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4075927788

出版信息书名:中国的地方志丛书名: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丛书多卷书否:YISBN:7-100-02156-1主要责任者:周迅责任方式:著丛书责任者:任继俞;汤一介,焦树安,张明华丛书责任方式:主编;副主编出版者:商务印书馆出版地:北京出版日期:1998-11装帧:简页码:1-203字数:80千字开本:32定价:13.00作品语种:中整书中图分类号:K290辞典简介:本册工具书是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之一,共收录26条词条。编辑委员会主 编:任继愈副 主 编:汤一介 焦树安 张明华编 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戴念祖 郭齐家 葛剑雄焦树安 金宜久 卢海燕欧阳中石 庞 朴 戚志芬任继愈 沈心天 汤一介王世民 王兆春 吴良镛严汝娴 张国风 张明华赵 靖 赵匡华 郑殿华周 强 朱光暄常务编委:任继愈 焦树安 张明华张国风 郑殿华编者献辞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它是在连绵几千年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壮、满、蒙、回、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网络。中国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贯穿到现在,在黄河、长江及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继承其优良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也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年读者以至专家来说,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有限,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品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对于本丛书的批评及建议,我们将十分欢迎,力求使之趋于完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一九九六年四月出版说明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国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被共青团中央启动的“新世纪读书计划”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这套丛书,是在199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1991版曾荣获当年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台湾、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日本、韩国的出版机构相继选译和出版了这套丛书,丛书的英文选译本也随后面市。新版由原先每本5万字增加为8万字。合并了一些内容近似的图书,同时增加了一些选题,对古代难辨字还注了音,并补充了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一套内容丰富、文字规范、装帧精美、可读性强的真正的图书精品。丛书编委会及作者队伍强大,名家云集,他们中有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的校长,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总,几乎都是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名附其实的大专家给普读者写小书。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保证了丛书的科学性,文字表述方面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加强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说的介绍,文理兼备,显示出编者整体上把握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是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百科丛书。同时也是一套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内容简介:地方志,简称方志,是一个地力各个方面情况的记载。“周礼”的记载,透出了中国地方志的萌芽,两宋图经的发展,显示出地方志基本定型,清代方志学的产生,标志地方志进入新的更自觉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地方志是一座等待开发的宝藏。作者简介:周迅,江苏宜兴人。1935年8月生。