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著】》-16

荀子在这段里针对唯心主义者所宣扬的意志、主宰之天,提出了贯穿全篇的论纲——“明于天人之分”,即明确天和人的区别。天与人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天是无意识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是有意识、有主观精神活动的。荀子认为,天是永恒运行着的自然界,它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它是不依人们的善恶或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天没有意志,没有目的,它的运行不象人那样19468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有所作为(“不为而成”),也不象人作事那样有一定追求(“不求而得”),天就是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等万物自然变化的现象。万物虽然都从天那里得到了它们所需要的营养,但这是天无所作为的自然造化。天有它的功用,但它的功用是依照它自己的规律盲目运行,并在无意之中使万物都能生成。由此看来,荀子是把天看做一个脱离人的意志的万物发生、变化的自然过程,是自然之天,物质之天。而人却是有意志、有目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事的吉凶祸福,社会的治乱安危,取决于人自身行动是否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决定于自然之天。天不能主宰、干涉社会人事,人类社会有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其次,天与人的职能不同。对此,荀子是从两方面阐述的。1。天产生了万物和人。荀子认为,天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万物,同时也产生了人的形体。有了人的形体、器官,才有了人的精神,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唯物主义形神一元论的重要命题。人的形体、器官都是自然的物质结构,所以称耳、目、鼻、口、形为“天官”,称心为“天君”。人的精神因其依赖于自然形成的形体、器官而存在,所以称喜怒哀乐的精神现象为“天情”。“天官”、“天君”、“天情”,都说明了人的自然属性。而人的自然性又说明了人与自然界具有同一性,因此,人也受自然规律制约,顺其规律则得福,逆其规律则遭祸。2。人能“知天”,并与天地“能参”。荀子认为,人虽具有自然属性,但人又不同于其他自然物,他具有自然界所赋195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81予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所以他能认识自然,即“知天”。所谓“知天”,就是“明于天人之分”,既能“知其所不为”,尊重自然,“不与天争职”,不超越自然规律而替天别有作为、另有体察;又能“知其所为”,即能根据天时、地财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好万物,只要人能做的,就尽力而为。要做到既顺应自然,又改造自然,使天地万物为人类服务,这就可以说“知天”。这是荀子对“知天”所作的朴素唯物主义解释。荀子又特别指出人有管理事物的办法,与天地“能参”,即能与天地相配合。人只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条件,按客观规律去进行活动,天地就可以为人所任用,万物也都可为人所役使。从上述两方面可以看出,荀子在论述自然之天产生万物和人类社会时,强调的是天之能;在论述有为之人治理万物和人类社会时,强调的是人之能。人与天虽在生成上有联系,但在职能上有严格区别。人们认识到了这种区别,就可不畏天、不靠天,就能发挥人之能,按照天的运行规律而治天。第二段,从“治乱天邪”至“则失万物之情”。这段运用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了“天命”、“天志”等宗教迷信思想,并用自然界本身所固有的变化规律来说明自然现象,从而得出了无鬼神的结论。荀子还认为,真正可怕的不是自然界的怪异现象,而是“人妖”。如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昏暗,伦常秩序的混乱等,都是“人妖”。这些妖如果发生,就会危害国家安全。因此荀子强调不要“错人而思天”,而要“敬其在己”,“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即充分发挥人的职能作用,遵循着客1968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观规律“制天命”,裁万物。这一思想,正是新兴地主阶级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表现。但荀子夸大了圣王和“礼”的作用,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第三段,从“百王之无变”至“此之谓也”。在上段“隆礼”思想指导下,这段进一步强调“礼”的重要,并把“礼”与“道”等同起来。荀子认为,事物有“废起”,社会有治乱,但在一切变化之中,却有不变的一贯之“道”在起作用。这个“道”就是“礼”。符合“道”或“礼”的,就是治世,否则就是乱世。因此,虽然“道”有隐有显,但“道”这个根本性东西是百世不变的。这是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思想的先导。荀子又认为,万物只是“道”或“礼”的一个方面,“道”或“礼”才是至高无上、无所不包的范畴。可是慎子、老子等各家对此“无知”,因此他对各家提出了批评。荀子批判了有意志的天,却又抬出了无所不包的“礼”,并认为只有掌握了“礼”的圣人、君子才能“物畜”“裁制”自然及其规律,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综上所述,《天论》的中心思想是“明于天人之分”,它是荀子自然观中的中心命题,是先秦以来天人关系理论的新飞跃。他在说明这个命题时,一方面强调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提出了“不与天争职”的科学主张;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要发挥人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去控制、改造、征服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在先秦诸子中,他第一个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中国认识史上,第19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81一次冲决了天命神学的堤坝,提出了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抹掉了天的神秘色彩,对天给以唯物主义解释,为后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思想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坚实的根基,为当时地主阶级消除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19809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韩非:《韩非子》作者及作品简介A B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韩国人。