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出击-43

在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能在争夺苏联最高权力的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绝不是偶然的。在他获胜前,他的那些“同志们”或竞争对手们,对他这个矮胖的、秃顶的、粗俗的、有点滑稽的人都很轻视。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都瞧不起他,马林科夫也不把他放在眼里,而那个骄横的、恐怖的、人见人怕的秘密警察首脑贝利亚,则直接嘲笑赫鲁晓夫是“那个土豆政客。”赫鲁晓夫暗自想道,现在就连自己亲自提拔上来、自己很好的朋友马林诺夫斯基也和自己唱对台戏,竟敢在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看起来不给他们来点厉害的他们拿豆包不当干粮。“ 土豆政客”开始大权独揽了。“同志们,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们必须撕下所有那些打着为国为民旗号、不顾实际情况的左倾人士的伪装,将他们无情地打倒。我们不能让苏联受到更大的伤害了。我们必须派出一切干扰进行止损。”赫鲁晓夫面沉如水的说道:“这是我们每一个对苏联负有责任的政治家应负的责任”“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你是正确的。”朱可夫元帅思忖了一会说:“止损,无疑是现在最为正确的做法。从军事观点来看寸土不让,是很不理智和无知的。我很难找到合适的措辞来抨击那所谓主战派的那些愚蠢而又不切合实际,极不负责任的观点。寸土不让的下场,就是使我们的部队被消灭的更多,领土丢的更多,最后的结果就是损失那些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损失。”赫鲁晓夫对于朱可夫的意见还是比较重视的,朱可夫元帅在苏军中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帅,在苏军的部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于谢列平这个被赫鲁晓夫选为接替人的年轻人他也是信任有加。为了更加稳妥的执行这一事关苏联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得以顺利的实施,赫鲁晓夫和国防部长朱可夫、克格勃主席谢列平,这两个具体掌握军、警、特的人物交流看法、沟通思想。最后3人在思想上取得了完全的一致。决定采取非常手段解决苏联中央主席团主战派这些人,并决定当一切准备就绪后,由谢列平具体实施行动。送走了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国家安全总局局长克格勃头子谢列平后,赫鲁晓夫又把安德罗波夫,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布尔加宁、苏斯洛夫和外贸部部长米高扬找到自己的办公室,向他们打招呼,统一思想。赫鲁晓夫看到陆续来到自己办公室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主和派的成员说:“你们说说吧,对中国的《告全世界人民书》怎么看?如何处理即将面临的中苏之间的这场核战争?”“这是一场绝对不能打的战争,”苏联国经委主席布尔加宁率先发言:“如果中国对苏联进行核反击的话,就不是影响苏联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问题了,而是会造成苏联的毁灭。从这几天的情况看,苏联是打不赢的,如果以前我还认为,我们和中国人打,就是打赢了,苏联也会从此沦为二,三流的国家。但现在看,我以前是太乐观了,我们现在应该马上和中国方面进行联系,马上停火,只要先停火,什么事都好商量。”“ 停火?那些主战派的人能同意吗?”赫鲁晓夫欲擒故纵的问道。“现在的问题麻烦大了。主动权已完全的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中国政府在《告全世界人民书》中不是说了吗‘以什么形式,什么规模,什么时间来结束战争,就由不得你们了’。所以现在已不是那些主战派他们这些人同意不同意的问题,而是中国人同不同意的问题。”苏斯洛夫用那双青筋暴突的手在椅子的扶手上不安的弹动着说道。外贸部部长米高扬说:“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战争本来就是不可取的,它不符合苏联的利益。现在还是要想办法恢复中苏双方的谈判,还是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出些让步也是必要的。”“ 现在我们先不说和中国怎么办,先把我们党内和国内的意见统一了。如果不是主战派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挠****赎买的提案,也不会发生这场战争。”赫鲁晓夫皱着眉头说:“现在首先解决的是我们中央主席团内部意见不统一的问题。是战是和,然后再去研究和中国怎么办的问题。”苏斯洛夫有些书呆子气的说:“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我看再召开一次中央主席团会议来决定这件事吧。现实情况摆在这儿,我就不信那些主战派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听了苏斯洛夫的这个意见,布尔加宁一面摇头一面说:“我看不能再这样讨论来讨论去了,再讨论几天,中国的原子弹就落在我们的头上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中央主席团不管是对国内还是对国外要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安德罗波夫也认为,“现在苏联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了,不能再这样的扯下去了。趁西方还没有动手,中国还没进行核反击,的确应该尽早的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对于那些主战派的人物,把他们轰出中央主席团。对于这次苏联首先使用原子弹的人要追查到底,给世界一个交代。”赫鲁晓夫看到大家已表了明自己的态度,他先加了一把火说,“核战争毕竟不是闹着玩的,如果一旦真的打起核战争,我们不光面临着中国的核打击,而且面临着西方的核打击,西方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内摧毁苏联的核攻击的能力,以确保他们自身的安全。那样局势就更不好办了。”然后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安德罗波夫同志说的对,我们的确不能再这样的扯下去了,现在之所以出现这种二战以来苏联所面临的最危急的局面,就是马林诺夫斯基,莫洛托夫和伏罗希洛夫他们那么一伙自以为是、极不负责的人造成的。我们必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以给苏联人民一个交代,给中国一个交代,给世界舆论一个交代。”[w w w .t]第二百六十三章 抓捕行动第二百六十三章 抓捕行动自1918年前苏联政府从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以来,克里姆林宫一直是苏联国家、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官邸所在地,是苏联的“政治心脏”。对克里姆林宫及在此办公的国家首脑的安全保卫工作苏联一直都极为重视。承担克里姆林宫安全保卫工作的由隶属于克格勃第9局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担负。2月19日上午9点多钟,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来到了在设在克里姆林宫博罗维茨大门右侧的1号塔楼的克里姆林宫卫戍区司令部,秘密召集了克里姆林宫卫戍司令彼里德诺夫斯基少将和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团长崔奥列加尔夫少校。一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一脸阴沉的对他们两个下属说:“苏联目前面临最危急的时刻,现在中央决定对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和伏罗希洛夫他们这一伙犯有反人类的战争罪犯实施抓捕。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中央决定这项重要的任务由你们来完成。你们考虑一下具体采取什么方法、什么形式,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拿个意见出来,晚上8点到我办公室,再仔细研究。”接着谢列平十分严肃的向他俩宣布了这次行动的纪律:“第一,要绝对保守机密。谁胆敢泄密出去,要受到克格勃纪律最严厉的制裁。第二,所有参加这次行动的人员,要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不到万不得已要尽量的争取不开枪解决问题。第三,明确任务,严守纪律。从现在起,参加这次行动的人要以各行动小组为单位活动,组长负责,任何人不得擅自脱离行动小组单独行动,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对外联系,包括家人、亲人在内。第四,从现在起要随时做好战斗准备.......”2月 2第一副部长马林诺夫斯基接到了赫鲁晓夫办公室秘书打给他的电话,让他下午2时,在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厅,参加紧急军事会议,就目前的形式研究下一步的对策。 在这种情况下,安排这样的会议是正再常不过的了。没有人怀疑会有什么不妥。当马林诺夫斯基元帅,乘坐他的吉姆防弹轿车和前后各一辆警备车的车队刚驶进克里姆林宫斯巴斯基大门时,带有AK47突击步枪等速射武器的前、后警备车,按照惯例被留在了斯巴斯基大门外的停车场,车上的警卫人员也都被请进了斯巴斯基大门的塔楼内。因为在克里姆林宫内的安全保卫工作是由克里姆林宫卫戍区的独立特务团全权负责,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进去。马林诺夫斯基到达克里姆林宫弗拉基米尔大厅门口,他的随员被引领到弗拉基米尔大厅右侧4号休息室,只有马林诺夫斯基一人走进了金碧辉煌但显得十分空旷的弗拉基米尔大厅。正当他准备踏上Y型通往楼上大厅的第一节台阶时,站在楼梯左、右两侧的两名“工作人员”立即扑上,马林诺夫斯基一见势头不妙,一面进行拼命的反抗,一面大叫着,“你们要干什么?”尽管马林诺夫斯基长得膀大腰圆,但毕竟已是61岁的老人家了,哪里是这些经专业格斗训练、年轻生猛的克里姆林宫御林军的对手。他的两臂被扭住,被结结实实的按倒在台阶上,两个克格勃士兵一个单腿跪在着他的后脖颈上,另一个单腿跪在他的后腰上,给他戴上了手铐。随后二话没说,堵上了他的嘴,把他从后门推了出去,押上了一辆装甲车,送到了列宁山旁边的一个地下防空洞里。在地下防空洞昏暗的灯光下,克格勃主席谢列平摆出一副主宰一切的样子,对面色苍白,鼻子和嘴角上挂着血迹的马林诺夫斯基宣布道:马林诺夫斯基,你结党营私,进行非法活动,指使自己的党羽,擅自动用核武器,阴谋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引发全球性的核战争,对苏联党和苏联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苏共中央决定,解除你的党内外一切职务,对你的这一反人类的罪行进行清查。追究你的战争责任。随后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一些人,也一个个面如土色,戴上手铐被陆陆续续哆哆嗦嗦的送到这个地下防空洞里,克格勃主席谢列平例行公事的向他们宣布了苏共中央的决定。2月22日主席团会议的具体过程,没有留下任何纪录。后来据参加会议的一些当事人回忆,会议由赫鲁晓夫主持,他自己首先发言,要求讨论中苏边界的问题以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并揭露了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的问题。接着朱可夫,布尔加宁、苏斯洛夫、米高扬等人发言表示支持,并对这些人的反党罪行进行了揭发批判。赫鲁晓夫在这次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解释为什么要采取非常手段逮捕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等人时说:“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形式呢?一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在这事关苏联生死存亡的时刻,再没完没了的扯淡了。二是对于这些奸诈小人只能这样做。假如我们略微早一点对他们说,他们是一伙恶棍,是一伙战争狂人,那么他们就会鼓动他们的那些亡命之徒先除掉我们。他们完全会这样做的,他们连原子弹都敢擅自使用,还有什么他们作不出来的呢?他们这伙完全不把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放在眼里的人能做出一切卑鄙下流的事情来。在讨论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时, 朱可夫元帅着重的向中央主席团会议介绍了苏军目前的状态和中苏战争的整个战场情况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调动情况。他说:中**队先以突袭的方式向苏联发动了进攻,歼灭远东地区的一线部队,切断了贝加尔湖以南地区西伯利亚铁路,使其苏联后贝加尔湖军区、远东军区和苏联内地失去了联系,得不到内地的补充,造成整个我军远东部队的混乱。然后对我远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后勤保障基地,机场进行破坏和突击占领。在中国发表了《告全世界人民书》后,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已全部进入了战斗值班状态,新西伯利亚军区,中亚军区以及土耳其斯坦军区都报告,在他们的防空区内发现了,外型很象我国的图-16中型喷气轰炸机的中国轰炸机。这些飞机并没有对下面的目标进行常规的轰炸,很显然是载有核弹头进行战备巡航值班。”“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克格勃头子谢列平插话说:“长线005也向我们提出了警告,说中国的战略核导弹已瞄准了苏军欧亚结合部和欧洲部分地区的重要核基地和重要的军事目标。”“与此同时,中**队也加大了攻击力度。” 