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汉转丁一万二千, 骑军五千。 永兴宫: 正丁六千, 蕃汉转丁一万四千, 骑军五千。 积庆宫: 正丁一万, 蕃汉转丁一万六千, 骑军八千。 延昌宫: 正丁二千, 藩汉转丁六千, 骑军二千。 彰愍宫: 正丁一万六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崇德宫: 正丁一万二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兴圣宫: 正丁二万, 蕃汉转丁四万, 骑军五千。 延庆宫: 正丁一万四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太和宫: 正丁二万, 蕃汉转丁四万, 骑军一万五千。 永昌宫: 正丁一万四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敦睦宫: 正丁六千, 蕃汉转丁一万, 骑军五千。 文忠王府: 正丁一万, 蕃汉转丁一万六千, 骑兵一万。 十二宫一府,自上京至南京总要之地,各置提辖司。重地每宫皆置,内地一二而已。太和、永昌二宫宜与兴圣、延庆同,旧史不见提辖司,盖阙文也。 南京: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延昌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崇德宫提辖司。 兴圣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敦睦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西京: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崇德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奉圣州: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崇德宫提辖司。 兴圣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平州: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延昌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兴圣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中京: 延昌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上京: 文忠王府提辖司。 凡诸宫卫,丁四十万八千,出骑军十万一千。大首领部族军 辽亲王大臣,体国如家,征伐之际,往往置私甲以从王事。大者千馀骑,小者数百人,着籍皇府。国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骑,常留馀兵为部族根本。 太子军。 伟王军。 永康王军。 于越王军。 麻答军。 五押军。众部族军 众部族分隶南北府,守卫四边,各有司存,具如左。 北府凡二十八部。 ◎ 侍从宫帐: 奚王府部。 ◎ 镇南境: 五院部。 六院部。 ◎ 东北路招讨司: 乌隗部。 ◎ 东北路统军司: 遥里部。 伯德部。 奥里部。 南克部。 北克部。 图卢部。 术者达鲁虢部。 河西部。 ◎ 西北路招讨司: 突吕不部。 奥衍女直部。 室韦部。 ◎ 西南路招讨司: 涅剌部。 乌古涅剌部。 涅剌越兀部。 梅古悉部。 颉的部。 匿讫唐古部。 鹤剌唐古部。 ◎ 黄龙府都部署司: 隗衍突厥部。 奥衍突厥部。 北唐古部。 五国部。 ◎ 乌古敌烈统军司: 迭鲁敌烈部。 ◎ 戌隗乌古部: 北敌烈部。 南府凡一十六部。 ◎ 镇驻西南境: 乙室部。 ◎ 西南路招讨司: 品部。 迭达迭剌部。 品达鲁虢部。 乙典女直部。 ◎ 西北路招讨司: 楮特部。 ◎ 东北路统军司: 达马鼻古德部。 ◎ 东北路女直兵马司: 乙室奥隗部。 ◎ 东京都部署司: 楮特奥隗部。 窈爪部。 稍瓦部。 曷术部。 ◎ 戍倒塌岭: 讹仆括部。 ◎ 屯驻本境: 撒里葛部。 南唐古部。 薛特部。※校勘记 一:太宗置凡三十万骑按百官志二,太祖时已置。太宗增多至三十万骑。 二:正丁一万四千按各宫丁数,均为户数之二倍,检营卫志上,永昌宫正户八千。若非例外,则丁数应为一万六千。 三:西京按营卫志上,兴圣宫提辖司四。此西京下无兴圣宫提辖司,疑脱。 四:北府凡二十八部按营卫志下,尚有突吕不室韦部、涅剌拿古部、伯斯鼻古德部属东北路统军司,品部属西北路招讨司,均隶北府。凡三十二部。 五:图卢部按营卫志下作图鲁部。 六:南府凡一十六部按营卫志下,尚有耨碗爪部属东京都部署司,隶南府,又品部、南唐古部隶北府。凡十五部。 七:品部按纪会同四年正月作品卑部,统和四年四月作频不部。 八:迭达迭剌部营卫志下、百官志二。并作迭剌迭达部。 九:品达鲁虢部按纪开泰七年六月作品打鲁瑰部。 一○:东北路女直兵马司按营卫志下作东北路兵马司。 一一:戍倒塌岭讹仆括部按营卫志下,讹仆括部,与撒里葛三部同,居望云县东。特里特勉部戍倒塌岭。 一二:南唐古部按营卫志下,南唐古部隶北府。 第三十六卷 志第六兵卫志下五京乡丁 辽建五京:临潢,契丹故壤;辽阳,汉之辽东,为渤海故国;中京,汉辽西地,自唐以来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纪者二十二万六千一百,蕃汉转户为多。析津、大同,故汉地,籍丁八十万六千七百。契丹本户多隶宫帐、部族,其馀蕃汉户丁分隶者,皆不与焉。 太祖建皇都于临潢府。太宗定晋,晋主石敬瑭来献十六城,乃定四京,改皇都为上京。有丁一十六万七千二百。 临潢府: 临潢县丁七千。 长泰县丁八千。 保和县丁六千。 定霸县丁六千。 宣化县丁四千。 潞县丁六千。 易俗县丁一千五百。 迁辽县丁一千五百。 祖州: 长霸县丁四千。 咸宁县丁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