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2

我之所以那么关注山跟西安的关系,很可能是我的一种"职业病",因为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所写的那本博士论文,就是研究《唐代的军事与边防制度》的。而山和防御,关系太密切了。其实,我这次来西安,其中一个目的,也是要解开一个困扰了我几乎十年的"谜":那就是,在西安城中,是否可以见到周围附近的那些名山?从书本上得到的印象,历史上的长安似乎是个被群山包围着的城市。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描述,是说长安位于"关中",四面都是天然的屏障:南有秦岭一部分的翠华山和终南山,北有北山山脉的嵯峨山,西有周人祖先的发源地岐山,东有杨贵妃避冬的骊山。从地图上看,这城市四周也确是被山环抱着,看来十足像个山城。唐人诗中那些"望昭陵"、"望乾陵"的诗句,更经常给人一个印象,仿佛站在城中,就可以见到这些名山似的。在国外,当然没有办法解开这个谜。我甚至翻查过美国国防部属下一个国防地图绘测单位所出版的《航空导航图》(OperationNavigationCharts)的中国部分。这是当时美国公开出版最详细的中国地图,但也并非甚么机密,可以用邮购方式向美国的政府出版物销售处买到。这地图有些部分的资料,还是在冷战期间,美军用高空侦察飞机和人造卫星来探测所得的数据。由于这是一种给飞行员使用的地图,所以它对高山的处理,是很仔细的,甚至连城市周围那些高耸的工厂大烟囱,也都清楚标示了出来。在这地图上,最接近西安城区的,南有翠华,东有骊山,高度都超过一千米,而且看来都紧邻得那么近。虽然,我知道这些山和西安的确实距离,可是,没有亲身的体验,我依然不能确定,在西安城中是否可以见到这些高山。然而,今早一走出西安火车站,在广场上抬头一望,便已经解开了那困扰了我十年的谜了。我几乎可以肯定,西安城中是见不到这些山的。现在,登上大雁塔,登高望远,更可以证实这点。第四部分 6.长安水边多丽人(6)看来,这几座山距离西安城区,其实都太远,连最近的翠华、骊山,都远在至少三十公里外。所以,它们在历史上对长安的防卫价值,可能并不如我当初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而且可能也没有历代史家和诗人,所咏赞的那么险峻。如果说长安有山险可守,那都不免是一种史家的滥调。事实上,回想起来,唐代的长安城就曾经被人攻破了好几次。安禄山来过,黄巢也来过,甚至连"外国"的吐蕃军队都曾经攻进去过,掠夺了好几个星期才退兵。难怪,隋唐皇朝要在城四周围,建起一道长长的城墙,来作为第一道防线了。那天一整个下午,我就一个人骑着车,在城中四处游荡。游过大雁塔后,沿着小寨路东行,再北转入充满历史联想的朱雀大街,到小雁塔去。当年,玄奘从天竺取经回到长安时,唐太宗曾命人在朱雀大街上设盛典,迎接他的归来。在西安市内骑车,我更深深感觉到,这个城市地势之平坦,骑起车来几乎不费甚么气力。城里不仅没有山,连小小的斜坡都没有。我后来更发现,除了市区以北的唐大明宫废墟一带,以及东南部唐代的乐游原遗址区外,整个西安市内的大街小巷,简直平坦得像一条条飞机跑道一样。怪不得,当年李商隐"向晚意不适"时,要"驱车登古原",登上地势比较高的乐游原去散散心,去捕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斜照余韵。现在,终于明白了,为甚么他要"驱车登古原"。为甚么他会用了一个"登"字,来描述他的行程。因为,他走过的路,正好是长安城中罕有的上坡路。这样一想,仿佛可以见到,一千多年前,李商隐在夕阳下,赶着车,"吃力"地登上乐游原的样子。那一年,他已年过四十,丧了偶,心情想来确是"不适"的。每天早上,西安火车站前的广场,和解放饭店门前一带,都有不少国营和个体经营的旅游车,在兜生意,拉客到东、西线去观光。那些拉生意的妇女,手里拿着手提扩音机,不断在重复她们那一套广告词:"来啊,东线一日游啊:兵马俑、秦始皇陵、骊山华清池、西安半坡。每位十元,包去包回啊。车子马上就要开了!请各位同志们,赶快抓紧时间,买票上车啊。请抓紧时间,买票上车啊!"至于西线一日游,她们的广告词也差不多一样,只是把旅游地点改为"乾陵、永泰公主墓、茂陵、咸阳博物馆"而已。在这么多叫喊声中,以秦始皇的兵马俑,声势最大,最响亮。早上走在广场上,随时会被人拦着问:"兵马俑,去不去?"兵马俑不仅变成了西安的象征,也成了这些旅游团一个最重要的"卖点"。这恐怕是秦始皇帝,留给咸阳后人最好的遗产,一棵取之不尽的摇钱树。这些旅游车的对象,主要是国内同胞。车子老旧,但车费也极便宜,确是物有所值。我试了东线一日游,和四十多名国内老百姓,挤在一辆大客车,去看了秦始皇帝的兵马俑,和杨贵妃当年出浴的洗澡池,发现这种国内旅游团还真不错。很"文明",很有原始的旅行情趣。这种国内团,最让我欣赏的,就是它没有导游,没有所谓的"地陪"。生平旅行,最怕导游给我"讲解"那些名胜古迹的历史,也最怕他们重复那些捏造的"美丽传说"。所以,宁可独自走遍整个中国大地。现在可好了,这种旅行团没有导游和"地陪",大可安心自由活动。买了票,走上车去,票价跟国内老百姓的一样。这时,有几名红发碧眼的老外,也想加进来,享受和国内同胞一起去旅行的乐趣。可是,司机一看他们的样子,马上说要收"外宾价",比国内同胞的票价贵一倍。争执了一阵。最后,老外可能觉得受了"歧视",决定不参加了,赌气走了。司机也懒得理会他们。车里除了司机和乘客外,就没有其他人,连跟车的都没有,更不必说导游了。车子每到一处,司机就宣布,大家有多少时间去游玩,甚么时候该回来等细节。然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地下车,各走各的路,不必被导游赶着走,像赶鸭子似的。这正是我喜欢的旅行方式。然而,从东线回来后,我却没有去参加西线游。因为,我也想步唐代诗人们的后尘,去"望昭陵",和杜甫一样去"谒昭陵"。但由于昭陵远了些,不顺路,所有西线游的主办者,竟都索性不理了,不去了,只去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可是,在唐代诗人和后代研究唐史者的心目中,昭陵的地位是绝对高过乾陵的。到了长安,怎可不去"谒"昭陵呢?我决定自己找一辆出租车去"谒"昭陵,回程再顺道去"游"乾陵。我在解放路一带闲逛,一面寻找出租车去昭陵。第四部分 7.长安水边多丽人(7)从唐代开始,长安就是个"胡化"很深的城市。贞观初年,平定突厥后,迁到长安的突厥人,据《唐会要》说,有"近万家"之多。今天在西安,恐怕还有不少人是他们的后裔。甚至,唐代的帝王和好些诗人们,都有胡人的血统。唐太宗的大儿子承干,不就喜欢在宫中说突厥语,穿突厥服吗?至于唐史上有名的"番将",那更是以突厥人为主干的。于是,这种胡汉交织的唐代文化,又自成它粗旷、豪迈的一面,和南宋以后江南的汉文化,给人的儒雅、文弱的形象,很不相同。如今,走在解放路上,西安"胡化"之深,还是处处可见的。解放路两旁的小巷里,有不少回民和回民经营的小吃店。阿拉伯文刻在他们的招牌上,或者写在他们店门口的那块布幔上,随风飘扬。店伙计头缠白巾、或头戴白帽,在烹煮牛羊。而伊斯兰教正是在唐代传入中国的。而且,那是因为唐代大将高仙芝(又一位番将),在公元七五一年,在西域吃了阿拉伯人的一场败仗以后的结果。走在解放路两旁的那些小巷,闭上眼都可以嗅到一股浓烈的牛、羊味。最能代表西安的美味小吃,便是牛羊肉泡馍。嗅到这种味道,我的"乡愁"竟也要被它勾起来了。因为我从小在马来西亚的新山市长大,中学放学后,常去吃那里印度人卖的羊肉汤,而西安的羊肉泡馍,竟有几分像我中学时代常吃的这种印度羊肉汤。