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奇书全集》TXT-6

神仙是道教信奉的另一类神灵。与上述天地自然之神不同,神仙主要指经过修炼而得道的神人、真人。他们居住天宫琼楼、仙山洞府或海岛神洲,有各种神奇本领,能隐身遁形,造物变化,来去自由。道书仙传中记载的神仙极多,有传说的古代仙真,有历代帝王将相、杰出的文化人物,也有道教史上的道师术士,如张天师、吕洞宾、张三丰等等。道教供奉一些民间崇拜的俗神,如门神、灶神、财神、三官、土地、城隍、妈祖、东岳大帝等等。神仙和俗神崇拜使道教对下层民众更有吸引力,成为他们日常生产娱乐活动和生活风俗的有机组成部分。  道教相信人类通过修炼养生能够战胜疾病死亡,得道成仙。因此而创造出一整套复杂的宗教修持理论和方术。这些方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是源于古代神仙家的服食术,包括服用采集的天然动植物药和人工炼制的金丹大药(外丹)。目的在于借助药物力量强固自身,延年祛病,长生不死。第二类是源于古代养生家的炼养方术,包括思神守一、吐纳胎息、房中固精、屈伸导引、辟谷食气及咽液、叩齿、按摩、梳洗等各种卫生保健方法。目的在于通过自身精神、形体的锻炼调养,达到强身健体,安定精神,延年益寿。这两种外服丹药,内炼形神的方术融合发展,又形成了道教后期的内丹术。第三类方术是源于古代巫师术士的法术,如画符念咒、斋醮祈祷、跪拜首过等等。目的在于召神驱鬼,辟除妖邪侵害,祛病消灾。这类方术较多迷信成分,但在医巫不分的古代,也被认为有治病卫生的功效。此外还有许多道教杂术,如卜筮相面、算命求签、观星望气、堪舆风角之术,以及变化分形、造雾吐火、呼风唤雨、隐遁、雷法等等。这类魔术表演虽然也为江湖道士所常用,但与长生成仙已无关系。  道教徒修炼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最早称作庐或静室,南北朝时称作道馆,隋唐以后称作宫观或庵堂。历代宫观形式和规模不尽相同,但大多为宫殿式,一般有三清、玉皇、吕祖、灵官等殿堂。唐宋以后,道教宫观遍布各地城乡山林。道教日常宗教活动有诵经礼忏功课、节日的祭神祝祷,以及为信徒作道场祈福消灾、超度亡灵等等。道教内部拜师、授经、传度法箓、日常生活起居、出外云游、修炼打坐等等,皆有复杂的科仪戒律。作者简介: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鬼谷子卷上  捭阖第一反应第二内揵第三抵巇第四  捭阖第一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皆曰终.言恶以终为谋.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言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反应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今.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覆.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内揵第三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釆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眹.独往独来.莫之能止.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阴德、谓阴私相德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去论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诀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之所为.退为大仪.  抵巇第四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山间)也.(山间)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鬼谷子卷中  飞箝第五忤合第六揣篇第七摩篇第八  权篇第九谋篇第十决篇第十一符言第十二  飞箝第五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璧白釆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山间)而箝之.其事用抵巇.将欲用之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岨崄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忤合第六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以之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非至圣人达奥.不能御世.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真.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揣篇第七  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知睿.孰少孰多.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亲.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变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便.能知如此者.是谓权量.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摩篇第八  摩之符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因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成其事而无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应之.事无不可.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用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所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然后能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权篇第九  说之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也.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先意成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宜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故口者.几关也.所以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系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之用.其长而谈者.知用其用也.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谋篇第十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类一也.故墙坏于隙.木毁于其节.施盖其分也.故变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正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事.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之.则可与言.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决篇第十一  为人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有患.害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谓疑者本其利善.而决者隐其利善之情.反托之于恶.则不受其决.更致疏远矣.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是度以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为之者.则可决之.去患者.可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机.以正乱治.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符言第十二  安徐正静.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有主位.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凑并进.则明不可塞.有主明.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有主德.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闇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有主赏.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有主问.