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人生:动物给人类的150个启示-2

该剧描述的是在英国某处田野乡间住着仙王、仙后和一群小精灵,他们快快乐乐地自在生活着。在一个仲夏夜时分,仙王发现两对产生误会的情侣,便希望“帮助”这些年轻人,以及长年居住乡间的乡下人,因仙王的迷药而对仙后的出现产生幻想的故事。《仲夏夜之梦》称得上一部结合戏剧与童话的作品,全剧发展于美丽景色的绿色森林中,莎士比亚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创造出色彩缤纷的奇幻世界。当它首次在伦敦上演时,更因为风趣的对白及夸张的肢体动作,为当时保守的英国写下了一个崭新的注解。7. 威尼斯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威尼斯商人》为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之一,于1596年首演。心胸狭隘的犹太商人夏洛克,主要靠放高利贷为生,这位商人除了小气外,还是位报复心极强的人。这时,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朋友娶波西娅,向夏洛克借钱;但安东尼奥未能如期偿还,夏洛克便要求安东尼奥割下身上的一磅肉来还。聪明的女子波西娅便化装为律师,与夏洛克展开对谈。她对夏洛克提出待人宽恕的请求,最后还使这位小气的犹太商人得到了小惩罚。夏洛克是莎士比亚笔下一位令人憎厌的典型商人,与现代奸商类似。莎士比亚以其惯用的手法,巧妙地将喜剧与悲剧结合,使《威尼斯商人》剧情发展至悲哀之际,居然又峰回路转地出现了喜剧结局。8. 无事生非 Much Ado about Nothing故事描写温柔单纯的新娘希罗,因小人散布谣言,使得她在婚礼当天,在神圣的教堂圣殿下,遭到未婚夫的当众羞辱,使她伤心欲绝。另外,希罗的好友琵特丽丝与裴尼狄克这对怨偶,经过一番斗智与冲突后,在神父的妙计之下,却互相体谅而相爱,最后终于结成佳偶。《无事生非》是莎士比亚1598~1599年作品中的一部浪漫喜剧,于1598年首次上演。这是莎士比亚喜剧写作最成熟时期的创作,内容热闹欢乐,富有哲思,探寻的是男女关系中的自我意识以及真诚与尊重。9.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莎士比亚在1600年的作品。故事描述温莎镇一位嗜财贪色的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凡是任何能够赚取金钱的事情,他都会汲汲营营,而且其为人极度小气,是位典型的守财奴。有一次,他看中了镇上两位有钱绅士的妻子。福斯塔夫在这两位夫人面前,露出了自己贪财好色的本性,但这个可耻的计谋被两位聪明的妇人发现了。后来她们将计就计,不但想借机整整平时就爱胡乱吃醋的丈夫,更想戏弄一下福斯塔夫,令他在众人面前出丑。于是,两位妇人的整人计划便一幕幕上演。在英女王伊丽莎白时代,由于戏剧得到了王室和贵族的支持,发展的步调就更快速了,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就是莎士比亚应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之邀,前往皇家的温莎古堡后创作出的著名作品。10. 皆大欢喜 As You Like It故事描写男女主角因为各自的原因逃离宫廷,并在亚登森林不期而遇。这出剧让人沉醉在如梦幻般的田园中,有甜蜜浪漫的情节,炽热的爱情故事,加上女扮男装产生的诙谐对白,形成了皆大欢喜的美丽结局。这是一出牧歌风格的浪漫喜剧,它承袭了一项悠久的人文传统:文人雅士、失意政客避世于林野,过着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西洋的牧歌文学与中国的田园文学有着相似之处,理想中的“亚登森林”(Forest of Arden) 也类似桃花源,一个是牧羊人在田野水泽歌咏大自然,另一个是“不知有汉、何论魏晋”的清幽,两者皆暂时抛开束缚,重返与天地合二为一的纯真心态。莎士比亚将其大部分的场景都设在亚登森林,陆续来自宫廷的公爵、贵族、仕女、弄臣等只是过客,只有牧羊男女才真正属于森林。《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所著惟一的田园喜剧,此剧在1599年于伦敦首演,后经多次修改,才有今天的面貌。喜剧和悲剧(3)陈书凯11. 第十二夜 Twelfth Night由于新年一月六日是耶稣诞生后的第十二日,依照当时的风俗,宫廷中在这天晚上会上演戏剧,以此娱乐。莎士比亚作此剧,以供当时上演之用,故名《第十二夜》。剧中描述发生错认他人和托人求爱的故事。剧中角色的女扮男装,再加上恋爱故事,使之成为莎士比亚极其成功作品。这出戏以爱情为主轴。船难之后,一对双胞胎兄妹失散了,妹妹扮男装去侍候公爵。公爵原本正在追求女伯爵奥丽维亚,屡屡吃闭门羹,因为奥丽维亚悼念亡兄,誓言七年之内不见男人。不料,奥丽维亚竟爱上了替公爵传达仰慕之情的信差——双胞胎兄妹的妹妹,而扮男子的妹妹则爱上了公爵。后来哥哥代妹妹与奥丽维亚成婚,公爵转而与妹妹结为连理。此剧完成于1601年,也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喜剧。12. 终成眷属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该剧描写身份寒微的女仆海伦娜,原是一位名医的女儿,她爱上了英俊尊贵的少爷贝兰特。在某次偶然的机会下,海伦娜使用父亲的特殊药方救了国王一命。后来,海伦娜也在贝兰特母亲及国王的倾力帮助之下,对贝兰特表达了心中的爱意。但是,高傲的贝兰特却对海伦娜说道:“当你能从我手上取下这枚我永远不取下的戒指时,我才承认是你的丈夫。”为此海伦娜特别乔装,把自己打扮成主人的情妇,最后终于得到少主人的欢心,终成眷属。此剧在1602年首演,是莎士比亚众多剧本中最富有讥讽性的一部,且在故事中处处讨论道德引发的矛盾与人性的挣扎。13. 一报还一报 Measure for Measure《一报还一报》为莎士比亚1604年所发表的作品。故事描写维也纳公爵文森迪奥出国旅游,将国务交给摄政大臣安吉洛掌管。安吉洛一向以执法如山著称,对犯罪臣民施以严厉的惩罚,但事实上,安吉洛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另一方面,文森迪奥公爵也没有真正出国,而在暗中探查民情。城中有位年轻的绅士克劳迪奥,与恋人裘丽叶在婚前发生亲密行为,因而触犯了当地法律,必须处以死刑。克劳迪奥的姐姐依莎贝拉为了手足之情,向安吉洛求情。而居然解救其弟的惟一方法,竟是牺牲自己的贞操。最后,文森迪奥发现了安吉洛虚伪的面目,及时制止了安吉洛的恶行。莎士比亚在《一报还一报》此剧中,探讨中世纪的道德观与贞操观,并借以讽刺清修主义的过分夸大。14. 泰特斯·安特尼格斯 Titus Andronicus剧情描写为罗马立下丰功伟业的大将军泰特斯·安特尼格斯,在屡建战功之后,被罗马人全力拥戴为王,但他并未接受,却将王位让给前王子撒特尼纳斯。撒特尼纳斯在登基之后日益嚣张,欲强娶其弟的未婚妻,也就是泰特斯的女儿,因而遭到众人反对。撒特尼纳斯一气之下,遂立战俘哥斯女王妲摩拉为王后。妲摩拉称后之后,为报泰特斯杀子之仇,于是设下一连串计谋杀害泰特斯全家。而泰特斯为了儿女的深仇,也展开了一场血战,写下了一出血腥而残酷的复仇记。《泰特斯·安特尼格斯》是莎士比亚早期1592~1593年的作品,剧中对于政治犯心理及生理所遭的创痛有深刻的描写,其中对暴虐屠杀的残酷场面亦刻画入微。但许多学者对于这部作品是否完全出自于莎士比亚笔下,却持怀疑的态度。15. 凯撒大帝 Julius Caesar《凯撒大帝》是莎士比亚在1599年的作品。莎士比亚撷取罗马历史上公元前44年凯撒遇刺的前后事件,铺陈为英雄坠落的悲剧。剧中对政治阴谋以及群众被轻易操弄的描绘深刻,似乎是专为人们书写的政治斗争寓言。此出戏也是所有莎剧中对群众暗讽最有力的一出。剧中描写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将军裘力斯·凯撒,虽然战功彪炳,却三度拒绝人民给他的王冠,不求任何名位。但是毫无疑问的,树大招风的结果使可怕的阴谋正在进行着,一群嫉妒的叛徒鼓动人民发动暴动,进而谋杀凯撒。在凯撒不幸身亡之后,以副将安东尼为首的三人执政,他们以一席真诚的宣言唤醒人民,盛誉凯撒大公无私的遗言感动百姓,一项歼灭叛徒的行动于是展开……喜剧和悲剧(4)陈书凯16. 特洛伊围城记 Troilus and Cressida这出戏的背景是特洛伊城。一群心性高傲的希腊王子,怀着满腔的愤怒,把他们满载着准备一场恶战的武器的船舶会集在雅典的港口,浩浩荡荡向腓利基亚出发,立誓扫平特洛伊城。因为特洛伊坚固的城墙里,有位米尼劳斯的王妃海伦,她被风流的巴里斯所诱拐,且长住他国,王子们领军到了泰尼陀斯,在达丹平原上扎营,特洛伊城的6个城门也用铁锁重重锁住,两方各自提心吊胆,不知谁胜谁败,之后两方的种种情感纠葛于剧中一一 凸显,即构成这部《特洛伊围城记》。《特洛伊围城记》是莎士比亚1601年的作品,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所写的历史讽刺剧。17. 哈姆雷特 Hamlet《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1600~1601年的作品,也是最常演出的剧作之一。该剧讲述了天伦相残的故事,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发现叔父是毒毙生父国王的凶手,而皇后——自己的母亲却在父王过世还不到两个月,便与叔父结婚。王子心中,充满着各种怀疑,而这位由叔叔登基的新国王,实在与父王有着天壤之别,有着极为卑鄙下流的性情。于是大家开始怀疑新国王是为了争夺王位,而谋害了自己的亲兄长。 这个怀疑同样出现在哈姆雷特心里。直到某天,父亲的亡灵出现,对哈姆雷特说明了一切,凶手原来真的就是新任国王。于是一个复仇计划就要展开了。哈姆雷特一方面哀悼父亲的死去,一方面又为母亲的婚姻感到羞耻,他在哀悼与羞耻的心情下,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中。哈姆雷特一步步走上复仇之路,不惜装疯卖傻,抛弃爱情,最后甚至牺牲性命。莎士比亚给了哈姆雷特一个悲剧结局,也使其成为古今文学、戏剧中永远的悲剧人物。18. 奥赛罗 Othello此剧的情节发展算是相当单纯的,内容就如同耸动的社会版新闻。故事叙述威尼斯一个官家年轻貌美的女子仰慕年纪大她许多的将军,进而私下以身相许。两人的婚姻方才开始,就发生不幸。罪魁祸首是将军手下的掌旗官,他因为自己没有被提拔为副将而记恨在心,同时又怀疑对方跟自己妻子有染,决意报复。生性直爽又品德高尚的奥赛罗将军,是一名黑皮肤的摩尔人,与美丽的威尼斯小姐苔丝狄蒙娜结婚。却因为无耻、狡诈、爱搬弄事非的军官伊阿古对他煽动进谗,暗示其娇妻与英俊副官暗通私情,而使他心乱如麻。终至他因为嫉妒而杀妻﹐并且在真相大白之后羞愧自戕。《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之一,写于1602~1603年。全剧围绕着“家庭”和“嫉妒”两大主题发展,人性“妒恨”的可怕常常被引述来说明人性的弱点。也许莎士比亚早就洞悉,便明确点出人心最大的可悲之处!19. 李尔王 King Lear不列颠的国王李尔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仍为国事操劳,身体也因此衰弱了下来,老国王想在过世之前将国事交给孩子去治理,于是他将三个女儿叫来,想从她们口里得知谁最爱自己,然后再依她们爱他的程度,分配国土的大小。故事在国王与女儿的对话中拉开了序幕,虚伪谄媚的大女儿与二女儿以花言巧语诉说着对父亲的爱,老国王信以为真,冲动之下各分给两个女儿三分之一的国土。然后,他转向问他最宠爱的小女儿,因小女儿十分厌恶姊姊们的阿谀奉承,于是她向老国王说:“我照着做女儿的本份爱着您,我对您的爱不多也不少。”国王一气之下,竟将原本留给她的土地收回来,平分给两个姐姐。年老昏庸的国王李尔,将余生寄托在两位虚情假意的女儿身上,却将真心孝顺的小女儿赶离身边,原本打算就此颐养天年,万没想到悲惨的命运即将来临。《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在1604年所写的四大悲剧之一,整部作品中将人性的孝道以及儿女的贪婪表露无遗,它告诉我们,子女要对父母尽孝,而为人父母者,则要明辨是非,不可太过固执,是一部充满讽刺的经典悲剧。喜剧和悲剧(5)陈书凯20. 麦克白 Macbeth苏格兰军中的两名大将麦克白与班戈击败敌军,赢得一场激烈的胜仗。在凯旋归国的途中,遇上了三个女巫,女巫们预言麦克白将会成为未来的国王,而班戈虽然当不成国王,但他的子子孙孙都会成为苏格兰国王。女巫消失后,麦克白心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并燃起了登基的欲望。当他回到家中,把女巫的预言告诉他心怀不轨的妻子。于妻子怂恿之下,夫妇俩野心勃勃联手展开谋杀现任国王的举动。麦克白并不因登上王位而满足,他为了不让班戈的子孙继承王位,不顾朋友间的道义,再度展开谋杀班戈父子的计谋,他一方面进行着暴力与血腥的争夺,一方面却又受到良心的谴责,使他不时地产生幻觉而终致疯狂,麦克白一心想改变命运的安排,最后却不得不臣服于命运的作弄。《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在1605年忧郁时期所写下的四大悲剧之一,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是一个不知足之人,由于过度的野心而导致悲剧的发生。21.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Antony and Cleopatra故事主要描写罗马三执政时代,执政者安东尼迷恋上美丽动人的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于是沉溺热恋,日日与克莉奥佩特拉大开盛宴作乐,因此引起另一位执政者推翻安东尼的野心,并发动罗马人民群起反对。而此时的罗马,对外还有伏尔人的威胁,安东尼面临重重打击,进而一蹶不振,走向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同归于尽的绝路。《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晚年的一部罗马历史悲剧作品,于1606年首次上演,以描绘爱情与政治之间的冲突为题材,故事高潮迭起。22. 雅典的泰门 Timon of Athens本剧是莎士比亚在最忧郁时期1606~1607年所创作的悲哀故事。故事描写一位挥金如土、慷慨大方的雅典贵族泰门,家中天天设宴,时时济助朋友,因此万贯家财从用之不尽到所剩无几的过程。