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点世界哲学

第一部分“哲学”是个舶来品在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个概念,也没有哪位思想家被称作“哲学家”。用“哲学”这个汉语词汇来表达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哲学”概念,实际上是在19世纪,从一位名叫西周的日本哲学家那里开始的。中国晚清的学者黄遵宪(1848—1905)把这一表述介绍到中国来。逐渐地,中国学术界也就开始用它来表述古今中外的哲学学说了。西周用“哲学”这个词翻译的是英语philosophy,而英语philosophy是来自另一个拉丁词philosophia,而philosophia又是从希腊词演变而来。所以,“哲学”这个概念,我们一直可以追溯到西方文明的源头那里去。可以说,“哲学”是一个舶来品。那么,当西方人使用“哲学”这个概念时,他们想表达什么样的含义呢?在古希腊人那里,“哲学”就是表示“爱智慧”的意思。在整个西方的哲学传统中,“哲学”意味着对真理的追求、对世界的叩问、对历史的把握、对人间的理解、对神灵的感悟、对知识的分析、对一切的怀疑!如果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哲学”的话,那么虽然它从西方而来,但它就不再仅仅是西方的东西。因为在世界各地,在各个民族中,都有一些人在进行这样的思考。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世界上有许多种文明形态。在各个文明的发展历程中,面对浩渺无穷的宇宙、风云多变的自然、变化多彩的人生,人们都会产生种种疑问。于是,人们就期待有一些解释,能够帮助自己理解这些现象,弄清楚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的结构和状态,也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而生活,我们又应该怎样生活?当人们停下手中的活,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哲学的思想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哲学来自于对生活的反思。当然,迫于生计,不可能每个人都会这样想,也不可能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样想。因此,社会中注定了只会有一部分人,可以专门地对这些问题进行钻研。他们把对于生活的种种反思加以整理,然后系统地表达出来。这些人就是“哲学家”,他们把社会上“哲学的思想”系统化、哲学化,表述为比较完整的“哲学”。这样看来,“哲学”这个词虽然是个舶来品,但是我们自己的中华文明,却从来不缺少“哲学的思想”,更不缺少作为一门学问的“哲学”。汉语中,“哲”字就正好是“智慧”的意思。我们国家古代有本字典叫《尔雅》,它里面就说:“哲,智也。”这门学问在中国古代曾称为“道”、“道术”、“玄学”、“道学”、“理学”等等,但说到底,它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中的贤哲之人对于宇宙和人生进行反思的结晶。其他文明也是如此。在古印度,哲学通常被称为“见”或“察”,前者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dharm”,意为“见解”、“思想”、“观点”;后者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anviksiki”,意为“探究的学问”,后来又用以专指逻辑。所以,哲学是一门关于生活、关于思考、关于智慧的学问。它反思生活、求索智慧。具有一定的哲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和处理自己同世界的关系,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哲学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在本质上是怎么样的?我们这些“人”在这个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如何同身边的世界打交道?我们应该怎样完善我们自己,又应该怎样改善我们的生活?第一部分哲学不能当饭吃先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位哲学家搭乘一个渔夫的小船过河。行船之际,这位哲学家向渔夫问道:“你懂数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又问:“你懂得物理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再问:“你懂化学吗?”渔夫回答:“不懂。”哲学家叹道:“真遗憾!这样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水面上刮起一阵狂风,把小船掀翻了。渔夫和哲学家都掉进了水里。渔夫向哲学家喊道:“先生,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回答说:“不会。”渔夫非常遗憾地说:“那你就要失去整个生命了!”人们常常以为,哲学家是一群很狂妄的疯子。他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纳入到自己的思考范围之内。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说,“哲学是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进行思考的学问”。哲学家不仅愿意把自己的触角伸到我们生活和知识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老是在这些领域里唠唠叨叨,评头论足。哲学家们虽然爱说,但他们所说的,好像没什么用。既不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一点,也不能让飞机飞得更快一些,更不能在水中救自己的命———总之,在许多人眼里,哲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哲学不能当饭吃。的确,哲学不能当饭吃。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曾说的那样,像哲学这样的思考,是必须在吃饱了以后进行的事情。我们之所以需要哲学,需要这类精神性的东西,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人”!作为“人”,我们不仅是“在活着”,而且是“愿意活着”,更加是“希望好好地活着”。所以我们就会追问生活的方式、追问生活的意义。再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格越出越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禀报给院长。院长徐徐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价值、有意义。”其实,小男孩的困惑就是一种哲学的困惑。哲学的困惑,就来自于你对于生活意义的发问;哲学的进程,就在于你对它的思考;哲学的功能,就在于它能帮助你发现生活的意义在哪儿,而你又应当如何去实现。所以,哲学能够使你具有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是沉溺于物欲之中。哲学虽然不等于实践,但它可以指导实践。是的,哲学不能当饭吃。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条最基本的哲学命题,却让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的饭多得吃不完。既然哲学能有这么大的功能,那么即使它本身不能拿来当饭吃,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一部分哲学家们想些啥?哲学家们喜欢想问题,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几乎成了一天到晚专门想问题的“职业选手”。但他们所考虑的,又不是“怎么解决某个实验步骤”、“怎么安排一次活动”这样的问题。那么,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英国有个哲学家叫罗素,他曾经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像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罗素这里的“科学”就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自然科学”。科学是什么呢?科学可以回答“自然界是在怎样地运动”,但是,它没法回答像这样的一些问题———自然界为什么会这样地运动?是什么让自然界运动起来的?自然界这么运动有意义吗?不过先不要想得太远,让我们停一下。因为我们发现,在我们打算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之前,先得解决另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真正知道它?”也就是说,即使世界具有某种状态,那么我们是否具有某种发现这种状态的能力呢?在自然科学那里,这是前提,而不是一个问题。但在哲学家的眼中,对于人的认知能力,这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除了对“世界的本原”和“人的认知能力”的思考外,哲学家还考虑我们的社会生活,希望能够明白生活的价值,确定生活的目标。比如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来是什么样子的?这种关系又应当是什么样子?有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呢?还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属虚幻无谓呢?假如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我们有没有可能实现它呢?如果可以,我们又如何能够实现它呢?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哲学问题。当牛顿被苹果砸了一下时,他所想到的是:“为什么苹果不往天上飞,而是往地上落呢?”但是,当哲学家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他就会有另一种想法:“苹果砸中了牛顿,这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还是早就注定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呢?”如同诗人蒲伯所感叹的———自然和自然律隐藏在黑夜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万物皆明。有人说:“别搞得那么神秘化、复杂化好不好,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它就发生了那么一次而已。”那么我们还是会有疑问:“如果只发生一次的事情,只能算作偶然的话,那么我们的人生也只有一次,那人活一辈子是不是也不过‘偶然’而已呢?如果人生只是一次偶然的事件,那我们又该怎么过呢?”看来,哲学的问题,的确都是对事情最根本的原因、最一般的原则进行思考的问题。哲学家的思考总是这么刨根溯底,总想得到一些根本性、一般性的知识,以便为我们理解世界、理解生活提供一种基础和一种眼光。考虑这些“大”问题,正是哲学家的使命。第一部分思考:哲学的本质哲学是思考的艺术。哲学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所探讨的是一些“大”问题,更在于它是用理性的方式,而不是用信仰、幻想的方式去讨论这些问题。意大利的伟大学者维科曾说:“诗人可以说是人类的感官,而哲学家就是人类的理智。诗人凭凡俗的智慧来感觉,哲学家凭玄奥的智慧去理解。”宇宙人生也许就像一只虚无而无限膨胀的瓶子。文学家耽于幻想,他会为空瓶子贴上一张七彩的标签,以诗歌的语言来作说明语,从而赋予空瓶以美的意义。科学家们则会端出仪器,对它进行细细地打量,看看它是怎样地存在。而哲学家会凝思索想瓶子为何而存在?这样存在有什么意义?它有没有可能更好地存在?这些谜正意味着那些“终极意义”。然而,哲学家不能一派胡言,不能自说自话,他不能说:“上帝就是这样安排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完了。”对于哲学家而言,他与宗教者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得“讲道理”。哲学家讲出来的东西,要想称得上是“道理”,那就得是有条不紊、合乎理性的。这种“道理”要能够有力地说服别人,有效地传达给别人。如果我们觉得一个人的说法“有点道理”,那一定有这么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我们觉得,他的有些话可以解释我们的世界和生活,而且还能把它们解释得通;另一个是我们觉得,他没有仅仅站在他一个人的立场上,而是采取了一种普遍的眼光。如果一个人所讲的东西只是他自己的主观体验,那就不能称作“道理”。我们会说:“那是你自己这样觉得,我们没法理解。”