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固能久长.有主因.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有主周.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闇变更.有主恭.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有主名.  转丸、胠乱、二篇皆亡.鬼谷子卷下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东周列国志》中有段关于《阴符》的精彩描写。当年苏秦辞鬼谷子下山,尽破家财得黄金百镒,黑貂裘衣一件,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得天下利害之详。然而如此数年,未有所遇。其时钱财以尽,只得回家。回家后,一家老小尽责其之。妻不以其为夫,嫂不以其为叔,母不以其为子。绝望之余,想起鬼谷子之临别赠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阴符》一书,自有进益。」于是苏秦乃闭门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刺股,血流满足。如此一年,于阴符有悟,乃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天下之势,尽在掌中。后又出游列国,成功于燕、赵。随之又将六国合纵,共同抗秦,建立不朽功绩。  本经阴符七篇  盛神法五龙.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人.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知类在窍.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之谓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养志法灵龟.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志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不偟.欲不偟.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髣佛.髣佛则参会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实意法螣蛇.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也.计谋者.存亡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反听.定志思之.大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神宿矣.  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珠.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挠其一指.观其余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让己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散势法鸷鸟.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意失威势.精神不专.其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长短.无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转圆法猛兽.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义类.说义无穷.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兴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之域.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所终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方.圆者.所以合语.方者.所以错事.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损兑法灵蓍.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兑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溪.持枢.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亦复不别.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中经.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物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博惠.施德者依道.而救拘执者.养使小人.盖士当世异时.或当因免阗坑.或当伐害能言.或当破德为雄.或当抑拘成罪.或当戚戚自善.或当败败自立.故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是以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缀去却语.摄心守义.本经记事者纪道数.其变要在持枢中经.见形为容.象体为貌者.谓爻为之生也.可以影响形容象貌而得之也.有守之人.目不视非.耳不听邪.言必诗书.行不僻淫.以道为形.以听为容.貌庄色温.不可象貌而得也.如是隐情塞郄而去之.闻声和音.谓声气不同.则恩受不接.故商角不二合.征羽不相配.能为四声主者.其唯宫乎.故音不和.则不悲不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此乃气不合.音不调者也.解仇斗郄.谓解羸微之仇.斗郄者.斗强也.强郄既斗.称胜者高其功.盛其势.弱者哀其负.伤其卑.行其名.耻其宗.故胜者.斗其功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哀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皆可胁而并.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使有余思也.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验以结往.明疑疑而去之.却语者.察伺短也.故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动以忌讳.示以时禁.然后结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方验之.惊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效之于验.验去乱其前.吾归诚于己.遭淫色酒者.为之术音乐.动之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可以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守义者.谓守以人义.探心在内以合也.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由而随也.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鬼谷四友  战国时代,出现了许多才智之士,突出者如孙膑、庞涓斗智,苏秦、张仪合纵连横;相传些四人同为鬼谷子门生,因些有人将他们合称为鬼谷四友。  孙膑  中国战国中期军事家。真名失传。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孙武后裔。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传说与庞涓同时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孙膑兵法》  中国古代兵书。古称《齐孙子》。战国中期孙膑及其弟子撰。孙膑兵法早有著录,《汉书·艺文志》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隋书·经籍志》即不见著录。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批孙膑论兵的竹简,经过整理、注释,编纂为《孙膑兵法》,由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2月出版。共364简,1.1万余字,分上、下两编,各15篇。上编直接辑录孙膑的有关事迹和言论,下编是否完全属于孙膑的论著,尚难确断。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将下编移出,补入“五教法”一篇,共16篇、294简,文字亦有较多修正。这批竹简由于自然剥蚀和出土时发掘上的原因,残断散乱十分严重。虽经文物部门大力整理,已不能恢复原貌。但可以看出,其书应是孙膑及其弟子所著。该书继承了《孙子兵法》等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上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孙膑兵法》问世之后,虽曾失传,但在《史记》、《通典》等古籍中仍然保存了少量佚文,在历史上颇有影响。