炸,以达成补充圆满之任务。并应本此要旨各拟方案,附图具报。十一、 各地区团以上之配置,应以要图具报。传达法: 以书面派员送递。命令受领者: 冯玉祥、陈诚、张治中、张发奎、刘建绪、霍揆彰、缪澄流、周至柔、俞飞鹏。通报受领者: 何应钦。2 日本放弃“不扩大方针”编组“上海派遣军”8月13日,上海日军与中国军队交火。14日,日本内阁会议上决定了放弃“不扩大方针”,于15日凌晨1时10分发表了由陆相杉山起草的日本政府声明。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为膺惩中国军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反省,今已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即决定断然以更大的武力来“膺惩”中国军队,强迫中国政府屈服;二是要求中国必须根绝“排外抗日运动”,“消除造成类似此次事件之根源,并取得日、满、华三国融和提携之实效”,即要求中国不仅不能抗日,而且必须承认伪满洲国,并和伪满傀儡政权一样绝对听从日本的统治或控制。这和过去的几次声明有极大的区别。如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室所说:“在此之前,7月11日的声明曾表示,希望中国方面迅速反省,以期事态的圆满解决。7月27日又声明表示,现在依然切望中国方面反省,将局面限定于最小范围,以期迅速求得圆满解决。但如今却提出,应‘取得日、满、华三国融和提携之实效’,即将处理事变的目的从解决局部事件,扩大为对日华关系全面、根本的调整处理。并且认为应以膺惩促其反省,方能达到目的。”这一提法,“被看作是表明不扩大方针已经消失,不惜进行全面战争的意见”。〔30〕在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放弃“不扩大方针”的同时,日本陆军最高当局对第3、第11、第14师团等下达了第3次动员令。15日下达了编组上海派遣军和赋予其作战任务的“临参命第73号”命令。其主要内容为:(1) 将“上海派遣军”派到上海;(2) “上海派遣军”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3) 中国驻屯司令官应将独立飞行第6中队以临时航空兵团派到上海附近,隶属于上海派遣军司令官。“上海派遣军”的指挥系统如附表4-1-1。8月18日,日军参谋总长根据《参谋本部和军令部的协定》、《陆海军关于华中作战的航空协定》作出以下规定:(1)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和第3舰队司令长官是协同关系,登陆的陆军部队和海军特别陆战队在战斗期间由先任指挥官统一指挥;(2) 以海军舰艇迅速将第3、第11师团送至目的地;(3) 登陆地点在浏河镇方面和吴淞方面,预期在敌前登陆;(4) 歼灭华中方面的敌航空力量主要以海军担任,为了该方面陆军部队的自卫,陆军应派遣一部飞行队。此外,参谋本部还制订了《上海派遣军作战要点》。其内容如下:[31]第一方针军以一个精锐兵团在浏河镇方面登陆,以主力在吴淞方面登陆,击败当面之敌人,尔后占领上海及其北面的重要地带。第二指导要点(1) 军以第11师团主力从浏河镇方面登陆,以第3师团及军的直属部队在吴淞方面登陆,歼灭上海周围之敌。在吴淞方面登陆时,海军陆战队将予以掩护。(2) 随着歼灭作战的进展,如情况需要,随时调部队于黄浦江上游方面,切断沪杭铁路。(3) 在击败当面之敌后,应即占领上海及其北面重要地带,以掩护租界。(4) 根据情况,开始以一部兵力在上海租界内登陆,增援海军陆战队。(5) 登陆后,务必迅速占领和修整好上海附近的机场。(二) 攻 势 作 战从1937年8月13日上海战事爆发至9月11日,中国军队主要采取攻势作战。由于战况的发展变化,以8月23日日援军在吴淞、张华浜等地登陆为转折,又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进攻上海市区虹口、杨树浦等地的日海军陆战队;后期,转入抗击日军登陆作战,主要与日陆军“上海派遣军”争夺市区以北沿江地带各要点。