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注意内容规律。对所学课程要系统化的进行复习。具体把握以下四点。①把握特点。以语文课为例,复习时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个特点。1)课文题目。2)作者简介。3)写作背景。4)生字,字形结构,读音,语义等。5)关键词,词性,词义等。6)句子,精彩句子,观点性的语句,句子的形式和语法等。7)标点符号运用。8)段落层次大意。9)课文启示与收获。10)文章体裁。11)写作特点。12)修辞方法。13)提高读、听、说、写基本能力。复习其它课时,最好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注重把握每门课的特点与规律,理清头绪,又省时省事,又效果好。②练习“母题”。在复习时要多做练习题,加深理解,提高运用的能力,但要防止“题海战术”。要筛选一些典型的例题来练习,通过做题达到一题一得或一题多得的效果。例如,根据理科的知识结构严谨、需要复习思考的东西比较多的这一特点,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母题”来做。在做题的过程中,对这道题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思考印证,使它成为我们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母题”也可以列为记忆脑图整理内容中的一部分。作者本人在参加高考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典型的“母题”。考题是这样的,已知方程kx2+y2=4,其中k为实数,对于不同范围的k值,分别指出方程所代表图形的类型,并画出显示其数量特征的草图。这道题把那时所学的数学教材《解析几何》一本书的知识全都包括了,涉及有平行线、双曲线、圆、椭圆等内容。③检查不足。把每门课中的问题检查出来,及时补上。特别是做错的典型题目,通过分析要找出错的地方,为什么会错?查清原因,及时对症纠正,最终的要求是,同类型的题再不能错第二次。做学生的,哪有不错的?错不怕,怕的是一错再错,错则能改,后不再犯,这就是好学生。④总结创新。复习时还要对自己以前节节归纳、章章总结的,觉得有价值的思想方法和创新思路逐步完善,充分发现挖掘自己思维意识中的知识闪光点。比如好的学习方法,好的记忆方法,好的思维方法,有突破性的新认识等等。三是注意方法恰当。在复习方法上要把握以下两点。①理清纲目,独自进行。在复习时要把所复习的内容与构建记忆脑图和整理系统结构知识统筹进行,先后有序,分步实施,纲目清晰,条理分明,这样的复习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在复习时拿出整理的知识结构记忆脑图,一有空闲时就经常翻看一下,不需要刻意记忆,看得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厚知识能够梳理成薄脑图,薄脑图能够扩展成厚知识,记忆提取自如,这就达到复习的目的。如果确需详细资料,可以再翻课本、作业和笔记等。同时要养成把各科课本、作业和笔记等资料分门别类、排列有序地放到一起,到了用时,一看便知。防止在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这是没有条理的具体表现。②水平相当,结伴进行。有成功的经验表明:知识水平在同一个档次的一个或两个要好同学之间进行提问交流式的复习,是最快捷最轻松的方法,谈笑之间就把要复习的内容进行完了,记忆巩固了,提取回忆敏捷了,思维有灵感了。如果自己有遗忘的地方,立即就从对方的大脑记忆中复制过来,这是最好的提高学习效率的复习方法,这是最直接的取长补短。希望每个同学每一门课程至少要交往1—2个要好的同学,根据自己各科的水平找相同档次的同学结伴学习。古时候皇帝的儿子读书时也要选择几个年龄相同的孩子“陪太子读书”,目的就是促进太子的学习。(2)整理如何进行。提醒同学们注意以下三点。①理清架构,前后相承。目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地一门课程结束了,才进行复习与整理。这样的结果会使学习的负担相对加重,心情也会急躁不安,因为要把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几个学年所学的各门课程在短时间内复习整理完,往往是力不从心的。正确的方法是,理清架构体系,前后相承,分步实施。具体说,就是要在新学期一门新课程开始时,专心听课过程就要确立该课程的认知架构体系,复习时逐步调整完善。整理则是专心听课和复习过程的继续和升华,是对所建构的认知架构体系和所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条理化的抽象与概括,形成的表述材料是对该课程知识内容的理性认识。只有经过整理才能将书本知识融化为自己认知整体架构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成为自己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工具。虽然从学习过程上看,专心听课、复习、整理是三个环节,但从认知架构体系来说是前后相承的,不可分割的,后者是前者的提升,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这三者简单概括就是一体(一个认知架构体系)、三面(从三个不同侧面来认识一门课程的特点及规律性)。在整理时,千万不能打乱原来的认知架构体系重新另立“炉灶”,那样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②分步整理,统筹进行。在整理时,根据课程进度,按照认识架构体系的特点和单元知识内容确立整理纲目,适时地分别进行整理,然后再统筹整合。当一门课程结束了,我们对该课程知识内容的整理同时也完成了,认知架构体系也同步形成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环环紧扣,自始至终一线穿,直觉思维来得早,学习轻松,学习快乐。③留有空余,充实提高。整理时要留下空白的地方,如果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就可在留下的空白地方填上,使整理的知识内容相对集中完整,充实提高,不至于东一点,西一点,零零乱乱。4、学习计划常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做事要有计划,学习也是一样的要做计划。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之一,往往差生的计划性不强,被动地让课程时间推着自己的思想走,而成绩好计划性强的同学则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思想上主动地接纳课程时间走过来,明天上什么课,下一节上什么课,心中都有谱。同时,有制定计划习惯的学生,在注意力、意志力和自控力方面,都会高人一筹。因此,要想学习好,就得计划好。作者建议同学们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注意把握以下四个分配。(1)时间分配。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养成有时间观念的习惯。要养成当下能做完的事,当下就做完;当堂能做完的事,不推到下一堂课去做;当天能处理的事,不拖到第二天;后面要做的事,要提前想到,要有所准备。这样,我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就会相对多一些。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在人的短暂一生中,要成就事业,就要有分秒必争的时间观念,要做到合理分配利用时间。(2)空间分配。空间就是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有着不同的影响。学校的课堂是学习,社会活动也是学习。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空间,就如翱翔的雄鹰,需要广阔的天空。因此,学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拓宽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量力而行地参加一些“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没有亲身体验的知识是空洞无味的,只有痛饮生活的满杯,酸、甜、苦、辣、咸生活中的五味都尝过,才能感悟人生,才能懂得什么叫幸福,才能成就事业。温室中培养出的鲜花,是经受不住大风大浪的考验。不经风雨,难见彩虹。没有冰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只有经过验证体悟出的认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变为改变自己客观生存环境的强大推动力。(3)情感分配。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情绪会促使人奋进。单一的生活,乏味枯燥的学习,会使人抑郁消极。因此,我们在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注重情感交流所需要的时间,要适度地发展自己的友谊空间,对于师生情、同学情、朋友情等都要经常联系和接触,从他们那里得到情感能量的补充。特别是对于解决自己情感上的心结,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同学朋友更显得重要。防止一个人心灵情感上受到伤害,有了缺陷却没有情感的寄托,却没有及时得到他人的关爱,那样最容易使人的心灵逐渐扭曲而变成仇恨社会。个体学生只有保持情绪稳定,情感畅通,才能进入静心学习的最佳状态。(4)成果分配。成果是学习行为取得的成效。成果分配的目的就是培养积极进取和忘我施爱的习惯。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能独自享受,而是要学会与他人共享,进而与他人分享。不与他人分享的成果是苦涩的,越与他人分享越快乐。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在于自己得到了多少,而在于给他人解除痛苦、送去欢乐时,自己内心却感到无比的欣慰,这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刻涵义。我们青少年要从小培养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要学习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无私奉献的情操。5、合作交流古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会合作,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新世纪人才培养标准之一。