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 - 基辛格-20

才到达目的地,让人感觉英国是好整以暇。还有一点,不论道德上的考虑与衡量有多么值得,英国不愿保证波罗的海国家的安全,必会被性格偏执的斯大林解释成是:为方便希特勒经由波兰进攻苏联。然而导致德苏协定的不是英国拙劣的外交手法。真正的问题出在要满足斯大林所有的条件,英国便不可能不放弃自一次大战后坚持至今的每一个原则。如果苏联也能搭便车享受同样的待遇,就没有必要为保卫东欧小国不受德国的凌虐而划定界限。英国领导阶层如果更斤斤计较一点,或许就会把这条线划在苏联边界而非波兰边界,以便大大增加与苏联谈判的筹码,也会使斯大林认真考虑参与有关保护波兰的谈判。为了道德信誉,民主国家再也不能姑息新一轮的侵略,即使涉及本身的安全也不例外。现实政治一定要求,要就英国给予波兰保证的战略意义深入分析,凡尔赛建立的国际秩序,则要求英国外交方向须以道德及法律考虑为主。斯大林有策略无原则;民主国家维护原则,却未能订出策略。法军消极地躲在马其诺防线之后,苏联红军也在其国界内伺机而动,在这种情况下波兰根本保不住。1914年时,欧洲各国因军事与政治计划不相联属而致走上战争。军方参谋人员的各种作战计划固然可圈可点,政治领袖却对其一无所知,或缺乏可与军事计划之规模相比拟的政治目标。1939年时,军事与政治的步伐又不协调,而这一次的情形正好相反。西方强国具有在道理及道德上无懈可击的政治目标——制止希特勒。可惜始终未能定出可达成这个目标的军事策略。1914年的战略专家太过跃跃欲试;1939年的战略专家则太过谦让自制。1914年时,每一国的军人都蠢蠢欲动;1939年时,军方却有种种顾虑(连德国也不例外),便把军事判断交到政治领袖手中。1914年是有策略无政策,1939年是有政策无策略。俄罗斯在两次大战的爆发上都扮演决定性的角色。1914年,俄国严守与塞尔维亚的盟约和僵化的动员日程表,因而促成最后的开火;1939年,斯大林使希特勒免于两面作战的恐惧,当时他必然心知肚明是他使得全面性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1914年,俄罗斯是为荣誉参战;1939年,它鼓励战争,目的是在分享希特勒征服的战利品。不过德国在这两次大战爆发前的行为如出一辙,都缺乏耐心及远见。1914年它挑起战端是为打破一个联盟,而要不是德国频频施以威吓,这个联盟原本很难以结合;1939年则是它不愿等候,其实顺其自然德国必可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国家。要等候就得采取与希特勒完全相反的策略——暂时休养生息好让慕尼黑会议后的地缘政治现实尘埃落定。1914年,德皇心理不平衡,对国家利益又认识不清,使他沉不住气;1939年,有一个不同于常人的疯子决心在实力最高峰时发动战争,把一切理性的评估置之不理。我们从下面这个事实可以看出,德国前后两次其实都没有必要发动战争:经过两次重大挫败,又丧失一次大战前约1/3的领土,德国现在仍是欧洲最强大,或许也算得上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至于1939年时的苏联,它的力量有限尚不足以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然而在大战结束时,它却一跃而成为世界超级强国。20世纪的斯大林像17世纪的黎塞留一样,善于利用中欧的分裂。美国跃升为超级强国拜其巨大的工业实力之赐。苏联的崛起则源自于斯大林处心积虑的巧取豪夺。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假战争时期在1941年前,希特勒与斯大林都以传统的手段追求非传统的目标。斯大林期待的是,有一天能在克里姆林官掌控一个共产主义世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也提到其疯狂的愿望:建立种族纯正的帝国,由日耳曼民族统治。没有比他俩的想法更离经叛道的了。