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著】》-30

合为朝觐会同⑥,离为守臣扞城⑦。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⑧,下堂而迎觐者⑨。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CD,雄南征北伐之威CE,卒不能定鲁侯之嗣CF.陵夷迄于幽、厉CG,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CH.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CI,射王中肩者有之CJ,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CK,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CL.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CM!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ND?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NE,威分于陪臣之邦NF,国殄于后封之秦NG.则周之败端NH,其在乎此矣。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NI,废侯卫而为之守宰NJ,据天下之雄图NK,都六合之上游NL,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NM,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OD.负锄梃谪戍之徒OE,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OF.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OG,剖海内而立37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63宗子,封功臣OH.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OI,困平城,病流矢OJ,陵迟不救者三代OK.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OL.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OM.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PD.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PE,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PF,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PG,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PH.注释A B①有:词头,常用在古代国名、部族名等专有名词的前面。有周:即周朝。及有周而甚详:这是说,到了周朝,情况了解得就很详细了。②设:设立。五等:周代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③邦:原指诸侯国,这里用如动词,当“分封”讲。后:君长。群后:众多的诸侯国国君。④布:遍布。履:本来的意思是“鞋”,这里指足迹所到之处,是就诸侯国的领土说的。布履星罗:是说诸侯国家象繁星罗列那样遍布各地。⑤轮运而辐集:比喻周初实行分封制,天下听命,诸侯尊奉(服从)天子,如同车轮以轮轴为中心转动而辐条集中于轮轴一样。⑥合:集合,会合,指诸侯到天子那里去。朝觐(jìn进)会同:诸侯朝见天子,春天去叫“朝”,秋天去叫“觐”,平常遇事去叫“会”,同时一起去叫“同”。另一说诸侯朝见天子,春天叫“朝”,秋天叫“觐”,而天子召见诸侯叫“会”或叫“同”。37246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⑦离:散开,指诸侯在各自的封国内。守臣:守卫疆土的臣子,古代诸侯对天子称守臣。扞(hàn汗)城:防守保护。⑧降:下传到……时。夷王:周夷王,名燮。害礼伤尊:破坏了礼制,损害了天子的尊严。⑨下堂而迎觐者: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周夷王曾亲自下堂迎接来朝见的诸侯,被认为是违犯了周王朝奴隶制的那一套礼法。实际上夷王所以这样作,是因为诸侯势力逐渐强大的原故。历:经历。宣王:名静。挟(xié协):持,凭着。中兴:指国C D家衰弱又复兴起来。复古:恢复周初的奴隶制“全盛”时期的情况。德:德行,功德,名望。雄:显示威风。南征北伐:周宣王一度为加强中央集权,曾大C E举攻伐北方和南方的少数民族。卒:终究。不能定鲁侯之嗣:《国语。周语》记载,鲁武公带着C F他的两个儿子括和戏去朝见宣王,宣王立戏为武公的继承人。武公死后,鲁人杀死戏,立括为国君。所以这句说周宣王到底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陵夷:逐渐衰败。陵:大土山。夷:平。从陵到夷,由高到低,C G比喻国家由盛到衰的变化。迄:到。幽:周幽王。厉:周厉王。厉王在宣王前。徙(xǐ洗):迁移。东徙:周幽王被入侵的外族所杀,平王为了C H避免西方部族的威胁,把都城由镐(今陕西省西安市)向东迁到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并不得不自列为诸侯,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到此已经一落千丈了。厥后:其后。