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讲维摩-4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我们人生感受到的痛苦,都是由五阴来的。五阴是色受想行识,有生理的和心理的。我们讲受阴,是受感觉状态支配的。你看了一本书或懂了什么道理,这不是感觉状态。但感觉状态的舒服、高兴、快乐都是由心理引起的感受,是唯心所造,唯识所生,这个一剎那的作用其体性是空的,也是生灭作用。「洞达空无所起」,是透彻了解了五阴的作用是无所起,本来没有动过,像水上偶然起的波纹,过了也了不可得。讲苦讲乐,都是个人自己唯心所生的,本来无苦乐。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毕竟空。大家若被我骂是神经病,一定生气。其实这一句话讲过就过去了,你生气是自生气。你打坐要求空就是人傻瓜,你空得了吗?空是它来空你,你是空不了它的。你不求有也不求空才空,诸法究竟无所有嘛!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好久以前我为这个题目做了一次演讲,就感叹为什么这许多人要为「我」、「无我」争辩不已。什么是无我?是佛的方便佛法,作人做事必须处处要有我,例如写文章无我是写不好的。有我中间就是无我,是证入形而上时,放弃了我见,才达到无我。其实无我才是个大我,这个我与无我是不二的,就是一。这个不二就是佛教文学的妙用。《金刚经》讲无我多加一个相字,无我相,要你不着相,不要被现象所骗。你把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个意思参通了,不二法门就懂了。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什么是涅盘?不生也不死,不来也不去,不空也不有,本来清净,所以自性本来就是涅盘。「法本不然」,一切法本来都是无生,但不说绝对,一说绝对就落入相对了,这个绝对是没有的。这是佛法的逻辑,法本不然,你不能说它是肯定还是否定。本来没有生过,所以现在也没有灭去,这样叫做寂灭。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听了维摩居士的说法,所有当场的比丘都得到解脱了。所以迦旃延也说没资格代表佛去探病。  你看,佛所培养出来的弟子,一个个都吃了维摩居士的闷棍,实在对佛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个话头了。阿那律眼通的问题  「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阿那律是佛弟子中号称天眼第一。因为他的肉眼坏了,佛要他修天眼,结果修成天眼通。阿那律的故事有启发性,他有一次要缝衣穿针线,但因为眼睛看不见,就问有哪一位师兄可以帮忙。当时其它人都在打坐,没有人来帮他,佛听到了,就下座帮了阿那律。阿那律知道是佛,就问为何由佛来帮他?佛回答说,即使成了佛,还是要积功德,应该做的就去做。对于其它在场的弟子,佛就训斥他们,为了要打坐入定,一点善事都不肯做,这样是白修行了。我们有的人,学佛之后就一脸佛气,一嘴佛话,好像是俨然有道,实际上没有佛行,是没有用的。另外要说的是,即使阿那律得了天眼通,肉眼还是壤的,这是两回事。《金刚经》中佛讲如来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每一种眼都不同。  这里阿那律说,他不够资格去探维摩居士的病,由于有一次他在经行时,被维摩居士呵斥。根据佛制,拜完佛之后要右转围绕佛三次,是印度的礼貌。一定要右转,是顺转;左转是逆转。经行同绕佛的意义不同,禅堂规矩在坐禅下座后要散步,称作经行,也是向右走;当然不一定绕圈子。有的一个人闭关,经行就走直的,走到要回头时,就向右转身往回走。真用功的人起身经行时,连眼都不愿睁开,保持打坐的定境,就在两旁挂绳子系上竹筒,经行时就摸着竹筒走,才不会走偏。经行有大步、小步、快步、慢步。在禅堂快步经行叫跑香,是快步、大步的走,不是运动的跑步。出家人行住坐卧都要讲究威仪,就是要有生活的姿态,要随时在定中。  「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梵王是色界天的天人,已经不具肉身像,而是一团光。关于梵天梵王我们在前面讲三界天人时,已经大致介绍过了,我再补充一点。修行的心行非常重要,即使你功夫做到四禅定境界,但是如果习气没有转过来,就不会得到四禅天的果位。阿那律说,当时有一位名叫严净的梵天王,与一万个梵天一同放净光明。实际梵天人本身就会发光,故不用作意去放光,所以叫作色界,在色界中有光而已经无欲了,人修到了无欲才到光明境界。这梵天王向阿那律顶礼,然后问阿那律所得的天眼通,能看到什么程度?阿那律说,他看见佛的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就像看手掌中一粒庵摩勒果那样清楚。庵摩勒果也有翻成庵摩罗果,约橄榄那么大。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这里维摩居士所讲的,正是大家要参的,大多数人学佛都被宗教的神秘色彩,把自己的正见思惟染污埋没了。你自我检查,学佛有没有求神通的心理成分?恐怕十个有五双都如此吧?有这样的动机,想证得菩提,是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遭纡曲」,动机不准确,方向就不对,所以不会得果。第二点,你对神通信不信?如果这里有一个有神通的人,你不会不信他的。所以正信很难!  唐宣宗还是世子的时候,曾经出家作和尚,与黄檗禅师两人是同参,有次犯错,师兄毫不顾及他世子的身分,打了他。宣宗即位之后,也毫不记恨这位师兄。黄檗禅师有次去浙江天台山参访,那时开创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已过世许久了。黄檗禅师在天台山结识了一位僧人,有一次两人同行在山中遇到大雨,溪水暴涨不能渡过,僧人脱下斗笠,踏着过溪,黄檗禅师见了,就斥责僧人为自了汉,拂袖而去。僧人听了,就叹黄檗禅师真乃大乘法器。如果是各位同学见了这僧人的功夫,恐怕要大为佩服了。一般学佛的人,很难有黄檗禅师这个境界的。  常常听人说,某人有天眼通,可以替人看前世因缘,这些奇人不论是睁着眼看还是闭着眼看,通常脸会发红,就是血压上升之兆。记得抗战时,在重庆有位修东密的法师,以眼通闻名,是一位华侨,多年之后我在香港第一次遇见。他那时年事已高,在旁的有一位老居士朋友就要他帮我看一下,我当时就劝他不要再玩这个了,年纪大了高血压危险呀。  维摩居士问阿那律,你用天眼通所看见的,究竟还有没有相?是不是有作相的?是在空的境界看见呢?还是在有的境界看见呢?注意!阿那律虽然肉眼瞎了,但是能见的眼识没有坏,还是「看」得见的。即使是瞎子还是看得见,看见的是黑漆漆的相。光明是相,黑暗也是相。  维摩居士接着说,假如你阿那律是有作相的,有境界有光,在这个里面看见,你认为是天眼,其实是外道天眼,外道的天眼和五通都是作相。你们有人持咒的,有时在静坐时虽然自己嘴里没有念,耳中却听到念咒声,这就是耳识在作相了。这声音怎么来的?它不是外来,不是内发,也不是中间;不自生,不他生,是因缘会聚所生。有些是过去生听惯了,或是过去生念某个咒子惯了,就埋藏在阿赖耶识里,在心念极清净的时候,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暴发就听见了。还有一些是由于耳朵听觉神经震动,加上自己心念的一个非量错觉,以为听到了咒语或其它声音。  维摩居士说,如果你阿那律的眼通是不作意,不作相的,那就是无为法了,就证得涅盘。既然涅盘,就是毕竟空,那就不应该看见了。等于《金刚经》所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指实相的道体一无所见,是不会见到光,不会有眼通,连空都不见。你们打坐闭上眼,都还在看,在看眼皮子,因为被挡住了才看不出去,看着黑洞洞的,愈看愈昏沉。眼耳鼻舌身识都没关掉,意识又在打妄想,坐在那儿玩弄境界。  「世尊!我时默然。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现。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阿那律被维摩居士责难得答不上话,这时那些梵天天人,大赞维摩居士高明,向维摩居士顶礼,又问世界上有得真天眼通的人吗?维摩居士答,佛是得了真天眼通的人,是常在如来大定境界中,是定慧等持的三昧,不须起心动念去看什么东西,但是与所有的佛的国土是一体的,不二相,不求见而自知,这是真天眼。于是严净梵王等天人,就发了大乘菩提心,向维摩居士顶礼,然后就不见了。所以,阿那律也不能去探病。  本经中,维摩居士教训每一个弟子的毛病,原本应该是各个弟子的长处,但是在维摩居士面前都站不住脚,这些也都是我们修行上最重要的问题,学佛参禅一定要熟读《维摩诘经》。优波离与犯戒比丘  「佛告优波离:汝行诣维摩诘问疾。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优波离是佛弟子中戒律第一,当时佛弟子中背景复杂,有贵族世胄,有富豪,有平民。优波离出身贱民,在当时社会中,见到贵族都要跪着躲在一旁的,佛却指派他执行僧团的戒律,这除了优波离本身修持得好之外,还可见佛的教导手法不凡之处。佛要优波离去探视维摩居士,优波离他不去。  「所以者何?忆念昔者,有一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优波离回想,曾经有两个比丘犯了戒律,觉得很羞耻,不敢去问佛,就来找优波离,希望优波离能够在戒律的性地上,为他们开导解释。性戒是一切众生在天性上都认为是罪过的心行,是恶业。譬如杀生,这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观念。有些戒律是遮戒,因时因地因人而不同。对于遮戒,有时是有方便的。根据别的经典所载,这两位比丘犯的是淫戒,是性戒,也是比丘戒的第一条戒。所以他二人深感羞耻。优波离就为他们依戒律规定说戒,让他们忏悔。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当时维摩居士来到,对优波离说,你不要反而加重了他二人的罪业,犯了戒律要用直心来消罪业,现在你为他们解说戒律,反而扰乱他们的心,增加了心理上的痛苦。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诸法亦然,不出于如如。」这里维摩居士说罪性像心一样,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换言之,也在内、也在外、也在中间,无所不在。究竟在哪里?「如其心然」,心就在这里,当下就是,本性自空,所以罪性也自空。就要这样忏悔的。有心去求忏悔,那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慢慢把你的罪过洗刷干净。如果能但超直入,当下即是。所以说「心垢故众生垢」,你心脏了去修善法佛法都是犯戒的。你心清净了,去修魔法外道却不妨。心、罪垢、诸法都当下即是,「不出于如如」。如者,《金刚经》讲得最清楚,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佛经常说如如不动,大家要参究。