所以,哲学家都得依靠理性,用有条理的话把种种感觉、感受、体悟讲出来,把世界和生活的意义、本原揭示出来。他不但要“讲”(不能仅仅指望“冥想”),而且还要“讲清楚”。他所讲的那些话,还得要经得起别人的理性推敲、检验和怀疑。第一部分水是万物的本源哲学是复杂的,哲学也是简单的。西方哲学就从一个看似简单的命题———水是万物的本源———开始,这是连黑格尔都承认的。提出这个命题的哲学家叫泰勒斯(Thales)。他也因这个命题而名正言顺地成为西方第一个哲学家。他的生卒年月已无史可考,但一般认为公元前585年是其鼎盛年,比苏格拉底早一百多年。据说他是腓尼基名门望族的后代,因家道衰落被逐到古希腊的米利都。而米利都,也因泰勒斯创立的学派而名垂千古。泰勒斯热衷于研究哲学和自然,博学多才,被誉为“七贤”之一,与梭伦齐名。在天文学方面,他是小熊星座的发现者,他第一个预言日蚀,确立冬至和夏至,确立每月30日和每年365天;在几何学方面,他第一个在圆周里画出了直角三角形,他还观察到某一时刻我们的影子与身高等长,于是利用金字塔投下的影子测出了其高度。自古到今,人们对于思想者总抱有很深的误解。据说有一次,一个老妇人让他去观察星象,结果他不慎掉进水沟里,他的求救声招来了老妇人这样的嘲笑:“你怎能指望知道关于天空的所有事情呢,泰勒斯,你甚至看不见就在你眼前的东西!”还有一次,人们嘲笑泰勒斯的天文学不能发财致富。为了表明变得富有是多么容易,在根据天象预见到来年会有一个橄榄丰收季节后,他租下了所有的榨油坊,结果赚了一大笔钱。据说泰勒斯过着孤独的生活,终身未娶。他母亲曾试图逼他结婚,他回答说还太早了。而当她不久再次催他时,他说已经太迟了。梭伦曾到米利都去探望泰勒斯,问他为什么不娶妻生子。为了让梭伦明白,泰勒斯指使一个人假扮成从雅典来的客人,他给梭伦带来一个噩耗,说梭伦的儿子已经死了,这使梭伦悲痛欲绝。这时泰勒斯对梭伦说:“像你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也为此萎顿不已,这就是我不娶妻生子的缘故;但你不要伤心,这消息是假的。”最终,年老体迈的泰勒斯在观看一场体育比赛时死于酷暑和焦渴。他坟墓上的碑铭是:“伟大的泰勒斯躺在这座狭窄的坟墓里;然而他的智慧之名高与天齐。”泰勒斯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他最有名的学说是:水是万物的本原。当时人们习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神灵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泰勒斯却试图用物质性的“水”作为世界的本原。这一命题有三层意思。(1)物质性的水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元素;(2)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他们统一于水;(3)万物来源于水最终又复归于水,万物只是水的变化形态,水自身才是永恒长存的本体。为什么他会得出这一论断,人们的解释不一。有的说,可能他生活在海洋边,看到了水的巨大威力;有的说,也许他看到了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也有的说,可能他受古代神话的影响,因为有神话认为海神夫妇是创世的父母。在今天看来,这个命题是很粗糙的。然而用物质性的东西来说明物质世界的本原,用流动性的东西来说明世界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摆脱了传统的神话宗教宇宙观的束缚,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是人类思想的一次伟大飞跃。第一部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大概过了80年后,古希腊伊奥尼亚地区的另一座城市爱菲斯城诞生了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据说他是该城世袭的祭司的后裔,但他把继位权让给了他的兄弟。后来他隐居在阿耳忒弥神庙里,跟小孩们玩游戏。旁人围观,他说:“混蛋,有什么好奇怪的?这难道不比参加你们的公民生活更好吗?”最后他变得十分厌恶他的同胞,并流浪于山间,靠吃草根树皮维持生活。结果这种生活使他在60岁那年得了水肿病,于是他返城求医。但有“晦涩哲人”之称的他临死之际还跟医生玩了个哑谜,问他们能否在大雨之后使大地变干。医生弄不懂他的意思,于是他让自己在阳光下曝晒,然而不见效。他又在一个牛棚里用牛粪把自己埋起来,希望牛粪的温度能排除体内的有毒湿气,但第二天他就去世了。更有传闻说他死后被野狗吞食了。贵族出身的赫拉克利特自视甚高,因为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最优秀,我看就抵得上一万人。”他也敢于反对一切传统权威,就连鼎鼎有名的诗人荷马和赫西俄德,他也不放在眼里。他曾说:“应该把荷马从赛会中赶出去,并且抽他一顿鞭子。”他写过题为《论自然》的著作,分为“论宇宙”、“论政治”和“论神灵”三部分。他把该书藏在阿耳忒弥神庙里,而且故意把书写得非常晦涩,希望只有行家才看得懂。然而该书为他获得了巨大名声。只可惜该书大多已失传,现只留存130多段残篇。与泰勒斯的观点不同,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一团活火”。火产生一切,一切又都复归于火。而这种产生和复归,都是基于一种“对立斗争和报复”原则的。他说:“万物都换成火,火又换成万物,正如货物换成黄金,黄金又换成货物一样。”在不断的变换中,火经由收缩变成湿气,再浓缩变成水;水凝结后又变成土。这一过程他叫做“下行之路”。反过来,土又液化变成水;水进一步稀化变成了火。这一过程他叫做“上行之路”。这两种互相矛盾的过程是对立统一的。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永恒运动的。因此,他提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观点;宣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认为“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断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我们下次踏入的河流的水已经不是上次踏入时的水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渗透着浓厚的辩证法思想。作为爱菲斯学派的创立者,他也被称为古希腊辩证法思想的创始人。尽管他的辩证法是朴素的、自发的,并带有循环论的色彩,但这样的观点在遥远的古希腊是非常可贵的。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曾宣称:“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没有纳入我的逻辑学中。”列宁也曾说:“把他作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那是非常有益的。”第一部分数的魔力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是一个极力推崇“数”的思想家。公元前582年,他生于米利都附近的萨摩斯岛。早年留学埃及,曾在巴比伦居住了12年,后移居意大利的克罗顿。毕达哥拉斯在意大利创立了一个既有学术性又有宗教性的学派。据说他的举止非常高贵,门徒们认为他是遥远的北方下来的阿波罗。他的门徒们把他们的财物都放在一个公共棚中,实行财产公有。门徒们要5年之后经过一个考试才能进他的房间见他。该学派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把一切发明都归功于领袖,而且秘而不宣。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许多清规戒律,如不许用刀搅拌火苗,不许横跨秤杆,不许吃动物内脏,不许吃豆子,不许吃白色的公鸡,不许撕碎面包,不许捡食掉在地上的面包屑,不许在指环上面雕刻神像,不许朝太阳小便,不许养脚爪有钩的鸟等等。毕达哥拉斯本人就死于自己制定的戒律。约公元前500年的一天,他在朋友家中聊天,房子被人纵火。门徒们用身体在大火上搭了一座人桥使他得以脱身火海。然后他和门徒们被对手追到一块豆子地旁,他们因严守戒律而不肯践踏豆子,结果被捉住割断了喉管。死后,他的学派还继续存在了9或10代人之久。他的学说和学派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毕达哥拉斯更多还是以数学家而闻名于世的。在数学方面,他在西方最早证明并提出了又名为“勾股定理”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了三角形三内角和等于两个直角;指出了内接半圆的角为直角;发现了平面铺砌的几种正多边形;发现了5种正多面体;他还将自然数分为许多类型:奇数、偶数、素数、合数、完全数、亲和数、三角数、五角数、平方数等等;并发现了无理数。毕达哥拉斯在天文学上也取得了不少功绩。他从球是最完美的几何体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首创了地圆说;他认为地球是位于宇宙中心的一个球体,这种“地心说”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他发现了启明星和长庚星是同一颗星;他还指出月球的光是从太阳那里借来的。另外毕达哥拉斯还是音乐理论的鼻祖,他阐明了单弦的调和乐音和弦长的关系。与泰勒斯不同,由于受其数学思想的影响,毕达拉斯非常重视“数”,因而主张宇宙的本原不是水,而是数。在他看来,每一个事物的背后都包含数,都可以用数来度量。整个宇宙是这样从数中演化出来的:一产生出二,从一和二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可感物体;这种可感物体的元素有4种(即火水土气),这些元素以各种方式相互转化,它们结合在一起就产生出有生命、有智性和球形的宇宙。一切都是变化的,但数是永存的。数学家出身的毕达哥拉斯自然地主张美德即和谐。万物按照协调的法则构成,健康和所有其他的善以及神自身都如此。他反对任何形式的过度,无论饮酒、饮食还是性爱,都要掌握适当的度。据说毕达哥拉斯还是最早使用“哲学”这一名词的思想家。第一部分存在者存在与米利都学派基本同期的还有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是塞诺芬尼,而学派的重要奠基者则是他的学生巴门尼德。巴门尼德出生在爱利亚本地一个富裕且受人尊敬的家族里,他的鼎盛年在第69届奥林匹亚赛会期间(公元前504—500年)。巴门尼德积极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为城邦的法制改革作出了很大贡献,因而他在爱利亚受到同胞的高度尊敬。他学问渊博,仪表非凡,品德高尚,当时“一种巴门尼德式的生活”被用来代表一种道德的生活。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巴门尼德篇》描写过巴门尼德在雅典与苏格拉底进行的对话。他的哲学著作《论自然》是用散文诗体写成的,用神话的形式说他在年轻时乘坐女神的马车上了天,太阳神告诉了他一切真理。他也常把他的哲学学说诉诸诗歌。他的著作现已失传,仅留下一些残篇。巴门尼德第一个提出了关于存在的学说和关于真理与意见的学说。巴门尼德认为有3种关于存在的哲学主张。一种认为:存在者不存在,非存在者必然存在。而巴门尼德认为,既然是不存在,就没有办法认识,也就不能把它说出来,因而这纯粹是一种无稽之谈。另一种认为,存在者与非存在者既同一又不同一,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向,这是赫拉克利特的观点。而这种观点被他称作“两头彷徨的”、“无判断力的群氓的见解”。他自己的主张是:“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而非存在者则不可能存在。”那么,这个存在者有哪些特性呢?他认为,存在者是不生不灭的,因为如果它是被产生出来的,那么它要么从存在者产生,而这就等于还是没有产生;要么从非存在者产生,可是无中不能生有。存在者还是完整的,因为它不可分割。因为如果可以分割,必定有空隙。而空隙要么是存在者,那就还是不可分;要么空隙是非存在者,可非存在者是不存在的。既然它不可分,那么它内部和外部都没有异于自己的东西,它就只能是自身和自身同一,是唯一的。由于它在时间上是不生不灭的,在空间上是不可分割的,因而它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也就是不能运动和变化的,既没有性质的变化,也没有位置的移动。而且他进一步主张,整个世界本质上就是一个永恒的、唯一的、不动的存在,即“存在者”;而人们感觉到的变化着的万事万物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而只是幻象。巴门尼德认为认识存在者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人们所习惯的意见之路,即“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的感觉的道路;另一条是他自己的凭借理智认识到世界是一个不动不变的统一体“存在者”的真理之路。因此,在巴门尼德看来,可能的存在者和可能的思维和认识是同一的,这就是他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总体来说,巴门尼德的思想是形而上学的,否定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否定了运动。