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中医故事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  一、扁鹊篇  战国时期医学家,本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年轻时曾向长桑君学医。作为一名民间医生,他经常往来于齐(山东)、赵(河北)、秦(陕西)、周(河南)等地行医。医术精明,治疗妇女、小儿、老年疾病,每多效,擅长针灸、方药综合治疗技术。着名的“六不治”反映了他与鬼神观念、特权思想决裂的科学医疗观。  主讲人简介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开课程有“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士人史”等。参与编写教材专着十多部,发表论文多篇。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中华书局)等。  【一 诊病圣手】  扁鹊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他以自己的实践首创了中医的“四诊法”,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望、闻、问、切,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诊断体系。扁鹊的一生,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司马迁在《史记》当中专门写了扁鹊的传记。因此,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正史的医生。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医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名医,却留给后人太多的谜团。比如他为什么会有三个名字,而究竟哪一个是他的真实名字?他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他妙手回春的奥妙又究竟在哪里呢?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医学家,他们以自己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许多人为我们所崇敬。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先秦时期的着名医学家,他叫扁鹊。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就是扁鹊的三个名字和他生活时代的问题。  《史记》在讲到扁鹊的时候,一开始是这样一句话,“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扁鹊,是渤海郡郑人,郑在哪儿啊?在河北的任丘一带。那也就是说,第一,这里面说了他的家乡;第二,又说“姓秦氏,名越人”,这里又出来第二个名字,叫做秦越人。就是说扁鹊也就是秦越人。  还不算完,在《史记·正义》里面还有一说,扁鹊是“家于卢国”,卢国在哪儿啊?也是在齐国的渤海,现在山东的长清一带。所以,他又叫卢医。  所以,我们看到扁鹊有三个名字:第一,扁鹊;第二,秦越人;第三,卢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大家的看法是,扁鹊是上古时期一位传说中的医生,这个人到处行医,治病救人,人们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来了以后,热心给人治病,把人们的病都治好了,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医生比做一只带来喜悦的喜鹊。由此可知扁鹊是一个传说的人物。  而秦越人,应该说是确有其人,他就是《史记》上说的,在渤海郡郑的一个大夫。  而卢医呢?这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卢国。  这样一看,这三个名字当中,秦越人是确有其人的,而扁鹊呢?正是由于他到处行医,受到尊敬,人们就把技术高超的人叫做扁鹊。于是,秦越人也被称为扁鹊。有人认为,扁鹊就是古代医术高超者的一个通用的名词。  到现在,我们可以说,扁鹊原来是个神话人物,但是由于他和秦越人合为一体,就成为一个令人非常可信的人物。  按照古人的传说,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将安康和快乐带到哪里,好比是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古人把那些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称做扁鹊。而这个出生在卢国、名叫秦越人的医生,医术高明、学识渊博,走南闯北、治病救人,也就顺理成章地被人们尊敬地称做扁鹊。  不过,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那就是扁鹊生活的时代十分模糊和混乱。那么,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有关他生活年代的记载又为什么会出现模糊和混乱的情况呢?  记载扁鹊的材料除《史记》外,还有《战国策》、《韩非子》、《论衡》①、《列子》②、《说苑》等古籍,这些材料中记载的扁鹊活动的时间跨度很大。  如记载最早给蔡桓公治病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95年;给虢太子治病的时间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给赵简子治病,在公元前501年前后;给齐桓侯看病,在公元前385年到前357年之间。  《战国策》记载的扁鹊见秦武公,大约在公元前309年,这是他看的最后一个病人。如此一算,扁鹊的活动时间范围在三百多年之间,这显然太离谱了,人不可能活这么大岁数。所以,人们就很难断定,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  我认为,秦越人作为受百姓欢迎的民间医生,人们已经给他赋予了许多神话的色彩,因此他的有些活动肯定不全是其个人所为,而是后人附加上去的,甚至有张冠李戴的可能。那么,扁鹊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呢?  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界定一下扁鹊生活的大致时代。  第一,依据《汉书·古今人表》,班固③在《古今人表》里面,把上古到秦朝的大约一千四五百人都列入表中。他根据这些人的人品排列,高低各有不同。把扁鹊和赵简子、越王勾践放在同一时代。赵简子即赵鞅(?-前458年),春秋末年晋国正卿。越王勾践(?-前456年),越国国君。如此看,扁鹊应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这是一个说法。  第二,依据从扁鹊行医的故事中,选择最可信的一个界定扁鹊活动的具体年代。我查了一下,有不同说法。但有不少人认为他到秦国见秦武王的事较可信,因为他在秦国被害。因此把扁鹊的生卒年代定在大约公元前407年到公元前310年比较合适。  第三,不确定准确的时间,说扁鹊是东周(或春秋战国)人就行了,他治病的故事有真事也有不少是寓言,可信可不信,不用太较真。很难准确地考证出他的活动时间。我主张这个说法。  关于扁鹊的医术,史学界一般认为,他是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刻苦钻研,不断总结,才使得其学识与医术达到了常人难以超越的高度,最终成为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医。那么,扁鹊究竟有着怎样的医术?他对我国医学到底有着怎样的独特贡献呢?  扁鹊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我们先不说今人对他的评价,看看古人对他的评价就知道他的名气了。汉初,扁鹊就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人们常常在说话当中,就自觉不自觉地提到他。汉初陆贾在《新书》中说,现在社会在发展变化,不要光看过去已有的东西,新的东西总会不断出现的。他说,“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而药不必出扁鹊之方”。这话的意思是,社会在变化,各种新的东西不断出现,虽然孔子写的书最多,但是不是光孔子一个人写的,后面还有人。而药呢,也不是光扁鹊一个人发明的,后面还有人。这说明在当时人看来,孔子、扁鹊,这两个人是相提并论的。  还有一个故事,是刘邦讨伐叛乱的英布,在战斗中,刘邦中箭负伤,伤口越来越重,吕后就给他找了一个技术非常高的大夫,叫良医。刘邦坚决不治,他说,我以布衣提三尺之剑取天下,我这是天命,命乃在天,我现在身体受的这个伤,就是扁鹊来了也没用,我不治!刘邦的话说明在人们的口头语当中,一说治病的大夫,最棒的就是扁鹊,所以刘邦一张嘴,就说扁鹊来了我也不让他治。这说明扁鹊的名声在汉初已经很高了。  晋代有一位炼丹家叫葛洪①,说扁鹊是“治疾之圣”,就是治疗疾病的圣人。结合扁鹊的医疗实践,我觉得不过分。在扁鹊身上,我们看到,在中医治疗法的几个关键的环节,他都有开创之功。  第一,切脉大师。中国古代的医学家,早就发现了人体血脉的这种跳动和心脏是同步的。在人们长期的实践基础上,切脉就逐渐走上了科学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扁鹊是第一人。  司马迁就这样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天下谈论诊脉这个事,是从扁鹊开始的。扁鹊行医,他的切脉是非常准的。  有一次,在晋国,他碰到当时在晋国总揽朝政的赵简子病重,当时赵简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人们都非常害怕,于是就把扁鹊找来了。《史记》记载:“扁鹊入视病,出。”是说进去以后看赵简子的病,然后就出来了,乍一看,这多简单啊,但是出来以后,一听扁鹊说的话,就知道他给赵简子看病了,怎么看的呢?号赵简子的脉了。  扁鹊这样说的,病人的身体没有问题,他现在虽然昏迷不醒,但是,脉搏跳动很正常,你们不用大惊小怪,不出三日,他一定能够醒来。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他如何给赵简子看病,但从他说的话,就知道他给赵简子号脉了。扁鹊的话很准,两天半过后,赵简子终于醒了。这说明扁鹊号脉是很有把握的,他通过脉象可以断定一个人的身体状况。  在扁鹊之前,也不是说没有切脉,中医很早就通过脉象了解病情,只是过去切脉,是顺着人体的血脉一点一点由浅到深地去摸,比较麻烦。为什么对扁鹊切脉评价这么高,就是因为他发现了人体切脉的一个交接点,就是寸口①。现在看中医切脉都是摸手腕这儿,就是寸口。据说,扁鹊也曾经用传统的切脉方法,顺着身体的血脉摸,后来他发明了寸口诊法,既简便又准确。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司马迁说“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矣”。所以这是扁鹊的一大贡献。  司马迁认为,中医的脉学是从扁鹊开始的。对于这样的评价,后世学者也有不同见解,他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脉诊就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当时的重要医学着作《黄帝内经》②和稍晚的《难经》③中,已经对脉诊有许多详细论述。这些都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脉学已成为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那么,除了脉诊之外,扁鹊行医的神奇之处又表现在哪里呢?  有一个故事,可以说全方位地展示了扁鹊的医疗技术。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扁鹊带着几个学生路过虢国,虢国是西周分封的一个诸侯国。在虢国,他们听到大街小巷都传,咱们国王的太子死了!人们都感觉到很惊讶。扁鹊不了解真情,一边走一边问。走到王宫门前,遇到一个中庶子,中庶子是王宫的侍卫大臣,就是国王身边的人,扁鹊问道:“虢太子是怎么死的?”  中庶子说:“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错乱,没有规律,突然生了暴病,猛烈地爆发在体表,就造成内脏受伤害。人体的正气不能制止邪气,邪气蓄积而不能疏泄,导致阳脉缓慢,阴脉急促,突然昏倒而死。”  扁鹊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到太子不是真死,问道:“他什么时候死的?”中庶子回答:“从鸡鸣到现在。”扁鹊又问:“收殓了吗?”中庶子回答说:“还没有,他死还不到半天呢。”  扁鹊觉得更有希望,就很郑重地对中庶子说:“请禀告你们的国君,我是齐国渤海的秦越人,以行医为业,未曾拜见过贵国大王,也没有给大王效过力,请你立即禀报大王,就说我能使太子复活!”  中庶子知道秦越人很有名望,但不相信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以为他说大话,不以为然,说道:“先生该不是胡说吧?太子已死,怎么可能复活呢!”  接着中庶子谈起上古名医俞跗,说他医术如何高超:“俞跗可以顺着五脏的腧穴,然后割开皮肤,剖开肌肉,疏通经脉,结扎筋腱,按治脑髓,触动膏肓,疏理横膈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炼精气,改变神情气色。先生的医术如能像俞跗那样高明,那么太子就能再生了;不能做到如此,就别用这样的话欺骗刚会笑的孩子。”  扁鹊尽管对中庶子的话很反感,但并没有着急,只是感慨地说道:“您说的那些治疗方法,就像从竹管中看天,从缝隙中看花纹一样小而不全。我行医多年像太子这样的病人见得多了。只要知道体表的病,就能推断内脏的病;只要知道疾病内在的原因就能推知外在的表现。我决断的方法很多,不会只停留在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如果认为我说的不真实,你现在就进宫去看看太子,你会看到他耳朵还有听觉,鼻翼还在微微张动,顺着他的两条腿往上摸,还会感觉温热没有消失。”  中庶子听扁鹊说得这么有把握,不禁惊呆了,他赶紧进宫,把扁鹊的话禀告国君。国君又惊又喜,立即传令请扁鹊进宫。他对扁鹊表示感谢,说着还掉下了眼泪。  扁鹊根据大家谈论的病情,断定太子并没有死,他说:“我认为太子的病是‘尸厥(假死,类似休克)’,此刻他正处于昏迷状态,手脚冰凉,脉搏微弱,乍看就像死了一样,其实并没有死。懂得五脏六腑道理的就可以治好这个病。”  国君听了大为折服,马上请扁鹊进太子的房间治病。扁鹊来到太子面前,仔细观察太子的气色,给他切了脉,然后,又解开太子的衣带,摸了摸太子的胸口。叫弟子子阳磨好针具,然后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位上扎了针。过了一会儿,太子果然苏醒了。扁鹊又赶忙调和了两种药,让弟子子豹用它在太子腋下熨烫,经过这样的治疗,太子终于完全清醒了,居然能坐起来了。扁鹊又留下药,要太子按时服药,20多天以后,太子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扁鹊使太子起死回生的消息迅速传开,人们奔走相告,见到扁鹊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扁鹊只是笑笑,说:“我秦越人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太子本来得的就不是死症,他是可以活下去的,我只不过帮助他重新坐起来而已。”  治疗虢太子的病例,全面展示了扁鹊的高超医术,望、闻、问、切,“四诊法”全部用上了。“望”,走到太子身边近距离观察;“闻”,走近后自然得知太子的气味;“问”,问中庶子、问路人,了解太子的病情;“切”,这是诊断太子病情的重要环节。扁鹊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望、闻、问、切,在治疗虢国太子的过程中展示得淋漓尽致。扁鹊之后,中医确立了这种诊断方法。  从史书所记载的扁鹊治病案例中,可以看出,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  在“四诊法”中,望诊居于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奥。扁鹊不仅诊脉的能力非同寻常,望诊的技术更是出神入化,而最能表现扁鹊这一绝技的就是已经编入中学教材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如何树立扁鹊的神医形象的呢?  在中医四大诊法当中,望诊是医疗实践的第一步。大家都知道,如果人有病,往往会使脸色、皮肤、神色发生变化。“望诊”就是察看气色,以便了解疾病的部位以及轻重程度,《扁鹊见蔡桓公》就是典型病例。  不过在文献中,《韩非子》一书写的是见蔡桓公,《史记》写的是见齐桓侯,具体过程差不多。究竟扁鹊见的是哪位?研究文章很多,各说各理,至今意见没有统一。我倒觉得,不必做过多的争论。本来这则故事就是一个寓言,其目的不在见哪个国君,而在这个故事所反映的问题和深刻意义,姑且我们就叫桓公或桓侯吧。  下面我们先看看这个故事。  一次,扁鹊拜见蔡桓公,他站在那里,观察蔡桓公的脸色,看了一会儿,说道:“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腠理是指皮肤纹理。这句话的意思是,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公说:“寡人无疾。”扁鹊离开后,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再次观察桓公的气色,对桓公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公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扫兴地走了,桓公又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他看到桓公的情况越发严重了,对桓公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公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离开,桓公又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入宫,一见到桓公,转身就跑。桓公赶忙派人去追,问扁鹊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管人的寿命的神)的事情了,医生也是没有办法的。桓公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  过了五天,桓公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不久桓公就死去了。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扁鹊望诊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经典,其价值在于:  第一,从名医扁鹊角度看,反映了他高超的望诊医术和对病人的关心,虽然桓公一再拒绝治疗,但扁鹊一直忠告他,直到最后桓公执迷不悟,失掉机会,扁鹊才放弃了治疗。  第二,从疾病治疗方法上看,符合医学原理。扁鹊认识到人体有腠理、血脉、肠胃、骨髓等组织结构,并且具有层次性,人体感受邪气发病后,疾病的演变也是按这一层次顺序由表及里、由轻变重逐渐发展变化的。扁鹊在分析蔡桓公的病情时说:“疾之在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这段话包含了人体解剖组织结构、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治疗疾病的法则及具体方法等医学思想。所以,治疗疾病自然是越早越好。  第三,从蔡桓公角度讲,他讳疾忌医——接二连三地丧失治疗的机会。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病须早发现早治疗,切勿耽搁病情。由此引申出的道理有以下几个:  第一,对待缺点、错误,应该防微杜渐。  第二,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和帮助。不可主观猜忌,切勿拒绝忠告。  第三,要见微知着,及早提防。谨慎对待,避免困难。  韩非子讲这个故事,由拒绝治疗的病人联想到治国问题,国家出现问题却不及时整改,任其发展,后患无穷,寓意十分深刻。  那么,在见桓公过程中,扁鹊的态度有问题吗?我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怎一个“逃”字了得!》。文章认为,扁鹊发现桓公有病,不是耐心解释,积极治疗,而是仅仅说说,并不作耐心细致地解释,直到最后,一跑了之。  文章批评扁鹊:“扁鹊一代名医,今见死不救,逃秦自保,实不可取。”文章还说:“初见彼病,未尽其职,是为不智;卒而逃秦,是为不仁。不智不仁,医德安在哉?”  也许大家对这篇文章可能会有不同意见,或赞成或不同意。  我认为,从韩非子这则寓言的本意看,重点人物讲的是桓公执迷不悟,影射腐败国君,对国家问题不思改正,醉生梦死,最后终于亡国。而医术高超的扁鹊(也可指有抱负的改革家),意见不被采纳,人不被重用,良好的愿望最终破灭,愤然离去(人才流失),从这个角度讲,扁鹊不应受到指责。他离开蔡桓公,远赴秦国,是明智的选择。为什么这样说呢?  公平地讲,扁鹊为了桓公的病情,曾三次参拜桓公,好言相劝,苦口婆心,为此还忍受着桓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奚落和侮辱,他对桓公态度是真诚的。当桓公病情恶化到已无药可救时,扁鹊当机立断,“望桓公而还走”。当“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的时候,扁鹊却“已逃秦矣”——已经没希望了,还给他治,治不好,不就等着倒霉吗?扁鹊知道桓公已贻误了治疗时机,无力回天,即使自己留下来全力救治也无济于事,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走了之,足见扁鹊的机智和果断。  当然,如果非要找扁鹊在此事中的不足,那可能是他应该把桓公的病情向他的家人或周围的人讲清,让他们帮助做桓公的工作。——如果扁鹊这样做了,桓公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让扁鹊治疗了,吃药了,好了。  可照这样说,那还叫韩非子的寓言吗?  平心而论,早在两千多年前,扁鹊就能从齐桓侯的气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发展,这是很不简单的。所以,汉代着名的医学家张仲景赞赏地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扁鹊在自己的医疗生涯中,不仅表现出高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表现出高尚的医德。他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如他治好虢太子的尸厥症后,虢君十分感激,大家也都称赞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患者并没有死,我只不过能使他重病消除,回复他原来的状态而已,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  还有一个故事,说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得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魏王大悟。  这就是良医治未病的故事,说的就是他的大哥。这也是一个寓言故事,究竟扁鹊有没有两个哥哥,现在无从考证。但是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良医治未病,而其意义已经超出了治身体之病这个问题。良医治未病其实告诉人们,治理国家或做事情,一定要从小处抓,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问题大了,造成损失了才去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未病。我感觉从扁鹊的病例当中,我除了学到中医的一些原理,更多的还感觉到当时那些人写扁鹊诊治的病例、病案,它有许多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  在司马迁那个时代,也就是西汉时期,扁鹊的名气很大。人们一说,谁是最好的大夫?都会不约而同地说,扁鹊。他的名字和孔子是齐名的。  