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祥禅的知与行~一九九一年五月三日应北京大学之邀说法记录介绍词: 我们很高兴能请到台湾中华禅学会的导师 耕云先生,来跟我们座谈。 禅学会的宗旨是很符合现代社会人心的。在禅学会成立缘起里面说:"我们今天尽管利用厚生、成就空前,物质文明,亘古未有,但是富足的生活享受,毕竟填补不了心灵的空虚。"因此 耕云先生希望用安祥禅来改变现代社会大众心灵的以及生理的不协调。所以中华禅学会的宗旨是:"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弘扬正法,普利群生。以禅会友,砥砺共进;上成下化,严土熟生。" 耕云先生的禅学讲话,已经陆续在大陆发行。《安祥集》这本书,经由河北佛教协会、上海佛教协会、三联书店的印刷发行,现在已经有好多种版本了,几万册的书,在短期内就被索阅一空。目前 耕云先生的另外两本禅学讲话《迈向生命的圆满》、《不二法门》也都在出版、赠送中,引起大陆许多佛学研究者以及一般大众对禅的兴趣,并纷纷撰文发表读后感。今天能请到 耕云先生来介绍他的安祥禅,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让我们热烈地欢迎 耕云先生。(北京大学禅学研究会会长楼宇烈)耕云导师开示:一、禅与幽默感 说到禅,每个人不管你有多么高的才智,都会有一点壁立万仞、高不可及、甚至是铜墙铁壁、无门可入的感觉。比如问:"什么是佛?""干屎橛!"这是什么话?完全反逻辑。为什么?因为中国自唐朝以后到宋朝,我们的国家每年用巨量的金钱去购买和平,结果受剥削的总是人民;到了元、明、清各朝代,更是每况愈下,人民受压迫与剥削,所以普遍贫穷。各位没感觉到,我小的时候就感觉得到,农村是不讲营养的,外国人拿牛奶当饮料,中国人只能用碳水化合物维持生命,得到热量而已。不但中国人的体格越来越瘦小,连中国人的幽默感也逐渐消失,所以对禅就更加陌生了。 为了这个理由,有些人就说:"禅,大概是深山古刹、高僧或者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品,跟我们市井小民不发生关联,禅是不属于我们的。"其实错了!佛说法,不是为佛说的,佛说法是为众生说的。佛没念过《金刚经》,孔子也没念过《论语》,佛法是为我们说的,我们为什么不懂呢?因为我们缺少幽默感。我举个例子一说,你就明白;你若不明白,表示你缺少幽默感。有人问赵州禅师:"你的老师是不是南泉?"赵州说:"镇州出大萝卜。"这位先生参(想)了两三个月,参不出道理来,其实这个根本不用参。比方说,有人问你:"你在北京大学读书对不对?"你跟他说:"天津出鸭梨。"这是什么话呢?是说这件事谁都知道,你还用得着问吗?这是一种幽默感。还有一个和尚问他的老师省念禅师:"临济那么说,你怎么这么说呢?"他说:"家家门前火把子"。每家门前挂个火把,那个时候没有电灯,有必要时每家门前就挂个火把。就是说"各人照各人的,自家照自家的,你管他干什么?"这都是幽默话。有的是"歇后语",有的是"全提",什么叫"全提"呀?就是一下子把整个法的内容都拿出来了,这叫"全提"。 有的时候禅师以有言代替无言:"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你问外面那根柱子。"那根柱子有什么话说呀?你说了等于没说嘛!"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说了也等于没说。有的时候以无言显示有言:"什么是佛?"这个是"没说话",他不开口,只竖一指;有的时候把他的拂尘竖起来,这个是"无言"。假如要写成论文,恐怕十万字也容不下。这是禅的风格、禅的幽默,超乎一般人的常情。 你看!云门宗的开宗祖师云门文偃禅师,他是追随陈睦州,跟陈睦州学"法",他每次去问法都是问道理,云门当初认为"法"就是道理。他每次问陈睦州,陈睦州都躲起来,把门关上不出来。云门一看这样,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对策,趁着陈睦州还没有关门,他把脚先伸进去,陈睦州照样关门,就把云门的脚压瘸了,因此云门禅师终其一生是个瘸子,云门这时候大声地说:"你把我的脚压坏了没关系,你还是要给我说。"于是陈睦州说了五个字:"秦、时、度、轹、钻"。这五个字排列组合,可以得一百二十句,这一百二十句当中哪一句都找不出什么道理来,你怎么找也找不出一个道理来,云门因而当下大悟。后来的人,成千上万乃至于十万百万的人参禅,把这个公案参了一辈子没悟,浪费了生命。他们拼命地想把它解开,这个叫"锯解秤锤";秤锤外面是铁,他不相信,他要锯,锯开了,里面还是铁;纵然你锯开了,里面还是铁。 禅,你若说道理,你就是口头禅;你若用你的小聪明去猜,你就是野狐禅;你若文字写得通而没有正受,你就是文字禅。所以禅对一般缺少幽默感的人来讲,是有点儿距离,所以很多人参禅不入。古德说"禅是金屎法",它既是黄金又是大便。你若参透了,它一文不值;你若参不透,高贵无比。二、安祥禅是什么? 因为这个原因,我就树立了一个安祥禅。"安祥禅"把部分禅的内涵变成外举,要你知道只要你心"安"则"祥",要你知道"求心安"。很多人不"求心安",当时逞一时之快,做了事、说了话,后患无穷,这件事情一年半载还消化不完,就成了障碍,影响了健康,所以我说"安祥禅"。 很多人问:"安祥禅是个什么?"我们有一首《安祥歌》,各位听了以后,就会知道"安祥禅是什么"了,但是它起码的涵义是"心安则祥"。 我现在最担心一件事,外面的反应愈来愈叫我担心。有人说"安祥禅治好了我的神经病",有的人说"我读了十几遍《安祥集》,坐骨神经痛不药而愈";我不是耶稣,没有那回事。但是,安祥禅起码可以在血肉现实的人生里生根,所以我常常讲做人的道理。古人说:"欲除烦恼先学佛。"那你的烦恼从哪里来呢?"从人来"。如果没有人的话,你会烦恼吗?你充其量只会无聊,你不可能烦恼。因为你看到别人不顺眼、说话不礼貌或者态度太离谱,所以你就生气了。因此人们惯常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愚不可及",这叫"无明"。所以我就把禅的百分比并不高的内涵,变成了祖师禅的外举,给它安上"安祥"两个字。这是一种尝试,我感觉到时代不同了,你再把古老的祖师禅拿来今天运用,恐怕不容易相应。三、安祥禅的特质 禅,有"安祥禅",有"观心禅"。"观心",恐怕耐烦的人不多,观心有很多层次。如果你认为祖师禅要参话头,参到像虚云老和尚一样,把开水往手上倒,那还不要紧;若是你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汽车不是汽车,见楼梯不是楼梯",这事儿很麻烦,我有刑事责任。所以未来的禅,应该是人间的禅、大众的禅。 古时候参禅的人,俗人不多;现在真正参禅的人,俗人比较多,尤其是知识分子。我为了适应现在的环境而提出安祥禅,安祥禅不必持斋、念佛、拜拜,你昨天怎么过活,今天还是那样生活;人家能吃的,只要不是毒药,你也能吃;唯一要守的是:"不可告人之事不可做,也不能想"。像这样学的话,有没有人成功呢?当然有!否则我们安祥禅老早就收摊子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所有平凡的、普通的、过家庭生活的人,乃至于读书的人都来学禅。四、安祥是统一、调和的心态 而"安祥"的心态如何呢?安祥是一种统一的、调和的心态。一种统一的心态最为可贵;很多人光思想不要结论,以坐着冥想为享受,那么想多了以后,就疲劳了。什么东西疲劳?就是说你想一个问题,七八个问题一起来了,所以别人问你东,你答西,这就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是多头意识,这是心灵不统一的害处。那么心灵统一的好处呢?说你平常没事,你精神统一,不要分散;遇到任何事情,你没有第二念,你只有一念,集中不分散。任何人只要把心灵集中,形成一个焦点的时候,在那个焦点上就会冒出智慧的火花,就会发挥出生命的潜力。爱迪生只受了两年家教,却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为什么?车长把他耳朵打聋了,他还是在研究,他不是功利主义说"研究了,我赚钱",也不是说"我有这个学术,我有这个基础",而是因为"我爱这个东西",全心全意集中到一点上,一定要玩这个东西,所以他成功了。 我们很多人的一生,是自己埋没了自己。我们常常发牢骚说:"国家对不起我,社会对不起我,家庭对不起我,老师、朋友对不起我。"其实是你自己对不起自己。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佛说"众生与佛平等",如果你把所有多余的东西 ── 那些邪思、妄想都丢掉,你的心磊落光明,做事情不用担心涉及私欲、私我,这样子就与佛所说的吻合了。用私我的话,就会自我保有,白天怕人,晚上怕鬼,占有欲、支配欲、领袖欲都来了。你说这些东西,对你有什么用呢?并没有什么用处。什么东西能解决这些人生苦乐的问题呢?只有安祥禅。因为就一般的根器来说,理解祖师禅很难,还是循序渐进,先接受安祥禅较为稳妥。五、如何契入安祥禅? 至于说"安祥禅",它是佛法。安祥禅既然是佛法,那么如何将它贯注在日常生活中,让它在血肉的现实生活里生根呢? (一) 以"缘起性空"为正见的基础 第一步,就要以"缘起性空"为正见的基础。人没有正见,他的行为就错。因为"思想决定方向,认识指导行为",如果你没有正见,你哪里会有正确的行为?所以佛法不"空"。大家都说"空"──"天也空,地也空",一切都"空",而越空越消极,越消极越"不空",因为烦恼不空啊!所以"恶取空见"是错误的。佛法的"空",不是"没有",佛法的"空"是具备无限发展、活动的空间,它具备无限创造、创生的可能。你想一想,如果你没有空间,你能干什么?这个杯子若不空,一块瓷摆在这儿,有什么用?你做的船若不空,而且不要轮子,也不要机器......,什么东西都不要,只用钢铁来造,船一下水就沉了。你说喇叭,它不空,吹得响吗?你随便拿一块铜当喇叭来吹,吹不响,因为它不空嘛。所以说"空"是万有之"体","空"是万有之"用"。 为什么会说"空"?因为有个"缘起"。什么叫"缘起"?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缘"就是条件,说宇宙一切的东西都是条件的假合,这许多的条件互相依存,此有故彼有。当这些条件离开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 我不必说得太复杂,宇宙从浩瀚的星海到一个最小的原子,它都是条件组合的,它都不是单一的。就科学的眼光来看,所谓的"单一",就是不存在。你试把原子的电子、中子、质子分开看看,它能存在吗?它不就"空"了吗?它既然一离开就"空",那它的素材就是"空"。万物以"空"为素材,"空"能创造一切,显然"空"就是"不空";"空"是象征无限发展的余地、无限创造的势能,哪里是"没有"呢?我们用得着消极吗?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一切都是条件的假合,一切都是条件的组成,此有故彼有,我在故你在",所以人要团结、和谐、包容。 有了这个"缘起"的认识,大家就知道我们小的时候读化学,说"分得不能再分,小得不能再小,就叫分子",那是不对的;分子也是假合的,再分下去,它也不存在。谁若说"原子是永恒的"或"抽掉它的质子,电子和中子还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缘起"就是条件的构成,就是"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一种初动力,加上许多条件,组成一个事物,它的当体就是空,因为它没有原本如此、永恒如此的条件,也不具备这个条件。原本没有,毕竟"空",最后还是"空"。 你若了解了"空"义,然后才认识佛法,然后才了解佛法不是个消极的东西,它非常积极,而且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帮助,对我们研究学问也有莫大的启发力。如果我鼓足勇气、勉强给它下个界说,"空"是什么?"空"是宇宙万有的本质,宇宙万有从空里来,又回到空里去,所以我们画个圆来代表。就佛法的眼光来看,没有矛盾,都是统一的。比方说各位早上起床是休息的终点,在休息的终点的同时,也是你工作和学习的起点,它是个圆(你把两个点放大,它就是个圆),宇宙的一切都可以作如是观。 "空"是什么?"空"是万有的素材;"缘"是什么?"缘"是创造的手段;也就是说"缘"就是条件,条件就是创造的手段。