如果以为心中有个不动的,你已经动了,动了那个不动的。你感觉到那个不动的境界,是第六意识所造的。如如不动好像是平静的流水,你看着它不动,实际上是流动的;要不流动就成了死水,水停百日则生蛆,就成为最脏最有罪过的所在。此心要活活泼泼的,是无所住而生的。这个心念是清净念,不思善,不思恶,连不思也不思的念。有一个不思善,不思恶的念,已经此心有尘垢了。  宋朝的朱熹晚年有首诗讲悟道境界很好: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彩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禅宗来看,理学家朱熹是破了初关,有没有破重关是另一问题。他的另一首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也是悟道境界,你们打坐不是念头去不了就是昏沉,向来枉费推移力,像一艘巨舰搁在浅滩,推也推不动。一下悟道,不用你去推了,轻如毫毛,就是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明理学家是儒家中的律宗,讲究律行,大家可不要轻视,不要有门户之见;而老庄则有如禅宗,讲解脱。《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佛才有的胸襟,不问他是哪一教派,凡是有所得的,都入圣贤之流。  回过头来讲戒律,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是戒的相,是规定,是行为的标准。戒的相很多,比如杀,除了不自杀,不自己动手杀之外,还有不教他杀,不教唆他人杀,不暗示他人杀,连看到兵器,想到怎么用,这一动念,都犯杀戒。所以戒的相很难讲,判断起来比法律断罪还难。戒的用是让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的体呢?就是维摩居士告诉我们的如如不动,「不出于如如」。有的经本把句子断成「不出于如」,我不同意。  「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维摩居士问优波离,真悟道解脱时,心里还有尘垢染污吗?优波离答,没有。维摩居士就说,一切众生自性本体本来没有罪,没有染污,本空嘛!前念有,后念即空;前念空,后念即有。空有念念不住,所以不垢不净。世尊第一念动是佛境界,下一念动是魔境界;佛境界不住,魔境界也不住。本自不住,不是用理去修的。你有修相,要求空,就是客尘烦恼。要这样去忏悔才是。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妄想,纷飞的思想,是尘垢;无妄想,当下就是净士;颠倒念头是指,无颠倒就是净土;取我相是尘垢,不取我相是净土。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一切法包括心理、生理、宇宙万有一切法,生生灭灭不停,如幻如电,过去就过去了。以自心本体来说是没有相对的,一念不住,念念都不住;所以一切法都是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一切善法、恶法、无记法,都因妄想而生,由分别妄想而有。你懂了这个,才有资格说守戒。你懂了这个,才算真了解戒。  「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优波离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我答言:自舍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这时犯戒的两个比丘,听了维摩居士这一番话,实时忏了罪,赞叹是无上智慧,是真正的佛法持戒持律,是优波离比不上的。优波离就说,除了佛之外,没有声闻或菩萨,能比得上维摩居士的智慧辩才和乐于说法。「明达」是明了通达。两个比丘立即扫除了对正法的疑悔,当时就发大乘菩提心,同时发愿,希望众生都得到大智慧成就。所以优波离也说,他不能去探视维摩居士的病。  在这一章弟子品中,佛要派他的弟子们去向维摩诘问疾,就是代表佛去探病,可是这些弟子们都不敢去。我们晓得,这里讲的十位佛的最有名的出家大弟子,都各有所长,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智慧第一的人是得道的,却被维摩居士批驳得智慧不第一了;目连尊者神通第一,经过维摩居士的训诫,神通第一没有了;大迦叶代表了出家的头陀行,苦行僧;须菩提谈空第一,见到空了,他们也都不行;接着摩诃迦旃延,论议第一,思想经义研究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现在都变成第二了,甚至连第二都没有了,这是很严重的。  现在还剩下两个第一的,一个是佛的儿子罗睺罗,是密行第一,秘密修行第一,怎么秘密呢?谁都没有说过,佛也没有说过,不过,释迦牟尼佛涅盘前,吩咐四位大弟子留形住世,应该到现在还活着的,一个就是他儿子罗睺罗,一个是大迦叶尊者,就是禅宗第一代的祖师,一个是宾头卢尊者,一个是君屠钵叹大阿罗汉。  罗睺罗是留形住世的一位,他是佛的儿子,他的妈妈在佛陀出家之后,怀孕了六年才生下他,这是很奇怪的事。中国的老子,传说中在妈妈肚子里怀了八十一年,生下来时胡子眉毛部白了,在娘胎里就老了,所以叫老子,究竟姓什么也不知道,母亲在李树下生他,因此姓了李。相传如此,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这些都是世界上永远无法解释的秘密,所以说罗睺罗的秘密是什么,这里面问题是很多的。罗睺罗说出家的功德  「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现在,佛叫罗睺罗去向维摩居士探病,罗睺罗也推辞了。  「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他说因为有一次在毗耶离城,这就是维摩居士所居住的地方,城中的世家公子们来找他,向他磕头作礼,问他说,你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皇帝也不要当,要出家,究竟出家有什么利益?罗睺罗就依据佛法的道理,对他们讲出家的功德和利益。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当时,维摩居士来对我说,我不应该为他们讲出家人有什么功德和利益。因为「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那么各位岂不是白出家了?实际上维摩居士的意思是,既然出家了,就应该放下一切功利思想,不计较有没有价值,不要想我将来可以得什么利益、得什么果位,不要有这个利害观念。同时,也没有功德的观念,如果心里想着;「我学佛了,佛应该保佑我吧」,这都是功利思想。  求道学佛应该没有利害的观念,不是为了利害出家,不是为了求功德,「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是副很好的对子,你说出家人没有欲望,但是想求道不是很大的欲望吗?这比做生意的一本万利欲望还大呢!打一天坐,明天就想色身起变化,学三天佛就想升天,都是以功利思想来出家学佛。所以说,人家问你出家有什么利益?你应该讲没有利益,爱出家就出家,讲这样那样好处的功利主义,都是不对的。  这句话还有一层道理,一个人活在世间一无所求,有求皆苦,没有利害,也无功德思想,人就是应该做好事。我不敢说跑遍天下,但是在中国去过的地方不少,有一块岩壁上,看到不知是哪一位题的斗大的字:「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真是好!佛法什么法都讲完了。我觉得很多名胜古迹,好多文人题的字作的诗,都是浪费功夫,都不如这位不知名人士题的字。有很多人学佛却还抱怨没有好的报应,你花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学佛不同。学佛法是学空法,一切放下,连放下的观念也放下。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无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维摩居士在这里说罗睺罗讲错了,因为问题本身已经问错了,问出家有什么功德和利益,你根据出家有什么功德和利益来回答,自然不对了。所以说,「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对世间法,有为法来讲,可以说有利益有功德,世间法本来如此。但是「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无为法是没有丝毫的利害功德观念的。什么是真出家呢?  「罗睺罗!夫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真出家了,一切放下,没有我也没有他,也没有你我之间,都没有,这是人的方面。没有世间,也没有出世间,也没有半世间半出世间的中间路线。  「离六十二见。」这麻烦了,《大品般若经》上提到有六十二见,就是六十二种思想观念。外道认为这个世界有神或没有神、有常或无常等等,讲过去的世界或未来的世界等有间、无间等等,涅盘入道了以后,还来不来这个世界,这个身体和灵魂是合一或不合一,这个生命有断有生死或没有生死,这些合共有六十二种观念,我们不详细讲了。这些观念我们大家不论出家在家都有的,自己不知道是错误的。好像有人学佛修道想下辈子不再来这个世界了,太苦了,这个属于神我的常见,是观念的偏差,落入外道了。虽然是外道也是道噢!外道是歪道,不是正道。  「处于涅盘,智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一个出家的人将这些观念思想通通放下,因此能够「处于涅盘,智者所受」,涅盘是得道的最高境界,智者所受是大智慧成就,不是迷信,佛法是讲每一个人大智慧成就,自性自度,盲目信仰不会成就的。所以真出家的,是大智慧的高人,才能智者所受,是圣人的境界,不是普通人受了痛苦,觉得世间很麻烦,因此出家,那就不算是「圣所行处」。出家穿了这件不漂亮的坏色衣,头发胡子刮光,就是为了破世间人爱美的心理魔障,「降伏众魔」就是降伏一切魔怨,什么魔?生死魔,烦恼魔。  历史上,在宋朝时要出家可难了,还要考试,考取了,政府给个文件,拿到了才能出家,所以叫度牒。这样出家三年以后,才能受沙弥戒。如果今天仍然推行这个制度,由我这个白衣来主考的话,就要问,根据《维摩诘经》罗睺罗问答的这一段,出家人什么受、什么处、降什么魔?依原文答出来,这三句话答得出来才算合格。  「度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度就是超越,五道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这些名词就不再详细讲了(五眼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力为: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为信根等五力之根)。  「不恼于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不恼于彼」,出家人剃了头,什么都不要了,穿了一件并不漂亮的衣服,为什么被世间人看不起?