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庄园,比在齐国的庄园只大不小;三个老婆,比在齐国的老婆只小不大;二十辆马车,跟在齐国的时候看齐。 打了败仗之后,宋国的女人多男人少,多给个老婆也算解决人口负担。宋襄公还想着给每个人都娶两个老婆呢。可是,马匹车辆损失严重,咬咬牙也只能给二十辆了。 这下好,又有了安乐窝。 子鱼的身体不好,喝了两杯酒,提前告退了。 公孙固的对面坐着的是狐偃和先轸,三人聊得非常投机。说起泓之战,狐偃和先轸都赞同公孙固的看法。大家又聊一些作战和治国的话题,越聊越高兴,越聊公孙固越对两人刮目相看,最后他坚信,如果重耳可以回到晋国,那么晋国一定能够与楚国抗衡。 当天,大家喝得高兴,大醉而归,重耳一行就住在国宾馆。 第二天一大早,公孙固去找狐偃了。干什么?送行。 为什么要送行?重耳一行不是有田有地有老婆了吗?难道宋襄公反悔了? 宋襄公并没有反悔,实际上,他之所以热情接待重耳,一来是体现大国风范,二来也是看好他们的前景,希望今后重耳回国之后,晋国能够关照宋国。 可是,公孙固想了一个晚上,到天亮的时候,他决定要赶走重耳。 “狐哥,我有个想法,说出来你不要介意。”公孙固跟狐偃一见如故,说话也不遮掩。 “老弟说。” “你们不能留在宋国。” “给个理由先。” “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史记》)公孙固的理由很简单,宋国实力不行,有心无力,将来帮不上忙,你们不如去个大国。 “哪个大国?” “楚国。” “兄弟,好兄弟。”狐偃紧紧握住公孙固的手,真是个好兄弟。 其实,不用公孙固提醒,狐偃也不会让重耳留在宋国,他知道必须去楚国。如今公孙固不仅说出来了,而且建议他们去宋国的敌国楚国,可见此人心胸多么坦荡。 【血浓于水靠不住】 一支车队,从宋国进入郑国。 重耳接受了狐偃的意见,对宋襄公的慷慨赠予,车收下,老婆和庄园婉拒了。宋襄公又赠送了盘缠和食物,派公孙固送他们出宋国。 “好人哪,真是好人哪。”离开宋国的时候,大家都对宋襄公心存感激。 春秋时候这点好,即便两国是敌国,边境是开放的。 荥阳,郑国首都。 还是老一套,重耳派胥臣前去通报。这一次,找到了上卿叔詹。于是,叔詹去见郑文公。郑文公,郑厉公公子突的儿子,楚成王的妹夫,死心塌地投靠楚国,除了楚国,谁也不鸟。 “主公,晋国公子重耳求见。” “重耳?不见。”郑文公拒绝。 “主公,最好还是见见吧。一来,大家都是姬姓国家,五百年前是一家。二来,俗话说:同姓不藩。重耳老妈也姓姬,可是重耳活到现在好好的,不一般啊。三来,重耳手下都是能人,狐偃、赵衰、狐射姑放在哪里都是做上卿的材料。这么说吧,趁现在他们落魄,拉拢拉拢他们,今后有好处啊。”叔詹劝说。真是好眼力。 “不见,就是不见。”郑文公就是不见,有楚国做后台了,还怕谁? “那,既然这样,那就杀了他们,免得今后来报复我们。” “切,怕他们?别逗了,还不知道他们死在哪里呢。”郑文公说完,自己先走了。 叔詹没办法了。 从卫国的宁速、曹国的僖负羁、宋国的公孙固,到郑国的叔詹。其实,到哪里都有人才,关键看你用不用而已。 卫国、曹国、郑国,三个同姓国家,两个闭门羹,一个偷窥。反而是异姓国家宋国热情招待,重耳哭笑不得。 看来,老爹狂灭同姓国家是有道理的,这年头血浓于水是靠不住的。 什么是靠得住的?什么都靠不住。 重耳一行离开郑国,前往此行的目的地——楚国。 楚国人会欢迎他们吗?每个人心里都没有把握,都在打鼓。从情理上说,楚国人没有欢迎他们的理由。首先,他们是晋国人,晋国是北方大国,楚国迟早要面对的敌人。