音乐家用几个简单的音符,谱出了不朽的乐章;画家用简单的线条和色调,勾画出绚丽的画面;建筑家用"力学的结构",完成了宏伟的建筑;科学家用三个中子打进铀二三五,变成铀二三八,产生了核子的连锁分裂。这些都是条件,你增加一个条件,产生什么结果;抽出一个条件,产生什么结果;它不同的条件创造出不同的形态与功能,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整个社会,乃至于政府、政治学、数学的排列组合......,也都是条件的问题。 因此,我们就了解"缘"的重要性了。譬如甲乙两个人同时想找一块地种菜,甲选择到市郊,在两栋大楼中间;乙不怕累,他挑的地稍微远一点,虽然运输不方便,但是比较可靠。自然齐一律(同因一定同果)是逻辑学的重要的规律,但是它并不可靠、不完备,而佛法是讲因缘 ── 动机、条件,既可靠又完备。甲种的地,因为在两栋大楼中间,采光不好;乙的地远一点,四面都是空地,采光良好,水土保持、防虫、施肥......都很好;到了收获的时候,甲收获的不是蔬菜,是"豆芽",因为没有阳光,它就黄黄的,乙收获的则是正常、健康的蔬菜。所以同因未必同果,一定要同因、同缘才会同果。 就我们做人来说,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不了解"缘生"义、不了解"缘起";我们找出我们的条件,把我们不健全的条件抽出去,人就很快乐了。"缘起"── 条件具备了,它出生了;"缘灭"── 条件分离了,它消失了,这就是"缘起缘灭",这个"缘"很重要。而"缘生可贵"是说"条件齐备是很难的",说"万事具备,只差东风",差了东风,这个胜仗就打不完了。所以我们要学禅,禅是佛法,修学所有的佛法不可不认识"缘生"。没有"缘生",就没有"真空",因为"真空",它才"妙有"。你若像"顽空"说空、空、空,这也空,那也空,那你口袋里的钱给我行不行?不行!因为那是"空"的。所以要认识"空",要以"缘起性空"为基础,建立"正见",发为"正行"。 (二) 以"认识自己"为学佛的起点 第二个认识,就是要认识自己。参禅就是认识自己,不是认识佛,因为你就是佛。你说你不是佛,那是自我否定。佛是什么?佛就是"觉"。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这禅师揍了他一拳,他不明白,还说:"你这老小子!你再揍我,我告你!" 说到认识自己,自己有两个层面,真正的自己应该是自己的心灵,所以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说:"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说国家是人民的累积,而人是心灵的工具。人都是受思想的支配,当然是心灵的工具。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我们自己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灵;若要认识肉体,我们没有办法认识得到,要找医生做健康检查。我们自己有两个层面,佛经上说得很清楚,我在这里若专用名相,对各位也许感觉陌生,我们古话今说,我们自己的心有两个心,第一个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假心;第二个"婴儿房"的心,是相似真心。为什么不说它全等呢?因为它一出生就不全等了,只有佛才正等正觉,正确地全等于真实的心,他的觉受就是正觉,而我们是恶觉受。 心有真心,有假心。我们学哲学的人都知道"真实的,是原本的;真理只能发现,不能创造",谁能创造真理呢?只能发现而已。"真实的"既然是"原本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心是怎么形成的呢?就佛法来讲,就是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加上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这个"色",大家知道它就是物质,声音、香味、接触,法呢?就是一切理则、一切道理、一切事物,广义地说,我们活在这个法界,一切都是法。这种六尘堆积在我们心的表面,就形成我们"后有的心",于是我们的"般若"就窒息了;由这个"后有的心"来操纵我们的肉体,就容易产生惯性。马克思讲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个是不顶正确的。你想一想,如果你一生下来,把你摆在一个任何人不见的地方,把眼睛捂起来,任何人不见,任何声音听不到,你饿了就吃,你长到二三十岁,你一定是个白痴,你什么都不懂,看到高压电你去拉它,看到了火车你去拦它。若没有存在,你怎么有意识呢?而这个意识是后有的,是因存在而有。原本的心是不因存在而有,黑格尔讲"认识决定存在",这也是荒谬绝伦的。若是真正的心,它无可认识,一切是它自己,它认识什么?没有认识的对象,"离能所",没有能知,没有所知。所以我们要下一番功夫,认识哪个是真正的自己。"真实的是原本如此的",真实的一定是永恒的。有人说"人死如灯灭",这是错误的。"无风不起浪",必定有个东西才能形成生命,任何东西都有素材。因此,我们要一方面认识自己,一方面彻底地认识你父母未生以前的生命的属性。 "人身难得",人身的确难得,只有人才能成佛,其他的动物不能成佛。难道说佛法不平等吗?不是!因为条件不够,我们学法是讲因缘的,是"缘不具"── 条件不具足。为什么一般的动物"缘不具"呢?因为我们人的头脑有本能,这是跟动物相同的;运动,也是跟动物相同的,我们人也有运动功能;感情,我们跟动物都有,但是动物的感情没有人的感情深,动物的感情不够深。说到理智与思维,除了人,动物都没有。没有理智与思维,是没有办法学佛的,所以人身难得。你纵然跟佛生在同一个时代,如果你没有理智与思维能力,就不能判别、辨别是非、真假、正邪、好坏......,你不具备这个起码的条件,你也不能成佛。 首先我们要谈谈认识自己,而认识自己的方法就是反省。反顺序地去反省,今天反省昨天,今年反省去年......,依照着反时针的方向,一直反省到你出生。即使你记不得,也不要急,不要订进度,有时间你就反省,反省到恰当的时候,会想起你妈妈生你的状况。我说这个话,各位听了会笑,说:"这个可能吗?"我这个人从来不说自己做不到的事,我也不指引别人走自己没有走过的路,这个是可能的。 第二个,反省可以彻底认识自己 ── 假我的自己(也就是说支配你过去行为的表面意识),找出你的缺点。如果我们把因缘论深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必须承认、也可以证实"错误与烦恼同在,毁灭与罪恶同步"。你活在错误里,不可能活在快乐里;你走向罪恶,绝不是走向永恒。所以我们要跟错误绝缘,若不摆脱错误,对学佛而言,是个大障碍,就会产生业障。什么叫"业"?比方一个公司、个体户一年的经营的总和,这个叫"业绩";这个总和若是好,就赚钱;若是坏,就赔钱。我们人也是这样的,假如我们累积了太多的错误、罪过(不能说罪恶,若是罪恶的话,那法院老早就办人了,就是光从错误和罪过来看的话),一定活得坐立不安和烦恼,那生活对你形成一种煎熬,生存对你形成一种惩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缘起缘灭、缘生的道理里面抽出那些错误的、不必要的条件,然后走出错误,人就无罪一身轻,身心愉快。假如你要以非为是,坚持错误,为自己辩护,也对,但是你活得不潇洒、不自在、不爽快。所以我们要想把佛法深植在日常生活当中,那就要做认识自己的功课。 (三) 以"心安无愧"为人生的取向 如何做认识自己的功课呢?如果我们要想做到刚才我所说的"无罪一身轻",那我们就必须要有一个方向,把人生的方向定在取向于"唯求心安、心安无愧",做任何事都是心安无愧、磊落光明。我们工作用功利主义,做人决不能用功利主义,因为人生有些事情最可贵的并不是金钱。我在禅学会里常说:"物质的满足、地位的荣宠,绝不能填补心灵的空虚。"所以我们就要以"心安无愧"作为人生的取向。立天先生那一天跟我说:"二祖老早就留下了榜样。"二祖去学法,达摩祖师问他说:"你求什么?"他说:"我唯求心安。"人要心安很难,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付出才能获得,耕耘才能收获。如果你不求心安,你不把你那些使心不安的因素抽掉,你的心不可能安。 (四) 以"和谐的家庭"作为参禅的道场 第四,就是要以"和谐的家庭"作为参禅的道场。各位都知道,和尚参禅住在寺庙,而我们参禅要住在家里。我们若跟和尚一样,回到家里烧个香、敲敲打打,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那你修什么?如果我们家里不调和,一回到家,太太就瞪眼,先生就发牢骚,说"这个没做好,那个......",那我们修什么?不但如此,一个不调和的家庭,婆婆跟媳妇不调和,先生跟太太不调和,这是很害人的;家庭不调和的话,小孩子睡觉就会发郁闷,睡到半夜会起来坐着哭,有的时候他会哭的,因此就伤害了家庭,你不要再奢言修道了,所以家庭要先调和。 家是很可贵的,家是草昧与文明的分水岭。有了家,人才有尊严;没有家,人们相聚而麀,跟野兽又有什么差别呢?家也是伦理道德的根源,没有家哪有什么伦理?有了家,才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子有亲、夫妇有义,没有家就没有伦理。家是人类值得骄傲的,家是人类负责任、尽义务的起点。有了家,人才顶天立地。家也是圣贤豪杰的温床,一个好家庭养出一个圣贤豪杰,一个坏家庭养出一个败类。 所以要想修行,先要使家庭和睦,亦即所谓的"和谐家庭"。什么叫"和"?"和而不同"。若是"同",就不叫"和"了,那叫"齐"。是说每个人不同,个性、脾气、嗜好都不同,而且能够调和,好像小提琴的四重奏,音阶不同,听起来很好听、很和谐,这个才叫音乐。这样的家庭才能使人有营养,使孩子能够发展正常,使自己的心灵安适,这样才能谈到修道。"谐"就是一种协力,"谐"就是一种成功,"谐"也等于合唱 ── 四部合唱,音阶不同,高低声音不同,但是它组合得非常和谐,非常理想、配合。这个最大的关键是人们常犯这样的毛病,总是说人家不对、人家缺点太多,不肯反顾自己,好比乌鸦站在猪的身上,说这个家伙好黑喔!没有想到自己不但黑,而且黑得发亮。所以要常常找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言行,然后做家庭的榜样,久久以爱心指引家庭。而且一个和谐的家庭,也是人生的避风港,当你遇到挫折、受到委屈,只有家里最温暖。如果你不把家庭关系处理好,铁定修不成功。我是讲人间佛法,不是讲深山古刹的佛法。 (五) 以"发长远心"为成佛的条件 第五,要发长远心。什么叫长远心呢?一般人的个性,我当然不是说各位,我是说包括我自己在内,一般人的个性总希望他不耕耘只收获,不努力只成功,不修行只成佛,不付出只获得,这就太离谱了。有的人去修行,修了一阵子,修到一个阶段,看起来没有什么效用,就算了。各位,罗马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你用个三年五载,就是说要发长远心,说"这是我生命的营养,纵然我不成佛,我每天吸收营养,对心的健康有益",这样子才对。修行要发长远心,不可以求速效,因为这个是最伟大的事,这个是永恒的事、一了百了的事,你求速效求不到的,你怎么可能短期间就能成佛呢?你看六祖见了五祖一面,就成为祖师、见性,那他不是今生修的。 如果在这里说明生命的状况,很长,牵涉很广。我在这里简单地说,佛法讲"自他不二、生佛平等",是说原本的你,不是说被六尘蒙盖的你。为什么"众生皆佛"?为什么"自他不二"?在佛法里所说的"大圆觉海"里面的"生命之海",比方说"海"当然有水,所有的水分子都是氢二氧,所以每个氢二氧不是相似,不是相等,而是全同。等到它离开生命之海,随缘漂流,有的到了化粪池,有的成了矿泉水,这就难讲了。所以生命"多即一,一即多"、"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佛法可以用哲学来讲。 (六) 以"明心见性"为学佛的目的 第六,就是要"明心见性"。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明心",如何"明心"呢?刚才我讲过心有多种,有的物种共性,有的物种不共性;有"后有的心",有"原本的心",这个不难理解。而见性更简单,你想一想:"火性是热的,火急遽氧化;水性是湿的,不管它固体、气体、液体都是湿,湿性不变。