朱可夫接着说:“他们以坦克装甲突击群和武装直升机为先导,辅之以中远程导弹打击和空军支援,不断的向苏联的远东地区纵深推进,对我们远东的军队进行分割,包围,扫荡,现在他们兵分三路向北苏联远东的腹地进攻,已经占领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在东线,苏联远东红旗军区司令员哈希列索夫大将,苏联空军第9集团军司令达梅达加斯基中将以及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司令安德尼科夫海军少将。还有苏军第35集团军司令基米特里中将,在开战的第一时间里,就全部被中**队的‘斩首掏心’战术炸死在家中。政委华彼诺夫斯基上将和副司令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将组成了苏联远东军区临时指挥部,已经命令远东军区所属部队向中**队投降。现在估计整个远东东部以全部沦陷。”“还有更让人感到忧虑的是,在中国发布了《告全世界人民书》后,本来声明在中苏战争中保持中立的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进入了战斗状态。美国和北约的战略轰炸机也已进入了24小时全天候的战备执勤。地面部队也进入了全面的战备状态。”朱可夫看了看大家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样子他接着说:“我在去年就曾说过,中苏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和北约他们不动手的可能性没有。这是由帝国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但这种东、西两面作战是苏联军队目前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的。”“ 现在的情况的确糟糕到极点了”外贸部部长米高扬接着说道:“昨天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关于对苏联实施全面制裁的提案,并获得了一致通过。这样我国所急需的一些工业原材料和粮食就进不来了。”“ 能不能从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调剂一些,以解燃眉之急?”国经委主席布尔加宁皱着眉头问道。苏共对外联络部部长安德罗波夫摇了摇头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也纷纷抗议我们对兄弟的社会主义中国使用核武器,再说他们也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也要遵守联合国决议嘛”。“哎, 那真的麻烦了”布尔加宁带着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说道:“现在我国的粮食储备本来就很少,苏联军队的供应只是靠最基本食品勉强维持,千百万老百姓仅靠那么一点点微薄的口粮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赫鲁晓夫看着望天长叹装作一副忧国忧民的布尔加宁说“我能理解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目前的形势就是这么个危急的形势。大家还是讨论一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化解目前这场由于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这些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给苏联造成的这种危机吧。”布尔加宁率先表态:“我认为这场危机是由于中苏两国的边界战争引起的,这是一场绝对不能再打下去的战争,所以必须停止。和中国方面进行联系,实现先停火,然后再以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为基础进行谈判。”“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能不能回到谈判桌前和我们谈。中国人目前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且他们所占领的地方已远远的大于《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所丧失的领土。”苏斯洛夫很有前瞻性的预测说:“恐怕他们再不会提列宁的这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了。”“ 嗯,也许有这种可能”安德罗波夫说:“但据罗马尼亚齐奥赛斯库同志和我说,他去中国时,MZD同志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他让齐奥赛斯库同志转达我们,不要对他们搞核讹诈。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嘛。中苏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他们一直主张,应该通过同志式的友好协商来解决,按照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还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还说了一句诗,大意是永远应该放开眼界,以宽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中苏这两个大国总是要团结的。某些不团结,只是暂时的现象,既使我们之间现在发生了这小小的不愉快,彼此为了那几亩地,打了几枪这也是暂时的,局部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还是主流、还是大局。”苏斯洛夫心里想,你,安德罗波夫怎么断章取义呢,你怎么不说毛前边的那些话呢。毛的总体谈话的意思是文的武的我都不怕,苏联以前所占我的,我都要收回来,以前按列宁说的那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是他们将收回以前所丧失的领土的最底线。他又打又拉,两手都很硬。政治大家就是政治大家。说出的话总是能进能退,进退自如。哎,苏联的这些政治家还真不是中国毛同志的对手。这次敬酒不吃吃罚酒,亏大发了吧。如果当初按我说的办有多好。也许现在按我说的办也不晚。[w w w .t]第二百六十四章 沟通管道第二百六十四章 沟通管道苏斯洛夫想到毛ZD通过做苏联说客的罗马尼亚**总书记齐奥赛斯库同志转达给苏联的意见,这无疑是中国方面最权威的意见。想到这儿,这个被称作**圣人的苏联**的大理论家苏斯洛夫说:“中国的毛同志说的对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的确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克服我们头脑中的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化干戈为玉帛,把坏事变成好事。与其被动的被他们占去一些土地,还不如主动的拿出一些土地,使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资源配置的更加合理。通过我们这一真诚的行动,化解和兄弟的中国人民这一矛盾,同中国**搞好关系,发展友谊。这不仅对我们两党两国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对于国际**运动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最终是要消灭国家,实现世界大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给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划出点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中国同志也会投之桃李,报之桑榆的”“那就尽快的行动吧。谁来具体负责这件事呢?”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了。赫鲁晓夫知道和中国谈判可不是一个很好干的活,而且会留下个千古骂名。但同时这也是个晋升的机会。权利和责任并存,风险和利益同在。所以他很民主的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看看大家都不说话。于是赫鲁晓夫说,“这样吧,大家考虑一下,明天再提议表决一下。”第二天,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提出了,苏联外贸部部长米高扬和苏共中央外联部部长安德罗波夫这两个人选。最后通过不计名投票的方式,决定由米高扬同志代替莫洛托夫出任苏联外交部长,部长会议副主席,来具体负责处理中苏边界的谈判问题。路线方针定下来后,具体的怎么结束这场二自战以来最为激烈的局部战争而且很可能引发为世界性的核战争呢?这不光是政治难度大,就是技术操作上难度也是很大的。在中苏边界战争,开战前几天,中国大使回国度假去了。现在只是由临时代办负责。而在外交上按照惯例,外交双方当有一个国家的大使回国,另一个国家也会马上召回本方的大使,以保持外交上的对等。此时,苏联政府只好把苏联方面的想法,通知给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临时代办。临时代办起的作用只是收发业务,不作任何表态。可是战争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中国的进攻越来越犀利。苏联等不起啊,米高扬只好采用多管齐下的办法,向中国方面表示和平谈判的诚意。1959年2月27日,一列草绿色的列车,风驰电掣的越过了新建的鸭绿江大桥,驶进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神洲大地。在这辆专列中间的一节车厢中,坐着一个身体过早发胖,脸上冒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他正在凝望着窗外,专心志致的在看着窗外的景色,外面的一切对于他又熟悉,又陌生。他不知多少次的行驶在这条铁路线上,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中国的发展真是太快了,真可谓是日新月异。”从心里发出这种由衷感叹的正是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金日成。此时,他急速的赶赴北京,因为他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金日成是应苏联的要求,前往中国调解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老大哥关系的。自从中苏开战以来,他一直在考虑自己该怎么办,是一边倒还是两面光?这让他感到左右为难。两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都有恩于自己。尤其是中国,曾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说实话,在感情上他和中国更亲近一些。但政治不是能用感情来代替的。只有在不断的平衡中苏两国的关系,才能使自己这个小国在中美苏三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才能使朝鲜的利益最大化。当苏联驻朝鲜大使把赫鲁晓夫的电报交给他,请他到北京做说客时,他一时不知该不该接这个“活”。现在的形势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的远东东部以全部被中国人占领了,苏联根本就抵挡不住中国的那些金戈铁马的虎狼之师。中国成了朝鲜唯一的一个邻国了。自己这时去北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立场上?他思忖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去。听听中国的**下一步是怎么打算的,自己也好做出相应的调整,再说如果真的调解成功将会极大的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个“活”可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干的,更不是一般的人能干的。苏联之所以找到自己还不是知道自己和毛ZD同志的关系不一般。东欧那些社会主义国家不都去过吗,可是都没成功,自己这次能成功吗?金日成心里是一点底也没有。在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毛ZD的书房里,金日成双手紧紧的握着毛ZD的手,用一口流利的中国东北话说:“MZD同志,看到你神采奕奕身体健康,我很高兴呀。我这次给你带来一支千年的高丽参。表达我对你的的祝福与敬意”说着从随员手中拿过了一只木胎黑漆嵌螺钿盒。双手递给了**。最高首长接过了这个漆盒上面用螺钿镶嵌着金日成亲笔题书“万寿无疆”四个汉字的盒子,连声的说:“谢谢,谢谢你,金日成同志。”在最高首长这间不大的书房里,彼此寒暄过后,两个人直接用汉语进行了老朋友式的交谈。话题很快就引到了中苏这场战争上来。“中苏两国的边界领土问题,都是以前的祖宗留下来的。为两国相邻的那几亩有争议的地,彼此吵几句,开几枪也是正常的。最后大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是好兄弟,好邻居。可是苏联这个老大哥竟使用原子弹。这可就不正常了嘛。这就可能会导致一场双方的核冲突。”“主席,我这次来也正是为了这件事,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这次肯定的说是苏联人不对。本来是兄弟之争怎么能这样干呢?就是和美帝国主义也没这样干吗”金日成义愤填膺的说道,接下来又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席,难道中苏这场兄弟之间的核战争就不能避免了吗?”。最高首长把夹在手指上的香烟在烟灰缸里掸了掸说“我51年时也在这间屋子里,就和你说过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过去我们没有原子弹,美国人用它来吓唬我们,我们没有怕过,在朝鲜我们照样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我们从来不接受那些貌似强大东西的威胁。中国**人是不会被原子弹吓住的今天我们也有了几颗。前几天有几个东欧兄弟党的领导人来中国,我对他们说:“请你们转告苏联同志,不要拿原子弹吓唬我们。我们不怕丢原子弹是不得人心的。会把自己的名声搞坏,世界大部分人民是反对用原子弹杀人的,是反对核大战的嘛。可是苏联不但用原子弹威胁我们,还真的把它扔掉了我们的头上。”毛ZD吸了一口烟,看了看金日成说道:“中国人要不要也扔呢?这就要看苏联的态度喽。他一定要扔下去,那我们也只好奉陪他们扔了嘛,无外乎就是天下大乱吗。苏联人都不怕,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呢?”“主席,赫鲁晓夫同志和我说,这次对中国实施的核攻击完全是下面的一些不负责任的人的个人行为,而且苏联政府也对负有领导责任的莫洛托夫,马林诺夫斯基、伏罗希洛夫这些战争罪犯进行了抓捕。他们会给中国政府和世界人民一个交代的”金日成笑容可掬的看了看MZD,忽悠道,“这次中国政府的姿态很高,没有马上对苏联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核反击。