你也不要看我,我正想离开这个世界,你也少烦恼,我也免得痛苦,彼此都不要烦恼。「离众杂恶」,离开世间,一切错乱的坏事都不来,不作恶了。「摧诸外道,超越假名」,摧伏了一切外道的观念。  世间人常常为名所困,出家人放弃名字,取一个代号。小说上写乾隆皇帝下江南,遇上金山寺的当家和尚,这和尚不晓得他是皇帝,皇帝看他忙进忙出,就问这位法师怎么这样忙,和尚说:「唉呀!当家忙啊!」乾隆就说:「我看你还是再出一次家吧!」这个道理是说明,我们在家人为名所骗,已经算不上学佛了,如果出家更被这个假名所骗,那就违背了这个出家的原意。所以出家人就随便起两个字作代号,什么明光,光明也可以,你爱怎么叫都可以,只是代号,出家要有这个精神。  「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跳出社会这个烂泥,既出了家,就没有牵挂,无系着,也无我,也无他,也无所受,苦也当成乐,一无所受,功德不受,空境界也不受,无空无不空。此心是绝对的清净,没有扰乱之处,内在永远只有喜悦。  「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永远照顾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动坏念头,乃至不动念,意念如如不动。我去年讲《金刚经》的时候说过:《金刚经》的精华就在三个字:「善护念」。什么是善护念?就是护彼意,保护你的起心动念。心念永远不散乱,随时都在禅定的境界里,叫作「随禅定」。「离众过」,是身口意离开一切的过错。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维摩居士总结上面,从「无彼无此」到「离众过」一段话,告诉罗睺罗说,「若能如是,是真出家」,不是剃光头吃素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维摩居士骂了罗睺罗之后,「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他说,好了,你们现在懂了,你们处在佛法的正法,立刻一齐出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释迦牟尼佛在世,万劫千生难得碰到肉身佛出世啊!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他们听闻佛的戒律是,如果不先得到父母的同意,是不准出家的。「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他说,你们说得没错,但是我要你们出家,不是要你们剃光头披上僧衣,你们的心真出家了,发了大乘心了,立了大愿,这一生一定要求得菩提,大彻大悟,发了这样的无上真心真愿,就是出家,就是得了具足戒。反过来说,你们即使形式上出家了,如果没有真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是真出家,也不是得具足戒。这就是大乘菩萨道,大比丘的道理。在别的经典上,佛也说过,出家者是心出家。心怎么出家?就是刚才《维摩诘经》上这段话,「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罗睺罗告诉佛,当时有三十二个长者子听了维摩居士这话,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没资格代表你去探病。  现在剩下最后的一位大弟子,是阿难。阿难为佛乞食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  最后,佛转向阿难,要他去给维摩居士探病,阿离他表示自己不够资格去,为什么呢?因为阿难想起从前有一次,释迦牟尼佛感染小病,要饮用牛奶,阿难就拿着钵,去到一个大婆罗门的家,想化缘一些牛奶。那时,维摩居士来了,问阿难为什么早上就跑出来化缘,因为佛门有些出家人日中一食,中午才出来化缘。阿难就告诉维摩居士,因为佛陀有些不舒服,要喝牛奶,所以现在出来化缘。  「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麤言,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维摩居士对阿难说,你不要乱讲,「如来身者,金刚之体,诸恶已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如来是金刚不坏之身,一切的恶果已经断了,集汇了一切的功德善行,怎么还会生病?也怎么会有烦恼?快不要乱讲了,你阿难是佛的大弟子,又是佛的堂兄弟,怎么还毁谤佛呢?你赶快走吧!不要让那些外道听到你这番粗陋下流的话,更不要让各方天人、各方净土的大菩萨们,听到你这些话。  「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维摩居士接着说,阿难啊!世间治世帝王有福报的,都不会生病,何况成了佛的人,那福报不知比世间帝王大多少倍。讲到这里,想到我过去在大陆上,看过有位老人家一生没有病,我那时还年轻,他已经七八十岁了,什么宗教也不信,什么道也没有,那是大福报人。当年还有一个朋友,那时六十八岁,一辈子没有作过梦,他抓住我问,「什么叫梦?」叫我怎么答啊?你们诸位会回答吗?这都是大福人,他也不信宗教,白天常哈哈大笑,没什么烦恼,家里终年备有奉茶,给路上来往的人喝,也不收钱。  「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维摩居士又催阿难赶快走,不要在这里给他丢人了,阿难被骂得一塌糊涂。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哪里会等着阿难拿牛奶回去吃呢?这是什么理由?维摩居士接着说,如果婆罗门这些外道们,听到阿难你化缘求牛奶的话,他们就会想,这怎么能叫作老师啊!自己的病都医不好,怎么去度众生生老病死啊?你还是快一点走吧!不要被别人听到了。  「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为世尊,过于三界;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此之身,当有何疾?」阿难你应该知道,一切成了佛的身体,已经成了不生不灭、不生不死的法身,不是世间思想欲念所构成的身体。「佛为世尊,过于三界」,佛是世间最为尊贵的,不只是人间的老师,也是天上的老师,已经超过了欲界、色界、无色界。「佛身无漏,诸漏已尽」,佛是没有缺点的,是圆满清净不漏的。「佛身无为,不堕诸数」,佛的身体正处在涅盘的无为道,「不堕诸数」的数,是限量的意思。如此这样的身体,怎么会有病!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耶?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度脱众生。行矣!阿难!取乳勿惭。」阿难被维摩居士骂得无地自容,怀疑自己有没有听错,是佛叫地出来化缘,难道是佛讲错了?这个时候,听见虚空中有声音说,维摩居士说得没有错,佛是不会生病的。「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使脱众生。行矣!阿难!取乳勿惭」,但是佛的肉身出现在我们这个五浊恶世上,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是指各种劫难,如刀兵劫、水火劫,见浊是讲世人的思想见解都是脏的,烦恼也是浊,世人都为自己打算,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这些脏东西。但是要走大乘菩萨道,就要五浊恶世我先入,不怕滔天的苦海。你去西方极乐世界度谁啊?只有别人度你!佛现身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故意表示人的肉体脱不了生老病死,用自己的病,以身行教来说法。所以空中的声音对阿难说,你不要怕,快去化缘吧,世尊的确要用牛奶。唉!这阿难还真难了,进退两难。  佛还是有业报的,像这一次生病,还有在八十一岁涅盘时,寒风发背。又有一次,佛的脚扎进刺出血,他用神通查知是多生累世之前,他刺伤过别人,应该受这个果报,还这个账,因为成佛了,只要他身上出血,这个因果就可以了。佛经上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你要求少病少苦,这一生就多布施医药给人,他生自然会少病少苦。如果你只为自己打算,凡事只求自己好,恐怕这一生都没人理你,何况他生来世!  「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是故不任诣彼问疾。」阿难回忆这一段遭遇,对佛说,维摩居士的智慧辩才这样高明,请不要找我去探病吧!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佛的十大弟子,每一位都有第一的本事,这下惨了,恐怕第二也轮不上,变成第三了!佛接着又问遍了其它的大弟子,这些五百罗汉,每一个都表示被维摩居士教训过,个个不敢代表佛去探病。菩萨品第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实时亦生亦老亦灭。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盘相,不复更灭。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断是菩提,舍诸见故。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诸愿故。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顺是菩提,顺于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实际故。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虚空故。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魔即惊惧,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俛仰而与。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言: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庄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乐三脱门,不乐非时。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罣碍。乐将护恶知识。乐亲近善知识。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护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众生,起四摄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不憎恶人,起调伏心。以出家法,起于深心。