但他们所采取的手法,1939年的条约可谓集其大成,却像是取自18世纪一篇讨论权术的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仿佛1772年,腓特烈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及玛丽亚女皇(Maria Theresa)瓜分波兰的翻版。不过希特勒与斯大林不像这三位皇帝,他俩在意识形态上是敌人。有一度,想要瓜分波兰的共同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上的差距。当他们的密约在1941年终于曝光时,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陆战业已展开,而且是由一个人的意志所主导。20世纪号称是全民意志、大众力量的时代,然而主导本世纪的却是极少数的几人,其伤亡最惨烈的战争只需消除单单一个人或许便可避免,这岂非莫大的讽刺。德军在不到一个月内横扫波兰,此刻法军面对的虽是兵员不足的德国守军,却只是消极地躲在马其诺防线后观望。此后是一段有“假战争”之称的时期,这个称呼倒颇为贴切,而法国的士气在此期间完全消磨殆尽。数百年来法国为不同的政治目标,曾打过不少战争,包括使中欧保持分裂,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为收回阿尔萨斯与洛林。如今法国原本应为某个国家而战,但该国已被征服,法国却不曾为保护它而动过一兵一卒。其结果是,民心士气已失的法国面对着又一个既成事实和一场缺乏基本战略的战争。英法怎么会以为它们能够打败在前次大战中虽有美俄加入,却仍差一点获胜的国家呢?英法此时的作为仿佛是它们大可躲在马其诺防线后,静待英国对德的封锁能逼得希特勒不得不投降。但德国为什么要按兵不动等着上断头台呢?放着穿过比利时畅行无阻的大道不走,为什么要去攻打马其诺防线,并且这一次已没有东欧战线,德军可倾巢而出?若防御在战争中果真如法军将领所认为的如此重要,且不论波兰的教训正好相反,那法国的命运除了在元气尚未恢复前,又要打数十年内的第二次消耗战之外,还有其他可能吗?法国观望之际,斯大林抓住这个战略良机。但在执行瓜分东欧的密约前,他还想把内容修正一番。他像一位18世纪的诸侯,将领土任意处置,全不把民族自决放在眼里。他在苏德条约完成后不到一个月内,向德国提出新建议:以华沙与寇松线之间根据密约划归苏联的波兰领土,交换原本尽归德国的立陶宛。斯大林的目的当然是为列宁格勒再增一缓冲区。他似乎认为无须为这种地缘战略的运作找其他合理化的借口,为苏联的安全需要即已足够。希特勒接受他的提议。斯大林立即着手夺取密约中属于苏联的部分。当时波兰境内的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苏联向波罗的海三小国提议缔结军事同盟,盟约允许苏联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基地。这三国既无西方的支援,别无其他选择,只得接受这逐步丧失独立的第一步。1939年9月17日.距战争爆发不到三周,红军便占领了密约中划为苏联势力范围的波兰领土。1 1月轮到芬兰。斯大林要求在芬兰建立军事基地,并割让靠近列宁格勒的卡累利阿地峡( Karelian Isthmus)。但芬兰不轻易就范,它拒绝苏联的要求,斯大林下令进攻时,芬兰人勇敢地抵抗。然而芬兰军队虽重创红军,红军经过斯大林大规模的整肃,也还在喘息之中,但毕竟寡不敌众。在奋战几个月后,芬兰终于屈服于苏联压倒性的优势。就二次大战的整体战略来说,俄芬战争只是龙套。但它反映出英法是多么昧于当时的战略现实。芬兰人以寡击众,一时间俄芬之战呈现胶着,英法便自误误人地以为苏联或许是轴心国较弱的一环(其实它并不属于轴心国)。于是英法着手派遣3万人的部队,打算经由瑞典及挪威北部进入芬兰。在途中他们将切断德国取自挪威北部及瑞典、由挪威纳尔维克港( Narvik)运送的铁矿沙的运输。