受到了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一致好评,联合国也一致同意对苏联进行制裁。”最高首长当然知道金日成所说的这一切,对于苏联的想法他是很了解的,但现在还要看一看,要给苏联以足够的教训,现在和谈还是欠点火候。最高首长在烟灰缸中慢慢的熄灭了燃烧的烟蒂说:“对于这个老大哥,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不要只停留在嘴上,要确实的拿出点像样的东西来嘛,不要再搞那些又不好吃,又不好看的东西。”金日成马上心领神会的说:“苏联同志要我向你转达,他们愿意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中苏边界问题,按照列宁同志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希望尽快的结束战争,恢复谈判。”最高首长说:“如果苏联这次真的想明白了,他们愿意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最好的啦。那我们就跟他谈嘛。”接着又说“都是**同志,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苏两国人民要友好,这是中苏发展主流、既使中苏两国之间现在发生了这小小的不愉快,那也是暂时的。”金日成点头说,“是,还是主席说的对我看就给苏联同志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吧。主席你看是不是具体先让中苏两国驻朝鲜的大使接触一下,讨论讨论有关停火的问题。”毛ZD当然明白金日成这话的意思,他很想充当一下中苏两个大国之间关系的调节人,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在国际中的地位。中苏两国完全没有这个必要通过第三国进行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中苏两国有正常的外交关系,通过大使馆就可以直接联系,大使结束“度假”就行了吗。不过金日成的这个想法还是可以理解的。在前线的邓峰也一再说先不要急于谈停火,等把远东的苏军都解决掉再谈也不晚。于是笑着说“好啊,金日成同志,那就充当这个合事佬吧。具体怎么做你和总理谈。”“谢谢主席,这么给朝鲜面子。”金日成随后又问一个他更为迫切关心的问题:“主席,就今后的朝鲜的发展问题,我想听听主席你的意见。”最高首长微笑着说:“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吧。看看我们能为你做点什么?”“主席,你们能不能支援我们一些,你们部队的‘摧毁者’坦克,和‘猎鹰’歼1型歼击机。”这是金日成最为关心的问题。“ 呵,呵,呵”最高首长笑着说:“你是不是又要解放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金日成坚定的点了点头。毛ZD慢慢的点了一支烟,深深的吸了一口,对金日成说,“朝鲜半岛的问题实际上是美国的问题,美国在朝鲜驻军从根本上讲是对付中国和苏联的。如果我们这次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了中苏在远东东部的领土问题,那么美军在朝鲜的驻军就只有我们中国这一个对手了,支援你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过我们现在能不能换一种思路,和平解决南北朝鲜的统一的问题呢?这些问题等我们解决了和苏联的问题后,再和美国人谈。你是不是思考一下朝鲜半岛有没有和平统一的可能呢?”金日成说“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没有认真的考虑过,但正如你所说和平的前题是要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这种强大无敌的武器。”“ 世界上没有无敌的武器,强大是相对的,我就是给你几辆坦克几架飞机你就比美国强大了?”最高首长摆了摆手说,我看未必。战争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只有在各种势力通过其他的手段无法解决所面临的矛盾时,才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极端的政治手段,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到到一种新的平衡。最终还是要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的。你们现在不是比南朝鲜的军队强大了吗,南朝鲜只得由美**队驻在那里来和你们保持这个平衡,如果我给你坦克、飞机,是不是要打破这个平衡呢?那样为了维持这个平衡,美国人是不是又要增加新的力量,以保持这种平衡呢?”金日成点了点头说:“那是一定的。”“那你说这样是不是有利于朝鲜问题的解决呢?”最高首长笑着对金日成说:“如果真的需要的话,我们不用你说,都会给你的。现在你们是安全的,你可以裁掉一些军队。让这些人去参加生产,学习科学技术。人要穿衣,吃饭,就要努力的加强国内的经济建设。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人民的生活水平搞上去。这样不是要几辆坦克,几架飞机更重要吗?”.......[w w w .t]第二百六十五章 和平的代价第二百六十五章 和平的代价最高首长所领导的中国**人对金日成所领导的朝鲜劳动党还是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的,双方的这种感情是建立在战场上的那种用鲜血凝成的战友之情。朝鲜劳动党对中国**的帮助也是很多的,尤其是在中国的解放战争初期,对解放军“四野”的帮助。虽说抗美援朝中国算还上了朝鲜的这份人情,保住了金日成的社会主义政权,恢复了他的江山。但在朝鲜战争中,中国毕竟是以抗美援朝为手段,以达到保家卫国这个目的。中国取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保住了朝鲜社会主义的江山,中国也有了这个“三千里江山”的战略缓冲地,使中国东北主要工业区免受了美帝国主义的直接冲击,获得了地缘上的安全。世上绝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所获得的这份地缘安全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给朝鲜一些援助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尽管朝鲜主观是为了自己的领地安全,他们要保卫国家不受侵略,必须顶在第一线。但客观上也为中国提供了战略上的地缘安全。朝鲜这几年背靠着中国这个崛起的大国,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污染较大的初级生产产品的产业在朝鲜建立不少,给中国的工业产品配套。由于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也建立了许多中朝合资合作的矿产品开发和初加工企业。朝鲜人民也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国产的自行车,电子手表,半导体收音机也已进入了朝鲜平常的百姓人家。朝鲜人民军生产建设兵团的几家由中国援建的现代化养殖场,为朝鲜人民军提供了大量的动物蛋白质。同时朝鲜人民的餐桌上除了萝卜,白菜的泡菜外,也能见到一些鱼、肉、蛋,豆腐之类的食品了。对于金日成的来访,最高首长破例的请金日成在自己的家里了吃一顿饭,仍旧是4菜1汤,只是把红烧猪肉换成了红烧狗肉。金日成吃好肯定是没吃好,不过这种特殊的待遇,足以让他牛B一阵子了。除了后来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越南**主席胡志明以外,还没有哪个外国的党和国家首脑在**家吃过饭呢。最高首长虽然没有答应给金日成‘摧毁者’坦克和‘猎鹰’歼1型歼击机。但是绝不会让金日成空手回去。在他的4天访问结束后,一整套中国援建的AK47自动步枪的生产线和一整套7.62子弹包括特种弹在内的生产线的援建工程合同被金日成收入囊中,朝鲜将以咸镜北道中朝边境地区的茂山铁矿的铁矿石分10年偿还这两项援建工程的中国政府的贷款。3月1日金日成访问中国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带着访问的丰硕成果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兴高采烈的返回了朝鲜,去充当中苏两个大国的“调解人”去了。在中国远东省外蒙专区的乌兰巴托市远东兵团的指挥部里。彭德怀倒剪着手,低着头,围着沙盘四周来回的踱着。“金日成今天要来中国,你说他这时来会干什么呢?”彭德怀看着坐在电脑前不断的滚动鼠标的邓峰问道。“金胖儿这时来,还能干什么,还不是给苏联做说客,要求停火谈判呗。”邓峰的目光没有离开电脑,看着电脑的屏幕回答道。彭德怀一面倒背着手踱着步一面说“看起来苏联这次是真被打的没招了,打不下去了才找金日成前来游说。”“呵,呵,呵。是啊。打不下去是肯定的啦,它想不谈也不行啊。”邓峰停下了手里的鼠标笑着说。彭德怀停止了踱步说:“看起来,这仗要打到头喽。我们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猎熊行动’当初设想的目标。我想很快就会停火,剩下的就又要进行那没完没了的谈判了。”“ 嚓”邓峰划着了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支烟慢慢的吸着:“但现在还不能停火,最少也要再等10天半个月的。要把苏联在贝加尔湖以东,直到鄂霍次克海的克普拉,北纬53度以南营级以上建制的部队全都消灭,在我们的占领区内不能再有成规模,成建制的苏军。否则一但停火就很麻烦。”彭德怀点了点头说:“是啊,这地域太大了。我们的人员和给养能不能跟的上呢?”“给养供给没问题,只是接收地方政权的人员上来的太少,太慢。”邓峰看了看电脑上的统计表说:“清理苏军这些残余部队,这些‘小活’干起来也点太费时间了,哎,看起来武装直升机还是太少了,用武装直升机对付小股的苏军部队还是很有成效的。邓峰站了起来也来到了沙盘前面,俯视着沙盘用红外笔对着上面的几个地方说:“老总啊,我准备把作为战役预备队的空降1师也投上去,先把这几个关键的战略要地占领了,让苏军彻底的绝望,迫其他们投降。让各兵团把战役预备队也全都投上去。加快进攻速度,能多占一尺占一尺,能多占一寸占一寸,总之在停战之前,最大限度的占领地盘。为下一步的谈判创造有利条件。”彭德怀站在沙盘前,他的目光随着邓峰的激光笔射出的红点移动着,思忖了许久说道:“虽说根据卫星和无人机的侦察均未发现苏联还有团级以上隐藏的大部队,但你小子这样做还是有点太冒险了。战争总是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万一有点特殊情况你怎么处理?”彭德怀抬头看了看邓峰说:“你手头上怎么也得留点应手的,哪怕能做出快速反应的一个团也好。”“好,那就按你说的留下一个空降团,其余的全部投入。”邓峰下了决心,然后接着对彭德怀说:“彭老总,麻烦你一下,帮我照顾一下西线,命令西线也投入全线反击。要不怕牺牲,不怕消耗,不怕打碎坛坛罐罐。千万别在停火前在我们原有的境内留下成建制占领我们某个地区的苏军。地面部队我是没有力量支援西线反击了,我准备把东部的飞机调一部分支援西线。刘亚楼前几天派来了一些飞行员接收那些缴获的苏联飞机,这回也都用上,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境内的补给基地炸他个稀巴烂。我看苏军再拿什么和我们打。”“ 好”彭老总也来劲了,“我明天就去乌鲁木齐。你让吴迪那老小子给我狠狠的炸,我让西线的部队狠狠的打。”之后想起了自己监军的职责补充了一句说:“不过,你小子马上把这些写一个东西给中央。”北京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最高首长看到周恩来和李大为落座后说:“赫鲁晓夫让金日成向我转达,苏联现在愿意对边界问题,按照列宁的那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希望尽快的结束战争,恢复谈判的口信。你们就此事谈谈看法吧。”“苏联现在急力的想摆脱困境,改变目前的危机局面,要求恢复中苏两国的边界谈判。他们给我们驻苏联大使馆也提供了一个议案,核心是先就地停火,然后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中苏边界问题,按照列宁曾宣布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周恩来首先思忖着说道:“谈总比不谈好,我想苏联现在是真的不想打下去了。但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他们很可能把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占去的中国领土归还给我们。其余我们这次所攻占地区,恐怕又要扯皮。”“总理分析的对,苏联现在是内外交困,四面楚歌,在战场上打不下去啦,才要求通过谈判寻求政治解决。”李大为说道:“至于现在占的,那占领也就占了,想要回去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些最后也只能挂在那。等苏联一解体也就自然的归我们了。”最高首长指了指茶几上的远东兵团司令员邓峰的电报,说,“恩来,大为,神仙的电报你们也都看吧,对于神仙他们的意见怎么看?”“ 远东兵团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这样对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很有利。不管是打是和我们都占有很大的主动。”周恩来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只是贝加尔湖以东,直到鄂霍次克海的克普拉,北纬53度以南全部占领,这地方太大了,我们一时消化不了”“解决了苏联远东地区的那50多万军队,苏联在贝加尔湖以东,直到鄂霍次克海的克普拉,北纬53度以南就没有了什么可打之兵喽。”最高首长一面看着地图一面说:“象这种规模的战争我们不能总发动嘛,这次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打了,先吃下去,消化不了,让各省市、各部委条条块块大家一起来吃,慢慢的消化嘛。”“现代化的战争进行的速度很快,不过消耗也十分的惊人”周恩来这个中国的大管家有些担心但表情非常平静的说道,“ 仅这十几天的战争消耗,就几百亿人民币,相当于整个1956年对印度反击战的10多倍。而且整个运输线情况也接近饱和。”最高首长微微的点了点说:“对手不一样,使用的手段也不一样,为了收回过去我们所丧失的这些领土,为中国的子孙万代开拓出更大的生存空间,这个代价不算大。这点消耗我们还是能承受得起的。”“才几百亿人民币?值太值了”李大为带着后世那种商品经济形成的思维笑呵呵的插话说:“我们花这么一点点钱,不算什么。我们得到了多少?我们得到的不算土地以及这些土地上所包含的资源,就是从沙俄到苏联几百年来在远东地区的总投资这可是一笔数都数不请的巨额财产呀,我们的支出和我们的收入恐怕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就是在后世生产出来的大名鼎鼎的苏凯系列战斗飞机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和生产出来基洛级柴电常规潜艇的共青城克斯曼斯克船厂,就我们这点战争支出恐怕连其中的一个厂都买不下来。