其次,他们从齐国和宋国来,而这两个国家都是楚国的敌人。 “舅舅,楚王会欢迎我们吗?”快进入楚国的时候,重耳问狐偃。 “当然。” “为什么?”重耳急切地想知道。 “因为他需要朋友。整个天下,他没有朋友,要么是敌人,要么是马仔。” “可是,如果有朝一日我们回到晋国,一定会是他的对手。”重耳觉得狐偃说得有道理,可是这个道理很容易就变成没有道理。 “对了,楚王还需要对手。齐桓公死后,天下已经没有楚国的对手。就像武林高手,没有对手是很痛苦的,因此他也需要对手。” “可是,楚王很没有诚信,他会不会像对付宋公一样对付我们?”重耳觉得狐偃说得确实有道理,可是,他还是担心。 “不会,楚王是个英雄,英雄爱英雄。宋公这个人假仁假义,楚王偏要戏弄他而已。以楚国的力量,难道还要用那样的办法对付宋国吗?” “舅舅,你这么说,我放心了。”重耳说。其实,他还是不放心。 重耳不知道,狐偃其实也不放心。说是那么说,心里还是在打鼓。 【来到楚国】 阳光明媚,为什么还是阳光明媚? 齐国和宋国都是阳光明媚,楚国为什么不可以阳光明媚? 进入楚国,迎面一支楚国军队。 “前面来的可是晋国公子重耳?”为首的楚国军官大声问道。 “正是。”重耳亲自回话。 “奉大王之命,在此专候。” 要说人家楚国那真是没得说,重耳在各国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被掌握得一清二楚。重耳还没有到楚国,楚国就已经派人来接了。 好事?坏事? 没人知道,事到如今,龙潭虎穴也只能闯了。 楚成王,十岁登基,到成王三十五年,已经四十五岁。在令尹子文的辅佐下,领导楚国从强大走向更强大。 灭弦、灭英,伐郑、许、随、黄、徐、宋,成王这些年里不仅在扩张,而且在与中原国家的战争中占尽上风。郑国第一个投诚,自愿称臣,连鲁国这样的国家都老老实实前来进贡。 不过,成王的成就感并不是很强,因为说来说去,楚国还是个南蛮子,天下诸侯对他们是害怕而不是心悦诚服。 所以,成王决定体现一些大国风范出来,也搞搞主旋律的东西。他也热情接待全世界的来宾,包括把齐桓公的七个儿子一口气都任命为上大夫;他还放下架子参加一些中原诸侯的活动,包括宋国第一次的宋楚齐三国峰会。 可是,他还是很郁闷,他还是觉得自己并没有融入主流社会中。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放眼天下,没有敌手的感觉是很不爽的。 正因为如此,当他知道公子重耳要来了,他很高兴,因为他知道重耳和他的团队具有很高的声望。 “或许,重耳就是我在等待的朋友,或者对手。”成王想。正因为如此,他决定给重耳一个朋友的礼遇。 【朋友聚会】 郢,楚国首都。 楚国举行建国以来最隆重的国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国宴按照周礼举行。对于南蛮楚国来说,这等于是纡尊降贵。即便是前段时间郑文公前来,也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那么,这次是谁来?谁有这么大的面子?齐孝公?还是鲁僖公? 当人们知道这个场面是为晋国的落魄公子重耳准备的时候,人们感到惊讶和不理解。 好在,楚成王不用去管别人理不理解。 问题是,重耳感到有些恐惧。 “怎么办?太隆重了,我不敢去啊。”重耳真是有些害怕,他怕自己举止不当,反而招致祸患。 “公子,想想看,我们流亡这么长时间,小国都不鸟我们,何况大国?如今楚王这样看得起,那没有别的解释,一定是天意了。所以,别怕,不要辞让。”老师赵衰给重耳壮胆。赵衰通常很少发表意见,看重耳怕得太厉害,忍不住安慰。 “可是,可是,我、我、我怕我不知道怎么说话啊。”