那么众生皆有佛性,生命的属性是什么?"各位空闲的时候,凭各位的学识那么好,有那么好的学术基础、思想方法的素养,我相信只要慢慢去参详、琢磨,是不难明白的。"火的属性热,水的属性湿",生命的属性也是一个字,你慢慢琢磨,你就去参。你参到时候,这个参不用急,只要你"必有事焉而毋忘",不要忘记有这么一个课题在,有空就琢磨、琢磨,一旦你琢磨透了,就是"桶底脱落",挑水的桶子解掉了。你就见到这一切完全是假象,佛法讲的千真万确,你就认同佛法了,因为你亲自看到了。见性不是什么很玄奥的东西,非常简单。我今天的讲法,都把最复杂的变成最单纯的了,我把它的装饰、花衬都去掉了,更简单了 ──"水是湿的,火是热的,生命的属性是什么?"你去琢磨,就可以了。 (七) 以"秒秒安祥"为成佛的正行 最后一点,就要秒秒安祥,每一秒钟都保持安祥的心态。"修道"这件事,跟"明道"不同,所谓"明道易,修道难",你要想知道它,还比较容易,你要想去修行进入"实地",到了冷暖自知的程度,那就需要有点耐心。这个耐心,古人说得太多,说"如炉炼丹",过去道教炼丹,一熄火,这炉丹就废了 ──"火一熄,丹就坏"。又说"如鸡孵卵",母鸡孵小鸡,孵三天,出去散步两天,就孵不出小鸡来,变成一窝坏蛋。所以我们对于"安祥"也要秒秒保持,不要让它出现断层,中间No Space(没有空隙),这样的话,你才可望成功。 修行成功有什么重要呢?我可以坦白地告诉各位,除了禅学,人类就没有再进化的可能。因为到了下个世纪,人类对于伦理观念、男女观念,几乎是不存在了,即或有结婚的仪式,可能一个人一生结婚、离婚三十次、四十次,都是平常的事,这个时代很快就会来临。我们要巩固人的尊严,争取人的进化、再进化,就要学禅。六、修学安祥禅的前提:净化自己 学禅为什么一定要消除你的错误以提升素质呢?古人说"为学大用在能变化气质",孔子在《论语》上也说"绘事后素",绘画是在选择好的素材以后的事,你没有好的素材(古人用绢,也就是说没有好的绢)、好的颜料和好的画笔,画不出好的画,所以人的素质很重要。人为什么要摆脱错误、摆脱罪恶?为什么要提高素质?你不提高素质的话,你也没有办法学佛。比方说,我们用铅、用锡做导线,电量一高,它就烧断了,所以用它做保险丝,温度一高,保险丝先断嘛!如果用铁做导线,电阻大,电流消耗很多,电量再一高,它会发热,很危险。如果用白金做导线,电阻是有,但是很小,微乎其微,既不浪费电流,又是绝对安全。如果你用低级金属当导线,电阻太大,佛法不能进入你的心,即使勉强进入,对你还会造成伤害。比方说学许多宗派的人,再学其他的宗派还走火入魔,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呢?不是那个法不对,而是他本人的素质不对。所以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素质,先净化自己,勉为好人,然后我们才能够学安祥禅。七、安祥的实验 安祥是什么东西?它不是个理论。我们现在做个实验:"我现在一句话不说,你们也听不到,你们刚才听我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你们若是不信,再试试:"我刚才讲了些什么,你们能具体地提出来吗?""提不出来"。这不是各位看不起我、心不在焉,不是。各位若一定要我说"真实"的话,它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生心,它不污染你,它不会停留在你心的表层。 我们再做第二个实验:"我现在不讲话,各位找找看,你有没有烦恼?有没有任何念头?"你自己找找看。如果你没有念头,恭喜你,你已经得到安祥,得到心传了。 我们再做第三个测验:"你有没有感觉你现在好像喝了点酒一样?"事实上,你并没有喝酒;好像在做梦,好像喝了一点酒,这就是"醉三昧酒"──"三昧耶",您已经进入了安祥了。 如果您对我的三个测验都是肯定的,那么您已经进入"不二"的禅。禅的"以心传心",不是说废话。因为安祥禅的基本特色有两大力量,一个是亲和力,你若活在安祥禅里,过去你人缘不好,现在你会成为核心,因为没有外围,就不成为核心了。第二个,禅有同化力,它可以让别人的心变成自己的心,因为"自他不二"。"真实的"必然是立竿见影的。 三联书店印了一些小册子,很小,为什么呢?因为有人建议说:"我们因为上班,印得小一点,摆在口袋里,我们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看。" 我今天感觉到非常荣幸,得到各位的宠召,来就教于各位,我感到非常欢喜,我的报告到此结束。各位有什么指教的地方,我绝对虚心受教。 谢谢各位!佛法与国运~一九九一年七月应社会科学研究院之邀讲词各位先生:大家好! 我到这里来,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庭一样,感觉到非常亲切及温暖。 我是天津人,离北京很近,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和各位一同学习及领教,大家互相切磋,我认为这个机会非常珍贵。一、禅是纯中国的 佛法的兴衰,和国家的国运成正比。佛法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也是一种能源,尤其对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而言,我们应该提倡佛法,因为佛法是纯中国的。禅宗自达摩到中国以后,一花五叶,的确是纯中国的。 我们中国需要安定、要进步、要强大,非提倡禅宗不可。 我不是老王卖瓜说瓜甜,在座各位都可以当我的老师,都可以教我,我是来说实话,报告心得的。二、提高人的素质,其方法在"禅" 在这个地球上,如果没有人,任何事都不会发生;但是离开人,任何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是因人而发生的,所以问题也必须是依靠人而解决。只要掌握了人的条件,也就掌握了成功的钥匙。 社会主义是社会科学的结晶,它是政治伦理的升华,没有比社会主义的政治伦理表现得那么明显,那么强烈的。如果我详细说,那是班门弄斧。社会主义最大的关键是人的素质。如果不把人的素质提升,社会主义的最高水平、最高政治意境、最高的政治情感、最高的政治伦理,都不容易贯彻实现。人的水平不够,就产生障碍,就是"失"。 我小时候读过孔子的"大同"(《礼记礼运篇》),他说:"......男有分,女有归,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最后的结论:"......外户不闭,是谓大同。"这个境界多好!但是那要有条件,必须"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你若是没有这种道德水平,没有这种素质,就做不到"外户不闭"。所以提高人的素质,是国家建设成功的一个根本前提。而提高人的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禅"。 各位应知道,宋、明理学来自于禅。王阳明说:"我的良知犹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禅,是顿悟法门,从一个凡夫到顿悟成佛,很快!所以是圆顿教;既圆满又快速,从凡夫变成圣人,圣人就是有所不为,他是为天下而活,为国家而活,为人民而活,他不是为自己。大家学禅,有这种胸怀,有这种气质,中国一定会强,建设一定会突飞猛进。 这道理在哪里呢? 禅宗的基本前提在"求心安"。如二祖慧可大师见达摩,达摩说:"你求什么?"慧可说:"我唯求心安。" 六祖见五祖,五祖问:"你要求什么?"他说:"我唯求作佛,不求余物。" 你看这人的气质多么高尚,我只要求生命的觉醒,不要像一般的动物那样,糊里糊涂地只会发挥本能,自私自利。我要做一个生命觉醒的人,这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行径。 佛有十个名号,当中名号之一就是"丈夫";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能够顶天立地做大丈夫,然后才能成佛。"大丈夫"的定义,孟子说得很好:"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做一个现代人(不论男女)应该有的气概。 禅,到了六祖以后,可以说是超越的宗教,不崇拜偶像、不烧纸钱、不放鞭炮,而是自力成佛。 宗教是不究竟的,是人迷失了自我,而不能"时时自觉"时,才去找个信仰做依赖。三、宗教的种类 宗教的种类很多,在座各位很多是研究宗教的。世界上有多少种宗教?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分类来说,不外四种。 第一、是理智的宗教:像印度教、西方的神学院,研究宇宙的法则,研究神的存在,研究人生命的根源,这是非常理智的。但是他们有缺点,因为理智性的东西,流于冷漠和空虚,流于虚无主义,不切实际。所有的存在价值都建立在需要上,凡是不能构成国家的需要,不能构成社会的需要,不能构成人民需要的,都不可能在时间、空间里永久存在。所以理智的宗教,不合乎时代潮流。 第二、是情感的宗教:情感的宗教,以"信"为得救的条件,以升天国为目标。学佛的人,大多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目的。这和禅宗不同,禅宗完全靠自力,自我发掘,把被埋没的自己发掘出来。我时常说"人被别人埋没的很少,多半是自个儿埋没自个儿",用自己的错误跟缺点,把自己埋没了,自己所接触的六尘(所谓:色、声、香、味、触、法),把自个儿埋没了。学禅,即是从尘垢中把自己发掘出来,然后正确地认知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认识,还说要认识上帝、认识宇宙万物、认识真理,那是荒诞的。 禅的第一步是发掘自己、认识自己,然后肯定自己,肯定以后再净化自己。把自己那原本没有的、肮脏的、污染的去掉,把本有的心灵提升。当你提升了自己以后,然后自我完成,不必到天国去,不必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眼前当下,便是生命的永恒。 禅,包括了知、情、意三部分。知、情、意是西方学术的三大主流,在中国讲,只是一个字 ──"诚"字。一个人只要感情投入你的真理智,把你的理智固定在你所选定的一点上,你所投入的感情,就会产生意志力,然后在这一点上形成焦点,在这个焦点上,就会冒出智慧的火花,绽放出生命智慧的花朵。 中国儒家学术的特色,只是一个"诚"字。禅对"诚"表现得最具体、最完备。 感情宗教的优点,是能使人心灵得到慰藉。但它的缺点则是盲目冲动,历史上的宗教战争,就是情感冲动的结果。 第三、是肉体的宗教:如中古时期的清教徒。现在有些人把自己的手钉在十字架学耶稣,学耶稣是否这种学法呢?我们不讨论。还有人学瑜伽术,做各种的身印,把自己的肉体扭曲,头朝下,脚朝上走,这样是否正确?让我们联想到,在马祖道一禅师修行的时候,用传统的方法去打坐。南岳怀让大师,知道他是个法器,想接引他、点化他,没有机会,跟他说话他不理,叫他,他不答应,依然在那儿禅定。南岳禅师很幽默,拿个砖头在台阶上磨来磨去,制造噪音,使得马祖道一禅师坐不住了,他起来抗议说:"老法师!你磨砖头做什么?"他说:"我磨镜子。"马祖说:"磨砖头怎么能成镜子呢?"南岳问:"那你打坐干什么?"马祖说:"要成佛。"南岳说:"我若是磨砖头磨不成镜子,你打坐也坐不出佛来。"马祖问:"那怎么办呢?"南岳说:"比方牛拉车,车不走,你是打车?还是打牛?"马祖说:"当然是打牛。"南岳说:"你现在是在打车。" 这表示说:人修行,如果从肉体上下功夫,那是不对的,因为肉体是会坏的,肉体是六十兆细胞,是物质的堆积,没有什么道理。因为"思想决定人生,认识指导行为",不从认识上去端正,从思想上下功夫,专从肉体上追求,显然是不究竟的,只能增长无明,增加愚昧。 第四、是拜物的宗教:各位看看河北有拜五大家的 ── 胡、黄、灰、白、柳,拜动物的,还有拜大树公的、拜石头的。日本人更荒谬,拜生殖器。有些部落民族拜长虫。印度教地区,如果开车遇到牛,不能乱按喇叭,不然会引起公愤。像这些都很荒谬,都不适合我们现在的中国人,都不是中国人所需要的。 禅宗是生活的宗教,它是把最高的认识反应在日常生活之中。庞蕴居士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挑水、搬柴就是神通,你还要什么神通?他不是做白日梦,他是面对人生,活得非常好,践行中道。