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途哭返说战国-3

变法之前,商鞅和甘龙、杜挚二位大夫,在秦孝公之前有一场 辩论。《史记?商君列传》和《商君书?更法》篇对这场讨论都有记 录。抄《史记》: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 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当通螯,嘲笑)于民。愚者暗于成事, 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 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 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 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 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 拘焉。”  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 无邪。”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 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①“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观念,商狭是绝对没有的?此点拿那个经常被用来当作商鞔 执法严明的案例来看.一目了然。泰太子犯法,商狭的处理办法是:“太子,君酮也,不可施刑  *后在太子的师、傅身上动了刑了事.这只能算不避贵幸(仍厲于打击贵族的范畴),绝非真有以 限制君权。  第四章商鞅黑洞  59  Qi tu ku fan shuo xhan guo  孝公曰:“善。”①  形式上,商鞅和甘龙、杜挚是在讨论政策应该革新还是保守, 其实这都是伪问题,——关键是站队问题。  甘、杜二位讲“因民而教”,就是说要顺应民意。当然,这个民 究竟是平民还是贵族,存疑,但不管是代表贵族还是平民,他们都 在跟国君的变革意图过不去。  商狹则不然。这段开头的“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 议己” 一句,《史记》的表达有不清楚的地方,就是“恐天下议己”  [ 的主语,到底是孝公还是商狭,有点不好判断。但参看《更法》篇, 意思就很淸楚了:  歧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同措)法务明主长(音  _ 掌),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 我也。”  说 _  §£①我记不淸第一次读到这段,是初中还是小学了?反正当时还处在听到改革、创新、进  步之类的字眼就蠢血沸腾的阶段,一于是读着读着就a血沸腾了,觉得商鞅的话,什么“治  ^ 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什么“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之类.真是激动人心掷地有 声啊。  大学里?读,现感就完全改变。印象最深的是商鞅和甘、杜二位的话都很空洞,商鞅反复 说变法就是好啊扰是好,甘、杜反复说变法没必要啊没必要。但是商鞅不说变法为什么好,甘、 杜二位也不说不变为什么对.这么抽象的谈变法好还是不好,有什么意义呢?政策变革带来的 影响.那是很具体的?对一般群众来说,我一个月挣三千,你给我变五千?那就是变法好i变 五千,但是贬值成日元,那就还是不变的好。我得知道了这个,然后才谈得上是否支持你商鞅 搞改革。  自己的变法主张将带来什么后果,商鞅当然是有很淸楚的判断的,但这里他就是不提?于是 这场讨论,就把具体的政治问題,变成了抽象的政治学问题?  而且,商鞅的举证实在有很大的随意性。你说“三代不同礼而王”,证据呢?甘、杜二位完全 可以拿出本t论语》来,说*商周三代,礼的变化只是“损益”,精神还是一贯的,所以透过现象 宥本质,还是没有变嘛!你说“夏殷不易礼而亡”,更加证据不足啊,我还说夏桀商纣正是因为改 变了祖宗成法,才导致亡国的呢.当然,对我的现点,你也可以反驳,大家激烈地争辩,探索历 史的真相。于ft,政治学问題乂变成历史学问《,彻底歪楼了?  那时觉得,说到底,这场辩论就是比谁更能忽悠。  现在想来,那时的判断更加是有问题的.  -5*73 60 与所书越事各不同论》两篇改写扩充而成。  歧发哭也说战国  第五挛战国无八雄——越国兴衰  75  Qi tu ku J'an shuo zhan guo  操看取胜无望,感叹了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国要建立抗楚联盟,则选择在钟离召开国际会议。钟离在今 天的安徽凤阳东北,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的大将韦睿,曾经在这 里大破北魏的军队。