以如说行,起于多闻。以无诤法,起空闲处。趣向佛慧,起于宴坐。解众生缚,起修行地。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知一切众生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起于慧业。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业。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弥勒菩萨─什么是菩提  上一品是佛的出家弟子五百罗汉,这一品轮到了佛的大乘弟子大菩萨们。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说不退转地之行。」  在家众的首座弥勒菩萨,是继承释迦牟尼佛的佛位,下一次到这个世界成佛,称弥勒佛。有一部经叫《弥勒下生经》,中国的外道如一贯道等,都假借这部经,号称弥勒佛已经快要来了。其实弥勒下生还早得很呢!弥勒佛不是大肚子啊!那是他的化身,是五代宋朝初年在安徽的布袋和尚,他涅盘后大家才晓得他是弥勒化身,所以中国后来造弥勒佛的像,其实是布袋和尚的像。弥勒菩萨的本像,同观世音菩萨一样,非常庄严。他现在在哪里呢?在欲界的兜率天当天王,在那里享福。那儿有个弥勒内院,就是禅堂,是清修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当时也是如此,每一个佛一生补处,在来到这个世界成佛的前一生,是在六欲天中作天主。六欲天的天人,男女饮食同我们一样,欲望享受是很严重的,但在这个中间能够自己超脱,这就是菩萨的境界。  弥勒佛在兜率天说法,无着菩萨夜里入定,去听法作记录,早晨出定把记录整理好,就成了《瑜伽师地论》。有许多出家法师和居士们发愿,不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是根据《弥勒下生经》,发愿往生弥勒内院,随弥勒佛下生人间,在他手下当场悟道,这叫做「蚂蝗叮到鹭鸶脚,你上天来我上天」。例如近代太虚法师带领的弟子,都是发愿往生兜率天,大概这里近,飞机票便宜一点,极乐世界比较远,不过这两边都要一心不乱,这也是先决条件。  现在佛要弥勒菩萨替他去探维摩居士的病,弥勒菩萨也不敢去,他说,因为弥勒菩萨前一生在欲界天中心的兜率天里,为天王和他 的眷属,就是天兵天将们,「说不退转地之行」,为他们说第八地菩萨境界,就是不动地,不退转就是《阿弥陀经》上讲的阿鞞跋致。 修道到了第八不动地以上,才不会退转,第七地之前的菩萨都还是会倒退的,就是会堕落的。到了第八地的菩萨,住胎出胎还有一点把 握,要到十地以上菩萨,住胎出胎就不迷了。否则,即使是大阿罗汉,住胎出胎都有隔阴之迷。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 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弥勒菩萨正在兜率天说法时,维摩居士来了。对弥勒菩萨说, 弥勒,据说释迦牟尼佛当时给你授记,尽此一生大彻大悟而证道,我问你,你用哪一生得释迦牟尼佛受记呢?  授记是佛的规矩,跪着由佛摸着头顶,宣说你来生会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生在什么家庭环境。佛给弥勒授记,他三大阿僧祇 劫的修行,现在这一生是补处菩萨,当下一生再来到这个世界时,继承释迦牟尼佛的衣钵,登上佛位,那时候天下太平,人的寿命为八万四千岁。所以弥勒佛来的时候,是世界最幸福的时候,而释迦牟尼佛来的时候,是世界最痛苦的时候。因此我也说他二位是同参道友,但是弥勒佛作功德善事比释迦牟尼佛偷懒一点,所以比他慢一步。佛是难行能行,吃不了的苦我来吃,比较精进,所以先他一生成佛,是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维摩居士问弥勒菩萨,你到底是用过去生,未来生,还是现在生来得佛受记呢?如果你说是过去生,过去生已经过去了;是未来生的话,未来生还没有来;如果是现在生的话,现在生也无从把握住。因为正如佛对一些比丘说过,所谓人生的几个阶段:生、老、灭。这里病不算了,病就是衰老的一个过程,人感冒一次就衰老一次,胃痛一次也衰老一次,哈哈大笑一次、哭一次也衰老一次,这些都是病。生活四大威仪,实际上都是病,这个病算在老里。喜怒哀乐起心动念皆是病,是心病。身体的苦痛是身病,都会使你衰老,最后死亡。生老病死在哪里?注意!就在这一剎那,《庄子》讲的「方生方死」也是这个道理。当人生下来就是开始死亡的那一剎那,出娘胎的那个我已经死掉了,不是长大的那个我,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那个我,今年的我不是去年的那个我,早就变去了。现代医学说,一个人身上的细胞不断老死又生出新的,新陈代谢,每十二年为一周期,全身细胞都换了。我们自己觉得如生,其实也是如死。一切都是如梦如幻。  僧肇法师《物不迁论》说:「回也见新,交臂非故」,这是引用《庄子》里孔子告诉颜回的道理。两人对面擦臂而过,就这一剎那,两人都变去了,你已经不是刚才的你,我也不是刚才的我了,一切皆在生灭变化中。所以生老只有一时,佛经所以不记时的,只有一时,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都了不可得;现在的才说现在就过去了,也了不可得。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实时亦生亦老亦灭。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曾对比丘说,你的生、老、灭都在这一念、这一剎那,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假如懂得这个,悟了这个就叫悟道。所以禅宗不是道理懂了,是要证到那个境界,得无生法忍,当下生而不生,灭而不灭,现在就是,哪里去找得到?现在是什么?现在是一念转空,不要你去空它的,你造出来一个空,是第六意识境界。是它来空你的,你想停留也停留不住,过去不可留,未来还没来,一来变现在,现在也不可留。所以本空,不要你去空它,本来空你的。懂了这个,可以得无生法,懂了无生法,才真可以得到佛菩萨的授记。  无生法是真正学佛的正位,不得无生法,你一切的修持都没有入正位。所以菩萨在正位中,也无所谓受记,也无所谓得到了什么大彻大悟。我们上午讲藏密的方法,把佛像都压在下面去了,这是什么道理?是表法,破了人的法执,不但无我执,也没有法执;有一个佛,有一个法在,你还没有真解脱。真正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了大彻大悟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觉得自己是悟了的。觉得自己已经大彻大悟了,他就已经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无我相也就无所得。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维摩居士讲了这个道理,然后问弥勒菩萨:你,据说是得了释迦牟尼佛的授记,你拿什么来受记的啊?这个问题真是鸡蛋里挑骨头!真莫名其妙,很简单嘛!佛明明告诉他是下一生,却偏要问受一生记乎?大家看文字好像很容易,你想想看容易懂吗?不容易!我们不要说前生后世的事情,太麻烦。在座各位现在在听经,你知道自己现在听经的这个心,是昨天的,明天的,还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是将来的?想想看。在座的各位都有相当的学历,还有到博士程度的,你这些知识程度,是当初妈妈生你下来所带的那一点呢?还是后来加上许多?从你有记忆到现在这么多的学问,又懂了吃素、拜佛、念咒子、结手印,现在有了这些本事的心灵,和你刚懂事时的心灵,是一个还是两个?说说看。  佛在《楞严经》上为波斯匿王讲八还辨见,佛问波斯匿王几岁了。王说:「六十二了。」佛问:「你是几岁才看到恒河的水?」王说:「记得是二岁时,母亲带我去拜祭时看到的。」佛说:「你现在六十二岁,由小孩变成壮年,又变成老年,虽然你的外形转变那么大,且不管眼睛老花,但你看恒河的水,那个能看的,同二岁时能看的是不是一个?」王说:「当然是一个。」佛说:「能见之性没有因年龄而有差别,见性是常在的。」所以,你现在能思想能记忆的心,这一念,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啊!要把握这个道理。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说法,维摩居士问弥勒菩萨,你是一生受记吗?换句话说,你受记是下一生吗?真的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吗?过去现在未来,昨天今天明天,是人因为物理世界昼夜的不同,自己划分出来的。你昨天知道肚子饿了吃饭,今天也知道,明天也知道,这个能知之性没有时间,没有前生后世,缘起性空。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大家现在活着觉得自己是生,实际上是假的,假有之生!是假有偶然暂时的存在,纵然活到一百岁,这一百年从宇宙的观点来看,一弹指就过去了。我们活了几十岁的人,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好像就是昨天一样。我们走路去某个远方,向前看觉得还有很远,等走过去了,再回头看,非常短,对不对?人生就是这个道理,走过了几十年,回头一看,非常快,所以年轻人看前面,觉得前途茫茫,而老年人回头看却觉得很短嘛!所以我们活着,不管是前看后看,一切皆空,都是偶然暂时的存在。维摩居士这里讲「如生」、「如灭」,要特别注意,我们活着是好像活着,那个真我在哪里?你始终没有掌握到,那么这一生就都是假的,不是你的。那么死了是真死了吗?也不是的,因为如灭。如生也如灭,如去也如来,所以叫如来,也就是自性。如来这个翻译很妙,也可以说来如,好像来了,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释迦牟尼佛好像现在不在这个世界上,走了吗?没有,无所去,无所不在叫如来。另外一个高明的翻译是真如,真如并不是有个真,好像真的,也没有假的。  「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维摩居士接着说,当下即是,如没有生过。  「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如没有死。就是大家现在坐着,我讲,你听,如生如灭,前一句话过了已经没有了,空了。你说空了吗?再说,还有,你还是会听见。但是此中能听之性不生不灭,缘起性空。要在这个地方体会,那你可以学佛了,可以参禅了。  「一切众生皆如也」,皆如也,众生还求什么了生死?本来就无生无灭可言。(师敲桌面一下)咚的一下就得定,这就是如如不动,你要注意!就是这一刻,谁叫你动啊?可惜你又错过了,还好像是,哼!也是如也!再叫你就不是了。  这就是如的道理,所以一切众生皆如也。众生觉得都活着,好像这宇宙中有这一段,有那么多人经过,有唐、宋、元、明、清朝,又到现代……好像好多人都来过这个世界,也都过去了。  