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几十亿身体特征的差别不是很大。我们的身高都相近(不会有人长到100寿命也相近(不会有人活1万年或者只活1毫秒)。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两只两个如果和老鼠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特征是最相近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患上的很多疾病是相似的原因。所以如果声称“你死于癌症的概率为30这是有意但如果说“欧元在未来5年内贬值的概率为30这就没有意义。为什么呢?经济本来就属于“模糊”的这里没有几百亿种可比较的能从其发展史中推断出可能的趋势。这同样也是生活保险和信用违约掉期的区别。前者在风险可以计算的范后者属于“模糊”的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导致了2008年经济危机的发生。所以如果你听到这样比如:“过度通货膨胀的风险的概率是多少”或者“我们这只股票的风险的概率是多你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如果你不想仓促地做出错误的你必须要忍受“模糊”。可惜能忍受多少不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你的杏仁核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杏仁核是你头骨中间果仁般大小的一个脑每个人杏仁核的结构对于“模糊”可以忍受的程度也不同。这首先就能从你的政治观点中看出来:你越能够忍受“模你所赞成的政党就越保守。想要清醒思考的人必须理解风险和模糊之间的区别。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我们才能清楚地算出风险大多时候我们只有这种令人厌恶的你要学着去忍受。害怕后悔先讲两个故事。保罗持有公司的在这一他考虑要卖出公司的股票而买进公司B的但他没有这样做。如今他发现如果这样做的话可以多赚1 200美元。第二个故事:乔治持有公司B的在这一年中他卖出了公司B的股票而买了公如今他发现如果他没有卖出公司B的他也可以多赚1 200美元。那么这两个人谁更后悔?后悔是对作错决定的一种感觉。人们希望能再得到一次机会。那么保罗和乔治谁会更后悔呢?从调查的结果可以很清楚地8%的被调查者认为保罗更92%的被调查者认为乔治会更后悔。为什么观点差别如此之大?客观上这两种情况是一保罗和乔治都很遗憾地作了错误的选择。唯一的区别是:在乔治去买股票的保罗已经有了股票。保罗是被而乔治是主动的。保罗和大多数人一样—会将自己的钱放在一处不去而乔治的情况比较显然这种不按常规办事、不与大多数人行为一致的人会更后悔。但有时候不去付出行动反而会更后悔。一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是唯一一家抵制电子其社长说:“图书是纸制成的。”他坚持这一绝不考虑其他可能。如今有10家出版社其中9家是因为电子书出版策略没有而第10家正是坚持纸质图书的这那么10家出版社中谁会对过去的决定更不后悔?肯定是坚持传统的那家。还有一个例子是来自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快与慢》(Thikig, Ft d Sl):在每次坠机事件我们总能听说某个倒霉本来计划早一天或晚一天乘坐但出于某种原因在最后时刻将机票换成了坠机这一班。所以我们对他比那些一开始就订了这一不幸航班的“大多数人”有更多的同情心。这种对后悔的害怕有时会使我们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为了今后不再有这种可怕的后我们倾向于保守地也就是不让自己的做法太偏离常规。没有人能避开这种即使是专业的股票经纪人。有统计显示:在12月31日—这一天会测评年度业绩并计算分红—股票经纪人倾向于卖出有特殊情况的并选择与大多数投资者保持一致。另外这种对后悔的害怕还会使人们不敢扔掉无用的因为你担心在一些情况下那种不悦感会比如又一次需要用到已穿坏的网球鞋。最愚蠢的情况是将这种对后悔的害怕与“最后的机会”结合起来。一个团体旅行的广告宣传册上写着:在犀牛灭绝之前看到它的最后机会。如果我们现在并不认为看犀牛是很重那么因为宣传册上的话而打算去旅行就是不理智的了。让我们假设你一直梦想有一幢独居但建筑用地能看到海景的小块土地很从三个到到仅剩“最后的机会”!这个声音冲进你的大脑—然后你就花天价买下了那块地。对于后悔的害怕让你忘了市场上总会有带海景的地产这一繁荣的不动产交易不会恰好就在今天结束。“最后的机会”使我们不去动脑筋而对于后悔的害怕可以使我们整个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时候还是以悲剧的方式:我认识一些在40岁出头因短暂情缘生下孩子的她们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活在相当糟糕的条件下。凸显效应我们假设大麻是最近几个月媒体关注的话题。电视上对吸食大麻者、种植者和贩卖者作了形象的报道。街头小报上会印着一幅吸食大麻的12岁孩子的严肃的报纸则会对毒品的出现及发展过程展开并说明大麻在社会学和哲学方面的影响。于是人人都在谈论着大麻。同时我们也吸食大麻不会影响司机开车。正如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有时候发生事故的司机正好吸了但这也许仅仅是偶然。库尔特是一家地方报纸的记者。这一晚他碰巧路过一个事故发生地。一辆汽车死死地撞到了树因为库尔特与当地警察有着多年的良好所以他得到警察在事故车辆的后座上发现了大麻。他飞奔回编写下了耸人听闻的标题:“再次发生:大麻使汽车司机送命!”