我们今天谈扁鹊,特别感觉到,这位医学家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记载也不一样。所以,围绕扁鹊,又有许多目前还没有得到大家完全认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在扁鹊身上,还有许多谜团。关于扁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扁鹊对祖国的医学还有哪些贡献,请看下一讲。  【二 扁鹊之谜】  医学界历来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在有些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扁鹊堪称神医,无论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最为神奇的就是他能够透视人的五脏六腑,具有特异功能。那么,扁鹊真的具有什么特异功能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史书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呢?  《史记》记载:扁鹊年轻时做舍长①,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行为与众不同,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我有禁方②,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扁鹊说:“好吧,遵命。”长桑君这才从怀中拿出一种药给扁鹊,并说:“用上池之水③送服这种药,三十天后你就能知晓许多事情(当知物矣)。”接着,他拿出全部秘方都给了扁鹊。话说完,长桑君忽然间就不见了,扁鹊觉得他更神奇了,心想,大概他不是凡人吧。扁鹊按照长桑君说的方法连续服药三十天,奇迹出现了!“视见垣一方人”,意思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因此诊视别人的疾病时,能看到病人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还在为病人切脉。  这个故事太神奇了,简直让人不可思议。照这样说,扁鹊真有特异功能?这可能吗?不少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不相信人有特异功能,因此论述扁鹊时往往一带而过,甚至不提这件事。当然也有人认为,具有特异功能的人是存在的,扁鹊就是。  如何理解这段记载呢?我认为,所谓扁鹊有特异功能,也就是“视见垣一方人”这件事,我估计是后人给他加上去的。也就是说,由于扁鹊诊病非常地准,他解除了许多病人的痛苦,尤其他对病人的病症说得非常准确,所以后人就感觉这个人怎么这么神啊?于是就加上了一段,说他有透视人的腹脏的这个功能。实际上,我觉得他不可能有特异功能,这是后人加上去的。不过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人追求治病的最佳境界——“尽见五脏症结”。这里的“尽见”,并非只看见心肝脾肺,而是指各种病灶,它实际是指中医四诊之一“望”的最高水平。  中医诊病的高境界就是要发现并检测到隐藏在身体内部的病症。故中医有“脏象学说”。所谓“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学说。古代“脏”与“藏”字相通,又称“藏象学说”。“藏”指人体内的内脏,“象”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体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尽见五脏症结”的故事实际说的是扁鹊通过“望”断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还不能简单说是“特异功能”。  扁鹊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刻苦钻研,不断总结,才使得其学识与医术达到了常人难以超越的高度,最终成为流芳千古的一代名医。  不过,在《史记》中,有一段关于扁鹊对六种情况不予医治的记载,却与他这种治病救人的形象大相径庭。那么,这段“六不治”的记载究竟是什么内容?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段记载呢?  围绕扁鹊,还有一个所谓的“六不治”之谜。是说扁鹊治病有“六不治”的原则。所谓六不治,《史记》有这样一段记载:“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极)难治也。”①  这段话的意思是,依仗权势,为人傲慢、骄横、放纵,不讲道理,是一不治;贪图钱财,轻视身体,是二不治;衣食无节制,不能调节适当,是三不治;阴阳错乱,五脏功能不正常,病深不早求医的,是四不治;身体非常虚弱,不能服药的,是五不治;迷信巫术不相信医术的,是六不治。凡有其中的一种情形,那就很难医治了。  关于“六不治”,许多研究扁鹊的论着都认为是扁鹊的思想和主张,甚至认为有现实意义而予以肯定。对此,我有一些不同意见,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第一,从《史记》行文看,不像是扁鹊的话,因为没有“扁鹊曰”这样的字眼,倒像是司马迁个人的议论。在“六不治”前面还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是,人们担忧的是疾病太多,医生忧虑的是治病的方法太少。这话也看不出是谁说的。  第二,作为大夫,“六不治”有的不太合理。我们分析一下:  一不治,“骄恣不论于理”,就是说蛮横不讲理。的确,无论古今,社会上肯定有这样的人,但毕竟是极少数。他们不讲理,有的是无知,有的则因得病难受,脾气不好,作为医生应做细致耐心的解释工作,使他们改变态度,心平气和,而不应简单地拒之门外,不予治疗。当然,对极其蛮横者除外。  二不治,“轻身重财”,这是指轻视身体,看重钱财的人。这类病人也属少数,古往今来,下层老百姓不是有钱不看病,而是因为穷看不起病,要是有钱,谁不愿意治病?得了病,吃不下,喝不下,钱还有何用?这个道理一般人都明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老百姓往往不是财迷,而是因为穷,看不起病。作为医生应该向病人讲清钱与身体的关系,同时尽可能用便宜一点的药,让病人承受得起,使病人与其配合,解除病痛。如果一见病人舍不得花钱就不给治了,这不太合适,有违医德。  三不治,“衣食不能适”,指衣着饮食不能适当调节。如穿得少冻着了,吃得多伤了肠胃,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难免的现象,现在到医院看病的人大部分都是衣食不适者,对这些病人哪能不治呢?如果连这都不治,那医院干脆关门算了!  四不治,“阴阳并,脏气不定”,指体内气血错乱、五脏功能不正常,脏腑功能严重衰竭的人。从医学上讲,这种病人比第三种——“衣食不能适”严重,但仍属于可治疗范围。从医学常识看,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健康的表现,而患病的主要原因是阴阳平衡被打乱。从中医讲,治疗的根本原则就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五不治,“形羸不能服药”,这是指身体虚弱病情严重的人。在当时,治病主要靠吃药,一旦体弱吃不下去药,确实危险。但还可用针灸等办法,扁鹊实际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也不能说不治。  六不治,“信巫不信医”,在“六不治”原则中就这一条较为有理。一旦遇到此类病人,又不听劝阻,只好由他自理。这个原则在巫医不分的古代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在当今,信巫医、巫术的毕竟是少数人,对他们,只要找上门来要求治病,就要予以治疗,除非他说什么也不让治,对这样顽固的人只能是后果自负——不治。  依据以上分析,应该说除了第一和第六,对那些顽固坚持者可以不予治疗外,其他四条,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应该治疗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六不治”不是扁鹊主张,因为它不符合扁鹊的行医实践,扁鹊有同情心,他不会对病人坐视不管的。这段话可能是司马迁在讲完了扁鹊的故事之后,发表的个人感慨。  扁鹊是中医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医学家,为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被后世的医生尊为祖师。自古医药是一家,但凡中医名家对中草药都是十分精通的。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大医药学家与中草药的故事,扁鹊发现牛黄①就是一个着名的例子。那么,这其中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牛黄真的是扁鹊发现的吗?  大家都知道,牛黄是重要的中药材。以牛黄配置的成药非常之多,几乎每个人都吃过。但牛黄怎样被发现的?据说是扁鹊发现的。  据说有一天,扁鹊正从药罐中取出炮制好的青礞石②,准备为一位名叫阳文的邻居治疗中风偏瘫。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扁鹊一打听,原来是阳文家中养的一头十几年的老黄牛,不知何故,近来日见消瘦,以致不能耕作,阳文的儿子阳宝一看牛没用了,就请人把牛宰了。  谁知剖开牛肚子,发现牛胆里有块石头,大家都不知怎么回事。扁鹊得知后,对此颇感兴趣,就让阳宝把石头留下,准备进一步研究。阳宝就把石头拿给扁鹊,扁鹊接过来,随手把石头和桌上的青礞石放在了一起。  正在这时,阳文的病又发作起来,阳宝请扁鹊过去看看,扁鹊赶到,只见阳文双眼上翻,肢冷气急,十分危急。他一边扎针一边叮嘱阳宝:“快!去我家把桌上的青礞石拿来!”阳宝气喘吁吁地拿来药,扁鹊也未细察,很快研为细末,给阳文灌下。不一会儿,病人停止了抽搐,气息平稳。待扁鹊回到自己的屋里,发现青礞石还在桌上,而牛结石不见了,忙问家人:“何人动了牛结石?”家人回答:“刚才阳宝取过!”  这个偶然的差错却给扁鹊带来了深思:“难道牛的结石也有祛痰定惊的作用?”于是,第二天他有意识地将阳文药里的青礞石改换为牛结石使用。三天后,阳文竟奇迹般地痊愈。喜得阳文连声称谢。扁鹊说:“不用谢我,还得谢谢你家公子呢。”于是将阳宝错拿牛结石代青礞石的经过讲了一遍,并说:“此石久浸于胆汁中,苦凉入心肝,能清心开窍,镇肝熄风。”阳文问道:“这药叫什么名字呢?”扁鹊思索片刻:“此结石生在牛身上,凝于肝胆而成黄,可称它为‘牛黄’。”然后又说:“牛黄有此神效,堪称一宝,牛属丑,再给它取个别名,叫‘丑宝’吧。”  由于牛黄能治许多病,疗效极好,人们不禁想到,一定是扁鹊最早发现了它,于是编出了这个故事。  如果说扁鹊发现牛黄,还有生活依据可以推断的话,那么,扁鹊换心的故事就绝对称得上是奇谈怪事了。编纂于魏晋时期的《列子》这本书,记载了扁鹊为两个人实施换心手术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我们该怎样解读呢?以战国时代的科技水平,真的会发生换心术这样的事吗?  这个故事说的是,有两个人,一个是鲁国的公扈,一个是赵国的齐婴,两人都有病,于是一块儿找扁鹊医治。经过治疗,两人的病同时好了。  扁鹊对二人说:“你们以前的病,是外界干扰内脏引起的,因此用草药石针就能治好,这几天我发现你们身上还潜伏着一种病,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并随同你们身体的发育而一道生长的。这种病很危险,我愿意再给你们治一下,怎么样?”  公扈和齐婴回答道:“我们想听听这种病有些什么症状,然后再作决定。”  于是,扁鹊先对公扈说:“你有远大的抱负,又善于思考问题,遇事能有很多的办法,但遗憾的是气质较为柔弱,在关键时刻往往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坐失良机。”接着,他又转向齐婴:“那么你呢?则正好与公扈相反。你对未来缺乏长远的打算,思想比较简单,然而气质却很刚强,为人处事少用心计,却喜欢独断专行。”最后,扁鹊对二人说:“现在如果让我将你们的心来个互换,你们就都可以变得完美无缺了。”  公扈和齐婴听了扁鹊的分析之后,都表示愿意接受换心手术。于是,扁鹊让二人分别喝下一种麻醉药酒,致使他们昏迷三天不醒。在这其间,扁鹊便将二人的胸腔打开,取出心来,交换安放。手术完毕之后,又在伤口处敷上神药,等他们醒转后,仍如术前一样健康强壮。他们辞谢扁鹊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由于心已互换,结果公扈就回到了齐婴的家,而齐婴则回到了公扈的家。这两家的老婆孩子都不认识回家的人,于是都发生了争吵。公扈、齐婴无法可想,只好请扁鹊出面解释。扁鹊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这两家人,这样才使争吵得以平息。  从这个故事本身看,无疑是神话,扁鹊换心,依当时的科学技术能力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人们编出这个故事呢?这则寓言故事是借用神医扁鹊的名义,用换心术来打比方,说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一个人只要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他就会逐渐趋向完美。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换了心脏后,没有各自回到自己的家,而是进了对方的家,幸亏扁鹊解释才算平息闹剧。这可能吗?我认为这里面有古人的想象,他们认为心也可以思考、记忆,心换了,记忆也随之转移。记忆究竟能不能随人体器官移植而转移呢?我不懂医学,也许说的是外行话,我觉得记忆就是过去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大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是记忆的内容。器官的移植是不会改变记忆的。  我觉得,“换心”这个故事更主要的是一种教育意义。  第一,古代人就曾经想过器官移植这件事,我感觉当时充其量是一种想象,当时的科技水平、药物的能力还达不到移植器官的要求。  第二,它本身是个寓言,它告诉人们,要相互取长补短,这样人才能成功,它本身有教育的意义。  所以,我们觉得换心术是人们当时有了一种想法,觉得谁能够换心呢?扁鹊。所以,就把扁鹊作为换心手术的实施者,这反映出人们对扁鹊还是一种敬仰。  在扁鹊那个时代,医生是社会上平民阶层的人物,并不被人们特别尊重。并且许多历史资料所记载的,扁鹊妙手回春的成功病例,患者也大都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那么,扁鹊为何千百年来为广大人民所爱戴和崇敬?他在民间的声望又是怎样树立起来的呢?  扁鹊名震天下,他的名气怎么来的?第一,判断准确。第二,医学上的多面手。  扁鹊医术精深,还是医学多面手。他到各地行医,根据当地老百姓的要求治病。在赵国邯郸时,发现那里的妇女得病的很多,他就当“带下医”,即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听说那里尊敬老年人,而老年人患眼病、耳病的人较普遍,他就当“耳目痹医”(五官科医生),治好了许多老人的五官病,使不少老人从耳聋眼花中恢复了健康。到了秦国首都咸阳,看到当地儿童的发病率很高,就研究儿童发病原因,当了“小儿医”,治好了许多儿童的多发病。由此可见,扁鹊不仅精通内科,还兼通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甚至外科;他在诊断上,不仅精通“切脉”,而且善于“望色、听声、写形”;在治法上,不仅精通针灸,还善于用砭石、熨帖、按摩、手术、汤药等,可谓一位多面手的民间医生。司马迁说他是“随俗为变”。我们现在真需要这样的大夫,真需要能够对各种病症都能了解和治疗的大夫。扁鹊之所以被人们尊敬,跟他这种医疗技术的全面有直接的关系。  从扁鹊的行医路线看,他的足迹是由东到西,也就是从山东到河北、河南、山西,一直到陕西。一路上都留下了许多治病救人的故事。他医德高尚,人们怀念他,纷纷修墓、建庙以示纪念,扁鹊墓不下十处。各地人民都认为扁鹊和自己有关系,这种名人情结反映了人民对做过好事的人的怀念。  扁鹊一生走南闯北,为无数患者解除疾病痛苦,被人们称为能起死回生的“神医”。在他行医经过的路途上,历代人民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然而,一生救死扶伤的扁鹊,最终却是死于非命。那么,一代神医的生命究竟是怎样终结的呢?  咸阳是他最后到达的地方,据《战国策》记载,扁鹊在秦国时,秦武王(公元前310—前307年)请扁鹊看病。扁鹊认为,没问题,建议及早医治。这时秦武王左右近臣却说扁鹊坏话:“大王您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让扁鹊治疗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说不吃扁鹊开的药。扁鹊听了非常生气,把治病的砭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你与有知识的人共事可以得天下,治天下,与无知之辈同谋,将会失去天下。从今天这件事可以推知秦国的事,如果再这样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扁鹊的话批评了秦武王,也得罪了一些近臣。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对扁鹊怀恨在心,就在扁鹊离开咸阳东归的路上,李醯派人刺杀了扁鹊。一代名医死于非命,令人叹息!  扁鹊是司马迁《史记》里的第一位医生,也就是我们开头说的,正史记载的第一位医生,司马迁对扁鹊给予深切同情,扁鹊无端受害,司马迁自己也有相同的遭遇呀!所以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太史公感慨道:“女人无论美与丑,住进宫中就会被人嫉妒;士人无论贤与不贤,进入朝廷就会遭人疑忌。扁鹊因为他的医术遭殃……所以,老子说‘美好的东西都是不吉祥之物’,说的就是扁鹊这样的人呀!”仔细看司马迁的话,是不是有他个人的感慨与不平?  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司马迁引用老子这句话,“美好者不祥之物”?这仅指扁鹊吗?我似乎感觉到这里有司马迁个人的一种感慨!大家都知道,司马迁也是无端地被残害的,他就是因为替与匈奴作战的那位将军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他说李陵这个人不会真正投降的,他还会回归汉朝的,汉武帝怎么样?大怒,你敢对叛将说这样的话?他要是真把司马迁杀了,司马迁也许还不受罪了,偏偏不让你死,给你宫了,真是奇耻大辱,痛不欲生啊。司马迁就是在这个环境下艰难地写《史记》①,大家想,他对扁鹊是什么感情?自己也是毫无道理地被汉武帝给残害了。读《史记》会发现,司马迁在写好人被害、被诬陷的时候都会从内心发出相同情感。  说到这儿,我们可以给扁鹊作一个总结。扁鹊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医生,他满腔热情,治病救人,后来人们崇拜他,尊敬他,热爱他,于是就在他身上不断添加了许多传说的神奇的故事。扁鹊对祖国医学发展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扁鹊永远不会为人民所忘记。  【附录】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于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于殽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  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蓄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有先生则活,无先生则弃捐填沟壑,长终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嘘唏服臆,魂精泄横,流涕长潸,忽忽承睫,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缠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藏蹙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  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二、华佗篇  (篇章页内容):华佗,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杰出医学家。曾游学于徐州一带,通晓各种经书,喜爱医术和养生之学。精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其精于外科、针灸和医疗体育。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手段多样,疗效好。为人性情爽朗,淡泊名利,据史料记载华佗着有《枕中灸刺经》等多种医书,可惜均佚。  主讲人简介  王立群,1945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霍山县。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文选》研究等。  代表性着作有:《现代〈文选〉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选〉成书研究》(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  【一 神医传奇】  在世界华人的范围里边,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当人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的时候,经常会送给医生八个字: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也就是说,人们在心目中,把华佗当成了神医的代称。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他以自己高超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在当时就非常出名。但是,中国古代名医众多,为什么后人称赞医生医术高明的时候,要说华佗再世呢?华佗的医术,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他为什么会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神医呢?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华佗。华佗在正史中有传记,也就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有范晔的《后汉书》,都有《华佗传》。据史传的记载,华佗字元化,名字叫旉,他是沛国谯人。这个谯是当时沛国的谯县,东汉的谯县大致主要包括今天安徽的亳州,还有河南永城的一小部分,但是有关华佗家世的记载,完全没有。我们不知道华佗的家庭是个什么样的家庭,也不知道华佗跟谁学的医,都没有记载。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华佗在当时社会地位非常低下,由于他社会地位低下,有关他的身世,他的师承都没有记载。而且,我们看正史这两个传记也可以看出来,《三国志》把他收入《方技传》,《后汉书》把他列入《方术传》,方技、方术,是什么含义呢?在中国古代,把从事医学、天文、星象、占卜的一类人叫做方士,或者叫做方术,这就是我们现在仅存的资料中间所知道的华佗的基本状况。  华佗生活的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低下,再加上那个年代,是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这一段时间,这时候正是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候,所以史书中关于华佗的记载很少,既没有他的身世记载,又没有他师承关系的记载,更没有医方传之后世,史书中只留下了他治愈疾病的一些小故事,所以后世流传的“华佗再世,妙手回春”这个说法,我们只能从华佗治愈疾病的小故事中去寻找答案了。  为什么我们总爱拿华佗作为神医代称。我们先讲第一个方面,料病如神,预知生死,这是华佗最神奇的一面。这里边我们就要介绍史书中记载华佗治病的医案。第一个医案,说是原甘陵国,这个甘陵就是今天山东的临清,甘陵国相的夫人怀孕六个月,突然感到腹痛,痛得非常难受,然后请华佗来治疗,华佗把了把脉,就说胎儿已经死了。