「一切法亦如也」,不是你去不动不摇,不是你去求的造的如如不动,它本来是不动而如如,好像来了而没有来,你活了二三十年,觉得只像是昨天的事,一切诸法皆如昨梦,皆了不可得。  「众圣贤亦如也」,观世音菩萨、孔子、耶稣、释迦牟尼佛一切圣贤亦如也,好像来过了,在哪里呢?如去亦如来。  「至于弥勒亦如也。」就是弥勒你也如也,你觉得存在吗?只像水上浮萍飘一下,在历史宇宙中一弹指就过去了。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如果弥勒你受记了,未来成佛,我告诉你,一切众生也应该受记,也都成佛!如果我是弥勒,就会反驳维摩居士说,「这当然如此!十方三世佛早就给众生授记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嘛!」  维摩居士继续说,「所以者何?」什么理由?  「夫如者,不二不异。」你看他专门在「如」上面作文章。什么叫如?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一,不异就是没有变,没有二样。如来的「如」字你懂了,几万年的宇宙就是一时,没有时间空间的差别。你今天证得菩提了,就同过去佛未来佛一样,等无差别,他悟的是这个,你悟的也是这个。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如果弥勒你大彻大悟了,一切众生也应该都大彻大悟,个个是佛。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一切众生,即菩提相。」菩提不是你串成念珠的菩提子,菩提者觉悟也。我们本身就是大彻大悟,就是道,但是道的相分,不是见分,所以有各人不同的相貌,都是道变出来的现象。能变一切相貌的是菩提自性,但谁也没有迷过,哪一个不悟啊!哼!可惜你弥勒不悟。这好像当年有和尚问我为什么不出家,我说我从来也没入过家,从哪里出啊?一出一入只是众生自己的分别而已。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如果弥勒你将来得了涅盘,一切众生同你一样,也可以得涅盘。  「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盘相,不复更灭。」注意噢!真正佛法在哪里?涅盘是这个道的果,你现在正在涅盘中而不知啊!一念不生全体现,万念皆生也全体现,现有的现量境就是这一点境。一切众生从出生到现在,本来是不生不死的在寂灭中,哪里还要求一个涅盘灭度呢?学佛求道最后的果位是证得涅盘。  涅盘很难翻译正确,所以不翻,普通解释成圆寂、灭度或寂灭都不全对,都只是片面的。譬如极乐世界,极乐、光明、清净也都是涅盘境界。涅盘是本来清净,本来至善至美不生不灭的,其中包括的意义太多了。如果翻成中文的圆寂、灭度或寂灭,结果我们就把人死掉,当作涅盘。死是生死,不算涅盘。人死了,自性没有死啊!〈心经〉上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涅盘。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维摩居士就骂弥勒,你在这里给天人说什么法啊!真正的佛法不可说不可说,个个都是佛,你不要在这里诱骗天人了,你劝他们发大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是实在无心可发,一切众生此心本是大乘心,心性之体本来不生不灭,哪有退掉道心的人?但是我补充一点,他这是讲心性的体,至于我们这些众生,并没有证得心性之体的,就不要吹了。发心是佛教的名词,悟道了才真叫发心,是发明心地,不是叫你出两个钱,那个是发的出钱心。真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发明自己的心地,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讲到这里,我特别要岔进来一个话题,同学们平常学习或是听修证方面的课程,像是禅观、唯识,这些修证成佛的功夫是如此之难,为什么《维摩诘经》说得那么容易,大家也觉得一看就懂了?首先要注意这个问题,不然都搞错了。《维摩诘经》所讲的都是第一义,用现代话讲,是形而上道最高的一点,等于是禅宗所讲的顿悟成佛法门。在这部经里,佛的十大弟子,都已成就了阿罗汉果位的,他们还都受维摩居士的训斥,挨了骂,道理在哪里?是见地的问题。  我们学佛有见惑和思惑的问题,思惑是思想的结使,是障碍迷惑我们的,有贪、嗔、痴、慢、疑。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是靠做功夫修持,渐修而断的。见惑有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就是见解上、理上不透彻,不是修所能断的,是要靠慧来断。不是你功夫修得好,佛念了多少,打坐坐了一万劫,只要智慧、见地不到,是没有用的,所以见思二惑怎么才能断除,要搞清楚。  有的人功夫修得很好,学佛也学得很诚恳,都很对,但是不能算他悟了,因为见惑没有断,智慧没有成就,就不可能证到菩提。思惑靠修所断的,虽然有功德有善行有禅定。纵然修到四禅八定,境界之好,当然是很不简单了,但是并未究竟超越三界;再进一层来说,修到现生小乘阿罗汉入灭尽定,几乎是超出了三界,但还非究竟,最后还要回转来,回身向大乘再学。所以大乘的经典,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华严经》等等,多半的记载是偏向于见地方面的事。  见地要高是可以,但我们是根本还没有登地,一点修持成就也没有的凡夫,就是所谓博地的凡夫。地就好像是一层一层的楼,要想进入菩萨地,听了这个佛法很简单,好像都理解了,然而思惑的贪、嗔、痴、慢、疑结使根根,一点没动摇,那是一点用都没有,依旧在六道轮回打滚。甚至更惨的,有狂见而没有真修持,见所断的没有到,不要谈修所断。即使你三藏十二部都背得出,生死来的时候也抵不住!那种四大分离的痛苦,你没有修持是毫无办法的。我年轻的时候也自以为都懂了,慢慢晓得严重就不敢狂妄了。我用自己吃过苦头的经验教训你们,要求证到了,才是真懂,你思想理解到了没用的。  《维摩诘经》是对已经有成就者在见地上的呵斥,我们要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否则也不用讲这本经了。我们学佛的人,晓得悟道成佛是如此之难,不如走条快捷方式,好好念佛去。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免得自己在轮回中迷了路。到极乐世界并不是成佛了,是好好去留学,在那个环境有诸佛菩萨随时讲法,也不要交学费,也无风吹雨打,多好多方便。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听了《维摩诘经》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学禅的人离不开《维摩诘经》,但是一两千年来,多少学禅的人,修持不到家的,最后还是要入轮回。我特别提出这一点,要注意!现在回到《维摩诘经》原文。「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维摩居士告诉弥勒菩萨,你教化别人应该晓得教育路线,你要教他们舍离心理意识的分别心,分别菩提之见,什么是分别菩提?我们大家总认为自己是凡夫,那个菩提道是不可想象的,不知哪一天才能见到那个东西,好像穷人想得宝,一直苦到老,也没看见个宝。宝在哪儿啊?宝在你自己那里,并没有掉,个个都有宝的。《法华经》比喻为「贫子衣中之珠」,我们的自性菩提大道宝就在我们这件衣服里,不是身上穿的衣服,是妈妈给我们的这个皮囊里。妄念与菩提本来是一体之两面,所以维摩居士说要舍于分别菩提之见,当下即是菩提。烦恼即菩提,你一念放下烦恼,烦恼就变清凉了。知道自己在起心动念不对了,这一知就是菩提。我要打你了,手举起来了,心里想,不对,手就放下来了,这一知就是菩提。所以菩提在「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这里是关键之处,你打坐时闲着眼睛在那里,禅宗祖师骂你是在鬼窟里作活计!你感到黑洞洞的,没有念头,晃啊晃的,很清净,嗯,自己大概差不多了。我看是差不多该死了!那都是分别心意识境界,都在身体里找道。维摩居士说,「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在身体上。那你说我都不管身体了,搞气脉守窍是外道,我不是外道,那你是哪一道?内道还是食道?他又说「不可以心得」,这一下完了,在哪里啊?维摩居士留了一手,说了一半,他说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我给他补充另一半:菩提也不离身,也不离心,都不在也都在。他骂弥勒菩萨,我还要骂他呢!你为什么只讲一半?你骂弥勒菩萨骗人,你自己也骗人,不过手段高点罢了。  下文来了,一大堆,这才告诉你菩提是无所不在的。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这话没有错,我们身是相,心也是相,物质世界无一不是相。我们此心不跟着外面现象走,当下就清净,清净就寂灭,寂灭就是菩提。《楞严经》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哪一个人肯狂心顿歇呢?你说,我狂心歇了,一心只想修佛。这修佛的心还是狂心,狂得还更利害,一切心都是狂心。歇是人休息,一切放下,歇就是菩提。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你说我打起坐来一片光,有时气在背上转,这都是你的意识在观察。放下就是,不观是菩提,菩提大道没有一切缘虑之心。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不行不是不走路,行是五蕴的那个行。像你们打坐都在忆念,在想昨天那个境界怎么掉了?我现在是不是到了老师说的初禅边上了?都在忆念佛经的道理,不是在回想就是在妄念。何以我们清净不了?因为行蕴空不了,你想空它空不了。所以叫你们要研究唯识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那个动、势、时间,你想空它也空不了,这些属于行蕴。譬如你打坐时再清净,你的血脉还在流通,心脏并没有停下来,那是肉体上行蕴的作用。五蕴皆空谈何容易啊!所以说「不行」,行蕴清净了,才是菩提。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小乘法门告诉我们断惑证真,就是断见惑思惑,思想观念上有任何一点怀疑都要把它断了,贪嗔痴慢疑都要断。断惑证到真如,得道了。你看,《金刚经》的另一个名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能断,切断了。你说你出家很多年了,一切都切断了。谈何容易啊!念念之间念念断,断就是放下,就是菩提。「舍诸见」就是一切主观成见都没有了。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为什么讲离,离什么?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真正发起出离心的人,平常是不起任何妄想的。譬如有人出家了,对灯红酒绿没有任何留恋了,但是还喜欢山水风景,虽然风景清净,这仍然是着迷,一念有情已经被捆缚住了。  爱清净同爱灯红酒绿一样是爱,一有爱念就被黏住了。