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著】》-12

14023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役役:忙忙碌碌。愚芚(tún囤):浑沌不分,愚昧无知的样子。N G参万岁而一成纯:参合千万年的变化,构成混然无别、精纯的一体。尽然:都是如此。是:此,指“参万岁而一成纯”的道理。相N H蕴:相互包含。说:通“悦”。弱:年少。弱丧而不知归:从小离开家乡流亡在N I外而不晓得回家。丽之姬:春秋时丽戎国的美女。艾:地名。封人:守封疆的人。N J王所:王居住的地方。筐(kuāng匡)床:君王所睡的床。N K蕲(qí祈):求。N L旦:早上,此指醒来。N M占:占卜。O D窃窃然:自以为明察的样子。O E牧:臣。君、牧:等于说贵贱。固:固陋。这是说,生果真贵O F吗?死果真贱吗?实际上人生不过是一场梦,生与死没有贵贱之分。但人们贵生恶死,在生死问题上区别贵贱,真是愚蠢极了。吊(dì帝):至。诡:异。吊诡:十分奇怪的话。这是说,一般O G人不理解梦与觉同一的道理,把这些话称为荒诞离奇。是旦暮遇之:是朝夕相遇的常事。意谓理解梦与觉同一道理的O H圣人,就不认为这些话(即上文“是其言”)是荒诞离奇,而是把它看作朝夕相遇一样平常的事。若:你。辩:辩论。我不若胜:我不胜你。果是:一定对。果O I非:一定不对。而:同“尔”,你。O J黮(dàn但)暗:昏暗不明。人固受其猵暗:别人必定更搞不清O K楚。14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31这是说,我们使谁来评判它呢?O L人:指第三者。而待彼也邪:还等待谁呢?这意谓辩论不能区O M分是非,辩论双方无论谁胜谁负,都不能说明谁是谁非,就是第三者也不能决定谁是谁非。这是不可知论的说法。天倪(yì诣):指天然齐等之道。和之以天倪:用天然齐等之道P D来调和是非。是不是:是可以转化为不是。另一说,以不是为是。然不然:对P E可以转化为不对。另一说,以不然为然。化声:指是非之辩。待:对立。相待:互相对立。P F因:听任。曼衍:无穷的变化。所以穷年:这就是穷尽天年的P G道路。忘年忘义:忘生死、忘是非。另一说,不计岁月,不讲仁义。P H振:通“畅”。竟:通“境”。振于无竟:畅游于无穷无边的境P I地。寓:寄托。原文A B罔两问景曰①:“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②?”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③?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④?吾待蛇虫付虫周翼邪⑤?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⑥,自喻适志与⑦!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⑧。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⑨。14243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注释A B①罔两:影子外的微阴。景:同“影”。②曩(nàng囊):从前。特:独。操:操守。即守住而不改变的坚定意志。与:同“欤”。无特操:指影子随物而动,没有自己独立的主张。③有待:有所依赖的东西,即自己的存在需有其他东西为条件。④吾所待又有待:指影子所依赖的物,还需有其他物为它存在的前提。⑤蛇蚹(fù付):蛇腹下的横鳞。蜩(tiáo条):蝉。这是说,我依赖物而存在,就像蛇依赖横鳞而行,蝉依赖翅膀而飞。⑥栩栩然:喜悦的样子。⑦喻:晓,觉得。适志:得意。⑧蘧蘧(jù巨)然:惊疑,感到奇怪的样子。⑨物化:物象的幻化。14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31简析A B《齐物论》的题旨兼有“齐物之论”与“齐同物论”二义。“齐物之论”是齐万物;“齐同物论”是齐是非。庄子对当时百家争鸣抱着敌视态度,他以“齐同物论”否定各学派的争论。为了把齐是非之理讲得更透彻,他又进一步阐述齐万物的理论。所以《齐物论》全篇旨趣是以“齐同物论”为主导,而又以“齐物之论”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根据行文先后,分段进行简析。全文可分六段。第一段,从“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至“怒者其谁邪”。这段的思想要点有三:1。主张“吾丧我”。“吾”指得道的我,也就是自我,是主观的精神世界;“我”即人的身体。“吾丧我”,就是自我摆脱身体的束缚,使精神活动超越于匹对的关系而达到独立自由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自我超然物外,不牵挂人世间的一切,形如槁木,心如死灰。这样就实现了自我与道同体。2。提出了“地籁”、“人籁”、“天籁”之说。“地籁”就是风吹“众窍”自然形成的声音。“人籁”是人吹箫管自然发出的声音,比喻无主观成分的言论。“天籁”是指各物因其各自的自然状态而自鸣。“三籁”虽是“吹万不同”,但它们都可以算做吹;风声、物声、箫声(喻人言)各异,可它们都是由吹而发出的自然音响,并无不同。3。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无所待而然的。自然界运动的泉源或根据存在于自然界本身,不能到自然界以外去寻找。这种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具有朴素的唯14463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物论因素。第二段,从“大知闲闲”至“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这段是承接上段的,上段侧重从认识客体上来齐万物,本段侧重从认识主体上来齐是非。