问鼎之轻重: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庄C I王攻打陆浑(河南省嵩县东北)之戎(我国古代一个部族),曾37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63在东周的疆土上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就向他询问周王室所藏九鼎的大小轻重。相传九鼎为夏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象征。楚王问鼎,就表示了取代周天子的意图。射王中(zhòng众)肩:指周桓王率兵讨伐郑国,郑国出兵反击,C J王军大败,郑人用箭射中桓王的肩膀。事见《左传。桓公五年》。伐凡伯:指周桓王大臣凡伯奉命出使鲁国,归途中被戎人捉去。C K诛苌(cháng长)弘:周敬王时,晋国贵族范吉射和赵鞅相攻,周朝大夫苌弘支持范氏。后来范氏失败,赵鞅向周朝责问支持范氏的事,敬王被迫杀死苌弘。事见《国语。周语下》。乖戾(lì利):背离,违反常规。君君:前一君字作动词,尊重。C L后一君字作名词,天子。徒:只有,白白地。徒建:只不过保留。C M得非:岂不是。末:尾巴。掉:摇动。末大不掉:尾巴太大不N D容易摆动。这里意思是说,诸侯的力量太大了,天子指挥不动他们。咎:过失。遂:于是。判:分。十二:指春秋时代的十二个主要诸侯国家,N E即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合:合并。七国:指战国时代的秦、楚、齐、燕、韩、赵、魏。陪臣:诸侯的臣子对天子的自称。N F陪臣之邦:指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而建立的诸侯国,以及公元前386年田和代齐以自立后的齐国。这是说,周朝的威权分散到陪臣手里了,即指三家分晋、田和篡齐,自立为侯事。殄(tiǎn舔):灭绝。后封之秦:秦受封时间在齐、鲁各国之后,N G所以说是后封之秦。这是说,周王朝终于被很晚才封为诸侯的3746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秦国灭掉。端:开头,起因。N H裂:划分。都会:诸侯的都城。郡邑:郡县。N I侯卫:即诸侯。守宰:郡的长官叫守,县的长官叫令,令即宰。N J据:占据。雄图:形势险要的地方。N K六合:指上下和东南西北四方。这里指“天下”或“中国”。上N L游:指咸阳。秦朝建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位于我国西北,地势居高临下,如同河流的上游。摄制:控制。四海:四方,全国。运:转动。掌握:手掌。这N M是说,秦代废封建,置郡县,实行中央集权,把全国的局势控制在朝廷手里,容易进行统治。亟(qì气):多次,屡次。役:役使,指兵役,劳役。竭:穷尽。O D货贿:钱财。负:背着,扛着。梃(tǐng挺):木棍。谪(zhé哲):受责罚。O E戍:军队防守。谪戍:被流放去防守边境。圜(huán环)视:向四面观察,彼此相顾而看。合从(zòngO F纵):联合纵的方面。大呼而成群:指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矫:纠正。枉:曲,错误。徇(xùn训):依从,遵循。O G剖:分。剖海内:划分天下土地。宗子:一般指嫡长子,这里O H指同宗子弟。立宗子:分封自己的同宗子弟。封功臣:指汉高祖封异姓功臣为王,如韩信、英布等。奔命:为完成使命而奔走。扶伤:扶救伤员。这里指汉初采取O I的防止异姓王篡权的补救措施。困平城:汉高祖七年,韩王信背叛汉朝投降匈奴,刘邦亲自率O J军队讨伐,追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被匈奴围困达七日之久。病流矢: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黥布作乱,刘邦前往镇375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63压,被流矢(飞箭)射伤。陵迟:衰落。三代:指汉高祖以后的惠帝、文帝、景帝三代。在O K这三代中诸侯王经常谋反作乱。画:计策。谋臣献画:指汉文帝时的贾谊、景帝时的晁错、武O L帝时的主父偃等,都曾提出削弱和分散诸侯王势力的措施,而且均被采纳,从而削弱和分散了各诸侯王的势力。离削:分散削弱。郡邑居半:汉朝初期,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全国只有一半的O M地方实行郡县制。亦以明矣:即亦以之明矣。是说也用此证明了。P D制:设置。州邑:州县,唐代改郡为州。P E桀猾:凶暴狡猾的人,这里指唐中叶的藩镇割据势力。P F方域:地方,指州县。兵:指藩镇拥有的军队,兵权。P G固:坚决,确实。革:革掉,废除。P H原文A B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①,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②。守宰者,苟其心③,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④?”余又非之。周之事迹,断可见矣⑤。列侯骄盈,黩货事戎⑥。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⑦。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⑧;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⑨。郡邑不得正其制,守37686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宰不得行其理CD,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CE.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CF.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CG,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CH.大逆未彰,奸利浚财CI,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CJ.