在泰门后来最贫穷潦倒之际,昔日与他共同欢乐的朋友忘恩负义一一鄙夷地远离了他。面对如此残酷的景象,使得这位曾经乐善好施的贵族将军,竟对人生任何事务均愤世嫉俗。此剧是莎士比亚透过戏剧的演出,对人生的阴暗面做最深层的剖析,称得上是一部充满悲剧性质的讽刺剧。23. 科利奥兰纳斯 Coriolanus《科利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上演的作品,此剧是莎士比亚在其晚年忧郁时期所写下的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描写傲慢的罗马将军科利奥兰纳斯,获得人民同意当选为执政,他刚正不阿的个性,使得他经常无法对臣子妥协,因而得罪了两位护民官。于是这两位护民官鼓动民众抗暴,科利奥兰纳斯因此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受驱逐的命运。之后,科利奥兰纳斯立誓要风风光光重回罗马,竟然投靠了敌军伏尔人,并率领伏尔军队进攻罗马城,真正走上了叛国之途。莎士比亚在《科利奥兰纳斯》中,对一位英雄被迫走上叛国之途,其内心挣扎及复仇的怨恨,有极为深入的描写。24. 泰尔亲王配力克尔斯 Pericles本剧描写泰尔亲王配力克尔斯,与他即将临盆的妻子在海上遇到了一场暴风雨,妻子在惊涛骇浪之下产下小公主之后,却因过度疲累而昏厥过去,水手们误以为王后已死去,认为这属于不祥的征兆,便请亲王依迷信传说将她抛入海中,以向天祈求平息暴风。之后,哀恸的亲王因丧妻之痛,将女儿托付给曾受他恩惠的总督夫妇抚养。想不到14年后,总督夫妇为了争夺王位与权利,竟雇人谋害公主玛琳娜。但经过重重危劫,当过奴隶的公主终究还是与生父生母重逢,最后以喜剧收场。《泰尔亲王配力克尔斯》是莎士比亚1608年的作品,此剧篇幅较长,情节亦较为复杂。25. 辛白林 Cymbeline此剧描写不列颠国王辛白林,他的女儿与青梅竹马的恋人普修默私订终身,令辛白林大怒,一气之下将普修默放逐到遥远的罗马。遭放逐的普修默深信,妻子绝对会对他忠贞,但普修默的朋友埃契摩却认为公主铁定会改嫁。两人于是打赌,埃契摩若能取到公主手上的手镯,普修默便输,并将戴在自己手上象征爱情的戒指输给他。奸诈的埃契摩为了赢得那只手镯,使出各种谎言与骗术,甚至还厚颜向公主求爱,但聪明的公主化解了埃契摩所有的骗局,证实了自己纯洁的心意。传说中的辛白林,是在公元一世纪时抵御罗马人入侵的不列颠国王。这是莎士比亚后期1610~1611年的喜剧作品。喜剧和悲剧(6)陈书凯26. 冬天的故事 The Winter's Tale《冬天的故事》是莎士比亚后期1610~1611年的喜剧作品,这部剧情复杂的作品主要叙述嫉妒成性的专制君主利翁提斯怀疑他的女儿是私生女,狠心将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弃之门外,他的妻子荷美温妮在悲伤中死去,从此利翁提斯过着懊悔与悲伤的日子。牧羊人收养了利翁提斯抛弃的女儿,此女长大后经过重重波折终于回到利翁提斯身边,哀恸死去的王后荷美温妮其实也是假死,最后一家人团圆以喜剧收场。开始是主角受难,历经沧桑终于最后大团圆了,怪诞的情节却厚实了戏剧成份。剧末,众人揭开王后荷美温妮的雕像,品头论足之际,那看似鬼斧神工的超绝艺术作品竟然一变而为活人。这时所有观众—— 无论舞台上或舞台下—— 才知道已被蒙骗了。这是莎士比亚最令人惊叹﹐也极为高明的戏法之一。27. 暴风雨 The Tempest《暴风雨》为莎士比亚晚期的作品,在1611年上演,可算是一出大和解式之喜剧。故事描写巫师普洛斯彼罗统治着一个小岛,之后不幸被亲弟弟安东尼谋取篡位,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最后终于恢复其统治地位的故事。《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文学名作,它包括了《仲夏夜之梦》的精灵童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加上全剧弥漫于优美的歌谣音乐当中,属于莎士比亚戏剧中较特殊的风格。此剧也是莎士比亚最后的艺术创作。莎士比亚饱经了一番风霜后,正值女王伊丽莎白时期的繁荣景象逐渐消退,詹姆士一世的社会时代进入了创作核心。在这种不安的氛围里,洋溢在他早期喜剧中的乐观消失了,但生活应该是光明且美好的,这依旧为莎士比亚所一贯坚持的信仰。历史剧(1)陈书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由于出场人物非常繁多,再加上对英国中古史的陌生,使得这些作品远比悲、喜剧更加复杂了。如《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及《亨利六世》《亨利八世》,按写作年代,《亨利六世》最先完成。从《理查二世》至《亨利六世》,时序纵贯英国史百余年,为英国历经内战、对外战争逐渐走向统一安定的重要时期。1. 约翰王  The life and Death of king John描写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明争暗斗,极力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与对人性的禁锢。《约翰王》是近代较少演出的莎士比亚作品。有关于约翰王的事迹,莎士比亚把重点放在富有戏剧性的“王位争夺”上。英王亨利二世之后,英法王室纠缠不清的血统之争就此开始。亨利二世与王后育有三个儿子,长子是知名的狮心理查,在亨利二世死后继位,但不久竟不幸战死了。狮心理查临终时遗命由三弟约翰接任王位,然而二弟之子亦想争其位,此人也是本剧关键人物。由于这名皇侄儿与母亲长期居住法国,早已成为法王的附庸,法方希望他回英争取王位制造纷争,瓦解英国势力;但是此计划终究还是没能成功,反而失败身亡了。最后,王位还是交付在约翰王手中,继续传承下去。莎士比亚用约翰王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加以编造,创出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2. 理查二世 King RichandⅡ史实错综复杂并非舞台戏剧所能完整表达,但历史剧毕竟乃戏剧,而非史书,所以半真半假。理查二世因专横昏庸,引发诸侯造反终至废黜;哪个是赢得王座的人呢?篡位登基的是亨利四世,他希望建立强大统一的王权。在传统神授君权的封建思想中,篡位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亨利四世等于自己为宫廷政治的谋反做了示范。因此在莎士比亚的描写中,夺位的亨利四世忐忑不安,于名不正言不顺之下戴上王冠,面对着贵族们。莎士比亚在这递嬗频繁的历史舞台场景中,安排拿手的内心独白戏。当理查二世步步失去手中的令牌之时,莎士比亚用理查王后的悲伤来烘托国王失去王冠且被迫与亲人分离的深沉,凸显出失去王位的理查二世的悲惨遭遇。并且,公爵夫人问她那已投靠亨利四世的夫君—— 约克公爵,回到京城的理查受到人们何种待遇,约克回答“这好比舞台上,一个走红多时的名角下场了,观众只是没精打采地,冷眼看着那接下来出场的角色”。(《理查二世》第五幕第二景)于是,理查二世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孑然一身的他带着百般无奈惨死狱塔中。3. 理查三世  KingRichandⅢ理查三世是英国历史上颇为出名的暴君,剧中表现了阴险狡诈的贵族理查如何登上王位,以他血腥双手除掉了六个合法继承人的故事。《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为当时英国人民对抗西班牙的爱国主义情绪,以霍林谢德的《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为材,所创作的历史剧作之一,创作年代于1592~1593年期间。描写篡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死亡后,同族贵族理查三世运用狡诈、血腥、毒辣的手段,登上统治宝座,但又很快为敌手所杀,而结束了玫瑰战争。《理查三世》描写的是一部王室阴谋史,莎士比亚在本剧中突显了王权争夺之战以及理查三世这个暴君的残暴本性,深刻地揭露了理查三世的虚伪、狡诈和残暴,用来揭示所谓的人性之恶。4. 亨利四世 KingHenry Ⅳ《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分为上、下两篇。亨利四世在位15年间(1399~1413)叛乱不断,这在《亨利四世》上篇开场第一句话便已展开:“动荡多难,是我们眼下这时世”。除平定谋反之外,《亨利四世》最知名的场景是市井中的“野头猪酒店”,这也创造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受欢迎的无赖角色—— 福斯塔夫。剧本一方面描写了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表现了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示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剧中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他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难忘的喜剧场面,塑造出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时期的寄生者的典型。5. 亨利五世 King HenryⅤ《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最具代表性的悲剧作品。该剧的主要场景是—— 对法战争,以法国太子嘲笑年少的亨利五世掀起战事,并以亨利五世与法国公主卡莎琳的婚礼结束。亨利五世加冕后,福斯塔夫的毫无顾忌使亨利五世处于尴尬境地,亨利五世告诉他:“我已经丢弃了过去的自己,也要同时丢弃过去那些与我在一起的朋友。当你听见我重新回复了我原来的本色的时候,再来见我吧……”亨利五世下定决心和过去告别,也使自己成为深为英国人民爱戴的一代君主。历史剧(2)陈书凯6. 亨利六世 King HenryⅥ《亨利六世》共上、中、下三篇,开始便以亨利五世的殡丧展开,其后的十余年间,对法百年战争还未结束,英国国内即掀起北部两大家族对立的“玫瑰战争”(《亨利六世》上篇第二幕第四景)。由中篇开始,《亨利六世》便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风暴之中,直至亨利六世不幸被害而结束。评论家视《亨利六世》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较不成熟的作品,它在刻画人物、语言、个性方面都明显不足。但与其后完成的历史剧中弱女子的形象相较起来,《亨利六世》中的法国圣女贞德,以及亨利六世的王后玛格丽特(法国安佐公爵之女),皆为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但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贞德,评论家认为其歪曲史实、文风粗鄙,因此对于是否出于其笔便有所争论。历史剧乃莎士比亚创作历程的早期阶段,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全盛期,在当时社会氛围下,剧本里洋溢着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繁荣盛世消失,那些政治下的人性,充满残酷与挣扎,才在其后的四大悲剧渐渐显露了。后记倘若问“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与“生物学是什么”或者“音乐是什么”相同,那么究竟文学的定义或功能为何呢?文学的定义:文学就是诗歌、小说、戏剧等体裁,各有不同的构成特质。又或许是“文学是虚构”或“文学是想像性的书写”等等。其实,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并不是要告诉我们事物“是什么”,而是提醒事物对观赏者所引发的感觉。它们将真实生活加以剪裁整理,把经验集中强化,抽离现实生活,置于我们眼前。作品延长了我们观赏的时间,使我们不觉厌烦反觉可喜。因为身为艺术欣赏者,重视呈现的过程而不是它的抽象结果,重视作家对生活本质的独特观照而非生活的直接临摹。朱光潜先生为文学作品立下了一个标准——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它与图画、雕刻、音乐及一切艺术具有共通性:作者对人生必定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观感,而这种观感也须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表现。但是“观感”和“表现”如何才能“独见又有新鲜感”?表达独到的内容是与群众的认知脱离?是标奇立异?写实和想像在创作中哪种占了主导地位?文学无法提供像声音、色彩等可以直接刺激读者感官的形象,它所依赖的只有用文字来表现文学技巧而已。因为一幅画人们无妨再多看一眼,但一篇写得不佳的文章没有人愿意再阅读一遍。因此,文学作品要比图画、雕刻、音乐更讲求题材的创新。许多博学多识的才子学者的作品文采极佳,但在隽永的智慧风貌下,却又不免迂腐拘谨,所以欠缺平易近人的情调。但非学院派的天才莎士比亚,其通俗又高雅的作品绝对不会如此!对于文学创作而言,独特的个性、强烈的情感是作品的生命灵魂,亦是成败的关键。莎翁将其丰富的情感转变为自由奔放的想像力,由具体创作而论,继承了历代成就但又有所创新。与其他学术大师作品相比,其意识更明确,而且有丰厚的民间文学基础,包含了作者澎湃的创作激情与智慧。文学是通过写和读来产生意义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作家要唤起一种经验过的情感,这种情感要以别人可能体验到的方式交流”。当读者接受作品的影响时,也许就证明了文学语言的功能:它创造了一种让我们感受事物的形式。所以,莎士比亚的作品才能够老少咸宜、百读不倦、历久弥新。莎士比亚名言:全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所有红尘男女均只是演员罢了。上场下场各有其时。每个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角色,从出生到死亡有七种阶段。——《皆大欢喜》�接生的实际经验,何况是实施专业难度较大的剖腹产手术!  