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开展讨论,从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合作交流还能通过观察对比,加深对自身特长以及优缺点的认识,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目前,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孤独自私的心理,自己懂得不说给别人,一怕影响自己,二怕超过自己。这样的行为能处同学吗?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块大地上,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帮助,共同进步,这才叫同学。你追我赶,取长补短,一人有难,大家相助,亲密无间,胜似兄弟,这才叫同学之情谊。我们要有合作观念,要有“团队意识”,一人不为众,独木不成林,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6、科学用脑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机,就像电脑的主机一样,其功能是非常强大和完善的。一个人的头脑是否聪明灵活,不是由大脑细胞多少来决定,而是由参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脑细胞多少来决定。据专家的研究报告,一般人的大脑潜能的使用都没有超过10%,还有90%处于闲置状态,等待合理的开发。大脑潜能资源的浪费是人类所有浪费中最大的浪费,目前尚未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与合理的开发。特别是不会善于用脑、科学用脑,因此脑的效率很低。青少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如果能够学会善于用脑,科学用脑,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现实学习生活中如何科学用脑,应把握以下三点。(1)交替用脑。研究结果表明:大脑的不同部位可以交替工作和休息。因此,根据大脑的活动规律,交替用脑既可以防止一部分脑细胞过分疲劳,使人精力充足,又可以调节整个大脑的积极性,提高运转的效率。学生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摸索个人大脑活动规律,调节自己的学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在交替用脑方面注意把握以下三种交替。①学习内容交替。学生在学习一门功课时,一部分脑细胞在工作,而其余的脑细胞处于休息状态,这一脑区疲劳,并不意味着其它脑区也疲劳。所以学习时,要注意内容的交叉安排。②脑力和体力交替。在家里学习时,当你感觉累的时候,丢下手中的课本,到户外活动一下,或者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既帮了父母,又得到了休息。在学校学习时,课间十分钟必须离开座位到教室外活动肢体,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缓解心脑疲劳。③学习方式交替。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同的学习方式轮换进行。如数理化与语文轮换学习,背诵和解题交替进行,英语听力训练与思考问题交替进行。这样不仅不易疲劳,还可以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有些同学复习功课时经常一坐就是半天,或整天复习一门功课,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2)保持良好的情绪。我国古代医学认为:“忧愁思虑伤心”。现代研究表明:经常忧虑的人容易伤脑子,情绪和脑效率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可以提高大脑利用效率。实验证明,保持乐观的态度比持悲观态度可多获取22%的信息,也就是大脑多发挥22%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或失败,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3)调换姿势。坐、立、走、躺等几种姿势交换使用,也是一种调节大脑细胞活动的好方法。阅读、写作等学习一般是坐着进行的,而思考问题、酝酿构思则可以在行走中进行。背诵、演讲可以站着进行,英语等听力训练也可以躺着进行等等,这样轮流地转换姿势就会减少疲劳和乏味的感觉。此外,加强运动锻炼,也能促进脑细胞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提高效率。一个伟大的成功者,必然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使得他的聪明智慧得以发挥。伟人在70高龄时还畅游长江,在大风大浪搏击胜似闲庭信步。心要静,身要动,这是最好的健脑方法之一。7、生活守则对一件上手的事没做完,要有能力放下,不能打乱正常的学习生活。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办法在白天把应学知识学完,一件上手的题没做完,就在晚上贪黑熬夜,有的甚至在宿舍打着手电筒通宵在攻克。这种热爱学习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种方法的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一个人没有良好的习惯是不行的。到了睡眠休息的时候,要把手上所有的事放下,包括没有完成的。试想一下,没有一个很好的休息,怎么能有精神去应对第二天的课程呢?常言说得好,不会睡觉的学生,不懂得休息的学生,肯定不会有好成绩。也有的同学常出现在前一节课的课堂作业没有完成,下一节课上继续做,结果是该听的没听懂,没做完的作业也仍然没有做完,因为一心不能二用嘛。这样因小失大做法就不是好习惯。上什么课听什么课,与此课无关的戛然而止。到了做什么事的时候,就做什么事,与此事无关的要戛然而止。守则生活的习惯,具体形象地说就是戛然而止的习惯。不能因为一个念头、一件事没有了结,而打乱了整个学习生活。这是要坚决消除的不良习惯。戛然而止的习惯,千万不能产生误会说没有学完的知识和没有做完的题丢下不闻不问,而是要再找时间再去完成。打消耗战、拼体力的学习是最愚蠢的学习习惯,它不仅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该清醒的时候不清醒,该休眠的时候反而清醒了),而且会形成恶性循环,使思维记忆系统的正常活动发生紊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一生受益无穷。8、反思总结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交往诚实了吗?老师传授的学习温习了吗?这就是教育我们要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检验和总结,不断地减少失误,不断地精益求精,不断地推陈出新。调整心态,静心学习,渊博知识,这才是我们希求的良好习惯。9、矫行绝恶在培养青少年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对良好的行为要使之处于稳定的状态,对于不良的行为要有毅力克服矫正,对于一些恶劣行为要有勇气杜绝,绝对不能任其发展。不良心理常滋生的有自卑心、高傲心、逆反心、虚荣心、懒惰心、依赖心、早恋、痴迷追星、人际孤独、胆怯等等。不良行为常发生的有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破坏公物、抢夺勒索、撒谎欺骗、网络上瘾、酗酒、赌博、吸毒、离家出走等等。这些行为一发现就要及时教育,及时纠正,一旦形成恶习,那就很难挽救了。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历练不够,心理不成熟,对自己的行为控制不住,对行为的后果看不清楚。只要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是不好的事也敢做,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因此,为了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全社会都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自己也要自尊自爱,矫行绝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静心学习,快乐人生。正文 第二章第十节开启智第十节掌握静心学习法之门径十——开启智一、智的概念及相关知识智,是人们后天一生追求的理想所得。智,它能了达人生,穷尽物理,应时处事,顺乎自然,祥和而安,静心而虑,不忧不喜,灵感通神,大凡智者,书史千秋,要深刻理解智,阐述如下。1、智的概念智指的是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具体说它是一个人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表现。本文指的是掌握静心学习法结出的硕果,是九大门径忘、记、思、问、志、专、诚、通、习的归宿与目的,也就是指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达到开悟、觉悟、通达明了的境界。从生理学、生物学和哲学等角度综合来说,智慧是人的大脑和身体所有功能的集合。目前科学证明大脑存在十一个智力中心,既单独成体,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架构网络体系,这个认知架构网络体系交融点的形成也就是智慧的形成。十一个智力中心即是大脑细胞形成十一个区域,在这个基础上上下延伸,又形成了一个立体蜘蛛网式的联接,其中也包含对身体传输信息、反馈信息等生理运行网络的联接。这个大脑细胞立体蜘蛛网式认知架构网络体系的形成,就是人脑智慧形成的物质载体,智慧的显现是这个物质载体的内容和作用。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来说,智慧的形成是主观精神世界的“心我”与客观物质世界的“身我”融合而形成“真我”,这个“真我”与他我、物我融合而形成不思不议而有灵感的潜意识境界——人的自性境界,它内通个体身心世界,外通宇宙万物世界,其二者运行规律是同一的、统一的规律。这样的境界,传统文化儒家称之为“明德”境界,佛家称之为出世的“一真法界”,道家称之为“太极”、“道”、“德”境界,我们现在把它称为潜意识智慧境界。无论哪家的说法,其实都是一回事,也就是宇宙万事万物纷繁复杂的现象通过人的身心反映形成“一”的认识境界,即把握了宇宙万事万物的本质特征及规律。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样的境界就是智慧概念的本质含义所在。