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事战术,并不复杂,但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单说前线作战这一块,散兵线就要分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和督战队,交火的时候,第一线的士兵先开枪,第二线和第三线的,保存实力,或者是冲上前去替代第一线,或者是等第一线士兵退下时担任掩护。总之,火线作战是有序列的,这个序列一旦乱了,那就麻烦大了。 可是没人对学生仔讲这些! 懂这事的老兵都跑了,不跑也不需要懵懂的学生仔上阵,结果第二、第三线的学生仔听到冯国璋那边打炮,登时急了,不由分说,端起枪来就砰砰乱放一气,可是一线士兵正在他们的枪口之前,被子弹从后背射一个对穿,是难免之事。 阵地上的二线士兵打一线,这就够糟糕的了。等到炮兵搅和进来,局面就已经不堪设想了。 不是说义军的炮兵还没有编成吗? 炮兵的编制是没有,但义军的确抢来不少的炮,有山炮,有野炮,都在散兵线的后方。也是一些学生仔在学习研究这些炮,这些学生仔都在军校的书本上学到过如何打炮,单只是没有实际操作过。此时见冯国璋部悍然向这边打炮,学生仔大怒,就立即将山炮架起来,打算与冯国璋展开炮战。 要打炮,先要用标尺计算丈量,还要应用到物理学上的抛物线公式,正确计算出炮弹的落地点。这个落地点当然要正好落在敌方的散兵线上,差一点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可是炮标的学生仔是头一次打炮,趴在地上拿草稿纸演算半天,终于算出个角度来,将炮弹填进去打一炮试试? 轰的一声,炮弹出膛,果然精准的落在散兵线上了。 自己家的散兵线。 轰的一声,炸得学生仔哇哇惨叫。 处于第一线的学生仔,既要被第二线的兄弟打黑枪,又要挨炮标兄弟的黑炮,登时全都乱套,齐齐把头扭转过来,大骂汉奸,向着后方乱开枪。 由是学生仔的阵地全线崩溃,让冯国璋再不向前走几步,都不好意思了。 冯国璋摧师大入。 一旦汉口失落,就意味着武昌防线被突破,所以党人急红了眼,再次组织敢死队,向冯国璋部发起自杀式冲锋,汉口的居民也爬到屋顶上,掀起瓦片对准冯国璋部乱掷一气。 冯国璋生气了,下令烧街。 从此汉口人民恨透了冯国璋。 烧街大火,五昼夜不熄,烟尘蔽天,火焰遍地,数十万汉口民众,哭喊挣扎于烈火之中,而学生仔所组织的义军则发出震天价的哭声,向着西边蔡家店狂奔。 蔡家店有数座浮桥,直渡汉水抵达南岸,岸边尚有船只许多,但都是征集来的民船,小船能容五六人,大船也只不过七八人。被吓坏了的学生仔蜂拥冲上浮桥,相互一拥挤,扑通通,被挤落水中的不知凡几,更有许多人挤不上桥,就哭喊着往船上跳,小船轻轻摇晃,就立即倾覆或沉没,更多的学生仔落进水里,为冯军追至,从容射杀。 那一天,长江浮尸数千具,汉水竟尔被年轻的鲜血染成红色。而汉口偌大繁华街市,被冯国璋付之一炬,仅余遍地灰烬和败瓦颓垣。 这就是战争。 这就是革命。 【10.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年轻稚嫩的学生仔血染汉水,这惨烈的情形,被正在龟山上观望战局的黄兴暨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部人员看得清清楚楚。 陪同黄兴观看战局的,还有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部参谋长丁人俊。 但这个丁人俊,实际上是一个不存在的人。看看这个名字:丁人俊,意思就是说……一个迟早让你大吃一惊的人。 既然这个丁人俊并不存在,他又如何能陪同黄兴观阵呢? 这个事,说起来就麻烦了。话说早在200多年前,满清入关,覆灭大明帝国,一统中国江山,当时有个姓黄的读书人,以死殉国,临死前给子孙后人留下遗书,嘱黄氏子孙永不出仕清朝。