四、中道的践行 什么是践行中道?牺牲自我,成全别人,这不叫中道,这是偏激。中道就是我和你打交道,彼此获利,我不坑你、骗你,也不把我的利益建筑在你的损害上,而且也不会造成第三个人的损害。这种交易成了,就是中道。既不是碱性,也不是强酸,中性,没有伤害。五、推行禅的教化刻不容缓 今天,我们若不提倡禅宗,没有时间了。因此台湾一些志同道合的,要想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工作,想邀志愿相同、同见同行、见解相同的,一同来推动这个工作,来做对国家具体的贡献。因为再不推动,时间来不及了。现在世界上普遍有一股逆流出现,我相信以各位的智慧,以各位的学养,一定观察得出来,这个逆流,就是人类整个进化的逆流 ── 反净化,反扬弃,这个逆流是发生在人心。各位想想: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领域开拓,知识功能提升,但是没有人去研究,如何提升人的本质,如何净化人的心灵;也没有人去注意什么叫"是"?什么叫"非"?如何选择?什么叫"对"?什么叫"错"?什么叫"正"?什么叫"邪"?没有人注意这个问题,本末倒置的结果,把人们的苦加重;知识爆炸,并没有给人类造福,只有给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 现在是物质文明发达时期,物质的生产、物质的增加、物质的创造,都远非二三十年前可比。可是却没有人感谢、感恩和知足,也就是说今天这个现象,是生活跟欲望同步上升,生活好一点儿,欲望又提升了。而繁荣与罪恶同时滋长,社会越繁荣的国家,犯罪率越直线上升。也就是说一切学术、一切创造、一切发明、一切繁荣、一切水准都是为了罪恶而存在。那么人类的努力,岂不落空?一切努力的价值,岂不产生负值?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担心而应设法来扭转;扭转这个机势,唯有靠禅。因为禅不是迷信,坦白地说,禅是无神论者。 现在是科学时代,重实验,重功利,假如我们不推行禅,我们这个社会就无前途,这并非悲观的论调。禅是找出病根,全力治疗。如果不推行禅,这个社会成长的结果,就变成了泛功利主义,乃至于功利主义人格化了以后,除了功利,就没有人格。大家为了功利,不要良心,卖假药、卖假酒,别人死了,与我无关。贩卖人口,甚至绑票都会出现。要功利不要良心,还有人要功利不要命;绑票、抢劫、杀人,无所不为。这些人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有的还是博士。智慧型犯罪更难处理,更棘手。这些人为了功利连命都不要了;有的是为了功利不要脸,男盗女娼,工业社会先进国家,极为普遍。北欧的丹麦,那简直不成世界,人的尊严扫地。除了本能以外,看不出人的特质。这样的人跟一般动物有什么区别?假如我们不从根本上着眼,来改造这个社会,将来人类自个儿的智慧会毁灭了人类全体。 由于这种感受,我们才成立了禅学会,因为禅是自力的宗教,它不迷信,"以耕耘换取收获,以努力争取成功,以付出满足获得,以贡献赢得尊重",禅是这么一个超宗教的东西。六、禅的特色在一个"超"字 禅的特色在于一个"超"字,它是宗教,超宗教;是哲学,超哲学;是艺术,超艺术。禅的艺术,既具象又抽象;禅的哲学,既存在又超越;禅的语言,是语言而非语言。禅常常用语言表达非语言,以有言表达无言。什么是佛?"干屎橛"!这等于没说。这是逻辑而又超逻辑,你用逻辑去解释它,找不到答案。佛跟"干屎橛"不发生关联。有时以无言显有言,他不说话,但是你写篇论文,十万字都包括不了。 什么是佛?竖一个指头,他不言语,这是超宗教、超哲学、超艺术、超文化的表现,像苏东坡的"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这"别事"是什么?说来说去就这么两句话,但是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天天见,为什么今天特别"悠然"?禅是生命的源头活水,活在禅里边,你就天天成长,福德智慧成长,信心勇气成长。人若不突破自我,不战胜自我,他就没有智、仁、勇三达德,人生就不通畅,不通就不达,而智、仁、勇的反面就是愚昧。人做了很多事情都做得很愚昧,现代很多人反进化,很多事是残忍的,只顾自个儿,不顾别人。人也是很脆弱的,白天怕人,晚上怕鬼;鬼根本不存在,但是他害怕,自己吓自己。七、推行安祥禅的缘由 基于这种需要,基于我们基本的认知,所以我们不自量力,我们愿意全心全意推行安祥禅,让中国人希圣、希贤,人人都能够抗阻逆流,使它不在中国泛滥。 每个人都认为,人生最大的需要是"理智需要有寄托,热情能够充分发挥",而不全是物质的满足。这也是我们禅学会会友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能够发挥热情就高兴。我们像一头牛,你若挤出我的奶来,我非常感谢,绝不要你付款,你若不挤出来,我还很难受。这就是禅学会成立的动机。 今天有这么一个宝贵的时间,给各位讲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我的肺腑之言。谢谢各位!人身难得 正法难遇~一九八八年五月廿二日讲于台北市一、缘生可贵就是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有人叫我今天为大家讲"缘生可贵",我觉得这个题目不应该是由我来讲,应该由你们来讲才对。为什么?各位对于这句话应该要有这种深刻的感受。 什么叫"缘生可贵"?简单地说,就是"机缘难得"。 什么叫"缘生"?"缘"就是条件,如果有"因"没有"缘",它就不可能产生结果。假如我们有个动机想盖房子,这个动机需要许多条件来配合,需要土地、资金、设计、人工、监工、验收、规格检验......等等很多条件。如果你不具备这个条件,而只有这个动机,那是不会有结果的,因此这个"缘"非常可贵。而"缘"不是经常有的,稍纵即逝,所以又叫"机缘"。 天下的事都是一个"缘",如果没有"缘",任何事情都不能成立。佛法讲"因果",这个叫概说 ── 概略地说;如果是具说 ── 具体地说,则不是"因果",而是"因缘果"。我们在形式逻辑 ── 自然齐一律中也有因果律。 讲到缘生可贵,可以分两句话来说,第一,人身难得,第二,正法难遇,这两句话就是"缘生可贵"了。二、人身难得 为什么人身难得?自古以来,在宗教界有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生命是一?抑或是多?" 佛经上说:"大圆觉海(生命之海)无限、无边、无量......",为什么又出现了很多个体(不相同的单元)?佛法圆融的说法叫"一多不二"。这话怎么讲?譬如你在台湾海峡丢进去一个水分子(氢二氧),然后到美国的海岸或者到北冰洋去取出一个水分子,我们说这个水分子就是原来在台湾海峡丢进去的那一个水分子,没错,为什么?因为全同。 佛法说:"自他不二,生佛不二,色心不二,得失不二,升沉不二,迷悟不二......",都是不二的,为什么都是不二的?因为凡是"真实的",必定是"原本的"。凡不是"原本的",就只是一个幻相。 真理是原本如此的,不是说"信就有,不信则无。"什么是"原本的"?我们生命的原态都是相同的,说它是多、是一,都可以。 大圆觉海中许许多多生命的单元,在希腊哲学家也有一派叫"生元有知说",说一个生命的单元(一个生命的基因),它是有知觉的,这跟佛法的"见性"有相通之处。什么叫"见性"?当我们看到生命的永恒性,看到生命的不变性,我们就认知了生命;肯决了自己的生命,就确定自己的生命是永恒的了。 如何见性?用通俗的角度来看,这很容易。不管火的温度如何,它总是急遽氧化,不管是太阳表面的温度,还是点一根火柴的温度或是燃烧酒精的温度,它都是热的,不热就不能叫火。不管它是气体、固体或是液体,只要它是氢二氧,它的湿性永远存在,不湿就不能叫水。在这个相通的意义上,我们要去见到生命的属性,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当我们见到了生命的属性,就肯定生命的不变性、生命的永恒性,我们就不再斤斤计较于目前的得失,不再迷惑困缚于生、死、苦、乐,我们就不会迷失在原本不真实的幻相当中,我们就可以自在潇洒地过活现实的人生,我们就能够过着"既淑世又出世"、"既存在又超越"的禅的生活。 既然一切生命的原态、一切生命的基因、一切生命的永恒相是一样的,没有分别的,为什么又说"人身难得"?各位知道"众生皆有佛性",佛就是觉,所以"众生皆有佛性"就是众生都有"觉"性。从"有觉性"这一点来看,佛与众生是相同的。但是"有觉性"是否就是成佛?这包含两个意义,首先从"觉即是佛"来看,说众生本来是佛,可以这么讲;但是就事实上来讲,众生绝不是佛,佛亦绝不是众生。这个道理在哪里?就在于"人身难得",因为唯有人才可能成佛。 为什么人身难得?因为人表层意识的结构和一切的动物绝对不一样。我们只要稍微留意观察一下,就知道猪最显著和突出的就是本能,本能就是"食"与"色"。我们如果不把猪变性去势,它只对"吃"和"性"两件事有兴趣,当然母猪还有一点生物的共性 ── 有一点点母爱,除了这个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了。反观人,头脑中却拥有了完整的表层意识,人有本能、感情、理性、智性、思维,而动物却只有突出的本能和稍许的感情。 所谓的表层意识,就是感官接触六尘所吸收、累积在我们头脑表面上的东西,形成我们的分别意识。为什么我们称它为表层意识?因为在这个表层意识的下面,还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意识,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就被表层意识的机械惯性所操纵,而突出自己的本能。我们人事实上就是一部机器,是一座化学工厂。我们从生到老除了不断地吸收外界的东西,而形成了生理和肉体上的机械惯性之外,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地让原本的心(原本的自我)出头来主宰这部机器,相反地,是被这部机器所主宰。譬如我们有个肠胃,你就要服从它,帮它找东西吃;不但找东西吃,还要找好吃的、找营养的。我们有个生殖机能,就会去追求异性。我们怕受到伤害,就突出"自我保存"。我们若有了广泛的兴趣,于是就突出领袖欲、支配欲和占有欲。我们一生完全是被这部机器所操纵,而没有尽到做主人的责任来操纵这部机器,所以人是很可悲的。 但是,人为什么能够修行成功、能够见性、能够成佛?因为人表层意识的结构是健全的。人会思维,有思维领域;人有感情,有感情领域;人还有运动官能,人也有本能。但是一般的动物没有思维领域和理智领域,感情很薄弱,本能很突出,这就是"众生不能成佛,唯有人容易成佛"最显著、最明确的原因。所以说:"人身难得"。 如果是一只猪,不是人,它会坐在这里听法吗?不会,因为它没有这个兴趣,它的兴趣很低级,只要吃,只要睡,别的都不想要了。但是人就不是那么单纯了,"人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人比较复杂,人有一种"向上的向往"及"向前开创的精神"。所以我们必须取得人身,有了人的功能和条件,才能进一步开发理智,突破覆盖,也就是打破表层意识,而突出我们的摩诃般若(也就是我们原本的心态)。 人若活在原本的心态中,他是"消千灾于未萌,去百难于未形","天天是好天,日日是好日",生活过得极潇洒、极自在、极健康。人若是不能突出本心,恢复心的原态,他就是最可悲、最可怜、最脆弱而且是真正被埋没的人。所以我们说:"人身难得。"三、正法难遇 什么叫"正法难遇"?若说到正法,没有一样不是正法。佛说的五乘法,都是正法。 第一、人天乘:说你在人间太苦了,必须好好修行,《佛说十善业道经》说:"只要接受五戒、行十种善业,你现世就能得到人生的幸福,死后上升天界。" 第二、声闻乘:佛讲四谛 ──"苦、集、灭、道"及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毕竟寂灭",你只要信受这种法则,就可以自我解脱、永断烦恼。 第三、缘觉乘:说你分析生命的起源,分析生命的过程,分析生命轮回的法则,而找出十二因缘,就能够摆脱人生的执着,这个叫"辟支佛",又叫"缘觉"。 第四、菩萨乘:菩萨和声闻、缘觉有何不同?在法海一味来看,没有什么不同。如果说有的话,我们看《法华经》就知道。在法华会上,当佛觉得时机成熟了,想说"大乘法要"时,有五百个阿罗汉退席了,他们不要听了,心想:"我这样子已经足够了,您这个法说给别人听吧!我已经毕业了,我不要再来了。"