孙膑提出的“围魏救赵”(见桂陵之战),已成为军事史上一个著名战法,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给予了高度评价。竹简《孙膑兵法》出版后,受到中外学术界的普遍重视。该书因袭五行相生相克之说,杂有一些迷信观念,则属糟粕。  庞涓  战国时魏将。早年与孙膑同师学兵法。公元前354年率魏军围赵都邯郸,次年齐派兵救赵,齐军在孙膑 策划下,出兵袭魏大梁,迫使他回兵救援,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中伏被擒。公元前342年领兵攻韩,次 年齐救韩,采用孙膑逐日减灶之策,诱使他日夜追击,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中伏大败、太子申被俘,涓自杀。  苏秦  中国战国时纵横家。纵横家兴于战国后期。当时称纵横之说为长短说,长说、短说和一纵一横含义相同,都是说纵横之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观点去说服对方的一种方法。到战国晚期,因秦强六国弱已成为定局,故凡联合关东各国抗秦者即为合纵,而秦设法破坏合纵就是连横。有关苏秦的事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等书。《史记》说他是东周洛阳人。曾到齐国受业于鬼谷先生,后出游数岁,一无所获而归,遭到家人的讥笑。于是他发愤用功。他先去游说周显王、秦惠王和赵肃侯,但都未成功。接着又到燕国去见燕文侯,文侯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并资助他去游说。六国经过他的劝说而联合起来,苏秦成为纵约长。他因得罪燕易王而亡齐,齐大夫嫉恨苏秦而使人刺之。司马迁在写《苏秦传》时,发现不少有关苏秦的记载不可信,有张冠李戴之误。但他在处理苏秦的事迹时,特别在年代方面仍有不少错误。经过不少学者的考订,明确了苏秦应在燕昭王、齐湣王之世活跃于六国间,苏秦先仕于燕,其主要活动是,离间齐、赵关系,以减轻齐对燕的压力。又和赵李兑共同联合五国以攻秦,后来他又离燕至齐,受到湣王的重用,但苏秦仍忠于燕,暗中为燕效劳。他所采取的策略是劝齐攻宋,以转移齐对燕的注意力。于是燕昭王派乐毅攻齐,齐因措手不及而败于燕。苏秦阴与燕谋齐的活动至此而败露,齐处以车裂之刑,这在战国晚期是轰动一时的事件。《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苏子》31篇,当是苏秦作品或后人所记有关他的事迹的汇集。汉以后该书已亡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纵横家书》,其中有11篇苏秦上燕王或赵王书,不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传世的古籍,另有两篇其部分内容见于《战国策》,这13篇是现在了解苏秦事迹的重要新材料。  张仪(?~前310)  中国战国时期纵横家。魏人,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君以为客卿。惠文君十年(前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当年,张仪为秦相。惠文君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魏之执政大臣在桑相会,随即免相。次年,张仪相于魏,更元八年,又相于秦。十二年,张仪相于楚,后又归秦。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与张仪有隙,仪于武王元年(前310)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张仪于此年五月卒于魏。《战国策》记张仪与苏秦是相对立的一纵一横,互相著文攻讦对方。但据考证张仪在前,苏秦在后,苏秦是张仪死后才在政坛上初露头角的。张仪在当时名声颇大。是能左右天下局势的大人物。《荀子·臣道》则认为他和苏秦皆巧敏佞说,善取宠于上。司马迁一方面称张仪有“言纵衡强奉”之功,一方面也说他是通于权变的“倾危之士”。《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张子》10篇,汇集了张仪的作品或和他有关的材料。此书汉以后已亡佚。《黄帝内经》概述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后世简称《内经》,原为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因其内容主要论及针灸、经络,故又名《针经》,唐代王冰时称《灵枢》。至宋代,史崧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此后《素问》、《灵枢》成为《内经》的两大组成部分而流传于世。《内经》一书非一人一时之作,一般认为本书主要部分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它流传过程中掺入了一些后人补撰的内容。该书内容丰富,书中从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方面,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作了较系统的论述,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注重整体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会生病,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部分内容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亦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者简介:黄帝  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即东起渭水西迄湟水之间今陕甘青地境的古齐家文化区域)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夏族进入中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2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世本》及《大戴礼记》的《帝系》将各族的宗神和祖先编排成黄帝一系的分支,构成了完整的血缘世系。从此人们总把黄帝与炎帝并举,来表示华夏族从炎、黄开始已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十二原第一本输第二小针解第三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根结第五寿夭刚柔第六  官针第七本神第八终始第九  经脉第十经别第十一经水第十二  经筋第十三骨度第十四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脉度第十七营卫生会第十八  四时气第十九五邪第二十寒热病第二十一  癞狂病第二十二热病第二十三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杂病第二十六周痹第二十七  口问第二十八师传第二十九决气第三十  肠胃第三十一平人绝谷第三十二海论第三十三  五乱第三十四胀论第三十五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血络论第三十九  阴阳清浊第四十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病传第四十二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外揣第四十五  五变第四十六本藏第四十七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论勇第五十背腧第五十一  卫气第五十二论痛第五十三天年第五十四  逆顺第五十五五味第五十六水胀第五十七  贼风第五十八卫气失常第五十九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一动输第六十二五味论第六十三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五音五味第六十五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行针第六十七上膈第六十八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寒热第七十邪客第七十一通天第七十二  官能第七十三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卫气行第七十六九宫八风第七十七九针论第七十八  岁露论第七十九大惑论第八十痈疽第八十一  黄帝内经灵枢译解  九针十二原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赭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提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  