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之巅-3

硅谷相对于美国其它地方是机会最多也是最均等的。因此虽然这里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还是不断有人愿意来。全世界很多国家想学习硅谷建立自己的科技园,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能像硅谷这么成功的。我想这些科技园的管理者们,也许首先应该问问自己是否为创业者提供了同等的机会,还是将人按照财富、经历、名气预先分为了三六九等。(我对一些科技园按照学历、职称引进人才和投资额招商很不以为然。)自古英雄不问出处,今天落魄的学子可能就是明天业界的领袖。第九章 硅谷的另一面 4. 硅含量不断降低旧金山湾区之所以得名硅谷是因为早期这里的公司大多数是半导体公司或者计算机硬件公司。我们前面介绍的惠普公司虽然不能算是一家半导体公司,但它是以计算机和仪器等硬件为主的公司,可以算是硅谷早期主流公司的代表。但是,最早诞生于硅谷的真正的半导体公司是仙童半导体(FairchildSemiconductor)。今天知道仙童公司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它在半导体历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仙童半导体公司是从夏克利半导体(ShockleySemiconductor)“叛逃”的科技史上著名的“八叛徒”(TraitorousEight)创办的。其中最有名的是后来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摩尔定理的提出者戈登·摩尔和集成电路的发明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Noyce)。仙童半导体公司在五十年代末制造出世界第一个商用半导体集成电路。(注释:对于是谁第一个发明集成电路,现在仍有争议,德州仪器公司的专利比仙童的早,但是,仙童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出了实用产品的)尽管现在仙童公司早已江河日下了,但是每一个计算机用户一定知道它的两个孩子—英特尔公司和AMD公司。自仙童以后,在旧金山湾区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半导体公司,包括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旧金山湾区从此赢得了硅谷之名。直到八十年代,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一直是硅谷的支柱产业,其中著名的半导体公司还有国家半导体和Maxim等公司,而中小公司就更是不计其数了。在九十年代前,硅谷著名的大公司有:惠普,英特尔,Sun,SGI,IBM(Almaden),甲骨文(Oracle),苹果,3Com,Seagate,AMD,国家半导体(NationalSemiconductor)。其中只有Oracle是以计算机软件和服务为主的公司,IBM的Almaden实验室基本上是一半软件(DB2)一半硬件(存储设备),其余都是半导体公司或者计算机硬件公司。这段时间可以称得上是硅谷半导体公司的黄金时代。但是九十年代后,虽然硅谷的半导体业还在发展,新的半导体公司还在诞生,但是,半导体在硅谷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大大不如以前了。2000年后,硅谷最大的公司是思科,谷歌,英特尔,IBM,甲骨文,苹果,惠普,雅虎,基因科技(Genentech)和Ebay。其中谷歌,雅虎和Ebay是互联网公司,IBM将存储设备部门卖给了日立公司后在Almaden是一个纯软件和服务的公司,而基因科技干脆就不是IT科技公司,而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它们都和半导体毫无关系。即使是英特尔,也已经将其工厂迁到美国其它州以及海外,它甚至逐步将研发部门迁到费用低廉的亚利桑那和俄罗冈州。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硅谷在世界经济和科研上的地位有增无减,半导体在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分量仍然在增加,只是硅谷的核心产业越来越远离半导体了。造成硅谷半导体衰退的直接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反摩尔定理的效应。由于半导体的价格每十八个月降一半,当一个公司研制出来一个新的芯片以后,它不能指望像制药公司那样随着销量的上升而不断增加利润,因为用不了多少时间,这个芯片的利润就薄得必须淘汰了。整个半导体工业天天都在为利润率发愁。从这个角度讲,半导体工业很难在费用高的硅谷长期发展。我们前面提到,硅谷是一个拒绝平庸的地方,当一个行业的利润率无法维持硅谷高昂的费用时,它就必须搬出硅谷。其次是“亚洲制造”效应,由于硅谷靠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起飞,在七十年代它便聚集了很多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的专家和工程师。同时,也促进了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大电机工程系的发展。这些人或者从仙童等第一代半导体公司跑出来,或者离开斯坦福和伯克利,开始了第二轮的半导体公司和计算机硬件公司的创业。其中的代表者包括开发和制造RISC处理器的MIPS公司,Sun公司和SGI公司,以及LSI等中大等规模的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还是由美国人为主创办。在第二代公司中有大量亚裔的工程师和主管。他们通过第二轮半导体的创业,积累了财富和经验,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世界第三轮半导体公司创业的中流砥柱。等到有大量亚裔专家出来再创办半导体和计算机公司时,他们很容易将制造甚至设计部门移到成本比美国低很多的东亚尤其是中国台湾,而只在硅谷保留科研部门。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包括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显卡公司Nvidia。其创始人黄仁勋,生于台湾,毕业于斯坦福,任职于LSI和AMD,然后创办Nvidia。这时在硅谷半导体时代创业最经典的例子。当硬件制造业移到台湾后,半导体业的整体利润就被大大地压缩了,从此改变了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行业的游戏规则。于是以前的半导体公司为了竞争的需要都纷纷将工厂外移。到后来,大家发现一些低端的设计亦可以拿到台湾去做,硅谷的硅含量就越来越低了。硅谷兴起于半导体工业,三十年前,硅谷就是半导体的同义词。但是现在半导体工业在硅谷的比重在不断下降。世界上很多城市因为一个产业而兴起,比如德国的鲁尔兴起于采煤和炼钢、美国的匹兹堡和底特律分别靠钢铁业和汽车业发达,但是,随着这些工业的饱和和衰落,相应的城市也渐渐衰落了。二十年前,当半导体公司开始离开硅谷时,不少人也怀疑过是否早晚有一天硅谷会步匹兹堡和底特律的后尘,二十年过去了,这种因产业变革带来的地域性衰退并没有在硅谷发生。事实上,没有了半导体,硅谷反而更加繁荣了。硅谷没有了硅,那么留下了什么呢?第九章 硅谷的另一面 5.亘古而常青中国二十几年前有一本叫《神鞭》的小说,现在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清朝末年的故事。主人公傻二从小练就了神奇的辫子功夫,在冷兵器时代他罕有敌手。后来他参加了义和团,在和拿着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和假洋鬼子的对抗中一败涂地。劫后余生的傻二剪掉了辫子,练就了百步穿杨的神枪法,并用他的枪惩戒了汉奸。他对别人讲:“辫子没有了,神留下。”硅谷也是一样,或者说半导体并不是硅谷真正的本质。硅谷的灵魂是创新。硅没有了,创新的灵魂留下了,它保证了硅谷的繁荣和发展。我很喜欢德国一位诗人讲过的一句话:亘古而常青的昨天永远是过去,也永远会再来。这句话描述硅谷再合适不过了。当仙童和英特尔的神话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时,在硅谷开创半导体公司的热浪仍然随着惯性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英特尔那样的神话并没有重现,以后也很难有新的半导体公司能做到英特尔的规模。虽然有些投资者为自己错过英特尔的机会而惋惜,但是,人们很快在硅谷找到了新的金矿——软件业。在信息时代,微软向全世界证明了计算机软件可以独立于计算机硬件系统成为一个赚钱的行业。同时(在企业级市场上)证明这一点的,就是甲骨文公司。在甲骨文和微软以前,计算机软件必须随着计算机硬件一起出售,无论是大型机公司IBM,还是小型机公司DEC和惠普都是如此。而IBM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前是,今天仍然是硬件、软件加服务的捆绑销售。过去要想用IBM的系统,必须买IBM的硬件,外加每年百分之十左右的高额服务费,它的软件不单卖。甲骨文公司尝试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并很快获得成功。这种商业模式今天说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就是一次性卖软件的使用权,而这在当时是对IBM商业模式颠覆性的革命。这样用户不再需要每年向IBM等公司缴纳高额的服务费了。甲骨文公司看中了当时市场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开发出和IBM相抗衡的SQL数据库系统,很快靠“卖软件”的方式占领了市场,并且仅仅依靠数据库系统一种应用软件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后来就连IBM也学着甲骨文卖软件了。甲骨文成功后,硅谷很多人纷纷效仿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公司,包括很成功的做Photoshop的Adobe和财务软件TurboTax的Intuit(Google的邻居)。虽然很多基于PC的应用软件的公司都不断的被微软挤垮,但是总是不断有新的冒出来并且成长壮大。而企业级的软件公司由于和微软的冲突较少,更容易生存下来。当计算机软件创业的浪潮尚未完全平息时,互联网又在硅谷兴起了。我们已经介绍了和互联网有关的思科公司,今后还会介绍Google和Ebay,这里就不再赘述互联网的发展了。值得一提的是,以Google和Yahoo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颠覆了以微软代表的软件公司向每一个终端用户(EndUser)收钱的商业模式。而通过在线广告的收入保证终端用户可以免费享受以前的付费服务。除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Google、Ebay和Yahoo三家互联网公司在硅谷外,世界上三家最大的Web2.0公司中的两家,YouTube和Facebook也在这里。(另外一家Myspace在好莱坞。)在硅谷的人,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已经习惯了这种快速的产业变迁,人们不断在寻找着下一个思科、下一个Google。其实,硅谷的创新并不局限于IT领域。生物科技无疑是硅谷另一个亮点。今天的硅谷,也是世界上新兴生物公司最集中的地方。硅谷拥有美国前十名的医学院中的两所——旧金山加大医学院和斯坦福医学院,以及世界上最好的化学系伯克利加大化学系。再加上充足的风投资金,便为创办生物和医药公司创造了条件。当然,硅谷人的创业热情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否则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周围应该有很多的生物公司才对。创办一家生物公司要比一般的IT公司更难,这主要是因为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简称FDA)的限制,使得一项生物科技的发明很难在短时间即几年内变成产品和利润。所以,创办生物公司投入大、周期长。但是,在冒险家乐园的硅谷,仍然有很多人坚韧不拔地在生物科技领域艰苦地创业,它们中间不乏成功者。最典型的就是基因科技公司。该公司成立于一九七五年,早期,它依托于旧金山加大医学院,专门研究和生产抗癌药品比如Avastin和Rituxan。今天基因科技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药品公司,有一万多名员工,包括无数杰出的科学家,市值达八百亿美元。并且,在Google以前,它是全美最好的雇主。基因科技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大书特书。但是,由于它不属于我们整个系列讨论的范围,我没有把它单独成章。但是,透过基因科技,我们可以看到硅谷的灵魂所在,因此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家大家也许并不熟悉的公司。在介绍基因科技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美国医药市场的简单情况,这样才能理解基因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在美国,除了像西洋参和卵磷脂那样的保健品外,药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处方药比如抗生素,另一类是非处方药比如治感冒的泰诺。前者利润当然远远高于后者,而其中又以有专利的新药最挣钱。比如基因科研一共只有十种药品在市场上销售,每种药销售额最低的每年也有几亿美元,最高的Avastin年销售额近三十亿美元。美国专利法保证二十年内新药的知识产权。也就是说在这二十年里,一种有效的新药可以非常挣钱,而过了专利期,其它厂家可以仿制时,它的利润就一落千丈了。而新药的研制投入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其生产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甚至盗版的成本都很低)。在这一点上制药业非常像软件工业。(实际上,世界上药品的盗版甚至比软件盗版来的严重。)虽然药品市场没有反摩尔定理限制它的利润逼着医药公司发明新药,但是专利法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它既保护发明,又防止个人和公司长期垄断发明。如果一个公司旧的支柱药品专利到期了,而新的专利药品还没有跟上来,这个公司的业绩就会一落千丈。两年前默尔克(Merck)公司便是如此。因此,制药公司的竞争关键是创新的和科研效率的竞争。照理讲,药品是一个规模非常大的行业,应该有很多新的公司冒出来才对。但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人为造成了这个行业极高的门槛。根据FDA的规定,所有处方药和用于临床的医疗仪器甚至是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都必须得到FDA的许可,更不用说在市场上销售了。而这些许可证是极难拿到的,要进行无数对比试验并且要尽可能了解和降低所有可能的副作用。FDA的初衷很好,因为人命关天不能不仔细,但是这也使得小公司几乎无法进入处方新药的市场。其直接结果就是保护了原有的大公司利益和垄断性利润。(一种观点是,大制药公司通过FDA维护自己现有利益。)传统大的制药公司诸如辉瑞(Pfizer)和默尔克(Merck)的研究部门很像三十年前的贝尔实验室,一个科学家进去一干就是一辈子。而这些公司的高额垄断利润也养得起这些科学家。当然,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和官僚主义在里面也屡见不鲜。由于FDA的保护,创业的小公司要打破原有制药公司的垄断是件很难的是。这就是我们很难看到小的生物公司成功的原因。而以创新著称的硅谷却敢于挑战传统。基因科技公司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制药业平静的水面,创造了一个神话。