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魏患王的野望 29 Qi tu ku fan shuo zhan guo 魏惠王跟孟子说: “晋国,天下莫强焉,臾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 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这句里的晋国,是魏国的自称。三家分晋,魏国占有晋的都城 和核心地区,所以以晋国自居。 天下再没有比魏国更强的国家,这是老先生你知道的。可以到 寡人这里,东边,咱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就死在这仗里;西 I 边,咱给秦国夺去七百里的土地;往南,又遭到楚国的羞辱。我是 越想越觉得丢人! ^这番话里,魏惠王回顾自己的失败史,下面具体解释一下。 艾 二孙膑与商鞅 ^据说,有一回魏惠王和齐威王一块打猎。有这么一段对话。 ^魏惠王问:“齐国也有什么宝贝吗?” 齐威王说:“没有。”, 魏惠王说:“我的国家虽小,倒有十颗夜明珠,直径都在一寸以 ^ 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以齐国之大,难道能没有宝贝? 一听这话,齐威王倒来劲了,他说:“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可不 —样。”然后啳喰嗤讲了一大套,说自己手下有四位人才。一个往齐 国南边一戳,楚国就不敢北上了,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齐 国朝拜了; 一个往齐国西边一戳,赵国人怕得不敢向东到黄河边来 打渔;一个往北边一戳,燕国人、赵国人就纷纷往我们齐国移民。 还有一位(没戳东边,齐国东边是海)我让他负责国内治安,于是 ①泗上十二诸侯是当时习惯性的说法,但无法断定是哪十二个诸侯国> 古人心目当中,十 二是个非常神圣的数宇,所以碰到高贵的话题,大差不差的,能用十二就用十二?比如《春秋》 写了十二个鲁国国君,《史记》写了十二篇本纪(《秦本纪》、《项羽本纪》两篇,本纪的资格都很 可*〉,西汉和东汉被承认为正统的垒帝都是十二个(其实怎么数都不是十二个>,等等等。 30 ,则栎阳即使坷以把它作为都城看待, 其临时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本质论,仍仅是一个比较a要的军事据点而已. ?春秋时代,秦晋之间交战极为频繁,晋军取得了大多数胜利*但深人秦堍的结果,却往 往是无功而返。典型的战例如鲁襄公十四年的伐秦之役.晋军率领者诸侯的军队向西推进,沿路 并未遇到有力抵抗,但大军液过泾水时,却已经军心涣敗,不得不主动退兵。 第三章魏思王的野望 Qi tu ku Jan shuo zhan guo 五安邑、邺城、大梁 除安邑之外,魏国还有两个重要的城市,一个是魏文侯大力经 营的邺城,一个是从楚国手里夺过来的大梁。 ^邺城:邺城在今天的河北临漳县。魏文侯任命西门豹治邺的故 战 事,非常有名。当地人讲究河伯娶媳妇,把漂亮小萝莉往河里丟, 111 西门豹把这个恶俗给改变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邺城的水利工程,收益甚大,这是魏国 的一个富庶地区。据说,西门豹在邺城,政府机构极其简单,也全 无足兵足食的预备。魏文侯因此派人追究西门豹的责任,西门豹说: “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主富库。” 称王于天下的国家,老百姓有钱;称霸的国家,军队有钱;即 将灭亡的国家,政府有钱。然后西门豹给魏文侯秀了一把,登城敲 鼓,结果头通鼓,年轻人拿着武器全出来了; 二通鼓,老年人也带 着粮食辎重聚齐。 38 歧皂哭也说战国 魏文侯一看很高兴,邺城的老百姓效率是真髙,那没什么事了, 就让大伙都回去吧。 西门豹越发来劲,说跟老百姓不能失信,既然大伙已经集合了, 那就得真打一仗。于是讨伐燕国,大胜而归。① 这个邺城,后来在汉末三国的时候,还大放异彩。曹操被封为 魏王后,建都于邺,——这也可见邺和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这 里兴建了著名的铜雀台。 大梁:大梁在今天河南省的开封市西北。这个地方,是南北交 通的要道,无需任何行政力量推动,都会自行形成的繁华都会。 魏惠王为什么选择大梁,动机不能确知,但也无妨略作猜想。 魏惠王既然曾跟齐国夸耀光照十二乘的明珠,则他自然对宫室 车马衣服玩好之类,兴致是不低的。安邑固然也不是穷地方,拥有 产量很高的盐池,周边地区食盐,都仰赖于此。但无论如何,跟大 梁差距是不小的。很难想象,魏惠王能跟齐威王见面的时候,忽然 ?出一块盐巴来:“看看,这个就是我们魏国的宝贝!” 