1 进攻日海军陆战队8月13日下午,八字桥附近日军向中国军队实施炮火急袭时,中国军队第9集团军在上海的各部队处于以下位置: (1) 第87师主力在江湾两江女子体育学校沿虬江桥之线,一部在吴淞。(2) 第88师最前警戒部队与敌隔横浜对峙,主力在上海北站及鸿兴路东钱塘之线。(3) 炮10团第1营在暨南新村、大场间地区,炮3团在岭南山庄、江湾镇附近进入阵地,炮8团正向彭浦镇前进中。(4) 第57师第169旅中午已到龙华,正向徐家汇、虹桥路推进中。(5) 独立第2旅第658团在南翔集结,第659团向虹桥飞机场集结中。(6) 第56师主力已到达太仓,正向宝山、浏河、浒浦之线推进,用以警戒各口岸。(7) 上海警察总队在虬江码头、张华浜间警戒。(8) 保安总团在暨南新村集结。由于日军在火力掩护下,以坦克和步兵向第87师所在之虬江桥、军工路攻击,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致电军事委员会:“似此情形,行动势难延展,究应如何处置,祈迅赐电示。”〔32〕军事委员会于当日夜指示:“(1) 令张司令官明拂晓攻击。(2) 令空军明日出动轰炸,令海军封锁江阴。(3) 令57师派1团附炮兵1营进至浦东,对浦西之汇山码头、公大纱厂射击。(4) 令18军(11师、14师、67师)转向苏州输送(该军正由武汉向石家庄运输中)。”〔33〕14日上午,中国空军开始进攻(详后),但第9集团军因准备稍不足,决定于14日“午后5时,对敌开始攻击”。张治中部署的主要内容为:“(1) 本军以彻底扫荡敌军之目的,主力在上海北站、宝山桥沿横浜至持志大学、沙泾港、铁路桥、金家宅、春江路之线,完成诸攻击准备,置重点于杨树浦港以西至虹口日司令部间。于空军轰炸后,在炮火掩护下,勇猛攻击,进占其根据地,压迫至苏州河及黄浦江而歼灭之。(2) 87师置重点于右翼,向杨树浦之敌攻击,并以一部固守吴淞及警戒虬江以北。(3) 独立2旅以1团至大场,归(87师)王师长(王敬久)指挥,以1团控于北新泾镇。(4) 88师置重点于左翼,向虹口之敌攻击,并以一部对北站以南及苏州河北岸警戒。(5) 保安总团以1团归(88师)孙师长(孙元良)指挥,主力集结于暨南新村。(6) 57师(欠1旅)以一部于法华镇沿林肯路至虬江桥之线,对沪西之敌警戒。(7) 炮3团于江湾附近占领阵地,主(任)协同87师攻击。(8) 炮8团于彭浦附近占领阵地,主(任)破坏虹口敌营,并协同88师攻击。(9)炮10团1营于大场、暨南新村各附近占领阵地,主(任)敌坚固根据地之破坏。(10) 98师已到之1团,集结南翔。”〔34〕14日15时,张治中下达总攻令。18时炮兵开始集中射击,第88师及第87师即发起进攻。战斗极为激烈,第88师第264旅旅长黄梅兴在持志大学指挥作战时中炮阵亡,该旅伤亡官兵千余人,仅第527团即有7名连长阵亡。日没时,全线进展均不大。当晚张治中接蒋介石电令:“今晚不可进攻,另候后命。”〔35〕进攻暂时停止。15日、16日奉令作攻击准备,未实施全线进攻。防守丰田纱厂的日海军特别陆战队第1中队乘机撤回司令部。为迫近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以作总攻准备,第87师及第88师仍组织突击部队向油漆公司、爱国女校方面的日军阵地进攻。16日凌晨1时许开始攻击。日海军特别陆战队第1大队第2中队中队长贵志金吾被击毙。激战达10小时,突击部队多次突破日军阵地,第87师一度突入至日海军俱乐部。日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急令其控置的战车坦克队、第8战队陆战队及第1水雷战队陆战队等增援,才阻止住中国军队的攻势。第87、88师占领了五州公墓、爱国女校及粤东中学等据点。当日,中国海军电雷学校2艘鱼雷快艇秘密驶至黄浦江,向停泊在日领署码头附近的日本“出云”号旗舰发射鱼雷,将其击伤。日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于16日11时向海军中央部致电请援,说:“我陆战队数日来全体坚守战线,虽士气极为旺盛,但以寡敌众,连续奋战,持续一周实感极为困难。