但他对存在的深度思考,使哲学由以前侧重于研究世界本原和派生物的关系转向侧重于研究世界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这大大提升了人类思维的高度;他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一与多、动与静、运动的连续性与中断性、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的关系等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对于后来的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黑格尔曾称其为真正的哲学史的开端。第一部分古希腊的百科全书约公元前460年,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誉为“古希腊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在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家里诞生了。他大概比苏格拉底早出生一年。德谟克利特从小就专心学习,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苦读。据说有一次,他父亲牵走拴在小屋旁的一头牛去祭祀,他都没有察觉。他想像力丰富,且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有时他一个人呆在墓地里,以激发自己的想像。德谟克利特经常外出旅行,结果花费了父亲给他留下的绝大部分财产。他又整天写着在他人看来“荒诞”的文章,并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他的兄弟企图占有他剩余的财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对族中的事务不加理会。根据城邦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禁止在本土接受葬礼。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向城邦同胞诵读了他的《大宇宙》,他不仅获得了金钱的奖励,还获得了一尊属于自己的铜像。最终,活了109岁高寿的德谟克利特受到了国葬的礼遇。德谟克利特多才多艺,他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伦理学、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地理、生物学、医学、政治、法律、军事、文学、修辞学、音乐、绘画、技术等许多方面,著述颇丰,遗憾的是大多数都散失或只剩下零散的残篇了。在哲学上,他受留基伯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影响,但仰慕毕达哥拉斯。他的最重要的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论。他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它无空隙,因而不能毁坏和改变,也不能被产生和被消灭。原子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在大小和形式上是多样的。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虚空就是原子的运动场所。他把原子叫做存在,而把虚空叫做非存在。并且他认为,非存在并不是不存在,只是相对于原子来说,它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他认为“存在者并不比不存在者更实在”,这显然是在批评巴门尼德。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事物变化的原因。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的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从而形成万物,并使万物发生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由于一切都是由原子造成的,他不承认有什么偶然性,特别重视必然性。他认为:“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还好。”德谟克利特根据原子论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他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原始涡漩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挤到漩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外空产生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较小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德谟克利特用原子论反驳有神论。他认为,除了永恒的原子和虚空外,从来就没有不死的神灵。原始人在残酷而奇妙的自然现象面前感到恐惧,再加上知识的匮乏,是臆造出神来的原因。他甚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列宁称他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的代表。他的原子论后来又被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所继承,再后来被道尔顿所发展,从而形成了近代的科学原子论。另外,德谟克利特有非常丰富的伦理思想,他是古希腊幸福论伦理思想的典型代表。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就是求乐避苦,而道德的标准也就是快乐和幸福。能求得快乐就是善,反之即是恶。但是,他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暂时的、低级的感官享乐,而是有节制的、精神的宁静和愉悦。他强调德行不仅是言辞,更重要的还是思想和行动,人们应该热心地按照道德行事,而不要只是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按照他的幸福论原则,对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以及义务和良心等道德范畴作了与柏拉图截然不同的解释,因而柏拉图曾想烧毁他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德谟克利特的著作。在政治立场上他是民主主义者。他有一句名言:“在民主国家里受穷,胜于在专制国家里享福,正如自由胜于奴役一样。”这在今天仍然振聋发聩。第一部分人是万物的尺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处在伯利克里的统治下,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几乎所有自由民都有机会参加城邦的政治和文化活动。而参加这些活动需要一定的政治和讲演论辩才能,因此出现了一批以教授修辞学、雄辩术和辩证法为职业的人,他们就被统称为“智者”。而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智者,也是第一个收取学生学费的人。关于收学费,普罗泰戈拉曾和学生打过一场官司。他和学生欧亚塞卢事先协定,学生先付给老师一半学费,剩下的一半等学生打赢了第一场官司以后再付,而如果第一场官司打输了,则证明老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剩下的另一半学费就可不交。然而,欧亚塞卢毕业后并不出庭打官司,也不交剩下的学费。普罗泰戈拉等不及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诉讼,师徒对簿公堂。在法庭上,普罗泰戈拉辩论道:“如果你欧亚塞卢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照合同,你应付我另一半的学费;如果你输了,那么按照法庭的裁决,你也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次官司无论打赢或打输,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学费。”欧亚塞卢针锋相对:“如果我打赢了这场官司,那么按照法庭裁决,我不需付你另一半学费;而如果我打输了,那么按照协定,我也不必付给你另一半学费了;不管是赢是输,我都不必付给你学费。”这就是著名的“半费之讼”。普罗泰戈拉于公元前481年生于阿布德拉,是德谟克利特的老乡,基本上与阿那克萨哥拉、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同时代,他还是伯利克里的好朋友。在他70岁时,伯利克里下台,普罗泰戈拉因《论神》一书中的著名的开篇话(“关于诸神,我无法知道他们存在或不存在。”)被政敌控告为“不敬神”,法庭当众烧毁了这本著作的大多数,这是历史上第一本被政治当局烧毁的哲学著作。而且他被逐出了雅典,在前往西西里岛的途中淹死在海里。他的著作现已大多失传,仅留下3条残简。普罗泰戈拉深受赫拉克利特万物皆变思想的影响。他的最著名的哲学命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他的这一命题是以他的感觉论为前提的。与巴门尼德相反,普罗泰戈拉认为,事物就是人们感觉到的那个样子,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例如,对于同样的风,有的人觉得冷,而有的人觉得不冷。我们对于世界的知识是以我们的感觉为尺度、为标准的。这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一方面的意思。对这一命题的这种理解有走向相对主义的可能,含有一定的“智者”的诡辩色彩。但另一方面,这一命题在当时的情势下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们认为传统的风俗习惯、道德和法律等都是由“神”定的,是万古不变的。他们抬高神的地位以阻止民主派的改革。而普罗泰戈拉认为神是不可知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都是人为的,它们合理与否,也是以人的判断为尺度的。当人们觉得某法律不合理时,人们就可以进行改革。这就为改革找到了一个辩护的理由。普罗泰戈拉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他是感觉主义的先驱和人文主义的始祖。第一部分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大概过了10届奥林匹亚赛会之后,在爱利亚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据说他长得一表人才,能言善辩。他是巴门尼德的高足,深受老师喜爱,据说还成了老师的义子。为了报答老师的恩情,他一生的主要哲学活动就是证明巴门尼德的“存在者不动”的观点。他的论证是从反面进行的。他专门论证了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中都是不可能的,因而也就证明了存在者是不动的了。他提出了4个非常著名的论证,即“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二分法”、“飞矢不动”和“一半的时间等于一倍的时间”,其中以第一个最为著名。他的论证常常弄得自以为是的哲学家摸不着头脑。亚里士多德都称他为“辩证法的创立者”。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最善跑的英雄。可是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他的论证简要说来是这样的。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首先必须到达乌龟原来的起跑点。可他跑到乌龟的起跑点需要一定时间,因而当他跑到乌龟的起跑点时,乌龟已经前进了一段路了,于是他又必须花一定的时间赶到乌龟的新的所在的点。而当他赶到乌龟新的所在的点时,乌龟又已经前进了一段路了。因而如此下去,阿基里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这一论断虽然看起来与现实是不符的,然而他的论证似乎也有道理。以至于后来许多思想家都想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芝诺还是一个有着高尚人品和政治良知的人。他和赫拉克利特一样蔑视权贵,和梭伦一样反对僭主独裁。据说他曾因密谋推翻专制的僭主而被捕,当僭主要他供出他的同谋时,他说僭主的所有朋友都是他的同谋,预示僭主已经众叛亲离了。僭主又进一步追问他同谋还有谁,他说:“还有,我的同谋就是你自己!”还据说,他佯称有秘密要跟僭主附耳密谈,当僭主把头靠过来时,他一口就把僭主的耳朵咬下一大块。然后他对僭主的侍从们说:“你们这帮胆小鬼,看见我这样做了以后,你们还是继续当僭主的奴隶!”关于他的死,一种说法是公民们在他的激励下起义,用石头把僭主打死了,把他救了出来;而另一种说法是,芝诺被僭主抛进石臼用杵捣死了。死时大概只有60多岁。历史上还有另一位叫芝诺的哲学家,即塞浦路斯的芝诺,是斯多亚派的开创者。