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风云录-10

在攻占了第一座城市永安后,洪秀全就有开科举的想法,但毕竟地方狭小,这愿望还不能实现。    取武昌后,太平军在此停留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太平天国做了几件大事。一是烧毁了所有的学宫、考棚、祠堂、以及所有寺观和孔子的牌位;二是为洪秀全庆贺了四十一岁生日;三是对武昌的百姓进行了改编,这是湘南扩军以来的第二次高潮。据称,太平军离开武汉时,武昌城中男子从者十之九以上,女子从者十一二。这还是记载是说法,其实,除了那些在武昌被围前逃走的外,其余的武昌百姓基本是自愿或被迫的都从军了。除了这几件外,其中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开科取士。开科取士也就罢了,但太平天国的考试不是自愿的。    武昌的儒生对太平军毁学宫、考棚、祠堂与孔子牌位的做法异常不满,根本拒绝与太平天国合作,因而报考者廖廖无几。    洪秀全闻讯大怒,派人凡认识字的登记造册,如有隐瞒自己的儒生身份,一律以清妖看待,格杀勿论。    到了考试之日,又派人把这些读书人强行押送考场。    由士兵押送着进考场,岂非千古奇闻。更奇的是在后面,性命攸关之下,部分考生屈服了,而另有考生空白着卷子走出考场。    这下麻烦了,太平军正愁找不到这些读书人的茬子,现在自动以清妖的身份撞上枪口,自然毫不手软,武昌读书人的脑袋又掉了一大堆。  开科取士一般是古代帝王粉饰太平或者延揽人才的一种方法,而到了洪秀全手里,就变成了对清王朝科举制度发泄不满的渠道。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科举制度逐步形成。    太平天国科举考试从形式上完全推翻了历代的科举制度,它的考试是从乡试开始的,这乡试指的是乡官的考试,与清朝称省级的考试为乡试名字相同而本质完全不同。乡试以军帅为考官,考生合格后,接考县试。继后为郡试,县试以县监军为考官,郡试以郡总制为考官。乡、县、郡试后为省试,省试后为天试。天试指的是在“天王”的考试,也是最高级的考试。大概是也想让东王、北王、翼王等过一下自己开科举的瘾,还开设了东王、北王、翼王生日的东试、北试、翼试。考试一般分为文武两类,女子也单独设科,称为“女试”。    与清朝科举不同的还有,太平天国的考试是不限资格的,凡太平天国人民,不论贱民,还是富贵之人,都可以参加考试的。这一点应该值得肯定。  考题的设置却有极大的限制,来源于修改后的“旧遗诏圣书”(即《旧约》修改版、“新遗诏圣书”(《新约》修改版)、天命真圣主诏旨、天条书、三字经等。其要旨是阐明“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  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从考试诗文体裁来看,文体仍用八股体,诗仍用试帖体,论策等仍不出旧式的范围。其武场所试马箭、步箭、弓、刀、石技,以及默写武略,也与旧制相同。这主要是洪秀全的思想格局仍然脱离不了旧式教育的范围。所以录取的进士、状元依然是那些屡次不中、在清科举上失意的老文人。    太平天国在中举的名目上,也作了改变。秀才、举人、进士等沿袭几千年的的名目一律改用“士”来称呼。乡试录取的文学称为信士、武学称为艺士;县试录取的文学称为秀士,武学称为英士;郡试录取的文学称为贤士,武学称为能士;提学录取的文士子称为俊士,武士子称为毅士;省试录取的文士子称为约士,武士子称为猛士。天试中后分为一、二、三甲,元甲三名,仍沿旧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三甲第一名称为会元,文武都同。二甲第一名以下,文称国士,武称威士,三甲第一名以下,文称达士,武称壮士。    由于太平天国反对孔孟之道,到处毁坏孔子木主等做法,失去了天下士子之心。真正有名望有才学的士子投考的极少,而且大都是被强迫而来,更由于题材的局限性。所以在诗文方面绝少出现可以标著史书的好文章。在武科方面,应试的也都是各衙的牌刀手,来自民间的几乎绝无仅有,因而影响也是不大。  6、与洋兄弟的对话    太平天国在理论上是信仰上帝与耶稣的宗教国家,因而把欧美列强国家的信徒称为“洋兄弟”。为使“洋兄弟”不去帮助“清妖”,太平天国自从起义以来,就一直在寻找这些洋兄弟的支持。攻克武昌后,东王即派使者到广州,企图与欧洲国家的代表进行联系,未果。进军南京后,东王杨秀清又派了一员专使秘密通过敌人重重封锁,赶着远赴敌管区的广州十三行去与欧洲国家的代表接洽。    而在欧美方面,也一直在探访太平天国的对外态度,以决定对华的政策。在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内城后一天,英国公使文翰乘兵舰到上海。    三月二十一日,文翰到天京。当时,负责太平天国外交的最高首领是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在会见中,外国公使,文翰派人向太平天国提出了许多试探性的问题,想了解太平天国的军政、宗教、经济、通商等各方面的情况。韦昌辉和石达开代表太平天国,向英国使者明确表示:“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同时也表示,愿意同各国友好往来, “吾等今后不特彼此相交无事,而且还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谈话中既有警告,也表示友好,并且明确了与外国人继续通商的政策。这样的做法实则是希望“洋兄弟”一起帮助太平天国的兄弟去消灭“清妖”,至少是不去帮助“清妖”。为了更加明确对外的态度。太平天国又以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已死)名义答覆了照会文翰的诰谕,其略道:    我天父上主皇上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天兄耶稣代世人赎罪,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不料我天国为满洲夺取,遍地立土木偶像,敬拜邪神,大失真道。耶苏初显圣外国,传下圣书,英国信之;近又显圣天国,遣使迎我主升天,封为天王,令将三十三天邪神驱入地狱。自戊申年三月天父降凡,九月天兄降凡,助我天王成万国真主以来,六年于兹矣。尔远人愿为藩属,天王欢乐,天父、天兄亦欢乐,既忠心归顺,是以降旨尔头人及众弟兄,可随意来天京,或效力,或通商,出入城门,均不禁阻,以顺天意。另给圣书数种,欲求真道,可诵习之。    文翰虽不满意太平天国把英国看作藩属的自大做法,但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形势快速发展,不愿公开与太平天国为敌,思想上转变了一个大弯,正式建议英政府采取的方式——暂时等待和观望,要求英国政府采取“不干涉”政策。四月二十四日,英国外务大臣克拉兰登批准了这一建议。    但文翰也做好了军事对抗的准备。文翰指示上海英领事阿礼国召开了上海全体英侨会议,讨论正式组织防御武力问题。在会上决定成立“上海义勇队”,由英国军官任队长。又邀集法、美领事、海军军官及各国重要商人开会,成立了一个协防委员会的组织。于是,各国纷纷在上海租界成立武装,积极构筑工事,宣称不准太平军进入租界一步。    在英国公使文翰到天京后,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也都带领随员来探访天京。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这次探访天京,亲眼看见天京俨然一大军营,壁垒坚整,纪律严明,因此,他建议他的政府“保守中立”也采取了等着瞧的政策。    麦莲给美国国务卿麻西报告说:“直到现在仍然被认为是正确的政策是:一个严格的和不偏不倚的中立必须保持,直到战斗的双方之一取得了一个优势”。美国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但对于太平天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特别是否承认各国与大清签定的各个条约,直接关系到西方列强在华的利益。各国在此方面都表现出了重大的担忧,并以此质问。对此。东王杨秀清又发布了东王诰谕,对通商政策的说明,指出天下之内都是兄弟,故欢迎万国通商;但外国来华通商的务要凛遵太平天国法令,准到镇江焦山下通商,听守镇江大员办理;立埠之事,就是指订立通商条约的事,待到统一后再定,也就是表示所有以前清朝与外国订立的条约都不承认;害人之物为禁,首先是指鸦片,不准通商。    