但这两国并不准备允许英法军队过境,英法参谋人员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同盟国有可能干预这一点,或许有助于芬兰获得比苏联原本开出来的条件要好的结局,但斯大林要把苏联的国防线自列宁格勒附近向外推展的意图,终究无法阻挡。史学家至今仍未能解释,是什么因素促使英法差一点就要同时与苏联及纳粹德国作战,而三个月后法国的陷落证明这整个计划不过是一场空想。希特勒的愿望1940年5月,“假战争”结束。德军重演1914年的历史,由比利时转进攻法国,主要的不同点则在于此次主要的攻势是放在中央而非右翼。法国望风披靡,为15年来的犹疑及逃避付出代价。虽然德军效率之高此时已众所周知,但法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被击溃的确令人震惊。在一次大战时,德军花费四年时间向巴黎进攻,每前进一英里,死伤均极为惨重,最后并未成功。1940年,德国以闪电战术在法国长驱直入;到6月底,德军已走在香榭丽舍大道( Champs Elysees)上。希特勒仿佛已是整个欧陆的主人。但他也像过去的征服者一样,对自己莽撞地开启的战端不知应如何收尾。他有三个选择:试试看能不能击败英国;与英国讲和;或先征服苏联,再利用其庞大的资源,回过头来倾全力西进,摧毁英国。1940年夏,希特勒试探了前两个选择。他在7月19日一次洋洋自得的演说中,暗示愿意与英国妥协讲和。他要求英国放弃战前属于德国的殖民地,并宣布不介入欧陆事务。他则保证英帝国不受侵犯。希特勒的提议跟一次大战前德国帝制时期,连续20年向英国所提的方案没有两样,只是当年德国的语气比较缓和,而英国的战略地位更为有利。或许,希特勒如果对德国规划的欧洲面貌能够说得更具体一点,若干英国领袖如哈利法克斯等人——当然绝不可能是丘吉尔——他们曾想过要不要与德国谈判,此时也许会心动。希特勒实际上是要求英国同意让德国在欧陆为所欲为,他得到的则是英国一贯的反应,就如格雷在1909年,对比希特勒理性得许多的德国领袖所提的类似建议(且法国当时仍是一大国),曾有如此的回应:若英国牺牲欧陆各国交由德国处置,迟早英伦三岛也会遭到攻击(见第七章)。英国也不会相信对其“帝国”的保证。德国的领袖均不了解英国的想法,英国以为任何能够保护其帝国的国家,同样也能够征服其帝国——克劳在1907年那份著名的备忘录中早已说得很清楚(见第七章)。丘吉尔当然看得更透彻得多,对历史也下过不少工夫,因此不会有任何幻想,以为在这场大战结束后,英国还能保持世界第一大国甚至名列前茅的地位。不是德国就是美国,将取得第一。因此丘吉尔在1940年夏不肯与德国妥协,可视为他宁要美国而不要德国称霸的表现。美国跻身世界第一大国或许有时也会令英国不满,但至少英美语言文化相近,彼此也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更何况英美之间总是有可能建立起“特殊”的关系,但与纳粹德国则是绝无可能。到1940年夏,希特勒已使他本人成为“开战的原因”了。讲和不成,希特勒转向另一选择,打算摧毁英国空军,必要时不惜进攻英伦三岛。但对这一点他只是想想而已。登陆作战原不在德国战前拟定的计划中,如今则因缺乏登陆舰艇,德国空军又不能摧毁皇家空军,这个计划只好放弃。夏季结束时,德国发现又面临与一次大战相仿的景象:虽已打赢不少重大战役,却无法将这些战果转换为最后的胜利。当然希特勒的处境极适于采取战略上的守势,因英国没有能力单独挑战德国;美国几乎不可能参战;至于斯大林,不论他曾经如何想过要干预,到最后必然会找个理由拖延。但等待别人采取主动不符希特勒的本性。因此他的心意势必会转向进攻苏联。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便下令研拟攻打苏联的初步参谋计划。他对手下将领表示,一旦苏联被打败,日本便可倾全力攻打美国,把华盛顿的注意力转移到太平洋。孤立的英国在美国不可能支援的情况下,只有放弃抵抗:“英国的希望在俄美。”希特勒说得很对,“若寄予俄国的希望破灭,那美国也会自顾不暇,因为消灭俄国后,日本在远东的力量将大增。”不过当时希特勒尚不准备下令攻打苏联。他想先试探是否能诱使苏联一同进攻英帝国,好在东进之前先解决英国。斯大林太清楚自身处境的困难。