1965年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北京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主任。目录第一章 你了解你的家乡吗?第一节 地方志的第一个特点:地区性第二节 地方志的第二个特点:综合性第三节 地方志的第三个特点:资料性第四节 地方志的第四个特点:连续性第二章 中国的地方志第一节 现存的中国地方志有多少?第二节 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地方志第三节 繁荣的地方志家族第三章 从两千年前说起第一节 周代的“四方之志”第二节 先秦的国别史和地理书第三节 先秦的地图第四章 “杂述”的时代第一节 千峰竞秀的史地杂著第二节 在交融中推陈出新第五章 由图经到地方志第一节 官修志书形成制度第二节 遍地开花说图经第三节 瓜熟蒂落——地方志的成熟和定型第六章 攀向古代方志的峰巅第一节 走在稳步发展的路上第二节 “天下藩郡州邑莫不有志”第三节 踏上古代方志的顶峰第四节 方志学的诞生第七章 坎坷、变革和新生的历程第一节 坎坷和探索的第三节8年第二节 方兴未艾的新中国修志事业第三节 方志学的发展第八章 献身于地方志事业的人们第九章 一座待开发的宝藏第一节 丰富的资源信息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珍贵记录第三节 社会历史的工笔画卷辅文图片第一章 你了解你的家乡吗?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乡。唐代大诗人李白一曲《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往今来,不知牵动过多少人的乡思,但是你想,你真正了解你的家乡吗?你可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最先开拓了这片土地?那环抱着你长大成人的青山绿水、城镇村落,曾经历过怎样的变迁?你可知道,几百年、上千年前,人们在这里过着怎样的生活,有过哪些杰出的人物、辉煌的业绩和可歌可泣的故亊?你的家乡有哪些特殊的物产、著名的古迹和风景胜地?它为中华民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过哪些值得你自豪的贡献?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有许许多多介绍各地方情况的文献。它们如同博学多知的老人,能够不厌其详地向你娓娓道来。其中叙述得最全面最详细的,就要数地方志了。地方志也可以简称为“方志”。“志”就是“记”,就是记录、记载、记述或铭记不忘的意思。顾名思义,“地方志”就是一个地方各个方面情况的记载。不过,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记栽,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它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裁——志书体,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它汇聚一个地区从古代到现代,从自然到社会的所有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一志在手,这个地区的山川、风物、史迹、人物全都历历在目。所以,有人称它为“一方的古今总览”,或“地方百科全书”。第一节 地方志的第一个特点:地区性地方志的记述都有一定的地区范围,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行政区划,按省、按府、按州县、按市编写。也有为村、镇或山脉、河流、湖泊、名胜古迹等等编写志书的。地方志曾经有过一些不同的名称,如在隋唐时期通称为“图经”,从南宋以后,直到现在,多数就称为“××志”,少数仍称为“图经”,或称为“乘”、“略”、“典”、“书”、“录”等等。无论叫什么名字,前面都冠以地名。有的冠以该地的古称、简称或别称。如《临安志》(浙江杭州)、《琴川志》(江苏常熟)。福州城东有九仙山、西有闽山、南有越王山,所以福州别称三山,有的福州志便称为《三山志》。《滇略》是云南方志,《闽书》是福建方志,《雄乘》是河北雄县县志,《剡〔shan善〕录》是浙江嵊县县志。明代以后,更通行在地名后面加上府、州、县等行政区划的名称,如《南雄府志》(广东南雄)、《富平县志》(陕西富平)、《宣威州志》(云南宣威)等,它所记的地区范围就更加清楚了。地方志只记载本地区的事情。对于那些涉及全国的事件,地方志只详记和本地区有关的部分。如某一次波及数省的农民起义,方志必详记起义军在本地区的活动;某一项全国性的经济政策,方志只记载它在本地区的执行情况。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民族风情本来各不相同,加上地方志编纂人员有意突出别处没有、本地独有的事物,打开任何一本地方志,都会感到浓郁的地方气息扑面而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凡黄河流经的省府州县,从它们的地方志中,都可以看到这条滔滔大河带给当地居民的利和害,以及当地居民代代与黄河水患搏斗的经历。沿海地区的地方志,总有“海防”、“海堤”、“海塘”、“海运”,以至“潮汐”、“风信”、“船政”这一类篇目,透出一派海洋风光。山西是著名的煤炭之乡;重要产煤区的地方志,往往记述当地采煤的历史、煤窑的分布、煤炭的管理、税赋等等。贵州的古州(今榕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光绪)古州厅志》专设“苗寨”、“苗种”、“苗语”三篇,记载苗、仡佬、水家等民族的服饰、饮食、风俗、语言。