你说我什么都不要了,就想住庙子。你还有庙子的观念就应该丢掉了,哪里不是庙子啊?有些同学抱怨没有地方打坐,我告诉你,厕所里都可以打坐,我有一段时间环境不好,只有一张办公桌,写东西在桌上,要打坐时把书搬开坐上去,吃饭也在这桌上,哪里不可以打坐?再连办公桌都没有了,你站着总可以吧?非坐着才能证菩提吗?你不能发起出离心,对世间有分别,这样是离尘吗?那样是没有跳出,就不行。一念出离,哪个地方不可以坐,不可以入定?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障碍就是菩提,为什么呢?你把一切的愿、一切的欲求都挡开了,当下即是菩提。  「不入是菩提,无贪着故。」六根也叫作六入,人随时都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进入情境,能一切处不入就证得菩提了,因为于一切处不贪。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顺道而行,自然而然进去了,一切处一切时皆是如来。刚才讲,你哪里不能打坐、不能入定?要如如不动,一切处皆如。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当下即是就是住,说放下就放下,一念切断,就是菩提,自性本空,你不要去空它,它来空你。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至」是到,「实际」用现代语言讲是本体,佛学叫实际。哪里是本体?一念到了就是,本体还另外有个体吗?就在你这里,当下就是实际。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我们普通都把佛法当出世法,与世间法是两样,其实是一样。不二就是一。你以为修道才会有道,不修就没道,那是二。道既然不生不灭,你修它也有,不修也是有的,修与不修都是你意识思想上的差别。所以你能离开意识的法则,就是不二法门,处处都是道。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你能懂了一切平等,自己的本性同虚空一样相等,不是你去修到虚空,虚空定本空的,所以平等。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一切法本来都是无为,本来无生无住也无灭,你不要去找一个「生住灭」的观念。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我现在讲话,你听了知道了,懂了,这一知就是道,就是菩提。所谓知了,一知道就了,了了众生的心行。我们心理的行为,是非善恶都自己知或不知。老子也讲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知人,了解别人,算是有点智慧,但是不算是明白人,能够自知才算真是个明白人。世上明白人难找,都不自知,可是看别人却都清楚得很。最可怜的是人人苦不自知,总觉得自己了不起。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你真什么都不会的话,差不多也是菩提了,世人都太会了。会是会拢,诸入是六入,诸入都不会拢,像是眼睛看外界,见而不见就是不会,耳朵听声音,听而不听是不会,那就是出离了。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合」与「会」不同,不合是不黏着。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就气,那你是又会又合了。你看到人如梦如幻,不配合拢来,就是有出离感,解脱了。于一切法不黏着就是菩提,离一切烦恼习气的缘故。你对境无心,就是不会也不合,但怎么样可以修持到对境无心呢?  烦恼不单是痛苦,你看见一件事快活,这快活就是烦恼,你觉得舒服也是种烦恼。扰乱你的叫做烦,使你困惑的叫做恼。世间一切事都是烦恼,没有一件事是不扰乱、不困惑的,众生习气又偏偏喜欢找烦恼。我们有人不找烦恼的,工作完了就回家看书读经,很好吧?还是自找烦恼!同我一样,看什么书读什么经?不是本来清净吗?你说这一切我都不要,只学佛,还是烦恼!你没有成佛之前都烦恼死了。所以离一切烦恼习气,彻底离开了,就毕竟菩提。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菩提是没有一个地方的,不像外道说道在肚脐,这个窍那个窍。菩提道无所不在,没有形相色相。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假名是菩提,中国话说得道也是假名,名字是空的,不要被它困惑住。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一切事物都像是电影,例如现在听《维摩诘经》,我们自己就是演员,自己也在欣赏这部电影,再过二十分钟这场电影也散了。一切是如梦如化,都在变化中,没有一个实在的。你懂了就悟道了。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我们学道常常求个清净,你以为打坐就清净了吗?其实你乱得不得了,又想数息,又想结手印,又想念阿弥陀佛,你看多乱啊!真正静了就什么都没有,本来空,乱也黏不住了。不散乱就是菩提,永远在清净中。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善于寂灭,寂灭比净还要进一步,本来寂灭就是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嘛!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取就是执着,我们做人一辈子没有哪一点不想抓住的,都想取得,都想属于我。乃至朋友不和你讲话你就痛苦,因为取不得了。你的东西不见了就痛苦,因为取不得了。取是十二因缘的一个,取是最麻烦的。苏东坡自以为悟道了,一切无取,〈赤壁赋〉里他还是要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自以为什么都不要,你看已经取了,已经被眼前的境界吸引住了。十二因缘都是在攀缘,人生都在攀缘,离开攀缘就无所取,就是菩提。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异」就是变化,我们心理都有个变异,认为佛堂才有佛,闹区就没有,山林才有道,厕所就无道。这都是心念在变异,心念一清净就无往不是。所以不变异就是菩提大道,一切法平等故。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一切法没有可比喻的,比量境界都不是,只要当下即是就是现量。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最后,总而言之,道微妙到不可思议,当下即是。你只有证到菩提,才可以彻底了解,一通百通,否则你用世间的心量是永远无法求知的。  你看这一大段,难怪维摩居士叫作辩才无碍,抓住一个题目哗啦哗啦说下来,这还没说完呢!他算客气了,要是佛来说的话,还要说下去。佛在《华严经》上说个不停,说得你晕头转向,维摩居士还只提了一点。维摩居士虽然讲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用两句话归纳:「无往而不是菩提,无处而不是菩提」,菩提大道当下即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这个菩提你到哪里去找啊?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弥勒菩萨报告到这里,告诉佛说,维摩居士说了这一番话的时候,当场就有二百位天人悟道了,所以我没资格代表你去探病。  弥勒菩萨这一段,为什么讲菩提讲了这么多?因为弥勒菩萨和释迦牟尼佛本来是同学,佛因为比弥勒菩萨精进,所以先成了佛。佛给弥勒菩萨授记,来生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佛。弥勒菩萨难道没有悟吗?当然他悟了。但是他最后一点尾巴脱不掉,在哪里?就是没证得菩提,当下成佛。什么是菩提?现在告诉大家,哪里不是菩提?一切都是菩提,世间法没有哪一点不是菩提,只要当下能够悟了就是。所以《维摩诘经》可以研究,也可以不研究。研究而不好好修持的人容易起狂心,以为道理懂了就对了,我再告诉大家一次,只懂道理是没有用的。光严童子─何处是道场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现在轮到光严童子这位菩萨登场,所童子不见得是小孩,菩萨修行到了第八地不动地的境界,都称童子,表示无漏。开场白也是一样,光严童子推辞了去探病的任务,他有什么理由呢?  「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他说,「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这句话有个重点,毗耶离大城是维摩居士居住的地方,据佛经记载是一个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地区,政治上也自由民主平等,是善人所居住的地方,维摩居士在当地的地位,有点像是现代说的主席。光严童子同我们一样,喜欢到处赶道场,他正要出毗耶离大城,大概是觉得城里太闹,要找个清净的道场。那时,维摩居士刚好要进城,他二人一个要离开闹热找清净,一个正要进来闹热的地方。  光严童子就向维摩居士顶礼,问:「居士从何所来?」我们以前讲过,能称呼居士是不容易的,要有财、德行的在家菩萨才够得上。维摩居士回答:「吾从道场来」,他晓得光严童子要去找道场。光严童子就问:「道场者何所是?」怎么才够称得上是道场?「答曰: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维摩居士开口就一棒打过来,你还想去哪里找道场啊?就在你心中啊!哪有清净烦恼之分!都是你的自心在捣鬼。与直心相对的是我们都有的谄曲心,喜欢转弯的心。譬如我们与人讲话前先笑一下再讲,这个心态动作就是谄曲,谄媚,怕人不喜欢听,先给人一个笑脸,很自然地做出来,是众生的习气。当然不是说笑是不对的,是举例子。直心是很难的,也不是说要骂人就骂,要打人就打。所谓直心者是无心,无心无念不加任何意识就是道场。换句话说,直接由心王起用,不加意识的分别就是道场,心里没有虚伪。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发行是让心修一切善行,当我们第一念想做件好事,心动了构成行为就是发行。发行是道场,直发起心,行一切善,就是道场,因为能办事的缘故。不要学了佛就万事放下不管,离开家庭社会,找个庙子清净地方修行,那已经没有慈悲心了。学佛要度一切众生,你的家人不是众生吗?你度得了吗?自己家人都度不了,你还要度谁啊?我常说,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这类的情况太多了。什么是真发心善行?能办事,自己能为众生尽心做事。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深心非常难,前面已经讲过深心,你们作早晚功课要念《楞严经》中阿难作的偈子:「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但是一般人用心都很肤浅,要大智慧成就了才有深心。