法国沦陷之快,打破他与西方军事专家的预期,大家原以为这场战争会像一次大战一样是长期的消耗战。斯大林的如意算盘是德国与西方民主国家会耗尽彼此的人力物力,但这个希望已落空。若英国也被打败,德军便可放手向东进攻,而且根据《我的奋斗》当中所宣扬的概念,充分运用欧洲所有的资源。斯大林的反应不出其一贯的作风。他一生中从未对危险表现出畏惧,即使有时他心中一定也会害怕。他认为示弱必会导致对手拉高姿态,因此向来都是以强硬不妥协来掩饰自己的劣势。若希特勒想利用在西欧的胜利向苏联施压,斯大林就会尽量使要他让步变得很困难很不值得。不过以他这般处心积虑精于算计,却未能考虑到希特勒神经质的个性,便以为希特勒是不可能因苏联的挑衅而两面作战的,不论这么做有多么大胆。斯大林选择双管齐下的策略。他加速攫取其余在密约中划归他的战利品。1940年6月,希特勒仍忙于征服法国之际,斯大林向罗马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让出比萨拉比亚并割让北边的布科维纳( Bukovina)。布科维纳不在密约的约定之中,有了这片土地,苏联军队便可进驻于整个属罗马尼亚的多瑙河沿岸。同一月他又强迫波罗的海国家举行假投票,虽然投票率不及二成,他却借机并吞了这些国家。完成这一步后,斯大林已收回苏俄在一次大战结束时丧失的所有领土;而同盟国也付出将苏德排除于1919年巴黎和会之外的最后一笔代价。一方面加强本身战略地位的同时,斯大林仍继续努力安抚不怀好意的邻国,供应希特勒征战所需的原料。早在1940年2月,德国尚未席卷法国之前,便在斯大林见证之下签订苏德贸易协定,苏联承诺运送大批原料给德国。德国则提供苏联煤与工业成品。苏联不仅切实遵守协定的条款,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几乎是到希特勒最后进攻苏联的那一刻,苏联火车仍载着物资越过边界关卡走向德国。但这一切作为均无法改变德国已成为中欧霸主的这个地缘政治现实。希特勒已表明得很明白,他不会容许苏联的扩张行动逾越密约的范围。1940年8月,德、意强迫罗马尼亚将特兰西凡尼亚的2/3归还匈牙利,当时斯大林已将罗马尼亚视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而匈牙利则已几近于加入轴心国。希特勒便决定保护罗马尼亚的石油供应,而在9月间摆出更明显的态势,除保证罗马尼亚安全,还派出一个机械化师及空军到罗马尼亚为其保证做后盾。同一月,在欧洲另一端的紧张情势升高。在密约中原属苏联势力范围的芬兰,违约同意让德军通过其境内前往北挪威。此外德国还运交不少武器,其唯一可想象的目标可能是要强化芬兰以对抗苏联的压力。莫洛托夫要求柏林提供更具体的说明,对方的答复却是闪烁其词。苏德军队开始在整个欧洲的战场上相互寻衅。不过对斯大林而言最不祥的新征兆发生于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签订三国条约(Triapartite Pact),规定它们必须对任何新加入英国这一边的国家作战。说得明确些,条约中特别将这三国与苏联个别的关系排除在外。其意义为不论谁先发动攻势,日本均无义务加入苏德之战。但美国若加入攻打德国,日本就有义务反击美国。虽然三国条约明显的是针对美国而来,斯大林却没有理由感到安心。因为不论条约中如何规定,这三国仍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转而攻击他。在条约谈判期间他根本毫不知情,由此可知他已被摒除在外。到1940年秋,紧张情势急遽恶化,斯大林、希特勒两人进行了最后一次想要压倒对方的外交交手。希特勒的目标是诱使斯大林联合攻击英帝国,以便在德国的后方稳固后更容易将苏联摧毁。斯大林则想要争取时间,希望有一天希特勒会露出力不从心的疲态,但另一方面也想确定在此过程中能否渔翁得利。在三国条约签订后两人都无意于安排面对面的沟通,彼此都尽量推诿,以国事为重而不能分身为由避免见面。而合理的会面地点,靠近边界的布列斯特一里托夫斯克( Brest Litovsk),又有太重的历史包袱。