然后,华佗找一个人,为这位夫人摸一摸腹部,看胎儿是在左边还是右边,而且华佗告诉这个人,如果在左边是个男胎,如果在右边是个女胎。结果这个人摸过以后,说在左边。华佗就准备了汤药,然后,让甘陵国相的夫人把药喝下去,喝下去以后,果然产下来一个胎儿,已经死了,是个男孩。这个男胎一产下来,甘陵国相夫人的腹痛立即就停止了。这是第一个例子。他能判断胎儿是活的还是死的,号脉就断定了。  第二个例子,前任的一位督邮,姓顿,这个顿先生得了病,好了以后请华佗为他再看一看。华佗为他把脉以后,告诉他,他的病虽然好了,但是身体还很虚弱,在这个期间,千万记住,不能有夫妻生活,如果有的话,就会发生不测,死前他的舌头会伸出几寸长。结果他病好以后,这个消息就传到他妻子的耳朵里了,他的妻子跑了一百多里地来看他,当天晚上有了夫妻生活。三天以后,病发,死了。而且临死之前,舌头伸出来有几寸长。这是第二个医案。他料定这个人只要有性活动就一定会死亡。  第三个例子,广陵太守陈登是曹操非常信任的一个人,他得了一种怪病,这个病的症状是心烦、面红、吃不下饭,请华佗给他诊病。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说你的腹中有好几升虫。然后,就让他赶快吃药。结果华佗给他准备了两升药,喝下去以后,大概有一顿饭的工夫,他吐出来好几升虫,吐完以后,病好了。但是病好以后华佗告诉他,说你这个病三年以后还会复发,如果发作的时候遇到良医,还能救活,如果遇不到良医你就完了。三年以后,陈登的病果然复发,当时华佗不在,没人可治,陈登死了。这是华佗预知陈登三年以后疾病复发身亡。  第四个例子,在盐渎县,就是今天江苏的盐城,有一位严先生,他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去拜访华佗。等他们几个人进来以后,华佗就问严先生,是不是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严先生说没有啊,我很正常啊。华佗说,我根据你的面相来看,你得了急病,不要多喝酒,吃完饭赶快回家。结果,这位严先生吃完饭,坐了一会儿,和朋友一块儿坐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发病了,然后从车上掉了下来,同行的人把他抱到车上送回家,当天晚上就死了。  第五个例子,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梅平,这个人因为有病被解除军职,梅平的家在广陵,离家还有两百多里地,他就找了一户人家投宿,而恰巧这天晚上华佗也来到这户农家投宿。主人就让华佗为梅平诊病,华佗号了脉以后就告诉他,太晚了,如果早叫我治,这个病不会发展到今天。华佗说你赶快回家和家人见面,五天以后,你就不行了。梅平听了以后,第二天就往家赶,赶到家里,五天以后,果然病故。  第六个例子,有一个督邮姓徐,他得了病,告诉华佗,他说我昨天找了一个医官,为我扎针,扎胃管,但是扎过以后咳嗽得非常厉害,咳嗽到晚上不能睡觉。然后华佗就说,他没有扎中你的胃管,他误伤了你的肝,这样一来,你的饭量会一天天减少,而且五天以后就不行了。果然,到了五天,这个姓徐的督邮就病故了。华佗能够料定这个病人的生死。预知生死成为华佗非常强的一种技能,人们把华佗看做神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料病如神,预知生死。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佗给病人诊断的时候,往往能够做到料病如神,预知生死。这是我们从《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中,得到的关于华佗诊断病情的小故事,那么,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中,关于华佗治疗疾病的案例,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第二个方面,治疗神奇,手到病除。我们前面讲的是诊断,下面我们来看治疗。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有一位姓李的将军,他的妻子得了重病,而且长期治不好,请华佗来给她看。华佗看了以后,把了把脉,就告诉李将军,你的妻子在怀孕的时候,胎儿受过伤,这个胎儿至今留在你妻子的腹中。李将军不信,他说,夫人确实是怀孕时候受过伤,但是,胎儿已经产下来了,不是留在腹中啊。华佗没说什么,就走了。华佗走后李将军妻子的病有所好转,但是过了一百多天,病又发作了,没办法,又请华佗来看。华佗把完脉以后还是那个话,他说,你妻子的腹中有胎儿,而且是个死胎。你妻子当年生的孩子是双胞胎,产下了第一个孩子,因为出血多,而且母亲没有感觉到腹内还有一个胎儿,接生的人也不知道,所以就接生了一个,而把另一个胎儿留在肚子里了。这个胎儿已经死了,死得时间很长,死过的胎儿,贴在你夫人的脊椎骨上,所以你夫人的脊椎骨非常疼,所以现在赶快吃药、针灸,然后让这个胎儿产下来。当时就开了汤药叫她吃。吃了药,配合着针灸,停了一会儿,他的妻子就感到腹痛得非常厉害,就像要生孩子一样,然后华佗就告诉她,这个死胎时间过长,让她自己产下来是不行的,需要有人帮助把胎儿取出来,华佗就指挥别人把这个胎儿取出来。果然取出来一个死去的男胎,大概有一尺长左右,手脚都长全了,但是这个死胎是黑色的。这是一个治疗死胎的非常典型的医案。  第二个医案,史书上说有一个下级军官叫李成,他吐血吐得很厉害,咳嗽得昼夜不得安宁,然后就找华佗给他看病。华佗说,你虽然吐血,但你的病不在肺部,而是在你的肠子里面,你的肠子得了肠痈,我给你两钱散剂的药,你回去吃,一个月以后,就可以康复。但是你要记住,十八年后还会复发,到十八年后复发的时候,我再给你配一服药,你把它吃下去就能好,而且永不复发。李成听了以后很高兴,吃了药,好了。然后把另一服药当宝贝一样藏起来了,因为十八年后还要复发。过了五六年,李成的一个亲戚和他得了同样的病,病得要死了,他知道李成藏有这个药,就跟李成说,你看我要死了,你现在很健康,你还藏着一服救命药,你应当把它拿出来救我的命,救了我的命,你将来再找华佗要,李成思想斗争很激烈,这个药是我留着十八年后保命的药,我要给你我十八年后没有了怎么办呢?但是他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亲戚要死,最后没有办法,就咬了咬牙,给了亲戚。亲戚吃了这个药以后好了,但是李成没有药了,心里就虚了,他又赶快去谯找华佗,可是华佗已经被曹操抓到监狱里去了。李成不愿意在华佗危难的时候去打扰他,就没有再去要这个药。果然到了十八年以后,李成的病复发了,由于他没有药,结果病死了。这个病很有特色,华佗诊断这个病的时候,他说,咳嗽吐血,一般人认为是肺部,但是华佗认为他的病是在肠子,是肠子有病,这就是中医一个很典型的特色。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个脏器出现问题的时候,它会影响到另一个脏器,所以你吐血的时候,不是因为你的肺部有问题,而是你的肠子有问题,这就是中医认为的肺和大肠是互为表里的。这是第二个例子。  第三个例子更奇特,叫子病治母,就是孩子有病,母亲吃药。这个例子说的是在东阳,就是今天安徽的天长县,有一户人家两岁的小孩光拉肚子,吃完奶就拉肚子,久治不愈,怎么治都治不好,最后只好找到华佗了,华佗看了看情况以后,听了听,就说这个小孩不要吃药,把小孩的药停了,这个病根在他母亲身上。两岁的孩子,病根在他母亲身上,吃母亲的乳汁,而他母亲的乳汁有虚寒,有寒气,所以这个孩子吃了带有寒气的乳汁,他才拉肚子,所以不能给孩子治病,要治他妈的病,然后把这个药叫他娘吃,他娘吃了十剂药,然后小孩不拉肚子了。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例子,子病治母,孩子有病却治他的母亲,对这件事情我感到很奇怪,我就请教了河南省中医学院的两个中医专家,他们告诉我,这是中医非常典型的一个特点。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不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是个中心,但是通过十二经络把整个的脏腑连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内外相通、整体协调的整体。一个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和五行的关系影响到另一个脏腑,所以可以通过五行相克的理论来调治。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体内部达到阴阳平衡,中医治病是通过吃药,达成人体的阴阳平衡。这样,病就好了,这就是中医治病。所以吃奶的孩子和喂奶的母亲不能分离。  史书中记载的这些例子,让我们感叹华佗医术的高明,同时也感叹中医治疗的神奇。但《三国志》和《后汉书》这样的史书,还记载了华佗更为神奇的地方,不用药,华佗也把病人的病治好了。  第四个例子很经典,叫情志疗法。最早记载中国古代情志疗法的是《吕氏春秋·至忠篇》,吕不韦召集门客编的《吕氏春秋》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说齐王有病了,然后跑到宋国请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叫文挚。文挚来了以后,号了号脉就对齐王的儿子说,你爹这个病可以治,但我不能治,太子感到很奇怪,既然能治,你为什么不能治呢?文挚说了两句话,“非怒王则疾不可治,怒王则挚必死”。什么意思呢?如果不让大王生一场气,这个病治不好,如果让大王生一场气,病好了,他一定杀我,所以这个病能治,但是我不愿意治,给你爹治好了,我的命都没了。太子一听,就一个劲儿地向文挚哀求,说你一定要治,等我爹的病好了,我拉着我娘,也就是王后,我们两个一块儿替你求情,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说,这样吧,你们真能保证我的生命安全,我就给你治。太子跟王后立下保证,然后文挚开始治病。文挚跟太子约好去给齐王看病,齐王就准备好,但是每一次约好时间,文挚都不去,一连约了好多天,文挚就是不来,太子很纳闷,齐王已经憋了一肚子火了,等齐王气憋得够足了,文挚来了,穿了一双脏兮兮的鞋,径直走到齐王的卧室里边,然后给齐王问病的时候又用他脏兮兮的鞋踩着齐王华贵的衣服,把齐王给气坏了。然后文挚问他什么病,齐王气得不吭声,文挚又说了很多非常刺激齐王的话,然后走了。文挚一走齐王气得是哇哇叫,非要派人去杀文挚,结果派的人被太子拦下来了,但是齐王因为生了这一场大气,病好了。这是个非常典型的情志疗法的医案。  而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说有一个郡守得病了,然后请华佗去看,华佗一看,认为这个郡守是生了一场大气得的病,他说这个病要治,必须让他再生一场大气,病就好了。华佗怎么治呢?他先要钱,要一次不够,要两次,不断地要,要了很多钱,就是不治病,这个郡守气得不得了。然后华佗把钱要足要够了,溜了,逃了。临走之前还写了一封信,把这个郡守给臭骂了一通,郡守付了很多钱,没有得到治疗,医生卷钱逃了,临走还留了封信,这个郡守气得大骂华佗,然后下令派人去追杀华佗,他自己吐了好几升黑血,这一场大气以后,黑血一吐,病好了。但是郡守的儿子,知道华佗是用这种办法治病的,就嘱咐他手下的人,不准追杀华佗。结果郡守又生了场大气,病全好了。这是华佗非常高明的一点,因为中医认为人有七情,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人的七情。当人受到这七情的刺激以后,人的身体会产生一种反应,这个反应我们叫情志。但是如果人体受的刺激过重,那么人体的平衡就被破坏了,人就要得病,所以齐王的病恰恰是受了刺激产生的,如果再去刺激他一下,就可以通过再度的刺激让他人体的内部恢复平衡,他的病就好了。  通过史书记载华佗给人治病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医术高明、治疗手法多样的华佗的形象,而华佗除了流传下来的这些小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神奇之处,传说华佗还发明了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这件事,甚至在《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中都有记载,那么,这些正史又是怎样记载这件事情的呢?  在华佗行医时,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就是麻醉。他能够做外科的腹部手术。有一个士大夫得病了,请华佗去看,华佗说,你的病不在外表,在你的腹腔里边,要做手术,但是你的寿命只有十年。我给你做了手术,十年以后你也得死,你的寿命只剩十年了。而你这个病,并不会让你死亡,所以我劝你不要做手术,十年以后,你的命没了,你的病也没了。但是这个士大夫不听,他的承受力比较弱,他觉得这个病得了很难受,一定要做手术,然后华佗就给他做了手术,把病给治了。手术完了以后一切都很正常,十年以后,这个人死了。通过这个记载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点:  第一点,华佗的医德很高尚。华佗这个人看来不懂得经济效益,这个病人来了,他劝人家不要做手术,按照一般医德不好的人,你来了,先做检查,我收你检查费,再给你开刀,收你手术费,至于你十年以后是不是死,那我不管,我把钱收了就得了。人来看病他还劝人家别做手术,你这个病要不了你的命,你就剩十年的寿命了,到十年以后你死了那个病也就完了,你何必做手术呢?但反过来,说明华佗医德很高尚。  再一点,这是《二十四史》中记载的最早的一个腹腔手术,华佗能给人家做腹腔手术。而这就是人们把华佗称为神医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据《后汉书》的记载,华佗发明了一种药,叫麻沸散,如果病人需要做腹腔手术,他用这个药配合着酒,一块儿让病人喝进去,喝过以后,这个人就像醉酒以后失去知觉了,然后华佗把他的腹部剖开,给他的腹腔做手术,比如肠子有病,他把有病的溃烂的肠子剪断,把剩下的肠子缝合一下。然后,再把腹部的伤口缝合起来,涂上一层神膏,过几天,伤口就愈合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腹腔手术的正史记载。所以,人们把华佗视为中医外科的鼻祖,他是第一个做中医外科手术的人。但是,曹操杀死华佗以后,华佗的麻沸散就失传了,后来很多人在不断地寻找和研究。华佗的麻沸散是怎么配出来的,现在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们始终不知道华佗那个麻沸散真正的配伍是什么。在史书中,比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黄帝时期,有一个医生叫俞跗,他也能做外科手术,但俞跗做外科手术,传说的成份更浓了,他没有麻醉药,不知道用什么麻醉药,因为腹腔手术很麻烦,如果说没有麻醉,把一个活人来一个大开膛,那人是绝对受不了的,人蹦起来,手术没法做。这个我们不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不麻醉的情况下,把腹部划开,你说病人能够老老实实躺在那儿让你做手术吗?麻醉关、消毒关、止血关、输血关,甚至包括出现意外的急救关,做腹腔手术,有一连串的难关,华佗能够克服这些难关,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记载,我们认为不是太可靠,真正可靠的是《三国志·华佗传》和《后汉书·华佗传》记载的华佗施行的外科腹腔手术。这个记载早于西方的腹腔手术一千多年,这是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所以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看到,称颂一位医生的时候,最高的称呼就是“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但是华佗死了以后,他的麻沸散没有传下来,一代神医就这样死去了。华佗这么一个神医,他是怎么样死掉的呢?曹操为什么要杀他呢?请看下一讲。  【二 华佗之死】  关于华佗之死,人们始终把它和历史上另一位大人物曹操联系在一起,曹操为此也背上了千古骂名。但是也有人认为是华佗自己害了自己。那么,曹操和华佗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直唯才是举的曹操为什么要杀死身怀绝技的华佗?  华佗之死,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三国演义》的讲法。说曹操得了病,头风病,头疼,请华佗给他看病,华佗说,你这个病根在脑子里,我需要让你喝一服药,然后用利斧劈开你的脑袋,祛除病根,你这个病才能治好。当然能做这个手术就很厉害了,但曹操这个人疑心很重,他觉得华佗这个医疗方案不怀好意,认为华佗是想借这个机会替关羽报仇,杀死自己,所以,一怒之下把华佗关到监狱里,然后杀了。  关于华佗之死,在民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曹操是杀死华佗的罪魁祸首,人们把指责和谩骂都指向了曹操。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华佗之死,是他自己要挟曹操的结果。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曹操和华佗,一个是乱世枭雄,一个是走方郎中,两人似乎关系不大,华佗为什么会死在曹操的手上?我们还是先把视线放在第一个问题上,曹操为什么要召见华佗?  《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是在记载了大量的华佗的神奇事迹之后才写了一句话,“太祖闻而召佗”,太祖指曹操,曹操听说了华佗的事儿以后召华佗。而在召华佗之前记载的最后一件事就是陈登之死。这样一来,曹操召华佗就有三种可能:第一,曹操听说了华佗大量的神奇治病的事情,召见华佗。第二,曹操听说陈登如期而死召华佗。第三,曹操听了上面两种说法以后,召华佗。  我们先讨论第一种,因为曹操跟华佗都是沛国谯人,他们两个是老乡。因此,华佗神奇的医术曹操不可能不知道。  第二种情况就是曹操听说了华佗预言陈登三年以后病要复发,如果没有良医还会死,结果陈登如期而死,召见华佗,这种可能性有没有呢?这种可能性取决于曹操和陈登的关系到底怎么样。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陈登是曹操最信任、最器重的人。所以陈登之死,有两个方面震惊了曹操。  第一,华佗的预言如期兑现。华佗预言他三年以后必发,兑现了。  第二,陈登是如期而死。说他将来三年发病,果然发病死了。而陈登跟曹操的关系又非常密切,陈登之死对曹操的影响非常之大,再加上老百姓的传闻。所以,我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一方面听到老百姓传闻华佗是神医,另一方面听说自己最信任的陈登三年后发作死了,所以就动了召华佗之心。因为此时华佗在曹操心中神医的地位已经毫不动摇地确立起来了,所以曹操要召华佗。  当然,曹操要召华佗首先是曹操得有病,曹操没有病找个名医来干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身体倍儿棒,你说整天找个医生跟着你,不是个包袱吗?曹操恰好有病,就是头风病,而且他的头风病是持续性的神经疼,很难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然现在可能好一点,现在假如我们有头疼病,真是怀疑脑子里有什么了,先不用利斧劈开,我们先做一个脑部核磁共振,看看脑袋里到底长了个什么,然后再说。但是那个时候条件不行,医疗条件不允许。所以,从客观上来说,华佗的医术神奇,从主观上来说,曹操也的确患病,这样曹操就动了召华佗之心。当然,召华佗是分两步的,一开始他把华佗叫过来的时候,史书记载是“常在左右”(《三国志·华佗传》),就是经常在曹操的身边,而且曹操的头疼病一发作,华佗就给他针灸,针灸以后针拔疼止,特别神,针一拔,疼就停止了。常在左右,就是曹操的病不是很重,不是每天都发作,所以他发作的时候才需要华佗,不需要的时候未必要请到身边来。也就是说此时,曹操对华佗的依赖性还不强。  第二个阶段,史书记载叫“太祖亲理”,太祖指曹操,亲理,就是曹操亲自处理国家大政。这个时候,史书记载曹操是“得病笃重”(《三国志·华佗传》),病得很重了,然后使佗“专视”,召见华佗,专门为自己看病。大家注意这两个词,前边是常在左右,现在发展成“专视”,就是专门为自己看病。前面是一般需求,现在是特殊需求,这两种需求差别很大,层次上差别也很大。那么“太祖亲理”是什么时间呢?据我估计,应当大体在袁绍集团灭亡之后,建安十年以后,曹操掌握了东汉政府的实权,亲自处理朝政。这就是“太祖亲理”。当然随着处理朝政的繁忙,工作的繁忙带来的是曹操的病重,头风病天天发作,这个时候曹操就离不开华佗了,才让他专视。但是,华佗在曹操身边只待了一阵,请假走了。以什么借口请假走的呢?两部史书记载的略有不同。《后汉书》记载,回家取药方;《三国志》记载,收到家信。曹操怎么办?曹操准假,曹操不能不准,你想想他回家取药方,你不让他回家取,他说我没有药方,怎么给你治病?他收到家书,你不让他回去,那肯定不能笼络住华佗之心,曹操准假,让他走了。这是我们所说的请假的理由。  但是,《后汉书》在讲华佗请假回去的时候讲了四点理由:第一,华佗此人性格古怪;第二,他内心很不得意;第三,他耻于为医,不愿意当医生;第四,回家,想家。  《三国志》的记载只有一个理由,“久远思家归”(《三国志·华佗传》),就是离家时间长,离家远,想回家看看。《三国志》跟《后汉书》记载略有差异,《三国志》成书在前,《后汉书》成书在后。  华佗请假回家以后,以他妻子有病为由,多次续假不回去。曹操又是写信催,又是让地方官来催,华佗都不回。最后,曹操急了。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曹操那么催华佗也不回去呢?《三国志》跟《后汉书》的记载都差不多,《三国志》的记载是“佗恃能厌食事”,《后汉书》记载的是“恃能厌事”。这两个记载一样,就是华佗仗着自己的医术高明,不愿意去为曹操一个人服务,结果曹操大怒,派人去查,看他妻子是不是有病,一查,发现他妻子装病。这是欺骗啊,曹操派人就把华佗抓起来,送到许县,投入狱中。华佗投入狱中以后,曹操手下一个重要谋士叫荀彧①,曾经劝过曹操,说华佗不能杀,华佗这个人医术太高明了,他的生死关系着多少人的生死,不能杀!结果曹操说了一句非常典型的话,“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三国志·华佗传》)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别发愁,杀了华佗难道天底下再不能找到像他这样的人吗?但是,据《三国志》记载,他用了一个词“鼠辈”,老鼠的鼠,同辈的辈。鼠辈,找不到像这样的人吗?很看不起华佗。结果,最后是巨星陨落,神医枉死。这就是华佗之死。  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华佗为什么被曹操杀了?我们读过三国史的人都知道,曹操是爱才、惜才、重才的人,为什么像华佗这样的神医他却要杀掉呢?  不知曹操是出于何种心理,他还是杀害了华佗,一个巨星就这样陨落了。而华佗死后,除了五禽戏之外,他的很多东西都没有流传下来,因此后世的人们倍感惋惜。而人们在惋惜之余,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曹操一向是以爱才、惜才、重才着称,但他这一次为什么一反常态,杀害医术高超的华佗呢?曹操杀害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看,我们一方面从曹操这儿看,一方面从华佗这儿看。  从曹操这方面来看,华佗是可杀,而且是杀而无事,杀了没事。曹操为什么说杀华佗是可杀呢?华佗确实犯了罪,欺骗罪。按照当时的法律,欺骗曹操是可以杀的,这叫可杀。同时,杀了华佗以后,会惹什么麻烦吗?不会,华佗是个医生,医生当时是叫做方士、方技之士,《三国志》把他收入《方技传》,就是一个社会地位很低下的人,杀了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人,对政权没有威胁。所以,曹操称他为鼠辈,视为可杀,而且杀而无事。因为中国古代历来有两句话很流行,叫上医医国,其次疾人。作为一个读书人,最高明的是治理国家,叫上医医国,下一档的叫疾人,就是为一般的人看病。有本事的人去治国,没本事的人去给老百姓看病。华佗只是一个看病的医生,在那个时代不受重视,所以被杀了。  作为华佗这一方来说有没有责任呢?华佗看来也有点责任,这个责任主要是三点:  第一,他不愿意给曹操当侍医,本来是个走方郎中,四处游走,现在要给一个人看病,不愿意。  第二,思乡之心切,就是思乡之心太浓了,光想着自己的家。  第三,不了解曹操。曹操是什么人啊?曹操是军阀,是枭雄,是东汉的丞相。这样的人,华佗显然对他太缺乏了解了。华佗不知道曹操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而且他找了个很拙劣的理由,说自己的妻子有病,这是很容易查出来的,一旦查出来怎么办?华佗想都没想,华佗为曹操杀自己提供了一些借口。当然两个人都有责任,主要责任在曹操。我们不能说曹操杀了华佗,华佗还得为自己的死负责任,但是华佗确实有他幼稚之处。  这里边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人说,曹操不是爱才吗?为什么要杀华佗这样的有才之士呢?封建专制制度从来都是把人和才分开来谈的,说曹操爱人才是不对的,曹操爱的只是才,并不是有才的人,人和才要分开。因为在所有的封建专制制度下,当官的人看重的只是一个人的才,并不重视你这个人,所以我们不能笼而统之地讲,曹操爱惜人才,只能说曹操爱才。