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这一标题当然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库尔特其实是“凸显效应”的受害者。“凸显”描述的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种非常显著的一种异乎寻常是一种一下子能“吸引住眼球”的东西。“凸显效应”是指一种十分显著的特征得到了比它实际应得的更多的关注。就像我们之前假设的大麻和交通事故之间的联系在统计学上但因为大麻是这起事故的“凸显”所以库尔特会认为大麻是造成事故的原因。几年库尔特升职做了经济新闻版的记者。在某家全球闻名的大型一位女性坐上了首席执行官的宝座。这是个大新闻!库尔特打开笔记本电脑写了句他自以为很聪明的标题:“女性得到升职。”只是因为是位女性。实际上这一升职可能和性别没有任何关系—虽然在企业高层任职的大多都是男性。如果女性成为公司领导意义如此那么其他公司也应该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性别在这一新闻中只是一个“凸显”却被拿来大做文章。不仅仅是记者会成为“凸显效应”的受其实人人都有可能。一家银行遭两名犯罪嫌疑人被然后证实这两个人都是尼日利亚人。尽管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在抢劫银行上占有过多的百但这一“凸显效应”会使我们产生偏见。我们会想:又是外国人。一个波兰人犯下强奸案会将案子重点引到“波兰人而不是其他令瑞士人或德国人也可能犯案的动机。偏见就是这样形成的。人们很少去想大多数移民其实都在过着自己的太平却往往不会忘记负面的特例—因为它们特别“凸所以只要关系到我们就会想起这些特殊的事例。“凸显效应”不仅会在我们回想过去也会在我们展望未来时起作用。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和他的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我们在进行预测时会过度重视“凸显”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炒股者对于突发消息(例如一位总裁被辞退)的反应要比对一个不太“凸显”的信息(比如一家公司长年的利润发展情况)的反应要强烈在这一点上连专业的经济分析师都不例外。结论:“凸显”的信息会对你的思想和行动有特别的对于隐晦的、缓慢形成的和无声的消息你不会太当真。请你不要被“异常”所迷惑:一本有着不同寻常的鲜红色封面的图书进入畅销书排你的第一反应是将图书的成功归功于惹眼的不要这请你打起精神来抵制那些似乎是顺理成章的解释。知识的另一面你是否会愿意让一位读过上千本医书但从未给病人动过一次手术的医生为你开刀?还是选择一位做过上千次手术但没读过一本医书的医生?你房间里的物品有多少是依照书本知识开发出来的?而有多少是通过尝试和犯错误发明出来的?一位制药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在和我一起吃晚饭时说:“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是但当我在公司里巡我可以马上察觉哪些部门运行哪些部门有问题;当我雇用员短短几秒之内我就可以感觉到他是否合适;当我和供应商谈我凭直觉就能知道谁想欺骗我;当我准备收购一家公投资银行几千页的报告远远没有一趟短短的公司巡视有用。”我问他:“你是在哪里学到这些的?是在哈佛吗?”他摇了摇头:“通过一些好的领导学到当然我在发展自己的事业时犯了上千个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两种类型: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和非语言描述的我们往往过度地重视了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在4年的组装实践莱特兄弟在1903年12月17日成功造出了第一架飞机。他们实现自己的这一梦想并不是靠着学习前人的科学因为当时还没有这种在那之后30年飞机制造理论才得以成形。20世纪50马尔康·马克林想到了发展集装箱的点子。人们不用再将包装好的每件货物逐一从货船搬至而是可以直接将整个集装箱搬到货车上。正是由于马克林的这一我们如今在购买着世界各地的产品而不用过多担心货运成本。马克林在成立他的公司之前没看过任何关于集装箱运输的当时也没有这样的书。谁发明了自动织布机、蒸汽机、汽车和白炽灯?绝不是理论家和实验室的研究而是那些喜欢思考的人。我们对知识分子、学者、理论家、作家、著书者和专栏作家的评价而低估了实践者和干实事的人。想法、产品和能力主要通过尝试和体验很少通过查阅书本和思考前人理论而来。我们不是靠着学习关于游泳的理论来学会不是因为经济学家才有了经济不是依靠政治学的各位教授民主才得以维护。我同意特伦斯·基莱的观点:不是因为大学才形成了繁荣的而是繁荣的社会供养了因为社会可以承担这一支出。但用语言表述的知识究竟有什么问题?首先:这类知识没有一些模糊不清的一篇文章是清楚明白的。这种清晰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以清楚明白的知识为基础来作我们很可能对有较大风险的事情表示我们会将自己置身于臆想的安全中。最经典的例子是基于理论模型做出的投资这是导致银行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其次:写书的人(包括我自己)和从不写书的人有不同的思考因此我们不能将文章看成是对现实世界有代表性的反映。那些不写书的人和写书的人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吗?这是极有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思考因为他们没有把这写出来。第三:会掩盖能力。