河北承德是清代帝王的避暑行宫——避暑山庄的所在地,在它的第一部地方志《(乾隆)热河志》中,记有避暑山庄内外的建筑100多处,都有详细的绘图,好像一份避暑山庄的建筑档案。总之,无论是命名或是内容,地方志都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有关本地区的事情,它的记载既细致又具体,往往是其他著作所不能取代的。第二节 地方志的第二个特点:综合性地方文献的种类很多。地方志以外的地方文献,大多各自有一个侧重面:有的记历史,有的记现状,有的记地理,有的记人物,有的记政治经济,有的记文化艺术,有的只记一时一事。只有地方志,它的记述以最近一段时期(一般是几十年)的现实状况为主,同时要兼叙历史沿革,无论天文地理、名胜古迹、资源物产、民族、宗教、风俗以及政治措施、军政机构、典章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科学、著名人物、重大事件以至方言俗语、金石碑刻、天灾人祸、故事传说等等,只要和这个地区有关,统统属于它的记述范围。地方志的“包罗万象”是它区别于其他种类地方文献的一大特色。图1 《(光绪)山东通志》试以《(光绪)山东通志》为例(图1),看一看它的篇目,就可以对地方志的“包罗万象”有切实的体会。《(光绪)山东通志》是历代所编的山东省志中最详细的一部,全书200卷,分为12个部分:卷一、卷二为“舆图”,就是地图。有总图一幅,分图120幅。每幅中以一方格代表10里。山川、道路、古城遗址以及大的、靠近驿路的或和邻省接壤的村镇都在图上标出。卷三至十一为“通纪”,按年月记载山东的大事,如年成的丰歉,重大的政治措施,水、旱灾害和战争等。卷十二至四十一为“疆域志”。首先考察全省和所属各郡县历代行政区域的变化,按年代编成“沿革表”。然后分列许多类目:“城池”,记府城、州城、县城的位置和境域;“封建”,记历代封在山东境内的王、侯;“山川”,记山东境内的山脉河流和它们的支脉支流;“建置”,记各种祠庙、官署等的设置和位置;“形胜”,记地形、关隘,供用兵作战时参考。此外还有“古迹”、“风俗”等。卷四十二至七十七为“职官志”,记载山东省和所属各郡县历代设置过哪些官职,并编列“职官表”,将担任过这些官职的人一一列出姓名和任职时间。又有“宦绩”类,选载历代官吏的政绩。卷七十八至八十七为“田赋志”,下列的类目有:“田赋”,记历代田数和田赋数;“户口”,记历代人口或户口数;“杂税”,记田赋以外各种税收的名目和税额;“仓储”,记山东各地粮仓的位置和储量;“荒政”,记历届政府的救灾防灾措施;“盐法”,记盐税制度;“关榷”,记海关和内地税关的设置时间、征税名目、征税数量等。卷八十八至一○九为“学校志”,记各级学校的地点、设置经过、学生名额。又有“举人表”、“进士表”,一一列出山东文武科举人、进士的姓名和中举时间。卷一一○至一一三为“典礼志”。山东有五岳之首的泰山,又是孔子的故乡,封建皇朝常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典。典礼志详细记录历次典礼的经过和仪式,包括举行仪式用什么器具,用什么乐器等等。同时也记载其他各种官方的和民间的礼仪。卷一一四至一一七为“兵防志”。“兵”指兵制,记录了山东省历代军事机构和兵制的变迁;“防”指海防和内地的驻防,详记山东境内军队驻防地点、人数、驿站的位置等。卷一一八至一二六为“河防志”,按年记载山东境内黄河的变迁、历代治理黄河的措施和治理的经过。有“河工职官营汛表”,列出历代治河官吏的姓名和他们分工的河段。卷前冠有“山东黄河全图”(图2)。另设专节记载山东境内小清河、运河和海运的状况。卷一二七至一五二为“艺文志”,分为“经籍”和“金石”两部分。“经籍”是历代山东人著作的目录,附有简单的介绍;“金石”是山东铜器、石刻的目录,附有铭文、碑文的年月、撰著人和书写人,重要的还收录了碑铭全文。卷一五三至一九八为“人物志”,记载山东历代名人,又按照人物的特点分为“名臣”、“循吏”(奉公守法的官吏)、“儒林”(学者)、“文苑”(文士)、“忠义”、“孝友”、“独行”(有特出行为的人)、“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列女”(有才能的或节孝的女子)等等。卷一九九至二○○为“杂志”,记载无法归入以上各类的事物,如“寺观”、“仙释”(著名的僧道人物)、“侨寓”(居住在山东的外地人),还有各种琐碎的传闻逸事,如关于天上织女下嫁董永的故事,及传闻的董永墓的位置之类。图2 《(光绪)山东通志》卷一一八山东黄河全图此外,在正文之前,另有“列圣训典”、“至圣世纪”两类。“列圣训典”记清朝历代皇帝对山东的指示;“至圣世纪”是孔子的年谱。将它们放在各卷之首,是表示尊崇的意思。大部分府、州、县志并不是像《(光绪)山东通志》这样的鸿篇巨制。有些志书只有十卷八卷甚至一卷两卷,但是内容大体相似。例如《(嘉靖)太平县志》(浙江温岭)只有八卷,其中“地舆志”二卷记地理;“食货志”一卷记经济;“职官志”二卷记官制和历代任职官员的姓名;“人物志”二卷记历代名人;“外志”和“杂志”一卷记杂事轶闻。以“简”闻名的《(正德)朝邑县志》(陕西朝邑)只有两卷七个类目,上卷分为“总志”、“风俗”、“物产”、“田赋”四类;下卷分为“名宦”、“人物”、“杂志”三类。这样多姿多彩的内容显然无法用单一的形式来表达,所以,地方志在体裁上也是兼采了多种著作体裁的长处。从上面《(光绪)山东通志》的例子可以看到:它用地图来表达山川城乡的位置和距离;用编年史的形式叙述历朝大事和各种事物的沿革变迁;用表格来列举文武官员和举人、进士的姓名、简历;用目录的形式介绍当地人的著作和当地文物;用传记的形式记载名人事迹;用随笔杂著的形式记录轶闻杂事。还有不少地方志在“艺文”部分,仿照诗文集的形式编录赞颂当地名胜古迹或反映当地民情风俗的诗词和文章。