或许,西安羊肉泡馍的作法,原本就是师承自印度回教师傅的。我终于在解放路一家集体承包经营的小旅行社,找到了一辆出租车。在那里办事的一位妈妈型中年妇人,说她的先生是开出租车的,可以载我去"谒"昭陵,收费一天人民币两百元。我和她约好,第二天一早七点钟,由她的先生曹师傅,来解放饭店门前接我。杜甫当年谒昭陵,不知是怎么去的?骑马?骑驴?还是步行?隔天早上起来,想到我今天也将步他的后尘去昭陵,心里就有一种悠悠的历史感。吃过早饭后,在饭店门前等曹师傅的车,想起杜甫"诗史"的美名,不禁感叹。他确是用诗来咏史,替历史作见证的。一千多年来,任何到昭陵去的"好事者",恐怕不免都要想起他来了。甚至到九十年代的今天,唐太宗的昭陵依然是很"神秘"的一座帝王陵墓。最神秘的是,这陵墓连它的照片都不容易见到。真怀疑,世界上有多少人,见过昭陵的照片。在香港,临出发到西安前,曾经想找一张昭陵的照片来看看,但翻遍了旅游资料,甚至查了昭陵的考古探测报告,竟然连一张都找不着。到了西安,也没有找到昭陵的照片。相反的,乾陵的照片多得是,宛然变成了唐代陵墓的一个代表。当然,这种神秘感,反而更使我想到昭陵去看看。最初对昭陵发生兴趣,是十多年前,在研究所专攻北朝隋唐史,刚开始研读《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这些基本唐代史料的时候。当时,读到太宗朝那些人物的列传时,经常会发现他们死后,都"陪葬昭陵",而且照史书的描述看来,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陪葬昭陵"这几个字的字面意义,当然不难理解,但"陪葬"的方式是怎样的呢,却难以想象。于是,那天早上,乘着曹师傅的小面包车,终于来到了昭陵。曹师傅年约五十,高高胖胖的,经年在外开出租车,皮肤都晒黑了。他的教育程度看来不错,至少念过高中,谈吐用字,都很有水平。可能因为他自己是个体户,所以他对国内的大锅饭制度,颇为不满。他批评有些工厂工人,"制造出来的东西,全是废品!"他这辆小面包车,后头有两排座位,可坐六人。车子漆上深红色,我感到不解。一问之下,才知是因为"红色最好"。曹师傅有点自豪的说,"有人结婚,都喜欢请我这辆红车,去载新娘呢!"听他这么一说,不觉感到好笑。原来我今天是乘了一辆新娘车,去"谒昭陵"的。第四部分 8.长安水边多丽人(8)车子停在昭陵博物馆门前。"昭陵到了,"曹师傅说。博物馆旁有一通极高大的李勣碑,碑后是隆起的李勣墓,高约十米。登上这墓冢的最高处,才知昭陵的范围极大,辽阔而静寂,如今全是一片片的农田。农田上,散布着一座座隆起的墓冢。我终于解开了从前的迷惑,明白那些便是昭陵的陪葬墓了。原来陪葬的形式便是如此。只是把这些功臣,都葬在陵墓区内,让他们在一片秀丽的风景环抱下,长陪太宗。但昭陵呢?昭陵在哪里呢?"在九峻山,"曹师傅指指北面一座奇突的高山说,"离博物馆这里还有好几公里呢!""车子到得了吗?"我试探着问。"路不好走,不好去。"曹师傅说,不很热心。于是,先到昭陵博物馆去。这里摆满了从昭陵陪葬墓区运回来的墓碑和墓志:房玄龄、温彦博、尉迟敬德、阿史那忠、孔颖达等人,全都是我从前在《旧唐书》、《新唐书》和《通鉴》中见过的人物。如今,站在他们高大的墓碑前,甚至可以用手去触摸他们冰凉的碑身,我仿佛也在触摸着历史。一转身,猛然见到一个似曾相识的物体,摆在展示柜内。西安火车站的屋顶上,左右两边,不就是这东西吗?后来落成的陕西省博物馆,所有建筑屋顶上,更全部采用了这装饰。像一头勇猛的老鹰——鸱尾。原以为火车站上的鸱尾,虽根据文献,但仍属现代人想象的作品。万没想到,唐代的鸱尾,居然还有实物在昭陵的一个废墟上出土传世。这鸱尾塑造得强劲有力。那弯弯的鹰喙部分,充满线条张力。比起后代屋顶上常见的龙凤装饰,鸱尾更显得淳朴,也很有中亚的风味,很可能是突厥遗风,唐代"胡化"的结果。我终究忍不住,央求曹师傅载我去九峻山,一探昭陵的真面目。"我也没去过,"他说。"不过我看您好像是搞研究的,我们就去看看吧。"但昭陵在哪里呢?清代的金石学家毕沅,在乾隆年间出任陕西巡抚时,曾经四处寻访汉、唐帝王的陵墓,并且立碑为记。像汉武帝的茂陵和唐高宗的乾陵前面,都有毕沅在两百多年前所立的石碑标记。游客来到这里,好比放下心头大石:"没错,这就是茂陵。""啊,这就是乾陵。"然后,他们站在这些石碑前,拍照留念,表示到此一游过了。但我们来到九峻山脚下时,完全见不到那通熟悉的毕沅碑,也见不到任何显著的陵墓遗迹或废墟,更没有任何翁仲和石狮等大型雕刻。这里,只有农田和农舍。曹师傅停车问了好几位当地农人,他们都指着九峻山顶说,"昭陵就在上头。"曹师傅很够义气,干脆把车子开上九峻山。路是狭窄的黄泥路,不好走,沿途经过许多梯田和窑洞。看来,山上如今还住了不少人家,不知他们是否当年唐太宗的守陵人的后代?越往上,梯田越少,几乎没有甚么树木,但山坡上长满了苍翠的绿草,远远看去,如地毯般柔软,有牛羊在吃草。车子走了整整半个多小时,才开到约三分之二的山腰上,无路可去了。站在九峻山上往下望,风景绝佳。前面的山脚下,便是著名的渭河,缓缓流过这一大片关中平原。这里有山有水,环境清幽,确是第一流的风水,难怪当年唐太宗要选择在这里安葬。在山腰上,仰望那尖突的主峰,觉得它好孤单寂寞。我决定爬到这主峰上去。我提着一瓶水和相机,请曹师傅在山腰上等我,然后就独自往主峰上爬了。这儿一片寂清,连种田的农人也见不到,更不要说游客了。第四部分 9.长安水边多丽人(9)我一边沿着一条小路爬山,一边感觉到,在选择陵墓地点上,唐太宗比唐高宗和武则天高明许多。他的墓,建筑在这座海拔一千一百八十八公尺的九峻山上,确是遗世而独立。即使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游客也难以到达,索性都不来玩了。大家全都挤到高宗的乾陵去。比起昭陵,乾陵低矮得多了。然而,我想太宗是宁愿死后清静的。要不然,他当年也就不会选择这座如此高的孤峰,来作他的"长生殿"了。爬了几乎一个小时,才登上主峰。唐太宗便长眠在这主峰深处。据《唐会要》的记载,他的墓室深入山峰南面达"七十五丈",约二百三十公尺,可见当年凿山工程之浩大,难怪营建了整整一十三年。如今,这主峰南面,已经毫无任何陵墓遗迹,亦无任何标记,表明这儿是一座唐代皇帝的墓。只有一大片绿茸茸的柔软青草,覆盖着峰顶。也不知何人,在峰南的一小片平地上,种了一小亩的油菜,和一丛丛的秋菊。不像帝皇墓园,倒有一种田园的恬静。在唐代,昭陵当然是十分神圣,不可侵犯的。像我那样爬上去玩,或像那名农人,在太宗的坟头上,种菜种花,恐怕都是"欠砍头"的。杜甫曾经两次路经昭陵,但我想他并未曾登峰,也不可能登峰,所以他写的昭陵,只能远远从山下低处取景:陵寝盘空曲熊罴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提到昭陵,许多文献资料都说它开了"唐代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当然,汉代已经有依山为陵的例子。唐太宗只是第一位采用这种葬法的唐代皇帝而已。然而,"依山为陵"这句话,其实并不好懂。唐代的史料,如《唐会要》等书,一直没有解释甚么是"依山为陵"。所以,我从前一直有一个疑问:依山为陵,那么墓室到底在山顶上,在山腰,还是在山脚下?似乎这三者都可能。甚至现代的考古报告,对"依山为陵"的葬法,也是语焉不详的。等我登上了九峻山顶,才明白甚么叫"依山为陵"了。几乎可以肯定,太宗的墓室,应该是高高在山顶上的,在海拔一千多公尺之上,而不是在山腰或山脚下的。而且,攀登了九峻山后,我更能领会,当年下葬时,要把他的灵柩运到那么高、那么陡的山上去,这工程是如何的浩大和艰难。从昭陵回来后,重读《唐会要》的记载,从前不明白的,现在都可以懂了。