2、智的表现形式与特征智慧的显现是人脑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产生作用的最高境界,具体特征表现为:(1)一触即通,触类旁通。同学们无论学习哪门功课,一接触就通达明了,就能掌握它的本质特点及规律。(2)理智战胜感情。无论什么事都能够理智地对待一切,不感情用事。解决问题切合实际,恰如其分,不偏不倚,不过不及。(3)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相一致。对过去探知清楚,对现在认识明了,对未来预测准确。(4)光明照耀,威力无比。智慧对于指引人生前进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具有方向正确性、因势利导性、事半功倍性的明显作用。例如,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的武装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一段光辉历程中,无不显示出思想的智慧无比强大的作用。3、智的实现过程与突破一个人的智力,即一个人的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是一个人智慧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但是,要显现出它的作用,还必须突破人的情绪和情感困扰。没有突破那道“防火墙”前,属于智力范畴,突破了那道“防火墙”之后,则属于智慧的范畴。那么,这个突破过程要如何理解呢?下面给大家简要地将有关怎样突破情绪和情感的问题,讲述三点建议。(1)何为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标示感情这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的。要想把它们作严格的区分是困难的,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二者加以说明。情绪是人对事物体验后的心理反应。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感受后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分析、整理、升华,形成一种认识态度,对此种认识态度在客观表情上可有喜、怒、哀、乐、忧、恐、惊等各种感情流露,此即为情绪。情绪则常用于感情的表现方面,它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因此,当谈到狂热的欣喜、强烈的愤怒或持续的忧郁的时候,常常用情绪这一术语表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作用后产生的较深刻的内心感受与心情反应。情感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感觉器官传入高级中枢进行综合、分析、概括,形成概念。在中枢的活动过程与人的道德、修养、意识有关,因而对同一现象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由于不同的结论,可有不同的情感,在道德上、理智上、美感上表现出同情、关心、信任、支持、赞美或与其相反的情感。由于情感大都与人们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的性质常常与稳定的社会事件的内容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情感这一概念较多地用于表达感情的内容,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对诸如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艺术感受之类的体验,则用情感这一术语来表达。(2)情绪和情感的影响。好的情绪和情感会产生正效应,不良的情绪和情感会产生负效应。特别是对青少年同学的影响更明显,不良情绪常常会使他们失去理智。情绪稍微一激动,就会说一些让自己追悔莫及的话,或者作出非常错误的决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人在强烈的情绪控制之下,会暂时失去理智,不考虑行为的后果。情绪的产生和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情绪都会按照自己的轨迹演释发展,这一行进的过程有时需要几个小时,有时需要几天的时间。不管我们如何努力去控制它,它都会沿着一个特定的轨迹和一个预知的时间表向前行进,直到走完它的航程。在一个人闹情绪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懂得它的规律,就会陷入很尴尬、甚至很别扭的处境,不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还会造成新的问题并使之复杂化。情绪的产生和变化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遇到一些小的烦恼时,一般都可以安然度过。但是,一旦某种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它就必须走完它自己的航程,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将它收回去或者减轻它的强度。这个情绪强度界限叫做“不归点”,它具有不可动摇的特性。同时,它也最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脾气秉性,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情绪的强度一旦到达了不归点,就必须要沿着它的轨迹继续上升到顶峰,然后释放。这个“不归点”是个非常可怕的非理性区域,它拒绝冷静,不讲逻辑,告别思维,唯一重要的是情绪。它把一个人全然打扮成着了魔的怪物,任由宣泄,随心所欲。这个“不归点”带着“无理智”或“无逻辑性”的标签,如果要进行平心静气的讨论,清晰睿智的思考,寻找解决的方法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情绪主宰着一切。情绪在完成了它的活动周期之后,又可以回到清晰思维区,这里才是敏锐的洞察力的源泉,因为在这一时期,人与心灵的渴望、梦想、理解力最为接近,这一时期切身体验到情绪周期变化后所获得的洞察力,终于变成人的生命力的“智慧”。事实上,一个人从书本上或其他途径所获得的知识对行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一个人自己亲身从清晰思维区所获得的洞察力,才能让他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个清晰的思维区就是静心的境界。智慧的显现,就是大脑清晰思维整体区域的构成,也就是达到静心的境界。这个实现过程需要突破情绪和情感的困扰才能完成。从人脑的构成来说,人有三位一体的大脑,底部是脑干(或小脑),也叫做“爬行脑”,因为它与冷血爬行动物的大脑相似。它控制大脑的许多本能功能,比如呼吸。中间,脑干上面是第二层脑,这一边缘系统通常也叫做“古哺乳动物”脑,因为它与温血哺乳动物的大脑相似。它控制着情感,是大脑的情感中心,并与大脑中处理记忆存储部分连接得很紧密,在记忆中起关键作用。当你情感投入时,你就能记得更牢——比如初恋。顶部脑皮层,它在边缘系统顶上,是由两边组成的大脑和像一张皱巴巴的地毯般覆盖其他一切的脑皮层。脑皮层只有大约3毫米厚,但它有6层,每层有不同的功能。就是这一部分,使人成为独一无二的种类。这一部分有思考、交谈、观察、听和创造等功能。简单地概括人脑的组成,可分为小脑——本能脑,中脑——情感脑,大脑——思维脑。为什么情绪到了“不归点”会失去理智呢?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个情绪念头的激起,把整个情感脑活动的正常规律扰乱了,通往大脑的信息传输渠道阻塞不通,思维失去了功能,因而造成情绪带来的行为是非理智的。(3)青少年常见的情绪和情感的调整疏导。青少年心理危机是当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其实,这种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过渡时期的心理适应暂时性问题。因为,这一时期是人生中最具有特殊性的时期,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尽管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已渐趋成熟,但尚未完善,内分泌系统功能也尚未稳定,并且面临着升学、就业等人生的一切基本问题,所以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或打击,产生许多苦恼。在这个充满矛盾与困惑的时期,是需要交流与解答的。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忽视了与别人的正常交流,忽视了及时的疏导、调整、教育,就有可能变为人生的“危险期”。青少年这一时期常见的情绪和情感问题有如下十二种表现。1)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做事缺乏兴趣和信心;2)情绪淡漠,对人对事漠不关心;3)情绪不稳,喜怒无常,难以控制;4)情绪激动,对很小的刺激,反应强烈,性情暴躁,易愤怒毁物伤人;5)情绪脆弱,对很小的事情也易冲动或哭泣,事不由己,多情伤感,控制不住;6)焦虑烦躁,紧张恐惧,顾虑重重,以致搓手顿足,唉声叹气,惶惶不可终日;7)无用自卑,羞怯内疚,没有信心;8)早恋,单恋,失恋后心理失衡,性格反常,影响学习,影响人生,心灰意冷,怯懦封闭。有的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也有的会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造成毁坏性的结局;9)逆反心理,叫他往东,他偏往西,叫他往西,他偏往东,专门与人唱反调,对老师与家长的教导和劝说,全当耳旁风,而且不分是非地一概反对,还经常强词夺理,甚至逃课和离家出走;10)孤独心理,有些青少年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总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或顾影自怜,或无病;11)挫折心理,追求幻想,事与愿违,产生挫折,引发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12)嫉妒他人,心怀不满,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情感。对于这些青少年时期常发生的情感变化和情绪异常的现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它,客观地正视它,理智地调整它、疏导它、控制它、稳定它,使它纳入正常的情感轨迹、情感交流与交往中,不能因生理变化引起情感变化,因情感变化而引起情绪异常,因情绪异常而做出越规的行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理智的头脑,使不良情绪和情感适应变化而引入正常的、健康的心理活动轨迹。