1940年10月13日,里宾特洛甫写了一封长信给斯大林,对自他前一年访问莫斯科以来情势的演变,做了一番自己的诠释。外交部长不写信给外国同层次的官员,却写给一个连正式官衔都没有的领袖,颇有违外交礼仪(斯大林唯一的职位仍是共产党总书记)。里宾特洛甫的信以华丽的辞藻弥补其在外交上有欠妥当。他将苏德对芬兰及罗马尼亚的歧见归咎于英国的阴谋破坏,却未解释英国如何能从中作梗。他坚称三国条约不是针对苏联而来——事实上还欢迎苏联加入德意日在战后的分赃行动。最后他邀请莫洛托夫礼尚往来访问柏林。里宾特洛甫肯定地表示,有可能借此机会讨论苏联加入三国条约之事。斯大林谨慎异常,不会在领土尚未征服前就觊觎分赃,更不会走人在他人设计下的冲突的第一线。但他也要保留余地,以便若英国也不堪一击,他仍有向希特勒分一杯羹的机会——正如他后来在1945年战争进入尾声时对日宣战,并获得极高的报偿。10月22日斯大林回了一封明快但含讽刺意味的信。他感谢里宾特洛甫“对最近情势发展的精辟分析”,却不愿提出他本人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或许为表现双方都能不顾外交惯例,斯大林接受对莫洛托夫访问柏林的邀请,并单方面决定了一个很快的日期11月10日,距当时不到三周。希特勒立即接受这个提议,却引起又一次误会。斯大林以为希特勒如此快速的同意,代表苏联的关系对德国仍与前一年一样重要。由此可证他的强硬战术有效。不过希特勒之所以如此热心,是因为他若真想在1941年春进攻苏联,就得尽快着手策划。这两个可能携手的国家之间有多么不信任,在尚未会面前便表现得很明显。莫洛托夫拒绝搭乘德国派至边界迎接他到柏林的火车。苏联代表团显然是担心德国车厢豪华的程度,可能跟担心其窃听装置的无所不在不相上下。(最后是德国车厢接在苏联火车之后,这节苏联火车的车盘还经特别设计,可加以调整以适应轨距较窄的欧洲铁轨。)谈判终于在1 1月12日展开。比希特勒个性稳定得多的人莫洛托夫都有本事得罪他们,在纳粹领袖面前他更彻底地发挥了蛮不讲理的作风。莫洛托夫粗暴的天性因对斯大林的畏惧而变本加厉,他怕斯大林远胜过怕希特勒。他一心一意顾虑自己在国内的地位,这是整个苏联时期一般外交官的通病,只是斯大林掌权时代尤甚罢了。苏联谈判人员好像永远更在乎国内的种种限制,却不甚重视国际社会的约束。外长很少是政治局委员(葛罗米柯任外长已16年后,始于1973年进入政治局),因此他们在国内的地位很不稳,而且永远有在谈判出差错时成为替罪羔羊的风险。又因为苏联认为他们掌握着历史真理,所以在谈判时,造成的僵局总是多于促成广泛的解决之道。每一次与苏联外交官谈判都是一次耐力的考验;在苏联谈判代表能说服自己,尤其是说服在莫斯科看电报的那些人,对方所有的弹性均已被榨干后,他才有可能让步。他们遵循这种外交游击战的做法,可争取到一切靠耐力与压力所能获得的成果,但通常都会错过真正能有所突破的机会。苏联的谈判者,尤以葛罗米柯为其中翘楚,对于抱持种种构想又急于达成协议的对手,极长于消磨对方的斗志。但另一方面,他们失之于见树不见林。因而在1971年,苏联错失与尼克松举行高峰会谈的机会,如果能举行此次会议,将可延后尼克松向北京敞开大门,但苏联却对基本上无多大意义的先决条件,讨价还价达数月之久,待华盛顿多出中国这一选择,苏联便立刻放弃所有这些坚持。实在很难想象还有比希特勒和莫洛托夫更难沟通的两个人。希特勒完全不适合谈判,他喜欢以滔滔不绝的独白压倒对手,就算有可能暂停一下,对对方的回答也是置若罔闻。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他通常只会热忱地高唱一些一般性的原则。在少数他真正参与谈判的场合,如与奥地利总理舒士尼格(Kurt von Schuschnigg)或张伯伦,希特勒则采取蛮横的态度,提出强制性的要求而且极少修正。莫洛托夫则对原则没有兴趣,只重实际应用,而且也没有妥协的余地。1940年11月,莫洛托夫发现自己的处境确实很困难。斯大林一定难以取悦,因为他既不愿帮助德国获胜,又担心万一德国不靠苏联便击败英国,他可能错失分享希特勒征战果实的机会。不过不论是哪一种情况,斯大林打定主意决不重拾凡尔赛的牙慧,并步步为营以保护自己的地位,苏德密约及随后发生的种种,已使德国人对他心目中认为的理想安排知之甚详,或许是太清楚了。