由是黄家人一代传一代,始终是耕读世家,拒不出仕,终于传到了黄兴这一辈。于是黄兴联结了四名同学:万声扬,李步青,金华祝并李书城,大家一起来反清。这五名学生的行为被当局发现,遭到了严肃的批评,结果惹火了黄兴,遂注册华兴公司,联系哥老会老龙头马福益,准备武装暴动。 而另外四名同学,万声扬去了上海开书店,李步青和金华祝则去了天津教书。还剩下一个李书城,他打听到浙江抚台正在保送一批优秀学生,由朝廷公费派往日本陆军学校留学。李书城也想挤上这班车,于是托朋友偷偷在保送名册上造了一个不存在的假名字:丁人俊。 从此李书城就顶了这个不存在的丁人俊之名,到了东京后就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革命党。此后他学成归来,又受到了朝廷的重用,恰好赶上武昌首义,于是李书城就立即离开北京,和陆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赶往保定准备起兵响应。正行之间,突然接到军机大臣载涛的急电:命令他立即回北京。李书城为人实在,就立即回去了,回去后载涛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让他和科员黄郛,带着全家人离开北京,到南方去找革命党人联络,问问革命党人有什么条件,有什么条件尽管谈,只要革命党同意不再搞暴力,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原来,朝廷天天净琢磨找机会和革命党谈判,对剿灭革命党就没上心思,难怪会被革命党给掀翻。 另外,军机大臣载涛,之所以把这么美的差事交给李书城和黄郛,恐怕是早就知道这俩人都是革命党的缘故。 于是李书城和黄郛各自带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爹妈岳父母等所有家眷,兴高采烈的离开北京。黄郛去了上海,帮助青帮大佬陈其美攻打制造局。而李书城则来到了武昌,他来的时候正逢冯国璋在汉口烧街,火光熊熊,尘烟蔽日,李书城在这个时候找到老同学黄兴,可知黄兴是何等的兴奋,立即推举他做了总司令部的总参谋长。 和李书城前后脚来到武昌的人员,有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留学生程潜,有从南京各军校来的学生蒋光鼐,陈果夫等人。此外还有一个日本军官大原大尉,这些人中表现最积极的,就是这个日本人了,他强烈要求加入中国革命,死亦荣焉。大家看他是个日本人,就要求他去汉口刺探情报。大原大尉欣然领命而去,刚刚到了汉口,被不知从哪儿飞一粒子弹,砰的一声命中,打死了。结果革命军痛失一个称职的好间谍。 连日本人都要来武昌参加革命,更不要说中国人了。 于是有湘军协统王隆中,率第一协赶到,参加这场战役。 而这个王隆中,他本人虽然也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和李书记诚是同学,但他并没有参加同盟会,不是革命党——虽然他不是革命党,但因为他军事能力比较的强,所以呢,他当然有理由替革命党出力了。 几天后,湘军第二协协统甘兴典率了赤手空拳的部下来到,于是武昌三镇民心大振,认为得湘军之助,铁定能打过冯国璋。 好象是为了印证这个好消息,又一个叫刘承恩的湖北人,回到了家乡武昌。 刘承恩来到之后,就找到黄兴,告诉黄兴他是袁世凯派来的,来此之意,是想问问革命党,有什么条件没有?不管革命党有什么条件,尽管开出来好了,什么条件都可以谈,慢慢谈…… 黄兴大喜,立即提笔,给袁世凯写了封信,信中说: ……明公之才,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局亦无不有拱手听命者。苍生霖雨,群仰明公。千载一时,祈毋坐失…… 黎元洪也写了封给袁世凯的回信,内容跟黄兴的一模一样,都托刘承恩带回。 