相对于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辉瑞制药(它的伟哥闻名于世)和一百多年历史的默尔克相比,有三十年历史的基因科技只能算小孙子。虽然它今天的销售额只有辉瑞的四分之一,但是却以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发展,而辉瑞制药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营业额时高时低,因此基因科技超过辉瑞只是时间问题。基因科技在早期阶段,无论从财力、人力以及和FDA的关系都无法和辉瑞等公司相比。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和执着。和生产上百种药品和保健品的辉瑞公司不同,基因科技公司只能集中于少数抗癌特效药,并保证每一种年销售额均在亿元以上。为了防止专利到期而带来的利润锐减,基因科技将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去年是二十三亿美元投入到新药的研制上。在它现在的研发产品线上,有十四种药和治疗方法已经进入了上市前最后的阶段,十五种药和治疗方法进入了研制的第二阶段,十三种处于初期阶段。可以说今后若干年,基因公司产品线上会源源不断地推出新药,替代慢慢专利到期的旧药成为新的成长点。创新必须依靠技术实力。和Google一样,基因科技也是世界上单位办公面积博士密度最高的公司。就连它的七名董事中都有五名博士,九名执行官中也有六名博士。基因科技里的科学家在同行中是佼佼者,在公司内部地位也很高。基因科技是我读过的上百个大公司年度报告中唯一介绍其所有资深科学家(StaffScientists)的公司。当然,技术只是保证公司成功的诸多必要条件之一,但远不充分。要保证创新,公司的体制非常重要。这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发展。在传统的制药公司辉瑞制药,它是一个从日用品(这个部门最近卖给了强生公司)到最赚钱的药什么都做得巨无霸医药公司,它在全美国最赚钱的十个药中占有四席,它每年用于新药的研发经费也高达八十亿美元,足足是基因科技的四倍,但是它的研发效率却是主要医药公司中最低的,它那些挣钱的药主要是靠购买专利获得的,而不是自己开发的。(因为FDA设置的门槛,一个大学的研究室和小公司很难拿到FDA的许可证,所以采用将专利卖给大制药公司的做法。)这倒不是辉瑞科学家的水平不如基因科技,也不是他们不够努力。只有公司体制好,像辉瑞这么有钱的公司不愁找不到最好的科学家,只有有一个良好的知识转化成技术再成产品的有效途径以及公平的分配制度,不愁这些科学家开发不出好药。遗憾的是辉瑞旧式的体制恰恰做不到这一点,而基因科技完全按照IT公司的模式经营,却做到了这一点。创新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这任何国家任何领导人都懂得的道理。很多国家都投了大量的资金建造自己类似硅谷的科技园,以鼓励创新,但鲜有成功的。主要是因为其它地方很难再复制硅谷的天时(二战后IT工业的发展)、地利(背靠斯坦福和伯克利)和人和。而这其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它就是在硅谷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生产关系。这是硅谷在全世界最特殊的地方,并充分保障了创新。在生产关系中,在以科技为主的行业,生产资料的作用微乎其微,像微软和Google这样的公司,除去现金后,资产占不到市值的十分之一。那么人的作用就是关键,具体讲就是利润的分配方式和人与人的关系。科技公司的期权制保证了各级雇员除了工资以外,可以从公司的利润中分到一杯羹。因此,他们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硅谷科技公司(包括基因科技等生物公司)在上市前,一般员工的股权可以占到公司的百分之十到十五。也就是说像Google、英特尔和思科这样规模的公司,每家都有几十亿美元的财富掌握在员工手中。员工从股票上的收益可以大于自己的工资,这就是大家拼命干活的动力。在人与人、雇员与雇主的关系上,硅谷的环境是对发挥员工创造性最有利的。公司内上下级之间虽然有等级的差异但是彼此是互相尊重的。(有些时候,一个优秀员工的级别和收入可能比他的直接上级还要高。)这样大家在一起共事就会觉得相对“舒服”一些,每个人都容易安心做好份内的事,而不是必须勾心斗角往上爬。硅谷的基因科技和Google在最近的好几年中,被评为全美国最适合工作的公司。硅谷公司对员工的约束也很宽松,一般不会阻止员工跳槽,更不会因此打官司。甚至当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搞发明创造(只要不是偷技术)然后出去创业,硅谷公司(包括各研究所)也不会像美国其它地方公司追究得那么厉害的,而一般采用入股的方式做到双赢。思科创始人和斯坦福之间就是这样解决了知识产权问题。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硅谷的主流生产关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也正是保障了硅谷的创造力长盛不衰的原因。结束语今天,旧金山附近恐怕已经找不到一块金矿石了,“旧金山”这个名字只能代表它过去的历史。也许有一天,硅谷没剩下一家半导体公司,那时大家会说这里曾经有过半导体工业。但是它绝不会像底特律和匹兹堡那样从此衰落下去,而仍然会是世界科技之都,因为硅没有了而创新留下来了。硅谷的竞争仍然会很激烈,不断会有旧的公司消亡,旧的产业衰退,又不断会有新的公司创立和成长,新的产业诞生和繁荣。硅谷过去是、今天是明天还是年轻人梦开始的地方。第十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一节 太阳公司[1]-昔日的辉煌奥地利著名传记作家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写道“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在人类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节选自“三联版”舒昌善译本)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是一个科技工业史上群星闪耀的时代。在以前AT&T和IBM的时代需要半个世纪才能发生的事,可能在这十年里一下就发生并结束了。在这个大时代,有很多公司原本有可能成为信息工业的王者,但是却最终与机会失之交臂。这些公司,不论当初多么辉煌,当它开始走下坡路时,被人遗忘的速度比它衰落的速度更快。今天,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失落或者已经消失的争霸者,毕竟他们曾经在信息产业呼风唤雨过。这里,我们将介绍太阳公司(SunMicrosystems)、Novell公司、网景(Netscape)公司和RealNetworks公司。其中关于太阳公司的篇幅最长,因为它相对的影响力最大。网景公司的知名度曾经也很大,但是由于它和微软的浏览器之争的历史已广为人知,我们只是简要回顾一下这段历史,重点探讨一下它是否存在胜出微软的可能。Novell公司和RealNetworks公司的名气要小些,但是它们的的确确有过成为IT行业巨头的可能性和机遇,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和命运失之交臂。第一节太阳公司(SunMicrosystems)1.1昔日的辉煌从斯坦福大学孵化出的高科技公司首推太阳公司(SunMicrosystems),它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并直接与中国政府开展技术合作的计算机公司。在2001年的高峰期,太阳公司在全球拥有五万雇员,市值超过两千亿美元,不仅是它今天市值的三十多倍,而且远远超过今天市值排名第二的Google的一千七百亿美元、和排名第三的IBM的一千六百亿美元。它的办公面积超过五十个足球场(四十五万平方米),并且还有十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办公楼正在建设中。太阳公司不仅打败了包括IBM在内的全部工作站(WorkStation)和小型机(MiniComputer)公司,而且依靠它的Solaris(一种Unix)和风靡世界的Java程序语言,成为在操作系统上最有可能挑战微软的公司。太阳公司不乏能人,它不仅为Google培养了CEO埃里克.施密特和首任工程部副总裁韦恩.罗森(WayneRosen),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今天Google工程部门的基础。但是,今天的太阳公司,不仅人数规模、市场股值、办公面积远不能和当年相比(能人都走了,办公楼也卖了,股票一落千丈),而且彻底退出了IT领域霸主之争。太阳公司从1982年成立到2000年达到顶峰用了近二十年时间,而走下坡路只用了一年,足以令经营者为戒。太阳公司名称的由来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实是斯坦福大学校园网(StanfordUniversityNetwork)的首字母缩写。当安迪.贝克托森AndyBechtolsheim(我们以后介绍Google时还会提到他)还是斯坦福大学研究生时,他设计出一种“三个百万”的小型图形计算机,称作图形工作站(GraphicWorkStation)。这“三个百万”是指每秒一百万次的运算速度(现在微机的万分之一)、一百万字节的内存(今天PC的千分之一)和一百万象素的图形显示器(比今天的微机显示器低、比手机高)。但是,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的了。贝克托森采用了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并用了一种当时很先进的内存管理器芯片来支持虚拟内存。和一般微机不同,网络功能是其必选项。贝克托森开发出原型机Sun-1后,便于1982年和斯科特.马可尼里(ScottMcNealy)等斯坦福毕业生从学校出来创办了太阳公司。马可尼里担任了公司的CEO,直到两年前退休。半年后,公司便盈利了。这是我知道的最快实现盈利的科技公司。四年后的1986年,太阳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时的股票代号是SUNW,即太阳工作站的缩写,而不是今天的JAVA。太阳工作站早期采用摩托罗拉公司的中央处理器。1985年,太阳公司研制出自己的SPARC减指指令(RISC)处理器,将工组站性能提高了一大截,并且保证了工作站在对DEC和HP小型机的竞争中最终胜出。在九十年代前很长的时间里,太阳公司的竞争对手是小型机公司和SGI等图形工作站公司,虽然在具体的商业竞争中,太阳和DEC等公司互有胜负,但是太阳总的来讲是无往不利。太阳公司的胜利,实际上是基于Unix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系统对传统集中式中小型机(以DEC、HP为代表)和终端系统的胜利。前者淘汰后者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太阳公司远没有当年AT&T和IBM那样的好运气,后者一个主流产品可以销售十几年。而太阳公司崛起的时候正是信息革命的大时代,一切技术革命的周期都被大大地缩短了。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微机的发展,基于微机的网络系统占领了中小企业很大的市场。虽然早在80年代,3Com和Novell就在推广它们基于微机的以太网系统,但是他们的业务和太阳没有太大的重复,因此不会威胁太阳公司的发展。到九十年代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硬件上,高端微机在计算速度上已经不逊色于低端工作站,但价钱便宜了很多。在软件上,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NT后,有了企业级(enterprise)的网络操作系统解决方案。这样,高端微机取代低端工作站和小型机进入企业级市场的时机就成熟了,企业级的霸主的争夺战就在微软和太阳之间展开了。太阳公司的位置非常像微机争霸战中的苹果公司。它有自己成套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但是它缺乏应用软件。太阳的StarOffice至今恐怕除了它自己没有其它象样的公司在使用。而微软只做软件,而且只做操作系统(WindowsNT),数据库SQLServer和办公软件(Office)等少数但同时是至关重要的软件。这三种软件是一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这次争霸对微软来讲比它和苹果的竞争要轻松的多,首先,1995年的微软已经不是八十年代初的小公司了,它当时已经成为历史上罕有的高成长、高利润公司。有了钱,一个有雄心的企业家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比如盖茨甚至为了照顾那些不愿意搬家的数据库专家,在他们现有的城市设立研发办公室。这是微软早期在和苹果竞争时根本做不到的;其次,微软已经在微机领域形成了垄断,并且它很善于将垄断的优势扩展(Leverage)到其它领域—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接受微软的WindowsNT操作系统比接受太阳的Solaris要容易得多,因为大家在自己家的微机上使用和NT没有什么区别的Windows3.1和Windows95;第三,在应用软件开发上,微软更多地依靠第三方,而太阳和苹果一样,经常不得不自己开发。(苹果公司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知道,一种操作系统是否能推广,关键看上面有多少应用软件可用。微软WindowsNT上的应用软件比太阳Solaris多得多。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的因素。我们不能不承认,微软的管理团队是当时世界上IT领域最好的,比尔盖茨当年也是最棒的工业界领袖。反观太阳公司,它的操作系统Solaris在技术上比WindowsNT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在这里跳过技术上的细节,因为把它讲清楚需要花很大的篇幅。事实证明,包括Solaris在内的各种Unix操作系统比WindowsNT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尤其是当计算机系统庞大、用户数量巨大增加时。1997年,微软买下了Hotmail后,花了很大力气想把后者的电子邮件服务系统从它原有的两种Unix(FreeBSD和Solaris)操作系统移植到微软自己的WindowsNT下,居然没有成功,因为WindowsNT管理这么多服务器和用户并不方便。但是,这件事微软又必须做,否则它无法说服企业级客户购买自己的操作系统。于是,微软花了更大的力气,终于把Hotmail移植到NT后来的版本Windows2000上。但是据说其中某些功能仍然由Unix来完成。太阳公司版的Unix,即Solaris是所有商业版中最可靠最完善的版本。太阳和微软之争,其实就是企业级的操作系统之争。对太阳来讲,取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它在Unix上的技术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马可尼里领导的太阳公司在很长时间里甚至没有看出决战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这样太阳公司和微软公司的竞赛还没有开始就先输了第一回合。这倒不是马可尼里无能,而是马可尼里等人的“思维”锁定在卖硬件上了。虽然太阳公司的工作站当年每台要上万美元、服务器要十万美元,但是比DEC的小型机和IBM的大型机便宜多了。在九十年代末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太阳公司的服务器和工作站销路太好了、太挣钱了。虽然太阳公司的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不断被微软/英特尔联盟侵蚀,但是它也在不断占领原来DEC和HP小型机的市场并有足够的处女地可以开发。因此,它的整体业务还在不断扩大。