因为曹操要是真重视人才的话,就得尊重华佗的人,尊重华佗的选择。华佗不愿意去,是他自己的权力,他愿意为谁治病是他的权力,你没有办法剥夺他的权力。曹操以这个为由杀华佗,而且把华佗称为鼠辈,刚才我讲曹操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三国志·华佗传》)他把华佗称为鼠辈,那就是既不重视华佗这个人,又不重视华佗这样的才,因为照曹操看来,像这样的人满天下都是,其实曹操恰恰看错了,人才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稀缺资源。杀了华佗,后来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有病了,没人给他看病。他的小儿子临死的时候曹操后悔了,不该杀华佗啊。所以,曹操杀华佗实际上是既不重人,又不重才,这是所有封建制度下为官者的通病,不光是曹操一个人。  所以,《三国演义》记载的华佗要为曹操劈开头颅的故事纯属虚构,不是历史的真实。但是,这个虚构也不是完全不靠谱。第一,华佗有麻沸散能够做腹腔手术,虚构的故事里就发挥一下说他要做颅腔手术。第二,华佗确实死于曹操之手,所以小说的作者一发挥,就成了我们开始所讲,华佗要劈开曹操的脑袋,曹操不干,把华佗杀了。  根据前面的分析,华佗之死,曹操是罪魁祸首,难辞其咎。但是关于华佗之死,还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叫“要挟说”。这一派观点认为,华佗仰仗着自己高超的医术,要挟曹操给自己官做,结果曹操不理会华佗,华佗就不给曹操治病,曹操一怒之下,杀了华佗。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是一个荒谬新说。所以我们有必要简单地作一番辩护。所谓的要挟说,说华佗要挟曹操。提出这个谬说的人还提了三点理由。第一,华佗这个人心理失衡。第二,他是养病自重。曹操把华佗杀了以后,说华佗本来可以治好我的病,为什么不给我治呢?有意要养着我的病,一直不给我除根儿,他的地位就提高了,就是养病自重。第三,华佗是夸大病情。本来就是个头风病,华佗把曹操的病情给夸大了。这三条貌似有理,其实一条都站不住脚。我把这三条简单剖析一下。  先说第一点,心理失衡。什么叫心理失衡呢?是说华佗是个读书人,本来想做官,没做上,最后当了医生,他自己感到耻辱。这一点《三国志》跟《后汉书》中的《华佗传》都记载了,华佗确实有这个感觉,当个医生耻辱。但是,说他心理失衡,我觉得有几点我们要提出来说一下。  第一,生逢乱世,不愿为官。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他不愿意做官。早年,陈登的父亲陈珪推举他做孝廉,后来由太尉黄琬征辟①。孝廉跟征辟是东汉为官的两条路,曹操就是二十岁举孝廉走上仕途的,这两条路华佗都不走。前面的征辟、推荐,他都没有去,后来他怎么可能依附曹操做官呢?实际上华佗是生逢乱世,不愿为官。  第二,要挟要官,有悖逻辑。说他要挟曹操要官,这不合逻辑。华佗为什么会要挟曹操呢?两个理由,一个是心理不平衡,一个是不愿意,认为当医生耻辱,我们可以推想一下,心理不平衡就一定会要挟曹操吗?换句话说,因为心理不平衡,所以要挟曹操?这个因果关系成立吗?因果关系有两种,一个原因必然生出一个结果,这叫必然性的因果。一个原因出现两个以上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叫或然关系,不叫必然关系。因为心理不平衡,他也可能去要挟,他也可能不去要挟,所以,因为心理不平衡去要挟曹操给官,这叫或然性因果关系,不是必然性因果关系,所以不能成立,这违反形式逻辑。  再一个,耻于为医,认为当医生是耻辱,所以要挟曹操。这也是个或然关系。因为当医生是耻辱的,他可能去要挟曹操,也可能不去要挟,又是一个或然关系。所以这个提出新说的人实际上是把或然性因果讲成必然性因果,因此我说,要挟要官有悖逻辑。  第三,养病之说,纯属强词。杀了华佗以后,曹操说华佗可以治好我的病,他不治,有意地养着病。当医生养着一个病人的病,不给他除根儿,这个话也不能成立,这叫强词夺理。你想想,曹操是以养病加罪于华佗,假如华佗能够除根儿的话,能够给曹操除根儿的话,他为什么不以断根而求官呢?假如他想做官的话,那我干脆一步到位把你病治好,断根求官嘛。所以养病之说也不能成立。  第四,华佗是乐于从医,而不是耻于为医。华佗确实早年作为一个读书人想为官,但没有做成,后来做了医生。但是,在行医的几十年间,华佗跟医学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知道乱世之中的老百姓非常需要良医。我们可以举三件事,华佗身入狱中,临死之前还把一部医书交给狱卒,想传下来,他告诉狱卒,这部书可以活人,所以一般人都称这个书叫活人书,但是狱卒害怕曹操的法律严酷,没敢接受,华佗就一把火把这个医书烧了。一个医生在临死之前还想把自己总结的医书传下来,他是乐于为医还是耻于为医呢?第二个例子,有一次华佗在路上走,突然听见一个人痛苦地呻吟,华佗就立即停下来,主动上去看他一下。原来是一个病人,吃东西咽不下去,很痛苦,发出痛苦的叫声。这个人并不知道华佗是医生,并没有求他,华佗是听见呻吟声跑过去的,然后华佗就告诉他,我刚才路过那条街上有一个卖大饼的店,那个店里既有醋,又有蒜泥,你赶快去要些醋和蒜泥喝了,说完华佗就走了。这人赶快找到那个卖大饼的店,买了三升醋和蒜泥,然后把这三升醋和蒜泥全喝了。喝完以后,这个病人就开始吐,结果吐出来一条虫,这其实是一种寄生虫。你看华佗,听见病人痛苦的呻吟,就主动去看病,看完说了个方子就走了,钱也没收。然后这个病人打听到华佗的家,到他家去,车旁边挂着虫,一到华佗的家,还没到家门口,华佗的小孩看见车来了,而且挂了一条虫,华佗的儿子就判断,车上坐的这个病号肯定是碰见我爹了,车边那条虫就是个证明。结果这个病人到华佗家里一看,华佗家里的墙上挂了几十条同样的虫。说明华佗行医,已经是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了。怎么能说他耻于为医呢?第三个例子,华佗传五禽戏①,让后人学习五禽戏健身,华佗又把他神奇的针灸术传下来给他的弟子。可见华佗是乐于为医,不是耻于为医。  再说第二点,养病自重。这个养病自重我要提出两点,这个养病自重是谁说的呢?曹操说的。什么时间说的呢?杀了华佗之后说的。曹操杀了华佗之后说的话大家就得琢磨琢磨了,华佗是神医,在杀华佗之前荀彧就劝阻他,曹操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把华佗杀了,杀了华佗以后,肯定会遭到舆论的谴责,曹操得为自己开脱罪责,所以才提出了个养病说。所以这个养病说是曹操说的,他为自己开脱罪责的成份很重,不能作为定论来看。  还有一点,缺乏理解。曹操是病人,作为病人来说,求治心切。华佗是医生,作为医生来说,治疗曹操的头风病叫治疗无门。医生跟患者的想法不一样,作为患者,是求治心切,希望一步到位把病治好;作为医生,治疗无门,所以病人跟医生之间有时候很难相互理解。华佗认为不能够手到病除,曹操认为你养病自重,这也是养病自重说出现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点,夸大病情。这个夸大病情说也是没有道理的。头风病确实很难治,到今天这种神经性头疼的病还很难治好。华佗只不过是如实告诉了曹操,而且头风病一般都有并发症,曹操的头风病一犯就是心慌、头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华佗如实相告,曹操却认为他是夸大病情。所以提出新说的这三个说法都不能成立。  那么华佗的真正死因是什么?真正的死因其实是:第一,触怒了曹操。曹操又是写信,又是派人去请华佗。华佗呢?他骗曹操,死活不去,触怒了曹操,这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曹操既没有把华佗看成人,尊重华佗的选择,又没有看重华佗的才,而是视华佗为鼠辈。既不重其人,又不重其才,他能不杀华佗吗?重人、重才,只要有任何一点体现出来,他就不会杀华佗。  唐代着名诗人刘禹锡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叫《华佗论》。在这篇文章中说了句非常有名的话,“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这句话我解释一下,执柄者就是掌权的人,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恚”就是愤怒,“执柄者之恚”就是掌权人的愤怒真可“畏诸”,意思是多么可怕啊,一个掌权的人发了脾气,发了火,真是让人感到害怕。刘禹锡的话说得非常准,曹操就是执柄者,曹操生气,导致华佗的被杀。其实刘禹锡只看到了第一点,触怒曹操了。他没有看到第二点,就是曹操没有把华佗当做人和才来看待。这才导致神医的被杀。后果非常严重,最起码有一点,麻沸散失传了。中医的外科发展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华佗重要的医方也没有传下来。所以华佗之死是中医学史上一个重大损失。一直到今天,在我们讲华佗的时候,我们对神医华佗之死仍然抱着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  【附录】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县吏尹世苦四支烦,口中干,不欲闻人声,小便不利。佗曰:“试作热食,得汗则愈;不汗,后三日死。”即作热食而不汗出,佗曰:“藏气已绝于内,当啼泣而绝。”果如佗言。  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昕曰:“自如常。”佗曰:“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人扶将还,载归家,中宿死。  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临死,当吐舌数寸。”其妻闻其病除,从百余里来省之,止宿交接,中间三日发病,一如佗言。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问佗,佗曰:“其母怀躯,阳气内养,乳中虚冷,儿得母寒,故令不时愈。”佗与四物女宛丸,十日即除。  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呼无赖。佗令温汤近热,渍手其中,卒可得寐,但旁人数为易汤,汤令暖之,其旦即愈。  军吏梅平得病,除名还家,家居广陵,未至二百里,止亲人舍。有顷,佗偶至主人许,主人令佗视平,佗谓平曰:“君早见我,可不至此。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应时归,如佗所刻。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韲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悬此蛇辈约以十数。  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十年竟死。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初,军吏李成苦咳嗽,昼夜不寤,时吐脓血,以问佗。佗言:“君病肠臃,咳之所吐,非从肺来也。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余脓血讫,快自养,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十八岁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若不得此药,故当死。”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成与之。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后十八岁,成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阿善针术。凡医咸言背及胸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藏针下五六寸,而病辄皆瘳。阿从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黏散。漆叶屑一升,青黏屑十四两,以是为率,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寿百余岁。漆叶处所而有,青黏生于丰、沛、彭城及朝歌云。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华佗传》  三、张仲景篇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人。唐代甘伯宗《名医录》记载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其方书又被称为“长沙方”。据《伤寒杂病论·序》中记载,张仲景的家族原有两百多人,由于疫病流行,自汉献帝建安纪年,不到十年时间,就有三分之二死亡,其中七成死于伤寒。他立志发愤钻研医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攻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古代医书,继承《黄帝内经》等古典医书的基本理论,广泛吸取当时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结合个人临床诊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创造性地着成《伤寒杂病论》。  主讲人简介  郝万山,1944年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委员。  多年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科研成果曾获部级科技进步奖。  编着或主编《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伤寒论讲义》等着作12部。  【一 医圣之路】  张仲景是我国的一代名医,被后人尊为“医圣”,其所着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的医学名着,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的经典。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不但影响了中国和中医,也同样影响了世界医学界,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那么,张仲景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为什么同时感冒的夫妻却要用不同的药方?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一代名医?张仲景到底为中医作出了哪些杰出的贡献?  在上个世纪末,这话听起来好像很遥远,实际上也就是十多年前的事,北京爆发了一次流感,那次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我在门诊,来了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女的说,大夫,我们俩都感冒了,您开药的时候用我的名字,药量大一点,煮完以后我喝一碗,他喝一碗。我说为什么要这样啊?她说我的药费是能报销的,他的不能报销。我说你们俩能吃一样的药吗?她说我们俩都感冒了,都是流感,怎么不能吃一样的药呢?我这个时候就看病人的具体症状,这个男的呢,鼻流清涕,特别怕冷,发烧,全身疼,嗓子痒,咳嗽,没有汗,从中医的角度说这是风寒外感。这个女的呢,嗓子肿痛,咳嗽吐黄痰,发烧明显,怕冷不太明显,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风热外感。我说他得的是风寒外感,你得的是风热外感,他需要用辛热的药,你需要用辛凉的药,你们俩怎么能吃一锅药呢?这个女的马上接我的话茬,她说大夫,不对啊,不瞒您说,我们俩刚结婚二十天,我们同住一间房,同睡一张床,又同吃一锅饭,他怎么得的是风寒,我怎么得的是风热啊?我那个时候看病,周围有几个学生,这几个学生也纳闷,同样的环境,又都是流感,怎么一个是风寒,一个是风热呢?我说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你们两个的体质不一样,所以都得感冒以后,你们对这个致病因素的反应状况不一样,就出现了不同的临床表现。我就对这个女的说,你是阴虚阳亢的体质,你平常就容易心烦急躁,容易风风火火,性格外向,甚至有侠肝义胆。她瞪着眼睛看我,说你会算命啊?我说我不会算命。她说你怎么知道我的性格呢?我说阴虚火旺的人就是这样的脾气,所以我说你从小一得感冒就往嗓子走。我说你的扁桃体炎以前是不是经常犯?她说大夫,真是这样,我从小就经常犯扁桃体炎,经常发烧,几次要到儿童医院做手术,我害怕,结果到现在也没摘掉,现在一感冒还上嗓子。我说我现在知道了,这位小伙子是你的先生,他是阳虚的体质,平时手脚偏凉。她说对,他的手脚比其他人的凉。我说你的先生性格内向,思维缜密,动作和语言沉稳,他这样的性格,是阳虚阴盛体质的表现,所以他得了感冒以后,就容易从阴化寒,表现就是风寒外感。因为你是阴虚阳盛,外来的致病因素就会从阳化热,所以你得的就是风热外感。中医在诊断这个病的过程中,并不是看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什么样的流感病毒,他是看那个肌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状态,这个状态更能够切合这个病人当时的实际情况。我说你们俩的病现在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那能吃一样的药吗?她说明白了,所以我们第一天用了同样的西药没有好,第二天、第三天用某一家医院协定处方的那个药烧又没有退。咱也甭管报销不报销了,您给我们俩开药吧。我给男的开的是辛温的解表药,给她开的是辛凉的清解药,每人就开了一服。当然,吃一服药这个病就好了。这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能够针对病人当前的实际情况,甚至包括肌体对治病因素的反应状态在内。  也是十多年前,医学界召开过一次国际性的医学学术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很多国家的医生讨论了许多关于医学界的很重要的议题,其中有个议题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哪一个更先进,哪一个更优化。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什么叫群体化的治疗方案,什么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所谓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就是一些人都得了某种病以后,医生都用同一种方案去进行治疗。所谓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就是虽然这些人都得了同一种病,但是医生要根据这些人的性别、年龄、个人的心理状况,以及对疾病的反应状态,制定出针对个体的治疗方案。实际上,这两种治疗方案,中医和西医都在采用。  其实,这种最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法,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它是由我国名医张仲景创造的,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公认。那么,名医张仲景生活在什么时代?他在医学上的贡献还有哪些呢?  张仲景和曹操、刘备,以及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他比曹操大5岁,比刘备大11岁。张仲景,名机,仲景是他的字。他生活在东汉末年,生卒年份大约为公元150年到公元219年。  在历史书上,无论是《后汉书》还是《三国志》中都没有张仲景的传记。宋朝时,国家组织校正医书局校订了《伤寒论》这部流传下来的张仲景的着作。校订过程中,校正医书局的医官们写了一个序,这个序引了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中的一段话。《名医录》现在我们也看不到了,那么,这段话是怎么说的呢?曰:“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着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张仲景,《汉书》无传。”我要说明的是,这个《汉书》在这里应该指的是《后汉书》。“见《名医录》云”,就是我刚才说的唐代甘伯宗所写的那本书,说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即仲景是他的字。接着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也就是三国前期的人,他的家乡在现在的河南省邓州市境内。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写的序,说他是拜师学的中医,他拜的谁呢?拜他同乡的张伯祖学的医,张伯祖也是很有名的医生。从对医学的贡献来看,张仲景的功绩远远要高于他的老师,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我们来说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孝廉是什么?孝廉是当时社会授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廉洁奉公的优秀青年的一个荣誉称号,不是官职。政府在选拔官吏的时候,就从孝廉中,也就是从这些优秀青年中选拔。所以,张仲景在年轻时被乡间推举为孝廉,这件事情是可信的。  至于官至长沙太守,历史书上没有记载。长沙在东汉的时候,是归荆州所管。长沙太守,在史书上都有记载,比如孙权的父亲孙坚做过长沙太守。史书上没有记载张仲景什么时候做过长沙太守。有人就推测了,因为根据记载,孙坚当长沙太守之前有几年空缺,所以就有可能在这几年空缺之中由张仲景做了太守。而且接着又推测了,张仲景又写书,又看病,又做官,他怎么能忙得过来呢?张仲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不办行政上的事情,打开大堂,让百姓到大堂看病,所以现在把药店的医生叫做坐堂医,就是从张仲景那流传下来的。张仲景后来觉得做官不如当医生能够直接为百姓们服务,于是就不再当官,去当大夫了。  正因为在历史上有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传言,所以后来的医生都用“长沙”作为张仲景的代称,或者作为张仲景着作的指代,这一点我们应当知道。所以以后要是看到某些医学书上说长沙怎么说,张长沙怎么说,大家就应该知道指的中张仲景。  关于张仲景治病的故事,有不少传说。有一次,张仲景在河南桐柏山采药,碰到一个山民找他看病,张仲景给他摸完脉就问他:先生,您的手腕为什么有兽脉?兽是野兽的兽,你看张仲景够大胆的。这个人因为大夫看到了底细,就如实以对,他说我是峄山山洞里的老猴子,这些日子身体实在不舒服,所以请你给我看看。张仲景听完了之后,把脉,看看舌相,就从药包里拿出一丸药给他吃了,老猴子吃完这丸药之后就好了。第二天,这个山中的老猿猴扛了一块大木头来见张仲景,说非常感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我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回报,这块木头是生长了一万多年的桐木,是很珍贵的木材。桐木能干什么?能做乐器。于是张仲景就请人做了两把古琴,又给古琴取了名字,一个叫古猿,一个叫万年。在中国音乐史上,这两把古琴的名字就记载在一个叫虞汝明的人所写的《古琴疏》里。  关于张仲景,有不少故事传说流传于后世,这些故事不但流传于民间,在一些医学专着里也有不少记载,并且还有不少的证据。  在清朝康熙年间,有个人叫徐中可,他写了一本书叫《金匮要略论注》,《金匮要略》①也是张仲景的着作之一。这本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个读书人叫冯应鳌,他得了重病,身上一阵冷一阵热,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治好,把他烧得晕晕乎乎的。那天夜里,他觉得晕晕乎乎的,眼看就要不行了,慢慢地进入梦乡。在梦中,飘飘悠悠地来了一个神人,这个人穿着黄色的衣服,戴着黄色的帽子,然后就用手摸他的全身,摸完了之后,冯应鳌顿时觉得全身特别舒服。他又惊喜,又害怕,就问,您是谁啊?为什么来给我治病啊?那个穿着黄衣服、戴着黄帽子的人就说了,我是南阳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他是神人嘛,没有名片,不是先递给他名片介绍介绍,而是自己口述,说我是南阳人。你看古人介绍自己,先介绍是什么地方人。是什么朝代的?是汉代的,当然是后汉的了。做过什么官?长沙太守。叫什么?张仲景。那你为什么来给我治病啊?神人说我今天给你治病是因为也有尴尬的事情需要你帮忙。