表达能力好的人会赢得更好的机会。谁没有在邮件和报告中很好谁就往往得不到升职—尽管他本来有这个能力。结论:重要的知识在实践中。请你把对的敬畏放到从现在开始停止作些可能会失败的尝试。拖延症我有一位是位就是懂得将感情转化成也可以说是语言艺术家。他用7年时间写了一本将近100页的很薄的算起来是每天写两行。当被问到他的效率为何如此之他说道:“收集资料要比创作舒服得多。”实际上他经常花数个小时在网上或者沉迷于各种深奥的书籍—希望能赶上一个宏大又没有结尾的故事。当他发现了一个合适的场他又坚信只要没有“适当的心写出来的内容也不会好。可惜他有“适当的心情”的时候又很少。我的另一个朋友10年来一直打算现在他每次抽烟都会说是最后一次。我自己呢?我的纳税申报单已经在办公桌上放了6个月—看来我是希望它们能自动被填好。科学家将这种不愿意做重要的事情而进行拖延的现象称为“拖延症”或“行动拖比如去健身俱乐部、换一个更划算的个人保险、写答谢卡这些事情即便在新年时就下了决心都很难完成。“拖延症”是不理因为我们的打算决不会被自动完成。我们也不是不知道哪些是对我们有那为什么还总会拖延一些重要的事情呢?因为在付出和收获之间有一道时间的要跨越这一鸿沟需要很大的精神正如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在一个绝妙的实验中所展示的:他让一组学生站到一个烤烤箱里散发出巧克力饼干的味道。然后他将一碗小红萝卜放在烤箱前并告诉想吃多少小红萝卜都但是饼干绝对不能吃。他给这组的学生30分钟的时间单独留在屋子里;而另一组学生则是想吃多少饼干都可以。在这之后两组学生都必须解开一道很难的数学题。被禁止吃饼干的学生组放弃数学题的时间比可以随便吃饼干的学生组多了一倍。因为自我控制是消耗精第一组的学生耗尽了用于解题的意志力。意志力就像电池—至少在一段时间里是这样。如果精力被消那么应对之后的挑战就不够了。这是一个很基本的自我控制力不可以持续一它需要需要充电。这一认识是避免“拖延症”的第一个必要条件。第二个避免“拖延症”的必要条件是一些能阻止我们分心的秘诀。我写小说的时候会关闭因为当工作变得很吃力的上网闲逛的诱惑是很大的。最重要的一个秘诀是制订时间心理学家丹·艾瑞里外界给出期限是最有效比如老师或税务局给定完成时间。只有当任务被分解成清晰的并且每一步都有时间期自我制订的计划才所以每个人的新年决心如果没有清晰的分步肯定是无法实现的。结论:“拖延”是不明智的但却是人人身上都可见的。与之抗争你需要一系列的秘诀。我的女邻居是这样在3个月之内完成她的博士论文的:她给自己租了间没有电话和网络的小为论文的三个组成部分订出三个节点她给每个感兴趣的人讲解她自己定下的甚至把目标还印在了她名片的背面。这样她将自己设定的完成时间转化成了一种公开的而且在中午和晚上她会通过翻看时尚杂志和睡觉来给自己充电。妒忌下面三个哪个场景最使你烦躁?(1)你所有朋友的平均收入提只有你的收入保持不变;(2)你所有朋友的平均收入保持只有你的降低了;(3)你所有朋友的平均收入降你的也降低了。你是否选择了(1)?别你不是不正常—只是很常见的妒忌者而已。有一个俄罗斯的民间故事:一个农民发现了一盏他碰触神一个精灵突然出现在他答应要满足他一个愿望。那个农民想了一会儿最后说:“我的邻居有一而我我希望我邻居的牛倒地死掉。”也许你会发现你和这个农民是一或者是相这话听上去但实则不然。你的同事拿到了高额而你却于是你便产生了这种感情:妒忌。于是这就引起了一系列的不理智行为:你不再对这名同事提供你设法破坏他的甚至还会扎他的保时捷轮胎。他在滑雪时摔伤你会暗自高兴。在所有的感妒忌是最愚蠢的。为什么呢?因为与愤怒、悲伤或害怕它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克制的。金牌投资人查理·芒格说:“去关注是否有人挣钱比你快是种致命的罪行。妒忌真的是种非常傻的因为它是唯一一种无法给人带来半点乐趣的感情。它带来那么多痛苦而且毫无为什么还有人要这么做呢?”妒忌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财产、地位、健康、年轻、能力、受欢迎度、美丽等等。妒忌经常和嫉妒混在因为二者在生理上的反应但区别是:妒忌是在两个人而嫉妒至少要三个人(彼得嫉妒库因为漂亮的女邻居只按了库尔特的门铃而没有理他)。妒忌有意思的地方是:我们主要会妒忌和我们在年龄、职业和生活方式上相近的人。我们不会妒忌上个世纪的企不会妒忌植物或不会妒忌在另一半球生活的亿万但很有可能妒忌一个在自己身边的亿万富翁。作为我不会妒忌任何音乐家、经理或牙医的但却会妒忌另一位作家。亚里士多德早就看透了这个他曾说:“陶匠会妒忌陶匠。”这也将我们引到一个典型的行为错误上:你在事业上取得了你可以搬到苏黎世的黄金海岸边居住。最初的几你享受着苏黎世河畔夕阳的以及告诉朋友你的新地址时朋友的反应。但不久你会你周围别墅里住的人档次之前和你地位不相上下的社交圈变成了更富有的那么结果肯定就是妒忌和社会地位上的压力。妒忌一旦就不容易消失。但你可以避免它。你要停止与其他人比较;找到你自己擅长的建立起以你自己为主导的这个圈子的大小无关只要你是其中的国王就行。与其他感情妒忌也起源于人类的进化过程。住岩洞时人类会去抢夺更大块的战这意味着输了的人只能得到较小的部分。妒忌会驱使我们去战斗。当其他生物抢占着食远古时代的猎人和狩猎者如果不去那他们便会被群体所在极端的情况还会被活活饿死。我们就是这些人的后代—这些妒忌者的只是我们妒忌的不再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我的邻居买了辆保这不再意味着我会损失什么。当我又一次出现妒忌的征我妻子平静地对我说:“你只可以妒忌之前你自己做过的事情。”心智理论效应1991年美国媒体都被禁止展示阵亡士兵棺材的照片。2009年2月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取消了这一禁令—因为照片在网上铺天盖地地已无法阻止。尽管死者家属对于照片公开表示但这一禁令的取消在媒体中却没有得到贯彻。那究竟为什么要禁止展示棺材的照片呢?是为了让战争显得不那么糟糕。