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6

④同上书,第八章。-- 23162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的关系。这种关系、过渡、变化乃是宇宙的生命,乃是宇宙的普遍灵魂。同样情形,它的存在不是在理智中所进行的变化,而是它的存在通过理智成为它的思想的直接对象。在柏罗丁那里和在毕泰戈拉那里一样,主要的方面是áγωγη(引导)灵魂到道德。上面已经说过,柏罗丁曾经屡次讲到诺斯替派;特别是在第二个九章的第九篇里。诺斯替派把精神、心智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就是由γωσιs(认识)一Q字而得名的。不过他们把圣书里的一切都变成了精神性的东西,他们把存在的形式,把构成基督的一个重要环节的那个实在性的形式,都化为一个普遍的思想。柏罗丁表示反对诺斯替派,坚决主张思想物与实在物之间的联系是重要的。他说“我们要达到善,并不是凭借蔑视世界和世界中的神灵以及其他各种美。罪恶的人轻视神灵,而且只要当他作到完全的蔑视时,他就完全是罪恶的了。他给予可知的神灵的尊荣是完全不恰当的。”诺斯替派对思想中的神灵予以最高的尊敬;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思想的话,在思想与实际世界之间是得不到任何和谐的。“实际世界中的灵魂比我们的灵魂更接近天国,这个实际的世界怎样能与天国分开呢?对接近天国(ιιs)表示轻视的人,只不过在口头上(óγω,费其诺J F J Q E G译为verbis)认识天国。如果说天意(πρóια)、“神圣的东西Q E”达不到尘世(ιsáηδ,现(6)世),怎能算是虔信呢?为J B J什么上帝不在这里?为什么他会知道他们在这里呢?“(——以前只是πρóια〔天意〕,不是s〔神〕——他们指人)“因Q E L J E此,他无所不在,也在这个世界内,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所以世界也分有他。如果他在世界之外,离我们很远,你就不-- 232二 柏罗丁72能对他或他所产生出来的东西说什么话了。这个世界也分有他,是不会被他放弃的,也是永远不会的。因为全体分有神的天意比部分多,而那个世界灵魂分有的更多。世界的存在与世界之为理性存在便证明了这一点。“①柏罗丁很明确地表示反对诺斯替派,反对单纯的理智。诺斯替派与西方教会是对立的,西方教会对它们多方攻击;在基督教初起的几个世纪里,是把他们当作异端看待的,因为他们否认或取消了基督存在的观点。他们说,基督的存在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肉体。摩尼教徒的说法和他们完全一样,认为上帝,善显现出来,照耀一切,因此产生出一个灵明世界。第三者是回头的s、精神,第二者与第一者是产生一切的太Q E I一,是感摄的太一;这种感摄便是爱。这一派异端对于这个观念认识得很清楚,不过他们把个体化(67)的实在的形式抛弃了,基督教是在这种形式中表现这个观念的。基督上十字架因此显得只是一个现象,只被当成一个譬喻,影射着一个关于被囚禁的灵魂的实际烦恼的图象。因此发生一个观念,认为基督在全世界上被钉十字架,在灵魂中受难,认为这是一种神秘的上十字架。由于滋长作用,光明的部分被束缚了,这种光明部分被束缚,便形成了植物。②这个观念被他们看成普遍的理念,这理念在关于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方面,在植物与动物以至灵魂的本性方面,被返复地说了又说。因此,对于这些诺斯替派学者,柏罗丁曾经表示反对。教会也曾同样地特别主张神性与人性的统一。这种看法①柏罗丁:“九章集”,第二集,第九篇,第一六章。②内安德:“最高尚的诺斯替派系统的发展”,第九○页。-- 23382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曾经在基督教里深入人心,所以人性被认为是实在的,是具体的,而不是仅仅具有譬喻或哲学的意义。这样便构成了柏罗丁的理智主义与唯心论的基本观念,也就是他的那些普遍观念。他把特殊事物引回到这些普遍观念上,不过论证常常是作得很形象化的。他的思想中所缺乏的是:(一)上面所指出的概念。分化、流溢、放射或产生、显现、发生也是近代人所常得到的名词,但是事实上这些名词并没有说出什么东西来。