二、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如何开启智在现实中,人生有三样东西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这三样东西就是:富贵、康宁、智慧。富是有钱财,贵是有地位;康是健康长寿,宁是生活安宁;智慧是聪明才智,它能看透宇宙万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富贵、康宁、智慧这三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渴望得到。作者的观点认为,这三者相比,唯有智慧第一。假如一个人有了富贵,在社会上很受人尊重,但是他如果没有得到康宁,疾病缠身,又不安宁,这样的富贵不是享福而是受罪。假如一个人有了康宁,健康长寿,生活平稳,虽然没有得到富贵,但平平淡淡生活了一辈子,那也算很好。假如一个人有了智慧,富贵和康宁这二者就能如愿得到。因为,有智慧的人懂得“求得”的规律。唯有智慧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有了智慧就拥有了一切。青少年正是读书、上学、求智慧的黄金阶段,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只要打开了智慧之门,我们人生美好的理想——富贵、康宁、家庭、事业等都会圆满实现。智慧在人生中是如此重要,那么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如何开启它呢?下面给同学们提供五点建议。1、理智抑情,调节升华一个人智慧的显现需要突破不良情绪和情感的困扰。这个突破是理智战胜情感,不使情感积聚到不归点。那么,如何突破呢?传统文化关于这方面的教导也很多,儒家教导人们对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突破方法是“未发而止谓之中,发而有度谓之和”。道家和佛家讲“忍辱”,意思就是包容、宽容。作者认为,理智地对待情绪,战胜情绪,要把握两个趋向。一个是随顺情绪,郁则发之,郁而有度,见小就放。或者向老师和知心朋友述说宣泄,或者放声痛哭一场,使人从苦恼郁结的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因情感变化流出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物质随眼泪排除体外后,可缓和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并消除忧虑。千万不能自寻苦恼,把痛苦、忧伤闷在心里,一定要使之发泄出来。如果情绪聚积超出“不归点”,要理性地控制它的走向,以冷处理为最好,当情绪走完它的航程会自然回归到正常心态。假如热处理可能会适得其反。另一个趋向是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情绪未发而止,朦胧而化,萌生而放,以宽容的心态,善待一切,包容一切,这就是由快乐而化情绪的理智境界。理智突破不良情绪和情感困扰的具体方法有以下五种。(1)以情制情,五行相制。根据情志及五脏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这一治疗原则以我国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张子和的《儒门事亲》最为代表。他指出:“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制悲,以虚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制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融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入耳目,易人听视。”中医理论表明关于五脏的阴阳五行属性是:肝属东方木,情绪主怒;心属南方火,情绪主喜;脾属中央土,情绪主思;肺属西方金,情绪主悲;肾属北方水,情绪主恐。木——火——土——金——水顺行为相生,木——土——水——火——金逆行为相克。(2)移情入静,转移注意。采取适当的方法转换一下不良情绪产生的情境,转移一下当事人的情感和注意力,以缓解情绪,平衡心态。当一个人有了情绪时,可进行快乐时肢体表情动作活动,或做些适当的体力劳动,以驱除烦恼,忘却原来的思虑,这叫运动移情法。或和同学交谈,观看自然环境,可以舒畅情怀,这是最好的转移注意力的移情方法。或以棋琴书画,或以振臂呐喊,舒畅气机,振奋精神,使紧张和苦闷的情绪随之而消,从而达到心情平静。(3)升华超脱,悠然奋发。升华,就是利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将其化作行动的动力,投身于学习生活和事业中去。如,西汉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获罪不狱,惨受腐刑。司马迁为转移不幸遭遇所带来的苦痛心境,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全力撰写《史记》,以舒志解愁,调整和缓解心理矛盾,把身心创伤等不良刺激变为奋发努力的行为。超脱,即超然。思想上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超脱不良情绪的影响。例如,高考落榜后,有的考生灰心丧气,悲观失望,有个别者甚至想轻生。这时就应冷静思考人生的意义,上大学不是惟一出路。一个人只要不气馁,振作精神,面对现实,静心学习,前途总是光明的。(4)说理开导,告之以败。《黄帝内经》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人,恶有不听之以者乎。”此谓说理开导法的起源。说理开导的主要内容是:“告之以其败”,即指出原来的做法想法的错误原因和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排除其烦恼杂念,振作精神,恢复平静心情,安心学习。最常用的说理开导方法有鼓励、安慰、保证等。(5)节欲安神,知足不慕。欲,欲望,既包括物质上的欲望,又包括精神上的欲望。如,追求名利,一心一意想当官等等。要使神志安定,就要节欲。《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养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里讲的就是节制欲望,调和情感,防止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要做到节欲,有赖于思想的纯正。自私自利往往是欲望的根源。忧心忡忡,欲豁难填,胡思乱想,永不满足,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气机紊乱而身心发病。常言道“知足常乐”,不要妄想得不到的东西。如不知足,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苦闷等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心。《道德经》中说得好:“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俗话所谓“妄想一病,神仙难医”,不是没有根据的。而欲清心寡欲,静养心神,必须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此外,节欲还要做到“高下不相慕”。这是《黄帝内经》里的一句重要格言。意思是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不必相互倾慕,而宜各安于本位。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连别人的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时,都觉得不舒服,常常产生一种“无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绪烦躁。现代研究表明,嫉妒火中烧之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机能失调,情感失态,情绪失常,行为失控。无“大量大才”而又“嫉贤妒能”,这是一切嫉妒心强的人的共同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就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把嫉妒的心情变成量力而追求的行动,对感情进行良性控制,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位。2、放下负累,轻松学习目前,大多数人认为青少年学生学习负担重,作者认为这个负担重主要指心理负担重。心理的挫折、困惑及时得不到解决,就成了青少年学习成长进步的累赘。前面讲的情绪低落、淡漠、不稳、激动、脆弱等,焦虑、无用感等,恋爱、逆反、孤独、挫折、嫉妒心理等,这些都会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成长进步的负累。这些负累的形成大致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家庭原因。家长的唠叨,过高的期望值,逼子成龙,逼女成凤;二是学校的原因。评判学生好坏用一把尺子——分数。分数考不高,致使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造成了一些不健康情绪的产生;三是社会原因。“千军万马”过“独林桥”(中考、高考),竞争激烈致使有的学生产生焦虑和急躁情绪;四是个体学生自我的原因。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都会在个体学生身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以及行为问题。如果在这个阶段,这些情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仅现在学习生活受影响,还将影响其今后一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对于影响青少年学生学习成长进步的一些负累怎样解决呢?作者认为最好的药方是两个字:放下。放下就解决了一切问题,放下负累,轻松学习,健康成长。从哪里放下负累呢?作者告诉大家一个着力点,放下胡思乱想,使心念单一、纯正、入静,一切负累就放下了。因为,同学们在这一时期是从成长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理性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所思所想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是感情色彩很浓的,是不切合实际的。由于胡思乱想就不会安心学习。