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禀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本输第二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俞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心出于中冲,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流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俞;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趾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俞;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趾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俞;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俞;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趾次趾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俞;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趾内次趾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俞;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俞;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而得之;三焦下腧在于足大趾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俞;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是谓五脏六腑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侠喉之动脉也,其俞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阳侠项大筋之中,发际。  阴尺动脉,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小针解第三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逆顺盛虚也。要与之期者,知气之可取之时也。粗之闇者,冥冥不知气之微密也。妙哉!工独有之者,尽知针意也。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者,言知所取之处也。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言实与虚若有若无者,言实者有气,虚者无气也。察后与先若亡若存者,言气之虚实,补泻之先后也,察其气之已下与常存也。为虚为实,若得若失者,言补者佖然若有得也,泻则恍然若有失也。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取三阳之脉者,唯言尽泻三阳之气,令病人恇然不复也。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夺阳者狂,正言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  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  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  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  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岐伯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天寒则裂地凌冰,其卒寒,或手足懈_,然而其面不衣,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  黄帝曰:邪之中人,其病形何如?岐伯曰:虚邪之中身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黄帝曰:善哉。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闻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极之,为之奈何?  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黄帝问于岐伯曰:五脏之所生,变化之病形何如?  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脉之应,其病乃可别也。  黄帝曰:色脉已定,别之奈何?  岐伯说:调其脉之缓、急、小、大、滑、涩,而病变定矣。  黄帝曰:调之奈何?岐伯答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  岐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征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肺脉急甚,为癫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见日光。小甚,为泄;微小,为消痹。滑甚,为息贲上气;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酸矣。  肝脉急甚者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也。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小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_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瘈挛筋痹。  脾脉急甚为瘈瘲;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里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_癃;微滑为虫毒_蝎腹热。涩甚为肠_;微涩为内_,多下脓血。  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逐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_;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  黄帝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疝,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黄帝曰:余闻五脏六府之气,荥、俞所入为合,令何道从入,入安连过,愿闻其故。岐伯答曰:此阳脉之别入于内,属于府者也。  黄帝曰:荥俞与合,各有名乎?岐伯曰:荥俞治外经,合治内府。  黄帝曰:治内府奈何?岐伯曰:取之于合。  黄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黄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虚者,举足取之;委阳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阳陵泉者,正竖膝予之齐下,至委阳之阳取之;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黄帝曰:愿闻六府之病。岐伯答曰:面热者足阳明病,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两跗之上脉竖陷者,足阳明病,此胃脉也。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胃病者,腹_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嗌中吤吤然数唾。在足少阳之本末,亦视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7
正序
倒序
《中华奇书全集》TXT
《中华奇书全集》TXT-2
《中华奇书全集》TXT-3
《中华奇书全集》TXT-4
《中华奇书全集》TXT-5
《中华奇书全集》TXT-6
《中华奇书全集》TXT-7
《中华奇书全集》TXT-8
《中华奇书全集》TXT-9
《中华奇书全集》TXT-10
《中华奇书全集》TXT-11
《中华奇书全集》TXT-12
《中华奇书全集》TXT-13
《中华奇书全集》TXT-14
《中华奇书全集》TXT-15
《中华奇书全集》TXT-16
《中华奇书全集》TXT-17
《中华奇书全集》TXT-18
《中华奇书全集》TXT-19
《中华奇书全集》TXT-20
《中华奇书全集》TXT-21
《中华奇书全集》TXT-22
《中华奇书全集》TXT-23
《中华奇书全集》TXT-24
《中华奇书全集》TXT-25
《中华奇书全集》TXT-26
《中华奇书全集》TXT-27
《中华奇书全集》TXT-28
《中华奇书全集》TXT-29
《中华奇书全集》TXT-30
《中华奇书全集》TXT-31
《中华奇书全集》TXT-32
《中华奇书全集》TXT-33
《中华奇书全集》TXT-34
《中华奇书全集》TXT-35
《中华奇书全集》TXT-36
《中华奇书全集》TXT-37
《中华奇书全集》TXT-38
《中华奇书全集》TXT-39
《中华奇书全集》TXT-40
《中华奇书全集》TXT-41
《中华奇书全集》TXT-42
《中华奇书全集》TXT-43
《中华奇书全集》TXT-44
《中华奇书全集》TXT-45
《中华奇书全集》TXT-46
《中华奇书全集》TXT-4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华奇书全集
中华奇书全集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