原来,当年还曾经"架梁为栈道","绕山二百三十步"(约四百公尺),才能抵达墓室所在的玄宫门。无疑,这更证明墓室应当是建筑在山峰顶上的。而且,在高宗朝,旧守陵使阎立德曾经上疏建议把这栈道拆掉,为了使墓室"固如山岳"。史家在记录这件事时,有一妙笔,说高宗"呜咽不许"。一直到长孙无忌等大臣,引用了《礼记》的权威,重新上表,高宗皇帝才只好勉强答应了。从此,"灵寝高悬,始与外界隔绝"。从前读这一段记载,一直不明白,为甚么高宗要哭哭啼啼的"不许"拆栈道。拆了栈道,太宗的墓室,像阎立德所说的那样"固如山岳",不会有人来盗,不也是好事吗?有甚么好哭的呢?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墓室建在这么陡峭的高山上,若拆了栈道,那么就连高宗这个孝子,也不能上山来谒拜他父亲的灵寝了,怪不得他要哭哭啼啼。明白了事情的曲折,我觉得这不仅是史家的妙笔,而且还很写实,很能刻划高宗的心思。三年后,我有机会到河北的满城县,亲身走进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顶墓室,更能肯定唐太宗的墓,应当也像刘胜夫妇墓一样,是建筑在山顶上的。刘胜夫妇墓是汉代"依山为陵"的一个好例子,而且又经过现代考古学家的科学发掘。他们的墓室,正是建在满城县城西南,陵山东麓的山峰顶上。或许正因为建得这么高高在上,这对夫妇的墓室,才从来没有被人盗过,而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尤其是那件名闻中外的金缕玉衣,和那盏长信宫灯。然而,陵山没有九峻山那么高,从山脚下往上爬,只要二十多分钟就可到山顶,大约只有九峻山三分之一的高度。第四部分 10.长安水边多丽人(10)现代人可能受了"地宫"一词的影响,以为皇帝的墓室必定是在地面底下的。北京市郊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近年来开放给游客参观后,可能更使得大家以为,帝皇的陵墓正像明代定陵那样,是深入地面底下好几百公尺的。从前我也有这种错觉。昭陵和中山靖王墓,终于让人明白"依山为陵"是怎么一回事,也令人想起四川三峡一带那些高悬在绝壁上的悬棺。这些山峰上的陵墓,如果有一天能够重见天日,像刘胜夫妇墓那样,必然是极为诡异又壮丽的景观。说不定,在现代旅游工业的"推磨"下,或许有一天,真的会有甚么单位,在九峻山脚下,架起登山缆车,方便游客去游昭陵。那时,唐太宗恐怕就永远得不到安宁了。在西安,似乎没有多少人晓得唐代的大明宫在哪里。我问了好些人,都说不知道。那些市内一日游的团队,也不到大明宫去。甚至连开出租车的曹师傅,也不知道大明宫怎么去,不愿载我去。"没甚么好看的。几个大土堆!"他安慰我说。但他可能不知道,这"几个大土堆",在一千多年前的堂皇富丽。早在一九五七到一九六二年间,中国科学院考古所的专家们,已经对大明宫作过详细的勘查,而且还试掘了一部分遗址。考古报告也早已发表。十年前,我还在研究所念书时,就已经读过这份报告了。但没想到,长安的许多后人,却不知道大明宫在哪儿。我只好自己来想办法。打开西安市的地图,发现地图上倒是标出了大明宫的遗址所在,在西安北郊。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指示了。不过,那地方看来离我住的解放饭店,似乎不远。我决定自己骑自行车去。于是,在一个初秋的午后,我等到下午五点多,阳光没那么猛烈时,在解放饭店的小卖部,租了辆自行车,独自去寻访唐代的大明宫。出了明代所建的城墙北门,沿着太华路一直往北骑。这一带,有不少工厂和民居,还有一家医院。越往北走,越多农田。骑了半个多小时,才来到一个叫马旗寨的小农村。从地图上看,这里离解放饭店只有五英吋的路,但实际上等于大约三公里,可是还完全见不到甚么大明宫的遗址。然而,这一带从前倒是属于唐代皇城的一部分,可以想见唐代长安城之大。我按照地图的标示,过了马旗寨之后,才右转入一条地图上没有标上名字的小巷。这是一条黄泥路,两旁有一大片的玉米田。青青翠翠的玉米枝干,在初秋的微风中轻轻摇晃。从考古学家所绘的复原图看来,唐初发生玄武门之变的玄武门,其位置便大约在我右方这片玉米田中了。越往里走,路变得越来越窄,出租车真的恐怕很难开进来,怪不得曹师傅也不愿载我来。又骑了二十多分钟,依然不见有甚么大明宫的踪迹。我担心迷路,查看地图,发现走的路应当是对的,至少方向没错。前面不远,应当就是麟德殿的遗址,那是唐代大明宫主要的宫殿建筑之一。然而,地图上看来不远的地方,却似乎遥远得很。当时忘了,地图上的一吋,实际上等于大约半公里。不久,果然见到右手边出现一个大土堆。我赶紧把车子转入一条田间的小路,往那里骑去。这土堆高达二十多呎,在一大片玉米田中隆起,显然是一座人为建筑的废墟。有几个小孩,爬到土堆上头去追逐。有一名农人荷锄走过。"老师傅,请问这是不是麟德殿的遗址?"我问。"哦,不是。这是三清殿。"他指指前方一个有围墙的地方,"那边才是麟德殿。"这三清殿的废墟,前面并没有任何标志,也没有任何围墙,只是孤零零的立在玉米田中。我也随着那些好玩的小孩,爬到土堆上头去。那里长着一些杂草。在夕阳下,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景物都染上一层温馨的金黄色调。第四部分 11.长安水边多丽人(11)站在这一片废墟上,想起从前唐代的皇帝们,在面对忧患的艰难时刻,如何经常都会在殿中登高"北望昭陵",或"北望献陵",祈求这两位创业先帝的启示,寻求精神上的安宁。然而,这显然只是象征性的举动,因为在长安这一带,也不能清晰见到昭陵或献陵。我到的那天,正是天气晴朗,蓝天万里无云的好日子,但也只能见到一些不知名的远山朦朦胧胧的影子。麟德殿遗址倒是建起了围墙保护,并且有一个管理所。我来到的时候,已是下午六点多,参观时间已过,空无一人,静悄悄的。幸好,有一位管理员住在那里。他特别通融开门让我进去看。中国科学院的考古专家,曾经在这里做过重点试掘,但发掘现场现在都用泥土重新覆盖着,加以保护,要等将来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再来发掘。而今,这一片废墟的杂草丛中,依然散弃着许多唐砖碎瓦。地面上,也分布着好几十个排列整齐有序的巨大柱墩。这些柱墩都很新,不像唐代遗物。"那都是现代仿造的,"管理员说。唐代宫殿给我的联想,倒和皇帝无关。我经常联想到的,反而是唐史上一位悲剧人物,牛李党争中的李德裕。这可能是因为他写的一首诗,非常生动地刻划了他和朝廷的关系,而且还写到了他在宫中工作到深夜的情景: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我骑车离开麟德殿的废墟时,心中想到的,正是一千多年前,李德裕半夜离宫回家时,"月中清露"沾湿了他的朝衣这个悲凉的意象。当年,他坐镇武宗宫中的金銮殿,亲自替唐室指挥了好几场重大的战事,包括平定泽潞节度使刘稹的叛乱,经常弄到半夜才能回家。他这首诗,便是他在公元八一四年,刘稹叛变期间写的。然而,武宗死后,宣宗上台,李德裕便失势了,最终更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去。他曾在一篇短文中,形容自己在那里"幽闷不乐,谁与晤言"。最后,这位功臣便这样老死在海南岛了。唐代的宫殿在唐末历经几次浩劫和大火,如今只剩下这几个大土堆,孤零零的立在初秋的玉米田中。但李德裕当年在宫中,写给前方将领和回纥酋长的那一批官文和书信,却逃过浩劫,流传至今,仍然保存在他传世的文集《会昌一品集》里,永垂不朽。这本文集让我们清楚知道,他当年是怎样在宫中指挥战事的。