庄子认为,各学派的言论都如同风吹窍号,尽管他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实际也都是自然音响,众说无别。他们之所以争论,是因为有“知”,有了“知”,学者们才固执己知,谬执己见,使言论竟起,争是争非。其结果,无论胜者或败者,都只不过如“乐出虚,蒸成菌”一样无形无根。这说明言不可凭,知不可恃,辩者们争是争非,孜孜求胜,实际都是无中生有,争论毫无意义。之所以无意义,是因为物我、彼此都是相待以生的,否定了彼方,我方就不能存在;否定了我方,彼方也不能存在。实际上,物我、彼此是连结在一起的(即所谓“是亦近矣”),而且是齐等的,在它们中间没有“真宰”存在,谁也主宰不了谁。可是辩者们出于他们的偏见,对此硬要争个主次、高低。他们终身劳役,疲精费神,最终既无实用,又无归宿。这是无知可悲的。庄子在此以悲天悯人的笔调,谩骂辩者都是一些糊涂虫。他们以心斗物,以己斗人,结果回归萎惫,形化心亡而后已。第三段,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至“是谓之两行”。这段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首先,认为是非没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如果认为自己“成心”是是非标准,那么谁都有自己的“成心”,谁也都有自己的标准,这实际上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定了是非标准,进一步否定是非的矛盾对立。他认为,儒墨两家都145中国哲学名著选读731以自己为是,以对方为非,实际是无是无非。这是相对主义观点。其次,认为没有相对稳定的认识对象。他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是”是互相对待的。在认识过程中,如果此是造论的主体,彼就成了评论的对象。而且谁都可以是彼,谁都可以是此,彼此相因而生,彼此相互转化,彼此的分别、界限,是物初生时一种暂时现象,“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这里讲到彼不永远是彼,此不永远是此,就这点来看是正确的;并认为彼此界限只是“初生之说”,这是发展的观点。但是他又认为,任何事物都在不停地、不需要任何条件地向对方转化,初生的过程,也是正向死亡的过程,正向死亡的过程,也是正向初生的过程。它刚刚可以,一会儿又转向不可以了,刚刚不可以,一会儿又转向可以了,可与不可不固定,物象都瞬息转化,毫无质的规定性。这就否定了认识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即否定了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实际是否定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可能性,这是不可知论的观点。再次,认为万物统一于道即无。庄子否定了客观世界相对稳定性,也就否定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这就由相对主义走向了虚无主义。在庄子看来,由于彼此、是非等客观世界的虚幻不实,所以圣人不走彼此之分、是非对立的道路,不争不辩,“照之以天”,用宇宙之本然(虚无)来对待认识,来齐是非,即所谓“因是也”。取消了彼此、是非的对立,就是道的枢纽,道是绝对的。“枢始得其环中”,环子正中,一无所有,其寓意为虚无。圣人抱着超越是非的虚无主义态度,就14683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可以应付无穷的是非了。这无穷的是非,实际是无是非,因为儒墨两家都是以自己为是,以对方为非,他们如果都从道那里去观察,就无所谓是,无所谓非,一切都是齐同的。庄子否定了儒墨之辩,也批判了公孙龙的主“离”之说。公孙龙认为“物”与物性(“指”)是分离的。这不符合事实,是唯心主义的。庄子世界观也是唯心主义的,与公孙龙的观点相一致。他反对的是公孙龙的客观唯心主义多元性,主张万物齐一,各种事物及其性质一样,所以他说天地虽大,不过一指罢了,万物虽多,不过一马罢了,整个天地万物只有一个性质,各种事物与马没有区别。这里所说的“一”,就是道,也就是无。庄子所认为的万物齐一,就是齐一于无。站在虚无之道的立场上看问题,无论大小、美丑,都没有区别,“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这既是虚无主义宇宙观,也是相对主义认识论。第四段,从“古之人”至“此之谓葆光”。这段阐述了人能认识到世界原来未曾有物质的境界,这就是最高、最完全的认识。未有物质的境界,就是道的境界。超越于万物之上的道,是绝对的“全”,从道派生出来的每一具体事物都是“偏”,都有成有毁。人的某一作为,某一事物的出现是成,但同时对另一事物来说就是毁,就是对道的亏损。故庄子反对求知、争辩,主张无为。无所作为,也就无成与毁,这样才能使道完全无缺。庄子割裂了全体与部分,他只要全体,不要部分。实际上离开了部分,也就没有全体,依靠无为来维持的完全之道,也只能是绝对的虚无。他用这种虚无主义世界观看待成与亏,认为无所谓成,无所谓亏,即成与亏无区147中国哲学名著选读931别,这是相对主义诡辩。虚无之道就是世界的本源。庄子认为,世界有“有”有“无”,那么在有“有”“无”之前是没有“有”和“无”的。如果再往前推,那就连没有“有”和“无”也没有。这是说,世界本源是虚无的。天地万物都来自虚无,先和后、有和无等一切的对立和分歧,如果溯源到它的本原,都属于“无”,因而是同生同体,“万物与我为一”的,这当然就没有不齐了。从现象来看好象有大与小、寿与夭的不齐,实际上事物的性质、差异都是相对的,没有本质的差别。因此,对事物没有必要加以分析、探求。有分析,有作为,就必然出偏差,有漏洞,弄巧成拙;只有把认识停止在不知的范围内,才是最聪明的。