对英使麦勒西的质问,杨秀清也发布了反质问五十条,以“天父”、“天兄”的宗教名义进行声色俱厉地反质问。    其文词正辞严,可惜的都是以说教的方式,自居万国真主之位,自高自大,并伤害了各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列强的极大反感。这也是以后各国不遗余力的共同加入反太平天国的原因。  附录:  诰谕  真天命太平天国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杨,为诰谕夷弟知悉:兹于五月二十日本天国水营土壹将军禀奏前来,据称弟等领船二条,湾泊中关,未知夷弟来意缘由若何,只接得禀文数封,献至殿前。本军师阅览之下,俱皆洞悉,深嘉夷弟住居海外,不远千里而来王,遵领天国制度律例,实为有心,本军师欢欣莫甚!但禀文内所云,语句多有不合道理,此亦因弟未明天情道理之过也,本军师亦不为怪。  据云请领天国法纪制度律例如何,本军师即将天父权能制度律例一一明白示尔,尔其细听:本军师为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者,乃是天父上主皇上帝开大恩,暨救世圣主天兄耶稣开大恩,亲命本军师下凡,佐辅真主,扫灭世间妖魔,代世赎病,乃理天下万国,使人人魂得升天。我主天王是上帝亲子,天兄胞弟,为天下万国太平真主,是天父上主皇上帝所立,暨救世主天兄耶稣所立。我主天王为太平天王大道君主全,主宰天下,援救群生,使天下人循行上帝真道,勿被妖魔鬼害。  但尔等夷人素称能知敬拜天父,尔知天父有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之权能么?并又素称识得敬拜救世主天兄耶稣,尔知天兄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之权能么?  我主天王奉天行道,凡事秉乎至公,视天下一家,胞与为怀,万国一体,情同手足。一切礼仪制度,荷蒙天父时时劳心,下凡教导。至天父下凡教导万民,圣旨则降托本军师口出;天兄耶稣下凡教导万民,圣旨则降托右弼又正军师西王口出。本天国自起义兴师以来,所行所为,皆遵天父、天兄圣旨,大兴仁义之师,斩邪留正,教行上帝真道,奸诈尽除。即妖魔有诡计万端,时有天父、天兄鉴临,何能作孽!有一点奸心,亦时有天父天兄鉴临,总不能逃得过天父、天兄权能手段。尔等夷弟,住居海外,未知同此遵天父、天兄命令否?今观弟等所言,多有不明天情,特此明白详悉谕尔,使尔得领悉天父权能凭据,以便遵行也。各宜凛遵,毋违诰谕!  东王杨秀清问英人: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有几高大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面何样色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腹几大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生何样须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须何样色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须几长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戴何样帽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着何样袍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原配是我们天母,即生天兄耶稣这个老妈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前既生太子耶稣,今复生子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单生独子,还是亦同凡人生有好多子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会题诗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题诗有几快捷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性有几烈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咁久,有人识得上帝量有几大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有几高大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面何样色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生何样须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须何样色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戴何帽、着何袍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元配是我们天嫂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生有几子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长子今年几多岁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生有几女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耶稣长女今年几多岁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上帝现共有几多个男孙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上帝现有几多个女孙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天上有几多重天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天上重重天都一样高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天上头顶重天是何样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天上重重天,该天使固是上帝兵权。请问天下万国,国国拜上帝、拜耶稣等国,该臣民亦尽是上帝兵权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天下万国有一国臣民不是上帝兵权,还是人否?抑还是妖魔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请问拜咁久?尔等朝晚祈求上帝是准进天国欤?还是祈求不准进天国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当前耶稣谕门徒曰:“天国迩来,尔当悔罪。”是何解欤?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当前耶稣说:“吾坏上帝殿,三日复建之。”是何解欤?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当前耶稣被钉十字架,因何又是三日复活,请问是何缘故?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当前耶稣降生犹太国时,天使赞扬空中曰:“天上荣归上帝,地下太平,人间恩和矣。”是何解欤?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请问尔等早晚祈求上帝,是求准差圣神风劝慰师降世化心欤?还是不求差圣神风劝慰师降世化心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当前耶稣谕门徒曰:“异日劝慰师至,有大权临世,非是我今日也。”是何解欤?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圣书有说:“尔主担世人之病。”是何解欤?