只有放下胡思乱想,才能釜底抽薪式地解决身心负累,才能根治情绪和情感的困扰,才能彰显大脑本有的智慧。同时,要坚定自我信念,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静心学习,轻松学习,一定能打开智慧之门,未来就一定会大展鸿图。3、随顺自然,审时而为随顺自然,审时而为,它指的是我们的思维抉择和行为抉择要审时度势,顺应事物自然发展变化规律。只有适应它,才能掌握它,进而才能驾驭它,发挥出大脑智慧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随顺自然,是我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而不是让我们自由散漫,放任自流,被动地随波逐流,想做什么做什么;随顺自然,是让我们审时度势,按照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来想问题,办事情,决定前进方向,减少过多的干预、过激的行动和人为的刻意设置。总之随顺自然,审时而为就是要求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创业都要遵循规律性,减少盲目性;尊重科学性,减少随意性;尊重顺势性,减少逆向性;增强智慧性,减少情绪性。增强主动性,把握住时势发展变化中的一个不变的东西,顺天而为。这样做就能够开启智慧之门,显现出智慧无比神奇的力量。这个不变的东西,作者认为就是静心学习,宁静致远。有许多随顺自然、审时而为的至理明言讲得很好,值得我们借鉴。无所求,全都有,有所求,紧锁门。想成功不成,功到自然成。寒窗彻夜得不来,得来全不费功夫。辉煌明天嚎誓言,哪如静心默耕耘。这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言,希望同学们用心体悟。在这里作者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内容是,理想泯灭又复起,随顺自然审时为。扶犁耕地抽空记,机会只为准备来。苍天不负善良人,跳过龙门显神奇。珍惜时光需努力,其中哲理用心解。说的是,雁北有一位“老三届”毕业的回乡知识青年,经历了六年多学大寨战天斗地农村实践生活的磨练,他本人太渴望继续深造。1977年12月份,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颤抖的手也摆动个不停……因为一个快要泯灭的理想又被激活了,整个大脑细胞被一个“考住大学就能念书,考住大学就能出人头地”的念头占据了一大半。可想而知,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能成功吗?这位青年第一次高考落榜了。下一年高考还实行不实行?这样的想法在当时是人们最普遍的疑问,人们的思想仍然被推荐选拔上大学的模式禁锢着。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抉择,摆在了这位青年的面前。他经过分析、判断,得出了一个顺应自然的决定:静心学习,迎接未来。学不学是自己决定的事,考不考是国家决定的事。如果国家决定继续实行高考,自己不提早静心学习,肯定考不好;如果国家再不实行高考,现在静心学习点知识也是有用的,再等待机会。以静心学习不变的心态,面对未来可变的时事,这是最明智的抉择。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他选择了一个农活——扶犁耕地,俗话称“把牛犋”,为的是挤出少半天的时间用来学习。因为“把牛犋”这种农活不用队长天天配工,每天早晨出去一直连晌,到下午3点多收工,一天的出勤工分就有了。收工后回到家就可以学习。就这样边劳动边挤时间学习,1978年7月,这位青年以轻松的心态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高考。苍天不负善良人,他终于被当时雁北唯一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了,可以说鲤鱼跳过了最高的龙门,因为他的理想仅此而已,最低的大门对于他来说就是最高的,录取住就实现了梦想。事实雄辩地说明,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的,这个准备必然是随顺自然规律的。只有这样的审时而为,才能彰显智慧能量,才能不失时机地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现在同学们的学习条件与这位回乡知识青年当时的学习条件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优越的地方太多了:高考政策稳定,学习环境优雅,学习时间充足,哪里还像那位回乡知识青年那样边劳动边挤时间来学习呢!就作者的观点来说,同学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环境条件,一切都好,唯一的差距只是同学们幸福优越感的指数比较低,大家自认为生来就是这样的,没有经受过像那位回乡知识青年的人生历练,刻苦学习精神不够,艰苦奋斗精神不够。有句名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不要用自己的人生成了这句话的验证。要珍惜新时代,随顺自然,审时而为。4、宽容善待,化情开智宽容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宽容,就是宽恕、容忍,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他人。它包括两个方面,对他人的宽容和对自己的宽容。对他人的宽容要做到求同存异,善解人意,不求全责备人,不斤斤计较人,尊重他人,和睦相处。对自己的宽容要做到不自负,不自卑,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坚定信念,和谐忍让,不骄不躁,善待自己。一个人只有学会宽容自己,才能宽容别人。宽容自己,不是放纵自己的缺点,宽容别人而是理性地对待他的全部。人的智慧不能彰显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具备宽容的品质。在校园里,有些同学经常因为鸡毛蒜皮一些小事,就会去向老师“投诉”。还有一些学生好发脾气,总是通过动嘴、动手发泄,不能自控,吵嘴打架之类的事也时有发生。新闻媒体也时有报道和评论一些校园“暴力”事件。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同学们缺少宽容的表现。有些同学对自己的一些生理缺陷和特点,如个子矮,脸上有斑点,眼睛小、单眼皮等等,都不能正确对待,于是就产生了自卑感。这也是缺少宽容的表现。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宽容的品质。孔子曾把宽容列为仁者应具备的五德之一。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而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庄子也说,圣人应有包容天地、遍及天下的宽阔胸怀。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善于宽容,他的人格才会像海一样伟大。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深藏内心的体谅,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它不仅是一种美德与文明,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能使人跃上新的台阶,打开无量无边智慧之门。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宽容的品质,才能接受容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独特个性,才能较快地接受新生事物和适应事物的发展变化。总之,宽容是智慧的一种外在表现,它能以善良和理智的心态对待别人和自己,融化嫉妒、仇恨、暴力和偏执,使心情始终处于一种中和的状态。具备宽容,自在从容。具备了宽容心,可以化解和消除一切不良的情绪和情感,使之恢复平静的状态。就像弥勒佛那样,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谁能有这样宽容的心,谁就会无忧、无虑、无烦恼,智慧无限。5、功能通用,融显智慧功能通用有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人的感觉功能(视觉功能、听觉功能、嗅觉功能、味觉功能、触觉功能)和知觉功能,以及脑电波、思维意识、潜意识等,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才能全面地反映某一客观物的整体形象。这就是说,人的大脑皮层联合区具有对六种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的功能,从而反映出客观物的整体印象。功能通用的另一层含义指的是,一个人某一感觉器官的外在动作表现必然反映出他心理在想的是什么,某一感觉器官所示的意思也代表了另一感觉器官要表达的同样意思。比如,一个人的心思往往通过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一句话就能知晓。有经验的老师一节课讲下来,哪个同学听懂了,哪个同学没听懂,哪个同学似懂非懂,不用询问学生,老师通过观察就能知道同学们的学习底细。每一个老师讲课哪是重点、难点、疑点,都有各自的表达特点,有的用手势表示,有的用声音高低停顿的节奏表示,有的用表情动作来表示等等。这些不同的方式其实传达一个共同的信息:这个地方是重点、难点、疑点,同学们要引起重视。读懂了这些信息传递特点,有助于同学们开启智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是功能通用之所指。如果我们的大脑功能全部形成了既是单独的又是联合的、既是单一的又是整体的、身心的功能既同用又通用,那就能融显智慧神奇的作用,宇宙人生一切真相就会彻底明了。这样的人就是智慧超群的人。下面给大家讲一个三国时期庞凤雏当县官大显神通、猛张飞心佩服奏本提升的故事,其中哲理用心体悟。庞凤雏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士,青年时期抱负远大,但很不得志,后经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推荐给刘备。刘备经过面试,庞凤雏长得很丑陋,就安排在一个小县去当县令。庞凤雏自己认为,我的雄才大略可以当宰相,刘备这个英明的君主却让我去当县官,恐怕他是不知道我的才华。于是,他就想了一个主意来显露一下自己的才华。庞凤雏赴任后,二年的时间对民事案件没开庭审理过,老百姓怨声载道,一张状纸就把庞县官告到刘备那里。刘备一看也很恼火,便派张飞去巡察个究竟。张飞去到县衙门询问原因时,庞凤雏口出狂言说:“这点小事,不值得本县官审理。明天上午,半天时间就审完了。”第二天上午升堂审案时,庞县官一敲醒木,宣布规定:所有的原告同时先说,各说各的,在半小时之内说完。然后,所有的被告接着同时说,各说各的,在半小时之内说完。庞县官具有功能通用的能力,耳能同时听多人言,双手同时能书写梅花字。