庄子夸大了大与小、寿与夭的相对性,抹煞了它们质的差别,否定了事物在特定范围内质的稳定性,走向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并引诱人们放弃对世界的认识及对真理的追求。第五段,从“故昔者尧问于舜曰”至“故寓诸无竟”。这段主要思想是:1。尧与舜的对话,说明得道的君王应和圣人一样,宽大为怀,让人们各行其事,一切任其自然。啮缺与王倪的对话,说明知与不知,有知与无知是难以断定的;而且从认识主体到认识客体,都是完全无法形成所谓知识的。人和泥鳅、猿猴、麋鹿等动物的认识究竟哪个正确?无法判断。一切认识都是相对的,没有统一的认识标准。2。“圣人”或“至人”能以道为师,与道同体(即把道与自我结合起来)。道是超时空的绝对,“圣人”也是超时空14804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的绝对,他能忘物忘我,包藏一切,什么利害、好恶、生死等,都跟他无关。3。死生无别,人生如梦,知识不可靠,好恶、利害、贵贱都是不值得说的。这是庄子从相对主义观点出发,对人的认识活动及人生的一切所抱的虚无主义的怀疑态度。4。辩论不能区分是非,辩论双方不论谁胜谁负,都不能说明谁是谁非。是非也不能由第三者来判断。并进而认为,辩论和判断是非都是不必要的,因为是非不同的声音虽然互相对立,却等于没有对立,“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因此,他提出解决是非的办法是用天然齐等之道来调和,“和之以天倪”,是与不是,然与不然,各听其便,不加可否。要忘生死,忘是非,安心于无边无际无是非的境地。庄子把对是非的判断局限在主观领域,认为没有真理的客观标准,真理不是越辩越明,而是永远说不清楚。但这种是非莫辩的思想,从唯心论方面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并已接触到真理标准不可能在思想意识领域得到解决这个重大问题,这对中国哲学思维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第六段,从“罔两问景曰”至“此之谓物化”。这是两则寓言。“罔两问景”,寄语了宇宙万物都是没有真实性的形影,万物只是从这个形影到那个形影的转变。但这种变化不是运动概念的矛盾斗争,而是形影相移。这种形影相移也只是一种空虚不实的幻变。既然万物的暂时存在是没有真实性的形影或假象,那么人类的认识是不能把握存在的。这显然是对物质世界和人类认识的否定。在“梦蝶”这则寓言里,形象地描绘出了忘物、忘我,与149中国哲学名著选读141物具化、物我不分的境界。这是庄子所醉心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现象是有待的,不齐的,有分有化的;而本质则是无待的,不分不化的。从现象上看,庄周和胡蝶是物形,是两个东西,是不齐的;但从本质上看,庄周和胡蝶又是一个东西,是齐一的,这就是道或一。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胡蝶,庄周和胡蝶在外形上虽然各异,但它们都是道的物化现象。梦与觉也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无论是庄周、胡蝶,还是梦、觉,它们究竟是什么,根本不必要追求,因为从道的角度来看,什么都一样。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标准。总而观之,《齐物论》行文错综,内容复杂,其核心思想是齐是非,齐万物。这一思想的理论根据,是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从“无”(“未始有物”)即道发展来的,它们都没有质的规定性,它们的存在都是不真实的,因此是可齐的。达到齐是非、齐万物的途径是坚持相对主义。相对主义是庄子的方法论,也是他的认识论和宇宙观。庄子运用相对主义这一武器,在思想上否定了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和一切事物的真理性。因此,把握相对主义是把握《齐物论》思想的关键。15024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公孙龙:《公孙龙子》作者及作品简介A B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前250),一说姓公孙,名龙,字子秉,战国时期赵国人,名家学派代表人物,是能说善辩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公孙龙的生活经历已无从察考,可能在赵国封建贵族平原君赵胜家作宾客多年。他关心时政,赞赏法制,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他有许多弟子,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当时被称为“辩士”、“察士”,后来被称名家学派。在学术上,他专门从事概念分析和名实关系的论证,提出并分析了哲学、逻辑学上一系列重要范畴,启人智慧,发人深思。尤其他第一次从哲学上明确提出了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对于中国古代哲学、逻辑思想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公孙龙的思想学说集中反映在《公孙龙子》一书中。这部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14篇,但传世本只有6篇。其中《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基本可信是公孙龙的著作,《迹府》是后人编集的有关公孙龙的事迹。这里选的《白马论》,是公孙龙的一篇著名论文,它所论辩的白马非马“,是使公孙龙成名的重要哲学命题,也是当时社会思潮的反映。