比起堂皇的宫殿,文章确是"不朽之盛事"啊。唐代的宫殿早已不存了,唐代的诗文却是战火无法摧毁的。第四部分 12.长安水边多丽人(12)离开西安前,没能见到唐诗中经常出现的终南山,我觉得终究是一大憾事。王维不就说自己"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吗?这南山指的便是终南山。我决定再租曹师傅的车一天,去攀登最接近西安的翠华山。或许,到了那里就可以见到终南山了。我们在晨曦中出发。车子沿着城南一条小路,走了快三十公里,才渐渐可以见到一点远山朦胧的影子。高大笔直的白杨,竖立在路的两旁。农人赶着驴车,以缓慢的步伐,向着麦田走去。空气中飘着一股清淡的驴粪味。西安城南这一带,已可以见到一些高高的黄土台原。收割后的麦草,堆成一个一个圆突突的隆包,林立在台原上,有一种成熟的金黄韵味。像梵高的画。翠华山脚下一带,便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区樊川和韦曲,早见于王维和杜牧的诗中。现在,这里依然景色秀丽,随处是小桥流水人家,还有一两座水磨坊,一些养蜂人家,一些林场。曹师傅把车子停在山脚下一家小食摊前等我。我提着水壶,走过一座小桥,便沿着一条小路,独自登山。山上流下的小溪,在小路的右边流着。一大早,我是唯一的登山者。四周寂静,只有溪水流过岩石的声音。半路上,有一对老年兄弟,赤着脚,赶着两头牛,回山北的老家去。"老师傅,请问终南山是哪一座?"我趁机打听,好像当年王维"隔水问樵夫"那样。"就是那一座,"其中一人指指最高的一座山峰说。山被云雾环绕着,一副云深不知处的样子。"这两头牛是你们的吗?""对,刚在山下买的,带回山上去耕田。"牛拖着笨重的身体,可是爬山的速度一点也不慢。比我还快。慢慢的,这两个老人和他们的两头牛,便离我越来越远了。后来,我偶一抬头,竟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仿佛突然走进云雾中,消失了。我为了欣赏山路两旁的风景,边爬边停,一个小时后才爬到半山那座小天池处。这个高山小湖,现在用来发电。湖边的水坝上,有一座小型的发电厂。又爬了一个小时,经过十八盘路,终于爬上了顶峰。然后,转个弯,突然又有另一个高山湖泊呈现在我眼前。湖水一片黛绿,早晨的太阳从左边照过来,湖面泛着微微升起的烟雾,偶尔有水鸟飞起。有一群小羔羊,从湖的右岸列队走过来。湖后面,又是几座高山。我终于见到那座最高的终南山了!它苍绿的顶峰,在白云中若隐若现。阳光、湖水、白云和山影,交织成一幅光影不断变化的画。我幻想自己划着一叶轻舟,划过寂静的湖心,转个弯,隐入一座山背,航向永远的终南山去。第五部分 1.南诏缘(1)第二年五月底,夏天还没来,我又迫不及待地开始我第三次的中国大陆行了。为了这次旅程,我甚至还提前请了假。暑假还没到,一改完期末的学生考卷,第二天就从香港直飞到了昆明。这一行,准备在中国的大地,走上几乎两个月,也是我所有旅程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到了昆明,不免随俗到西山龙门、滇池、石林去玩了几天,也到市郊的云南师范大学去,寻访了当年西南联大的旧址。那一排低矮简陋的小教室,默默立在校园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真难想象,当年那么多知名的学者、诗人、小说家和物理学家,曾经在那里待过长长的八年抗战。闻一多的一座雕像,也竖立在校园内。前往石林途中,经过蒙自,小说家沈从文当年住过的地方。又经过宜良,那里的烤鸭据说以松木熏烤,很有点名气的。可惜不知怎的,我下车去观赏了一会烤鸭的烧烤过程,见到一只只肥肥油油的鸭子,竟嫌它油腻,而且想到一个人若买下一整只,恐怕也吃不了。结果,我居然不想买,没有买。如今回想起来,我和宜良烤鸭就只有看的缘分,没有吃的福分了,空留下无限的遗憾。对于这道没有尝过的宜良烤鸭,也无从多说了。说到昆明的吃,唯一可以告慰的是,我去吃了过桥米线和田七炖鸡,都很美味。然而,我来云南,到底不是为了吃。我是为了寻访一通南诏的石碑而来的。云南大理市最吸引我的,不是甚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也不是崇圣三塔,而是鲜少人知道的《南诏德化碑》。出发前,读过一些资料,知道这通唐碑,如今依然竖立在大理市的太和村内,但却没有更多的详情了。毕竟,太和村太小了,地图上也没有标出。我不知道它位于何处,该怎么去。心想,到了大理再想办法吧。到了大理的第二天早上,随着当地的一个旅游团,先去苍山和洱海玩了几乎一整天。下午四点多返回市区时,和驾驶那辆小面包车的司机谈起,想不到竟问对了人。他知道太和村在哪里。"就在进城的大路边。待会回市区的时候,我把车停在路边,让你下车。你一个人再往上走一小段路,就到了。"就这样,我在一个阳光十分明丽的下午,来到了太和村口。司机放我下车后,我沿着一条小路,走进村里。村内尽是稻田和农舍,默默浴在下午的阳光中。走了约十分钟,来到一个高坡上。苍山就矗立在这个高坡后面,形成一道天险。我站在高地上,回过头来,洱海便在我前面不远。一山一湖,保护着这个太和村。难怪一千多年前,唐代南诏国的太和城,就建筑在这个坚固可守的好地方。南诏是唐朝后期的主要外敌。我在普林斯顿念研究所时,正巧我的一位美国"师兄",是专门研究南诏史的,而我自己研究唐代的军事与边防制度,不免也得留意这个西南边界上的南诏国。而今站在这个太和城遗址上一看,感觉到苍山和洱海是如此的贴近,真可以体会到唐代在这儿用兵之艰苦了。怪不得唐室对南诏,总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在这块高坡上,有一个小小的园子,园里有一座碑亭,亭里头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诏德化碑》了。碑亭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池塘,不知是甚么用途。五六个顽皮的小孩,正在嬉水,扑通扑通地跳进池中游泳。碑亭附近有青青的绿草,修剪得还很整齐。下午温馨的太阳,照在这一块古老的土地上,照在这一群年轻顽皮的小孩半赤裸的身上,照在池塘的水上,形成一种动人的光影。有一种很抒情的,田园的韵味。孩子们见到我背着相机到来,玩得更起劲、更疯癫了。拿起相机,想给他们拍照,他们却又害羞起来了,互相推让,有的还跑开去。我走到碑亭处,隔着窗往里望,《德化碑》高高的竖立在里头。这儿见不到售票处,也见不到有甚么人在看守,仿佛很荒凉的样子。但小孩说,有管理员,他在园里的后头宿舍睡觉。有一名小孩还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替你叫,我去替你叫。"说完就真的立刻跑开去叫了。不一会,管理员来了。他衣着破旧,又瘦又黑,抽着烟,不像是看守一通历史名碑的人,倒更像是一所破和尚庙的庙祝。然而,和他一谈之下,他却友善极了,热情得很,话很多,似乎这里很少访客,连这位守碑人都感到寂寞无比,一有访客便兴奋不已。他打开碑亭的门。《德化碑》黑压压的一大块巨石,发出一种无比威严的光彩。它默默地立在这个太和城遗址上,已经超过一千二百多年了。碑身严重风化,凹凸不平,原本刻着的三千八百多字,现在只剩下几百字了。而即使是这些残余的几百字,也字迹模糊,难以阅读了。我绕着石碑走了一圈,再用手轻轻触摸它的碑身,觉得自己仿佛就像在触摸一块南诏和唐代的历史,那么具体而真实。这通《德化碑》,可说大有来头,因为它是一通建国纪念碑,在公元七六六年,由当时的南诏国王阁逻凤竖立的,记录了南诏国建国初期的一系列重大史事。它在唐代南诏关系史的意义,自然非常深重。