这很像十六世纪的西班牙王国,虽然它的无敌舰队已经被英国人打败了,并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由于世界上可殖民的处女地仍然很多,支撑着这个海上老二繁荣了两个世纪,直到十九世纪全世界再无殖民地可开拓时,西班牙早期埋下的危机才表现出来。当然,衰落要比繁荣来得快,在很短时间内,西班牙从欧洲的富国沦为穷国。太阳公司也是如此。从1986年到2001年,太阳公司的营业额从2.1亿美元涨到183亿美元,成长率高达平均每年36%,能连续十五年保持这样高速度发展,只有微软、英特尔和思科曾经做到过。在这种情形下,很少能有人冷静地看到高速发展背后的危机。太阳公司当时不自觉地满足于捏SGI、DEC和HP这些软柿子、并沉溺于在硬件市场上的胜利,忽视了来自微软的威胁。但当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碎时,它以服务器和工作站为主的硬件业务便急转直下。2002财政年度(到2002年六月),它的营业额就比前一年跌掉了三成,并且从前一年盈利九亿美元跌到亏损五亿美元。太阳公司找不到稳定的利润来源和新的成长点,从此太阳公司便江河日下,一下从硅谷最值钱的公司沦为人均市值最低的公司。第十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一节 太阳公司[2]-错失良机1.2错失良机在太阳公司,至少有两个人从中吸取了教训,就是后来成为GoogleCEO的施密特和太阳现在的CEO强纳森-施瓦茨(JonathonSchwartz)。施密特当时是太阳公司主管软件的副总裁,他从太阳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出了反摩尔定理,我们已经介绍过。施密特认识到依靠硬件的利润是不断下降的,而IT服务业的利润则是恒定的(并随着通货膨胀而略有增加)。如果说施密特是理论家,施瓦茨则是实践家,后者着手太阳公司从硬件制造商到IT服务的转型。遗憾的是,当时马可尼里领导的太阳公司没有看到、也很难看到这一点。事实证明,微软虽然是IT史上最可怕的对手,但是并非无懈可击。历史上甲骨文(Oracle)、Intuit(TurboTax)、Adobe和Yahoo以及今天的Google都在自己的领域打败了微软。微软虽然有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但是,它的产品在技术上很少领先于竞争对手,它更多的是靠商业优势取胜。上述公司看到了它们和微软竞争的关键所在,利用技术优势固守自己的领域,不给微软可乘之机,并最终胜出。九十年代时,Unix相比WindowsNT在中小企业的业务上占优势。各种版本的Unix,包括开源的Linux都有自己稳定的客户。太阳应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利用它在Unix上的主导地位,或联合、或兼并其它Unix服务器厂商共同对付微软并稳守中大型企业市场。它至少可以在操作系统上和微软分庭抗礼。至今,Windows的服务器在很多业务上还无法取代Unix的位置。但是太阳公司当年带头在Unix阵营里窝里斗,根本没有把精力转到和微软的竞争上。太阳公司该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改变商业模式开源Solaris,从卖操作系统变成提供服务。要知道,一份Solaris操作系统不过两三百美元,但是IT领域一小时的服务就能收这么多钱。但是,太阳公司以硬件业务(而不是服务业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使得它不可能开源Solaris,因为它主要的钱来自于硬件。(正是这个道理,苹果也不可能把它的iPhone操作系统开源。)我在前面的章节中经常提到基因决定的理论,有些读者认为我是宿命论。但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公司包括很多伟大的公司都很难逃脱这个宿命。(也有一些例外的,以后我们会介绍这些例外的公司,比如通用电气GE公司和3M公司。)而相反,以服务为主的IBM公司倒反而比较早地加入了开源Linux的行列。2000年以后,由于高档微机已经达到了工作站的计算速度,价钱又便宜很多,IBM靠开源Linux服务器从对太阳公司的价格劣势变成了价格优势。等到2004年,太阳公司明白了这个道理,将Solaris开源,IBM已经抢到了先机,成为Unix市场的最大服务商。马可尼里非常重视研发,太阳公司先后开发出Sparc系列处理器和工作站、Solaris操作系统,这些产品为太阳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但是太阳公司最有意义的发明是至今没有给太阳公司带来什么经济效益的Java程序语言。太阳公司第三个遗憾之处就是没有能将Java间接地转化成利润。让我们来简要地回顾一下Java诞生的背景。九十年代以前,世界上的计算机要么不联网,要么在企业内部自己联网。可以被公众共享的内容和资源是很有限的。每个单位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只要自己统一就好了。当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不同计算机之间共享信息和资源的需求就产生了。这时,需要一种跨不同硬件和不同操作系统的新型平台(Platform),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人机交流。一九九五年五月太阳公司发表了Java高级程序语言,由于它不需要和硬件相关的编译器,正好适合这个需求。(注释:大多数高级语言的程序在运行前需要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进行编译,然后才能运行。Java的程序不需要编译,而是在运行时边解释边运行。这样Java的程序就不受计算平台限制,在互联网兴起后,特别适合在互联网上编程。)可以说Java诞生的时机非常好,它给太阳公司提供了一个取代操作系统公司(主要是微软)主导计算机领域的可能性。下面这张附图表示在网络时代以前,操作系统公司如何通过操作系统来统一不同的硬件,控制用户。这时的计算机工业的皇冠属于操作系统公司。而这张图,则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跨操作系统的平台控制用户的新构想。这时,控制跨操作系统平台的公司有可能成为新的王者。马可尼里看到了这一点。在Java出来以后,太阳公司便赔钱作了大力推广,仅三个月后,网景公司就决定采用Java。由于Java是新一代的面向目标(ObjectOriented)的程序语言,并且有不受操作系统限制、对网络功能有很强的支持、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远程程序的优点,加上对终端用户是免费的,Java一下就推广开了。很快甲骨文公司、Borland公司、SGI公司、Adobe公司、IBM公司、AT&T公司和英特尔公司也加入了Java的同盟军。但是,太阳公司通过Java实现跨操作系统平台的梦想至今没有实现。用华尔街的话讲,就是Java是赔钱赚吆喝。赚到吆喝后怎么挣钱,太阳公司至今不知道。我接触过太阳公司的很多人,他们大多抱怨Java这种免费的东西无法挣钱。我觉得主要还是看人,设想如果Java当初掌握在盖茨手里,他一定能玩出无数的名堂。事实上,微软很眼馋Java这个宝贝,1996年它不得不向太阳公司购买Java的授权(License)。太阳公司当初的想法是通过微软推广Java,合同也是这样签的。但是,微软有自己的算盘,并没有依照合同向用户提供用Java开发的产品,而是通过太阳的技术,搞自己的类似产品。更有甚者,根据后来法庭的判定,微软误导Java开发者、阻碍他们开发兼容太阳公司Java技术的产品,以达到打压Java的目的。为了满足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和开发应用程序的需求,太阳搞出了相应的基于Java的JSP开发环境,微软则争锋相对,搞出了基于自己的VisualBasic的ASP技术。鉴于微软利用它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垄断地位打压太阳公司,后者不得不于1997年10月向美国加州地方法院起诉微软,指控后者违反了两公司就Java技术所签定的合同,并要求微软公司停止侵犯Java兼容标准。这场官司后来升级,又和微软的反垄断官司扯到一起。2001年,太阳公司打赢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获得微软公司高达十亿美元的赔偿。但是,微软已经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虽然ASP和JSP的授权费本身对双方的直接收入并不重要,但对计算机服务器市场格局的影响却是很大的。在九十年代末,全世界计算机服务器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一方面是受美国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在过去的近二十年里,这两个国家贡献了全球GDP净增值的一半),另一方面,是靠全世界互联网的兴起。几乎每一个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网站,都必须购买运行网站的服务器,或者租用专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不论是自己维护网站,还是租用数据中心,都会刺激服务器市场的极速发展。全世界网站对外的接口基本上非ASP即JSP,前者使用的操作系统就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使用的服务器是Dell和HP等微机厂商的服务器;后者对应的操作系统主要是Unix,使用的服务器则是太阳、SGI和IBM等工作站和服务器厂商的产品。2000年以前,整个服务器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似乎看不到饱和的迹象,甚至发生过IBM公司购买太阳公司服务器的荒唐事。由于两种服务器市场都能得到发展,太阳公司的业绩和ASP与JSP之争无关。但是2000年后,网络泡沫破碎,绝大多数不盈利的.com公司都关门了,存活下来的公司也急刹车似的停止了采购。服务器市场突然低迷,服务器市场成了一个零和的游戏。Windows的服务器多卖一些,太阳公司的硬件产品销路就不畅。这样,太阳公司在短短一年间便从巅峰跌到谷底。下图是太阳公司股票在2000年前后的走势。太阳公司与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平台之争失败的后果至此才看出来。更可怕的是,即使在Unix服务器市场,以IBM为首的基于开源Linux的廉价服务器超过了太阳公司的Solaris服务器。太阳公司前门拒狼、后门驱虎,苦不堪言。在2003年,Windows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和Unix的服务器基本上平分秋色(当然,销售额还是后者大一些)。这一年,太阳公司亏损高达三十四亿美元,人们甚至怀疑它是否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生存下去。太阳公司终于意识到通过开源提高Solaris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但是为时已晚。2006年,在太阳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创始人,硬件出身的马可尼里辞去了CEO的职务,软件出身的舒瓦茨接任。舒瓦茨进行了大规模裁员,并且卖掉了不少房地产,终于将太阳公司扭亏为盈。同时他将太阳公司从硬件制造商转变成软件开发商和服务商。太阳公司服务业收入从2001年的16%上升到2007年的37%。舒瓦茨是太阳公司里面开源的创导者,在他担任第二把手COO时就开放了Solaris。这些举措使得太阳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所回升,同时IT服务给太阳公司带来了强劲的现金流。现在,太阳公司生存是没有问题了,但是它已经沦为一个二流公司,永远地失去了与微软和IBM分庭抗礼的机会。第十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一节 太阳公司[3]-历史的回放太阳和微软之争已经成为了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却值得科技公司总结。太阳公司首先输在人上(或者说人才体制上)。马可尼里有心打造一个跨平台的系统控制企业级的网络,但是太阳公司从上到下的执行力不足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马可尼里绝不是庸才,但也不是天才。在马可尼里领导下的太阳公司效率之低在硅谷公司中是有了名的。太阳公司不缺乏英才,但是它平庸而大锅饭式的管理实际上是在进行劣胜优汰。太阳公司很多人离开后都比在太阳干得出色得多,其中包括Google的CEO施密特和Juniper的共同创始人BjornLiencres以及Google早期很多资深的工程师。在太阳公司担任过副总裁的Google前副第一总裁罗森-韦恩讲,在人才竞争中最厉害的一招是从对手那里挖到好的人,而同时必须让它把那些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全留下来。不幸的是太阳公司自己替对手做到了这一点。太阳公司的很多人居然以加入微软为荣,这足以说明了太阳公司在管理上的问题。当大量杰出人才离开、同时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时,马可尼里没有果断地大量裁员。他总给自己一个借口,我们好不容易招到这么多人(在网络泡沫时代,找工程师是很难的),如果现在裁掉冗员,万一市场好起来,我从哪里去招人。事实上,马可尼里担心的“万一”永远没有出现。虽然后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太阳公司的业务有所好转,但是至今没有回到它2001财政年度(2000年7月到2001年6月)的水平(183亿美元的营业额)。而且,世界对信息科技行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马可尼里储备的那些人才(很多是硬件和系统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已经过时了。太阳公司犯下的第二个致命错误就是没有将太阳与微软的操作系统之争和互联网开发工具之争放在和HP、DEC等服务器公司市场争夺之上。这导致了我们前面提到的严重后果。在太阳公司2001年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财报中,太阳公司在投资风险因素(RiskFactors)一章中把IBM、惠普和康柏作为头等竞争者,写在第一段,而把微软放在次要的地位写在第二段。而且只是把它和微软的竞争作为工作站和PC机简单的竞争来对待。原文如下:Ourcompetitorsaresomeofthelargest,mostsuccessfulcompaniesintheworld.Theyinclude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IBM),Hewlett-PackardCompany(HP),CompaqComputerCorporation(Compaq),andEMCCorporation(EMC).WealsocompetewithsystemsmanufacturersandresellersofsystemsbasedonmicroprocessorsfromIntelCorporation(Intel)andtheWindowsfamilyofoperatingsystemssoftwarefromMicrosoftCorporation(Microsoft).ThesecompetitorsincludeDellComputerCorporation(Dell),HP,andCompaq,inaddition……2005年,太阳对微软有了新的认识,把它放在了和IBM等服务器公司同一段里,但是仍然把系统制造商IBM和HP写在第一句话中,微软写在二句话中。今年,也就是舒瓦茨上任的第二年,太阳公司终于意识到微软的威胁,把微软写到了和IBM公司同一句话中。并且在接下来,它首先提到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然后才提到计算机服务商。它提到IBM和惠普时,不再把它们作为计算机制造商的竞争对手而是作为服务商。