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作者:高铭第1章 和自己好好谈谈  你发现没,这是一本没有前言的书。  不光是没有前言,连序也没有,从目录直接杀到这里来了。  这肯定不是出版社的失误,也不是印刷厂的人忙晕了,是我有意这么做的。因为这本书不需要前言和序,也不需要装模作样地说说思路和感慨,更不需要什么概括,因为这本书是写给你的。  你试过和自己好好谈谈吗?  我就试过。  愿望  记得有个朋友曾经问我:你的愿望是什么?  我说想在外太空看看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星球,一个小时就够了。  他又问我:假如现在让你二选一,第一,立刻就能满足你的这个愿望;第二,整个香港都归你所有,你选择什么?  我的回答不变:我要在外太空看看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星球。  朋友笑了:你真傻,如果你拥有整个香港,你甚至可以住到外太空,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等他笑完了,我给他讲了个事儿:  有一个3岁的小男孩,因为生病的原因,遵照医嘱,好几天里只能喝牛奶,除此之外不能吃任何其他东西,结果有一天小男孩就做了个梦。他梦到在厨房餐桌上有一个华丽的大餐盘,而餐盘里面摆着一块很大的烤肉,酱色的肉汁流淌在肥厚的嫩肉上,香气扑鼻。但是后来那一整块烤肉就莫名消失了,不知道哪儿去了。  朋友问:谁吃了?  我说:“有个人解释了这个梦,他是这么说的:‘梦中那一大块烤肉,其实是被小家伙自己吃掉了。因为家人禁止他吃牛奶之外的食物,所以就算在梦中,吃掉一整块烤肉的人始终都未曾露过面,这样就没有人会因此而受责骂……’”  朋友笑了好久:“看来是馋疯了,真能吃!”  我接着说:“分析这个梦的人在最后还强调了一下:在孩子的梦中,最具特色的是经常出现的那些‘巨大的’‘大量的’‘非凡的’‘夸张的’东西。”  朋友说:“为什么?”  我说:“因为孩子们还不知道‘足够’这个概念,他们对所喜爱的任何东西,都是贪得无厌的。所以有说法是:孩子是很难满足的。只有伴随着成长、学习、了解、接受教导后,孩子们才会明白什么是适度,什么是克制,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朋友没再说话。我告诉他:“还记得你刚刚让我二选一的那个问题吗?我依旧选‘在外太空看看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星球’,因为那是我的愿望。而拥有整个香港,不是我的愿望,那是贪婪。”  朋友想了一会儿,好奇地问我:“这个孩子的梦是谁解的?”  “弗洛伊德。”你知道吗?  在100多年前的奥地利,有一个叫作弗洛伊德的人,写下了一本书:《梦的解析》——看书名就知道写的是什么。这本书里讲了一种当时闻所未闻的、全新的解析梦的方法。  最初的时候,没有人作任何评论,好的坏的都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没人看得懂。慢慢地,在几年之内,有人开始夸这本书,另一些人开始贬这本书……接下来,这本书闹得整个欧洲连同北美都在为书里的内容吵得天翻地覆,并且这种争执延续至今。  似乎人们对这本书的反应很奇怪,无论是捧还是贬。  记得我曾经问过一些人:“你知道《梦的解析》吗?看过了吗?”  a回答:“知道,没看过。”  b回答:“不知道,没看过。”  c回答:“听说过,没看过。”  d回答:“写梦的吧?好像看过。”  e回答:“知道,看了,特没劲。”  f回答:“那书都是胡说八道的!”  g回答:“啊?啥?”  h回答:“……你一会儿去哪儿吃饭?”  我向a、b、c推荐这本书:“看看吧,可好啦。”  我问d:“还记得那书写了些什么吗?”  d挠了挠头:“忘了……”  我问e, e说:“就是说做梦都跟性有关,瞎扯,我没看完就扔一边儿了,我才不  信嘞!”  我跑去问f,f说:“我不记得了,但是别人都说那本书是胡说八道的!”  面对g:……  我没和h一起去吃饭。  后来我又去问一个学过心理学的人——x,x说:“上学的时候被逼着看,看不进去,晦涩得可怕。考试的时候那几道题我蒙着瞎填的。”  我:……  我决定换个问题,于是几天后,带着认真的态度和表情,我挑选适合的时间、地点问:“你了解自己吗?”  a回答:“啊……不了解……吧?”  b回答:“应该不了解……”  c回答:“我不知道。”  d回答:“这要分怎么说了……”  e回答:“我是人类!”  f回答:“你要干吗?”  g回答:“啊?啥?”  h回答:“不清楚,别人都怎么说?”  我猜,从a到h,也许他们都没有和自己好好谈过。  我没问i,因为i就是我自己。  心理战争片  有那么一阵我觉得很孤独,似乎没有一个朋友能和我聊得来。我所说的,他们不感兴趣;他们所议论的,我听不懂。  于是我开始一个人看书。  我看了《梦的解析》。  看了开头我就笑了:写书的这个老头真可爱!  当看到中间的时候,我沉迷于其中,因为这是一本精彩的“心理战争片”——每一个角色都是自己。  我看着那些自己打来打去,并且还无休止地和谈、彼此妥协,然后再次开战。  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写书的那个老头也很孤独。  大约有那么一年的时间吧,我观察了很多人。我发现,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因为每个人都不能够被别人完全理解,而倾诉所获得最多的也就是同情,并非感同身受。同时我也发现,每个人都在不眠不休地对自己进行着大规模的战争。成千上万个自己在和成千上万个自己对阵、厮杀、怒吼。我能看到那暴风骤雨般的突袭,好像晨雾弥漫在林间的静伏,有如烈火般狂暴的侵略,还有比临海的峭壁更加稳固的坚守,以及阴云般蕴涵着杀机的忍耐、堪比雷霆般地动山摇的冲锋……我迷茫地看着这些:为什么?  难道我们生来就如此的纠结吗?  我看不懂。  后来当我向一个朋友说起这个“战争”的时候,朋友不禁问我:“谁赢了?”  我懂了。  并不是我们纠结,而是我们在寻找更好的方向。  并不是我们挣扎,而是我们在不停地选择。  每时每刻都是如此——即便在梦中。但是,没有对错,没有输赢。  所以,我觉得应该坐下来认真地问问自己:为什么。  这个时候,就是和自己好好谈谈的开始。  我决定先了解下自己,然后再确定谈些什么。  但是仿佛有一种阻力在阻止我认清自己。在多次失败后,我避免了正面冲突,尝试着从梦境去探寻我想知道的那一切。  于是,我第二次拿起那本书——《梦的解析》。  这次我没单独看这一本,还找了许多相关的书作为补充资料一起来看。  这期间,我发现了那本书在很多地方存在问题。但这丝毫不影响那位作者的伟大,因为他是第一个写下这些的人,在他之前,没有人尝试过。再次看完之后,我想,我可以和自己好好谈谈了。  一个动作  我想让更多的人能看看《梦的解析》。  但是毕竟那是100多年前写下的,还是创作于100多年前的欧洲。所以好多人都告诉我:太晦涩了,不想看;或者太难懂了,看不懂。  好吧,改个字:我想让更多的人能看懂《梦的解析》。  一点一点地,我把这百年来,后人们对《梦的解析》的补充和完善加入了一些进去。并且以现在的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来表述……于是,就有了现在你手里这本书——《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或许这本书并不够好,也不够专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开始触摸到那扇被称为《梦的解析》的“窗”。窗外是无边无际的异世界,也是所有灵感及幻想的源头。梦,是源于每个人心中的异世界。  而这本书是个啥呢?  只是一个动作而已,抬手去打开那扇窗。  仅此而已。  不过,也许这是个和自己好好谈谈的机会。  你试过和自己好好谈谈吗?  问答  问:这本书算是“白话版”《梦的解析》吗?  答:不是,只是一本基于《梦的解析》中部分理论而写的书。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梦的解析》的导读本来看。  问: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答:有一次,我看到一个19岁的男孩给《梦的解析》写的评价是:看过几遍,感觉一般般。但也是同一个人,对一篇从《梦的解析》单独摘出来的梦例及分析表示出了震撼与惊奇……后来我发现,很多人想看并且想看懂《梦的解析》,但其实大多数人仅仅看了一点儿就看不下去了(虽然有些人声称看了)。所以我想写一本大家都能看懂的东西作为《梦的解析》的导读。  问:你写得好看吗?  答:这要等你来评价。  问:这本书和《梦的解析》有什么不同?  答:我用了很多自己的梦例,而并非沿用原书的梦例;同时在一些观点上引用了近些年的一些学术观点,并没照搬原书。  问:你都用了自己什么样的梦例?  答:你可以自己看。  问:看完这本书之后,还有必要看《梦的解析》吗?  答:最好能看一下……当然了,看不看,你自己决定。  问:看完这本书,我就能试着解梦吗?  答:也许吧,假如你真的看懂了的话,至少你知道该怎么尝试了。  问:弗洛伊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翻到下一页你可以开始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第2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1)  写下这个标题后,自己怎么看怎么别扭。自从当年明月用了《明朝那些事儿》作为一本书的名字后,“这些事儿”、“那些事儿”一类的书名开始满天飞,似乎不是“事儿”就不值一提。不过,看起来我只是这章用了这么个“入流”的标题,所以在心理上也多少平静了点儿……谁知道呢?也许吧,不管了,就让我们从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开始吧。  先从“那些年”说起  那些年,是指19世纪中期(1856年)至20世纪初(1920年);或者我们换个更明确的说法:“那些年”,所包含的年代是以弗洛伊德出生为起始,到梦解析理论基本成型为结束点。也许有读者会质疑,你不是要说梦的解析吗?怎么改说欧洲近代史了?为啥要从年代开始说呢?莫非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天地良心,这不是为了凑字骗稿费,而是我觉得有必要从时代背景说起。  如果我们想弄明白为啥李世民同学要干掉自己的兄弟,逼老爸退位,自己成为唐太宗,那我们肯定要从隋朝末年说起;如果我们想分析《红楼梦》的一些情节设定,我们一定会从曹雪芹的出身和成稿年代说起;如果我们想弄明白奥巴马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那么我们肯定会从美国解放黑奴及民权运动说起;如果我们……算了不如果了,再这么说下去肯定就是骗稿费了……举了这几个例子之后,我想聪明的读者肯定明白我的意思了。那么,就让我从150年前的欧洲说起吧。  150年前的欧洲是个啥样呢?说实话,有点儿乱。  一、那些年  自从16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后,萌了两百多年终于萌成了正果:到了19世纪中期,欧洲大陆的半数国家凭借着资本主义的逐步发展,充分享受到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国富民强,因此,也就有了足够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各种扩张及资源掠夺。其中,以英、法为首几个列强国家,更是殖民地遍布全球,同时这也标志着欧洲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但由于民主思潮和君主立宪制在欧洲各国推行进程有快有慢,所以当时一部分欧洲国家的实权还是由王室掌握,例如中、南欧各国。也就是说,19世纪其实算是整个欧洲从封邦建国的封建体制,彻底过渡到资本主义体制的最后阶段。这也就造成了有些国家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地工业化发展,而有些国家还在羞羞答答、磨磨蹭蹭地耗着。那个时代,可以说整个欧洲大陆都处在一种体制上交替、交接的纷乱状态。也正因如此,国家的体制转型、政治变革、社会结构的变更、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欧洲人意识形态上的开放感大大增强,再加上海外殖民为欧洲所带回前所未闻的新物种、匪夷所思的新哲学思想等,使得整个欧洲的文化和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是当时欧洲大陆的整个情况,现在让我们更详尽地缩小范围后再来说当时的奥地利。