其实庞县官平日就把案件审理的头头事道,只是当着张飞的面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约一个多小时后,原告、被告都陈述完了,庞县官的案件审理判决结果也书写好了。三十起案件60多位当事人接到判决书一看,原告和被告都满意,没有一个人认为不公平、不合理的。事实证明,张飞也不得不佩服庞凤雏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张飞向刘备汇报后,刘备下旨任命庞凤雏为右军师。之后与诸葛亮一起辅佐刘备,书写了三国鼎立的、谋略横溢的、丰富多彩的、耐人寻味的、值得研究的历史画卷。庞凤雏与诸葛亮均被后人尊为智慧的化身。正文 第三章 学会做人 完美人生第三章学会做人完美人生实现自我价值是学习掌握践行静心学习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俗话说:“人皮好披人难当。”这句话其实并不俗,它是那些洞明了世事、练达了人情的智者总结出来的一句人文经典语言。它饱含着人情智慧,深蓄着世事哲理。它告诉我们:父母只能给我们生命、躯体,给不了我们为人处事的知识和能力。怎当人、当什么样的人,这都是自己做的事了。“难当”二字精准地道明了人生如西游,非经九九八十一难不可,非经历事练心不可成事成人。不经风雨,难见七色明媚的彩虹。静心学习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让受教者历练心性,学会做人,完美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要彻底明了人是什么?怎样做一个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这些问题,作者给青少年同学们谈一谈本人的一些粗浅认知。第一节人是什么人类是宇宙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依宇宙自然而生,宇宙自然因人而美。人同宇宙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曾说过:“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自然科学将自然界的物质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矿物,一类是动物。人类是动物的一个分支,人是高级动物。从生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要对人全面认知还应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1、人的本质概念人的本质概念,也就是说人与其它动物本质的区别是什么?人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分子,人是世界万物中的精灵,人是能直立行走,会说话,有思维,能制造工具,有创造力,具有能动地认识宇宙自然、适应宇宙自然、改造宇宙自然的知识和能力,这就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显著标志。2、人的本质欲望概括地说,人的根本欲望有三种。一是生存欲。欲望是人们生存的本能,没有欲望便无所谓生命。生存欲在这个世间是人的本能欲望。不同的生存欲望便产生了不同的人生观。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认识宇宙自然,便产生了不通的世界观。二是生殖繁衍欲。生殖繁衍欲,这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由此而人类得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三是探求奥秘欲。人类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以及所接触、观察的万事万物其中的奥秘,有探索求证的欲望。人类文明进步就是这种欲望的结晶。这三种欲望是人的基本需求。3、人的本质构成人的本质构成,大致由以下五大要素构成。(1)生理要素。作为一个人,组成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要齐全,肢体要健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人的自然属性。如果器官功能有障碍,肢体器官有残缺,那就叫作残疾人。残疾人也是人,但是属于生理要素不健全的人。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什么事都难做成。(2)社会要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是家庭的一个成员,是社会细胞的一分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离不开社会。人类的群居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依存性,谁都离不开谁。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社会属性。人类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是人类有组织的生产、生活活动的总称。目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形态,国家名称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国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国家的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领导者,是执政党,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忠实代表。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成功,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当前,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在党中央、总书记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向着小康目标奋勇前进。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怎能有个人的存在?因此,一个人的存在它具有社会性,它要尽社会责任和义务。要听党的话,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友爱互助,遵纪守法,艰苦朴素,勤劳致富,守法致富等等,这些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也就是必须具备的社会要素、社会品格。(3)民族要素。人以群分,物以类居。人类形成以后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次数少,交往的范围小,只限定在某一地域内。在某一地域内长期居住的群体,就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等,这样就产生了不同文化的族群,形成了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是几千年来相邻地域民族的纷争、平和、交融而形成的。汉族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发展也离不开汉族。中华民族这个家庭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亲如兄弟姐妹,没有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作为一个人,它必然具有民族属性,必然具有本民族的要素。我们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要以平和的心态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要互相尊重,平等对待,要热情好客,热爱和平,共存共荣,共同发展。我们要有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心态。(4)团体要素。团体是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章程成立的社会组织或群众组织。比如政党、青年团、少先队、协会等等。中国共产党是政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在革命党时期,她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闹革命、求解放、推翻三座大山,穷苦人民翻身做主人。在执政党时期,她又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中国,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振国威,展新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世界和平作出了显著贡献。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一个人是党员,要有党性。不是党员的,也要服从党的领导,接受党性的教育,接受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要热爱党,拥护党,紧跟党,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做党的忠诚勇士,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加入少先队是少年时期的愿望,加入共青团是青年时期的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一生的追求!这就是我们要具备的团体要素。其它社会组织或群众组织的成员,除了遵守本组织的章程外,同时也要具备上述这样的团体要素,维护党的先进性和领导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5)自性要素。人的本质构成中,生理要素是人的载体,是有形的躯体。人的自性要素,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它是无形的,它是身我与心我的所有功能集合交融的一个光明体,它是个体生命能量的凝聚点,它是产生生命、精神和功能的本体,它是宇宙万物生命共同体构成的一个明点。这个生命共同体中的明点,每个人都是有的,都是平等相同的,没有差别的。这就是人的本质构成中的自性要素。人的自性要素,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人的良心(纯真无妄的心,纯善无恶的心,纯美无丑的心,纯慧无痴的心)。