地方志的体裁,同样体现了“综合”的风格。第三节 地方志的第三个特点:资料性地方志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事实,积累资料。许多地方志出于名家手笔,写得文采动人。但是它不同于文学作品。地方志必须准确地反映事实,绝不允许想象和虚构。如《(同治)竹溪县志》(湖北竹溪)卷十六记1862年的一次极光,这是一段优美的散文,而地点、时间、方位、过程、情状都十分确凿具体:“同治元年八月十九日夜,东北有星大如月,色似炉铁,人不能仰视。初出,声凄凄然,光芒闪烁。 顷之,向北一泻数丈,欲坠复止,止辄动摇,直至半空。忽然银瓶乍破,倾出万斛明珠,缤纷满天,五色俱备,离地丈许始没。没后犹觉余霞散彩,屋瓦皆明。”地方志只回答“是什么”,不回答“为什么”,它的任务不是阐述理论或探讨规律,这是它同一般科学著作不同的地方。当然,编写地方志的人,对人对事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看法。从地方志的字里行间,编纂者的立场观点处处可见。例如,将皇帝的训示放在卷首,或大量记述女子“未嫁殉夫”之类,显然意在宣扬封建的纲常伦理,但它的观点都是贯穿在材料的取舍或事实的叙述中,绝少由编纂者站出来发议论。有些严谨的编纂者还一一注明资料的来源出处,以备后人查考。一般科学论著都是围绕一两个主题思想或中心论点来组织材料,安排章节。地方志却基本上是类似上述的《山东通志》、《太平县志》、《朝邑县志》那样,横分若干门类,各类相对独立,并没有什么中心论点贯穿其间。它的编排原则是便于查找,这正是资料书的特色。参与修方志的,都是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正如清朝的张恕所说的:“以一乡之人修一乡之书,其见闻较确而论说亦较详也。”(《鄞县志序》)官修方志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更可以利用一般人接触不到的官方文件档案,可以调动更多的人力开展实地调查。因此,地方志中许多记载根据的是不见于他书的第一手资料,切实可信,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第四节 地方志的第四个特点:连续性地方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行政区划常常变更,新的事物在不断出现,人物代代更替,户口、田亩、赋税年年都不同……,所以,编修地方志不可能一劳永逸;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资料陈旧过时了,方志就需要重修。历代中央政府为了能准确及时地掌握地方的情况,往往下达行政命令,要求全国各地编写新志。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一般隔几十年要重修一次。在灾荒或战争引起社会大变动以后,重修志书的要求就更为迫切。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曾多次编修地方志。多的像江苏常熟,在明清两代曾修志20几次,平均不到30年就重修一次。对于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编修的地方志,习惯上在方志的正式名称前标明纂修时代,以示区别。如浙江嵊县志,现存的就有:宋代的《(嘉定)剡录》10卷;明代的《(弘治)嵊县志》10卷、《(万历)嵊县志》13卷;清代的《(康熙)嵊县志》12卷、《(乾隆)嵊县志》18卷、《(道光)嵊县志》14卷、《(同治)嵊县志》26卷,以及1918年修,1932年又续修的《(民国)嵊县志》32卷。这样连续地编修地方志,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在我国已经形成一种可贵的传统。如果从隋唐时代各地要定期向中央编报图经(早期的地方志)算起,这个传统已经保持了一千多年。编修新志的办法,可以是将旧志作基础而核实补充,也可以编续志,就是只收编上次地方志修成以后的新资料。不论用哪种办法,总是以反映从上一次修志到现在的情况为主。所以,地方志不仅有地区特色,还必然带着它诞生的那个时代的深深的印记。地方志的类目也总是随着历史的进展而不断增加或调整。例如,最早人们只知道从古典文献中去了解历史。宋代学者在史学领域中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金石学,把历史研究的范围,从古典文献扩大到了古代的金石器物。从宋代开始,地方志才普遍有了“金石”、“碑记”这一类类目。河南安阳是殷朝故都,早已是著名的文物之乡,清朝末年又在这里发现了甲骨文,这个新的考古发现震惊了天下。《(民国)续安阳县志》就在“续金石录”之后,又增加了“甲骨文”一项,不但有关于殷墟文字的著作书目、甲骨文出土遗址的摄影和考证等等资料,而且还选择拓印了100多片甲骨卜辞,以反映这项最新的科研成果。明代边患严重,明志中“兵防”的内容就很突出。鸦片战争以后,面临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志书中就大量出现了有关对外交涉、租界、侵略和反侵略战争的门类。正因为每一部志书都以记录最近一段时间为主,时间近,就便于调查,便于核实,就能够记载得比较准确和详细,能够将许多可能转瞬即逝的材料保存下来。将同一地区一次又一次编修的地方志合起来看,就是一个完整的古今资料的总汇,可以连续考察一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将各地历代的方志合起来看,就可以连续考察整个国家的历史和现状,其资料的丰富与完备,是任何其他著作无法相比的。