因此,一日也不能等待动员……”至19时,又发紧急电报求援:“今(16日)激战。我陆战队蒙受惨重损失。虽士气仍极旺盛,誓死维持战线,然而根据敌之兵力集中,预料今后每日将有激战。由于疲惫及兵力损耗,很难再维持6日,如果急派国内兵力有困难,请考虑先将旅顺待机的特别陆战队速派至该方面。”〔36〕日海军中央部接到上述两电后,急命海军陆战队在佐世保编组各约500名的2个大队于当日晚完成运输准备。当夜,长谷川清第三次急电求援,日海军中央部决定将原准备派往青岛、现正在旅顺待机的横须贺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及吴港镇守府第1特别陆战队2个大队约1400人立即乘泊于旅顺的第4水雷战队舰只,运送至上海。为了在日援军登陆前击歼上海的日海军陆战队,16日晚,蒋介石又令第9集团军再次发起总攻。张治中的战斗部署大致为:“第87师对杨树浦,着重点于两翼。即一翼由东向西,一翼由西向东,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兵力以第87师之2团任攻击,以夏楚中率(98师)2团巩固87师之主阵地。第88师总攻方向,一为由北向南,一为由西北向东南,使敌不能集中向我。兵力系以第88师之3团、钟旅(独2旅)之2团任攻击,借保安总队之1团守主阵地。”〔37〕17日5时,第9集团军“按预定部署全部开始总攻击,最初目的原求遇隙突入,不在攻坚,但因每一通路皆为敌军坚固障碍物阻塞,并以战车为活动堡垒,终致不得不对各点目标施行强攻。其各部激战终日之状况如次: (1) 88师以主力由北分向日本坟山、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攻击,往返争夺,伤亡甚重,仅法学院一处,已牺牲近一营之众。而攻日本坟山之部,于上午11时攻入,后因受敌侧防机关枪射击,未能退出,死伤尤多。日没前北正面受敌反攻,已被击退。(2) 87师先对日俱乐部、日海军操场及沪江大学、公大纱厂攻击,迄9时许得王师长电话报告:已占领日俱乐部及日海军操场。惟经派员确查,据称日俱乐部旁之四层楼油漆公司尚为敌死守,我军正向其包围。对沪江大学、公大纱厂及引翔港镇方面,则激战终日,尚未得手。下午5时许,敌由海军操场南两次激烈反攻,均被击退。(3) 本日我炮兵射击甚为进步,命中颇佳。但因目标坚固,未得预期成果。如对日司令部一带各目标命中甚多,因无烧夷弹,终不能毁坏。”〔38〕18日,蒋介石已接到了英、美、法三国政府提出将上海作为中立区、中日双方军队撤出上海的建议,同时得知本日将由英国驻日代理大使德斯向日本政府提出该建议,因而在令陈诚去上海视察并发表“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的同时,再次命令张治中暂停进攻。〔39〕日军由旅顺增援上海的2个特别陆战队大队于18日晨抵上海,与第5大队合并,编为东部支队,加强了东部地区的防守力量。从佐世保增援的2个大队于19日22时抵沪,以1个大队编入东部支队,1个大队编入总预备队。18日,日本政府拒绝了英国关于将上海作为中立区的建议,因此蒋介石又下令第9集团军全线攻击。至17时左右,第87师的一部突入至杨树浦租界至岳州路附近。张治中决心利用这一有利态势扩张战果,将主攻方向由对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转向敌阵地纵深内的汇山码头,实施中央突破,贯穿杨树浦租界至汇山码头,截断敌左、右翼的联络,尔后向东、西压迫,一举歼灭敌人。此时第36师已由西安到达上海,控置于吴家宅地区。张治中当即到江湾第87师司令部部署战斗: (1) 令第36师当夜加入沙泾港至保定路间正面,向汇山码头江边突破进攻。(2) 在日俱乐部正面的第98师之292旅,受第36师指挥。(3) 令第98师第294旅归第67师指挥,加入该师左翼,向沪江大学、公大纱厂攻击。(4) 令刚刚由南京开来的装甲团战车2个连及战防炮1个营配属给第87师。第36师师长宋希濂令第216团及第212团分别由北丰路及公平路向汇山码头攻击前进。20日至22日,双方军队逐屋争夺,伤亡均很重。