费蒂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她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紧急接生知识,而人与哺乳动物的身体构造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两个半小时后,一只雌性的长颈鹿幼崽被从母亲的腹中取出来,费蒂给它量了心率、血压和体温,表明一切正常,大家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由于长颈鹿高大的体形,即使是幼崽也很容易被猛兽在老远的地方发现,这正是它们存活率极低的主要原因,所以卡罗兰决定先人工饲养它,待它体格足够强健后再放养野外。但卡罗兰知道,人工饲养的动物会失去野性,这很不利于它们以后在残酷的野外生存,要想让这只长颈鹿幼崽从小就培养野性,关键是在长颈鹿种群中找一个可以呵护它训练它适应大自然生存能力的妈妈。  考察站的工作人员近期正在进行联合国野生动物组织资助的一个考察项目的研究,没有人有时间专门来照看这只长颈鹿幼崽,卡罗兰决定,让善良的费蒂帮助自己。这只美丽的小家伙是费蒂亲手接生的,她对它充满的感情,因此她很愉快地接受了卡罗兰交付的任务。她给它取名叫“莉娜”,每天给它喂食、洗澡、搔痒,甚至蹭着它的耳朵轻柔地给它唱歌,而莉娜好像颇通人性、总是用湿漉漉的舌头舔着费蒂的手表示亲热。  有时候,费蒂坐在月色溶溶的草地上,深情地看着这只长颈鹿幼崽以优雅的姿态咀嚼嫩草,她心头就会交织着一种异样的情愫,她想,如果自己腹中的孩子不是强奸犯留下的该多好,这样她就会将全世界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他身上,像清晨晶莹的露珠洒遍玛多塔鲁大草原上的每一株花草一样。  在卡罗兰的建议下,费蒂决定给莉娜在野生长颈鹿种群中找一个妈妈。她每天载着莉娜驾驶敞篷吉普车奔驰在玛多塔鲁大草原上,到处寻找长颈鹿的野生种群,然而,事情远非她想像的那么顺利,因为长颈鹿天性胆小谨慎,远远地看见吉普车驶来便撒腿狂奔,总是让她找不到接近的机会。最后,费蒂只得在离长颈鹿野生种群尚有数公里远的地方就将车子熄火,然后将莉娜从车后厢赶下来。  莉娜看见同类,不由乐颠颠地跑了过去,但可能是因为它身上沾着了人的气味,长颈鹿群并不欢迎这个不速之客,它们停止了吃草和树叶,用警惕的目光打量着这个小家伙,莉娜还没靠近,一只公长颈鹿就扬起结实的蹄子踢了过去。虽然没有踢到,但那只公长颈鹿扬蹄时蹭起的尘土和草屑还是把莉娜吓坏了,它赶紧掉头跑向了费蒂。  后来,卡罗兰又想了一个办法,因为她注意到最近有只母长颈鹿的两只幼崽被一群斑鬣狗撕食了,尸骨就暴露在草丛中,她要费蒂将莉娜带到那只母长颈鹿所在的种群附近。果然这一招很奏效,还没有从丧子之痛中摆脱出来的那只母长颈鹿轻易就接受了莉娜,它们在一起亲热戏耍,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母女。  费蒂常常在吉普车上用望远镜默默地注视着莉娜的一举一动,她既为它成功地回归大自然感到欣喜,又为失去一个朝夕相处的伙伴感到难过。  10月的时候,干旱的玛多塔鲁大草原迎来了潮湿的雨季,角马等野生动物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许多掠食者开始蠢蠢欲动,它们埋伏在各个隐蔽的地方,伺机大开杀戒。这个时候,也是长颈鹿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时候,稍有不慎,它们就有可能成为掠食者的美餐。  再过半个月,费蒂就要结束旅行回到英国去了,当她每天在望远镜里目睹到动物之间不少残忍的杀戮场面后,她总是挂念着莉娜的安危。只要天气情况允许,而考察站的工作人员又不需要用车,费蒂就会驾驶那辆敞篷吉普车巡视在玛多塔鲁大草原上,注意观察莉娜所在长颈鹿种群的活动情况。那天黄昏,费蒂正要驾车返回考察站时,突然听见几声狮吼,她立即停车观察,发现一公一母两头非洲狮正跃出藏身的草丛朝长颈鹿群凶猛地扑去。  费蒂在望远镜里焦急地看到莉娜正处在离非洲狮最近的地方,由于野外生存经验不足,它对狮子的进攻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直到雄狮快扑上它的背脊,它才撒腿逃命,但那头雌狮又绕过去拦住了它。莉娜腹背受敌,一时竟吓呆了,伫立在原地忘了逃跑。就在危隐之际,那只本来已经跑远的曾接纳了莉娜的母长颈鹿掉头冲过来,迅速抬起长脚朝雄狮的脑袋踢去,雄狮一偏头,虽然躲过了致命的一击,但鼻子被鹿蹄碰了一下,鲜血流了出来,它负痛发出数声可怕的长啸。雌狮见伴侣受伤,暴怒起来,抖动鬃毛去咬母长颈鹿的臀部,但那只母长颈鹿立即抬起后腿猛踢雌狮,雌狮见势不好,赶紧躲开。在母长颈鹿的带领下,莉娜正要夺路而逃,但两头非洲狮穷追不舍,它们采取车轮战术,依次对母长颈鹿和莉娜发起凶猛攻击,使母长颈鹿顾此失彼,浑身被咬得鲜血淋漓。  就在那只母长颈鹿分神的一刹那,雄狮将莉娜扑倒在地,眼看它就要葬身狮口,那只母长颈鹿冲上去,一边用蹄子踢打雄狮,一边低下长脖子用毫无攻击能力的嘴去噬咬雄师的耳朵。雌狮立刻抓住良机,猛扑过来,咬住了长颈鹿身体上最脆弱的部位——长脖子,鲜血顿时喷涌出来。那头遭受母长颈鹿踢打的雄狮从惊魂中回过神来后,恼羞成怒,又凶狠地朝莉娜扑去,费蒂赶紧驾驶吉普车过去驱散了两头嗜杀成性的非洲狮……  血色夕阳中,玛多塔鲁大草原上惨烈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费蒂:原来大自然中也有如此凄美的“母女”深情!  启示:莉娜并非那只母长颈鹿的亲生幼崽,可是在生死存亡之际,母长颈鹿却能够勇敢地舍身护犊。联想到自己腹中躁动的胎儿,一种崇高的母性顿时在费蒂的心里油然而生,她终于意识到孩子的父亲是谁并不特别重要,重要的是她如何去善待那个无辜的生命,并让他永远沐浴在母爱温暖而美丽的光辉中!  9永恒的爱可以战胜一切贪欲和野性——一只黑犀牛的爱恨情仇  尼尔敦不仅是南非开普敦一位富裕的皮货商,还是一个出色的猎手。他的家里堆放着许多记录着他传奇狩猎经历的猛兽头骨,他也常常为此感到自豪。2002年11月,尼尔敦到南非北部的希拉姆丛林地带去狩猎。  那天早晨,薄雾刚刚消退,具有丰富狩猎经验的尼尔敦就在身边的一株灌木上发现了黑犀牛啃噬树叶时牙齿留下的印痕!他惊喜万分,黑犀牛可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动物,它的角是黑市上比黄金还昂贵许多倍的抢手货。曾有一些阿拉伯富商向他出高价订购黑犀牛角制品,但因为缺乏货源,他丧失了好几次可以赚大钱的机会。今天有幸发现了黑犀牛的踪影,尼尔敦自然不肯轻易放过。  尼尔敦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他端着枪小心翼翼地在丛林里搜索。正午时分,尼尔敦终于在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开阔地带发现了一头体重足足有3500磅的黑犀牛,它正静静地在那里咀嚼着嫩叶。黑犀牛的视力很糟糕,但听力和嗅觉都很灵敏,尼尔敦因此尽量保持安静,并且使自己站在远一点逆风的地方,以免黑犀牛嗅到自己身上的气味。  从这头黑犀牛的体形来看,尼尔敦发现它是一头怀孕的母犀牛。随着“乒”的一声枪响,那头黑犀牛颈部中弹了,鲜血流了出来,但由于犀牛皮异常坚硬,而距离又有些远,子弹威力并不大,所以它受的伤并不严重,它转身发现了偷袭的敌人后,立即喘着沉重的鼻息朝尼尔敦冲来,惊慌的尼尔敦甚至感觉到大地都在黑犀牛奔跑的脚下微微颤抖。他赶忙又朝它开了一枪。然而,那头黑犀牛还是没有倒下,它咆哮着负伤继续前冲,尼尔敦已来不及射击,他赶紧掉头就跑,希望能够爬到大树上以躲避黑犀牛致命的攻击。  就在他慌不择路地穿越一片齐腰深的草丛的时候,突然感觉脚下踏空,接着整个身子往下坠落,然后结结实实地摔倒在地上。让他感觉后怕的是,他发现离自己只有几厘米远的泥地里就插着好些锐利的木桩,如果他刚才掉在木桩上,身体肯定被戳穿了!原来这是一个当地猎人废弃已久的大型捕猎陷阱,专门用来捕捉野猪、野象、犀牛和狮子等体型庞大的野兽的。幸运的是,萨穆德发现自己除了右脚脚踝脱臼了,以及手臂和肩部的一些淤伤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并没有严重摔伤,但还没等他从惊悸中回过神来,他就看见那头视力不佳的追击他的母犀牛也从头顶上方坠下,他赶紧闪避,母犀牛的躯体不偏不倚地插在了数根尖锐的木桩上面,鲜血溅了他一脸。  如此近距离地接触黑犀牛,使尼尔敦的心狂跳起来,他知道,如果受伤的黑犀牛此时还能够对他发动攻击的话,他已是无路可逃!因为陷阱的四壁非常光滑,而且离顶端有七八米高,他不可能迅速徒手攀爬出去;再者,他的猎枪也在摔下时甩弃在陷阱外面,他没有任何防卫武器。尼尔敦听到那头黑犀牛在自己身边发出一阵阵的哀嚎,渐渐地,哀嚎声弱了下去,变成了痛苦的呻吟。他料想它已经伤得失去了攻击能力,于是从背包里取出手电筒照了照,他看见黑犀牛的上腹已经被木桩戳穿了几个血窟窿,它躺在那里根本不能动弹。  尼尔敦放心了些,他觉得起码暂时没有危险了,他开始琢磨着怎样尽快离开陷阱。他忍着右腿的伤痛,取出腰间的匕首,在光滑的坑壁上刨出一道道的深槽,想依靠这些深槽攀爬出陷阱。但陷阱的四壁似乎为防猎物出逃而被的猎人用火烧过,质地比较坚硬,很难刨出足够手脚攀援的深槽,再加上尼尔敦右脚脚踝脱臼不能受力,他尝试了几次,也没爬出陷阱。他只好颓然地坐在坑底,等待体力恢复。  尼尔敦再次用手电筒打量那头黑犀牛的情况,它也正用一双血红的眼睛望着他,好像恨意依旧未消。突然,尼尔敦发现那头黑犀牛的下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他移动手电筒的光柱。上帝!他忍不住叫起来,他看见的竟是一头正钻出母体的小犀牛!原来,那头怀孕的母犀牛的腹部受到如此猛烈的撞击后,竟提前分娩了,还好,幼犀没有被插入母犀牛腹部的木桩刺伤。  尼尔敦吃惊地看着这一幕,他的心突然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回忆起妻子玛瑟琳,她就是在一次难产事故中大出血,导致母子双亡的。尼尔敦很爱妻子,从此就没有再娶,他的房间到处是玛瑟琳的照片。看到由于母犀不能动弹,那头幼犀徒劳地在血泊中挣扎,一种复杂的怜悯之心促使尼尔敦不顾潜在危险走了过去。这时,母犀牛警惕地睁大了眼睛,注视他的一举一动,并且发出示威性的粗重的鼻息,似乎在警告他不要伤害自己的孩子。尼尔敦用匕首割断幼犀连接母体的脐带,将它抱到母犀牛的乳房下面,它开始吮吸母亲带血的乳汁……  夜幕不知不觉地降临了,气温从燥热的白天骤降了许多,尼尔敦龟缩在坑底冷得实在难以入睡。突然,那头黑犀牛粗重的喘息声惊动了他。尼尔敦知道,这种特殊的喘息是野兽在遇到危险时所发出的本能的反应,但在这个陷阱里面,除了已经丧失斗志的尼尔敦,还有谁会给黑犀牛造成威胁呢?他打开手电筒,四处照了照,这一照却吓了他一大跳,一条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一米多长的毒蛇正吐着信子游向那头幼犀。母犀牛看起来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它奋力挣扎着想站起来,但笨重的身体每动一下,腹部的伤口就涌出大量的鲜血。眼看幼犀可能遭到毒蛇的袭击,尼尔敦立即抡起背包砸了过去,趁那条毒蛇受到惊吓缩成一团时,他扑过去迅速用手捏住蛇的脖子,然后,用匕首割掉了蛇头。危险解除了,尼尔敦突然发现,在手电筒光柱的照射下,那头黑犀牛的眼里已不再充满愤怒和敌意,而是变得柔和了许多。  终于盼来了天亮,此时,幼犀也已经醒了,看着它憨头憨脑围着母亲撒娇的可爱样子,尼尔敦的心头不由掠过一缕温柔的悸痛,他想,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为了私欲去猎杀那头黑犀牛,犀牛母子俩此时应该在广袤的丛林里幸福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一瞬间,尼尔敦为自己曾经的猎杀行为深深地后悔起来,正是自己身处绝境的经历使他从没有如此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他以前一直以为野兽就是野兽,没有任何思想感情,但现在看见舐犊情深的黑犀牛,他觉得动物之间原来也有着如此真挚的亲情,这种可贵的亲情同样不应该轻易地被剥夺,同样应该得到人类的尊重!突然,幼犀向尼尔敦呆立的地方跑来,母犀牛警觉地看着这一幕,鼻息开始加重,尼尔敦愣一下,随即用手掌轻轻地抚摸着幼犀的脑袋,随着他温柔的抚摸,幼犀乖巧地蹭着他的裤腿,母犀牛也渐渐打消了敌意,眼神重新变得柔和起来。  尼尔敦意识到,如果不尽快进行有效的救治,那头伤势很重的母犀牛将活不了多久,一旦母犀牛死亡,幼犀也将很难存活。他突然作出了大胆的决定:立即抢救母犀牛!他从背包里取出消炎药和绷带,将母犀牛颈部的两处枪伤包扎起来。不知那头黑犀牛是因为伤势实在太重无力挣扎,还是似乎知道尼尔敦是在帮它,它在他的整个包扎过程中都没有任何敌意的表现,倒是他自己紧张得大汗淋漓。真正致命的伤口其实在黑犀牛的腹部,正是这几个贯通伤使它丧失了大量的血液。尼尔敦开始用匕首一点一点地割那几个刺穿黑犀牛上腹部的木桩,努力了足足5个小时,他才割断了4根木桩,但还有两根木桩因为被黑犀牛庞大的身躯紧紧压住,他无法割断,只好放弃。  尼尔敦觉得再这样被动地等待救援已不是办法,也许再等上三四天也不会有人找到这个掩藏在草丛里的陷阱,到时他和两头犀牛只怕都已渴死、饿死。他必须想办法自救!尼尔敦的背包里有一包香烟,他用打火机点燃了,边抽烟边思考脱身之计。缭绕的烟雾突然给了他灵感,他立即兴奋地站起来。他捡起外套,用打火机点燃,然后奋力往上一扔,点燃的外套扔在了覆盖陷阱的干枯的草丛上,火苗立即朝四周“呼呼”地蹿了起来。很快,陷阱上方的草丛就被烧光了,露出了一大片明亮的天空。  陷阱周围蔓延的火势引起了两个正在丛林里的偷猎者的注意,他们疑惑不解地跑了过来。看见终于有人出现,尼尔敦激动万分,他央求那两个人将他救上去。两个偷猎者耳语了几句后,要求尼尔敦付给他们一笔可观的报酬后才肯施以援手,尼尔敦无可奈何,只得许诺给两人一笔重金,那两个偷猎者这才心满意足地开始采取营救行动。  他们砍断了附近一棵碗口粗的树木,将它抬过来,斜插到陷阱里,然后两人相继沿着树干滑下陷阱。尼尔敦决定等自己脱身后再去找人和车子来将那两头黑犀牛吊上去。但正当他准备顺着树干爬出去时,两个偷猎者却掏出刀子去挖那头受伤的母犀牛的角。尼尔敦赶紧下来阻止,但那两人却粗暴地把他推开了。当尼尔敦再次用身躯拦在两人面前,并劝说他们放弃割取犀牛角的念头时,一个偷猎者不耐烦地用枪抵住了尼尔敦的胸膛,命令他少管闲事。  尼尔敦愤怒了,他左手猛地抓住抵住他胸膛的枪支,然后一记右勾拳将那个偷猎者打倒在地,但另一个偷猎者却在背后向他举起了锋利的砍刀。正在危急之际,那头受伤卧地的黑犀牛突然不可思议地从血泊中挣扎着站起来,发出了可怕的喘息声,那个偷猎者回头看见黑犀牛像座小山似的站了起来,不由吓得魂飞魄散,正要惊慌地往树干上爬时,那头黑犀牛已狂怒地冲了过来,锐利的犀牛角一下子刺穿了他的胸膛,而黑犀牛自己也在这奋力的一击中轰然倒地,鲜血从包扎好的绷带中迸射了出来,剩下的那头幼犀则茫然地打量着眼前血腥的一幕……  尼尔敦用枪押着那个幸存的偷猎者爬出了陷阱,临别丛林时,他再次回头看了一眼他和那两头犀牛落难的地方,泪水不由蓄满了眼眶。