地方志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它成为极好的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教科书。从唐宋以后,新到任的地方官都要先找当地方志看。南宋哲学家朱熹曾做过南康军的知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划的一种,和州、府平级),到任的时候,下属官吏载酒相迎,他却首先问志书带来没有。清人编的《吏治悬镜》一书,讲到清朝官吏走马上任时要奉行32条“初规”,其中第三条就是“览志书”,以便了解当地的山川地理,租赋轻重等等,作为决定治理方针的参考。过去编的地方志尽管存在种种不足,由于它的资料详明,对于今天的革命和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1929年红军打开江西兴国县城,毛泽东同志住在县图书馆,有人去向他请示工作,见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兴国县志。到了瑞金,又请瞿秋白同志帮助找瑞金县志来读。1949年以后,他每到一地视察,总要开出一批书单向当地图书馆借阅,其中少不了的就是志书。地方志成为他了解各地风土人情的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千百年来,中国大地历尽沧桑。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殒落了,多少煊赫一时的皇朝消失了,中国地方志的编研工作却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日见兴旺发达,这和它的上述四大特点是分不开的。第二章 中国的地方志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化的瑰宝。地方志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卷帙浩繁,而且品类齐全,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古籍之林中独具风采。第一节 现存的中国地方志有多少?中国历代究竟修过多少地方志,已经难以统计清楚了。1985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录了我国190个较大的图书馆的馆藏,共有1949年以前编纂的省、市、府、州、县、乡镇志8264种。其中天津26种、宁夏32种、青海39种、西藏44种、内蒙古48种、台湾49种、海南50种、北京55种、黑龙江65种、新疆81种、吉林93种、辽宁130种、贵州、上海各139种、甘肃198种、广西221种、云南287种、福建315种、湖北332种、安徽379种、广东395种、陕西、湖南各401种、山西431种、江西477种、河南528种、江苏540种、山东541种、河北567种、浙江590种、四川671种。这个数字,绝不是现存地方志的全部。首先,它不包括全国总志和各类专志;其次,还有不少方志保存在其他图书馆或个人手中。近年来,各地在编修新方志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不少《联合目录》没有记载的志书。例如,湖北省来凤县在孝感的《向氏家谱》中发现了一部清初的土司志——《(康熙)卯洞司志》六卷。卯洞司是个很小的土司,“土地不过弹丸,编户不过数十”,居民都是土家族。土官姓向,从明初到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已传了13代。这部志书完成于清康熙年间,记事很齐全,是一份难得的研究古代土司制度和土家族史的资料。它从来没有刊刻过。清嘉庆年间,向氏的后人在编族谱时,将它作为附录,手抄了几套,才得以保存下来。又如贵州的《(光绪)桐梓县志》三十卷,它的稿本一直由编纂人赵彝凭的后代收藏。上海书店影印出版了三种稀见的陇右方志,都是稿本或抄本,是在杭州刘子亚的私人藏书中发现的。发现民国时期的志书就更多了,如湖南社会科学院收藏有1931年完成的《(民国)沅陵县志》手稿;云南江川县县图书馆藏有1934年完成的《(民国)江川县志》稿本等等。据统计,这一类发现目前已经超过500种。此外,台湾地区的收藏是根据1960年公布的资料编入的,并不齐全,而且同样没有包括私家藏书。香港地区的收藏则没有计算进来。对于流散在国外的地方志,《联合目录》只记载了已知的极少数孤本珍本。世界各地一共保存着多少中国地方志,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统计。中国地方志早已走向世界。尤其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侵华政策的需要,非常重视研究中国,特别注意收集中国的地方文献。他们通过学者、商人、传教士、外交官,或是收购或是掠夺,从中国弄走了大批地方志。现在,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图书馆,几乎都藏有中国地方志,其中有一些稀见的版本,在它的故乡中国反而看不到了。日本自古以来就和中国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中国典籍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有人根据各种目录调查,从公元1694年到1807年,传到日本的中国府、州、县志就有800部之多,涉及18个省份。近代以来,日本以侵略中国为目标,更加勤于搜集中国方志。