怀疑论和独断论以及意识、认识造成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柏罗丁取消了这种对立,高飞到最高的境界,没入亚里士多德的“思维的思维”这个观点;他和亚里士多德的类似之处,多于他和柏拉图的类似之处。他的思想是不辩证的,既不是由自身出发的,也不象意识那样从自身出发又回到自身。(68)再往下,一方面是自然,一方面是呈现的意识以及高级灵魂的作用,其中包括着许多任意的成分而缺乏概念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表现为五光十色的形象化的思想,在这种思想里,把应当放在概念内规定的东西放到一种实在性的形式内表达了出来,这至少是一种无用的和不合适的表达法。我现在只举一个例子:我们的灵魂不只属于完善、幸福、一无所缺的理智世界;灵魂的思想能力只是属于最初的理智。灵魂的运动能力,作为生命的灵魂,是从理智性的世界灵魂中流出来的,而感觉则是从感觉的世界灵魂流出来的。这就是说,柏罗丁把最初的世界灵魂当作理智的直接活动,——理智就是自身的对象;世界灵魂是超出凡尘的纯净灵魂,它住在恒星的高天上。这种世界灵魂有创造的能力;从它又流出-- 234二 柏罗丁92一个完整的感觉的灵魂。个人以及与整体分离的特殊心灵的愿望给与它一个身体;它在高高的天界里接受这个身体。它凭借着这个身体得到了想象力和记忆力。最后它转化为感性世界的灵魂;在感性世界得到了欲望以及在自然中生长的生命。①这种堕落,这种灵魂化为肉体的步骤,被柏罗丁的继承者们描写得好象是灵魂从银河和黄道带降落到位置很低的行星里面来了,在每个行星里它接收一些新的力量,在每个行星里它也开始使用这些力量。灵魂第一次在土星上得到对于事物作推论的力量;在木星上得到使意志产生效果的力量;在火星上得到情感和欲望;在太阳上得到感觉、意见和想象;在金星上得到对特殊事物的欲(69)望;最后在月亮上得到生殖的力量。②柏罗丁一方面规定了灵明的实体,另一方面又以同样的方式为精神性的东西制造了一种现实的存在、特殊的存在。仅仅具有欲望的灵魂是动物;仅仅生长、仅仅具有生殖力的灵魂是植物。但是动物与植物不是特殊的精神状况,并不在普遍的精神之外,而在世界精神对于自身的特殊自我意识的阶段之中。不过土星和木星与这一点不发生关系。如果它们在它们的潜能中表现灵魂的要素,那只不过是等于说,它们现在每一个都表现一种特殊的金属。正如土星表示铅,木星表示锡等等,土星也表示推论,木星也表示意志之类。不把土①布勒:“哲学史教程”第四部,第四一八——四一九页;提德曼:“思辨哲学的精神”,第三册,第四二一——四二三页;柏罗丁:“九章集”,第四集,第一篇,第三篇和第八篇,随处可见。②布勒:“哲学史教程”,第四部,第四一九——四二○页。-- 23503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星的概念、本质表达出来,而说土星相当于铅等等,或者说土星代表着铅,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这个比拟,并不是比之于概念,而是比之于从空气以及土地中取出来的感性事物。譬如土星是推论或代表推论之类;因为那里是有了灵魂的。不过这里所举出这些观念都是歪曲的或错误的;正如我们要说土星是铅等等的时候一样。铅的本质不再是名叫铅的那种感性存在物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也没有给灵魂一种实在性;因为并没有表示出它的本质——而只不过表示出一种感性的存在而已。三 波尔费留和扬布利可波尔费留和扬布利可是柏罗丁的著名弟子。〔前面已经提到过,他们是写毕泰戈拉传的人。〕①波尔费留是叙利亚人,死于三○四年。②扬布利可也是叙利亚人,死于三三三年。③在波尔费留的著作中,我们还保有一部介绍亚里士多德关于种、属和判断的“工具论”的引论,这部书里面陈述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主要环节。这部著作过去一直是讲授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教科书,同时也是人们据以引申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形式的史料来源;我们通常的逻辑书里的内容,很少有多于这部引论的。