因此,莫洛托夫的柏林之行被视为是讨论进一步的细节。至于民主国家,斯大林利用1940年7月英国新任大使克里普斯爵士(Sir Stafford Cripps)来访的机会,拒斥任何回复凡尔赛秩序的可能性。克里普斯提出,法国沦陷使苏联有必要重视恢复均势之事,斯大林冷淡地答道:“所谓欧洲均势迄今不仅压制了德国,也束缚着苏联。因此苏联将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欧洲旧的均势死灰复燃。”在外交词汇中,“一切措施”通常也包括不惜一战。莫洛托夫所面对的风险再高不过。以希特勒过去的记录,他不可能让1941年白白地过去而不发动大规模的用兵,很可能,斯大林若不与他联手攻打英国,他便要攻击苏联。因此莫洛托夫表面上面对的是德国的怂恿,实际上却是德国的最后通牒,只是斯大林低估了这最后通牒的时限有多么短暂。里宾特洛甫在开场白中先说明最后胜利必属德国。他敦促莫洛托夫加入三国条约,全不在意此约的前身原是反共产国际条约( AntiComintern Pact)。继而里宾特洛甫表示,有可能“大致划定俄、德、意、日之间的势力范围”。他认为此举应该不会引起冲突,因为这四个可能结盟的国家最感兴趣的是向南扩张。日本会进入东南亚,意大利进入北非,德国恢复过去在非洲的殖民地。在多次委婉地强调自己有多精明后,里宾特洛甫终于说出苏联能得到什么好处:“是否俄罗斯最终也会向南,找寻对俄罗斯如此重要的通往大海的天然出口。”凡是稍微知道希特勒公开谈话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派胡言。非洲一向不是纳粹的重点。不但希特勒从不曾表示过任何兴趣,莫洛托夫也应当很熟悉《我的奋斗》,知道希特勒真正的目标是将苏俄纳入其生存空间。在里宾特洛甫发言时默默不语的莫洛托夫,现在略带傲慢地提出实际的问题,问起苏联应寻求通往哪个海洋的出口。里宾特洛甫又是一阵顾左右而言他,然后才说出波斯湾,仿佛它已是德国的囊中物可以私相授受:“现在的问题是它们未来是否无法继续合作良好。最后对俄罗斯最有利的出海口是否无法在波斯湾或阿拉伯海寻得,及俄罗斯同时对亚洲此一部分所持之若干期待——德国对之完全没有兴趣——是否亦无法实现。”莫洛托夫对如此夸张不实的提议不感兴趣。德国等于是慷他人之慨,苏联也不需要德国替它征服这些领土。莫洛托夫表达原则上愿加入三国条约的意愿,但立即提出主张“为长久之计划定势力范围必须精确”。因此只访问柏林一次自然无法完成,还需要长期磋商,包括再到莫斯科回访。同日下午,莫洛托夫在刚落成的总理府会见了希特勒。德方刻意安排要让这位来自莫斯科的无产阶级外长见识德国的厉害。接待人员引他走过宽广的走廊,两边每隔几码就有一名身着黑色制服的高大卫士;以纳粹的举手礼向他立正敬礼。希特勒办公室的大门与高耸的天花板齐高,由两名特别高大的希特勒卫士推开,他们举起双手形成拱门,莫洛托夫由此进入室内,只见在那庞大的房间里,希特勒坐在远处墙边的书桌前,静静地端详这群访客一会儿,然后突然站起来,一言不发地与苏联代表团的成员一一握手。希特勒请他们在接待区坐下后,布幔掀起,里宾特洛甫与几名顾问走过来加入谈话。在让访客领略了纳粹的排场后,希特勒提出他认为此次会面的目的何在。他主张双方达成一项共同的长期战略,因为苏德两国的“掌权者有充分的权威可承诺其国家朝确定的方向发展”。希特勒的想法是与苏联一同将整个欧洲非洲纳入某种门罗主义之下,并瓜分非洲的殖民地。莫洛托夫为表现他丝毫未被德方的接待所吓倒,似是模仿维也纳轻歌剧对这种场面的反应,只提出了一连串具体的问题:三国条约最终的目的何在?希特勒对他自称的新秩序如何定义?对广义的亚洲如何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对巴尔干有何打算?将芬兰划归苏联范围的默契是否仍有效?过去从没有人与希特勒交谈时,能以这种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或是敢于对希特勒有所质疑。不管怎样,只要是德军到得了的地方,希特勒是不愿让德国的行动自由受到任何约束的,尤其是欧洲。