15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341在激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战国时代,旧的秩序已被打乱,原有的等级名称与现实的政治关系已经不相符合了,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旧概念与新旧事物互相杂错的现象。为了澄清这种思想混乱,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对“名”与“实”的关系问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长期争论,并逐渐发展到对知识论和逻辑学的探讨,形成了名辩思潮。公孙龙的《白马论》就是在这一思潮流行中产生的。《公孙龙子》的注释,主要有:近代人王琯的《公孙龙子悬解》、陈柱的《公孙龙子集解》、谭戒甫的《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及现代人庞朴的《公孙龙子研究》、屈志清的《公孙龙子新注》等。这里的选文,依据谭戒甫的《公孙龙子形名发微》本。白马论原文A B“白马非马,可乎①?”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②,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③?有白马为有马,白之非马何也④?”15241中国哲学名著选读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⑤。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⑥;所求一者,白者不异马也⑦。所求不异,如黄黑马有可有不可⑧,何也?可与不可,其相非明⑨。故黄黑马一也CD,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之非马审矣CE.“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也,天下无马可乎?”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CF.使马无色,有马如已耳,安取白马CG?故白者非马也CH.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非马也CI.故曰白马非马也。“曰:“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CJ;合马与白,复名白马CK.是相与以不相与为名CL,未可。故曰白马非马,未可。“曰:“以有白马为有马,谓有白马为有黄马,可乎CM?”曰:“未可。”曰:“以有马为异有黄马,是异黄马于马也。异黄马于马,是以黄马为非马。以黄马为非马,而以白马为有马,此飞者入池,而棺椁异处,此天下之悖言乱辞也ND.“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者,离白之谓也NE.不离者NF,有白马不可谓有马也。故所以为有马者,独以153中国哲学名著选读541马为有马耳NG.非有白马为有马。故其为有马也,不可以谓马马也NH.“曰:“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NI.白马者言白定所白也NJ.定所白者,非白也NK.马者,无去取于色NL,故黄黑皆所以应NM.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OD.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OE,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注释A B①非:不是。②所以:译为“用来……的东西”。命:名,称谓之意。③无马:没有马的共性。也:通“邪”。④有马:有马的共性。白之:用白去称呼。⑤致:给与、奉送。马:共名。白马:别名。⑥使:假使、如果。乃:就是。一:相同。⑦白者:白色的马。⑧如:读“而”,然而。⑨相非:相反。明:明显。黄黑马一:把黄马、黑马看成一样。C D审:明。C E固:本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48
正序
倒序
《【中国哲学名著】》
《【中国哲学名著】》-2
《【中国哲学名著】》-3
《【中国哲学名著】》-4
《【中国哲学名著】》-5
《【中国哲学名著】》-6
《【中国哲学名著】》-7
《【中国哲学名著】》-8
《【中国哲学名著】》-9
《【中国哲学名著】》-10
《【中国哲学名著】》-11
《【中国哲学名著】》-12
《【中国哲学名著】》-13
《【中国哲学名著】》-14
《【中国哲学名著】》-15
《【中国哲学名著】》-16
《【中国哲学名著】》-17
《【中国哲学名著】》-18
《【中国哲学名著】》-19
《【中国哲学名著】》-20
《【中国哲学名著】》-21
《【中国哲学名著】》-22
《【中国哲学名著】》-23
《【中国哲学名著】》-24
《【中国哲学名著】》-25
《【中国哲学名著】》-26
《【中国哲学名著】》-27
《【中国哲学名著】》-28
《【中国哲学名著】》-29
《【中国哲学名著】》-30
《【中国哲学名著】》-31
《【中国哲学名著】》-32
《【中国哲学名著】》-33
《【中国哲学名著】》-34
《【中国哲学名著】》-35
《【中国哲学名著】》-36
《【中国哲学名著】》-37
《【中国哲学名著】》-38
《【中国哲学名著】》-39
《【中国哲学名著】》-40
《【中国哲学名著】》-41
《【中国哲学名著】》-42
《【中国哲学名著】》-43
《【中国哲学名著】》-44
《【中国哲学名著】》-45
《【中国哲学名著】》-46
《【中国哲学名著】》-47
《【中国哲学名著】》-4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