重耳还是怕,大道理好说,具体技术可就不好掌握了。 “公子,我不是说过了嘛,楚王缺朋友,还缺对手,你呢,放开点,把楚王当大哥就行。哎,对了,想什么就说什么,就跟平时跟兄弟们在一起一样。简单说吧,就是做回你自己。”狐偃老到,到现在,他知道自己当初的分析都是正确的。 “好,做回我自己。”重耳咬牙,赶鸭子上架也要上了。 需要注明的是,以此次国宴为标志,楚国等于宣布自己的文化重新归属于华夏文化。 “我们不再是南蛮。”楚成王以实际行动宣布楚国强势进入国际主流社会,从此以后,南蛮不再指楚国,而是指楚国以南。 楚成王国宴宴请公子重耳一行,楚国自令尹子文以下,基本上政治局委员一级的全数参加。重耳这边,除了跟班的小吏之外,十几个心腹兄弟也都参加。 按周礼该怎样宴请客人呢?史书没有记载。那么,重耳享受的是什么规格的待遇呢?《史记》的说法是“适诸侯礼待之”,《国语》则是“九献,庭实旅百”。 有人要问,怎么楚国会玩周礼呢?就像土包子突然搞了一顿法国大餐,可能吗? 原来,讨伐宋国之后,楚王率领楚军经过郑国回国,郑文公就给搞了个“九献,庭实旅百”。楚成王觉得挺好,就让人学回来了,现在是现学现用,热炒热卖。 “九献”是什么意思?有史以来,关于“九献”的解释众多,莫衷一是,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最高礼遇,因为按照《周礼》,九就是最大的数字。 一种说法是,商周时期鼎是用来盛食品的餐具,周朝时周公制礼,规定了严格的列鼎制度,即周朝“藏礼于器”的等级制度:天子即周王享受九鼎的待遇——第一鼎用以盛牛肉,叫太牢,以下为羊肉、猪肉、鱼肉、肉脯、肠胃、肤、鲜鱼、鲜腊。诸侯七鼎——即少了鲜鱼和鲜腊这两个菜就只有七个鼎。卿大夫第一鼎盛的是羊肉,叫少牢,以下有猪肉、鱼肉、肉脯、肠胃,这样就只享有五个鼎。士只有可怜的三个鼎的待遇,即猪肉、鱼肉、鲜腊。 所以,重耳受到的是王的待遇,与楚成王平起平坐。 受宠若惊,对于流亡在外的公子重耳来说,只能用受宠若惊来形容了,如果这个时候感激涕零,表达忠心,那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重耳没有。他始终记得狐偃的那句话:做回你自己。 重耳坦然自若,举止得当,言辞之间既表示感谢和敬重,又不卑躬屈膝。 晋国人看得发呆,他们没有想到重耳发挥得这么出色。狐偃暗暗在笑,心说小兔崽子还真沉得住气。 楚国人也看得发呆,想不到这个晋国公子如此沉稳大气,面对楚王应对裕如,不卑不亢。子文暗暗赞叹,心说没见过这样的人,太牛了。成得臣一脸阴沉,他知道,对面的这帮晋国人才是楚国真正的对手。 酒酣饭饱,大家都放开了腮帮子,喝得高兴,聊得也高兴。楚成王的心情只能用无限好来形容,他太喜欢重耳了,太喜欢对面这帮晋国人了。多少年了,也没有过这种朋友在一起放开了聊天的感觉。 喝着喝着,楚成王突然想起一个好玩的问题来。 “公子,如果有一天你回到晋国,成了国君,你会怎样报答我?”楚成王笑着问。问题一出,全场默然。 这是一个无比刁钻的问题,就像女朋友问你她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一样。怎样回答?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盯着重耳,整个晚上他的表现堪称完美,而这个问题回答不好,整个晚上的表现都要泡汤。 晋国人都很紧张,而楚国人都幸灾乐祸,等着看笑话。 重耳不慌不忙,站起来作个揖,坦然说道:“大王的厚爱,俺铭记在心。