这一战,北魏军的尸体,沿着淮河覆盖了一百 多里地的地面,这是当时南北战争里,南朝少有的大胜。  吴国能一度打进楚国的郢都,却首先是因为在州来(即淮讷) 成功登陆。州来是今天的安徽凤台,这里有一座山,叫八公山,有 一条河,叫淝水。——说到这里,大家当然会想起东晋、前秦的淝 水之战,“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来了。  东南的政权要确保无處,这些地方都几乎可说是命脉所系。这 样的战略要地勾践都敢随便送人,气魄实在大得不可理喻,除了  歧“作死” 二字,不能有其他评价。  ^要这么论,直到无强时越国才被楚国打残,都该算运气很好了。  % 四落后的越国  不过,很多其他古书的记载表明,《史记》的这段记录,恐怕不 见得靠得住。  ^不少书都提到,勾践灭吴之后,把都城迁到的琅琊。琅琊在今  阐 天的山东胶南县,则是勾践继续北上争霸的意图很明显。如此,他 也就不能把“淮上地”丢掉,令首都和大后方隔开,变成一块飞地。  所以比较合理的解释,大概上述地区并非越国赠送给楚国的, 而是楚国从越国手里夺取的。只不过,夺取的过程太过轻而易举, 所以史书上就没留下什么痕迹。  越国对吴国的胜利,实在有很大的运气成份。吴王夫差虚荣心 膨胀,硬是要北上争霸,远征二千里,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后勤补 给之难可以想见(所以吴国只好使劲挖运河)。于是闹得后方空虚, 这才给了越国在背后捅刀子的机会。  勾践以百里之地,覆二千里之吴,说起来是以弱胜强十分露脸,  76  歧窆笑也说战国  但接下来就面临了巨大问题:短期来说,是不惜代价灭吴后,越国 也精疲力尽,该怎么面对楚国的咄咄攻势长期来说,是越国的经 济基础比吴国还要薄弱,政府机构比吴国还要原始,现在拥有了这 么大一个国家,该怎么管理?  《禹贡》里讨论天下九州的土地是否适合农业生产,给扬州评分 是“下下”,就劣等中的劣等。这完全不合乎事实,却反映了战国时 人对吴越地区生产水平的看法。长江下游自然条件好,吃饱肚子很 容易,反而导致缺乏发展农业的动力。?而黄河流域的人乐土重迁, 一边伺候自己脚下的地,一边鄙视扬州的水平低,想当然的就给评  了个最低分。--直要到他们给游牧民族赶到长江中下游来,才  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但那已经是后话的后话了。  史料当中对越国政治制度的状况记载很零碎。就从这些零碎的 记载看,我们只能看到勾践时代一切在围着战争打转。——外国人 提到越国人,条件反射似的会想到的,一个他们是善于游泳划船等 水上项目;还有一个就是能打,敢玩命。  那时,越国别的法律还没有,就先拿了部婚姻法出来。好战士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要从婴儿的质量抓起,禁止老夫少妻或者 欧巴桑勾引小正太。为了增加可以当兵的人口,勾践积极鼓励生育, 甚至鼓励乱搞男女关系,反正能生孩子就行。《吴越春秋》上甚至 说,为了激励战士的士气,勾践实际上是建立了一支慰安妇队伍?。 据说越地的风气因此很混乱,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到处留下石刻, 夸耀自己的功德,但唯独在会稽郡的那一块石头上,始皇帝刻意强 调婚姻神圣非诚勿扰,大概这是表示对风化问题自己很重视,所以  ① 及各类史料统统失传,《三S演义》也就不得不当作了解三S历史的重要材料了? 越地的风俗本不同于中原,这事并非不可想象。  第五章战国无八雄——越国兴衰  77  Qi tu ku Jan shuo zhan guo  这里的精神文明要狠狠地抓  我手边有本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越国文化的书,——是 领了某些地方的文管部门的科研经费整出来的。这书活儿挺细,但 是拿了人家的银子(当然作者本身可能也有桑梓情结),就明显带有 为地方宣传气味,总是把越国往强大优越上说。倘使起勾践于地下, 饶是这位越王“够贱”脸皮之厚罕有其匹' 有些话他大概看了也会 脸红。但即使这样的书上也不得不承认:  越国的官制颇为简单,远不及邻近的吴、楚两国复杂,更不如 中原各诸侯国那样系统、完整。  五官僚制度的基础  it灭吴之后,越国疆土东到大海,西到江、淮中游的某些地区,  5^ 北与齐、鲁交界,南则一直到福建、江西的北部。这样的领土面积, > 要超过齐、秦等大国,在当时仅次于楚国而排名第二。  要统治这么广袤的国土,国家机构太简单原始了肯定不成。  当时,有两种国家模式可以选择:一种是走传统国家的路线, 钱 强调宗法,把亲戚封建出去,从而对地方进行松散的控制;一种是 ^ 任命官僚,使各地方成为朝廷直接控制的郡县。  从现存的史料里,看不出越国有宗法传统;而当时天下的形势, 也证明了封建制度在富国强兵的较量中,并不具有竞争力。越国当 然犯不着继承这样一种正在被其他国家抛弃的模式。  那么,着手打造越国自己的官僚体系,可不可以?  ①会稽刻石云:“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抶,男女絜诚.夫为 寄稱(寄?是配种的公猪,用来比喻睡了别人老婆的男人),杀之无罪,男来义程.