而且,由于泰国人的祖先,据说就来自南诏,所以连泰国学者,或研究泰国古代史的人,都对这通唐碑深感兴趣。守碑人告诉我:"几个月前,就有一位泰国女教授来参观。当她知道碑还存在,没有在文革中被毁,感动得很,几乎快哭了。"此碑如今只剩下寥寥几百字,但幸好在清代,王昶等金石学家,早在他们所编的碑文集,如《金石粹编》中,记录了大部分的碑文。一般人作研究,其实也不必实地访碑,只要查阅那些碑文集就可以了。我是因为对石碑有一种莫名的"激情",所以才专程来的,也因此才有眼福,亲眼见到这通中国最高最大的石碑之一。大理师专的周佑先生,曾经注释过《德化碑》的碑文,并把它译成白话文,出了本小册子。访碑过后,守碑人问我知不知道这小册子,他说他正好在代售。我说不知道,便跟他买了几本,准备送给我那些研究唐史的同行好友,也算是此行一个难得的纪念品。这个译注本,由大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出版,但似乎全由自己负责发行,外头书店是买不到的。最后,守碑人还陪我走了一小段路下山,到大路边去等车,等路过的车子回返大理城。不一会,车子来了,我上了车,看着这位守碑人转过身,低着头,在夕阳下慢慢走回太和故城去。第五部分 2.南诏缘(2)我和南诏史迹,除了这通《德化碑》外,竟还有另一段意料之外的因缘。从大理到丽江,途中得经过一个小县,叫剑川。它原本不在我的行程上,然而我却意外的,有缘在这个小镇停留了一天,还见到了中国一个极罕见的石窟:石钟山石窟。它根本就位于偏荒的深山丛林之中,但它也是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完大理后,第二天一早,我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原想前往丽江。车上无事,随手翻看一张在大理时买的云南省地图,竟见到一段介绍石钟山石窟的文字。这才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石窟,也是第一次见到旅游资料的介绍。看来,这石窟不怎样为世人所知,可能是因为交通不便吧。最吸引我的是,这一段介绍短文,无意中提到石窟的第二窟为《阁逻凤出行图》。这位阁逻凤,当然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南诏国王。我昨天刚在大理见到的那通《南诏德化碑》,便是他竖立的。没想到,他的雕像竟还遗留在人间。在普林斯顿,我那位专门研究南诏史的"师兄",还曾经用英文出版过一本专书,叫《南诏国和唐代的西南边疆》(此书有林超民的中译本,云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出版)。我对南诏史发生兴趣,一方面固然因为那是唐史和唐代边疆史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也可说是因为和这位师兄有这点因缘。可是当年在研究所读他写的那本书,却好像从来没有见他提过甚么石钟山石窟,或这幅《阁逻凤出行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不禁十分好奇起来了。再细读那段文字。原来,那石窟就在大理自治州剑川县城西南约二十五公里的地方。我赶紧查看地图,发现剑川位于大理西北约七十五公里,就在通往丽江的路上,待会车子应当会经过那里的。我不禁心动起来,心想不如干脆就半路在剑川下车,先去寻访这个石窟,再去丽江吧。反正,我一个人旅行,有的是时间。我问了问车上邻座的一位大理老农夫。他说,确有这么一个石窟。他们乡下人在初一十五或甚么大节日,有时还会集体包车去那里拜神。然而,他说:"你一个人恐怕不好去,没车去。""那该怎么去呢?""你先在剑川县城下车,再看看城里有没有拖拉机肯载你去吧。"拖拉机?这倒是个全新的经验。当时,我还没有乘坐过拖拉机,但是拖拉机的功用,我已经在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中见识过了。那位带点"野性"的马缨花,不就经常乘坐拖拉机,去私会她的情人吗?那仿佛是很浪漫的一种交通工具。我不禁也跃跃欲试了。于是车子一开到剑川县城,我就跳下车去。剑川汽车站后面,正好有一家小旅社,好像是个体户经营的,连名字也没有。这名个体户,也负责经营车站的小餐厅,样子看来还很老实。旅社的房间很小,很简陋,像临时搭建的工地宿舍,全用木板盖成,每个床位每晚只要人民币三元。我心想,剑川是个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的小县城。这家旅社不知是否可以招待我?看来还是尽量不暴露我的"外宾"身份为妙。所以,正要办理住宿登记时,我对那名年轻的男子说,"登记免了吧。"没想到,他居然答应了:"好吧,免了,没关系。"就把房门的钥匙交给我,让我自行保管了。可见剑川县和外界之隔绝,连住宿登记都可免了。这也是我几年来,跑遍整个中国大地,唯一没有办理住宿登记的一晚。第五部分 3.南诏缘(3)午饭后,走到菜市场去,寻找拖拉机上石钟山石窟。正巧,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就停在马路上等生意上门。"去不去石钟山石窟?"我问司机。"去,去。你多少个人?""就我一人,请问多少钱?""一个人,来回一趟,收四十块吧。"我心想,二十五公里的路,来回一趟,不算贵,于是说好。这名年约二十岁的司机,把车上放着的一些蔬菜、谷物,运到不远的一个摊位后,就载着我上路了。起先,车子还在县城唯一的柏油马路大街上行驶时,平稳极了,但一到了城郊的黄泥路上,我才知道不妙。这种拖拉机颠得很,避震能力很差。我甚至怀疑,它可能根本就连避震系统都没有。人坐在上头,骨骼真的会被震痛。我在车斗左边的架上坐了一会,终于受不了摇晃和震动,干脆站了起来,才发现站的姿势最理想,最不怕颠。于是,我就站在车斗上,双手紧紧握着车斗前头的一根横铁条,仿佛站在开篷的吉普车上,像国庆日大人物经过阅兵台那样地站着,上石钟山去了。上石钟山的路很简陋,似乎才刚开辟不久,还是石子黄泥路,不过已可容许小轿车通行了。走在这样的路上,拖拉机每碰到一块石头,便要大颠一次。结果二十五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足足三个多小时,越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头才到,中途还得停下来休息了好几次。没想到,这石窟建在如此荒凉的山上。要不是它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想恐怕连那条简陋的小路,也根本不会有的。石钟山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静悄悄的,藏在深山中,没有甚么游客,幽静极了。比起敦煌和云冈石窟那种人头涌涌的盛况,石钟山真是冷清得很。那天下午,就只有我一个访客。负责售票开门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悠闲地阅读一本《法学概论》。"我准备考大学。"他说。能够在这么安静的环境中读书,我还真有点羡慕他的福气。不过,他说,山区交通不便,他每个月只能下山一次。山里的伙食也不好。"菜得自己种,肉每星期才能吃一次。"石钟山石窟是唐代南诏时期到宋代大理国时期开凿的。当年,徐宏祖霞客先生曾经到过这附近,可惜据他的《徐霞客游记》所说,他走错了路,竟没有见到这些石窟。其实,山上的石窟也并不多,比起敦煌和云冈少得多了。