【11.凡事多向领导请示】 可不曾想,信使刘承恩,在回去的路上,遇到北洋冯国璋的士兵盘查:过来过来,鬼鬼祟祟的,一看你模样就不是好人,老实说,你是不是奸细?刘承恩陪笑道:老总真能搞笑,你看俺模样最多是个不法商贩,哪敢沾奸细这种事?可是大兵不理他,当场搜身,把黄兴和黎元洪的信给搜了出来。于是大兵兴奋的押刘承恩去冯国璋处报功。 冯国璋大笔一挥:私通匪类,奸隙宵小,给老子把他拖出去毙了。 冯国璋身边的人急忙劝道:大帅,这个事要不要先跟彰德的老帅商量商量? 彰德的老帅,就是袁世凯了。所以冯国璋听后皱皱眉头:我不比你更了解老帅?老帅天天教导我们效忠圣上,对圣上是赤胆忠心啊,所以这个私通匪类的奸细,决不会跟老帅有关系,趁早枪毙省心。 身边人劝道:还是再请示请示吧,凡事多向领导请示,领导才会开心啊。 也对,打个电话让老帅开心开心,也没什么不好。于是冯国璋就打电话给袁世凯:老恩帅啊,您老的身体还好吗?手上的脚气没犯吗?哈哈哈,跟老恩帅你讲个笑话,哈哈哈……把抓住刘承恩的事情,当笑话告诉了袁世凯。 袁世凯那边半晌没吭声,后来冒出一句:这件事,我建议你跟少爷商量商量? 少爷?冯国璋大为诧异:啥叫少爷?哪来的什么少爷? 袁世凯道:我说的是我家大宝袁克定。 你家大宝……冯国璋糊涂了:……这事跟你家大宝有什么关系呢? 袁世凯:……你先甭管那么多,跟我家大宝谈谈你又不会少块肉! 虽然满脑门子困惑,可是袁世凯的话,冯国璋不敢不听,立即打电话找大宝袁克定,刚刚开口说了这件事,就听大宝破口大骂:丢你母老冯,你敢伤到姓刘的一根手指头,老子要你好看,你趁早给老子把人放了! 当时冯国璋惊得呆了:……大宝,你说的是啥意思呀…… 袁克定气势汹汹,怒不可竭:你耳朵塞鸡毛了吗?老子的话还说得不够明白吗?你立即给老子放人! 冯国璋:……可这是为啥呀…… 袁克定:闭嘴!立即放人! 冯国璋:……大宝,你听我跟你说,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 袁克定:授你妈个头,姓冯的,你到底放人不放人? 冯国璋放下电话,哭了。说:我只是想为圣上,为国家做点实事,怎么就这么难呢……刘承恩被释放,成功的将黄兴的书信带给了袁世凯。 而黄兴,在写完了书信之后,就琢磨了。不行,要想让袁世凯听话,首先就得让他认输。嗯,有了,我先在武昌把冯国璋打败,打到北洋军一听革命军就吓得哇哇哭,到了那地步,事情就好办了…… 说做就做! 中华民国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部下令: 第一路:以步兵第三协协统成炳荣,率所部从武昌青山渡江,在汉口湛家矶登陆,克日拿下刘家庙。 第二路:以步兵第六标标统杨选青,率所部乘装甲小火轮及民船,由汉阳东北岸出发,向汉口龙王庙强行登陆,占据阵地后相机歼灭所遇之敌。 第三路:由黄兴出任总指挥,右翼为湘军第一协协统王隆中率所部,左翼为湘军第二协协统甘兴典率所部,以鄂军步兵第五协协统熊秉坤率所部为总预备队。其余炮兵第一标及工程第一营随同前进——这一路人马就有三路,所以黄兴现在指挥的,是五路大军。 五路大军兵强马壮,威风凛凛出发了,要夺回汉口,不打得冯国璋痛哭流涕,哭爹喊妈,这事不算完。 【12.五路大军神秘失踪】 黄昏后,五路大军开始行动。 从琴断口渡过浮桥,向指定地点集合,进入阵地,准备次晨拂晓向汉口玉带门及硚口一带之敌进攻。 五路大军出发4个小时,估计已经进入了指定阵地。总司令黄兴,总参谋长李书城,率总司令部渡过断桥。这在军事上有个说法,叫指挥部前移。 过桥之后,正赶上大雨倾盆,雨中就见一只好大的火炬,映得天地间黑红不定。 哪里来了这么一支大蜡烛呢? 原来是前面的部队把老百姓的房屋烧了,一可以取暖,二可以照明……你取暖照明也不能烧老百姓的家啊,黄兴找到房东,对烧毁的房屋给予赔偿费用,并宣讲革命道理:老乡,我们是革命军,革命军不烧屋,北洋军冯国璋才烧屋,以后见到冯国璋,打他。 宣讲过革命道理后,总司令部又意气风发的出发了。