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请问尔等各国齐会天国,是上帝权能默护尔等各国齐到天国欤?还是尔等权能自能到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请问尔各国都齐会天国,是何缘故?是上帝默差尔等各国齐会天国,扶尔主、朝尔主、同尊上帝欤?抑还是上帝专差尔等各国齐会天国贸易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请问尔等各国是遵上帝圣旨、遵耶稣命令欤?抑还是不遵上帝圣旨、不遵耶稣命令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请问尔等各国是遵上帝圣旨、遵耶稣命令方得常生欤?抑还是不遵上帝圣旨、不遵耶稣命令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有人识得《旧遗》所说,邪神蛇魔是凡人所称那个妖魔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今一齐知得上帝俯听尔等各国所求,赐圣神风化心。今上帝现差圣神风临世,就是东王,尔等知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今一齐知得上帝俯准尔等各国所求,大显权能,诛灭妖魔。今现因上帝大开恩典,降凡作主几年,耶稣护卫上帝降凡几年,显无数神迹权能,灭无数妖魔鬼怪,尔等知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是真心帮上帝、帮耶稣诛灭妖魔欤?还是帮妖魔叛逆上帝、叛逆耶稣也?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今一齐知得上帝、耶稣现在天国作主,天上重重天,一概兵权都齐会在天国。天下万国众臣民蒙上帝化心,晓得齐会天国朝上主皇上帝,朝救世圣主,朝万国真主,便是上帝兵权。有一国不到天国朝上主皇上帝,朝救世圣主,朝万国真主,便是妖魔,尔等知否?  一问:尔各国拜上帝、拜耶稣咁久,现今上帝同耶稣降凡作主,诛灭妖魔几年,因何不见尔等各国具些圣物进贡上帝,进贡耶稣,进贡万国真主,还敢大胆强瞒无礼,诡向天国讨取煤炭。尔等各国自想叛逆上帝为何如?叛逆耶稣为何如?叛逆上帝真命万国真主为何如?请问合得天情否?尔亦当自思也!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7、马克思的关注    在这场战争的初期,马克思曾经满腔热情地赞颂太平天国运动。他在1853年《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书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马克思在九年之后,也就是1862年,当他深入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真相后,便在《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书中深刻地指出:“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就在于用奇形怪状的破坏,用全无建设工作萌芽的破坏来和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    为什么结论如此完全不同,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开头对太平天国运动并不了解,他只是凭借着一种对革命的渴望来关注这场运动的。但这场运动最终的目的与后果令他失望。  由于这场战争不仅没有抱定什么任务,提出什么口号,而是毫无节制的破坏,再加上太平天国内部领导人的目光短浅、内讧等因素,失败是他们注定的结局,只不过时间的问题而已。  第十三章 中兴名臣    1、曾国藩其人其事    现在先回过头来说说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重大事迹可以用两件事情来概括,一是以书生出身创建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收复金陵,因功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死后被谥“文正”。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二是在担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期间,大力推进洋务运动,“师夷之长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 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与大力推进, 清朝后期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  曾国藩的一生,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很有建树,就是在文化、经济方面也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誉之者认为是一代之圣相。 在曾国藩生前与身后,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同治中兴”第一名臣。评价不可谓不高矣。    称赞与崇拜他的人更是比比皆是。毛泽东就是一个,他年青时,曾对这位同乡倾服备至,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    蒋介石也极为推崇曾国藩。他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曾文正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说我认为曾、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    诋毁者则骂之为一代之元凶,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曾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早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曾剃头”。 辛亥革命后,受孙中山之评价影响,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    其实对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予以简单、片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客观的,无论如何,他们都打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有一点无疑,他的道德文章、个人修养是值得我们推崇的。    曾国藩,字涤生,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荷叶塘的一个 地主家庭。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对曾国藩的一生影响颇大。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从小得到二位先辈的教育。因而曾国藩6岁时就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21岁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28岁考中了进士,因成绩优异,被选为任翰林院庶吉士,从此一步步踏了了仕途之路。    考进士时,曾国藩的座师是军机大臣穆彰章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彰章阿的门生,并一直到他的欣赏与提拔。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等。    在做京官的十年里,曾国藩十年七迁,37岁便已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在湖南省,有清一代,37岁官居二品的官员,空前绝后,就他一个人。