更不要说还外带这些熟练的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了。”李大为接着说:“苏联现在急,我们用不着急,能拖就拖,邓峰说的对,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受任何限制,加快进攻速度,能多占一尺占一尺,能多占一寸占一寸,在停战之前,最大限度的攻城掠地,多占领地盘。要我看我们还有很大的战争潜力,我们这次仅动用了北方三个战区和远东兵团的力量。现在我们占有绝对的制空权,运输不足可以动员一些地方上的运力把所有的运输机全开动,这次光缴获的苏联运输机和直升机就老了,把航校的那些学员都派出去,都用上。”“ 呵,呵,呵”最高首长看着李大为笑着说:“大为啊,我看你比神仙还急。”随后把目光转向周恩来说:“总理,你们还是商量一下怎么和苏联人去谈,战场上让神仙他们放开手脚,就按他们的想法去干吧。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争取更大的胜利。”战争是以最为极端、最为快捷的方式,打破原有的平衡关系,并寻找新的平衡基础,促进在新的基础上,在探索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关系的一种手段,尤其是现代化的战争,没有前线后线之分,战争的双方很快就能在战场上决出胜败分晓。接下来就是通过政治手段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谈判,在谈判中,为了自己所属的政治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经济目的。真真假假,你尔我乍,明争暗斗,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把无耻发挥到极限,最后经过相互试探,讨价还价,相互妥协,达成一种新的利益关系,一个新的平衡。对于苏联停止中苏两国的武装冲突,要求恢复谈判的建议,中国政府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w w w .t]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苏高层平壤会晤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苏高层平壤会晤在金日成走后的第2天,3月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的位置上发表了题为《呼唤和平》的社论,社论指出:全世界各国人民都认识到,和平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然而现在和平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威胁,众所周知,苏联的一小撮战争狂人置全世界人民的一再强烈反对而不顾,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核袭击,把核战争强加在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头上。全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无不对苏联的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表示极大的愤慨和严厉的谴责。事实再一次的证明了,核战争对人类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发动核战争是不得人心的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不希望战争,更不希望核战争。世界包括苏联人民在内的人民也是爱好和平,不希望战争,更不希望核战争的。同时中国人民绝不害怕战争,更不害怕核战争。中国从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就向全世界庄严的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在中国核心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情况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努力用和平方式和运用常规武装力量不能制止这种侵害行为时,中国将动用核武装力量制止这种对中国核心利益的侵害行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这一原则立场。同时中国人民也有决心,有能力,以彻底解除苏联对中国和对世界的核威胁。但是为了避免这种核战争对全世界的危害,为了全世界人民能有一个和平、没有核污染的环境,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忍辱负重。对于苏联的这一卑鄙的核袭击战争行为,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力图创造一个缓和的国际环境,以利于集中力量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并一直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事业。 中国呼吁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制止苏联发动的这场核战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以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是中国政府的一贯原则。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共同边界最长。中苏边界问题本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沙俄政府侵略和扩张政策造成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认为,这些问题,是在当时两国人民都不能做主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不代表两国最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中苏两国通过友好协商妥善的处理这些违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可是中国的这一合理要求,多次的遭到苏联当局蛮横的拒绝。使中国所做的一切和平解决归于失败,以致导致了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恶化到兵戎相见的程度,爆发了这次中苏边界武装冲突,并在这次冲突中苏联首先使用核武器,对中国人民发动了可耻的核战争,引发了这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危机......《人民日报》社论最后明确的表示,为了化解这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危机,避免新的世界大战和能毁灭世界的核战争。中国政府认为,中苏双方应以平等的姿态共同讨论和消除中苏之间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停止武装冲突,恢复谈判,和平解决中苏两国的边界冲突,对于中苏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和世界和平是有益的。而且做到这一点,就是中苏双方必须拿出足够的和平的诚意,为中苏两国人民的长治久安,为了世界的和平,负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负有的责任。中国政府希望,中苏双方应该通过谈判能在缓和中苏边境局势方面有所突破。以便实现停火,双方在现有的战线上,各后退2公里,使双方的部队脱离接触.......中国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对苏联的双方停火恢复谈判的建议做出了正式官方的回应。向世界,向苏联发出了“和平的呼唤”。苏联虽然感到有些憋气,这明明是自己先提出来的和平建议,怎么成了中国率先向苏联发出了“和平的呼唤”了呢。不管怎么说,在引导国际舆论上又输了一招。在金日成的安排下,中苏两国驻朝鲜大使,3月4日在朝鲜首都平壤,就两国恢复边界问题谈判,实现全线停火,举行了首轮技术性会谈,双方就谈判的地点,正式谈判的时间,参加谈判的人员的级别和人数等达成了一致。3月6日上午9时30分,中国总理周恩来乘坐的中国制造的“空中列车”和平使者号专机徐徐降落在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首都平壤机场。同机到达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李大为、外交部长特别助理中国贝加尔省党委书记毛岸英、中国贝加尔省省长助理蒋经国等中国谈判代表团成员。金日成,崔庸健等前来机场迎接,握手寒暄后,中国代表团在金日成,崔庸健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平壤市东北郊,四周万亩良田环绕,远方青山绵延的朝鲜百花园国宾馆1号楼。在1号楼前有大片绿地、花木和喷泉。百花园内湖水如镜,此时,都被白雪所覆盖。湖边青松环绕,枫树重叠,更是别有洞天。金日成为了接待这次中苏两国的客人真可谓是煞费苦心,在中国住的1号楼里,在每个房间包括50多平方米的卧室,顶高十余米,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冬季的阳光透过3米多宽、2米多高的大玻璃窗照进来,使屋内温暖如春。床上是手工缝制的棉被,室内的壁柜约两米高,红桃木雕花门显得名贵而又华丽。在每个房间中20多平方米的卫生间里,有从中国进口的一个三角形冲浪式按摩浴缸和蒸汽式淋浴室,卫生间内所有的五金件均为18K金镀。外面是一间近100米的会客厅。摆放着一台从中国进口的52寸平板电视机,沙发背景墙上挂着明清时期颇有笔墨中充满士大夫气的水墨花鸟的中国画。在每间客厅中的博古架上摆放着中国万历年间的官窑的青花瓷器,在客厅的墙上悬挂着金日成与毛zd主席及周恩来在一起谈笑风生十分亲热的照片,显示着他们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不管是在卧室、卫生间。还是在客厅中的花瓶中都插着一束束鲜花,给屋子增添了几分生气。此外,在房间的食品架上的水果蓝里,放着新鲜的水果和装有乌龙茶、普尔茶各茶系的精美的茶叶盒及高丽参茶、密封包装的两袋湿毛巾。金日成这一天注定是最为忙碌的一天。两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几乎同一时刻来到朝鲜。把中国客人送到了宾馆,留下崔庸健陪同中国客人。随后又自己坐着中国送给他的“蓝天”300高级防弹轿车,回到了机场。去迎接苏联谈判代表团。上午11时30分,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这个苏联新上任的外交部部长乘坐的伊尔-18Д专机降落在平壤机场。同机到达的还有苏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安德罗波夫,原苏联驻华大使,嗣后晋升外交部第一副外长库兹涅佐夫。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柯西金。很快以米高扬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也被带到了百花园国宾馆,百花园只有两幢别墅式楼,苏联代表团被按排在2号楼。1、2号楼之间相距约200多米。金日成也知道这样安排有点不太合适,但这是目前朝鲜最好的国宾馆了,再重新装修一个也来不及啊。在征求中苏双方的意见后,中苏双方都感到无所谓,谈事要紧,别再给这个小弟增加麻烦了。晚上20时,在百花园西侧的杜鹃厅里, 两国的谈判代表见面,双方代表戏演的还是挺好,外交家的风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是紧紧握手,同志相称,相互问候着。接下来双方落座后,开始了一次努力扭转中苏之间关系的长时间的坦率而诚恳的会谈。苏联外长米高扬首先发言,对这次死于核袭击的中国方面的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并一再声称这次核袭击完全是苏军中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个人行为。与苏联政府无关。苏联希望中国方面把这次事件的肇事者交给苏联政府,以便苏联政府搞清真相,对这次核袭击的肇事者和指使者加以严惩。并对中国方面介绍了,苏联党和政府对这次核袭击负有领导责任的党政军领导人进行了逮捕的行动,并向中国保证,将在苏联最高人民法院对他们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进行起诉。米高扬声明,“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战争是不可取的,是不符合苏中两国人民利益的,也不利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和整个国际**事业。苏联领土已经够大了,有二千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还不到两亿人口,足够我们开发的啦。苏联现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绝不愿意为领土问题和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打仗。对于中国这次首先发动的边界战争表示了强烈的谴责。之后米高扬说:“我们现在苏联党和政府绝大多数领导人都希望努力的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且把这种友好关系不断的推向前进。因为我们两国人民一直是非常友好的,我们两国之间不应该相互为敌。我们希望我们两国的党和政府能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个**运动的大局出发,停止我们之间的战争,恢复中苏两国之间的谈判。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妥善的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周恩来听完了米高扬的发言后慷慨陈词,他很严肃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我赞成米高扬同志关于我们中苏两党和两国政府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个**运动的大局出发,停止我们之间的战争,恢复中苏两国之间的谈判。