他知道,是那头黑母犀牛在生死关头救了他一命,也许它只是出于保护自己生命和幼子的本能,但他更愿意相信那头母犀牛奋不顾身的“壮举”是为了对他曾经保护幼犀的一种报恩。  启示:动物和人之间其实有着一种来自生命本能的患难与共的真情,而永恒的爱也完全可以战胜人类的贪欲和动物的野性!  10抵制不了诱惑的囚徒——捕获蝶蛾的陷阱  在美国加里弗尼亚州的平原地区,生活着很多蛾类,其中有一种蛾是蝴蝶的近亲,我们暂且就叫它蝶蛾。  蝶蛾有一对构造复杂的触角,这对触角成丝状、忌状或锯齿状(蝴蝶则呈简单的棍棒状),是非常敏锐的嗅觉器官,其主要用途是寻找雌蛾,以便进行交尾。多数雌蛾都会发出一种特别的气味,以吸引雄蛾;有着敏锐触角的雄蛾,甚至在11公里外就可以闻到雌蛾的气味,而意乱情迷地“闻味而至”。  一天,农民理查德正在为他的庄稼遭受蝶蛾幼虫啮食而烦躁不安的时候,他的妻子玛丽莲对他说:“亲爱的,为了来年的收成,我们何不把它们来个斩草除根?”  “斩草除根?”理查德显然没能明白妻子的意思。  “对啊,我们可以把公蛾先一网打尽。”  “怎么一网打尽?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些该死的家伙有多么多,多么难捕捉!”理查德叹息道。  “可我们可以引诱它们自投罗网啊。”玛丽莲接着说,“你知道,每年这些蝶蛾是怎么找到交配对象的啊!”  “是的,亲爱的,它们是根据味道来辨别雌雄并互相追逐的。我明白了你的意思。”  接下来的几天里,理查德捉到了一些雌蝶蛾,然后他把它们装在小笼子里,放到了他家房子周围的树林里。几个小时之后,他们看见有成百上千的雄蛾蜂拥而至。不过几天的工夫,他们就把他家农场附近游荡的雄蝶蛾捕捉殆尽了。  后来,他们发明的这种利用蝶蛾“癖好”,以雌蛾的“性吸引素”做陷阱,而将雄蛾一网打尽的办法被周边其他农场启用。他们这里的蝶蛾幼虫再也没有泛滥过。  启示:在自然界中,会发出“致命的吸引力”的都是雌性,因为这种“吸引力”而“丧命”的则都是雄性。人类往往亦是如此!  11爱情也需要保鲜——一只雄鼠的性与爱  小老鼠欢欢一直生活在田野里,自从它的父母亲连同兄弟姊妹逐一地被老鹰猎捕吃掉以后,它就开始了一个“人”的独居生活。在田垄的边上,欢欢挖了一个掩盖很好的洞穴,那里冬暖夏凉且不说,为了在紧急的时候能够迅速逃离危险,它还修建了好几个相连的“房间”,并且每一个“房间”都有自己独立的出口。在这里,它储藏了足够自己吃上两年的豆粒和玉米粒。对于欢欢来讲,它可以说已经进入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然而最近欢欢却觉得一个“人”的生活太单调,它厌倦了这种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的枯燥生活。于是,它决定要找一个能够为它生儿育女的母老鼠。几经物色,它看上了离它家不远的树林里的一只叫做嘟嘟的小母鼠。经过一段时间的狂追猛打,嘟嘟终于答应欢欢的求爱,并且搬到了欢欢的家里。  新婚燕尔,欢欢对嘟嘟百般疼爱。它从来舍不得支使嘟嘟跟它一道出去偷运粮食。而且,对于嘟嘟的撒娇也从来没有表现过一丝一毫的厌烦。尤其是在两个“人”缱绻缠绵的时候,欢欢总是那么激情万丈。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间欢欢和嘟嘟已经结婚好几个月了,嘟嘟那怀了小宝宝的肚子也渐渐丰盈起来。可是嘟嘟发现,欢欢最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它越来越冷淡,以至好几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欢欢都把它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而它自己却不知道到哪里鬼混去了。嘟嘟的心里觉得十分委屈,好多次都想要直接问问欢欢是否还依然爱它,可是话一出口,便招来欢欢的极大不满,甚至有好多次因此欢欢还对它大打出手,把嘟嘟耳朵上的皮毛都撕扯了下来。  嘟嘟不敢再言语,它只好忍气吞声地呆在家里。“只要家里有足够我和将来小宝宝们吃的食物了,我还奢求什么呢!”想到这里,嘟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两滴泪水不知什么时候也掉了下来。  也许你把前面的这段文字当成了一段童话,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确实是鼠类的生活写照。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将一只健康、成熟的雄鼠和一只处于发情期的雌鼠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一开始这对老鼠会频频做爱,但经过一段蜜月期后,它们做爱的次数就会逐渐降低。之后,试验者 将原来的雌鼠抓出笼子,而放进另一只新的雌鼠,那么雄鼠在新奇的刺激下,性欲又会再度被激起,做爱的频度又急速回升,开始进入另一个蜜月期。他们管这种情况称为“哥伦布效应”(Columbus effect),老鼠的性欲和它爱侣的新鲜度,成正比的关系。  “哥伦布效应”不仅发生在老鼠身上,在猴子等灵长类也可观察到有类似的现象。  启示:新奇感是激发爱欲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不能适时换一副面孔出现,你的另一半就很容易移情别恋,所以不妨每隔一段时间就以新奇的面貌出现在爱侣的面前,给你的爱情保保鲜。  12男人莫学此燕——天性麻烦的花京燕  花京燕多米与妻子卡莉共同生活在一片一望无际的林子里,在外人看来,它们是如此恩爱,以至于有一段时间,多米和卡莉形影不离,即便出去觅食的时候,也是双出双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温暖的春天来了,卡莉到了产卵的季节,每隔几天,多米与卡莉那间用树枝和草叶编织而成的安乐窝里都会多出一只可爱的燕蛋。当窝里的燕蛋积够5枚的时候,卡莉决定不再与丈夫一道出去觅食了,它要留在家里全身心地卵化它们的子女了。  不晓得为什么,最近丈夫多米总是回来得很晚有时还会出现彻夜未归的情况。它带回食物也越来越少,很多时候却无法让卡莉吃饱。当多米整夜不归的时候,卡莉只好离开它心爱的燕蛋,亲自去寻觅食物,其中有好多次在觅食的途中,卡莉险些晕倒。  卡莉想说服自己,尽量地去体谅丈夫的辛苦。可是多米却越来越过分,最后它干脆就不再回来了,有好多次,卡莉望着自己和丈夫共筑的爱巢不禁垂泪,它辛苦地生儿育女,而丈夫却离自己越来越疏远。一天,卡莉又出去寻找食物,它飞了很远很远都没有找到一只虫子填充饥饿的肚肠,这时,它看到不远的地方一个熟悉的身影一掠而过,身后还跟着另一只漂亮的雌花京燕。卡莉再也不能欺骗自己了,它看得很清楚,那熟悉的身影正是它的丈夫多米。一滴眼泪悄悄地滴落下来。卡莉艰难地向自己的家的方向飞去……  生物学家大都认为,为了合作照顾下一代,多数鸟类采行了一夫一妻制的生活形态。但有了一些在表面上行一夫一妻制的雄鸟,不仅有“外遇”,而且会在外面“金屋藏娇”。雄花京燕在林中有一固定领域,它在这领域和它正式的妻子共筑爱巢,出双入对。但当“爱妻”产下了卵,并全力孵蛋时,它就会溜到它过去所建的一个秘密领域里,引诱另一只雌京燕。当这只雌京燕也下了蛋,开始孵蛋时,它就又不告而别,回到“爱妻”身边,共同抚养它们的下一代。至于在另一个“金屋”中的“阿娇”,还有“未谋面的子女”,在无法两头兼顾的情况下,只好让它们自生自灭了。  启示:林中自有花京燕,人间岂无薄情郎。  13吃软饭的小白脸——雄蜂的“鄙陋人生”  蜜蜂的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社会,一个蜂巢由一只蜂后、数百只雄蜂和成千上万只的工蜂组成。蜂后专司产卵;工蜂(雌蜂)则负责建巢、采蜜、哺育、守卫等各项工作;只有雄蜂最轻松,它们成天无所事事地漫游,唯一的任务就是与蜂后交配。雄蜂的巢室多半分布在蜂巢的边缘地带,懒做且好吃,只会向辛苦采蜜回来的工作蜂讨乞食物吃,十足的“小白脸”。  每到秋冬之际,当巢里的食物缺乏时,工蜂就会合力将这些雄蜂赶出巢外,除了交配之外什么也不会的雄蜂,最后只好在野地里饿死、冻死,结束它可怜的一生。  启示:在人类社会里,也存在着如同雄蜂一样靠女人过活去吃软饭的小白脸,只是饿死、冻死的很少。  14红颜祸水——一只印度雌性长尾猴的阴险计划  一只名叫阿尼娜的母印度长尾猴最近很是烦心,因为在它的族群里,作为祖母辈的它再也不能吸引那个新近当选的年轻猴王的眼球了。“那个家伙只喜欢和年轻的‘姑娘’们打情骂俏,连正眼都不看我们这些老‘太太’们,总有一天我要让你的行为付出代价。”阿尼娜想着。它也从来没有懒惰过。因为它知道,虽然老了,但是在它的心里,还在热烈地期盼着爱情的到来。  一天中午,在大家刚刚吃过午饭都在休息的时候,阿尼娜没有休息,它独自离开它的族群,到离林子不远的地方寻找泉水喝。当它在一条小溪边停下来想掬水的时候,它开见不远的一棵树上,几只同类雄性的长尾猴正在窥视着它。从它们的长相,阿尼娜可以判断出来,它们不是自己部族中的,而且它还可以断定,这几只长尾猴一定都是单身汉。看着看着,猛然间它计上心头,它决心用这几只单身汉来教训它们的猴王。  后来的结局当然是阿尼娜得逞了,因为在之后不久,这几只单身雄猴便在阿尼娜的安排下,与它们的猴王在林间狭道相逢了。为了扞卫自己的领地,猴王当然与它们进行了一场厮杀,结果猴王溃败,它们不但名正言顺地带走了阿尼娜,而且还捎带掠走了另外几只颇受猴王喜爱的年轻母猴。  生物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印度的长尾猴有两种团体:一种是包括5到40只的母猴及它们的小孩和一只特别勇猛的公猴王,可能还有几只臣属于猴王的公猴住在一起;另一种是五六十只单身汉公猴结队四处游荡,总想伺机攻击猴王,霸占它的地盘和妻子。争端常由母猴挑起,当单身汉队伍出现在猴王领域时,有一两只受猴王冷落、没有怀孕或没有子女的母猴,会向单身公猴“调情”,甚至“私奔”,在一两天的露水姻缘后,单身汉队伍即在母猴的引导下前来对原族群做灭种性屠杀,杀死猴王及所有小猴,然后接收所有的母猴,再使这些母猴受孕。  启示:雌性并不见得比雄性更温和而博爱,她们往往有着不同的攻击方式与竞争策略。  15较男性化的女人通常都具攻击性——雌鬣狗的性格突变  鬣狗是常见于非洲草原的肉食动物,在某些地区,其数目甚至比狮、豹的总数还要多。鬣狗喜成群出猎,凶残勇猛,连狮、豹都要让它们三分。但鬣狗群的首领却是母的,母鬣狗不仅比公鬣狗块头大,而且更具攻击性,最奇特的是它们的阴蒂特别粗大,看起来就像一根“假阴茎”。古罗马人一直误以为鬣狗是“半阴阳”,每年改变一次性别。现代科学家检测鬣狗血中的性荷尔蒙,发现母鬣狗王血中的雄性素浓度比公鬣狗要来得高,而族群中阶级最低的公鬣狗,其血中雄性素的浓度也比其他的母鬣狗来得低。高浓度的雄性素和母鬣狗的生理构造(假阴茎)及攻击性显然密切相关。  启示:有人说,较具攻击性的女人,通常也是较男性化的女人。从鬣狗的例子可见一斑。  16女主外,男主内,也能幸福美满——矶鹞世界的雄雌分工  一只雌性矶鹞来到湖畔,抖动着美艳的羽毛站在树枝上,向飞过来的雄性同类展现着它的美丽。不久就有一只雄鸟抵挡不住它的诱惑栖落在它的身边了。它们互相梳理着对方的羽翼。显然,它们已经决定组建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了。然而这只后来的雄鸟还不知道,一旦它们交配结束并由雌鸟产卵之后,它就要独自承担起孵化的责任,并且会被伴侣抛弃。  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矶鹞是一种雌性当家的鸟类,雌鸟的体型比雄鸟大,而且羽色也较艳丽。当交配季节来临时,雌鸟先抵达湖畔,展开领域之争,后到的雄鸟则忙着筑巢,获胜的雌鸟在雄鸟筑好的香巢内与之交配,产卵后又飞到别巢与另一只雄鸟交配,孵蛋主要是雄鸟的责任。动物学家认为,矶鹞的这种“两性关系”是一种生存适应,因为它们的蛋常遭掠夺者夺走,所以雌鸟必须多交配、多产卵,而由不能产卵的雄鸟担负起孵育的工作,如此才能使种族延续下去。雄鸟不只孵蛋,还要育雏,在入秋后,雌鸟无事一身轻地先飞离繁殖地,雄鸟到最后才带着它们的子女离开。  启示:不管是男人或女人当家,只要他们心心相印,配合默契,小日子照样过得和和美美。  17怀孕爸爸的烦恼——公海马的育儿问题  一只公海马已经“怀孕”多时了,此时它正躲在一簇海藻的背后想着前不久的遭遇。  那是不久前的一个下午,它独自在鱼群里游荡,希望能跟着这群鱼到另一个水域里面去生活,因为它厌倦了这种毫无变化的生活。但是正当它默默地尾随着这些鱼儿向前行进的时候,迎面游来了一只雌性海马。说心里话,就那个时候的境况,它很不愿意让自己“怀孕”。但是,最后它还是没有能够经得起雌海马的诱惑和它发生了关系。谁知这只雌海马还是与它原来遇到过的几只家伙一样,一旦看见它已经“怀孕”了就毫不留恋地离它而去了。咳,难道这就是公海马的命运吗?老天真是不公道!想到这里,这只公海马感到一阵阵辛酸。  绝大多数动物都是由雄性向雌性求爱,但有一种海马却是由雌性“强迫”雄性接受她的“爱”。雌海马看到雄海马时,先绕着雄海马游泳,展露它绚丽的色彩,然后用它有力的尾部抓住雄海马,前后摇晃,最后将她的卵注入雄海马体内的孵窝内,随后就不负责任地游走。雌海马的卵就在雄海马的孵窝内受精、发育,雄海马成了“怀孕的爸爸”,在大约50天后,大腹便便的雄海马全身做痉挛性收缩,“生”出小海马。因为这种特殊的生殖形态,雄海马变得比雌海马小心,慎选伴侣,而雌海马则较具攻击性与杂交倾向。  启示:在生育行为中,投资较大、负担较大的一方,理所当然会成为“谨慎者”。  18面包与爱情——一只大公鸡的爱情陷阱  院子里,一只成年大公鸡来到鸡群里,它很想得到母鸡们的青睐,哪怕是暂短一刻的爱情,对它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可是这些可恶的母鸡却是如此清高,虽然它向它们高昂着头,展示出了它所有的雄健与美丽,这些母鸡都还是对它视而不见。甚至有几只胆小的家伙,当它一步步踱近的时候竟飞也似的跑开了。  公鸡侧着它尖尖的头仔细地想了一会儿,无计可施,最后它决定还是运用它原有的办法——它曾经用这种方式获得过几只母鸡的“垂爱”。只见它走到墙角,一边用尖尖的嘴巴刨开墙脚的土块,一边用有力的鸡抓把土块扒开,然后抬起头来,咯咯咯地叫着。终于有只漂亮的芦花母鸡向这边走来了……  动物学家经观察研究,得出结论:鸡、野雉和孔雀,在交尾前有一共通的仪式化行为:公鸡想引诱母鸡过来时,会先在地下拨土,然后好像发现食物一般,边发出叫声,边用喙啄地面,衔起小石子之类的东西,朝母鸡做出“邀食”的动作,母鸡若答应它的邀约,跑过来在它面前找食,公鸡就可以遂其所愿。雄野雉和雄孔雀也有类似的动作,只是当雌性走过来后,雄野雉和雄孔雀还会展开它们美丽的尾羽,有规律地摆动它,以吸引雌性。这种仪式化的行为除了表示鸡、野雉和孔雀来自共同祖先外,也表示以邀食来得到性的报酬是自然所设定的一种方法。  