我国有些著名藏书家如浙江陆氏皕〔bi必〕宋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的若干珍本,都陆续卖给了日本。 内忧外患交困的旧中国,政治腐败,国弱民贫,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文化珍品。我国方志学家傅振伦痛心地回忆说,当年日本人在北京琉璃厂书店收买古今方志,“不是计书论值,而是规定积书高达一手杖给一元。”现在日本各图书馆共藏有中国地方志几千部,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其他国家。根据日本人山根幸夫编的《日本现存明代方志目录》(1971年增补版)统计,仅日本12个图书馆所藏的明代方志就有300多部,其中57种国内已经失传。美国搜购中国古籍大约从19世纪中叶开始。1918年以后,美国国会图书馆几次派人到中国各省采购地方志,如1933年曾买走了山东人高维翰用20年时间收集的100多种山东志书。现在,中国地方志是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的特藏之一,1942年统计已有2900多种,目前大约已达到4000种。哈佛燕京大学的哈佛燕京图书馆有中国地方志3500多种。美国其他一些著名大学,也都多少不等地藏有中国地方志。在世界上,除中国本国以外,美国藏有中国地方志的数量仅次于日本。宁波天一阁以收藏明代方志闻名。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侵入宁波,曾闯进天一阁,从地方志中查看宁波一带的地形,并且掠走了《大明一统志》等几十种地方志和舆地图书。1900年,敦煌莫高窟发现藏经洞,大量上千年前的古写本重见天日,这一重大发现令全世界啧啧称羡。 自此以后,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等,陆续闻风而来.盗走了敦煌宝藏中的大批精品,其中包含十几种唐至五代的图经地志写本残卷。这些稀世之珍,现在大部分保存在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和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据1957年巴黎出版的《欧洲各国图书馆所藏中国地方志目录》的记载,欧洲英、法、意、德、比、荷、瑞典七国的25个藏书单位,共有中国地方志1434种。其中以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最多。如果把这些都加在一起,不算重复的,现存于世的中国地方志大约在万种左右。据估计,现存中国古籍的总数为八至十万种,那就是说,地方志占了中国古籍的1/10。第二节 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地方志但是,中国历代编修的地方志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还有更多的地方志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传到今天,在历史的长河中相继湮没了。在雕版印刷术广泛使用以前,书籍靠手抄,难以广泛流传,所以多数不能保存下来。南齐的陆澄曾辑录160家地理著作,编成《地理书》149卷。梁代的任昉又增补了84家,汇编成252卷,称为《地记》。过了不过100来年,到唐朝贞观年间编《隋书·经籍志》的时候,这200多种书的原本已经9/10找不到了。再过几百年,到元明两代,《隋书·经籍志》所记载的书也已十不存一,连陆氏、任氏的汇辑本也失传了。可见古代书籍的散失有多么严重。即使在印刷术发达起来以后,也有许多地方志从来没有刊刻过。或者虽然刊刻了而印数却很少。明清两代地方志大多是官修,修成之后,向上级报送几部,稿本或书板就藏在府县衙门,平时鼠咬虫蛀,潮湿霉烂,不时遭到水灾火灾,一旦发生社会动乱或战争,府县衙门更是首当其冲。如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明代修过五次志书,明末天启年间滹沱河水患,“俱没于洪水”。湖北房县,早在明嘉靖年间就编有志书,在明末战乱中书板被毁。到清康熙年间重修,过了15年又“板毁而书亡”。吉林的临江县(今浑江市临江区),曾于1926和1928年两度重修县志,两次都因失火,原稿全部烧毁。1930至1931年再次重编,随即遇到“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于日军铁蹄之下,“已脱之稿,尽付劫灰”。翻开各地修志的历史,这一类令人伤心惋惜的记录随处可见。历代皇朝都曾经投入巨大的财力组织修志,修好的方志集中到中央,精心构筑了坚固的书库,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其他图籍一起妥善保管。但即使是这些得天独厚的皇家藏书,同样屡屡葬身于大规模的战争或火灾之中。如唐朝皇室的藏书一毁于“安史之乱”,再毁于唐末战乱。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一场大火烧光了皇室藏书处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和秘阁的三万多卷图书。此后,宋朝的皇室藏书又在宋金、宋元战争中两次被毁。这些被毁的图籍中都包含着大量地方志。明朝政府曾经收集保存有不少宋元方志。明初编辑的《永乐大典》一共两万多卷,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类书,其中许多宝贵的资料就是来自地方志。明末的战乱,是图书的又一次浩劫,编《永乐大典》的人曾经看过、用过的不少宋元志书,从此就再也看不到了。