妻为进嫁,子 不得母,咸化廉淸。大治灌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勾践是身上堆满了传说,以致难以辨明本来面目的人物。我老实承认,“够贱”是对文学 人物勾践的评价。《吴越春秋》里著名的细节:夫塞生病,勾践于是主动尝了吴王的屎尿,然后根 据屎尿的气味,预祝夫差一定会痊愈。忍辱负重据说是美德,但无论如何,为了骧取对手的信任 能这么作贱自己.实在是过了?当然,我也承认这是我这样的匹夫庸人的见识,英雄人物, 不是我所能理解的。  78 6^5-  歧皂笑也说战国  也难。  官僚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办事(不管这些法律和法规体现的是 谁的意志),而这些法律、法规,又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这 是官僚制度的基础。?  这就要求,该国应该有足够多的人不是文盲。  这条今天听起来轻而易举,简直不成其为障碍。但是实际上, 对社会发展程度的要求已经相当之高,一千年多年后的欧洲中世纪 社会,对这个高度就绝对只能仰视;中原的诸侯国,也是发展积累 了几百年,才达到了这一步。  诸夏秉承西周传统,则有所谓庠序之教;春秋以来,又有民办 的乡校遍地开花。如此政府和社会互动,才产生了一个足够庞大的 士人阶层。商鞍变法后的秦国,当然严格禁止创造性思维,但讲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识文断字的基础教育,抓得还是很成功的。 云梦睡虎地挖到的一个秦国墓,墓主人叫喜,他的棺材里装满了写 着法律条文的竹简,可见其文化水平(“能写能算他的文化好”意义 上的文化)相当可观。此人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官吏,这样的人 在秦国肯定车载斗量滔滔皆是。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喜这样的公务人 员,秦政府才能维持高效运转。  对越国来说,这样的识字率恐怕就属于过高的要求了。髙端的 人才(像文种、范蠡这种〉可以靠引进,但基层的办事人员本国都 出产不了,政府就不免难以为继。  然后,君主对各地官员要进行考核;即要建立一套“上计制 度”,那就需要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国君要给官员发薪水,具体发多 少,也得有个准谱。这就要求很多计量单位,都要统一。  商狭变法,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出台了 “平斗桶(斛)权衡丈尺” 的配套政策,也就是通常说的统一度量衡。诸如此类的技术环节,  ①马克斯?韦伯的观点:“近代官署的管理,是以书面文书(‘文件’)为基础的> 这些文书 以其原始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样躭有了一批秘书和各种各样的文书?忙碌于‘公共,办事场所中 的官员们,再加上各类物质手段和文件,就构成了一个‘官署,。”转引自阎步克《乐官与史官: 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年,第34页。  第五章战国无八雄——越国兴衰  79  Qi tu ku J'an shuo zhan guo  越国是否有能力完成,恐怕也得存疑。  .所以不管是封建制还是官僚科层制,这两条路,越国实际上都 走不了。因此有些地方虽然明知这是战略要地,越国也只能眼睁睁 看着它们相继失控。楚军一到,也就只好放弃。  秦国强大,体现了冷兵器时代,野蛮落后往往是个优势;越国 骤衰,则表明光靠野蛮落后,只能战场上横行一时,毕竟还是不 够的。  某种意义上说,也许越国确实没直接送地给楚国,但越国灭了 吴国,本身已经是给楚国送上了一份厚礼。吴国能令楚国疲于奔命, 但整个战国时代,越对楚基本没有形成太大的威胁。  歧  A  说  80  歧泉哭篡说战国  第六章连横与楚国的噩梦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招魂》①  韩非子说,一帮子弱国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强国,这叫合纵;弱 国追随强国对付其他弱国,这叫连横。  韩非子是战国末年的人,当时显然是秦国最强。那么换句话说, 就是六国联合抗秦,这叫合纵;而不管哪国跟秦国联合,都叫连横。  这是战国后期的事实,但实际上合纵连横的内涵,要更宽泛 一些。  简单说,就是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南北合作,都是合纵;东 西联合,都是连横。  一《史记》中的张仪和楚怀王  张仪这个名字,几乎和连横战略密木可分。而张仪欺骗楚怀王  的故事,尤其著名。先照着《史记》的《楚世家》和《张仪列传》 讲遍。  张仪早年在楚国游说。一次参加楚国相国?的酒会,忽然,相国  ①,嫌献少梁等地给秦。則是这两件亊之间,必然还有个魏收复少梁的 事,但这一点,史书上就不写了.  86  歧窆災也说战国  公孙衍。