目前只发现十六个,八个在石钟寺,余下的在附近狮子关和沙登村,但精华全在石钟寺的那八窟。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第一、第二和第八窟。第一窟的南诏王异牟寻朝议图,和第二窟的阁逻凤出行造像,都是很罕见的,雕刻得极为华美精致,而且更难得的是,居然保存得那么完美。这些石窟连照片也不多见。太珍贵了,管理员也不容许我拍照。难怪外界几乎不知道云南有这么一个精彩的石窟。据管理员说:"来参观的,绝大部分是研究中国艺术史和南诏史的专家。"第八窟更特殊,刻的是一个巨型的女性生殖器,白族人称之为"阿央白"。据说,这种雕刻是一种母系社会的遗迹,在中国难得一见。然而,我回到香港后,见到一位文物专家宋伯胤写的一篇文章《记剑川石窟》(《文物参考资料》,一九五七年第四期),他却对这雕刻有些生疑。他说,"这个雕品,传是'女生殖器'。据我观察,虽不敢肯定不是,但有两点怀疑:第一,它不是原来就雕成的,很可能是莲座上的雕物被人打凿掉以后的结果;第二,若果它是原来雕成的一个极有意义的崇拜物,那末为甚么要把崇拜物雕得这样粗糙,把崇拜物的座子,石窟两壁以及窟外的装饰又雕得那样细致,这是不可理解的。"说得也是。参观过石窟后,又乘坐手扶拖拉机下山去了。下山的路固然比较好走,但也一样的颠晃。这一天,总共坐了六个多小时的拖拉机,双手紧抓着车斗上的那条横铁,虎口都被震得酸痛了,连双臂也被太阳晒黑了。然而,这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也让我多结了一段南诏缘。而且,可以更深刻地体念到了,张贤亮笔下的马缨花,当年乘坐这种拖拉机去私会情人,行程该是多么的艰苦不易啊。第六部分 1.湘西行(1)在沙市下船后,第二天一早,我去游了荆州古城。下午又乘一辆班车,到湖南的常德去,开始我的湘西行。这一段旅程,当然是因为沈从文。十三岁刚上中学不久,很偶然地在我那南方小城的市立图书馆,发现了许多沈从文的作品,都是香港六十年代翻印的。那一年,经常不分日夜的,阅读他的小说和散文:《边城》、《月下小景》、《长河》、《从文自传》等等。我爸妈常骂我说,"真的入了迷啊!"十三岁读沈从文,似乎太小了,可是不知如何,沈从文的文字和他的湘西世界,有一种神秘的魅力,令我深深着迷不已。到现在,我还很怀疑,当年我的"早熟",是不是因为读了太多沈从文的作品。常德是湘西通往外头花花世界的一个门户,也是沈从文经常提起的一个地方。他常说,"我在常德"怎样怎样,比如"我在常德写了个信,还不完事"。又或者,"到了常德无论如何必到那旅馆看看"。然而,我到常德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带着一种夕暮的轻愁。放下行李,吃过晚饭后,我走在常德街头,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激动的感觉。黄昏时,趁着还有一点天光,独自一人从市区,走了一大段长长的路,到常德港客运码头去,看沅江和江上的大船和小船。在江岸边站立了良久良久,直到天黑了,才走回我住宿的宾馆去。第二天,乘车到桃源,投宿在桃源宾馆。一早,天不断地下着细雨,我从宾馆侧边的一条小巷往北走去,一直走到沅江边上。那儿真是一片翠绿色的风景。那么翠绿!我走到江边上的一个小码头,打听好了,明早可以从这儿乘坐那种小湘船,逆沅江而上,一直漂流到湘西的辰溪去。我想起沈从文说的,"船上规矩严,忌讳多。在船上客人夫妇间若撒了野,还得买肉酬神。"那天中午,先乘车到附近的桃花源去玩。这个桃花源,沈从文也曾写过一篇文章的。他似乎深信,这里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写的那个世外桃源。我没有他那种湘西人特有的自信,但还是去玩了一个下午。园里果然幽深沉静,处处是竹林和桃花树,小桥和流水。那一天游人稀少,难得的清静。可惜开花季节已过,园里的一位管理员对我说,"明年四月多,春天花开的时候,再来吧!"傍晚从桃花源回返桃源县城时,因为连日来的豪雨,水位高涨了,水流太急了,为了安全起见,沅江上的汽车渡轮全部停航了。司机载我们到另一个渡口去,我们得下车转搭只能载人的渡轮过江,回返县城。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有甚么不妥。一直到第二天一早,匆匆赶到宾馆后面的沅江码头边上时,我才知道,水位太高了,所有江上的船只,今天都一律停开了。这时,我真要发出太史公当年上不了泰山时的感叹:"是命也夫?是命也夫?"看来,我和沈从文的这条"长河",还是没有缘分,只能远望,不能在江上漂流。沅江的水位何时才下降,没有人说得准。看看天色,幽幽阴阴的,似乎还会再下雨,决定不等了,远走他乡为妙。于是,又乘了一辆班车,到慈利去,准备先到张家界去玩几天,再乘火车到"芙蓉镇"王村去。张家界的山水果然别是一番风貌。如雾如梦。有人说比黄山还美。我是在一片细雨中登山的,更增添了那种雾梦的迷蒙感觉。一名土家族的导游,硬是要带我上山去走一趟。我也第一次感受到,有人在旁"服侍"的好处。或许这名导游是土家族,还淳朴忠厚得很,还没有感染到汉族导游常有的那种"诈",我们相处得极为愉快。下山后,他告诉我怎样乘搭班车到大庸北的火车站,还目送了我上车,才离去。下午到了大庸北火车站,我又马上转搭火车,到湘西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镇:罗依溪。这地名真别致,像译音的外国地名,但又有一种中国的格调,甚至给人一种"小鸟依人"的遐思。到了罗依溪,才发现这火车站那么小,站台那么短。旅人来到这儿,许多也不必出站。大家都径自跨过那两条铁轨,走到对面的一个小码头,准备乘船,沿着酉江,到王村去了。第六部分 2.湘西行(2)船一走在酉江上,马上可以感觉到这江水之碧绿,绿得叫人有点晕眩。暮色慢慢拢合了,我们的小船载着十几名旅人,穿过一山又一山,终于来到了古朴的王村小码头。天快黑了,我沿着村里的一条青石板路,走到村后的一间家庭式小旅店去投宿。王村傍水而建。狭狭窄窄的青石板路,从码头边一直盘伸到村的后头。路两旁,古老民居的木纹,散发着残旧的年岁余光。小路上铺着的青石板,也因岁岁月月的琢磨,磨得平平滑滑的了,泛着白光。这王村因为电影《芙蓉镇》而闻名,如今游人也多了起来。第二天一早,在青石板路边一家小吃摊,吃过一碗豆腐米粉后,便乘船去游猛洞河。碧绿的水,苍翠的山,真是个翡翠的世界,完全没有工业的污染。我想起"翡冷翠"这个地名,仿佛也很能描述这里的山水,带那么一种冷冷的绿意。又想起《边城》里的那位翠翠,似乎有了一种新的体念,好像明白了,为甚么沈从文要把他这位可爱的女主角,唤作"翠翠",因为她显然便活在一个全然绿色的世间啊。湘西的山和水,原来就是那么"翠翠"的。下午从猛洞河游了回来,临离开时,才发现村里还有一个受保护的全国重点文物:溪州铜柱。于是匆匆赶去见识了一下。这个纯铜铸成的柱子,上面刻着北宋年间,湖南楚王和湘西土司罢兵休战的盟约。柱子呈八角形,泛着一层铜光。历史上,这一类的盟约多数刻在石碑上,如唐朝和吐蕃修好的会盟碑。刻在铜上的,似乎就只有这一个了,所以珍贵无比。我觉得自己真有眼福。当天下午,依着来时的路,又回到罗依溪火车站,乘搭了一列过路的快车,在黄昏时分,抵达吉首市。这里离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很近了,明天就到得了。我在吉首市过了一晚,隔天一早,在吉首市的汽车站,乘了一辆老旧的长途汽车,朝凤凰县进发。一路上,尘土飞扬。苗族妇女们穿着苗服,背着一个个大竹箩,在晨曦中的阡陌上列队赶集而行。两个多小时后,车子开进了凤凰汽车站。我终于来到了沈从文的故乡。一出车站,就见到不少人,在小摊子上吃着一种绿色的面条。