不久后,他又正式做礼部侍郎,后来又先后任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几乎轮遍了六部,官运非常之好。  其实曾国藩不仅仅是官运好,他的文才、智慧确实出众,冠绝一时,在当时已经是人人皆知的政坛上的杰出人才。在学习上,他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救,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在三十岁以后,他的文章已经在到处流传。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他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道光三十年,他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道光赏识。    咸丰帝初登大位的一年多里,曾国藩一连上了五道著名的奏疏,都是针对当时时政,反映社情民意的。其中一道奏疏直指咸丰的弊病,让他的父亲也为之捏一把汗。    咸丰二年,曾国藩署史部左侍郎。这年四月,钦命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徽太和小池驿,突然接到老家送来的母死凶信,便立即改道回家守孝。  2、“蟒蛇转世”之谜    据说曾国藩出生的那夜,其祖父曾玉屏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条巨蛇在空中飞腾,最后飞进了曾家的大门。曾玉屏被吓醒后,正在惊诧,从西厢房里就传出了新生儿嘹亮的哭声,这个新生儿就是曾国藩,曾家的长房长孙。长孙出生,自然高兴,又联想起刚才的怪梦,更加认定其孙不凡,曾玉屏虽然没有考上秀才,但饱读诗书,知道唐朝的郭子仪故事。郭子仪出生时,他的爷爷梦到蟒蛇进门,日后郭子仪果然成为兵马大元帅,封侯拜相的,现在自己的孙子也是蟒蛇投胎,看来家门也要兴旺发达了。曾玉屏兴奋非常,把这个不同寻常的梦与自己的看法告诉了家人,家人也认定,这是蟒蛇精进了家门。    从此,在湘乡一带,就纷纷流传着曾国藩是蟒蛇精转世的事迹。    关于蟒蛇转世的传说,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曾国藩七岁那年正月,乡下出嫁女儿按照惯例要回娘家,母亲带他一起去外婆家。一大早舅舅就划了船来接。于是他和母亲、妹妹上了小船,小船慢悠悠地在涓水上划行。江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曾国藩时而看着远去的山峦,时而伏在船边数着游鱼。突然,母亲一声尖叫:“蛇!”脚一滑,倒在船边,小船一下子歪斜了,曾国藩“扑通”一声掉进了江水里。母亲和舅舅大惊失色,急得要跳水救人,却见孩子抱着一根木头稳稳地浮在水上。舅舅把船轻轻划过去,伸过船桨把曾国藩拉到船上。母亲睁大眼睛说:“刚才明明是一条大蟒蛇游过来的,怎么会是一根木棒,一定是那条水蛇变成了树干救了我儿的命,我儿本来就是蛇精投胎的呢?”这事传开,人们更加相信蟒蛇转世的传说。    巧的是,曾国藩从小长了一身蛇皮癣,青少年时期还没怎么发作,但到了35岁以后,癣疥一天天严重起来,变得奇痒无比。曾国藩或坐或卧,皆不断抓挠,煞像个猢狲。曾国藩的满身蛇皮癣疥,被有些人说成是蟒蛇的鳞片,这也成为了“蟒蛇转世”的根据。    再有,曾国藩最爱吃鸡,却又莫名其妙地最怕鸡毛。当时的紧急公文,信封口处往往要粘上鸡毛,俗称鸡毛信、鸡毛令箭。但曾国藩在见到这种信时,总是毛骨悚然,如见蛇蝎,必须要别人帮他取掉鸡毛,才敢拆读。在旧社会曾有这样的说法:“焚烧鸡毛,毒蛇闻气就死了,龙蛇之类,也畏惧畏这种气味。”曾国藩对鸡毛如此害怕,难免也被人理解为他是蟒蛇转世。  3、编练湘军    湘军原来称为湘勇,为“勇”而不为“军”的原因是怕引起朝廷的猜忌,因为湘军是私人的军队,即是团练。团练就是民兵,起配合、协助正规部队作战的作用,在编制上不属于军队范畴。兵员也与正规部队有区别,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没有事,大家还是农民,有事了,拿起刀枪,就是军队。    其实,这种制度自古以来就有,乾隆时期在平定西南叛乱时也曾命令当地乡绅组织团练,配合正规军作战,但人数较少,也不担负正面作战的任务,起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在曾国藩组织湘军前,各地也已经有了团练组织。清朝末年,盗贼纷起,土匪众多,会党更是无孔不入,为了自保,大部分地方组织壮丁结寨自卫,用来对付那些零星的盗贼。    这些团练组织,基本上以乡或者县为单位,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与训练,特别是经费的缺乏,一般规模都不大,人数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组织也比较松散,战斗力也很差。前面讲到的江忠源的楚勇,就是其中最大的且特别突出的一支。    本来是战争配角的团练在这场平息太平天国的战乱中却占了主角地位。当然主要原因在于清军绿营甚至八旗的腐败而不堪一击,还有曾国藩卓越的指挥才能。      咸丰二年(1852年)末,正当太平军陷武昌,克安庆,直下金陵(南京)时,东南各省陷入战乱之中,虽然太平军攻克的城市随即被放弃,但被清军重新克复的城市治安空虚,各地的会党大都蠢蠢欲动,盗贼也乘机打劫。为了配合正规部队的作战,维护地方的治安,咸丰皇帝接受了大臣的建议,在江南各省任命了45位团练大臣。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被任命为帮办湖南团练大臣。顺便交代一下,其他44个个团练大臣,几乎都没有办成什么事,也籍籍无名,惟一一个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的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被任命为帮办湖南团练大臣,得力于他的老师、著名的理学家唐鉴的极力推荐,他以一生的名望作担保,在咸丰皇帝面前举荐曾国藩才堪大用。咸丰又征询了满大臣、内阁学士肃顺的意见,才发布此上谕的。要知道,要一个在家守制的官员出来办事,称为“夺情”,可是一件有违孝道的大事情,非国家紧急需要而不可为。    接到军机处转发的上谕,曾国藩左右为难。之前,湖南籍的朋友江忠源、左宗棠也曾极力劝说其出山,湖南巡抚张基亮也派人送来了亲笔信,但都被他要在家守孝三年为由拒绝了。守孝是大道理,任何人都无法勉强,即使是皇帝的圣旨也可以上章辞谢。实质上曾国藩有许多顾虑,一是曾国藩笃信理学,讲究孝道,如果违制,不免为后人耻笑。更重要的,是自己一个书生,不懂兵法,投身战场,难说官职不保,还有性命之忧。  想到这里,他准备具折向朝廷辞谢。    就在这时,又有郭嵩焘收湖南巡抚张基亮之托,连夜赶到了曾家。郭嵩焘为曾国藩多年至交,也是湖南人,与曾国藩一样出身于翰林,现在也因母死在家“丁忧”。    郭嵩焘向曾国藩陈说了厉害,分析了太平军的情况。曾父也指示他“移孝作忠”,为朝廷效力。曾国藩深受感动,方才应允。    咸丰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曾国藩安排了家事,带着弟弟曾国葆与郭嵩焘一起动身前往长沙。    在湘乡时,三人见到准备带领一千练勇赴省城守卫的罗泽南、刘蓉等人,于是一同起程,在十二月底到达长沙,受到了张基亮的极力欢迎。    其时,太平军正在武昌准备过新年,长沙一时无事,曾国藩便开始招募士兵、编练湘军。    罗泽南、刘蓉等人就是湘军的最初班底。    曾国藩知道,要建立一支会打仗的部队,必须摈弃那些“绿营”的习气,改弦更张,另起炉灶,训练一支新军出来。    湘军士兵的挑选条件是,不收绿营兵,不要集镇码头上的油头滑面之人,更不要曾在衙门当过差的,一般只招收淳朴健壮的农民。农民没有军营习气,易于训练与指挥。  湘军的军官主要由读书人充当,对他们的思想政治与身体条件都有严格要求,每一个军官都要由曾国藩亲自挑选,曾国藩不仅在军事、政治等方面对报名者进行考核,而且他有一套独特的相人术,后人总结为“冰鉴”,视其相貌予以取舍。    湘军对将士的要求是,一不怕死,二不急名利,三是吃苦耐劳。这与绿营争权夺利、见敌却望风披靡形成了鲜明对比。    曾国藩还广揽人才,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罗致了彭玉麟、杨载福等后期名将。  