什么事情我能帮得上你呢?南阳城的正东四里处,那时候还没有公里的概念,所谓四里就是四华里,有一个祠堂,这祠堂的后面走77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会有人在墓上挖井,你要到那儿阻止他们,不要让他们挖,因为那是我的墓,你同时把墓和祠堂整修整修,这就算对我的报答。说完了那人飘然而去。冯应鳌醒了之后,出了一身大汗,烧也退了,身上也舒服了,他非常高兴。梦中神人的嘱托不能随意忘记,过了几年,他真的到南阳城东去了,真的发现了这个祠,这个祠的北边,就是后边77步路正有几个园丁,原书说叫园丁,也就是农民在那儿打井。他走过去一看,正好挖出个石碑,这个石碑上写着什么?写着十一个字: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这个石碑现在还有没有?放在哪儿了?这个石碑现在还有,就放在了河南省南阳市的医圣祠。发现这块石碑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了,遗憾的是这个石碑没有署立碑的年代,也没有署立碑人之名。1981年,医圣祠在整修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墓碑往下挖了挖,发现下面埋着个碑座,碑座的一边写着四个字:咸和五年。咸和五年这不就有年号了吗?咸和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咸和五年就相当于公元330年,离张仲景公元219年去世也就是一百一十年左右。如果这个墓碑真是那个时候立的话,那张仲景做长沙太守之事,这就是个物证。可是后来大家发现,“咸和五年”这四个字不是正正经经刻在碑座的中间,而是字歪歪扭扭刻在一边,就好像刻石头的工人试刀的时候随意所为,更何况,碑座是汉白玉的,碑体是青石的,从风化的程度来看,那个碑体显然要比碑座晚。所以当时看到这个碑座刻着“咸和五年”的这些专家们,很大一部分人就想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  张仲景是否做过长沙太守,至今也没有更为确切的证据。而张仲景做没做过太守,也丝毫不会影响他的伟大,因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真正感受到了他留给后世的恩泽。在张仲景逝世一千三百多年后,人们把最高的赞誉送给了他,尊他为“医圣”!而更多的故事传说,也充分证明了张仲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晋朝有一个叫皇甫谧①的,他写过一本书叫《针灸甲乙经》,是针灸着作的经典。在这本书里,他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说张仲景遇见了侍中王仲宣。侍中是什么人?就是皇帝的贴身随从,是皇帝的秘书,可以出入宫廷,可以参与政事,所以是一个很亲近中央领导的重要官员,但是这个王仲宣这时候还不是侍中。张仲景见到他的时候王仲宣只有20岁。张仲景一看他,哎呀,小伙子,你身体可有病啊。你说谁愿意让人一见就说你有病?张仲景说20年以后你的眉毛会掉光,眉毛掉光了再过半年你就死了。王仲宣一听,说我20岁年纪轻轻的,你是咒我,还是忽悠我呢?张仲景接着说,你要想免除这个病灾,需要吃我的五石汤。王仲宣更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了。张仲景随后从药包里把五石汤给他,也没有收他的费。王仲宣心里很不高兴,没有吃这个药,说我好好的,二十来岁吃你这个药干什么?过了3天以后,张仲景又遇到了王仲宣,就问他,我给你的药你吃了吗?王仲宣吞吞吐吐地说,吃了吃了。看你的气色,你根本没吃我的药,你这个小伙子啊,对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生命这么轻视。王仲宣没有听张仲景的话。过了20年,他的眉毛真的掉光了,眉毛掉光了之后过了187天,半年稍稍多点,王仲宣真的死了。王仲宣是什么人?此人名粲,就是王粲①,字仲宣。他开始的时候投奔刘表,刘表没有重用他,后来又转投曹操,曹操对他很重用,后来他一直做到侍中。曹操为什么重用他呢?因为曹操是个文学家,他很爱有才华的人,而王粲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很着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②之一,他和曹植并称为“曹王”。王仲宣生于公元177年,比张仲景小27岁,所以张仲景就说他小伙子,你身体有病,如何如何。王仲宣不敢当着张仲景的面直接发作,他比自己大27岁啊,是父辈。王仲宣死于公元217年,死的时候真的是41岁。但是这个事情也经不起严格的推敲。是什么病,会让张仲景预测王仲宣20年后眉毛会掉光?王仲宣虽然确实是41岁死的,但是很多人认为他是死于传染病。  为什么关于张仲景有这么多神奇的故事?是因为他悬壶济世,医术高明,能为百姓解除病痛,深受大家爱戴。虽然我们不能把这些故事当做历史,但这些故事,正是被他救治的病人及其后人,对于一代神医的赞叹和尊崇,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口碑!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和原因,造就了这样一位千古名医呢?  我们刚才提到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他写过一首诗,描写他当时逃荒逃难时候的情景,这首诗怎么写的呢?“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出门看到的不是满地庄稼,满地碧绿,而是白骨满地。“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一个面黄肌瘦的、面色惨淡的妇女,把自己怀中抱着的孩子扔在了草丛中。“顾闻号泣声,挥泪独不还”,回头听听孩子哭啼的声音,擦擦眼泪,自己走了,不回来了。为什么作为一个母亲这么狠心呢?“未知身所往,何能两相完”,不知道我活了今天,明天还能不能活下去,怎么让两个生命都完整地活下来呢?这是王粲当时见到的实际情况。  张仲景的生活时代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战争连年不断。大家知道,三国时代,从黄巾军起义到董卓之乱,以后到天下纷争,三国鼎立,战争连年不断,生产力遭到了破坏,生产水平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就下降,就容易爆发传染病。所以古书上常常记载,大兵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张仲景生活环境的第一个特点:战争,传染病的流行。张仲景生活时代的第二个特点,是天灾不断。张仲景在世70年,我查过这70年的史书,在史书上记载的大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冰雹、地震、蝗虫、龙卷风、泥石流、雷电、海水倒灌、河堤决口,几乎我们能够想到的自然灾害,那个时候都出现了,而且这些自然灾害能够记入正史中,说明这些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不是局部的。自然灾害也破坏了生产力,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导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抵抗力降低,也导致大量的疾病流行。所以古人就有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百姓“不死于兵,即死于病”,不是因为战争而死就是因为疾病而死。史书上还说,中原大地,“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广阔的中原,出现了人吃人的惨景,到处可以见到白骨。  张仲景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中,他是怎样记述自己这段经历的呢?他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说我的家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曾经有过两百口人,“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说建安元年以来,就是从公元196年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两百多口人死了三分之二。这些人是怎么死的呢?“伤寒十居其七”,仲景这里所说的伤寒是指传染病,是外感病,十分之七的人都是死于这个病。大家想一想,张仲景作为一个医生,他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看到众多的亲人和百姓被疾病、传染病夺去了生命,而他在救治的过程中,发现力不从心,难以挽回他们的生命,所以他就发奋图强,立志钻研医术,来创立一种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途径。  眼睁睁地看着众多的百姓不断死于战争和瘟疫,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被病魔夺去生命,作为医生的他却无能为力,张仲景感到了自己的平庸和无能。动乱的年代呼唤名医,于是他下定决心,钻研医术,凭着过人的毅力和智慧,终于写成一部医学名着,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过程,张仲景自己是怎么说的呢?“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对古人遗留下来的医学经典理论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当代和古代人们防治疾病的这些经验、方子,广泛地收集,这就叫“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自己接着说,写这本书参考了很多书。他把书名都列上了,有《素问》、《九卷》。这些书名也许大家都没听说过,但是大家听说过《黄帝内经》,《素问》、《九卷》是《黄帝内经》中的两大部分。还有《八十一难》,就是《难经》,这些书现在都可以看得到。还有《阴阳大论》,这本书现在看不到了,但是在张仲景所写的书本里,引了一大段《阴阳大论》的内容。《胎胪药录》,从名字来看好像是妇科与儿科一类的书,或者是还包括了药物治疗的一类书。他参考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同时自己又亲身参加实践,并平脉辨证,然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①,一共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因为在这之前,中国的医学分了两大门类。一大门类是基础理论的着作,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黄帝内经》,它是讲人和自然的关系,讲人的生理、病理,讲致病的因素,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上及天文,下及地理,包罗万象。在张仲景那个时候,已经有了这部书。另外一部分是古人治病的一些经验。那个时候把它叫做经方,就是经验用方。医生跟着感觉走,病人来了,说我头疼,身上发冷,发烧,咳嗽,喘。医生就认为他应该用点麻黄,应该用点桂枝,应该用点杏仁,应该用点甘草。那个时候又没有纸张,医生就把这些药写在竹板上,写完之后都是医生自己采药给别人包好了,甚至给病人煮好了药,病人拿走喝了。第二天病人来了,说喝了你的药我的烧退了,身上也不疼了,也不喘了,你的药可真好。医生就说了,哎,这是我的经验。于是就把这个竹板放在这儿。经验用方,是通过检验而确认有效的。又有病人来了,全身浮肿,尿不出尿来。从今天的角度看,可能是尿毒症吧,所以他凭着感觉也开了个方子,给了病人。过了几天,家属来了,说大夫,我们那个病人死了。他一看这个经验不灵,可不能流传于后世,就把这个竹板烧了。所以流传下来的都是经过临床检验而有效的东西。那个时候,就把这些用方叫做经方。张仲景就收集了大量这样的东西,又把临床治疗的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原来一个凭经验看病,一个是基础理论,两者结合得不好,就是由他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就开创了中医临床医学新的里程。所以,我们说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  时代的呼唤和个人的努力,造就了一代名医张仲景,也造就了医学名着《伤寒杂病论》。中医的研究着作历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侧重研究病理,一种侧重收集行之有效的药方。张仲景的最大贡献,就是将中医的经典理论与历代经方相结合,写出了千古名着《伤寒杂病论》。然而,在动荡战乱的漫长年代里,《伤寒杂病论》却难以保全。在张仲景死后的八百年里,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先后发现了散佚的《伤寒杂病论》部分残卷。人们分别校注,刊印成书。于是,写入中学历史课本的中医名着《伤寒杂病论》,现在实际上一分为二,成为两本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这两本医学名着,至今仍然是中医药系统的经典教材,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目。  张仲景所创立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和个体化的治疗手段,在今天我们叫什么?从张仲景的着作里,我们今天的医生能得到哪些启发?我们用张仲景的理论和方法怎么处理我们今天所遇到的一些张仲景没有遇到的疾病?  张仲景的医圣之路我们就介绍到这里,那么,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和个体化的治疗手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看下一讲。  【二 流芳百世】  一代名医张仲景对于中国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创造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影响了我国的传统医学,也影响了世界医学界。张仲景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就是现在医学界所说的辨证论治。为什么有时候同样的病症要用不同的药方,而有时候不同的病症却会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我刚毕业的时候,没有多少的临床经验。我自己看病看了三个月,没有一个病人说,吃了你的药真痛快,吃了你的药我的病好了。我觉得我这么下去不行,提高不了疗效,我就跟领导说,能不能我现在不看病,我去给我们的老师们、老前辈们抄抄方?我们院长特别重视培养年轻人,他就让我给一个老大夫抄方,跟着老大夫学习。一天来了个小伙子,这个小伙子从“五一”开始喘,到了“十一”的时候他自然就不喘了,因为天越热他才越喘,从“五一”到“十一”这段时间,他这病经常急性发作,用什么药都不能让他一点不喘,就这样喘了三年。我的老师就问了,你这个病怎么得的?小伙子说,别提了,三年前,因为过“五一”,有个大的活动,那天我是走得又热又累、又渴又饿,我觉得自己年轻,就喝了一肚子凉水,又吃了一肚子冷的干粮,结果这个活动没有结束我就开始胸闷,就开始喘,从那儿以后,只要天一热我就喘。我们老师想了很长时间,给他开了两味药。第一味药是焦山栀,15克;第二味药,淡豆豉,就是豆豉,15克。把这个方子给小伙子了。小伙子拿着这个方子说,老大夫,我在您的医院已经看了三年的病了,别的大夫都把方子写满了,您就给我写两味药,能行吗?我们这位老师的临床经验特别丰富,可是他说话北方人听不懂,所以他很少说话,也基本不讲课。我们老师说,试试吧,试试吧,就让他去试试。他不把话说满,他绝对不说我包你好,打包票的都不是严谨的大夫。小伙子无可奈何地把方子拿走了。过了一个多小时,小伙子又回来了。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个时候包药没有塑料袋,就是拿纸包上药之后拿个纸绳系上。他拿两个手指头提着一串药,一共七包,每一包很小,就这么拎着,说老大夫我找您看病不容易,您给我七包像茶叶一样的东西,能治好我的病吗?人家别的大夫都是七大包,我都得拿大包提啊。我们老师还是说,试试吧,试试吧。小伙子无可奈何地走了。一个星期之后,小伙子回来了。我就问他,小伙子怎么样啊?小伙子说,不怎么样,该喘还喘。我说那再让老师看看,老师看完之后还开的是这两味药: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小伙子说,老大夫,我上次吃了您这七包药没感觉,该喘还是喘,您能不能给我换换方啊?我们老师还是三个字,试试吧,试试吧。小伙子走了。第三次又来了,我说怎么样啊?他说你跟你们老师说说,给我换换方,我吃了还是喘。我们老师还是开这两味药,从此小伙子就不再来了。我想这老师也够顽固的,这两味药不治喘啊,而且小伙子三次都说没有特别明显的疗效,为什么还开这个方呢?从此我就没再见到这个小伙子。  为什么老师只给病人开这么简单的药方?为什么病人一直说没有疗效,而老大夫却不肯换药?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一年以后,我在我们医院的楼道里走着,突然看见那个小伙子在前面一瘸一拐地走路。我说小伙子,你怎么样啊,还喘不喘?因为我一直记着这个小伙子。他回头看见是我,说我不喘了。我说谁给你治好的?他说你怎么还问我啊?不就是那个老大夫,你还抄方,你在旁边。你不是说看了三回没有效果吗?你怎么后来不来了呢?他说开始是没有效果,后来我发现就吃他这两味药,逐渐胸口不烦了,不闷了,以后即使发作,也发作得轻了,也不用西药临时止喘了。就是那年夏天,我把这两味药吃了两个月,我就好了,今年夏天已经过去了,没再犯。我说你后来为什么不再来看了呢?他说我还用去看吗?这两味药我记住了,焦山栀15克,淡豆豉15克。我拿纸写上,我们村他是通县的农民。就有药店。我到那儿一买,吃了药病就好了。后来我们村的人都知道了,就这两味药治好了我的喘,他们都以为这是特别好的方子,都抄,他们都喝。我说他们好了吗?他们没有一个好的。这说明这个方子适合这个小伙子。所以有人说,中医药这些东西你不能大样本群体地去用,因为中医采用的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个小伙子的病情很特殊,他是在特殊的背景下,身体内部发生了变化才出现过敏性哮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用清肺热的方法治疗。回家以后我觉得这个病例特别有意思,因为老师抓住了这个发病的原理,因为病人是又热又渴又累的时候喝了凉水,吃了大量冷的东西,把热郁在胸中了,所以老师用清宣郁热的方法就达到了疗效。那个时候我很年轻,我父亲和我哥哥都是中医大夫,回到家里以后,我就给他们讲这两个病例。我父亲和我哥哥说,这真是出奇制胜啊,以后咱们要遇到类似的这种病人的话,咱们也用用这个方子。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三个人谁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病例。所以中医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要辨证论治。  老大夫用一个简单的药方解除了病人的痛苦,但这个药方,对于其他看似同一类病的病人却不起任何作用。开创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正是张仲景对于中国医学的一大贡献。  有一年夏天北京很热,我的一个中学同班同学,在外地一个避暑胜地做领导,他给我打来长途电话,他说北京要是热的话,你就来我们这儿避暑吧。那我当然就去了,到那儿之后他说,我舅舅腿疼,疼了十多年了,一直拄着拐杖走不了路,你能不能给他看看?我心想,腿疼不是风湿就是类风湿,或者是痛风,这都是比较难治的顽固的病,都十几年了,我不知道能不能给他治好。后来他舅舅来了,真是拄着个拐杖。我说你是关节疼吗?有没有红肿?他说我关节不疼,关节也没有红肿变形。可见不是风湿,不是类风湿,也不是痛风。我说那你到底是怎么疼,他说我这个腿抽筋,一受凉就抽筋,一活动就抽筋,一活动、一走路、一负重,腿就抽筋,抽筋疼得我走不了路。晚上一夜一夜地抽筋,睡到半夜就抽醒了。我说那补点钙啊。他说钙片我不知道吃了多少了,就是不管用。于是,我就想到了,一受凉他的腿就抽筋,这不是有寒吗?中医有驱寒的、助阳的药啊。那么一活动他就抽筋,而他的皮肤很干燥,皮肤又瘙痒,这不是阴血不足吗?咱用点养血的药,松解肌肉痉挛的药,正好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有个方子,叫芍药甘草附子汤,这个附子和甘草相配是助阳的,芍药和甘草相配是养阴血、松解筋脉拘挛的。芍药、甘草相配非常有意思,后来的医生就把芍药、甘草相配叫做去杖汤,杖是拐杖的杖,我说这医生也真能吹啊,就这么两味药,你把它叫做去杖汤,有没有这么灵啊?中医有个药叫木瓜,实际上木瓜也是食品。中医的很多药都是药食同源,它既是药又是食品。木瓜是松解肌肉痉挛的,所以我要加进去。还有个药叫伸筋草,听这个名字不就是松解肌肉的吗?也加进去了。这个老先生长期不能干活,走路不便,腿疼扶个拐杖,心情郁闷,常常感觉胸闷,我就加了一个宽胸理气的药,叫苏梗。就开了这么一个小方,我心想很难取得疗效,他拄拐杖都拄了十多年,怎么能有效呢?反正你让我开方我就开个方吧。我开了三服,我说老先生,您要吃着有效,又没有什么副作用,您就多吃几服,没效您就另请高明。  过了两三年,我又到了这个地方,这都是很早以前了。那个地方还比较落后,自来水不是接到每个人家里,而是在街道上,人们挑着桶去接水。我在街上走着,有个老先生挑着一桶水过来了,一看见我就把水桶放下去跟我打招呼:郝医生,你来了。我说您是?他说我是谁谁的舅舅,他说我同学的小名,那个同学已经是县长了。你怎么不认识我了,几年前你给我看病,我腿疼,拄了十几年的拐杖,吃了你的药就好了,你看我现在居然能挑水了。我说我给你开了什么药?因为开完方我不觉得它会有多大的疗效,我就忘了。我真想看看我开的这么好的疗效的方子,到底是什么方?他挑着水,我就跟着他到他家里去了。他拿出一张纸来,纸后面贴了好几层纸,拿糨糊粘着,成了厚厚的一个纸板,上面真是我拿钢笔写的字,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附子、白芍药、甘草、木瓜、伸筋草,还有苏梗,当然还有个药,川牛膝,是引药下行的。他说我就吃你这个方子吃了六十多服,从此我的腿就不再抽筋了。你看我现在,不但可以走路,而且可以挑水了。我说你为什么把这个方子糊这么厚啊,他说我们这儿的人都知道我拄了十几年的拐杖,都知道吃了这个方子之后我的腿好了,所以腿疼的病人都来求我要这个方子。我就给他们看,看的人多了就把这个方子揉烂了,所以我就贴了一层又一层。我说他们吃了有效吗?他说大多数没效。你想想能有效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这个方子本来就不是治这些病的,是治阳虚,筋脉失温,阴血不足,经脉失养的。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当听说别人用某个方子治好某个病的时候,不要把这个方子拿来直接吃,它不一定适合你。这就是说,医生给他开的方子是针对他个人的,是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不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张仲景创立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那么,我们今天的中医界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叫做什么呢?叫做辨证论治。这个“证”是什么意思?就是医生通过收集病人的症状,比如他讲我肚子疼,咳嗽,这就是症状、体征;再比如医生按按他的肚子,一按就疼,抬起手来也疼,一摸肚子非常硬,也是体征。医生通过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然后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分析什么呢?分析这个病变部位在哪儿。是在脏,还是在腑?是在哪个脏?是在哪个部位?分析了它的病位,然后再分析它的性质,是寒症还是热症。再分析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我们普通人,不知道正气和邪气是什么意思。正气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比如有的小伙子吃饭多,消化得好,说明他消化系统的机能好,这就是正气活动能力:他消化系统的正气壮盛。有的人,吃一点点都消化不了,说明他消化系统机能的正气比较薄弱,这就是正气不足。正气也包括抗病能力。流感来了,很多人都得了,同样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同事人家就不得流感,这就是抗病能力强。