这种颜色的面条,我跑遍中国大地,也只在凤凰见过这么一次,不知是用甚么原料染成的。沈从文的小说或散文,好像没有提到这种面食,但它倒是很像意大利人用菠菜汁染成的那种绿面。我忍不住,也坐下来吃了一碗,麻辣滋味,很有风土特色。然后,满足地摸摸肚皮,才起身去寻访沈从文的故居。我只有这故居的一个地址。问了好些人,绕了一个大圈,才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里找到。原来这儿已经改为沈从文的一个纪念馆了。沈老这小镇叫凤凰,纪念馆的屋顶上,自然也少不了许多凤凰装饰。一进门,便是个小小的庭院,四周是厢房,环境雅洁,很有大户人家的气派。这纪念馆看来不会有甚么游人,幽静得很。售卖门票的那位小女生,似乎是个工读生,默默地坐在那里读书。我顺着各展示厅看过去,最后来到了沈从文的书房。它的窗子正好对着那小小的庭院,很明亮,很采光。然而,正是这个书房,让我感觉到这纪念馆有些不真实,因为,据我所知,沈老生前,好像从来没有一天是坐在那个明亮美丽的窗前写作的。他真正的写作环境,常比这恐怕恶劣不止十倍。可是,这纪念馆当初筹建时,据说沈老也曾提供意见的。看来,这书房的象征意义,只怕比任何其他的意义,都来得大,来得重要。从纪念馆出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巷,走到沱江边上,看着一群妇女在江边洗衣。她们在临江的台阶上,很有节奏地,用棒棍捣衣,有说有笑。又走到沈从文念过的小学校去,听见一班一班的小学生,高声朗读的悠扬声音。最后,在镇上一家个体户开的小餐厅,吃过午饭,喝过一大瓶啤酒,才走回汽车站去,搭车到麻阳,准备再转火车到怀化去了。那时,湘西就将远了。第七部分 1.细雨骑驴入剑门(1)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上午探访过千唐志斋后,又回到铁门站,上了过路的一二六次直快列车。黄昏六点多,便抵达离西岳华山不远的一个小站。出站转乘一辆小面包车,直趋华山脚下的小镇,投宿在西岳饭店。我客房的窗,正好面对着华山,和山脚下那一条铁路。面对一座高山的窗子,总是让人感觉到一种难言的温馨,仿佛山是一个守护神。又或许,山总是让人想起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镇上吃过晚饭后,我回到房里,开了一瓶泸州大曲,坐在窗前,对着这华山,悠然独饮。一直到天全黑了,华山隐入一片漆黑之中,我也微微地醉了。突然,一柱强劲的光,从山脚下的右边射过去,然后我就见到一列火车开过来了,带着轰隆、轰隆、轰隆的声音。这一天夜里,每隔几分钟,就有一列一列长长的火车,从华山脚下开过去。列车上一个一个的小窗子,都亮着灯火,幽灵般地往前移动。那情景真令人感动。第二天一早,原本准备爬上华山的。可是我爬了半个多小时,走到五里关时,见到左边有一条溪水从山上流下来,便坐下来休息。这一坐,竟舍不得起来了。早晨的清风吹来,华山高高的矗立在我身后,整个大山涂上中国水墨画那样的灰黑色。偶尔有一两颗松树,从山崖的裂缝中长出来,探向天边。这一切,真像北宋范宽和巨然的山水画。我陶醉在这种美景中,竟再也无心爬山了。心想,爬得筋疲力倦的,不如坐在山坡上享受这一阵清风,这一幅山水,和这一种难遇的心情吧。结果,我真的不再爬了,一直坐到快中午十二点,才沿着来时的路,走下山去吃中饭。所以,华山的全貌我是没有见过的。我只见到它北峰下的山麓。然而,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觉得有甚么遗憾。或许,那天早上那种无意中获得的闲散心情,已经足以补偿一切了。而且,我知道,将来若有缘,我还是会路经华山的。说不定,将来有一天,等我的两个女儿都长大了,我可以带她们来,再一齐爬华山去。第七部分 2.细雨骑驴入剑门(2)西岳华山我没有真正爬过,但我倒是很想翻越陕西的秦岭,到四川去。于是,从华山脚下,乘搭了一辆长途汽车,在一个黄昏,又回到了西安。这是我第二次来西安。一年不见,西安一切如旧,解放饭店大门前的那个大工程,从去年干到今年,还没完工。西安古都的风采,依然令人沉醉。现代的西安"丽人",依然骑车姗姗经过解放路。然而,这一回,我在西安的停留时间,却连二十四个小时都不到。因为,傍晚抵达,第二日天还未亮,我就得走了,翻越秦岭去了。但是,西安仿佛是我永远的罗马。我以后还会不断回来的。秦岭位于西安南部。历代从关中往南,不论是入蜀或入楚,几乎无可避免的,都得翻越秦岭。因此,历史上翻越秦岭的道路,其实有好几条:蓝田、子午、骆谷、褒斜等等。现代从陕西通往四川的宝成铁路,它所经过的那条路,我觉得太偏西了,不够险峻,不够刺激。最后,我选择了秦岭正中部的那条路,也就是历史上的子午旧道,从西安一直通往陕南的石泉,觉得这样才足以体验秦岭之险。而这条路,就没有任何火车穿行,只有长途汽车行驶了。一到西安,便匆匆去打听开往石泉的班车。这才发现,西安长途汽车站之多,竟有至少半打,颇让人眼花。而开往石泉的班车,是从朱雀门对面的一个小站始发的,叫甚么安康汽车运输公司汽车站。这条翻越秦岭的路,每天只有一班车行走,经石泉到安康去,而且是在天未亮,一大早五点半就发车的。结果,为了翻越秦岭,我半夜三点多就起来了。先退掉解放饭店的客房,然后,乘了一辆预先约好的出租车,在半夜四点多赶到那个小汽车站,真有一种披星戴月赶路的意味。开车前一小时才卖票,幸好我有备而来,到得早,还买上了一张。五点半,班车准时开出,天还是漆黑一片。司机为了省电力,连车前的大灯都舍不得开,就在黑暗中行车。车子开到西安南郊的乡间小路时,街上几乎一个人,一辆车也没有,只有一种夜露散发的味道,夹着清草味,随风飘入车窗。这时,我已睡意全无了,想到自己即将翻越秦岭了,不觉沉浸在兴奋的心情中。黎明前的风很冷,我把毛衣都穿上了。入山前,车子得通过好几个检验站,看来秦岭的保安严密。一路上,车子走的道路并不陡峭,而是一条曲曲折折的上山路,弯了一个大弯,又弯下一个大弯。路两旁,尽是高耸的松树和柏树,高高的、笔直的立着。有时,转弯的时候,可以看到大树的顶梢,在山路旁边的山谷中,那么接近马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天才微微亮了。山上这才开始有点人烟。车上那些先前睡着的乘客,也开始一个一个醒来了,在揉揉眼睛。秦岭上处处可以见到养蜂场。一排排的蜂箱子,经常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路边,但往往见不到养蜂人。第七部分 3.细雨骑驴入剑门(3)八点多,车子开到秦岭上的第一个小镇喂子坪。很别致的一个地名。司机把车停在一家路边的餐厅前,让大家下车去吃早饭。陕南的早饭,不外是油条稀饭,但热腾腾的,喝到清晨的空肚子里头去,很是舒服,很是受用。餐厅对面,有一家国营的小旅社。我到那里去借用洗手间时,见到六七名年轻的西安大学生,正在忙着收拾行装和捕蝶网,看来是准备上山远足和捕蝶去。那几位秀丽的女大学生,衣着简朴,头戴着鸭舌帽,很有一种帅气。她们就在那几间敞开着的客房和走廊上,和几个男生,一齐忙着把一张张的捕蝶网准备好。或许他们是动物系或生物系的学生,捕蝶作研究用途。一时之间,这场面竟让我猛然回想起我的大学时代,那仿佛真是很遥远的事了,十多年前的往事了。那时我们台大外文系班上,夏天暑假也有去郊游烤肉的,但好像从来没有去捕捉过蝴蝶。捕蝶,也让我想起那位终生流亡西方的白俄小说家纳博科夫,他也是个蝴蝶专家。我突然感觉到自己不再年轻了,心情像胡适所说的"微近中年"了。我好羡慕这批年轻的大学生,能够在秦岭山上捕蝶。我这一生,只怕不可能会有这种机缘了。回到车上,行走在秦岭之上,我的心情便带点悠悠的失落。车子越爬越高了,秦岭上的气温越降越低了。