这个必须说,因为奥地利是弗洛伊德的祖国。  关于奥地利,我们就不往远说了——那会牵扯太多,几乎整个欧洲都得说一遍,深究起来连我自己都会晕,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比中国的春秋战国还春秋战国(所以我很佩服精通欧洲史的人),就让我们从19世纪初开始说吧。  奥地利在19世纪初(1815),通过维也纳会议拟定出以奥地利帝国为首的“德意志联邦”(其实是松散的邦联形式,而非结构比较紧密的联邦制)。企图重新建立“旧秩序”体系的欧洲政局以此来对抗早已席卷欧洲的民主思潮。这个德意志联邦仅存了几十年,经过1866年普奥战争的失败后被迫解体。1867年,奥地利与匈牙利签订了协议,又建立起了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目的还是维护旧体系)。不过奥匈帝国在沉浮50多年后,伴随着“一战”的结束(1918)也瓦解了。而弗洛伊德生于1856年(德意志联邦时期)奥地利的普利堡——当时叫作弗莱堡(注意区分,不是现在德国南部的弗莱堡)。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成年后的弗洛伊德始终对“德意志联邦体系”有一种亲切感——因为他生于德意志联邦体系下。  说起来欧洲自古以来基本都是打来打去、吞并来吞并去的。前面说了,感觉上很像我们的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的关系很暧昧。什么德国公主嫁给法国王储,英国王子娶了意大利贵族的女儿,或者德国人当了英王……不过亲戚归亲戚,打还是要打的。上层都这样,就更别提民间了。这样经过几个世纪后,欧洲人的血统被搞得很混乱,大多跟邻国沾亲带故(如果更进一步来说,其实整个欧洲也就两大主力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斯拉夫人)。所以,多数欧洲人并没有清晰的国界疆土概念。基于以上这点,我们也就不能认为弗洛伊德有扩张领土的意识了(我见过有一本书说弗洛伊德最初是支持纳粹思想的,这很搞笑),至少在当时联邦体制下,那是绝大多数奥地利人非常主流的观点。  另外,还要在这里强调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的欧洲反犹太运动。这个问题很重要,至少对弗洛伊德来说很重要——他是犹太人。  公元135年犹太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就被逐出耶路撒冷而游荡于世界各地。欧洲犹太人在中世纪时期(14世纪)饱受欧洲封建主与宗教僧侣的迫害,到了近代,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使得部分欧洲犹太人被歧视的现象有所改变。不过19世纪中后期,由东欧沙俄所掀起的反犹太浪潮又席卷了大半个欧洲,并一直持续到“二战”爆发。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是犹太人。所以,通过这个时代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件事——弗洛伊德的某些学术成就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受到的轻视甚至蔑视,与当时欧洲排犹浪潮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一些推崇弗洛伊德的人所强调的“弗洛伊德本人宽容大度,对早年的学术抨击并不在意”的说法,我认为不够客观。在当时欧洲排犹思潮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身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能怎么办?我认为他只有默默地承受着——这才是他保持沉默的真正原因:环境不允许他抗争。  其实,推崇一个人的学术观点并没有错,但是假如就此把那个人彻底神化并描绘成永远伟大光荣正确那就有点儿二了。人无完人,伟人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私心烦恼,也会恐惧,也会生老病死,但也正因如此才算是伟人——他超越了这些。反面例子是超人,我觉得超人就不算伟人。因为超人会飞,可以不吃饭依旧欢蹦乱跳,子弹打在身上就跟爆米花打在身上似的……嗯?好像扯远了。  关于“那些年”的话题让我们就此打住,来说说“那些事”。  那些事是指什么呢?是指当时的学术背景,为啥要说这个我就不解释了,明摆着的。  二、那些事  这部分我们拆分成两大块来说,第一部分是西医学,第二部分是心理学。先说西医学。  西医学属于医学的一部分,但并不代表就是医学。医学涵盖面很广,而西医学属于医学重要的组成元素。  西医,源于古希腊,强调自然和人的关系,注重饮食、作息、心态等。古西医的关注点是病人,而非疾病,这和中医比较接近——都一样跟哲学有着很大的联系。而近400年来,西医开始逐步从哲学体系中脱离了出来,依据解剖学、生物学、现代科技基础等重新进行了自身定位——这也就是我们目前接触得最多的现代西医学。有人认为现代西医完全脱离了古希腊西医,应该算是全新的学科。其实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近代西医很多地方还延续了古西医的一些理论基础,即便做了大量的改良但仍然没有彻底脱离古西医。从目前看,现代西医开始更多地吸收古西医和中医里面的自然调节理论。也就是说,整个医学开始以现代西医为主体,融合多种医学模式成型为真正的现代医学了,所以现今仅仅用西医这个词来表述西方医学,很显然不够客观,不够清晰。  但150年前可不是这样的。那么,19世纪的欧洲医学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呢?  自从17世纪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现代西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来,科技对于西医的发展变得极其重要。例如显微镜,解剖器具,临床诊断用的血压、体温测量技术,还有化学提纯技术等。到了19世纪,科学技术的逐步现代化对西医的微生物学(病毒及感染、疫苗)、临床外科、病例解剖、防腐技术、药性及药性成分的了解和应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时候,欧洲医学的体腔外科可以说是相当的发达。而且现今的许多临床专业也就是在那时候奠定下来的基础。例如:眼科、泌尿科、妇科、神经外科等。这当然是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情,不过,一些问题也就浮现了出来。  我就不用疑问句卖关子了,直接说吧:问题出在病理研究上了。  解剖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神经外科的进步,但是在临床神经外科的研究过程中,医师们发现了一些不能用外科医学解释的事情。例如:明明神经并未受损,但是患者为什么却表现出某种神经受损的症状呢?明明没有任何器质性病灶,为什么患者的症状却十分严重呢?比方说,一个女患者在丈夫去世后突然失明了,但是无论是眼科检查还是神经检查都无法查出明确病因,所以治疗上也就束手无策;或某患者莫名其妙地就瘸了,肌体骨骼并未受损,神经传导也一切正常,但患者的确就是瘸了……这种情况以当时的外科或者医疗技术都是无法解释的,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这个让19世纪西医师们抓耳挠腮的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本节的第二部分——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这个词源于希腊文。原文也可以翻译为“灵魂的科学”或“灵魂学”。其实希腊文中的“灵魂”一词也有“呼吸”的意思——这可以理解,没有呼吸人就玩儿完了。后来,对于灵魂学这个说法有所改变,变为心灵学——psychicalresearch。中间的过程就不说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找有关心理学发展演化的书籍来看。到了19世纪初,心灵学逐步划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我们要说的心理学,另一个是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超心理学最初叫超心灵学,这玩意儿说起来比较玄。什么遥感啊,远距离信息传递啊,甚至还有ufo都属于超心理学范畴,20世纪初甚至还有人把占星都加进去了……总之,至今也说不明白超心灵学到底是咋回事儿,所以在这里就不再提了,我们还是来说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心理现象。现在我们已知的心理现象包括:思维、记忆、想象、感觉、知觉、表象、情感,还有意志等。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注意,是目前的而不是19世纪的)这些心理现象源于神经对于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虽然这点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但是其详细解释那是相当的复杂,什么细胞储电,正负电反应,电磁场,电磁场传动,电传输,电传导,神经细胞负责通过编辑把刺激反应弄成电代码……诸如此类,别说一般读者了,就连很多专科学生对此也解释不清。而19世纪的时候对心理现象的解释则比较简单——神经反应。这就是说,150年前人类对于心理的认识虽然脱离了哲学范畴,但其认知仍很有限。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心理现象太复杂了。  这不是我为了写这本书而危言耸听,是真的。根据现代神经学的研究,心理反应与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后天自我完善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假如发育期内神经系统的功能涉及越多,那么神经系统的后天构建就越完善,同时神经系统的发挥也就更强——这就导致神经反应更加复杂。而反应越复杂,心理现象也就随之复杂。请读者先别不耐烦地打算翻页,让我试着说得通俗点:婴儿的行为和情绪相对成人而言很简单,对吧?为什么呢?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不够发达。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根据受到的外界刺激不同,婴儿的神经系统会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发育成长,这也就造成了神经系统发育的独特性——每个人都和他人不一样。以此为据,那么心理反应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对吧?这就是我要说的:心理反应,大多数情况是没有固定模式可言的(本能反应不算,那是先天神经机制)。  复杂吗?不,这还不算完,还有心理,是我们无法直接用感官感知的。你能摸到吗?你能看到吗?或者听到?都不行,只能意识到(通过经验判断)。这样说起来够玄了吧?差得远着呢,让我们洗把脸继续。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看不见它,摸不着它,但是心理功能却无处不在。只要有人存在,就必定有心理功能的存在,如影随形,因为心理活动支配着人的一切行为。想想看吧,我们生活在由人类组成的社会,而每个社会个体单元——人,都有着与他人不同的心理活动,这些活动又支配着人的行为,这些千奇百怪成因复杂的行为构成了人类社会……你说,心理学需不需要研究?19世纪的人们虽然没有那些现代神经学作为研究心理的依据,但是几千年来的社会进化已经让人们注意到了这点,并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心中反映出来的某些意志当作神力或者上帝的旨意来看待。  从19世纪初心理学自心灵学分离出来后(我倒更愿意用“进化”这个词),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有了许多细分学派。但是,真正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不仅仅是临床心理学),其中之一便是精神分析。