还有得病以后的恢复能力。都得感冒了,人家喝点姜糖水,出一点汗,一宿就好了。可是有的人,七天不好,拖了十四天。一个人好得快就说明他正气强盛,好得慢就说明他正气薄弱。所以,正气是我们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我们要保持正气的强盛就少得病,得病也好得快。邪气是什么呢?所有的致病的因素,不管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因素都可以叫邪气。中医在分析的过程中,用中医的理论来分析,得病以后正、邪的关系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包括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正邪关系,然后针对这种情况再去治疗。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以后在治疗上就用不同的方子。我们今天的人就把这叫做同病异治。  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给后来的医生另外一个启示,叫做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却可以用同一种方法,甚至用同一个方子来治疗。  张仲景当时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就是指的外感病、杂病。在古代医学分科比较粗,他就把病分了两大类,一类是外来的,风寒热湿燥火这些邪气,这些致病因素,包括一些传染性的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病都叫伤寒。那么除了这类的病之外,剩下的像七情六欲所导致的,饮食不调所导致的都叫杂病。那时候分得很简单。而张仲景呢,他外感病也治,杂病也治,所以他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上记载,面对两个不同的病人,面对心烦和腹痛两种不同的病,张仲景居然用同一个药方“小建中汤”①,并且都疗效显着。那么,书上的记载是真实的吗?这种异病同治的方法真能行得通?  有一次我在门诊,有一个人得了结肠癌,做了手术,这是现代的首选的治疗方法。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现他腹腔的淋巴结转移了很多癌细胞,因此手术之后又加了放疗,这一放疗就引起了放射性肠炎,肚子疼,越到晚上越疼,疼得他睡不着觉,只好打止痛针,吃止痛药,找大夫看。大夫说这就是放射性肠炎,疼上半年就好了。他说老天爷,让我疼上半年,我可忍受不了。那找中医大夫看看吧。他从网上查到了我的名字,就从外地跑这儿来找我。我从辨证的角度来看,这个人血色素偏低,整个人比较瘦弱,他是患癌症的身体啊,这不是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吗?舌上又有淤斑,手术以后很多人舌上有淤斑,这是有淤血的表现,所以我就用张仲景治疗肚子疼的这个小建中汤,加了活血化淤的药给他吃。他吃了两周以后,疼痛明显减轻。后来又吃了一周,基本上不疼了,他非常非常高兴。这个人手术之后到现在大概有四年多了,隔一段时间就来北京找我适当调理调理。放射性肠炎,张仲景肯定没有遇到过,那个时候没有放射疗法啊,可是我们今天用张仲景的小建中汤,用他这个方子的道理,来治疗气血不足、肚子的经脉失养、腹部筋脉拘急痉挛这些症状,就有疗效。当然,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加减。  有一次一个大一的学生被她妈妈带来看病,往病人坐的位子一坐,面带愁容,情绪低落,精神抑郁,人非常消瘦,不说话。她妈妈说,我这个孩子原来很活泼,从上大学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也不吃饭,也不睡觉,逐渐消瘦。我说你月经怎么样?她妈妈说月经正常。这个孩子就瞪了她妈妈一眼,然后就跟我说,大夫,能让我妈妈出去一趟吗?我就跟她妈妈说,孩子既然有这个要求,你是不是回避一下?所以妈妈就出去了。这个孩子说,我有很多事情不敢跟妈妈说,实际上我已经闭经五个月了。我说你是不是吃减肥药了?她说是。我说你为什么要吃减肥药呢?她说我们班一个男生说我是囔囔踹。囔囔踹,就是说她太胖了。所以我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我就减肥,控制饮食。没想到,我原来的体重是120斤,当减到80斤的时候,我月经没有了,到现在已经五个月了,可是我不敢跟我妈说。当月经没有了之后,我发现我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虽然坐在课堂里,老师讲课我听不懂,就看着老师嘴动,老师说的什么意思我不明白,然后我就高兴不起来,经常自个儿哭,也不敢跟妈妈说,所以刚才我让妈妈出去。我说孩子,人的体重不能减得太低,你正在学习和发育阶段,女性来月经是怎么回事啊?是五脏六腑经过代谢以后,剩余的气血下注胞宫,月事才能以时下。你现在摄入能量这么少,五脏六腑基本代谢能量都不够用了,哪还有剩余的气血下注胞宫啊?所以你就闭经了。我说我告诉你,这样的闭经如果不及时纠正,超过三年以上,你的卵巢被破坏,影响恐怕是终生的,你一辈子不能怀孕,这是第一点危险。听不懂课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是因为我们大脑的活动需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你现在摄入能量不够五脏六腑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哪里有剩余的能量来充养你的大脑啊?你看那个围棋大师聂卫平,下围棋的过程中,都要吸氧,为什么?脑子缺氧啊。所以你想学习好,你想能够集中精力,没有充足的能量怎么行啊?她说,那同学说我囔囔踹。我说,你以为骨感就好吗?骨感就漂亮吗?瘦到三围都没有了还有男生喜欢你吗?我就给她做工作。她就属于气血两虚、精神失养,所以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精神抑郁,兴趣减少,喜静懒动,睡眠失调,这是属于减肥后精神抑郁症。所以我奉劝有些中年妇女,四十来岁了,千万别减肥,不是过于肥胖,一般的人不用去减。四十多岁的人减肥过度,更年期会早日到来。那个女孩青春发育期减肥过度,引发闭经,这引发了减肥后精神抑郁症,调整起来很困难。这个孩子我先给她妈妈做工作,再给她做工作,前前后后调整了一年,总算正常了。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毕业了,也能够正常工作了,谈起当年这个过程,她并不回避,说简直是一场噩梦。这就是我们用张仲景所提供的方法,所提供的思路来治疗现代的病。  我们再举个例子。张仲景的书上有一句话,“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①主之”。一个人感觉恶心,吐白泡泡,又头疼,这是怎么回事呢?张仲景认为,这是肝有寒,胃有寒,肝、胃两寒。寒就是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有寒,那么水液代谢就会失调,失调以后白泡泡就出来了,阴寒邪气顺着肝经上到巅顶,就导致了头疼。治疗这个病,张仲景用吴茱萸汤。  有一回,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来找我。他在外地工作,因为得了食道癌,在北京一家大医院做了手术,做手术不多久,他嘴里老分泌大量的清稀的唾液。到我家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个纸杯子,他不是喝水,他是不断往里吐。我也没有问别的,因为是我小学同学,原来也很熟,我说唾液从道家的角度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东西,道家把它叫做神池水、上池水。道家的书上说唾液有什么作用呢,说它可以“灌溉脏腑,濡润四肢,红润面色”,经常练习吞津,面色就红润,所以这对女士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美容方法。“轻身不老”,走起路来非常轻健,有抗衰老的作用。  我说你把这么好的东西都给吐了太可惜了,他说那我怎么办?我说你咽下去。第二天一早他又来了,哎呀,你说的这个方法不行啊。我说为什么不行?他说我这个唾液恐怕不是金津玉液,不是神池水、上池水,我咽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哎呀,我的前心后心冰冰凉,胃里就像冻了个大冰砣子,我受不了了,我不敢咽了。我突然意识到,他这种大量的清稀的白泡沫的唾液是吐涎沫,这是个中医的术语了,因为他胃阳虚,这个阴寒盛,津液不化,那怎么办?这个人没有干呕,没有头疼,就有这个吐涎沫,于是我给他开了吴茱萸汤,持续服药两周,他就不再吐了。当然,这个方子不是治胃癌的。后来我发现,许多做过食道和胃癌手术的病人都有过一段时间吐清稀泡沫,用这个方子都有效。  去年夏天,北京很热,我的一个小朋友,她看到一个很着名的快餐店推出一种新的消夏食品,叫雪顶。她吃起来很贪,连着吃了六个大冰激凌,中午回家,到晚上就不断从胃里,不是从嘴里头,而是从胃里面吐泡泡,泡沫一样的水往上翻,也不苦也不酸,不断地泛,不断地吐。睡觉之前,她自己觉得吐干净了,就睡了,睡到三点钟,头疼,疼醒了,脑袋涨,眼睛涨,醒了之后还是吐泡泡。她头疼一直到了中午之后慢慢慢慢减退,当然,接着吐泡泡,就这样头疼、吐泡泡持续了三天,真是痛苦难耐。她突然想到了我,就找我来了,说叔叔,我吃雪顶吃太多了就成这个样子了,你给我治治吧。张仲景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她呢,也吐沫,有头疼,这个病如果从西医的诊断角度来说,她可以诊断为胃炎,我就开了吴茱萸汤,她吃了三服,头也不疼了,也不吐泡泡了。我给她开了五服药,她就把剩下的两服药放在那儿了。过了几天,天很热,她又路过快餐店,看到“雪顶”,她又馋了,又连着吃了三枚,当天晚上又是头疼,又是吐泡泡,就把剩下两服药吃完了,没完全好,又找我开了五服。这下吃完之后就完全好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大量地吃这种东西了。后来她有一次碰上我了,她说叔叔,你为什么那么狠心?我说怎么了?她说你给我开的药又苦又辣,我长这么大没有吃过那么难吃的东西,我说就是要让你记住,人不能肆意地贪食生冷,你贪吃生冷过多,直接伤了胃的阳气,直接伤了肝的阳气,因此造成这种病。  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说郝老师,你讲到张仲景,我就想起我的舅舅来了,我的舅舅头疼十几年了,常常夜里三点钟疼醒了,疼得厉害的时候,他就拿脑袋撞床头上的一个木头箱子,那个箱子的漆皮完全撞掉了,木头都给撞了个大坑,都快撞穿了。我说你什么时候让他来,我看看。一看,他舌头很胖,也很水滑。我认为,夜间一到三点这段时间,是肝经经气旺盛的时候,如果肝有寒邪,正邪斗争激烈,症状就都表现出来了,所以这个病应当是肝寒,阴寒邪气循肝经上逆到巅顶,轻的时候就是头顶疼,重的时候满脑袋疼,伴有两个眼睛涨,为什么?因为肝经的脉络联系到眼睛。我给他用吴茱萸汤,也是前前后后吃了三周,十几年的头疼从此好了。对于这个病例我也感觉到很奇怪,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疼,疼了十几年,就这样治好了。张仲景的一句话中,给我们提供了治疗三种病的方药,这就叫异病同治,都用一个方子。你看,一个是肿瘤术后,一个是过食生冷导致胃炎,一个是血管神经性头疼,这三个是不同的病,可是医生辨证都属于肝胃两寒,阴邪不化,阴寒邪气上逆,所以就都可以用吴茱萸汤来治疗。  张仲景留给后世的医学思想和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个名医没有不精通张仲景的着作的。从我们当代来看,任何一个名家,任何一个着名的临床学家,也没有不熟读张仲景的着作的。张仲景所创立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们今天把它叫做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之一。这种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自然就要涉及中医的基本理论,就会涉及中医看待事物、看待自然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我们下一讲要讲的天人相应。  【三 天人相应】  如果患者在看中医时,中医大夫告诉你,这个病会在哪一天哪一个时辰痊愈,你会相信吗?如果这个预言还真的实现了,你会感到惊奇吗?其实,这种神奇的预言是有根据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一般七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七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七的倍数,十四天或二十一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现代科学也证实了,人体确实存在着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但却始终找不到控制这个节律的因素是什么。而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探明了这个答案,这就是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那么这种观点是怎么形成的,这其中的科学道理在哪里?又能给我们现代人什么重要的启示呢?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有一个医生,看肠伤寒特别有名,那个时候北京肠伤寒流行。肠伤寒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呢?它是伤寒杆菌感染以后导致的一种传染病,这个病的特点是第一个星期热度一天比一天升高,第一天也许就是37℃,第二天就是37.5℃,第三天成了38℃,第四天38.5℃,第五天可能是39℃,第六天可能是39.5℃,第七天成了40℃,这叫阶梯热,热度一天比一天高,这是第一个星期。第二个星期、第三个星期持续处于高热的状态,40℃左右,甚至昼夜温度差不超过0.5℃。因为持续高热,有的人第三周结束的时候可能出现了肠出血、肠穿孔,就有可能导致死亡,那个时候肠伤寒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得了这个病的病人,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对这个病都非常担心,因为死亡率高。来找医生看,医生摸摸脉,问问病史,看看病情,就告诉他,你一天吃我一服药,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忌口,只许吃煮得稀烂的粥,不许吃任何含纤维素的东西,鸡鸭鱼肉蛋这些东西一概不许吃,只能吃点小量的、剁成碎末的咸菜,再喝点粥。你要按照我这个方法去治疗,你几月几号退烧。当时的人们都很吃惊啊,这个病弄不好是要死人的,这个大夫这样胸有成竹地告诉他几月几号退烧,那家属和病人就盼着这天到来。结果这一天,或者差一两天,得这个病的人就好了。经过这个医生的治疗,没有出现一个死亡病例。这个医生是谁呢?就是我们解放初期被誉为“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先生。那汪老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准确地预测这个病人会在哪天好呢?他就是得益于张仲景的关于七日节律的认识。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他说一个外感病,通俗地说,感冒,头疼,发烧,怕冷,没有汗,甚至有点轻度的咳嗽、喘,如果你没有去治疗,没有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到第七天的时候它自己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这个病的自然病程结束了。你看张仲景不是对一个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几天可以好进行了预测吗?而且他还可以知道,这个病要好是在那一天的什么时辰。张仲景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样一个病,到第七天要好的时候,哪个时间段能好,容易好呢?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就是中午前后这段时间,正是汗出热退的最有利的时机。  在张仲景的着作里,不仅谈到了外感病的七日节律,也谈到了外感病的十四日节律,如果十四天没有好,那可能就要二十一天才能好。这是不是又有点神了?  节律就是有节奏的时间规律,例如患了感冒,即使不治疗,七天也可自行痊愈。如果继发感染病程延长,痊愈之时或许是七天的倍数,要么是十四天,要么是二十一天。这就是七日节律。那么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七日节律?张仲景所说的七日节律有科学道理吗?  现代医学、现代自然科学对这种病理的时间节律有没有研究呢?当然有。美国有一个教授叫哈尔贝克,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致力于人体和动物体的生理时间节律的研究。他的研究方法说来简单,但是需要持之以恒。他让研究人员留下他的尿,每次的尿,每天的尿,每个月的尿,每年的尿都留下来了。测试他尿中激素含量的变化有没有时间节律,结果发现,一般人尿中激素分泌的含量变化有昼夜节律,就是二十四小时一个变化周期,也有七日节律。  这个哈尔贝克在1982年到中国讲学的时候,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情。说当年测试的有个小伙子,就把他每次的、每天的、每月的、每年的尿都留下来了,这个小伙子留的尿配合他的试验,做了近三十年,留了整整两大冰库。他说我们从尿样中检测出了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检测出了激素分泌的七日节律。其实呢,人的生活节奏,人的饮食,它能够干扰人体的内分泌,所以哈尔贝克教授对参加试验的人有个要求,要求生活作息有规律,不要熬夜,11点左右要上床睡觉,要求饮食上不要吃过多的有污染的食物。参加这个试验的小伙子严格遵照哈尔贝克教授试验合同里的要求,所以他的尿样一直测试了近三十年。结果接近三十年的时候,有一天哈尔贝克教授又在测试他的尿样,发现他保持了近三十年的七日节律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哈尔贝克就把这个人找来。当然已经不是小伙子了,都五十岁了。教授就问他,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最近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你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尿中激素分泌含量的七日节律最近消失了?这个五十岁的男子脸一下子红了,他说教授真对不起您,因为我按照您合同的要求,每天要早一些睡觉,所以我的前几任女朋友都认为我不能陪她过夜生活,都纷纷离我而去,最近我交了个新的女朋友,她才三十多岁,结果她认为我的性机能低下。我没有征求您的意见,就用了一片雄性激素放在肛门里慢慢释放。美国有这种药,是提高男性性机能的。正是用了这片雄性激素没有多久,这个人保持了近三十年的尿样中的激素分泌七日节律紊乱了,消失了。  当他讲完课以后,我就站起来了,我说请问教授,您认为控制生物体的内分泌活动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的因素是什么?或者说机制是什么?哈尔贝克教授就站了起来,他说这个问题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我们发现,人体的内分泌活动存在着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动物体内的分泌活动也存在着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于是我们就做了大量的动物试验。到目前为止,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我没有在人体内和动物体内找到生物钟所存在的位置,我不知道控制人体和生物体内分泌活动的昼夜节律和七日节律的因素是什么。  为了探寻人体内生物节律的秘密,美国的科学家做了很多动物试验,他们把动物体内控制内分泌的部位分别摘除,发现动物体内的生物节律仍然存在,这使美国的科学家非常困惑,到底是什么在控制着生命体内的生物节律呢?其实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探明了这个秘密,这个答案是什么呢?  我接着告诉他,一千八百年前中国有一个人叫张仲景,他写过《伤寒杂病论》,在《伤寒杂病论》里提出了疾病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在更早的时候,在两千一百年前甚至两千五百年前的时候,中国有一本书叫《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月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甚至更长的六十年节律。哈尔贝克教授一听,有点困惑,他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试验也就发现了七日节律和昼夜节律,中国医学这么早就提出生理、病理的这么多节律了?他就问我,你认为控制生物体的这些时间节律的机制和因素是什么?我说非常简单,天人相应。  那个英语翻译大概没有翻译过中医,他用了大概有五分钟的时间翻译。哈尔贝克教授晃晃脑袋,伸伸胳膊,表示没有听懂。我们所说的“天人相应”实际上是来自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现在社会上经常说,中医讲天人合一,实际上我在中医的经典里,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伤寒论》里,都没有找到天人合一这样的话。那么在什么着作里找到的呢?在哲学的着作里头,在儒家的着作里头。战国时期的子思,后来的孟子,一直到东汉的大儒董仲舒,他们都讲的是天道和人道的合一,讲的是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所以那是社会学家、哲学家讲的天人合一。在中医学的经典里,不用天人合一这样的话,它讲的是天人相应。  天人,天和人之间,也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相感应,相适应,相顺应。于是,在中医学里就有了这样的比喻: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地有江河,人有经络。这些说的都是天人相应的理论。  天人相应是古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古人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父母,大自然中有什么,人的身体里就有什么,所以大自然日月星辰的运动节律,也就是人体和生物体内生理、病理时间节律的根源,那么,人体内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真的是由大自然所控制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为什么有昼夜节律啊?有些病上午轻、下午重,到了晚上更重,第二天又轻了。我曾经遇到一个帕金森氏综合征的病人,他特别有时间节律,每天晚上六点钟到九点钟这段时间是他的魔鬼时间,这个时间段他的症状就加重了,浑身颤抖,吃饭筷子都拿不住。还有精神抑郁症的病人,常常是晨重夜轻,早上一醒,心情郁闷,全身酸痛,哎呀,我怎么又回到这苦难的世界。心理的痛苦和身体的痛苦那真是痛苦难耐,一到傍晚,太阳一落山,全身轻松了,心情好一点了,甚至下地能给孩子做饭了。有些病人发烧上午轻,到了下午体温就高了,这就是昼夜节律。  其实,我们的呼吸,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心率,我们的内分泌活动,我们胃肠的蠕动,我们的消化机能都有一个昼夜节律。很多人都是早上起来排大便,这不就是消化系统的昼夜节律的表现吗?那用在人体内找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吗?不用。我们的身体为什么有昼夜节律呢?不就是我们地球母亲自转一周的结果吗?  女性的卵巢活动为什么会有月节律呢?一个月来一次月经,一个月有一次排卵,这是因为月球绕地球一周给人打上的烙印。  月球绕地球一周,一个恒星月和一个朔望月,它的平均天数是二十八天多一点点。所以一个月是二十八天,有的女性的月经比二十八天少,那可能是二十五天,有的可能比二十八天多,那可能是三十五天,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  我的一个朋友的女儿是练健美的,每次见了我把胳膊一伸,一身疙瘩肉。