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杰出思想家,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出身于没落贵族,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他口吃,口头表达能力很差,可是他擅长著书立说。他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李斯自认为不如韩非。当时是诸侯分权的政治局面即将结束,郡县制将要完全取代分封制的过渡时期。在这种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即将形成的形势下,韩非目睹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韩国日益削弱,曾多次上书韩王,提出了变法图强的主张。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立法术、设度数”的政治抱负,冒着“身危躯殆”的政治风险而奔走。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宠信沽名钓誉的儒士。他对韩国变法不彻底,政治腐败痛心疾首。当时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在哲学上,需要对如何看待历史、古今、社会变革等重大问题作出回答;在政治上需要禁抑儒侠,裁制重人,把倚权自重执柄自为的重人近习,与惑乱人主动摇民心的儒墨是非,统合于君主的政治权力和赏罚的规范中,以树立一个合乎时代要求的客观法制的权威性,从而实现他的强固君权,富国强兵,完成霸王大业,一统天下的理想。面199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91对这一时代的挑战,韩非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写了《五蠹》,提出了他的进化论的历史观及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为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写了《孤愤》、《说林》、《说难》等,共55篇,后人编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始皇看后赞叹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秦国进攻韩国,索要韩非。公元前233年,韩非被遣去秦国,但李斯忌怕韩非在秦国取代他的职位,就和姚贾在秦始皇面前诋毁韩非,韩非因此被囚禁。不久,韩非在李斯、姚贾的迫害下服毒自杀于狱中。《韩非子》的注释本,清代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现代人陈奇酞的《韩非子集释》,梁启雄的《韩非子浅解》及南京大学中文历史哲学几个系校注的《韩非子校注》等都可以参阅。这里的选文,依据《韩非子校注》。五 蠹原文A B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①,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②。民食果蓏蜯蛤③,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④。中古之20029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⑤。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⑥,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⑦,不法常可⑧,论世之事⑨,因为之备CD.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CE,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CF,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CG.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CH.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CI,采椽不斲CJ,粝粢之食CK,藜藿之羹CL;冬日麑裘CM,夏日葛衣ND;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NE.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NF,股无胈,胫不生毛NG,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NH.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NI.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NJ,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20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91让也NK,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NL;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NM.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OD;穰岁之秋OE,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OF,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OG,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OH,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OI.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OJ.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OK.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OL,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OM,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PD,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PE.荆文王恐其害己也PF,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PG.