而精神分析法的创始人之一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无论是在世时还是百年后,都备受争议。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无论是他的支持者或是他的反对者,都会毫不迟疑地给他一个光辉的头衔——影响人类进程的心理学家。  三、那些人  明明是说弗洛伊德,为什么要用这么个复数标题呢?因为弗洛伊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且他也不是同一个敌人在战斗。所以,就用了这么个标题。  让我们先从弗洛伊德的出生开始吧。  关于弗洛伊德大人的出生年份没有争议,确定是1856年无疑。至于具体的出生日期有两个说法。官方记录是5月6号,但是另有说法是3月6号。据称,出生证写5月6号是弗洛伊德的父母为了掩饰结婚前就怀有弗洛伊德的事实。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实在是没有考证的必要。再说这么牛的一个人,关于出生日期的这点儿绯闻真的不算啥。小品里说得好:“没有新闻的领导那不叫领导,没有绯闻的名人那算不得名人。”而且这点儿小事和我们史书中记载的牛人比起来可差远了!我们史书中的牛人出生时都是要满地红光、打雷刮风、半夜房顶升太阳的。牛人他妈怀牛人的时候,家里不是凤凰来筑巢,就是龙憋不住跑来下蛋。那排场是相当的大。所以这种出生日期的绯闻……小儿科啦!  1.. 天才+勤奋第3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2)  书归正传。前面说了,弗洛伊德生于当时奥利地的弗莱堡。弗莱堡是当时奥匈帝国摩拉维亚地区很大的一个镇子。1931年的时候改名为普利堡,现属于捷克领土。  弗洛伊德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雅各布、母亲阿玛莉。弗洛伊德在出生前就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都比他大20多岁。而且长兄伊曼努尔在弗洛伊德出生前就已经结婚,并且有了孩子——也就是说弗洛伊德出生后就很荣幸地直接担任叔叔一职,虽然这位叔叔比侄子还小1岁。不过这还没完,未满1岁的弗洛伊德又有了侄女——长兄的女儿出生了。于是在他幼年及童年期间,一直是这两个同龄却比他小一辈的玩伴陪着他长大的,这让当时尚且年幼的弗洛伊德对家庭成员的定位比较混乱。他成年后曾说过,由于年龄的问题加上自己小时候并不理解辈分到底是啥东西,所以童年时代弗洛伊德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长兄是自己的父亲,侄子、侄女是自己的兄妹,而父亲雅各布则是自己的爷爷。  弗洛伊德的父亲雅各布是一个毛纺织品中间商,主要工作是从家庭手工业者或小型作坊中收购纺织品后投放到市场。但是在当时欧洲那个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的时期(参看本章第一节),这种中间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后来出于经济原因,几经周折,在弗洛伊德4岁时,父亲雅各布带着全家搬到了首都维也纳。但这并没给雅各布带来任何生意上的转机,并且随着弗洛伊德弟弟妹妹们的出生,这一大家人生活得更为拮据。不过幸好有亲朋好友的不时接济,否则凭借雅各布那点儿微薄的收入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至于弗洛伊德的幼年和童年的确没啥大事儿可说,既没在3岁时背唐诗也没把鸭梨让给别人吃,更别提砸缸救人那类的英雄壮举了。相反,丢人事儿倒干了不少,例如尿床什么的。1865年,9岁的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斯波尔中学就读。斯波尔中学是当时维也纳非常有名的学校之一,其地位相当于我国的市重点中学(估计奥匈帝国要是有户口就读限制,弗洛伊德恐怕就需要另找学校了)。虽然小时候尿床,但从进入斯波尔中学的那天起,我们的天才终于爆发了。先是首年考试成绩优异,跟着次年考试成绩全校第一。请注意,从那年(入学第二年)起一直到他从斯波尔中学毕业,这个第一的头衔始终由弗洛伊德同学戴着,别人根本没有机会。由于弗洛伊德同学的优秀成绩被全体老师们认可,也可能是校方为了给其他同学一些机会,在入学3年后,也就是在弗洛伊德12岁那年,学校特许他每年只参加一次学年大考(每次都是榜首),其余的考试一律免考,爱干啥干啥。我猜那次大考的目的也是出于展示:同学们,请向弗洛伊德学习!  当时的弗洛伊德同学那是相当风光,不但能在别人焦头烂额备考的时候优哉游哉地看书,而且小伙儿长得还帅——不是我瞎说的,有照片为证。这要是放到如今,绝对是校草级别——功课好、长得帅,肯定到哪儿都有女生盯梢递纸条。不过天才美少年弗洛伊德并没洋洋自得四处闲逛,而是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继续刻苦用功,勤奋读书(保持第一不是凭空来的),这为他日后学识的渊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他还利用充裕的空余时间(不用备考)掌握了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古希腊语、拉丁语,以及他的种族母语——希伯来语。有些语言他甚至可以说得比学校老师还流利——也就是传说中的精通。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仰天长叹:不服不行啊,天才加刻苦,这要不成功简直就没天理了。  经过8年的中学生活后,17岁的弗洛伊德以“最优成绩”从斯波尔中学毕业,顺利进入维也纳大学的医学院,而维也纳大学在当时被誉为“欧洲的科学圣地”。  一所大学成立200多年就很值得吹嘘一番了吧,而维也纳大学在弗洛伊德同学入学的时候(1873年)则是已经有着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大学了(成立于1365年)。  说到这儿必须提一下维也纳大学。  维也纳大学称得上是硕果累累、人才济济(年头也在那儿摆着呢)。迄今为止,毕业于该学院的有总统、总理、联合国秘书长(伦纳和瓦尔德海姆),有历史学家(诺瓦茨,我记得他好像也当过奥地利总理),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泰纳)、遗传学泰斗(孟德尔)、物理牛人(多普勒)等。可以这么说,维也纳大学是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欧洲政界和科学界精英的摇篮。  在1873年的那个秋天,年轻的弗洛伊德惴惴不安地踏入这所早已闻名于天下的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对一般人来说,痛苦的高考结束了,总算熬过了痛苦的中学时代(好像弗洛伊德的中学生活并不怎么痛苦)。不过弗洛伊德不这么看,上了大学后既没忙着谈恋爱,也没沉迷于打游戏,反而更加刻苦学习。他一口气选修了大量课程(自然学科为主),平均每周大约30节,同时还定期去听有关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系列讲座。如果说中学时期的努力为弗洛伊德日后的成就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那么大学期间的刻苦,则使得弗洛伊德具备了远超同龄人的素质,从某种角度看,他甚至超越了自己的一些老师。  很快,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废寝忘食的刻苦使弗洛伊德在学术上有了自己的成就——他在生物解剖方面的新发现解开了一个海洋生物的谜团(我很希望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自己去查到底是什么)。他这篇出色的观察论文引起了奥地利科学院的兴趣,并且获得了在国家科学院宣读的殊荣,然后还被登载在科学院的学术报刊上。但是由于当时的弗洛伊德过于年轻,所以由他的生物教授克劳斯来代替他站在国家科学院的讲坛上宣读了那篇论文。在那之后,弗洛伊德被维亚纳大学著名的生理学家布吕克教授所青睐,并成为布的研究助手。  厄恩斯特·布吕克是早期对弗洛伊德的学术及日后研究上影响至深的第一位重量级人物(一共3位,另2位一会儿出场)。  在布吕克实验室,弗洛伊德再次绽放出光芒,他在神经细胞及神经生理的研究上接二连三地提出了新的发现成果。可以这么说,这些研究成果直接影响了神经生理学的发展进程,对现代神经生理学的促成奠定了不容置疑的基础。  接下来出场的是对弗洛伊德学术上影响至深的第二位人物——约瑟夫·布洛伊尔。布洛伊尔也是犹太人,他比好学生弗洛伊德大14岁,而且当时在维也纳就已经小有名气了。  弗洛伊德自始至终对布洛伊尔都非常尊敬(无论学生时代还是以后),曾在各种场合及很多著作及演讲中反复强调布洛伊尔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而实际上布洛伊尔对弗洛伊德的帮助不仅仅在研究和学术上,在生活上他也曾给予这位才华横溢却贫穷的帅哥很多经济上的资助,并且以各种方式持续了很多年。  弗洛伊德自从在布吕克教授的工作室接触到布洛伊尔后,两人便因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布洛伊尔向年轻的弗洛伊德讲述了自己曾治疗过的一个病例,这就是著名的安娜·o病例。这个病例让弗洛伊德非常感兴趣,他们曾在一起就这个病例的问题进行了无数次讨论和研究——可以这么说,当时他们关于对安娜·o病例的这些讨论,已经可以算是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法的雏形了。例如布洛伊尔的“谈话疗法”就对弗洛伊德日后的精神分析有着实质性的影响。也就是在这时期弗洛伊德同学隐约感受到,在人类意识之下,似乎有着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时光飞逝,1879年的夏天,弗洛伊德被政府的一纸征召令从实验室中拉了出来,成为一名军医官。  很显然,弗洛伊德并不喜欢军营生活,而且当时奥匈帝国还算平静,并无大规模战事(只有同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但实战规模很小),所以清闲的军医官生活反而让习惯于勤奋刻苦的弗洛伊德苦于无所事事,他更喜欢实验室。很快,在入伍半年后弗洛伊德就离开了军医院,被送上了军事法庭。经法庭审判后,弗洛伊德以“玩忽职守”的罪名被送入军方监狱,并在狱中度过了军旅生涯的后半年及自己24岁的生日。  这是咋回事儿呢?原来,某天弗洛伊德同学实在闲得难受,在医疗室看了半天报纸后就提前给自己放假了。凑巧,那天下午地方长官来部队视察工作,于是……好了,不管怎么说,在我们的天才出狱的同时也终于结束了兵役,他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他深爱的大学实验室。  在正常情况下,获得博士学位也就需要5年的时间,而到了1881年的时候,弗洛伊德同学依旧在维也纳大学忙碌着。算起来从1873年入学到1881年,除去1年兵役(其实是半年,还有半年蹲监狱),弗洛伊德在这个大学都读了7年了,怎么会这么长?原因很简单:还没毕业。  也许有读者会奇怪:你不是说他勤奋加天才吗?怎么7年还没毕业?蹲班了?  当然不是,原因也一样很简单:他压根儿就没去参加博士学位考试。  弗洛伊德实在是太喜欢学校生活了,所以,虽然他读书勤奋、研究成果不断,但是他并没有参加毕业考试——这样当然毕不了业。看样子他就打算这么一直读下去了,丝毫没有想上班挣钱的意思。不过后来家人无意中透露的一个事实,让这个“万年大学生”决定结束学习生活——当他得知自己的父亲为了供他上大学而披星戴月艰辛工作后,弗洛伊德惭愧不已,他决定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学业,目标是获得医学博士的学位。  那么弗洛伊德用了多长时间复习备考、完成全部医学博士考试并且写出冗长的毕业论文呢?  答案是:3个月。  在3个月的时间里,疯狂的弗洛伊德快速翻阅了一遍考试所需的全部课本就去参加考试了。而他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基本就是课本原文。  于是,1881年的春天,25岁的弗洛伊德同学顺利通过了毕业所需的全部考试,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而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给他的成绩评定是:极其优异。  写到这儿我也没话说了,只好再次重复那5个字——勤奋加天才。  2. 