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妥善的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的这个意见。的确,中苏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战争是不可取的,尤其是核战争更是违背中苏两国人民的意愿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意愿的。中苏之间的这场战争也影响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稳定。极大的伤害了整个国际**事业。那么为什么又会发生这样同室操戈的战争呢?我认为就其根源上讲还是沙俄政府侵略和扩张政策及斯大林同志的大国沙文主义造成的恶果。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沙俄政府通过极其不光彩的手段占据了亚洲大片的领土,形成了和中国领土的衔接。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漫长的共同边界。在这些边界中存在大量的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认为,这些有争议的领土问题,绝大多数是在当时中苏两国人民都不能做主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曾十分天真的认为,现在中苏两国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信仰马列主义。当两国人民都取得了全国的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人民当家做主,成了国家的真正主人。中苏两国人民通过同志式的友好协商,妥善的处理这些由我们共同敌人——沙俄政府和**的封建满清王朝所遗留下来的违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问题是不难做到的。为了照顾苏联人民的感情,我们甚至提出了通过赎买的方式来收回一些以前所被沙俄占据的领土,以便向我们的人民交代。可是我们的这些合理的主张,多次的遭到你们苏联政府的拒绝。领土问题事关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中华民族尊严的大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是目前影响中苏两国关系的根本问题。[w w w .t]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的建议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国的建议周恩来向苏联代表团十分坦率的说明了,中国为什么发动了这次中苏边界战争。再一次的告诫苏联,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他说:过去我们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了中国的核心利益;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整个中国还处在满目疮痍,百废待举的时刻,就在我们现在会谈的这块土地上,我们中国人民义无反顾的,抗击着世界上最强大、最凶恶、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也是因为他们威胁到了我们的安全,侵犯了我国的核心利益;3年前,我们对印度进行了边界反击战,也是因为印度对我国有领土野心,侵犯了我国的这一核心利益。周恩来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坐着对面的苏联代表团的成员,然后十分严肃的说:在对印度进行边界反击战前,李大为同志代表中国政府前来莫斯科向你们苏联**和政府通报我们将对印度实施边界反击时,就十分明确的向你们说明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不容侵犯,同时也向你们通报了中国氢弹试验的情况和我国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可是你们完全没把我们的核心利益当作一回事,也把我国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当成了耳旁风。众所周知,近100多年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的对中国进行分割,给中国和各临国之间留下了很多领土问题。对于这些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这些后遗症,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的方式,尊重历史事实,并充分的考虑现时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解决和各国的边界领土纠纷问题。现在只剩下中苏两国之间的问题尚未解决。对于中苏之间的有关领土问题,我们和你们谈过,新中国没成立以前的中华民国政府我们不说啦,我们中国**人也是在还没有建国前夕,在西柏坡就和你们谈过外蒙古的问题。这个问题米高扬同志你是最清楚的,你当时是什么态度,斯大林同志又是什么态度,你可以回想一下,这样是不是尊重中国的主权呢?1949年我和MZD主席去莫斯科还是想和你们谈这个问题,可是斯大林同志避而不见,向我们施压,不准我们谈这个问题嘛。斯大林这样对中国的态度平等吗?过去不平等的边境条约是沙皇俄国强加给中国的,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是必须的。中苏双方本应该首先以平等和公正的态度,通过同志式的友好协商来重新确定划分两国的边境线走向,解决两国有争议的领土问题,可是你们苏联政府不肯放弃沙皇强加在中国头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全继承沙俄的这种侵略扩张政策的恶果。尤其是斯大林同志更是变本加厉。这样又何谈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不断的把这种友好关系向前推进呢?”苏联的同志们,你们很难理解从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给中国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对中国人民的心理造成的创伤有多么严重。在这些帝国主义列强之中,英国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但对中国伤害最大,造成的后果最严重的就是最贪婪、最凶恶的沙皇俄国和日本这两个恶邻。我们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起来**,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就是要打倒中国代表封建地主阶级**无能的政府,打倒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权,推翻一切帝国主义列强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恢复中华民族应有的尊严。在这个过程中,俄国十月**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人选择了无产阶级**道路,取得了无产阶级**的胜利。现在我们国家是人民的新中国,已经今非昔比,改天换地了。你们可能会说中国**人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那我想对说这样话的苏联同志说,请你们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呢?你们占了别人那么多的领土,如果说那是为了**的扩张,是为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那么占据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土又怎么解释呢?你们这样做是不是有利于国际**运动呢?周恩来停顿了一会,犀利的目光直视着米高扬说:米高扬同志,你们一再扬言动用几百万吨核当量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核基地、中国的政治中心,工业中心进行摧毁性的核打击,对中国进行赤luo裸的核威胁,随后又对中国发动了核攻击。现在你们又声称苏联发动的这次对中国的核袭击完全是苏军中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个人行为,与苏联政府无关。你们这样做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行为吗? 你们这样说不感到前后几天的说法自相矛盾吗?你们的后一种说法是欠妥的,是难以服众的。这是一件足可以毁灭世界的大事件。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怎么就能以一句个人行为,就搪塞过去呢?怎么可以说与苏联政府无关呢?苏联政府就是出于对苏联人民负责,出于对整个人类负责的态度也不能这样说话嘛。你们把这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制造出来,你们是怎么管理的?你们是怎么部署的?你们使用的原则是什么?这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做好的事情。怎么能说与苏联政府无关呢?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某一天,大家都可以这样来解释所有的核攻击呢?这一次如果不是我们部队及时的制止你们的发射,那要发射的就不是1枚原子弹,而是4枚原子弹了,如果那样我们想像现在这样不作出核反击都不行,我们的人民能答应我们政府这种软弱的行为吗?然后,周恩来以及其严历的语调说:如果苏联政府不能有效的管理自己所拥有的核武器的话,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我们不会再给你们一点机会。你们的那几个核弹发射基地,我们知道的清清楚楚,我们随时可以解除你们现有的那几个中远程导弹发射场的使用功能。这一点请你们苏联同志要有个足够的认识,丝毫不要怀疑我们的能力。我们之所以没这样做完全是考虑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和苏联对北约正常的防御能力。苏联代表团所有的成员都十分专注地听了周恩来陈述着中国的立场。他们丝毫不怀疑中国具有摧毁苏联现有的中远程导弹发射的能力,这一点在开战的第一天已经被证明了。虽然他们知道中国这次没有对苏联下“死手”是出于中国自身的全球战略平衡的考虑。但他们还是心存着一份感激中国的这种大局观。如果此时中国和美国、北约联手,那苏联将会是什么样啊?说到底还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自家的兄弟”,中国没有这样做。苏联代表团知道从周恩来口中说出来的这些话绝对不是威胁,随后米高扬十分详细的解释了一番,苏联“核威胁”和核袭击前前后后的情况,并保证再不会发生类似的事件。接下来,周恩来对中苏之间目前的状况,把中国关于解决边界领土问题的立场作了简要说明,他指出:有关中苏之间的领土问题,是几百年来形成的。过去我们之间谈了2年多,也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我希望这次苏联方面能拿出最大的诚意来,尽快的解决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问题。当然我们也不奢望通过这一次谈判就能全部的解决这些问题。谈判总是需要些时间,在未解决这些问题之前需要采取一些临时措施,结束中苏两国的战争状况。为此他提出了,先停火,维持双方停火时的状态,为了避免双方再发生武装冲突,中苏双方武装力量在停火线脱离,各向后退两公里的建议。苏联方面同意周恩来提出的先停火的建议,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意见,中**队要退回到开战前的地区,然后按照列宁同志曾提出的两个《加拉罕对华宣言》的原则来处理中苏之间领土问题的虚价。战争毕竟是由战场上的实力和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以及国内外各方面综合因素所决定的。显然苏联的这个提议是不切实际的建议。理所当然的遇到了中国代表团的拒绝。第一次会谈进行了4个小时后结束。周恩来在为这次谈判定下了原则之后,连夜乘专机返回了北京。临行前,周恩来拉着米高扬的手说:“我现在有些事情,先回北京,你和布尔加宁现在是赫鲁晓夫的左膀右臂,是驾驭苏联的三巨头。你们应负起一个大国应负起的责任来。把我们两国之间的事情办好。MZD主席说,我们和苏联这两个大国总是要团结的。某些不团结的现象是暂时的,中苏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全面发展还是主流、还是大局。我们是本着这一精神,来到这里同你们谈判的。第一次会谈结束后,米高扬把苏共外联部部长安德罗波夫,第一副外长库兹涅佐夫,国家计委第一副主席柯西金,邀到了他的房间。他问大家对这次会谈的看法。安德罗波夫很乐观的说,首先应该肯定这次会晤是极其有益的,至少我们不再担心发生核战争了。实现停火也是指日可待。也使我们了解了中国领导人对苏中双方这次战争的态度和规模。也了解了解决领土边界问题是能否停止战争的关键,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少丢掉一些领土。柯西金很务实的说:“我感到中国领导人的一些观点不是我们一时能够看透的,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和**有着和我们不同的理解。随着中国的崛起,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压力对于资源和领土的要求也是可以理解的,我认为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因势利导为苏联争取一些利益,最少也要为今后的中苏关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对于让中**队退回到开战前的苏中、苏蒙边界地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对周恩来这些建议还是十分赞同的。不管怎么样,先停下来。“不知道中国对领土的要求究竟有多大?”库兹涅佐夫说:“周是个很儒雅的人,我注意到了,今天的讲话是很严厉的,但也是很坦率的。与以前中国的提法相比较,这次周恩来没有提起《加拉罕对华宣言》”米高扬紧皱眉头,显得非常沮丧的说:“中国人再也不会主动的提什么不平等条约和什么列宁的那些《加拉罕对华宣言》了,因为现在他们所占领的远远的超出了这些文件所涉及到的领土范围。”他停顿了一会儿,又说:“现在看起来,只能按周的建议,先停火了。