第一部分希腊圣哲苏格拉底(Socrates)是第一个受审并因被非公正地判处死刑而闻名于世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城不远的一个石匠兼雕刻匠家庭,他的母亲是接生婆。他自幼随父学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都跟他学习,向他请教。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色各样的人辩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3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大约在40岁左右苏格拉底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入五百人会议。据说苏格拉底其貌不扬,但他坚持锻炼身体,身体健壮。他把吃穿都保持在最低的限度,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据说当他去逛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总说“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呀”!朋友曾送他很大一块地给建房子,他也因地皮太大而幽默地拒绝了。他有非常强的意志力。他在论辩中非常激烈,结果常被对手拳打脚踢。然而,他从不还手。别人觉得很惊讶,可是他解释道:“假如有人踢了我的话,难道我应当遵守驴子的法则(反踢一脚)吗?”苏格拉底的老婆是有名的悍妇,他的朋友都对苏格拉底能容忍她的责骂而感到不可理解。可是他解释道:“我已经习惯了,就好像已经习惯了鹅嘎嘎地叫一样。”他的朋友说:“鹅叫还能给你带来鹅蛋和小鹅呢!”苏格拉底非常宽容地说:“我老婆也是我孩子的母亲呀!”他说:“务必要结婚,娶个好女人,你会很快乐,娶个坏女人,你会成为哲学家。”“婚姻是这样一所学校:男人在此失去了学士学位,女人则获得了硕士学位。”学士(bachelor)还有单身汉的意思,而硕士(master)还有征服者的含义,在此他是一语双关。他为人非常公正。“三十僭王”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有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带领4个人去逮捕一个富人,要霸占他的财产。苏格拉底拒不从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于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恼怒地把他叫去,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的警告根本就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而且据说他还曾经在自己当政的那一天宣告被诬陷的10位将军无罪。他认为服从法律是公正的基本要求,因而在他自己被误判之后,他宁愿赴死也不逃跑。苏格拉底生前死后都有一大批崇拜者,柏拉图和色诺芬就是杰出代表。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我们只能通过他学生的叙述了解他。但是他对西方哲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他的门徒在他死后形成了不同的学派,除了著名的柏拉图外,还有3个比较有名的“小苏格拉底学派”:由欧几里德创立的以诡辩著称的麦加拉学派;由阿里斯提波在非洲创立的以快乐主义著称的昔勒尼派;由安提斯泰尼创立的以禁欲主义著称的犬儒学派。第一部分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不仅揭露了许多人的无知,而且还经常为难哪些自视甚高的人,证明他们不过只是白痴。他曾指责诗人只是发表自己的感觉。他认为优秀的政治家是精通政治,懂得怎样管理的人,而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和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他又被认为是因“自知其无知”而最有智慧的,结果被一些人怀恨在心。“三十僭王”的统治被推翻以后,民主派重掌政权。政治家阿尼图斯伙同诗人美勒托和煽动家吕孔控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指责他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且宣传其他的新神,并用邪说毒害青年,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然而他毫不妥协,他常把自己比作是神赐给国家的牛虻,是神让他来叮咬城邦这一头伟大高贵而动作迟缓的牲口以刺激它活跃起来的。因而他宣布自己决不放弃自己的活动,因为这是执行神的命令。他的这一态度激怒了法庭,法庭以280票对220票认定他有罪。按当时规定,处以什么惩罚,要根据原告和被告各自提出的一种刑罚来由法庭最后裁定。原告提出要判处死刑。而苏格拉底提出,按他的言行,他应该得到的是“由公家供养,住在公家的房子里”,如果一定要他认罚,他只愿意交一点点罚款。他的这种顽固的态度更加激怒了法庭,结果以超过280票的票数判处了他死刑。苏格拉底最后在辩辞中说:“雅典的公民们,分手的时刻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路更好?只有神才知道!”在关押期间,他的朋友们买通了狱卒并制定了详细的越狱计划,劝他逃走。但他认为,服从法律是公正的基本要求,尽管自己被误判,但他宁愿赴死也不逃跑,因为这违背了自己的信仰。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年届7旬的苏格拉底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面容却镇定自若。他的一位朋友伤心地说:“看到你这样被不公正地处死,真让我受不了!”他回答道:“难道你愿意看到我被公正地处死?”之后,苏格拉底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仍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这时,阿波罗多洛送来一件漂亮的外衣,要给他穿上,他拒绝了,说道:“什么是我自己的东西,这种东西能让我活在其中而不是死在其中吗?”然后,他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临死之前,他托付给了与他告别的朋友最后一件事,那就是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公鸡,还没给钱,要他们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了双眼。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人就为他们的错误选择后悔了。因为这样做等于关闭了自己精神的训练场和体操馆。于是他们处死了告苏格拉底的美勒托,并放逐了其他几个控诉者。人们还雕刻了一座铜像纪念他。苏格拉底之死成了一个重大的哲学学案和文化事件,后来有很多思想家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解释。贤哲的死时时提醒我们,要对人性和民主保持警惕。第一部分自知其无知有一次,苏格拉底的朋友到德尔斐神庙去求问阿波罗神,神传下神谕,说苏格拉底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苏格拉底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为了验证神谕,他走访了一批著名的“智者”,结果他发现名气最大的智者恰好是最愚蠢的。然后,他又走访了著名的诗人,他发现诗人们不是凭借智慧,而是凭借灵感写作,而且居然对自己写的东西也一窍不通。他还走访了一些能工巧匠,发现他们因为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方面也很精通。苏格拉底认为正是这个缺点把他们的智慧给淹没了。之后苏格拉底终于醒悟了:“阿波罗神之所以说我是最智慧的,不过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无知;别的人也同样是无知,但是他们连这一点都认识不到,总以为自己很智慧。仅凭这一点,阿波罗神就把我算作是最智慧的了!”换句话说,自知其无知是最大的智慧,不知其无知是最大的愚蠢。后来库萨的尼古拉说过“有知识的无知”,中国先秦的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知也”。老子说过“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这些话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智慧体现了思想家对人之认识的有限性的自觉,是人类理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志。另外,苏格拉底的“无知”不是指对个别现象的无知,而是对理念的无知。为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真知,苏格拉底提出了他独特的达到真知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去抽象普遍的原则,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放弃和纠正原来的错误观念并产生新观念的方法。这一方法包括四个环节。第一,“讥讽”。首先表示自己对某个问题一无所知,让对方说出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通过不断诘问揭露对方的矛盾,使对方否定原来坚持的看法,并承认对这个问题无知。第二,“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本来潜藏在自己意识中的真知,帮助真知的降生问世。这一方法明显受了他母亲职业的启发。第三,“归纳”。即从个别具体的事物中找出共同本性,通过对个别具体的思考来寻找一般普遍的规律。第四,“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的东西中”去,获得普遍的规定性。他的这些方法对西方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第一部分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的事物,它们的生存和毁灭,都是神特意安排的。他举眼睛为例说:“因为眼睛是很娇嫩的,就用眼睑来保护它,好像两扇门似的,当必顺用视觉时就打开,而在睡觉时就闭上;又使睫毛长得像帘幕,免得风伤害眼睛;在眼睛上面用眉毛做一个遮檐,使头上流下的汗不会妨碍它。”在苏格拉底看来,研究自然界是渎神的,人也是没有能力研究这些问题的。因此,他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你自己”,认识做人的道理,教导人们过一种有道德的幸福的生活。他本人就把精力集中在对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上。所以西赛罗曾说过,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这是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折。苏格拉底认为,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当然这种好处和坏处都不是指外在的金钱名声之类,而是指内在的幸福。因此,没有人是会有意去为恶的。而生活中间之所以会有人作恶,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真正的美德是什么,他们对善愚昧无知。那么,真正的美德是什么呢?这里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有位年轻人认为,偷盗是罪恶,不偷盗就是美德。可苏格拉底反驳道,他在当兵的时候,受指挥官的命令去敌人的营地把他们的兵力部署图偷了出来,那么,这种对敌人的东西的偷盗是罪恶还是美德呢?那位年轻人又修改了自己的看法,说偷敌人的东西不是罪恶,但偷朋友的东西就是罪恶。苏格拉底又进一步反驳道,有次他的朋友遭受了天灾人祸,买了一把刀藏在枕头下面,准备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尽。而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在傍晚时分溜进卧室把那把刀偷了出来,使得朋友免于一死。那么,这种对朋友东西的偷盗是罪恶还是美德呢?于是那个年轻人只好承认他在美德问题上是无知的。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德性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真正的邪恶也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古希腊人认为“勇敢”是一种美德,但苏格拉底认为,如果勇敢不是基于知识和智慧,“勇敢”到无法无天、无所畏惧,那就会变成“鲁莽”这种罪恶。因此,一种行为是善还是恶,就要看它是不是在知识的指导之下。防止作恶的只能是知识。个人有知识就是有道德,而无知识就是无道德。