虽然暴雨如注,尽管夜黑如锅底,但大家越走斗志越昂扬,越走越……害怕……越走越害怕。 不对啊,总司令部停下了脚步:情况不对头啊,夜是如此的黑,又是如此的静……静到了除了雨声,一点人声也听不到……也不对,只能听到总司令部的人声,却听不到五路大军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人呢?怎么一点声音也没有? 总司令部惊慌,遂派人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向上……上不去,上天入地去寻找部队,但回来的人皆是脸色惨白,答案就更加让人恐惧: 没有人,没有部队。 前线部队竟尔是神秘的消失在雨夜之中,让总司令部惊恐不安,莫知所衷。 太令人惊悚了,然而这又怎么可能呢? 黄兴急了:大家再找找看,再找找,我可是亲眼看到部队渡江的,怎么可能消失了呢?就算是他们都被冯国璋端掉了……那也能听到点动静吧?怎么会一点声音都没有呢?找,大家再找找。 于是大家只好再散开来寻找,找啊找找啊找朋友,找到一群……哇,黑暗中响起一个兴奋的报告声:找到了,终于找到部队了耶,全都找到了耶。 那么部队到底在哪里? 正躲在老百姓家里避雨。 避雨? 不是命令他们急行军吗?怎么可以避雨? 怎么着?当兵的也是人,也是爹生妈养的,遇到这么大的雨,就不能避一下吗?浇湿了冻病了,你替人家抓药啊? 这时候顾不上想不多,先去老百姓家里看看再说。赶到百姓家,黄兴顿时惊得呆了。 只见黑暗之中,老百姓家的炕上地下,黑压压密麻麻,蹲的全是可怜的士兵,十七八岁的孩子啊,全都是光着脚板,满脸凄惶,身上还背着一捆湿漉漉的茅草,原来士兵们是拿茅草当蓑衣用了。 看到这情形,总参谋长李书城当时就急了,对黄兴道:赶紧,趁冯国璋还没发现咱们来了,你得赶紧下命令让部队全部撤回去。不是我说你啊阿黄,仗不是这么个打法呢,我们实力最强的中路是这么个德性,那两路人马可想而知,这样的部队碰上北洋军,不输个净光才叫怪事。 李书城的言论,激怒了总司令部所有人员。他在日本士官学校的老同学唐蟒大义灭同学,第一个冲出来斥责李书城:老李,在日本士官学校的时候,我就发现你是一个汉奸,现在果然证实了。我竟然和你这个汉奸是同学,想起来真是令人痛心啊。 李书城急了:老唐你又犯了瞎掰的毛病,我这正说部队的事呢,你瞎扯什么呢。 唐蟒正色:敌未出汉口言撤退就是汉奸,革命军人,有进无退,象你李书城只知道一味退却投降,不是汉奸,还能是什么动物? 黄兴道:都不要吵了,汉奸不汉奸先撂下再说,你们谁有本事把民居里的部队叫出来,让他们去找仗? 【13.总司令部在最前线】 总司令部试图将躲在屋子里避雨的士兵拉出来,遭遇到了士兵们顽强的抵抗。大家咬牙发狠,拉胳膊扯腿,好不容易把一个士兵拖出来,正要去拖第二个,第一个已经哧溜一声,又滑回屋里了。 拖了大半夜,总司令部人员个个皆累得萎顿泥尘,大作牛喘。在士兵们顽强的抵抗精神面前,终于认输了。 天亮,雨停。士兵们才终于走出民屋,而且表现得很是积极,一出门就冲着冯国璋的北洋军猛烈开火。 出门就开火?不说等军官下令,是不是有点不妥当? 没什么不妥当的,部队已经冲上去了,而且稳步推进。 战状空前之好转,整整一个上午,革命军都在向前推进之中,冯国璋那边显得很是疲软,还还击的枪声都没有。 不还击?不还击是好事啊,继续打……打到中午的时候,那天杀的冯国璋,竟然命令部下还击。这一还击可不得了,就听轰的一声,革命军在第一时间全线崩溃,所有的人掉头疯跑。 这样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原本是没有丝毫的战斗力,对方不还击还有可能再坚持一会儿,对方一旦还击,岂有一个不立即崩溃之理? 但黄兴看到军队崩溃,仍然是十分的惊讶,遂率总司令部及督战队手执大刀,阻拦士兵后退,并大声吆喝:回去,回去继续打,后退者斩……士兵不理,继续狂奔如故。黄兴沉下了脸,一声令下,喀嚓喀嚓喀嚓嚓嚓……接连切掉了几个士兵的脑壳。 