最初的湘军军事编制以营为单位,设十营,陆军五营,水军五营,每营五百人,共约五千人,由曾国藩自己为统领,营一般也营官的名字命名,如杨载福统领的营,就叫为“福”字营。营以下设哨,哨下以队或船为单位。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人员不断增加,遂于营上设分统、统领,指挥几个营。水师也分为长江水师、洞庭水师等好几个。  为了加强对士兵的控制和湘军内部的团结,曾国藩注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服从原则,规定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士兵必须服从军官。二是利用私人情谊,湘军的招募,除统领由曾国藩自己挑选外,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官由营官挑选,什长由哨官挑选,而士兵则由什长挑选。这样层层挑选,被选中者大多是与各级军官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便于控制与指挥。三是充分利用地域观念。湘军的兵源方面主要在湖南,尤其注重在曾国藩的家乡招募。    由于湘军军饷丰厚,大量的湘人呼朋唤友,互相引进,纷纷加入了湘军的队伍。湘军的人数不断增加,所以当时有“无湘不成军”之说。湘军的地域性自有其好处,当时清军逃跑成风,一碰到打仗,立即溃散,而湘军则不然,在招募时,应募者不仅要取结具保,将其居住地与父母兄弟、妻子儿女的姓名记录在案,而且与招募的军官也有关系,即使逃跑也可以捉拿归案,士兵们碰到败仗,也一般不敢临阵脱逃。    湘军的军饷也值得将士们为其卖命。当时清军绿营战斗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饷太低,普通士兵仅仅只有1到2两银子,远不够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而且由于军官腐败、贪污等原因,连这点钱也不能及时足额发放。曾国藩深知,军饷是激励士气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把湘军的军饷大大提高,普通士兵每月达到6两,营官的月薪竟然高达260两,统带万人以上的统领月薪400两。如果加上打胜仗的奖赏以及其它意外的收入,实际收入还远远不止这些。以当时的生活水平看,6两即使是支撑一个8口之家也是绰绰有余,也就是说,一家人中只要有一人参加湘军,生计就根本不是问题。在如此高的军饷刺激下,不仅那些贫苦的农民、无业者纷纷赶来参军,甚至那些有功名的秀才、举人之类的知识分子也加入了湘军的队伍。所以湘军人数虽少,但从兵源的素质来看,远比太平军的乌合之众要好,这也是后来湘军以少胜多,击败太平军的缘故。    曾国藩极为重视对士兵的训练,他把训练分为两部分,一是“训”,对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曾国藩经常到各营进行讲话,三日一小操,十天一大操。苦口婆心的湘军将士进行教导。这一招是比较有效的,因而湘军前期的纪律也比较好,很少出现吸食鸦片,偷盗、抢劫等违反纪律的事情。二是“练”,即练习军事技术与身体技能。湘军各营中都有军事教官与武术教官,担任训练士兵的任务。军事训练一般包括四个部分,操、演、巡、点。操,是指上操,每天黎明、傍晚各上操一次,学习各种武艺与阵法。每十天又有区别,逢一、四、七、十学习阵法与射击;二、五、八学习跳跑,锻炼体能;其它时间演习阵法、武艺或者进行军事政治教育。所以,“演”就是演习阵法、武艺,曾国藩经常亲自到场,提拔武艺高强、兵法娴熟的人担任更高一级的军官。“巡”就是巡逻放哨,“点”就是点名签到。除打仗外,湘军每天都支持训练。由于曾国藩的以身作则,湘军达到这套训练方法一直支持了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一支新式的军队产生了,随即投身于剿灭太平天国的战斗中。  第十四章 失败的北伐    1、 天京的城防部署    太平军在咸丰三年二月初九占领南京后,又派兵攻打外围,于二月二十一日攻克镇江,三月十二日攻占扬州,由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分守,形成了对天京的北面屏障。  就在二月二十一日,即太平军占领南京的第十二天,清政府的“钦差大臣”作者:linjiadayuan 日期:2010-11-13 22:10  ”湖北提督向荣统兵一万五千名从湖北一路尾追,赶到了南京城外,在紫金山以至七瓮桥一带,分扎大营十九座。是为 “江南大营”。不久,钦差大臣琦善在扬州外围建立“江北大营”。这两座大营的设立,对天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太平军采取了相应的防卫措施。    天京成立了城防司令部,先是由北王韦昌辉担任城防司令,统一指挥全城的防守事宜,后由翼王石达开接替。为了迅速掌控敌情咀化和灵活调集使用兵力,太平军在天京城内各处和城外太平军营垒内,建起了高大的寮望台.称为望楼。 “其楼高五丈.计三层,每层设一梯,可缘梯而上”。楼上设大鼓一面、每楼派五人看守,平时轮班击鼓以报更次,战时则作为传递信息之用。    北王府对面设大望楼一座,高六丈,上有平台,令人日夜值守了望。如遇清军攻城,哨兵发出信号,太平军在望楼信号上,有严格规定。日则吹角摇旗,夜则悬灯为号,旗帜分各种颜色;敌人从东面东犯则麾青旗.南方来犯麾红旗.西边来犯麾白旗.北方来犯则麾黑旗。如要城内部队出城拒敌则麾黄旗。太平军将领闻警后,迅速赶到北王府,听候调遣,分赴各门迎敌。如军情紧急,就由承宣官直接传达北王的将令,调兵遣将,分头增援。由于太平军号令严明、行动统一,在天京防务上充分的发挥了灵活性和严密性,取得了巨大成效。    另外在天京内外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与营垒。天京城周围96里,有城门13座,城内奸细众多,城外清军又严密包围,太平军发动所有军民,进一步加强城防工事。《金陵省难记略》:太平军入城后,将城门砌小,如寻常大门状,设门一扇,至晚必闭此扇后,再闭所有城门,门中安炮两位,司门、司炮人入住城圈中,晚上由内而锁。  在城外,太平军采取了“守险不守陴”的策略,在各个城门内外,都修筑了营垒工事,派兵驻守。城东和城南,直接面临着清军江南大营,是太平军重点防守区域。所以选择有利地形,建起坚固的营盘、炮台,派精兵驻扎。 “又开挖深濠重堑,密布竹签蒺藜,以营护城,复以城护营,防守极其严密。”    在“城外如九袱洲、七里洲、中关、下关、雨花台、紫金山、秣陵关、江东桥,上方桥等处,类皆筑差如城,掘濠如江,为坚不可拔之基。”太平军的营垒用木板树干加以泥土筑成,厚三四尺,高丈余;外面另筑护垣一道,上有城楼土碟,开有炮眼;营门口密布枪炮,随时准备痛击进犯之敌。并在防御阵地内遍树派有将士巡查。当时天京各项工役,以及开沟、浚濠等军事工程,都归妇女担任,不少小脚的妇女在劳作中活活累死。  天京又滨临长江,天京城内除了数万名驻守部队,尚有部队家属和居民几十万人,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与物资供应,同时,天京总部还需要同外线作战部队进行密切的联系。这些在当时条件下,主要还是依赖水路,即长江的畅通,因而水军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太平军在在下关大王庙附近设立水营总队,由殿左五指挥唐正财总统水营事务。    太平军本无水营,自桂林撤围北上时打造的船只又在蓑衣渡之战中全部丧失殆尽。攻益阳后,太平军吸收了许多船户、水手参军,并获船数千只,重建了船队。又于岳阳一带收取被阻断航路的商船约五千多只,正式建立水营,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后扩为九军,均归唐正财调遣。  进入天京后,水营设总部于大王庙,一边开设船厂,打造八桨快船,以作巡江之用。一边加强防卫,在下关沿江一带江面和夹江之内停泊船只,外面环以木筏,江口用木城遮拦,上面设有寮望台和枪炮。    并在水营停泊的江岸和洲渚之上,设立了坚固的营盘、炮垒和望楼。于南岸近船之处环以木城,连营固守。夹江口外,厚集木簰,连通两岸,横截大江。这种木簰太平军创制的一种用于水上防御作战的大型流动工事, “宽逾亩许,上施楼盾,排列大炮,翼以大船及划船数千,宛然江面炮台”。    每逢战斗,则大小船只一齐出动,正如《贼情汇摹》所记载的,“贼中不分炮船、战船、坐船、辎重船,所有船只,皆载贼军、皆载粮秣,皆载器械炮火。凡有船皆战船,凡接战皆出队。”  