金银财宝、俊男美女、山珍海味、丝绸桑麻,所有这些好东西吧,大王这里都数不胜数了,晋国那点东西,都是大王不要的甩货,想来想去,实在没什么能报答大王的。” 得,说来说去,等于没说。 楚国人都不高兴了,这不是个吃白食的晋国大忽悠吗? 楚成王也不满意,他一定要重耳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接着问:“不行,你一定要有报答我的。” 现在,这是一个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国宴上,气氛已经非常紧张。 重耳笑了笑,侧脸去看狐偃,狐偃对他笑笑,点点头,意思是:想什么就说什么。 “大王,如果托大王的福能够回到晋国,将来不幸有一天楚国和晋国在中原交兵,我会避王三舍。如果大王还不罢休,那么只好手持弓箭,和大王决一死战了。”重耳话音刚落,四座哗然。 什么叫“避王三舍”?春秋时一舍为三十里,这句话就是我会后退九十里避让你。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就来自这里。 楚国人愤怒了,大王这样对你,你竟然说今后要与楚国交战,吃了豹子胆了。 晋国人畏惧了,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先轸、魏犨等人已经手按剑柄,随时准备保护重耳。 整个国宴大厅,只有三个人面色坦然。哪三个人?楚成王、重耳、狐偃。 “小兔崽子,真敢说。”狐偃暗中得意。 楚成王还没有说话,旁边一个人已经腾地站了起来。 “大王,我们掏心肝子对他们,重耳反而狗咬姜太公(那时还没有吕洞宾,只好姜太公代劳),出言不逊,大王,杀了他们。”成得臣提剑而起,他早就想杀了晋国人,总算有借口了。 “嗳,怎么说话?公子言谈得体,恭敬有礼,坦诚直率,充满自信,有什么错?这样的人我们要是杀了,天下人都会耻笑我们的。你坐下。”楚成王对成得臣有些恼火,太小心眼了。 成得臣讨个没趣,坐了下来。 “公子,来,干一杯,你要说话算数啊,哈哈哈哈。”楚成王大笑,他高兴。 全场大笑,不同的是,晋国人是开怀大笑,楚国人是皮笑肉不笑。 第七十五章 晋国人在秦国 楚成王喜欢晋国人,从那之后,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还去云梦打猎。 重耳一帮兄弟们都很高兴,渐渐地在楚王面前也放开了,于是什么黄段子荤笑话都出来了,从北翟的抢婚到齐国的国家大妓院,天南海北,海阔天空,一通神聊。 楚成王虽然贵为大王,天下无敌,可是重耳那帮人说的事情他是没听说过的,把他听得云里雾里,羡慕非常。 “唉,虽然你们背井离乡,但是因此而游走天下,见多识广。要是我没有做大王的话,恨不得也跟着你们走了。”楚成王倒有些向往重耳们的生活,人就是这样,太安逸了就想出去闯闯,在外时间长了就想安定下来。 楚成王最关心的是齐国的国家大妓院,一开始想微服私访去一趟,考虑到比较危险,就决定干脆在楚国也搞一个。 总之,那一段时间,大家都很快活。可是,有一个人很不快活。谁?成得臣。 成得臣,字子玉,楚国王族,不过是非常疏远的王族。成得臣作为楚国的头号战将,屡立大功,以至于令尹子文公开表示要让位给他。成得臣对自己是高标准、严要求,处处以令尹的标准要求自己。因此,他觉得不仅要消灭战场上的敌人,更要消灭潜在的敌人。而潜在的最危险的敌人,就是重耳一伙。 因此,成得臣派了手下随时监视晋国人。一来要找岔子,以便去说动楚王杀了他们。二来,实在不行,就自己找机会把他们干掉。 说起来,还是狐偃老奸巨猾,早就看出来成得臣不怀好意,因此,处处提防,十分小心。