只有等停下来才能知道中国人究竟占去了多大的地方,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很快就会表现出来,到时候我们就能知道他们的胃口有多大了,总之在战场上失去的领土很难从谈判桌上找回来。尤其是那个李大为,这些年几乎参加了所有中国涉外重大事件的谈判。和我们也打了2年多的交道,是个十分强硬而且又是个十分狡诈的人物。”“库兹涅佐夫同志你在中国当了三年大使,你了解这个人的情况吗?”安德罗波夫问道。“有一些了解,但不是很多,李大为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民族主义者,他是个知识十分渊博的人,他对世界很了解,对苏联的事情知道的也很多。甚至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他好像没有什么具体负责中国哪个部门的工作,但只要是中国的重大的涉外事件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据说和毛、周的关系很不一般,和现在指挥对苏作战的那个邓峰好像是战友。我在北京的那一段时间,他主要对欧美工作,在多的情况我就不了解了。[w w w .t]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苏停战协定》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苏停战协定》俄罗斯这个民族是这个世界上对土地占有欲最强的民族,俄罗斯的领土面积最大,除了沙皇侵略扩张的政策,列宁和斯大林通过输出**,不断的把苏联的疆界向外扩展,尤其是斯大林,利用二战胜利者的身份,占据了很多国家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同周边差不多所有的国家都存在边界领土的争议。它们不愿和中国解决边界领土问题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怕引起同所有周边和他们有边界领土争议国家的连锁反应。但面对中**队酣畅淋漓、凶猛快速的攻击,苏联在远东统治的地域,在隆隆的炮声中,随着中国坦克履带的不断向前滚动,分分秒秒都在缩小。虽然这些领土从法律角度上讲还不能完全归属中国,但大家谁到明白,占就占了,实际上的占领就是占领了。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装X给评这个理,尤其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没有人去惹这个麻烦。就是评出个理也没有用,要想把这些被占领的领土再要回来那只有看谁的本事大了,胜者为王。从沙俄时代起到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一直就是奉行这套“自然法则”。深通此道的苏联的政治家们心里着急呀。战场上的苏军输得是一塌糊涂。不能等等不起呀。尽快的实现停火是当务之急,早一分钟停火就少损失一些领土。米高扬率领的苏联代表团连夜讨论,在代表团内部很快对此达成共识,现在最佳的方案就是在周恩来定下的原则框架内和中国代表团展开求实的讨论,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停火,只有停火才能制止住中国不断向前滚动的坦克履带。第二天,苏联代表团团长米高扬首先发言,对于中国总理周恩来所提出来的先停火,维持双方停火时的状态,避免双方再发生武装冲突,双方武装力量以停火线为中心,各自向后退两公里脱离接触的建议。我们苏联代表团原则上是同意的。为了能停止中苏之间的武装冲突和我们之间问题的和平解决有个基本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补充一条:组建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监督停火情况,在双方遇有争议时,由监督机构组织双方部队相互联系,协商解决。对于苏联的这个提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大为很不以为然,第三方的监督机构就能停止中苏之间的武装冲突?就能为中苏之间领土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基本的保证?真是笑话后世的维和部队多了,哪个不是有自己的利益跟着,否则谁找这个麻烦。你们苏联能给人家什么好处?不给好处谁跟你扯这个蛋。不过他能够理解苏联的想法,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当然希望有个国际组织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最起码对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能有个见证,否则有时是有理也说不清。李大为暗自想,好吧,那就组织那些社会主义的小兄弟们成立监督机构吧。组建联合国维和部队才好呢。组建监督机构需不需要时间,监督机构进驻需不需要时间。时间现在是最宝贵的,时间就是中国未来的领土,时间就是中国今后的资源,不等监督机构来,我该占的也占完了。我们没有在新区站稳脚跟之前有个第三方监督好啊。他当即表示:“米高扬同志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我们同意苏联同志的这一提议。这样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也公道嘛。”“但这里有个第三方监督机构的规模和费用问题。” 蒋经国插话说道。米高扬心里想真是越有钱越抠门,这点钱也值得一提吗。这时柯西金带有激将口吻的接过来说:“蒋经国同志,关于这些费用,我们认为中苏双方各承担一半,如果中国同志感到有困难,我们全部承担也行。”对于柯西金的这一招,蒋经国感到怎么接也不是,不承担小气,也象柯西金那样拉硬,又有点感到“怨大头”,于是用俄语直接说:“我的意思不是钱由谁来承担的问题,而是说有这两个方面的技术问题”米高扬看到中国代表团同意了苏联方面提出的建议后说:“李大为同志,缓和苏中双方现在这种局势是我们由衷的真诚的愿望,我们希望尽快的对我们双方所提出的那些措施进行讨论。以便我们尽早的实现停火。”��,因为他喜欢这个年轻人。他劝蒋介石说:'等一等吧。'蒋介石明白孙中山的意思,于是等了起来。在孙中山逝世以前,蒋介石又曾两次提起过这门亲事,但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再等一等吧'。”蒋介石于1927年9月26日在上海对《字林西报》记者发表谈话谈及:“五年前,余在广州,寓于孙总理处,以是获见宋女士。以为欲求伴侣,当在是人矣。其时宋女士尚漠然。”可见,宋美龄同蒋介石的认识,时间是1922年,那时正是陈炯明在广州搞叛乱。陈炯明的叛乱被平定之后,蒋介石就跟随孙中山,为建立与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而奔波。在这期间,随着蒋介石政治地位的提高,而密切了同宋家的关系。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后,蒋介石逐渐掌握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虽然他同陈洁如结合共同生活了几年,但对宋美龄始终怀念。宋美龄心目中蒋介石的形象也日渐高大起来。1926年12月,一个妇女给胡适的一封信中说:“胡先生,我近来心目中只有两个英雄(你晓得妇女心目中不能不有英雄的),一文,一武,文英雄不待言是胡适,武的也不待言是蒋介石。这两个好汉是维持我们民族命运的栋梁!我的静坐的时候颇不多,然而一得之则默祝这两个人的福寿与成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12页。的确,在宋美龄、在宋家的眼里,蒋介石已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婚姻 宋美龄同蒋介石是怎么认识…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由宋霭龄牵线,宋美龄应邀赴镇江同蒋介石一起游金山、焦山。当事人记载:“蒋介石亲笔写了一封信,派我到上海去面交孔夫人。我交上蒋介石的亲笔信,她含笑看信,看了之后,高兴地对我说:'知道了!总司令约三妹在十五日到焦山去玩,好吧!你就住在我这里,等到十五号走罢!'这一天正是五月十三日。”“五月十四日下午,我到北火车站,打算预购明天的车票,见着站长,说明来意。他问我:'你是来接总司令的朋友去镇江的吗?'我说:'是的。'他说:'不用买票了,我已经预备好一辆蒋总司令上次坐过的花车,挂到明天上午八点钟开往南京的特别快车的车头后面。'并笑容可掬地问:'你看好不好?''当然好啦!'我高兴地答道。随后就回来告知孔夫人,她也很高兴。坐在她一旁同时听到我说话的三小姐——宋美龄,也嫣然一笑。”“吃过早点,等候夫人下楼。七点半,孔夫人、三小姐和另外一位中年妈妈,一同下楼,上了汽车。七点五十分到达车站,一进站望见那辆花车,站长来打招呼,我们一行登上花车。孔夫人宋霭龄一个人回去了。一声汽笛,离开上海北火车站。”“下午三时许,火车进入镇江车站,车站上有警察警戒。蒋介石已等候在站上,他不穿军装,换一套华贵笔挺的西装,戴一顶高级草帽,足蹬白皮鞋,精神奕奕,背后有一排卫士和公安局长俞子厚。车站站长站在月台上,指挥火车停下。正好花车停在蒋介石的面前,他即走上花车,同宋美龄见面。握手毕,他急忙把宋的手提包抢在自己手里。缓步下车,改乘一辆新式轿车开到江边,换乘小汽艇,直驶焦山。焦山位于长江之中,来往必须乘船。山上有个大庙,和尚并不多。游人也不很多,环境非常幽静。”“蒋、宋在焦山,每日早出晚归,游览这一带的名胜古迹。有一天到了一个清朝做过大官的家里,壁上挂着一幅唐伯虎的画,两人赞赏了一回。中午在一家有名馆子吃饭。”“这样一晃就是10天,当时国民党中央批准蒋介石休假10天。蒋介石带着卫士排回南京,叫我送宋美龄回上海。”当时,对蒋介石来说,大革命的胜利果实已窃取,国民政府已在南京宣布建立,有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机会,于是他不得不考虑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设法进一步争取英美对他的支持;二是,设法多涂上一层孙中山革命事业继承人的色彩;三是,设法有一位贤内助来帮其处理内政外交。基于这些考虑,他认为能同宋美龄结合是最理想的,况且原来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他利用这次短暂的休假机会,也可能是特地的安排,约宋美龄共游,以进一步交流与融合感情。《大公报》创始人之一胡霖有这样一个分析:“蒋介石再婚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行动。他希望做他们的妹夫,以便争取孙中山夫人……和宋子文。当时蒋介石也开始感到有必要得到西方的支持。以美龄做他的夫人,他便有了同西方人打交道的'嘴巴和耳朵'。另外,他很看重子文这个金融专家。不过,说蒋介石不爱美龄那是不公正的。蒋介石显然认为自己是英雄。在中国历史上,英雄难过美人关。出于政治考虑,蒋介石无所不为。对蒋介石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娶一位新夫人似乎是理所当然之举。”转引自[美]斯特林·西格雷夫:《宋家王朝》,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页。婚姻 宋美龄同蒋介石是怎么认识…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第一次下台。下台之后,他给宋美龄写了一封感情十分真切的信。信中说:“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姐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灰绝,曩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不久,宋美龄表示愿意同蒋介石结合,但需要征得母亲的同意。9月16日,宋霭龄在塞耶路的家中,召开记者招待会,将蒋介石和宋美龄介绍给新闻记者,随即宣布:“蒋总司令即将与我的三妹结婚。”蒋介石在对《字林西报》记者发表谈话时,也谈及关于这门婚事“近来女士已允,惟尚须得其家属许可”。当时,宋美龄的母亲在日本养病,蒋介石“拟即前入问候,并向乞婚”。这时,蒋介石已下台,情况是这样的:蒋介石建立南京政权后,处在内外夹攻之中。内是,李宗仁、白崇禧拥有桂系军事力量,并在北伐中屡建战功,而这时同蒋介石貌合神离,甚至连何应钦也站在李、白一边。外是,不仅所有职务乃至党籍都被武汉国民党中央摘除,成为罪魁祸首;而且汪精卫正在厉兵秣马,准备东征。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形势下,蒋介石企图借陈兵津浦路,抗拒再度南犯的北洋军阀的军队,以此来缓和各方面对他的攻击,达到恋栈的目的。结果,蒋介石败北南京,原来的企图化为泡影。在四面楚歌之下,蒋介石不得不于8月13日宣布下野,发表《辞职宣言》。之后,在上海、溪口各住了一段时间,进行了频繁的活动。9月28日,蒋介石特地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了《家事启事》,而且连载3天。启事说:“各同志对于中正家事,多有来书质疑者。因未及遍复,特奉告如下: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二氏,本无婚约,现已与中正脱离关系。现在除家有二子外,并无妻女。惟恐传闻失实,易资淆惑,耑此奉复。”29日,蒋介石携带宋美龄及张群、宋子文和孟超然(副官)、孙鹤皋(留日同乡)、陈舜耕(机要秘书)等离开上海去日本。这一天,蒋介石对东方通讯社记者发表谈话:“余此次来日,乃欲观察及研究13年以来进步足以惊人之日本,以定未来之计划。且余之友人居日者甚多,欲乘此机会重温旧好,并愿藉与日本诸名流晋接,此外则并无何等之目的。关于此后之事,尚无何等决定。”这次赴日,蒋介石要研究日本国情及对华政策;要取得日本政府的支持,以助他重新上台。此外,一项重要的活动是征得宋美龄母亲的同意,要和宋美龄结婚。《宋氏家族》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宋夫人过去一直对蒋介石抱有极大的成见。自打她得知蒋介石有意娶她的小女儿为妻以后,她就极力回避与蒋介石谈论这个问题,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拒绝与他见面。……可见蒋介石是个有决心的人。他仍然一刻不停地缠磨宋夫人,以至宋夫人最后不得不跑到日本躲起来。”“当宋夫人得知蒋介石抵日的消息时,她正住在日本的西部地区。她立即乘飞机横穿日本前往镰仓,以避开女儿求婚者的纠缠,然而蒋介石穷追不舍。他信心十足,因为美龄已经向他表露了首肯的意图。如果说美龄嫁给总司令是出于一种义务感,那是不公平的,因为她绝不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不过她确实期待着能够协助蒋介石统一中国,这无疑也是她与蒋介石结合的原因之一。美龄绝不愿意因为结婚,而失去从事建设性工作的机会。”“这一次,在美龄的支持者孔夫人的极力劝说下,宋夫人终于同意给她女儿的顽固追求者一次见面机会。”蒋介石到了神户后,即与宋子文前往有马温泉,“是为了要和宋美龄女士结婚,特地晋见在那里疗养的宋夫人,请其允诺亲事”。这次蒋介石去拜见宋美龄的母亲,拿出一份表明他已和少年时代的配偶离婚的证件,并且澄清了社会上的流言飞语。