佛说:"这些人是焦芽败种。"什么是"焦芽"?一棵植物的芽烧焦了,就没有生机了;什么叫"败种"?他不可能再向上发展,他已经定型了。为何如此?因为他们的根器只有如此,只具备这种福慧,不能承受更大更妙的法,所以他们退席了。 那么声闻、缘觉的毛病在哪里?声闻是"执空",万事皆空,一切都空了。缘觉是"守寂",见不得人,在没有人的地方 ── 深山古庙、山洞里坐禅,感觉很好,若是到了台北市的西门町就心乱如麻。老子讲:"不见可欲,其心不乱。"如果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就乱了,这个显然就不究竟。当然声闻、缘觉也不像我说的这么不够看,我只是做个比方而已。而菩萨既不沉空也不守寂,菩萨眼见佛性,菩萨的境界跟佛没有多少差别。 佛法的结构只有两个主要的东西,就是"正定"与"正见",这是真正的佛法所不可缺少的两个要件。"正见"、"正定"如鸟之双翼,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正定"就是"正受","正受"就是真实的受用、正确的感受。因为我们的感受不正确,所以就增添了许多的烦恼;如果感受都正确了,我们就活得极自在、极潇洒,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 《法华经》形容这种正受为"佛子住斯地,即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于其中",这即是说"当你得到正受的时候,你与佛的受用是一样的",也是禅宗讲的"途中即家舍"── 路上和到家的感受没有两样;也就是说菩萨是活在"实际理地"、"本地风光"的真正法味,菩萨是极潇洒、极自在的。菩萨为什么不是佛呢?《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谓差别,就是说你丢得干不干净。《法华经》说:"运粪出!"、"二十年中但令除粪!"如果你把心中多余的东西丢得干干净净,丢得不能再丢时,那就差不多到家了。如果你心中仍有个道理,认为这是"胜义",有"一理寓于心,一事萦于怀",说我今天还没打坐,有个事还没办,那就是障碍 ── 理事二障;"理障"障菩提,"事障"长无明,障碍你的觉性,所以菩萨多多少少离"真正的见性"还有一点点距离。菩萨和佛有何不同?佛是正遍觉、毕竟觉、究竟觉,菩萨还不能达到正遍觉。什么叫正遍觉?正遍觉即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寤寐一如",佛睡眠跟我们醒着是一样的;佛睡觉时如果不觉,也和我们一样去做梦,那就不是佛了。 其次,说到"正见"。 什么叫"正见"?就是见得很正确,不会以假为真、以幻为实、以邪为正、以恶为善......,这些都是邪见,真正的"正见"就是超越了这些,而见到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见到一切生命的最初因、最初相,证得了自己心的原态。 说到"正见",我为什么要求各位读《六祖坛经》?各位如果读《六祖坛经》进入状况,就能够品尝、体会到佛的境界。我要求各位做的事,都是可以收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我不会给各位增加负担、添麻烦。你们若是不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让你们甩掉自己的业障。你们若是不读《六祖坛经》而希望入禅,告诉各位三个字:"不可能"。 中国的宋明理学、中国的禅诗、中国的禅画,这些既具象又抽象的画、既存在又超越的文学,都是从《六祖坛经》来的。我没有学过理论与作曲,为什么还要写一首《自性歌》?因为大家都忽略了《六祖坛经》最重要的地方。我曾经问大家:"《六祖坛经》看了没有?""看了!"而《行由品》"如何入道?如何舂米?"像看小说一样,很有意思,引人入胜,但最重要的地方你们却忽略了。其实你们只要搞清楚"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 ── 但用这个本来清净的心,就直截了当成佛了",你们却都忽略了。我写的《自性歌》,歌词是《六祖坛经》摘出来的句子。我没有学过音乐,为什么要作曲?就是为了使大家充实生命力,提高各位对《六祖坛经》的兴趣。 所以,大家要多读《六祖坛经》,会背诵更好。因为佛教有些是超常识的 ── 就是这部经,你只管读,照着经上所说的去做,不必去听别人讲;你若是原本不懂,听别人讲,原本不懂的地方听了更糊涂了,对你没有帮助。我坦白说,你记得很清楚,那是知解;你心里的东西已经够多了,再加上那些废知识,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你若是不相信,听别人讲经,你都记得,烦恼来了,你拿它去抵挡,抵挡不住。最好的办法,任何一部经,你只要读了三千遍,一定会懂,这个叫"领悟",不叫"知解"。读经的好处就在这里,为什么自己不去"领悟",而去学"知解"呢?那是没有用的。 刚才我说到"正法难遇"时,讲到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乘,使我想起曾经有好几个人问过我:"某某法师说法是好是坏、是正是邪?"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在工业社会,你说你是第一,那是合法的;如果你说别人第二,那就犯法了。你说我的黑人牙膏是全世界第一,没有人告你,因为"我的设计就是追求第一,不要第二,我的精神、我的目标都是如此。如果你说我不如你,那要看从那个观点来看,起码我的包装是很好的,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第二个跟我的包装是一样的"。假如你说"我的黑人牙膏第一,你的白人牙膏第二",那白人牙膏就会去法院控告你。所以,我们不要去批评别人的好坏,要注意自己,不要去看别人如何,只管自己的修行就好。 但是如果你要学禅,首先你要确定你学的是无为法,《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差别在哪里?是说你"无为"得是不是很彻底?是不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不是还要去观想自己是幻是真,去现出佛的影像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很好解释,说一切的现象都是虚假不实的,都不是真理。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原本没有发现四万个银河系,没有星球,没有人类,哪里有什么相?"原本不有,究竟归无"。"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若看见一切相根本就没有,那就"如其本来",本来就没有嘛! 所有的观相、观想,也是佛的法门,那是什么?只是以橛出橛 ── 你在墙上的木板上钉了一个钉子拔不出来,干脆再用一个钉子敲,敲穿了就出来了,它也是个方便法门。假如你以"方便"为"究竟",那你是"不解脱"再加"不解脱",也就是禅宗讲的"雪上再加一层霜"──"雪上加霜"。 谈到"打坐","打坐"若是究竟的话,那南岳怀让禅师为什么弄了个砖头在马祖的面前磨? 马祖说:"你磨什么?" 怀让禅师:"磨镜子。" 马祖说:"砖头怎么能磨成镜子?" 怀让禅师:"你打坐做什么?" 马祖说:"成佛呀!" 怀让禅师:"我的砖头若是磨不成镜子,你打坐也不会成佛。" 这是禅门的公案,你若是修学禅宗,这些东西都不相应。你若是愿意当二乘、当声闻、当缘觉,那都相应,那你去当你的二乘、声闻、缘觉好了。你若是学禅,就不要搞这一套,为什么呢?我这里不要你改变生活方式,你昨天怎么活,今天还是怎么活;你去年怎么过,今年还是怎么过!我这里没有八关斋戒,没有二百五十戒,也没有基本五戒,只有一条戒"不可告人的事不要做,不可做的事不要去想",你只是活在责任、义务里,不必去追求什么权利。若能如此,"法"就会在你心里生根,你就会得到正受,活得潇洒、自在。四、安祥禅是"正法"、"圆顿教" 我刚才说到"正法难遇",的确难遇,但是遇到了,要知珍惜。什么是"正法"?很简单,我说法时,你听得很清楚,我若是暂停不讲,你看看自己的心里"有什么?""什么都没有。"这个就是心的原态,这个就是摩诃般若,这个就是大智慧(摩诃般若就是大智慧)。大智慧是一切智慧的源头,没有它,就没有任何的智慧了。能够唤醒你摩诃般若的,就是"正法",这也就是"正法难遇"。因此,具备这个条件而出生的你,是极为可贵的。 想建立一个道场,除了要有钱之外,还要有"法才"和"资粮"。今天志同道合想"直趋最上一乘"、要"学究竟法"、要"超越一切有为法"的人很多,我们要有个聚会的地方,需要有人发大心,办道是需要条件的,条件就是缘,而这个缘是极为可贵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今天已经有了这个动机,条件具备了,也产生了这个结果,却有人不知珍惜、不明是非、不辨正邪、不分大小、不知高低......,连基本的理智都不具备,见异思迁,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没有我的事。你问我:"谁好、谁坏?"我不说,我只能说:"凡是着相的、执着的......,就不是禅。禅是最上一乘,超越菩萨乘,直趋佛乘。" 古德判教,有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圆教、大乘顿教。我今天讲的禅是"圆顿教",既圆又顿,"圆"就是圆满、圆融无碍,"顿"就是"不历僧祇获法身",不必生生世世修学,一生可以成办大事,是至圆、至顿。但是有个基本前提,你必须是这个根器。你若不是这个根器,也没有办法。这是我这一次在禅刊的创刊号上写《证道歌浅释》的基本动机。因为《证道歌》是大彻大悟的人述说他自己行经的路径,也就是他指给你的路标。他是过来人,你朝着他指的路来走,就不会错。大家若是真正看了《证道歌浅释》,就不必再问我:"哪个是正法?哪个正不正、好不好?"你们自己就知道了。 古人说:"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你若是个学道铁汉的话,就不会啰哩叭嗦问东问西、问好问坏了。我不会说别人坏,我只会说"我是第一",我不会说"别人第二"。是第一还是第二,你们应该有基本的理智去判断。 我再告诉各位一句话:"学佛法最怕杂毒入心。"什么叫"杂毒入心"?你吃了一种感冒药,吃了两个钟头以后还没退烧,又吃了另外一种的感冒药,结果起了化学作用,你就会中毒。 禅,只适合"根性单纯"、"诚敬信具足"及"上上根器"的人,比如六祖,一字不识,一旦悟道,即是万代宗师,到现在还坐在南华寺巍然不动。因此,上上根器的人遇到了禅(圆顿教),这就是缘生可贵。五、要珍惜安祥禅殊胜的法缘 万事万物都是条件的组合;大到房子,你若把构成房子的条件抽出去,就没有房子了;小到一个原子,它也是条件的组合,你把它的条件分开,就没有原子了;乃至更小的一个光粒,你把它的条件抽开,它什么都没有了。所以"缘"就是万事万物的当体,事物的当体就是"缘"。 "缘",原本不有;"缘",当体即空。所以佛法的基本教义是"缘起性空",因为"性空",才有"缘起"的可能;性若不空,只是一潭死水。因为"性空"才能"缘起","缘起"才能"性空",它具备了不断演进、不断创造的活泼生机。而人是一粒生元(一个生命的单元),具有无限创造发展的可能,但是一失人身,就万劫难复。你们如果能够珍惜这个可贵的生命,去努力学习、修行,我告诉各位,一定可以大事了毕。六、初见性人要防漏 在安祥之友中,有很多人已经见性。什么叫见性?就是见到一切事、一切理的源头,见到一切事、一切理的真相,从此不再怀疑,也就是见到了烦恼的老祖宗,烦恼以后就不敢再打扰你了,所以可以说"大事了毕"。见性的人,安祥就是他,他就是安祥。 见性的人有三件事必须要注意: (一) 不要很快地去跟别人弘法,要好好保任,否则你会"漏"掉。为什么会漏掉?你讲话讲多了,滔滔不绝,辩才无碍,天花乱坠。讲完了,自己返照自己的心,安祥降低了,为什么?漏掉了。 (二) 不要对外认同,要秒秒注意自己的心态。为什么?你太注意外面,外面的一切都变得真实了,结果你就迷失在外面,安祥就降低了。 (三) 要不断地"管带":管住表层意识,带住安祥,就好像带着你的小孩到菜市场买菜,你要管着他,还要带着他,不然人多挤丢了、遗失了,很难找回来。所以你对自己的心态、安祥,要秒秒注意,时时带着,不要随便丢掉。 最重要的一点,你要把生气、不满、抱怨、牢骚、痛苦......