他很担心,万一哪一天楚成王一个脑子短路,听了成得臣的挑拨,弟兄们可就都要挂了。看来,必须要想办法了。 楚国虽好,非久恋之家。 【狐偃的诡计】 这一天,又是大宴。 喝酒的时候,楚成王说起陈国来。原来,陈国早已经向楚国称臣,可是最近又偷偷跟宋国眉来眼去,据说在私下结盟。 原本,楚成王也就是这么一说,没别的意思。想想看,陈国这样的小国,夹在大国中间,可不就是要左右讨好,在夹缝中生存吗? 可是,狐偃听了,事情就不一样了。他眼睛一转,计上心头。 “大王,陈国这样的做法太卑鄙,太小人,太什么。如果任由他们这样下去,其他国家都会跟他们学,今后谁还尊重大王您呢?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狐偃先点了一把火,看楚成王的反应。 楚成王点点头,觉得狐偃说得有道理。实际上,他很尊重狐偃,平时还跟着重耳叫狐偃舅舅呢。 “我听说陈国人非常害怕子玉将军,不如就派子玉将军率战车五百乘讨伐,一定马到成功。”这就是狐偃的建议,表面上吹捧成得臣,实际上要把他支开。 “子玉,你看如何?”楚成王看成得臣。 成得臣不是傻瓜,他知道狐偃没安什么好心。 “大王,眼看秋收了,还是算了吧。”成得臣心说,小小陈国,膏药大点地方,什么时候收拾他们不行?我还是在这里看好你们再说。 楚成王没有说话,他在盘算。 这个时候,狐偃又说话了:“大王,子玉将军说得有理。要不这样,我们蒙大王厚恩,无以为报,愿意为大王解忧。我这里两个小兄弟愿意从大王这里借战车一百乘,前去讨伐陈国,不胜无归。” 说到这里,狐偃不等楚成王回答,招招手问:“哎,先轸、魏犨,有没有信心?” 那两个腾地站了起来,大喝一声:“有。” 楚成王还是没有说话,他看看先轸和魏犨,再看看成得臣,意思好像是:“人家晋国人都愿意为我效劳,你怎么样?” “大王,我明日就领军出发,只用战车一百乘。”成得臣大声说道。他很恼火狐偃的说法,怎么自己要领军五百乘,两个晋国人只用一百乘就够了?这不看不起人吗? 狐偃笑了,他知道成得臣一向就对先轸的指挥能力和魏犨的战力心存嫉妒,故意用这两个人来激怒他。 “跟我斗?你还嫩点。”狐偃心说。 成得臣率军讨伐陈国去了,最终还是率领了两百乘战车。楚成王也不可能让晋国人来带兵,那太没面子。 支走了成得臣,狐偃知道,这不过是解一时之急,要彻底摆脱危险,就必须离开楚国。 “臣,你今晚悄悄离开,去秦国求见秦侯。楚国不能再待,我们要去秦国。”狐偃给胥臣布置了任务,又吩咐了要点。 胥臣不敢耽搁,连夜启程了。 晋国人在楚国的日子还是很滋润,成得臣走之后,只能说更加的滋润。 狐偃每天都在打听成得臣在陈国前线的情况,同时等待着胥臣的消息。二臣现在成了狐偃的牵挂。 陈国前线捷报频传,对于狐偃来说都是坏消息。成得臣以二百乘战车打得陈国人狼狈不堪,接连拿下焦、夷两座城池,还在顿修了一座城,合计入账三座城池。 “不错不错,快过年了,回来吧。”楚成王对成得臣的战绩很满意,体谅他们在外打仗不容易,派特使招他们收兵。 “大王,子玉那是被窝里放屁,能文能武(能闻能捂)啊,等他回来,让他做令尹吧。我也老了,咳咳。”子文主动让贤。 这个臣要回来了,而且要做令尹了,权力更大了,麻烦也就更大了。可是,那个臣呢?我们自己的臣呢? 狐偃心焦啊,这要是胥臣没有消息的话,能不能熬过年都难说啊。 【重大利好】 臣回来了,哪个臣? 两个臣都回来了。 成得臣回来的前一天,胥臣从秦国回来了。 “臣,怎么样?”大家都来问。 “好消息只有一个,坏消息一大堆,先听哪一个?”胥臣卖个关子,这都是跟狐偃学的。 狐偃没说话,胥臣都敢卖关子的时候,说明事情办妥了。 第一个坏消息是晋国国君死了,也就是说,晋惠公死了。为什么说是坏消息?