当舜之时,有苗不服PH,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PI,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PJ,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钅舌矩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PK.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PL.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PM.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QD,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故偃王仁20249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QE.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QF.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QG,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注释A B①作:起来,出现。构木为巢:架起木头,作成鸟巢一样的住处。②王(wàng旺):称王,统治。有巢氏:传说中远古时代巢居的创始者。③果:木本植物的果实。蓏(luǒ裸):草本植物的果实。蜯(bàng棒):同“蚌”。蛤(gé格):蛤蜊。④燧(suì碎):用来取火的工具。钻燧:上古时代取火的方法。燧人氏:传说中远古时代钻木取火的发明者。⑤鲧(gǔn滚):传说中原始末期的一个部落的首领,禹的父亲。曾奉尧的命令去治理洪水,历时九年,没有成功,后被舜杀死。禹:古代传说中夏代的开国君王。他继续治水,历时八年,采取疏通河道的办法,导水入海,取得了成功。决:开掘,疏通。渎(dú读):独流入海的江河。古称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⑥夏后:夏代的帝王。⑦期:希望。修古:学习先王的古道。另一说,修应当作“循”,循古,即遵循古法。⑧法:效法,模仿。常可:不变的成规。⑨这是说,分析、研究现世的状况。这是说,依据现实的状况采取适宜的措施。C D株:树桩子。走:跑。因:于是。释:放下。耒(leǐ垒):古代C E20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91翻土用的农具。冀:希望。复:再。不事力而养足:不从事劳动而供养充足。C F大父:祖父。C G倍赏累罚:加倍奖赏,多次惩罚。C H翦:同“剪”。茅茨(cì次)不翦:用茅草芦苇盖的房顶而没有C I修剪整齐。采:木名,即栎(lì力)木。椽(chuán船):房檐儿上承屋瓦C J的木。斲(zhuó浊):砍削。粝(lì力):粗米。粢(zī资):稷,泛指粗粮。C K藜(lí梨):草本植物,嫩叶可吃。藿(huò或):豆叶。藜藿之C L羹:野菜汤。麑(ní尼):小鹿。裘(qiú球):皮衣。麑裘:用小鹿皮做的皮C M衣。这是说,冬天披鹿皮衣。葛:麻布。这是说,夏天穿麻布衣。N D监门:守门的人。服:指衣服。养:指食物。亏:少、薄。N E身:亲身。臿(chā插):掘土农具。N F股:大腿。胈(bá拔):肌肉。胫(jìng径):小腿。N G臣虏:奴隶。N H传天下:把天下禅让给别人。多:称赞。N I絜(xié协):结,系。絜驾:套马驾车。累世絜驾:世世代代N J都能有马车坐。让:让位。N K汲(jí及):打水。谷汲:到山谷里打水。媵(lóu楼)腊:古N L代楚国风俗在二月举行祭祀饮食之神的祭礼,叫做“腊”;冬季十月(周朝十月,即夏历十二月)祭百神,叫做“腊”。这里泛指节日。遗(wèi味):赠送。苦水:以水太多为苦。庸:同“佣”。买庸:雇人。决窦:挖沟N M20469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排水。饷(xiǎng想):给以饮食。O D穰(ráng瓤):庄稼丰熟。穰岁:丰收年。O E过客:过路人。O F易财:轻视财物。O G土橐(tuó驼):土是“士”之误,谓做官。橐,同“托”,依托O H于权贵。士托,是依附于大官而仕的意思。议多少:考虑财物的多少。论薄厚:分析权势的轻重。O I戾(lì力):暴虐。称(chèn趁):适合,相称。O J备:措施。这是说,事情因时代的发展而不同,措施要适合变O K化的时事。丰:周文王时的都城,在今陕西户县东北。镐(hào浩):在今O L陕西西安市西南,周武王迁都于此。地方百里:国土面积一百里见方。怀:安抚、笼络使之归附。西O M戎(róng容):周朝时候西方的少数民族。徐偃(yǎn掩)王:徐国的君王。徐是西周时的一个诸侯国。周P D穆王时,徐国一度强大,它的国君自称偃王。汉东:汉水以东。割地而朝:割让地盘向他朝贡臣服。P E荆文王:荆是楚的别称,荆文王即楚文王。P F世异则事异:时代不同了,那么事情也要发生变化。P G有苗:有字是冠词。或称“三苗”,古代少数民族。P H上:通“尚”。上德:崇尚德治。这是说,崇尚德化还未能深厚,P I就要兴师动武。干:盾。戚:大斧。执干戚舞:拿着盾牌、大斧等兵器跳舞,指P J用礼乐德政去感化苗人。共(gōng工)工:古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传说曾与颛顼(zhuānP Kxū专虚)争帝。铁钅舌(xiān先):长矛一类的兵器。矩:通205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91“巨”,长。《韩非子校注》作“短”,不妥。这里依张觉的《韩非子全译》改。铠(kǎi凯)甲:古代用来护身的战衣,用坚硬的皮子或金属制成。事异则备变:事情变化了,措施也要随之相应改变。P L说(shuì税):游说,劝说。P M辩:有口才,说得动听。Q D去:离开,距离。削:削弱。Q E持:守,保住。非所以持国:不是用来保卫国家的东西。Q F循:遵循,依靠。万乘(shèng剩)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8
正序
倒序
《【中国哲学名著】》
《【中国哲学名著】》-2
《【中国哲学名著】》-3
《【中国哲学名著】》-4
《【中国哲学名著】》-5
《【中国哲学名著】》-6
《【中国哲学名著】》-7
《【中国哲学名著】》-8
《【中国哲学名著】》-9
《【中国哲学名著】》-10
《【中国哲学名著】》-11
《【中国哲学名著】》-12
《【中国哲学名著】》-13
《【中国哲学名著】》-14
《【中国哲学名著】》-15
《【中国哲学名著】》-16
《【中国哲学名著】》-17
《【中国哲学名著】》-18
《【中国哲学名著】》-19
《【中国哲学名著】》-20
《【中国哲学名著】》-21
《【中国哲学名著】》-22
《【中国哲学名著】》-23
《【中国哲学名著】》-24
《【中国哲学名著】》-25
《【中国哲学名著】》-26
《【中国哲学名著】》-27
《【中国哲学名著】》-28
《【中国哲学名著】》-29
《【中国哲学名著】》-30
《【中国哲学名著】》-31
《【中国哲学名著】》-32
《【中国哲学名著】》-33
《【中国哲学名著】》-34
《【中国哲学名著】》-35
《【中国哲学名著】》-36
《【中国哲学名著】》-37
《【中国哲学名著】》-38
《【中国哲学名著】》-39
《【中国哲学名著】》-40
《【中国哲学名著】》-41
《【中国哲学名著】》-42
《【中国哲学名著】》-43
《【中国哲学名著】》-44
《【中国哲学名著】》-45
《【中国哲学名著】》-46
《【中国哲学名著】》-47
《【中国哲学名著】》-4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