太平天国的战争是全民的战争,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便将城内男女分别编入男馆、女馆,每馆二十五人,青壮年称“牌面”;老弱称“牌尾”,有手艺的则编入诸匠营和百工衙。    平常,每馆都要参加修筑工事营垒,完成分派的各项工作和劳动任务,遇到敌情,各馆都要听从天京城防司令部的命令,参加保卫天京的战斗。    对于伤员,太平天国也非常重视,安置在专门的衙门进行养伤,称为“功臣”。    牺牲者则是一种荣耀,被称为“天父”见召,荣登天国。所以太平天国的军民对战争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惧不畏死。    在太平天国前期,中央事权统一,政令也高度集中,一声令下,即使是皇亲国戚,也无不立即执行,指挥起来如身使臂,如臂使手,得心应手。    由于各种措施的实行,尽管江南大营在天京城下虎视眈眈,但长期无所作为,显示胶着状态。  2、偏师北进    咸丰三年四月初六日,杨秀清从扬州召回林凤祥、李开芳,并奏请天王封林凤祥为靖胡侯,李开芳为定胡侯,吉文元为平胡侯,朱锡琨为剿胡侯,黄益芸为灭胡侯。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为统帅,率领二万二千五百人,号称九军,从浦口出发。左三检点朱锡琨、右十六指挥黄益芸率左二军为后继部队从天京出发,进行北伐。    林凤祥是拜上帝会的早期人员,最早见于记录是在《天兄圣旨》,即耕牛事件。道光三十年八月,会友李得胜寄有耕牛在他家牧草。岭尾村地主向李得胜勒索李银钱,李得胜不肯给,地主就派两人到林凤祥家牵牛,林凤祥带人把牛夺回。第二天,双方发生更大的冲突。对方出动四、五十人到林凤祥屋面前挑衅,正要架设大炮轰击,林凤祥等五人手执兵器跳出,把对方打散。敌人又起二百多人来交战,林凤祥等五十八人又把敌人打败。随后派人到平隘山报告请示。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作了指示,一面吩咐,现在起义筹备还没有成熟,“回去各要灵通,切不可作过当事”,一面大大夸奖会众“十人能打破贼一千”,宣传“万事有朕高老(称天父)、高兄(称天兄)差使天兵天将扶持”。这件事大大鼓舞了多少拜上帝会会员的士气。    金田起义后,林凤祥每战当先。克永安,授御林侍卫。在长沙升土官正将军,十一月克岳州,升殿左一指挥。十二月克汉阳,升殿左一检点,攻打武昌时,他率领敢死队先登武昌,因功升天官副丞相。攻南京,又先登仪凤门。在南京休军三天后,即被派去取扬州,截断了清朝漕运。    在太平天国里,林凤祥是最为骁勇善战的,与李开芳同称虎将。这两人战功卓著,分别官居天官副丞相、地官正丞相,在太平天国里地位仅次于开国诸王与天官正丞相秦日纲与地官正丞相胡以晃,可谓位极人臣。现在东王派他们同时出师北伐,当然是寄予重大的期望的。    北伐的目标是直捣清朝的首都北京。临行前,杨秀清吩咐:“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意思就是不要贪恋一城一地的得失,不要在攻城略地中浪费时间,要从敌人薄弱的环节进攻,直趋北京。    这种战略目标的制定,显然是不妥当的。远离后方作战,深入清朝心腹之区,没有根据地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北伐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孤军作战的境地。再加上兵力过少,救援不及时等各种原因,注定了北伐失败的必然结局。    林凤祥等率北伐军自浦口出发,在乌衣镇一带击败清军一部后,一路长驱北进,连克安徽滁州、临淮关、凤阳、怀远、蒙城后,到达亳州(今亳州市),又攻克河南归德府城(今商丘),杀死清军三千多。第二天,清军来攻,再战,又杀死清军二千多。这一战,缴获火药2万余公斤以及大量铁炮。    清廷得报后,大为恐慌,咸丰帝派御前大臣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步军统领左都御史花沙纳等督办北京巡防事宜,北京进入全面戒严。    北伐军克归德后,北上刘家口(归德北),准备由此北渡黄河,取道山东北上,因清军在黄河渡口严密布防,渡口的船只全部被毁或被拘,茫茫黄河无船可渡,太平军只得沿河西走,连下宁陵、睢州(今睢县)、杞县、陈留, 五月中旬进逼开封,不克,乃撤往中牟县之朱仙镇。此时,由于沿途大量吸收捻党和淮北各地群众参军,声势更大。    五月二十一日,北伐军西至汜水,破汜水县后,先派数百人过河抢船,沿河收集船只,觅得小船几十只,大部队在后卫的掩护下从汜水口开始渡河,无奈人多船少,一连用了七天的时间才渡完。后卫部队在完成掩护任务 无船可渡,被清军打散,部分返回天京。    顺便交代一下,朱锡琨的后继部队从天京出发后,误入安徽六合县,宿营失火,延烧弹药,伤亡惨重,黄益芸牺牲,余军归天京。朱锡琨仍赶赴前方。    当时一路尾追北伐军从江苏、安徽入河南的清军有两股。一是由江宁将军托明阿、黑龙江都统西陵阿和贵州提督善禄率领的四五千马步兵。该部一路追击,但被神速的北伐军甩在了后面,直到五月二十五才到汜水,当得知北伐军大部队已经渡河,当即对尚未渡河的太平军发动攻击,并准备渡河北追。    另一股尾追北伐军的部队是内阁学士胜保率领的一千余人,他们由扬州城外起程,于六月十一日才抵达河南省城开封,旋即渡江,由阳武一带直赴怀庆。    而此时,北伐军先头部队在渡河后,占领了温县,随后包围了黄河北岸的重镇怀庆。  3、怀庆之战    怀庆是黄河北岸的重镇,是当时怀庆府治与河内县治的所在地,为今河北境内。据守此地的是怀庆知府余柄焘以及清兵三百余人,兵力虽少,但余柄焘早有准备,召集了上万壮勇,协助清兵据城固守。又放出了监狱里的囚犯,命令他们在守城中立功赎罪。  怀庆虽是府城,但也不大,地势西高东低,沁河经城北通过,并与丹河会合后注入黄河。北伐军到达后,遭到了清军的强烈抵抗,一时无法攻克,就把府城团团包围起来。并放沁河水,切短城北要冲。林凤祥随即指挥太平军发动强攻,对于怀庆,显然志在必得。    原来,林凤祥、李开芳准备以此为暂时屯兵之地。由于北伐军孤军深进,没有建立后方基地,与大本营的联系被切断,根本不知道朱锡琨的后继部队失败的消息,再加上北伐军有一部分担任掩护任务的人马还没有渡河,准备在此会齐后一起前进。更重要的是要等待来自天京的指令。就在朱锡琨的部队失败返回天京后,杨秀清曾经对北伐军发出诰谕称,“尔等速急统兵起行,不必悬望。”指令林凤祥等不必等待后军,急速北进。但由于这“诰谕”被清军截获,未能送达林凤祥的手中,后军来与不来,不得而知,以故在此等待确信。    却不想清军抵抗强烈,怀庆急切难下。    太平军又使出了绝招,“穴地攻城。”其法威力无穷,在太平军作战中无数次被运用。北伐军里配备的土营全部出动,准备在城外挖掘地道,直达城墙之下,然后用棉被包裹火药,灌以桐油,以竹杆暗通引线,点燃后摧毁城墙。    囚犯中也有能人。一个挖煤工人出身的囚犯自称能识太平军的地道。其法是,每天凌晨派人到城外查看,草上没有露水,则下有地道,这样看去,远近曲折,一目了然。余柄焘闻讯大喜,连忙依法施行。每见草上无露水处即横挖深沟,把太平军的地道破坏殆尽。    怀庆屡攻不下,尾追的清军却陆续开到,江宁将军托明阿、黑龙江都统西陵阿和贵州提督善禄率领的四五千马步兵渡过黄河后,十三日进驻怀庆外围。随后,总兵董占元、双禄率北路援军赶到。二十三日,胜保也带兵赶到,加上其他各路兵马,兵力将近两万人。    为统一指挥,清庭任命大学士、直隶总督纳尔经额为钦差大臣,并命江宁将军托明阿、内阁学士胜保帮办军务。    林凤祥、李开芳只得转移相当的兵力来抵御外围的清军,对怀庆的攻击就减弱了。    太平军在东关一带连夜构筑木城,以防清军攻击。木城四方皆筑土城,约高八尺,厚二尺,用木柱埋在土内,里外卡以木板,中实以土。墙上开洞眼,作为施放大炮的炮眼。这样的木城厚实坚固,易守难攻,多次抵御了清军的大规模的进攻。    六月下旬,太平军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共投入了兵力五千余人。林凤祥亲自勒马督阵,其部下九军以三军居中、六军分左右翼的阵法向胜保部发动攻击。只见太平军阵营中,丞相大旗居中,分开门户,滚牌手数十面,隐住大炮。左右军马从两侧包抄而出,大炮也轰鸣起来,抬枪、鸟枪齐发,随之,太平军一声呐喊,向清军阵营冲来。太平军的战法是官长带头,以大率小,如丞相当头,以次指挥,将军,总制等,各军跟随长官依次跟进,进则同进,退则同退,犹如以手使臂,进退自如。    另,太平军作战时,以老战士为骨干,每队以大旗当先,执大旗者,一定是勇敢有力者,而且一定是老战士,所谓的老战士,就是在广西起义后,湖南、湖北加入的或者被掳掠的,这部分人已经受到教义的影响,打起仗来不顾生死,而且对天国特别忠诚。