启示:在人类的两性关系中,“长期饭票”、“包养”等用语正反映了此一古老的仪式。而面包与爱情的问题,也成了婚姻过程中终究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  19转移的母爱——一只丧子母海象的爱  有一只母海象,它的孩子不久前在一场偷猎者的袭击中丧生了。这天,它刚刚从海里寻到了一些食物,自己吃得“酒足饭饱”之后,还剩了一些,便带了回来,打算留着下顿再吃,也省得费力气再去觅食。可正在这个时候,它突然发现就在不远处,一只与母亲失散的小海象正在艰难的游着,从它的动作上可以看出,它已经好久没有吃东西了。  看着它费力地游动的样子,母海象想起了自己刚刚失去的儿子。“多么可怜的小家伙啊!如果它再不进食,很可能会遭到不测。”母海象想着,一种温柔的母性之爱瞬间传遍了全身。于是它决定要把剩下来的食物分给这只小海象,并且它决定要从此照顾这只小海象,直到它能够完全独立为止。  其实,母海象如同企鹅们一样,当它们从海中带回食物时,很多小海象或小企鹅都会过来讨食,但作为母亲,它们一般只喂养自己的子女,而将其他乞食者赶开。不过如果小海象或小企鹅不幸在哺育期间死亡或走失,母海象及母企鹅有时就会将它们的母爱转移到其他嗷嗷待哺的孤雏身上,形同“认养”。  但是,有些动物,譬如母羊,即使在自己的小羊死掉后,也不愿将多余的奶水哺育别人的孤雏。牧羊人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将死掉小羊的皮毛剪下来,绑在失母的羊孤儿身上,母羊看到亡儿的皮毛,以为是自己的子女,或者是“睹物思情”,因而母性大发,开始照顾失去母爱的孤儿。  启示:要爱别人的子女如同自己的子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才会出现继母冷淡继子女的事例,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亲情虽然自私,但它却亦是博爱的基础。  20失窃的母爱——一只大猩猩的不能完成的母爱  动物园里的一只大猩猩刚刚生产不久,它还没有领略到什么是母性之爱,它的小宝宝就被人们送到了另外的一个笼子里喂养。每天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的手里摆来摆去,它的心里也很不是个滋味,但是那又能怎么办呢?人们是不会冒险让它自己来照顾它的孩子的,因为这是它的第一个孩子,在此之前,它根本不知道生产是怎么一档子事,更别说怎么照顾“婴儿”了!  在动物园里,猩猩、黑猩猩及大猩猩等类人猿若生下小宝宝,常是一件引人注意的“社会新闻”,其中最兴奋而最忙碌的恐怕是动物园管理员,他们忙着替小家伙喂奶、换尿布,将它搂在怀里哄它睡觉,好像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般。而真正的母亲,不管是母猩猩或母黑猩猩,反而没事般地乐得在一边清闲。  也许有人认为人类不应该“剥夺”它们“母亲的权利”,但事实上,这些在兽栏里度过大半辈子的母猿,因缺乏自然见习的机会,根本不晓得如何照顾它们的子女,若将小猿交给它们照顾,通常很快就会死掉,所以动物园管理员才不得不越俎代庖。  启示:即使是“母爱”这种本能,也必须经过学习才能真正彻底的落实。  21遥远的乳头——负子袋鼠生存竞争  美洲的负子袋鼠是文明世界最先接触到的有袋动物。负子袋鼠的妊娠期极短,受精后12天就被排出母体,此时的幼鼠尚未成形,只是一小团粉红色的块状物,大小跟苍蝇差不多。它们会本能地由母亲的生殖口往上爬,经腹部而进入腹袋中,这段距离虽只有8厘米,但却是它们一生中危险的一次旅行,有半数要死在途中。在好不容易抵达腹袋后,也不见得前途似锦,因为母鼠的腹袋里只长了13个乳头,先到者先占一个乳头,吸吮赖以活命的乳汁,排名在第13以外的“后进”者,找不到乳头,只有活活饿死一途(负子袋鼠一次约生产20余只幼鼠)。所以每只负子袋鼠生产后,都有子女死于这种残酷的竞争。  启示:造化弄人,只有13个乳头的负子袋鼠,却生了20几只幼鼠;政策误人,在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我们的国家却养了13亿人口。如果不及时地节制生育,我们的后代同样难以摆脱饥贫!  22真爱无敌——三只狐狸的爱情故事  猎人在一条长满了枯草的山道上铺设了捕兽器后,就在不远处搭起了帐篷。他想:如果运气好,天亮就可以去拿狐狸了。夜已深,猎人早已睡熟。突然,一声悲惨的尖叫划破了山里夜的宁静,紧接着这种叫声多了起来,猎人一个激灵坐起来,竖着耳朵听了听,猎人知道一定是狐狸踩中捕兽器了。  原本想马上去取回那只到手的猎物,但听这声音,少说也有七八只狐狸。猎人想,这个时候去了不安全,等天亮吧!反正他的捕兽器厉害得很,即使再呆几天的时间都跑不掉。  天快亮了,叫声也没了。猎人兴奋地去取被夹住的狐狸。然而,眼前的景象让猎人大吃一惊。捕兽器静静地躺在那儿,正夹着狐狸一只血淋淋的小腿,周围是狼藉的狐狸脚印和星星点点猩红的鲜血。猎人看了看自言自语道:这是一只白狐,它是咬断了自己的腿跑的。好顽强的家伙啊!没事!它跑不远的,沿着血迹我可以再找到它。猎人很自信。果然,跟着血迹走了不到半个小时,他看见的血迹已经不像先前的了,它还没凝固。猎人尽量放轻脚步,以免惊动它们。  这是一片荆棘,长得很深。猎人习惯性地蹲下来四处张望着。不久,从荆棘的缝里,猎人看见了那只白色的狐狸,它身旁还有一只棕色的。两只狐狸嘴角都沾满了血迹。白狐眼光凄迷看着滴血的断腿,看得出似乎已经支持不下去了。棕狐轻轻地舔着白狐的鼻子,显出很温柔的样子。看着两只狐狸互相怜惜的样子,猎人想,它们是夫妻吧?猎人轻轻端起了枪,瞄准了那只棕狐狸。他准备开枪时,一个黑影突然从眼前晃了一下,接着“哎哟”一声。猎人被那个突如其来的黑影猛蹬了一下。再看那黑影,它已经跑开了,远远地看见它好像是个瘸子,后面左腿一跳一跳的。当然,是猎人的响动让棕狐和白狐也趁机溜走了。猎人感觉到:那也是一只狐狸,而且和棕狐白狐之间一定有特殊的关系。但是是什么关系呢?猎人想了想,最后断定,它可能是白狐狸的追求者,而且可能是情场上的战败者。因为只有这种关系才能让它冒这个险。它还对白狐有感情,所以它没有像其他狐狸一样,早不知躲哪去了。想到这里,猎人深深地吸了口气,隐约间,似乎他自己也感受到了爱的幸福。但是,猎人还是朝着棕狐和白狐的去向追了下去。当他再次来到一个岔路口时,弯下腰去仔细查看,猜测着两只狐狸会从哪条路跑。这时,那只瘸腿狐狸却蹿了出来。它晃了一下朝左边的路跑走了。  猎人想:那是瘸腿狐狸的声东击西之计,白狐狸和棕狐狸一定是从右边跑的。于是他向右边寻去。果然,走了不远,从他的左前方传来了轻微的叫声,猎人蹑手蹑脚走了过去。可声音又往前走了。他一直追着这叫声转了两个山头,最终追上了,然而看到的又是那只瘸腿狐狸。算了,打道回府吧。猎人气馁了,他想这次遇上聪明的狐狸了,准确地说也不是聪明,而是有经验的狐狸,那只狐狸的腿也一定是被捕兽器给夹瘸的。  当他从山道上下来的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又站着不动了。他听到路旁的荆棘里传来一种低低的似呓语般的声音,凄凉而沉闷。待小心地拨开荆棘,两只狐狸再次出现在猎人的面前。对,是棕狐狸和白狐狸。白狐狸的眼睛似闭非闭,像是要死了。而且它们在哭,是的,四只眼睛里都有泪。猎人又举起枪,就在这时棕狐狸已经发现了他,只是这次它们没跑,白狐狸已经没了力气,仍卧着不动。棕狐狸却站了起来,狠狠地看着他,与举着枪的猎人对视。它的眼睛慢慢由蓝变红,又变绿……里面似乎饱含了许多内容。大概10分钟的与猎人的对视后,猎人慢慢放下了枪,独自走了!  读了三只狐狸的爱情故事,我蓦然想起这样一则人类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现代都市里的浪漫爱情故事,他们纯真的爱情打动了所有的人。  男孩得了不治之症,女孩为了专心在医院照顾他,辞掉了工作,时时刻刻陪在男孩身边。两年过去了,同房的病人一个换过一个,有的是康复出院,有的则被送进了太平间。男孩的病情未见好转,似乎也没有更恶化。  直到有一天,主治医生向他们宣布一个沉痛的消息:男孩的生命活不过这一星期了。女孩听完马上痛哭失声,男孩却是如释重负般地舒了一口气。  一直关心这个故事的媒体记者们得到了消息,立刻赶来。有人提出建议要给两人拍一张合照作为纪念,女孩很大方地理了理头发,倚在男孩身边准备给记者拍照,男孩却婉拒了:“我想,还是不要拍吧!”  “为什么呢?”记者们质问着。  “她以后还要嫁人呢!我不希望影响她以后的正常生活。”  女孩眼底泛着泪水紧紧拥抱着男孩,在场的记者们也为之鼻酸。第二天的报纸上,刊出来的是男孩在病榻上与女孩的侧影,一副美丽得让人心碎的画面。  启示:真爱不是永远据为己有,而是给对方应有的自由,帮助对方得到真正的幸福。以爱为借口,却成为对方重新觅得真爱的绊脚石,是不懂得爱的真谛的。  23天敌化为亲情——猫鼠的母子之爱  谁都知道,猫和老鼠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不可能将它们撮合到一起。但是,玛莎却用一个实验,让一只母猫和一窝小老鼠建立起了母子深情。  这是一只灰颜色的猫,身上有花斑,一双眼睛鲜绿鲜绿,玛莎一下子就看中了它。猫是一个小男孩送来的,而猫的女主人马上追来说,这猫刚养了一窝小猫,一定要把它带回去。  女主人说:“它是一只捉老鼠的好猫,我舍不得交给您。它不光捉我家的老鼠,连邻居家的老鼠也捉。您想让它与老鼠交朋友,它非把那些老鼠吃光不可!”玛莎还是坚持留下了这只猫,并把那一窝小猫也搬进了动物园。  玛莎给这只猫取名“楚齐卡”,把它和那些小猫放在一个专门的笼子里。起初,楚齐卡十分不安,在笼子里跑来跑去,喵呜喵呜直叫,到处寻找可以钻出去的地方。但不久它就安静地躺到小猫身边,开始给它们喂奶了。  几天后,玛莎从别处弄来一些还没睁开眼睛的小老鼠,它们长着一身细绒毛,尖嘴一吮一吮的,只想吸奶。  玛莎把小老鼠捧在手里,站在楚齐卡的笼子边。楚齐卡马上闻到了老鼠的气味,从地上跳起来,不安地在她脚边打转转,甚至想爬到她手上去。玛莎见它对小老鼠十分注意,没敢立即把它们放下去。她得另外想办法。  玛莎把母猫楚齐卡装到一只箱子里,搬到另一间屋子,而把小老鼠和小猫混放在一起。她想:老猫乳房膨胀后,一定会想小猫想得要命。这样一来,它就不太会注意混在中间的小老鼠了。小老鼠和小猫放在一起,身上也会带点猫的气味。几个小时后,楚齐卡开始喵呜喵呜大叫起来。叫到傍晚,母猫又改用爪子拼命抓箱子板,用牙齿啃木板,那一边小猫也饿得喵喵乱叫,小老鼠在小猫中间爬来爬去,用尖尖的透明嘴巴寻找奶头。  玛莎这才把箱子里的母猫楚齐卡放到笼里去。它像疯了似的跑到小猫跟前,看也不看就躺了下来,竟没有发现身边的小老鼠。小猫们围着母猫吸奶,小老鼠也挤上去,找到母猫楚齐卡的奶头拼命吮吸。母猫楚齐卡伸直身子,舒舒服服地躺着,美滋滋地打起呼噜来。  玛莎看准机会,轻轻地迅速将一只正在吸奶的小猫抱开,又小心地把一只只小老鼠放上去。等母猫楚齐卡打完呼噜醒来,在它身边吸奶的小家伙已全都是小老鼠了。  玛莎将转移开的小猫交给另一位饲养员喂养。她发现,母猫醒来后很温柔地舔了一遍身旁的小老鼠,从此就和它们一起和睦相处了。这个“捕鼠能手”照料小老鼠并不比照料自己的小猫差,它常常舔它们的嘴脸,温暖它们的身子。  老鼠遇到危险时,母猫还挺身而出保护它们。一天,实验室闯进一只又黑又大的公猫,它的胡子很长,额上有道伤痕,看起来十分威武。公猫的眼珠死死盯住那群围着母猫团团乱转的小老鼠,凶光毕露,还发出尖利的叫声,准备扑上去捕杀小老鼠。母猫楚齐卡没被它吓倒,勇敢地冲上前保护自己的“养子”。公猫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遭到母猫又抓又咬的一连串打击。公猫愣了一下,避到一边,想对准一只吓得逃散的小老鼠扑过去,谁知母猫猛地扑上来和它厮打成一团。不多一会儿,公猫狼狈不堪地败下阵来逃走了,如果不是玛莎追了上去,母猫一定会追到动物园的外面去。  最后,母猫怒气冲天地跑回来,逐个闻了闻小老鼠,确信它们平安无事后才放心地躺下,细细地舔自己的“干儿子干女儿”了。  小老鼠长大一些后,玛莎把母猫和小老鼠搬到另一个笼子里,让动物园的游人观看。大家议论纷纷,有说母猫中了邪的,有说母猫被拔掉牙齿了,但母猫一打哈欠,他们马上看见了那口锋利的牙齿。  母猫真正的女主人也来了,她责怪玛莎把这只“会捉老鼠的猫”教坏了,弄得它连天敌也分不清了。玛莎笑着对她说:“我把楚齐卡放出去,你看看它会干什么。”女主人看着母猫楚齐卡从笼子里踱出来,起初还在笼子附近走走,突然,它身子一躬,冲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母猫楚齐卡回来了,嘴里叼着一只死老鼠。动物园周围有很多老鼠,捕住一只是毫不费力的。母猫楚齐卡骄傲地走进笼子后,连忙把自己的猎物分给小老鼠,还帮着它们撕开,让小老鼠们分食这只死老鼠。母猫楚齐卡在笼子里常和它的小老鼠玩耍,小老鼠把尾巴翘得高高的,像踩在弹簧上似的蹦跳着向猫进攻。母猫一次次把小老鼠捉住,往上一抛,让它们像皮球似的在地上打滚,或者用牙齿咬住它们,好像要吃掉它们一样。游人们正在为小老鼠的命运提心吊胆,母猫却已开始给小老鼠舔身上乱蓬蓬的毛了。  楚齐卡和小老鼠们度过了几乎整整一个夏天。有一天,饲养员忘记关笼门,小老鼠一下子全跑掉了。  这下可麻烦了!母猫楚齐卡拼命乱叫,在笼子里来回奔走,要找回自己的“干儿子干女儿”。玛莎只好把它放出来。  母猫冲出来后,跑到角落里,贴着墙根等着,就像平常捕鼠一样。玛莎焦急地躲在一旁,生怕母猫吃掉由它自己养大的小老鼠。  突然,母猫楚齐卡跳了出去。玛莎也赶紧扑上去,但哪来得及夺下被母猫叼住的小老鼠呢?它的眼睛闪闪发光,挣脱玛莎的手,一下子冲进笼子里。  玛莎一面追一面喊,但跑到笼边就呆住了:原来,母猫楚齐卡正小心翼翼地舔着这只小老鼠东张西望,生怕它被别人夺走。接着,它又放心地去捉第二只小老鼠,玛莎看见它照旧躲在墙角边,也不再担心了,母猫楚齐卡是不会欺侮自己养大的小老鼠的。傍晚,母猫楚齐卡捉回来三只小老鼠。动物园饲养员见天色已晚,只好关上笼门。半夜里,另外的小老鼠跑回来使劲地咬笼门,想回到笼子里去,但一见有人过来,又害怕地溜走了。母猫楚齐卡和它找回来的这三只小老鼠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它给了它们充分的母爱。奥地利FDR影视公司还据此录制了一部十分生动有趣的科教片。  启示:动物尚能如此,人类中那些“死掐”的仇敌,也应有和平共处的宽容吧!  第三章 读动物的统治故事 体味人生事业的经营法则  1聪明的王者——一只狒狒的统驭术  非洲稀树草原上的狒狒结群而居,数十只成一个团体,每个团体都有一只雄狒狒为首领,它是族群中最孔武有力的。但要统驭一个族群,狒狒首领靠的不只是强壮、魁梧和好斗而已,它还有一些统驭的技巧。  有一只狒狒,带领着一个拥有50多个成员的狒狒王国。在它的统治范围内,狒狒们的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成员都是尽职尽责的“好公民”。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对这样一群野性尚存的狒狒进行统治的吗?  