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元439年,北魏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而南方则由几个短命的小王朝交替执政。这一时期被称为南北朝,或者南方称为六朝时代。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属于北朝一脉的隋国,灭掉了南朝最后的陈王朝,再次统一中国。司马氏的晋朝开始之后不久,天下一统的局面就因为八王之乱而被打破,从而开始了将近三百年的分裂时代。与此相比,隋朝和唐朝统一的时间就相当长了。《三国志》的故事,表达了中国百姓渴望天下和平、统一的愿望,因而得以代代相传。后记有故事的时代一定是乱世,因为有战争,有谋略,有各种起伏与兴亡。日本也是如此,被编进故事的多是诸如源平、南北朝、战国和幕末等乱世。而在中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1年—前221年)与三国等乱世时期都是产生故事的宝库。前者有《春秋左氏传》以及将《战国策》通俗化了的《东周列国志》,后者有根据《三国志》改编的通俗小说《三国演义》。正史的内容因文体过于正式,难以为世人所亲近,所以百姓们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浅显易懂的通俗读物。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够通过说书或者看戏等方式获得足够多的知识。起源于黄河中游的中华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逐渐超出周朝的统治范围,演化成各地诸侯并起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由汉朝接管天下。此后,统一的时代持续了四百年。直到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二世纪末的时候,天下又开始分裂。中间虽然出现过晋国的短暂统一,但由汉末直至隋朝统一为止,分裂状态差不多延续了四百余年。《三国志》里的故事,便是以这样一个分裂的时代为舞台的。为何会分裂?为何不能早日统一?倘若难以再度统一,难道连三足鼎立的安定局面也维持不住吗?这个时代的英雄到底抱持着怎样的想法?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是不是太无所作为了——乱世中的人们几乎都抱有这样的疑问,同时心中也燃起了和平统一的强烈愿望。因为这股强烈的热情,三国时代的故事被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不论哪个时代,三国的故事都会被引用,用于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即使是许多年后今天,人们也经常会引用三国的故事来解释现实。了解了三国的故事,就等于了解了中国人心中的素材,就可以与他们拥有同样的话题,由此可以唤起双方心灵的共鸣,这是一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共鸣。将正史《三国志》故事化后的《三国演义》家喻户晓。一般人们在说“三国”时候,指的就是这部留传后世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十四世纪的罗贯中。他以生活在十四世纪的人的观点,编出了一千年以前的历史故事。据学者分析,他在创作《三国演义》的时候,参考了《三国志》《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这三部正史以及一些市井传说,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他自己的创作。三国时代的基本史料只有上述三种,这一点跟罗贯中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现代人的角度出发,书写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的故事。很早以前,我曾经读过罗贯中的原文。不过,在本书撰写期间,我刻意没有重读,以免影响自己的思路。当然记忆里仍保留着《三国演义》的一部分内容。我在下笔时也在尽力摆脱原文的束缚。总之,我是依照自己的方法来理解这些相同的基本史料,并且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解释、推理,最终创作出了这部《三国志》的。因此,毋宁说这是“我的三国志故事”。书名《秘本三国志》[1]是在《全部》杂志上连载时,由编辑人员加上的。其实,书中内容也没有过多拘泥于这个“秘”字。且不考虑这个标题,也不论这部书的好坏,在这里我只想说明,这本三国志故事是由陈舜臣本人创作完成的。在撰写这部《秘本三国志》之前,我用了一个月时间去中国旅行了一次,连载进行的过程中又各花了一个月去过两次。我用自己的眼睛去见证三国故事发生的舞台,用自己的双脚切实地踏上这片土地。这些都是我一生难以忘却的回忆。在最后一章的创作画上句号后,我依然感到故事的余韵在我的心中久久地回荡。陈舜臣一九七七年五月于六甲山房[1]此次出版的版本译为《三国史秘本》。译后记完成译稿时,滨城大连垂柳的枝条已泛起鹅黄,在扑面的春风中摇曳着身姿。说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欣赏窗外的风景了。集中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巨著的重译工作。这一过程中,常常是意中有,笔下无。为找到更加贴切的表达,冥思苦想是家常便饭,“踯躅月余”(严复语)之处亦不鲜见。译事之难,若不亲身体验,实难有真切感受。而翻译学贯古今的研究型作家陈舜臣先生的巨著,更是如履薄冰。译者深感自己知识浅薄,文学素养不足,唯恐译出来的文字“不信,不达,不雅”。好在小友朱园园等人提供了初译稿,新星出版社出版第一版时又委托丁子承和王昱星两位先生做了校对,使得本次重译走了不少“捷径”。辽宁师范大学校报刘晓巍编辑、吉林大学博士生肖宁同学、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尹航同学抽出宝贵的时间,通读了译稿,提出诸多中肯的意见,令译文增色不少。如果没有中国画报出版社于九涛社长长期以来为译者提供的各种便利,或许笔者不会有机会翻译这部名著,遑论重译。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的编辑同志允许我修改他们编辑之后的文稿,也给译稿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最大便利。在此,谨向上述诸位表达衷心的谢意。没有你们的支持、协助,译者不知这部译著将是怎样的水准。当然,译者并不认为这部译著已经臻于完美,毋宁说仍然瑕瑜互见,敬请读者以批判的眼光对待译者的文字。本部译稿出版之际,陈先生已经驾鹤西去,译者已经无法就其中的不解之处向先生请教,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从字面去揣测陈先生执笔时的思路。当然,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一直尝试“移情”,与先生“共感”三国时代荡气回肠的历史场景。陈先生用政治与宗教、世间的和平与人心的安宁等主题重构三国故事,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背后,将普通民众对幸福与和平的追求置于首位,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张扬了追求高尚精神生活的人性光芒。我想,任何一部伟大的著作,或许都因有这样的主题贯穿其中才能成为经典吧!崔学森 于大连拾月书斋2016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