士兵们终于停止后退。 阻止住士兵后逃的狂潮,黄兴松了口气:看到了吧,前进则生,后退则死,革命军人,岂有一个……你们要干什么?不要啊……就见后退的士兵齐齐端起枪,瞄准了督战队,噼呖啪啦乱枪响起,督战队被打得满地开花。 这一次黄兴总算是长了经验——督战队的武器,一定要比前线部队更犀利,否则这个战就没办法督。这是人性的规律,跟你这支部队革不革命,没得半点关系。 战线崩溃,自相践踏,所有的人争夺浮桥,却听嘣的一声巨响,浮桥被大家重力扭断,数百人跌入汉水,浮尸长江。气愤愤的黄兴再回望冯国璋的阵地——冯军压根就没追出来,人家只管在自家营里睡觉,革命军这边单只是个自相践踏,单只是个惊慌之下开枪互射,就将自己消灭了一半。 这仗打得,好不让人窝火。 黄兴因为身体肥胖,行走时非常吃力,只能由一位学生搀扶住,一步一滑,步步跌倒,吃了无数的辛苦,才在天黑后回到了汉阳。 开会,开会,立即召开作战会议。会议上第一个议题,此番实际上是五路大军齐发,有人知道这五路大军都在哪里吗? 哪五路军? 黄兴自统总司令部为中路,左翼为湘军协统甘兴典,右翼为湘军协统王隆中,左第一路军为成炳荣部,右第二路军为杨选青部……这五路军,除了黄兴知道自己在哪里之外,另外四路大军,都不晓得去了哪里。 派人去找。 回报来的消息,让黄兴大吃一惊。 他所在之地,竟然是最前线阵地。 【14.不上战场进洞房】 得知了四路大军的下落,黄兴有一种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四路大军中,头一路是步兵第三协统成炳荣部,给他的命令是由青山渡江向刘家庙进攻。但临战之前,成炳荣不慎喝醉,喝得有点高,当时大吵大闹,非要让部队向与青山相反的方向出发。部队遵命,迷迷糊糊开始走,一直走到大半夜,成炳荣终于醒酒了,问大家:咿,你们要去哪里啊……发现走错了路,成炳荣急叫掉头,按原路返回。不想夜深人静,人心不宁,士兵们又走错了路,到得黄兴大败而归,派人四处寻找这支部队时,这支部队还在持续迷路中,所以没有按时发动攻击。 事发后成炳荣没脸见人,声称投水自尽,脱光衣服把自己浸泡在江里。众将官俱各为他求情,说他得了精神病,最终逃过了军法制裁。 四路大军中的第二路,是步兵第六标标统杨选青,他接到的命令是率所部乘小火轮从汉阳东北岸出发,于汉口龙王庙强行登陆。但命令的时间不对,让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是杨标统新婚大喜的好日子,新娘子都准备好了,柔情似水,貌美如花……于是杨选青和新娘子商量过后,决定先结婚,再革命,这么个选择也没什么不对,命你可以天天革,可是婚,你总不能天天结吧?于是杨选青和妻子新婚大喜,部下士兵都跑来闹洞房。陋习啊,不叫人家新郎倌和新娘子入洞房,非让人家表演各种低级庸俗的节目,故意让新郎倌看着近在眼前美貌绝伦的新娘子流口水,馋得直哭偏就不让你碰一下,造孽啊……杨选青表演节目,都演到了机械麻木的程度,这时候几只手将他拖到一边:军法部有令,第六标标统杨选青,贻误军机,立即枪决……杨选青失笑:别再闹了,该让我进洞房了吧……吧!枪声响起,杨选青尸身载倒,新娘子发现她已经是寡妇了。 第三路人马,是辅佐黄兴的左翼,湘军第二协统甘兴典部。这支部队打响了渡江之后的第一枪,并且在冯国璋部拒绝还击的时候,表现得顽强而勇猛。然而可恶的冯国璋部终于还是还击了,于是甘兴典部在第一时间溃散。由骑在一匹白马上的甘兴典带队,冲破黄兴督战队的阻拦,向着家乡湖南一路狂奔,等到黄兴的人找到这支部队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到家了,洗洗睡下了。 第四路人马,是辅佐黄兴的右翼,湘军第一协协统王隆中部。在几支部队中,王隆中部是最成熟的,参加过战斗的老兵比较多,战场上不慌不乱,遇到大事撑得住。此番甘兴典部溃散,而王隆中部却没有,而是有序的撤退回到了汉阳。 然后王隆中部继续撤退,撤退到了武昌,全军去了两湖书院读书。 