指引与歧视  弗洛伊德虽然勤奋刻苦,虽然成就斐然,但是他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期间依然只是个沉默的普通学生兼实验室最低等助理(无薪水)。那些光环、桂冠并没有为他带来荣耀和足以匹配这些成就的赞誉,其原因在于:弗洛伊德是犹太人。而且在大学生活期间,他甚至被学长暗示要低人一等。对此,愤怒的弗洛伊德曾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出身或者如人们所说的‘种族’感到羞耻。”  但除此之外,年轻的弗洛伊德还能怎样?当时大半个欧洲对于犹太人都报以这种态度,他只能忍受并继续保持着沉默。这种事情在弗洛伊德一生中并非是最后一次发生,而仅仅只是个开始。  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弗洛伊德接下来面临的是高校毕业生所面对的实质性问题——找工作。  欧洲的医生从业制度非常严格,获得医学学位只不过是个基本条件——哪怕你的成绩再优异也一样(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理论上的优异并不代表着临床经验的丰富)。年轻的毕业生必须经过漫长的实习期——几乎在每一个科都要待上一段时间才行。假如你是一个医科毕业生,并且志向远大想自己成立诊所单干,那还需要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由所在实习医院出具相关证明(没有医院会胡乱地出具这类证明)。  当时,年轻的弗洛伊德对于临床医学并不感兴趣,他更喜欢医学研究,所以他选择继续留在布吕克教授的实验室工作,具体职位是“示范实验员”。虽然薪水少得可怜,但这毕竟是弗洛伊德的第一份有薪工作。为了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他还跑到其他教授那里做一些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例如化学研究员等。虽然有两份工作的收入,但弗洛伊德也只是给父亲减轻了微弱的负担。实际上,雅各布还是需要给他一些生活上的补贴。此时,这个家庭已经是个有着众多人口的大部队了——弗洛伊德还有1个弟弟和5个妹妹。面对庞大的家庭开支,雅各布能供弗洛伊德读完大学并且获得博士学位就已经是个奇迹了。也正是这些来自生活的压力,导致我们年轻的医学博士终日闷闷不乐,当然,在学术上也就很难再有什么成就了。  弗洛伊德在布吕克实验室工作了一年多后,布吕克教授主动找上他,并且明确地向他建议了应对目前窘迫生活的办法:“不要继续耗在实验室了,转入临床医学,老老实实从头做起。”布吕克教授耐心地告诉弗洛伊德,想要在实验室混出头很难,因为示范实验员只是实验室教授助理中最低的一级,离助教还有两道门槛要过呢。要是想升到教授,起码还要再花上30年(这就算是火箭速度了)。并且教授名额是有限的,只有老教授去世或者退休,才轮到助教升上去。更要命的是,助教也是固定名额的,要等到助教去世或者……也就是说,弗洛伊德要是想混到教授的位置,估计那会儿早就抱孙子了。所以,“去医院吧,以你的能力必将开创出属于你的成就”。  于是在1882年6月,弗洛伊德怀着对布吕克教授的感激之情离开了实验室,进入到维也纳总医院开始接受临床训练。  我们的天才终于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抬起头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你必将开创出属于你的时代!  从1882年到1885年这3年期间,弗洛伊德的生活终于不是很贫穷了,而是比这还糟糕——更穷。他在医院实习期间的收入简直微薄到令人发指,甚至可以干脆忽略不计,用一贫如洗来形容当时的弗洛伊德也毫不为过。不过也就是在这期间,弗洛伊德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玛尔塔·贝尔奈斯小姐(她也是犹太人)。  用今天的话来说,玛尔塔算是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了,祖父是一位知名的犹太教教士。她的温婉、优雅气质及端庄漂亮是公认的——对于这点我依旧没胡说八道,有照片为证。实习生弗洛伊德虽然刻苦学习认真工作,但也没学傻了(如果学傻了那就只能说明他不是天才),所以对于漂亮的玛尔塔当然是一见倾心。而玛尔塔对弗洛伊德同样也是这种态度(帅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不过虽然两人情投意合,彼此爱慕,甚至很快就订了婚,但当时的弗洛伊德实在太穷了,所以玛尔塔的母亲比较反对他们在一起(很像爱情剧剧情发展),并且因此还举家迁往汉堡(看来打算用疏远来毁掉婚约)。但异地恋却并没拆散这一对金童玉女,分离后两人开始频繁地书信往来。在分离的这期间(差不多3年),弗洛伊德同玛尔塔的往来书信多达1000多封,有些信件竟然长达20多页。粗算下来,平均一天一封信,看样子维也纳和汉堡各有一名邮递员会很抓狂。第4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3)  既然写到这个年份了,那么让我们的天才先忙于写情书吧,这里另有个事儿需要单独一提。  1884年,弗洛伊德在一位教授的精神病诊所实习期间,发现了可卡因在眼科手术中的麻醉作用。在那个年代,这项发现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直到19世纪前半叶,欧洲的外科临床麻醉技术就远远落后于其医疗外科技术。虽然18世纪发明的氧化亚氮(俗称:笑气,一种麻醉性气体)可以麻醉外科手术患者,但是由于剂量掌握以及个人体质原因,所以在很多手术中使用并不成功——麻醉剂经常会在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失效了,病人会因疼痛醒来并大喊大叫。这时候要么医生、助理一拥而上把患者死死按住,要么直接给患者一棒子打晕,甚至有病人反而因此丧命……而眼科外科手术就更不敢想象了。所以,无须再多解释,读者们肯定就能明白弗洛伊德的这项发现有多么重要了。  遗憾的是,这项殊荣的桂冠当时并没有落到弗洛伊德头上——他把这件事儿告诉了一个眼科医生朋友,而那位朋友立刻用于临床手术并且获得了成功,最后还对外宣布了,但宣布的时候他没提弗洛伊德的名字。几十年之后,弗洛伊德在著作中写到了这件事,有好奇的记者找到了那位眼科医生加以确认,在沉默很久后,他终于把这项荣誉交还给了本应拥有它的人。  看来在实习的这3年中弗洛伊德并不是上班糊弄事儿,下班全心全意写信给女友——这项可卡因麻醉发现就足以证明这点。牛人毕竟是牛人,工作生活齐头并进,啥也不耽误。  1885年的下半年,挣扎在生活和感情边缘的弗洛伊德终于赢来了曙光。  首先,弗洛伊德经过在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等一系列专科实习后,顺利获得了维也纳大学独立讲师职称。这个职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授课拿钱,不授课没钱,那么一个职位。  要知道,在名牌大学不但入学竞争激烈,授课也同样竞争激烈。名校牛人多了去了,不是你有资质就能在讲台上威风,想讲课还得排队——排几年都不是新鲜事儿,就算急得你鸡飞狗跳也照样得排着。这么看起来,似乎这个职称不但没啥用反而是添恶心的?同学,你错了!这个职称很重要很重要,因为只有拥有这个职称才能开自己的诊所。对于贫困的弗洛伊德来说这无疑是非常实惠的(没办法,天才也得吃饭)。  说完工作说生活,玛尔塔小姐的母亲大人终于松口,不再坚持反对女儿同弗洛伊德在一起了。幸好这位母亲松口,否则将来她会后悔死,保不齐会撞墙痛骂自己当初怎么会没看上弗洛伊德这只潜力股。  暂时脱离了困苦的弗洛伊德争取到了一次为期半年,但是却带奖学金到巴黎深造的机会,师从欧洲著名精神病学专家——沙考特教授。也就是在巴黎,他跟随沙考特教授的时候,第一次见到了癔病患者。  名词解释:什么是癔病?  在前面第二节曾提过:明明没有任何器质性病灶,但患者却呈现出明显的症状;无论是眼科检查还是神经检查都无法查出确凿病因,患者就是失明了;虽然查不出肌体骨骼受损,可患者的腿就是瘸的……严格地说应该是精神症和癔病双重特征的表现(精神症的问题后面会解释)。而通常说的癔病更多的是指歇斯底里。病人会借由一些内心冲突、事件(不一定非是突发的)、暗示及被暗示表现出短暂的精神障碍或者肢体障碍。这时候病人的情绪或行为不能自控,作出激烈或极端的反应。最奇特的是,在癔病患者发病期间,甚至可以完美地“模仿”出其他器质性疾病的特征……我还是点到为止吧!否则写一本书也写不完,读者对癔病有个概念就成了。总的来说,目前所有不能认定病因的精神类疾病,统称癔病。假如你喜欢看某电视台的某解密栏目,恐怕对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  在法国期间,弗洛伊德发现当时被医学界公认的“只有女性才会得癔病”的说法是错的,男性一样会患癔病。其实“歇斯底里症”这个名称本身就是医学史的一个耻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歇斯底里”(hysteria)这个词的词根就是“hyster”——子宫。  亲眼目睹癔病患者发病给年轻的弗洛伊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对于癔病的病因也就十分好奇。而沙考特教授对于癔病病因的探究态度极为开放,甚至不拘一格。这一点也同样给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之前他所接触的这类癔病诊断都是粗暴地直接定义:神经受损或装病。  从现代精神病学角度来看,有些精神方面的问题的确是神经受损造成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精神问题都是神经受损造成的,还有很多其他成因。所以,沙考特教授算是在精神分析和精神研究领域给予了弗洛伊德非常好的影响及启发。这从弗洛伊德书房所挂着的一张油画就能看出:油画的内容是沙考特教授用癔病患者实例向学生讲述对于癔病的分析和诊断。  至此,这三位传说中影响弗洛伊德创建学说的大神都到齐了。他们是: 厄恩斯特·布吕克——弗洛伊德最初的导师;约瑟夫·布洛伊尔——弗洛伊德的学长,给予他生活上帮助的恩人,并且是第一个在精神分析上同弗洛伊德进行深入探讨的人;第三位就是刚刚我们说过的著名精神病科泰斗——琼·马丁·沙考特。  1886年深造结束后的弗洛伊德从巴黎回到维也纳筹备开设自己的诊所。同时他还担任着维也纳国立儿童病院的神经科主任(这是一所慈善性质的儿童医院,免费接纳贫苦的孩子入院,医生也没有报酬,甚至加入都全凭自愿)。在这之前,刚刚回来的弗洛伊德兴冲冲地向医学会汇报自己对于“男性歇斯底里症”的发现,而医学会对弗洛伊德的新发现不但没有重视,反而把它当作一个笑话。甚至有德高望重的专家级医生大声质问他:“弗洛伊德先生,请您告诉我,男人没有子宫,怎么会得歇斯底里呢?”在这种一边倒的保守学术气氛下,没人听信弗洛伊德的医学说明,甚至维也纳医学会还禁止他接待男性歇斯底里患者。理由荒谬得可笑——男人不会得癔病,所以男性癔病治疗是骗钱的行为。  面对这些,弗洛伊德再一次选择了沉默,但是他并未放弃自己的发现,并且坚信那是正确的。  尽管受到了医学会的打压,弗洛伊德还是迎来了一件让他高兴的事儿:同年9月,30岁的帅哥弗洛伊德同25岁的美女玛尔塔完婚。虽然弗洛伊德有点儿大男子主义+严谨+刻板(感情生活中也多少带点儿,例如玛尔塔夸奖别的男人他会不高兴),但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婚后他们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彼此忠贞不渝(帅哥美女佳话啊)。  3. 孤独  弗洛伊德终于自主创业了,漂亮老婆也在身边了,我们的天才就可以完全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了。  弗洛伊德在自己开设诊所的最初3年,也真正开始独立面对患者的问题——癔症和神经症。  癔症,前面我们说过了,那神经症是啥呢?  神经症,也叫神经机能症或神经官能症。按照学术的说法就是:以复合性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为主要致病因素……得了,我也不浪费时间敲字儿了,咱们直接用大白话说吧。神经症就是由一些复合型的心理问题造成人偏离常态。这种不正常有可能反过来影响神经和肌体能力,不排除有先天人格特质异常和非人格性障碍,不排除外因压力加大、加重带来的恶化或者反而减轻——也许有人对最后这点不是很理解:怎么压力大了还减轻了?举个例子吧,比方说有人平时散漫+糊里糊涂+比较废柴,一旦遇到某些突发情况,例如天灾或者大范围社会动荡,在这种环境刺激下,这位散仙突然作风严谨了,头脑清晰了,领导力超群了……这不是平时他装,而是外在压力唤醒他的某种人格中的特质——虽然看上去似乎这是件好事儿,其实按照病理来说依旧算是一种极端反应。  