从波尔费留专攻逻辑这件事看来,足以证明确定的思维形式已经更多地进入新柏拉图派了;但是,这完全是一些属于理智和纯粹形式的东西。独特的一点是:在新柏拉①据米希勒本,第二版,英译本,第二册,第四三一页增补。——译者②布鲁克尔:“批评的哲学史”,第二卷,第二四八页。③同上书,第二六八页。-- 236四 普罗克洛132图派那里,理智逻辑,对科学的纯粹理智的经验处理,是与完全思辨的理念相结合的,而在实践方面,又与信仰巫术、与神奇古怪的东西相结合。波尔费留写了柏罗丁的传记,就把柏罗丁写成了一个有法术的人;我们应该把这种事让给文学去管。扬布利可表现得更加暧昧,更加紊乱;我们已经说过他是作毕泰戈拉传的人。毕泰戈拉派的哲学,新柏拉图派研究得也很多,特别是复活了毕泰戈拉派数的范畴的形式。他是当时一位很受尊敬的教师,因此得到了神圣导师的名号。不过他的哲学著作并没有什么特色,只不过是一些编纂出来的东西而已;他的毕泰戈拉传也没有给他的理解力增加太大的荣誉。在他那里,思想下降为想象力,心灵的宇宙下降为充满精灵和天使的国度,对精灵和天使加以分类,并且思辨也下降为魔法了。新柏拉图派把这个叫做神学。在奇迹里,思辨、神圣的理念被搞得好象直接与现实相接触,——但是并非以一种普遍的方式。至于DemysterisAegyptiorum(“论埃及人的秘法”)这部作品,我们并不能确定是否扬布利可所著。以后普罗克洛对扬布利可大事赞扬,说自己的主要思想都是从扬布利可得来的。①四 普罗克洛另一个更重要的、晚期的新柏拉图派分子,还必须提到的,是普罗克洛。普罗克洛于四一二年生于君士坦丁堡,于。。。。①参看:普罗克洛:“柏拉图神学”,第三卷,第一一章,第一四○页。-- 23723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四八五年死于雅典,但大部分时间是同普鲁泰克一起在雅典居住和研究。他的传记是由马里奴写的,其风格和上面所列。。举的那些传记相同。根据这个传记,他的父母是出自克散陀——小亚细亚的吕其亚的一个地方;由于这里崇奉阿波罗[按系日神]和明内娃[按即雅典娜,司智慧、战事、艺术的女神]为这个城市的保护神,所以他也以感恩的心情崇拜这两位神灵。据说这两位神灵也器重他,把他当作他们的宠儿,特别照顾他并现身在他面前,据说,亚波罗曾由于抚摩了他的头而医好了他的病,而明内娃曾嘱咐他要他到雅典去。他首先到亚力山大里亚研究修辞学和哲学,后来才到雅典从普鲁泰克和柏拉图派须里安研究。在这里他先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后来研究柏拉图哲学。主要地是普鲁泰克的女儿阿斯克勒比格尼亚引导他进入了哲学的最内在的秘密,据马里奴肯定说,她是当时唯一保存着从她的父亲传授给她的关于重要的神秘仪式和整套巫术的知识的人。普罗克洛学习了一切有关秘法的东西、奥尔斐的诗歌、黑梅斯的著作以及各式各样的宗教社团:因此随便他到哪里,他对异教徒的崇拜仪式比那些专司仪式的祭司还知道得更清楚些。据说普罗克洛本人曾被导引进各种异教的秘法。他本人奉行最不相同的各个民族的一切宗教节日和仪式。他甚至知道埃及人的崇拜仪式,遵守埃及人的净化仪式和礼拜节日,并且他还在某些日子绝食、祈祷和唱颂神诗。但是秘法(μσηρι),在亚力山大里I B E Q亚人那里并没有我们对这名词所了解的那样的意义,反之,这名词在他们那里一般是指思辨的哲学而言。同样,秘法在基督教里也只有对于理智才是不可理解的、才是秘法;但秘法-- 238四 普罗克洛332乃是思辨的对象,是理性所可理解的,——秘法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是启示的。普罗克洛曾经写了很多颂神诗,至今还有几首很美的遗留下来,这些诗都是献给著名的神灵以及一些完全地方性的神灵的。关于他曾经信奉很多的宗教这一点,他自己也曾说过:“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光是为一个城的崇拜仪式或少数人的崇拜仪式服务,那是不适宜的,他应该普遍地作全世界的祭司。”他认为奥尔斐是一切希腊神学的创始者;他特别认为奥尔斐和迦勒底的神谕具有很大的价值。他曾在雅典教学。自然,他的传记作者马里奴还叙述他做出许多伟大的奇迹,如他曾使天下雨,并曾使酷热消减,如他曾使地震平静、曾医治很多疾病,并且曾经看见神灵的现身。①普罗克洛过着一种极其好学的生活;他是一个深刻的、思辨的人,并且掌握了极其广博的知识。