总之,苏格拉底倡导知识与美德的统一性,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又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因此他说:“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好一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却能使人富有美德。”第一部分柏拉图学园柏拉图(Plato)是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是亚里士多德的恩师。师徒三人创造了古希腊哲学的奇葩,写就了哲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一个大贵族家庭,父母和近亲都是名门望族,母亲据说是梭伦的后裔。他原名叫亚里士多克勒,因为额头和肩膀很宽得了个绰号“柏拉图”(就是宽阔的意思)。柏拉图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尤其在文学上造诣颇深,这使得他的哲学著作成了传世的文学作品。他很早就接触到毕达哥拉斯派与爱利亚派的哲学,据说和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有过交往,同智者们也有交流。20岁起,柏拉图求学于苏格拉底门下,成为老师的得意弟子。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逃出雅典,流亡埃及、波斯以及南意大利等地,4年后返回雅典。公元前388年,柏拉图应邀去西西里岛为叙拉古王朝的国王狄奥尼修一世讲学。柏拉图因与狄奥尼修一世意见不和而悻然离去。据说在返回雅典的途中被海盗所劫,卖身为奴。幸好遇上一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朋友花重金将其赎回。柏拉图回雅典后,他向那位朋友偿还赎金,可朋友拒收。贵族出身、对政治非常热心的柏拉图在经过老师被民主派处死、自己的政治实践失败、因政局混乱而差点变身为奴等一系列变故之后,他的理想就只剩建构一种真正的哲学了。于是,柏拉图用那笔被朋友拒收的赎金,在雅典附近的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穆斯(Academus)的圣殿附近买了一块地,开办了一所学校。因此这个学园就被称作阿卡德米(Academy)。这是西欧历史上建立的第一所正规学校,也是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构。后来,Academy就成了一般学院或研究院的通称。阿卡德米学院开设4门课程:数学、天文、音乐、哲学。柏拉图很重视数学,因此在他的学园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不懂几何学者免入。”柏拉图还深知学以致用的道理,在他的学园里按照他的政治哲学培养了各方面的从政人士。当时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柏拉图的学生,因此他的学园又被形象地称为“政治训练班”。在此,柏拉图一边教书,一边著书(柏拉图和他老师不同,写了许多对话体哲学著作),前后达41年之久,后来形成了柏拉图学派,开创了一个理性主义的哲学系统。柏拉图80高寿时无疾而终,终身未娶的他死于别人的婚礼。柏拉图死后,他所创立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9个多世纪之久。一直到公元529年,由于它推崇怀疑精神而被罗马帝国封了门。第一部分完美的理念世界柏拉图的学说体系庞大,丰富多彩,但“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何谓“理念论”?通过理念论,柏拉图要阐述什么意思呢?柏拉图认为,一切感性的个别的事物都有与之相应的理念,理念是产生个别事物的原因和范型,个别事物的形成在于它有不同的理念。为了说明这一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列举了床的例子。他认为存在三种床,一种是床的理念,即规定床之所以为床而不是桌的东西;第二种是木匠依据床的理念制造出来的个别的具体的床;第三种是画家模仿个别具体的床画出来的床。正如画的床是个别具体的床的模仿一样,个别具体的床则是床的理念的模仿。正是具体的床分有了床的理念,才使之成为各种各样的床。柏拉图认为,一切个别事物都是变动的,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是不变不动的理念。他说:“划在沙子上的三角形可以抹去,可是,三角形的观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留存下来。”因而由无数个别具体事物组成的感觉世界也是易逝的虚假的;只有由无数理念组成的理念世界是永恒的真实的。现实世界不过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理念世界中的各种理念还有高低之分。最低级的是关于具体事物的理念,如桌、床等的理念;较高级的是关于数学和几何学的理念,如方、圆、大、小等的理念;更高级的是关于艺术和道德的理念,如美、正义等的理念;最高的理念则是关于“善”的理念。善的理念就好比太阳,一切其他的理念正是在善的理念的照耀下,才被我们所认识。柏拉图的这种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分明显受到巴门尼德思想的影响。由于真正存在的是理念世界,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不能通过认识易变虚假的现象来达到,而必须把握事物的理念。那么,我们能否把握事物的理念呢?如果能,又如何把握呢?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和理念一样是先于具体的肉体而存在的,而且是不朽的。人在降生以前,灵魂就居于理念世界之中,早已对理念世界有所认识。只是当灵魂投生并堕入肉体后,由于受欲望和激情的影响和玷污,把本来知道的东西遗忘了,才导致了我们对理念的无知。因此,要想重新获得知识就得回忆,即不朽的灵魂借助于个别事物的刺激,通过感觉的诱导,将忘记的对理念世界的知识重新回忆出来,就好像一个人通过看到朋友的肖像和他的七弦琴而想起朋友本人一样。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过程,“一切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是西方哲学的特色理论,其先验论和理性主义的特点为后来的大哲学家康德所发挥。第一部分洞喻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通过一个洞喻来说明人类的理性的认识能力。柏拉图虚构了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一道亮光照进来。有些人从小就住在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了起来,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像囚徒一样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囚徒之间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带矮墙,就像演傀儡戏时设的屏障一样。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高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说话。这时,各种器物在火光的投射下在洞穴后壁上留下了他们的阴影。因此,洞中的囚徒天天看到的都是这些阴影而不是事物本身,然而他们却认为看到的阴影就是事物本身,除了阴影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实在。如果有一天有一人解除了桎梏,能够走动并看到了火光,他会由于不习惯而感觉很痛苦,而且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即使别人告诉他以前他看到的不过只是阴影,他也认为过去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到的事物更真实。如果有一天有人硬拉着他走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他也会觉得眼前金星乱串,以至于无法看清任何一个真实的事物。然而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他就可以就事物本身看事物了。这时他发现,太阳正是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原因。于是,他觉得即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意再回到洞穴过囚徒生活了。即使他回去,告诉他们过去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阴影,洞穴里的人也会认为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就把眼睛弄瞎了,人们甚至会把这个说胡话的人杀掉。这就是柏拉图的洞穴喻的主要意思。柏拉图的这个比喻看似平常,然而通过这个比喻他说出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番大道理。(1)在洞穴里,在可见世界中,当头不能动时,人们只能对事物的阴影有所认识,这是最低级的认识,他把这种认识叫做“想像”,此时所看到的只是虚幻的东西。(2)然后当头可以动了,在火光的照耀下看到实物,这是高一级的认识,他把这种认识叫做“信念”。然而这两阶段都是对可见世界的影像的认识,形成的只是“意见”,是不可靠的。(3)因为柏拉图认为实物是理念的影像,因此,人们在洞上对实物的认识是通过理念的影像认识理念本身,因而已经涉及到可知世界,是一个认识的更高级的阶段,他把这一阶段的认识叫做“知性”。(4)而最高级的认识是对最高的善理念本身(他把善理念比作太阳)的认识,他把这一最高阶段的认识叫做“理性”。这两个阶段是对可知世界的理念的认识,形成的才是可靠的“知识”。柏拉图的“洞喻”明显有崇尚理性而贬低感性的特点,但他对两个世界和4个认识阶段的区分对后世的一些思想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一部分理想国与哲学王起初,贵族出身的柏拉图对政治非常热心。但当看到老师被民主派处死,看到政客们是多么的不讲原则,看到政局是多么的混乱,加之自己两次在叙拉古推行政治主张失败之后,他只好退而求其次,使他未酬的理想“哲学王”在“理想国”里去实现了。大约于公元前386年,柏拉图专门写了《理想国》这本名著来阐述其政治思想和理想。该书的副题是“国家或正义论”,也就是说,他所讲的“理想国”在现实中也许是不存在的,但它是最符合善的理念的,一定是善的而不是恶的,也就是说,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是最符合城邦正义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除奴隶外,城邦成员分为三个等级。一是统治者或治国者阶层;二是武士或卫国者阶层;三是商人和工农业生产者阶层。柏拉图认为,在本性上,统治者是神用金子造的,卫国者是用银子造的,而工农业生产者是用铜铁造的。其实这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们各个阶层的德性是不一样的。统治者的德性是智慧,即统治者具有用来考虑整个国家大事和谋划的知识;而卫国者的德性是勇敢,即他们具有一种能力,即无论在什么情形之下他们都保持着法律通过教育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可怕事物的信念;工农业生产者的德性是节制(当然,节制也是卫国者和统治者的德性)。所谓节制,就是天性优秀和天性低劣的阶层在谁应当统治,谁应当被统治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那么,当各个阶层都根据其德性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即统治者治理国家,卫国者保卫国家,而工农业生产者从事劳动时,这样的城邦也就是正义的城邦,也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了。反之,不正义的城邦应该就是三个阶层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例如,如果一个人天生是一个手艺人或者一个生意人,但是由于有财富、或者能够控制选举、或者身强力壮、或者有其他这类的有利条件而又受到盅惑怂恿,企图爬上武士阶层,或者一个武士企图爬上他们不配的立法者和统治者阶层,或者这几种人相互交换工具和地位,或者同一个人同时执行所有这些职务,这种交换和干涉在柏拉图看来就是最大的不正义,这也意味着城邦的毁灭。那么,理想国要如何才能实现呢?柏拉图提出过很多设想。如城邦要保持中等财富;在统治者和卫国者阶层实行财产共有,使他们全心全意为城邦效力,而不至于从牧羊犬变成侵害城邦利益的豺狼;取消家庭,实行共产共妻;儿童由城邦统一抚养教育;培养有正义德性的公民等等。但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真正实现依赖于“哲学王”。他说,我们做一双鞋子还要找一个手艺好的人,生了病还要清一位良医,而治理国家这样一件大事竟交给随便什么人,这岂不是荒唐?