自性显现的境界,就是人的智慧能力开发的最高境界。只有把我们的良心显现出来,才能做一个圆满的人。总之,人的本质构成中,生理要素是人的本质构成的载体,民族要素是人的本质构成的根本基础,社会要素是人的本质构成的时空素养,团体要素是人的本质构成的精神支柱,自性要素是人的本质构成的光明体(良心、智慧),这五大要素之和就构成一个人。哪一大要素的缺损,都是一个不完美的人。第二节怎样做一个人怎样做一个人?这个命题很大,很广,简单地说,怎样做一个人就是要按照做人的标准和做人的资格去做人。那么,做人的标准和做人的资格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分别讲述一下。1、做人的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中,有着不同的做人标准。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做人的标准方面尽管存在着不同的标准与要求,但还是有相同之处的,有它的同一性、统一性。传统文化中儒家教育弟子做人的标准是,君子、贤人、圣人;佛教教育弟子做人的标准是,阿罗汉、菩萨、佛;道教教育弟子的标准是,仙人、天人、真人。近代社会做人的标准,作者认为,以伟人在1939年12月21日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出的做人标准为最好。伟人提出做人的标准:“就是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像白求恩、张思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就是近代社会做人的楷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伟人邓小平从国家政治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的教育理论。“四有”新人的提出,作者认为就是当代社会最为恰当、最为适时的做人标准,它是社会主义新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青少年学生怎样做人的基本准则与要求。“四有”之一的“有理想”,它包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对于青少年来说,如何有理想呢?作者认为,要围绕一个基调终身奋斗。这个基调的内容是四句话,即热爱祖国,胸怀天下,服务人民,对党忠诚。热爱祖国是我们的家,胸怀天下是我们的园,服务人民是我们的根,对党忠诚是我们的魂。围绕这个基调,无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具体工作,我们都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源泉,都会与时代前进的步伐和人民的需求相融合,永葆青春活力,笑洒自己的光和热。“四有”之一的“有道德”,它是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与现代文明相融合而产生的“德”文化,这就是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伟人邓小平多次告诫我们,新时期一定要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道德教育。“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有这样的优良传统。”“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四有”之一的“有文化”,它指的是要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沉淀和经验积累相融的产物(文化)以及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沉淀和经验积累相融的产物(文化)学懂弄通,有所掌握,有所了解,以此来借鉴指导我们今后人生前进的方向,创造物质文明,丰富精神文明。对于青少年同学们来说,学好当前应该学习的课程,这是做“四有”新人中“有文化”的起始,而不是终结。我们要静心学习,专心学习,终身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四有”之一的“有纪律”,它指的是外在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主体的自觉行为的“法”文化。“德”文化中的“以德治国”与“法”文化中的“以法治国”二者有机的统一,就构成了科学治国方略,进而在公民思想观念中形成热爱祖国和尽忠报国的基础理念。这就是“四有”中“有道德、有纪律”新人的深层次内涵,而这个深层次的内涵需要“有理想”、“有文化”才能领悟。总的来说,“四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总纲领。怎样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学习,“四有”内容它浅显而易懂地告诉了我们。没有理想的人是庸人,没有道德的人是赖人,没有纪律的人是坏人,没有文化的人是愚人。这四种人谁都不愿意做。谁都愿意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四有”新人,它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有机统一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是解决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是解决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我们的教育不但要担负起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担负起思想道德建设的重担。先教做人,后教学习。教育不仅限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该把坚持对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做“四有”新人,是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追求的做人的标准。牛根生、袁隆平、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都符合“四有”新人的标准,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味,逐步圆满实现自己做人的理想。2、做人的资格做人的资格,简称人格,它是一个人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论、行为的集中反映,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那么做人的资格有哪些基本要求呢?作者概括了十条。第一条,爱惜物命。不杀害、伤害、扰害生灵。要与动物、植物、矿物等自然界和睦相处,要构建和谐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第二条,正当取财。不偷盗公私财物。要勤劳致富,守法致富,不取不义之财。第三条,洁身自爱。要不邪,守护童贞。男女交往、恋爱、结婚都要合法。千万不能为满足生理、心理的一时刺激做出失去理智的行为而毁掉了青春,毁掉了人生。第四条,诚实守信。不妄语,不说假话骗人。要讲真话,要心口一致,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一诺千金。第五条,团结和睦。不挑拨离间,不拨弄是非。要多说、多做有利于团结和睦、共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话和事。第六条,言行文明。不说粗鲁、污秽、下流的话。要做到语言文明,举止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第七条,老实为人。不骗人、哄人、欺人。要实话实说,要存老实心,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第八条,知足常乐。要努力奋斗不贪婪,切忌贪得无厌。一个人不论地位有多高,不能有贪婪心。贪心不足蛇吞象,那结果必然会堕落罪恶深渊。第九条,拓宽心量。不害红眼病,不存嫉妒心,不存憎恨心,不怨天尤人。要有海纳百川的心,要有包容四海的量。要像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出场舞蹈的四川残疾小女孩那样,笑对人生。这位小女孩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不幸被夺去了一条腿,残奥会导演确定她在开幕式演出节目后,以顽强的毅力康复训练、舞蹈排练,仅仅以四个多月的时间,以美丽可爱的舞姿展现于世界人面前。最动人之处就是两只手一只脚穿一只小红鞋,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第十条,开启智慧。不愚痴,不愚昧,不迷惑不解。对任何事情都要理智地对待,不感情用事。要有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开启大脑智慧之光,照耀我们人生在前进的道路上方向正确,目标正确,不至于迷航而撞碰暗礁,卷入漩涡。这十条原则是做人的资格,缺少哪一条都不行,十条都做到了,才够资格做人。因此我们要按照“四有”新人的标准和做人的十条资格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力求做一个合格的人,做一个心行完美的人。第三节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最直接概括地说,要学会做一个“四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正确、心行完美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做到这些,从哪里下手呢?作者给大家提供四种途径与方法。1、立德修身,孝养父母德是契入道的门径,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这是中华民族道德系统的根本,抓住这个根本,我们就可以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那么,怎样才能把孝道做圆满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三点建议。(1)要深刻认识孝的含义。孝这个字是会意字,上边是个“老”字,下边是个“子”字。“老”字与“子”字合起来是一个“孝”字。“孝”字就是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个整体,上下代代无有穷尽。