那么神经症平时的病症都有什么表现呢?  例如神经衰弱、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都是在神经症范畴之内。至于更具体的表现形式那就太多了,比方说:过度敏感、多疑、耳鸣、心悸、失眠、焦躁,等等。我想读者现在应该对神经症这个词所代表的含义有所理解了吧?不过在这里有一点强调下,到目前为止许多国家都不承认有“神经症”这种疾病(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也把这项分类从精神病中剔除了),不过我国学者还是认为神经症属于客观存在的临床实体——关于这点,对于那些有一定医学知识的读者,我必须强调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意义大于医学意义。这也是一个必须要正视的客观情况,所以刚刚说这些并没有涉及学术争论范畴。  写到这里,尽可能非学术、尽可能简单浅显地讲就是:癔病比神经症夸张得多。癔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歇斯底里,但原因不详。也就是说,癔病付诸于非理智、非控制行为更多;而神经症在病症表现形式上相对弱一些——这也就是刚刚提到的为啥很多国家不承认神经症的原因。  话题跑了这么远,现在该拉回来了。  弗洛伊德对于癔病和神经症的成因很不理解,他所学到的知识并没有对这类奇特的病症有任何解释。于是,也许是严谨的性格所致,也许是出于学术态度,他在1889年夏季专程前往法国的南希,希望从南希的催眠师们那里得到对于神经症和癔病治疗的帮助。  从1886年到1889年,弗洛伊德虽然没有发表什么著作(只有在1888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是关于儿科疾病的),但是这3年的临床实际接触,可以称得上是弗洛伊德学术生涯中所获得的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这期间他尝试了用各种疗法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包括催眠)并观察疗效。当时的弗洛伊德深信催眠对于神经症及癔病的治疗功效,所以他决定前往法国南希。  在法国南希期间,弗洛伊德认真地学习了催眠技巧,并且亲眼目睹了大量的催眠实例,同时也观察到了很多催眠细节及被催眠者的情况。很快,他得出一个结论:催眠对于治疗精神疾病的作用是有限的——这远远不够。但也正是在这期间,弗洛伊德发现了一个秘密,那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个发现令他非常惊奇——那丝毫不亚于你突然发现自己家卧室门居然就是机器猫的任意门一样——通往未知的世界。他在自传中曾这样描述:“在人类意识的背后,很可能还隐藏着一种强有力的、尚未被重视的心智过程。这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不用我再多说,想必读者们已经清楚了,弗洛伊德所指的就是彻底改变心理学进程的潜意识(关于“谁发现潜意识”这个问题的争议,我会在后面章节加以说明)。  写到这儿,有个名词必须要说说了,这也是很多读者感兴趣的,套个畅销书的书名吧:催眠是个什么玩意儿?  催眠是个非常好玩儿的玩意儿,但是,催眠不是什么神秘的玩意儿。催眠的实质性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媒体夸大了。话说媒体一向很喜欢进行揭秘或者爆料。所以,催眠——这么猛的料怎么会被放过呢?不过我们要客观地认清一个事实:不是媒体人成心危言耸听,也不是媒体人成心犯坏忽悠,人家也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搞点儿花样提高下收视率,媒体人怎么奔小康啊?娱乐嘛,别太认真。  真实的催眠,其实跟特异功能无关,更不是法术。催眠是运用暗示、放松、集中注意力、单调刺激、想象等手段使被催眠者进入到一种似睡非睡的意识恍惚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被催眠者的自主意愿和自主判定大大地被削弱(注意,是削弱而不是丧失),从而能够遵从催眠师的指示或指令,作出相应的反应。需要强调的是,被催眠者在整个过程中,神情恍惚行动迟缓的主要原因(目前所知的)是:意识并未完全失控,只是放松而已。或者说得更直接点儿——暂时交付出部分自主判定权给催眠师。聪明的读者看到这里肯定已经明白了催眠的第一要素,那就是信任。  我的编辑是学心理专业出身的,她曾经很精辟地总结过这点:“信任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构成催眠或者可以说催眠不成立。”对于这句话我很赞同,的确就是这样的。也许有读者会站出来反对:催眠讲师在讲述或者进行实验性的群体催眠时,为什么那么多人哭得死去活来或者昏昏然并唯命是从?难道说那么多人都立刻就信任催眠师了吗?  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群体性上了。  群体性催眠相对个体催眠反而更容易些,因为人的情绪是会被互相影响的,并且在进行个体催眠的时候,被催眠者警惕性要高很多……这样下去似乎会没个完,而我也相信读者的领悟能力远远超出我所估计的水准,所以关于催眠的问题还是就此打住吧,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翻翻相关书籍,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这本书里我就不再继续转述那些理论及实验了。  不过,催眠对于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在弗洛伊德之前,催眠并没有被真正引入到医学界并受到重视,这也是催眠之所以被妖魔化的缘故。我们的弗洛伊德早在学生时代(大学)就目睹过催眠术的过程及效果,曾经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所以在日后的精神问题治疗中,他对催眠术一直青睐有加。但是由于维也纳医学界对于催眠的质疑和认识不够深刻,所以他在行医3年后才跑到法国专程去学习催眠术,因为那里对催眠术的态度很开放,并且已经开始尝试着使用催眠术探究精神方面的问题了。  前面说过了,虽然弗洛伊德此行掌握了催眠术,但也明白了催眠术并不能完全解开癔病及神经症的更深层疑团。不过潜意识的发现却足以抵消他对此的遗憾,因为这几乎标志着心理学的开创是必然的。  当弗洛伊德回到维也纳后,他一面同布洛伊尔继续研究着癔病的问题,一面经营着自己的诊所。  布洛伊尔深知在那个歧视犹太人的环境下弗洛伊德所面临的艰辛,所以布洛伊尔无私地以个人声誉作担保,不断地把自己的患者介绍到弗洛伊德的诊所里,不但直接为我们的天才带来了收入,并且也让他借此获得了更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1895年,通过多年的研究和累积,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也有翻译作《癔病研究》)一书出版了,这是这对学术伙伴的第二本联名著作(第一本是1893年出版的《论歇斯底里现象的心理机制》)。这本书的诞生标志着精神分析法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没错,精神分析法不是完美的,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但也必须承认,这是目前已知对心理辅导、心理分析、心理治疗及研究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说《歇斯底里研究》一书伟大,并不为过。  但伟大归伟大,当时医学学术界可不买账。为啥呢?因为没人这么干过。  这本书在维也纳出版后,学术界最初的反应很奇特——沉默。第5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4)  沉默了没多久,专家泰斗们开始陆续表现出质疑,除了对学术上的质疑还有对病例范例上的质疑——对于这点可以理解,实际上这也是精神分析法的一个局限性问题(后面的章节我们会详细说明),此外还有一个那些专家、泰斗、教授、权威们不愿说出口的原因……就让我来替他们说吧:这本书是由两个犹太人写的。  最初的质疑呈零零星星的状态,天真的弗洛伊德以为大家都没看懂,为此还于1896年专门在维也纳精神病学及神经病学的学术会议上做了一个关于这本书内容的讲演。而讲演结束后,会场依旧像这本书出版后的反应那样沉默。  没啥说的?那就散会吧。  就在弗洛伊德怀疑是不是自己表达得不够完整、清晰,或者有啥没说明白的时候,他得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这次学术会议的主持人——一位历来对弗洛伊德很友好的医学界资深人士,对精神分析的评价是——科学神话。  这句话旋即传遍了维也纳医学界,精神分析成了同行们的一个笑话。  可想而知,此时弗洛伊德是什么样的心情。紧接着,布洛伊尔因为不敢继续支持精神分析法这个学术观点——也就是说他不敢以此来赌上自己的名声(他当时在医学界已经很有名了,并且被誉为“可爱的布洛伊尔医生”),所以就此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面临学术歧视、不被理解,以及好友的背叛,弗洛伊德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迎来新的噩耗——1896年的10月,父亲雅各布去世。  雅各布一直都以弗洛伊德为荣,他深爱着自己的这个儿子,甚至有点儿到了纵容的地步。在弗洛伊德17岁的时候,因为疯狂购书而欠下书商一大笔钱,最后是父亲雅各布从本来就不宽裕的收入中挤出钱支付了这笔账,并且没因此抱怨过一句。因为雅各布坚信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对于这点,老雅各布猜对了,只是,他没能看到那一天。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已经40岁的弗洛伊德痛苦不堪,甚至使他患上了严重的神经症,并且身体健康状况也起伏不定。  如果弗洛伊德就此被击倒,那他就不是弗洛伊德了。在这么糟的情况和形势下,他依旧继续着自己的精神分析研究。  上面这一段仿佛是个励志故事……难道不是吗?  我不这么看。  这不是故事,都是真实的。弗洛伊德也是人,是100多年前活生生的一个人。而当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多艰难困苦,承受了这么多沉重打击后,还能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不应该只是羡慕那些伟人的荣耀与光芒,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所经历的艰辛之路。那条路上荆棘丛生,遍布着锋利的碎石,每前进一步都将洒下淋漓的鲜血并承受着常人难以忍耐的痛楚。当一个活生生的,与我们同样有着七情六欲的人,孤独地挣扎着走到这条路的终点的时候,荣耀与辉煌对他们来说则不算是什么奖品,而是他们应得的。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一切,并且没有在这条路上倒下。  这,才是我看到的。  4. 曙光  让我们洗把脸继续,因为通往辉煌的道路是坎坷艰辛的,所以弗洛伊德的苦难并没有结束,还在继续。  在继续研究精神分析的时候,弗洛伊德发现有些问题的根源直指患者童年时的经历,并且部分内容与童年的性经验与性创伤有关。所以他接下来发表了关于儿童被动性经验和性经历对心理影响的论述,这就是著名的“性本能理论”。  这回学术界没有再沉默,而是立刻一片哗然,并且把这个理论定义为“肮脏的”、“下贱的”性变态理论。如果说之前的学术排挤是噩梦的话,那么这时的弗洛伊德就是坠入了地狱。  首先他被迫辞去在国立儿童病院义务做了10年的神经科主任职位,而后他的许多故交和同学都开始疏远他,并且他那曾经门庭若市的诊所也变得门可罗雀。至此,弗洛伊德因为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学术排挤、失去地位、面对孤独、穷困潦倒。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确是这样。  弗洛伊德并没作出任何妥协,依旧忍受着这一切。学术排挤就排挤吧,自己继续研究;地位没有就没有吧,反正犹太人一直在不同程度上被排挤着;寂寞就寂寞吧,那就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研究和病患身上;经济基本靠积蓄了,省吃俭用加上少得可怜的收入,还是能过下去的。