因此,只有当哲学家成为了国王,或者国王变成了哲学家的时候,才能进行智慧的统治,“理想国”也才有实现的可能。马克思指出,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这是一种贵族政治主张。可是令柏拉图遗憾的是,他的理想国至今还没有实现,哲学家也难以当上国王!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的高峰为什么人们会“言必称希腊”,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古希腊一位真正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几乎涉猎了当时的所有学科,研究过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数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修辞学、经济学、战略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并在每一学科都有所建树。他是第一个为学科分类的人,使很多学科第一次独立出来;在生物学方面,他也第一次做了生物分类,观察到了隔代遗传现象;在天文学方面,提出了“地球中心说”;在物理学方面,他对运动分了类,描述了物质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他也是归纳逻辑的发现者等等。在他短暂的62岁生涯中,亚里士多德创造了400多部著述。从留存下来的47部作品来看,他的著作《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在两千多年后仍然是精品。在今天看来,亚里士多德的成就和贡献简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因此,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也称他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生于希腊北方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亚里士多德早年丧父,在他的监护人普罗克塞那抚养下长大。公元前367年,亚里士多德被他的姐姐送进了雅典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在此他一呆就是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才离开那里到小亚细亚一带讲学。老师对这个出类拔萃的学生赞誉有加,称他是“学园的精英”。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邀,担任13岁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后来,成了国王的亚历山大虽然不能接受老师的“中等国家”的政治主张,但对老师还是十分崇敬的。他曾说过:生我的是我的父母,而使我明了如何生活才有价值的,则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事实上,没有亚历山大为老师的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亚里士多德要达到这样高的成就也可能是很困难的。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东征,不需要老师了。亚里士多德于次年回到了雅典,走上了他老师柏拉图的教育之路,在雅典东郊兴办了一所叫做“吕克昂”的学园,从事教育和科研活动,执教达13年之久。这里有许多林荫道,亚里士多德经常和学生们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讲学和讨论,所以后来被人们称为“逍遥学派”。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逝。雅典的反马其顿派势力抬头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亚里士多德由于是亚历山大的老师,雅典人对他也用上了惯用的手法———指控其不敬神。亚里士多德为了避免让雅典人有机会再一次对哲学犯罪,把学园交给了弟子德奥弗拉斯特主持,逃到欧比亚岛上去了。第二年,亚里士多德在该岛上与世长辞。亚里士多德在全面考察和批判总结以往哲学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使古希腊哲学发展到了高峰。伟大的思想家虽然远去了,但他的智慧的思想却与世长存!第一部分何谓“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与许多沿用至今的哲学范畴有关,“形而上学”就是最著名的一个。“形而上学”现今有两种基本的含义:或者指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指一种研究超验的东西的哲学。而“形而上学”最早的含义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著作的名称,意思是“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s)。亚里士多德死后,遗著原稿由吕克昂学园接班人德奥弗拉斯特保存。德奥弗拉斯特死后,他把这些原稿交给了他的同学奈勒乌。奈勒乌死后,他的后代将原稿藏入地窖达150年之久,以至后来忘记了储藏地点。最后还是德奥弗拉斯特的后代几经寻找才使得它们重见天日。公元前60—50年左右,吕克昂学园当时的主持安德罗尼柯对这些原稿进行了整理编订。安德罗尼柯在编订这些卷帙浩繁的原稿时,把那些论述超验的对象的著作安排在论述经验的有形物体的物理学之后,并取名“物理学之后”。这就是这个概念的由来。可见它的原初意义是指一种研究超验对象的哲学。《物理学之后》这本书传入中国后,人们发现此书内容具有超验的性质,与中国魏晋时代的玄学类似,故有人将之译为《玄学》。后来,大翻译家、思想家严复根据《周易·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分,把《物理学之后》译为《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哲学的范围是很广的,既包括研究超验对象的形而上学,也包括研究经验对象的物理学等各门具体科学。但亚里士多德认为,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经验对象的科学只是“第二哲学”,而研究“实体、质料、形式、潜能、现实、运动、神、第一推动者”等超验对象的“形而上学”,由于其研究对象是最基本的东西,是其他东西所凭借的东西,因而是“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一词在这个意义上一直使用到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时期,他诱发出了一种新的含义。黑格尔除了在“研究超验对象的哲学”的意义上使用“形而上学”之外,还把一种主观抽象的、表面的、孤立的思维方法叫做“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相对。因此,恩格斯曾说过:“旧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的’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第一部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老师学说的地基———“理念论”,提出了“实体说”。这简直是直捣黄龙府。亚里士多德指出,当柏拉图用理念来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运动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只是理念的“摹本”和“影子”,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是不真实的,只有他们的理念才是真实的。要认识某一事物,就得先认识事物的理念。但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具体的个别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在我们日常看到的人和马之外,还要假定另外存在一个比人和马更真实的人和马的“理念”,是毫无用处的。他用他的师爷做例子讽刺他的老师道:不管“苏格拉底”这个理念是否存在,一个像苏格拉底的具体的人是会产生出来的。亚里士多德看到,一般的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不能脱离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而独立存在。他说:“当然不能设想:在个别的房屋之外还存在着一般的房屋。”独立存在的只是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如这一个人,那一匹马。他把这些个别具体的事物叫做“第一实体”。第一实体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当我们说“一匹白马”时,“白”这种颜色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马”之中的,“白”不能成为实体。除了“第一实体”外,亚里士多德认为还有“第二实体”,这就是个别事物的“种”和“属”。个别的张三李四这些第一实体是包括在“人”这个属里面的,而“人”这个“属”又包括在“动物”这个“种”里面。没有一个东西是“人”或者“动物”,但“人”和“动物”也是实在的,因而也是“实体”,然而它们的实在性不能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个别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的,因而它们是“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纠正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将一般与个别相分离的错误,指出了一般(“第二实体”)依赖于个别(“第一实体”)而存在,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路线。但他另一方面坚持认为一般的概念也是实体,进而可以推导出一个最一般的概念也是有实在性的实体,这就为导向唯心主义留下了可能性。第一部分四因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研究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呢?那就是说明事物产生和运动变化的原因,弄清楚事物的“为什么”。“人们如果还没有把握住一件事物的‘为什么’,是不会以为自己已经认识了这一事物的。”然而他在研究了前人的哲学之后遗憾地发现,他们的理论都只认识到某一种或两种原因,很不全面。因而他提出了“四因说”。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的事物的产生和运动变化都是有四种原因:(1)质料因。即构成事物的原始质料,就好比造房屋的砖瓦。(2)形式因。即构成事物的样式和原型,就好比造房屋的图纸或者建筑师头脑里的房屋原型。(3)动力因。即推动质料变成形式的力量,就好比把砖瓦变成房屋的建筑师。(4)目的因。即事物产生和运动变化所追求的目的,就好比建房屋是为了居住。在这四因中,质料因是形成事物的基础。然而质料因本身是消极被动的,只有在形式因需要的一定的动力下,并根据形式因规定的目的,质料才能变成形式。这样,形式因似乎包含了动力因和目的因。因此亚里士多德又把他的四因说只归结为质料因和形式因。亚里士多德认为他的这种学说能够解释一切事物的原因,因而自诩这一学说是他自己最大的功绩。质料和形式是任何事物不可缺少的两种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譬如,只有一堆砖瓦胡乱摆在一起并不构成一座房屋;反之,只有一张房屋的图纸和原型而没有砖瓦,也造不出现实的房屋来。当质料还没有获得形式的时候,质料只是事物的一种“潜能”,而当质料与形式相结合之后,它才成为现实的事物。质料是潜在的形式,而形式是实现了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质料与形式的关系理论表现出他的自发的辩证思想。但亚里士多德又认为,质料和形式二者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质料本身不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只有在形式的推动下,并以形式为其目的,事物才能由潜能变成现实。形式才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决定性原因。另外,形式和质料的区分是相对的。对于一所房屋来讲,砖瓦只是其质料;但对于泥土来讲,砖瓦又变成了形式。普遍地讲,低一级的事物是高一级的事物的质料;低一级的事物又是更低一级事物的形式。“更低的质料———(形式)质料———形式(质料)———更高的形式”构成了一个等级序列。那么,这样推导下去,亚里士多德就得出,有一个在序列最底层的没有形式的“纯质料”,也有一个在序列最高层的没有质料的“纯形式”。