读书是好事啊,不读书,不知礼,读书破万卷……不过这时候读书,是不是有点……于是黄兴就让总参谋长李书城,去两湖书院找王隆中。 李书城到了两湖书院,在阅览室里找到了王隆中:老王,你怎么在这里读起书来了……马上带部队返回汉口吧,冯国璋的北洋军已经上来了。 王隆中竖起一根手指:嘘,两湖读书清静地,请勿高声乱喧哗。 李书城捂住嘴巴:老王,我们革命军队,要有进无退,有死无生……别读书了,咱们回汉阳打架去,决死沙场,马革裹尸。 王隆中翻开书页:李书城你来看这段,上面写:而生也有涯,而仗也无涯,以有涯人生,打无涯之仗,殆矣! 李书城:殆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要不我去找黎元洪大都督请示一下,先给你部发50万的犒金,只要你把部队开回到汉阳,就能够立即拿到这笔钱。 却听扑通一声,王隆中给李书城跪下了,把李书城吓呆了:老王,你这是干什么,我们都是革命同志,你又是带兵之人……怎么冲我跪下了? 就听王隆中小声道:李书城,我把那50万都给你,求求你别再让我上前线了好不好? 李书城呆住了:王兄,你此言……何意? 王隆中跪在地上,膝行两步,抱住李书城的腿:老李啊,我这话说得明白到了不能再明白,你要是不答应,那我个人再加50万,我给你一百万,你去再找个缺心眼的替你们上前线,好不好?反正我是再也不去了。 李书城双腿被一个大男人抱住,说不出来的别扭:老王,你这样……到底是为了啥呢? 王隆中笑:你猜。 李书城:我猜是……不用猜了。 不用猜,李书城也是知道这个答案的。所以他回来后,把王隆中向他下跪,求情不上战场的事情,告诉了黄兴。 黄兴一声叹息。 【15.需要鲜血缴学费】 汉口大溃败,让李书城悟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 之所以书本和现实脱节,是因为书本上没有提到人性的问题,事实上所有事情都是人性的问题。你在安全的作战室里可以指挥若定,要求部队在指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可在现实中,有自主意志的大活人是决计不肯听你摆布的。你下令让他去前线挨子弹,他偏要进洞房让子弹飞,你有什么办法? 更何况,武昌新成立的革命军,许多人都是因为一时冲动,参加了革命,炊事班开伙的时候,他们一个也不缺席,吃得比谁都多。临到了你让他上前线,大家就立即回家洗刷睡觉去了。 总之,这个打仗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黄兴就因为连续的溃败,落得个常败将军的坏名声。 事实上,以此之败,责以黄兴,是毫无道理的。总结武昌革命军溃败的因由,不外乎五条: 一、新兵太多,老兵太少,不会开枪的人多,会开枪的人少。 二、有军事经验的军官太少,老军官都不肯替大家干活,肯干活的,又只有书本上的经验,没有实战经验,需要太多的鲜血来缴学费。 三、士兵们惊弓蛇影,患上了严重的恐惧症,而且传染极烈,只要发现敌人还击,就立即全线崩溃。 四、肯上前线牺牲的,多半是不知道战争是何物的懵懂兵。战场上死得最多的,就是第一次上前线的新兵,如果他第一次上前线居然没死,那么等到第二次,你就算打死他,他也是再也不肯上前线的了。 五、革命军的炮兵,是留日学生程潜在指挥。但是程潜发现这个挥没法子指,因为革命军这边只有山炮,北洋冯国璋那边的却是先进的管退炮,单只是说炮战,就要吃大亏。 以上五条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第四条,也就是说有经验的老兵会躲着,不上战场……但这条未免显得太过于主观,低估了人的能动性。就在总司令部的每个人都在琢磨这一条的时候,湘军巡防营的老将军刘玉堂,率领一千多名湘江子弟,赶来助战了。 有分教,前清老将军参加革命,武昌学生仔烈血祭国。