不管到底是谁,有一点不妨注意:苏秦是洛阳人(韩的势 力范围),李兑是赵国人,公孙衍是魏国人,正好来自三晋。  这也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三晋对这事比较热心。  魏国和秦国紧邻。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骤然崛起,魏国连续受 到打击,疆界不断向东收缩。到这时,它已经难以独力和秦对抗, 而韩、赵救魏,也连连被秦国所击败。所以三晋此时危机感很强, 他们要扭转劣势,就必须设法令齐、楚两大国介人。  尤其要拉下水的,就是楚国_。因为齐国太远,秦很难有兴致越 过韩魏去攻打齐国,而楚国也与秦接境,一旦秦楚间爆发战争,三 晋的压力,就可以大为减轻。可能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三晋才愿 意尊楚国为纵长。  秦国这些年来对三的压迫,当然也不能不令楚感到警觉,所 以他愿意出场来领导同盟(领袖各国的头衔,当然也很能满足虚荣 心)。但实际上,楚国并没有完全进入状态。  前面已经说了,几百年来秦楚的关系一向不错,而楚国和晋国 都视对方为头号大敌,现在晋国虽然被韩赵魏瓜分,但历史遗留问 题不会就此解决,何况新问题也不少。楚国对魏国就不会有好印象, 你强大的时候,抢了我不少地,包括你的首都大梁,本来还是我的 地盘呐!  虽然利益永存,敌我无常,但角色转换,毕竟需要一点时间。 更重要的是,楚陶醉在自己的大国心态里,这时对秦国也只是有些 警觉而已,不大可能把它当成致命威胁,因此攻秦的积极性,不免  大受影响。  《战国策?楚策三》里写到,这一仗之后,魏国对楚国怨气很 大。原因是,作为先锋部队,魏军损失过半,而楚国却不加救援; 然后魏国想跟秦国请和,楚国又不允许。则是这次军事行动,楚国 有作壁上观的嫌疑,也就难怪《秦本纪》里不提楚国了^  而《六国表》不提齐国,也很好理解。齐比楚更加感受不到秦 的威胁,对联合攻秦不会很热心,相反,趁乱捞一票的心理,倒很 可能是有的。  第六章连横与楚闽的饉梦  ^3 87  Qi tu ku J'an shuo zhan guo  事实上,联合攻秦的下一年(公元前317年),齐国的表现就很 值得玩味。一年后秦国发动反击,破韩赵联军,斩首八万级,这是 意料中事。但同时,齐国也在观泽地区与赵魏联军打了一仗,并取 得了胜利。  所以,楚怀王十一年的合纵攻秦失败,并不足以证明秦国已经 强到逆天,失败给齐楚两国带来的直接损失,也相当微小(齐国应 该还有所获益)。这事最大的影响是心理上的:三晋对齐楚两国失去 了信任。所以以后一旦秦国伸出和平的橄榄枝,他们会立刻笑脸相 迎,同时他们也会更加热切地期望,把战火引向楚国。  四楚怀王十六、十七年  歧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也就是张仪拿商於地区忽悠楚  复 怀王的那一年。  ^关于这一年的国际形势,首先要说到的是之前几年秦领土的  . 扩张。  ^三年前(前316年〉,秦将司马错为秦取得了蜀地。这意味着,  说 秦楚之间的交通,不再仅局限于武关通道一线,在楚国的西碰,两 钱 国有了广袤的土地彼此相连。  ,U上一年(前314年),秦又攻陷了魏国的曲沃,则是在函谷关之  外,秦楚间又多了一块相邻的领土。以曲沃为根据地,秦的兵锋, 很容易直指楚的方城。而“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是楚国人的 骄傲,方城地区自来是楚国北部国防的重点。  88  歧泉笑毛说战国  韩魏连续失败之后,合纵策略最有力的主张者公孙衍《已经说不 响嘴了,很可能就在这一年前后,韩魏两国都倒向了秦国。  秦、韩、魏三国既然连横,也就对楚构成了一个新月状的包围 圈。所以这个时候,楚怀王就不比五年前那样淡定,他立刻作出了 反应。  楚的策略是,一边与齐结为联盟,一边任命三位大夫指挥九路 大军,同时向曲沃和武关外的商於地区发起进攻。作为呼应,另一 路楚军和齐军则同时攻魏,——此时韩、魏既已与秦有了连横协议, 则它们被攻击,秦有救援的义务。若秦不救援,则他们就可能转而 加人反秦联盟。  秦对曲沃的占领还不稳固,因此曲沃很快被攻克。21而商於地  ①’一般说合纵.当然是以苏秦为代表人物的.但苏秦这人,可疑的地方很多。据《战《 策》,泰孝公时代(前361年~前338年),苏藥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直到长平之战(前260 年)后,还可以看见苏秦在列国间为合纵奔走的身彩.照这样,苏秦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时间, 至少长达八十年。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7
正序
倒序
歧途哭返说战国
歧途哭返说战国-2
歧途哭返说战国-3
歧途哭返说战国-4
歧途哭返说战国-5
歧途哭返说战国-6
歧途哭返说战国-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歧途哭返说战国
歧途哭返说战国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