《永乐大典》有一个正本,一个副本,正本也在明末战乱中被毁,副本则在清末经过英法联军的抢劫和八国联军的焚烧,丧失殆尽,幸免于难的部分仅及原书的千分之三,也多数被劫走。许多仅靠《永乐大典》得以保存的宋元方志资料,终于随同《永乐大典》一起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专制政策,也往往殃及地方志。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序》中说:“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诸侯国的“史”和“记”,从现在看来,都是珍贵的地方文献,由于其中往往有对秦国不恭的文字,所以在秦始皇焚书的时候尤其难逃厄运。清代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为了取缔不利于清政府的思想,盛行文字狱。一些地方志就因受文字狱牵连而遭到禁毁。规模最大的一次禁书是在乾隆年间,清政府借修《四库全书》之名征集天下图书一一审查,凡内容有不符合要求的,统统销毁,或者部分抽毁挖改。有些地方志中至今还能看到删改的痕迹。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安徽巡抚奏请检查天下郡县志乘,乾隆皇帝批示令各省照办,仅安徽省查出上缴的就有《黄山志》、《宁海志》、《吴县志》、《金山志》、《松江新志》等多种志书。到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成为地方志散失的主要原因。除了流散到国外的以外,还有不少方志毁于侵略者的炮火。例如,《(道光)广东通志》书板藏在广州越秀书院,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联军的炮火所毁。远东著名的上海东方图书馆,经过几十年惨淡经营,收藏地方志2600多部,其中有140种珍贵的元明版本。1931年“一·二八事变”,东方图书馆先遭日机轰炸,又被日人纵火,它的50多万册藏书连同这些地方志全部被烧光。更有许多新完成的志稿,由于国难当头而不能出版,在战火和流徙中散失。它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夭折了,使多少修志者的心血付诸流水。这些被湮没了的地方志,其中一部分在历史上还留下了一点影子。它们在其他古籍中被引用过,或者被提到过,有的只留下一个书名,有的可以知道作者和成书时代,有的还保存下来一些断篇零句,或者有几句关于它的简单介绍。仅是这些“有据可查”的,数量已经极为可观。张国淦的《中国古方志考》一书,记录了元代以前的方志类图书2000多种,其中现存的不过40种左右。有人根据各种目录统计,明代地方志失传的约为现存数的将近两倍。清代早期方志佚失的也不在少数。从地区来说,如元代以前山东地区地方志有名可考的有36种,幸存至今的只有元代编纂的《齐乘》一种;元代广东地区可考的地方志有14种,只剩下《(大德)南海志》一种,还不是全本;明代浙江有据可考的方志有637种,现存的仅102种;1911年前的贵州地区方志可考的有271种,现存只有89种,还不到1/3。至于那些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地方志究竟有多少,那就无法查考了。枯燥的数字,蕴含着确切的事实。我们不能不为我国历代修志的规模惊叹,不能不为国家的多难和文献的散亡扼腕叹息。而那些穿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幸运地留存到今天的地方志,就越发值得我们珍惜了。第三节 繁荣的地方志家族中国的地方志不仅数量可观,而且随着它所记叙的范围不同,有着许多不同的种类,有繁有简,有分有合,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方志大家族。这个地方志家族有三大类成员:第一类是全国总志,又称为“一统志”。它以一朝一代的行政区域为纲,用地方志的体裁记述全国的情况。著名的全国总志有隋代的《隋区宇图志》、唐代的《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以及元、明、清三代的“一统志”等。第二类是地区志,它专门记述某一个地区。地区志在地方志中占绝大多数,按照历代行政区划的不同,又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省志。省这一级行政区划是从元代开始设置的,当时全称为“行中书省”,简称“省”。以省为范围编修地方志也是从元朝开始的。明代省志大多数称为“总志”或“通志”,到清代则通称“通志”。如明朝成化年间纂修的河南省志称为《河南总志》,明朝嘉靖年间和清朝顺治、康熙、雍正年间编的都称为《河南通志》。明清两代的湖广省(包含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有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编的《湖广总志》和康熙、雍正年间编的《湖广通志》。府志。如《(成化)杭州府志》(浙江杭州)、《(雍正)抚州府志》(江西抚州)。唐代只有建都的地方才称为府,宋代渐渐将大的郡升为府,明清两代的府是省的下一级行政区划。州志。州作为一级行政区划从东汉末年开始。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种,大多数隶属于府,称为散州;一部分直属于省,称为直隶州。如山西的代州,管辖的地区大体相当于现在山西的代县、繁峙、五台、原平四县,原来是散州,明朝有《(万历)代州志》,清雍正年间改为直隶州,乾隆年间修的志书就称作《直隶代州志》了。厅志。