次日与希特勒会面前,先是一顿斯巴达式的午餐,随后的会谈仍一无进展。希特勒不改一贯作风,先发表长篇大论,说明他建议如何与斯大林瓜分世界:“在征服英国后,英帝国将被视为一个已破产的庞大的全球产业,任人瓜分。在这片产业上,俄罗斯将有通路直通不会结冻且真正开放的海洋。迄今,英国人以4500万的少数统治着整个英帝国6亿的人口。德国即将瓦解此种少数。在这些情形下,整体的世界观产生于焉。并有必要安排俄罗斯参与解决这些问题。所有可能对此破产产业有兴趣的国家,必须停止一切争议,集中全力于分派英帝国。”莫洛托夫冷冷地表示,对他所能理解的部分他可以同意,其余的则保证向莫斯科回报。对希特勒指苏德间并无利益冲突,莫洛托夫表示原则上赞同,但他立即出了一个实际的题目来考验希特勒的提议,他问:若苏联向保加利亚提出类似德国给予罗马尼亚的保证(此举实际上会阻碍德国在巴尔干进一步扩张其影响力),德国会有什么反应?如果苏联并吞芬兰又会如何?民族自决显然并非苏联的外交政策原则,如果不会受到希特勒的干预,斯大林会毫不迟疑地并吞非俄罗斯的民族。不但凡尔赛和平方案的领土安排已寿终正寝,连其道德原则也是如此。会谈的紧张气氛并未因希特勒接下来的回答而缓和。他暴躁地指出,保加利亚好像不曾要求与苏联结盟。他也反对苏联并吞芬兰,理由是这超出苏德密约的范围,应避而不谈。莫洛托夫此次正是为了讨论密约以外的问题而来。会谈是以不欢而散收场。希特勒起身,一边叨唠着英国有可能空袭,莫洛托夫重申其基本立场:“苏联身为大国,不可能对欧亚的重大问题视而不见。”他没有明说,如果希特勒实现苏联的愿望,苏联将如何投桃报李,只保证在向斯大林报告后,他会将上级对适当划分势力范围的构想转达给希特勒。希特勒十分恼怒,连莫洛托夫在苏联大使馆举行的晚宴都未参加,虽然其他纳粹领袖多半都出席了。晚宴进行到一半被英国的空袭打断,由于苏联大使馆没有防空避难设施,来宾们只得四散走避。纳粹领袖乘轿车匆忙离去,苏联代表团躲往贝尔维堡( Bellevue Castle,现今德国总统在柏林时,官邸便设于此),里宾特洛甫则将莫洛托夫带至附近他私人的防空避难所中。在那里他拿出一份苏联加入三国条约的草约,仿佛全不知道莫洛托夫既无意愿也无权力超出他已向希特勒表明的范围。莫洛托夫则对此草约视若无睹,仍继续提出希特勒回避的问题,并重申任何欧洲问题均少不了苏联。接着他特别列举南斯拉夫、波兰、希腊、瑞典及土耳其,反而故意不提里宾特洛甫及希特勒先前向他开出的沿印度洋的空头支票。莫洛托夫摆出自大、不妥协的态度,用意是为斯大林争取时间,解决棘手的难题。希特勒建议与他联手击败英国。但明眼人不难看出,击败英国之后,面对可能结盟的三国条约签约国,苏联将无所遁形,而这三国原都是反共产国际条约的一分子。反之,若英国战败但苏联不曾出力,那苏联最好是改善其战略地位,因为届时与希特勒摊牌乃意料中之事。最后斯大林终究未决定要采取哪个方向。11月25日,莫洛托夫向里宾特洛甫提出斯大林对加入三国条约的条件。德军须撤出芬兰,并任由苏联处置芬兰;保加利亚须与苏联结为军事同盟,并允许苏联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6
正序
倒序
大外交 - 基辛格
大外交 - 基辛格-2
大外交 - 基辛格-3
大外交 - 基辛格-4
大外交 - 基辛格-5
大外交 - 基辛格-6
大外交 - 基辛格-7
大外交 - 基辛格-8
大外交 - 基辛格-9
大外交 - 基辛格-10
大外交 - 基辛格-11
大外交 - 基辛格-12
大外交 - 基辛格-13
大外交 - 基辛格-14
大外交 - 基辛格-15
大外交 - 基辛格-16
大外交 - 基辛格-17
大外交 - 基辛格-18
大外交 - 基辛格-19
大外交 - 基辛格-20
大外交 - 基辛格-21
大外交 - 基辛格-22
大外交 - 基辛格-23
大外交 - 基辛格-24
大外交 - 基辛格-25
大外交 - 基辛格-26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大外交
大外交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