原来,这只狒狒很聪明,它知道凭经历和能力很难管理到它的每一个“公民”,于是,它在自己的领导族群里,选择一些身强体壮并且足智多谋的狒狒为它的下级领导干部,并且还给这些领导干部一些特权,让它们有较多的行动自由,以此来巩固它的领导中心。当部属间发生争执时,这些争执不仅不会对它的首领地位构成威胁,反而能在潜在的觊觎王位者之间制造矛盾、分化的效果,但它一定会出面制止、干涉,加以“整合”;而且它对族群中的弱势团体,诸如怀孕、哺乳的雌狒狒以及小狒狒等,也一定表示关怀,并加以保护。  启示:人类社会组织的一些领导,不过是将狒狒首领的这种统驭术加以发扬光大罢了!  2动物的权力之手——两只小麋鹿的地位之争  两只少年麋鹿正在为地位而格斗,这时一只小麋鹿的母亲在一旁满心焦急地观看着儿子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当它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对方打得毫无喘息之力的时候,它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了,于是它冲进两只格斗的小麋鹿的阵营,它想帮助自己的孩子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因为它知道,这场格斗对自己的孩子今后在鹿群里的地位有多么的关键。  它冲进战地,想要助自己的孩子一臂之力的时候,另一只小麋鹿的母亲也会跟着加入这场未来的权力之争。  从这场格斗中我们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争斗很少是站在平等的立足点上,因为它们多少承袭了来自母亲的地位,像猴、兔等动物,高阶的母亲所生的子女拥有很多生存上的优势,这种“贵族子弟”常在母亲的庇护下,向同侪甚至年纪比它大的同类挑战,然后经由母亲的从旁协助打败对手,一步步地爬上领导阶层。具有社会阶级的群居性动物,年轻一代必须在社会阶梯上攀爬,以确立它们日后的地位。而确立地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打斗。谁能够帮助自己的孩子赢得了格斗,谁的孩子就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启示:打开人类发展的历史,在后妃与皇子间的夺权斗争中,有那么多的“母子战斗共同体”,而且,在每个朝代都可以找到典型范例。  3为和平而战——公鸡的地位制度  如果将几只原本不属于同一群体的公鸡放到庭院里,它们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是相互打架,你啄我、我啄你,这是公鸡在一个新局面中的争权夺位。这种互斗可能持续两三天,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几乎每只鸡都和其他鸡交过手,它们打的不是“淘汰赛”,而是“循环赛”,胜过最多只对手的公鸡,地位最高,在它的手下败将之前,它可以最先啄食,占最佳的睡位;地位低下者在接近它时,必须将尾羽下垂,如果对方不知轻重,它可以不客气地啄它。在打过一巡架,建立起彼此的地位及尊卑关系后,这些鸡即开始在庭院里和平相处。  启示:建立层级的地位制,常是抑制攻击,让一个团体和平相处的必要手段。  4不战而屈人之兵——非洲雄瞪羚恫吓术  这是卡兰第一次深入非洲大草原采风。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他就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里。  这天,他与同伴伊登驾驶着敞篷车行驶了很久,对草原上行行色色的动物们的观察和拍摄成了他这次来这里最重要的乐趣,他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场面,包括动物间的血腥屠杀。正当他在贪禁地拍摄时,一个奇怪的场景进入了他的视野。他看见两只健硕的“羊”站在不远的地方,它们不走不动,也不互相攻击,只是静静站在原地。百思不得其解的卡兰问同来的伊登后才明白,原来它们在用心理战。  原来,同种的雄性动物常为了食物、交配及地盘而争斗。当两只雄瞪羚在非洲草原上“狭路”相逢时,彼此看不顺眼,它们会先站在一段距离之外互“瞪”对方,抬头挺胸展示自己的体格和双角;如果对方不知难而退,它们就将头转到一边,彼此靠近,并不时摇晃双角,好让对方能“饱览”自己坚强有力的双角;然后仰头,展示自己白花花的喉部。在互相估量对方的“实力”后,自认略逊一筹的一方通常会退避,但如果吓阻无效,一场短兵相接即在所难免,两雄便以双角缠抵,互相推挤,直到有一方松开它的双角,退后认输为止。  启示: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展示实力,以此吓阻对方,亦是人类惯用的争斗模式。  5人海战术——南美军蚁强势策略  南美的军蚁或非洲的车夫蚁,体型虽小,但它们所组成的蚂蚁雄兵,却让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望而却步。在幼蚁所分泌的化学信号刺激下,军蚁开始成群结队地移徙,一支军队约含15万只蚂蚁,带着幼蚁的工蚁在队伍中间,12只排成一列,有着巨大颚部的兵蚁则担任前锋和两翼护卫,一窝蚂蚁要通过一个地方,需花上好几个钟头。兵蚁一发现食物,大军就会蜂涌而上,片刻即将猎物吃得一干二净。蚱蜢、蜥蜴、雏鸟均难逃魔掌,连被拴着的牛羊,它们也照样攻击不误。在猛虎难敌猴群的情况下,大多数动物看到这批蚂蚁雄兵,都是走为上策。  启示:当弱势群体受到强敌攻击的时候,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获得生存的优势;反之,如果一些弱势家伙野心勃勃,最好在他们还没有相互勾结的时候就将之消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6团队精神——东非无毛鼹鼠的合作精神  东非的无毛鼹鼠跟欧洲鼹鼠一样,也是过地底生活,但演化得更彻底。无毛鼹鼠不仅毛发脱除尽净,而且瞎眼,体形像腊肠,也以植物在地底的球根人茎为食,可以说是完全过着“不见天日”的生活。它们以家族为单位群居,挖掘地道也是整体进行,在最前面的一只,用它暴出的门牙疯狂地挖土,然后将土抛到后面一只的脸上;后面一只再将泥土聚在自己的后腿间,踢到再后面一只的脸上,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将所有的泥土抛出洞为止。这种“团队精神”比一只只老鼠单独去挖掘要来得快速而省事。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喷得满脸的泥土不能伤害到眼睛,所以它们干脆就变成瞎眼。  启示:要大家合力完成一件辛苦的工作,不只要“争一眼,闭一眼”,最好是大家“闭起眼睛”赶快把它解决吧!  7各取所需——非洲食草动物的互不侵犯自强法  在非洲草原里,有40多种大型哺乳动物以植物为食,但很少因争食而发生打斗的情况。自然的演化使它们在摄食行为上产生和谐的区隔作用,譬如小牛吃粗草、斑马吃青草、黑斑羚则吃嫩草。如果某种草是数种动物所喜爱的食物,那么某种动物会只吃某一生长阶段的草,彼此仍能相安无事。吃树叶的动物,各依身高而吃不同高度的枝叶,可以在一起分享同一棵树。甚至连进食的时间也加以区隔,有些在白天进食,有些则利用晚上。因为这数种因素,使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种的素食动物能和谐相处在一起。  启示:要避免冲突,除了利益的公平分配外,恐怕还需要有利益的区隔。  8不逊于万里长城的伟绩——众志成城的珊瑚虫  珊瑚虫是小型腔肠动物,身长在3-30厘米之间,它们以一种特异的群生方式保护自己。每只珊瑚虫自海水中吸收钙,转变成碳酸钙,与其他珊瑚虫形成钙质共同体,就好像一个巨型的公寓。每只珊瑚虫的水螅体都藏身在如同堡垒的钙质共同体内,只伸出触手和口器来捕食。这个钙质共同体就是我们平日所看到的珊瑚,有些造礁珊瑚会形成珊瑚礁,虽然造礁的速度很慢,一年才能扩大几厘米,但在热带海洋中却有很多巨型的珊瑚礁,其中最大的是澳大利亚东岸的大堡礁,绵延1000多公里,甚至从月球上都可以看得到,其工程之浩大,比万里长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启示:我们因祖先筑了万里长城而传诵夸耀人类的伟大,然而那些小小的珊瑚虫却在自己的努力下,建造成了绵延1000多公里的巨大珊瑚岛。众志成城,动物在这方面的表现一点不逊于人类。  9泄愤的对象——一只希屈里德雄鱼的家庭暴力  水族箱里,一只穷凶极恶的希屈里德雄鱼正在猛烈地攻击着它的妻子。只见一下又一下用它的头部猛猛地撞击着妻子的身体。开始时,它的妻子还有些勇气回应它几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只剩下四处逃避的分儿了!  希屈里德鱼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鱼,雄希屈里德鱼为了维持它的“领域感”,会攻击同类的雄鱼。在自然环境中,它不会攻击不同种的雄鱼,也不会攻击同种的雌鱼;因为周遭总会出现同种的雄鱼。在大水族箱里,也有同样的行为。但如果将水族箱中的其他同种雄鱼都移走,只剩下一只雄希屈里德鱼,则这只雄希屈里德鱼“郁积”的攻击能量就会开始指向原先为它们忽视的其他族雄性鱼类。如果把水族箱中的所有他族雄鱼都移走,这只雄希屈里德鱼最后即开始攻击同族的雌鱼。这是它在有“适当”攻击对象时绝对不可能的行为。  启示:一个人的攻击能量需有适当的发泄或发挥管道,否则倒霉的将是他的妻子。  10打造命运共同体——公寓鸟的欢乐家园  筑巢是鸟类的一种本能。在非洲西南部有一种织鸟,不仅筑巢,而且还集体筑巢,叠床架屋般的鸟巢像蜂窝又像人类的公寓般密密麻麻,所以这种鸟又叫做“公寓鸟”。  公寓鸟筑巢时,先选择一棵大树,大家合力用树枝搭出一个大平台,然后用粗草茎铺成一层又一层的茅屋状的屋顶,最后再各自用细草茎“隔间”,编织出属于自己的巢室。公寓里的居民共同维修、扩建属于大家的“地基”和屋顶。这种大鸟巢不仅可以让织鸟们躲避当地特有的烈日和暴风雨,而且可以传给下一代,因此,它们通常都有数十年的历史。  启示:但是,同样住在公寓里的人类,多数是“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缺乏公寓鸟这样“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11令人羞愧的利他善行——同享血食的蝙蝠  哥斯达黎加的森林中盛产吸血蝙蝠,它们主要吸牛、马等家畜的血。这是一件相当辛勤的工作,它们需花约20分钟的时间在牛、马身上咬个创口,然后用舌头舔流出来的血。因为牛、马在刺痛中常会在地上翻滚或将蝙蝠踢开,所以有些蝙蝠忙了一整夜,仍是空腹而归。科学家的实地观察发现,饱腹而归的蝙蝠,在回到森林的巢穴后,会将自己辛勤获得的“血”,吐出来让其他饥饿的同类分享,特别是因妊娠或哺乳而无法外出猎食的雌蝙蝠,而且这种分享不限于有血缘关系的蝙蝠间。  启示:吸血蝙蝠虽然形貌丑恶,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它们这种“利他行为”,足以让多数道貌岸然的人们感到羞愧。  12三个和尚没水喝——黑猩猩的攀比心  在自然界,黑猩猩已能使用简单的工具,譬如将树叶弄皱成海绵状,去吸取岩壁隙缝中的水;也会用树枝去探查窝内的蚂蚁等,甚至能丢石头来做自我防卫。在实验室里,将一根香蕉悬在黑猩猩拿不到的高处,而在不远的地方放几口箱子,它很快就能学会将3口箱子叠在一起,拿到香蕉。但如果将3只学会这种技巧的黑猩猩聚于一室,高处悬着3根香蕉,则在叠箱子时,每只黑猩猩总是去拿“别人”已经放好或叠好的箱子,结果谁也没有办法叠好3口箱子而拿到香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黑猩猩缺乏语言沟通,而无法进行需彼此合作、协调的行为。  启示:在人类社会里,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事情很多,但从黑猩猩的实验来推理,不也正是他们吝于用语言沟通、协调?  13千层大楼平地起——非洲白蚁的伟大杰作  白蚁的蚁冢,可能是生物界最伟大的建筑。非洲的大白蚁冢,由10吨沙土堆积而成,有三四个人高。蚁冢内部四通八达,可供好几百万只白蚁生活,这个坚固的城堡,就像科幻小说里的“千层大楼”。高温和缺氧是蚁冢必须解决的“科技”问题,白蚁们在蚁冢四周架起高大而壁薄、像烟囱似的通风管,利用日照所引起的空气对流来解决这个问题。它们甚至挖隧道,“抽取”地下水来帮助散热。在多雨的地方,蚁冢则像一个大蕈菇,让雨水能滑顺地流下,而不致破坏蚁冢。这样巨大、复杂而巧思的建筑,却是由全盲的工蚁各自携带一小块泥土堆积起来的。  启示:“法国青年的导师”纪德在非洲大白蚁这种自然的神秘召唤下说:“如果我能重新开始人生,我愿意改行研究白蚁。”  14随大流的利与弊——野生水牛的从众心理  在自然界,野生的水牛常五六百只结集成群,牛群越大,察觉其敌人接近的机会就越大。当有一只或数只水牛开始朝某个方向奔跑时(通常是发现敌人),其他牛也会不管三七二十一朝那个方向奔跑(虽然它们根本没有看到敌人),于是烟尘滚滚,等盲目跑了一段时间后,有人停了下来,于是大家也跟着停下来,这就是所谓的“牛群直觉”。  科学家认为,这不只是牛群,亦是其他草食类兽群保存生命的本能,它们如果落单,就会成为食肉兽的动物。即使不知道为什么,但跟着大伙在一齐行动,总是比较保险。  启示:在我们万头攒动的股市里,多数人以“牛群直觉”在从事买卖,但他们迟早会成为大户们的猎物。  15狗都知晓的道理——鬣狗社会的生存法则  非洲草原上的鬣狗是肉食动物,它们没有狮、豹等猫科动物强而有力的颔与爪,体型也比其鬣物羚羊小很多,但它们却以“分工合作”和“团队精神”来克服其生存上的弱点。  群居的鬣狗总是轮流猎食,部分鬣狗留下来守护幼狗,部分鬣狗集体出猎,它们在草原上围攻落单的牛羚或瞪羚,在猎物倒地后,它们立刻把一块块肉都吞下肚里,回到巢穴后,再吐出些肉给留下来守护的鬣狗吃,留守的鬣狗吃完后,又吐出一些肉来喂幼狗。下次可能就改由留守的鬣狗出猎,工作大家轮流做,利益则集体分享。  启示:工作轮换、义务分摊、利益共享,是在恶劣环境下维系团体于不坠的群己法则。  16用心良苦的谎言——一只猴子的错误警报  一只猴子会为了终止其他同类间的缠斗,而发出代表“豹来了”的警报声。可当格斗的双方停下来纷纷逃到树上的时候,却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是这只猴子为了终止它们两个的纷争而发出的善意的谎言。  动物虽不会说话,但会发出各种独特的叫声,以传达彼此的讯息,我们说这是它们的“语言”也不为过。动物的叫声,最常见的是“求偶声”、“警报声”与“发现食物声”,都跟生存与生殖有关。