但一场战争所造成的牺牲者人人都可以在伤亡统计数据中查到。只是我们对统计数字的反应是冷对于人本身的反应—尽管是对已经去世的人—却相反带着很大的感情。这一原因是:我们在原始社会只能以群居的方式生存下来。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我们对其他人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已经形成了精细的科学上称之为“心智理论”。对此可以作一个实验:我给你100你必须把这笔钱分一部分给一个陌你来建议分配的如果陌生人同意这个那么就分了这100如果陌生人不同意这个你就必须把这100欧元还等于谁也没有拿到钱。那么你会建议以什么样的比例来分配呢?按道理可以给陌生人很小的一比如1欧元。因为对于陌生人1欧元也比什么都没有但80年代当经济学家在进行这个“最后通牒博弈”(这是其在科学研究上的名字)实参与实验的人完全是另外的他们建议给自己对面的陌生人的分配比例在30%到50%并认为在30%以下是不太公平的。这一“最后通牒博弈”是“心智理论”最清楚的证明:人们会去感受对面的人的想法。但如果对游戏做出微小的就会使大部分参与实验的人不再有这种大方的想法。参加游戏的两个人被分在不同的人们看不到那个陌生人而且之前也未这样就不会去体会对方的感觉了。对方变得参加实验的人所建议的分配比例也下降到了20%以下。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在一个实验中请人们进行捐款。斯洛维奇对第一组展示了一张来自马拉维的孩子洛其亚的他骨瘦眼中带着这一组的人均捐款是2.5美元。斯洛维奇给另外一组展示了马拉维的饥荒统计数字—有超过300万的儿童营养不良。但这组捐款的数额比第一组下降了50个百分点。这个结果是令人吃惊的:理论上第二组捐赠的数量应该比第一因为统计数字展示了灾难的真实程度。但人们不是这样理统计数字使我们觉得而人本身却不会。媒体早就明白用事实报道和大块图表不能吸引所以业界的口号是:文章不能没有人物不能没有头像!如果文章是关于股那么就会在中间位置放上这家公司总裁的照片(根据交易行情选择是微笑还是忧虑的表情);如果文章是关于一个国那么就会印上其元首的照片;如果是关于地震的那就要贴出受害者的照片。这种“以人为本”的现象也解释了最重要的文化虚构产物—小说—的成功这一文学体裁只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人物内心的矛盾集中在了少数个体上。关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的心理折磨方法本来都可以写一部博士论但我们今天只在读着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关于人到30岁时易患的抑郁症?统计学上只是一串数字但写成小说却让人难以忘记—就像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里所描述的。结论:当有人给你介绍某个人物命请你谨慎一些。请你问问其背后的事实和统计数据。你不会因此对这个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但你至少可以了解到真实的背景信息。相反如果你不是而是肩负着感动、震撼、激励他人的那你就应该让事情以鲜活的形象出现。注意力错觉在英国南部大量降雨布里斯托尔附近的莱亭顿镇的河流淹没了警察封锁了也就是浅水区域。之前交通工具是可以在浅滩通现在浅滩挂上了绕行的信号。封锁持续了但每一天都至少有一辆汽车会开过警示开进湍急的河水中。因为这些司机都在专注于导航没有看见他们前方的警告。90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和丹尼尔·西蒙斯为两组女学生互相传接篮球拍了录像。一组女生穿黑色T另外一组穿白色的。这一视频在YuTube上输入“The ke Buie Illui”就可搜如果你现在可以那就不要再往先去看看这个视频吧。当时参加实验的人要求看着这一视频数出穿白色T恤衫的女生接了多少次球。在视频中间发生了很奇怪的事情:一名装扮成大猩猩的学生走到运动场猛拍自己的然后溜之大吉。在视频播放结参加实验的人被问到是否注意到了不寻常的也就是是否看到了大有一半的人惊讶地大猩猩?什么大猩猩?这一“看不见的大猩猩”实验是心理学上最著名的实验验证了所谓的“注意力错觉”:我们认为没有错过任何在视野范围之内发生的但实际上我们只看到了自身所关注的部分—在这个实验里是接球而我们没有关注的内容可能就像大猩猩那样外形庞大而且但它却在我们眼皮底下溜走了。“注意力错觉”有可能会导致很危险的例如在开车的时候打电话。通常情况下这是没有太大问讲电话不会对你驾车行驶有任何负面也就是汽车行驶在行车如果前车你也跟着刹车。但如果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比如有个孩子横穿马路—那么司机就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来做出反应。研究表明:开车时打电话会使反应速度下降很多(相当于酒驾时的反应速而且无论是手握手机还是使用车上的对讲结果都司机对道路上的突发情况已经没有了反应力。也许你知道一个英语词组 “the elepht i the r”(房间里的大人们用它来描述人人都不愿谈论但又显而易见的相当于一种“禁忌”。让我们来换一个表达——“看不见的大猩猩”:一个非常重要、极其急迫的人们本应重点讨但却没有人注意到它。请你看看瑞士航空的例子:他们致力于公司的却忽视了燃油市场紧缩的情况。或者再看看银行损益平衡的危机—在2007年都没有人注而一年之后整个金融系统出现崩溃。所有这些在我们眼皮底下跳来跳去的“大猩猩”仍是无人关注。这不是说我们完全不去关注异乎寻常的通常情况是:我们会关注那些引起我们注意的异常不会去关注那些没引起我们注意的异常而且也没有提示我们没有意识到哪些情况。于是我们就产生了很危险的以为注意到了所有重要的事情。因此:你要不断排除这种“注意力错要使自己去面对所有可能的和看上去不可能的场景。