如《(光绪)赤溪直隶厅志》(广东台山)、《(宣统)丹噶尔厅志》(青海湟源)。清代在新开发的地区设厅,也有散厅和直隶厅的区别。散厅隶属于府;直隶厅隶属于省。县志。如《(康熙)历城县志》(山东历城)、《(乾隆)万县志》(四川万县)。我国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就开始在边境设县,逐渐发展到内地,后来由秦始皇推行到全国。县志大约占我国现存地方志的70%。乡镇志。以低于县的行政区划作为记述范围,有乡志、镇志、里志、村志等。如《(康熙)杏花村志》(安徽贵池)、《(乾隆)真如里志》(上海嘉定)、《(嘉庆)南翔镇志》(上海嘉定)、《(民国)曹娥乡志》(浙江绍兴)等。历代政府发布的修志条例和命令,都只限于要求编修县以上的志书,从来不曾要求修乡镇志,所以,乡镇志基本上都是当地的乡绅或文士私人纂修的。由于不是官书,忌讳和受清规戒律的束缚比较少;由于记述的范围小,对社会和民风更能体察入微。宋代已有乡镇志,到明清时逐渐盛行。都邑志。也就是城市志。如《(民国)首都志》(江苏南京)等。此外,还有一些因军事、民族事务等等特殊需要而划分的区域,也往往修有志书,如:卫所志。卫是明代军事编制的名称。明代在军事要地设卫,每卫5600人。驻在某地就称为某卫,如建州卫、天津卫等。卫的防地有时可以包括几个府,有的兼管地方行政。卫志往往由它的长官(指挥使)主修。卫以下设千户所,每所1200人;百户所,每所120人,有的所也有志书。边关志。专记边防要塞的情况。有边防重镇的志书,如《(万历)延绥镇志》(陕西榆林地区);有重要关隘的志书,如《(嘉靖)山海关志》。土司志。又叫土司司所志。明清两代,在西北、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由当地头人世袭的土知州、土知县、招讨使、千户、百户等文武官职,管辖本民族地区,这就是土司司所。它的志书,便由土官主修。如前述的《(康熙)卯洞司志》;广西恩县境内的白山司,有土司王言纪主修的《(道光)白山司志》等。盐井志。元代开始设官管理盐井,称为“提举”,本来只管盐务,明清时逐渐兼管当地的民政刑政。盐井志只见于云南,如《(康熙)黑盐井志》、《(乾隆)白盐井志》。这些特殊区域的志书各有特色。边关志、卫所志着重记述有关军事的情况,像山川、要塞、兵马粮秣之类;土司志突出民族事务;盐井志着重记盐务。但它们也有和一般州县志相同的地理沿革、古迹、物产、人物等内容。还有一种比较简略的区域志称为乡土志。如《耒阳县乡土志》(湖南耒阳)、《永嘉县乡土志》(浙江永嘉)等。乡土志是清朝末年实行“新政”的产物,是按照地方志的体裁,编来给小学堂做教材的,所以十分简短通俗。现存的乡土志绝大部分都是清末修的,民国时期也修了少量的乡土志。第三类是专志。专志专门记述某一地区的某一项特定事物。如山志记述山脉。我国各地的名山几乎都修过志书。水志记述河、湖、塘、泉等,如《通惠河志》、《金沙江志》、杭州有《西湖志》、南京有《莫愁湖志》、济南有《趵突泉志》等。名胜志记述一地的名胜古迹,如北京的《潭柘寺志》、苏州的《寒山寺志》、《沧浪亭志》、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志》、山东曲阜的孔子故里有《阙里志》、岳飞的故乡河南汤阴有《精忠岳庙志》、河南南阳诸葛亮故居有《卧龙岗志》,等等。风土志记述一地的风俗、民情、特产;金石志记述当地的铜器、碑刻等文物;经籍志或艺文志专介绍当地人的著作;人物志专门记述当地著名人物。总之,专志的数量和品种都十分可观,而且往往不止修过一次。仅清代就修过十几种《西湖志》。专志的体裁和一般志书差不多,大多也是横分为若干门类,方方面面的资料很齐全。例如《(康熙)趵突泉志》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沿革、古迹、灾异、人物、仙迹、幽怪、传闻等类;下卷为艺文、碑版、额联等类。《(雍正)西湖志》48卷,分为水利、名胜、山水、堤塘、桥梁、园亭、寺观、古迹、名贤、物产、冢墓、碑碣、书画、艺文等30门。专志是全国总志或地区志取材的重要来源。有的时候,专志就是地区志中某个分志的单行本或增补本。例如,朱一新负责编《(光绪)顺天府志》(北京)中的“坊巷志”;他白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访问居民,晚上翻检古书,辑录明清两代北京街巷胡同的名称演变、掌故传说,材料非常充实。编完《顺天府志》后,他把这部分材料再加整理,作为专志单行出版,名为《京师坊巷志稿》。又如1944年出版的《黄帝陵庙志》(黎锦熙纂),就是《(民国)中部县志》(陕西黄陵县)第21卷的单行本。可见,尽管专志不是一个地区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记述,它仍是地方志家族中不可分离的成员。整个地方志家族犹如一棵大树,全国总志和地区志是它的主干,其中总志、省志记事简明扼要,便于统观全局;越是基层的方志,记事愈加详细,它们互相配合,疏密有致,而千姿百态的专志是它的绿叶柔枝,把这棵大树衬托得更加婆娑多姿。地方志一类著作并非中国独有,但是说到历史之久,卷帙之多,内容之全面详尽,描述地域之广阔,品类之齐全,应该说中国地方志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第三章 从两千年前说起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20180104075927788
20180104075927788-2
20180104075927788-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的地方志
中国的地方志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