我们不禁感到这样一个哲学家的见解和他的门人们后来在他的传记中对他的描述之间有矛盾。他的传记中所提到的神奇的事迹,在他本人的著作中一点儿痕迹也找不到。普罗克洛遗留下很多著作,我。。们也还保有多种。还有几种数学的著作,例如“论圆形”(Desphaera)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他的哲学著作主要是一些对于柏拉图的对话的注释,对于不同的对话的注释发表在不同的时间,特别著名的是对于“蒂迈欧篇的注释。但有几种只是手稿;古桑曾对这些手稿最全面地加以整理,并在巴黎出版。印成单行本的是他的”柏拉图神学“和他的”神学要①布鲁克尔:“批评的哲学史”,第二册,第三二○页:邓尼曼,第六册,第二八四——二八九页:马里奴:“普罗克洛传”,随处可见(“柏拉图神学”,引言)。-- 23943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旨“,——这是普罗克洛的主要著作。后面这一种小书克罗依采尔曾重新印有新版,此外还刊行了几种上面所提到的注释。他同样献身于崇拜上帝、科学和新柏拉图派的哲学。他。。的哲学的中心思想,很容易从他关于柏拉图的神学的著作中认识清楚。他的著作也有着许多困难,因为里面讨论到异教的神灵,并从这些神灵里推究出一些哲学的意义。他和柏罗丁却很不相同,因为在他这里新柏拉图派哲学整个讲来至少已经达到一个较系统的排列和较发展的形式。他的出色之点在于他对柏拉图的辩证法有了较深刻的研究。他是很有趣味的,因为特别在“柏拉图神学”里(这书无疑地也是富于辩证法意味的),对于理念的范围有较明确的进展和区分;而在柏罗丁那里情形就不是这样。在这一著作里,他从事于对最敏锐的、最深刻的“一”的辩证法的研究。他感到有必要去证明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并揭示出一所采取的各种形式。但是他的辩证法多少总是一种外在的论证,是非常令人厌倦的。不过有一点是不容误认的,即普罗克洛哲学有深刻的意义,并曾获得了较充分的发挥和明晰性以及科学的发展,而且大体上讲来他的文章也是很好的。他的哲学,如同柏罗丁的哲学一样,乃是采取对于柏拉图的注释的形式,“柏拉图神学”一书从这一方面看来是他的最有趣味的著作。这是一个理智的体系。我们要看,如何才可以予以正确的阐述;我不是说,他的陈述是完全清楚的,其实也还有很多缺点。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中,他特别明白地看到绝对本质的性质是被认识到了。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的结果,-- 240四 普罗克洛532在讨论柏拉图时我们已经引证过了。①在柏拉图本人那里,这些纯粹的概念出现得很自然,好象除了它们所具有的直接的意义外,没有更进一步的意义似的。“一、多、有”,等等,在这里我们了解的是这直接的一、多。我们把它们规定为我们思维中的普遍的概念;但在普罗克洛看来,它们有着较高的意义,它们是绝对本质的表现。——于是他根据柏拉图的辩证法来指明,一切规定,特别是“多”这一规定,如何会自己扬弃自己而回复到一。从表象意识看来,这是一条主要的原理,即:有许多实体存在着,或者多(多个事物,每一个事物都是一,因此是一个实体)本身就具有真理性,——但是这一条主要的真理在他的辩证法里却失掉其真理性了。其。。。结论是,只有一才是本质、才是真的,所有别的规定只不过是在消逝中的量、只不过是一些环节,它们的存在只是象一个直接的思想那样。对于一个直接的思想,我们不承认它有实体性、有其独特的存在。所以一切都是规定,而一个事物的诸规定就是在思维中的这样的环节。对新柏拉图派和普罗克洛,常常有这样的反对意见不断地提出来,即:对思维说来,诚然一切都回复到统一,但这只是思维的统一,并不能由此推论出一切现实的事物不是现实的实体,彼此各自不同,各有其独立的原则,甚至各个不同的实体彼此互相分离,各有其自在自为的存在,——刚才所提到的只是逻辑的统一,而不是现实性的统一,从逻辑的统一得不出现实性的统一的结论。这就是说,他们这个反驳永远是把问题从头重新开始①参看本书第二卷第218—219页(原版第二卷,第243—244页)。-- 24163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一番。