更重要的是,魏惠王以“晋国,天下莫强焉”自许,还迫不及 待地称王了。他对自己的定位,那就是霸主,甚至可能的话再进一 步,就是取周天子而代之。天子自然应该建都在“天下之中”的, 安邑的位置显然太偏,而大梁却离齐楚两大国,以及鲁、宋、卫等 传统上的政治地位很髙的国家都很近。在这里集合诸侯,盟会征伐, 都是很方便的。逢泽之会,魏惠王集合了十二个诸侯国的国君去朝 见周天子,这是他一生最风光的时候。但如果魏都还是在安邑,大 概他就只能带着一帮蛮族菌长一起去了。 乍一看,以安邑、邺城、大梁三个发达城市为中心,魏国的形 势,构成了一个相当坚固的铁三角。要经济有经济,要军事有军事, 彼此呼应支援,进攻退守,都可以应付裕如。 但问题是,魏国的土地,从来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三角,连三角 ①这个故事见《淮南子?人间训》,但魏国和燕国不接壞,以地理形势来推测,最后挨西门 豹打的国家,大概是赵国。 第三章魏憲王的野望 39 ,不能仅归咎于他个人的流氓作风。项羽占着关东.不统一也可以过窗裕日子,刘邦在 西边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歧途?笑也说战国 第三章SI恵王的野望 45 其实就运河两岸老百姓的角度说,大运河从来都是条害河。到 了缺水的季节,政府为了保证航道的畅通,往往是宁可沿岸的农作 物枯死,也不肯引运河水灌慨的。 当然正因如此,首都周边地区都是穷地方,可以认为是有利于 维护国家统一的。因为中央要想方设法刮钱,就一定不会忘了那些 离首都很远的富裕地区。? 而建立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首都,就很容易在制定政策的时候, 把老少边穷给忘了。东汉建都洛阳,就把西北给忘了,结果是汉人 不到那里去,少数民族却大量涌入,包括旧都长安附近在内的西北 地区逐步地羌化。但是中央政府也不着急?,有个风吹草动,就有人 建议放弃那里的大片领土,到西晋,还进一步酿成了五胡之乱。 不到真出乱子,大家意识不到这问题有多严重。就好像迁都大 梁后,魏国很轻易地就放弃了安邑一样。 七人才外流 当然,迁都大梁,也并非就注定了魏的败局,或者至少,魏国 还可以给各国造成更大的麻烦。大梁城的战略位置固然危险,但这 也可能成为一种刺激和动力,催人奋起。这样魏国未必不可以像一 战、二战时德国——人德国也是在欧洲之中,处四战之地--样, 大军闪电出击,杀得列国心惊胆寒。 魏国并非没有优势。从治国的思路来说,这时魏国仍然在各国 领先。一百年的法家实践,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经验已积累了 不少,教训也总结了很多,正可以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启发和依据。 军事方面,吴起的遗教仍然发挥着作用,虽然一再失败,但魏军的 战斗力尤存。而且,魏国从四面被人攻击之后,有一批魏国人开始 CD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进,中国古代史上,南方的经济两次飞跃性的发展,全是3家分裂的 后果。因为这里创造的财富,终于不必大半被朝廷拿走,而是可以用于本地区的再生产了? ?看皇帝的诏令?似乎他是者急的;有见识也有责任感的官员,他个人也是著急的I - 伹整个政府班子,从来也没有真正着急。 46 歧il災说战国 重新审视当下的国际关系,慢慢培养出纵览全局的战略眼光,并且 发展出一套全新的外交理念。事实上,这种理念,将极大地影响战 国中后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所以,战国中后期,魏国还真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军事人才库。 仅举几个最有名的例子:行政方面,魏国出了商狭(D、范雎;外交方 面,魏国出了张仪、公孙衍;战场上,魏国出了乐毅,等等等。 于是这个时候,士人普遍缺乏国家观念的时代特点,就成了魏 国的致命伤。 人才们只是需要一个能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所以雇主是谁很 重要,但受雇于哪个国家,则根本没所谓。而除了战国末,信陵公 子无忌当政的短暂的日子里,魏国实在没什么好雇主。 ——魏惠王去世后,他的儿子襄王即位。我们知道,孟子见过 这位魏襄王,然后骂了一句名言:“望之不似人君。”远远一看,丫 就没个当领导的样子。而襄王之后的魏国国君,差不多也都有点烂 泥扶不上墙的意思。 所以,魏国对这些本国出品的国际第一流的人才,根本没有吸 引力。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收拾好行囊,带着只有魏国的氛围里才能 孕育出的天才的政策和战略,投奔了其他国家。 ①商鞅是卫B人,但变法思想是在魏国成型的’他到秦国去,兜里摧着的是魏国前首相李 悝的《法经》。 47 第三章魏患王的野望 QI t'u ku Jan shuo xhan j 歧 哭 说 第四章商鞅黑洞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 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商君书? -魔术般的变法 辱则 弱民》 春秋中期,秦国也是天下四大强国之一,尤其是秦穆公也是西 方一霸。但是穆公以后,秦国能发出的声音就越来越小。 秦国和晋国是世亲,也是世仇。因为是世亲,所以至今管两家 联姻还叫结为秦晋之好;因为是世仇,所以秦国不停和晋国打仗。 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里,专门整了一张《秦晋交兵表》,把《左 传》里写到的两国交兵的过程和胜负汇总到一起。从这张表看来, 秦国比晋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它倒也不是绝对贏不了晋国,一 大概比中国足球贏韩国一回容易点,但也有限。 既然被晋压制,秦当然就无力向东推进。后来秦国又自己内乱, 更顾不上崤山以东的事。于是东方的诸夏就把它只当文明世界以外 的地方看待,有什么秦国的新闻传来,也只当是听野蛮人的八卦。 赵魏韩分晋之后,照说三晋力分则弱,对秦国是个很好的机遇。 但这么多年来差距大底子薄,劣势是一时扭转不过来的。秦国和魏 国交兵,仍是节节败退。直到秦献公时,秦才渐渐有所起色。?献公 斗 战 的 军 秦 - 实 史 9 秦 建 重 t . 迷果 解结 ”的 缘助 因帮 事家 大鼉 “得 的取 上是 史, 同升 4±' S S 据如 e时 此 力 48 .___歧泉哭冱说战国 一 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魏石门之战,秦军斩首六万%献公二 十三年(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战,秦军抓住了魏军统帅公叔痤。 但这还不足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当时的天下大势,仍然是: 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淮、泗之间小国十馀……皆以夷翟遇 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 少梁大捷之后的一年,秦献公就去世了。秦孝公即位,小伙子 才二十一岁,对这种现状很不满,于是在即位当年,就颁布求贤令。 他这样承诺: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Z 如果这世界上还真有心想事成的美事儿,那秦孝公有焉。无需 漫长的等待,他就见到了那个“能出奇计强秦”的人。众所周知, 这个人就是商鞅。 商鞅在秦国变法十八年,秦国从一个被鄙视的西陲小国,一跃 而成为战国时代的头号强国(虽然经常还是被鄙视,所谓“天下不 直秦”)。 这效果如此神奇,就好像来了一场政治魔术。——更神奇的是, 这魔术似乎还无从模仿无法复制。山东的六国,被秦国攻城略地, 残杀蹂躏,一个个苦不堪言,可是谁也没有办法在本国来一次类似 的变革。 据说,分析、探求变魔术的手法,是一件令人扫兴的事。 ①石门的位S有不同说法。或说是在今陕西三原县西北,那么,3时泰螝沿北洛水分界, 石门已经深入泰境七十多公里,魏军显然是轻敌W进而致败的。另一说石门在今山西运城西南, 则是秦军已经打到了魏11的河东。以当时的情势论,似乎以前一说较为合理.。 49 第四章商鞅黑洞 Qi tu ku Jan shuo zhan s^uo 商铁本是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下,但公叔痤跟魏惠王推荐商鞅, 魏惠王却不但不屑于用他,甚至不屑于杀他。商鞅在魏国看不到出 路,便跑到秦国来,找机会见到了秦孝公,陈说变法主张,把孝公打 动了。 商鞍变法的思路,很大程度上是受魏国前首相李悝的《法经》启 发,而李悝,又据说是子夏的弟子。子夏是孔门高弟,虽然孔子曾暗 示他有“小人儒”之嫌,但他文学科课代表的身份,大家还是公认的。 要这么论起来,商鞅这个典型的法家人物,他的师承,也得追 溯到儒家那里去。《史记》里说,商鞅见秦孝公,先谈的是儒家的帝 道、王道之类,秦孝公不爱听,他才改弦更张,主张变法的。这事 的真实性当然可以怀疑,但从思想渊源上说,并非不合理。 新法律的内容,条文很多,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 们无法看到这些法律的原貌,但是能见到的相关材料,还是有不少的。 