原文如下:Ourcompetitorsaresomeofthelargest,mostsuccessfulcompaniesintheworld.TheyincludeIBM,Dell,HP,EMC,Fujitsu,HDS,theFujitsu-Siemensjointventure,MicrosoftandIntel.Wecompetewith(i)systemsmanufacturersandresellersofsystemsbasedonmicroprocessorsfromIntel,theWindowsfamilyofoperatingsystemssoftwarefromMicrosoftandtheLinuxfamilyofoperatingsystemssoftwarefromRedHatandothers,aswellas(ii)companiesthatfocusonprovidingsupportandmaintenanceservicesforcomputersystemsandstorageproducts.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基于Windows的服务器市场的销售额终于超过了Unix的销售额(177亿美元对175亿美元),而且这个趋势至今没有逆转。如果太阳公司在十年前能意识到操作系统、互联网开发工具和IT服务业的重要性,今天的计算机工业界可能就是微软、IBM和太阳三足鼎立的局面。十年前,Unix操作系统在企业级用户中的优势如此巨大,连微软都不得不开发一个自己的Unix(十六位微机上的Lenix)。当Unix的工作站公司和相关的软件和硬件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世界出现时,它们需要一个领袖和微软竞争,而太阳公司是最佳选择。太阳公司的正确做法是联合、兼并和扶助大大小小的Unix软硬件公司,同时开源Solaris,而不是打压其他Unix公司。也许Google从太阳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和以往大多数网站都希望其它网站关门自己独大不同,Google一直在帮助其它网站共同发展,分享利润,它的同盟军包括AOL、AskJeeves在内的上百万个网站和网上销售商,这样它在和微软的竞争中至今处于不败之地,因为后者不是简简单单地与Google竞争而是与半个互联网业在竞争。如果太阳公司能做好Unix软硬件公司的领袖,那么今天的企业级计算机市场很可能就是太阳的天下了。如果说不得不和微软竞争是太阳公司的不幸,但是后者并非没有过机会。遗憾的是,太阳没有抓住一瞬即逝的机会,终于功败垂成。这正应了茨威格的话,“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第十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二节 Novell 公司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很多都没有听说过Novell公司,但是它曾经和太阳公司一样,一度有希望在操作系统方面和微软抗衡,但是终因时运不济,败在了微软手下。2.1局域网的微软要谈Novell公司,不可避免地要先介绍3COM公司。在微机出现的前几年,用户大多是对立用户——彼此的计算机互不通消息。个人微机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个人娱乐(比如游戏)、学习、文字处理、日常管理和简单的工业控制等需求。在商业企业中(比如银行)使用的联网的计算机系统几乎无一例外是由中央主机(MainFrame)加外围终端构成——所有计算都是由中央主机完成,而外围终端不过是输入和显示设备。中央主机采用分时的操作系统,同时为众多终端用户服务。在八十年代初期以前,没有人打算用微机取代大型计算机系统。但是,就在1979年,发生了一件当时没有引起人们关注,但对今后计算机发展有深远影响的事。那一年,施乐公司举世闻名的帕洛阿图实验室(XeroxPARC)的几个发明了以太网(Ethernet)的科学家创办了3Com公司,开发出以太网的适配器(Adaptor),俗称网卡。虽然3COM最早是为IBM和DEC等公司的大小型中央主机设计网络适配器,但是,随着微机的普及,3COM公司很快就将生意扩展到主机领域。到了八十年代中期,IBM-PC/AT及其兼容的个人微机在很多任务中已经能取代原有DECPDP和VAX等小型机的地位,而且微机的性价比比小型机高一个数量级以上。如果能将微机联网,共享数据和硬件资源,它们就可以取代小型机系统。遗憾的是,微机最初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资源共享,网络功能是零。3COM公司的以太网服务器和适配器弥补了微机的这个不足,解决了微机的联网问题。以前的VAX或者HP小型机系统基本上是下图的架构:资源和数据是集中管理,所有的计算、存储和打印由小型机完成。它的好处是信息是共享的,但是成本非常高,对于一个几十人的小型企业,基本上用不起VAX小型机加终端的计算机系统。我记得在八十年代中期,一个20~40个用户的VAX系统需要花费近二百万人民币。除了硬件的投入,小型机系统还需要专门的机房和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必须经过硬件公司的培训。虽然小型机速度不慢,但是它的计算速度摊到每个用户上并不快。小型机是整个系统的中心,如果它出现了任何问题,这个系统都无法工作。微机联网后,在很多时候可以代替小型机,它的架构是这样的:在这样一个被称为微机局域网(PCLAN)的系统中,有一台网络服务器,它通常是一台高性能的微机,当然也可以是小型机和工作站,它主要是用来管理网络和存储共享的数据并为微机之间交换数据作为桥梁。计算基本上是在微机上完成,部分不愿意共享的文件也可以保存在本地微机上。由于每台微机有自己的独立性,网络服务器即使出了问题,微机也可以单机工作。虽然每台微机不如小型机快,但几十台微机的总计算能力超过小型机。而且,能够完成同样功能的系统,微机局域网相比之下要便宜得多,在八十年代中期,这样一个40台微机的系统硬件投入只有六七十万人民币。而且,微机系统不需要专门的管理员,运营成本也低。总的来讲这种基于微机局域网的计算机系统相比小型机来说,在大多数应用中优点多于缺点。所以,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微机局域网代替小型机系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是DEC公司后来关门的原因。)3COM公司虽然搞出了微机局域网,但是该公司目标不明确,它从网络适配器、网络服务器到网络操作系统都做。这也许是因为它创立于八十年代初,那时IT行业最挣钱的还是硬件,所以3COM公司实际是以硬件为主,软件为辅。即使当它在网络上失败以后,它仍然习惯性地以硬件为主,买下了生产掌上个人助理系统PalmPilot的母公司USRobotics。由于以太网的标准是公开的,它的适配器没有什么难做的,谁都可以做。而以太网的网络服务器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端PC,任何PC厂商都可以做,因此,在3COM公司出现后,各种兼容的网卡和网络服务器就出现了,这个时候微机局域网市场像微机市场一样混乱而且竞争激烈。其实,微机局域网中最关键的技术是网络操作系统。在这方面也需要一个类似微软的公司来统一它,Novell公司便应运而生了。Novell公司也是诞生于1979年。但是它成为网络公司并且改名为Novell是1983年的事,这时,3COM已经是局域网方面的大哥大了。Novell公司进入网络领域后目标一直很明确——专攻操作系统。如果说3COM在微机局域网领域的地位有点像苹果在微机领域中的地位,那么可以把Novell对应于微软。Novell公司搞了一个叫NOS(NetworkOperatingSystem)的操作系统,对应于微软的DOS。它采用和微软MSDOS同源的DRDOS,因此它的网络操作系统实际上可以完全独立于微软的软件运行,同时又和微软的DOS兼容。虽然Novell后来买了一家网卡公司也做点硬件,但是它的精力一直放在网络操作系统上。随着Novell的网络操作系统在微机局域网上越来越流行,它处在了一个和微软同样的有利位置:不管用户使用哪一个牌子的PC和网络硬件,都可以使用Novell的操作系统。Novell网络操作系统不仅自己安装十分容易,而且建立一个局域网的工程也简单到非专业人员看看说明书也可以做。一个没学过计算机的人看着别人干两次就会了。读者如果曾在九十年代初在中关村转过一两圈,就能记起当时任何一家两三人的小公司都会在自己的业务上写上“网络安装”等字样。很快,Novell的操作系统在局域网上就像DOS在微机上一样普及。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Novell公司成长得一番风顺,不仅很快超过了3COM公司,到1990年,它几乎垄断了整个微机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市场,营业额接近微软(九亿美元对微软的十一亿美元)。因为微机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且微机的局域网比基于Unix服务器、工作站和TCP/IP协议的网络在中小企业中更有前途,Novell公司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微软——它可能垄断企业级的操作系统。在接下来的五年中,Novell仍然靠着浪潮的惯性,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1995年。那一年Novell的营业额超过二十亿美元,相当于微软同年40%的水平。现在回过头来看,Novell这五年的业务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它的进步还是远远落后于微软。2.2操作系统之败显然,微软不可能看着Novell做大,但是,直到1994年以前,它们的竞争并不引人注意。由于微软当时的核心业务还是以个人微机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为主,它和Novell的业务不是太重合,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甚至大于它们的矛盾。在当时,一个企业在安装网络时有两个主要选择,基于各个版本的UNIX和TCP/IP协议的局域网,或者基于Novell的NOS的局域网。前者在用户看来是UNIX,后者是DOS。虽然Novell采用的是DRDOS,但是用户使用起来和微软的MSDOS一模一样,对程序开发者来讲也是一样。Novell无疑是在帮助微软和UNIX争夺企业级的市场。当时,微软在网络操作系统上毫无可圈点之处,它甚至临时性地选择了IBM的OS/2LANServer来抵消Novell在网络上的优势,但是OS/2LANServer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种主流的网络操作系统。1993年和1994年,正如日中天的Novell进行了两次对公司业务颇有影响的并购。第一次是从AT&T购买了UNIX的版权,显示Novell进军UNIX企业市场的决心,从那以后直到今天,Novell的网络操作系统有了服务于UNIX工作站的版本。但是,Novell没有直接推UNIX,说明Novell的技术路线方向明确,并没有像一些失败的公司那样左右摇摆;第二件事是收购被微软打垮的字处理软件WordPerfect,和Borland公司的一个制表软件,表明了Novell进军办公软件市场的决心。后一次收购后来一直有争议,很多人认为Novell不务正业(网络操作系统),胡乱扩张,导致它在网络操作系统上失去了对微软的优势。我个人倒觉得Novell的做法并没有大错。当年,Novell在微机局域网操作系统市场上已经占了百分之七十几的份额,按照诺威格宿命的讲法,无法再让市场占有率翻番了,必须开拓新的成长点。从企业级操作系统进入企业级办公软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事实上,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从企业中挣的钱一直比从个人身上挣的钱多,这证明Novell的切入点是对的。今天的Google也是由在线服务进而进入在线办公软件市场。只是,当微软有了字处理软件Words和制表软件Excel以后,市场上很难再容纳第二家办公软件。不仅是Novell,太阳公司和IBM都试图进入企业的办公软件市场,但都被微软挡在了门外。从1995年起,微软和Novell之争起了质的变化。微软一年前推出的WindowsNT对Novell的影响开始显现出来了。用户已经从DOS转向了Windows,Novell的操作系统对微软的WindowsNT几乎没有优势可言。很难想象一个局域网在其网络服务器上安装Novell的操作系统,同时在联网的微机上使用Windows。显然从服务器到微机一律采用微软的Windows是更好的办法,这时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微软倾斜,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1995年以后,Novell仍然不断在提升自己的产品,并且在技术上做得很好。它的网络操作系统支持所有主要的计算机(运行Windows的PC、UNIX工作站和苹果的PC以及IBM的大型机),为采用多个厂家计算机的复杂的网络系统提供了高性能的统一的平台。Novell的操作系统既可以用专用服务器,也可以用任何一种PC机作为服务器,而且它支持无盘工作站(和微机),适合经费不宽裕的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小企业。但是这些特色都无法抵消微软在微机操作系统上的优势。事实上,没有多少企业需要将五花八门的计算机连起来,因为大部分企业在建立自己网络时都会有一个规划。无盘工作站随着硬件价钱的降低变得越来越没有人要。微软只是老老实实地将微机联好,这就解决了百分之八九十的问题,微软吃住了这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场就能统治企业级网络操作系统了。与其它和微软竞争的失败者相比,Novell在和微软的竞争中几乎没有犯错误。如果说它有什么不足的话,可能在执行力上比盖茨领导的微软有所欠缺。但是,胜利者只能有一个,只要微软垄断微机操作系统,Novell在操作系统上输给微软便是注定了的。Novell无疑知道微软的垄断是阻碍它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2000年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反垄断的官司中,它是最重要的证人。2000年初审判决决定将微软一拆为二,Novell原本可以喘口气,但是,2001布什上台后为微软翻了案,Novell从此掉进了永无天日的深渊。虽然后来Novell把Linux介绍给了它NetWare的用户,并把NetWare与Linux结合起来,总算活了下来,但是已经在网络市场上降到二流的地位。NetWare从企业的视野中消失,只是时间的问题。第十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三节 网景公司第三节网景公司(Netscape)在科技工业史上乃至整个工业史上,能超过微软发展速度并盖过它的风头的公司屈指可数。能否超越微软,哪怕暂时地超越微软也就成为了伟大公司的试金石。网景公司是少数曾经盖过微软风头的公司之一。3.1昙花一现网景公司和微软网络浏览器(WebBrowser)之争已经成为IT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只在这里简要地提一两句,就不再详述了。九十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急需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1994年安德森和克拉克成立了网景公司并于同年推出了图形界面的网络浏览器"网景浏览器"软件。“网景浏览器”一推出就大受欢迎,不到一年就卖出几百万份。1995年,仅成立了一年的网景公司就挂牌上市了,在华尔街的追捧下,网景的股票当天从28美元涨到75美元,以后一直上涨,速度超过了早期的微软。虽然网景公司已经被炒得很红火,盖茨还根本没有注意到网络浏览器的重要性,虽然他的顾问们一再提醒他。也许,盖茨最初只是把浏览器当成了一种一般的应用软件,这样的话微软当然不用太在意。相反,华尔街倒是对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犹豫不前表示不满。同年11月,高盛公司将微软的股票从买入下调到持有,微软的股票应声而下。