话说刘玉堂老将军到达之后,就主动请缨,黄兴总算是逮到一个能干活的人了,当即命刘玉堂部到花园前线,抵御从仙女山上下来的北洋军。刘玉堂到达之后,就率队向北洋军发起冲锋,缺德的北洋军拿机关枪嘟嘟嘟突突这位老将军,第一次冲锋的时候,没突突到,于是刘玉堂再组织第二次冲锋,正冲之际,不幸被北洋的机关枪突突到,老将军当场殒命。 刘玉堂是革命军中最后支撑的力量了,他死之后,黄兴的总司令部陷于重重围困之中,四面八方都是冯国璋的北洋军。黄兴万般无奈,先将后方的辎重营调上来,做为司令部的卫队,又找来一百多名学生仔,成立了一支敢死队,守护在总司令部,如果冯国璋敢上前一步,大家就死给他看。 【16.去南京打游击】 这仗打得,连总司令部都被敌人重重包围了。 不是说全国各省均有革命党往援湖北吗?比如说来自于广东由马超俊率领的华侨敢死队,他们此时在哪里? 马超俊部先是参加了刘家庙对张彪的战役,张彪不支败走。等到冯国璋部来的时候,黄兴传檄刘家庙,召华侨敢死队守护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用张之泂所创建,这个地方对冯国璋来说,具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拿下汉阳兵工厂,他就可以向朝廷报功了。而对武昌来说,一旦兵工厂有失,就意味着武昌已被合围,丧失了争战之先机。 所以黄兴才将华侨敢死队这支强军,摆放在这么个位置。 马超俊临危受命,将敢死队摆放在伯牙台与梅子山,未几冯国璋的北洋军大至,双方激战整整四天,到了第五天,汉口被焚,学生军已经全线溃散,冯国璋的军队从四面合围,眼看再不撒走,这支华桥敢死队恐怕再无几个人能回家乡。 就在这时候,黄兴来了。 黄兴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马超俊问:总指挥,我们是否可以撤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黄兴摇头:革命有进无退,岂有撤退之理?诸位同志,武汉三镇,血战五日,革命军面临着诸多失利,汉阳兵工厂为重要据点,万不可失啊。此次义举成败,胥赖此战,希望广东同志务再坚守一日,只一日!一日之后,湖南,江西援军即可到达。 说到最后,黄兴已是泪流满面。 马超俊被感动了,道:请总指挥放心,不过一日,我们敢死队保证有进无退,战至明日等大援至达。 黄兴遂离开汉阳兵工厂,草鞋悬壶,渡江而去,到了武昌先去参加由黎元洪所主持的紧急会议。 话说黎元洪这个胖子端的沉稳淡定,汉阳已失,武昌已经暴露在冯国璋的炮口之下,他却一个字也不透露,而是好整以暇,曰:我们今天开会吧,没什么大事,就是想看看诸位,对革命政府有什么好的建议,军事方面的建议,政治方面的建议,都可以,有就讲出来。 于是与会人员踊跃发言,有献计如何击败冯国璋的,有献计如何设置新政府机构的,正讨论得热烈,黄兴来到,入座之后,先用了一句成语:汉阳方城为城,汉水为池。然后说道:兄弟我有个想法,跟你们说一下,就是我打算放弃汉阳。为什么我要放弃汉阳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各军队不能保持一致,意见分歧太大,攻战时难以达成默契的配合。第二是敌势比较的凶锐,是战是守,我方都明显缺乏把握啊。所以我已经焚毁粮台,毁枪炮厂,也免得资敌以用。 听了黄兴的话,众人方知前线失利,顿时惊呆了。 只听黄兴又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放弃汉阳,那么兄弟我还有一个好建议,就是放弃武昌。如果黎都督同意兄弟这个建议的话,那么武昌父老,则可免了炮火之厄,可谓功德无量啊。哦,黎都督显然没有什么不同看法,那么好,放弃武昌的议案就此通过。接下来一个问题,诸位放弃武昌之后,去哪里呢,可以跟我去南京,南京那边革命党正在行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一举拿下南京,诸位以为我的建议如何? 