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会发生?在媒体关注的焦点之外还有什么情况?在这些焦点背后还有什么情况?有哪些内容大家都没有提到?对哪些方面大家异常沉默?请你思考这些别人想不到的内容。结论:有些异常情况也许特别夸张、特别但我们也可能忽视它。夸张和奇怪并不是获得注意力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它们。策略性虚报假设你在申请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职位。你把简历做得极为你在面试中描述了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并有意地回避了一些缺点。这时你被能否将营业额提升30%同时将成本降低30%。你平静地回答:“这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你在心里哆嗦地问自己这怎么可能但你要先争取赢得这一职位。首先是工作然后再想具体的实现方法。因为你知道:在一定程诚实的回答会将你淘汰出局。假设你是一名有一个很宏伟的计划来写一本社科类主题正是人人都在谈论的内容。你找到了一名出他同意支付给你一笔可观的预但需要你提供一个完稿时间。出版商摘下眼镜看着你问道:“我可以在什么时候拿到6个月你能完成吗?”你倒吸了一因为你没有一本书不是用3年以上的时间完但你的回答是:“这是没有问题的。”你肯定不想但你也知道如果说实话就拿不到预付款。等到合同白纸黑字地预付款也汇到了你的账你可以和出版商商量将交稿时间往后推迟一点—找些聪明的借口。以上这两种情况就属于“策略性虚报”。情况越假话就会说得越夸张。但这种“策略性虚报”不是在任何地方都适用。比如你的眼科医生向你许诺了会把你的视力恢复到最好的但每次手术之后你看得越来越不那么总有一天你不会再把他说的话当真。但如果是一次“策略性虚报”还是有效果的。比如在求职面同一家公司不会雇用你两次—要么聘请你要么不再考虑你。“策略性虚报”最适用的情况有:(1)大型的没有人能承担完全责任(比如政府委托的但政府已经换届);(2)与很多企业相关联的可以互相推诿;(3)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的项目。没有人比牛津大学的本特·弗林夫伯格教授更了解大型项目了。为什么在这些项目上总会发生成本超支和延期?不是因为项目没有得到最好的经济而是因为人们只注重将书面计划做到最好看。弗林夫伯格称之为“颠倒的达尔文主义”。谁能把表面功夫做到谁就能拿到项目。这难道是说“策略性虚报”是无耻的谎言吗?那女人们化妆是在撒谎吗?男人们租着保时捷来吹嘘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在撒谎吗?其实这些也算是在只是我们会自动忽略这类同样我们也会自动忽略“策略性虚报”。在很多“策略性虚报”是没有害但在一些重要的情况下则不然(例如之前提到的你的眼睛或你将要雇用的员工)。当你和一个人(求职者、作家、眼科医生)共你不要注重他说了而是要看他在过去做了什么。如果是和项目有关你要注意可比较的其他同类项目的持续时间、收益和并要求对方解释为什么他的计划更另外还要把计划交给银让他们毫不留情地挑毛病。最后你要在合同中加入一项规定好发生成本超支和延期的高额罚款而且为了安全起见要把罚款汇到可以限制取款的账户里。想得太多从前有一只很聪明的它从一个桌角看到另外一张桌子上放着一小块糖。像以往它又聪明地思考着应该是从左面还是右面的桌腿爬到另外一张桌子时是从左面还是从右面的桌腿爬上去。接着它又思考先迈哪只脚最剩下的脚以什么顺序跟上等等。它采用了数学计算了所有的可然后选出了最好的方案。最后它终于迈出了第它没能到达因为它饿死在路上了。1999年的英国高尔夫球公开让·范德维德发挥得非他带着三杆的领先优势到了最后一洞。他本可以毫无压力地再出最后肯定简直轻而易举!成为世界军就是几分钟的只要保守地击球就没有问题。但当范德维德挥动球他的额头开始他像个新手一样击球被打进了灌木丛—距离洞口几乎有20米远。范德维德变得更加接下来的几杆也没能他先把球打进了齐膝的草接着又打进最后打进了沙子里。他的身体动作突然开始像个初学者—最后他终于将球打到了球洞附近的草然后—在7次尝试之后—将球打入洞里。范德维德输掉了英国公这是他事业的暂时终结点。乔纳·莱勒在他的著作《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如何让大脑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H e deide)中描述了“想得太多”的危险。20世纪80美国的消费杂志《消费者报告》请有经验的品尝家测评了45种不同的草莓酱。几年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和他的两组学生也一起品尝了这45种草他让第二组的学生比第一组的多填写一份调查这份问卷要求学生将其评分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这样一来生成的草莓酱排名顺序和之前专家测评的结果完全一些最好的品牌得了较差的分数。结论:如果人们想得太多就会阻碍了大脑中感性的智慧。这听上去很但实际却是因为感性和清晰的理性思维一样也是由大脑产生的。感性对于理性只是信息加工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一种更为原始的但却不一定比理性思反而经常会比理性思维更好。这时有人会问:什么时候人要理性思考?什么时候要“跟着感觉走”?我们有个简单的法则:如果是很尤其是已自动掌握的能力(例如蜈蚣、范德维或者是我们已经回答了上千次的问题(沃伦·巴菲特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能力那最好不要去思考会将直觉可以找到的解决方案不必要地破这同样也适用于从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就决定下来的事情:对食物的感觉、对朋友的选择或者是谁可以信任的问题。