他们说到现实性,认为现实性是某种自在地存在着的东西;当他们说到现实性是什么时,则他们只能说,现实性是一个东西、一个实体、是一,简言之,他们老是重新提出某种自在地存在着的东西,而这东西之必然要消逝及其无自在性,是业已指明的了。普罗克洛从一开始;他从一往前进展,但是他没有立刻就达到心灵(s)。不过一切规定在他那里都具有着具体得I E I多的形式;而这个一的自我发展,在普罗克洛那里也不复象在柏罗丁那里那样被认作概念。我们必须一下子放弃这点,不要去寻求二元化的概念。主要的东西是一、是太初。“一本身是不可言说的和不可认知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它的自身展现和自身回复的过程中去认识它。”①普罗克洛把这种自我二元化、自我分化的关系、一的最近的特性规定为一种产生、一种展现、活动、阐明、揭示。②一的产生的情况并不是超出自己之外;因为超出自身将会是一种变化,而变化是被设定为自己与自己不相等同的。因此通过它的产生的过程,一也并不感受到任何亏欠或减少。一是这样一种思维,这思维并不由于产生了一个特定的思想而感受亏欠,而仍然保持原样,那被产生的东西也保持在它自身之内。③因此概念真正讲来不复象在柏罗丁那里那样明晰了。不过这里普罗克洛对于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中这种产生过程所表现的方式,却作了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说明。他已经①普罗克洛:“柏拉图神学”,第二卷,第九五页。②同上,第一○七页及一○八页。③“神学要旨”,第二六章。-- 242四 普罗克洛732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中发现了产生的过程(普罗克洛关于这一对话曾写有注释,参看古桑本第四至六卷),在那篇对话里巴门尼德以消极的方式(其结果常常是消极的)指出,如果肯定一存在,则必须否定多的存在等等。关于这些否定的说法,现在普罗克洛说:“否定并不取消它所指谓的东西(内容),而乃是根据它的对立以产生各个规定。所以当柏拉图指出太初不是多时,他的意思是说,多是从太初产生出来的,当他说太初不是全体时,他的意思是说,全体是从太初产生出来的“。①多、部分的特性是从一派生出来的。这种否定性不应当了解为一种简单的缺乏,反之,否定性也包含着肯定的特性。多并不是被了解为经验的意义,也不是单纯地被取消。“这种否定的方式因此必须被认作完善的东西,这个完善的东西保持在统一性中,超出一切,并且是在一个不可言说、没有限量的单纯性之中。ι是照耀四周的,也是有J G J E Q产生能力的,因此全体是理想地包含在一之中的。“同样,反过来说,神也必须重新对否定加以扬弃”,否决必不可以是绝对的;“不然就不会有神的概念,也不会有否定。不可言说者的概念围绕着自身旋转,从不安息,自己和自己斗争。”②——这就是说,太一理想地建立它自己的规定,然后又把这些规定加以扬弃。否定者正是二元化的、产生的、活动的、与单纯者相反的东西;它也同样是没有否定性的东西。因此柏拉图的辩证法在普罗克洛这里就获得了积极的意义;通过辩证法他可以把一切区别导回到统一。普罗克洛对于一①“柏拉图神学”,第二卷,第一○八页。②“柏拉图神学”,第二卷,第一○九页。-- 24383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与多的辩证法曾大加发挥,特别在他的著名的“神学要素论”里。普罗克洛进一步指出,能创造者之创造事物是由于力量的充沛。但也有由于缺乏而创造的情形。需要、欲求等即是一种起于缺乏的动因。它的创造即是对于它的缺乏的满足。目的是没有完成的,活动是由于要完成目的而发生的。但是在创造的过程中需要、欲求减少了,——欲求停止其为欲求了,或者它的〔抽象的〕①独立存在被取消了。反之,太一超出它自身是由于潜在力的充沛,而这种充沛的潜在力一般就是现实性。这完全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因此太一的创造即在于它把它自身复多化,这样就产生了纯粹的数,不过这种复多化并不妨碍它的统一,而乃是通过统一的方式(ιαιωs)而复J Q多化的。这种复多化并不减少那最初的统一。多必定分有一,而一却不分有多。②普罗克洛多方面地应用辩证法去指出:多不是自在的,不是多的创造者,一切必定归宿到一,因此一又是多的创造者。这一点他说得不很明晰,——一与多的关系不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关系。