当同事们再次将网景浏览器展示给盖茨时,盖茨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微软之所以得以控制整个微机行业,在于它控制了人们使用计算机时无法绕过的接口——操作系统。现在,网景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这意味着如果微软不能将它夺回来,将来在互联网上就会受制于人。盖茨意识到微软已经在这个领域落后了,他首先想购买网景,但是被网景拒绝。微软于是马上派人去和网景公司谈判合作事宜,而盖茨一直在遥控谈判。微软的条件苛刻,包括注资网景并且进入董事会。网景现在面对两难的问题,如果答应微软从此就受制于人,而且以前和微软合作的IBM和苹果都没有好结果,反之,不答应微软,就可能像莲花公司和WordPerfect一样面临灭顶之灾。最后,网景选择了和微软一拼,因为它觉得至少目前它还有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后来证明这种技术上的优势根本不可靠,这也是我将技术排在形成垄断的三个条件之外的原因。在微软方面,它也正式向网景公司宣战。1995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周年纪念日,盖茨宣布向互联网进军。盖茨把微软当时的处境比成被日本打败的美国舰队。盖茨通知很多工程师,不管做到哪个阶段,立即停掉手里的工作,然后全力投入微软浏览器IE的开发。盖茨的这种魄力我以后只在佩奇和布林身上又看到过一次,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三次。很快,微软的IE浏览器就问世了,但是功能上远不如网景。盖茨动用了他的杀招—和Windows捆绑,免费提供给用户。由于在技术上和网景公司的Netscape差距太大,IE1.0和2.0在市场上对网景的威胁还不是太明显。但是IE的成长率实际已经超过Netscape了。1997年是个转折年。那年十月,微软发布了性能稳定的IE4.0。不知是为了重视硅谷的用户和人才,还是为了向网景示威,发布会在远离微软总部的硅谷重镇旧金山举行。当天夜里,微软的员工还跑到网景公司偷营劫寨,将一块大大的IE标识放到了网景公司总部楼前的草坪上。这种恶作剧一般是十几二十岁的工科大学生玩的把戏,比如MIT的学生曾经在哈佛和耶鲁的橄榄球赛场中爆出MIT的标志,康奈尔的学生曾经在万圣节把一个几十斤重的大南瓜插到了学校塔楼的尖顶上。一个大公司的员工玩这种恶作剧还很少,难怪网景公司的发言人也给逗乐了。IE4.0非常接近当时的Netscape了,在一些性能上甚至各有千秋。这时捆绑的作用突然间显现出来,用户不再下载即使是免费的Netscape了。网景就被垄断了操作系统的微软用这种非技术、非正常竞争的手段打败。微软终于取得了从用户到网络的控制权,从此,微软帝国形成,再也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在客户软件上挑战微软了。盖茨剩下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去向美国政府司法部解释清楚他的行为的合法性。虽然对微软反垄断调查早在1991年就开始了,但是这一次美国司法部动了真格。1991年的那一次,联邦贸易委员会发现微软开始通过它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进行非正当竞争,但是该委员会最后在对微软是否有滥用垄断优势非正当竞争一事表决时,以二比二的投票没得出结论,案子也就不了了之。这一次,微软违反反垄断协议的证据确凿,因为根据1994年微软和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微软同意不在Windows上捆绑销售其它的微软软件。现在,微软在Windows中捆绑了IE。网景公司当然不依不饶。但是,盖茨狡辩说IE不是一个单独的软件,而是Windows的一个功能。虽然对于用户来讲,是单独软件还是一个功能在使用上没有区别,但是在法庭上,这就决定了一场世纪官司的胜败。美国司法部状告微软垄断行为的反垄断诉讼正式拉开序幕。1997年,美国参议员举行了听证会,盖茨和网景的CEO巴克斯代尔、太阳公司CEO马可尼里、DELL的创始人戴尔等IT领域的巨头出席作证。会上,当盖茨反复强调微软没有在软件行业形成垄断时,巴克斯代尔说,请在座的各位中没有用微软产品的人举手。整个会场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再次强调,请按我说的做,结果还是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说,先生们,看到了吧,百分之百,这就是垄断,这足够说明问题了。很遗憾,网景公司虽然得到了大家普遍的同情,但是,它还没有等到法院对微软的裁决结果下来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网景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多年后,佩奇在总结网景教训时为网景找到了一个可以在微软垄断的压力下生存的办法,虽然是马后炮,但是应该是有效的。3.2佩奇的解决办法在Google上市以后,华尔街一度担心Google是否会重复网景公司的先例,最终被微软靠捆绑手段击败。Google的共同创始人拉里.佩奇在一次会上谈到了这个问题,他的观点颇有新意而又切实可行。佩奇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意是讲,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网景公司在微软捆绑推广自己的浏览器IE后,注定难逃破产的厄运。当然,微软这种非常规的竞争方法很厉害,但是,网景公司也有自己的问题,否则它有可能在微软的压力下生存并发展。网景公司在它的浏览器畅销到网络用户时,没有居安思危,它没有注意去控制互联网的内容,这样一来它失去了保护自己和反击微软的可能性。本来它最有可能成为雅虎。这里我根据我的理解,解释一下佩奇的话。首先网景没有居安思危。让我们先回到1995年。当微软开始开发自己的浏览器时,网景公司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对自己颠覆性的威胁。这也难怪,因为以往微软击败WordPerfect和莲花公司时,只是利用了自己拥有Windows的优势,而没有赤裸裸地在商业竞争中采用免费的倾销方式。网景当时在技术上明显领先于微软,因为微软早期的IE1.0和2.0简直就像是大学生做的课程设计,有无数的Bug,经常死机,兼容性差,还有很多安全性漏洞。即使是在微软抢走了大部分浏览器市场的头几年里,网景的Netscape仍然比微软的好一些。网景公司当时利润率很高,它认为即使将来打价格战,它也未见得输(它没想到微软把售价压到零)。事实证明,网景在技术上的优势是根本靠不住的。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多次介绍了技术领先的产品在商业上失败的例子。网景公司可能没有想到,用户对于网络浏览器根本没有忠诚度可言——对大多数用户来讲,只要给他一个免费的、预装的浏览器,就够用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流失,要比在一般商业竞争中快得多。1997年,当微软员工将IE的标识放到网景公司门前时,网景公司员工马上回敬了微软,把它换成了自己的标识,并且写上网景72、微软18,表示两个公司当时的市场份额。但是,网景这个四倍于微软的市场占有率如此不可靠,以至于仅仅一年半以后,微软就超过了网景公司的市场份额。第二,网景公司的商业模式还停留在卖软件上。这是微软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是不能直接套用到别的公司头上。事实上,当Windows95出来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世界级的基于PC机的软件公司。现在PC世界里仅存活下来的几个世界级的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Adobe和Intuit都出现在Windows95以前(1982年、1987年和1988年)。当微软垄断了微机操作系统以后,就没有像样的软件公司上市并生存下来。原因很简单,如果在微机领域还存在全球性的机遇,那么微软一定不会放过并且将挤垮全部的主要竞争者(MeaningfulPlayers)。网景公司要想逃脱这一厄运,就必须改变商业模式。在1995年,没有哪家公司比网景更有希望成为今天的雅虎。回顾1995年,全世界互联网的内容虽然并不多,但是居然没有一个公司将互联网上杂乱无章的内容组织起来。雅虎居然能够靠手工组织和索引互联网的内容运作,可见互联网之小、组织互联网内容之容易。当网景公司搞出Netscape浏览器时,杨致远和费罗还在学习HTTP的协议。即使最初网景看不到索引和组织互联网内容的重要性,但是到1994年底,当雅虎的流量首次达到一百万次访问时,网景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了。如果那时候网景公司走门户网站(Portal)之路,没有人能阻挡它成为后来的雅虎。也许是浏览器卖得太好了,网景没有采取行动。当雅虎公司成立后,网景公司多多少少看到了雅虎的价值,便为雅虎提供了服务器,却没有去高价收购它(或者自己搞一个)。网景公司甚至没有意识到当初它自己浏览器缺省的启动页面设置的价值,轻易就把它给了Yahoo,以至于用户一开机就知道Yahoo,轻易养大了后者。我不知道如果时光倒流,网景的巴克斯代尔是否会将公司打造成门户网站,但是,如果让今天的佩奇接手当年的网景,他一定会的。第三,和微软这样实力雄厚、雄心勃勃而执行力奇高的公司竞争,必须有办法顶得住微软的轮番进攻,并且有二次、三次的反击能力。除了上面提到的抢先控制互联网的内容外,另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联合PC制造厂商预装Netscape。这一商业手段的可行性后来已经被Google和雅虎证明了。一年前,微软在新的IE中将MSN的搜索设定为缺省搜索引擎,试图在再次利用捆绑的优势挤垮雅虎和Google。但是,雅虎和Google防到了微软这招,分别在世界前两大微机厂商惠普和戴尔的电脑出厂前预装了自己的搜索工具条,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微软捆绑搜索的影响。十几年前,在微机中预装软件的成本比现在还低很多,而网景的浏览器当年是最受欢迎的PC软件之一,因此网景公司是不难说服微机厂商付费预装它的浏览器的。第四,网景公司虽然在抓用户,抓的却是买网景公司软件的用户而不是真正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当时正处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一个免费的邮箱对互联网用户有很大吸引力。Hotmail就是靠这一点,便取得了当时互联网全部流量的一半,这是Hotmail的创始人杰克.史密斯亲口对我讲的。1997年,微软以四亿美元的价钱收购Hotmail时,它已经有了近千万的用户,是当年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如果网景公司能先下手为强,收购Hotmail,它在日后和微软竞争的力量对比上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作为网民上网必不可少的浏览器的发明者,网景公司本来可以成为互联网的领头羊,就像2000年的雅虎和今天的Google。再不济也可以像Adobe和赛门铁克等公司那样成为一个领域的主要厂商(MajorPlayer)。但是,网景公司只辉煌了短短的几年便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网景公司的衰亡固然是微软垄断的造成的,但是,它也有免于厄运的机会,只是自己没有把握好。网景公司后来被美国在线收购,在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了。但是它成为了Google的老师,而它的这个学生避免了重蹈覆辙。从这一点讲,网景公司也是薪尽火传了。第十章 短暂的春秋——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公司 第四节 Real Networks当苹果公司的iPod以高科技精品的面貌上市,并风靡全球时,便有行家指出iPod其实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新品,而是一个翻版的MP3播放器。MP3音乐和播放器大家都很熟悉,它们在iPod出现前好几年就有了,而且最初搞MP3音乐的公司也不是苹果。MP3是当今在互联网上传播音乐的最通用的媒体格式。它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述到1979年AT&T贝尔实验室搞的一些语音压缩算法。到了1991年,德国弗劳恩霍夫(Fraunhofer)应用研究所和AT&T贝尔实验室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将高保真激光唱盘质量的音乐做成有损失压缩的音频压缩标准AudioLayer3,简称MP3。采用MP3数据格式的音乐质量比激光唱盘的质量要差一些,但是数据文件大小小了一个数量级。在互联网兴起以前,这种音频压缩方法并没有广泛应用。1995年,弗劳恩霍夫基于MP3格式推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运行的世界上第一个MP3播放器WinPlay3。当互联网兴起后,大家发现音乐经过压缩后,在互联网上传播成为可能。在MP3以后,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原理相同的音频文件压缩方法。1995年,微软的一位高管罗伯特-格雷斯从微软出来,创办了RealNetworks公司。它一方面开发为互联网服务的通用音频和视频播放器,另一方面为媒体公司,比如NBC提供将节目放到互联网上的服务。该公司的播放器是跨平台的,能支持所有现有的音频和视频压缩格式,并且做到一边下载,一边播放(而不是下载完了再播放)。它还可以根据网路速度的快慢调整音频和视频质量(网路越快,质量越高)。RealNetworks早期非常成功,创办的当年就推出了它的1.0播放器,并且在互联网上转播了NBA的篮球比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RealNetworks每半年就推出一些新产品和服务。但是,到了90年代末,随着微软在播放器市场上地位的加强,RealNetworks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制约。和微软的IE一样,其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也是随Windows操作系统免费提供的。很快,微软的MediaPlayer就超过了RealPlayer,一举夺得市场占有率第一,这里面盗版的Windows也为微软抢夺播放器的市场份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了免费的播放器,很少有人会花四十美元下载一个功能差不多的RealPlayer了(RealNetworks通常把它旧的播放器让用户免费下载,但是它的功能不全,它最新的播放器在美国总是要$39.99,至今如此)。当然,由于专利的限制,有些格式的媒体不能用微软的MediaPlayer播放,必须用RealPlayer付费版播放,但是,如果哪家媒体公司选择了这种格式,观众和听众数必然少而又少,久而久之,这种不能通用的媒体格式便自然而然地趋于淘汰。到2000年,网络上绝大多数媒体都采用微软播放器可以播放的格式。这样,微软利用免费捆绑的MediaPlayer,控制了广大用户计算机上的播放器,进而渐渐控制了互联网上的媒体文件格式。微软从1998年起在播放器上挑战RealNetworks,到2000年前后便夺取了RealPlayer一半的市场份额(Nelson和Comsore等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播放器市场的占有率数据大相径庭,我们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估计。),到了2002年,两家公司便平分秋色了。两年后,RealPlayer的占有率只有微软MediaPlayer的一半不到。以后逐年减少,到去年占不到播放器市场的20%。RealNetworks源于微软又被微软打败。