而那些在北伐中新加入的会党以及流氓地痞,贯于见风使舵,见到一点小利益就争夺,打败仗见望风而逃。在怀庆之战前,北伐军一路裹胁,加上一路会党的响应,人数已经达四万以上,但在怀庆之战中,由于没有接受宗教的教育,新加入的士兵溃散了一部分,只剩余三万来人。所以北伐军采取这样的教训,一般新掳掠的不使打仗,只做粗活。这投入的五千余人是北伐军的精锐。    接战后,太平军拼命冲锋,清军极力阻挡。双方激战十多个回合后,太平军似乎力有不支,忽然后退,清军见机连忙追赶。待清军赶出几十步外,太平军忽然倒伏,清军正在惊诧,太平军又忽然站立起来,转身一拥而进。这谓之“回马枪”,是太平军诸多战法中的一种。清军猝不及防,被打的大败。    其实,怀庆之战是一种胶着战。太平军一时无法攻克怀庆城,清军也无法完成对太平军的反包围。    在怀庆二个月中,真正对太平军构成威胁的是胜保部,其它清军大多驻扎在距离怀庆三十里之外,就连钦差大臣纳尔经额也迟迟不到前线,清军缺乏统一的指挥,所以双方呈胶着状态。在这段时间里,林凤祥多次派人带着文书回天京,希望得到天京的指示,却一直音讯未通,没有得到有效的命令,后面的援军也毫无信息,再加上怀庆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北伐军决定不再等待,按照原来的方案向北进军。    七月二十六日,林凤祥、李开芳密令各营悬挂羊犬,使脚击鼓,并在灶中放置柴火,使清军远望有烟。然后偷偷撤围而去。    北伐军去后两三天,清军始知,而太平军早已从王屋山中邵原关西入山西,越过八百里太行山,开始突入直隶了。    北伐军在怀庆滞留两月,延误了进军北京的最佳的季节,及到达直隶时,时间已经进入冬季。北方的严寒对一向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太平军战士来说是一个严酷的考验,再加上北伐军后勤保障不足,孤军奋战,冻死的比战死的减员人数更多。同时,这两个月,给清庭有了充裕的调兵遣将的时间,增加了北伐军的进军困难。    因此,怀庆之战虽无大的胜败,但在怀庆滞留二个月,却是北伐军进军途中的一个重大失误。     4、挺进京津    北伐军主动撤围后一路西进,绕道济源,进入山西,连下垣曲、绛县、曲沃,于八月上旬进至平阳(今临汾)、洪洞一带,然后转而向东,经屯留、潞城、黎城,复入河南,攻破涉县、武安。八月下旬,北伐军经河南入直隶,攻克军事重镇临洺关,击溃立足未稳的讷尔经额部清军万余人。接着,连下直隶沙河、任县、隆平(今隆尧)、柏乡、赵州(今赵县)、栾城、晋州(今晋县)、深州(今深县),九月下旬抵张登镇,距保定仅30公里。太平军长驱直隶,震动京师。咸丰帝将讷尔经额革职,命胜保为钦差大臣,惠亲王绵愉为奉命大将军,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为参赞大臣,会同胜保“进剿”。    之前,北伐军从怀庆撤围时,讷尔经额据为己功,以捷报的形式上奏咸丰,现在北伐军进功京津地区,其谎言不攻自破,被革职。    八月十一日,蒙古郡王僧格林沁领京营禁兵、蒙古马步军四千五百人屯扎涿州,屏蔽京师,并策应胜保军。不久,僧格林沁从蒙古招纳的本部骑兵四千来人也赶赴前线,由僧格林沁掌握的蒙古铁骑达八千人。    而北伐军在林凤祥等的率领下,一路东进,克献县、交河、沧州等地,前锋抵达距天津城5公里的稍直口村。    太平军占静海的当日,胜保即率军赶到,看来胜保虽非名将,行动却不同于清军其他将领,行动异常快捷。僧格林沁也移营天津西北的杨村,天津知府钱忻、知县谢子澄等率兵勇7000余人守天津,并破坏运河堤岸,引水环城,据城固守。这样形成了对北伐军的三面合围之势。    北伐军本想攻克天津,直指北京,由于清军反应快捷,这战略目标不能实现,只得在静海、独流两地驻扎下来,由林凤祥、李开芳分别率部固守,一边筑垒挖壕,一边报告天京,坚守待援。    此时,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有钱人纷纷逃亡,咸丰帝也做好逃窜热河的准备。却不想,北伐军前进的脚步被阻挡在这里。    胜保军赶到后,即率2万余清军围攻静海、独流。北伐军依托木城、堑壕顽强抵抗,胜保屡攻不下,僧格林沁奉命率部与胜保合力围攻。时间进入十月后,北方的天气寒冷,滴水成冰,北伐军缺乏衣食,虽然在北伐的路途中有大量的会党以及社会流氓加入,人数达十来万人。但这些人众大部加入不久,也没有接受信仰教育,不同于有组织有信仰的太平军,在忍受着严寒和饥饿后纷纷溃散。来自南方的老兵也大多冻死,非战斗减员使北伐军人数大大减少。    即使从此,北伐军仍然在静海、独流整整坚持了100天,最后终因被围日久,粮弹均缺,援军又久等不至,不得已于咸丰四年年初突围南走。    北伐军一路退却,胜保、僧格林沁率马队紧追不舍,特别是僧格林沁的马队,来自蒙古草原,几百年前,这蒙古马队曾经驰骋在亚洲、欧洲的大地上,震撼了大半个世界,现在虽然今非昔比,但战斗力却是清军中最强的。在速度上讲,铁骑也比北伐军更加机动。所以当北伐军的乱兵一路狂奔到达河间府之东城镇时。胜保、僧格林沁的马队当天就追到东城,将北伐军再次包围起来。清军在东城四周挖掘深壕,设置鹿砦、木栅,防止太平军突围,并不时发起进攻,太平军凭垒固守,但东城是个小镇,粮弹给养难以补充,因此,北伐军在这里驻守一个月后,于二月十日乘大雾再次突围,进至阜城。但是,进至阜城不久,很快又被3万多清军包围。在和清军的战斗中,吉文元受伤牺牲,北伐军处境更加严酷。幸好这时北伐援军已过黄河,胜保带领万余清军赶往山东防堵,阜城压力减轻,使北伐军得以在此坚守两个月之久。  5、 迟到的援军     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原分为二个梯队,一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统帅的第一梯队,为太平军中的精锐,九军,二万二千五百人。二是左三检点朱锡琨、右十六指挥黄益芸率领的左二军为后继部队。结果后继梯队误入六合,因炊饭失火被清军打散,朱锡琨继续北进,黄益芸战死,另一部将许宗扬和部分败兵逃回天京,被重新安排为镇守天京。这时候,太平天国领导人原拟再次派援军北上,由于天京外围及西征战场吃紧,援军一直无法派出。直到咸丰四年正月,在太平军攻克安庆后,西线战场有所缓解。杨秀清才派出了由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夏官副丞相陈仕保、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统率的北伐援军。  这支援军共十五军七千多人,从安庆出发,经皖北,在苏北丰县(今一带渡过黄河,进入山东境。沿途吸收大批捻军、幅军以及大量游民,队伍不断壮大。短短两个月,人数迅速扩大到六七万人。鲁西地区清军兵力空虚,北伐援军如入无人之境,连下金乡、巨野、郓城、阳谷、莘县、冠县。三月初攻克临清。清朝廷连忙调胜保带领万余清军南下拦截,屯在临清以北。胜保南调,阜城压力得以减轻。    临清与阜城的距离,不过两天路程。如果两支军队回合,人数将可达到十来万人,更重要的还会给北伐军带来信心与丰厚的粮草供应,那时,鹿死谁手还真是不可预料。    可惜,北伐援军成分太过复杂,新增加的人数太多。那些沿途加入太平军的捻军、幅军以及大量游民,依附太平军的动机不纯,仅仅在于浑水摸鱼,发发战争财,利则合,不利则散。由于军情急迫,北伐援军也一直没有很好的消化这部分队伍,更谈不上思想上的改造。所以一路过州进府,队伍是滚血球般的庞大起来,但控制起来却是难上加难,军纪也不断败坏,烧杀掳掠、抢劫强奸更是常见,以曾立昌的威望与能力根本无法约束,最后,只好听之任之。到达临清后,大部士兵腰里都揣满了从老百姓那里抢劫过来的金银细软,身边有了俘财,便不想再卖命了。正在临清休整期间,北伐援军忽然发生哗变,大部士兵溃散,连那些从天京带出来的老兵也遭到裹胁,被迫向城外溃退。曾立昌等约束不住,只得被迫下令放弃临清,一路南撤,胜保部乘机追击,地方团练也乘火打劫。北伐援军又撤离到冠县,新附之众大部溃散。曾立昌等无法立足,又向黄河之南撤退。曾立昌本人在渡黄河时落水而死,陈仕保率余部退至安徽凤台县展沟集阵亡,许宗扬只身逃回天京,后被杨秀清处决。    至此,北伐援军全军覆没,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月。    这时,在阜城的北伐军乘着压力减轻的机会,集中北伐军余部,在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初由阜城乘夜突围东走,占领东光县的连镇。连镇横跨运河,分东西两镇。当天,僧格林沁的马队赶到,又将北伐军紧紧包围。北伐军夹运河筑垒据守,等待援军。在这里,北伐军终于听到了援军北上的消息,林凤祥、李开芳大喜欲狂。