对这类事情我们可以用比理性思考明显更好的情绪激发来相反对于复杂的对于人类进化史上还未有过的情况(比如投资决那么理性的思考是对你有帮这时逻辑就要比直觉更有用。数学教授巴里·马祖尔曾讲过一个故事:“几年我曾考虑是否搬到哈佛大学里我不停地缠着我的朋友们问他们这个问题。最后有一个‘你是决策学理论的也许你应该列出一个优缺点的进行评估并计算出预期的益处。’ 我连想都没想就脱口‘我在和你说很严肃的事情!’”专业偏见一位男士申请银行成立了一家但不久公司他陷入绝望之中自杀了。对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作为经济你想要弄明白为什么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没有奏效:是这个人不会经营吗?是策略有误还是市场份额或是竞争太激烈?作为市场营销你会猜测这位男士对目标群体的定位不准。如果你是金融你会想贷款是否是正确的融资工具。作为地方报纸的你肯定意识到了这个故事吸引眼球的卖点:幸亏他自杀了!如果你是你会思考怎么把这一事件写成古希腊式的同样银行家会认为这是负责贷款的部门犯了社会学家会相信这是资本主义的虔信主义者会认为这是上帝的精神病医生会认为这是血清素低的那么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视角?其实一个都不是。马克·吐温曾说:“如果你唯一的工具就是把那么你会把所有问题都看成钉子。”这句话是对“专业偏见”最好的概括。查理·芒格根据马克·吐温的话将这种现象称为“拿锤子的人”。他说:“人们经过培训会成为经济学家、工程师、营销经理、投资经理人们了解了一些其专业领域的思维模就到处试着将所有遇到的问题用这个模式来解决。”外科医生希望对每个医学问题都通过外科手术来尽管用更保守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治好;军人都会先想到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建筑工程师会先想到施工上的方法;趋势分析家会把所有视为存在着的趋势(顺便说这是世上最愚蠢的视角之一)。总之:如果被问到一个问题的人们大多会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的思维模式去解释。这种情况很糟糕吗?一个鞋匠专注于他的这不是很好吗?其实“专业偏见”的危险自己专业领域的方法对解决问题不适用。谁都知道女人在做了母亲之后会把自己的丈夫像孩子一样对待;老师会像训斥学生那样训斥自己的朋友;自从Exel表格被广泛应用我们在不需要使用Exel表格的情况下也会去用—比如评估刚起步的公司或者评估我们通过婚介认识的相亲对象。即使在自身的专业“拿锤子的人”也有将锤子过度使用的趋势。图书审查员被训练去发现作者所有的提示、象征和隐语。自从我开始写我才知道他们还会去发现根本不存在的提示、象征和隐语—这使我想到了经济新闻他们会从一位银行家无关紧要的几句表达中察觉到货币政策变化的暗示。结论:我们的大脑不是中央处对它更合适的比喻应该是带着很多专用工具的瑞士可惜我们的大脑不是一把完整的军刀。每个人都是其不完整的思维模式的所以请你再为它加上两三个额外的工具—即你自身专业领域之外的思维模式。我在最近几年使自己增加了世界生态学方面的于是对很多复杂的系统有了新的了解。我的一个朋友是音他使自己增加了经济学方面的视角。请你思考你对哪个领域一窍然后你可以学习在那一领域的思维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掌握新领域中最重要的思维但这是值得的:你的瑞士军刀会拥有越来越多的专用你的思路也会因此变得更清晰。蔡格尼克记忆效应1927年。几个大学教授和学生一起去一家餐馆吃饭。一名侍者听着每个人点包括特殊的但没有作任何记录。一桌子的人都觉得他到时候肯定会但最后侍者把菜品和饮料准确无误地端了上来。饭后他们离开餐馆走在大这时来自俄罗斯的心理系学生布尔玛·蔡格尼克发觉她把围巾忘在了餐于是返回找到那位记忆力超群的向他询问自己的围巾。那位侍者不解地望完全不知道她也不知道她刚才在哪张桌子用餐。“你怎么能忘了呢?”布鲁娜愤怒“你不是记忆力特别好吗?”那名侍者简短地回答:“我对每位客人点的菜只记到菜被端上桌为止。”布尔玛·蔡格尼克和她的导师库尔特·莱温研究了这一奇怪的并得出了结论:我们其实都或多或少像那名侍者很少忘记未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总会出现在我们的意不会放过像小孩子那样纠缠着直到我们去注意而已经完成的任务则会很快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但在她的研究结还有一些不那么和谐的偏差值:一些人始终有着清醒的即便有很多未完成的任务。直到最近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罗伊·鲍迈斯特和其研究团队才将这层面纱揭开。鲍迈斯特把在几个月之后将面临很难的毕业考试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要集中地想着学期中的一个第二组学生要集中想着毕业第三组学生要集中想着毕业考试并且自己制订出具体的学习计划。接着鲍迈斯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p”来造词。一些学生拼出了“p另外的学生可能拼的是“prt”或“Pr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来发现学生无意识中在想着什么。正如预料的第一组学生几乎没人想着即将到来的第二组学生除了考试之外几乎想不到其他令人惊讶的是第三组尽管他们集中地想着毕业但他们的头脑很没有沉重的思想负担。