譬如大家觉得唯识就很难懂,它是把心的作用、心的体相,作深刻的分析。心在哪里?心脏不是心,头脑也不是心,真正能思想能作用的心你找不到,这个心王不可知,禅宗讲明心见性,你就见不到。真明白了深心,这就是道场,因为有了深心就可以修一切佛法,增益功德。大家不要以为捐了钱是作了些善事就沾沾自喜,真的大善事要有智慧来作,很难啊!有时帮助一个人,以为是善事,结果是坏事;有时不帮助一个人,看起来是坏事,反而是善事。这个处理就要靠深心,所以深心是智慧的成就。道场不是有形的,不是只有庙子是道场。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学佛发心是发菩提心,菩提就是觉悟,能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菩提心也是大悲心,爱一切人。所以菩提心以大悲为根本,以见道为菩提,是悲智双运,是大悲心与大智慧的成就。真正发了菩提心才没有错误的观念。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真布施是一切都舍出去了,为什么布施不求福报呢?布施而不希望有回报是很难的,我们可以很慷慨的布施,过后碰到利害关系时又会后悔的。布施出去了就应该丢下,心中没这个事了,不期望什么回报。我们是不是常常听人埋怨:自己不是坏人,做了很多好事,为什么结果却有这样遭遇?我们有没有检查自己的心理,是不是会这样?例如你对某人好,这是布施,如果你又认为某人应该也对你好,这就是下意识地期望有回报。菩萨发心布施是不求回报的,我对你好,你对我好不好是你的事,没有计较心或利害心的。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学佛的人由三皈依开始,五戒、八关斋戒到沙弥戒、比丘成、菩萨戒,这戒行修持是硬性规定的,是由外面打进内心,由外形的管理改变自己的内心。智慧不一定要依赖戒行而发,那是由内心的发动打到外面来。真正智慧成就的人,持戒一定很严肃的。小乘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成就,是为了修持得到罗汉的不漏果。我们讲禅规也提到,外形的不漏是内心不漏的开始。大乘的持戒,是为了达到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的圆满成佛,悲智双运,悲不入涅盘,智不住三有(三界)。这是佛法的究竟,本来地无涅盘可入,涅盘就在自心中。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我经常讲一句话,什么都可以受,只有气不受,不受人家的气。你们什么都可以学我,这一句不要学,学了就变毒药。不受气这句话,是教育特定人所用的方便,事实上并没有人拿气给我受。大家学佛好像越学气越大,都用圣贤菩萨的标准看人,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却不去反省自己。因为不反省,忍辱也没有作。忍辱不是硬忍,大忍辱就是大慈悲,不须要忍,所以忍辱的辱并不一定是别人侮辱你。我们人生遭遇环境的痛苦,一切的不如意,都属于辱,都是忍辱的范围,真学佛就会无所谓,该如何处理就如何。真做到这样大乘的忍辱,就不会觉得受辱,也就是道场。心里对于一切众生都没有罣碍,看你和我是一样的,看仇人如亲人一样,这样自然就不会烦恼了。换句话说,要怎么去修大乘的忍辱呢?就是「于诸众生心无碍,是名忍辱是道场」,这也是一副很好的对联。  「精进是道场,不懈怠故。」学大乘道的人于法随时精进,精进是勇猛的用功,懈怠是原谅自己的偷懒。真精进的人是不会懈怠的。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禅定的修法始终离不开四个字:心一境性,也就是系心一缘。但是大乘菩萨道的禅定,用不着系心一缘。系心一缘是为了调伏我们刚强的第六意识心念,你叫自己不要想了,它不听你的,你叫自己不发脾气也办不到。有禅定修养的人,可以把刚强的心念慢慢调柔,然后再使它空掉,所以禅定是道场。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这个智慧就是般若。这一段都在说六度,简单一句话就是:六度是道场。可是他把六度分开讲。真智慧,明道了,就是道场,当下就了解,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是道。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慈和悲是两种不同的心态。慈就是爱,看一切众生平等,看别人的父母子女如同看自己的父母子女。真做到这一点,就是慈,也就是道场。如果说,我看一切众生平等,已经不平等了,因为你有个「我」在了。悲不是悲哀、流眼泪,是怜恤一切众生,因此牺牲自己,为了有利于众生,为了救度众生,能忍受各种疲劳苦难,这是大悲心,不是坐在那里哭。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世间的欢喜不是喜,因为没有真正的欢喜。真正的欢喜是得到法乐,真达到那个境界,就是道场。舍与布施不同。布施分三种,外布施是金钱财物的布施;内布施是身心一切放空,奉献出来;无畏布施是给一切人力量,精神的帮助和支持。舍是放下,是能切断一切心念,所以舍是道场。外布施的舍,放掉财物,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够把心理上所憎爱的切断放掉,才了不起。憎是讨厌的意思,不是瞋;憎的相反就是爱,就是喜欢。你们年轻同学读过苏曼殊,事实上他并不真是和尚,是弄了个假度牒玩的,他有首诗:    禅心一任娥眉妒 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 与人无爱亦无憎  他用的就是这个憎。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大乘的神通不是什么眼睛看到鬼这一套,真大智慧是人神通,神而通之。因为神通智慧而成就六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我们都有眼睛耳朵和心智,为什么不能知道天上天下、过去未来一切事?因为我们不通,阻碍了。是被什么阻碍了?是我们心理上的结使:贪瞋痴慢疑等等。把这些坏的心态洗刷干净,就打通了。六通很容易的,并不难。我们年轻读书没有人会问你念毕业没有,而是问你读通了没有。以前我们作文章,老师用红笔批两个字「不通」,就丢回来。智慧没有开嘛!拿支笔会写,但是道理不对。如果能有长辈赞你书读通了,那就已经了不起了,这是通的道理。你们不要迷信神通,我们本来是通的,因为没有智慧所以就不通了。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我们常说学佛的目的,第一步是学到解脱,把烦恼痛苦的包袱解掉,就像是把衣服的钮扣解开脱掉,就舒服了。人生背的包袱太多了,太平天国的石达开,最后兵败逃入四川,上了峨嵋山顶,说了句话留在日记里:人生到此解脱为难,只有放声大哭。这是时代英雄的心境,地位到了某个阶段,作了领袖是很痛苦的,想放下,放不下,这个经验你们年轻人是不能想象的。  前几年有位工商业的巨子,逢到生意不好的时候,我说你可以结束吗?他说结束不了,我说对。他知道如果把工厂关了,所有员工连家属几万人的生活就会有问题,想想只有扛下去了。我说这就是大菩萨心境,你好好做下去。所以不要以为当头子好,当头子也很痛苦,解脱为难啊!  学佛的目的,第一步是求解脱,学道家的第一步是学《庄子》的逍遥,但是我看了许多学佛学道的,往往是既不解脱又不逍遥,人生本来已经有很多条绳子绑得你解脱不了,因为学佛又加上些绳子,真是越学越可怜。所以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背是违背,背舍是指八种背舍(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内无色相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身作证具足住),名词就不解释了。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要宏法教化众生很难啊!每个人根性不同,要懂一切方法,要懂得大菩萨的方便,才能教化众生。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学大乘菩萨道只有牺牲自己,布施出去不要求回报。爱语第一是要关怀别人,要跟人家讲话,不是不讲话。第二是所讲的话要别人听得进。利行是所作所为都是利于人家的,不是利于我的。同事更难,为了要教化人家,即使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只好去做,慢慢把他哄上路,所以跟他同事,他喜欢做的事你陪着他做。四摄法是菩萨的道场,由此才能包容众生。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多求学、多听、多研究就是多闻。有人听经一耳进一耳出,自己觉得已经懂了,但是不能如闻行,听到的道理,不能变成自己内在的心性行为。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一切修行是要降伏我们的妄想狂心,伏心就是《金刚经》的第一段,须菩提问佛要怎么样降伏其心,就是降伏妄想心念、烦恼。能降伏其心就是道场。把妄心分别心真降伏了,智慧就开发了,若一切佛法得正观,不会得邪见。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佛学的重点就是三十七个菩提道品,是大小乘的基础,我们同学一定要搞清楚,刚开始至少要把名字和数字记清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我反复讲过很多次了,名数都记不得是很严重的。  三十七菩提道品,基本是建立在四念处上,这是修行的第一步,一切禅定都从这里来,我们都讲过了。这三十七菩提道品,仍然是属于有为法,但是佛法是讲无为,讲空,《金刚经》上佛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你怎么空,怎么达到无为呢?古来要数明朝的栯堂禅师讲得最彻底了,他有句诗:「有为须极到无为」,意思是说,把有为法修到家了,自然达到无为法空的境界。所以大家不要自认为是修大乘法,修空的,小善小事都不为,那就错了。  「四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四谛是苦集灭道,是学佛的第一步。世间皆苦,是苦谛;众生以苦为乐,抓住痛苦当快乐,是集谛;要解决痛苦,灭尽苦、集就得道了,是灭谛和道谛。人类,甚至说一切生命,有个共同的目的是离苦得乐,都想求得享受求得快乐,事实上三界众生都是以苦为乐,把轻微的痛苦当成最高的享受,这就是所谓众生的颠倒。例如你去按摩很舒服,其实按摩是轻轻打你,打重了你就痛苦了。所以说世间一切皆苦,没有错,没有说谎,懂得如此,才真正解脱得道,离开一切苦得究竟乐,这是佛法的真义。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如果抽出《维摩诘经》这一句话来考试,同学们要吃苦头了。大家都会念《心经》,对不对?