虽然它的境遇和网景公司有些相似,但是,两家公司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网景公司是被动地死守浏览器市场,但是在微软捆绑的打击下节节败退,最后无险可守,从此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RealNetworks也许因为是微软自己人办的公司,谙熟微软的竞争之道,所以一开始就不断在找退路,它在做播放器的同时,提供了多项基于互联网的广播和电视服务。RealNetworks通过向互联网用户收费订阅费(SubscriptionFee)挣钱,同时在广播和电视中插播一些广告。除此之外,它还有音乐付费收听和视频付费收看等等。比如在网上听歌每月十三美元,网上玩游戏每月十美元。由于RealNetworks比较早进入服务市场,同时服务市场又一直是微软的弱项,它在失去了播放器软件市场后,终于守住了网络音频和视频服务的市场。服务性收入在RealNetworks的营业额中份额,最初是空白,但是逐年增加,去年2007年达到了83%。(见下图)靠着付费服务的收入,RealNetworks挺过了从2000年到2002年的互联网最艰难的时期,得以生存下来。但是RealNetworks的营业额始终没有回到2000年的水平。华尔街对它已经很不看好。它的股价从2000年初的90多美元降到2001年3美元的最低点,虽然现在恢复到6美元,也不过是当年的零头而已。今天,RealPlayer退出了一流公司的行列,但是,在互联网历史上,RealNetworks的贡献不可磨灭。它使得音乐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当然这里面Napster的贡献也很大)。在网络泡沫破碎前(2000年),音乐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第二位。其实,RealNetworks有一个更好的办法来抵御微软的竞争,就是走后来苹果iPod的道路,推出自己的便携式媒体播放器。也许是因为RealNetworks源于微软,不知不觉地采用了卖软件的商业模式,而没有想到做一个专门的类似iPod的消费电子产品。也许是因为当Napster打输了和唱片公司的官司后,RealNetworks看不到网上音乐市场的前景,便把精力集中在将新闻等电视节目搬到网络上。遗憾的是,美国广大观众至今仍然习惯于在大屏幕电视上看新闻而不是到计算机的小屏幕上看豆腐块大的视频。至于听歌,大家还是习惯将音乐下载到自己的PC机、iPod和手机上听,而不是通过互联网整天连到RealNetworks的服务器上听。因此RealNetworks的订户数量一直涨不上去,它的商业模式便如同一条死胡同,越走越窄。RealNetworks在和微软竞争中幸存下来,已属不易。而它的前景却依然堪忧。首先,由于苹果iPod的热卖和它的免费的iTunes在PC机播放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RealPlayer的市场份额以更快的速度下降。早晚有一天RealNetworks将不得不把它完整版的播放器免费提供出去。iTunes下载业务还将蚕食掉RealNetworks已所剩不多的付费下载。其次,YouTube的免费服务对RealNetworks的付费订阅冲击很大(其实,RealNetworks自己成为YouTube并不难,但是要求RealNetworks在2000年时推出一个类似YouTube的网站不太现实,因为那时候宽带上网并不普及。RealNetworks在开始时没有采用YouTube的在线服务方式,那么以后它就很难更改其商业模式了。我们在上一章提到,创业的大环境常常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成败发展,RealNetworks和YouTube失之交臂就说明了这一点。)RealNetworks作为早期互联网音乐、视频播放器和服务业的霸主,本来最有资格得到苹果现在在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的统治地位。如果RealNetworks能看到并做到这一点,它和微软的竞争成败都无伤大局。但是,它错失了那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不太容易把握的良机,从此便将领导音乐时尚潮流的使命拱手让给了苹果公司。这也许是一流的苹果公司和二流的RealNetworks之间的差距。结束语从太阳公司到RealNetworks,都在短短的几年到十几年时间里走过了从无到有,再到顶点然后迅速衰落的过程。虽然它们最终败在了微软的手下,但是它们的衰退很大程度上是自己的原因(Novell自身的原因少一些)。如果它们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它们就能在与微软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者竞争的成败甚至都不是很重要。这些公司对我们这个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这些曾经辉煌的公司薪尽火传。今天苹果公司的iPod和iTunes就有RealNetworks播放器和在线下载的影子。今天Google的云计算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当年Novell(和Oracle)的网络PC。网景的浏览器已经是历史,但今天蓬勃发展起来的火狐(Firefox)可以说是它的翻版。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失败是成功之母,IT行业的精英们不仅没有再犯前人的错误,而且做得比前人更好。从这两个方面讲,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些只有短暂光辉的公司。第十一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第一节 风投的起源任何一个公司的创办都离不开资金。传统上创业资金的合法来源只有两种渠道:一种是靠积累(比如继承遗产或者是自己多年的积蓄),第二种是靠借贷(比如从家人、亲戚和朋友那里凑钱,或者从银行抵押贷款)。如果要求创业者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创业,很多人可能会知难而退,更何况最喜欢创业的年轻人恰恰是积蓄最少的群体。从银行贷款必须要有财产可抵押,对于有房子的人来讲最值钱的就是房子,但是房子一旦抵押出去很可能赎不回来,自己便无家可归了,而且不是人人都有房子可抵押。因此,年轻人要通过这两种传统的方法获得创业资金很不容易。这样,资金就成了创业的瓶颈。在很多国家,包括几乎整个欧洲,很少能看到新的公司兴起,原因就是没有人愿意提供创业的资金。美国是一个富于冒险精神的年轻的国度。二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后,一些愿意以高风险换取高回报的投资人发明了一种非常规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Investment,orVC),在中国又简称风投。风险投资和以往需要有抵押的贷款有本质上的不同之处。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如果投资成功,风投资本家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不成功,钱就打水漂了。对创业者来讲,使用风险投资创业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这样就使得年轻人创业成为可能。几十年来,这种投资方式总的来讲非常成功,硅谷在创造科技公司神话的同时,也创造出另一种神话——投资的神话。第一节风投的起源哲学家黑格尔讲:“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Allthatisrealisrational,andallthatisrationalisreal.)这句话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成为最有进步意义的话。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当然如果这个理由不成立了,它终究就会消亡。风投在六十年代后(而不是二战以前)在美国(而不是世界其它国家)蓬勃兴起有它的社会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主导了世界的金融业,在二战后的较长时间里,美国是资本的净输出国,比其它国家有多得多的资本可以进行投资。传统的投资方法是将资本投入到股市上去(PublicEquity)或者购买债券(Bonds,比如国债)。前者一百多年来的回报率平均是百分之七左右,后者就更低了(美国国债的回报率是百分之五左右)。要想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过去的办法只有投入到未上市流通的企业中去(PrivateEquity)。由于吃过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亏,美国政府在很长时间里严格限制银行的各种炒作行为。直到七十年代时,闲余资本只能进行投资,很难用于金融炒作。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纯金融的一些游戏,比如对冲基金(HedgeFunds),那都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了。而对私有企业的投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收买长期盈利看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比如投资大师巴菲特经常做的就是这件事,他很成功的案例是在美国大保险公司Geico(原名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overnmentEmployeeInsuranceCompany)快要破产时,百分之百地以超低价收购了该公司,并将其扭亏为盈,从而获得了几十倍的收益;另一种是投资到一个新的小技术公司中,将它做大上市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购。后者就是风险投资的对象。和抵押贷款不同,风险投资是无抵押的,一旦投资失败就血本全无。因此,风投资本家必须有办法确认接受投资的人是老老实实用这笔钱创业的实业家,而不是卷了钱就跑了的骗子(事实上,风险投资钱被骗的事件还时有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任总统的努力,美国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SocialSecuritySystem)和信用制度(CreditSystem),使得美国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信用(Credit)这一基础之上。每个人(和每个公司)都有一个信用记录,通过其社会保险号可以查到。美国社会对一个人最初的假定都是清白和诚实的(InnocentandHonest),但是只要发现某个人有一次不诚实的行为,这个人的信用就完蛋了——再不会有任何银行借给他钱,而他的话也永远不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诚信上犯了错误,改了也不是好人。全美国有了这样的信用基础,银行就敢把钱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借出去,投资人也敢把钱交给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去创业。不仅如此,只要创业者是真正的人才,严格按合同去执行,尽了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了,风投公司以后还会愿意给他投资。美国人不怕失败,也宽容失败者。大家普遍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点在世界其它国家很难做到(当然,如果创业者是以创业为名骗取投资,他今后的路便全被堵死了)。美国工业化时间长,商业发达,和商业有关的法律健全,也容易保护风险投资。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而言,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很多美国人是第一代移民,爱冒险,而且想象力丰富,乐于通过创业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美国的大学总体水平领先于世界,并且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平衡得比较好,容易做出能够产业化的发明创造。这两条加在一起,使得风险投资人可以很方便的发掘到好的投资项目和人才。上述这一切原因凑到一起,就形成了风险投资出现和发展的环境。高回报的投资一定伴随着高风险,但反过来高风险常常并不能带来高回报。任何一种长期赚大钱的金融投资必须有它内在的动力做保证。股票长期来讲总是呈上涨趋势,因为全世界经济在发展。风险投资也是一样,它内在的推动力就是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由于新的行业会不断取代老的行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专门投资新兴行业和技术的风险投资从长期来讲回报必定高于股市。因此风险投资看上去风险大,但是并不是赌博,它和私募基金都是至今为止收益最高的投资方式(回报率分别在15%和20%上下)。正是鉴于它的高回报,不断有人和单位(Institute)愿意将越来越多的钱放到风险投资基金中去,比如斯坦福大学将其退休基金的很大一部分放到在风投公司KPBC去投资。近三十年来,风投基金越滚越大,从早期的一年几万美元,到2006年的每季度六七十亿美元。由于风投公司不公开财务报告,很难准确了解美国风投的准确规模,但是普遍估计2007年的美国的风投基金规模大约是二三百亿美元。现在,美国自己已经消化不了全部的风投资本了,因此这些年美国大的风投公司也开始在海外投资,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投在了中国和印度(欧洲的风投至今仍然很少)。从财务和税务上讲,风险投资和传统的私募基金(以下简称私募基金)类似,但是它们的投资对象和方式完全不同。私募的投资对象大多数是拥有大量不动产和很强的现金流(CashFlow)的传统上市企业,这些企业所在的市场被看好,但是这些企业因为管理问题,不能盈利。私募基金收购这些企业,首先让它下市,然后采用换管理层、大量裁员、出售不动产等方式,几年内将它扭亏为盈。这时或者让它再上市,比如高盛收购汉堡王(BurgerKing)后再次上市;或者将它出售,比如Hellman&Friedman基金收购双击广告公司DoubleClick,重组后卖给Google。运作私募基金要求能够准确估价一个问题重重的公司、具有高超的谈判技巧和资金运作本领,但是最关键的是要能摆平劳工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蓝领的工人和工会(因为私募基金一旦收购一个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卖掉不良资产和大规模裁员)。从这个角度上讲,私募基金是在和魔鬼打交道,但他们是更厉害的魔鬼。风险投资则相反,他们是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打交道,同时他们又是更聪明的人。风险投资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评估一项技术,并预见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所以有人讲,风险投资是世界上最好的行业。要了解风投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和运作方式,然后了解风投的结构和决策过程。第十一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第二节 风投的结构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CapitalFunds)主要有两个来源:机构(Institutes)和非常有钱的个人。比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基金会就属于前者。