后来,她结婚了,生了小孩。生了孩子的第二天她从医院给我打电话,说郝叔叔你快来救我啊。我说你怎么了?她说我的肉都没了。听了这话,我吓坏了。我心里也嘀咕,肉怎么能没了呢?我就到产院去了,一到产院她看见我就哭,叔叔,我是练健美的,可是现在我的肉呢?摸不到了,没了。她过去伸出胳膊一绷劲儿,肌肉都有,她现在怎么绷劲儿,都是软的。我一摸,松松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安慰她,生小孩的过程中消耗了很多的力气,消耗了很多气血。她说郝叔叔,那什么时候能好啊?我说满月就好了。其实我当时心里并没有数,真是满月了她的肉就能回来吗?第二十九天的早晨,我家的电话铃响了,我一接是她的。她高兴地说,郝叔叔,我的肉回来了。真是二十八天,第二十九天就恢复了。为什么要坐月子,为什么要告诉坐月的妇女不要太劳累,因为她那个时候肌肉太松弛了。  中医讲脉象,春天的脉以弦为主,夏天的脉以洪为主,秋天的脉是毛浮的,冬天的脉是沉实的。也就是说,从脉象上来看,它有四季的变化,有四季的不同,这叫四季节律。那么我们把四季节律叠加起来,那不就是年节律吗?为什么有四季节律呢?为什么有年节律呢?那不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给我们人类打上的烙印吗?  所以,地球上的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人的病理变化,之所以有昼夜节律、四季节律、年节律,与我们的生态环境、地球以及和地球相关的日月星辰的运动周期有关。大家说了,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释七日节律的因素。七日节律是怎么回事?  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时间节律,是由大自然控制产生的。但是昼夜节律是二十四小时,月节律是二十八天,四季节律是一年,为什么人生病的节律却是七天呢?这个七日节律是怎么产生的,又意味着什么呢?  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因为黑月的时候和满月的时候,月象对地球上江河湖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上弦月就是初七,下弦月就是阴历二十三,这两天月象对地球上江河湖海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一个月呢,江河湖海的涨潮就出现四个周期,出现了大小、消涨的进退四个周期,这样就把一个月二十八天多一点点分成四份,一份正好是七天。其实呢,七日节律实际上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受精的鸡蛋放到暖箱里多少天能孵出小鸡啊?二十一天,三个七天啊。有一次我问我太太,猫的怀孕时间是多长啊?我太太说,都说猫三狗四,是不是三个月啊?我说不确切。正好我们那个时候住在一楼,我们阳台上老有个野猫,它跑来就不走了,我太太给它喂些食,我说那我们就收养了吧。我说你把这只猫放进来,咱们就养着看,看看是公猫还是母猫,要是母猫,等它怀孕咱们看它到底怀多长时间能生小猫。这是一只很漂亮的波斯猫,一个眼睛黄,一个眼睛蓝。我们后来找了个公猫给它配种,我们发现,不多不少,六十三天。这是多少个七天?七九六十三天,正好是九个七天。小猫生出来之后我们都特别高兴,那小猫特别好玩,特别好看。我太太问我,怎么让老猫的奶水多一点啊?我说你生完孩子的时候,我不是给你炖鸡汤喝了吗?你也给老猫炖鸡汤喝吧。她真的实在,从市场买了那么一大包鸡,还是很有名的肉鸡。她炖完了汤以后给猫喝,结果她告诉我,这个猫不喝汤啊。我说它吃肉吗?她一试它吃肉,我说它吃肉就给它吃肉吧。结果从此以后,我们家的老猫天天吃鸡肉。奶水是不少,没想到第二十一天早晨老猫出去玩去了,上午没回来,下午没回来,晚上还没回来,把五只小猫饿得喵喵叫。我太太说这可怎么办?我说老猫不回来,咱们就用牛奶喂小猫吧,于是就拿眼药瓶把眼药水挤出来,吸上牛奶喂小猫,五只小猫我帮她一块儿喂。到了深夜老猫还不回来,我太太说,夜不归宿这不大对头啊,它怎么没有责任感,它自己的孩子都在家啊!我说这个恐怕不是一个道德修养的问题,肯定是我们这些日子连续给它吃鸡肉,而鸡肉恐怕是用生长激素催出来的,所以猫持续吃鸡肉的话,它就会提前发情了。直到第三天早晨,它回来了,拖着疲惫的身体,一脸憔悴,躺在窝里动都没劲动了。我跟我太太说,不能喂鸡肉了,赶紧改成以前我们给它吃的猫粮和正常饮食。这个猫就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喂小猫,喂了两个月,小猫一个一个都非常漂亮了。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人为的污染能够干扰猫的正常的生理节律。后来我就跟我太太说,用鸡蛋孵小鸡是二十一天,猫怀孕是七九六十三天,兔子我知道,我小时候养过兔子,它怀孕多长时间啊?四七二十八天。我说那老虎怀孕时间是多长啊?她说你想让我养老虎啊?我说那是不行的。我给动物园打了个电话,动物园的人告诉我,老虎怀孕是一百零五天,十五个七天。人怀孕是多长时间啊?四十个七天。你看,都是以七日为节律的,所以七日节律是普遍存在的。七日节律是月节律的四分之一,我们刚才从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月节律、四季节律和年节律的角度来谈,人和自然界的日月星辰运动的周期是密切相关的。  无论是七日节律,还是月节律、年节律,都说明人类和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大自然的时间节律,控制着人体内生理和病理的时间节律,这就构成了天人相应的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证明天人相应的观点呢?  现代自然科学认为,宇宙构成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是什么呢?是物质、能量、信息。我们刚才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谈到了我们人体生理、病理的信息活动周期和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大自然是密切相关的,和日月星辰的运动在信息上是同步的,那从人体物质构成的角度来说,我们和大自然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人体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氧有多少,氢有多少,碳有多少,氮有多少,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元素都来自于我们地球的地壳,甚至我们血液中的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比例都和海水中各种电解质的比例是一致的。历史书上记载,晋人齿黄,就是说山西人牙齿发黄。以前有人说,山西盛产大枣,大枣是偏红偏黄的,吃的多了就把牙齿染黄了。实际上,经现代研究,不是那么回事。那是氟斑牙,过量的氟沉积在牙齿上,导致牙齿发黄。所以就要去氟斑牙发病率高的地方研究了。那是水里氟含量高,还是土里氟含量高?检测了水,检测了土,氟的含量都不高,甚至还低。那是怎么回事?人体内过高的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最后发现,这些地方取暖和做饭,都烧一种烟煤,这种烟煤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出大量的氟。山西有很多地方,冬季很冷,所以冬季孩子们都在屋子里不出门,用这种烟煤来取暖。房间里的空气被氟给污染了,孩子们从小时候起就大量吸入这种空气,结果导致了氟斑牙。知道了这个道理以后,当地人就改善了取暖、做饭的方法,也改变了燃料,用蜂窝煤,甚至也用电,甚至炉灶也都进行改进,也用暖气了,氟斑牙的发病率就明显下降了。  还有个例子。黑龙江省有一个地方叫克山县,那个地方过去有一种特殊的心肌病,年轻的女孩多发,而且病情恶发迅速,常常导致心率失常,心力衰竭,死亡率很高。那个时候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后来发现是这个地方水土中缺少微量元素硒。知道这个情况以后,相关部门就在这个地区销售的盐中加微量元素硒,从此以后,这个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即使发病,病情也比较轻。人从元素构成,从物质构成的角度说,和我们的生态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有的地方高发一种甲状腺肿大的病,最后检查是怎么回事呢?那个地方的水中缺少碘,所以在这个地区销售的盐中加碘以后,甲状腺肿大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人是地球上的各种物质所化生的,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说,我们和地球,和我们的生态环境的物质构成密切相关。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看,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呼吸,我们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就是在和大自然交换能量。我们吃食物和我们排泄秽物,也是在和大自然交换能量。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生态环境。有人说了,那怎么还可以上月球啊,月球和我们的这个生态环境不一样啊。大家知道,我们的宇宙飞船,它的舱里要模拟地球的状况。即使到了月球,人要穿宇航服,宇航服的内部也是模拟地球的状况设计制造的。  这样的话,我们从信息活动节律来看,从物质构成角度来看,从能量代谢角度来看,我们就是地球人,就是地球上的各种物质所化生的。这个话还真不是我说的,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黄帝内经》怎么说的呢?“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人是地球物质所化生的;“悬命于天”,但是人生命的构成,和整个宇宙,和整个大自然密切相关。“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气和地气结合起来,这就是人,人是天气和地气相结合的结果。  生命来源于大自然,所以生命的状态和大自然密切相关。爱护大自然,其实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天气和地气相结合的结果,这个气指的是什么呢?  我刚才从物质构成的角度,从能量代谢的角度,从生理活动和病理活动的时间节律的角度,谈了人和自然密切相关。在中医学里,没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活动周期这样的术语,只用了一个字——气。这个气是什么意思?气是物质的。  《黄帝内经》认为,构成宇宙的是气,构成人体的是气,构成万事万物的还是气,这不就是说气是物质的吗?气是携带能量的。我们平常说这个人很有力气,那他携带的能量多,做的功多,他干活就利索。气又是信息的载体。中医大夫说,你这病气很盛,病气是携带病理信息的。药气,用药敷在某个穴位上,比如用当归,0.5克当归粉,或者丹参的药粉,放在胶布上,敷在内关穴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缓解轻度的心绞痛。你说这儿敷一点药粉,怎么能治疗心脏的问题呢?这就是药气沿着经脉影响到了心脏的血液循环,这叫药气。你说它难道不是携带信息的吗?所以,中医所说的气,是物质的,是携带能量的,又是信息的载体。  正因为中医学把人类看成是大自然的子女,所以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时候,所采取的方法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呢?刚才我说了,“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人之所以可以适应和顺应自然界寒来暑往四季的变化,因为天和地就是人类的父母啊。《黄帝内经》里多次提到,作为一个中医,应当知道他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你不了解环境,你不了解化育人的这个环境,你就很难知道人的生理、病理,所以这种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属于整体研究的思路。整体研究的方法,把人放到整个生态环境中去研究,这就是我今天讲的天人相应。  中医学里用气沟通人和自然的联系。阴阳学说是讲气的性质的,是阴气还是阳气。而五行学说呢,是讲气的运动方式的。所以,中医学不能没有阴阳学说,也不能没有五行学说。而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里直接就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人为什么有五脏系统?自然界万事万物为什么有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为什么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这是大自然五行给打上的烙印。所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识天、识地,是认识天,认识地,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重要学说。  那阴阳学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讲。  【四 阴阳平衡】  如果有人长了脓疮,西医会认为是细菌感染,一定要用抗生素,而中医却认为,这和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失衡有关,需要用中药调整体内的阴阳。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由于大自然有阴、阳二气协调稳定的消长变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大自然阴阳协调则风调雨顺,阴阳失衡则灾害横生。人体的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衡则疾病缠身。中医是如何根据这种阴阳学说治病的?太极阴阳图为什么把阴阳交界线画成了反S形曲线而不是直线?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辨别阴阳呢?  我高中主要学的是数理化,到了大学之后,老师一讲阴阳五行,天人相应,这些名词想起来抽象,听起来玄妙,这是怎么回事啊?第一个学期,我就像坠入五里雾中一样,不明所以。第一个学期的寒假我回家了,我说爸,你让我学中医,我现在觉得,我都不知道中医的语言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呢?我怎么对这个学科发生了动摇啊?他说,你不是从小在家里就看我治病吗?我说我觉得你看病就是凭个经验嘛。什么?小子!凭经验,这是有理论的。我说怎么证明是有理论的啊?  有一天,来了个三十五六岁的人,整个下巴长满了须疮,有的刚透出脓头,有的已经是破溃流脓了,有的刚肿起来,有的已经退了变成黑疙瘩,整个下巴肿得烂乎乎的,非常难看,下巴肿得高高的。我父亲说,我这个孩子现在读中医学院,你让他先给你看。我说这不就是感染吗?打打青霉素。这个人说,我都打了一个多月的青霉素了,护士见了我都害怕。我说护士见了你害什么怕啊?他说我的屁股都打硬了,针都扎不进去了,结果我这儿还是无效。我说那我正在学中药,我给你开点清热解毒的,凉血活血的,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大青叶,所有苦寒的中药,我都给他开进去了。黄芩、黄连、黄柏,我一边写,他一边说,这个药别的大夫也给我开过,我吃得胃疼,也没有效。  我父亲看完我这两招,他就笑了,说你的中医没学到家啊。我说我刚去了一个学期,根本就没摸着门啊。他说你辨证啊。我说老爸这怎么辨证啊?他说你学诊断没有?我说诊断还没学完呢。他说脸是不是分区啊?我说我们诊断书上说了,脑门这个地方,门心这个地方属于心肺,鼻子属于脾胃,下巴属于肾,我说这属于肾啊。他说你在诊断书上是不是这样学的?我说书上是那么说的。他说你接着往下看,你说他是实症还是虚症?我说他是实症。他说你凭什么说他是实症?你问问他多长时间了?他说我这个病有两年了,开始比较轻,近三个月越来越重,我下巴疼啊,说话吃饭都困难。我父亲说,都快两年了,你说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我说是慢性的。我父亲说,你知道不知道,久病多虚,新病多实。那你说什么地方实,什么地方虚?我说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能不能辨成肾阴虚,虚阳上亢,虚火上炎。他说行,有门儿。我说那要开方子的话,我也会。不是养阴吗?我开个知柏地黄汤,补肾阴,加知母黄柏,卸虚阳。我开完了之后,我父亲看完了,给我加了两味药,一个热药,肉桂。那个时候还没有用克来计量,还是用钱,用分,他加了五分肉桂,相当于1.5克。又加了一个麦冬,加了一两,相当于50克。我说老爸,你加肉桂干什么啊?他是炎症,你怎么加热药啊?他说我这叫引火归源。我说你加麦冬干什么啊?麦冬也不补肾阴。他说现在肾阴虚了,虚火上炎,所以我们在补肾阴的基础上,重用麦冬,养肺阴。母大则儿肥,为什么我们家的老猫生完小猫,我们要给老猫吃鸡?就是希望它奶水多,把小猫养好啊。这叫虚则补其母。开完这个方子我心里就觉得,就凭这么一个理论,就能治这个下颌的须疮?  西医治病,治的是人得的病。无论什么情况,只要是感染,就用抗生素,但病菌很快就会产生抗药性,所以有些感染很难治愈。而中医治病,治的是得病的人。根据中医理论,人的很多病症,都可能和阴阳失和有关,所以要利用药物调整阴阳。那么这个抗生素治不好的脓疮,用中药能治好吗?  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暑假我又回家了。我在马路上走着走着,一辆吉普车开得很快从跟前过去,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我心里很奇怪,前面并没有什么障碍物,它急刹车干什么?车停住后,车上跳下来一个人。我一看这个人好面熟啊,可是我忘了怎么回事了。他说,郝医生,你寒假回来的时候给我治过病,你现在看看怎么样?我说您就是下颌须疮,下巴肿的那个人吗?他说现在光溜溜的,你不认识我啦?我说我觉得面熟,可是又觉得有点不认识。我说你怎么好的啊?他说,不就是你开了方子,你爸爸加了两味药,我后来也就是吃了几十服,然后就好了。我说还真是有效啊。这个病例里头涉及肾阴虚、虚阳上亢,涉及阴阳的问题。在这个病例里,涉及虚则补其母,涉及金生水的问题,这就涉及了五行的问题。那阴阳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仲景在他的书里,用阴阳对脉象进行分类,用阴阳对症候进行分类,用阴阳来判断疾病的愈合。  阴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那么治疗疾病呢,就是运用各种方法,使人体的阴阳重新达到和谐的地步,这个病就好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阴阳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一个家庭,如果女士在事业上、在名望上成就比较大,男士稍稍差一点,人家就说,这个家阴盛阳衰。一谈天气,今天阳光明媚,或是阴天下雨,也有阴阳的问题。一谈人的性格,说这个女孩是阳光女孩,性格开朗活泼,说这个老家伙,阴险毒辣,也有阴阳的问题。  有一次,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士,到我的门诊上看病。她说,大夫,我阴虚阳亢。我说你是大夫吗?她说我不是大夫。我说那你怎么知道自己是阴虚阳亢啊?她说我眼睛干,嘴干,鼻子干,到处都是干的,所有的孔窍都是干的,这不是阴虚吗?嗓子干,喝水也不管用,皮肤也干。我说阳亢呢,她说我一阵烘热,脸红了,胸口一阵热,随后出汗,心里头烦,急躁,看谁都不顺眼,到单位还忍着,回到家里骂先生,骂孩子,不能控制,到了晚上睡不着觉,这不是阳亢吗?可见,阴阳是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处处可见的一个术语。还有那些各式各样的阴阳图。你到白云观去看看,道家的八卦图的核心就是阴阳图。  前些日子,我在法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登陆的诺曼底去参观,结果在那个博物馆里,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登陆时候的一个部队,就用阴阳图作为部队的番号,部队的标志。韩国的国旗,也是一个阴阳图。  阴阳二字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在中医理论中,阴阳究竟代表着什么?何为阴,何为阳,又为什么说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呢?  其实,中文里阴和阳这两个字,就包含了阴阳本来的意思。我们中国最早的一本字典,是东汉许慎所着的《说文解字》。在《说文解字》里,许慎是怎么解释这个阳字的呢?他说,“阳,高明也”。就是说,山坡上、向阳的、明亮的地方就叫阳。怎么解释这个阴字呢?“阴,水之南,山之北也。”我们中国,在地球的北半球,山川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黄河、长江,主要是东西走向;我们的重要山脉,也大多是东西走向。因此太阳在我们的南边天空,所以水的南边,山的北边正是背阳的地方。阴阳本来的意思是,向阳的就属于阳,背阳的就属于阴。  阴阳是化育生命的本源,所以推而广之,凡是明亮的、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都属阳。反过来,凡是属于黑暗的、寒冷的、消极的、向下的、退行性的事物都属于阴。但是我们对事物划分阴阳属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处在同一个级别的两个事物,或者说处在同一个级别相关联的两个事物,你才能区分阴阳。比如一个家庭,一男一女,男为阳,女为阴。这是可以的,两个同学,两个男同学,你不能说他们俩谁是阳谁是阴,你不能这样划分。你也不能说一个男人一只母狗,谁是阳谁是阴,也不能这样划分,因为他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事物,所以这一点要特别注意。《红楼梦》里,史湘云给她的丫鬟讲阴阳①,史湘云讲了半天,讲得不错,大家回去看看。丫鬟怎么说,小姐,我懂了,小姐属阳我属阴。她懂了吗?她没懂。小姐的先生属阳,小姐属阴。丫鬟的先生属阳,丫鬟属阴。所以这是我们在分阴阳的时候,应当注意的。  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大自然中有什么,人体内就应该有什么,那么,人体中的阴阳是怎么划分的呢?  人体处处有阴阳,大家伸出手看一看,一个手背,一个手心。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颜色一样吗?结构一样吗?不一样,这就是阴阳打上的烙印。我们的肺的呼和吸,我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我们细胞的同化和异化,也有阴阳。什么叫同化?我们吃的饮食营养物质,吸的氧气变成我们细胞能用的东西叫同化。细胞通过代谢以后,把一些废物排出来叫异化。我们的内分泌活动,常常是有两种激素,既对抗又协调地完成某一项功能。肌肉的收缩和伸张,人体精神状态的兴奋和抑制,清醒和睡眠,都是阴阳给我们打上的烙印。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生之本,本于阴阳。”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阴阳存在于大自然之中,是天地间最大的道理,最大的规律,说大自然之所以有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和各种事物,这些事物的产生和消亡过程,这些事物的变化过程,它的本源,它的父母,都是阴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生命呢?“生之本,本于阴阳。”有了阴阳才有了生命,没有阴阳就没有生命。  当我们懂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张仲景所说的,“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中医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的,天地是人类的父母,所以中医学在研究人的生理、病理的时候,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  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得天独厚,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如果再近上1%的话,地面上就是一片火热,阳气太亢了,那就不能化育生命。