首先,是《史记?商君列传》里,司马迁摘录了一些他认为新 法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太史公的判断,当然是应该尊重的。 然后,战国时就流传着一部书,当时叫《商君》或者《公孙 鞅》,现在一般叫《商君书》。这部书里的绝大部分篇目大概并不是 商鞅写的,但大体还是可以认为,书里体现的是商鞅思想。尤其是 《垦令》和《境内》两篇,行文很特殊,一看就是政法方面的文件的 行文腔调(或至少也是学习文件精神而写的东西),就算不是商鞅的 作品,也是在商鞅的基础上改出来的。① 还有一大块儿是考古挖出来的秦代简牍,最著名的像湖北云梦 睡虎地的秦简。其中法律方面的很多,虽然无法确定哪些法是商鞅 定的,哪些法是后人增益的,但一概都可以认为,这是商鞅以来, 秦国立法精神的体现。 ①本篇中《商君书》的译文,主要参考张觉译注的《商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3, 50 歧皂哭毛说战国 所有这些材料,归结下来其实就是两个关键词:种地和打仗。 当然,秦国政府要老百姓专心种地和打仗,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是让大伙知道,政府这次是认真的,说话是算话的。这就有了著名 的辕门立木的事。 商狭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人能 把它拿到北门去,就赏给十金。一当时“金”指铜,赏十金就是 说赏十斤铜。 十斤铜是多少钱?直到汉朝的时候,你家有十斤铜,你也就够 一中产阶级了 事情太简单,赏金太丰厚,反而让围观群众感到很古怪,没人 动手去搬。商缺于是又说:“能拿过去的,赏五十金!” 这很自然的会让人产生这样一种买彩票的心理:“就是你拿我开 测,我无非也就是白费点力气,万一是真的呢?”于是有一个人拿着 木杆到了北门,他立刻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 商铁这才下令颁布变法法令。 谈到治国,孔子有一句名言:“足食,足兵,民信之。”——商 鞅强调耕,这是“足食”;强调战,这就得“足兵”;辕门立木,目 的就是为了 “民信之”。 照这么看,商鞅还真是孔门后学,所作所为和孔子说的,精神 上也很合拍嘛。 但是显然,话不能这么说。 有粮食吃,才能养活自己;有武装力量,才能保存自己。要明 白这个道理,不需要任何高深的智惹,任何面对现实的思想家、政 治家,也不会对两点加以否认。所以这个问题上,儒家、法家有共 鸣,一点都不奇怪。但观点一旦具体展开,分歧就出来了。 商鞅和他的前辈们相比,最大的特色有二: 一是他更专业,而 ①汉文帝有一回想修_个高台,找工匠来计算工程开支。工匠说大概焐一百斤铜。汉文帝 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开销太大,于是这事儿就算了? 第四# 商鞅黑洞 51 Qi tu ku fan shuo zhan guo 儒生比较容易流于空谈?,就是说商狭更懂得怎样把足兵、足食落到 实处;二是他更专一,就是除了种地和打仗,商鞅什么都不讲,而 且不允许讲。 当然,务实不务实,不算根本区别。儒家的人也有务实的(虽 然可能因此被认为有法家倾向〉,关键性的区别还是在于,儒家对耕 战的强调,不会像商鞅那么彻底。 三耕战 孔孟对农业的态度,都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重视。孔子不愿意 1 谈农业生产的技术' 孟子跟国君讲经济生活很重要,也只讲“百亩 之田,勿夺其时”之类,就是说农忙的时候,你做国君的,别让他 ^ 们去搞大炼钢铁,至于应该怎么种地,还是农民自己的事。 4商鞅则要求政府对农业积极介人,一个人全力以赴能种多少地, ^ 那他就得种多少地。关中本来地广人稀,有大量荒地,商鞅要求秦 国人民把地都种起来,这就是所谓“废井田,开阡陌”。?你说我种 这么多地我够吃了,其他地方我不想种了,留着保持生态环境,那 说 ①举个例子,孟子非常爱念叨一段话: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矣=鵁豚拘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僅庠序之教,申之以孝俤之义,頒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地的宅子,前后种上*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绸子衣服.鸡狗猪之类的牲口,按照它 们的生长规律去养,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每家一百亩地,农忙的时候别让老百姓去打仗 或者搞工程,一家八口人就都能吃饱肚子了。