通通丢掉。如果你一生气,你就会发现安祥不在了。安祥不与愤怒同在,安祥不与错误同在,安祥不与妄想同在,安祥不与废话同在,废话说多了,就没有正受了。各位初初见性的人,请你们务必记得这一点,这个叫"漏"。 有人说:"和太太同房会漏掉",那是"黑白讲"(乱讲),没这回事。释迦牟尼佛有儿子,我也有儿子,见性的人都有儿子。不需要独身,用不着吃素,不必打坐,也不必去观想......;只要活在安祥里,一切具足,万法俱备。能够遇到这样的正法,就是缘生可贵。 我们要学法,必须先取得人身。我们做了人了,而且发心学正法,还必须要遇到正法。遇到的法若不是正法,那不就上错了贼船了吗?这就叫"自误"。 因为"缘生可贵",所以我讲了半天的"缘生可贵"。讲完"缘生可贵"之后,我希望各位都能体认到"时机不再,正法难遇,人身难得",好好珍惜,谢谢各位! 归依中华祖师禅 尽管人类的视野与生活领域,正随着科技的起飞,朝向浩瀚星海扩张、探索,然而人类的心灵,并没有成正比例地开展、上升,却已形闭塞、萎缩;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然而却有不少的知识分子在高喊:"我们是迷失的一代!""这是个彷徨的时代!";也尽管"利用厚生"成就空前,物质文明前所未有,但富足的生活享受,毕竟填补不了心灵的空虚。 如何才能满足人类心灵的空虚和生命的渴求?世俗的学术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主"知"主义的冷漠,主"情"主义的粘滞,主"意"主义的顽固,固然不足以餍足人类心灵的饥渴;那哲学的相似之"真",宗教的相对之"善",艺术的感官之"美",又岂能契合未来人类的生命向往? 然则我们向哪里去寻找那足堪满足理智、寄托人生、熄灭苦恼、抚慰心灵的真实归依处呢?人类是否陶冶、升华、结晶有这种堪能安和世界、普济众生的大智慧、真学问呢?有 ── 它就是被太多人忽略、遗忘了的中华祖师禅。 中华禅学之传承,远溯自"世尊拈花",直示安祥,"迦叶微笑",心领神会。以迄菩提达摩应缘西来,才把这"千圣不传"的"无法之法",种植在深厚肥沃的中华文化土壤。历经诸祖心血灌溉,辛勤耕耘,终于生根茁壮,绽放出"一花五叶"的智慧奇葩,赋与了中华文学以超逸脱俗的性灵之美,孕育出中华艺术既存在、又超越的独特风格,更使中华儒学得到了宝贵的营养,于宋明之际,大放异彩,再展活力。 虽然"法过语言、文字",提到禅,更是"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当下是个"不可思议"。倘问什么是中华祖师禅?欲待回答,又怕"才有是非,纷然失心"。欲待不回答,又虑"门前草深三尺"。无奈只得不辞口过,权透一线,粗浅地说:中华祖师禅是 ── 智慧的根源 心的原态 生命的共相、永恒相 自他不二、生佛不二、物我不二、色心不二的"现量" 至真、至善、至美的体现 人类趋向大同的慧炬 永不枯竭的幸福泉源一九八九年《普明禅师牧牛图颂》释义~写于台南市禅学会成立(一九八二年)之前一、序言 所谓"牧牛",乃明心见性后之"保任"功夫。此"牛"亦即六祖之"我有一物......。",为宗门"知有"之来源。 或问:"既已见性,斯即成佛矣,更牧牛作甚?"须知:"理虽顿悟,悟乘并销;事须渐除,因次第尽。"所谓"隐隐犹怀旧时嫌",无始习气,何能顿尽?况曰:"十月怀胎,三年温养",自牧之功岂可轻忽?虽然如斯,若是过量的大人,"知得是般事便休",更无许多啰嗦也。二、普明禅师《牧牛图颂》释义(一) 未牧狰狞头角恣咆哮 犇走溪山路转遥一片黑云横谷口 谁知步步犯佳苗 参禅参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时,不可退心。须知凡事到"极"处,就会有个"反"出现。不但"物极必反",须知"理极"也一样会"必反",而绽现出一个"柳暗花明又一村"来。事实上,如果不能穷溯到一切理事和生命的源头,而亲证大宇宙的"实相",又如何断得了"惑"而彻了?然而"惑"虽断而乏保任之功,则习染依旧,十九自陷于"豁达空",流于狂禅,岂不大可畏哉!是悟后起修,必不可忽。(二) 初调我有芒绳蓦鼻穿 一回犇竞痛加鞭从来劣性难调制 犹得山童尽力牵 牧牛之道,须"允执厥中",无过不及,恰到好处。急不得,急则成执;忘不得,忘则走失。总之,必须坚执"秒秒盯牢,步步中道",牛方易于调伏。否则,一存姑息,牛乃难制矣。(三) 受制渐调渐伏息奔驰 渡水穿云步步随手把芒绳无少缓 牧童终日自忘疲 调伏既力,牛渐上路,稍稍管带,即中规中矩矣。从此但莫放纵,可保无失。(四) 回首日久功深始转头 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 犹把芒绳且系留 回首者,时时思忆来时路,迥非昔日旧行履之谓也。若不回首,如何出尘?其悟后迷者,盖缘"浑忘本来、昧却初因"之过耳。(五) 驯服绿杨荫下古溪边 放去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 牧童归去不须牵 此则保任功深,生处渐熟,熟处渐生!旧习渐消,性功斯显,已见变化气质之明效矣。(六) 无碍露地安眠意自如 不劳鞭策永无拘山童稳坐青松下 一曲升平乐有余 调伏既久,旧习殆尽,自在优游,咸契中道。从此"发而皆中节",不劳心力,"自然合他古辙",洵可庆也。(七) 任运柳岸春波夕照中 漫烟芳草绿茸茸饥餐渴饮随时过 石上山童睡正浓 前者"一回入草去,蓦鼻牵将来。"而今仰首低头、举足下足,无不合道矣。初初时虑走失,而今趁亦不去,迨臻不退转者欤?(八) 相忘白牛常在白云中 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 白云明月任西东 牛牧我?我牧牛?牛即我,我即牛。彼此相忘泯形迹,"云在青天水在瓶"。相契既深,心心相印,因相融而相忘矣。(九) 独照牛儿无处牧童闲 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 归来犹有一重关 无人无我亦无牛,无心无事有何求?从此不向绳头弄,自在遨游乐无愁。 至此真是个"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想,即如如佛"矣。(十) 双泯人牛不见杳无踪 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 野花芳草白丛丛 "人牛双泯,理事不存;一真法界,法界一真。"此是大圆满,亦名大涅槃 ── 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三、结语 唐以前宗师相承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逊至以后,根器日劣,信心日薄,不得不出之以门庭作略,而禅风坠矣。圜悟、大慧稍稍提振,便见人才辈出,究宜如何,大堪深思。卡普乐大师参访 耕云导师对话录时间: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七日 地点:台北市十方丛林书院简介:在美国拥有上万弟子的卡普乐氏(Philip Kapleau),曾遍访中国大陆寺庙,发现那里已经没有禅以后,才专程来台湾参访。下面是他与 耕云导师的对话,特录出以分享有缘。(以下的对话,卡普乐大师的对话以"卡"开头,耕云导师的对话以"李"开头。) 卡:请问李先生学佛经过及生活背景? 李:我是一个退役军人,很少跟佛教界的大德亲近。至于为什么研究禅呢?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应该了解人生的意义,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生命的价值何在?人是虚幻无常的吗?还是有永恒的一面?哲学家的说法有一元论、二元论......,但真理不可能有很多种。那么宇宙的真理究竟是什么?宇宙的真实又跟每个人有什么关联?想要突破这些问题,我也请教过很多高僧,这些高僧除了教我老实念佛之外,也没什么开示。我只好看禅宗的典籍以及从佛经中亲自去领会。只能说我对于禅是个仰慕者,我没办法说能代表什么。四十年来我把禅作为生活的唯一兴趣,而不是兴趣之一。因此我努力的方向,是使禅变成为生命的内涵,而不是知识或理论的探索,也就是说变成人格的全部,而不是知识的一部分。这就是我几十年来努力的背景。 卡:在你过去四十年当中,你所追寻的生命的秘密,是否已经找到了呢? 李:我所找到的生命的秘密,只有几个字可作表达,即是"一切众生,原本是佛"。 卡:请问佛的根源是什么? 李:佛的根源 ── 从佛的名词来讲,就是生命的觉醒。 卡:生命的本身是神秘的呢?还是生活化的? 李:生命是最一般的、最现实的,没有什么神秘。 卡:你能否举出例子证明"什么是生命的自然方法(解脱)?" 李:人为什么活得不自在?就是他失去了原本自然解脱的心态。"原本的"是"永恒的","真实的"必定是"原本的",人只要恢复到接近原本的心态(不可能全同),他就会生活得很自在。 卡:假如你现在过世了,你预备怎么办? 李:我先要补充一句话,现在我们能够对话的心态,不是原本的心态,而是类似电脑装进资料以后所产生的功能。当我离开现在的生活以后,就要恢复到生命原本的状态。 卡:当你返回本源之后,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李:平时我从不讨论这个问题,不过卡普乐大师远道而来,我可以讲。当我们把心里"本来没有的"、"污染的"东西洗刷干净以后,他活在这个社会上,也只是有余涅槃,不是绝对的圆满。卡大师尽管修行如何的好,这个生命仍不是绝对的圆满。当我们摆脱了肉体,恢复到生命的原态之后,才是绝对的圆满。这里我要修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一句话,当人回复到生命的原态以后,他不再思,而是"我觉故我在",那个自觉只有光明。如果卡大师看过《心经》,《心经》的词句就是为恢复到生命原态者所作的写照。 卡:笛卡尔主张"我思故我在",我觉得"我工作故我在",未知李先生高见如何? 李:就生命的本身来讲,不管他思不思、工作不工作,他都在。我要重复一句,"思的我"不是原本的我,是第二次的我,原本是不会思的;"工作的我"也不是原本的我,那是"业的我"。 卡:你能否显示真正的我? 李:如果叫我显示,我只能说:"请你看!" 卡:请问李先生能否显示出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李:你坐在我的前面,应该很清楚地感受到。 卡:这话相当真的,不过你是否确实肯定见到"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李:的确如此。 卡:你是否相信佛学对烦恼的世间有所帮助?假若有帮助的话,是对那方面有所贡献? 李:每个人的想念只能相似,不能全同,所以每个人的心态都不一样。古人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因为每个人心态不同,感受也不同。人的"错误、正确"、"愉快、烦恼"是个心态的问题,不是知识的问题,也不是见解的问题。有某种心态,就产生某种感受,而有某种见解。当他把心态恢复到正确的、非常调和、合乎中道的状态时,他就不再有烦恼、罪恶和错误,人间就会变成真正的净土 ── 没有心垢,没有烦恼和罪恶。 卡:我们应如何恢复原本的心态? 李:要靠禅。 卡:李先生对于台湾佛教的观感如何? 李:我一直在军中,一向很少接触佛教界,也许有个不正确的见解;如果把佛教分成两方面的话,台湾的佛教,佛学很发达,但是佛法还不够。 卡:是的!一般人往往把佛学当作文化上研究的题材,而缺乏实践的功夫,我们应该朝着"力行"的方向走。 李:我对卡大师的话要补充一点,我所讲的佛法是丝毫不涉及语言文字,没有理论,也不发生逻辑关系,只是单纯促使生命觉醒的方法。而遗憾的是,我感觉台湾的佛法太少。 卡:佛教五戒中第一戒是杀生,以李先生在军中服务的经验,觉得杀生如何? 李:如果一个人真正发现自他不二 ── 自己与对方没有差别的时候,也就不会杀生。如果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他就会杀生。 卡:李先生吃素否? 李:不吃素。 卡:如果你不吃素,能看到自他不二吗? 李:非常清楚。 卡:从这话的意思,是否李先生已经开悟了? 李:的确如此。我要补充说明的是,一般人往往不承认,为什么我敢于承认?因为开悟是每个人的本分,没什么奇特,每个人都应该开悟;如果不求开悟,才是自甘埋没。 卡:对的,我们应该开悟。为了个人、为了人类,我们都有义务开悟,但是我们不应该说:"我已经开悟了!" 