如果我们的地球,再远离太阳1%的距离的话,大地就是一片寒冰,阴气太盛了,也不能化育生命。白天的阳气不亢不烈,夜间的阴气不冰不寒。地球上,昼夜交替,因此就出现了阴阳交替、平衡协调、平衡稳定的现象。正因为地球有了阴、阳二气的非常有规律的、平衡稳定的、协调的交替运动,于是有了昼夜,再加上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基本稳定,地上有了四季的阴、阳二气的变化,像冬季阴气偏盛,夏季阳气偏盛,这样稳定的变化,经过几十亿年的氤氲演化,才化育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所以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阴阳的烙印。阴阳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和所有生命的一个“遗传密码”。  现代自然科学家一直希望在地球之外寻找生命,但寻找并不是盲目的。首先肯定不在恒星上找,恒星是一个发着强烈的光和热的炽热的星球,那个地方纯阳无阴,能有生命吗?不可能有。所以科学家不可能去太阳上寻找生命,而要在行星上寻找。先看这个行星的附近,有没有一个发着光和热,像太阳这样的一个恒星。如果有的话,再看看这个行星离这个恒星的距离是不是恰当,如果距离太近,那这个行星上,阳气太亢了,阳盛阴衰,不能在这儿找,表面的岩石都是熔化状态,能有生命吗?如果离得太远,那这个地方表面温度太低了,阴气太盛,阴盛阳衰,也不能在这儿找。说穿了,现代自然科学家在地球之外寻找生命,也是要先看一看,那个星球上存不存在着,类似地球上这样的阴阳二气,平衡稳定、不亢不烈、不冰不寒的交替运动。有了这个条件,再进一步在这个星球上寻找,看看有没有水,如果有了水,那可能八九不离十就会有生命。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寻找到这样一个类似地球的星球。  其实几千年前,中国的古人就认识到,阴阳是生命的本源,太极阴阳图画的就是阴阳消长平衡的规律,但是它为什么把阴阳的交界线画成了反S形曲线,而不是直线呢?古人绘制太极阴阳图的依据是什么?又有什么道理呢?  谈到如此重要的阴阳,就想起了那个神秘莫测的太极图,我把它叫做阴阳消长变化图。  古人是怎么画的这个图?我不大知道。我也画过这个图,我是以北京地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昼夜时间的差别为数据,画了一个阴阳消长变化图。北京在冬至这一天,夜间比白天多六个小时,从冬至过后,每过一天白天的时长就增加两分钟,夜间缩短两分钟。到冬至之后的下一个节气,也就是再过十五天,到小寒的时候,和冬至相比,白天时长增加半个小时,夜间缩短半个小时。一直到春分这一天,白天与夜间时长相等。过了春分之后,仍然是每过一天,白天增加两分钟,夜间缩短两分钟。到了夏至这一天,白天时间最长,夜间时间最短,白天比夜间多六个小时。从夏至以后,每过一天,夜间时长增加两分钟,白天缩短两分钟。到了秋分的时候,昼夜时间相等。然后夜间逐渐延长,白天逐渐缩短,一直到冬至的时候,夜间最长,白天最短。如果我们把这些交点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反着的S形曲线。  这样一个图,古代人把它看成是生命的象征,是生命的图腾,因为有了阴阳才有了生命,那是化育生命的本源,那是我们的祖先。所以画阴阳太极图的时候,要求画图的人沐浴更衣,把身体洗得干干净净的,把衣服换得干干净净的,深居密室,去一个非常安静的屋子,不要有乱七八糟的人来打扰,要诚心涤虑,非常专注,非常崇敬地,来认真地画这个图。所以这个图,像我刚才所说的,它是象征生命的图腾。  大自然阴阳协调,则风调雨顺,万物生长。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打乱了这种阴阳的协调,就会发生自然灾害,从而危及大自然中的各种生命。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我们人体中如果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如果阴阳失衡,则会发生疾病,那么中医用什么办法来协调阴阳呢?  自然界由于有了阴、阳二气的协调、不断运动和变化才有了生命,而对生命、对人体来说,我们人体阴、阳二气的协调,就是健康的保证。这就像《黄帝内经》中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了,协调了,这个人的身体就是健康的。那什么叫疾病呢?“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了,阴阳对抗了,阴阳不相和谐了,疾病就会产生。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采取的是什么方法呢?调和阴阳,使阴阳重新归于平衡。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里就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他说凡是各种疾病,或者经过汗法,或者经过吐法,或者经过下法,这个时候呢,致病的邪气虽然已经去了,可是正气有所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通过肌体的调节和适当的调养,体内能够阴阳和谐了,阴阳自调了,剩余的这点不舒服,就会自己好。也就是说,中医治病的目的就是调和阴阳,就是协和阴阳。  那么为了调和阴阳,就可能要涉及各种方法,其中像针灸啊,按摩啊,都是帮助人来调和阴阳的。大家最关心的是,药物怎么调和人的阴阳。其实,中医认识药物的过程和认识食物的过程是一样的。我们远古的祖先来到自然界,他要寻找食物,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这个东西味道不错,吃完之后,身上很舒服,那就当做食物了。这个东西味道不是太好,吃完拉肚子,就不当做食物。食物和药物最初就是在自然界中寻找,自然界那些植物、动物和少部分矿物,味道甘美的,性情上就是阴阳协调的,那就是我们的食物,是我们为了延续生命,从自然界摄取能量的必需的食物。自然界中那些味道不够甘美,性情不够平和的,就是阴阳不够平和的,我们不能在日常情况下,拿来当食物吃,但是因为它的偏差,可以纠正我们健康的偏差,就成了药。这些药物除了我们盲目地采回来吃,觉得可以让他拉肚子,觉得可以让人催吐,觉得可以让人发汗之外,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古人通过观察它的生态环境,大体就可以知道它是什么功能了。  北京的南郊有一个着名的盛产西瓜的地方,有一年我们几个老师,就到那个地方采摘西瓜,那一天特别特别热,到了西瓜地之前,我就心想,这么热的天,西瓜在地里长着的时候,一定是叶子给它打着伞,要不然这个西瓜可怎么活啊。这么热的天,晒得人脑袋都疼了。结果我到了地里一看,非常吃惊,那个西瓜的叶子并不大,一个一个大西瓜,敞胸露怀就在太阳的直射下躺着。西瓜就是这么长的啊!这么长它抗热,为了能够达到内外的阴阳平衡,它体内就有抗热的成分。所以夏季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盛,我们人体的阳气也浮盛于外,加上出汗,我们的津液也消耗了,所以口渴、心烦,有时候热得我们没法安心工作了。这就是说我们人体的阳气偏亢了,不能耐热了,我们就拿自然界中富含水分的,能够抗热的,能够耐热的食物来吃,就能够调节我们身体的平衡。你看,大自然,真是了不起啊,它不仅化育了我们人类,它也恩赐给我们各种食物,以及调理我们健康失调的各种药物。  我们看西瓜,它在水分充足、阳光充足的地方长大,在暑热的时候成熟,我们在暑热的时候吃它,就能够起到生津止渴、消炎祛热、抗热解暑的效果,那冬天吃它会怎么样?由于现在的运输条件好,室内也可以种西瓜,所以我们冬天也可以买到西瓜。有一次一个中学生到我们这儿来看病,症状是胃疼,这时是在冬季。我说你吃什么了?他说别人送给我们家一个西瓜,我爸爸妈妈都嫌凉,他们不吃,我就吃了两块就胃疼。我说你夏天吃不吃西瓜啊?他说我夏天当然吃,我吃饱了都没事,现在为什么吃了两块就胃疼啊?我说你吃了违反时令的瓜果。西瓜是寒性的,抗热的,冬天这么凉你吃它,吃多了当然不行了。  按照中医理论,大自然中所有的物质都是分阴性和阳性的,所以当人体阴阳失衡时,中医就用自然界中属阳的物质去补阳,用属阴的物质去滋阴,以此来调整人体的阴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药。大自然中的物质为什么会形成阴阳之别,中医又是如何辨认的呢?  有一年,那是我大学刚毕业留校当老师的时候,领导为了让我们得到锻炼,让我们到山里采药,专门找了一个有经验的采药老师傅带着我们去。在河北省兴隆山上,我发现向阳山坡上,有黄芩等等,这些都是清热药,因为是向阳山坡,在太阳的直射下,石头烫得人都不敢拿手摸,在这个地方茁壮成长的草药,能抗热。它为了协调内外的阴阳平衡,所以本身就偏性凉。在背阴的山坡,上面生长的这些药物,大多是养阴的,沙参、玉竹、麦冬,在太阳直射的阳坡上,它们都很难很好地生长,在背阴的山坡上,半见太阳,半不见太阳,却能够茁壮地成长。我心想,这个深山沟里,终年不见太阳的地方,会长什么草药呢?我就跟那个采药的老师说,我要下一趟山沟看一看。然后我就用了两个小时下到山沟里,我惊奇地发现,当时是夏天,在那个山沟里还有冰雪不化的地方。来到这么阴冷的地方,真是暑热顿消,阴风惨惨,我真是有点紧张,原来出的一身汗,一下子全没有了。我就沿着山沟走,周围是些苔藓类的、蕨类的植物,没有什么比较高大的植物。走着走着,我发现一种有一人高的植物,一堆一堆,绿色的叶子,开着紫色的花朵。我没见过这种植物,不认识它,我觉得它可以在深山沟里冰雪都不化的地方生长,一定是热性的,能够抗寒。我就拿小镐头,连根刨了一棵。它的根像小红薯一样,一个一个的。当我拿到山上的时候,那个采药的老师说,你从什么地方采的附子啊?我说,这就是附子啊?怪不得它大辛大热,它就生长在深山沟里啊。为了能够达到阴阳协调,阴阳平衡,它必须练就自己抗寒的能力,所以当我们人体不能抗寒的时候,中医大夫会说,这是我们人体阳气虚了,吃一些自然界中能够抗寒的植物,就能够纠正我们阴阳的失调。所以大自然真是奇妙啊,它不仅化育了我们人类,也化育了万紫千红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那些食物保证了我们能量代谢的正常,是我们生命延续的必需物质;那些药物调理了我们人体阴阳的失调,是保证我们健康的药物,所以中医有句话叫做“药食同源”。  药物和食物都来自于大自然,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所以我们人类要爱护自然,那是我们的父母,要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因为那是我们的同胞兄妹。中医学就是这样认为,自然界是由于阴、阳二气平衡协调的运动,才化育了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生命世界。所以生命的健康存在需要阴阳协调,而中医大夫就是通过调和阴阳来治疗病人的疾病的。在中医学里,阴阳和五行学说常常是同时来论述的。阴阳我们介绍完了,那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讲。  【附录】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淬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伤寒杂病论原序》  四、孙思邈篇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伟大的医药学家。天资聪颖,治学勤奋,善言老庄,通经史,知百家。幼时多病,为筹汤药费用几乎荡尽家产,但他从未因此放松对经史、医药科学知识的学习。唐太宗、唐高宗都曾授予他高官厚禄,均被其谢绝。其医学着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主讲人简介  纪连海,北京昌平区人,1965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  曾出版《历史上的和珅》、《历史上的多尔衮》等。  【一 药王崛起之谜】  他是一代名医,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崇高。他在世时就深受百姓景仰,同时也很受皇家看重。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写诗称赞他:“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可见他的地位之高,影响之大。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隋唐时代着名的医药学家,有“药王”美誉的孙思邈。他所着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那么,孙思邈到底因为什么样的事情,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召见呢?他最终又是凭借什么成为“药王”的呢?他刚开始行医时,有着怎样的举动?他得到的将是荣誉,还是耻辱?  这样一个日后成为“药王”的人,究竟活了多大年纪呢?是101岁,还是141岁?他是否有什么高妙的养生秘诀?  孙思邈这个人很有意思,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不知道他活了多大岁数。现在史学界,关于孙思邈的出生年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说他生在541年;另外一种说法,说他生在581年,差了40年。他去世于682年。我们首先来说说,他出生在541年的这个记载。  那么,关于孙思邈是541年出生的记载,出自哪两本书呢?一本书叫《旧唐书》,另外一本书叫《新唐书》。《旧唐书》,是五代年间编的;《新唐书》,是北宋年间编的,编着《新唐书》的人,是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先生。他在《新唐书》的卷二百一十九《隐逸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说:“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周”是指北周,北周刺史独孤信“见其”,这“其”是谁呢?是孙思邈。说见他年少,曰“圣童”矣,即说他是个圣童,聪明的意思。后面还有一句话,“顾器大难为用尔!”这个人虽然聪明,但是本事太大,也太傲气,我用不了他。  这独孤信是在557年,北周刚一建立,就去世了。所以依据这个记载,我们便可以得知,在独孤信去世之前,孙思邈自然早就出生了。有人据此推算,他出生在541年。  我刚才引用的是《新唐书》上的材料,《新唐书》在用这段材料的时候,基本上是抄录了《旧唐书》,这《旧唐书》卷二百零一《方技传》里也有相关的记载。按照这种说法,孙思邈出生在541年,去世于682年,活了141岁。  这让人感到有点神,但这也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因为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历史教科书上分明是说,孙思邈活了101岁。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究竟哪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关于孙思邈的出生,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因为前面那种说法确实有问题,问题在哪儿呢?说到这个,我们就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卢照邻①。卢照邻是“初唐四杰”之一,写诗的,写的《长安古意》那首诗,极好。不过卢照邻这一生,以什么为生呢?这一辈子就写诗?写完诗卖诗去,就有人给钱吃饭?是这样生活的吗?如果不是的话,卢照邻的工作是什么呢?卢照邻是个医生,是给人看病的。他是医生,还要给人家看病?那他跟谁学的医术呢?他是孙思邈的弟子。  介绍卢照邻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写过一篇文章,叫《病梨树赋》。这《病梨树赋》,是一个歌赋,他在这个《病梨树赋》前面写了一个序。这个序里面说,这事儿发生在673年,673年也就是唐高宗的咸亨四年。因为这一年,他正好拜孙思邈为师,这为师的,怎么也得给徒弟介绍介绍自己的个人生平啊。他师傅跟他说,我今年93岁了。卢照邻一想,你这么老的老头子,才93岁?不太可能吧?于是乎卢照邻就找孙思邈家乡的乡里乡亲去问。这一问不要紧,卢照邻就记下了下面的这段话,说的是什么呢?“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矣”。他跟老乡们一打听,老乡们都说,谁说他九十多岁,明明都好几百岁了,我爷爷那阵儿就找他看过病,我爸爸都死了,到我这辈都多少辈了,我们家都去世好几辈人了,他还活着,他活了好几百岁了。然后卢照邻自己也有一个判断,他根据自己的判断,说“共语周齐间事”,意思是我就跟他打听,打听什么呢?北周和北齐打仗的事,结果怎么样呢?“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说我这样一算,这数百岁是瞎说,但肯定过了一百岁。他师傅说自己才93岁,卢照邻不相信,提供了两个证据。一个证据,是老乡的证据;另外一个,是他自己跟人打听事儿的证据。所以我们可以看,说到这儿,他到底是活了101岁,还是141岁?说到这儿,我也有些糊涂了。  不过这“官司”打到后来,就到了纪晓岚这儿了。纪晓岚要编《四库全书》①,他总得解决这孙思邈的生卒年问题。他在编《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一》的时候,说孙思邈出生在开皇辛丑,也就是581年,死于682年,活了101周岁。当然那个时候,记的都是虚岁,活了102岁。可话说到这儿,怎么解决前面那个北周的总管独孤信,他曾经见过孙思邈这个故事呢?纪晓岚有办法,写上四个字说“史误审矣”,这是史家看错了。一个“史误审矣”,就把问题解决了?事情没那么简单。种种证据表明,孙思邈还真不见得是101岁就去世了,真有可能是141岁去世的。  我再提供一个证据,这个证据,也是孙思邈自己说的。孙思邈在652年出过一本书,叫《备急千金要方》。在这本书的序里,孙思邈说,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就是说,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即公元652年,孙思邈已经一百多岁了,算算看他是哪年出生的,还是公元541年。话说到这儿,我们是真的有点不明白了,这孙思邈到底活了101岁还是141岁呢?我也说不清楚。  其实,孙思邈到底活了141岁,还是101岁,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即使他只活了101岁,在医学非常发达的今天,也还是会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那么,在一千三四百年前的孙思邈,遇到了什么高人,或者有什么高妙的养生秘诀呢?  这孙思邈真的是忒能活了,在那个年代,就说家里有点钱,又注意营养,又注意健康,活一百多岁,这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活一百多岁,总得有个来由啊,实在不成,就得编个瞎话,他小的时候肯定遇到什么高人指点,不然的话,为什么他可以活一百多岁?  这话还真没说错。他小的时候,还真遇到过一个高人。不过在遇到这个高人之前,他差点就没命了。所以我们就要说到孙思邈的童年时代。  孙思邈是哪儿的人?那时叫京兆华原人,我们今天来说,就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县孙家塬村,这个地方大家可能没去过,2007年我亲自去过一趟,它在哪儿啊?从西安往北,奔黄陵县,正中间是耀县,往西一偏即是。他们家那个地方,正好是大山里边。所以,虽然战争频繁,但是与孙家塬这个地方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战争会死很多人,瘟疫会死很多人,但是与孙思邈一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么说来,他是非常幸运的。  但是,再幸运的人,在那个时代,也总得有点小病小灾吧?真的要是有个病,要有个三长两短的,那就很容易要了人的命。孙思邈小的时候,就赶上了这么一场病,差点要了他命的病。正如晚年,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所说的那样:“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他说,他小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病,为吃药,把家里都弄得倾家荡产了。什么病至于让他们家倾家荡产?这“风冷”,我们现在看,大概就是疟疾。这场病离现在一千好几百年了,真实的情况恐怕谁也不知道。但是,在孙思邈的家乡,关于他小时候的这场病,却一直口口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诸位,这故事可不是我编的,是我在2007年去那边采风的时候,一位老大爷给我讲的。  说在孙思邈小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病,这个病就是前面所说的风冷,也就是疟疾吧。这小孩儿,吃了什么药都不管事,家里面眼看着倾家荡产,这孩子也快要死了。当时他的妈妈坐在家里,孩子是妈妈的命根子,一看这孩子如此,干脆,我在房梁上拴一根绳子,我等着上吊,等着孩子前脚一咽气儿,后脚我马上就钻进已经拴好的绳里,我们娘儿俩,干脆一块儿走吧。正当这个时候,突然从外面来了一个鹤发童颜的江湖郎中,这个江湖郎中一推门进来,就跟孙妈妈说,我就剩这一包药了,赶紧把它煮了,给您的孩子吃了,我告诉您,您孩子的病包好。说话这工夫,孙思邈在床上被烧醒了,一看,有人给他送来药,赶紧爬起来,给人家磕了几个响头。这个时候医生走了,孙妈妈赶紧烧上火,开始熬这个药,一边熬药,一边擦着两行热泪。转眼之间,乌黑滚烫的药烧好了,孙妈妈把药端到了孙思邈的跟前,一边吹着一边说,孩子你赶紧把它吃了就好了。  正在这个时候,孙家的大门又被人给推开了,只见邻居的大婶,急急忙忙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嫂啊,您赶紧去看看,我家英儿瞪眼了,马上就要死了,您赶紧帮忙看看怎么办吧。就在这个时候,孙思邈灵机一动,马上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这儿刚熬好了药,您赶紧把这个药,端过去给英儿吃了,没准就有救了。他这么一说,孙妈妈也不好意思了,说对啊,我这儿有药,您赶紧把药端走,给您的孩子先吃了不就行了吗?这个时候,这位大婶说,这怎么能行呢?您家的孩子,也处在生命的危险期,而且药就这么一碗,我怎么能端您的药?这个时候孙思邈又劝,说您端去吧。这位邻居大婶见状,也确实自己的孩子肯定心疼,死马也得当成活马医,何况现在孩子没死,只是瞪眼了。于是乎,赶紧又拿了一个碗,从这个碗中,把药倒到那碗里,倒了一小半。她端着小半碗药,高高兴兴地、千恩万谢地走了。这边孙思邈就把这个多半碗药也吃了。  故事说到这儿,我们自然已经清楚了故事的结尾,自然是一碗药救了两个人的命,两个孩子全都好了。于是,小小年纪的孙思邈,从这场病开始,就立下了将来要学医当郎中的志向。有人说,这故事前面这段,听着挺好,后面这段,是不是瞎编的?可不能这么说啊,这是原来那故事自带的,原本就有这么一段。谁家不是这样啊?久病成良医,就是这个病害了人,人将来不想着要跟这个病作斗争啊?人立志向往往都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的。这场病之后,大病不死,必有后福也好,久病成良医也罢,孙思邈日后,还真成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生,被人尊称为“药王”。他怎么就从一个病号,转眼之间成了药王呢?  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无论多么远的行程,都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那么,孙思邈日后能够成为“药王”,他年轻时又是经过了怎样一番求知问学的过程呢?  立下了当医生的志愿,首先得认识字,首先得认识什么花、什么草治什么病,打好基础,才能成为好医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
正序
倒序
千古中医故事
千古中医故事-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
百家讲坛:千古中医故事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