第38师一度进至汇山码头,但由于日军陆上及舰上炮火猛烈,而其所占据的钢筋水泥楼房一时又难以突破,所以无法巩固既占领地区,被迫退回百老汇路北侧,官兵伤亡2000余人。配属给第87师的2个战车连也因缺乏步战协同全被击毁。2 抗击登陆日军8月12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了增援上海的陆军动员令。至8月18日,第3师团的半数和第11师团均已紧急动员完毕,决定分两批由海军舰艇向上海输送: 第3师团一半兵力于18、19日由热田港出发;第11师团于20、21日由多渡津出发,至前进基地马鞍群岛集结;第3师团的另一半兵力于28、29日由宇品出发,直驶上海。“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于22日到达马鞍群岛,根据任务和了解的情况制定了作战计划:“(1) 与海军协同,以有力兵团在川沙镇方面,以主力在吴淞附近登陆,击败当面之敌,尔后占领上海及其北面的重要地带,保护帝国居民(实际保护上海这个作战基地)。(2) 23日黎明起开始登陆,尔后以在川沙镇附近登陆之第11师团,迅速进入罗店镇,对嘉定进行攻击,并准备尔后向南翔及顾家宅附近前进;在吴淞附近登陆之第3师团应确保吴淞附近,并准备向大场镇附近前进。”企图控制京沪铁路,切断上海与南京的联系,包围上海的中国军队并进行侧背攻击。与此同时,他与海军商定了协同计划:“(1) 海军以主力协同陆军的登陆,以一部在杭州湾及扬子江上游七丫口(上海西北约45公里)佯攻。(2) 在第3师团登陆时,以海军特别陆战队作为登陆掩护队。”〔40〕日军的这两个师团集结于马鞍群岛后,为便于登陆,换乘小型舰艇。第11师团先遣部队于23日零时进至川沙镇以北地区强行登陆。当时长江南岸守备区仅有第56师,而守备川沙口的部队仅有1个连,阻止不住日军的登陆。当天午后日军占领川沙镇,并有一部兵力进至罗店。日军第3师团第3旅团先遣部队在驱逐舰护卫、引导及大力掩护下,于23日7时许在吴淞镇南约15公里的铁路轮渡码头及张华浜强行登陆。守备该处的保安总团及市警察总队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无法阻止日军登陆。当日下午,日军占领了江岸至铁路间的滩头阵地。此时第18军的第11、第14、第67三个师已先后到达京沪地区: 第11师在大场镇;第14师在常熟附近,担任梅李镇、福山间沿江警戒,并受命加强吴福线国防工事;第67师及军部在苏州、无锡地区。教导总队第2团亦已到沪,第51师及第6师则正向苏、沪输送。上述各部队均归张治中指挥。此后中国军队的主要作战任务由围攻日海军“上海陆战队”转为抗击在上海登陆的“上海派遣军”。张治中得悉日陆军登陆情况后当即与陈诚联系,决定对日海军陆战队暂取守势,迅即调动部队反击登陆日军,并将自己的处置电报蒋介石。其具体部署为:“将虹口、杨树浦正面作战之第36、第87、第88师、独立20旅、保安总团、教导总队第2团各部,归王敬久指挥,派其为淞沪前敌指挥官,命对正面固守原阵地,而以教导总队第2团拒止张华浜之敌。由87师调一旅支援吴淞,并抽出第98师,令向宝山、刘行、杨行、罗店之线前进,以该师师长夏楚中指挥该师及11师,拒止上陆之敌。”各部队按命令行动。17时,第11师冒着日机的轰炸进至罗店,发现日军正构筑工事,遂以第33旅发动攻击。经短时激战,夺占罗店,杀敌百余,俘虏3名,并在日工兵上尉尸体上搜获作战地图,得知此地登陆部队为日军第43、第44联队及工兵第11联队,同时了解到日军的主攻方向为罗店、嘉定及浏河。教导总队第2团因张华浜登陆日军兵力甚多且已占领滩头阵地,无力将其击退,仅能暂时阻止其向西扩展。张治中又由第88师抽调1个团前进至蕴藻浜南岸设防。陈诚虽然同意了张治中的部署,但他认为当前的主要威胁是新登陆的日军,而张治中用于抗登陆的兵力过少,不能集中兵力、形成重点,所以他也向蒋介石发出电报,提出自己的部署方案:“为击灭狮子林、川沙登陆并继续围攻淞沪之敌,拟定新部署如左(下): (1) 淞沪围攻军由张总司令指挥,仍继续进行攻击,同时并在原攻击阵地作固守准备。(2) 第18军之第11、第14、第56师诸部由职指挥,任沿江已登陆之敌之歼灭。(3) 第11师、第67师、第98师、炮兵第16团为右翼军,归罗军长卓英指挥,对狮子林、川沙登陆之敌行歼灭战。