这个“纯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一个自己不动却吸引万事万物趋向自己运动的“第一推动力”。其实,这样的“第一推动力”与柏拉图的最高理念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中世纪的思想家甚至说这个“第一推动力”就是上帝。第一部分古希腊的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不仅关心事物的原因,他也和苏格拉底一样,关注人生的幸福,“作为幸福,我们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在他看来,钱财、权位、外物等都不是最后的目的,只有幸福才是最后的目的,它不以其他目的为目的。因此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以人生幸福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据记载,他关于伦理学的著作就有三本:《尼各马科伦理学》、《欧德米亚伦理学》和《大伦理学》。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己独到的伦理学说。他的伦理学是古希腊“德性论”伦理学的典型代表。他把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实践相关的伦理德性;一类是与理论相关的理智德性。伦理德性来自社会风习,理智德性是出自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的养成重在做德性的行为。我们只有做公正、勇敢、节制的行为才能成为公正、勇敢、节制的人,这就好比我们只有从事建筑活动而变成建筑师一样。然而,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建筑的技艺,那么,即使他天天在建房子,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建筑师。同样,如果你不知道行为公正、勇敢、节制的技艺,那么,你想成为一个公正、勇敢、节制的人,也是不可能的。可见,伦理德性是后天养成的,因而道德教育对于伦理德性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关于德性的普遍标准,那就是“中道即德性”。亚里士多德的所谓中道,是指无过无不及的恰当适度的良好状态。德性之所以是中道,因为一方面,德性是两种恶的中点,一边是过度,一边是不及。例如,关于健康,饮食过多或过少,同样有损健康,惟有适度饮食可以保持和增进健康。另一方面,德性能够在感情和行为方面发现和选中恰当的量,即在情感和行为方面能够命中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方式、恰当的对象和恰当的目的。譬如,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对什么对象都畏首畏尾、退缩不前,这就是懦弱了,即在勇敢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一个人无论对什么都无所畏惧,敢冒一切危险,甚至冒着违背法律的风险去杀人,这就是鲁莽了,即在勇敢方面的过头。可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而德性却只有一种情况,即命中中道。因此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有许多条。”他也时常感叹:善是难的!为善需要高超的实践智慧。第一部分像条狗一样活着如果你有幸通过时光隧道退回到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或科林斯,你将时常看到某个赤着脚、半裸身子、胡子拉茬、模样活像个乞丐或疯子的人睡在一个泥土做的贮物桶里。大清早,他睁开双眼,搔了搔痒,然后像狗一样在路边忙开了他的公事:在公共喷泉边抹了把脸,向路人讨了一块面包和几颗橄榄,然后蹲在地上大嚼起来,又捧起几捧泉水作饮料。他没工作,是世界上最逍遥自在的人。早餐过后,他也会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转悠一两个钟头。大家都认识他,或者听说过他。人们往往尖刻地问他一些问题,他也会尖刻地回答。如果太阳出来了,他会躺在阳光下,悠哉游哉,心满意足,自我吹嘘比波斯国王还快活。关于他,有很多趣事。有一次在光天化日下,他打着一盏灯笼穿过市井街头,碰到谁就往谁的脸上照。人们问他何故如此,他回答道:“我想试试能否找出一个人来。”还有一次,有人将他带进了一所豪宅,但警告他不得随地吐痰。于是他清了清喉咙,把痰吐到了那人的脸上,还说在这里吐痰找不到比那人的脸更合适的地方了。有时,他甚至在集会上行猥亵之事,别人指责他,他回答道,这和通过按摩空腹来缓解饥饿没什么两样。而关于他的最有名的趣闻当属他和亚历山大的对话。当时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在科林斯担任希腊城邦联盟的首脑,他所到之处都受到英雄般的尊崇和奉承。惟独这个“疯子”,拒不觐见这位新君主。怀着老师亚里士多德教给他的宽宏大度,亚历山大决意造访这个“疯子”。当时“疯子”正在晒太阳。亚历山大和蔼地说:“尊敬的哲学家,我能帮你什么忙吗?”“能,”他说,“请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我的阳光。”旁人哄然大笑。然而亚历山大却沉默不语,最后他对身边的人平静地说:“假如我不是亚历山大,我一定做第欧根尼。”这位“疯子”就是第欧根尼(Diogenes)。第欧根尼于公元前404年出生于一个银行家的富裕之家。据说他年轻时曾造过假币,显示出了其颠覆常规的倾向。后来他师承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以身作则发扬了老师的“犬儒哲学”,试图颠覆一切传统价值。他从不介意别人称呼他为“狗”,他甚至高呼“像狗一样活着”。人们把他们的哲学叫做“犬儒主义”(Cynicism)。为什么要像条狗一样活着呢?难道第欧根尼是个疯子吗?其实不是,因为在第欧根尼看来,狗活得自然、简单、快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而人们却被财富蒙住了眼睛,被宗教道德腐蚀了心灵,被技术掩盖了本性。因此他声称,人并不比狗高明,人类的所谓文明毫无意义,只有像条狗一样活着才是人生之真谛。第欧根尼是一个真正的传教士,他虔诚地践行自己的“犬儒哲学”。他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那就是“重铸货币”。拭去人类心灵里面的金银蒙尘,揭露陈规陋习的假面具,重新印上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因此他决定住在繁华的雅典或科林斯,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做,目的是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向世人显示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号召人们回复简朴的自然的生活。第欧根尼认为,人们为宽敞的房子、华贵的衣服、马匹、仆人和银行存款等煞费苦心,可事实上,当人们占有这些东西之后,这些东西反过来支配着人们,人们倒变成了它们的奴隶。为了攫取这些虚假浮华的东西,人失去了自己的自由这一真正的无价之宝。只要是为了自由,人实在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狗睡在地上也还过着健康的生活。他甚至认为,像狗一样,人也不需要隐私。自然的行为并不可耻。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有什么必要把它们隐藏起来呢?令人深思的是,像条狗一样活着的第欧根尼居然寿过八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据说他和伟大的亚历山大死于同一天。他的门徒们在他的坟墓上立了一尊大理石雕成的狗像,以纪念第欧根尼真正的、自由的人生!第一部分除了怀疑,还是怀疑有些哲学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甚至根本就不写作,却照样青史留名!因为他们的哲学就是他们的人生。这样的哲学家太少了,苏格拉底和皮浪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皮浪(Pyrrho)约于公元前360年出生于希腊的爱利斯城。他早年是个贫穷的画家,在爱利斯的体育场里,至今还存有他画的接力赛运动员的画像。后来他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跟随阿那克萨库游学四方。他曾去过波斯和印度,与那里的僧侣和智者交往甚多,并受到僧侣们的学说的启发,提出了自己的怀疑论。皮浪等怀疑论者们提出过10个著名的论证:一、对于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感觉。譬如,同样的葡萄藤,对于山羊来说美味可口,对于人类来说却苦涩难咽;鹌鹑在青松上活蹦乱跳,而人这样做却有生命危险。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性。亚历山大的管家在阴凉处感到暖和,而在阳光下却冻得发抖。三、对同一对象,不同的感官获得不同的印象。如一个苹果,用眼睛看是浅黄色的,用嘴尝是甜的,用鼻子闻却是香的。四、处于不同状态的人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如健康的人也许不认为身体很重要,而生病的人却认为没有什么比身体更重要。五、各地的各种风俗习惯、法律道德都是不同的。如波斯人觉得跟自己的女儿结婚十分自然,而希腊人却认为这极不合法;西里西亚人乐于做海盗,希腊人却不愿意做;不同的人信奉的神都不同。六、事物因为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而分不清楚。例如,一块在空气中要两个人才抬得起的岩石,在水中一个人就能搬动。这要么是因为岩石确实沉重,是水把它抬了起来;要么是岩石本身是轻的,而是空气增加了它的重量。七、依据不同的位置和距离,人们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从远处看,大的事物显得小,方的事物也显得圆。八、事物因适度与否而对人利害分殊。如适量饮酒可增强体质,而过度酗酒则伤害身体。九、因习惯与否而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同。对经常碰到地震的人来说,罕见的地震也变得平淡无奇。十、事物的性质由于与对象的关系不同而不同。树相对于草来讲是大,但相对于山来讲却是小。因此皮浪宣扬,万事万物都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一个反命题,而且对立的命题都有同等的份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所以我们必须放弃一切认识和判断,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显然,皮浪的怀疑论过分夸张了事物的相对性。要指出的是,皮浪并不是一个为怀疑而怀疑的怀疑论者。他对一切事物保持怀疑的态度,避免做出任何判断,是为了保持不动心状态,带来灵魂的安宁。皮浪与其说因其学说而出名,倒不如说因其为人忠实于自己的学说而出名。有人说,皮浪言行一致,在生活中也对一切事物抱怀疑主义态度。即使遇到前方有悬崖、水沟或荆棘,皮浪因为怀疑它们的存在也会毫不在意地冲上去。但那看来只是别人对他的讥讽。因为他说过,他也承认明明白白的事实,只是不承认事物确实就是它显现出来的样子。不然皮浪也无法活到九十岁。可信的有这样两个故事。有一次他老师阿那克萨库掉进了泥坑,皮浪看见了也不拉他一把。别人都谴责他的冷漠,可阿那克萨库本人却赞赏这个学生真正能够做到不动心了。还有一次,皮浪坐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遇上大风暴雨,船随时都可能倾覆。人们都惊惶失措,只有皮浪斜倚船舷若无其事地轻声哼着小曲。人们问他为何如此无畏,皮浪含笑指着船舱里一头正安安静静进食的小猪,对他们说,小猪在这种情况下是多么平静呀!智慧之人起码应该做到像小猪那样临危不惧,面对风浪毫不动心才对!皮浪深受母邦人们的尊敬,人们推选他为祭司长,并且由于他的缘故,人们投票通过了一个免征一切哲学家税款的法令。第一部分快乐是最高的善每个人都知道,人天生就是喜好快乐的动物。可要就“快乐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快乐值得追求”等问题说出一番道道来,却需要一定的哲学智慧。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晚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哲学探讨的哲学家。伊壁鸠鲁祖籍雅典,但于公元前341年出生于萨摩斯。他的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巫婆。伊壁鸠鲁从小就喜欢对深奥的问题寻根问底。可是许多老师都不能令小伊壁鸠鲁满意,于是他自学德谟克利特的著作。18岁时伊壁鸠鲁来到雅典服兵役,之后他在小亚细亚学习和教学。公元前306年,36岁的伊壁鸠鲁再次来到雅典,在自己住宅的花园里开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因而被称作“伊壁鸠鲁花园”。“花园”聚集着伊壁鸠鲁的朋友,吸引了不少学生,甚至包括一些妓女。