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CK,得魏尚于冯唐CL,闻黄霸之明审CM,睹汲黯之简靖ND,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NE.有罪得以黜NF,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NG.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NH,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NI.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NJ.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NK.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NL,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NM.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OD,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OE?汉事然也。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OF.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OG.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OH.”尤非所谓知理者也。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OI,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OJ.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OK.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37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63侯哉OL?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OM.”是大不然。夫殷、周之不革者PD,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PE,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PF.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PG,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PH.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PI;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PJ.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PK.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PL.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PM.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QD.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QE,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QF.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QG.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QH:“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注释A B①或者:有的人。私其土:以他的封地为自己的土地。子其人:以他封地的人民为子女。②适其俗:使他管辖地方的习俗安适。另一说,顺着那里的风俗。理:治,这里指管理政事。修其理:搞好他管辖地方的政事。施:37807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实行。化:教化。③苟:苟且偷安,得过且过。苟其心:抱着过得去的思想。④迁:调动官职,古代人一般把升官叫迁。秩:官阶、品级。⑤断:断然,确实。⑥列侯:各个诸侯。骄盈:骄傲自满。黩(dú读):贪污。货:钱财。事戎:从事战争。⑦侯伯:诸侯中的首领。变其君:变换诸侯国的国君。⑧委:任,托,把事交给人办。这是说,有治理民众较好的郡县制,而不把权力交给郡县长官,就是这种情况。⑨这是说,有善于管理民众的官吏,而不让地方官吏行使职权,也是这种情况。理:治,这里指统治权和政治主张。这是说,郡县制不能正确C D地发挥作用,郡县长官不能行使他们的统治权和政治主张。侧目:斜目而视,形容愤恨不满的样子。C E政:政令。国:指诸侯国。制:控制。侯王:诸侯王。C F国人:指诸侯国的人民。病:因受害而痛苦。C G及夫:等到,至于。大逆不道:指诸侯王叛乱。掩捕:乘人不C H备而加以逮捕。迁:放逐,流放。勒兵:统率军队。夷:平定。彰:明显,显著,这里是暴露的意思,奸利:非法取利。浚C I(jùn俊)财:搜刮钱财。怙(hù户)势:依仗权势。刻:苛刻,侵害。无:没有人。如C J之何:把他怎么样。知孟舒于田叔:从田叔那里了解到孟舒的忠厚可信。据《史记C K。田叔传》记载,汉文帝召见汉中郡太守田叔,问他管下谁是“长者”(指所谓忠厚可信的人),田叔推荐了高祖时被免官的孟舒,文帝因此重新任命孟舒为云中郡太守。得魏尚于冯唐:从冯唐那里得知魏尚的功劳。据《史记。