(4) 第56师、第14师为左翼军,归刘军长和鼎指挥,协同右翼军攻击,并任浏河口以西沿江要点守备,阻击敌之登陆。(5) 第6师、第51师位置于南京、苏州间铁路两侧地区,为总预备队。(6) 职现在苏州部署中。请鉴核。分别电令遵照。”〔41〕蒋介石同意陈诚的部署,考虑战场范围已经扩大,遂将使用于长江南岸守备的部队编组为第15集团军,任命陈诚为总司令,与张治中第9集团军分区各自指挥。两集团军作战地域分界线为南翔—蕴藻浜—吴淞镇南端之线,线上属第15集团军。〔42〕8月24日,日军后续部队继续登陆,一部占领了吴淞炮台和宝山,主力向狮子林方向扩展。与此同时,为加强陆军火力,日参谋本部于本日下令增派独立重炮兵第2、第3大队及独立攻城重炮兵队,配属“上海派遣军”。王敬久为便于指挥,将淞沪围攻军区分为左、右两翼及两个守备区: 以第88师及独立第20旅为右翼军,对虹口方面之敌攻击;以第36师及第87师为左翼军,对杨树浦之敌攻击;上海警察总队及保安总团仍任虬江及吴淞地区之守备。当日,张华浜方面的战斗极为激烈。教导总队第2团伤亡甚大,第36、87师约调4个团的兵力进行反击,才稳住阵线。突入杨树浦方面进行巷战的各部队为避免遭敌夹击,于当夜撤出,沿租界路口改为防御。罗卓英于23日到达太仓,得知罗店战斗情况后决心“以广正面攻击登陆之敌,压迫于江岸而歼灭之”,于24日6时许,在嘉定司令部下达了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1) 第98师由杨家行,对杨家行—宝山线(含)以左地区之敌攻击。(2) 第11师由罗店,对新镇—月浦—狮子林线(含)以左地区之敌攻击。(3) 第67师为军预备队,并以有力之一部,由罗店、嘉定对罗店—聚源桥—东王庙线(含)以左地区之敌攻击,右与第11师、左与浏河56师部队取连络。”当日,第98师第294旅的一部驱逐了立足未稳的少数日军,占领了宝山城;第292旅进至月浦、新镇一带,构筑工事。第11师在罗店以北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25日、26日,第9集团军方面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与日军基本上形成了对峙。第15集团军方面,25日仍在罗店以北地区激战。由于日军主力已逐渐在川沙口登陆,陈诚责成第18军在敌主力立足未稳之际予以歼灭。罗卓英于9时下令:“(1) 第98师以1团控置宝山及其附近,沿江警戒,主力转对狮子林之敌攻击。(2) 第11师以一部协助98师攻击狮子林之敌,以主力扫荡狮子林以西川沙口以东地区之敌。(3) 第14师霍师长指挥40旅及第67师199旅(欠398团)由浏河方面向川沙之敌攻击。(4) 第67师(欠199旅)攻占陆家村后,即连系11师、14师协同进展歼灭该敌。”战斗至25日晚,第67师的第201旅作战失利,失去联络,罗店情况不明。罗卓英判断罗店为日军攻占。蒋介石得知后,于当夜亲自越级下达命令,指挥第18军作战。其电令主要内容为:“(1) 今晚必须恢复罗店。占领罗店后,即在罗店附近构野战工事,一面在淑里桥、南长沟、封家村构筑据点工事。(2) 第11师、第98师今晚仍照预定目标攻击前进。(3) 第14师留1团在太仓,1团在福山口构筑工事,主力今夜应向嘉定、罗店前进。(4) 第61师在大场、杨家行一带赶筑工事。”〔43〕陈诚将第61师配属给第18军。26日晨接到第87师报告,知罗店未失,仍在固守。至26日夜,第18军在宝山、狮子林炮台、月浦、新镇、罗店、曹王庙、浏河镇一线与敌激战。由于陈诚已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直接指挥第18军等部作战,淞沪战场已形成两个作战集团,而冯玉祥虽名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但因历史原因难以真正指挥淞沪地区的部队。为便于协调及指挥各集团军作战,8月26日,蒋介石任命顾祝同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负实际指挥淞沪会战之责。