当宋美龄的母亲问他是否愿意成为基督教徒的时候,蒋介石表示很愿意试一试,将尽力研究《圣经》,不过未经体察不能随便允诺接受基督教。这次拜见宋美龄的母亲收到了圆满的结果。据中川龙夫所著《蒋介石总统逸事之地》一文中说:“有马大旅社的经营者增田卯三之助的太太千代子捧着下午茶走进去,刚由隔壁宋夫人房间回来的蒋总统,显露出平常所没有的兴奋神情说:'老板娘,成功了!成功了!婚约成功了!哦!对了,给你写字吧!来!来!马上替我磨墨。'好像等不及把墨磨好,就乘兴挥毫了。”又据曾任有马温泉观光协会会长的乡土历史学家风早恂提道:“蒋总统于获得同意结婚之后,便于第三天——五日在该旅社十八号房间将致送宋美龄女士的订婚戒指面交宋夫人。”婚姻 宋家的第二个“第一夫人”(1)宋家的第二个“第一夫人”1927年11月10日,蒋介石自日本回到上海。宋美龄已经先于一个月之前回到上海,筹划婚礼事宜。蒋介石一到上海,一面进行重新上台的工作,电请汪精卫北上,会商党事,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议,决议请蒋介石复职,1928年1月发表了《总司令复职时致国民政府电》;另一面和宋美龄商谈举行婚礼的事,于11月26日在报纸上刊载结婚启事:“中正奔走革命,频年戎马驱驰,未遑家室之私……兹定十二月一日,在上海与宋女士结婚,爰拟撙节婚礼费用、宴请朋友筵资,发起废兵院……欲为中正与宋女士结婚留一纪念。”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婚礼。婚礼分两次进行:一次是基督教式,一次是中国传统式。这一天下午3时,在上海西姆路宋家的宅邸里举行了基督教式的婚礼。婚礼由余日章(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主持,只有少数近亲参加。接着,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中国传统式的婚礼。证婚人为蔡元培,介绍人为谭延闿、王正廷。参加的客人有1300多人,许多中外知名人士济济一堂。高级领事埃德温·S·查尼汉姆(EdwinSChunningham)、英国总领事西德尼·巴顿(SidneyBarton)、挪威总领事N阿尔(NAall)、日本总领事矢田七太郎(SYada)、法国总领事M纳吉亚尔(MNaggiar)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总领事出席了这次结婚典礼。还有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克·L布里斯托尔(MarkLBristol)海军上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约翰·邓肯(JohnDuncan)少将以及其他一些外国高级将领也身穿便服出席了这次结婚典礼。在结婚典礼举行的大华饭店舞厅里,布满了花卉,在讲台上正中挂着孙中山的肖像,两旁是青天白日满地红与青天白日的旗帜,乐池里是一支俄国管弦乐队。在大华饭店内外布置了一大批中外侦探,严密地监视着周围的动静,唯恐出现乱子。出席者必须出示请柬并签到后方可进入舞厅。在管弦乐队奏起的外国乐曲声中,蒋介石在男傧相的陪伴下步入舞厅;接着,在古老名曲声中,宋美龄一手挽着宋子文臂膀,一手捧着一大束白色和粉红色的玫瑰花,也步入舞厅。摄像机不断地快速地转动着,把蒋介石与宋美龄的镜头摄了下来。结婚典礼开始后,宋美龄与蒋介石向孙中山肖像三鞠躬,然后向右、向左、再向中间的来宾鞠躬。接着,由一个中国人宣读结婚证书,然后在证书上盖了公章,夫妻对拜,向证婚人鞠躬,再向全体来宾鞠躬,最后来到一个由玫瑰花装饰成的巨大的花团下面摆好姿势合影,舞厅里爆发出一片掌声。最后分别在舞厅和威尼斯厅举行了茶会。这场宋美龄与蒋介石举行的中国式的婚礼,在1927年12月2日的《上海时报》(当时上海的一家英文报纸)上作了如是报道:“这是近年来的一次辉煌盛举,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赫的结婚典礼。昨天下午举行婚礼时,大华饭店的舞厅里足足有1300人。当蒋中正总司令同男傧相一起出场时,桌边的椅子上坐满了人,还有许多人站着,鼓掌欢迎这位军事领袖。”“步入装饰华丽的舞厅时,人们立刻就被那很有气派的满堂花卉迷住了,这些花卉是由刘易斯育婴堂布置的。讲台上——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挂着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先生栩栩如生的大幅肖像;肖像的一边是国民党党旗,另一边是孙中山先生的旗子。”“在大华举行的中国式结婚仪式,是由北京大学前任校长、南京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主持的。”“又一次鸦雀无声,后面的人再次登上椅子,伸长了脖子。伴随着《新娘来了》的古老名舞曲,宋小姐挽着她哥哥、前财政部长宋子文先生的臂膀进来了,此时,摄像机快速地转动着。”“宋小姐捧着一大束白色和粉红色的玫瑰花。在结婚仪式举行之前,她和新郎择好姿势拍了照……然后向孙中山的肖像三鞠躬……”“与基督教的习惯相反,新郎、牧师、或其他人都没有拥抱或亲吻新娘……”《字林西报》还特地对宋美龄作了报道:“新娘穿着一件漂亮的银色旗袍,白色的乔其纱用一小枚橙黄色的花别着,轻轻地斜披在身上,看上去非常迷人。她那美丽的挑花透孔面纱上,还戴着一个由橙黄色花蕾编成的小花冠。饰以银线的白色软缎拖裙从她的肩上垂下来,再配上那件长而飘垂的轻纱。她穿着银白色的鞋和长袜,捧着一束用白色和银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麝香石竹花和棕榈叶子。”这种中西结合的婚礼,既有旧中国统治阶级的排场,又有西方资本主义的色彩,极为奢侈。婚姻 宋家的第二个“第一夫人”(2)婚礼之后,蒋介石与宋美龄离开上海去浙江杭州和莫干山度蜜月。就在婚礼的这一天,蒋介石写了一篇感想文章,题为《我们的今日》。文章说:“余奔走革命以来,常于积极进行之中,忽萌消极退隐之念。昔日前辈领袖问余,汝何日终能专心致志于革命?其他厚爱余之同志,就常讨论——如何而能使介石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凡此疑问,本易解答,惟当时不能明言,至今日乃有圆满之答案。”“余确信余自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之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自今日始也。”“余平时研究人生哲学及社会问题,深信人生无美满之婚姻,则做人一切皆无意义。社会无安乐之家庭,则民族根本无从进步。……家庭为社会之基础,欲改造中国之社会,应先改造中国之家庭。”“余与宋女士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对于此点,实有同一之信心。”“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余必本此志愿,努力不懈,务完成中国之革命而后已;故余二人今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之基础。”蒋介石在这里所说的“革命之责任”、“中国社会之改造”,固然还有要清除旧军阀(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残余)的任务,但已经把反共反人民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蒋介石所说的“革命”实为“反革命”。蒋介石同宋美龄也就在反共反人民这一点上“建筑”起了“事业之基础”。海伦·福斯特·斯诺在她的《近代中国妇女》一书中说:“1927年12月,蒋中正同宋美龄结婚,此中意义比卫理公会派的教义还要多。这次结婚,是他人生的一段理想,这使他充分如愿以偿。漂亮的、穿着讲究的、受过美国教育的宋美龄,与蒋中正那个中层社会的现实性格,开创人生另一段旅程,殊具启示……”“显然,这门婚姻是在蒋中正、洋化华人和洋人之间沟通联络的一条渠道。某种意义上说,宋美龄是中国旧传统的一个人质,是家族利益与政治利益之间维持信义的一项保证。但蒋中正是一个神气十足、仪表堂堂的军官,他个性强悍,雄心勃勃,他们两人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历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今天台湾还有书评论宋美龄同蒋介石婚姻说:“他们是否为爱情而结合,惟有他们本人才知道。然而,这的确是一门经久不变的婚姻,也证明他们之间不渝的爱情。这种婚姻将成为人们彼此结合的榜样,它需要拿出巨大的勇气,尤其对宋美龄来说,更是如此。”宋美龄成为中国政坛上第二个“第一夫人”。蒋介石的这次重新上台是以“双丰收”上台的,不仅恢复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还兼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而且成为“国民党先圣孙中山先生(庆龄丈夫)死后的连襟,大银行家宋子文的妹夫,以及中国最伟大的圣人孔子的后裔孔祥熙先生(霭龄丈夫)的连襟”。[美。]罗比·尤恩森:《宋氏三姐妹》,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宋美龄同蒋介石结合后,蒋、宋、孔结为一体了。这就对旧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许多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从总体上讲,给中国人民酿成了许多灾难。婚姻 附:“宋氏三姐妹”中宋霭龄…附:“宋氏三姐妹”中宋霭龄、宋庆龄的婚姻1幕后施政的宋霭龄宋氏三姐妹的婚姻,为三姐妹以“三才女”闻名中外创造了条件,也为宋氏家族的“飞黄腾达”提供了契机,宋家被人称为“最会政治联姻的家族”。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人的地位与权势将给他们的妻子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与机会;民国建立后中国社会风气的改变,则为女性的参政议政打开了方便之门。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高等学府的宋氏三姐妹,凭着她们的才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有了突出而不同的表现;而她们的才能及所处的地位,又为宋家三兄弟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政治上的保障。宋霭龄与孔祥熙的联姻,是宋氏三姐妹中最缺少新闻、最没有轰动效应的一桩婚姻,但是对他们的父母来说,则是最感欣慰、也最满意的一桩婚姻。宋霭龄与孔祥熙相识于美国纽约,那是在一次晚会上,当时的孔祥熙正在耶鲁大学攻读研究生,二人彼此均未留下深刻的印象。数年之后,他们在日本再度相遇。当时,孙中山经历了“二次革命”的失败后亡命日本,作为孙中山英文秘书的宋霭龄随同前往。不久,宋耀如携全家逃到日本。这时,有一个年轻人也急匆匆地从上海东渡日本,开始了流亡的生活,此人正是孔祥熙。孔祥熙出生于1880年9月,山西太古县城西郊程家庄的一户姓孔的家庭。他在10岁那年因病被送入基督教会开设的仁术医院医治,从此孔祥熙与教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未等病体痊愈,孔祥熙几乎已成了一名虔诚的小基督徒。不久,孔祥熙入教会“华美公学”读书,毕业后经华美公学教师、传教士魏渌义介绍,到直隶(河北)通州的美国教会学校——“潞河学院”继续求学。其间,有两件事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一是当时的孔祥熙已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心所向往,曾于1899年与同学们一起仿照孙中山的“兴中会”,筹组了“文友社”;二是在1900年发生的“山西教案”中,孔多次用重金贿赂买通看守,看望被拘押的传教士,并帮助其中的3名女教士越狱逃跑。鉴于孔祥熙在“山西教案”中对教会表现出的忠诚与贡献,1901年孔从潞河学院毕业后,即由一名教士提名,由校务委员会决定,全额资送孔祥熙赴美国欧柏林大学留学。1905年毕业后,孔祥熙接着进入耶鲁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其间,他曾专程去拜见当时正在美国的孙中山,当面聆听教诲。1907年,孔祥熙毕业回到家乡,从此他以山西为活动基地,经商、办教育,很快就小有成就。同时,孔祥熙也参加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并保持与教会及外国势力的联系。1908年,孔祥熙娶了结发妻子韩玉梅,二人十分恩爱。4年后,韩玉梅不幸病逝。1913年,孙中山在南方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孙致信孔祥熙,望其赴沪参加革命。然而,未等孔抵达上海,“二次革命”已经失败。孔祥熙于是追随孙中山逃到日本,并出任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在孔祥熙的主持下,青年会出现了勃勃生机。在旅日的华人基督徒中,孔祥熙一时成了新闻人物,并引起了宋耀如的注意,他决定亲自上门去结识这位受人称赞的年轻人。孔祥熙与宋耀如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皆留学美国,就读过教会学校,是虔诚的基督徒,回国后既经商又秘密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如此多的共同话题使两人一见面即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的交谈非常投缘,转眼几个小时就过去了,他们却意犹未尽,宋耀如当即邀请孔祥熙到家做客。孔祥熙如约来到宋耀如在东京的住宅,意外地见到了在美国纽约曾有一面之缘的宋大小姐霭龄。异地重逢,加以父亲的引荐,两位年轻人都有一种欣喜而亲切的感觉,话茬一打开,便天南地北、无拘无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相似,使他们感到彼此是那么的合适,性格上的互补更使他们感到有一种不可或缺的吸引力。很快,他们就由花前月下的谈情说爱走向了婚姻的殿堂。1914年春天,孔祥熙与宋霭龄在宋耀如的新居所在地横滨举行了婚礼。他们先在教堂举行婚礼仪式,然后出席宋家举办的结婚宴席,最后新婚夫妇乘车去外地度蜜月。婚姻 附:“宋氏三姐妹”中宋霭龄…大胆泼辣、能干而世故的宋霭龄深深懂得在一个男人的世界里,女性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社会对妻子这一角色的期待心理。成为孔夫人后,宋霭龄立即收敛锋芒,低调活动,以一个“贤内助”的身份,协助孔祥熙从事各项活动,并精心打造孔祥熙,使其尽快出人头地。宋霭龄在美国的同学曾为她预言:“领袖的妻子是个真正的靠山和力量,由于她的远见,中国正大步前进。”虽然她的丈夫不是领袖,但她是其丈夫名副其实的“真正的靠山和力量”,由于她的远见,她的丈夫平步青云。婚后,宋霭龄设计的第一项活动是跟随夫君回山西太古老家省亲。1915年秋天,宋霭龄第一次以孔家媳妇的身份随丈夫回故里省亲。表面上他们是夫唱妇随,回去尽孝,实际上是负有孙中山托付的秘密使命,到中国北方去开展革命活动,这还只是孔氏夫妇回乡的一层用意。