向同类示警的“警报声”被认为是出于本能,但有一位科学家在原野里发现,如同这只猴子会为了终止其他同类间的缠斗,而发出代表“豹来了”的警报声一样,北极的母狐想要叫它的孩子们散开来觅食时,也会假装看到敌人,向小狐发出警报声,好让它们分散开来。这似乎表示,较聪明的动物也已学会了“说谎”。  启示:猴子喊“豹来了”的时候是在替别人着想,而人类喊“狼来了”的时候却是为了作弄别人。所以人类比较“聪明”。  17好汉不吃眼前亏——一只狗的处世术  狗咬狗,是我们在现代都市里仍可见到的一种景观。两只狗先是耸鼻咧嘴,吓唬对方,然后就互相攻击,看起来是相当猛烈的战斗,但其实很少会给对方造成致命的伤害。在互咬时,有一方若发觉不敌,可能就拼命逃走,胜者通常见好就收,不会赶尽杀绝。败者甚至会借助服从的行为来结束战斗,譬如它会背部朝下,四脚朝天,露出无防卫的腹部,还稍微撒一些尿,这是小狗向母亲撒娇的行为。面对这种情况,攻击者通常会以照顾小狗的方式舔战败者的身体,而化干戈为玉帛。野生的狼,也有这种行为。  启示:人类在互相攻击的时候,常存置对方于死地之心,你如若自知不敌对方而露出腹部乞怜,有时得到的却常是要命的一刀。真是人不如狗!  18人口爆炸时的悲剧——母鼠拉拉的悲惨遭遇  母鼠拉拉正坐在垃圾站旁的隐蔽地带黯然神伤,它原本以为可以在这些“新鲜”的垃圾堆里找到些腐桃烂李果腹,可它还是晚到了一步,这里连一个果核都没剩下,所有能吃的一律没有!很明显,这个垃圾堆已经被彻底清洗过不止一次两次!  在肚子饿得厉害的时候,拉拉很喜欢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两年前,这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的老鼠,而且每一“家”都有自己固定的领地范围。老鼠之间不会为了食物相互陷害和攻击。  那时,拉拉常常在吃完晚饭后,和丈夫嘟嘟一齐牵着手带着孩子们到月下散步,有时还会唱上两嗓子。后来不知为什么,这个区域的老鼠急剧增加,不到一年就上涨了好几十倍。食物渐渐不够,可鼠数还在增加,老鼠们越来越有攻击性了。因为不这样就要饿肚子!再后来,老鼠们不仅互相攻击,而且在实在没有食物的时候,甚至会同类相食,它的丈夫嘟嘟和几个孩子就是被同类吃掉的。想到这里,母老鼠拉拉不禁掉下了伤感的泪水。  美国精神健康总署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有限的居住环境中,不能有太多老鼠。譬如在48只老鼠已是饱和点的居住环境里,若住了80只老鼠,则尽管食物及筑巢的材料均充分供应,鼠群中却会开始出现自我毁灭的行为,雄鼠间会有经常性的恶斗,并莫名其妙地攻击雌鼠与幼鼠。有些雄鼠变得极具攻击性,有些则变得退缩、被动。雌鼠也不再筑巢与照顾幼鼠;过度性行为、同性恋、双性恋等大幅度增加,社会秩序完全崩溃,最后同类相食,没有一只幼鼠能“长大成鼠”。活下来的老鼠也都有内分泌功能的失调,特别是“位卑”的老鼠。  启示:过度拥挤的都市虽然繁华热闹,但这里却往往是毁灭人类的渊薮。  19快乐的捕鱼郎——鹈鹕的多赢原则  鹈鹕又名塘鹅,是最大型的水鸟,身长可达2米。它们最有趣的特征是有一个又扁又长的大嘴巴,下巴还有一个呈戽斗型的悬垂喉囊,这是它们用来捕鱼的“鱼网”。鹈鹕喜欢群居,捕鱼时也采集体行动,方法是一二十只鹈鹕在水中围成一个马蹄形,边叫边拍翼,把鱼群围逼到岸边,然后各个张开大嘴,连鱼带水都“网进”大嘴里,它那具弹性的喉囊,容量可高达八九升。在鱼儿成为“网中物”后,再把大嘴下垂,让河水排出,最后再慢慢享用困在喉囊里“滑不溜丢”的鱼儿。这种合作猎食的方式在鸟类中是相当少见的。  启示:鹈鹕因合力捕鱼,而可以在花费较少时间及体力的情况下,吃到较多的鱼;人如果通力合作,在工作时也同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章 读懂动物给自己一面生活的镜子  1怀璧其罪?——一只白貂鼠的死  冰天雪地里,一只雪白的貂鼠在过膝的积雪里艰难地走着。此时它很饿,很想找点东西来填充它的胃。不过有一点还是比较满意,身上又厚又长的毛皮足以防御零下40多度的高寒,使它不致被冻死。白貂鼠不时地搂动它的长毛,不让太多的霰雪停留在身上。可它哪里想到,此时它正面临着被捕杀的危险:一支专门以捕杀它的族类为生的人们正在靠近它……  貂鼠属于鼬鼠科,分布在欧亚大陆及北美洲寒冷的地带,在冬天,靠着一身厚重的皮毛来御寒。当大雪纷飞时,鼬鼠身上原本暗色的厚毛会换成白色的,而且活动的范围越北,冬天的皮毛就越雪白,这使它们在雪中获得掩护,并能逃避猎食它们的天敌。不幸的是,它们厚重、雪白的毛皮却引起人类的觊觎,人类不是要吃它们,而是想剥它们的皮来做貂皮大衣。在19世纪初,某家公司一年内从加拿大运出的貂鼠皮,就高达45000件!原本有利于貂鼠生存的厚重皮毛,竟成为让它们丧生的罪魁。  启示: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有的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举债买来了漂亮奢华的貂皮大衣。可他哪里知道:穿上貂皮大衣的人,需要更加严密的保护自己,因为他们也成为其他人觊觎的对象。  2权贵的装扮——苍头燕雀以貌“娶人”  鸟类学家马勒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群笼中饲养的苍头燕雀中,随便挑出一只雌鸟,将它的胸羽涂上鲜艳的粉红色,再将它放回笼中,结果发现,这只改变羽色的雌鸟,立刻成为雌鸟群中的支配者,其他雌鸟看到它时,都表现出驯服的模样(回避、让路),它的地位甚至也凌驾某些雄鸟。但如果又将它的胸羽恢复原来的色泽,它的地位也跟着下降。  在苍头燕雀中,雄鸟和雌鸟的羽色有明显的不同,雄鸟的胸羽呈粉红色,而雌鸟则呈褐橄榄色。当冬天来临时,雄鸟和雌鸟会争斗,占上风的雄鸟成为支配者。  写完这段文字,突然间想起了我的一段亲身经历:  几年以前,我刚刚参加工作,还不懂装扮的学问。当时公司正在集训,集训的地点是一家高校写字楼。那天早晨我起得稍稍晚了些,没有来得及换上体面一点的衣服就匆匆向培训的办公楼走去。当我刚要进入大厅的一瞬间,被守候在门口的门卫给拦下了,任我如何解释,他就是不允许我入内,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打电话给里面的人出来迎接方得入内。  启示:假借权贵的装扮行头以提高自己的身价,正是人间“服饰心理学”的要旨。  3大恶乃有大名——杜鹃鸟的损人利己行为  杜鹃的叫声凄切,常牵动旅客归思,所以又名“思归鸟”。但杜鹃却没有“家”,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寄生鸟”。  在鸟类繁殖季节,有一只形似老鹰的雌杜鹃经过几天的搜索,终于选中一只柳莺的巢为目标。它耐心地等待着,一个恶毒的阴谋在它的大脑里已经十分成熟了,它要等柳莺产卵的暂时离巢,飞到巢里,衔走其中一枚蛋,然后在这只柳莺的巢里产下一枚与柳莺蛋类似的蛋,这样它就可以什么也不用付出使柳莺为它效劳帮它孵卵了。它知道,即使那只柳莺回来之后,也不会发现它刚刚做过手脚,因为这样的事情是它们杜鹃家族祖祖辈辈管用的做法,而且它自己也如法炮制了许多次,没有一次露馅的。  其实杜鹃不仅在开始就用这种“狸猫换太子”的做法骗取柳莺等其他鸟类为它们孵化后代,它们的后代也都是在损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生长的。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杜鹃的幼雏比柳莺的幼雏先孵化出来,初生的杜鹃会本能地把巢中其他的蛋推出巢外,落地破裂,结果它成了柳莺“唯一的孩子”,独占柳莺辛苦找回的食物,羽翼既丰就不告而别。  启示:人们美化了杜鹃,说什么“杜鹃啼血”,其实它的本性比吸别人的血更残忍!真是“大恶”之人乃有“大名”啊!  4共犯结构——小丑鱼与海葵的合作  小丑鱼和海葵是动物界中互利共生的典型例子,小丑鱼捡食海葵吃剩的残渣,而海葵则靠小丑鱼清除口中的废物。它们的互利共生行为不止如此,附着在岩石上的海葵,以如花瓣似的触手捕捉猎物,分泌毒液将之麻痹,然后吞食。但海葵难以移动,只能静待猎物上门,而小丑鱼就成了诱敌上钩的饵,它在海葵伸开来的漂亮触手间游来游去,引诱其他小鱼,使它们对海葵不存戒心,也想到其中嬉游,结果就成了海葵的餐点。而小丑鱼则以海葵为避难所,在遇敌时,它就逃到海葵的触手间甚至口中躲避,海葵却不会对它施放毒液。  启示:在人类的诈骗集团中,也必然存在着像小丑鱼这样的饵,他让人降低戒心,而在不知不觉间上钩。我们通常叫他们为“托儿”。  5敌情认知观念  ——北澳大利亚野生水牛的御敌观念  北澳大利亚的野生水牛,原是一种温驯的动物,除非受到惊吓,否则会让闯入者靠近它们100英尺的近距离而相安无事。但自从人类开始大量猎杀野生动物后,水牛学会了害怕人类,现在一看到人类(特别是带枪的)出现在半里外,甚至只听到人声,它们就开始逃跑,而躲过可能的一劫。但在加拉巴哥群岛的海狮,虽然能迅速地逃离海中敌人的魔掌,不过也许因为从未在陆地上有过敌人的关系,竟难以理解人类是它们新生的恐怖敌人这回事,所以即使同伴成百上千地被人类捕杀,它们也不晓得“走为上策”,结果很多岛上的海狮都绝种了。  启示:无法认知和学习新态势,特别是新威胁的人,在被淘汰出局时,可能还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儿。  6莫据要路——印度巨龟的养生之道  在印度洋的各岛屿中,原本有很多长1米多、重200公斤的巨龟。动物学家相信,它们是非洲大陆普通小龟的后代,在几万年前,攀附在植物上漂流到马达加斯加,后来再散布到各岛。因为在孤岛上没有天敌与争食者,所以体型竟日渐庞大起来,连壳都变软了。但在欧洲大航海时代后,这些巨龟开始遭殃,成了最受欢迎的新鲜肉源。在大量捕捉后,到了19世纪末,印度洋中所有的巨龟几乎都绝迹了——只有阿达布拉岛除外,这个岛上目前还有十几万只巨龟,原因不是它们有什么特别求生方法,而是阿达布拉岛离主要航线太远,水手懒得光临。  启示:不够精明的人,最好到远离南来北往交通要道的偏远地方生活,也许才是延年益寿之道。  7小人易为——非洲猎豹的袭敌之道  非洲草原上的猎豹是动物世界里的短跑冠军,它由静止开步起跑,两秒钟内便可有时速40公里的速度,奔跃中最高时速竟可达70公里。因此,在捕猎它最喜欢的猎物羚羊时,猎豹常公然走向羚羊,逞“一时之快”,以快如闪电的速度追赶它选定的目标。但这种追猎经常失败,因为猎豹的耐力不足,高速短跑只能维持500码左右的距离,超过这个路程未追上猎物,它就不得不放弃。所以有时候它会偷偷摸摸潜近猎物,在潜到距离猎物背后30码之处时,才乘其不备猛然跃起,这样成功的机会反而比较大。  启示:虽然本领高强,但做背后偷袭的“小人”还是要比做光明磊落的“君子”来得轻松。  8落叶归根——一只小鲑鱼的乡情  鲑鱼咪咪随着大批“返乡”的鲑鱼已经游了无数个日日夜夜。虽然千山万水,路途遥远,而且途中还存在着各种风险,有很多伙伴已经在中途被其他鱼类吞食掉了,但是咪咪还是决定要义无返顾地回到那条生养它的小河。它觉得这是它所应该做的,否则它就算不得是条名正言顺的鲑鱼。  动物学家称鲑鱼为“回游鱼类”,在河中出生,于海中成长;当早春来临时,成熟的鲑鱼即会在一种神秘本能的驱使下,回到自己出生的河口,溯河而上,到上游去繁殖。此一奔返“原乡”的鲑鱼队伍,数目常达几千条,甚至几万条之多,前后绵延几十公里。沿途除了急湍、瀑布、水坝等必须克服的环境障碍外,还有大熊、水獭等天敌的袭击。但最可怕的是人类,人类利用鲑鱼这种不可能回头的“思乡症”,在它们必经的河段设网围捕,结果使鲑鱼的“返乡之旅”成了“死亡之旅”,能真正回到原乡的反而成了少数。  启示:落叶归根。这是所有心怀感恩的人应该做的唯一选择。  9死亡之爱——麝香牛友爱悲情  结群而居的麝香牛,是一种很爱同伴的生物,如果有一只同伴受伤,而且还活着时,其他麝香牛都会留下来陪伴它,不会弃它而去。在荒野里,这原是对付它们主要的天敌——野狼最好的方法,因为只要不落单,野狼就很难得逞。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种本能有利于族群的生存而受到了强化。但在人类出现后,它却成了让麝香牛趋于灭绝的一个可悲因素,当人类用箭或用枪射伤了一只麝香牛后,其他麝香牛不仅不会跑开各寻生路,反而留在受伤同伴的身边,结果整群麝香牛都成了被猎杀的目标。  启示:对同伴的友爱成了死亡陷阱,实在是残酷的嘲讽,不过似乎只有人类能做出把这种爱当作诱饵的事情来!  10调虎离山——雌白尾鹿的救子计策  一只带着小鹿的雌白尾鹿在在山坳的草地上悠闲地吃着鲜嫩的青草。突然,雌鹿看到山猫时,它连忙将小鹿推到隐蔽的草丛洼地处,然后自己好像受伤一般,一跛一跛地行走于草原,以吸引山猫的注意。当山猫追过来时,它即放弃伪装,立刻又健步如飞地奔跑,等到摆脱危险后,雌白尾鹿再回到小鹿藏身的地方,发出亲切的鸣叫声,一动也不动地躲着的小鹿才又高兴地回到母亲身边。  北美的一种鸟在看到敌人时,也会先对雏鸟发出警告声,等到雏鸟都静静地趴伏在地面躲藏时,它就像一只折翼而飞不起的鸟般在地上“奔逃”,等到敌人欺近,在间不容发之际,它才忽地展翅凌空而去,望空兴叹的敌人只好到别处猎食。  启示:一个人在危难之际,不掩饰反而暴露出可欺的弱点,通常是“用心良苦”的。  11敌为己用——鸟类的绝妙护身法  鸟类是用羽毛保暖的温血动物,它们的皮肤成了虱子、跳蚤等寄生虫的“天堂”。因此,鸟类身上常有多种让它们烦恼的寄生虫,虽然有时候它们会抬起双腿,用嘴去清理羽毛根部,挑掉寄生虫,但效果有限。有些鸟类就请蚂蚁来替它们驱虫,方法是蹲在蚁巢上,故意去激怒蚂蚁,被激怒的蚂蚁就爬到它们身上,在它们羽毛下的皮肤乱叮乱戳,虱子和跳蚤就受了池鱼之殃。更妙的是,愤怒的蚂蚁会分泌蚁酸,而蚁酸就成了这些鸟类求之不得的“杀虫剂”,在蚁酸的扫荡下,虱子、跳蚤等就是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  启示:引来外敌,通常是为了对付内部的敌人,但最好不要沦为“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尴尬局面。  12最脆弱的地方——豪猪的软肋  豪猪的身体肥硕,行动缓慢,但身上却长满了有倒钩的刺毛。在平时这些刺毛伏贴在身上,一遇到危险,刺毛立刻会竖立起来。刺毛被敌人一碰,就会从豪猪身上脱落,对方被刺毛刺到后,不仅非常疼痛,而且伤口还会溃烂,因此很多食肉动物多半不敢惹它。但豪猪仍有它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它贴地的腹部是光溜不长刺毛的,虽然它遇到危险时,会缩成一团,刺毛向外,但身手敏捷的渔貂仍能避开豪猪的刺毛,伺机把豪猪翻转过来,攻击它光溜、毫无保护的腹部,然后大快朵颐。  启示:一种固若金汤的防卫,它最脆弱的地方一定是在内部,想办法从内部下手,才能克敌制胜。  13虚张声势——南美洲雨林里吼猴的叫声  南美洲雨林中的吼猴,是世界上最聒噪的动物之一。它们结群而居,天一亮,就开始吼叫,结果一呼百应,整个族群中不分男女老少,都吼成一团;而在远方的另一族群,也会不甘示弱地大吼特吼,于是整片森林都弥漫着此起彼落的吼声。