就这样,我们的天才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潜心于精神分析的研究和实践。但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些通过精神分析法治疗后有了明显好转的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怀着感激与敬意记住了这个名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在独自继续研究潜意识及精神分析的时候,弗洛伊德发现做梦现象和潜意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患者童年的经历与精神及神经质患者那“深藏的源头”都会在梦中显露出来。这个发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能够更多地窥探到神秘的潜意识世界。同时这在整个心理学史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弗洛伊德深知,仅仅有了这个发现还是不够的,他需要验证——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因为任何惊人的发现若是没有严谨的验证及近乎偏执的反复分析,那么都将不具有实际意义。  接下来就是拿谁做实验的问题了。他在经过反复认真地考虑后,认为自己是最适合的,因为很多生活经历、很多想法、很多梦境只有自己才能详尽地描述并且加以分析。但那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这是学术论证,你最后还是要给人家看……也就是说,这将暴露自己的大量隐私。  好多年前我读到那些隐私的时候,对弗大爷(绝非贬义)的行为充满了敬意——为了理论的立论而献身。但是当我多年后尝试着自己分析并且自己解析自我的时候(无论梦还是别的什么),我才真正地懂得这是为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这样:相比较而言,对那些隐蔽思想的保密,远远不如透彻地分析更为畅快淋漓,而且不能否认,对于当时的弗洛伊德来说,这更是一种宣泄。  弗洛伊德不是傻子,也不是那种爱谁谁的二愣子,他很在乎身边的人以及保护那些隐蔽的思想——这两者通常是有关联的。假如他把对一个人的印象,无论好坏都一股脑儿地展示出来,恐怕对方会对本来就“声名狼藉”的弗洛伊德更加敬而远之,就算他反复强调自己其实很喜欢对方也没用。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对自己的某种扭曲及对缺点的夸大,但从别人的观察角度难免会产生一些扭曲的印象。所以,如果仅仅是自己分析着玩儿也就无所谓了,但是假如要彻底地把这些按照步骤慢慢暴露出来,并且逐一加以分析,最后展示给大家看,那么本来朋友就少得可怜的弗洛伊德会更加孤单——“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那肯定得罪人。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即便如此,深刻分析并且把它们彻底坦露出来还是具有快感的——那种不分析到底不罢休的精神状态是会上瘾的。也正因为如此,我终于理解了弗洛伊德当时的心情:来自种族的歧视、来自学术的排挤、来自生活的压力、来自不被理解的孤独与困惑,都不能阻挡我对学术的严谨态度,我会继续坚持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方向。还有更多的挫折吗?那么让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来承受吧,因为我这一生注定要追寻真理,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当时的他是真的豁出去了,他打算抛开一切去追寻真理。  命运就是这么喜欢捉弄人,当一个人舍弃自我的时候,他反而会拥有全部。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弗洛伊德做到了。  沉寂了几年后,在1900年,弗洛伊德通过这些年的经验积累和分析研究,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梦的解析》(其实具体出版时间是1899年11月4日)。  出版后的最初那段时间,学术界的反应依旧是沉默。而弗洛伊德对这本书却寄予厚望,他希望这是他理想之路上所经历的最后一次考验。  是这样吗?是的,这的确是晨曦破晓前的最后一刻,虽然这本书足足沉寂了将近10年。  不过梦的解析的理论显然比书传播得更快。  沉默过后,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仿佛大型交响乐开头那几个音符似的,一些零零星星的支持和批判分别跳了出来。紧跟着,一些认真的分析文章开始出现在报刊和学术杂志上,慢慢地那些分析文章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长,有些甚至长达十几页。渐渐地,乐队的低音管带出全曲的主旋律:一些学术界的资深人士开始向弗洛伊德表达敬意——中间插入了来自个别人无聊的谩骂攻击以及诬蔑式的批判,而此时那些被弗洛伊德治愈的患者,开始愤怒地反击,同时那些拥有学术良知的声音也在逐渐加强……最后声音彻底扩散开来,并且成为不可阻挡的洪流——学术界终于再一次哗然了。  但这次是对弗洛伊德的赞誉和溢美……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奇妙的 过程。  写到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当时的欧洲医学界和科学界虽然古板,但基本还是尊重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并非像欧洲旧教会那么丧心病狂——打压伽利略,烧死布鲁诺。所以在这件事上就算弗洛伊德是个犹太人,就算弗洛伊德发表过“肮脏”的理论,最终医学界还是认可了弗洛伊德所创建的学说。当然了,客观事实也不允许古板的泰斗专家们蔑视这个理论,否则被治愈的患者也不干。就像某药品的宣传词说的:别看广告,看疗效。  所以,当时虽然依旧有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其实至今仍有),但是谁也没办法否认精神分析法及梦的解析对于癔病治疗所做出的贡献,就算那些反对弗洛伊德的医生也不得不向病人推荐:“嗯……也许……你应该试试到弗洛伊德诊所那里去,他也许会有办法。”  而此时的弗洛伊德在干什么呢?开香槟搞发布会庆祝吗?他恐怕没那个时间。因为这时候在他诊所排队的已不仅仅是奥地利的患者们,还有整个欧洲甚至来自其他大陆的患者。  终于,我们的天才开始绽放出第一缕耀眼的光芒。  在《梦的解析》发表两年后(1902年),弗洛伊德接受了《新维也纳日报》的建议,成立了著名的“周三心理学会”。学会最初的核心成员分别是:阿德勒、卡梅勒、利特勒和斯泰克尔。一般读者不知道这些名字,没关系,这很正常。但假如你毕业于心理学专业,说自己不知道这些名字代表的是啥,那我给你个建议:复读吧。  顾名思义,周三心理学会就是每周三进行的学术聚会,而每次的会议记录都会发表在次日的《新维也纳日报》上。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08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对弗洛伊德本人和精神分析的推广都有着很好的宣传作用。同年,通过一些曾接受过弗洛伊德治疗的上流社会人士的积极努力,弗洛伊德得到了早该属于他的那项荣誉——维也纳大学荣誉教授头衔。这项荣誉虽然来得晚了一些,并且有些变味(荣誉教授),但毕竟也还是来了。不过这同弗洛伊德今后所将获得的荣耀相比,却是如此微不足道。  1900年到1907年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逐步推广期。在这期间,弗洛伊德与自己的学生和理论推崇者(终于不再孤独)不断地完善精神分析以及《梦的解析》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由联想。在这期间他还发表了《性学三论》(1905年)。至于《性学三论》都说了啥我在这里就不阐述了,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查阅。  就这样,到了1907年年初,弗洛伊德见到了前来“朝圣”的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我估计可能会有“荣粉”对我刚刚那个用词表示不满,对于这点我不想争论,甚至认为争论本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具体理由请分别参照弗洛伊德与荣格的自传,还有荣格自己在一些学术论述中所提到的那些“我带着崇拜与无比崇敬的心情”等用语,都将证明我并没有胡编乱造。  荣格是在20世纪的头几年知道弗洛伊德的,同时接触了精神分析以及《梦的解析》。而与之进行思想接触是在1906年,荣格把一些自己的论文以及著作寄给弗洛伊德,从此两人开始书信往来。一年后,也就是前面说过的1907年,荣格前往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  在共同的兴趣下,两人一见如故是必须的,而且进行了超长时间的首次交流。弗洛伊德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荣格具有一种领袖的气质。而面对弗洛伊德的荣格不仅仅是荣幸,也深刻意识到了弗洛伊德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这次会晤可以说是心理学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晤,因为这标志着精神分析法由此向着更为广泛的领域推进。  1908年4月,所有周三心理学会的成员(此时周三心理学会的核心成员已经有包括荣格、布洛伊勒、李克林等十几人了)一致认为这个学会的名字太泛了,应该更加精准一些。最后经过商定,周三心理学会更名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而几周后(当月26日)的那次精神分析成立会议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小范围学术研讨——参与者来自将近10个国家。至此,弗洛伊德所创建的精神分析学为如今的临床心理学奠定了实质性的基础。  当然,反对或者质疑精神分析法及梦解析的人还有很多,很多精神或神经治疗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严重质疑精神分析及梦解析的可信性,他们始终认为这是个精心修饰过的科学骗局,是个谎言,是伪科学或者科学神话。这种争论和质疑至今都依旧存在,算起来已有100年了!  持这种观点的很多人认为梦的成因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器质性刺激所带来的反馈罢了,再加上做梦者最近的刺激性记忆,所以就造成了某种梦。  对这些观点,我个人不在这里作任何评述,实际上我很支持质疑权威的做法,这也是使科学更加完善或者进步的动力,否则我们现今所有的科学领域都将停滞不前。而且我也很希望读者能够在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去判断或分辨。但是,请注意一点:当我们看到反对意见的时候,不应该急着下定义或者跟随,而是应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因为在反对声中毕竟还是有人浑水摸鱼或者带着某种动机瞎起哄的。例如我曾经看过一篇论文,通篇内容批驳梦解析及精神分析法并且严重质疑自由联想的治疗意义。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这篇论文在批判完成并且下了“这是伪科学”的定义后就戛然而止了。我觉得吧,这事儿就没劲儿了。破而不立,你什么意思?纯批判,你又不进行其他学说、流派的推荐或支持,难道要我们还回到“棒击疗法”去不成?所以请读者对这类批判完全无视好了,因为有些人批判别人不是为了宣扬真理,而是为了抬高自己。如果从心理分析来看,这是非常好玩儿的一种心态……还是不说了,这个乐趣留给读者自己体会,到时候读者会发现那将是一种很有喜感的体验……总而言之,破,很容易;立,很难。对于破而不立,我个人观点:比较扯淡。第6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5)  拐弯儿拐得够远了,让咱们继续回到20世纪初。  