听了黄兴的话,所有的人都把手放在枪上。如果说这番不负责任的话的人,不是革命领袖黄兴,此人铁定已遭乱枪射杀了。 由于事出突然,黄兴的话带来的冲击力量又太大,所有的人都呆怔当场,不知所措。好长时间过去,留日海军学生范腾霄腾的一声跳了起来:黄兴,你这个说话不负责任的大嘴巴,你带来的人,再加上武昌的革命军,合在一起都守不住一个小小的汉阳,又有什么能力攻打南京?而且照你的说法,南京那边已经有革命党人在作战,湖北军队再千里跋涉,到时候能不能保住自己都很难说。而武昌首义,天下共知,全国瞩目,若轻易弃守,就意味着我们所做的全部努力,付诸东流。诸位,我希望你们能够齐进共退,死守武昌,抱有与城共存亡的革命信念,以待天下英豪响应之。 范腾霄说完这番话,在场的所有人全部站起来,热烈鼓掌,一边鼓掌一边冷眼看着黄兴。现场的气氛,说不出来的紧张。 就见黄兴一拍桌子:好,众志成城,那么武汉我就托付诸公了,兄弟我决率一部,助攻南京。 他说走就走了,居然将马超俊的华侨敢死队扔在了汉阳兵工厂。 他不能这样吧? 他已经这样了。 【17.敢死队全军覆没】 却说那华侨敢死队马超俊,哪里会想到黄兴竟然会忽悠他?一门心思准备坚守一天,等待湖南陕西的援军。却不想血战了一日,未见援兵,血战第二日,仍未见援兵,到了第三天,华侨敢死队多半战死,弹尽粮绝。两个懂军事,最能打的分队长严兆聪,马福麟阵亡,连马超俊自己也负了重伤。 援兵在哪里呢?马超俊心里说不出来的困惑。 当冯国璋的北洋军占领龟山之后,马超俊终于听到了确切的消息: 根本就没什么援军,也不可能有什么援军。 就连黄兴自己,都离开了武昌,声称往援南京,实际上是去了上海。 霎时间,还剩余的敢死队员们全都愤怒了,这个黄兴黄克强,你希望我们死守兵工厂,明说就是了,我们这些海外华侨,舍妻弃子来到武昌,早就把死生置之度外。为国家战死我们心甘情愿,可被黄兴你个大嘴巴骗死,这就太不象话了。 愤怒归愤怒,可这时候大家被敌兵重重围困,没地方去找黄兴说理。于是马超俊决定:突围!黄大嘴巴要求我们坚守一日,我们却是坚守了整整三日,大半人已经战死,他们死而无怨,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要想办法冲出去——冲出去后找黄大嘴巴说理! 于是马超俊将所有的人组织起来,步步血战,杀到江边观音寺,夺得小艇十几只,众人上船之后,横渡长江,这时候缺大德的冯国璋部人马全都出来了,蹲在江岸边,拿渡江的华侨敢死队当活靶子打。可怜船上的敢死队兄弟,连躲都没个地方躲,一任冯国璋部的士兵蹂躏。堪堪船至江心,已经脱离了靶场射击的范畴,众人刚刚舒口气,却突听空气中异响大作——嗖,丢他老母仆街仔!北洋军竟然拿敢死队的兄弟们练习炮击。 轰!每一发炮弹落在江面上,掀起的水柱,都会将几艘小船掀翻,坐在船上的马超俊,眼睁睁的看着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落入水中,徒劳的挣扎,伸出手来呼救,混浊的江水翻腾,落水兄弟很快丧失了挣扎的能力,随波逐流,葬身于黄鹤楼下。 泪流满面。 这就是革命! 【18.我们成功鸟】 汉阳兵工厂之战,马超俊的华侨敢死队,所余者不足20人。差不多算是全军覆没了。 过江之后,来到了武昌汉阳门,猜猜守在城楼上的是谁? 首义元勋张振武和蒋翊武。 这俩人最早策划革命,并分别在自己设置的新政府中担任了军务部副长和理财部副长,虽然官职都不小,可是他们都无法取代前者何锡番、张景良或是姜明经等人的角色,这就难怪姜明经躲在老鼠洞里还要发出叹息了。 蒋翊武张振武急将马超俊的残余人马接进城,派人护送至武昌都督府,黎元洪飞奔出来相迎,连声感谢这些为武昌流血牺牲的异乡人。马超俊坚持着报告了全部的作战经过,黎元洪再次代武昌父老,向诸位表示感谢,并嘉奖备至,然后安排他们去休息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