当然,为了让投资者放心,风险投资公司自己也会拿出些钱一起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一般是由风险投资公司出面,邀集包括自己在内的不超过499位投资者(和投资法人),组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LiabilityCompany,LLC)。为了避税,在美国融资的基金一般注册在特拉华州,在世界上其它地区融资的基金注册在开曼群岛(CaymanIslands)或者是巴哈马(Bahamas)等无企业税的国家和地区(如果读者创业时遇到一个注册在加州或纽约的美国基金,那一定是遇到骗子了)。为什么不能超过499人呢?因为根据美国法律规定,一旦一个公司的股东超过五百人,就必须像上市公司那样公布自己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情况。而风险投资公司不希望外界了解自己投资的去处和资金的运作,以及在所投资公司所占的股份等细节,一般选择不公开财务和经营情况,因此股东不能超过五百人。每一轮基金融资开始时,风投公司要到特拉华等地注册相应的有限责任公司,在注册文件中必须说好最高的融资金额、投资的去处和目的。风险投资公司会定一个最低投资额,作为每个投资人参与这一期投资的条件。比如红杉风投一期融资常常超过十亿美元,它会要求每个投资人至少投入两百万美元。显然,这只有机构和非常富有的个人才能拿得出。风险投资公司每一次融资便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它的寿命从资金到位开始(CloseFund)到所有投资项目要么收回投资、要么关门结束,通常需要十年时间,前几年是投入,后几年是收回投资。一个风险投资公司通常定期融资,成立一期期的风险基金。基金为全体投资人共同拥有。风险投资公司自己扮演一个称作总合伙人的角色(GeneralPartner),其它投资者称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Partner)。总合伙人除了拿出一定资金外,同时管理这一轮风险基金。有限合伙人参与分享投资回报但是不参加基金的决策和管理。这种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能保证总投资人能够独立地、不受外界干扰地进行投资。为了监督总投资人的商业操作和财务,风投基金要雇一个独立的财务审计顾问和总律师(AttorneyinGeneral),这两个人(或者公司)不参与决策。风险投资比炒股要凶险得多,一旦出错,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为了减少和避免错误的决策,同时替有限合伙人监督总投资人的投资和资本运作,一个风投基金需要有一个董事会(BoardofDirectors)或者顾问委员会(BoardofAdvisors)。这些董事和顾问们要么是商业界和科技界的精英,要么是其它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人。他们会参与每次投资的决策,但是决定由总投资人来做。风险投资基金的总合伙人的法人代表和基金经理们一般都是非常懂技术的人,很多人是技术精英出身,很多人自己还成功创办过科技公司。比如被称为世界风投之王的约翰.多尔(JohnDoerr)原来是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中国最大最好的两个风投公司北光(NorthernLight)和赛伯乐(Cybernaut)的创始人以前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比如创办北极光创投的邓峰和柯岩博士,原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防火墙公司Netscreen的创始人,同时是网络安全的专家。赛伯乐的创始人朱敏博士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话电视会议技术和服务公司Webex的创始人。为了确保对最先进技术的了解,风险投资公司会招很多技术精英,同时还会请外面的技术顾问,比如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一起来帮助评估每一项投资。风险投资基金一旦进入被投的公司后,就变成了该公司的股份。如果该公司关门了,相对于公司创始人和一般员工,风投基金可以优先把公司财产变卖后的钱拿回去。但是,这时能拿回的钱通常比零多不了多少。如果投资的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购,那么合伙人或者直接以现金的方式回收投资,或者获得可流通的股票。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都有可能被采用。前者一般针对较小的基金和较少的投资,总合伙人会在被投资的公司上市或者被收购后的某一个时间(一般是在解禁期LockPeriod以后)将该基金所拥有的全部股票卖掉,将收入分给各个合伙人。这样基金管理的成本较低。但是,如果基金占得股份较大,比如风险投资在很多半导体公司中常常占到股份的一半以上,这种做法就行不通了。因为上市后统统卖掉其拥有的股票,该公司的股价会一落千丈。这时,风险投资的总合伙人必须将股票直接付给每个合伙人,由每个合伙人自己定夺如何出售股票。这么一来,就避免了股票被同时抛售的可能性。虽然这么做基金管理的成本(主要是财务上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大的风投公司必须这么做,比如KPCB和红杉风投在Google上市180天后,各自拥有几十亿美元Google股票,如果这些股票一下子涌到股市上,就会造成Google股票的大跌,于是两家风投将股票分给了有限合伙人,由他们自行处理。事实上大部分合伙人并没有抛售,结果Google的股票在180天后不降反涨。为了降低风险,一轮风投基金必须要投十几家到几十家公司。当然,为了投十家公司,基金经理可能需要考察几百家公司,这笔运作的费用不是个小数,必须由有限合伙人出,一般占整个基金的2%。风投公司总合伙人为了挣钱,还要从有限合伙人赚到的钱中提取一部分利润,一般是基本利润(比如8%)以上部分的20%。比如某个风投基金平均每年赚了20%的利润,总合伙人将提取(20%-8%)×20%=2.4%,外加2%的管理费共4.4%,而有限合伙人得到的回报其实只有15.6%,只相当于总回报的四分之三。因此,风投公司的收费其实是非常高昂的。管理风投基金的风投公司本身也是个LLC,其最高管理者就是风投公司的合伙人了(Partner)。风投公司本身不会有什么CEO、总裁之类的头衔(有这些头衔的风投公司一定是冒牌货),风投公司的合伙人不仅在风投公司内部地位崇高,而且在科技界呼风唤雨,比如KPCB的合伙人约翰?多尔就是Google、太阳、亚马逊等多家上市公司和更多未上市公司的董事。在风投刚刚进入中国时,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在一次风险投资研讨会上,来了很多公司的CEO、总裁等“贵宾”,礼仪小姐一看这些人的职务,便把他们请到前排入座。后来来了一位客人,礼仪小姐一打听是什么合伙人,便把他安排到后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就座。这位合伙人没说什么就在后排坐下了。结果那些CEO和总裁们看他坐到了最后,谁都不敢往前面坐了,因为这些CEO和总裁们所在的公司都是他投资的,而他们的职位也是他任命的。由此可见风投合伙人在业界的影响。大的风险投资公司每一轮融资的资金都很多,比如红杉风投一轮基金动辄十几亿美元,如果每家公司只投资一两百万美元,一来没有这么多公司可供投资,二来即使有,总合伙人要在几年里审查几千几万家公司,也是明显不现实的,因此它们每一笔投资不能太小;而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公司本身都很小,尤其是初期,它们只需要融资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就可以了,大风险投资公司就不会参与。对于这些公司的投资就由一类特殊的风险投资商——天使投资人来完成。天使投资(AngelInvestment)本质上是早期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人,简称天使,常常是这样一些有钱人:他们很多人以前成功地创办了公司,对技术很敏锐,又不愿意再辛辛苦苦创业了,希望出钱让别人干。在硅谷这样的人很多,他们的想法就是“不愿意当总(经理),只肯当董(事)”。一些天使投资人独立寻找项目,进行投资,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几个人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小的有限责任公司LLC或者有限伙伴关系(LimitedPartnership,简称LP),通常称作天使投资社AngelFirm来共同投资。天使投资社的经营管理方法千差万别,有的是大家把钱凑在一起,共同投资;有的是每个人自己选项目各自投资,同时介绍给社里,社里会加倍投入(Match)该天使投资人所投金额。其实,约翰.多尔和麦克.莫利兹投资Google是就是采用这种策略,他们两人每人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些钱投给Google,同时他们所在的KPCB和红杉风投拿出同样(可能更多)的钱也投到了Google上。当然,有些天使投资社管理更灵活,当某个天使投资人投资一个公司后,其他合伙人可以选择跟进(Follow),也可以不跟进(Pass),没有什么义务,大家坐到一起只是为了讨论一下问题而已,共同使用一个律师和会计。了解了风险投资的管理结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公司是如何投资的。第十一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第三节 风投的过程风险投资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科技公司创办的过程。在美国,一个新兴的科技公司(Startups)的创业过程通常是这样的:来自思科公司的工程师山姆和IBM公司的工程师强尼发明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当然这种技术和他们所在公司的核心业务无关,两人觉得这种技术很有商业前景,他们就写了个专利草案,又花五千美元找了个专利律师,向美国专利局递交了专利申请(关键之一,知识产权很重要)。两个人下班后以及周末的所有时间全泡在山姆家的车库里用模拟软件Matlab进行模拟,证明这种技术可以将无线通信速度提高五十倍(关键之二,是否有数量级的提高是衡量一项新技术是革命性的还是革新性的关键。)两个人想了好几种应用,比如代替现有的计算机Wifi,或者用到手机上,于是在原有的专利上又添加了两个补充性专利。强尼和山姆于是拿着自己做的Powerpoint投影胶片、实验结果和专利申请材料到处找投资者,在碰了七八次壁以后,找到了山姆原来的老板,思科早期雇员亚平。亚平从思科发了财后不再当技术主管了,自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有钱人一起在做天使投资人。亚平和不下百十来个创业者谈过投资,对新技术眼光颇为敏锐,发现山姆和强尼的技术很有独到之处,但是因为山姆和强尼讲不清楚这种技术的具体商业前景在哪里,建议他们找一个精通商业的人制定一个商业计划BusinessPlan(关键之三,商业计划很重要)。强尼找到做市场和销售的朋友迪克,并向迪克大致介绍了自己的发明,希望迪克加盟共同开发市场。迪克觉得和这两个人谈得来,愿意共同创业。这时出现了第一次股权分配问题。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工作都是山姆和强尼做的,两个人各占未来公司的50%股权和投票权。迪克加盟后,三个人商定,如果迪克制定出一个商业计划书,他将获得20%的股权,山姆和强尼将减持到40%。迪克经过调查发现,山姆和强尼的发明在高清晰度家庭娱乐中心的前景十分可观,于是制定了可行的商业计划书,并得到了20%的股权。三个人到目前为止对今后公司的所有权见下表。三个人再次找到亚平,亚平请他的朋友,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的查理曼教授作了评估,证实了山姆等人的技术是先进的并有相当的复杂度,而且有专利保护,别人不易抄袭模仿。亚平觉得可以投资了,他和他的天使投资团觉得山姆、强尼和迪克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值(未融资前)一百五十万美元,而三个创业者觉得他们的工作值二百五十万,最后商定定价二百万(注:对公司的估价方法有按融资前估价,即Pre-Money,和融资后估价,即Post-Money两种。从本质上讲,这两种方法是一样的,我们这里的估计都以Pre-Money来计算)。亚平和他的投资团投入五十万,占到股份的20%。同时,亚平提出下列要求:1.亚平要成为董事会成员;2.山姆、强尼和迪克三人必须从原有公司辞职,全职为新公司工作。并且在没有新的投资进来以前,三个人的工资不得高于每月四千美元;3.山姆等三人的股票必须按月在今后的四年里逐步获得(Vested),而不是在公司成立时立即获得。这样如果其中有人离开了,他只能得到一部分股票;4.如果有新的任何融资行为必须通知亚平的天使投资团。现在山姆等人就必须正式成立公司了。为了将来融资和开展业务方便起见,他们在特拉华州注册了赛通科技有限公司。山姆任董事会主席、迪克和亚平任董事。山姆任总裁,强尼任主管技术的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迪克任主管市场和营销的副总裁。三个人均为共同创始人。公司注册股票一千五百万股,内部核算价格每股二十美分。在亚平投资后(的那一瞬间),该公司的内部估计已经从两百万增加到二百五十万,以每股二十美分计算,所有股东的股票只占到1250万股(250万/0.2=1250万)。那么为什么会多出来250万股,它们并没有相应的资金或者技术做抵押,这些股票的存在实际上稀释了(Dilute)所有股东的股权。为什么公司自己要印这些空头钞票呢?因为它们必须留出来给下面的用途:1.由于山姆等人的工资很低,他们将根据自己的贡献,拿到一部分股票作为补偿;2.公司正式成立后需要雇人,需要给员工发股票期权;3.公司还有一些重要的成员没有进来,包括CEO,他们将获得相当数量的股票。现在,该公司各位股东股权如下:接下来,山姆等人辞去以前的职务,全职创业。公司很成功,半年后做出了产品的原型(Prototype)。但是,50万投资已经花完了,公司也发展到20多人。250万股票也用去了150万股。这时,他们必须再融资。由于该公司前景可观,终于得到了红杉风投的青睐。红杉风投为该公司作价1500万美元,这时,该公司的股票每股值1美元了,比亚平投资时涨了四倍。红杉同意投资500万美元,占25%,这样总股数增加到2000万股。同时,红杉风投将委派一人到该公司董事会任职。山姆等人还答应,由红杉风投帮助寻找一位职业经理人做公司的正式CEO。双方还商定,融资后再稀释5%,即100万股,为以后的员工发期权。现在该公司股权如下:读者也许已经注意到,红杉风投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大的股东。两年后,该公司的样品研制成功,并获得东芝公司的订单,同时请到了前博通公司的COO比尔出任CEO。比尔进入了董事会,并以每股三美元的价钱获得100万股的期权。当然新来的员工也用去一些未分配的股票。这时该公司的股价其实比红杉风投投资时,已经涨了两倍。比尔到任后,公司进一步发展,但是仍然没有盈利。于是,董事会决定再一次融资,由红杉风投领头协同另两家风投投资一千五百万。公司在投资时作价一亿五百万,即每股五美元。现在,该公司股权变为:这时,投资者的股份已占到44%,和创始人相对,即拥有了一半左右的控制权。又过了两年,该公司开始盈利,并在高盛的帮助下增发六百万股,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时原始股定价每股25美元。这样,一个科技公司在VC的帮助下便创办成功了。上市后,该公司总市值大约七亿五千万美元。该公司股权如下:这时,创始人山姆等人成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亿万富翁,其员工共持有价值近五千万美元的股票,不少也成了百万富翁。但是,山姆等全体公司员工只持有44%的股份,公司的所有权的大部分从创始人和员工手里转移到投资者手中。一般来讲,一个创始人在公司上市时还能握有10%的股份已经很不错了。作为最早的投资者,亚平的天使投资团收益最高,高达一百二十四倍。红杉风投的第一轮获利二十四倍,第二轮和其它两家风投均获利四倍。