其中有「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同这句话一样,包括了十二因缘。你们十二因缘记得清楚吗?高级班的同学应该一问就答得出来。如果连这些基础的名词次序都背不出,还觉得自己学问思想非常高,那才是莫名其妙。  恐怕有些居士不了解十二因缘,我们再把它写出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现在黑板上写成横的一条,其实应该写成圆圈,以无明作起点,这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管三世,前生、现在、来生。大家谁记得妈妈没有生你之前在哪里?都记不得了。现在把过去切开,一个人一念之间来投胎,生不知从哪里来,死了会去到哪里,有没有把握?也不知道,统统是无明,就是莫名其妙,就是混蛋,就是胡涂。不要说生死哪里来去了,你们明天早上醒来的第一念会是什么,你有把握没有?绝对没有把握!那个念头怎么来怎么去都不知道,所以叫作无明,这是道理上的无明,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光明,没有智慧,一团黑暗。  一切众生是怎么来投胎的?就是行,行就是动,念头一动就来了。这个动力的前面是无明,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样动的。如果明了就不是十二因缘,是得菩提了。贪瞋痴慢疑,一切大烦恼、小烦恼、随烦恼,统统是一念无明。有念,生命这一念不知道何处来就是无明。佛经说:「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人发了脾气,起瞋心,就有障碍了。又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怨天怨地,愤世嫉俗,对任何人都不满,对环境也不满,种种埋怨都是瞋念。有很多人学佛,佛经读得很熟,佛学也讲得很好,文章也写得很好,样样都会,但是事情来了就不行了,结果是在那里自欺欺人。贪瞋痴当中,瞋是最大的无明。  小说《济公传》中写到,济颠和尚有天喝醉了,半夜里起来就大叫,「唉哟!不得了!无明发啰!」把大家都吵醒了,众和尚要追打他,他就跑,结果回头一看,庙子失火烧光了。原来他是要告诉大家,火要来了,又不好明讲。  火就是瞋心,瞋心就是无明。无明缘行,我们投胎的动力是行阴。你们打坐念佛为什么杂念妄想去不掉?现在应该知道了吧!我已经讲明了嘛!因为行阴没有停止啊!它永远都在动,没有办法,等于我们睡觉时血液循环没有停止。我们不能得定,不能专一,就因为行阴的力量大得很。  无明缘行,一念无明引起这一股念力,它动性不停。行缘识,一有行动又引起中阴的意识,我们思想意识不能停,因为行阴动了,缘就是连锁的关系,一个抓住一个,一个抓住一个。中阴意识看到男女两个有缘的,三缘和合入胎了。识缘名色,一般人称名色就是胎儿,因为四大就是色,变成了有形的肉体。名色缘六入,胎儿在母体中起变化,有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入,有了生命。六入缘触,触是内外接触起了知觉感觉的作用。触是身根来的,有了身体就有感受,譬如穿了衣服觉得冷或热,是触。触缘受,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触是讲起作用,你两手合拢来感觉到是触,你手合拢觉得暖还是冷,到心里头去了,身心两个发生关系,那是受。  感与受不同,那能够感的是触,受是连到心理。触法有时不一定连到心理,也就是生理上叫触,可以说是医学上讲神经的反应。如果我们某一部分神经麻痹,神经反应我们感觉不到,但那没有麻痹的神经还活着的,触法还在,只是你心里可没有受了,所以触跟受是不同的,否则会觉得差不多。因为受,好受的就爱,受缘爱,爱得要死就要抓住。爱缘取,我要这个茶杯、这个手表,要抓。这世界上越抓紧就越会飞掉,求不得苦嘛!人生有八苦。你越想求它,它越厉害,同物理一样,向心力有多强,离心力就有多强。天下事有时你不想抓它,它偏跑来了。  爱别离苦的背面就是怨憎会苦,你不要的它偏来,你不愿意见的人,一转弯就碰见,跑到厕所里还碰见哩!喜欢看到的人偏偏写信不回,电话不接,是不是?人生就是这样。  取缘有,因为抓住有,所以构成了偶然暂时属于你的,这就是有。其实没有真的有,一定会散去的。所谓「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爬高了一定要下来的。东西啊!钱啊!累积多了一定散掉用掉,很多钱也是替别人累积,儿女也是别人啊!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只要有生命,总有一天会死亡的,所以有是抓不住的。有缘生,生缘老死。死了呢?一念无明,无明缘行,又来投胎了,这叫十二因缘,是圆圈。  所以要想修行得道,就要断无明,也就是要断见思二惑,断惑就证真,证到真如就得道了。所以基本上无明一念空掉就得道了,以小乘来讲就得阿罗汉了。大乘的菩萨还要进一步做到《心经》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你以为切断就得道了吗?错了,那是小乘偶然的,等于「抽刀断水水更流」,是假的空。大乘菩萨毕竟空,不须要断去无明。所以断惑证真是小乘法门,大乘菩萨没有讲断,非断非常。无明没有断,而是转无明而成真如,转识成智。因为无明本身是空的,它不停留的,用不着断它。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所谓尽就是断,不须要断就空了。《心经》这一段一路无到底,「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就是菩萨境界。  维摩居士这里也讲:「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你这才会晓得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一念无明怎么样缘起而来?它自性本空,不要你去空它的,本来不存在。所以「缘起是道场」,十二因缘同无明,乃至最后老死皆无尽,不须要你去断它,是它来空你。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小乘的修法是要断一切烦恼,断惑证真。维摩居士说烦恼本身就是道场,因为烦恼本空嘛!烦恼是心态的相状,你不被现象所述住,那个心态是本来清净,本来是实相,你知道如实。所以「烦恼即菩提」这句话,也在《维摩诘经》里。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他说,不用离开一切众生,众生主要指人类社会。你要跳出红尘,离开这个社会,你想躲到哪里去?你说自己什么都不要了,只要青山绿水,自以为很解脱,但是都被这些颜色困住了,是更红的红尘。众生世界本身就是道场,用不着逃避。如果没有众生,也不须要成佛了。既然没有众生,自然不须要度众生了,何必成什么佛呢?有人感叹这个世界太乱,我说就因为世界乱你才有事可做,世界不乱你还有屁用?因为有众生所以才要成佛度众生嘛!没有众生你成佛干什么?没有对象了嘛!  「一切法是道场,如诸法空故。」一切法包括了魔法、外道法。如果魔法、外道法不在一切法之内,逻辑上这一切法就不能叫一切了。善法、恶法、有为法、无为法……无法而不在内,才叫一切法,而一切法皆是道场,因为一切法自性本空。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学宗教的人都很迷信的,讲有魔啊!有鬼啊!什么道高一尺魔高丈,说得像真的一样。实际上魔在哪里?魔都在你心中,是自己捣鬼。所以说起心动念就叫做天魔,如你硬压下念头,不起心动念就是阴魔。或起不起,有时有念有时又好像无念,就是烦恼魔。什么是或起不起?就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清代有个文人蒋坦,有天听见雨打芭蕉,心绪凄迷,就在花园的芭蕉叶上写了一个句子:「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有位小姐看到了,就接着写:「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其实,人生境界不管出家的在家的,都是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所以一切都是自造的。  《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头上被观世音数了个金箍,最怕唐僧念紧箍咒,一念咒孙悟空就头痛,只好听话了。最后到了西天,唐僧也取了经了,孙悟空一想,头上的金箍还没取下,就跑去找如来佛,请佛帮他取下来。佛就笑了,问他:「猴子,是谁给你戴上这个金箍啊?」孙悟空答:「是观世音啊!」佛要他摸摸自己的头上是否有个金箍,孙悟空一模,真的,本来就没有戴上。这就是「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孙悟空因此大悟,猴子就成佛了。人生这个头痛的圈圈都是自己戴的,每个人没事还要想个办法,找个圈圈戴到头上,戴上之后,头痛极了,好烦恼啊!然后想尽办法把这圈圈脱掉,还告诉人自己本事多大,能脱下这个圈圈。脱掉了不到三天,头不痛了,人就不舒服了,又来一个圈圈把头套上去。  讲回到降魔,哪里是魔?你以为打坐看到可怕的鬼是魔吗?那些魔都不可怕,就算那个魔要吃你,你给它吃下肚,两手一抠,不就抠了个窟窿出来了吗?孙悟空最惯用这个办法的,被吃下去,一捅就出来了。被鬼弄死了也好嘛!死了找他变鬼跟他打一架。这没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自己心中之魔,烦恼魔。唉!种了芭蕉,又怨芭蕉。这个很难办。所以维摩居士说「降魔是道场」,什么是真降魔?就是不动念,「不倾动故」。你不去种芭蕉,当然就不怨芭蕉了嘛!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跳出三界,你去哪一界啊?是第四界、第五界,还是第六界?智不住三界,悲不入涅盘。已经跳出来的人自由自在,来去自由。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诸佛菩萨说法如狮子之吼,狮子为百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都为之头痛脑裂,所以常比喻诸佛菩萨的说法是狮子之吼,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诸佛菩萨说法说真理讲正道都没有恐惧。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18
正序
倒序
南怀瑾讲维摩
南怀瑾讲维摩-2
南怀瑾讲维摩-3
南怀瑾讲维摩-4
南怀瑾讲维摩-5
南怀瑾讲维摩-6
南怀瑾讲维摩-7
南怀瑾讲维摩-8
南怀瑾讲维摩-9
南怀瑾讲维摩-10
南怀瑾讲维摩-11
南怀瑾讲维摩-12
南怀瑾讲维摩-13
南怀瑾讲维摩-14
南怀瑾讲维摩-15
南怀瑾讲维摩-16
南怀瑾讲维摩-17
南怀瑾讲维摩-18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南怀瑾讲维摩
南怀瑾讲维摩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