冯唐C L379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73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曾为云中郡太守,防御匈奴入侵很有功劳。一次因为上报杀敌首级比实际杀敌首级多六颗,被文帝免官。冯唐在文帝面前为魏尚辨明功过,文帝又恢复了魏尚的官职。黄霸:字次公,汉宣帝时为颍川太守,处理事情明察仔细,晚C M年官至丞相,封侯。汲黯:汉武帝时,汲黯为东海郡(今山东、江苏两省交界的沿N D海一带)太守,为政主张“清静无为”,治理有成效,得到朝廷的赞赏。简靖:是说政简民安。拜:拜官,任命。复其位:恢复他们的官位。“其”指孟舒、魏N E尚。辑:安抚,治理。卧而委之以辑一方:这是说,(即使有病,让他)躺在床上,而委托他去安抚一方。这是指汲黯之事而言,汉武帝叫他做淮阳郡(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太守,他以病相推,汉武帝说:淮阳官民关系不好,我要借助你的威望,你躺着去治理那个地方吧。黜(chù触):降职或罢免。N F朝(zhāo招):早晨。不道:不按正道办事。斥:斥退。受:授,N G任命。不法:不遵守法纪。这是说,假使汉王朝把郡县的部分也都封给诸侯王做封地。N H纵令:即使。其:指诸侯王。乱人:侵害人民。戚:忧愁。戚N I之:对诸侯王侵害人民的情况发愁没有办法。术:治理的方法。莫得而施:没有办法施行。化:道德教化。N J明谴:公开谴责。拜受:当面恭敬地表示接受。退:回去。这N K是说,公开谴责并劝导他们,他们也只是当面表示接受,转过身来又违反了。削之:削减诸侯封地。缔交:结交。合从:即“合纵”,从南到N L北结合起来。这里是指汉景帝用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封地,吴38027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楚七国诸侯联合起来反叛朝廷。周:普遍。眦(zì自):眼眶。裂眦:眼睛瞪得眼眶都要裂开了,N M形容大怒的样子。勃然:因发怒而变色的样子。这是说,在各诸侯王之间普遍酝酿起来,共同怒向朝廷,气势汹汹,准备发动叛乱。瘁(cuì粹):疾病,劳累,这里指受害。这是说,即使侥幸他O D们不起事,也只能削减他们一半封地,而另一半封地上的百姓还是受他们的残害。这是说,何不就把诸侯王完全废掉以保全那些百姓呢?O E国家:指唐朝。连置:不断地设置、任命。固:确定。O F制兵:控制、掌握军队。谨择守:谨慎地选择地方官吏。则理O G平矣:就治理好了。延:延长。这里指夏、商、周、汉,它们统治的时间都延续很O H久。促:短促。秦郡邑而促:是说秦实行郡县制,统治时间很短促。封爵:分封贵族爵位。这是说,魏国是继承汉朝而建立起来的,O I那时分封制还存在。因循不革:沿袭不改。O J二姓:指三国时魏的曹氏和晋的司马氏。陵替:衰落。祚(zuòO K作):帝位。曹魏只传五帝四十六年而亡,司马氏的西晋只传四帝五十二年而亡。这是说,魏国的曹氏和西晋的司马氏的统治都很快就衰亡了,没听说帝位延续很久。矫:矫正。垂:将近。祀:年。大业:国家基业。弥:更加,越O L发。何系:有什么关系。这是说,现在唐朝改变了这种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开国将近二百年了,国家的基业更加巩固,这与诸侯王难道有什么关系吗?这是说,治理商、周是圣王呀,他们都不需要改变分封制,而O M38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73我们本来就不应该再议论改变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的事。不革者:指不改变分封制。P D资:凭借,利用。黜:贬斥,废除,这里是灭掉的意思。资以P E黜夏:是说商朝依靠归服它的诸侯们才灭掉了夏朝。不得而易:指不能改变诸侯们的地位。P F徇之:沿袭分封制。仍:因袭。这是说,商、周圣王是想沿袭P G利用这个分封制,不作大的变动,以便安定国家,形成习惯。公之大者:即“大公”,大公无私。私其力于己:大意是有私心,P H要叫诸侯为自己出力。卫于子孙:即借诸侯力量来保卫自己的子孙后代。这是说,秦废除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从制度本身来说是大公P I无私的。情:动机。畜:畜养,这里指臣服。这是说,从他的动机方面P J说,则是出于私心,这私心就是皇帝想要巩固自己的权威,想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的统治。公天下:以天下为公。“公”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8
正序
倒序
《【中国哲学名著】》
《【中国哲学名著】》-2
《【中国哲学名著】》-3
《【中国哲学名著】》-4
《【中国哲学名著】》-5
《【中国哲学名著】》-6
《【中国哲学名著】》-7
《【中国哲学名著】》-8
《【中国哲学名著】》-9
《【中国哲学名著】》-10
《【中国哲学名著】》-11
《【中国哲学名著】》-12
《【中国哲学名著】》-13
《【中国哲学名著】》-14
《【中国哲学名著】》-15
《【中国哲学名著】》-16
《【中国哲学名著】》-17
《【中国哲学名著】》-18
《【中国哲学名著】》-19
《【中国哲学名著】》-20
《【中国哲学名著】》-21
《【中国哲学名著】》-22
《【中国哲学名著】》-23
《【中国哲学名著】》-24
《【中国哲学名著】》-25
《【中国哲学名著】》-26
《【中国哲学名著】》-27
《【中国哲学名著】》-28
《【中国哲学名著】》-29
《【中国哲学名著】》-30
《【中国哲学名著】》-31
《【中国哲学名著】》-32
《【中国哲学名著】》-33
《【中国哲学名著】》-34
《【中国哲学名著】》-35
《【中国哲学名著】》-36
《【中国哲学名著】》-37
《【中国哲学名著】》-38
《【中国哲学名著】》-39
《【中国哲学名著】》-40
《【中国哲学名著】》-41
《【中国哲学名著】》-42
《【中国哲学名著】》-43
《【中国哲学名著】》-44
《【中国哲学名著】》-45
《【中国哲学名著】》-46
《【中国哲学名著】》-47
《【中国哲学名著】》-4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