认真办教育,强调儿子要孝顺父母,弟弟要孝顺兄 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人就不用在路上疲于奔命了。老人吃好穿好,人K不饥不寒,这还不能称 王于天下的,从来不曾有过? 孟子讲了应该做什么?也讲了做到之后的美好景象。但是,你要问他,具体应该怎么做,估 计他就只好学习齐宣王,頋左右而言他了丨后世学孟子的懾生,不计其数.一张嘴,什么“务耕 织、课农桑.薄徭役' 免賦税”之类的滔滔不绝,但真照他说的做,绝大多数纯?折膊. ②《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 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奠敢不服。上好信,则民 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③每人还是种一百亩地,这个没变,但每亩地原来是一百步,商鞅变成了二百四十步.陌 是亩和亩之间的小路,阡是百亩和百亩之间的小路,所谓“开阡陌”者,开是拓展的意思。 53 攀歧泉笑毛说战国 是不可以的% 《史记》里写道,商鞅变法第一年,秦国老百姓都说新法不符合 秦国国情;十年后,大家就都说新法好了。老百姓的态度有这样的 变化,很好理解。开始觉得多种地太累,农忙时节偷懒就是死刑太 过份,养十头母牛有六头不生小牛,就算我犯罪了简直岂有此 a?……后来发现,粮食增收了,自己也是受益者,而且还可以借此 获得爵位,就乂感觉很美妙了。 至于“足兵”的问题,儒家的消极性更加明显。孔子多次表示 不懂军事,他教学生射箭和驾车,这是传统的车战中的战术技巧, 而车战是贵族战争的标志。故战场上的风度极为重要,战士的勇气, 则来自贵族的荣誉感,强调“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的责任意 识。这一点,与希腊公民兵的状态,有可以类比之处,但用于战国 时代,却显然透着迂阔难行。 从春秋到战国,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各国都在不断扩军, 所以军队的主体,早已不再是作为低级贵族的“士”,而是广大庶民 阶级了。跟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慢条斯理地谈荣誉,是远水救不 了近火的。 商鞅是很清楚人性的弱点的,他说: 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此民之情也。…… 今夫盗贼上犯君上之所禁,而下失臣子之礼,故名辱而身危,犹不止 者,利也! 饿了就要吃,累了就想休息,吃苦了就想寻开心,丢人了就想 找场子,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常态。……那些当盗贼的,既违反了国 家的法律,也违背了做人的道理。这行业是又危险又说出去不好听, ①春秋时代,东方的*夏,即有“初税亩”之类的经济改革。但其棋式与商鞅变法其实有 很大的不同。那是农民主动垦荒,然后政府加以追认;秦则是农民并无作为,政府勒令其垦荒。 ②《秦律杂抄.牛马课》:“牛大ft十,其六毋子,赀啬夫、佐各一盾 第四_ 商鞅黑洞 Js^> 53 军功爵制 级别 十八 歧 哭 说 十六 十五 十四 a车庶 长 最高级,相当于大将军。 次高级:为什么叫“驷 车",已无从深究。 统帅二级爵的“上造' 大上造也叫大良造。 统帅一级爵的“更卒 被认为是军吏的最低一级,这个头衔 先粲时很普遍,非秦w独冇“ ? 可以和闽君坐一辆车.. 级别可能相当于战车上的车左.主管 一辆战车及随从的三十六人= 级別可能相当于车右。不更的意思是 表示不用再做更卒的工作了 ■、 Qi tu ku fan shuo xhan guo 但是他们仍然不放弃,这是有利益驱动啊! 于是为了激起秦国老百姓打仗的积极性,商鞅建立了著名的 “尚首功”的制度,就是推崇在战场上砍下敌人脑袋的功劳。 商鞅制定爵位,分十八级: 官as 大庶长至左庶长’都是所谓卿大夫军将"庶长的含义 近于将革,大上造、右更i的全称,可能应是大上造庶长, 右更庶长, 54 市,廑而 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悦,而思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 于其路矣)西塢定生分析说.很可能?这是秦政府不想让泰人与其他国家的人多接融,以避免他们受 腐朽没落的东方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 58 歧泉突:1说战国 五秦孝公面前的辩论 商鞅变法的主题,实质上是尊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