8月27日,第9集团军再次调整部署:“将正面兵力区分为三部: (1) 右翼军(指挥官孙元良,88师,独立第20旅1团,保安总团1团,警察总队),于北站至沙泾港间原阵地围攻虹口,并以一部任沪西一带及谭子湾至北站间之警戒。(2) 中央军(指挥官宋希濂,36师,独立20旅欠1团),于沙泾港东岸塘山路、华德路、引翔港镇北端至虬江口之线,围攻杨树浦之敌。(3) 左翼军〔指挥官王敬久,87师,61师(61师由杭州湾北岸守备区调来,配属第18军作战,本日第三战区又将其转隶第9集团军。另以第6师之18旅归罗卓英指挥),保安总团欠1团〕,固守吴淞并围攻张华浜方面之敌,另以一部任虬江口至张华浜间之警戒。”〔44〕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坚强抗击,日军登陆“作业并不顺利”,直至8月25日中午,第11师团及第3师团的第5旅团方登陆完毕。又因遭到第9及第15集团军的有力反击,日军陷于苦战之中。至27日夜,日第11及第3师团均无进展,敌我双方仍在张华浜及罗店以北地区激战。为了加强航空兵的力量,以支援登陆作战,日海军除将刚编成的第22航空队及第23航空队使用于上海作战外,8月27日又以“神威”号舰及第28驱逐队等编成第3航空战队参加上海作战。在日陆、海、空联合进攻下,8月28日,日第3师团攻占了殷行,第11师团攻占了罗店。罗卓英鉴于28日战况不利,决心先夺回罗店据点,尔后再全线反击。他于17时下达战斗命令:“第98师即派292旅,急由新镇向罗店东北地区猛攻敌之侧背,主力集结于长浜站附近待命,对左翼另派游击队;第11师除以一部守备阵地、抑制当面之敌外,以主力沿罗(店)浏(河)公路向敌正面猛攻;第67师之401团,应于小堂子附近原阵地待机出击;第14师之两团及67师之一部,由西向东猛攻罗店,须侧重西北方面。另派有力之一部,由曹王庙攻敌侧背。”〔45〕是晚各部队因已苦战终日,伤亡惨重,士兵体力疲惫,且部队整顿需时,行动迟缓,加以适逢大雨,道路泥泞,协同动作欠佳,进展不大。第14师(时已属第54军序列)于29日下午抵达嘉定城,兼师长霍揆彰决心以第83团向罗店西侧进攻,以第79团迂回至罗店侧背攻取罗店,以师特务营为预备队,师指挥所推进至施相公庙。第83团从西侧向小河桥猛冲,因无炮兵掩护,伤亡甚大而进展甚微。第79团进出至罗店西北侧小河边,搭架便桥,其第3营渡河突入至罗店日军清水司令部,获得战利品甚多。但因孤军深入,不敢前进,全营隐蔽于竹林中。适逢陈诚到施相公庙视察,认为指挥所靠敌过近,天明后日军轰炸必将受严重损失,令霍揆彰后撤。霍遂下令停止进攻,指挥所人员返回嘉定城,第83团撤至出发阵地。第79团在小河西的2个营奉令后即撤回,但突入罗店的第3营在天明后遭日军包围反击,全营伤亡过半,营长李伯钧亦阵亡。至30日,第18军位于宝山、狮子林炮台、月浦、新镇、施相公庙、曹王庙至浏河镇之线。此时,第51师、第58师、第56师等部队已到达常熟、太仓、嘉定一带。日陆军登陆的同时,日海军也在增兵上海。29日、30日,佐世保镇守府第4特别陆战队及各特别陆战队之补充兵员均已到达上海。由于吴淞镇的中国守军不时以火力袭击出入黄浦江的日舰艇,且对其第3师团形成侧背威胁,“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决定令第3师团攻击吴淞镇;同时令第11师团派出一部兵力,由川沙口沿江岸东进,扫荡沿江中国军队各据点,至吴淞与第3师团会合,以打通两师团在陆上的联系。31日,日第3师团派出第63联队乘坐舰船,在日海军航空兵及舰炮火力掩护下从江上攻击吴淞镇。中国守军第61师因准备不充分,稍战即溃。15时左右,日军占领了吴淞镇。张治中即与顾祝同联系,令集结刘行、广福的第6师增援吴淞、驱逐登陆之敌。蒋介石命独立第2旅与第61师合并,将第61师师长杨步飞撤职,任钟松为第61师师长。日第11师团派出的浅间支队(步兵第43联队2个大队,山炮1个中队,由联队长浅间义雄大佐指挥),此时正由川沙口沿江岸向狮子林炮台前进中。日“上海派遣军”虽然登陆成功,并先后攻占了殷行、罗店及吴淞镇,但在中国第9集团军及第15集团军的坚强抗击下不仅行动困难,而且伤亡甚大,实际上仍处于被分割包围的不利地位,陷于苦战之中。松井石根于当日向日本政府请求增援。