“孝”字的含义深广无限,不单单是指子女要敬孝于父母,它的深刻含义指的是整个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是一条不可断绝的链条,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天然秩序,它是真常不变的天道,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它是宇宙人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是孝的深刻含义。(2)要践行孝的内容。孝养父母不能光说不做,重要的是践行。孝养是无私的奉献,孝养是心灵的感恩。孝养不在于物质上的给予有多么丰厚,而在于心真意切的表达。孝养父母人人都在做,都会做,但要把它做圆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的认识和看法孝养父母应该做好以下三点。①要孝养父母的身。父母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寒热冷暖、身体健康要关心。②要孝养父母的心。父母的精神生活、心理健康要关爱。自己的言论行为要让父母放心。③要孝养父母的志。父母对儿女的志向愿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子女,在学校里,要静心学习,守则生活,听老师的话,道德品质好,学习成绩优,拿这些送给父母,那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感恩。目前的孝道现状令人担忧,不是子女孝养父母,而是父母在孝养子女,有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又兴起陪子女读书“热”。作者认为陪读精神可嘉,子女能吃好睡好,可它的负效应却容易把子女培养成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这种现象令人深思。(3)要深入发扬光大孝的精神。要用孝养父母的真诚心对待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进而对待一切人,达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当祖国和人民需要尽忠的时候,孝养父母要服从尽忠,尽忠第一。尽忠于党,尽忠与国家,尽忠于人民,这是大孝。只有把家庭、社会、国家融为一体,尽忠职守,才能把孝道做得圆满。今天给同学们提这样一个问题,看同学们怎样回答。试问伟人有没有尽孝道?他的父亲逝世时,他正带领湖南驱张代表团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未能回家奔丧。之后,为了革命,离开故乡三十二年后1959年6月25日才回过韶山冲。在这三十二年期间,一次也未曾上坟祭过祖。这是不是没有尽孝?作者认为伟人,不是没有尽孝,而是尽了大孝。他胸怀世界,心系天下,闹革命求解放,一定要让穷苦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把全天下的老人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把全天下的孩子像关怀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怀。他把孝的精神发扬光大提升到慈悲为乐的境界。因此,他一生所做的工作是尽大慈大孝的工作,所从事的事业是尽大慈大孝的事业。所以,他老人家是把孝做得最圆满的伟人。2、立道修心,尊敬师长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老师给了我们慧命。生命和慧命的完整结合,才是一个完美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慧命更重要,因为慧命是指引我们前进方向的灯塔。如果灯塔不亮我们就会迷失方向,老师就是灯塔。我们对老师要尊敬,一分尊敬一分收获,十分尊敬十分收获。为什么我们要对老师尊敬呢?因为老师的职责有三点,一是传道,二是授业,三是解惑。传道,就是要传做“四有”新人之道;授业,就是要授谋生的文化知识与技能;解惑,就是破除迷惑,开启智慧。这三点都是我们渴望得到的,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老师值得尊敬的方面还有三点:一是为人师表,要求同学们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二是契理明道,要教育学生学会一点知识,老师首先自己要弄懂弄通;三是契机育人,要教育不同的学生都学会相同的知识,老师还必须具备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施教。这三点还不够,老师最值得尊敬的地方是具备忘我的境界,他(她)们无私、无畏、大公、好德、好善全具备。知识传授,公正无私、无畏,你学习他教你,你不学习,他也想办法教你。好德、好善,关心同学体贴入微,无微不至。每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受益还是老师。老师更为值得尊敬的地方是对同学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缺点、错误、毛病要进行批评指正,有的还是一针见血,很严厉。我们把老师比做辛勤的园丁,他们不仅要适时浇水、施肥、除草、育苗,而且还要矫正劫邪修剪你长出多余的枝条;要茁壮成长,必须清除你躯体上感染生长的病虫害;还要忍痛割爱切除你身上长出的毒瘤。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的是使大家健康成长,不断进步。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就是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毛病要觉悟,要认识,而且要在短时间内改正。能够认识自己的过错,这是成长进步的开始。改正过错,这是成长进步的收获。能够这样做的同学们肯定有前途,肯定会成“龙”,肯定会成“凤”。大家在学校里,要以恭敬心来接受老师的传道,信仰老师的教道,转迷为悟证道,转恶为善行道,转凡为圣成道。这个道就是改过自新,学会做人;这个道就是孝养父母,尊敬师长;这个道就是热爱祖国,胸怀天下,服务人民,对党忠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3、立志报国,尽忠职守现在一讲到报效祖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驰骋疆场、浴血奋战、子弹上膛、刺刀见红那样的场面,那样惊心动魄的行为,那才是报效祖国。这是多年来受战争题材影视剧片教育影响的结果。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由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方面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人心引起的,人们对报效祖国的途径在认识上还有偏差,还有误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从此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没有中国革命至少还在黑暗中徘徊;没有邓小平中国经济发展至少还在崩溃边缘中徘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标志着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由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现阶段党中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要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就是新世纪、新时期、新时代党和国家的理想和目标。在新时代如何报效祖国?作者认为新时代是和平年代,在和平年代军人国防是报效祖国,工人务工同样也是报效祖国,商人经商是报效祖国,农民种地也同样是报效祖国。尽管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只要在本职岗位上,做到尽忠职守,敬岗爱业,尽责尽职,尽心尽力,这就做到了报效祖国。对于学生来说,以学为主,圆满完成现阶段的学业并取得好成绩,这就是孝养父母,尊敬师长,尽忠职守,报效祖国。4、立愿爱民,无私奉献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过:我们现在的物质享用、精神享用,都是人民群众劳动所创造的,包括已经死去的,我们都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他们。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物质生活父母。是他们的辛勤劳动给我们创造了宽松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天下男子确实是我父,天下女子确实是我母。我们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父母是生命父母;我们自己的慧命是老师给的,老师是慧命父母;我们自己的衣食命运是人民群众所赐给的,人民群众是衣食命运父母。生命父母,慧命父母,衣食命运父母都是父母,都要一样平等对待,都要一样平等关爱。只有无条件地关爱人民群众,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这块肥沃的大地中,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我们自己才能生根、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本来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分子,彼此应该互相无私关爱,和谐融合。这就是天道,这就是性德。所以,立愿爱民,无私奉献,这是符合天道的,这是符合性德的,这是应该作为我们一生信奉的座右铭,时时、事事、处处都要提醒自己这样做。总之,只要我们人人献出一份爱,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无比美好。我们讲立德修身,孝养父母,我们讲立道修心,尊敬师长,我们讲立志报国,尽忠职守,我们讲立愿爱民,无私奉献,最终的目的是提升我们的人生品位,提升我们的学识境界,提升我们的身心道德行为境界。使之契入无私、无畏、大公、好德、好善的境界,使之契入真、善、美、福、慧无量的境界。物我两忘,人我一如,德行圆满,做一个“四观”正确、心行完美的“四有”新人,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用我们智慧的灵光、勤劳的双手去描绘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去谱写辉煌灿烂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