在精神分析学会正式成立后的第二年——1909年8月,弗洛伊德乘坐“乔治·华盛顿”号邮轮应邀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克拉克大学参加该校20周年庆典并进行演讲。  马萨诸塞州地处美国东海岸北部,比较靠近加拿大,属于新英格兰区。因为“massachusetts”这个词曾经被翻译为“麻萨诸塞州”,所以我们习惯将其称之为“麻省”。而克拉克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如雷贯耳吧)齐名,强项专业是心理学和地理学这两科。这么说吧,你要是学心理或者地理的,出身于克拉克大学并且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那就连写简历找工作的时间都省了——会有相关公司或者机构跑来用高薪勾引你的。  1909年9月,当53岁的弗洛伊德站在克拉克大学的演讲台,看着下面屏息倾听的人群时,心中感慨不已。他清了下嗓子,定了定神,开始了他在美洲大陆的第一次演讲,主题是精神分析。  “女士们,先生们:来到这个新大陆,面对着这么多怀有希望并且学习态度诚恳的听众作演讲,我感到既新鲜又有些不安。我之所以享有这样的荣誉,无疑是因为弗洛伊德这个名字与精神分析学主题的联系……”  在演讲的最开始弗洛伊德就谦逊地强调:精神分析学的诞生,自己起的只是辅助作用而已,真正的创始人应该是布洛伊尔医生,自己最多只能算是个勤奋的学生而已……演讲的实质内容从安娜·o病例开始,通过实际病症来逐步解释精神分析的主要构成:潜意识、谈话疗法、自由联想等。在涉及性问题的时候弗洛伊德并没有对此避讳,只是在措辞上小心谨慎地把所有观点清晰地讲述了出来。而在儿童性心理问题上,最初弗洛伊德还犹豫了几秒钟,但是最终还是决定从科学角度出发,暂时抛弃一些无聊的纠结进行详解。  当演讲结束后,弗洛伊德略带不安地看着观众,他担心会遭到像欧洲学术界那样的反应。令他吃惊的是,雷鸣般的掌声长时间地使整个会场沸腾了。他愣愣地站在台上,看着下面那些充满崇拜及热情的眼神,感慨万千。  当他独自在困境中挣扎的时候,从未想过会有这一天。  出乎他意料的是,美国这个新大陆对弗洛伊德的热情不限于会场,媒体的态度也空前的友好。几乎每一家像样的报纸都纷纷辟出专栏来报道这位精神分析之父以及他的学说,并且毫不吝啬地使用各种溢美之词来赞扬弗洛伊德以及他伟大的成就。  弗洛伊德在美国一共进行了5场演讲,每场都是爆满,并且演讲的内容都被详细记录后发行出版、广泛传播。除演讲外,他当然还游历了美国东海岸部分知名景点。不过,对他来说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正是其中那些年轻的医师和学者,为日后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成为世界精神分析界的中心,做出了不可抹杀的功绩。  说到美国精神分析界,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从写下这章的第一个字起,我就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写。大约一个小时前,我再次看到了这本书的书名——《人人都能梦的解析》,所以我还是决定写出来。  这个问题就是所谓精神分析的资质问题。  在1927年的时候,弗洛伊德曾经出版过一本叫《非职业精神分析问题》的小册子,看名字也能猜出这本小册子说的是啥。而他写这个的原因就在于表明自己对精神分析资质的看法。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学已经很成熟了。当时美国的精神分析家认为,只有经过专业医学训练,有着专业医学背景的人才可以为患者提供精神分析治疗。而欧洲精神分析界以及弗洛伊德本人都反对这个论调——这本小册子就是弗洛伊德对此所持的观点。欧洲精神分析家们认为,实际做精神分析的时候会涉及很广的知识面,例如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历史、民俗民风、神话传说,甚至还有可能同人类学及社会背景有关,如果仅仅用医学资质作为要求,其实反而会限制精神分析的参考依据和实际效果。但是美国那边认为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医学常识都没有,怎么能为别人做分析治疗呢?为此,欧美精神分析家们争论不休。而我个人的态度从这本书的书名就能看出来——我是支持欧洲观点的。  这并非因为我不是一个拥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士,而是我之前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的一个客观事实。  就在1909年弗洛伊德的美国之行后,美国人对精神分析法推崇到了一种风靡流行的地步,几乎民众都在争相用精神分析法来为自己或者他人做精神分析。很显然,这是一件相当糟糕的事情——直接滋生了很多江湖神棍或者医学骗子——他们通过宗教和所谓仙术渗透进精神分析学中来推行自己篡改后的“精神分析法”。这种行为使得美洲大陆的精神分析学界蒙羞,同时也给那些本来就反对精神分析的人以口实。所以,美国精神分析学界最终用专业医学资质来限制了使用精神分析法提供治疗的人群。也就是说,其实这么做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出于知识垄断或学术独裁。  既然说到这里了索性就多说点儿。  当年美国民众流行精神分析也是有根源的,让我们来对此作个分析: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个移民国家,很多当初移民到美国的欧洲人多数都不是有钱人或者贵族,90%都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平民。虽然当时美国已经建国100多年了,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而且精神分析法这种高级玩意儿看上去似乎不是很难,只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并通过一些小手段就可以作一定程度的心理分析(非常有限)。这点对于就算只受过一般教育的人来说,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医生干的事儿我也能干,那多爽啊。比方说我吧,我小时候就很想当个医生,穿着白大褂、拿个听诊器、皱着眉认真地听着什么(当时并不知道医生都在听什么)……总之,很权威的感觉。出于这种心理,精神分析法大行其道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使用者知识面再广一点儿,并且把自己所专长的东西再加进去,就完全可以弄个别人不懂的精神分析法出来(例如加入大量的宗教元素,借此在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的人群中传播个邪教并不困难,当然不能向北方向发展)。当然,美国人喜欢新奇东西的天性也不容忽视,在这里我们就不作过多分析了,点到为止。  上面这段其实就说明了我的态度。我赞同非职业精神分析家们提供精神分析,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先用自己做实验,反复地实验,并且不厌其烦地加以确认。假如老兄你天资聪颖灵慧智巧,那恭喜你,你会掌握得很快,然后最好能再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并且接受一些专业训练(例如催眠和启发自由联想),那么你也许真的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更具体的过程我就不详细说了,请参考弗洛伊德求学期间的刻苦与努力……至此,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  在弗洛伊德启程回欧洲前,获得了一项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荣誉——这趟美国之行的邀请人克拉克大学校长霍尔博士代表麻省克拉克大学,亲自授予弗洛伊德名誉博士学位。  说起来,名誉博士可是个稀罕玩意儿,得到这份荣誉比直接考取难得多。因为你的能力和声望必须超越考取这个学位的能力才可以获得——尤其是名校的。因为颁出这项荣誉的名校将以你为荣,所以说这是相当有难度的一件事儿。当然了,具体事情还要具体区分,例如“某太平洋大学”所授予的这类“荣誉”头衔就属于耻辱范畴,跟名校授予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但这项荣誉对弗洛伊德来说不仅仅是一顶新的桂冠,还有更重大的意义。让我们用他的答谢词中的一段来说明这点好了:  “这是对我们所付出的努力,第一次正式的合法的承认。”  为期一个月的美国访问后,弗洛伊德乘“威廉一世帝王号”客轮回到了欧洲。他自己对这次美国之旅极为满意,并且在今后的著作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回到欧洲后,医学界虽然依旧在为精神分析到底是不是伪科学继续争论着。而弗洛伊德则依旧保持着他的沉默——反正我不沉默你们也继续吵吵个没完,既然你们有闲工夫那就随你们喜欢吧,我继续潜心于研究——毕竟,我的学说已经被认可了。  所以这段时期虽然反对声不断,但并没对弗洛伊德先生造成任何影响,相反他的追随者和学生越来越多。总之,弗大爷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  5. 分离与捍卫  从1909年到1910年期间,弗洛伊德的大量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并出版。同时他在访美期间的演讲也被辑录成《精神分析五论》后出版,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没闲着,著名的《一个五岁男孩恐惧症病例分析》(也有翻译作《狼人》)和《歇斯底里发作概论》等知名论文也相继发表(后来一些论文被收集整理成《精神分析短论集》)。  不过,在这一帆风顺的背后,随着投身于精神分析队伍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  那是只要有人类聚集就一定会出现的问题——权力之争。  1910年3月在德国纽伦堡召开的第二届精神分析国际会议,可以称作是精神分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这个里程碑树立的过程却是痛苦与混乱的。  荣格曾经向弗洛伊德表示过,他认为精神分析领域不应该有核心与外围之分,而应该是民主的,这样才能促进精神分析法本身的推进和完善。弗洛伊德对此也表示支持,并且委托自己的忠实弟子——匈牙利心理学家费伦齐对精神分析全球组织的框架说明进行起草。不过这份框架说明还没等公布出去就遭到了部分精神分析协会元老的一致抗议。抗议的内容我就不转述了,因为其核心问题只有一个:我当年劳苦功高,为啥没我的份儿?弗洛伊德耐心地向大家解释:精神分析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地位,不是我们这一小撮人的功劳,欧洲各国学术界的响应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为了鼓励其他国家心理分析协会的发展,关于精神分析国际协会的头衔让出去还是有必要的,而且维也纳本身就是精神分析的发源地,作为这个学说的精神圣地是不用从形式上来肯定的,所以无须加冕。  但弗洛伊德的无私并没消除一些元老级人物的不满。随着弗洛伊德在大会上宣布自己让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头衔,由荣格担任的时候,元老们的不满到达了顶点。以阿德勒为首的一些早期周三协会核心人物怨声载道,抱怨的主题不是弗洛伊德为啥让贤,而是为啥不让贤给我?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分析协会的骨灰级人物,同时在精神分析学术发展和建设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所以对于他的这种做法我不想作任何评价,也没兴趣站在某某制高点去批判。对此我只能说:这是人类令人无奈的缺点。  弗洛伊德虽然为了挽回协会的分裂而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他表示自己让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的宝座,由阿德勒来担任。但此时他也很清楚,分裂将是在所难免的。  说完这些,我们现在就能总结这届精神分析国际会议的成就了。  