我们在这里所看见的乃是一种多方面的辩证法,只是对一与多的关系的往复推论。其次,多是不相似的。在普罗克洛的这种论证的进程里,一个主要的特点乃是:他是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的,凡是和真理愈不相似的东西,便距离真理愈远。多分有一,但在某种程度内多又不是一。既然被创造者和创造者相似,因此多①据米希勒本,第二版,第三卷,英文译本及俄文译本增补。——译者②“神学要旨”,第二七章;“柏拉图神学”,第三卷,第一一九页:第二卷,第一○一——一○二页;“神学阶梯”,第五章。-- 244四 普罗克洛932又以一作为它的本质,从而多就是独立的单一体(áδs)。这J Q J些独立的单一体包含统一的原则在自身内,但却又是不同的。但是多之所以为多,好象只是对于一个第三者来说的,就多本身来说,多也是一。现在这些独立的单一体又产生别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必定是更为不完善的。结果是完全和原因一样的,但被创造者与创造者则不是完全相同的。这些次一层的单一体都是些整体,这就是说,它们已不复是本质的统一体、自我统一体,在它们身上统一性只是一种偶性。因此被创造者与那〔能创造的〕统一体总是越来越离得远,分有这个统一体也愈来愈少。①普罗克洛对理念的三个形式,——三一体(ριás)的进B一步规定是很出色的。关于三一体,他首先加以抽象的规定,把它当作三个神灵。②现在必须特别提出来谈的,是他如何去规定三一体。这种三一体在新柏拉图派那里是很有趣味的,特别是在普罗克洛这里,因为他没有停留在它的各个抽象环节里。他认为绝对的这三个抽象规定中,每一个规定本身又是一个三一体那样的全体,这样一来他便获得了一个真实的三一体。所以那三个规定就构成一个全体,而每一规定又被认作本身是充实的、具体的。这应该被认作他所达到的一个完全正确的观点。理念中各个差异,既然保持着自己的统一,因为它们是理念的各个环节、各个差异,本质上也被规定为全体,所以统一在它的差异里仍然完全是它本身那样,它的每①“神学要旨”,第一——二章;第二八章;“柏拉图神学”,第三卷,第一一八页,第一二二——一二五页;第二卷,第一○八——一○九页。②“柏拉图神学”,第三卷,第十一章,第一四○页。-- 245042哲学史讲演录 第三卷一个差异都具有全体的形式,而全体又是一种过程,在这过程里这三个〔从属的〕全体彼此相互建立为同一的东西。因此普罗克洛比柏罗丁说得更为明确,走得也更为深远。我们可以说,从这方面看来,在新柏拉图派中,他具有最优秀的、最发展的思想。关于三一体他还有较细致的规定:那复多化自身为诸多单一体的统一体因而就产生了多,象这些单一体那样。但“多”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多。它是一般的二元性,或者说,它是与无规定性相对立的规定性。那第三者乃是规定者和无规定者的统一或混合物;——这才是真实的存在、实体、一多统一体(πá)。美、真理、对称都属于这种真实存在者。①J Q E G这种真实的存在超出其自身就是生命。从生命各环节的分化和发展中首先涌现出理智,②从理(80)智中涌现出灵魂。③第一,这种出现并不是基于概念的必然性。万物沉浸在这个统一体中,仍然是在这个统一体的彼岸;但这种否定性正是它的创造。第二,普罗克洛与柏罗丁的区别在于他不把那直接从统一体中出现的东西叫做理智。普罗克洛较合逻辑;理智是一个较丰富的东西,那直接从统一体中出现的东西还没有把诸规定性发挥出来。真正讲来,这样的系列特别有其可取之处。普罗克洛区别于柏罗丁,因为他由于对各环节曾加以更纯粹的、更细致的区别,从而更紧密地追随着柏拉图。他说,“诚然对太初的统一大家的看法完全一致,但是柏罗丁①“柏拉图神学”,第三卷,第九——十一章,第一三七——一三九页。②同上,第三卷,第十三章,第一四一页。③同上,第三卷,第一二七页;“神学要旨”,第一九二章。-- 246四 普罗克洛142于太一之后立刻就“象我们所看见的那样①“让思维的本性出现,而他的老师”,——谁是柏罗丁的老师,普罗克洛又没有说出来;请参看他的传记——,②“他〔指老师〕引导他〔柏罗丁〕进入一切神圣的真理,较好地限制了古代哲学家那些不确定的看法,并且对这些不同的层次之毫无秩序的混淆给以经过思想的区别,并且教人严密地遵守和坚持这些规定的区别。”③事实上,在普罗克洛那里,较之在柏罗丁模糊的观念中更有差异性和明晰性。他把s认作第三者,认作回复Q E I到自身者,这是很正确的。因此普罗克洛和柏罗丁相异的地方在于他不把存在当作原理或纯粹抽象的环节,而把它当作统一,或者说,他不把太初规定为存在,而把它规定为统一,并且第一次把存在、自存者了解为第三者。整个讲来,我们看见,三个彼此互相区别的领域被规定为三一体。每一个领域同时又是这些环节的全体,这就是创造过程的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是什么,立刻就可指明。普罗克洛费了很大的力气去重新揭示这些层次,亦即不同的领域、潜能。就三一体的细节而论,按照他的阐述,三一体的三个环节是:太一、无限、限度。这是他在他的“柏拉图神学”一书所发挥的三个抽象环节;无限与限度这两个规定也是我们①参看本书第190页(原版第三卷,第50页)。②参看本书第203页(原版第三卷第71页);参看“柏拉图神学”,第一卷,第一一章,第二八页。③“柏拉图神学”,第一卷,第一○章,第二一——二二页。-- 247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27
正序
倒序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3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4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5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6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7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8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9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0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1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2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3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4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5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6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7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8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19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0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1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2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3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4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5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6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德〕黑格尔-27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