通过其他的实验也证明:未完成的任务一直会追着我们直到我们有了明确的完成任务的计划。布尔玛·蔡格尼克误以为人们一定要完成任务才能将其从大脑中但这不是必一个很好的计划就足够了。这个结论令人因为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难以理计划制订者被放在了与问题解决者同等的位置上。戴维·艾伦是美国一名时间策划管理人。他的明确目标是:头脑要像水一样清明。这不是说人们在一生中每时每刻都要去清空而是说人们要对还未完成的事情列出一步一步的具体计划。最好是书当所有计划被写下来并被划分为具体步我们内心才会平静。“具体的”这个形容词是重“组织我妻子的生日聚会”或“寻找新的工作”是没用的。戴维·艾伦强迫他的客户将这样的任务分解成20~50个单独步骤。幸运的是你不必去支付艾伦很高的报酬来自己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当你下一次不能入你就会知道原因了。把你的笔记本放在床头简单地写下行动计划可以让你内心的杂音平息。艾伦说:“你想感召但你的猫粮还在困扰让你无法那你就赶紧制订一个计划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建议对你是有帮即使你已经感召了上帝或者根本没养猫。能力错觉我们有史蒂夫·乔有理查德·布兰森和埃隆·马但他们是少数中的少数:成功的公司创立者在所有公司创立者中占的比例不到1%。是因为所有成功的企业家都像微软的联合创立者保罗·艾伦一样回到自己的私人游艇上去了吗?应该不是这样的。认识创业者的人都他们无法忍受长时间无所事事。那是因为他们直到65岁都还放不开自己创立的公司吗?也不是这样的。大多数的公司创立者都在十年之内卖掉了自己的股份。其实我们必须要这些人以他们的能力、关系网和有着继续创建新公司的最好但为什么他们只创业一次呢?只有一个答案:运气比实力更有决定性。每个创业者都不想听到当我第一次听说“能力错觉”这个概我的反应是:“什么?我的成功纯粹是偶然?”当人们很辛苦地为了成功而打听到这个概念会觉得受到了侮辱。但我们要保持清醒:有多少企业的成功是靠有多少是靠辛勤的工作和卓越的才华?这个问题容易引起成功肯定离不开离不开辛勤的但能力和勤劳不是决定能否成功的条件—它们是必但不是决定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作个很简单的测试:只有一个人的成功可以长时间地而且他要比能力稍逊于他的人在长时间内更才能说明能力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但从实际情况大多数创业者不是否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第一家公司创立成功就应该毫无问题地使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公司获得同样的成功。那对于经理们来说这是种什么情况呢?他们对一家公司的成功有多大的决定意义?研究者将经理们的性格特征、行为举止以及公司价值升值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结果是:如果人们随意将两个公司进行有60%的情况是较强硬的经理领导着较强大的有40%的情况是较温和的经理领导着较强大的公司。比纯粹偶然情况的分布高了10个百分点。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曾说:“很难人们会争先恐后地购买商业巨头出这些书的质量平均起来也只比偶然情况好了一点点而已。”沃伦·巴菲特认为对于总裁的美化是没有意义的:“总裁的工作成果更取决于你坐在哪条而不是你划桨的艺术。”还有一些能力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卡尼曼在他的著作《快与慢》中描述了他拜访一家财产管理公司的经过。公司先寄给了他一份电子上面是最近8年每位财产咨询师的据此每位咨询师会有一个级别:一等、二等、按照这样降序排下去。这个评级一年进行一次。卡尼曼简单地计算了第一年与第二年评级之间的关然后是第一年与第第一年与第直到第七年与第八年。结果他发现都是纯粹的偶然情况。咨询师有时排名有时会特别靠后。也就历年评级之间是完全没有关联性的。但尽管咨询师们还是会根据评级来获得也就公司是依据纯粹偶然情况而不是依据付出来奖励员工。结论:有些人是完全靠技能在比如飞行员、铁匠、律师等等;但也有一些领域尽管需要但能力却没有决定比如公司创立者、经理等等;也还有一些纯粹偶然情况占例如金融在这一领域充斥着“能力错觉”的也就是说你对铁匠应带着应有的对于成功的金融玩家则不必认真。“挑葡萄干现象”酒店在其网站上往往都会展示自己最好的形象。照片要经过精心只有看上去美丽又高贵的照片才会被放到网上。不美观的角度、房间里滴水的管道以及布置风格不协调的早餐厅等等这类的照片会被排除在外。当然你是了解这种情所以当你在破旧的酒店大厅登记入最多也只会耸因为你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酒店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挑葡萄英文是“herr pikig”。这种踏入酒店不要抱有太大希望的也会出现在你研究汽车广告册、房地产宣传册以及律师事务所的宣传册时。你了解这种所以不会上当受骗。但你对待公司、基金会和政府机构的业务报告就是另一种态对于这些报告你期望的是客观表述。但这是错因为这些机构也在“挑葡萄干”:把完成的目标夸大未完成的绝口不提。假设你是位部门负责人。管理层请你介绍一下部门的你会怎样介绍呢?你会用大部分演示文稿介绍成功的剩余部分描述现有的“挑对于没完成的目标当然要掩饰。“挑葡萄干现象”中一个相当棘手的情况是轶事传闻。假设你是一家生产技术设备公司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大多数用户不会操作你的因为太过复杂。然后人力资源经理说:“我岳父昨天拿到这个产品后马上就会用了。”