五月初二日,在清军重重包围中的北伐军决定派人接应北伐援军,李开芳亲率千余精兵于五月初二日再次突出重围,一路急弛南下,准备与北伐援军回合。到达山东高唐后得知北伐援军已败,遂攻克高唐州据城固守。由此,北伐军也被截断在两地,直至最终失败,也无法会合。  6、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李开芳去接应北伐援军后,林凤祥率六七千人在连镇拒守。北伐军虽然势孤,但林凤祥系太平天国名将,僧格林沁也不敢强攻,他代理所部的蒙古铁骑及暂时统领的二万多清军于连镇四周掘壕筑城,修建城墙,断绝北伐军与外面的联系与接触。太平军困居一隅,粮草军需根本无法供应,到咸丰四年底,连镇的粮草完全断绝,天国将士们完全陷入饥饿之中。僧格林沁乘机派人诱降,先后出降达3000人。咸丰五年一月,清军夺取西连镇,林凤祥迎战受伤,退往东连镇。二月五日,僧格林沁的马队对连镇发起总攻,林凤祥受伤后,军队无人指挥,被击败,东连镇失陷,林凤祥带领两个随身娈童,藏在地窖里,打算等清军退走,最伺机逃跑,不幸被搜索的士兵找到,送于僧格林沁大营。不久被械送北京,凌迟于菜市口。    李开芳袭占高唐的当天即为胜保部所围。太平军依城固守,清军几次强攻,均遭失败。连镇失守后,僧格林沁移师高唐,并接替了师老无功的胜保,围城清军也增加到2万余人。    李开芳得知林凤祥部覆没,决意突围南返。僧格林沁得知这一情报后,故意网开一面,诱使太平军突围。李开芳未识破此计,乃于二月十三日突围至茌平县冯官屯。清军尾随跟至,重新包围。为围困太平军,僧格林沁强迫大批民工,费时月余,挖成一条60公里长的水渠,引运河水至冯官屯,向屯内放水,屯内粮草火药尽湿。四月底,清军进攻更加激烈,太平军粮弹俱尽,陷入绝境。    五月,李开芳率几十名太平军从清军的薄弱环节突围时,被清军俘获,后解送北京,也被杀害于菜市口。    林凤祥、李开芳的被杀,标志着北伐的全面失败,从此,太平天国最也无力组织起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深入到京津地区。    应该说北伐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忍着饥饿和寒冷,同数倍于己的敌军英勇作战两年多,横归六省,转战几千公里,连克数十城,大部分将士英勇牺牲,精神是极其可嘉的。  但北伐本身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计划,导致北伐军孤军深入,失败也是必然的。  第十五章 西征    1、南昌的硬钉子    就在太平军进行北伐的同时,太平天国也在做西征的准备。西征的战略目标是要尽快拿下安庆、南昌、武昌等长江中游重镇,通达长江航运,为天京建立后方基地,提供战略物资与粮食供应。这不仅是出于生存的考虑,也是战略的需要。拿下长江沿岸的重镇后,乘胜入湖南,檄定两广,占领东南半壁江山。杨秀清的如意算盘是,北伐捣毁了清朝的老巢,西征是掌握南方,两边双管齐下,把整个中华都纳入太平天国的版图。  作者:linjiadayuan 日期:2010-11-14 16:03  其时,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大地震,震坏房屋无数,洪秀全、杨秀清等认为是上帝“圣意”在向“沦陷区”的百姓示警,也是永立新朝的预兆,于是以天王名义向天下降诏,号召百姓诛灭清妖,建立永固一统江山。作者:linjiadayuan 日期:2010-11-14 16:14  四月下旬,太平军西征的准备完成,四月二十七日, 杨秀清任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为西征军统帅,率领殿右八指挥林启容、十二指挥白晖怀等乘船千多只,士兵万余人,从天京溯长江西征。    西征军一路望风披靡,败向荣之子向继雄于太平府,而后经当涂,进芜湖,克池州,势不可挡,随即进抵重镇安庆。安庆原为安徽省城,但此时已经移到庐州,驻守安庆的是按察使张印塘和署理副将富惠,闻太平军至,连夜逃往城外十余里的集贤关,安庆遂不战而克,为太平军所占领。      太平军主力部队克安庆后即日西进,安庆又被清军收复,不久,西征后继部队到达,再行占领,并作为西征军大本营。而主力部队进入江西,经湖口后,占南康府。南康府会党势力强大,闻太平军到达,缚知府恭安、知县罗云锦迎接太平军。太平军遂直薄南昌城下。  太平军西征,包围天京清军因为摸不清太平军的作战意图,害怕是调虎离山之计,故而不敢轻举易动,也就没有派兵尾追,轻易的让太平军一路过关斩将,直入江西境内。等到太平军水军出现在湖口,清军才觉察事情的危险。江西是东南各省中枢,南昌又是江西省城,南昌有失,太平军则可直入湖广,东南半壁危急,清庭闻讯,连忙急令各地清军飞援南昌。当时,清军负责守城者,是江西巡抚张芾和前刑部尚书陈孚恩,城中兵力薄弱。这两人还都不懂军事,是典型的书呆子,闻听太平军气势汹汹的向南昌扑来,心中大急,飞檄召湖北按察使帮办江南军务江忠源驰援。  江忠源接到告急文书,正在九江,立刻率千余“楚勇”立刻星夜兼程赶往南昌,三日疾行四百里,真是风驰电掣,即使这样,也仅仅只比太平军先一天到达。  江忠源因蓑衣渡一战成名,其“楚勇”也水涨船高,毅然天下第一军,有江忠源坐镇,南昌城内人心大定。  江忠源入南昌后,随即被授以军事指挥权。  太平军到达后,顾不上驻扎休息,马上开始攻城。南昌有了江忠源的防守,自然不象安庆。江忠源虽然文人出身,但治军严厉,楚勇又久经战阵,在江忠源的督促下,清军也仿佛士气大振,死死的防守城墙。太平军虽然英勇,面对如此坚城,也是无奈,太平军的初次冲击失败。  在攻城未果后,太平军迅速兵分两路,一路在曾天养的率领下到南昌外围流动作战,一面扩大战果,一面筹粮打援。主力由赖汉英指挥,继续攻城。太平军的惯用方法是“穴地”攻城法。对此,江忠源早有准备,江忠源是与太平军作战中成长起来的,深知太平军战法,他一入城,立即命令烧毁一切接近南昌城墙的民居与建筑,以免使得太平军借此为巢穴,盘踞登城。也使太平军没了挖地道所用的掩体。这样,太平军在城下的一举一动,在城墙上更是一目了然。太平军一开始挖地道,城内马上做好防备,江忠源又教会官军用“瓮听法”,即在城内紧靠城墙处埋设大瓮,派人静坐其中,伺听地下的动静。如果发现有掘土之声,立刻由内往下挖。挖通后,清军把势桐油灌入,烫死不少太平军的“工兵”。同时,清军在南昌城外挖掘不少明濠,内灌入水,如此一来,太平军许多地道刚挖至明军处就被水淹冲垮掉。      不久,清军的各路援军陆续到达,连刚刚创建不久的湘军也在朝廷的明令下开拔南昌前线。湘军由罗泽南、江忠源之弟江忠淑等带领,人数达三千多人,占了湘军的三分之一强。这下,南昌城内外的清军数量将近两万人。    而太平天国方面,后援的西征军在国宗韦俊、石祥祯、石镇仑——韦昌辉、石达开之弟,太平天国的爵位为国宗,率兵两万,船只千余艘来江西增援。    其中石祥祯率领船五六百只与赖汉英会合,共攻南昌。另一部分继续沿江上驶,占领上游地区。这里交代一下,太平军的船只基本都是小船,每船配有“管长”一名,“圣兵”六名,“牌尾”三名,总计十名,前面说过,“牌尾”一般由童子军充任,从人数来讲,五六百只船只即使算上部分大船也大约只有七八千人,其中还有大量的童子军,加上先前的万余人,太平军的数量仍然少于清军。    人数居于劣势的太平军根本无法将南昌合围,更糟糕的是无法切断守城部队与城外增援清军的联系。江忠源乘机协调与增援清军的关系,每逢太平军攻城,增援清军则在后面鼓噪而击,太平军腹背受敌,丧失惨重。    在天京的杨秀清密切的关注着西征的战局,见围攻南昌失利,督战的谕诰连连下达。    赖汉英虽为国舅,也害怕被铁面无私的杨秀清治罪,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太平军不惜代价进行强攻。    强攻之中,太平军曾经三次用炸药炸塌过德胜门城垣,皆由于江忠源督兵死守,太平军虽拼死争夺,也无法越雷池一步。    围攻九十三天,仍旧无法攻克南昌坚城。太平军伤亡数千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9
正序
倒序
太平天国风云录
太平天国风云录-2
太平天国风云录-3
太平天国风云录-4
太平天国风云录-5
太平天国风云录-6
太平天国风云录-7
太平天国风云录-8
太平天国风云录-9
太平天国风云录-10
太平天国风云录-11
太平天国风云录-12
太平天国风云录-13
太平天国风云录-14
太平天国风云录-15
太平天国风云录-16
太平天国风云录-17
太平天国风云录-18
太平天国风云录-19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太平天国风云录
太平天国风云录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