虽是盛夏,竟有一丝一丝的寒冷,从车窗外吹进来。快到中午时,我一早就穿上的那件毛衣,竟还没法脱下。在我身旁,坐着一名陕南的年轻农人,头发蓬乱。他穿得就更多了,竟是一件棉袄,深蓝色的。棉袄里面好像还有两件衬衫。秦岭上多林场。在路上行驶的,除了长途汽车外,便是那些运载木桐的大卡车了。岭上也有不少的城镇,仿佛都是环绕着这些林场,年复一年的慢慢形成的。一整个上午,我们的车子就在岭上穿行,经过一个城镇,又奔向下一个林场。我这才体会到秦岭范围之大。岭上仿佛自成一个世界,有山有水,还有林场和城镇,就跟平原的世界一样。车子经过那些城镇时,有时地势平坦极了,连地名也称作甚么"坪"或"坝"的。那都是标示平地的地名,平坦得令人几疑是出了秦岭,下到山下去了。然而,一整个上午,车子其实始终未曾驶出秦岭的范围。一直到下午两点多,车子才算开出了秦岭,到达我的目的地:石泉。只有我一个人在这荒落的小城下车。司机放我一人下来后,又载着满车的人走了,到他们的终站安康去。上星期,我已乘火车到过安康,所以这次不去了。石泉这小镇,只有一两条大街。我下车的地方,正好是县城的中心,摊贩最多之处。下午两点了,我还没吃中饭,就地吃了一碗面,再把行李寄存,就到镇上各处走动。这才发现,石泉火车站并不建在城内,而是建在离县城至少还有三四公里的地方,还得乘坐机动三轮车,通过一条大桥,越过桥底下的汉水,才到得了。我翻越秦岭到石泉去,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游石泉,而是为了在这儿转乘火车,第三次入川,到四川广元去也。到了广元,我就可以效仿陆游,"入剑门"去了,虽然今天再也不可能"细雨骑驴入剑门"了。第七部分 4.细雨骑驴入剑门(4)在洛阳时,我已经在期待着,甚么时候去亲身体验一下陆游那种"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境界。其实,陆游那次入剑门,恐怕是很无奈的。他原想留在汉中,可是又不得不听朝廷的调派。难怪,他会有那种自嘲:"我如今骑着驴子,在细雨中入剑门,很像个诗人吧?"剑门位于四川的中北部,历史上一直是入蜀的要道之一。然而,即使在现代,剑门这个关口可能还是太险峻了,以致如今从宝鸡通往成都的宝成铁路,也得绕道而过,不经剑门了,顶多只到剑门北部的广元。于是,要入剑门,还得先到广元,再转乘长途汽车去了。从西安翻越过秦岭,到了陕南的石泉后,我就准备入剑门了。然而,从石泉到广元的这路上,半途正好还有个赫赫有名的汉中市。这座历史名城,至少有两样东西很吸引我。第一,它位于秦岭另一条古代驿道褒斜道的南端,而在这褒斜道上,就有知名的石门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第二,汉中地区生产一种黑米,据说是全国仅有的。我决定先到汉中去玩一天,再第三度入川。傍晚从石泉乘西行的火车到汉中时,已经是深夜一点了。没料到,汉中这个偏远的陕南城市,对外人的管制居然那么严格。火车站对面的那家铁路局招待所,就不肯接待我这种从香港来的"同胞"。那名女服务员说,依照国家规定,我得住"宾馆级",住到市中心的那些宾馆去。我在中国大地行走了那么久,这倒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而且是在汉中这个并非旅游名胜的地方,真让我觉得好比在阴沟里翻了船那么委屈。幸好,我不甘心,又走到附近另一家旅馆去碰碰运气。这家叫"车站饭店"的旅馆,比起先前那家拒绝接待我的招待所,还要破旧。我原以为,它更不可能招待我这种"外宾"的。不料,服务员甚么也没问,就让我办了住宿登记。看来,国内上的各种"国家规定",在执行时,还是很有弹性的。第二天一早,打听之下,才知道褒斜道南端那历史上有名的石门,已经被褒河水库的大水淹没了。至于褒斜石门那汉魏十三品摩崖石刻,则在七十年代修建这座水库时,全迁移到汉中市博物馆去复原展出了。那么庞巨的石头,一块块的从崖上切割下来,再搬到博物馆去,工程相当浩大。否则,它们就要被水库的大水淹没了。然而,摩崖石刻一离开它的天然环境,就不成其为摩崖了,如今立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后,好比动物园里头的狮子,气势立刻大减。从博物馆回来的路上,到市场上去买了两斤汉中的名产黑米。这黑米跟泰国的黑糯米很相像,恐怕是同一品种。卖米的那位妇人说,黑米太珍贵,叫我回去学她们当地老百姓的办法,"将黑米和白米混合在一起煮来吃"。但我回到香港后,却没有听这妇人的话。我用我煮泰国黑糯米的方法,用高压气锅把这汉中黑米煮了半个小时,果然芬香扑鼻,再加点白糖,淋上一些泰国椰乳汁,就成了风味绝佳,"卖相"也很好的一道甜品了。我后来在香港的国货公司,也买到一种用汉中黑米酿制的黑米酒,刚喝的时候还觉得不错,喝多了却又觉得太甜。这一瓶酒,一直喝到我一年后辞去教职,离开香港时,好像还没喝完。第七部分 5.细雨骑驴入剑门(5)下午乘火车从汉中出发,经阳平关,换了一次车,总算在接近午夜时分,赶抵了四川的广元。这是我的第三度入川了,从北部入蜀。到广元,当然是为了入剑门。所以,第二天我就起了个大早,赶到汽车站,跳上一辆开往剑阁的班车,准备入剑门去了。剑门位于广元和剑阁的中间。车子从汽车站开出一个多小时后,在我右边的窗子上,就开始出现那剑门七十二峰了,一个紧接着一个,像恐龙的巨牙般,倒竖在天边白云之际。不一会,剑门关到了。它位于两座峭壁似大山的中间,路边有一通近年新刻的石碑,说这儿就是剑门关。车子开过去时,若不留意,很容易就错过了。其实,我就错过了,一回头才见到那通石碑。然而,车子已经开走了,开到古蜀道上了,我已来不及下车。在我左边的峭壁上,依然可以见到一个一个的洞眼,那便是古栈道的遗迹了。然而,错过了就错过了,也不打紧的,待会从剑阁回广元时,还可以再回来这儿的。心想不如干脆就乘车先跑完这一段古蜀道吧,一直走到剑阁县城去。中午,在剑阁县城吃了午饭,在城里逛了一圈。下午两点多,又再乘搭另一辆班车,沿着来时的路回返广元。当然,这回不是"入"剑门,而是"出"剑门了。中午过后就下起细雨来了。看来,我虽不能"骑驴"入剑门,但倒可以在细雨中出剑门了。抵达剑门关时,细雨还在下着,添了不少陆游的诗意。这一回,北上广元,从另一个方向看剑门,才发现剑门的险峻。那道高高的,巨大的剑门山,就在马路右方不远处,仿佛立在天边,替天行道的那种气势。怪不得杜甫说,"剑门天下壮"。上午从广元南下,坐在车里,倒是见不到这种景象的。奇怪的是,这里冷清得很,游人稀少,几乎也全是国内同胞,而且都是像我那样个别搭车来玩的,没见到甚么旅行团来。或许,剑门如今已不再是入蜀的要道了,连游客也不来了。这样也好。它可以清静地沉浴在它自己璀璨历史的余光之中。下午,我便坐在一个亭子里,默默望着雨中的剑门。一直到四点多,下一趟过路的班车,徐徐开来了,把我载回广元去。第七部分 6.细雨骑驴入剑门(6)我到广元去,除了入剑门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到广元以西约三十公里的昭化,再从那里乘长途汽车,经南坪,到川西的九寨沟、松潘和若尔盖大草原去。不料,抵达昭化的那天早上,已经八点多了,每天前往南坪的唯一班车早已开走了。下午没车,最快也得等到隔天早上才走得了。结果,我被困在昭化这个十分偏荒的小镇,一整天无所事事,但也可说又无端端捡到逍遥的一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2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3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