他向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报告说:“军当面之敌是从平汉、津浦沿线调来,加上中央直系军的精锐部队,总计15个师,自29日起,以其主力开始向11师团的正面攻击。值得注意的是该方面使用了中国军中最精锐的陈诚指挥的第11师、第14师……我军兵力最小限度要5个师团,当前最重要的是紧急派遣待机中的第14师团及天谷支队神速到达。”长谷川清也向军令部请求“火速给上海派遣军增兵”。〔46〕日陆、海军最高当局认为上海形势严峻,决定华北日军停止在青岛作战的准备,将用于青岛的兵力转用于上海。8月31日晚,日参谋本部命令正在由青岛向大连输送的天谷支队(第11师团的第12联队,附山炮1大队)立即驶向上海,归“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9月1日,日海军中央部也下达命令,将第2舰队的第4水雷战队、“长鲸”舰以及佐世保镇守府第2、第3特别陆战队归第3舰队司令官指挥,从旅顺立即开赴上海。9月1日,企图打通第11师团及第3师团陆上联系的浅间支队在日海军火力支援下,猛攻狮子林炮台。防守该据点的第88师第588团1个营的阵地全部被轰毁,该炮台经反复争夺,终因寡不敌众,伤亡过多,于14时许被攻占。但日军再南进时,即遭第98师的坚强反击,攻击受挫,被阻止于杨家宅地区。日本政府于9月2日在临时内阁会议上决定把所谓“华北事变”改称为“中国事变”,扩大对华战争。同日,日“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第29旅团及由华北青岛方面转来的天谷支队先后到达上海,在吴淞登陆。松井石根“为了击败包围罗店镇附近的第11师团之敌,迅速完成第11师团和军主力之间的陆路联络,遂令天谷支队沿吴淞镇—月浦镇—罗店公路地区前进,攻击罗店镇附近敌人之后侧背”。9月3日,日海军第2舰队的第4水雷战队、“长鲸”舰以及佐世保镇守府第2、第3特别陆战队到达上海,两特别陆战队立即登陆,归大川内传七指挥,加入日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行列。9月5日,日海军宣布封锁中国东南海岸,切断中国海上与外界的交通。日军新增兵力后加强了攻势。第3师团经3天猛攻,于9月6日攻占了宝山县城。防守该城的第98师94旅583团第1营,营长姚子青以下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天谷支队由宝山两侧沿长江南岸向东攻击前进,与浅间支队会合打通了第3师团及第11师团登陆场的联络后,向月浦进攻,被第98师拒止于月浦以东地区。罗店日军仍在第18军包围态势之下。蒋介石曾于当日两次打电话给陈诚、罗卓英:“罗店关系重要,必须限期攻下”;并电令淞沪作战各军:“此次抗敌作战,为我民族死中求生惟一出路……凡贪生怕死、临阵畏怯……不尽其职责而致贻误战机者……当按照军律,衡情论罪,不稍宽假。”〔48〕但由于日军火力炽烈,且不断实施反击,第18军担任主攻罗店任务的第11师、第14师,第67师虽然勇猛攻击,反复争夺,始终未能攻下罗店。宝山失守及日军天谷支队与浅间支队在杨家宅地区会合后,第14师的侧背受敌威胁,加以连日苦战,部队伤亡甚众。罗卓英决心暂停进攻,令第14师转移至北塘口、顾家角、南长沟等地区构筑阵地,其余各师仍坚守原阵地。中国统帅部判断日军“最近若不得逞,势必由国内不断增兵,在沿江沿海继续扩大战斗区域”;中国军队英勇奋战,虽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在海、空军方面已处于劣势,且攻击武器(如坦克、重炮等)数量远不如日军,特别是在制空权逐渐为日军掌握之后,中国军队白昼行动困难,后勤供应尤为困难,许多士兵在第一线苦战,而终日难得一餐,弹药亦时常不足,影响战斗,并造成部队伤亡过大。因而决定逐渐转为守势,待机再转入反攻。9月6日,制定了第三战区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全文如下:〔49〕一、 敌情判断敌增援部队,在浏河、川沙口、张华浜等处登陆,其主力必由罗店向南突进,以威胁我围攻部队之左侧背,形成大包围。