宋霭龄设计此举的另一深层的用意是让孔祥熙暂时离开被一大批广东籍革命元勋围绕着的孙中山,到革命党人力量薄弱的北方另辟自己的发展天地,积累政治资本。回到山西太古后,在宋霭龄的策划与支持下,孔祥熙凭借他原有的实力,放手开展活动。他们的首要活动就是整顿和扩建孔祥熙原先创办的铭贤学校。该校创办于1907年,由美国教会出资,原先规模很小,只有小学。办学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一则可以培养儿童,报效故乡;二则可以发现并笼络人才,培植自己的班底;三则可以扩大影响,提高声望。况且该校又是美国人掏钱,花别人的钱,培养自己的学生,既有名又有利,何乐而不为?孔氏夫妇在回国前就已决定要扩大铭贤学校的规模,以此作为孔祥熙活动的基地。为此他们在东京为学校采购了一大批教学器材与图书资料等,为将学校升格为大学预科做了种种准备。回国后,他们在教学方针和教学内容方面作了大幅度的改革,提出“造就德、智、体三育兼全人才”,先后设置了数学、矿物、生物、国文、史地、音乐、体育、经史、英语等课程。为弥补师资之不足,宋霭龄甚至亲自登台授课,主讲铭贤学校大学预科的英语课。办学中,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宋霭龄又主动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有时还邀请部分师生到家中共进便餐。这一新派作风,使孔氏夫妇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该校的许多学生日后成为孔祥熙发迹后的重要班底。在宋霭龄的全力策划下,铭贤学校的规模逐渐扩大,影响也随之增大,及至后来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学府。在精心打造孔祥熙的同时,孔氏夫妇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国内政治局势发展的动向。1916年初,袁世凯在北京称帝,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立即遭到了全国人民和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对。隐居晋中的孔祥熙在夫人的点拨下,在报上公开发表了一篇题为《上袁世凯书》的讨袁檄文,文中大骂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为,及他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该文经由孔氏夫妇共同创作,反复润色,以孔祥熙一人署名。整篇文章篇幅不长,却词锋犀利,气势不凡,很快受到世人的瞩目,并得到革命党人的好评。孔祥熙成了北方反对袁世凯的重要人物,这为他日后的发迹提供了又一“革命”的资本。在太古期间,宋霭龄的成就可谓斐然。她一方面帮助孔祥熙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一方面生儿育女,忙得不亦乐乎。1915年9月生长女孔令仪,1916年12月生长子孔令侃,1919年生次女孔令伟,1921年生次子孔令杰。在宋氏三姐妹中,只有宋霭龄在生儿育女方面硕果累累,而且是一花独放。这些子女与小姨宋美龄有着尤为亲密的关系。宋霭龄虽较少抛头露面,但孔祥熙的发迹、孔氏家族的发财,无不浸透着她的“智慧”。宋霭龄不愧是宋家的“领头羊”,她不仅在求学的道路上为弟妹们作出了表率,她的婚姻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两个妹妹。可以说,正是孔宋联姻,为孙宋联姻提供了机会,而宋霭龄的“远见”更促成了蒋宋联姻。成为孔夫人后的宋霭龄,在幕后的施政,一方面拉近了蒋、宋、孔三家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激化了孔祥熙与宋子文的矛盾,进而导致姐弟关系的恶化。2嫁给“革命之父”的宋庆龄1914年,正当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陷于逆境,不少革命党人意志消沉以至离开革命之时,宋庆龄来到了孙中山的身边,接替姐姐(霭龄因即将成为孔夫人,特介绍妹妹庆龄接替自己的工作)担任了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实现了她青年时代梦想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的愿望。在担任孙中山的秘书期间,孙中山的伟大理想和坚强斗志直接鼓舞了宋庆龄,她对孙中山的感情由仰慕渐渐转化为爱慕;宋庆龄的才智与干练,她对革命的热情与信念,给了孙中山以巨大的帮助和支持,她的温柔体贴,更抚平了他心灵的创伤和流亡海外的孤寂。婚姻 附:“宋氏三姐妹”中宋霭龄…1914年秋末冬初,倪桂珍因身体欠佳,需要回国“看中医,吃中药”。11月,宋庆龄陪伴父母回到上海,宋耀如在法租界霞飞路购买了一幢花园楼房居住下来。临行前,宋庆龄对孙中山说:在我离开以后,你可以把来往的信札以及有关工作和建议,都记录下来,我回来以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省去你许多时间。随后,宋霭龄随其丈夫回山西太古省亲。宋庆龄往来于上海和日本之间,从事革命党人之间的联络工作。在一年的共事中,宋庆龄与孙中山的感情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宋庆龄坦率地向孙中山表露了她的心声:“孙先生我已仔细地想了很久,我觉得没有别的比为你和为革命服务能使我更加快乐……我能帮助你做那种我已着手做过的工作,我能关心你,我喜欢这样从事于革命。”“经过慎重的考虑,我深知除了为你、为革命服务,没有任何比这更愉快的事。我愿意这样献身于革命。我们结合在一起吧,永远帮助你做革命工作!”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孙中山有些迟疑。他劝宋庆龄先听听父母的意见,征得父母的同意。1915年6月,宋庆龄由东京回到上海。她勉强克服了惧怕和疑虑,清楚地告诉父母她要与孙中山结婚。她的声音一如往昔,是那么的轻柔,但言语中透露出了她的坚毅。她的这一决定带给她父母的震动是巨大的。不同意的理由有很多:年龄上的差距,在父辈子辈关系上的尴尬,孙中山又是个已有家室的基督教的信徒,而且宋耀如夫妇与孙夫人卢慕贞及其子女关系良好,这种种的因素,使作为虔诚的基督徒的宋耀如夫妇断难接受这桩婚姻。为了打消女儿的这个念头,阻止这段姻缘,他们赶紧给女儿介绍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在家庭及外界的强大压力下,宋庆龄外柔内刚、坚强不屈的性格第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公正地说,作为父母,他们不想女儿招人非议,这在情理之中。而且,宋耀如夫妇也不是顽泯不化之人,他们虽然反对宋庆龄远赴日本,与孙中山结合,但没有强行限制宋庆龄的行动。于是,在10月的一天清晨6时,趁父母还未起床,宋庆龄在一位同志即孙中山的广东香山同乡、时在上海的朱卓文和他的女儿慕非雅的陪同下,乘船前往日本。此前,孙中山与夫人卢慕贞已办理了离婚手续,卢氏在离婚书上用大拇指沾红墨水按了指印。朱卓文给宋庆龄看了他们的离婚协议书,并说他是离婚协议书的证人之一。10月24日,宋庆龄一行从上海经神户乘火车抵达东京,孙中山早早地在车站等候。这一对志趣相投而承担了巨大压力的恋人终于冲破了重重障碍而高兴地见面了。当晚,孙中山安排宋庆龄和慕非雅在日本友人头山满的寓所住了一夜。翌日上午,孙中山和宋庆龄在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的主持下,签订了《结婚誓约书》,全文如下:此次孙文与宋庆琳之间缔结婚约,并订立以下誓约: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妻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三、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的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上述诸条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于见证人手中。誓约人孙文(章)立约人宋庆琳见证人和田瑞(章)婚姻 附:“宋氏三姐妹”中宋霭龄…1915年10月26日《誓约书》原件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誓约上用“琳”字,据宋庆龄后来的说明,是因为“琳”与“龄”谐音,又易写。当时宋庆龄未带私章到东京,故没有盖章。结婚日期应为10月25日,因日本风俗以双日为吉日良辰。依见证人和田瑞的意见,改写26日。当日,和田瑞受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委托,到东京市政厅给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他们的婚礼办得非常简单,只在孙的好友、日本著名实业家梅屋庄吉家招待了一些好友。正像宋庆龄给美国同学安妮·安德逊的信中所说,我们的婚礼“是尽可能的简单,因为我俩都不喜欢繁文缛节或类似的东西”。宋耀如夫妇虽不赞成宋庆龄的婚姻,但事后还是送给女儿许多结婚礼物,那套精工刺绣的嫁衣,宋庆龄一直作为珍贵礼物藏在身边。1951年,宋庆龄为营救被反共的“麦卡锡法案”陷害入狱的美籍日本友人有吉幸治等人,把这套嫁衣送给有吉幸治的家属,以便变卖筹款,营救亲人。但有吉幸治的家属不忍变卖这套精美的富有历史意义的嫁衣。在珍藏30年后,于1981年宋庆龄逝世时将嫁衣送回中国。关于宋耀如夫妇阻止女儿庆龄嫁给孙中山之事,言人人殊。宋庆龄在1980年9月17日写给亲密朋友爱泼斯坦的信中,详细谈了当时的情况。信中说:传教士往往保守,不求进步。在那些年里在中国的传教士强烈地反对我同一个离过婚的男人结婚。他们去找我的父母(他们是虔诚的卫理公会教徒),说明他们的看法并试图劝说他们把我从日本追回来。我在离开上海去日本时,留了一封信,告诉我的父母,我决心已下,我要帮助孙逸仙并同他结婚,因为他在三月份已同他的原来的妻子离异。她是专门从她独自生活的澳门前来的。事实上她非常害怕革命,曾请求他不要再继续从事革命事业了,因为满洲人会杀他们所有的亲属!因此,在孙最后一次流亡日本时,她没有跟他在一起。但在一九一五年三月,她同朱卓文一同到东京来。朱是孙的同乡,一位受信任的革命者,经常在海外陪同孙。她在东京见到了孙,很干脆地同意离婚。她甚至于不愿意写她的名字(!),所以在离婚书上用红印泥按了指印。这个协议离婚书印了好几百份,分发给他们的亲友。他的儿子孙科当时在美国加州伯克莱念书,他也给他寄了一份,还附了一封信,告诉他关于我们结婚的事。我听说孙科一直保留着这封信,他的孩子们也都知道并承认这一事实。但我们的政敌却同那些传教士站在一起,责备我们在孙中山还有妻室的时候就结了婚。我的父母还有其他的理由不赞成我同一个比我大二十六岁的男人结婚。因此,在看了我留下的告别信之后,就搭下一班航轮赶到日本来,试图劝说我离开我的丈夫,跟他们回去。我母亲哭着,身患肝病的父亲劝说着……他甚至跑去请日本政府为他们做主,说我还未成年,是被迫成亲的!当然,日本政府不能干预。尽管我非常可怜我的父母——我也伤心地哭了——我拒绝离开我的丈夫。从小宋庆龄就把孙中山看成是一个英雄,美人嫁英雄似乎是一出浪漫的爱情故事。然而,在民智尚未开启的民国初年,宋庆龄能毅然抛弃优越舒适的家庭生活,敢于冲破世俗偏见,与正在流亡的孙中山结合,其中的困难与压力是巨大的。这种压力不仅来自社会舆论,也来自于家庭。家中不仅父母坚决反对,姐姐霭龄也不赞成,远在美国的弟弟宋子文和妹妹宋美龄对此表示震惊。而宋庆龄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孙中山,她的这一举动第一次充分展示了她的思想与个性。宋子文对二姐是了解的,在得知姐姐已与孙中山结合的消息后,宋子文对妹妹美龄说:这事,是不可挽回了,二姐“是谁也挡不住的一种女性,只要是想定的事情,连她自己也挡不住自己的”。婚后的宋庆龄感到无比的幸福,她在给好友亚历山德拉·曼·斯利普(AlexandraMannSleep,昵称阿莉,Allie)的信中兴奋地袒露了她的心声:“当你在蒙特里特(北卡罗来纳)见到我时,你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变成一个热情的小革命者。你想到了吗?我的丈夫在各方面都很渊博,每当他的脑子暂时从工作中摆脱出来的时候,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学问。我们更像老师和学生。我对他的感情就像一个忠实的学生。”“像以往一样,我是他忠实的崇拜者。”信中,宋庆龄还谈了她对幸福的理解:“我对你最佳的祝愿,亲爱的阿莉,就是你能很快发现自己的理想得以作为人类的理想而实现,随之幸福必将到来。……当幸福包含在使所有在你周围的人都能愉快地生活的共同愿望中,这就足够了。”孙中山有了宋庆龄做他的伴侣兼助手后,同样感到非常幸福,孙中山在给恩师康德黎的信中写道:“我的妻子是在美国大学受过教育的女性。她不仅是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我的朋友,她的到来开始了我的新生活。我很高兴地改变了我以前那种令人乏味的生活。”孙、宋二人为彼此拥有而感到幸福,但在外人眼里,这桩婚姻是非常的不合适,不仅宋庆龄父母反对,国民党党内同志也极力反对。据孙中山的侍卫武官郑卓回忆:“先生与宋庆龄结婚,当时在党内是有人反对的。胡汉民等人便反对,并且叫我帮他们递了一封信给先生。当时先生问我,阿卓,婚姻之事是公事还是私事呢?我答,当然是私事。先生说,你还懂得,但他们都不懂。而事实上,后来我们都看到,孙中山的抉择是对的,婚事是对的。孙夫人对先生帮助很大,孙中山很需要宋庆龄。”成为孙夫人的宋庆龄仍然继续秘书工作,不仅为孙中山答复书信,负责所有的电报并将它们译成中文,还在写作方面帮他很多忙,协助孙中山起草文件。后来她还参加了孙中山的一些重要会议。婚姻 附:“宋氏三姐妹”中宋霭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61
正序
倒序
飞豹出击
飞豹出击-2
飞豹出击-3
飞豹出击-4
飞豹出击-5
飞豹出击-6
飞豹出击-7
飞豹出击-8
飞豹出击-9
飞豹出击-10
飞豹出击-11
飞豹出击-12
飞豹出击-13
飞豹出击-14
飞豹出击-15
飞豹出击-16
飞豹出击-17
飞豹出击-18
飞豹出击-19
飞豹出击-20
飞豹出击-21
飞豹出击-22
飞豹出击-23
飞豹出击-24
飞豹出击-25
飞豹出击-26
飞豹出击-27
飞豹出击-28
飞豹出击-29
飞豹出击-30
飞豹出击-31
飞豹出击-32
飞豹出击-33
飞豹出击-34
飞豹出击-35
飞豹出击-36
飞豹出击-37
飞豹出击-38
飞豹出击-39
飞豹出击-40
飞豹出击-41
飞豹出击-42
飞豹出击-43
飞豹出击-44
飞豹出击-45
飞豹出击-46
飞豹出击-47
飞豹出击-48
飞豹出击-49
飞豹出击-50
飞豹出击-51
飞豹出击-52
飞豹出击-53
飞豹出击-54
飞豹出击-55
飞豹出击-56
飞豹出击-57
飞豹出击-58
飞豹出击-59
飞豹出击-60
飞豹出击-61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飞豹出击
飞豹出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