显然,越早投资一个有希望的公司获利越大,当然,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大的风投基金都会按一定比例投入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这样既保证基本的回报,也保证有得到几十倍回报的机会。我不厌其烦地计算每一个阶段创始人和投资人的股权和价值,是想为那些想求助于风险投资创业的人提供一个参考。我遇到了许多创业者,他们在接触投资人时几乎毫无融资的经验,有些漫天要价,有些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风险投资必须是渐进的,在每一个阶段需要多少钱投入多少钱,这样对投资者和创业者都有好处。对投资者来讲,没有任何一家投资商会在刚开始时就把今后五年的开销全包了的,这样风险太大。对创业者来讲,早期的公司股价都不会高,过早大量融资会使得自己的股权占得太低,自己不但在经济上不划算,而且还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甚至在创业的一半就被投资人赶走。在上面的例子中,天使投资人和风投一共投入两千零五十万美元,在上市前占到43%,三个创始人和其他员工占57%。如果在最初公司估价只有两百万时就融资两千多万,到上市前,投资方将占股份的80%以上,而创始人和员工占不到20%。上面的情况是一个简化得不能再简化的投资过程,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都会比它复杂得多。比如,通常天使投资人可能是几家而不是一家,很多人都会要求坐到董事会里去,这样在真正风险投资公司投资时,董事会已经变得很庞大。在这种情况下,风投公司通常会以当时合理的股价(FairMarketValue)从天使投资人手中买回股权,并把他们统统从董事会中请出去。否则每次开董事会坐着一屋子大大小小的股东,大家七嘴八舌,还怎么讨论问题。大部分天使投资人也愿意兑现他们的投资收益,以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上面这个例子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情况,该公司的发展一帆风顺,每一轮估价都比前一轮高,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不少公司在某一轮风险投资资金用完的时候,业绩上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下一轮融资时估价还会下降。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在这样一家半导体公司工作,他们花掉了近亿美元的投资仍然不能使公司盈利,这样必须继续融资,新的风投公司给的估价只有前一次估价的三十分之一,但是创始人和以前的投资人不得不接受这个估价,以避免公司关门,那样他们的投资一分钱也拿不回来。第十一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第四节 投资的决策和公司的估价我们在上一节中举了一个风投投资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忽略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风险投资公司如何决定是否投资一个公司(或者一个产业),以及如何决定一个小公司的价值。这两个问题要回答清楚需要专门写一本书,因为每一次投资的情况都不相同,前一次投资的案例通常不能用到下一次。因此,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一些投资和估价的原则。我们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风投常常是分阶段的,可以有天使投资阶段、第一轮和后一轮(或者后几轮)。天使投资阶段的不确定性最大,甚至无章可循,很多成功天使投资回想起来都不知道是如何成功的,包括开始投资Google的一些天使投资人都搞不清楚Google是干什么的。我的一位朋友是世界上该领域最大的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该公司先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又以几十亿美元的高价卖掉。这位共同创始人对我讲,他们创业的第一笔钱,是从一个台湾的天使投资人那里拿到的五十万美元。这个投资人根本就不是IT领域的人,也搞不懂他们要干什么,最后请了一位相面先生给他们三个人看了看相,这三个人身材高大,面相也不错,于是那位投资人就投资了。当该公司以几十亿美元的高价被收购时,这位天使投资人也许应该感谢那位相面先生,为她带来了上百倍的投资收益。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很多大的风险投资公司都跳过这一轮。一些更加保守的风投基金只参加最后一轮的投资。有些清清楚楚地说明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不投资:1.不盈利的不投,2.增长不稳定的不投,3.公司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不投,甚至有些风投基金只投已经有了十二到二十四个月内上市计划的公司。当然,到了这一步,常常是融资的公司挑选风投了,能在这一步拿到合同的风投要么是在IT界关系很广的公司,要么是很有名的公司,以至于新兴公司上市时要借助它们的名头。通常,当股民们看到某家将要上市的公司是KPCB或者红杉风投投资的,他们会积极认购该公司上市发行(IPO)的股票。比较复杂的是中间的情况。让我们来看两个我遇到的真实的例子,读者就会对风投的决策过程和股价方法有了解。一位世界名牌大学的学生发明了一种手机上的软件,非常有用,他在网上让人免费下载试用,然后在试用期满后向愿意继续使用的用户收一些钱,这样几年他也挣了十来万美元。他想成立一家公司把这个软件做大做好。他找到一家风投,正巧这个风投基金的总合伙人是我的朋友,就拉我一起和这个创业者面谈。我们仔细听了他的介绍并且看了他的软件。投资人承认他是个有能力的年轻人,软件也是个好软件,但是不投资。投资人给他算了一笔账。这种手机上的软件要想推广必须在手机出厂时预装,一般来讲,虽然这种软件的零售价可以高达十美元以上,但是手机厂商出的预装费不会超过一毛钱,假定为八美分。通常一个领域在稳定的竞争期会有三个竞争者,不妨假设这个创业者能跻身于三强并排到老二。在软件业中,一般前三名的市场份额是60%、20%和10%(剩下10%给其它的竞争者),那么在很理想的情况下,这位创业者可以拿到全世界20%的手机市场的预装权。我们不妨假设全世界手机一年销售十亿部,他可以拿到两亿部的预装权,即一年两千万美元的营业额。读者可能会觉得两千万美元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实际上在风投眼里却没有多少,在美国一个工程师一年的开销就要二十万美元。世界上有四五个国家近十个主要手机生产厂家,要想拿下这20%的市场需要一家一家谈。手机的软件不像个人计算机的软件,有了漏洞(Bug)在网上发布一个补丁自动就补上了,手机软件出了问题有时要将手机回收,因此手机厂商测试时间很长,拿下一个手机合同一般要18个月的时间,因此这款软件的销售成本是很高的。我们不妨假设这个小公司的纯利润率有15%(已经不低了),那么它一年的利润是二百四十万美元,虽然读者觉得一年挣几百万美元已经不错了,但是因为这个生意不可能成长很快(取决于手机市场的成长),在股市上市盈率(P/E值)平均也就是20倍,那么这个公司的市值最多最多不超过五千万美元。一个价值不超过一亿美元的公司是无法在美国上市的,因此这个公司还没有创办,它无法上市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位同学失败的原因不在技术上,不在他个人的能力,而是题目没有选好。风投喜欢的是所谓的十亿美元的生意(BillionDollarBusiness)。最后,我做风投的朋友建议这位同学找找天使投资人,因为这样一件事做好了还是有利可图的,也许会有天使投资人喜欢投资。风投由于是高风险的,自然要追求高回报。每当创业者向我介绍他们的发明时,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保证把一块钱变成五十块”。虽然风险投资最终的回报远没有几十倍,但是,投资者每一次投资都会把回报率定在几十倍以上(上面那个手机软件显然达不到几十倍的回报)。因此我这第一句话通常就难倒了一多半创业者。大部分人听到这句话的反应是:“要这么高的回报?是否太贪了?两年有个三五倍不就不错了吗?”一般传统的投资几年有个三五倍的回报确实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由于风投失败的可能性太大,它必须把回报率定得非常高才能收回整体投资。据我一位做风投的朋友讲,红杉风投当年投资Google的那轮风投基金高达十几亿美元,只有Google一家投资成功了,如果Google的回报率在一百以下,整轮基金仍是亏损的。从另一方面看,对风投来讲几十倍的投资回报是完全可及的。五十年代早期风投AR&DC投资DEC,回报是五千倍($70,000到$355,000,000),KPCB和红杉风投投资Google是五百倍(一千万到五十亿美元),而Google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安迪.贝克托森的回报超过万倍(十万美元到今天的十五亿美元)。要做到高回报必须首先选对题目。一个好的创业题目最要紧的是具有新颖性,通常是别人没想到的,而不是别人已经做成功的。很多创业者喜欢模仿,虽然这样也有成功的可能,却不可能为风投挣到几十上百倍的投资回报。比如中国九十年代出现了很多做DVD机的厂家,早期的几家挣到了钱,后面的几百家都没挣到什么钱;其次,创业的题目不能和主流公司的主要业务撞车。九十年代时,风投公司对软件公司的创业者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要做的事情,微软有没有可能做?”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果回答“可能”,那么风投基金的总合伙人接下来就会说“既然微软会做,你们就不必做了。”如果回答是“不会”,那么总合伙人又会说“既然微软不做,看来没必要做,你们做它干什么?”二零零零年后,风投公司还是对软件和互联网的创业者问这个问题,只是微软变成了Google。这个例子说明,如果创业的项目和微软和Google这样的公司的业务有可能撞车,那么失败的可能性极大。除此之外,一个好的题目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这个项目一旦做成,要有现成的市场,而且容易横向扩展(Leverage)。这里面要说几句“现成市场”的重要性,因为一个新兴公司不可能等好几年时间,等市场培养成熟才开始销售。事实上有很多失败的例子是技术、产品都很好,但市场条件不成熟。比如当年甲骨文搞的网络PC,从创意到产品都不错,但是当时既没有普及高速上网,更没有强大的数据中心,因此失败了。直到十年后的今天,Google提出“云计算”的概念并建立了全球相联的超级数据中心,拉里-埃里森的这个梦想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没有一个小公司能等得起十年。横向扩展是指产品一旦做出了,很容易低成本的复制并扩展到相关领域。微软的技术就很好横向扩展,一个软件做成了想复制多少份就复制多少份。太阳能光电转换的硅片就无法横向扩展,因为它要用到制造半导体芯片的设备,成本很高,而且不可能无限制扩大规模,因为全世界半导体制造的剩余能力有限。2.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我们前面介绍的手机软件的项目就不具备这个特点,因为它的增长被手机的增长限制死了。3.必须具有革命性。我通常把科技进步和新的商业模式分成进化(Evolution)和革命(Revolution)两种,虽然它们的英文单词只差一个字母,意义可差远了。创业必须要有革命性的技术或者革命性的商业模式。现在,让我们看一个好的例子——PayPal,它具备上述好题目所必需的条件。首先,它的市场非常大。世界上每年的商业交易额在数十万亿美元,其中现金占了将近一半,信用卡占四分之一;其次,它的市场条件成熟了。随着网上交易的发展,现金和支票交易显然不现实,只能使用信用卡,其交易方式如下:而信用卡在网上使用经常发生被盗事件(比如商家是钓鱼的奸商,一旦获得买家信用卡信息,就会滥用其信用卡),安全性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的网上支付方式。PayPal的想法很好,由它来统一管理所有人的信用卡或者银行帐号,商家不能直接得到买家的帐号信息。交易时,商家将交易的内容告知PayPal,并通过PayPal向买家要钱,买家确认后,授权PayPal将货款交给商家,商家无法得知买家信用卡和银行账户信息。而且,PayPal要求商家和买家提供并确认真实的地址和身份,尽量避免欺诈行为。对于五百美元以下的交易,PayPal为付款方提供保险,如果付款方被骗,PayPal将偿还付款方损失,由它去追款。PayPal的商业模型如下:这种付款方式要安全得多,其好处是易见的,当网上购物的发展起来后,其推广的条件便具备了,不需要培养市场。而每年十几万亿美元的交易,对PayPal来说几乎是无穷大的发展空间,尽管PayPal现在每年以30-40%的高速度发展,到2007年仍然只有40亿美元左右的交易额,发展空间很大。所以PayPal这个题目是一个可以在很长时间内高速发展的生意。PayPal在技术上虽然没有什么独到之处,但是它的商业模式却是革命性的。风投公司一旦确定什么生意、什么公司可以投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估价一家投资对象了。和投资股市不同,风险投资的对象大多没有利润甚至没有营业额可言,其估价不能按照传统的市盈率(P/E值)或者折扣现金流(DiscountedCashFlow)来衡量,关键是看今后几年该公司发展的前景以及看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发展到哪一步了。和投资股市另一个不同之处,新创公司因为没有什么业绩可以衡量,创始人和早期员工的素质就变得很关键。一般来讲,一些HighProfile的创始人,比如思科公司的资深雇员和斯坦福的教授,创办的公司容易获得较高的股价。风险投资公司一旦将资金投入一个新创的公司后,它的投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才刚刚开始。第十一章 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第五节 风投的角色对风险投资家来讲,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当一个甩手掌柜:把钱投到一家公司,不闻不问,几年后几十倍的利润拿回来。这种情况对于天使投资确实发生过,比如有一个从洛杉矶募集资金的天使投资团将钱投入了早期的Google,等Google上市时,该投资团的合伙人,包括NBA明星奥尼尔、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和一些好莱坞明星,稀里糊涂地就挣到了一大笔钱。对于比较大的风险投资,反而很少发生。大多数办公司的人的经验总有局限性,尤其是IT行业的创始人大多是技术出身,没有商业经验和“门路”(在美国,门路和在中国一样重要)。风投公司就必须帮助那些创始人把自己投资的公司办好。毕竟,他们已经在一条船上了。风投公司介入一个新兴公司后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做顾问。这个顾问不仅需要在大方向比如商业上给予建议,而且还要在很多小的方面帮助创始人少走弯路。我在前一章“硅谷的另一面”中提到,创办一个小公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而创始人常常缺乏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这时风投公司(坐在被投公司董事会席上的那个人)就必须帮忙了。我的一位朋友原来是苹果公司副总裁、乔布斯的朋友,现在是活跃的投资人,他给我讲了下面一个例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
正序
倒序
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2
浪潮之巅-3
浪潮之巅-4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浪潮之巅
浪潮之巅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