因为那毕竟是晋国国君,是重耳的弟弟。 不过,这显然不是真的坏消息。 惠公是病死的。 惠公病死之后,太子圉继位,就是晋怀公。 太子圉不是在秦国当人质吗?他怎么跑回去了? 原来,公子圉在秦国当人质,秦穆公还给他娶了个公族老婆,叫怀赢。一年前,秦国出兵把梁国给灭了,那是公子圉的姥姥家。姥姥家没了,公子圉就感觉有些不妙。于是,跟老婆商量。 “老婆啊,姥姥家没了,我什么依靠也没有了。现在我在这里,家里有一帮弟弟,老爷子身体又不好,说不准哪一天老爷子一蹬腿,谁还会等我回去继位啊?我看,我必须趁着老爷子没死,从这里逃回去。怎么样?跟我走吧。”公子圉动了逃跑的念头,动员老婆一块跑。 老婆想了想,说:“你是晋国太子,在这里当人质确实不那么合适。秦侯让我嫁给你呢,是想拴住你的心。如今你要跑,我不拦你,但是也不跟你跑。” 老婆挺有原则,公子圉不管这些了,第二天就跑回了晋国。 晋惠公一看,大儿子回来了,那就接着当太子吧。 就这样,晋惠公死后,怀公继任。 第二个坏消息呢? 胥臣沉默了半天不敢说,最后忍不住了,对狐毛狐偃说了:“两个舅舅,节哀顺变啊。” 一句话,大家知道,狐突没了。 按理说,这一年重耳三十五岁,狐偃五十六岁,狐突怎么也八十多岁了。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狐突八十岁上去世,那就算喜丧了,死得其所了,没什么好悲伤的。 可是,狐突的死法有问题。 怀公继位,发现没几个大臣尿自己这壶,他感到一种空前的危机。他知道,很多人在等待着重耳回来。怎么办? 怀公下令:凡是家里面有人跟重耳流亡的,限期内召回,否则,杀无赦。 命令下来,根本没人鸟他。 怀公很恼火,派人把狐突给找来了。 算一算辈分,怀公的爹是狐突的外孙,看见狐突,怀公该叫老姥爷。可是,如今关系到自己的宝座,什么姥爷不姥爷的。 “老爷子,把你两个儿子召回来,我就放了你。”怀公连客气话都没说一句,上来就威胁。 狐突心想:“你个臭王八蛋,没有我就没有你,你这么凶干什么?” 老爷子也不客气,直接给顶回去了:“当爹的要教给儿子忠诚,如今他们跟着你伯父这么多年了,我不能叫他们回来。你滥用淫威,找人过错。来吧,杀我吧。” 怀公还真下了手,把亲爹的亲姥爷给杀了。当初献公也就杀到爷爷辈,如今怀公又提高了一辈。 听到这里,狐毛狐偃兄弟两个捶胸顿足,抱头痛哭,大家看了,忍不住都落下泪来。 “该死的公子圉,我不杀他,誓不为人。”重耳发了毒誓,姥爷横死,他也伤心落泪。 后人为纪念狐突,在今山西武乡县马鞍山为他修庙,因此,马鞍山又名狐突山。 那么,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秦穆公决定请重耳去秦国,帮助重耳回晋国。 原来,公子圉的逃走让秦穆公十分恼火,大家一商量,认为应该扶立重耳。如今晋惠公死了,又听说重耳在楚国,因此决定派公孙枝前来迎请。恰好胥臣到了秦国,求见秦穆公,因此,秦穆公让他先回来报信,公孙枝随后就到。 大利好啊。 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终于有希望了。 楚成王虽然对大家不错,但是晋楚不交界,要帮也是有心无力。秦国就不一样了,只要秦国肯帮忙,事情就成功了八成。 当天,重耳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楚成王。 “太好了,我为你们高兴啊。”楚成王也高兴,他很高兴自己有重耳这个朋友,现在,他知道自己很快会有重耳这个敌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