你认为这一“葡萄干”有多重要呢?重要程度应该为零。忽略这种轶事也不是容易因为它就是一个很小的故事—而且我们知道大脑对于故事的抵抗力很弱。老练的管理者会在其事业发展中训练出对轶事的并对于要讲这种故事的请求直接枪毙。领域越就越容易掉入“挑葡萄干现象”的陷阱。纳西姆·塔勒布在他的著作《抵制脆弱》中描述了所有研究领域—从哲学到医学再到经济学—是如何来吹嘘自身的成果:“大学的研究擅长于告诉他们为我们做了而不擅长说出他们没能为我们做什么。”这就是纯粹的“挑葡萄干现象”。但我们对于学术机构太过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让我们以医学界为例:告诫人们不应该吸烟是近60年医学界的最大贡献—比从“二战”结束起所有研究和所有医学进步加在一起的贡献还要大。医生德吕恩·布奇在他的著作《医药的真相:别让药品害了你》(Tkig the ediie)中对此进行了证明。有些“葡萄干”(抗生素)就是在欺骗病人。可事实是:人们只会赞扬医学研究者而不会赞扬反对吸烟的人。大型公司的决策者或者管理层会像酒店经理那样来吹嘘他们是展示自己取得了哪些成就的但他们却不会展示他们没有取得哪些成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你是这些公司监事会的你一定要去询问那些没有挑出来的“葡萄即询问失败的项目或未实现的目标。你能从这些情况而非成功业绩里了解更多。可令人吃惊的是很少有人会去问这样的问题。与其聘请一大群财务审计将成本精确到几不如你自己来审查企业设定的目标。你会诧异地发现企业最初设定的目标都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人们在中途无声无息地换上了自己的目标—当然都是能实现的目标。所以当你听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这样的就应该在心中响起警钟。这就好比有人把箭射到一块木然后绕着箭画出个箭靶子来。单一因果谬误克里斯·马修斯是微软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公司(SB)的明星记者。他在自己的新闻脱口秀节会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连线和询问“政治专家”。我从来没能理解什么是“政治专也不明白这样的职业有什么追求的价值。200美国进军伊拉克是新闻媒体的关注比专家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克里斯·马修斯的问题:“战争的动机是什么?”“我想知道‘9·11’事件是否是这一战争的原因?”“你相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战争的原因吗?”“为什么你相信我们已经进驻伊拉克?除了官方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等问题。这些问题我已经听不它们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思维错误。很奇怪的是这个错误没有一个固定的它被繁冗地定义为:单一因果谬误。2003年之后的5年—即2008金融市场充斥着恐慌。银行纷纷不得不凭借国家财政拨款来支撑。政治家和记者们愤怒地质问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更松动的货币政策?投资者的愚蠢?靠不住的评级代理机构?被收买的会计师们?错误的风险模式?单纯的贪欲?这些都不是唯一的原因—而是加在一起构成了金融危机的原因。这种错误是很常见的:迷人的从朋友圈子中第一次世界在一所学校持凶伤人的一家公司在全球范围的的发明—每个头脑清醒的人都这些事情不会仅有一个而是有上百个、上千个甚至无数个但我们总是试图将事情归结到一个原因上。“当苹果它会从树上掉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因为地心引力?因为它的茎干枯了?它的果肉腐烂了?因为它太沉了?因为风把它吹下来了?或者因为树下的男孩想吃它?这里面没有一个唯一的而是所有原因综合所致……”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是这样他说到点子上了。假设你是炸玉米片的产品并在市场上刚刚发售最新的“有机—纤细—健康”型产品。一个月之后再也无法掩饰的是:销售额下降了!那你如何查清这一下降的原因呢?你要明白这里面不仅只有一个而是有很多原因。你可以拿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所有导致下滑的这些原因背后隐藏的原因你也要用这种方式表示很快你就有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的网状图;标记出你可以做出改变的把无法施以影响的因素划去(人的天性);进行实验性的在不同市场上按标出的原因进行策略的调整改动。这将花费很多金钱和但也是从肤浅推测的泥沼中爬出的唯一方法。单一因果谬误是由来已久的。我们都知道亚里士多德在2 400年前的将人类视为“其自身行动的发起者”。现在我们这是错误的。我们没有自由的而是有成千上万相互关联而且引发行动的事实因素—从基因分布到教育水平再到每个单一脑细胞之间荷尔蒙的但我们却仍抓着最早的人类理解不放。这不仅是愚而且在道德层面上也是可疑的。因为只要我们相信原因是唯那么我们总能将胜利或灾难归结到一个人将其贴上“应负责任者”的标签。这种寻找一个替罪羊的愚蠢狩猎极适合权力的行使—也是人们几千年以来一直在玩的游戏。单一因果谬误是很受欢所以特蕾西·查普曼(美国女歌手)可以用它来奠定其全球范围的成功。她的歌《给我一个理由》(ive e e Re)帮她在事业上获得了重大但是慢着—是不是还有其他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