伊壁鸠鲁生前享有崇高威望,就像毕达哥拉斯一样,他被追随者当作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也被当作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派独尊师长的局面。据说伊壁鸠鲁著述达300余卷,遗憾的是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下来。公元前269年,伊壁鸠鲁因肾结石病了整整14天。临终前,伊壁鸠鲁躺在温水浴盆里,喝了一杯醇酒,然后对身边的学生们说:“再见了朋友们,请牢记我传授给你们的真理吧!”72岁的哲学家与世长辞。伊壁鸠鲁认为,欲望的满足即快乐,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快乐是最高的善。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美味的快乐、性的快乐和音乐的快乐,人们就不知道如何去设想善了。因此有些人就说伊壁鸠鲁是荒淫无耻的享乐主义者。但伊壁鸠鲁明白指出,他所谓的快乐并不是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因为这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就是指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在伊壁鸠鲁看来,并不是每一种欲望都是值得满足的,而是要对之进行正确的取舍。他把人的欲望分为自然的和虚浮的两大类,在自然的欲望中又分为必要的和非必要的两类。只有必要的自然的欲望才是值得满足的。甚至当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我们要放弃它们;而如果我们忍受一时的某些痛苦能带来更大的快乐时,我们就认为这样的痛苦比快乐还好。前者就如酗酒,因为影响身体健康而应当放弃;后者就如体育锻炼,因为增进身体健康而应当忍受。因此,为了身体无痛苦,伊壁鸠鲁提出要养成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习惯。他甚至说,只要有了面包和清水,他就敢和宙斯比较看谁更快乐。其实,伊壁鸠鲁更重视灵魂无纷扰之快乐。他认为,造成人们心灵痛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恐惧神灵,一个是恐惧死亡。而他指出,这两类恐惧都是没必要的。伊壁鸠鲁说,神居住在世界的缝隙之中,过着幸福的生活。神不会干涉人间的生活,不然就会扰乱自己的幸福生活。神既不因人的虔诚而赐福,也不因人的不敬而降祸。人们恐惧神灵只不过是无知的缘故。其实,随着身体的死亡,灵魂也就消散,根本不存在不死的灵魂,也不存在什么死后受苦的事。死亡不过是原子的消散和感觉的丧失,死亡根本就与我们毫不相干。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没有来到的东西当然不值得我们害怕了;而当我们死亡后,我们自身已经不存在了,就感觉不到死亡的痛苦了。总之,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死亡都与我们无关,我们也就不用恐惧死亡了。而且,人活着不能只考虑寿命的长短,关键是寿命的质量。短暂而快乐的一生比漫长但痛苦的一生更有价值。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快乐主义都有发展。后人也继承发展了他的许多思想。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的。第一部分顺应自然,服从命运在古希腊晚期,除了皮浪的怀疑主义学派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派之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学派———斯多亚派。斯多亚派是由塞浦路斯的芝诺(Zenon,约公元前333—261年)创立的。学派的得名来自于芝诺讲学的画廊,因为当时的画廊就叫“斯多亚”。斯多亚派流传几百年之久,代表人物颇多,除芝诺外,著名的还有阿里斯通、狄奥尼修、克律西波、尼禄皇帝的大臣塞涅卡、奴隶爱比克泰德、罗马皇帝奥勒留等等。芝诺和他的学生们把哲学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他们把这三个部分的关系做了几个有趣的比喻。如果哲学是一个动物的话,逻辑学是骨骼和腱,自然哲学是血和肉,伦理学是灵魂;如果哲学是个鸡蛋的话,逻辑学是蛋壳,自然哲学是蛋黄,而伦理学是蛋白;如果哲学是一个果园的话,逻辑学是篱笆,自然哲学是土壤和果树,而伦理学是树上结的果子。可见,他们都认为伦理学是最主要的部分。他们往往把自然哲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提出了带有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色彩的伦理学主张:顺应自然,服从命运。下面我们将以奥勒留为代表来分析理解这一伦理学主张。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180年),生于罗马贵族之家。奥勒留幼年丧父,由他的母亲和祖父抚养长大,但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还在孩提时期,奥勒留就以其坦率真诚的性格得到了赫德里安皇帝的好感。在继嗣人柳希厄斯死后,赫德里安皇帝选定奥勒留的叔父(也是养父)安东尼·派厄斯为自己的继嗣,条件是派厄斯要收养奥勒留和原先继嗣人柳希厄斯的儿子科莫德斯(后名维勒斯)为继嗣人。在其叔父于161年去世时,奥勒留成为了古罗马帝国的皇帝,成了柏拉图所谓的“哲学王”。遵照赫德里安的意愿,他和维勒斯共享皇权,但后者实际上不起什么作用。马可·奥勒留在位近20年。然而,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即使奥勒留以其坚定的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10年,他很少呆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在这种戎马倥偬的马背生涯中,奥勒留写就了《沉思录》这部自己与自己的12卷对话。公元180年3月17日,奥勒留病逝于文多博纳(维也纳)。斯多亚派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奥勒留也不例外。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世界是由原始的火演变而来的,原始的火也就是神。原始的火决定了世界的一切都是必然地发生的,这种由原始的火或者神决定的必然性也就是自然规律,或者叫做命运。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服从命运的。人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溅出的一个小火花,人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因而人的本性与大宇宙的本性是同一的。自然界是按照其普遍理性而必然地运动的,人世间的一切也是命运安排好了的,人的疾病与死亡就像春天开花夏天结果一样都是必然的。因此人必须顺应本性自然地生活,服从普遍理性给我们合理安排的命运。命运的安排是合理的,命运也是人所不能改变的。因此我们要顺应命运,注定要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事物和那些人,要欣然接纳他们并爱他们。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做到在一切欲望面前不动心,按照本性生活。奥勒留反对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认为快乐不是最高的善,许多人不能做到顺应自然和服从命运恰恰是由于灵魂受欲望的纷扰。因此人必须让自己的灵魂清醒,让理性而不是欲望统率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幸福。奥勒留的学说也带有浓厚的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色彩,在一定意义上是消极的。但他强调精神世界的恬淡自足,这对于身处乱世的人们起到了精神的安定作用。第二部分痛失伊甸园“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苦难呢?”这些都是一直困扰着有自觉意识的人类的问题。5000年以前,在西亚人们中间流行7天创世的传说。约公元前三四百年,这些传说被记载在《旧约·创世记》里。该书说,天地万物起源于一位叫“耶和华”的上帝的创造。创世之前,一片混沌,黑暗沉寂,只有无边无际的海水。上帝第一天创造了光,并分了昼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并分了天地;第三天创造了陆地和地上的结种子的植物和开花结果的树木;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创造了水中的鱼和天上的鸟;第六天创造了牲畜、野兽、昆虫;这一切完成后,上帝抓了一把泥土按自己的形象造了一个人,并向他的鼻孔吹了一口气,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把亚当安置在东方的伊甸园子里。上帝叫亚当治理这个伊甸园,并赋予他食物。第七天上帝休息了一天,这就是安息日。第八天,上帝看到亚当孤单寂寞,就使亚当沉睡后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了夏娃给他做配偶。伊甸园中有一棵智慧树和一棵生命树。上帝专门带他们到树前,吩咐他们不能吃智慧树上的果子,如果吃了就必定死。后来,狡猾的老蛇怂恿夏娃,对她说,你们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就和上帝一样明善恶了,而且吃了也不一定死,只有傻瓜才信上帝的那些话呢!夏娃就信了老蛇的话,吃了老蛇给她的果子,并把吃剩的给亚当吃了。吃了果子后,他们就发现自己是赤身裸体,就用树叶编了裙子穿了起来,并躲起来不敢见上帝了。于是上帝就知道他们吃了智慧树的果子了。上帝非常愤怒,他罚蛇用肚皮走路,使蛇的后代和女人的后代彼此为敌,人要踩蛇的头,而蛇要咬人的脚。他增加女人怀胎生子的痛楚,并使她受男人的管辖。上帝还使地里长出荆棘,使亚当必汗流满面才能糊口。但是,上帝还寻思,他们已经和我一样知道善恶,恐怕他们又摘生命树上的果子吃,那就永远不死了。于是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这样上帝还不踏实,又在伊甸园的东面安设了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把守生命树。后来,“创世说”和“原罪说”成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中世纪谦卑的人们相信,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所犯下的“原罪”,是人类一切苦难的源头,也是人们信仰上帝以获得拯救的充分理由。但是,启蒙运动以后的大多数思想家都认为,只要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理性,人类就能够改变和决定自己的命运。人类的苦难是人类理性不够发达的缘故,能拯救人类苦难的也只有人类自己。第二部分《旧约》与《新约》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而基督教又是在全球信徒最多的。自耶稣于公元1世纪创立基督教至今,基督教本身也发生了嬗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9
正序
倒序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
知道点世界哲学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2
知道点世界哲学-2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3
知道点世界哲学-3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4
知道点世界哲学-4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5
知道点世界哲学-5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6
知道点世界哲学-6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7
知道点世界哲学-7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8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9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10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11
《知道点世界哲学》作者:李义天 袁航-12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知道点世界哲学
知道点世界哲学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