李:你讲的话很对,我之所以说"我已经开悟",是由于你问我,如果你不问我,我决不会说。而且当我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很为难。因为中国人很谦虚,怎么能说自己开悟呢?假如我说没有开悟的话,有点埋没自己,对人也不诚实,所以我干脆说"我开悟了"。我何以这么说?因为你这么问。我何以要补充说"开悟没什么了不起"?因为我认为"开悟没什么神秘"。 卡:当你开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灵状况呢? 李:我必须说:很多人以为"开悟就是发现什么奥秘,有什么奇特,或发现了什么大道理",这都不是。开悟的人绝没什么奇特,或发现什么大道理。因为真理是一般的、普遍的,所以开悟并不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这要分两点来说明:第一,当我开悟的时候,我发现我跟别人不是两个,这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自他不二,生佛平等";第二,我所发现的,只是生命的永恒相。 卡:你的话说得很好,但是你能否用语言来描述开悟的经验? 李:我现在只问你一句话作为我的答复 ── 当你坐在我的面前谈话,与跟别人对话的时候,心态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卡:我感觉你我之间没什么差别,我与在座的各位之间也没什么差别。 李:既然这么说,你的话就是我的答复。 卡:有句谚语--"从古以来,原无一物",是否? 李:的确如此!请问卡大师,美国一般人对禅的看法如何? 卡:我不能代表整个美国人的看法,我仅能就个人及我的学生对禅的看法作简单的说明。禅在美国思想界有很大的吸引力,凡是一个思想,它只要实际上能用得上,并产生效果就行。禅的基本精神,是简单、直觉而切合实际的东西,诚如李先生所说:"禅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人类生活之道"。一九六O至七O年间,禅曾风行一时,尤其是年轻一代。禅在美国仍然受到高度的欢迎,但是年纪大的人修行反而比年轻者多。禅师往往用诃骂(编者按:诃佛骂祖)来取代赞誉,譬如说:"达摩是缺了牙的和尚。"又说:"念佛一声,漱口三日。"而这些话能对耶稣这么说吗?其道理是指达摩也好、佛也好,与我们没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已修行成就而已;因此并未把他们捧得高高在上,也就是所谓"尊敬就是不尊敬,不尊敬就是尊敬;意即尊敬即不尊敬,不尊敬即尊敬"。唱禅歌就是修行~一九九四年二月六日对安祥合唱团开示一、安祥合唱团的特色是唱出安祥 首先祝各位未来的一年秒秒安祥、万事如意。 在过去这一年中,有两件事情值得道贺: 第一,各位在高雄的演唱会非常成功、表现得非常好。第一个"好"就是把平常王老师教导你们的都充分发挥了出来,毫无保留地发挥。我相信王老师一定很高兴、很受用,没有比这个更受用的了。她付出的心血完全呈现了出来,这是最高的受用。 各位平常总是很谦虚,但过于谦虚,就有点儿像自卑,会丧失了信心;过于自大就固步自封,使自己不会再进步。 我们安祥合唱团,今年跟去年完全不一样,不管在技巧上、音色上、在合唱的调和上都是第一流。当然我们不敢讲音色、技巧都是全世界第一,可是我们安祥合唱团的特色,在全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别的合唱团唱得的确很好,可是给人们的感受,是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最稀有而珍贵的安祥心态。就像我们煮了一锅豆腐白菜,别人炖了一锅鸡,可是他们的鸡没有放盐,我们的豆腐白菜调味料调和得很好。也就是说他们的技巧、音色都不错,有的合唱团人数还比我们多(我看过录像带就知道),可是唱出来的感受就是不一样。 我们那天的指挥固然是非常成功,而且在钢琴的引导、烘托下,全体都是到达一个理想的境界,非常美好。我相信,各位演唱的人比听的人更享受。二、"唱而不唱,不唱而唱"就是入定 我时常讲"唱歌就是一种修行",你们大家不相信,以为我是爱说笑,其实"唱歌就是修行"。我以前讲这句话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我爱说笑,说这是一种戏论,这是一句开玩笑的话,现在你们一定都体会到这句话的真实性了。当你们唱得好的时候,就可以体会到"唱而不唱,不唱而唱",你们一定有这个体会。我坦白地告诉你们,佛教"四禅八定"当中有一种叫"喜乐定",当你唱歌唱得叫别人开心,别人开心而你自己也开心的时候,那就是入定了,唱的人入定了。什么入定呢?唱得一点都没错,而且唱得还很理想,但是好像是没唱 ──"忘了唱什么,唱什么也忘了",又好像是"第一句唱完了,第二句就自己出来了",这个就叫"修行"。三、保持安祥就是光的天使 为什么说你们值得恭贺呢?因为你们唱禅歌度了人、救了人。我时常讲:"只要你保持安祥,你就是光的天使,你就是佛的子民,也是上帝的儿女。"因为在我的认知上,佛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佛。上帝若不是佛,上帝就没有生命;佛若不是上帝的话,那么佛就没有立足的余地;因为上帝无所不在,佛的法身遍虚空;"佛者,觉也",上帝不能没有知觉吧!所以"上帝即佛,佛即上帝"。我们能够保持安祥,用安祥心唱安祥禅曲,我们就在扩大上帝的光辉、散播上帝的仁慈。四、缘生灵子线与报恩的关系 有的时候大家对于我在讲词里面讲的话,感到莫名其妙。比如我曾说我们修学安祥禅就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又说我们"上报四重恩"就是"堪报不报之恩",而且我们没有做什么,就报恩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彼此之间都有个缘生灵子线,它是看不到的一种联系,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心灵的、感情的一个联系。你说它是一种波也好,说它是一种心也好,或者说地球有根线也好,都没关系,那根线跟父母、跟儿女都是连着的。当你心态最好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父母比较健康,你的儿子、女儿比较活泼、天真;当你家里吵架吵了几天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孩子都是了无生机、垂头丧气,再小一点的孩子晚上会做恶梦,他莫名其妙地坐起来哭一阵,你问他哭什么?他也不会讲,你打他,他还是哭。如果你能保持安祥的话,那你在世的父母固然是很健康、很喜悦,而去世的父母也会上升天堂。五、散播安祥就是上报四重恩 四重恩就是天地、父母、国家、众生这四重恩。那么我们报众生的恩是怎么报呢? 如果我们有安祥,我们走到哪里去,都是在散播安祥。因为你的心态不管是好是坏,它都会形成一个磁场;修行好的人就知道,每一样东西都有磁场。"海市蜃楼"是它过去留下来的磁场,现在"主题重现",展现虽不真实,但是并非没有,我们人、众生、万物也是一样。我这么讲不现实,我讲个现实的。各位在高雄演唱的时候,有人听了你们的演唱就入定了 ── 得定,而你们并不是有心叫别人得定,也就是说你救人并不需要起心动念要救人,你自然就救了人,也不必下个决心、有一个意识要去帮助别人,只要你存在,只要你安祥,你就帮助了别人。 有很多人对于这个安祥信不过,要学点功夫。禅刊里曾刊登过,有位学了四十几年气功的大陆安祥禅友,他说"安祥才是真正的气功",为什么呢?尽管我讲的话变成录音带,录音带变成繁体字,繁体字再变成了简体字,它排版、出版的过程,我们并没有去接触,但是它有讯息,这叫"心灵的讯息"。六、成功的演唱会就是唱出安祥 这是一大喜悦,各位在这次的演唱会非常成功,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我们可以跟别人比一比,那天所有参加演出的合唱团,他们的水准并不差,除了有一两个合唱团稍微弱一点以外,其他的团都很不错,甚至有一个合唱团相当好。但是他们没有安祥,他们唱不出安祥来,这是各位值得问心无愧;不但问心无愧,而且面对上天还是充满信心的一件事 ── 哪个合唱团能唱出安祥来?哪个合唱团能够让别人入定?没有这回事,绝对没有。各位唱得非常成功,成功的事实并没有被大家过度的谦虚所埋没。你们过度谦虚,没有信心,觉得自己很差、很烂或者很菜,那都不是事实。你们很突出,你们是真善美的体现,一如你们唱的《安祥歌》一样,所以值得我向你们道贺,非常成功,乃至于你们演唱的录像带在电视机播放时,都能散播出安祥的磁场,让听的人都很舒畅。七、《心经》乐谱庄严华贵,利于散播安祥 第二个值得我们恭贺的就是这一次黄教授写的《心经》的歌曲,我看了以后非常感动,写得太好了,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庄严华贵"── 它不但美丽而且高贵,可以说是天籁、绝响。《心经》这首歌将来练唱成功以后,我们散布安祥的功能一定会大大提升,而我们没有事在家里唱的时候,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每次我讲"你们唱歌就是修行",你们大家都不大敢苟同,为什么呢?唱歌跟修行有什么关系啊!大家都把修行看走了样子。所谓的"修行"就是修正想念和行为,我们想念错了,把它修正过来;我们的行为错了,也把它修正。而广义的想念就是行为,所以王阳明说:"知"到了"真切笃实处"就是"行",所以这个又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想念就是心行,虽然没有做,也就是行为,想念跟行为差距不大。对于修行人来讲,乃至于对于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来讲,想念就是行为;乱想就是黑白想(闽南语),黑白想就是黑白来(闽南语)。当我们唱禅歌的时候,想的是旋律,想的是歌词,那我们这个想念和行为就是最正大、最光明、至真、至善、至美的。所以黄教授给我们写的这首歌,值得我们恭贺。对黄教授我们十分感谢,对我们合唱团来说,则值得欣喜。因为有了这首歌,将来对我们修行的帮助更大;有了这首歌,我们散布安祥的力量会更强。 当然我还有个愿望,我希望能够把《心经》这首歌做成一个单独的带子,而我也盼望 ── 我们能不能请黄教授把曲谱再加点工,这个话怎么讲呢?我希望这个带子,第一个单元就是演奏,音乐演奏 ── 钢琴演奏......,什么演奏都好,第二单元就是独唱,第三单元就是轮唱,第四单元就是合唱,第五个单元就是齐唱。为什么要齐唱呢?因为齐唱才能够烘托出那种念经的气势。所谓念经就是庄严肃穆,齐唱有齐唱的好处,它显得特别肃穆庄严。齐唱的要点就是说要有节奏,节奏一定要鲜明,加一点打击乐器会更生色。这是我对我们安祥合唱团的两大恭贺。八、智慧与热情是安祥合唱团的生命力及活力 各位这次的演出非常成功,大家谦虚是种美德,但过于谦虚就是自暴自弃,不必太谦虚了。这一次的演出对指挥来讲,是个最大的享受,因为平日的心血在那个时候全部呈现;对伴奏来讲,也是一大享受,因为大家都照着你的引导前进,而且经由你的烘托,有了一种"红花绿叶"的效果,这是很难得的,钢琴那天伴奏得非常好,你们大概也察觉出来了。 我们安祥合唱团能有今天,当然也要感谢陈董事长,因为这完全是他的构想,从策划开始,他突破了很多的困难。很多事情并不是说"说一句",它就会像变魔术一样地出现了,不是的,那要花很多心血,突破很多的困难,需要智慧,也需要热情。没有热情的智慧,冷冰冰的,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他把智慧、热情融合在一起,就产生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也就是我们安祥合唱团的生命力及活力。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九、安祥禅没有"作止任灭"四大法病 最后,我就要解答一些问题。解答问题之前,我看了一下,各位提出的问题不太实际,也不太有深度,进步不大。这些问题轻飘飘的,与修行没有多大关系。你若不知道那些问题,恭喜你很有福气;你知道了,反而不妙!不妙!成了修行的障碍。我为什么讲这个话呢?有很多修行人,不管在家或出家,修行了三四十年,乃至于从十岁修行到九十岁,修行了八十年,他都不知道怎么修行。 