首先,通过这次会议的汇报,能够确认精神分析不再仅仅是用于医疗了,它还在艺术领域和教育方法上进行了尝试并获得了成功(如今的应用更广)。  其次,源于这次会议的权力之争,由那些不满的元老所率领的各个派别开始打出自己的旗号——这标志着精神分析这门学科已经“成熟”到由于学术见解的不同而产生分支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里程碑)。  我猜不出就这个问题弗洛伊德是怎样的复杂心情,应该是痛心大于欣慰吧。  在这次国际会议结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弗洛伊德的预感应验了:阿德勒宣布退出协会,另组建了“自由精神分析协会”,并被推举为主席。  弗洛伊德能说些什么呢?他只能向老朋友及弟子们抱怨下而已,并且同时他也隐约察觉到,分裂也许还会发生。  在他回到维也纳后,在写给费伦齐的信中有这么一段:“……无论如何,那毕竟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可以这么说,这项工作必定对未来产生广泛的影响……”  我们的天才问心无愧。  1911年,在德国魏玛举行的第三届精神分析国际会议算是给了弗洛伊德一个小小的安慰。大会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顺利进行,各方均回顾了多年以来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热烈友好的讨论……总之,气氛祥和。  而此时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在这几年里,荣格曾再次前往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而弗洛伊德也应邀前往荣格在瑞士的新家进行了回访。每次双方的互访均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虽然第三届国际会议很成功并且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分歧,但实质上,学术观点上的分歧有如暗流,只是还在酝酿罢了。  在第四届精神分析国际会议上(1913年,在德国慕尼黑召开;1912年暂停一年,因为各派之间分歧的加大,还有弗洛伊德与荣格对于潜意识及梦解析还有性因素分析定论上的各持己见,最终,由维也纳精神分析家们与瑞士精神分析家们的互相排挤作为导火索,导致这届国际会议几乎成了学术战争——各派之间互相掐,地域之间互相掐……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不欢而散。)而在本次会议后不久,荣格宣布辞去精神分析国际协会主席一职,接着在一战前(1914年)宣布退出协会,这标志着荣格与弗洛伊德彻底决裂。  关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这次决裂的小道消息和八卦至今仍满天飞,所以在这本书里我就不掺和了,有兴趣的读者请查阅全面充足的资料后自行分析判定。其实要我说连判定都不需要,搞清学术分歧及各自学术主张就足够了,至于两人之间的恩怨在我看来不存在对错——那太八卦了。我“有幸”曾在网上见过两派论斗,从学术争论发展到互相攻击对方偶像人身,最后发展到两派之间开始对骂……这事儿很搞笑,跟小孩打架似的。喜欢荣格就非要贬低弗洛伊德吗?喜欢弗洛伊德就非要骂荣格吗?这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阿德勒和荣格所造成的这两次分裂,在精神分析学史上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他俩日后都分别为精神分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他们是率领着各自的流派。其实造成这种分歧的核心是因为弗洛伊德坚持认定“性”的重要性,而阿德勒和荣格认为这个观点过于偏激——“性”没弗洛伊德说的那么重要、那么核心。  阿德勒认为自我意识中的“卑劣感”,以及为了消除“卑劣感”所作出的努力而形成“补偿”才算是解释(例如解释“权欲”)。而荣格无论是在潜意识或者梦解析都相对开放一些,融入更多因素,涉及更为广泛,并且多少带一点儿浪漫主义色彩,所以很多女性对于荣格的理论极为推崇,毕竟弗洛伊德那些“可厌”的性理论让人很不舒服。第7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6)  值得一提的是,我曾经查阅过不少资料,对于“荣格派”出于某种目的极力强调的“荣格未曾做过弗洛伊德弟子”的说法,我表示反对,因为荣格自己都在著作中承认了,所以就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要尊重史实的。  不管怎么说,精神分析作为一门学科也的确成长于这两次严重的分裂,这对日后整体精神分析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这对于面对友谊破裂的弗洛伊德而言是痛苦的,因为他不能理解。  作为一个一直被排挤、被轻视的犹太人,弗大爷性格中多少有些偏执的成分。“弗粉”们说:那是执著,而“弗黑”们说:那是古板得自大。  对这两种说法我都不同意。  如果深究这个问题,恐怕我得就此写上几万字,真那样的话,我想我的编辑可能会杀了我。所以,还是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观点吧:弗洛伊德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有缺陷或者不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个人的某个缺陷而抹杀掉他为全人类所做出的贡献;反过来,我们也不应该因为这些贡献就彻底把他描述成无缺点的神。  所以在我看来,弗洛伊德是个鲜活的人,有着自己的缺点和问题,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是可爱的。  虽然这两次相隔不久的分裂对精神分析运动的扩大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弗洛伊德曾为此痛苦不堪。他不懂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延续他的理论和思想,而一定要进行学术分裂呢?  但是,依旧像原来面对排挤和歧视那样——他默默地承受了下来。  令人宽慰的是,以兰克及费伦齐为首,还有他的许多学生和崇拜者一直都坚定地支持着弗洛伊德——无论是理论还是各种针对弗洛伊德的攻击。费伦齐甚至还于1912年组织起了一个维护弗氏学说及反击谩骂攻击的小团体——那个著名的“指环门徒”组织前身。而对于这种充满骑士风范的行为,弗洛伊德深受感动。他订制并赠送给每位小组成员一枚戒指,上面刻有众神之王宙斯(另有一说是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其实就是宙斯),所以这个守护骑士小组骄傲地自称是弗洛伊德的“指环门徒”。也正是这个“骑士”小队所构建的保护,使得弗洛伊德在之后的很多年都能安全地避开针对他的学术批判风暴而相对安静地潜心于学术研究与论著。  6. 传奇人物的会面  由于“一战”的爆发(1914年),精神分析协会的国际性会议只好暂停了。此时已58岁的弗洛伊德当然不会被再次征召入伍,而且“一战”期间来访的客人和病人都大大减少,所以在这段时期内,弗洛伊德基本都潜心于著述。遗憾的是,很多著作只是通过他写给朋友的书信见到了名字,而并没找到任何手稿。  虽然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参与“一战”,但是他的两个儿子都上了战场。后来当他从书信中得知儿子们都将跟随部队开往战场前线时,巨大的恐惧感笼罩着他。来自精神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战时后方物资匮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弗洛伊德患上了严重的风湿——双手颤抖不止。而物资匮乏及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问题一直纠缠着弗洛伊德,到1922年才有所缓解。在那几年里,多亏学生、弟子、被治愈的患者,以及远在美国的精神分析同行以各种形式的帮助,弗洛伊德才得以渡过难关。他们有动用关系直接获取军用物资送到弗洛伊德家里的;也有赠送美金和英镑的,因为当时奥地利先令和德国马克已经形同废纸了(尤其是“一战”结束后);还有介绍患者跨国甚至跨洲前往维也纳来找弗洛伊德看病的(当然付美金或英镑)。  我认为这些帮助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在精神上也称得上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在这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弗洛伊德亲自参与修订了至今仍被选编为教材的《精神分析引论》,并重新修订了《精神分析短论集》,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一个五岁男孩恐惧症病例分析》(又名《狼人》,注意区分)。这一早在1909年就已发表的著述,至今在内容方面都备受争议——从病例人物原型到病理分析治疗。很显然,书里说的不可能是英国南威尔士那个恐怖的民间传说。那么,这本书说的是啥呢?书里主要是通过分析一名叫作“小汉斯”的5岁男孩的恐惧症病史,及其他类似案例中的强迫心理症病例,来讲述并阐明部分幼儿心理症。这本书中提到的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同时也展示了弗洛伊德的文化修养(引述大量西方名著)。而且弗大爷对于书中提到的“鼠人”病例的那段分析(强迫症心理),简直可以用精彩绝伦来形容。推荐对儿童心理感兴趣的人找来阅读参考(大陆有没有不清楚,有台湾版,不过是竖排印刷繁体字的……可能有读者会对这种格式比较头疼)。  同期(1919年初),爱情心理论文的第三论《禁忌的处女秘密》一文发表并出版。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国际精神分析出版社在维也纳正式成立。  “一战”结束后(1918年)到1925年期间,弗洛伊德的著作正式并且系统地被多个国家以十几种语言翻译出版,这其中包括我国(中国好像是亚洲第二个翻译弗洛伊德著作的国家,第一个是日本;印度是英文版)。  中国最早对弗洛伊德著作进行汉语翻译和出版的应该是成立于1873年的中华印务总局(也许会有误,我实在记不清了,请读者原谅我对这个问题的含糊及不确定)。而系统地对弗洛伊德著作翻译得最好的出版公司当属上海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当弗大爷得知这个消息后,挠了挠头,表情惊奇地对朋友说:“我想那一定很微妙,也许那要比我的原著更有趣,毕竟那是世上最复杂、最奇特的文字。”  1926年的圣诞节期间,弗洛伊德携妻前往柏林去看望儿孙们。同时还有一个令他充满了期待的会晤——与爱因斯坦见面。其实两人在这之前已经互相仰慕了,但从未见过面(请考虑当时的交通发达程度)。  这次巨人之间的会晤是在柏林的弗洛伊德的小儿子恩斯特家进行的,爱因斯坦携妻专程拜访。我猜那是相当有趣并且意味深长的一次会面——两个影响到整个世界进程的半神之间的会晤。由于会晤是私人性质的(那会儿媒体不像现在这么疯狂),所以我不得不很痛心地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我通过几乎所有途径、所有渠道,找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但是别说这次传奇般会晤的具体谈话内容了,连照片都没一张(“杯具”啊)。所以写到这里我也觉得很沮丧,并且承认“鸭梨”很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5
正序
倒序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2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3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4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5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人人都能梦的解析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