吼猴每天成群结队在它们的领域里巡游,边走边吼;不同的族群在听到对方的吼声时,常会互相尊重对方领域,而很少正面遭遇。但有人在一场暴雨中看到3队吼猴在一个峡谷中狭路相逢,也许是暴雨掩盖了它们的吼声,3队猴群在看到对方后,竟都惊慌失措,一边大吼一边四处奔窜,结果刹那间逃得一只也不剩。  启示:声音大的人并不表示胆子也大,有人像吼猴一样吼个不停,无非是在虚张声势。  14卑颜屈膝——欧洲野牛的有阶级生活  在阶级分明的动物群中,下阶的雄性动物如何向上级表示恭顺是一门“学问”,它们用的纯粹是肢体语言。地位低的欧洲野牛,在走近地位高的牛老大身旁时,会低垂眼睫毛,这样它们虽然看不到对方的“脸色”,但却绝不会受到攻击。地位低的野狼,在走近首领身边时,也会低下头来,将两耳往后垂,眼神内敛(自我反省的模样),并将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如果地位低的动物“失礼”,被高位者觉得它心存挑衅、“居心叵测”,立刻会受到教训式的攻击,但只要地位低者再度表现出恭顺的模样,位高者也会“见好就收”。  启示:所谓的“卑颜屈膝”,并非人类独创,而是动物遗产,人类只是以语言文字又让它更上一层楼而已。  15所谓专家——由肢鱼的坚定想到的  动物学家很早就发现了肢鱼的化石,这种鱼鳍像四肢的鱼,被认为是鱼类爬上陆地,演化成脊椎动物的关键性角色之一。“可惜的是,肢鱼已经绝种”,20世纪初的鱼类专家都如此公认。  直到1938年,一条在南非海域捕获而被运到伦敦的怪鱼,被鉴定为是“已绝种的肢鱼”,鱼类专家才又热烈展开了搜寻“活化石”的工作,在非洲各地的渔村贴出有巨额赏金的公告。最后,在印度洋的科摩罗群岛终于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当地渔民说,这种鱼是他们司空见惯的鱼,并不好吃,他们喜欢用肢鱼的鳞片来磨平粗糙水管的管壁,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种鱼竟是被视同珍宝的“活化石”。  启示:所谓的专家,因受限于经验,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反而不如身在其中的村夫。  16打人看身份——猴子的欺软怕硬  科学家以猴子做实验,用电刺激它脑中的某个部位,即会促发它的攻击行为,这个区域可以视为攻击行为的神经中枢。这似乎表示,攻击性不仅是本能,而且还有与生俱来的“配备”。但我们还要看这只猴子在受到刺激时,它面对的是什么对象。猴子的族群是有阶级性的,如果在它面前的是阶级比它低的猴子,那么受到刺激的它会不客气地攻击这只倒霉的猴子。但如果在它面前的是阶级比它高的猴子,那么受到刺激的它不仅不会攻击,反而会夹着尾巴逃走。后来的学习认知,压抑了它原本具有的攻击本能。  启示:人比猴子更具有认知能力,碰到这种情形,他们不但不能“夹着尾巴逃走”,还要“强颜欢笑”。  17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蝙蝠与蛾的智力较量  某些蝙蝠以蛾为猎物。蝙蝠虽目盲,但却可以发出频率高达每秒23万振幅的超音波(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振幅在20到18万之间),蝙蝠判读这些声音的回音,就可以判断蛾的位置、速度及方向,而加以扑杀。  为了对抗这种威胁,有些蛾就调整它们的听觉器官,使自己能收听到蝙蝠高音调的叫声。有一种蛾更能发出模拟蝙蝠声音的拍答声,来干扰敌人的声纳系统,制造错误的情报,而使敌人转向。蝙蝠具有“超能力”,蛾为了生存,自然会发展出一套能侦测并破解其“超能力”的策略。  启示:当一个国家发明出某种精密武器时,敌国通常也能发展出能勘测、反制这种武器的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远如此。  18残酷的默契——加拿大驯鹿的绥靖政策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动物界里,引进外敌常是淘汰自己内部不良分子的最好办法。  加拿大北部的驯鹿,每年会循着一定路线迁徙,狼就利用这个机会来猎食。当狼群发现一群驯鹿时,它们通常是先做一连串试探的冲撞,以找出鹿群中跑不快或跑不动、受了伤的弱鹿;然后再集中火力,轮流领头追赶,合力扑杀这只弱鹿。当狼群在扑杀弱鹿时,鹿群并不前来救援,但也不惊慌乱窜,而是停止奔跑,站在远处。鹿群和狼群之间似乎有某种默契,事实上,狼群很少能杀害健壮的驯鹿,它们扑杀通常是有病、畸形、孱弱的、在大迁徙过程中应该被淘汰的弱鹿。所以狼群对鹿群整体而言,还是有益的。  启示:人类也是在各种竞争中将强者胜出,将弱者淘汰。不同的是人类的这种进化使他们更关爱和扶助弱者,而非坐视不管。  19大愚若智——海鸥的亲子行为  鸟类筑巢孵蛋,是一种本能。有一种海鸥,在孵蛋时,如果蛋掉到巢外,它会站起来,将蛋再推回巢里。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种舐犊情深的举动,也就是有“心思”的行为。但海鸥其实只“认”得蛋上的特殊斑纹,动物学家曾以一系列的实验证实,海鸥的这种行为跟蛋的形状及是不是它的蛋都没有关系,只要是有那种特殊斑纹的东西,它都会将它们推到巢内,加以卵化。科学家将各种立方体、三角锥、圆柱体的木块涂上那特殊的斑纹,海鸥就会煞有介事地坐在上面,想将它们卵成小海鸥。  启示:所谓“大愚若智”,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看似颇有心思的行为,其实只是来自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能反应。  20都是无聊惹的祸——一只大象的贪食症  动物园里生活着一只名叫塔丽的大象。每天,这只大象都是由一名专门的管理员定时供应食物,照理应是绝不会挨饿的,但是,这只大象还是会不停地吃由游客丢进来的各种可吃和不可吃的东西。  一天,艾尔伯特教授为了对大象的这种行为作一个全面的调查研究,经动物园主管的同意,他扮演成游客在这只大象的象舍外整整呆了一天。他的记录如下:1998年4月26日,从早晨8:30到晚上16:30,母象塔丽共吃了如下食物及垃圾:正常食物青草400千克,还吃下了游客给它的1706粒花生米、1030个苹果、1089片面包、811块饼干、199瓣橘子、17根香蕉、1个汉堡、1条鞋带及1只女用皮手套。  经过观察研究,艾尔博特得出结论:动物园里的动物之所以吃个不停,完全是因为无事可做,也就是“无聊”。  启示:在缺乏适量刺激的情况下,人也会靠吃来打发无聊,填补空虚。  21愚人节的由来——一只雄师的愚人游戏  动物学家摩里斯报告说,在某个动物园里有一只雄狮,以戏弄观众来解除自己的烦闷。它撒尿时,是朝后方的某个方位直直射出;当观众在兽栏边安心地观赏被困在笼中的百兽之王时,这只雄狮会突然朝铁栏射尿,于是栏外第一排几个倒霉的观众就会受到尿骚味的“洗礼”,所有观众都惊叫地四处躲闪,然后再慢慢靠近栏边看个究竟。时间久了,这只雄狮竟又发明了一种“小便的绝招”,当它要小便时,不会把尿一次射光,而是还保留一些,等到第一次没被射到的观众再度拥到栏边想看个清楚时,它又突然射出其余的尿,给观众第二次的“洗礼”。  启示:戏弄他人,常是为了给自己解闷,是名副其实的“无聊透顶”。目前日益红火的愚人节,是不是因为无聊才被“发明创造”出来的?  22光明的阴谋——琵琶鱼的损招  在海平面下1000米以上的深海里,太阳光根本无法抵达,是个完全黑暗的世界。生活于此一黑暗世界中的鱼类,都会自己发光,不是身上寄生有发光细菌,就是自己长有发光器官。  一只琵琶鱼正在寻觅食物,它的办法很简单也很独特。只见一条垂在嘴巴前的细绳,尾端膨大成一个闪闪发光的光体,好像提着一个灯笼般乎明乎暗。看到了光线,一些其他体积较小的鱼类顿时产生了好奇,纷纷从四面八方游了过来想看个究竟,而就在这个时候,琵琶鱼大嘴一张,对方轻而易举地成了它的肚中美味了。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它们的发光器官很特殊,是由背鳍演变成的。但是这种演变并不是为了让这些生活在深海里的生物感觉到光明的的乐趣而是在于诱敌。  其实,深海中会发光的鱼类,它们燃烧自己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引诱猎物。  启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在人世间的阴暗角落里,也经常会有这种诱敌手法。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光明都能给人带来好运。  23蜂类世界的黑吃黑——寄生黄蜂的阴谋诡计  有一种黄蜂(种子黄蜂),将细长的产卵管直接插入冷杉毛求果,把卵产在毛求果内的种子里,幼虫孵化后,就以冷杉的种子为食,最后,肥胖的身体塞满种子的外壳,并在里面化蛹蛰居,等到春天来临,毛求果裂开,它们才破壳而出。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另有一种黄蜂(寄生黄蜂),产卵期较晚,它们耐心等待冷杉毛求果裂开后,爬进去,吸食寄居在内的种子黄蜂的体液,获得必需之蛋白质,然后在已死的种子黄蜂幼虫边产下一枚卵,卵子孵化后,就以身边的种子黄蜂幼虫为食物。  启示:你吸别人的血,自然另有人想来吸你的血,一种寄生常引来另一种寄生,这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翻版。  24从动物到人类灾祸的连锁反应——老鹰、蛇、松鼠和杉树的关系  自然界里的动物间,借着食物链的关系,而维持一种巧妙的生态平衡。如果其中有某种动物遭受人为的迫害,则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使自然界的均衡受到始料不及的破坏。  譬如,由于老鹰、蛇及其他野生肉食动物被滥捕滥杀,在缺乏天敌的情况下,松鼠过度繁殖,这些松鼠四处啃咬树皮,特别是人们辛苦种植的杉树,杉树即因菌类感染或水分难以输送上去,而逐渐枯死,于是在一些林区,青翠的杉林中经常可看到一棵棵叶色变红、形将枯死的杉树。这都是松鼠的“杰作”,而其根源则是来自人对野生肉食动物的滥杀。  启示: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每一举动,在连锁反应之后,必然又会弹回人类身上,而它通常是得不偿失的。“非典”即是一例。  25役使奴隶——大颚武士蚁群寄生生活  蚂蚁像人类一样过着高度分工的群居生活,不同的蚁群也会彼此攻击。其中最特殊是一种具有大颚的武士蚁群,它们会成群结队,攻进丝光褐蚁的巢中,以其大颚咬死丝光褐蚁,然后将丝光褐蚁的蛹带回自己的住处。蛹孵出来后,误认为这是自己的窝巢,而不知反抗地终生为它们的征服者卖命,不但要出去收集食物,而且还要亲自喂食主人(因武士蚁的颚太大,无法自己摄食),成了悲惨的“奴隶”。当巢中的丝光褐蚁数目不足时,武士蚁又会去进攻另一个丝光褐蚁的巢,添补奴隶。  启示:人类历史也有类似的剥削压迫,人与动物的距离就是这样的接近。  26物极必反——恐龙世界的兴盛危机  恐龙曾经主宰整个地球达7000万年之久,根据化石推算,这些种类繁多的庞然大物活跃于距今约1亿3000万年至6300万年前的地球上,但却由于某种不明的原因而灭绝。  有一个说法认为,恐龙的灭绝是因为它的体型,在弱肉强食的时代,拥有庞大的体形是生存的有利条件,但在体形超过一定限度后,就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不仅行动变得迟缓、心肺工作量增加,而且需要巨量的食物来供应维持生命所需的热量,当它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来补充能源时,就走上了灭亡之路。  启示:今天有利于竞争的条件,到明天可能变成威胁自己生存的重担。  27消极抵抗——一只种马的自杀悲剧  在塔城草原,有一匹远近闻名的种马,附近的牧人都愿出高价让自家的母马怀上这匹种马的后代。但这匹种马实在是太高贵太骄傲了,并不是所有的母马都能得到与之交配的荣光。  有一位牧人养了一匹相貌平平且左眼染疾的母马。凭着他与种马主人的老朋友关系,他想让那匹种马给他的母马肚子里输送一两个健壮漂亮的马驹。为此他不仅带来了好酒,还为他的老朋友搞了一块当时在草原上还十分希罕的电子手表。  但是种马显然并不重视主人之间的关系,它只看了一眼那匹不敢抬头的母马,便调过头去。两位老朋友喝过酒,眼见天色向晚,但是种马依然不理睬那匹可怜的母马,且显得情绪暴躁。  两家主人都感到很没面子。趁着酒劲,他们想出了一个现在看来是十分糟糕的主意。他们决定,先让母马的主人佯装带着母马离去。然后种马的主人用一块红布蒙住了种马的眼睛。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将返回的母马连推带拉送进种马的怀抱。  被蒙住双眼的种马,在人力和本能的推动下,终于完成了对那匹母马的配种。两家主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  但是当他们摘掉种马头上的红布,当种马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正如传说中的那样,那匹骄傲的种马终于不堪忍受这种奇耻大辱——它像疯了一般,长啸着冲了出去,奔向悬崖,跳涧身亡。  启示:这匹马太有灵性了,多像《红楼梦》中被骗婚的贾宝玉呀。人做事有时不能出于好心连哄带骗,结果会酿成大祸。  28千万莫钻牛角尖——章鱼被捕的悲剧  有一种章鱼,它的体重可以达到70磅,换算一下,也就是将近32公斤。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家伙,它的身体却是非常柔软的,它柔软到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因为它们没有脊椎,甚至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破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致死,然后美餐一顿。  它几乎是海洋里最可怕的生物之一。  但是,渔民们有办法制服它。他们把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结果当然是,在海洋里无往不胜的章鱼,成了瓶子里的囚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打赏
夜间
日间
设置
3
正序
倒序
野兽人生:动物给人类的150个启示
野兽人生:动物给人类的150个启示-2
野兽人生:动物给人类的150个启示-3
需支付:0 金币
开通VIP小说免费看
金币购买
您的金币 0

分享给朋友

野兽人生:动物给人类的150个启示
野兽人生:动物给人类的150个启示
获月票 0
  •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网站统计