同时张华浜方面之敌,亦必向江湾镇方面攻击,吸收我攻击部队之兵力于其包围圈内,并对围攻上海租界之我军形成小包围,以遂其迅速击破我军、完全占领上海之企图。甚或以此为其扩大侵略之根据地,再由其国内增加兵力,继续分向昆山、吴县及松江方面发展,以图威胁我首都。二、 指导要领1 本战区为保持经济重心,巩固首都,并有利于全局之持久作战起见,务就现已形成之包围态势,对于上海及各处上陆之敌,运用优势兵力断绝其连系,限制其发展,并努力转攻由狮子林及川沙口方面上陆之敌,打破其包围企图,而收各个击破之效。2 如各个围攻之目的不能达到,则依状况逐次于后方占领阵地,采取攻势防御,乘其海、陆火力不能协调之际(意为在敌舰炮射程之外),发扬我之精神与物质威力,一举而击灭之。3 于万不得已时,则退守后方既设阵地,作韧强之抵抗,以待后方部队之到达,再行决战,期获最后胜利。三、 各兵团之部署第一步,努力限制敌之发展,并各个击破各方面上陆敌人。(一) 张发奎集团(浦东防守军):继续前任务(守备浦东,威胁浦江左岸之敌)。(二) 张治中集团(上海围攻军):1 对租界内之敌,增强现在围攻线之工事将其封锁。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3
正序
倒序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2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3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4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5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6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7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8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9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0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1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2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3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4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5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6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7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8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19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20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21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22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2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