你怎么修呢?我在车上跟一位会友讲到:"《圆觉经》上讲的四大法病,也是四大禅病。" 什么叫四大法病?就是"作、止、任、灭"。 作:你有所作为,说"我要做什么 ── 我要打坐、我要念经、我要看书......",这是病。 止:说"我过去很多习惯要不得,我把它停止",这是毛病,这不是修行。 任:说"我随缘,随便就好,环境叫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我不必刻意要做什么",这是病。 灭:说"我的心里有妄想,我把它停止、把它熄灭",这也是病。 由这四大法病,我们就联想到佛陀最早先转法轮的四谛 ── 苦、集、灭、道,也是病。 我这么讲,全世界的佛教徒都会骂我、打我。但是各位要知道,这是佛自己讲的,《修多罗了义圆觉经》上佛自己讲的。像这样,你怎么修嘛?动辄得咎,你怎么修呢?只有我们的安祥禅是没有病的,因为安祥禅既不要做什么,也不要停止什么。昨天做什么,今天还是做什么;昨天吃什么,今天也吃什么;不要增加什么,没有"作",也没有停止。昨天我在家里做饭、做菜侍候先生孩子,今天我停止不侍候了,没有这回事,我们还是跟过去完全一样。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安祥,只要安祥在,你就是一个发光、发热的人。 说到"发光",心眼开的人看得到;说到"发热",你就是一个热心的人。有些认真修行的人,或多或少感觉到自己是"热心人"。我讲的"热心人"不是一个形容词,是写实的。也只有安祥禅,没有修行人一般的过错。十、唱禅歌得"心空" 我刚才讲合唱团,我并不是刻意指台北的,台中的安祥合唱团也是一样的好。徐玉绸(指挥)他们都花了很多的心血,他们很谦虚,并不满意自己的成就。这次我接到他们的信,我就知道了,不但听歌的人得定,唱歌的人也得定。这个话怎么讲呢?那位郑秋香团员唱着唱着,心空了,好像没有在唱歌,谁在发声啊?不知道,也没有想到唱歌,但是就唱完了。技巧、旋律通通都忘掉,却唱得蛮好的;唱了以后,这一个阶段完全是空白。这个对参学有年的人来讲,那就摸到鼻孔了。换句话说,你要找的是本来面目,这就是本来面目;你要找的是"空"嘛!这就是桶底脱落了,一个水桶的底脱落了,它若不"空",又是什么?就是"空"嘛!问题是说"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方乃亲",你自己要肯定。你说"我想保持久一点",你也很难保持,你要走中道,中道是什么?就是安祥。你有了这次的经验以后,对安祥就很容易保任,非常容易。 我们台中合唱团团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一天比一天强,何以见得?因为大家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获得了法益,也都体认了安祥的美好。而且我们大家不是为了功利才来参加合唱团,大家是为了修行、为了兴趣;但是参加了合唱团,却对自己的身心有莫大的助益,对自己的修行有莫大的助益,对自己的家庭有莫大的助益。我希望各位以后加紧努力,我也希望各位把根器好、非常优秀的人介绍到合唱团里来,来扩大我们合唱团的阵容,这个是很大的功德,这也是一种救人救世的功德。十一、唱禅歌就是修行 有人说"我们唱禅歌有助于修行",这个话要纠正,唱禅歌不只是有助于修行,实际上"唱禅歌就是修行"。 "郑秋香!你把你唱歌的体验向大家讲一下。照实的讲。" 郑秋香:"师父好!各位师兄,我今天感冒没办法讲话。"(刚开口,即已泣不成声) 师 父:"好了,感冒好了!"(众笑) 郑秋香:"我接触安祥禅,将近两年来(很激动,边哭边说),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整个人都改变了。以前好胜心很强,每做一件事情都以为自己很能干,可是自从接触安祥禅之后,才知道强人是失败的,只有谦虚、尽义务、尽责任才是最大的功能。我就讲到这里为止,谢谢老师。"(鼓掌) 在没有解答问题以前,我要再讲两句:"唱安祥歌就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为。"当我们全心唱歌的时候,我们的想念最好,我们专心唱歌的行为也是符合真、善、美的要求的。但是佛法讲"制心一处、事无不办",你要想符合真、善、美的要求,你就"一心唱歌"。唱歌的时候不可以想别的事情,把全生命、全感情、全理智都投入唱歌,这个叫"一心唱歌","一心唱歌"就是修行。郑秋香她很客气,她一心唱禅歌,如果她过去是有修行的基础,那可以说她因为唱禅歌而悟道,因为她都"空"了。 佛法的最大的难处,就是说你不可以有作为 ── 你修行不可以做什么,你修行不可以停止什么,你修行不可以适应环境,你修行也不可以熄灭自己的意识想念── 也就是说不可以叫生命力降低,也就是说不能压熄你生命之火,这个是修行最难的地方。那我们这个唱歌没有做什么,也就是说我们都没有《圆觉经》讲的修行的过患(作、止、任、灭的四种法病)。我为什么叫郑秋香报告呢?她很谦虚,她唱歌得到了很高的一种觉受。在这个地方,我看到各位现在和没有参加合唱团以前,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就拿梁玉明来讲,我们几几乎不认识了,是不是? 梁玉明:"是的,谢谢师父。" "谢谢你自己。"(众笑)师父不能替你修行,就像不能替你吃饭一样。你讲:"我现在肚子饿,没有时间吃饭,请老师帮忙。"这帮不上忙的,老师肚子胀破了,你还是肚子饿,那叫"不能"。修行完全靠自己,修行没有什么神秘,修行毫无他力可以依靠。说"上帝保佑我,佛保佑我",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有恒河的沙那么多,众生更是无量,佛和上帝不会一个一个地教导你、帮助你,不会的,要靠你自己。 我为什么叫郑秋香出来报告一下呢?那就是证明一件事 ──"唱歌就是修行"。每位合唱团的团员就是典型的、标准的安祥禅的修行者,而你能够唱到"唱而不唱,不唱而唱",这是真正的禅的境界。你修行到心境好的时候,确实能这个样子。但是有个基本的要求,修行人不可以跟任何人计较,不可以跟任何人讲道理,不可以说"你对不起我,你不听我的"......,也就是说修行人不可以狂妄到想改变别人,要别人合自己的意,这是狂妄。要想办法如何合别人意,当你合别人意的时候,别人就合你的意。当你自己完成了自我改造以后,一切环境就会跟着你而转,跟着你而变;不相信,试试看,你就知道,事情一定是如此,而且功不唐捐。我看在座的各位都能修行成功,我有这个信心,各位都会修行成功。十二、耕云导师给安祥合唱团的祝贺词 安祥禅曲是性灵之声、天使之歌, 因此,你们就是散播安祥的天使、心灵禁锢者的救星。 你们那纯洁、优美的歌声,将 ── 启开人们的心扉, 涤去人们的心垢, 唤醒人们的梦魇, 破除人们的无明, 让人们的心灵获得解脱、提升。 你们那安祥离执的歌声,将 ── 廓清人心的阴霾, 让社会充满了祥和, 人间充满着温馨, 世界酝酿出永久和平。 你们在为大同的脚步加速, 在为"人间净土"催生。 你们以无偿之爱作为动力的耕耘, 必将收获到安祥、喜悦、幸福、青春以及生命的永恒。 愿你们秒秒安祥、事事顺心。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安祥禅曲的美好与力量~一九九二年春节讲于台北市 我们中国人在正月十五日以前,习惯上都还算是在过年。我向各位拜个晚年,祝福各位新的一年事事顺畅、修行进步! 整个佛法就是"因果"法;有了原因,条件够了,就会产生结果。既然佛法是因果法,那么努力是因,成功是果;耕耘是因,收获是果;作恶是因,毁灭便是果! 各位去年在北京的禅歌演唱,是成功的,是不同凡响的;因为你们散播了安祥,产生了心灵的同化力及生命的亲和力。那不只是一次艺术的演唱,而是艺术加安祥,加上你们的诚敬,再加上你们对真理的热爱、对众生的热爱,你们才借着那种"力"与"美",发挥出禅学会安祥合唱团的不共特色。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每一个团员,都不缺乏心灵上的源头活水,都拥有生活的幸福感。当你们唱歌的时候,不但是一种奉献、付出、享受,更是珍贵的法供养。 在北京演唱之前,有些人看到别的团体年轻,有专业素养,练唱的机会比我们多,要求比较严格,相形之下,恐怕唱不过他们,只好甘拜下风了!我说:"你们哪!对这世界性语言的音乐,不要光看它的技巧,要留意它所散发出来的'质'是什么?不要光注意它表面的美感,要看它能不能呈现出一种心灵之美,能不能在唱歌的同时,也叫所有听众的心灵也有安祥之美的感受。"结果,那天晚上唱完以后,参加的人心里都明白,我们所获得的是什么?那是专业人员所想象不到的,这一点是没有办法用技巧去表达和用艺术去评价的,那是一种真实的幸福感,在散播着安祥美好的灵氛。 安祥合唱团的团员都不是专业的,平常大家都在上班工作,有些人住家很远,从南投、台中、苗栗......远道赶来台北禅学会,利用半天的假日来练唱,来去要开几个小时的车程,有的是全家一齐来。谢如山和钟甚就是每逢周日全家一齐来的,这种精神、这种热诚是令人可敬的。但是只要肯付出,必定有所获,谢如山他们全家比十年以前更充满了幸福的活力和生机,那种安祥之美的觉受,花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所以他们付出得很高兴,也收获得很欢喜! 中国的大圣人孔子,他老人家在齐国听到《韶》乐,竟然在三个月中吃东西时都忘掉了味感。音乐对人心灵丰裕的陶醉,是无法形容的;音乐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歌声可以鼓舞士气,也可以感召祥和,可以趋吉避凶,可以使修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因此我希望大家在技巧上要向指导老师虚心学习,在心灵上要不断地净化,这样才能使唱安祥禅歌的"质"提升,也才能把人生的真善美,从歌声中去亲身体验和弘扬、传播出去。安祥合唱团是光的天使~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二日对安祥合唱团的开示 我听了各位的演唱,可以说获得了最高的喜乐。我们的合唱团除了技巧以外,还有超技巧以外的因素存在,那就是当我们把禅曲唱熟了以后,我们的心就开始发挥作用,我们的禅曲是心灵的声音。我觉得各位今天唱得非常的好、非常的成功,这种声音会给人感召吉祥。 各位参加合唱团这么久,应该感觉到,合唱团带给你们的,不是消耗你们一部分的时间,或者使你们获得一部分的认知,而是对你们心灵的平衡,对你们气质的提升,乃至于对你们青春的维护,都是立竿见影的。我们能听到各位唱禅曲,我们有福了;你们各位能参加这个合唱团,你们各位也是有福的。 一个合唱团的成败,主要的关键就是合作,重要的就是树立指挥的权威。不管你们歌唱得多么熟,你们都要常常利用你们眼睛的余光,扫瞄一下指挥的动作。这样的话,一首曲子的进行,它的强弱度才能把握得恰到好处,共同所诠释的旋律才能够产生共鸣的作用,也就是"和"的作用。虽然合唱团有高音,也有超低音,这些正如同画龙点睛一样,都是必要的,所以它不是明星制。因此,各位从感情上的合作,到心灵上的共鸣,才是禅曲合唱团成功的要素。然而,这个指挥的权威,就是在于他能够发挥合唱团共同总枢纽的作用,而不是说他下命令 ── 立正、稍息,不是那种权威。一个合唱团的指挥就是一个灵魂,这个指挥的动作太重要了。如果你们忽略了指挥的动作,把指挥摆在一边,那么这个合唱团就不是十全十美了。 我们不求创造成绩,也不求标榜自我,我们只是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的真心注入我们的法,使我们的法有生命。各位若能付出真感情,把禅曲的每一段、每一句融化在内心的感情当中,将来唱出来的歌,这个声音是有生命的(编者按:亦即会发光发热、传递安祥),就不会跟那个音响里播出来的声音接近(编者按:亦即不会像音响里播出来的声音一样,冷冰冰的,没有生命)。我觉得各位看来,感情洋溢,对安祥的一种感受,也出现在歌声中了,我认为这是全世界没有人能比的。 如果抱着一种安祥的心态去唱,只管唱,也不求价值,只管和谐(合唱就是要合作、和谐、协调),你们抱着这种心态去唱,就会唱出光明。我们的合唱团不是一个普通的歌唱团体,而是"光的天使",散播天上界的光明,使人间更调和,这个是功德无量的。所以我们每次唱歌,就是每次在做功德。各位参加合唱团,就是参加禅学会、安祥禅,它的功德是立竿见影的,马上感受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